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大阪難波風俗

大阪難波風俗

發布時間: 2022-09-17 17:45:54

1、源氏物語豐子愷經典語錄有哪些?

豐子愷只是翻譯了源氏物語,而且用的翻譯底本還不是紫式部的原本,即便豐老想用紫式部的版本翻譯,這個版本也只殘留了十幾卷,而且還有殘。下面是豐子愷譯本中的有關古歌的一些內容,若想知道其他的可以再提出來。

《桐壺》

「珠簾錦帳不覺曉」
見《伊勢集·誦亭子院長恨歌屏風》。下句是「長恨綿綿誰夢知」。

《帚木》

古歌『夫婦之床不積塵』

《古今集》中亦有和歌雲:「樂見今朝蟢子飛,想是夜晚我郎來。」

催馬樂《我家》全文,「我家翠幙張,布置好洞房。親王早光臨,請來作東床。餚饌何所有?此事費商量。鮑魚與蠑螺,還是海膽羹?」

《夕顏》

《古今和歌集》:「陋室如同金玉屋,人生到處即為家。」

和歌:「驚濤拍岸荒渚上,無家可歸流浪兒。」 見《和漢朗詠集》。

《紫兒》

「猶不許相逢」,此古歌載《後撰集》,歌雲:「焦急心如焚,無人問苦衷。經年盼待久,猶不許相逢。」

「不識武藏野,聞名亦可愛。只因生紫草,常把我心牽。」,武藏野地方多紫草.故紫草稱為「武藏野草」。此古歌見《古今和歌六帖》。

催馬樂《葛城》全文:「聞道葛城寺,位在豐浦境。寺前西角上,有個榎葉井。白玉沉井中,水底深深隱。此玉倘出世,國榮家富盛。」見《續日本紀》。

昔日日本兒童習字之初,必書《難波津之歌》。歌雲:「遼闊難波津,寂寞冬眠花;和煦陽春玉,香艷滿枝枒。」難波津是古地名,今大阪。

「我在常陸勤耕田……」的風俗歌,風俗歌《常陸》雲:「我在常陸勤耕田,胸無雜念心自專。你卻疑我有外遇,超山過嶺雨夜來。」

《末摘花》

「天天白浪飛」,此古歌見《後撰集》,歌雲:「好比末松之名山,我袖天天白浪飛。」

「百鳥爭鳴萬物春……」,此古歌下一句為「獨憐我已老蓬門」。見《古今和歌集》。

「依稀恍惚還疑夢……」,此古歌下一句為「大雪飛時得見君」。見《古今和歌集》。

《紅葉賀》

「春潮淹沒磯頭草」,此古歌下一句是「相見稀時相憶多」。見《萬葉集》。

『但願天天常見面』,此古歌下一句為「猶如朝夕弄潮兒」。見《古今和歌集》。

「林下衰草何憔悴,駒不食兮人不刈。」,此古歌載《古今和歌集》。

『試聽杜宇正飛鳴,夏日都來宿此林』,此古歌載《信明集》。

『猶如津國橋梁斷』,此古歌按《細流抄》所引,下一句為「衰朽殘年最可悲」。

「為了心愛者,情願穿濕衣」此古歌載《後撰集》。

催馬樂《山城》之歌:「……好個種瓜郎,要我做妻房。……想來又想去,嫁與也何妨……」。

催馬樂《東屋》之歌全文:「(男唱)我在東屋櫓下立,斜風細雨濕我裳,多謝我的好姐姐,快快開門接情郎。(女唱)此門無鎖又無閂,一推便開無阻當。請你自己推開門,我是你的好妻房。」 。

催馬樂《石川》雲:「石川高麗人,取了我的帶。我心甚後悔,可恨又可嘆。取的什麼帶?取的淡藍帶。深恐失此帶,恩情中途斷。」時人信為男女幽會時倘帶被人取去,則恩情中絕。

古歌「若有人問答不知」,古歌:「若有人問答不知,切勿泄露我姓氏!」見《古今和歌集》。

《花宴》

「不似明燈照,又非暗幕張。朦朧春月夜,美景世無雙。」此古歌見《千里集》。

催馬樂《貫川》全文:「(女唱)莎草生在貫川邊,做個枕頭軟如綿。郎君失卻父母歡,沒有一夜好安眠。(女唱)郎君失卻父母歡,為此分外可愛憐。(男唱)姐姐如此把我愛,我心感激不可言。明天我上矢蚓市,一定替你買雙鞋。(女唱)你倘買鞋給我穿,要買綢面狹底鞋。穿上鞋子著好衣,走上官路迎郎來。」源氏欲以此多情女子對比冷淡的葵姬。

「山櫻僻處無人見,著意留春獨後開」此古歌見《古今和歌集》。

《葵姬》

「竹叢林蔭處,」,和歌:「竹叢林蔭處,駐馬小河邊;不得見君面,窺影也心甘。」見《古今和歌集》。

「心如釣者之浮標,動盪不定逐海潮。」,此古歌見《古今和歌集》。

『悔汲山井水,其淺僅濡袖。』,此古歌見《古今和歌六帖》。

「若非剩有遺孤在,何以追懷逝世人?」,此古歌見《後撰集》。

「秋日生離猶戀戀,何況死別兩茫茫」,此古歌見《古今和歌集》。

『年年十月愁霖雨』,此古歌按《河海抄》所引,下一句為「不及今年落淚多」。

『戀情倘染色,雖濃亦可觀。我今無色相,安得請君看?』,此古歌見《後撰集》。

「豆蔻年華新共枕,豈宜一夜不同衾?」,此古歌載《萬葉集》。

《楊桐》

古歌:「擅越此神垣,犯禁罪孽深。只為情所鍾,今我不惜身。」見《拾遺集》。

古歌:「妾在三輪山下住,茅庵一室常獨處,君若戀我請光臨,記取門前有杉樹。」見《古今和歌集》。

古歌:「楊桐之葉發幽香,我今特地來尋芳。但見神女縹緲姿,共奏神樂聚一堂。」見《拾遺集》。

『賓士天庭之雷神,亦不拆散有情人。』,此古歌載《古今和歌集》。

「沉浮塵世間,徒自添煩惱。何當入深山,從此出世表。」,此古歌見《古今和歌集》。

「破曉望殘月,戀慕負心人。」,此古歌見《古今和歌集》。

『安得年光如輪轉,夙昔之日今再來。』,此古歌見《伊勢物語》。

『好似美錦在暗中』,古歌:「深山紅葉無人見,好似美錦在暗中。」見《古今和歌集》。

『霞亦似人心,故意與人妒』,古歌:「欲往看山櫻,朝霞迷山路。霞亦似人心,故意與人妒。」見《後拾遺集》。

「採薪及果蔬,汲水供佛勤。我因此功德,知解《法華經》。」,此古歌乃大僧正行基所作,見《拾遺集》。

「久仰松浦島,今日始得見。中有漁女居,其心甚可戀」 ,此古歌載《後撰集》。日文「漁人」(或「漁女」)與」尼姑」發音相同,都稱為ama。故此處之漁女暗指尼姑。松浦島是漁人所居之處。下面的詩根據此古歌。

