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和順縣的風俗
1、七夕故事發源地在哪裡?
發源地是山西和順縣。
山西和順是地處太行山之巔的一山區小縣,因為一個優美的民間傳說而在中國人的心目中長久佔有一席之地。
此前,和順縣被中國民協命名為「中國牛郎織女文化之鄉」,後來又被國務院正式公布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被山西文化部門命名為「山西省首批民族傳統節日(七夕節)示範保護地」。
在和順當地鄉間,一直傳承著許多與牛郎織女故事相關的古老地名與景物名稱。諸如牛郎洞、金牛洞、喜鵲山、南天門、天河池等與故事主人翁相對應的地名,一段段優美的故事被當地百姓傳誦著。
和順縣牛郎織女傳說和文化是一份難得的寶貴人文資源,具有很高的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聰明的和順人正在憑借得天獨厚的文化資源,打造文化品牌,提升此間整體形象,增強經濟社會綜合競爭力。
和順縣加快傳統文化資源的搶救、開發與利用,唱響「牛郎織女」文化品牌。由省城晉劇名家主演的新編晉劇《鵲橋會》今夜開始在山西省演藝中心演出。
在和順城鄉,「民間剪紙作品展」、「民間布藝絨畫中葯畫展覽」、「民間手工藝品展」等相繼舉辦,一批包括牛郎織女、華夏聖母、鳳台小戲、五穀畫、剪紙、刺綉等人文歷史、典故傳說和民間藝術,被當地的能工巧匠展露出來。
「七夕」來源於牛郎織女的神話故事,山西省晉中地區的和順縣是牛郎織女浪漫愛情故事發生、發展的重要地域(並非說是唯一的地域),是七夕風俗傳承與發展具有典型意義的重要地域。
和順縣的南天池與牛郎峪不到10平方公里的境域中至今保留著與牛郎織女故事相關的自然與人文景觀、景物20處之多。
從地名來看,天河梁、牛郎峪、南天池與磨子峪(簪峪)是地方誌中早有記載的地名或村名,其餘地名及相關景物名稱均長期流行於民間。
如今能見到的有牛郎溝、牛郎洞、天河池、牛郎廟、織女廟、南天門、金牛洞、老牛口、牛頭山、相思背、喜鵲山、等,還有如今已毀圮無蹤的王母娘娘廟、李天王塔、磨簪石等。
村民世代傳承著生動鮮活的牛郎織女故事和七夕風俗活動,其整體環境與牛郎織女故事的情節十分融洽和諧。
經有關專家多次實地考察,2006年12月13日,中國民間文藝協會正式命名和順為「中國牛郎織女文化之鄉」,2008年6月7日,國務院以國發(2008)19號文件將和順縣「牛郎織女愛情傳說」列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源於這樣的故事,山西省民間習慣稱七夕節為「天河配」。據史料記載清末民初時,山西省民間還曾保留著扎像賀節的風俗,人們在街頭巷口用樹枝等物紮成一對青年男女像,表示牛郎織女相會,在像前供獻瓜果桃李以示祝賀。
和順縣:
隸屬山西省晉中市,東臨河北邢台,西通山西省府太原,北連太舊高速,南下上黨盆地。至2010年,和順縣轄5鎮5鄉,總面積2250平方公里,總人口14.38萬。2012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1.5億元,同比增長11.2%。
和順歷史悠久,孕育了「牛郎織女」的傳說,2008年「牛郎織女傳說」被國務院正式公布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春秋時期,名蓋與,為晉大夫梁餘子養封邑。戰國時期,改名為閼與,隸屬上黨郡。
北魏孝昌二年(526年),閼與改名為樂平縣,隸屬樂平郡。北齊更名為梁榆縣,隸屬太原郡。
隋開皇十年(590年),定名為和順縣。
民國三年(1914年),屬冀寧道。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屬山西省第三行政區。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為抗日戰爭需要,和順縣分為和東縣和和西縣。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和東縣、和西縣城解放,和東縣和和西縣合並為和順縣,屬晉冀魯豫邊區。
1949年9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屬榆次專區。
1958年10月,和順縣與左權縣合並,仍稱和順,縣治不變。
1959年6月,和順縣、左權縣分置。
2000年,晉中撤地設市,和順縣改屬晉中市。
2、牛郎織女起源地
民間說:源自南陽城西
相傳在很早以前,南陽城西牛家莊里有 2006乘著火車游西藏 馬行夏日"放牧"京郊 心靜之旅"禪"之旅 環球跳蚤市場淘寶記 個聰明忠厚的小夥子,父母早亡,只好跟著哥哥嫂子度日,嫂子馬氏為人狠毒,經常虐待他,逼他干很多的活。一年秋天,嫂子逼他去放牛,給他九頭牛,卻讓他等有了十頭牛時才能回家,牛郎無奈只好趕著牛出了村......
西安說 牛郎織女像為證
「牛郎織女的傳說源自我們西安,已有兩千餘年的牛郎織女像就位於長安區斗門街道辦事處轄區。」西安市政協委員俞向前說。
俞向前曾在2005年年初的西安市「兩會」上提案,建議政府開發牛郎織女歷史文化資源,將農歷七月初七打造成中國的情人節,並在長安區斗門街道辦事處的牛郎織女廟遺址上建設一個文化旅遊區,打造「中 2006乘著火車游西藏 馬行夏日"放牧"京郊 心靜之旅"禪"之旅 環球跳蚤市場淘寶記 國愛情文化源地」。「在我們民間,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神話傳說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俞向前告訴記者,開發牛郎織女歷史文化資源,無論是在內容上、形式上都體現了民族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古樸秀美的牛郎織女故事是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絕好素材,既可以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又可為古城西安旅遊增添一道新的亮點。
南陽說 明確交代的起源地只有南陽
如果在網上搜索「七夕」和「牛郎、織女」等關鍵詞,會出現4萬多個相關網頁,明確交代的故事發生地均為「南陽城西牛家莊」。
隨著七夕節的臨近,牛郎織女傳說源自南陽的說法,又在廣大市民中引發了熱議。不少熱心市民還提供了牛家莊的確切地址,認為南陽市宛城區溧河鄉的牛郎庄就是傳說中的牛家莊。
2006乘著火車游西藏 馬行夏日"放牧"京郊 心靜之旅"禪"之旅 環球跳蚤市場淘寶記 7月28日,記者就此專門采訪了鄭州輕工業學院副院長、民俗學專家陳江風教授。陳江風早年對七夕文化有過深入的研究,並發表過相關學術論文。他認為,根據地理條件、漢代意識形態、相對集中的民間傳說、古代文獻記載等諸多方面的考察分析,牛郎織女故事源於漢水兩岸的楚地。在南陽,不僅有牛郎織女漢畫石和仍在人們口頭流傳的故事,而且故事中明確交代了起源地。
