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建德過年風俗

建德過年風俗

發布時間: 2022-09-19 02:26:54

1、關於春節的民風民俗

1.放鞭炮,除夕夜晚家家戶戶都會在自家門口前放鞭炮,煙花。這噼哩啪啦響的鞭炮寓意著過年紅紅火火,一些人家還會在屋裡放鞭炮,這是為了把家裡的窮氣都趕走,這樣新的一年就會財運滾滾,喜氣洋洋。

2.貼春聯,一直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習俗,除夕夜前家家戶戶都會在集市上買上漂漂亮亮的春聯,這紅紅火火的春聯寓意著新的一年紅紅火火,吉祥高照。

3.年夜飯,大家過年都會吃的大餐,春節當天,家裡人們都會召集遠方的親戚,來到家裡吃一桌熱騰騰的團圓飯,這就寓意著團團圓圓,新的一年紅紅火火。

下圖是河北過年習俗:

2、建德中秋或者過年習俗的作文

我的家鄉——建德乾潭
建德乾潭,是我的家鄉,這是一個有山有水的好地方,風景如畫,令人流連忘返。
家鄉的山,沒有黃山眾多的秀美奇石,也沒有山青山的那般陡峭險峻,卻終年都是鬱郁蒼蒼的,尤其是我家門口的這座山——烏龍山。樹木茂盛,花草繁多,是那麼的美麗,那麼的出色。如果你細心觀察,你會發現半山腰有幾幢小小的房子,隱隱可見。山中還有一條羊腸小道,彎彎的,窄窄的,大概是被人踩出來的吧?雲霧中,蒼翠欲滴的草木,矮矮小小的房屋,彎彎曲曲的小路,不會是陶淵明的「世外桃源」吧?
家鄉的水,沒有灕江那麼神奇純凈,也沒有西湖那麼譽滿天下,卻也還是清澈透底的。那是「三江」(新安江、蘭江、富春江)交匯融合而成的優質水,我就是喝這水長大的。鎮上的子胥公園內的人工湖雖比不上三江水那麼澄澈甘甜,但水面上的景色卻別有一番情趣。寬闊的湖面上,綠油油的水葫蘆幾乎鋪滿了,沒有水葫蘆的地方也不閑著,被密密匝匝的浮萍給遮掩住了,綠溢滿了湖面。微風拂過,湧起一波又一波的綠浪,如詩如畫。湖面上的小鳥更是給孩子帶來了驚喜與快樂,就連高貴的白鶴也時常從這兒掠過。家門口的小溪邊,總會不經意間看見幾只小鴨子,走路時一搖一擺,也許在炫耀它的幸福吧!這樣的田園風光,已然不多見。
家鄉的山,家鄉的水,家鄉的一切都是最美的。只盼不久的將來,家鄉的山更美,樹更綠,水更清,人在其中,更愜意。