催馬樂《高砂》大意:「高砂峰上花柳香,好似貴家兩女郎。我要兩人作妻房,好似兩件綉羅裳。不可性急徐徐圖,定可會見兩姑娘,貌比初開百合花更強。」

《花散里》

『綠與籬垣兩不分』,古歌:「樹頭花落變濃蔭,綠與籬垣兩不分。」見《細流抄》所引。

「候鳥也知人憶昔,啼時故作昔年聲。」,此古歌見《古今和歌六帖》。

《須磨》

「離情別緒無窮盡,日夜翹盼再見時」,此古歌見《古今和歌集》。

「袖上明月光,亦似帶淚顏。」,古歌:「相逢訴苦時,我袖常不幹。袖上明月光,亦似帶淚顏。」見《古今和歌集》。

「行行漸覺離愁重,卻羨波臣去復回。」,此古歌見《伊勢物語》。

眼淚就象槳水一般滴下來,古歌:「今夕牛女會,快槳銀河渡。槳水落我身,點滴如凝露。」見《古今和歌集》。

「寂寞度殘生」,出自「若有人尋我,請君代答雲:離居須磨浦,寂寞度殘生。」見《古今和歌集》。

「憶君別淚如潮湧,將比汀邊水位高!」,此古歌見《古今和歌六帖》。

『擺脫離憂伊勢去,小舟破浪度今生。』此詩根據風俗歌「伊勢人,真怪相,為何說他有怪相?駕著小舟破巨浪。」

「相思到死有何益,生前歡會勝黃金。」,此古歌載《拾遺集》。

「須磨浦風」,行平中納言的歌:「須磨浦風越關來,吹得行人雙袖寒。」見《續古今和歌集》。

「請曲諒」,古歌「當時心似舟逢浪,動搖不定請曲諒,」見《古今和歌集》。

「遠浦漁樵」,古歌「當年豈料成潦倒,遠浦漁樵度此生。」見《古今和歌集》。

「一樣淚流兩不分」,古歌:「或喜或悲同此心,一樣淚流兩不分。」見《後撰集》。

「交遊過分親」,古歌:「對景即思人,交遊過分親。只緣相處慣,暫別亦傷心。」見《拾遺集》。

《明石》

「汀水驟增」,古歌:「居人行客皆流淚,川上汀邊水驟增。」,見《土佐日記》。

「昔居淡路島,遙遙望月宮。今宵月近身,莫非境不同。」,此古歌見《凡河內躬恆集》。

「黃昏秧雞來叩門,誰肯關門不放行?」,此古歌見《河海抄》所引。

『山僧』、『松風音』,古歌:「山僧聽慣松風音,聞琴不知是琴聲。」見《花鳥余情》所引。

「欲抑不能抑」,古歌:「暗藏相思情,勿使露聲色。豈知心如焚,欲抑不能抑。」見《古今和歌集》。

「今宵大喜袖難容」,古歌:「昔日有喜藏袖中,今宵大喜袖難容。」見《新勅撰集》。

「未曾相識難言戀」,古歌:「未曾相識難言戀,唯有芳心暗自傷。」見《孟津抄》。

「方知戲不得」,古歌:「欲試忍耐心,戲作小離別,暫別心如焚,方知戲不得。」見《古今和歌集》。

「良宵花月真堪惜,只合多情慧眼看」,此古歌載《後撰集》。

「我心倘背白頭誓,天地神明請共誅。」,此古歌見《河海抄》所引。

「山盟海誓如磐石,海水安能漫過山?」,此詩引用古歌:「我生倘作負心漢,海水亦應漫松山。」見《古今和歌集》。

「我身被遺忘,區區不足惜,卻憐棄我者,背誓受天殛。」,此古歌見《拾遺集》。

《航標》

「人似孤舟離浦岸,漸行漸遠漸生疏。」,此古歌見《古今和歌六帖》。紫姬暗傷自己失寵。

「刻骨相思苦,至今已不勝。誓當圖相見,縱使捨身命。」,此古歌見《拾遺集》。「捨身」與「航標」,日語讀音相同,都讀作miotsukushi。難波地方海中航標特別有名。此古歌乃就目前所見「航標」而詠為戀愛「捨身」之意。猶如中國詩「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亦因「晴」與「情」同音而指東說西也。以下源氏與明石姬唱和的詩,也都根據此古歌。

《蓬生》

「恐是我身命獨乖」,古歌:「莫非人世古來苦,恐是我身命獨乖?」見《古今和歌集》。

『世間苦』、『竄入深山』,古歌:「欲竄入深山,脫卻世間苦。只困戀斯人,此行受撓阻。」見《古今和歌集》。

東歌,「敬告貴人請加笠,樹下水點比雨密」,此古歌見《古今和歌集》。東歌是東國的風俗歌之意。

『你家門前的樹木雖非杉樹......』,古歌:「妾在三輪山下住,茅庵一室常獨處,君若戀我請光臨,記取門前有杉樹。」

『庭院中的松樹,雖非源氏公子手植......』,古歌:「莫怪種松人漸老,手植之松已合抱。」見《後撰集》。

《松風》

「彼此已熟識」,古歌:「彼此已熟識,驀地生離別。試問此別離,可惜不可惜?」 見《河海抄》所引。

「修短不可知」,古歌:「我命本無常,修短不可知。但願在世時,憂患莫頻催。」 見《古今和歌集》。

「大限不可逃」,古歌:「大限不可逃,人人慾永生。子女慕父母,為親祝千春。」 見《伊勢物語》。

「浦上朝霧」,古歌:「天色漸向曉,浦上多朝霧。行舟向島陰,不知往何處。」 見《古今和歌魚》。

「君家何太遠」,古歌:「君家何太遠,欲見苦無由。暫見也難得,教人怎不愁?」見《元真集》。

『......連蒼松也已非故人了』,古歌:「誰與話當年?親友盡凋零。蒼松雖長壽,亦已非故人。」 見《古今和歌集》。

「我鄉名桂里,桂是蟾宮生。為此盼明月,惠然來照臨。」,此古歌見《古今和歌集》。

『便唱著神樂歌《此馬》之章,跳起舞來。』,神樂歌《此馬》全文,「吁嗟此馬,向我求草。卸其銜轡,飼以草料。亦取水來,自彼池沼。」

《薄雲》

「轗軻多苦辛」,古歌:「地僻君難到,遷地以待君。待君君不來,轗軻多苦辛。」見《後撰集》。

「再來哭訴有何言」,古歌:「痛數薄情終不改,再來哭訴有何言?」見《拾遺集》。

「好似夢中渡雀橋」,古歌:「世間情愛本飄搖,好似夢中渡雀橋。渡過雀橋相見日,心頭憂恨也難消。」見《河海抄》。

「今歲應開墨色花」,古歌:「山櫻若是多情種,今歲應開墨色花。」見《古今和歌集》。

「回思往事袖更濕」,古歌:「羅袖本來無干日,回思住事袖更濕。」見《拾遺集》。

「舊恨余燼猶未消」,古歌:「舊恨余燼猶未消,惟有與汝永締交。」見《源氏物語注釋》所引。

「春天只見群花放,不及清秋逸興長。」,見《拾遺集》。

「秋夜相思特地深」,古歌:「無時不念意中人,秋夜相思特地深。」見《古今和歌集》。

「櫻花兼有梅花香,開在楊柳柔條上」,此古歌見《後拾遺集》。

「誰教君心似此愁?」,古歌:「情如泡沫原堪恨,誰教君心似此愁?」見《古今和歌六帖》。

《槿姬》

「此誓神明不要聽」,古歌:「立誓永不談戀情,此誓神明不要聽。」見《伊勢物語》。

「請君出看憔悴身」,古歌:「我今行過君家門,請君出看憔悴身。」見《住吉物語》。

「彼此不宜太親昵」,古歌:「彼此不宜太親昵,太親昵時反疏闊。」見《源氏物語注釋》所引。

「沒有父母親而餓倒在地的旅人」,古歌:「片岡山上有旅人,又飢又渴倒地昏,可憐的旅人!你是否沒有父母親?你是否沒有好主人?可憐的旅人,又飢又渴倒地昏。」見《拾遺集》,是聖德太子所作。

「慣說他人老可憎,今知老已到我身。」,此古歌見《源氏物語注釋》所引。

「猶憶一言『親之親』。」,古歌:「若念親之親,應即來探視。若不來探視,非我子之子。」見《拾遺集》。 「親」在日文中是指父母親。親之親,即祖母,指前文桐壺帝戲稱她為「老祖母」。

「愁苦無時不纏身」,古歌:「相思若從心中起,愁苦無時不纏身。」見《河海抄》。

「若有人問答不知,切勿透露我姓氏!」,此古歌見《古今和歌集》。

《少女》

「荻上冷風吹」,古歌:「何時最凄涼?無如秋之夕。荻上冷風吹,荻下寒露滴。」見《藤原義孝集》。

「風之力蓋寡……」,陸士衡《豪士賦》中有句雲:「落葉俟微飆以隕,而風之力蓋寡。孟嘗遭雍門而泣,琴之感以末。何者,欲隕之葉,無所假烈風;將墜之泣,不足繁哀響也。」 見《昭明文選》第四十六卷。

「滿身染上荻花斑」,催馬樂:「諸公聽我言,我欲換衣衫。行過竹林與野原,滿身染上荻花斑。」

「霧濃深鎖雲中雁,底事鳴聲似我愁?」,此古歌見《河海抄》所引。此人稱為雲居雁,即根據此古歌。日文「雲居」即 「雲中」之意。

「猶如密葉重重隔」,古歌:「猶如密葉重重隔,愛而不見我心悲。」見《拾遺集》。

催馬樂《安名尊》詞雲:「猗歟美哉,今日尊貴!古之今日,未有其例。猗歟美哉,今日尊貴!」此乃宴會贊歌。「安名」是贊嘆之詞。

「今我思疇昔」,古歌:「橘花開五月,到處散芬芳。今我思疇昔,伊人懷袖香。」見《古今和歌集》

2、日本先後進行了哪兩次改革?這兩次改革對日本有什麼影響?

截止2019年5月,兩次改革名稱為大化改新與明治維新。

1、第一次是大化改新(發生於646年)

大化改新影響:

大化改新,日本的社會政治變革運動,發生於646年,此年為大化元年。這一事件史稱乙巳之變,革新派以唐朝律令制度為藍本,參酌日本舊習,從經濟到政治方面進行了改革,規定了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體制,並詔書公布改新的內容,律令嚴格劃分良賤的身份制。

大化改新 打擊了奴隸主貴族的勢力,建立了中央集權制度,標志著日本從奴隸社會開始向封建社會的過渡。

2、第二次是明治維新(始於19世紀中期)

明治維新影響:

明治維新使日本迅速崛起,通過學習西方,「脫亞入歐」,改革落後的封建制度,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同時,日本廢除了不平等條約,擺脫了民族危機,成為亞洲唯一能保持民族獨立的國家。但明治維新具有不徹底性,在各方面保留了大量封建殘余。

後來,日本走上了對外侵略的道路,躋身於世界資本主義列強的行列。 明治維新推動了日本社會的進步,使之擺脫了民族危機,從此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道路,成為亞洲第一強國。

(2)大阪難波風俗擴展資料

大化改新評價:

關於大化改新後的社會性質,史學界主張不一。日本學者大都認為改新後的律令社會是奴隸社會的繼續。因為大化改新後階級關系沒有沒生變化,公民的沉重徭役負擔,其性質與部民的負擔並無不同。中國學者除部分人贊成日本學者的觀點者外,也有部分認為大化改新是確立封建制度的改革。

日本的班田收授法與租庸調制起源於日本本土但了吸收唐朝均田制和租庸調制。都是封建國家土地所有制下的土地分配製度和租稅制度。改新後國家對農民的關系是土地所有者對農民的剝削關系。國家佔有生產資料——土地,並以租庸調的形式向公民徵收國稅和課以徭役,公民被束縛在口分田上,以臣屬關系依附於國家。

這種生產者對土地所有者的依附關系是封建生產關系的重要特徵,是有別於奴隸制的關鍵所在。班田農民除了有終身使用權的口分田外,還擁有對山林池沼的使用權,每年除了交納固定的租稅和徭役外,交租後剩餘的產品可以占為己有。由此及見他們在生產關系中所處的地位發生了根本的變化。

大化改新後,雖然奴婢仍然存在,但其數量占當時人口的1/10左右,大部分集中在畿內。奴婢在社會生產中已不起主導作用,多數從事非生產性的家庭雜務。當時社會生產者的主要擔當者是班田農民。大化改新是一場古代日本以學習和模仿古中國唐朝的經濟和政治制度為主要內容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3、誰能告訴我日本的歷史?