陳江風說,牛郎織女的故事最早見於《詩經》,說明此故事起源於先秦時代。到了漢代,牛郎織女的故事已臻成熟。結合資料分析,七夕節的起源始於楚國時期的漢水流域,因漢朝的興起,七夕節和牛郎織女的故事得到廣泛深入地流傳。
與此毗鄰的南陽盆地亦為楚地,自古至今盛產良種黃牛。當地流傳的民間故事說:「南陽城西20里有個牛家莊,牛家莊有個牛郎。」民俗學家張振犁先生在《中原古典神話流變論考》中也說:「牛郎叫如意,是南陽城西桑林村的人,織女從天上來到人間,與牛郎成親,親手教南陽一帶的姐妹們學會養蠶、抽絲、織綢緞。」不同的故事,指陳著相同的起源地,可見南陽具有產生牛郎織女神話的經濟與文化土壤。
此外,漢水流域保留了大量的與「牛郎織女」神話、「七夕」風俗有關的遺跡。襄陽府過去管轄的鄖西縣有「天河」、「天河口」等地名。老河口市的「老河口」據傳說是「漢水連天河」的天河口。商洛縣有據傳是牛郎織女活動過的「織女溪」。如魯山有「牛郎洞」和該故事中仙女洗澡的「九女潭」。
南陽漢畫 也有牛郎織女故事
據南陽市漢畫館工作人員介紹,有關牛郎織女的傳說故事,在南陽出土的漢畫像石上可以得到佐證。漢畫館有一個表現牛郎織女的漢畫像石。此石於上世紀70年代在南陽北郊獨山東坡白灘村被發現,畫像右上角有一牽牛星,星下畫一牛,牛前有一人作揚鞭牽牛狀;左下角有一織女星,裡面跪坐著一位頭挽高髻的女子。從畫中可以看出,傳說中的老牛體型,和現在南陽黃牛是一樣的。
南陽黃牛 南陽黃牛是我國五大良種牛之一,享譽海內外,南陽牛的歷史悠久,自然就產生了許多「牛」的故事:「伏牛山」、「嫦娥與黑牛」、「百里奚養牛」……,牛郎織女便是其中最精彩的一段。當今的南陽是一個農業大區,漢代的農業領域亦十分輝煌。張衡贊美家鄉的《南都賦》有「百穀藩廡,翼翼與與」。
早在春秋時代,南陽黃牛已進入舍飼、圈飼階段。生於南陽長於南陽的秦國名相百里奚就善於養牛,在他的落魄生涯中,於南陽城西麒麟崗牧牛為生,他曾聞周王子頹喜歡牛,即以養牛做為晉見階梯,被傳為佳話。在漢代,鬥牛成為南陽當時盛行的一種活動,由此在舉世聞名的南陽漢畫像石中出現了大量的牛的形象
如此淵源的「牛」文化,從而產生了南陽城西牛家莊的「牛郎」就不足為奇了。
牛郎織牛的故事從漢至今已經2000多年。世事變遷,傳說中的南陽城西牛家莊現在什麼地方?陪伴牛郎的老牛是否就是南陽黃牛?而織女下凡洗澡的河是否就是白河呢?這些問題還需有關專家考證。
3、呂梁地區的風俗習慣
呂梁市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四大宗教,信徒眾多,組織齊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在山西省以至全國都有一定的影響,伊斯蘭教約有400餘人的零散信教群眾。佛教、道教、基督教在全市十三縣市區均有分布,天主教除興縣、嵐縣外其餘縣市區均有分布。
截至2012年底,呂梁市共有信教群眾十多萬人,其中佛教3萬餘人、道教2萬餘人、基督教3萬餘人、天主教2萬餘人。全市信教群眾100人以上的天主教聚居村有31個,其中最大的聚居村為文水縣新立村,全村幾乎都是天主教徒。
全市經縣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登記的合法宗教活動場所163處,涉及全市13個縣市區、88各鄉鎮、143個村委。其中,佛教寺廟46處、道教官觀15處、基督教48處、天主教54處。全市四大宗教有教職人員190人,其中,佛教僧人46人、道教道士9人、基督教72人、天主教63人。
全市有市級宗教團體1個,即呂梁市佛教協會,會址設在離石區慧達寺;有縣級宗教團體20個,其中包括離石區基督教兩會,汾陽市道協、基督教兩會,孝義市基督教兩會、天主教愛國會、道教協會;
交城縣基督教兩會,交口縣基督教兩會,方山縣基督教兩會、天主教愛國會、道教協會,臨縣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天主教愛國會,中陽縣天主教愛國會等。
(3)山西和順縣的風俗擴展資料:
歷史沿革:
呂梁的建置,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時代,當時呂梁有屈邑、平陵邑、中陽邑及瓜衍縣等。公元前376年,韓、趙、魏「三家分晉」以後;
呂梁為趙國境域,境內設有中陽、茲氏(即前瓜衍,今汾陽、孝義一帶)、大陵(即前「平陵」,今文水)等。秦莊襄王四年(前246)設太原郡後,呂梁遂為太原郡境域,設有大陵、茲氏等縣。
漢初,呂梁仍為太原郡境域。漢武帝元朔四年(前125年)分設西河郡後,呂梁分屬西河、太原、平陽三郡。大陵、平陶(今文水平陶村)、茲氏為太原郡轄縣;
藺、皋狼、中陽、離石、土軍、隰、臨水為西河郡轄縣;蒲子縣為平陽郡轄縣。王莽代漢後,茲氏縣改茲同,大陵縣改大寧,平陶縣改多穰,臨水縣改監水。東漢始立後各縣遂復舊名。
4、我國山西和順縣是「牛郎織女」傳說之地嗎?
牛郎織女的傳說可謂是家喻戶曉,是一個從很早之前就流傳下來的故事。還有像七夕節那天,就會有喜鵲專門在銀河上為牛郎織女搭橋以便令他們一年一度相會。在古代的時候,姑娘們還會在這天特意向心靈手巧的織女學習巧藝。而這個故事就是誕生於我國山西的和順縣。
和順縣隸屬於山西省的晉中市,距離省會太原也不是很遙遠。現在和順縣管轄有5個鎮與5個鄉,人口在14萬左右。這里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從孕育了“牛郎織女”的傳說我們就可以看得出來。並且在2008年的時候,“牛郎織女”傳說被正式的選入到了我國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和順縣的天池村,以這個村子為中心在方圓3公里之內還可以找到很多與牛郎織女有關的古地名。還有一個叫做牛郎峪村的村子,坐落於1200米的海拔之上,據說就是當時牛郎生活的地方。相對應的還有一個叫做南天池村的村子,則是織女下凡的地方。
和順縣這個地方最早從春秋時期就有了明確的記載,在隋朝的時候才第一次被叫做和順,因為在這個地方的東北部有一座和順古城。在歷史上和順縣的所屬地方也曾多次發生過變化,比如在1940年的時候,和順縣被分為了東和與西和兩個縣,在之後1945年的時候才又重新合並到一起。
此外,和順縣還有一個特別的地方就是,夏天的時候不僅非常涼爽,而且是看不到蚊子的。因為和順縣境內多為山地丘陵,其中還有一些處於1800米之上的高山。雖然與太原的距離並算不上遠,但氣溫卻是相差很多,即使在夏天也並不會顯得比較炎熱。
由於和順縣的森林植被茂盛,在這里還生活著很多珍稀野生動物。諸如像華北豹,屬於金錢豹的一個亞種,也是唯一生活在我國境內的一個亞種。根據近些年來的監測得知,目前在和順縣境內還生存著近30隻華北豹。數量並不多,所以在保護華北豹方面的工作的還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這些,在和順縣境內還有著很多故事與傳說。在和順縣的李陽鎮境內有一個叫做石勒村的地方,就是古代十六國時期後趙的開國皇帝石勒的故鄉。另外,和順的肉牛與民間牽秀以及喂馬大莜麥都是很出名的。
5、牛郎織女的故鄉、故里,故事發生在哪裡?