3、建德的民間藝術,文化遺跡,民俗民風,傳說故事,手工藝有哪些

建德歷史悠久。西周時期,建德屬「揚州之域」。春秋戰國時屬越。公元前344年,楚破越,遂屬楚。公元前233年,秦滅楚,又屬秦。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天下,實行郡縣制,分天下為36郡,建德歸會稽富春縣管轄。
三國吳大帝黃武四年,建德、新昌兩縣從富春縣分出,治所分別在今梅城鎮、大同。此為建德縣名之始。兩縣同屬吳郡。西晉時期新昌縣更名為壽昌縣,壽昌之名自此始。南朝梁時,建德屬金華郡,壽昌屬新安江郡。
隋開皇九年,壽昌並入新安縣(今淳安縣);建德並入金華縣,改為吳寧縣,兩縣均屬婺州。
唐武德四年,復置建德縣,屬嚴州。七年,又撤建德並放桐廬、雉山(今淳安縣),屬睦州。高宗永淳二年復置建德縣,屬睦州。武後神功元年,睦州州治由雉山移建德,建德為州治始此。
北宋末年方臘起義失敗,宋徽宗改睦州為嚴州,建德、壽昌隸屬不變。南宋時遷都臨安,錢塘江上游的嚴州成為京都的屏障,被視為「京畿三輔」,直接受皇帝的管轄。南宋有三位皇帝登基前遙領過嚴州的地方官職務。度宗咸淳元年升嚴州為建德府。建德、壽昌屬之,建德為府治。
元朝屬建德路。明朝屬嚴州府。清承明制。
民國元年(1912年)廢府,建德、壽昌直屬於省。1914年,建德、壽昌屬金華道。1931年屬第六行政督察區。1935年,建德屬第四行政督察區,壽昌屬第五行政督察區。1943年,二縣屬增設的第十一行政督察區。1947年,撤銷第十一行政督察區,直屬浙江省。1948年,二縣又屬第四行政督察區。
1949年5月5日後屬建德專區。1950年3月22日,改屬金華專區。1955年3月31日,重設建德專署,二縣回屬。1957年1月,因建設新安江水電站,分建德置新安江區(縣級),直屬建德專區。1958年3月31日,新安江區改為新安江鎮,隸建德縣。11月21日,撤銷壽昌縣,並入建德縣。1960年8月,縣城由梅城鎮移白沙鎮。1963年5月16日,建德縣劃屬杭州市。1992年4月1日,建德撤縣置市,治新安江鎮。
建德歷史悠久,山川秀麗。境內古跡眾多,江、湖、岩、洞、瀑、霧等自然景觀豐富多彩。新安江水電站建成後,新安江畔的瀑高百丈、飛珠霰玉的「葫蘆飛瀑」,青山滴翠、春水碧波的「七里揚帆」,虛無縹緲、如夢如幻的「白沙奇霧」,以及人稱江南第一懸空寺的「大慈岩」等景點融為獨特的新安江山水風光,被譽為黃金旅遊線上的璀璨的明珠。
烏龜洞「建德人」遺址,位於李家鎮新橋村後烏龜山。1974年發掘,清理掉厚約50厘米左右的現代堆積,露出原生堆積,含化石的地層分上下兩部分:上部為紫紅色粘土,厚約35厘米;下部為黃紅色粘土,厚約110厘米,共出土一枚屬於智人類型的右上犬齒以及大熊貓、東方劍齒象、中國犀等一批哺乳動物化石。為浙江省首次發現,其時代大體相當於更新世晚期的後一階段。
西山橋,為單孔實腹五折邊石拱橋,東西走向,橫跨梓州小溪,全長18米,寬3.7米,高5.5米。橋拱凈跨11米,由六根相間並列的斜撐石搭成五折邊,斜撐石之間用角石橫向聯系,以增強橋拱的穩定性。橋面用長條石鋪砌,留有「咸淳歲在乙丑」的題記。折邊石拱橋主要分布於浙江地區,其他地方非常少見,尤其像西山橋這種接近園弧拱的折邊拱橋並有確切紀年的更是鳳毛麟角,與義烏古月橋同為此類橋中的重要實例,對於研究古代折邊形石拱橋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烏龍山又名烏山。《水經注》卷四O《漸江水》:「浙江又東北經建德縣南。縣北有烏山。」這里說的「烏山」,即指烏龍山,又稱烏石山。又《讀史方輿紀要》卷九O《烏石關》載:「(在嚴州)府東十五里,以烏石山而名。」又稱仁安山,據《嚴州圖經》記載,宋「宣和初,臣寮建言,謂龍為君象,應州縣山水地名有龍字者當避。及入臘之亂,復言狂賊竊發,巾土地之名術匯,乞賜以忠順之名鎮定一方」。於是改名為廠安山。向宋初年大詩人阽游的嚴州詩中就有《烏龍雪》、《有為予言烏龍山禹嶺小可到處……》等題,其中的「烏龍」指的就址烏龍山。叫初,因 封廣濟王為烏龍山神,又恢復了烏龍山原名。烏龍山位於城北,故而又有北山之 稱。陸游嚴州《秋興二首》詩有「東館煙波秋漸瘦,北山霧雨晝多昏」之句,其中之「北山」即指烏龍山。
大慈岩西半球杭州建德市城區新安江街道西南25公里的大慈岩境內,山勢險峻,名勝古跡很多,主要景目有:地藏殿、香亭、一紅天、洞天一覽、玉華山莊、羅浮仙境、玉華湖等勝景。地藏殿,又名大慈寺,是大慈岩風景區的主要景目。它鑲嵌在五峰如指弓屈成一拳的大慈岩主峰。它並列有三間大殿,四間廂房,七間禪房,依山崖壁龕而建,一半嵌入岩腹,一半凌架懸空,有長廊相接,石欄相續,因勢布局,與峰崖融為一體,有「江南懸空寺」之譽。
靈棲勝景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從古至今,不管是聞名的詩人,還是無聞的學者,甚至是不留名的隱士。都從不間斷地贊美它。「石上生靈筍,泉中落異花。」這就是唐代詩人李頻對它的贊賞。聽說,靈棲洞天在古代有龍、鳳、龜、麟「四靈」常來棲息而得名。 靈棲洞天由三個洞組成,分別是靈泉、清風與靄雲。三洞分別以水、風、雲見長。
新安江銅官峽(情人谷)位於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建德市新安江鎮內,融碧湖島嶼、亞熱帶雨林、岩溶溪谷、秦銅文化、愛情文化"五絕"於一體,是新安江森林公園的主體。 情人谷以一條山高谷深、蜿蜒曲折、陡峭險峻的峽谷為主,具有原始、粗獷、野趣的特色。30多米高的珍珠瀑,岩壁上綴滿厚厚的青苔,綠意盎然,被譽為"華東第一翠瀑";長達2000多米的岩溶溪流,跌宕起伏,或跌落成瀑,或舒緩成泉,或聚集成潭,曲曲折折,形成了浙西最奇異的岩溶溪流景觀。情人谷在秦代是銅礦的集中分布區,2000多年前,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在此設了專門掌管采銅鑄錢的"銅官",故此地也被稱為銅官峽。在景區的雙馬峰之間有一座氣勢宏偉的銅神殿,就是為了供奉銅神、紀念銅官、祈求財運而建的。 情人谷濃縮愛的精華,飽含愛的意蘊,洋溢愛的氣息。
大慈岩鎮的里葉村,種植蓮子已有近千年的歷史。在南宋的詩中已有記載,清乾隆年間被指定為貢品,是遠近聞名的蓮子之鄉。 在蓮花盛開季節,步入里葉村,便進入了「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境地,荷葉田田,荷花沁香,遊客既能觀荷、賞荷,又能采荷、品嘗蓮食佳餚。 遊客可到采蓮區采蓮子、摘荷花,到蓮農家裡與婦女小孩一起剝蓮子、捅蓮心。