日本歷史 >>> 歷史簡述(一):日本國的起源、古代

(1)日本國的起源
約公元1世紀,日本各地共有100多個小國(其中有的與東漢建立了外交關系),後來,這些小國逐漸得到了統一。

到了公元4世紀,在關西地方建立了比較大的國家,據說最終將它們統一起來的是當今天皇家族的祖先。當時,日本國的范圍包括本州西部、九州北部及四國。

於是,經過了漫長的歲月,國家才得以統一。所以很難對日本國誕生的確切年代作出准確的判定。據《古事記》和《日本書紀》記載,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於公元前660年建國並即位,即位日相當於現在的西歷2月11日,因此就把這一天定為「建國紀念日」。

(2)古 代
繩文時代
從洪積世起,日本列島上就有人類的祖先生活,日本人種及日語原型的形成則被認為是1萬年前至公元前3世紀前後的繩文時代。當時,人們數人或10人一戶居住在豎坑式草屋,以狩獵、捕撈、採集為生,構成了沒有貧富與階級差別的社會。

彌生時代
公元前3世紀,水稻種植和金屬器具使用技術由朝鮮傳入九州北部。稻作技術給日本社會帶來了劃時代的變化,它擴大了生產,產生了貧富等級之差,使農村共同體趨向政治集團化。農耕帶來的信仰、禮儀、風俗習慣也逐漸傳播開來,形成了日本文化的原型。

古墳時代
公元4世紀中期,大和政權統一了割據的小國。隨著國家的統一,以前方後圓墳為代表的古墳擴大到各個地方。這個時期是中國許多知識、技術傳入日本的時期。4世紀,大和政權吸收了大陸的高度物質文明;到了5世紀,來自朝鮮半島的外來人(歸化人)帶來了鐵器生產、制陶、紡織、金屬工藝、土木等技術,同時已開始使用中國的漢字。6世紀,正式接受儒教,佛教也傳入日本。

7世紀,聖德太子致力於政治革新,並以「 大化改新 」為契機,著手建立一個以天皇為中心的中央集權國家。這個做法仿效了隋、唐,而且此時更加積極地攝取大陸文化,至9世紀末期先後共派出10多次遣隋使和遣唐使。

奈良時代
公元710年,日本定都平城京(現在的奈良市以及近郊),迎來了律令國家的興盛時期。但是,此時農民貧困、遊民增加,由於庄園擴大而導致公地公民制的實質上的崩潰等,矛盾開始暴露出來。

這個時期由於國家極力保護佛教,因此,佛教文化,特別是佛教美術開始繁榮起來。如7世紀初期開創日本佛教文化的飛鳥文化;7世紀後期獨具一格的白鳳文化;8世紀中葉在唐代鼎盛期文化的影響下以寫實手法體現人類豐富情感的天平文化等等。

與佛教美術相媲美,這個時期的文化方面的金字塔是《萬葉集》。《萬葉集》收集了8世紀中葉前約400年間,下至庶民上至天皇所作的大約4500首和歌,如實反映了古代日本人的樸素的生活情感。此外,現在還保存著的日本最古老的歷史書籍《古事記》(712年)、最古老的敕撰歷史書《日本書紀》(720年)、最古的漢詩集《懷風藻》(751年)等等都是這個時期的文化遺產。

平安時代
8世紀末,日本將都城移至平安京(現在的京都市),試圖重建律令體制。但由於公地公民制的崩潰,國家陷入了財政困難。894年派出最後一批遣唐使後便告終止,就此不在大量攝取大陸文化。

10——11世紀,藤原氏壟斷政權,以庄園為經濟基礎,勢力最為強盛。但是,由於地方政治的混亂,導致治安混亂,武士集團強大起來。到11世紀末,為對抗藤原開始實行「 院政 」(指日本平安時代後期上皇、法皇代理天皇執政),於是,武士進入了中央政界。

平安時代以本國文化為特色。9世紀時受唐朝影響,密教和漢學方面的弘仁、貞觀文化還十分繁榮。但是10世紀後與大陸的直接交流斷絕後,便產生了日本獨特的貴族文化。其代表有第一部敕撰和歌集 《古今和歌集》 (10世紀初)、世界上最古老的長篇小說《源氏物語》(11世紀初)、隨筆《枕草子》(公元1000年前後)等等一批文藝作品。

日本歷史 >>> 日本歷史簡述(二):中世紀、近世紀

(3) 中世紀(12-16世紀)
鐮倉時代
12世紀末,源賴朝受封征夷大將軍,並在鐮倉建立日本歷史上第一個幕府政權。從此誕生了武士政權,由此產生了武家政治和公家(指朝廷公卿,貴族)政治的對立。13世紀後期,幕府的武士統治開始面臨困難,鐮倉幕府逐漸走上滅亡的道路。

在文化方面,以過去的貴族文化為基礎,攝取宋朝時傳入日本的禪宗文化,培育了生動、寫實、樸素、獨特的武家文化。在宗教方面,由法然、親鸞、日蓮等著名僧人創建了鐮倉佛教,獲得了各階層的信仰。12世紀傳入日本的禪宗受到了關東武士的重視,藝術領域也出現了新的傾向。文學方面出現了以源平合戰為背景的小說《平家物語》(原作誕生於13世紀初),是日本古代軍記物語的傑出代表。

室町時代
14世紀的前半期,征夷大將軍足利義滿穩定了京都的室町幕府以後,2個多世紀內在政治、文化方面,武家都壓倒公家,處於優勢。由於室町幕府是聚集了各有力大名而建立的,因此幕府本身的統治能力薄弱。應仁元年(1467年)一月,應仁之亂爆發,全國各地的大名紛紛而起,室町幕府搖搖欲墜,日本進入戰國時代。戰國大名成了統治當地土地、人民的強有力的獨立政權。
在文化方面,無論是貴族還是武家的文化,都受到禪宗的影響。14世紀末期以金閣寺為代表的北山文化,15世紀末期以銀閣寺為代表的東山文化都十分發達。16世紀中葉,葡萄牙人、西班牙人來到日本,傳入了槍炮和基督教。那是文化方面充滿生氣的時代。

(4)近世(16-19世紀中葉)
戰國時代 (室町末期及安土·桃山時代)
應仁之亂後,日本各地大名紛紛崛起,戰火紛飛,民不聊生。16世紀中葉,一位決心以武力統一日本、結束亂世的梟雄出現,他就是織田信長。永祿三年(1560年),織田信長在桶狹間以兩千人馬擊敗今川義元四萬大軍,名聲大振。爾後逐步統一尾張、近畿,並准備進攻山陰、山陽。在此期間,信長修築了氣勢宏大的安土城。因此,信長的時代被稱為「 安土時代 」。

天正十年(1582年), 本能寺之變 爆發,信長身亡。織田家重臣羽柴秀吉先後擊敗明智光秀、柴田勝家,確立了自己的繼承人地位。此後經過四國征伐、九州征伐、小田原之戰,逐步統一日本。後被天皇賜姓「豐臣」,並受封「關白」一職。豐臣秀吉的時代被稱為「 桃山時代 」。

慶長三年(1598年),豐臣秀吉在伏見城病逝。豐臣家裂分為近江(西軍)和尾張(東軍)兩派。身為豐臣政權五大老之一的德川家康於慶長五年(1600年)發動關原合戰,大敗西軍,建立德川政權。慶長八年(1603年),德川幕府建立,戰國時代結束。

江戶時代
慶長八年(1603年),德川家康受封征夷大將軍,在江戶(現東京)建立幕府政權,此後260多年,德川家統治全國。這段時期被稱作江戶時代。德川幕府嚴格控制天皇、貴族、寺院神社,並費盡心計統治著支撐幕藩體制的農民。元和九年(1623年),德川家第三代將軍德川家光就職,下令鎖國。除開放長崎、界作為對外港口外,一律禁止外國人來日本,也禁止日本人遠渡海外。由於閉關自守,幕藩體制迎來了安定時期。但是,隨著產業的發達、商品經濟的發展,農民自給自足的經營體系崩潰,18世紀起幕藩體制開始動搖。
庶民文化是這個時期的特色。17世紀後期至18世紀初期的元祿文化是以京都、大阪等上方(日本關東地方人稱京都、大阪為上方)地區為中心的武士和商人的文化。人偶凈琉璃、歌舞伎、浮世繪、工藝等一片繁榮。19世紀初期的化正文化移至江戶,小說、歌舞伎、浮世繪、文人畫等呈現出絢麗多彩的商人文化。