牛郎織女只是個神話傳說,既然為傳說,民間各地就有多個不同的版本了,所以各地的版本故鄉都是不一樣的。
我國古籍中最早只說織女和牽牛是天河中相近的兩顆星宿,兩者並沒有什麼關聯。直到漢時,這兩顆星宿才被轉化為具體人物,在民間流傳成牛郎織女的故事。
《牛郎織女》的各種地方化版本:湘西苗族有《天女與農夫》,貴州清水江苗族有《牛郎織女的故事》,雲南傈僳族有《花牛牛和天鵝姑娘》,廣西瑤族有《五綵帶》,貴州侗族有《郎都與七妹》等等。
(5)山西和順縣的風俗擴展資料:
五地爭牛郎織女發源地:
2009年3月30日,「中國牛郎織女文化之鄉」授牌儀式在河南魯山縣辛集鄉舉行,這標志著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的「中國牛郎織女文化之鄉」正式落戶魯山,魯山縣成為名副其實的牛郎織女傳說發源地。
同樣被授予「中國牛郎織女之鄉」的還有山西和順縣,加上湖北鄖西縣,江蘇太倉,以及我們山東沂源,一共有5個地方共同爭奪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牛郎織女之鄉」的原地。
其中沂源更是大手筆,投資興建了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授予館藏同一主題(愛情)郵票最多的博物館—「世界愛情郵票博物館」。此外,沂源還出資聘請專家,學者,組織編寫了一套《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牛郎織女傳說》叢書,共分5卷。
該書是迄今為止最為全面地對中國「牛郎織女傳說」進行系統研究的重要著作, 由國內諸多優秀文史專家編撰而成,通過科學細致的甄別和分類,嚴謹篤實的選材和考證,為「牛郎織女傳說」研究作了更全的總結、更深的挖掘的和更新的探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牛郎織女 (中國著名民間故事)
6、牛郎織女的故鄉考究
牛郎織女及「七夕」傳說源於天象星宿之說。早在西周,《詩經·小雅·大東》中,就有對「牛郎」、「織女」的記載。這里,對織女、牽牛二星僅是作為自然星辰形象引出一種隱喻式的聯想,並無任何故事情節。此時,它們只作為一種文化因子,開始進入文學這個大系統之中。正是這種「因子」,為這個傳說的生成准備了潛在的文化條件。王逸《楚辭章句》卷十七《守志》:「舉天罼兮掩邪,彀天弧兮射奸。」表述了牛郎織女合婚之說。
西漢牛郎、織女星象演變為動人的神話傳說。西漢武帝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為征討西南諸國,訓練水軍,開鑿昆明池。在池畔東西兩側分別立牛郎、織女石像,隔河相望,班固《西都賦》有句:「臨乎昆明之池,左牽牛而右織女,似雲漢之無涯。」李善注引《漢宮闕疏》雲:「昆明池有二石人,牽牛織女像。」牛郎織女神話美妙傳說從此由天上來到人間,也從此在中華大地廣為流傳。
隨著時間推移,織女、牽牛已被傳為兩位神人,昆明池畔的牛郎織女石刻像也被當地群眾尊稱為「石爺神」、「石婆神」。久而久之,人們對石像崇敬而迷信,開始頂禮膜拜起來,唐德宗貞元14年(公元798年),修織女廟設案供奉,千百年來香火一直很盛。
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的「牛郎織女傳說」,2010年被列入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西安市長安區斗門鎮南灃村有兩個身材魁梧高大的石刻像,當地人稱之為「石婆」和「石爺」。據介紹,這兩尊石刻像距今已2100多年。
漢武帝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發謫吏穿昆明池」時刻立於昆明池畔,俗稱「石爺石婆」。現牛郎像在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斗門鎮常家莊村北,織女像在斗門鎮棉紡廠內,兩者間距約3公里。
唐德宗貞元14年(公元798年),這里就建成「石爺廟」、「石婆廟」。千百年來香火不斷,至今還保留著七夕祭祀牛郎織女的大規模民俗文化活動。
「石婆廟」,也叫「織女廟」。在廟門外的牆上,貼著一大張紅色的紙,上面記錄著村民捐建這座廟的功德錢數。
步入殿內,可見有人值守的織女石像和功德箱。石像穿著衣服,走近觀察可以發現其造型、線條頗為粗獷,以至於有人發問「這是石婆還是石爺」。
每年的正月十七和七月七,這里人山人海,香火很旺。求升學、求婚姻、求生子的都有,而且很靈驗。
有研究文章就此稱,「牛郎織女傳說」發源於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斗門鎮。當地逐漸形成了每年兩次大型活動(正月十六,一說是正月十七的牛女結婚。七月初七相會),以及每月初一、十五到廟里去的慣例。 眾所周知,中原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牛郎織女的民俗文化起源於中華大地上農耕文明最早發達起來的區域。而農耕文明最早形成於氣候、地理條件十分優越的中原嵩山周圍地區。嵩山南面的汝水、滍水平原,都是先民最早開展農耕生產的區域,也是春秋戰國及秦、漢、晉等朝代農業文明最發達之地。河南省平頂山市魯山縣中原名鎮,夏商建制,歷史悠久,魯山縣幾部志書,包括最早的明嘉靖《魯山縣志》及市、縣、鄉的地名志,對於牛郎織女的地名傳說故事均有記載。《平頂山市地名志》、《魯山縣地名志》、《魯山縣辛集鄉(轄魯峰山)地名志》等書中載:「古時,該村有一姓孫名守義的小夥子,忠厚朴實,常在魯山坡上放牛,俗名牛郎。一天,玉皇的九個女兒在魯山坡根潭裡洗澡,九妹(即織女)的衣裳被孫守義拿走,遂與牛郎成親。」牛郎後裔就是魯峰山西南腳下孫義村孫氏村民,該村80%村民姓孫,都尊牛郎為祖先,尊織女為九老姑或九姑奶、老祖奶,尊「老天爺」為「老天外爺」。
