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風俗習慣
1、徐州有什麼習俗?
徐州民間風俗 徐州體育項目眾多,古來民俗尚武。4000年前稱「大彭國」時,即有了彭祖氣功。春秋時期,游泳活動頗盛。漢畫像石中有舉重、摔跤、狩獵、六博、武術等生動刻繪。這些活動項目歷代相傳,經久不衰。徐州市於1958年獲「全國學校體育紅旗市」稱號。沛縣、銅山縣被評為全國體育先進縣,徐州市兩次被評為全國「田徑之鄉」,向國家、省隊等培養輸送的運動員達650人,宮魯鳴、邢愛蘭等參加了第二十四屆奧運會比賽。古代足球活動於清代中葉基本停止,但徐州沛縣尚有此活動。徐州也獲得「足球城」的稱號。沛縣素有「武術之鄉」之稱,且武術流派多,拳路廣,武術活動具有傳統性。邳州老城西北方,有一個祁家村。因為這個村裡的人世代喜愛下象棋,被稱為「棋村」。 ◆正月十五賞燈 正月十五賞燈,徐州城中點燈、放炮竹、點「滴溜金兒」。往東至古邳、邳縣一帶,鞭炮和燈少了,多出了「拋掃帚」火把的游戲。再往東至新沂一帶,活動方式與邳縣略同,但玩火把的時間,卻是在二月初二日。 ◆娶親習俗 娶親之日,徐州一帶女方必須在中午12時前到達男家,但豐縣西北數鄉、新沂東南部數鄉,女方到達男家的時間則必須在日落之後。 ◆求雨習俗 遇旱求雨,徐州西部到龍王廟燒香、抬龍王像遊街求祈,認為「龍王一張嘴,遍地都是水」。往東至邳縣,求龍王以外,又加上了求淵德公的內容。再往東至新沂,求龍王僅是第一步,隨著旱情的加重,依次再求淵德公,求關聖帝君和地藏王菩薩。 ◆二月二龍抬頭 二月初二龍抬頭日,徐州城中祭福神(土地老爺),爆米花、炒糖豆表示驚蜇打雷。用柴木灰圈倉,倉中放銅元,以祈富貴,並用敲床桄、照燭光的方式詛咒毒蟲。邳縣一帶,用草木灰圈倉,倉中埋五穀雜糧,祈五穀豐登,炒米花、糖豆表示炒死害蟲。再往東至新沂一帶,草木灰圈的倉中放炒熟了的雜糧,引鳥雀來啄食,名為「吃蟲」,以為可以使農作物免遭蟲害。 ◆生活習俗 服飾——男子均穿長袍馬褂,女子上穿大襟襖、大襟衫,腰系長裙,下穿長褲。 顏色——老年人多尚黑色,中青年愛穿藍色,少兒服裝多尚紅綠鮮艷的服裝。 鞋——徐州人穿鞋盛行「雙道臉」 帽子——男子多氈帽、瓜皮帽、禮帽、草帽、女子多項藍布手巾或表絲巾,兒童有「福巾」、「老頭帽」。 居住——傳統上講究住」四合房「,一般城市居民,多是數家同住一大雜院。
2、徐州春節習俗
買年貨、掃塵、貼對聯、吃年夜飯、守歲、拜歲、拜年、舞龍舞獅、拜神祭祖、祈福攘災、游神、押舟、廟會、游鑼鼓、游標旗、上燈酒、賞花燈等。傳統的節日儀式與相關習俗活動,是節日元素的重要內容,承載著豐富多彩的節日文化底蘊。
歌謠: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煮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黏;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凍豆腐;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帶你滿街走。
拓展資料:春節(別稱:新春、年節、天臘、歲首、新年、大年)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農歷新年,傳統上的「年節」,日期定在每年農歷的正月初一。
春節期間,各家都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這些活動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形式豐富多彩,多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凝聚著中華傳統文化精華。
3、徐州有哪些獨特風俗
正月十五城中點燈、點「滴溜金兒」;娶親之日,女方要在中午12點前到達男方家;二月二龍城中祭福神,做爆米花、炒糖豆、用柴木灰圈倉、倉中放銅元,以祈富貴;每年農歷初伏之日開始,至末伏結束為伏羊節。
徐州有哪些獨特風俗
二月二龍抬頭這天徐州城中祭福神、爆米花、炒糖豆以表示驚蟄打雷,炒死害蟲;用柴木灰圈倉,倉中放銅元,以祈富貴;用敲床桄、照燭光的方式詛咒毒蟲;用草木灰圈倉,倉中埋五穀雜糧的方式祈求五穀豐登。
徐州在伏羊天吃羊已經有悠久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堯舜時期。徐州民間就有「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葯方」的說法。
4、徐州有哪些獨特風俗?