被譽為「露天明清建築博物館」的新葉明古屋現存明代建築15幢,清代建築150多幢,整個布局錯落有致,每幢建築又都有自己不同的格局,製作精緻,體現了古代傳統的耕讀文化的思想及儒家文化中陰陽相生、尊卑有序的思想,是我國鄉土文化考察的「活化石」。這次開放的景點包括摶雲塔、是亦居、崇仁堂、有序堂、雙美堂、明古屋等。
建德市境域水系屬錢塘江流域,有新安江、蘭江、富春江3條幹流及38條中小溪流。
新安江在市境西部的芹坑埠入境,由西向東流經新安江城區、洋溪、下涯、馬目、楊村橋,在梅城與蘭江匯合後流入富春江;境內全長41.4公里,流域面積1291.44平方公里。
蘭江在三河鄉入境,自南而北流經三河、麻車、大洋、洋尾,於梅城東關匯入富春江,境內長23.5公里,流域面積419.38平方公里。
富春江由西南流向東北,經烏石灘、七里瀧,於冷水流入桐廬縣;境內長19.3公里,流域面積615.75平方公里。壽昌江是新安江的一級支流,發源於李家鎮長林大坑源,主流長65.8公里,流域面積692.3平方公里;河道曲折,集流時間短,河床寬淺,總落差428米,比降大,流速快,暴漲暴落,且易造成洪澇災害。
境內生物資源豐富,據查明,有森林樹種700餘種,葯用植物700多種,動物140多種,其中有44種動植物資源屬國家重點保護對象。現已初步探明的金屬、非金屬礦有27種,礦點63個。主要礦藏有石灰岩、白雲石、大理石、花崗岩、石煤、銅、鐵、鈾等,其中石灰石儲量最大,出露面積約85平方公里,估計儲量143億噸。建德氣候溫暖濕潤,適宜農作物生長,是聯合國糧農組織協助建立的全國10個林業技術推廣中心縣之一。立木蓄積量359.15萬立方米。主要經濟作物有茶葉、蠶桑、柑桔、嚴州白梨、里葉白蓮、新安江牌草莓、板栗等。其中茶葉為全國重點生產縣之一,柑桔、板栗、生漆是浙江省重點產區;里葉白蓮潔白如玉,質地優良,為浙江省名土特產;嚴州白梨晶瑩如雪,肉質細嫩,南宋時即為皇家貢品。境內水系發達,河網密布,水資源、水力資源較豐富,水資源總量18.58億立方米,水能蘊藏量6.81萬千瓦。水質極佳的淡水資源,為大水面網箱養魚奠定了基礎。
建德是全國重點產茶縣(市),浙江省重點商品材基地和大棚草莓基地 、出口創匯蓮子基地,杭州市重點柑桔基地。經過十多年努力,已初步建成了茶葉、柑桔、草莓、板栗和筍竹、畜禽、水產等六大優勢農產品主導產業和蓮子、瓜菜、香榧、薄殼山核桃、花卉苗木、蠶桑等六大特色農產品基地,總面積60多萬畝,其中:大棚草莓2萬畝,柑桔10萬畝,茶葉7.5萬畝,板栗6.5萬畝,專業化養蛋雞200多萬羽,水產養殖3萬畝。千島銀珍茶基地、里葉白蓮基地、北山精品桔場2002年被認定為省級無公害農產品基地。全市先後制定了「新安江牌」草莓、柑桔、「里葉牌」白蓮、「千島銀珍」茶、「天欣牌」銀魚干、「根發牌」西紅花,「蔡小珍牌」雪菜等16個優質農產品標准化生產地方標准。新安江牌草莓、千島銀珍茶里葉白蓮榮獲浙江省名牌產品。
嫁妝被子至少要兩床,條件好的話四床六床不等,總之要成雙的,而且一律要紅被面,取紅紅火火之意;一對枕頭也要紅色的,裡面裝的不是現在的海綿、太空棉之類,而是玉米、黃豆等五穀,這既象徵著五穀豐登,又意味著給夫家帶去種子。為顯示娘家的氣派,有時在一對枕頭里可裝進一擔光景的糧食———這可苦了抬嫁妝的人。
木器用品里最主要的是一對木箱子,如果好一點的話,是一對樟木箱。箱子除了用來裝衣物之外,還有為夫家傳遞香火的意思。可是現在都改為皮箱了。到了出嫁那一天,箱子里還要裝滿紅棗、花生、桂圓、柏子,意為早生貴子,還有紅雞蛋、甘蔗等,預示著女兒嫁過去以後,生活紅紅火火,一節更比一節甜。另外,箱子的四隻角還要分別壓上四個銀元,這是壓箱鈿,不過現在都改為人民幣了。以前,就連臉盆也是用木頭箍成並漆成紅色的,現在一般都是買的了,但一對木腳盆和一隻木馬桶是不能少的,當然也要漆成紅色。馬桶又叫利市桶。出嫁那天,利市媽媽要找個小男孩,先往兩只腳盆里坐一下,然後讓他往利市桶里撒泡尿,說是「利市」的。
竹器包括一對火熜和一隻針線篋。火熜里也要放進一些紅棗、花生、桂圓、柏子之類的果子,表示為夫家帶去火種;針線篋是女兒做針線用的工具。出嫁那天,針線篋里還要放進兩雙鞋子,一雙給丈夫,一雙給公公,而且都要女兒親手做的,意思是教導女兒到了夫家後,要孝敬長輩,勤於女紅。現在的女孩子都不會做鞋了,只好買兩雙了事。
建德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有中華文明之光之稱的「建德人」就誕生在這一方古老的土地上,上世紀七十年代,經中國科學院考古鑒定,「建德人」距今已有五萬多年的歷史。正是古老的「建德人」從新安江走向「良渚」,走向「河姆渡」,走向大海之濱,才有了中華民族的海洋文明,建德也因此可以稱之為我國海洋文明發祥地之一。從這一點上引伸開來,我們與上海也是有歷史淵源關系的。
建德從公元225年的三國時期建縣,至今已經有近1800年的歷史。縣名由來:建德縣名因封建德侯而來。《三國志·吳書·孫韶傳》「孫韶,字公禮……權為吳王,遷楊威將軍,封建德侯」。又據《三國志·吳書·大帝記》,孫權為吳王是魏文帝黃初二年。孫韶封建德侯也是這一年。建德置縣為公元225年,孫韶的故鄉在建德,原建德縣的轄境為孫韶的封地。故此,建德縣名因封建德侯而來,取建功立德之義。
建德新安江葫蘆飛瀑峽谷漂流「浙江生態第一漂」坐落於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建德七里揚帆景區葫蘆飛瀑景區內,與江南村、子胥野渡、雙塔凌雲等景點連成一幅美麗的山水畫廊。
葫蘆飛瀑峽谷漂流全程約3公里,落差近100米,最高落差4米,最長落差可達100米,全程漂流大約需要一小時左右。坐觀光車游覽景區,只見峽谷幽深古樸,碧潭如鏡,雲騰霧繞,清新宜人。而峽穀皮艇漂流既可領略到鬼斧神工的大自然風光,又讓您有返樸歸真,回歸自然之感。艇下溪灘水流湍急,一波三折,艇到之外浪花飛舞;您可體驗到漂流的驚、險、幽、奇的樂趣。它是勇士的試金石,是勇敢者的游戲。漂流中,不斷有遊客發出驚奇的尖叫聲和對自己風光無限喜愛的贊嘆聲。讓你彷彿置身於「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曠世感受中,全身心地感受著大地歡歌和生命的激情,與同伴盡享「潑水節」所帶來的歡樂,將童真、童趣在親近大自然中完全釋放出來。
建德新安江葫蘆飛瀑峽谷漂流「浙江生態第一漂」坐落於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建德七里揚帆景區葫蘆飛瀑景區內,與江南村、子胥野渡、雙塔凌雲等景點連成一幅美麗的山水畫廊。