魯峰山(又名魯山、魯山坡)周邊有關牛郎織女故事的遺跡有十多處。明嘉靖《魯山縣志》為魯山現存最早的一部志書。志載:「牛郎洞,在瑞雲觀下半山,面南,內立牛郎神……九女(傳織女為玉帝之九女)潭,在縣東北十八里魯山之下,潭上有九女、龍王廟。」魯峰山山頂的瑞雲觀中有牛郎織女殿,內塑牛郎織女全家福彩塑及壁畫;瑞雲觀前為南天門,傳為牛郎和織女上天處;山南半腰牛郎洞傳為牛郎棲身並與織女成親的地方;洞前方7米處有一石壁掛牆,傳為織女的梳妝台。2008年3月,魯山縣文物所對牛郎洞進行發掘,發現洞口為漢磚壘砌,還出土了唐宋時期的黑瓷碗、罐片和元明清時期的瓷盞片、銅箱飾件、銅錢等,可見魯山民眾在此對牛郎的祭祀由來已久。
在牛郎洞下西南800米處有一牛郎墳,其後裔常到此祭祖;西坡山樑處有高、寬各5米的白色巨型石台,人稱亮石台或亮聲台,傳為牛郎織女對歌跳舞處;距亮石台不遠處有面積約40平方米的九女潭,潭水清澈,四季不枯,傳為織女與眾姐妹沐浴處,也是當地民眾祈雨求子的地方。潭側有三座大殿,一祀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一祀玉皇大帝九位女兒,另一殿為九女靈霄殿,所祀九女即織女。殿前老百姓自發立碑,碑為「南天門銀河九女星之神碑」,這里香火旺盛,以農歷七月初七為最。從牛郎織女民俗文化的傳承性來看,魯山仍保留著獨特而又純朴的民風民俗、民歌民謠。牛郎後裔所在的孫義村中,現有明清時期的孫氏祠堂三間,內祀牛郎織女及其一雙兒女和老黃牛。孫氏祠堂祭祖主要在每年農歷臘八、春節、二月初二、七月初七等日子,祭祖時要從牛郎洞、九女靈霄殿請祖,然後再送祖,祭祖時唱祭祖歌、灑酒、上五穀等,這些民風民俗也是和牛郎織女傳說的民俗文化遺風相吻合的。
魯山至今保留著牛崇拜的習俗,把牛看做家庭一員。魯山有40餘處帶「牛」字的地名。魯山的牛市也十分有名。一年一度的七夕廟會,會址原就在牛郎故里孫義村(現移至鄉政府所在地辛集街),這既是魯山夏季最熱鬧的一次大會,也是牛郎織女傳說起源於魯山的最好佐證。魯山有植柞養蠶的歷史,傳魯山的織綢技術就是織女下凡後傳授的,魯山絲綢被譽為「織女織」、「仙女織」,1914年曾獲萬國博覽會金獎。養蠶織絲仍是魯山山區民眾主要的經濟收入之一。魯山人還喜種「九姑娘花」。九姑娘花即油菜花,傳為織女從天上帶下來讓人間度春荒的。魯山民眾還多在院落里種植葡萄,相傳牛郎織女七夕鵲橋相會時,人們躲在葡萄架下可以偷聽到他們的喁喁私語。 山東省沂源縣燕崖鄉擁有始建於唐代的織女洞和牛郎廟。二者隔沂河東西相對,一河兩岸的山水格局,與天上「牽牛星-銀河-織女星」遙相呼應,有著驚人的相似,形成了天人合一、天地神奇的獨特景觀。牛郎廟原先是一幢兩層閣樓式建築,後經多次重修,始具規模,建有三間正殿,青磚綠瓦,彩繪斗拱,建築宏偉。廟內大殿塑有牛郎及其子女像,旁卧金牛塑像一尊。院內古柏參天,清幽別致。
牛郎廟旁邊的村叫牛郎官莊, 村裡的人大部分都姓「孫」,與牛郎(孫守義)剛好同姓,這個村子明朝年間就有,村裡人以牛郎後代自居,並歷代傳承牛郎織女故事,至今沿襲著養蠶、織布、取雙七水等習俗。每至七夕節,牛郎官莊的婦女都會興致勃勃的用紙折出金元寶,供奉在織女洞中。
沂源縣燕崖鄉大賢山上的石碑以前非常多,只是因為先前被破壞過,現存完好的為數不多,但是所有的石碑上所刻的內容,都與牛郎織女有著或多或少的聯系。有一塊石碑「織女洞重樓記」是明萬曆七年(1579)所立。碑文記載說:「志雲唐人過谷,聞洞內札札機聲,以故織女名」,講得就是織女的來歷,意思是說在唐代時有人從此經過,聽到洞內有札札的機杼聲,以為織女在織布,所以就修建了此織女仙洞,碑文的第二句——「對岸並起牛宮,於是乎在天成象者,於地成形矣……」。 山西和順是地處太行山之巔的一山區小縣,因為一個優美的漢族民間傳說而在中國人的心目中長久佔有一席之地。此前,和順縣被中國民協命名為「中國牛郎織女文化之鄉」,後來又被國務院正式公布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今年春天再次被山西文化部門命名為「山西省首批民族傳統節日(七夕節)示範保護地」。
在和順當地鄉間,一直傳承著許多與牛郎織女故事相關的古老地名與景物名稱。諸如牛郎洞、金牛洞、喜鵲山、南天門、天河池等與故事主人翁相對應的地名,一段段優美的故事被當地百姓傳誦著。
和順縣牛郎織女傳說和文化是一份難得的寶貴人文資源,具有很高的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聰明的和順人正在憑借得天獨厚的文化資源,打造文化品牌,提升此間整體形象,增強經濟社會綜合競爭力。
和順縣加快傳統文化資源的搶救、開發與利用,唱響「牛郎織女」文化品牌。由省城晉劇名家主演的新編晉劇《鵲橋會》今夜開始在山西省演藝中心演出。在和順城鄉,「民間剪紙作品展」、「民間布藝絨畫中葯畫展覽」、「民間手工藝品展」等相繼舉辦,一批包括牛郎織女、華夏聖母、鳳台小戲、五穀畫、剪紙、刺綉等人文歷史、典故傳說和民間藝術,被當地的能工巧匠展露出來。
「七夕」來源於牛郎織女的神話故事,山西省晉中地區的和順縣是牛郎織女浪漫愛情故事發生、發展的重要地域(並非說是唯一的地域),是七夕風俗傳承與發展具有典型意義的重要地域。和順縣的南天池與牛郎峪不到10平方公里的境域中至今保留著與牛郎織女故事相關的自然與人文景觀、景物20處之多,從地名來看,天河梁、牛郎峪、南天池與磨子峪(簪峪)是地方誌中早有記載的地名或村名,其餘地名及相關景物名稱均長期流行於漢族民間,如今能見到的有牛郎溝、牛郎洞、天河池、牛郎廟、織女廟、南天門、金牛洞、老牛口、牛頭山、相思背、喜鵲山、等,還有如今已毀圮無蹤的王母娘娘廟、李天王塔、磨簪石等。村民世代傳承著生動鮮活的牛郎織女故事和七夕風俗活動,其整體環境與牛郎織女故事的情節十分融洽和諧。經有關專家多次實地考察,2006年12月13日,中國民間文藝協會正式命名和順為「中國牛郎織女文化之鄉」,2008年6月7日,國務院以國發(2008)19號文件將和順縣「牛郎織女愛情傳說」列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源於這樣的故事,山西省漢族民間習慣稱七夕節為「天河配」。據史料記載清末民初時,山西省漢族民間還曾保留著扎像賀節的風俗,人們在街頭巷口用樹枝等物紮成一對青年男女像,表示牛郎織女相會,在像前供獻瓜果桃李以示祝賀。