日本歷史 >>> 日本近代史

近現代(19世紀後期至今)

明治時代

江戶幕府末期,天災不斷,幕府統治腐敗,民不聊生。且幕府財政困難,使大部分中下級武士對幕府日益不滿。同時,西方資本主義列強以堅船利炮叩開鎖國達200餘年的日本國門。

在內憂外患的雙重壓力下,日本人逐漸認識到,只有推翻幕府統治,向資本主義國家學習,才是日本富強之路。於是一場轟轟烈烈的倒幕運動展開了。在這場推翻幕府統治的運動中,薩摩、長州兩藩武士起著重大的作用。1868年1月3日,代表資產階級和新興地主階級利益的倒幕派,在有「維新三傑」之稱的大久保利通、西鄉隆盛、木戶孝允的領導下,成功發動政變,迫使德川幕府第15代將軍德川慶喜交出政權,並由新即位的明治天皇頒布「王政復古」詔書。這就日本歷史上的「明治維新」。日本從此走上資本主義道路。

1868年(明治二年),明治天皇遷都江戶,並改名為東京。之後從政治、經濟、文教、外交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日本國力逐漸強大。後來在甲午中日戰爭(日本方面稱「日清戰爭」)及日俄戰爭中打敗中國北洋艦隊,全殲俄國太平洋艦隊和波羅的海艦隊。日本成為帝國主義列強之一。

大正、昭和時代

與明治時代取得的歷史性進一步相比,大正天皇被稱為「不幸的大正」。大正天皇在位15年,政績還不如明治,而且他一生為腦病所困,最後被迫讓權療養,由裕仁親王攝政。

1926年,裕仁登基,年號「昭和」,即昭和天皇。昭和時代前30年,對於中國、朝鮮、東南亞及太平洋地區人民來說,是黑暗的30年。這時的日本政府致力於侵略擴張。1931年(昭和6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日軍侵佔中國東北。1937年(昭和12年)7月7日,日軍挑起「蘆溝橋事變」,發動全面侵華戰爭。1941年(昭和16年),日軍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這一時期,不僅給中國、朝鮮、東南亞及太平洋地區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也給日本人民帶來痛苦的困難。這是日本歷史以及中國關系史上最黑暗的時期。

1945年(昭和20年)8月15日,日軍投降。美軍佔領日本,改日本專制天皇制為君主立憲制,天皇作為日本的象徵被保留下來。

1972年(昭和47年)7月,田中角榮出任日本首相,開始執行「多邊自主」外交。同年9月田中訪華,於9月29日與周恩來總理簽署《中日聯合聲明》,宣布中日正式建交。1978年8月中日兩國締結中日和平友好條約。1978年10月鄧小平副總理應邀訪問日本,宣布和平友好條約正式生效。中日兩國關系從此趨於正常化。

1989年(昭和64年,平成元年),昭和天皇病沒。皇太子明仁即位,改年號為「平成」。

4、鑒真及其弟子6次東渡的曲折坎坷,向後人昭示了一個怎樣的道理?鑒真東渡到日本為中日文化的交流做出了哪些

唐朝時,封建經濟繁榮,國勢強大,中國和日本的友好往來和文化交流空前繁榮。為了學習唐朝的政治制度和博大精深的文化,自唐太宗貞觀年間至唐末期,日本派到中國的遣唐使並成行的就有13次之多(有一次僅達百濟),還有一次是派到唐朝的"迎入唐使"(赴唐的日使,久未歸國,派使團前往迎接),兩次是"送唐客使"(送回唐朝的專使)。使團中有許多留學生,還有留學僧,其中不乏好學之士和學識淵博之人。
中國人也不斷東渡日本進行中日文化交流,其中貢獻最大的是鑒真和尚。

鑒真俗姓淳於,生於唐武則天垂拱四年(公元688年),逝於唐代宗寶應二年(公元763年)。他是揚州江陽縣(今江蘇省揚州)人,14歲時進揚州大雲寺,從聞名天下的智滿禪師受戒學禪門。在名師的指引下,鑒真的學業突飛猛進。三年後,他離開大雲寺到越州(今浙江紹興)龍興寺學戒律,並受"菩薩戒"。唐中宗景龍元年(公元707年)他雲游四方求學,到過洛陽、長安。景龍二年,他20歲時,由律宗法師弘景主持,他受了"具足戒"。此後,他不斷鑽研佛教經義,對律宗有很深的研究。733年,他被譽為江淮一帶的授戒大師,在佛徒中的地位很高,成為一方的宗首。

唐玄宗開元元年(公元713年),鑒真回到揚州大明寺宣講戒律,聽他講經和由他授戒的弟子達四萬多人,這時,他已是學識淵博、威望很高的佛學大師了。他還不斷組織僧人抄寫經書,多達33000多卷,他還設計建造過寺院80多所,日本來到大唐的留學僧也都仰慕他的佛學造詣。

開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日本第九次遣唐使來到大唐。隨團前來的日本留學僧榮睿、普照受日本聖武天皇之命,約請鑒真東渡。唐玄宗天寶元年(公元742年)冬十月,榮睿、普照來到揚州大明寺拜謁鑒真,表達日本仰慕之意,並說:佛法雖然流傳到日本國,可是還沒有傳法授戒的高僧,請"大和上東游興化"。鑒真問寺內諸僧,有誰願意應此遠請。眾僧默然。良久,才有一僧名祥彥者說:"彼國太遠,生命難存,滄海淼漫,百無一至。人生難得,中國難生,進修未備,道果未克,是故眾僧緘默。"鑒真聽後說:"為法事也(為了宏法傳道),何惜身命!諸人不去,我即去也。"鑒真去意已定,從此,就開始了東渡日本的准備。

第一次東渡日本,鑒真和弟子祥彥等21人從揚州出發,因受到官廳干涉而失敗。第二次東渡他買了軍船,采辦了不少佛像、佛具、經疏、葯品、香料等,隨行的弟子和技術人員達85人之多。可是船出長江口,就受風擊破損,不得不返航修理。

第三次出海,航行到舟山海面又因觸礁而告失敗。

公元744年,鑒真准備由福州出海,可是在前往溫州途中被官廳追及,強制回揚州,第四次東渡又沒有成功。

748年6月27日,鑒真進行第五次東渡,他從揚州出發,在舟山群島停泊三個月後橫渡東海時又遇到台風,在海上漂流了14天後,到了海南島南端的崖縣。在輾轉返回揚州途中,弟子祥彥和日本學僧榮睿相繼去世,鑒真本人也因長途跋涉,暑熱染病,雙目失明。

唐天寶十二年(公元753年)十月十五日,日本第10次遣唐使歸國前夕,遣唐大使藤原清河、副使吉備真備、大伴古麻呂和仕唐多年、歷任唐光祿大夫、御史中丞、秘書監等職的日本留學生阿倍仲麻呂(漢名晁衡)等也准備回國,他們同到揚州延光寺參謁鑒真。藤原大使說:"早聞大和尚曾五次東渡日本欲去傳教,今日得見,萬分榮幸,若大和尚仍有此願,弟子等有船四艘返日,應用物品俱備,不知肯同行否?"鑒真雖已66歲高齡,且雙目失明,但為了傳教授戒,為了中日人民的友好及文化交流,便應允了日方懇請。

鑒真欲再度赴日的消息在揚州傳開後,有關寺院為阻撓此行,嚴密防範。這時正好鑒真弟子仁干從婺州(今浙江金華市)來揚州,密知師父將要遠行,遂暗中約定由他備船在江頭接候。十月二十九日晚,鑒真及弟子工匠等24人從揚州龍興寺潛行至江頭,迅即登船啟程,出大運河入長江,直趨蘇州黃泗浦(今江蘇省常熟縣黃泗,即黃歇浦)與日本遣唐使船隊會合。

鑒真帶去的物品有如來、觀世音等佛像8尊,舍利子、菩提子等佛具7種、華嚴經等佛經84部300多卷,還有王羲之、王獻之真跡行書等字帖三種。

臨行前,恐官府發覺,經卷有失,於十一月十五日鑒真一行分乘第二、三、四船。直到十一月十六日船隊啟航前鑒真才上了大伴古麻呂的第二船。駛入東海後,船隊被強勁的東北風吹散,第四船杳無蹤影,剩下的三隻船隻有奮力拚搏向前航行。十一月二十一日,第一、二兩船同到沖繩島,已在多彌島(今日本種子島)的西南。第三船昨夜已停泊在同處。十二月六日,海上颳起人們渴望的南風,三隻船相繼起航順風前進,而藤原大使與阿倍仲麻呂所乘的第一船觸礁(著石)無法行動。鑒真所乘的第二船發向多彌去,七日到達益救島(今日本屋久島)。停泊候風10天,並等待其餘船隻。第一船修復後,繼續航行,因遇偏北風暴而漂至安南 州(今越南境內),全船180餘人,死難170多人,僅大使藤原清河與阿倍仲麻呂等10餘人倖免於難。第三船後來也航返日本。十二月十八日,第二船自益救島出發續航,十九日遇到暴風雨,不辨東南西北,鑒真等又歷經磨難,於十二月二十日中午抵達日本九州薩摩國阿多郡秋妻屋浦(今日本鹿兒島縣)。十二月二十六日,鑒真等一行在日僧延慶的引導下進入日本太宰府,並於次年(公元754年)二月一日,航達日本遣唐使船隊的始發港難波(今日本大阪附近)。二月四日鑒真到達日本首都奈良,受到日本舉國上下盛大的歡迎,皇族、貴族、僧侶都來拜見。