建德很多地方的地方都跟伍子胥有關聯,像歌舞嶺,胥村,胥溪,子胥野渡。宋之前,也有不少名人來建德,唐朝的劉長卿,杜牧來駐守,李白,孟浩然來壯游。東漢有嚴子陵在這里釣魚,西漢有朱買臣在這里讀書,砍柴,取老婆。朱買臣因為戰亂還是其他什麼原因,流落到建德來。一個姓崔的老頭,願意招他為婿,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他,並資助他讀書。
農歷六月初六是天貺節,據說這一天是一年當中最熱的一天。天貺節始於宋代,在建德民間,天貺節有自己的傳說。
傳說唐僧去西天取經路過通天河時,波濤凶險,多虧一隻大黿把他們師徒馱過去。老黿托唐僧向西天佛祖打聽他為什麼上不了天。誰知唐僧忘了問,在回來時被老黿掀翻在通天河裡,打濕了經書。師徒們無法,只得在岸邊的石頭上把經書曬幹了再走。這一天,剛好是六月六。從此,家家戶戶都在這一天把家裡的衣物用具拿到太陽下面曝曬。書香人家,還要讓孩子們把家藏的書籍也攤開一曬,據說這一天曬書籍,書里就不會出蠹蟲了。寺院神社在這一天要把菩薩穿的衣服拿出去晾曬,稱作「曬神農」。
梅城一帶有諺語叫「六月六,狗汏浴」。民間稱這天是豬狗的生日,要將家養的豬狗提到江里去洗浴。這一天,還要用桐油油門窗和用具,因為這一天最熱,木材最乾燥,油上去的桐油也最能吸收,所以效果最好。
水上婚禮是久居新安江上的「九姓漁民」特有的風俗。所謂「九姓漁民」的九姓是陳、錢、林、袁、孫、葉、許、李、何。在建德最多的是陳、錢、許、葉、孫幾姓。他們世世代代生活在水上,以打魚、載客為生,很少與岸上人來往,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習俗。
相傳「九姓漁民」是明初陳有諒及其部將的後代,因為與朱元璋爭奪天下失敗,被貶至新安江上,永世不得上岸,不準穿鞋、不準穿長衫、不準讀書、不準應試、不得與岸上人通婚。由於沒有文化,他們子孫後代連正經名字也沒有,正花名冊上便以阿狗、阿嚴、水猴、水鬼等稱呼代替。雖然也有一些正直的清官為他們平反過,如清同治五年,嚴州知府戴磐曾給他們發了「改賤為良」的「執照」,並立過碑;民國政府也曾准予其自由上岸,但「九姓漁民」仍受人歧視,直到解放後才有了徹底改變,與岸上人享有一樣的權利。
婚禮過程由迎親家船、送嫁妝、唱利市歌、喂離娘飯、抬新娘、拜堂、入洞房、拋喜果等情節組成。其間司儀先生的穿針引線和利市婆婆詼諧風趣的說唱,生動展現水上漁民的生活情趣。
新葉三月三廟會歷史悠久,從元代葉氏七世祖開始,就已經形成了。三月初三本來是中國傳統的上巳節,這一天青年男女都要去郊外春遊、玩樂、談情說愛。葉氏祖先將祭祀活動與傳統的上巳節結合起來,形成了一個很有特色的廟會。
新葉村規定每十年的第一年為「大年」,由全村人合辦,其餘年份依次由各分支房頭承辦。這一天,要在葉姓宗祠內舉行隆重的祭祖活動。在祖宗牌位和遺像前,擺開十幾張八仙桌,桌上供奉著各房供獻的祭品,有象徵豐收的五穀、瓜果,有象徵吉祥的玉器,有烘托祥和氣氛的花木等。供桌兩旁的木桌上供奉著全豬全羊。豬羊的頭上插著狀元花,嘴裡含著大紅桔子,尾巴上的毛還被細心地編成了好看的辮子。銅、鐵、錫鑄的鑾駕一字排開,還有各種彩旗,十分庄嚴威風。拜祭時,子孫們在笙簫細樂中向祖先行禮致意,氣氛肅穆壯觀。拜祭完畢,村民們抬上菩薩和全豬全羊在村中遊行,稱為「還菩薩」。菩薩所到之處,家家戶戶都要鳴放鞭炮,以示敬誠。廟會期間,崇仁堂、有序堂幾處葉氏廳堂的戲台上同時開戲,遠近村民和親朋都要來趕熱鬧。
三都二月半是祭祀徐偃王第三個兒子裕德寶衡的廟會。相傳周穆王時,徐國國君稱王,號偃王。偃王廣行仁義,附近的小國都來歸附。周穆王知道了,十分震驚,下令出兵攻徐國。偃王為了保護百姓免遭傷害,就離國南奔。他的第二個兒子寶衡後來死在三都,當地人民就建了廟宇來紀念他。
二月半廟會前後歷時4天,從頭一天二月十三開始,到二月十六結束。頭一天是抬菩薩並開台演戲。十五這天為廟會正日,鄰縣、鄰鄉的商販、親朋都來趕廟會。主人則要舂麻糍款待客人。
二月十廟會由祭祀「三聖」發展而來。三聖是夏其光、葉林和劉珏。夏其光因遭誣陷致死,後來皇上給予昭雪,賠他一個紫金頭,所以是紅臉菩薩;葉林即鐵爺爺,幼年時曾偷過外婆家一隻鐵鍋,後來在母親的教育下,連夜把鍋背回外婆家認錯,因為背過鐵鍋,所以是黑臉菩薩;劉珏即劉爺爺,為白臉菩薩。
二月十廟會從初一就開始演戲,一直演到初十為止。二月初五,給三聖換上新袍;初八,三聖出遊。出遊儀式十分隆重,前有明燈火把,斧鉞儀仗。出遊儀式在鄰近10多個村坊要巡遊數日,各村還要備香案鑼鼓迎接,十分熱鬧。從初九開始,鄰縣附近的商販,親友都來趕廟會。白天街頭攤位櫛比,入夜演戲迎燈,盛況賽過元宵節。
勞村二月八廟會是祭祀勞村劉姓的祖先劉珏的。劉珏是龍遊人,宋仁宗時任壽昌知縣。劉珏是個勤政愛民的清官,深受老百姓的愛戴。死於任上後,老百姓把他安葬在壽昌萬松山,他兒子劉光堯遷往勞村定居,就成為勞村劉氏的祖先。劉珏後來被追封為宣義郎,並賞賜一具萬歲香亭。二月初八大約是劉珏逝世的日子,每年這一天,勞村的劉姓子孫都要把劉珏的木雕像從祈雨廟里抬出來,並抬上萬歲香亭,繞街過巷,游過四門,最後抬到劉氏祠堂祭祀,方圓數十里的百姓都趕來朝拜,十分熱鬧。
這一天,村裡要請幾撥戲班子來唱三天戲,一些民間的清唱班,走江湖的藝人也前來湊熱鬧。廟會最壯觀的是迎神的時候,神像和萬歲香亭前由堂鑼開道,鼓樂齊鳴,十分威風。廟會從頭一天初七開始,至初九結束,熱鬧三天。
勞村廟會已有800多年的歷史。這一天,外鄉四鄰的百姓都趕來,許多商販也趁機來設攤做生意,逐漸演變成了一個物資交流性質的商會了。
八月十五拖缸爿是嚴州古城特有的風俗。
用稻草紮成一個草圈,底部墊上一塊破缸爿,一個小孩坐在上面,幾個孩子在前面用草繩拉,更多的孩子則跟著跑,跟著嬉鬧。缸爿在石板或石子路上滑動時,發出十分清脆的聲音,在皎潔的明亮的夜空中飄盪,加上孩子們的嬉鬧聲,給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更增添了喜慶歡快的氣氛。
拖缸爿是一種兒童游戲,也是一種民間風俗,它的來歷很早。
相傳元朝末年,政治腐敗,百姓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民不聊生。人們暗中相約,利用中秋賞月的機會動手殺死被強迫供養的蒙古人。人們將行動的時間寫在一張小紙上,利用送月餅的機會將小紙覆蓋在月餅上,送到各家各戶,約好時間一齊動手。殺了供養的「撻子」之後,處理屍體成了一個大難題。於是有人想出了用稻草送人,放入單圈,運出城外的主意。為了掩人耳目,就用破缸爿墊底,讓小孩坐在圈上,由大人一路拖出城去,將屍體處理掉後,再拖著回來,旁人看來,純是游戲,不會疑心。
二月二龍抬頭。農歷二月初二,我國南方有不少地方要舉行隆重的祭神祭祖活動。這一天,建德李村也非常熱鬧,演戲、迎抬閣蹺,一鬧就是幾個晝夜。