七夕節里,漢族民間流行姑娘媳婦向織女討教手藝的活動,稱為「乞巧」。山西南部漢族民間習慣用當年的新麥秸編成一座橋,配飾以牛郎、織女、老牛、男孩與女孩、喜鵲等形象置放案頭;或用彩色紙剪成上述景物貼在牆上,向織女祈禱後,拿七根綉花針並列手中,用一根彩色線穿針孔,一次順利穿過七個針孔者就被認為乞得了巧。曲沃縣盛行男女孩童以星星草投放水中乞巧。晉北地區漢族民間習慣白天在院里曬一盆水,任灰塵飄落,晚上盆水表面形成一層薄膜,姑娘媳婦把綉花針塗油之後輕輕放置水面,能使針浮水面者便認為乞得了巧。晉西北一些地方人們在盆水中放置豆芽,在陽光下經過水的折射,水底倒影會顯示各種形狀,或蜈蚣或水蛇,或豬狗或雞鴨,倒影愈豐富逼真就意味乞巧愈多。長治一帶的女孩,七夕節前一天要逮一隻吐絲的蜘蛛圈在盒子里,第二天觀察其結網疏密狀況,網愈密則認為乞巧越多。
在山西,男孩也要在七夕節向牛郎討教耕耘本領。晉南一些地方,青年男子七夕節在木板或石板上覆土,上作茅屋小景,屋旁田地中種粟生苗,稱為「谷板」。晉中、晉北流行將小麥或豆類浸水生芽,七夕節用綵線纏芽,謂之「種生」。晉西北牧童要為耕牛編戴花環,稱之「為老牛過生日」。
山西境內七夕前後多降雨,漢族民間把七夕節看成是「下雨天」,稱織女渡河會牛郎,悲喜交加,禁不住淚如泉涌,淚落人間,便是雨水,遂有「七七不出門,出門被雨淋」之諺。此日,少女們有搗鳳仙花染紅指甲習俗,據說老年人見了便雙目清亮、頭腦不昏。山西舊時講究七夕看天河預測米價,七夕天河昏暗則米價漲,天河明亮則米價賤,漢族民間有「天河目米價,太乙照時康」之說。現代的七夕節,山西省漢族民間已沒有那麼多講究,只是在姑娘媳婦中間還流行著一些乞巧活動;不少地方仍保留著製作「巧食」的習慣,用白面或糕面加糖、油,做成各種食品;還有一些地方家家吃西瓜,並在西瓜上鏤刻圖案花紋,稱之「花瓜」,這些習慣都是七夕風俗的遺存。 鄖西的「鄖」,在字典中專釋地名,「隕」乃隕石,意即墜落的流星;「西」乃方向,織女星就在銀河的西岸。「鄖西」二字意味天上織女星落在鄖西,織女與牛郎相親相愛。鄖西境內的天河,不僅在河名上與牛郎織女故事中的天河吻合,而且與天河流域的自然地貌和人文景觀也有十分密切的聯系。在天河流域,鄖西縣城東南邊的石門灣山上有尊貌似女像的山石被稱作「石婆婆」,在西北部的華蓋山上也有座似男人像的山峰被稱作「石公公」。
鄖西人祖祖輩輩都認為這兩塊山石是牛郎、織女的化身。在天河上游的河中間有塊兀立的巨石叫「金釵石」,傳說是王母娘娘拔簪劃天河時遺落在此的金簪化石。鄖西縣城西部的懸鼓公園里還有一個如「懸鼓」的山石,傳說是女媧煉石補天的石頭,也有傳說是織女下凡洗浴時放置衣服的仙石。天河東面有一座海拔1069米的娘娘山,山頂的娘娘廟里供奉著王母娘娘的神像。懸鼓觀東北方向的石梯子山上有一座尼姑庵,叫「天池庵」。以前,這里是香火旺盛的地方。一邊是觀一邊是庵,一邊是女一邊是男。經考證,是淳樸的鄖西人為了紀念牛郎、織女而修建的。「要吃大米到竹溪,要娶媳婦到鄖西」,鄖西是美女之鄉。鄖西女子的俊美、心善、手巧是人們公認的。 河南省南陽市寶天曼伏牛山區是一個人傑地靈的地方。這里古樹參天,鳥獸群集,石人山南麓奇峰競秀,滿目涌翠,西峽龍潭溝瀑布群水石相依,風景獨秀,是一個著名的旅遊勝地。相傳牛郎由於得到千年古牛的指點,與織女在這里相遇並相愛,從此過著和諧甜美的生活。他們生了兩個孩子後,王母娘娘知道織女下凡後大怒,派下天兵捉拿織女,牛郎大哭。老牛卻讓牛郎披上自己的通靈牛皮追趕,牛郎忍痛照做,後登天去尋織女,為了紀念這個通人性的千年老牛,牛郎曾經住過的山就叫做伏牛山。
牛郎織女故鄉地圖
而在南陽市城南20里的宛城區溧河鄉,有一個叫牛郎庄的自然村,該村人說,傳說中的牛郎就是他們村的人,是一個叫孫如意的年輕人。在牛郎庄發掘出了「神牛冢」石碑,隨後村中修建了牛郎織女像,一到七月初七這里就香火旺盛。
神牛冢
牛郎庄中祖輩流傳下來的牛家宅,據說是牛郎曾經的居住地。
牛家宅遺址
牛郎庄祖輩流傳下來的飲牛坑,據說是牛郎當年放牛飲水的地方。這里無論是旱澇年份,該坑一直保持這個狀態。
飲牛坑
下圖是傳說中的鵲橋所在地,據說該橋以前是石頭橋,「文化大革命」中被毀,隨後建碑紀念。
鵲橋紀念碑
因為牛郎織女被拆散後,傳說中織女的出生地史窪村還保留著和牛郎庄不通婚的習俗。
至於人物原型方面,相關人士指出,牛郎織女其實都是凡人,是地道的南陽人。牛郎是南陽城西二十里的桑庄人,織女是城南二十里史窪村(俗稱織女村)人。織女私奔嫁給了牛郎,織女家人發現後把他們拆散了。牛郎尋找妻子來到史窪村附近住下,隨後便形成了牛郎庄。
如今每年七月初七,牛郎庄不僅傳承著「炸巧果」、「乞巧」、「祭祀」等習俗,並且在這一天早上,老人還要把公雞殺掉,怕它提前報曉而縮短牛郎織女相會的時間。
每年的七月初七前後,白河東岸的牛郎庄及其周圍村民,都要到牛郎庄燒香祭祀、祈福求子。
牛郎織女傳說最早起源於古人的星辰崇拜,是人們把天上的星宿神化與人格化的結果,對此南陽也存在物證。上世紀70年代,在南陽白河西岸的白灘漢墓發掘出一塊「牛郎織女星座」漢畫像石,右邊牛郎執鞭所牽之牛,從體態、神態及行走來看,無疑是經過馴化的耕牛——南陽黃牛;左下角織女的跽坐狀,也是漢代婦女操機織布的勞動姿態。[7]
2007年南陽「牛郎織女傳說」入首批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2]
2012年10月,南陽市文化局具體實施了「牛郎織女傳說起源南陽」的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工作,最終成功,由此在文化上認定了牛郎織女傳說源於南陽的說法。 在太倉南郊「六國碼頭」南面,劉家港旁邊有一條黃姑塘,河邊有一個黃姑村。古時候傳說,這里是牛郎織女的降生地。北宋以前,村上有一座黃姑廟,廟里供奉著牛郎和織女的神像,這里有一個美麗動人的神話傳說。