三月,吉備真備以敕使身份向鑒真宣讀了天皇的詔書:"大和尚遠涉滄波,來到我國,朕不勝欣慰,自今以後,授戒傳律都由大和尚擔任。"四月初,在東大寺設戒壇,由鑒真登壇主持,先後為太上皇聖武天皇、皇太後、皇子及400餘位僧人授戒。756年,孝謙天皇任命鑒真為大僧都,統理日本僧佛事務。758年卸任,被尊稱為"大和上",恭敬供養。759年,鑒真率弟子仿揚州大明寺格局設計修建了唐招提寺,至今仍存,被視為日本國寶,對日本建築藝術有重要影響。以後,鑒真在此授戒講經,把律宗傳至日本,成為日本律宗的始祖。鑒真雖雙目失明,但能憑記憶校對佛經。他還精通醫學,憑嗅覺辨草葯,為人治病。留下一卷《鑒上人秘示》的醫書,對日本醫葯學的發展作出了貢獻。他帶到日本的中國佛經印刷品和書法碑帖對日本的印刷術、書法藝術有很大影響。

763年鑒真在日本招提寺內圓寂。寺內至今還保留著鑒真的坐像,這也是日本的國寶。這是鑒真的弟子忍基和思托用中國的乾漆夾 法為他塑的。鑒真在日本10年,他對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受鑒真弟子思托等的委託,在鑒真圓寂後的16年,日本奈良時代(公元710-784年)的著名文學家真人元開寫了《唐大和上東征傳》。書中詳盡描述了鑒真六次東渡航海的艱苦歷程,使後人了解了唐朝時中國、日本的造船術和航海術。
另外,站長團上有產品團購,便宜有保證

5、日本跟我國是一衣帶水的鄰邦,古代中日兩國中,有哪些有好往來的事例???

1.中日邦交最早記載是漢朝. 漢朝初期,與東甌、閩越、南越等國關系尚友好。後伴隨著國力的增強,這三國的越人國家先後被滅。武帝時期,漢朝多次派使節經略西南夷,並在這些地方設立益州等郡。到東漢時期,漢朝與這些地方聯系更加緊密。漢朝與朝鮮和日本也有密切聯系。東漢光武帝時期,古日本倭奴國王遣使來漢,漢賜一枚「漢倭奴國王」金印,至今是日本的國寶。 2.邦交最高最密切的時期是隋唐時期。 中國和日本是一衣帶水的鄰邦,兩國的交往源遠流長.公元7世紀至9世紀的隋唐時期,以日本官方派出20餘次遣隋唐使為表徵,兩國的交往出現一個高潮.日本派出"遣隋唐使"的動機不排除學習隋唐先進文化的因素,但從理性的角度深層次地分析思考,日本"遣隋唐使"是島國心態的日本為了打破封閉和孤寂,發展本土文化、擴展生存空間和加強對外聯系方面需要的物化表現形式. 遣唐使 時間: 公元七世紀初至895年 朝代: 唐代 從公元七世紀初至九世紀末約兩個半世紀里,日本為了學習中國文化,先後向唐朝派出十幾次遣唐使團。其次數之多、規模之大、時間之久、內容之豐富,可謂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空前盛舉。遣唐使對推動日本社會的發展和促進中日友好交流做出了巨大貢獻,結出了豐碩的果實,成為中日文化交流的第一次高潮。 四世紀中葉,大和朝廷大體上統一了日本列島,日本國王曾多次向中國南朝政權遣使朝貢,並請求授予封號。公元589年,隋朝統一了中國,結束了自東漢末年以來中國近四個世紀的分裂動亂,社會經濟文化迅速發展。 當時日本正是聖德太子攝政,他勵精圖治,銳意改革。為了直接吸取中國的先進文化,先後向中國派出了四次遣隋使(公元600年、607年、608年、614年),這是中國和日本作為兩個統一國家正式交往的開始,也是日本統治者採取主助積極態度,派遣大型文化使團直接吸收中國先進文明的開端。遣隋使可以說是後來遣唐使的先驅。 公元618年,唐朝滅隋,建都長安(今西安)。唐帝國經濟文化空前繁榮發達,成為東亞最強大的帝國,聲威遠揚,對日本和亞洲各國都有巨大吸引力。而日本通過四次遣隋使,朝野上下對中國文化更加仰慕嚮往,出現學習模仿中國文化的熱潮。623年。遣隋留學僧惠齊、惠日等人在留學中國多年後回國,同天皇報告大唐國是法律制度最完備的國家.建議派使節赴唐學習。為了實現更加直接有效地學習唐朝先進制度和文化的目的,日本政府決定組織大型遣唐使團、派遣優秀人物為使臣,並攜帶留學生、留學僧去中國。 公元630年,舒明天皇終於派出了第一次遣唐使,從630-895年的二百六十多年間,奈良時代和平安時代的日本朝廷一共任命了十九次遣唐使,其中任命後因故中止者三次,實際成行的十六次。但是有一次僅抵朝鮮半島的百濟國,有兩次是作為送回唐朝專使的「送唐客使」,另有一次是因入唐日使久客末歸而特派使團前往迎接的「迎入唐使」。因此實際上頁正名副其質的逍唐使是十二次。 這十幾次遣唐使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時期: 初期:公元630一669年,共任命七次。使團規模較小,船隻一、二艘,成員一、二百。航線走沿朝鮮半島沿岸的北路,目的主要是為了學習唐朝的制度。 中期:公元702一752年,是極盛時期,共任命成行四次。使團規模擴大,每次達五百多人,分乘四舶,收獲成果也最大。航線大多是經南方諸島的南島路。為了全面深入學習盛唐文明,實現全盤唐化,有大批留學生、留學僧長期留唐。 後期:公元759一874年,是漸衰期,共任命九次實際成行僅六次。此期唐朝經安史之亂逐漸衰敗,因此日本學習唐朝的熱情有所降低,使團規模縮小,留學生、留學僧留唐時間也減少成一、二年。航線主要是直接橫渡東海的大洋路。 遣唐使團的規模初期約一、二百人,僅一、二艘船,到中、後期規模龐大,一般約五百餘人,四艘船,最多是838年第十八次竟達651人。使團成員包括大使、副使及判官、錄事等官員,還有文書、醫生、翻譯、畫師、樂師等各類隨員和工匠水手。此外,每次還帶有若干名留學生和學問僧。 日本朝廷選拔的使臣大多為通曉經史、才幹出眾而且漢學水平較高、熟悉唐朝情況的第一流人才。甚至相貌風采、舉止言辭也不同凡響,就是隨員也至少有一技之長,至於留學生與學問僧也均為優秀的青年,有的在留學前已在國內嶄露頭角,學成歸來一般均有一定建樹。日本政府之所以精選這樣強大陣容的遣唐使團,就是為了更好地吸學生活,賜物幾乎與副使相同。遣唐使一旦安全回國,立即奏報朝廷,進京後舉行盛大歡迎儀式。使臣奉還節刀,表示使命完成,天皇則為使臣晉級加官,賞賜褒獎,並優恤死難者。 遣唐使團在中國受到盛情接待。唐朝有關州府得到使團抵達的報告後,馬上迎進館舍,安排食宿,一面飛奏朝廷。地方政府派專差護送獲准進京的使團主要成員去長安,路途一切費用均由中國政府負擔。遣唐使抵長安後有唐廷內使引馬出迎,奉酒肉慰勞,隨後上馬由內使導入京城,住進四方館,由監使負責接待。按著遣唐使呈上貢物,唐皇下詔嘉獎,接見日本使臣,並在內殿賜宴,還給使臣授爵賞賜。 遣唐使臣在長安和內地一般要逗留一年左右,可以到處參觀訪問和買書購物,充分領略唐朝風土人情。遣唐使歸國前照例有餞別儀式,設宴暢飲,贈賜禮物,珍重惜別。唐朝政府除優待使臣外還給日本朝廷贈送大量禮物,表現了泱泱大國的風度。最後遣唐使一行由內使監送至沿海,滿載而歸。 逍唐使的貢獻首先是引進唐朝典章律令,推動日本社會制度的革新。遣唐便在長安如飢似渴地考察學習,博覽群書,回國後參與樞要,仿行唐制,如「大寶法令」即以唐代律令為規范制定的。還仿效唐朝教育制度,開設各類學校教授漢學,培番人才。818年,峰峨天皇根據遣唐使菅啻原清公的建議,下詔改走禮儀,並命「男女衣服皆依唐制」(《大日本史》卷123)連歷法、節令、習俗也盡量仿效中國。 其次是汲取盛唐文化,提高日本文化藝術水乎。遣唐使每次攜回大量漢籍佛經,朝野上下競相贊寫唐詩漢文,白居易等唐代著名詩人的詩集在日本廣泛流傳。留唐學生僧人還借用漢字偏旁或草體創造出日本的假名文字。遣唐使還輸入唐朝書法、繪畫、雕塑、音樂、舞蹈等藝術,經過消化改造,融為日本民族文化。 甚至圍棋等技藝和相撲、馬球等體育活動也是從唐朝傳入的。遣唐使團中常有日本畫師、樂師以至圍棋高手赴唐訪師學藝、觀摩比賽。 遣唐使於公元895年廢止,其原因除了唐朝政局動盪不安以外,還有經過二百多年的吸引移植唐代文化,以基本上完成改革。並在基礎上開始萌生俱有日本特色的國風文化,因此對中國文化學習的需求已不那麼迫切。而且每次遣唐使耗費巨大,加上路程艱辛,也令使臣視為畏途。而唐朝赴日貿易也不斷增加,也彌補過去靠遣唐使解決對唐貨的需求。因公元894年宇多天皇接受了已任命而未出發的第十九次遣唐大使的奏請,於次年正式宣布停派遣唐使。 3.密切的原因是因為中國那時候是世界的中心,長安是世界的心臟,天堂。李世民是世界的天可汗。 唐代日本派赴中國的使節團。唐朝代隋以後,日本沿襲遣使入隋的舊制,繼續派出遣唐使。630年(日本舒明天皇二年,唐貞觀四年)第一次遣使,最後一次在838年(即日本承和五年,唐開成五年)。894年(日本寬平六年,唐干寧元年)又准備派遣,已經任命,由於菅原道真諫阻,遂從此正式停止遣唐使。從630年到894年,二百六十餘年間,除三次任命而未成行外,抵達長安的日本使臣,兩次是送唐使臣回國,一次迎遣唐使歸日本,正式的遣唐使計有十二次。使團官員是正使、副使、判官、錄事。使團成員除約半數的舵師、水手之外,還有主神、卜部、陰陽師、醫師、畫師、樂師、譯語、史生,以及造舶都匠、船師、船匠、木工、鑄工、鍛工、玉工等各行工匠。隨行有長期居留的留學僧、留學生和短期入唐、將隨同一使團回國的還學僧、還學生。還有從事保衛的射手。初期使團共二百餘人,乘船兩艘,以後增為四艘,人數增至五百餘人,但其中只有少數主要成員被允許進入長安。 遣唐使在難波(今日本大阪)登舟,通過瀨戶內海,從博多(今日本福岡)出發。從 7世紀30年代到70年代,約四十年間,航線採取北路,即沿朝鮮半島西岸北行,再沿遼東半島南岸西行,跨過渤海,在山東半島登陸,再由陸路西赴洛陽、長安。這條航線大部分是沿海岸航行,比較安全,船隻遇難情況較少。以後新羅滅百濟、高句麗,統一半島,與日本關系一度不甚融洽。於是遣唐使船在7世紀70年代到8世紀60年代這一百年間,改取南島路,即由九州南下,沿南方的種子島、屋久島、奄美諸島,向西北橫跨中國東海,在長江口登陸,再由運河北上。這條航線主要航行於渺茫無邊的東海上,難以靠岸,危險較大。北路和南島路都需航行三十天左右,甚至更長時間。8世紀70年代以後,直到停止遣唐使前,航線改取南路,即由九州西邊的五島列島徑向西南,橫渡東海,在長江口的蘇州、明州一帶登陸,轉由運河北上。這條航線所需時間較短,一般十天左右,甚至三天可達,但風濤之險基本上與南島路相同。 遣唐使的目的在於向中國學習,吸取唐朝文化,因而很重視使團人員的選拔,特別是大使、副使、判官、錄事等官員。如高向玄理、吉備真備曾長期在中國留學;不少成員是文章博士,山上憶良、小野篁、菅原道真更是有名的文學之士(後二人受命而未成行)。有兩家父子先後被任命為使臣,也是由於具有教養和經驗,利於向唐朝學習。隨行的留學生,如阿倍仲麻呂(晁衡)與詩人李白、王維結下深厚友誼,歸航受阻,留唐官至秘書監。橘逸勢被唐人目為秀才。入唐的醫師、樂師、畫師,和各行業的工匠,也都在自己行業中具有根柢,受到唐人推重,同時也從唐人獲益。遣唐使大量輸入中國經史子集各類典籍,中國文化風靡日本封建社會上層,滲透到思想、文學、藝術、風俗習慣等各個方面。正倉院所藏大量唐代文物,是遣唐使輸入的中國物質文化。遣唐使對唐的贈品,和唐朝的答禮,實際是兩國之間互通有無的貿易。 入唐留學生姓名可考的只二十餘人,而隨遣唐使及商船入唐僧人,見於文獻的達九十餘人。他們在中國巡禮名山,求師問法,帶回大量佛經、佛像、佛具等,同時傳入與佛教相關聯的繪畫、雕刻等,對促進日本文化的發展起了作用。最澄、空海分別創立了日本的天台宗和真言宗,並且仿效唐朝,開創了日本佛教在山嶽建寺的風氣。空海所著《文鏡秘府論》、《篆隸萬象名義》,圓仁留唐十年的日記《入唐求法巡禮行記》,是研究中國和日本的文藝批評、文字學和歷史的重要文獻。 遣唐使回日,唐朝有時派遣「送使」同去。由於航行艱險,他們往往居留下來,歸化日本。如沈惟岳、袁晉卿等,見於日本史書的有十餘人,都在日本朝廷任職。唐朝僧人也有隨遣唐使赴日的,最著名的是東渡傳授戒律的鑒真。隨遣唐使船到日本的,還有天竺、西域、南海的人,不少受波斯、印度影響的唐朝文物,也輸入日本。絲綢之路東端延至日本,遣唐使也是有作用的。 日本派遣遣唐使,財力負擔很重。從任命使臣到出發,需准備兩三年,包括造船,籌辦禮品、衣糧、葯物、薪俸、留學生和留學僧在唐費用等等。採取南島路和南路時,還不掌握季候風規律,海上驚濤駭浪,隨時會把船裂為兩截。幾乎往返途中總有船隻遇難,只有一次來去平安。因此,遣唐使不僅出發前禱告神佛,航行中還祈禱佛教的觀音、神道的住吉大神以至新羅神。受命為遣唐使雖是榮譽,也有人怕危險而畏縮不前。採取北路時,遣唐使平均約七年半一次,以後由十二年半到二十年一次。838年以後,經過五十五年才考慮派遣,最後終於停止。這固然與日本吸取唐文化趨於飽和,和唐朝之日益衰落有關,同時,也由於負擔沉重和航行艱險。9世紀以後,往來中日之間的唐朝和新羅商船大為增多。唐朝商船掌握季候風規律,一般七月間乘西南風赴日,三、四月或八月乘東北風返回。這些商船航程需時較短,遇難可能較少,往來的間隔也較短。因此出現不少短期勾留的還學生,如日僧惠萼在 9世紀中葉曾三次來往中日之間。遣唐使雖然停止,並沒有妨礙中日文化繼續交流。