4、關於元宵節各地的風俗有哪些?

1、北京市

一年一度的上元燈會、舞龍舞獅、老北京叫賣等老北京民俗味十足的元宵節傳統節目,是老北京市民期待這個節日的一大原因。傳統的老北京元宵節活動主要由花會、燈會、吃元宵3個部分組成。

2、河北省

河北較為獨特的元宵節習俗有井陘的拉花,井陘拉花是一株古老藝術奇葩。贊皇縣元宵節習俗——「拉碌碡」,拉祿碡是一種表現勞動生活的舞蹈,主要活動在元宵節,它以打擊樂伴奏。有大鼓、大鑼、鐃、水鑔等。永平府元宵節,有病的婦女群聚窯下,稱「陶灸」。兒女交錯度橋,稱「度百厄」。也有人以紙裁剪為九條紙繩,信手打結以卜休咎,稱「結羊腸」。

3、安徽省

古城鳳陽縣,盪鞦韆、挑燈籠、撂火把等民間習俗,成了元宵佳節的三大習俗。鳳陽民間有「元宵節盪鞦韆,一年腰不疼」的說法。每逢元宵佳節,最讓孩子們動心的還是「挑燈籠」。各種花燈早在幾天前就紛紛「搶早」上市,造型各異的花燈將府城鎮夜晚裝點一新。

4、山西省

掛花燈,是山西人民歡慶元宵節必備的一種形式。每逢元農宵節來臨之時,家家戶戶都掛起各式各樣的燈,從十四至十六,每晚都開形形色色,異彩紛呈。放焰火,為山西人民元宵節最為喜人的活動。元宵節夜在廣場都要進行放煙火活動,到時全家都走到大街上,去看那美麗的煙火。

5、山東省

開展游藝活動是元宵節的重要內容。雜耍的形式各種各樣,獅子舞、龍燈舞、高蹺、旱船、花棍、秧歌、趕毛驢等應有盡有,內容以戲曲為主。曲阜城周圍村村玩龍燈,每個村的龍燈都要到孔府中表演。孔府耍龍燈的地方在二門里大堂前,平時不得入內的孔府,這時也准許外人入內看耍龍燈。耍龍燈時,孔府的當差和「花炮戶」在一旁燃放焰火。

5、浙江人的風俗習慣

浙江人的風俗習慣如下:

1、臘月二十三,小年。農村人一般要大掃除,辦年貨,送灶君菩薩上天。也有些地方在這一天祭祖。過年拉開序幕。

2、大年三十,除夕夜。貼對聯,放鞭炮、煙火,吃年夜飯,守歲,祭天地菩薩。有些地方在這一天開始給「壓歲錢」了。年夜飯是比較隆重的,家人要團聚,飯菜要豐盛,要有魚,取「年年有餘」之意;除夕飯不能全吃完,要留飯於初一吃,取「吃剩有餘」之意。守歲一直到晚上12點,新歲到來,煙花慶祝。

3、正月初一,過大年。首先是「開門炮」。初一凌晨,家家戶戶爭先恐後打「開門炮」,一般認為,越早越好。此起彼伏的爆竹聲中送舊迎新和接福,俗謂「接年」。打「開門炮」有講究,一般是先放小鞭炮一串,稱「百子炮」;再放雙聲大爆竹三發,意謂可解除一年的疾病災難,並表示接新年。三發鞭炮越是聲音宏亮清脆,越是吉祥。一般鞭炮的外皮和里皮均一色通紅,燃放後紅花滿地,喜氣洋洋,此時,年味最濃。

4、拜年。初一晨起,先在家內,晚輩給長輩拜年。從初二起,鄰里和親友之間,往來拜節。按舊習,溫州人正月初一不走親戚。拜年時間一般是初二到初十或延至十五。初一不拜年的習俗在浙江部分地區還保留。

5、春節期間的習俗。新年鼓:春節期間,民間娛樂活動較多,如新年鼓和吹打樂。新春天亮,小孩結隊成群,沿街敲鑼打鼓,叫「新年鼓」。有些村子則集合村民,演奏各種樂曲,有吹打曲,也有清唱,歡樂而熱鬧。

(5)建德過年風俗擴展資料:

浙江,簡稱「浙」,省會杭州。境內最大的河流錢塘江,因江流曲折,稱之江、折江,又稱浙江,省以江名。地處中國東南沿海長江三角洲南翼,東臨東海,南接福建,西與安徽、江西相連,北與上海、江蘇接壤。浙江省東西和南北的直線距離均為450公里左右。據第一次地理國情普查,浙江陸地面積10.43萬平方千米,佔全國的1.09%,是中國面積較小的省份之一。

浙江是典型的山水江南、魚米之鄉,被稱為「絲綢之府」、「魚米之鄉」。早在5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就有原始人類「建德人」活動,境內有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距今6000年的馬家浜文化和距今5000年的良渚文化等文化遺存。浙江是吳越文化、江南文化的發源地,中國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

6、全國各地的爺爺奶奶他們家鄉元宵節的習俗:

【北京】

老北京最熱鬧的節日不是春節,而是元宵節。從農歷正月十三到正月十七,北京的老百姓要整整娛樂五晝夜。老北京的元宵節,最重要的活動是賞燈。明代北京的燈市在東城燈市口,元宵夜,街道兩旁列市,上至珠寶玉器,下至日用百貨,一應俱全,各鋪戶俱張掛絹紗、燒珠、明角、麥秸、通草製成的各式花燈,供人觀賞。到了清代,燈市遍布整個北京城。

【河北省】

永平府元宵節,有病的婦女群聚窯下,稱「陶灸」。兒女交錯度橋,稱「度百厄」。也有人以紙裁剪為九條紙繩,信手打結以卜休咎,稱「結羊腸」。又以十二個面盞貯油放入鍋中蒸熟,以面盞積水之多寡來預卜該月的晴雨。靜海縣上元節以大饅頭為節食。慶雲縣元宵節男子請五祖教拳棒,女子請紫姑卜休咎。

【安徽省】

臨近元宵這幾天,淮南市大通區上窯鎮的街道社區和鄉村田野里,各種民俗文藝表演一場接著一場。扭花鼓燈、耍龍燈、獅子滾綉球、高蹺、抬閣、花棍、花燈、傘燈、旱船、獨竿橋等多彩多姿的表演,不僅把新年的氣氛推向高潮,而且也讓十里八鄉的老少爺們領略了獨特的淮河風情文化。淮河兩岸,舊有「正月十五大似年」的說法。年初一到初三的大年三天,人們忙於辭舊迎新、探親訪友,顧不上吃顧不上玩,元宵節才是年味最濃的時刻。

阜陽人民勤勞聰明,在長期的生產和生活實踐中,不斷發展創造,形成獨具特色的群眾文化。有形式活潑、內容豐富的曲藝,有獨具地域特色的民間舞蹈和戲劇。每年的農歷正月十五,這些異彩紛呈的群眾文化匯聚成獨具特色的阜陽燈會。阜陽燈會始於隋唐,盛行於明代。宋代歐陽修在潁州任太守時曾寫下「去年元月夜,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滿春衫袖」一詩,說明宋代阜陽的燈會已很盛行。每年農歷正月十五便是傳統的燈會,每到這一天,群眾都會自發地把自己扎制的花鳥蟲魚獸燈、十二生肖燈等等各種不同造型的彩燈懸掛自家門前。元宵佳節燈會期間還要唱一些大戲,有一台戲或兩台以上的戲對唱,又稱之為「戲台戲」。同時,各家還燃放各種焰火助興。

【山西省】

元宵農歷元月十五日是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宵節是中國最古老的夜的節日。相傳西漢平定「諸呂」,漢文帝元月十五日開基,定為元宵節。舉國上下張燈結綵,歡度佳節。深宮皇室,大家閨秀也可上街看觀燈遊玩。

元宵節,家家戶戶自製元宵(今有專業戶專賣)。元宵古稱「浮元子」,是一種雅俗共嘗,甜而不膩,膾灸人口的民間小吃,全國流行。「星燦烏雲里,珠浮濁水中」。「輕圓絕勝雞頭肉,涌膩偏宜蟹眼湯」。古詩人如此描摩元宵圓,難怪此物歷經千年,風行不衰。

掛花燈,是山西人民歡慶元宵節必備的一種形式。每逢元農宵節來臨之時,家家戶戶都掛起各式各樣的燈,從十四至十六,每晚都開,遠遠望去,樓房張燈結采五顏六色,將整個城市裝扮的富麗輝煌,各單位也爭相製作各種各樣的花燈,在街上掛起,供人們欣賞,花燈樣式之多,數不勝數,有動物的,有生肖,有謎語猜謎的,有宮燈的,有現代電器的,也是歌頌現代人新生活的,飛機,火箭,飛船的,有鼓燈、潤餅燈、魚蝦雞鴨鵝燈、柑桔香蕉菠蘿燈、宮燈、如意燈、料絲燈、玻璃燈、走馬燈……形形色色,異彩紛呈。。

放焰火,為山西人民元宵節最為喜人的活動。元宵節夜在廣場都要進行放煙火活動,到時全家都走到大街上,去看那美麗的煙火,煙火越來變得越美,越來越大,科技含量越來越高,顏色越來越美越來越艷麗。

文藝踩街,堪稱民間文化化妝大遊行。「裝扮故事,盛飾珠寶,鍾鼓喧天,一國若狂」。(明間喬元《閩書》)。從十四到十六,連續三天各縣區的都組織大大小小的各種文藝匯演到市裡來,有民間藝術,有現代藝術展示,有傳統文藝,有古老樂曲,有八音會,有古裝戲,花樣之多,數不勝數。辦大型燈展。各單位都想聲,光,色俱全的大型燈展在街上展出。有代表吉祥的,有代表幸福的,有代表古老傳說的,有帶有啟迪意義的。

【山東省】

淄博市淄川區的元宵節臨水人家多放河燈。泰安市寧陽縣的元宵送燈至祖墳。濱州市博興縣的元宵節有照燈的習俗。男孩子提著燈,繞棗樹六圈,口念「嘟佬嘟佬,開花結棗」六遍,就能使棗樹豐收。日照市莒(jǔ)縣男女老少於正月十六到野外踏青,稱之「走老貌」,據說每年走一次可永葆青春年少。

【河南省】

襄城縣元宵吃餛飩湯,稱之「團圓茶」,娘家接已嫁的女兒回家過節,縣元宵慶燈時,老幼有病者,皆以火灸石龜。本地有河橋的,相率過橋。若無橋,則以木板搭數丈高之「天橋」,稱為「走百病」。

【陝西省】

鳳翔縣於元宵節宴請女兒、女婿,稱之「吃十五」。並送燈、送油,稱之「添油」。

【江蘇省】

武進區上元日綁縛蘆葦成丈許之火炬,插於田間,稱「照田財」,用來預卜早潦。火色白者為水,紅者為旱。宜興上元日,兒童戴鬼面具,屈腳振肩而跳,稱之「跳鬼」。

【浙江省】

杭州民間傳正月十五為上元天官賜福之辰,多齋素誦經,匍匐至吳山禮拜。海寧縣元宵節以精緻的菊花燈為最出名。上虞縣少於元宵節晚上到戡恃月台上較量武藝。建德縣人家有新娶媳婦的,於元宵節設酒祭床。

【江西省】

新建縣民於元宵掃墓插竹為燈。萬安縣城各鄉均於元宵節祀上元神舟。

【湖北省】

雲夢縣(今之江漢)老農夫於元宵夜持火炬偏照田圃,叫「照絕地蠶」。兒童則以田鼓迎神,以卜歲事。武昌的「弄龍」要一連三天。全村的男女老少都跟隨龍燈到鄰村赴宴,稱為「龍換酒」。