牛郎織女都是天上的神仙,牛郎叫河鼓星,後人訛稱為黃姑星;織女叫織女星,是王母娘娘的外孫女。牛郎織女在天上自由相愛,玉帝和王母娘娘認為他們「門不當,戶不對」,以「談情說愛,影響工作」為名,把織女嚴加看管,把牛郎貶下凡塵。牛郎下凡前,織女悄悄對牛郎說,如果到了人間想念她,可以把荷花缸里盛滿清水,望著缸里的水面,就可以看到織女的倩影。牛郎銘記在心,降生到了太倉南郊黃姑塘旁邊的黃姑村的一戶農民家裡。
黃姑村上的牛郎,從小父母雙亡,在阿哥阿嫂家過活。有一隻牛是天上的金牛星飛到牛郎身邊,牛郎就把牛養好,經常到田頭放牛,非常親密。哥嫂平時一直欺負他,虐待他,燒了好東西偷偷吃,不給牛郎知道。老牛有靈性,知道哥嫂在家偷吃好東西,就叫牛郎趕快回家去吃。阿嫂恨透,逼著牛郎要分家。牛郎說我別的不要,就要這頭牛,種一塊地,住一間茅草屋。
分家後,牛郎和牛勤勞耕作,牽了牛下地耕種,與牛相依為命。牛郎聰明能幹,逐步長成一個健壯懂事的小夥子,田裡農活做完後,經常騎在牛背上吹笛解悶。想念織女時,望著荷花缸里的織女發呆。他吹的笛聲優美好聽,天上的織女聽得著了迷,一直在彩雲端里偷聽牛郎吹笛,連續聽了七七四十九天,勾起了對牛郎的愛慕之心。老牛說:「牛郎啊牛郎,你對她招招手,她如果有意思,會和你相會的。」牛郎抬頭向彩雲堆中望去,果然見有一位美麗的仙女,像荷花缸里的織女,就向她招招手,織女見牛郎向她招手,就從頭上拔了一隻銀簪丟下來,「刷」的一聲,銀簪變成了一條通天大道,牛郎騎在牛背上,到天上和織女相會了。牛郎和織女你愛我,我愛你,就由老牛做媒,織女下凡降生到黃姑村,和牛郎結為夫婦。
他們男耕女織,生了一對雙胞胎,一男一女,生活過得幸福美滿。織女織的布特別好,生意好,還肯教黃姑村上的婦女們學織布,相鄰關系很親密。老牛臨死前牛頭擱在河岸上對牛郎說:「我死了以後,你把我的皮剝下來放好,到危及的時候可以派用場,披在身上可以上天的!」老牛死的那條河浜現在還叫「牛頭涇」。
織女是玉皇大帝的孫女。玉皇大帝發現織女不在機房裡織布,派天神天將查問,知道織女降生到黃姑村,與牛郎配成夫妻,還養了雙胞胎。玉帝大怒,派天神天將將織女押解而去。牛郎在田地耕作,突然見天色不好,趕緊回家,發現織女不見了,抬頭望望天上,見織女被天神天降押解上天,急忙披上牛皮,挑了一擔兒女急急飛身上天,一邊追趕,一邊喊叫,「天將休得無禮,還我妻子!」織女見牛郎追來,心想我是玉帝孫女,諒必不會把我怎樣,牛郎上天後肯定要受嚴刑,揮手叫他們不要跟來,牛郎不聽,織女急了,把頭上一枚金簪拔下來,朝身後劃了一下,劃出了一條銀河,河水翻滾,波濤滾滾,把牛郎他們攔在河東,不能渡河。
玉帝把織女抓去後,狠狠的訓斥了一頓,監禁在機房裡織布。牛郎不能與織女相見,兒女們哭喊著要娘。地母娘娘(玉帝之妻,管大地上一切事)看織女可憐,向玉帝求情,玉帝同意每年七月初七織女與牛郎相會一次。這天,由鳥鵲搭橋,讓牛郎織女帶了兒女上天,與織女在鵲橋上相會。
7、山西有什麼婚嫁習俗?
山西忻州等地新娘在婆家吃的第一口飯要經過之口含過,表示共同生活的美好開端;
雙方親家饋贈的食盒中要放置棗和石榴,含有早生貴子之意;
沁縣一帶,新郎新娘半夜要倒坐在門檻上,喝放有棗、花生、麻籽的兒女湯;
婚禮中,運城人有著抹紅、抹黑的傳統習俗;
長治市沁源縣則有兒子娶媳婦逗婆婆的風俗;
晉中一帶的和順縣,有著兒子娶媳婦逗公公的習俗;
平魯、忻州一帶要在院子中點燃一堆"旺火",讓新郎新娘進門之後繞火而行,表示驅除邪惡,象徵新婚夫婦日子越過越紅火。
8、山西呂梁地區過年有什麼習俗
有一段謠諺:「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趕做活,二十七去趕集,二十八糊貼扎,二十九去打酒,三十日包餃子。」(貼扎,指各種對聯、年畫、窗花、門神等)天天有事做,日日有安排,一直忙到除夕下午,再將室外打掃一遍,即開始整點新衣帽,包餃子,准備迎神的香、燈等物品。除夕之夜,各家通宵不眠,俗稱「鏖歲』」。雞鳴之時,開始焚香、燃燈、擺供品、放花炮、接神、祀祖,然後合家互相拜年。兒童向長輩叩頭拜年,長輩則賜以壓歲錢,以取吉利。按照傳統習慣,太陽出來之前就要吃罷早餐。早飯之後,出門拜年,親者登堂,疏者投刺,途中相遇,作揖點頭,互道吉祥話語,無非「恭賀新禧」、「恭禧發財」、「一年如意」之類。商戶人家在過年期間對財神的祭祀最為虔誠。清末以前,每年三月十五和七月二十二為祭祀財神之日。民國以後僅在過年時於錢垛、錢櫃或專設神位神龕致祭,焚香燃炮,供以雞、鴨、豬、羊。祭罷財神,方赴有買賣往來的各商戶家中拜年。舊日過年,時間拖得很長,一直持續到二十五日天倉節之後。初五日俗稱破五,民間俗言「破五不出門」,初六利出行,到初六商家舉行開市,居民方始探親。初七俗稱人日,俗言是日天晴氣朗則利人口繁衍。初八黃昏後祭星神,於院內點燈七盞,象徵北斗七星,面北奠拜,以取一年順遂吉利。初十俗稱「十不動日」,相傳是日老鼠娶親。十三到十六為元宵佳節,幾日之內,夜間燈火輝煌,社火秧歌,熱鬧非常,俗稱「燈節」。二十俗稱「小添倉」,二十五為「老添倉」,東西米市設立倉官神位,眾往致祭,燃放火花。過了天倉節,新春期間的熱鬧方告結束。郊縣農家過年較之都市別有風情。晉陽一帶,除夕要壘旺火、捆旺草,門上插柏葉。旺火用炭塊壘成塔狀,子夜鍾聲響過,點燃旺火,通村照亮,象徵日子過得「旺火」。年初一,有吃煮南瓜的風俗。謂「吃翻身瓜」。在年終時,用小米煮熟,盛在碗內,用以祭祀祖先,俗稱「隔年撈飯」。初五灑掃庭院,清理垃圾,俗稱「掃窮上」。在古交山區,春節期間的活動最為豐富。於除夕夜張掛祖先神幛,族內各戶均要送供品一份,當年內生男孩之家要供雞一隻,生女孩之家要供酒一壺。初三上午,全族相聚共祭祖先,晚輩給長輩叩頭,俗稱「盤輩數」,然後歡聚一堂,食用供品。下午,送神幛於村口,面向祖塋,焚香叩頭,鳴放爆竹,俗謂「送神』」。「隔年撈飯」之俗與晉陽多有不同,年終日用小米半碗煮熟,撈在碗內,上擺核桃一枚,供於皂君神位,一直到過了二月初二,方倒出曬干,攪在糞內,俗言可以蟲災。正月初五為「送窮日」。於初四下午清掃室內庭院,五日拂曉將臟士送到村外,燒香三柱,鳴放爆竹,表示送走窮氣。這一日的飯食為蒸莜麵或蒸饅頭,俗謂「餾窮氣」。正月初十清晨,在院內供獻莜麥面製成的谷穗狀食品,焚香敬紙,燃放爆竹,禱告天地,祈求五穀豐登。