6、日本的幾個時代,急求!

日本歷史上的幾個時代
約公元1世紀,日本共有100多個小國,其中有的與東漢建立了外交關系。後來,這些小國逐漸統一。

到了公元4世紀,在關西地區建立了比較大的國家,據說最終將它們統一起來的是當今天皇家族的祖先。當時,日本國的范圍包括本州西部、九州北部及四國。經過了漫長的歲月,國家才得以統一。

所以很難對日本國誕生的確切年代作出准確的判定。據《古事記》和《日本書紀》記載,第一代天皇 —— 神武天皇,於公元前660年建國並即位;即位日相當於現在的西歷2月11日,因此就把這一天定為「建國紀念日」。

繩文時代

從洪積世起,日本列島上就有人類的祖先生活;日本人種及日語原型的形成則被認為是1萬年前至公元前3世紀前彼的繩文時代。

當時,人們數人或十人一戶居住在豎坑式草屋,以狩獵、捕撈、採集為生,構成了沒有貧富與階級差別的社會。回到最上

彌生時代

公元前3世紀,水稻種植和金屬器具使用技術由朝鮮傳入九州北部。

稻作技術給日本社會帶來了劃時代的變化,它擴大了生產,產生了貧富等級之差,使農村共同體趨向政治集團化。農耕帶來的信仰、禮儀、風俗習慣也逐漸傳播開來,形成了日本文化的原型。回到最上

古墳時代

公元4世紀中期,大和政權統一了割據的小國。隨著國家的統一,以前方後圓墳為代表的古墳擴大到各個地方。

這個時期是中國許多知識、技術傳入日本的時期。大和政權吸收了中國的高度物質文明。

到了公元5世紀,來自朝鮮半島的外來人 —— 歸化人,帶來了鐵器生產、制陶、紡織、金屬工藝、土木等技術,同時已開始使用中國的漢字。

公元6世紀,正式接受儒學,佛教也傳入日本。

公元7世紀,聖德太子致力於政治革新,並以「大化改新」為動機,著手建立一個以天皇為中心的中央集權國家。這個做法仿效了隋、唐,而且此時更加積極地引進中國文化,至公元9世紀末期,先後共派出10多次遣隋使和遣唐使。回到最上