【湖南省】

常德上元各家以椒為湯,加入韭菜儆果諸物款待客人,稱為「時湯」。新田縣游完龍燈後,將龍燈付之一炬,稱為「送災」。

【四川省】

四川元宵有「四偷」的習俗:「一偷湯圓二偷青,三偷檐燈四偷紅。」除了偷青是為了強身外,其餘皆為求子的習俗。開縣有「對罵」的習俗。元宵節時人們搬板凳到戶外去,將平日之怨氣,盡皆罵出,被罵之人不得回罵。

【福建省】

泉州花燈別具特色,有香燈、紙折蓮花燈、絲料宮燈、八結燈等等。邵武縣元宵夜境內廟宇繞境迎香,稱為「凈街」。福建南部有元宵節兩村兒童互擲石為戲的習俗。據說若不擲石,那個村子必定發生瘟疫。

【廣東省】

新安縣民有於去年生男者,皆於元宵夜慶燈。南雄鬧花燈時,父母取龍燈上之龍須線給小兒系帶,據說可保兒童無疾病。又取龍燈內殘存的蠟燭照床下,據說可以產貴子。文昌縣民元宵夜偷青時,偷中的以挨罵為吉祥之兆,偷不中者則以不挨罵為吉兆。

【雲南省】

雲龍縣於元宵節前迎三崇神,沿街立棚祭祀。彌勒州元宵後一日燃香於橋,投石水中,再取水洗眼,據說可以去疾病。元宵節吃元宵,是全國各地的共同風俗。這種食品最早出現在宋代,詩人姜白石在一首《詠元宵》的詩中寫道:"貴客鉤簾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時來。「這」市中珍品"即指元宵。宋人周必大也曾寫過一首《元宵煮浮圓子》詩:今夕是何夕,團圓事事同。湯官巡舊味,灶婢詫新功。星燦烏雲里,珠浮濁水中。歲時編雜詠,附此說家風。

【台灣省】

在台灣,還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蔥或菜將會嫁到好丈夫的傳統習俗,俗稱:「偷挽蔥,嫁好尪」、「偷挽菜,嫁好婿」,希望婚姻美滿的女孩,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園里偷摘蔥或青菜,期待未來家庭幸福,唐代的燈市還出現樂舞百戲表演,成千上萬的宮女,民間少女在燈火下載歌載舞,叫做行歌、踏歌。

7、正月十五都有哪些習俗?

1、賞花燈:早年間從正月初十開始,幾乎是人人動手,家家戶戶扎花燈。到了元宵節之夜的夜晚,人們舉燭掌燈,結伴而戲。特別是明清時期,花燈的樣式最為繁多,數不勝數。在今天的燈市口、鼓樓、大柵欄一帶,更是花燈薈萃,放花燈、賞花燈,燈火通明,「燈市口」的地名便由此而來。

2、猜燈謎:「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後增的一項活動,燈謎最早是由謎語發展而來的,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謎語懸之於燈,供人猜射,開始於南宋。如今每逢元宵節,各個地方都打出燈謎,希望今年能喜氣洋洋的,平平安安的。

3、耍龍燈:又稱玩龍燈、舞龍燈、龍舞,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文化活動之一。龍,作為中華民族的圖騰,備受各民族的崇敬與愛戴,一直被視作中國五大瑞獸之首。

每至年末歲尾,或重大節日節氣,上至國家慶典,下至民間活動,都要歡歡喜喜耍龍燈,以祈求神龍降瑞,保一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百業興旺。

8、元宵節的傳統風俗

〔河北省〕 永平府元宵節,有病的婦女群聚窯下,稱「陶灸」。兒女交錯度橋,稱「度百厄」。也有人以紙裁剪為九條紙繩,信手打結以卜休咎,稱「結羊腸」。又以十二個面盞貯油放入鍋中蒸熟,以面盞積水之多寡來預卜該月的晴雨。靜海縣上元節以大饅頭為節食。慶雲縣元宵節男子請五祖教拳棒,女子請紫姑卜休咎。

〔山東省〕 淄川縣元宵節臨水人家多放河燈。寧陽縣元宵送燈至祖墳。博興農村的元宵節有照燈的習俗。男孩子提著燈,繞棗樹六圈,口念「嘟佬嘟佬,開花結棗」六遍,就能使棗樹豐收。莒縣男女老少於正月十六到野外踏青,稱之「走老貌」,據說每年走一次可永保青春年少。

〔河南省〕襄城縣元宵吃餛飩湯,稱之「團圓茶」,娘家接已嫁的女兒回家過節,郲縣元宵慶燈時,老幼有病者,皆以火灸石龜。本地有河橋的,相率過橋。若無橋,則以木板搭數丈高之「天橋」,稱為「走百病」。

〔陝西省〕 鳳翔縣於元宵節宴請女兒、女婿,稱之「吃十五」。並送燈、送油,稱之「添油」。〔江蘇省〕武進縣上元日綁縛蘆葦成丈許之火炬,插於田間,稱「照田財」,用來預卜早潦。火色白者為水,紅者為旱。宜興上元日,兒童戴鬼面具,屈腳振肩而跳,稱之「跳鬼」。

〔浙江省〕 杭州民間傳正月十五為上元天官賜福之辰,多齋素誦經,匍匐至吳山禮拜。海寧縣元宵節以精緻的菊花燈為最出名。上虞縣少於元宵節晚上到戡恃月台上較量武藝。建德縣人家有新娶媳婦的,於元宵節設酒祭床。

〔江西省〕 新建縣民於元宵掃墓插竹為燈。萬安縣城各鄉均於元宵節祀上元神舟。

〔湖北省〕 雲夢縣(今之江漢)老農夫於元宵夜持火炬偏照田圃,叫「照絕地蠶」。兒童則以田鼓迎神,以卜歲事。武昌的「弄龍」要一連三天。全村的男女老少都跟隨龍燈到鄰村赴宴,稱為「龍換酒」。

〔湖南省〕 常德上元各家以椒為湯,加入韭菜儆果諸物款待客人,稱為「時湯」。新田縣游完龍燈後,將龍燈付之一炬,稱為「送災」。

〔四川省〕 四川元宵有「四偷」的習俗:「一偷湯圓二偷青,三偷檐燈四偷紅。」除了偷青是為了強身外,其餘皆為求子的習俗。開縣有「對罵」的習俗。元宵節時人們搬板凳到戶外去,將平日之怨氣,盡皆罵出,被罵之人不得回罵。