徐州比較有名的就是伏羊節,這是屬於徐州人自己的節日。
徐州伏羊節是於每年入伏之季,即初伏之日開始,持續一個月。按農歷的節氣推算,「夏至」後第三個庚(一庚九天)日為「初伏」。
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三伏」,即「末伏」。在這一個月里,徐州的人們集中在各個酒店,飯庄以及專門的羊肉館,燒烤攤,吃羊肉,喝羊肉湯,故曰吃伏羊。
吃伏羊的作用
吃羊肉,喝羊肉湯就是「發汗」的。
冬日裡吃著熱騰騰的羊肉是再好不過的美食,徐州人偏要反其道而行,在一年中最熱的伏天吃加了很多辣椒的紅油羊肉,自古以來兵家必爭之地的人民百姓自古流傳下來的精神。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徐州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羊肉
5、江蘇徐州過年的習俗?
過年習俗應該都差不多吧。
6、徐州有那些風俗
除了和中國大部分地區一樣的,春節端午等以外,
還有我們獨有的伏羊節,啤酒節,忌彭祖,拜劉邦等,
梆子戲和柳琴戲 槐花節 馬庄民俗文化節 中國徐州漢文化國際旅遊節
古來民俗尚武
徐州體育項目眾多,古來民俗尚武。4000年前稱「大彭國」時,即有了彭祖氣功。春秋時期,游泳活動頗盛。漢畫像石中有舉重、摔跤、狩獵、六博、武術等生動刻繪。這些活動項目歷代相傳,經久不衰。徐州市於1958年獲「全國學校體育紅旗市」稱號。沛縣、銅山縣被評為全國體育先進縣,徐州市兩次被評為全國「田徑之鄉」,向國家、省隊等培養輸送的運動員達650人,宮魯鳴、邢愛蘭等參加了第二十四屆奧運會比賽。古代足球活動於清代中葉基本停止,但徐州沛縣尚有此活動。徐州也獲得「足球城」的稱號。沛縣素有「武術之鄉」之稱,且武術流派多,拳路廣,武術活動具有傳統性。邳州 老城西北方,有一個祁家村。因為這個村裡的人世代喜愛下象棋,被稱為「棋村」。 ◆正月十五賞燈 正月十五賞燈,徐州城中點燈、放炮竹、點「滴溜金兒」。往東至古邳、邳縣一帶,鞭炮和燈少了,多出了「拋掃帚」火把的游戲。再往東至新沂一帶,活動方式與邳縣略同,但玩火把的時間,卻是在二月初二日。 ◆娶親習俗 娶親之日,徐州一帶女方必須在中午12時前到達男家,但豐縣西北數鄉、新沂東南部數鄉,女方到達男家的時間則必須在日落之後。
求雨習俗 遇旱求雨,徐州西部到龍王廟燒香、抬龍王像遊街求祈,認為「龍王一張嘴,遍地都是水」。往東至邳縣,求龍王以外,又加上了求淵德公的內容。再往東至新沂,求龍王僅是第一步,隨著旱情的加重,依次再求淵德公,求關聖帝君和地藏王菩薩。 ◆二月二龍抬頭 二月初二龍抬頭日,徐州城中祭福神(土地老爺),爆米花、炒糖豆表示驚蜇打雷。用柴木灰圈倉,倉中放銅元,以祈富貴,並用敲床桄、照燭光的方式詛咒毒蟲。邳 縣一帶,用草木灰圈倉,倉中埋五穀雜糧,祈五穀豐登,炒米花、糖豆表示炒死害蟲。再往東至新沂一帶,草木灰圈的倉中放炒熟了的雜糧,引鳥雀來啄食,名為「吃蟲」,以為可以使農作物免遭蟲害。