奈良時代

公元710年,日本定都平城京(現在的奈良市),迎來了律令國家的興盛時期。

但是,此時農民貧困、遊民增加,由於庄園擴大而導致公地公民制的實質上的崩潰等,矛盾開始暴露出來。

這個時期由於國家極力保護佛教,因此,佛教文化,特別是佛教美術開始繁榮起來。如公元7世紀初期開創日本佛教文化的飛鳥文化;公元7世紀後期獨具一格的白鳳文化;公元8世紀中葉在唐代鼎盛期文化的影響下,以寫實手法體現人類豐富情感的天平文化等等,與佛教美術相媲美,這個時期的文化方面的金字塔是《萬葉集》。《萬葉集》收集了公元8世紀中葉前約400年間,下至庶民上至天皇所作的大約4500首和歌,如實反映了古代日本人的樸素生活情感。此外,現在還保存著的日本最古老的歷史書籍《古事記》(公元712年著)、最古老的敕撰歷史書《日本書紀》(公元720年著)、最古的漢詩集《懷風藻》(公元751年著)等等都是這個時期的文化遺產。回到最上

平安時代

公元8世紀末,日本將都城移至平安京(現在的京都市),試圖重建律令體制。但由於公地公民制的崩潰,國家陷入了財政困難。公元894年派出最後一批遣唐使後便告終止,就此不在大量引進中國文化。公元10至11世紀,藤原氏壟斷政權,以庄園為經濟基礎,勢力最為強盛。但是,由於地方政治的混亂,導致治安極差,武士集團強大起來。

到公元11世紀末,為對抗藤原開始實行「院政」,即日本平安時代後期上皇、法皇代理天皇執政。於是,武士進入了中央政界。

平安時代以本國文化為特色。公元9世紀時受唐朝影響,密教和漢學方面的弘仁、貞觀文化還十分繁榮。但是公元10世紀後與中國斷交後,便產生了日本獨特的貴族文化。其代表有第一部敕撰和歌集《古今和歌集》(公元10世紀初著)、世界上最古老的長篇小說《源氏物語》(公元11世紀初著)、隨筆《枕草子》(公元1000年前後著)等等一批文藝作品。回到最上
鐮倉時代

公元12世紀末,源賴朝受封第一代征夷大將軍,並在鐮倉建立幕府,從此誕生了武士政權,由此產生了武家政治和公家(指朝廷公卿、貴族)政治的對立。

13世紀後期,幕府的武士統治開始面臨困難,鐮倉幕府逐漸走上滅亡的道路。

在文化方面,以過去的貴族文化為基礎,引進宋朝時傳入日本的禪宗文化,培育了生動、寫實、樸素、獨特的武家文化。在宗教方面,由法然、親鸞、日蓮等著名僧人創建了鐮倉佛教,獲得了各階層的信仰。

公元12世紀傳入日本的禪宗,受到了關東武士的重視,藝術領域也出現了新的傾向。文學方面,出現了以源平合戰為背景的小說《平家物語》(公元13世紀初著),是日本古代軍記物語的傑出代表。回到最上

室町時代

公元14世紀的前半期,征夷大將軍足利義滿穩定了京都的室町幕府以後,兩個多世紀內在政治、文化方面,武家都壓倒公家,處於優勢。由於室町幕府是聚集了各有力大名而建立的,因此幕府本身的統治能力薄弱。應仁元年(公元1467年)一月,應仁之亂爆發,全國各地的大名紛紛而起,室町幕府搖搖欲墜,日本進入戰國時代。戰國大名成了統治當地土地、人民的強有力的獨立政權。

在文化方面,無論是貴族還是武家的文化,都受到禪宗的影響。公元14世紀末期以金閣寺為代表的北山文化,公元15世紀末期以銀閣寺為代表的東山文化都十分發達。公元16世紀中葉,葡萄牙人、西班牙人來到日本,傳入了槍炮和基督教。那是文化方面充滿生氣的時代。回到最上

戰國時代(室町末期及安土、桃山時代)

應仁之亂後,日本各地大名紛紛崛起,戰火紛飛,民不聊生。

公元16世紀中葉,一位決心以武力統一日本、結束亂世的梟雄出現,他就是織田信長。永祿三年(公元1560年),織田信長在桶狹間以兩千人馬擊敗今川義元四萬大軍,名聲大振。其後逐步統一尾張、近畿,並准備進攻山陰、山陽。在此期間,信長修築了氣勢宏大的安土城。因此,信長的時代被稱為「安土時代」。天正十年(公元1582年),本能寺之變爆發,信長身亡。織田家重臣羽柴秀吉先後擊敗明智光秀、柴田勝家,確立了自己的繼承人地位。此後經過四國征伐、九州征伐、小田原之戰,逐步統一日本。後被天皇賜姓「豐臣」,並受封「關白」一職。豐臣秀吉的時代被稱為「桃山時代」。慶長三年(公元1598年),豐臣秀吉在伏見城病逝。豐臣家裂分為近江(西軍)和尾張(東軍)兩派。身為豐臣政權五大老之一的德川家康於慶長五年(公元1600年)發動關原之戰,大敗西軍,建立德川政權。慶長八年(公元1603年),德川幕府建立,戰國時代結束。回到最上

江戶時代

慶長八年(公元1603年),德川家康受封征夷大將軍,在江戶(現東京)建立幕府政權,此後260多年,德川家統治全國。這段時期被稱作「江戶時代」。德川幕府嚴格控制天皇、貴族、寺院神社,並費盡心計統治著支撐幕藩體制的農民。

元和九年(公元1623年),德川家第三代將軍德川家光就職,下令鎖國。除開放長崎、界鎮作為對外港口外,一律禁止外國人來日本,也禁止日本人遠渡海外。由於閉關自守,幕藩體制迎來了安定時期。但是,隨著產業的發達、商品經濟的發展,農民自給自足的經營體系崩潰,公元18世紀起,幕藩體制開始動搖。

庶民文化是這個時期的特色。公元17世紀後期至18世紀初期的元祿文化是以京都、大阪等上方(日本關東地方人稱京都、大阪為上方)地區為中心的武士和商人的文化。人偶凈琉璃、歌舞伎、浮世繪、工藝等一片繁榮。公元19世紀初期的化正文化移至江戶,小說、歌舞伎、浮世繪、文人畫等呈現出絢麗多彩的商人文化。回到最上

明治時代

江戶幕府末期,天災不斷,幕府統治腐敗,民不聊生。且幕府財政困難,使大部分中下級武士對幕府日益不滿。同時,西方資本主義列強以堅船利炮叩開鎖國達200餘年的日本國門。在內憂外患的雙重壓力下,日本人逐漸認識到,只有推翻幕府統治,向資本主義國家學習,才是日本富強之路。於是一場轟轟烈烈的倒幕邉誘歸_了。在這場推翻幕府統治的邉又校�_摩、長州兩藩武士起著重大的作用。

公元1868年1月3日,代表資產階級和新興地主階級利益的倒幕派,在有「維新三傑」之稱的大久保利通、西鄉隆盛、木戶孝允的領導下,成功發動政變,迫使德川幕府第15代將軍德川慶喜交出政權,並由新即位的明治天皇頒布「王政復古」詔書。這就日本歷史上的「明治維新」。日本從此走上資本主義道路。

公元1868年(明治二年),明治天皇遷都江戶,並改名為東京。之後從政治、經濟、文教、外交等各方面進行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日本國力逐漸強大。後來在甲午中日戰爭及日俄戰爭中打敗中國北洋艦隊,全殲俄國太平洋艦隊和波羅的海艦隊。日本成為帝國主義列強之一。回到最上

大正、昭和時代

與明治時代的取得的歷史性進步相比,大正天皇被稱為「不幸的大正」。大正天皇在位15年,政績遠不如明治,而且他一生為腦病所困,最後被迫讓權療養,由裕仁親王攝政。公元1926年,裕仁登基,年號「昭和」,即昭和天皇。昭和時代前30年,對後中國、朝鮮、東南亞及太平洋地區的人民來說,是黑暗的30年。這時的日本政府致力於侵略擴張。公元1931年(昭和6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日軍侵佔中國東北。

公元1937年(昭和12年)7月7日,日軍挑起「蘆溝橋事變」,發動全面侵華戰爭。

公元1941年(昭和16年),日軍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這一時期,不僅給中國、朝鮮、東南亞及太平洋地區的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也給日本人民帶來痛苦和困難。這是日本歷史以及中日關系史上最黑暗的時期。

公元1945年(昭和20年)8月15日,日軍投降。美軍佔領日本,改日本專制天皇制為君主立憲制,天皇作為日本的象徵被保留下來。

公元1972年(昭和47年)7月,田中角榮出任日本首相,開始執行「多邊自主」外交。同年9月田中訪華,於9月29日同周恩來總理簽署《中日聯合聲明》,宣布中日正式建交。