一些地方則須先稱好五穀各一份,以紙包好,同時供於院內。供後復稱,如某種糧食份量增加,俗謂是年收成最好。這一風俗事象,俗稱「接籽頭」或「搶籽頭」。到正月十五,除進行燈節活動外,還有送瘟神的習俗。各村在五道廟或十字路供瘟神牌位,壘塔塔火,供以油麵和饅頭。活動開始,敲鑼打鼓,抬一筐籮逐戶收集一把五穀糧食,從衣服上撕一條布或棉絮和按每戶人數剪的紙人,置於瘟神牌位前。下午,將牌位及收集的物品送到村外,燒香放鞭炮,以火燃燒,意謂送走瘟神,人畜平安,百病不生。正月二十五添倉節時,俗用谷面或軟米面捏成倉官爺、谷囤、糧倉及各種家畜家禽形狀的燈若干盞,內包煮熟的紅棗豆子,燈芯用細谷梗裹棉花製成。入夜,燈內注油,將糧倉燈放在存糧處,牛燈放在牛圈窗檯,雞燈放在炕頭,狗燈放在門上邊,貓燈放在牆角等,一一點燃。倉官爺燈高五寸許,頭戴紅纓帽,左手執簸箕,右手拿斗,騎著馬,馬身上馱若干口袋。將倉官爺燈放置碗內,飄浮在水瓮內。放時要念:「倉官爺爺飲馬來,銀錢糧食(或麻子、黑豆)馱著來,麻子炸了油,黑豆餵了牛。」以此乞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9、誰知道太原地區的婚禮習俗及禁忌
捏面魚,就是用麵粉捏成魚的形狀,然後放到蒸籠里蒸熟,再把蒸熟後的面魚放冷,著色加彩,描線點睛。經過藝術處理的面魚,自然是色彩艷麗,栩栩如生了。在著色加工的基礎上,再用文火烘乾,便可將面魚當工藝品收藏<BR>了。經過加工的面魚,或贈送親朋,或贈送好友,或給家人外出時作干糧,盡管用途不一,但已經成為一種工藝品...
</SPAN><BR><SPAN class=tdhui02></SPAN>
<P></P>
<LI><A class=td14
href="http://www.51766.com/www/detailhtml/1100002850.html">忻 州 婚
俗</A><BR><SPAN
class=tdhui01>婚姻是人生儀禮中最隆重的大事,它標志著一個人告別青少年時代,進入成家立業、發展家族的重要階段。所以,婚禮向來為人們所重視。忻州一帶的婚禮在遵循古代「六禮」的同時,經過時間洗禮,逐漸趨於簡約,有著該地區<BR>的特色。 忻州地區結婚程序大體有四個步驟:議婚、訂婚、成婚、回門。 議婚,是男女婚姻的最初階段。...
</SPAN><BR><SPAN class=tdhui02></SPAN>
<P></P>
<LI><A class=td14
href="http://www.51766.com/www/detailhtml/1100002851.html">靈丘人踢毽子</A><BR><SPAN
class=tdhui01>踢毽子這項活動在我國民間早有流轉,但是,作為一地風俗的,卻並不多見。 山西省的靈丘縣,踢毽子的活動卻頗為盛行,靈丘縣的踢毽子已經成為當地民間的一項傳統的體育活動。縣內有這樣的民謠:「楊柳青,放空鍾(<BR>空竹),楊柳死,踢毽子」。由此可見,這項體育活動在靈丘縣的民間很普及,而且是冬季的體育運動項目之一。...
</SPAN><BR><SPAN class=tdhui02></SPAN>
<P></P>
<LI><A class=td14
href="http://www.51766.com/www/detailhtml/1100002853.html">岢嵐縣民間的捏油燈</A><BR><SPAN
class=tdhui01>在山西晉西北的岢嵐縣民間,從正月初十至二月初二,人們在幾個晚上都要點油燈。村鄉里,家家戶戶燈火通明,歡聲笑語,一派歡樂景象。 岢嵐縣人捏燈盞,是用面捏,所用面,有蕎面、糕面數種。捏蕎面燈盞,要捏成形<BR>後放在籠屜中蒸熟;糕面,即軟黃米面燈盞,是在做成蒸熟的素糕後才捏成燈形。 岢嵐燈盞,式樣很多。最簡...
</SPAN><BR><SPAN class=tdhui02></SPAN>
<P></P>
<LI><A class=td14
href="http://www.51766.com/www/detailhtml/1100002855.html">運城婚俗:抹黑與抹紅</A><BR><SPAN
class=tdhui01>抹黑與抹紅 在運城地區的運城市、永濟縣、芮城縣等地,流行著一種奇特的風俗,那就是兒子結婚時,要給父母抹紅和抹黑。在兒子生下小孩以後,也要給小孩的爺爺、奶奶抹紅或者抹黑。這種抹紅或者抹黑,帶有一種喜慶<BR>色彩。 一般抹紅或抹黑時,都由同輩人去完成,而不是由下輩、晚輩去給抹。同輩人抹時,男子給男子的同輩...
</SPAN><BR><SPAN class=tdhui02></SPAN>
<P></P>
<LI><A class=td14
href="http://www.51766.com/www/detailhtml/1100002857.html">五台民情鄉俗</A><BR><SPAN
class=tdhui01>五台縣人老實忠厚,勤勞儉仆,待人純真善良,不會客套,辦事小心謹慎,辦則求成,遇逆常可強忍,怒則難禁。 衣食住行,力戒奢侈。解放前,農家衫褲鞋襪,多以平山粗布針工縫制,襖為大襖,綴以桃結扣,絕大多數人<BR>穿貼身背心,俗稱腰子,鞋為圓口鞋,有「兩道臉」,青壯男子,腰加一條腰帶。暑去冬來,則以毛氈為帽,羊皮...
</SPAN><BR><SPAN class=tdhui02></SPAN>
<P></P>
<LI><A class=td14
href="http://www.51766.com/www/detailhtml/1100002860.html">「打平伙」<B
style="COLOR: black; BACKGROUND-COLOR: #a0ffff">習俗</B></A><BR><SPAN
class=tdhui01>地處晉北的保德、五寨等地有一種淳厚稚朴的風俗,叫做「打平伙」。 當秋後明月當空的夜晚,或是平日陰雨連綿的日子,人們閑著沒事,就走家串戶,結伴拉伙,打撲克,下象棋,侃閑話,或講故事,唱北路梆子。這時,<BR>偶然有一人提出「咱們打一回平伙吧!」屋子裡會立刻響起朋友們的贊許聲。這時,馬上就會有一個嘴快腿勤的人...