生活習俗 服飾 男子均穿長袍馬褂,女子上穿大襟襖、大襟衫,腰系長裙,下穿長褲。 顏色 老年人多尚黑色,中青年愛穿藍色,少兒服裝多尚紅綠鮮艷的服裝。 鞋 徐州人穿鞋盛行「雙道臉」 帽子 男子多氈帽、瓜皮帽、禮帽、草帽、女子多項藍布手巾或表絲巾,兒童有「福巾」、「老頭帽」。 居住 傳統上講究住」四合房「,一般城市居民,多是數家同住一大雜院
「臘八粥」 據民俗學家的介紹,農歷十二月吃「臘八粥」和中秋吃月餅、端午吃粽子、重陽吃糕等習俗是同樣重要的風俗習慣。每到臘八這一天,人們都要吃一頓別具風兜睦鞍?粥,這也是千百年來流傳的習俗。所謂臘八粥,就是以糯米和赤豆、紅棗、桂圓、蓮子、花生等雜糧乾果熬成的粥。民俗把這一天叫「小年」。據說,「臘八粥」(又稱臘八飯)有這樣的成分是順應農民預祝來年五穀豐登之意。 關於臘八粥的來源還有另一種說法,即臘八是佛教的節日。相傳農歷十二月初八是釋迦牟尼的成道日,佛寺於是日舉行誦經,並效法佛成道前牧女獻乳糜的傳說故事,取香谷及果實等造粥供佛,名「臘八粥」。後演變為一種民間習俗,在農歷十二月初八這 一天吃臘八粥有慶豐收之意。
謝謝觀看,
7、徐州民俗有哪些主要特點
節日習俗豐富多彩
正月十五賞燈
正月十五賞燈,徐州城中點燈、放炮竹、點「滴溜金兒」。往東至古邳、邳縣一帶,鞭炮和燈少了,多出了「拋掃帚」火把的游戲。再往東至新沂一帶,活動方式與邳縣略同,但玩火把的時間,卻是在二月初二日。
娶親習俗
娶親之日,徐州一帶女方必須在中午12時前到達男家,但豐縣西北數鄉、新沂東南部數鄉,女方到達男家的時間則必須在日落之後。
求雨習俗
遇旱求雨,徐州西部到龍王廟燒香、抬龍王像遊街求祈,認為「龍王一張嘴,遍地都是水」。往東至邳縣,求龍王以外,又加上了求淵德公的內容。再往東至新沂,求龍王僅是第一步,隨著旱情的加重,依次再求淵德公,求關聖帝君和地藏王菩薩。
二月二龍抬頭
二月初二龍抬頭日,徐州城中祭福神(土地老爺),爆米花、炒糖豆表示驚蜇打雷。用柴木灰圈倉,倉中放銅元,以祈富貴,並用敲床桄、照燭光的方式詛咒毒蟲。邳縣一帶,用草木灰圈倉,倉中埋五穀雜糧,祈五穀豐登,炒米花、糖豆表示炒死害蟲。再往東至新沂一帶,草木灰圈的倉中放炒熟了的雜糧,引鳥雀來啄食,名為「吃蟲」,以為可以使農作物免遭蟲害。
生活習俗別具特色
服飾 男子均穿長袍馬褂,女子上穿大襟襖、大襟衫,腰系長裙,下穿長褲。
顏色 老年人多尚黑色,中青年愛穿藍色,少兒服裝多尚紅綠鮮艷的服裝。
鞋 徐州人穿鞋盛行「雙道臉」
帽子 男子多氈帽、瓜皮帽、禮帽、草帽、女子多項藍布手巾或表絲巾,兒童有「福巾」、「老頭帽」。
居住 傳統上講究住」四合房「,一般城市居民,多是數家同住一大雜院
婚喪嫁娶
喜事要「鬧」,越鬧越喜,鬧親鬧喜鬧紅火。不鬧就沒了滋味。一個「鬧」字道出了徐州民俗文化的主色調。但徐州人鬧而不野,有著教養上的分寸和禮數上的講究。沒有狂歡節式的歇斯底里。如徐州人的「鬧洞房」,一般都較為文雅,粗俗的做法往往受到指責。這或許是徐州「近齊魯,尚儒學」的原故吧。徐州地區興「送房」,眾人圍坐八仙子,唱起《送房歌》,讓新郎新娘喝交杯酒,歡天喜地地目送新人佳偶入洞房。還有許多美好的祝福。如《撒帳歌》:「一把麩(福)子,一把棗(早),明年生個白胖小。」鬧得多有文化。
生老病死是人生規律。子孫滿堂,壽終正寢的,徐州人叫「喜喪」。揚幡動樂、披麻戴孝的儀式中,確也升揚著一種隆重與庄嚴的氣氛。
「臘八粥」