〔福建省〕 泉州花燈別具特色,有香燈、紙折蓮花燈、絲料宮燈、八結燈等等。邵武縣元宵夜境內廟宇繞境迎香,稱為「凈街」。福建南部有元宵節兩村兒童互擲石為戲的習俗。據說若不擲石,那個村子必定發生瘟疫。

〔廣東省〕 新安縣民有於去年生男者,皆於元宵夜慶燈。南雄鬧花燈時,父母取龍燈上之龍須線給小兒系帶,據說可保兒童無疾病。又取龍燈內殘存的蠟燭照床下,據說可以產貴子。文昌縣民元宵夜偷青時,偷中的以挨罵為吉祥之兆,偷不中者則以不挨罵為吉兆
〔雲南省〕 雲龍縣於元宵節前迎三崇神,沿街立棚祭祀。彌勒州元宵後一日燃香於橋,投石水中,再取水洗眼,據說可以去疾病。歷代人們除游燈市外,又有迎紫姑祭廁神、過橋摸釘走百病等習俗,有擊太平鼓、秧歌、高蹺、舞龍、舞獅等游戲。同時,還要吃些應節食物:南北朝時代元宵節吃伴和肉與動物油熬煮的豆粥或米粥,唐代吃一種叫「面繭」的麵食和焦飠追(即烤餅),到宋代有鹽豉湯印綠豆粉做的科斗羹,並出現了「圓子」,此後元宵節南北方均以吃元宵為習。

元宵燈節期間,是男女青年與情人相會的時機,所以元宵節又成了中國的「情人節」。
(一)上元祈福

民間將自然界分成三界,即天界、地界和水界,並予人格化。因此稱為天官、地官和水官合稱三官大帝。正月十五上元為天官大帝生日。天官的主責是賜福,所以,民間在清晨備牲醴,祭拜天官大帝,祈求賜福。

(二)元宵祭祖

上元節吃元宵可能始自宋代,不過當時稱做「浮圓子」,到明朝才改稱「元宵」每家做元宵、煮元宵。古時為年頭佳兆,吃湯圓以象徵家福。元宵煮好後先敬祖先,然後闔家團聚,吃元宵,已是團圓幸福。

(三)迎花燈

元宵節又稱燈節,所以花燈是元宵節的中心活動。民間稱花燈為「鼓子燈」,因為過去小朋友所提的燈型似鼓鑼。元宵花燈種類很多,如寺廟的彩燈、店鋪的走馬燈及兒童的鼓仔燈等。式樣種類很多,基本上可分為兩類:一是形象燈如關刀燈、兔燈、水果燈、半燈等;另一是活動燈,是根據民間故事編制,現在多為電動花燈,如狀元遊街、八仙賀壽、桃園結義等表現忠孝節義的民族傳統。

(四)猜燈謎

以往燈謎都在寺廟里舉行,因為寺廟乃民眾閑暇時聚集的場所,而且有花燈競賽與展示,所以從前都在花燈下榜上一個謎面,到元宵夜由廟里相關人員主持猜燈謎,場面熱鬧而溫馨,因為可以得個獎品回家,算是小過年的吉祥兆頭。現代猜燈謎的型態有揭諸在報章、雜志上的,有電視轉播某個寺廟的燈謎大會,也有在某些節目中穿插的燈謎,型態多樣化,可滿足民眾不同的需要。這也反應現代社會中過傳統節慶的多元型態。

(五)舞龍舞獅

全國各地在元宵節都有龍燈,龍是一種吉祥的神話動物,也是民族的圖騰。台灣早期的龍燈,長約七、八丈,在竹鼓上貼紗,作為龍形的燈龍,在龍頭和龍身里,點上十幾枝蠟燭,然後綁在木棒上,由十幾個人抬著走,由龍頭追逐龍珠而起舞,姿態優美,稱為「弄龍」。十五夜各地的獅陣也一起出動,稱為「弄獅」,並表現功夫,其目的在驅邪祈安,並有賀年賀節的喜慶意義。

舞龍舞獅時鑼鼓喧天,鞭炮聲不絕,更為元宵節帶來熱鬧的氣氛。

9、杭州人過春節的民風民俗

魯迅故里風情游

魯迅故里為春節推出了魯迅故里風情游,遊客可以坐黃包車,參與越俗特色婚禮,聽上一段紹興地方戲曲(越劇、紹劇、蓮花落等);在故里廣場踩高蹺、滾鐵環、轉舞巾、拋空竹;在朱家花園看茶道表演、品地方香茗、嘗特色小吃、聽古箏音樂。

千島湖鄉下過土年

在千島湖新開放的景點九咆界,遊客可以在農村過上大年。

放炮仗當財禮是當地的風俗,跳竹馬是當地老百姓過年的慶祝活動,用紙和竹紮成的「馬兒」排出各種方陣和舞姿。今年春節,九咆界景區特在門樓廣場安排「五馬迎賓」的竹馬表演,還辟出一個「點戲台」,讓遊客指定演員唱戲曲。

過去過年時,當地居民有用特製的葫蘆盛酒或茶來招待客人的習俗。遊客也可以試試就著木炭火鍋,喝米酒,還可以猜猜拳,放聲吆喝一番,讓自己無所顧忌一回。

宋城趕廟會

正月初一至十五,杭州的遊客就能到宋城逛一回吉祥喜慶的新春廟會。

本次宋城廟會在往屆的基礎上,投入巨資打造兩台反映宋文化的大戲《南宋船拳》和《燕青打擂》。船拳在南宋時期十分盛行,廟會將在宋城金明池的一艘拳船上上演。拳船四周幡旗招展,刀槍架上十八般武器件件齊全,身懷絕藝的高手們不時揮動兵器,進行群打、對打、高空雜技等表演。

《燕青打擂》每日在宋城大樟樹舞台上演。表演重現浪子燕青與相撲手任原比武的擂台場面,再現了我國北宋時期相撲打鬥的場面。

龍門古鎮吃美食

杭千高速建德段通車後,杭州人半小時就能到達富陽龍門古鎮。春節期間,景區將在校場組織濃厚的三國遺風的舞龍燈、跳戰馬及舞獅、魁星和社戲等表演。遊客還可以參與一些古老的游戲,如射箭、套圈、丟沙包和駕駛戰車等,以及嘗嘗古鎮獨有的美味佳餚,如孫權家宴、孫權家麵筋、龍門客棧神仙雞等。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