</SPAN><BR><SPAN class=tdhui02></SPAN>
<P></P>
<LI><A class=td14
href="http://www.51766.com/www/detailhtml/1100002861.html">六月六「走麥罷」</A><BR><SPAN
class=tdhui01>晉南有句俗話:「六月六,走麥罷。」走麥罷是晉南特有的風習,每當舊歷的六月初六,人們經過緊張勞動,把麥子都收回了家。這時,新婚夫婦挎上用新麥面做的幾斤重的大月形角子饃.再帶上其它禮物,一起回娘家去。他們<BR>中有的肩並肩徒步而行,有的夫妻倆騎著自行車一溜風往前奔。沿途歡歌笑語,人來乍往,充滿快樂的氣氛。 ...
</SPAN><BR><SPAN class=tdhui02></SPAN>
<P></P>
<LI><A class=td14
href="http://www.51766.com/www/detailhtml/1100005957.html">朔州民俗「壘旺火」</A><BR><SPAN
class=tdhui01> 山西朔州盛產煤炭,煤炭在朔州和人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在朔州考古證實:在古代煤炭就已滲透到選先民們的風俗民情之中,其中生旺火就是朔州地區的一種風俗習慣。 朔州地區每逢春節除夕和元宵節,家家戶戶院<BR>落門前都要用大塊煤炭壘成一個塔狀,老鄉們叫它旺火,以圖吉利,祝賀全年興旺之意。裡面放柴,外面披彩花,...
</SPAN><BR><SPAN class=tdhui02></SPAN>
<P></P>
<LI><A class=td14
href="http://www.51766.com/www/detailhtml/1100005956.html">朔州民俗「騾馱轎」</A><BR><SPAN
class=tdhui01>「騾馱轎」迎親的熱鬧、喜慶場面,又激起了都市人們的「懷舊」心情。「喜轎」也稱「花轎」是舊時婚嫁禮儀性的交通工具,以表示新娘是「明媒正娶的原配夫人」。喜轎有一至五乘之分,為四人抬、八人抬不等。。朔州平魯<BR>一帶至今還保留著「騾馱轎」的特殊交通工具,即兩頭騾子一前一後馱著一乘三乘以...
</SPAN><BR><SPAN class=tdhui02></SPAN>
<P></P>
<LI><A class=td14
href="http://www.51766.com/www/detailhtml/1100007128.html">踩青逛唱</A><BR><SPAN
class=tdhui01>過去每到春暖花開之際,大同城郊各鄉多廟會,迎神唱戲。廟會期間,男女老少,前擁後擠,趕赴會場,各業商販設攤叫賣,各種雜耍開場表演,城裡人乘坐京轎車、四飛檐、二驢轎車、大馬車等各種車輛,帶上食品,喜氣洋洋<BR>到達目的地。支起帳篷,撐開旱傘,逛廟會,買小吃,看錶演。孩子們結伴嬉戲,捕蝴蝶,捉螞蚱...
</SPAN><BR><SPAN class=tdhui02></SPAN>
<P></P>
<LI><A class=td14
href="http://www.51766.com/www/detailhtml/1100007129.html">耍孩兒</A><BR><SPAN
class=tdhui01>也叫咳咳腔。是大同、雁北地區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地方戲。約起源於元代,角色分紅、黑、生、旦、丑五行。以板胡、笛子為主要伴奏樂器。音調旋律歡快活潑,婉轉嘹亮。唱曲以正板和慢板為主,既有固定曲牌,又靈活多變<BR>。它吸收南羅腔和吹腔等古典曲調,又從晉北道情、晉劇中獲取了豐富...
</SPAN><BR><SPAN class=tdhui02></SPAN>
<P></P>
<LI><A class=td14
href="http://www.51766.com/www/detailhtml/1100007130.html">大同旺火</A><BR><SPAN
class=tdhui01>每逢除夕、元宵和婚嫁喜慶時,大同人都要在屋前壘起旺火。旺火取其興旺紅火之意。用當地出產的大炭塊、壘成寶塔形,中空,實以柴,點柴即燃。旺火壘好後,外面貼上"旺氣沖天"等聯語,外罩彩色剪紙,稱"旺火罩"。<BR>除夕之夜,家家發材(財)點旺火;元宵節各商行店鋪,開門發市,都要在鋪面前壘旺火,迎雜耍...
</SPAN><BR><SPAN class=tdhui02></SPAN>
<P></P>
<LI><A class=td14
href="http://www.51766.com/www/detailhtml/1100007145.html">平定元宵塔火</A><BR><SPAN
class=tdhui01>平定元宵塔火,亦名「棒槌火」,是山西平定縣境內特有的<B
style="COLOR: black; BACKGROUND-COLOR: #a0ffff">習俗</B>,元宵塔火,常常吸引著成千上萬的人觀賞。元宵塔火,與元宵節直接相關。稱之為「塔火」,要燃燒起火焰,而且要壘成塔形了。&nbs...
</SPAN><BR><SPAN class=tdhui02></SPAN>
<P></P>
<LI><A class=td14
href="http://www.51766.com/www/detailhtml/1100007153.html">晉劇</A><BR><SPAN
class=tdhui01>晉劇,原名中路梆子,它是在蒲州梆子孕育下產生的一個劇種,起初主要活動在山西省中部地區,即清代的<B
style="COLOR: black; BACKGROUND-COLOR: #ffff66">太原</B>府、汾州府及平定州所轄的各縣。後來,由於發展迅猛,流傳地區逐步擴展,社會影響越來越大,直至成為今天山西<BR>省戲劇的代表劇種——晉劇。關...
</SPAN><BR><SPAN class=tdhui02></SPAN>
<P></P>
<LI><A class=td14
href="http://www.51766.com/www/detailhtml/1100008498.html">關公文化節</A><BR><SPAN
class=tdhui01> 關公故里運城每年金秋十月都要舉辦大型旅遊節慶活動——「關公文化節」。每年關公文化節都將舉辦精彩紛呈、聲勢浩大的開幕式。屆時,將舉辦庄嚴肅穆、氣勢恢宏的「金秋大祭」、設祭壇、齊三牲、鳴古樂、著古裝,<BR>其獨特的形式和濃厚的氣氛,將滿足您朝拜的心願。此外,還將有多次出訪國外,令國際龍人傾倒的天下第一鼓的...
</SPAN><BR><SPAN class=tdhui02></SPAN>
<P></P>
<LI><A class=td14
href="http://www.51766.com/www/detailhtml/1100008555.html">五台民情鄉俗</A><BR><SPAN
class=tdhui01>五台縣人老實忠厚,勤勞儉仆,待人純真善良,不會客套,辦事小心謹慎,辦則求成,遇逆常可強忍,怒則難禁。 衣食住行,力戒奢侈。解放前,農家衫褲鞋襪,多以平山粗布針工縫制,襖為大襖,綴以桃結扣,絕大多數人<BR>穿貼身背心,俗稱腰子,鞋為圓口鞋,有「兩道臉」,青壯男子,腰加一條腰帶。暑...
</SPAN><BR><SPAN class=tdhui02></SPAN>
<P></P>
<LI><A class=td14
href="http://www.51766.com/www/detailhtml/1100011404.html">兒子娶媳婦逗公公</A><BR><SPAN
class=tdhui01> 和順縣位於晉中地區,在這個縣里,有個奇特的風俗,兒子娶媳婦時要逗公公。 逗公公的時間,選在結婚宴席散後,客人們並不馬上離去,而是回到客房中,等待公公的到來。公公一進門,三、五個成年人,也許七、八個<BR>成年人,一擁而上,加上看熱鬧的人們,簇擁著公公進來,隨著就動手動腳,連說帶笑地將公公架起,坐在小圓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