據民俗學家的介紹,農歷十二月吃「臘八粥」和中秋吃月餅、端午吃粽子、重陽吃糕等習俗是同樣重要的風俗習慣。每到臘八這一天,人們都要吃一頓別具風味的臘八粥,這也是千百年來流傳的習俗。所謂臘八粥,就是以糯米和赤豆、紅棗、桂圓、蓮子、花生等雜糧乾果熬成的粥。民俗把這一天叫「小年」。據說,「臘八粥」(又稱臘八飯)有這樣的成分是順應農民預祝來年五穀豐登之意。
關於臘八粥的來源還有另一種說法,即臘八是佛教的節日。相傳農歷十二月初八是釋迦牟尼的成道日,佛寺於是日舉行誦經,並效法佛成道前牧女獻乳糜的傳說故事,取香谷及果實等造粥供佛,名「臘八粥」。後演變為一種民間習俗,在農歷十二月初八這 一天吃臘八粥有慶豐收之意。
8、徐州風俗有哪些
正月十五賞燈:正月十五賞燈,徐州城中點燈、放炮竹、點「滴溜金兒」。往東至古邳、邳縣一帶,鞭炮和燈少了,多出了「拋掃帚」火把的游戲。再往東至新沂一帶,活動方式與邳縣略同,但玩火把的時間,卻是在二月初二日。
娶親習俗:娶親之日,徐州一帶女方必須在中午12時前到達男家,但豐縣西北數鄉、新沂東南部數鄉,女方到達男家的時間則必須在日落之後。
臘八粥:臘八這一天,人們要吃一頓臘八粥,是千百年來流傳的習俗。所謂臘八粥,就是以糯米和赤豆、紅棗、桂圓、蓮子、花生等雜糧乾果熬成的粥。民俗把這一天叫「小年」。臘八粥有這樣的成分是順應農民預祝來年五穀豐登之意。
二月二龍抬頭:二月初二龍抬頭日,徐州城中祭福神(土地老爺),爆米花、炒糖豆表示驚蟄打雷。用柴木灰圈倉,倉中放銅元,以祈富貴,並用敲床桄、照燭光的方式詛咒毒蟲。邳縣一帶,用草木灰圈倉,倉中埋五穀雜糧,祈五穀豐登,炒米花、糖豆表示炒死害蟲。
伏羊節:是中國傳統美食節日,於每年傳統農歷初伏之日開始,至末伏結束,持續一個月。「伏天吃伏羊」在徐州地區有悠久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堯舜時期。徐州地區民間就有「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葯方」的說法。
(8)徐州市風俗習慣擴展資料
「伏羊節」的發展變化對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首先,「伏羊節」之所以形成並得到社會各方的廣泛響應,正是因為它已經具有了歷史傳承和族群認同的意義。徐州對這個久遠的傳統賦予了本身的情感內蘊,並產生了強烈的認同感,從而在改造和創新的過程中表現出凝聚力和向心力。
盡管「伏羊節」在文化內涵上無法與徐州的非物質文化相比,但它對維系徐州人飲食傳統、打造徐州全新面貌的飲食文化卻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即不僅讓廣大民眾積極地參與到各種極富飲食特色的實踐當中,並通過節日的形式使民眾深入認識徐州的飲食文化和風俗魅力。
其次,「伏羊節」這一地方節日有助於徐州城市形象的打造。在這樣一個競爭激烈的社會,徐州的「兩漢」文化勝地的地位面臨各種挑戰,要想繼續堅持城市的特色,就必須發掘更有創新價值的東西,因此,尋找地域特色賦予的民俗傳統體現出非凡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