1978年8月中日兩國締結中日和平友好條約。

1978年10月鄧小平副總理應邀訪問日本,宣布和平友好條約正式生效。中日兩國關系從此趨於正常化。

1989年(昭和64年,平成元年),昭和天皇病歿。皇太子明仁即位,改年號為「平成」。

7、雅樂寮的成立

關於它的成立,史料中初見於大寶元年(701)七月戊戌的條:
……又畫工及主計、主稅算師、雅樂諸師、如此之類、准官判任。《續日本紀》卷二
這里記述了雅樂寮中的畫工、主計、主稅的計算師之類都准(相當)於判任官。雅樂寮的這條記載與同年的新令,大寶律令所規制的雅樂寮諸師的官位,准於判任官的事實來看,雅樂寮在大寶律令成立前就應該已經存在了。
由於雅樂寮一詞在八世紀前沒有出現過,關於她的實體及其產生時期等問題只能從零星的史籍記載中得以判斷。在六國史的《日本書紀》中留下了一些比較重要的記載。天武天皇十二年(683)正月丙午中記有:
……是日,奏小墾田舞及高麗、百濟、新羅三國樂於庭中。
這一條奏樂的記載表明,那天在演奏了日本古老的傳統歌舞(小墾田舞)的同時還演奏了朝鮮的高麗樂、百濟樂和新羅樂。這種將古來的樂舞與外來樂同演於一堂的形式可以看作雅樂寮的雛形了。其實當時國內外多種樂同演於一堂的情景在此以前的天武天皇二年(673)九月癸丑朔庚辰的條:饗金承元等於難波奏種種樂。賜物各有差。(《日本書紀》卷二十九)中已出現了。這就是在難波(現大阪南部)宴請朝鮮使節金承元一行時所演奏的「種種樂」。這里的「種種樂」顯然是包含了日本的傳統樂與朝鮮外來樂。因此可以肯定,在天武朝的宴饗中已形成了日本傳統樂舞與外來樂舞共演的形態了。
另外,有關雅樂寮的人員的來源問題,在令中有如下記載:
歌人、歌女、笛吹、右三色人等男。直身免課役、女給養丁也。不限國遠近。取能歌人耳。
這段文字告訴了我們雅樂寮的歌人、歌女以及器樂演奏人員是免除課役的。他們的來源不限國家距離的遠近、只要能歌善樂者便錄用取之。其實這種錄取的方法在天武朝就已經形成。該朝四年(675)二月有一條對大倭、河內、攝津、山背、播磨、淡路、丹波、但馬、近江、若狹、伊勢、美濃、尾張等國的敕詔曰:「所選部百姓之能歌男女及朱儒伎人而貢上」。而在同天武天皇十四年(685)九月的敕詔中又有明確的記載:「凡諸歌男、歌女、笛吹者。即傳己子孫令習歌笛」。在這兩條的令詔中,前條的能歌男女及侏儒伎人被「貢上」之處雖然沒有明言、但被安置在朝廷的某一機構內是毫無疑問的。而下一條「令其子孫習樂為職業樂人」的詔令中、無疑對將來職業樂人的世襲制度的形成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因此可以推定,雅樂寮這一機構雖然是在701年大寶律令製成立後確立的,但其實際的形態及樂人的構成等至少在天武天皇四年就已經形成了。 前文所述、史書中雅樂寮一詞最早見於大寶元年(701),翌年頒布了大寶令。有關雅樂寮的官職人員在律令中有如下的記載:
「雅樂寮頭一人,掌文武雅曲正舞。雜樂。男女樂人。音聲人名帳。試練曲課事。助一人。大允一人。少允一人。大屬一人。少屬一人。歌師四人。二人掌教歌人、歌女。二人掌臨時取有聲音堪供奉者教之。歌人四十人。歌女一百人。舞師四人。掌教雜舞也。舞生百人。掌習雜舞。笛師二人。笛生六人。掌習雜笛。笛工八人。唐樂師十二人。掌教樂生。高麗百濟新羅樂師准此。樂生六十人。掌習樂。余樂生准此。高麗樂師四人。樂生二十人。百濟樂師四人。樂生二十人。新羅樂師四人。樂生二十人。伎樂師一人。掌教伎樂生。其生以樂戶為之。腰鼓生准此。腰鼓師二人。掌教腰鼓生。」(《令集解》卷四·職員令,89-90頁)。
從以上的文字記載來看,日本的雅樂寮是一個由本土的傳統樂舞和中國、朝鮮等外來樂舞所構成的綜合性的音樂、舞蹈教習所。他們是由頭、助、大允、少允、大屬、少屬等樂官與該國以及外國的樂師和樂人所組成的。為了便於理解,將以上的記載,從樂官與樂人兩個部分進行歸納,列表一如下:
樂官
頭:一人、助:一人、大允:一人、少允:一人、大屬:一人、少屬:一人。
樂人
歌師:四人、歌人:四十人、歌女:100人。
舞師:四人、舞生:100人。
笛師:二人、笛生:六人、笛工:八人。
日本以外的唐、朝鮮三國樂人:
唐樂師:十二人、唐樂生:六十人。
高麗樂師:四人、樂生:二十人。
百濟樂師:四人、樂生:二十人。
新羅樂師:四人、樂生:二十人。
伎樂師:一人。伎樂生:樂戶。
腰鼓師:二人。腰鼓生:樂戶。 在日本當時的外來樂舞中除了唐樂和朝鮮三國樂外還包含了伎樂、度羅樂、林邑樂等,他們都是當時雅樂寮教習的對象。天平初年,度羅樂的樂人們曾達到了62人之多 。這個數字超過了當時最為旺盛,人數最多的唐樂人(令制初期60人)。但經過了半個多世紀,度羅樂人便激劇減少,到大同四年(804)時只剩下二名樂師了。因此當時的外來樂主要還是以中國的唐樂與朝鮮三國的樂舞為主體的。如上表所示,令制時在人數上唐的樂師、樂生與朝鮮三國的樂師、樂生的總和相等(樂師12人,樂生60人)。與日本傳統樂一樣,外來樂進入了天平年間,樂人也開始逐漸消減。特別是樂生,從天平三年(731)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唐樂生從60個消減為39個,高麗、百濟、新羅的樂生分別都從20名變化為8名、26名、4名。 這里可以看到高麗、新羅樂呈明顯地下降中,百濟樂卻有增無減,顯示出百濟樂在當時的盛行與對日本宮廷樂的貢獻。接著,一個多世紀以後唐與三國樂的樂生都發生了一些變化,並趨於穩定。在《類聚三代格》太政官符中,嘉祥元年9月22日的條中記載:
唐樂生六十人減二十四人,定三十六人;高麗樂生二十人減二人,定十八人;百濟樂生二十人減十三人,定七人;新羅樂生二十人減十六人,定四人。
文中除了唐樂外,三國樂中高麗樂樂生的人數逐漸占居了絕對的地位。這一點我們也可以從她在中國的隋唐七部伎、九部伎、十部伎中都佔有一席之地得到充分地反映,顯示出高麗樂的特色與成熟。後來她成了日本雅樂中與唐樂抗衡,代表朝鮮三國樂和渤海樂等的右方樂。從整體來看,樂師的人數沒有發生很大的變化,但樂生,如上所述與日本傳統樂相同,外來樂也朝著遞減的方向變化,特別從九世紀初樂人開始逐漸減少,這一現象的發生有兩個重要的原因。其一,是在八世紀後半日本的音樂機構大歌所的出現,那是一個以培養和訓練日本傳統樂舞為主的音樂機構,它的形成逐漸集中了日本古老傳統樂的訓練和教習。而雅樂寮則趨於專門訓練外來樂。其次的一個直接原因於《日本後紀》延歷二十四年(805)十二月壬寅的公卿奏文載道:
伏奉綸旨、營造未已。黎民或弊、念彼勤勞、事須矜恤。加以時遭災疫、頗損農桑。今雖有年、未聞復業。宜量事優得存濟者、臣等商量。伏望所點加仕丁一千二百八十一人、依數停卻。又衛門府衛士四百人、減七十人、左右衛士府各六百人、每減一百人、隼人男女各四十人、每減二十人、雅樂歌女五十人、減三十人、仕女一百十人、減二十八人、停卜部之委男女廝丁等糧。
這一段文字說明了,八世紀初因遇到了一場重大的災難、為了減輕百姓在經濟上的重負、雅樂寮的歌女以及仕女、衛士、隼人等都進行了大批的減員。也就是說這是一場天災所引起的政策上的決定。 1、樂官
這里我們對唐·太樂署的樂官以及日本,雅樂寮的樂官的情況分別從《唐六典》和日本的《令義解》中引用必要的部分來看看兩國間各自樂官的情況。
《唐六典》中的太樂署:
令一人從七品下……丞一人從八品下……樂正八人從九品下……典事八人。流外番官。文武二舞朗一百四十人。……太樂令。掌教樂人調合鍾律以供邦國之祭禮饗燕。……
《令義解》卷一,職員令中的雅樂寮:
頭一人。掌文武雅典正舞……雜樂……男女樂人音聲人名帳……試練曲課……事。助一人。大允一人。少允一人。大屬一人。少屬一人。
從以上的史料中我們可以發現中國的樂官有令、丞、樂正、典事、文武郎,除此之外,太常寺還設有一位具有音樂理論知識並在太常寺中占重要地位的音樂官吏-協律郎。他們比起日本的頭、助、允、屬四等樂官制來不僅人員繁多而且官制也復雜得多。下面將兩國的樂官的官銜地位列表二對照如下。
雅樂寮 官位
(日本)
太樂署 官位
(中國)
雅樂頭
雅樂助
雅樂大允
雅樂少允
雅樂大屬
雅樂少屬
從五位上
正六位下
正七位上
從七位下
從八位上
從八位下
太樂令
協律郎
太樂丞
樂正
從七品下
正八品上
從八品下
從九品下
從表一中明了地顯示了唐的最高樂官官位是從七品下。而在日本的樂官中雅樂頭為從五位上,這里如果單純地從以上兩國樂人的官職的對照來看可能有失偏頗,但從整體上關照,無疑日本的樂官的地位要比中國來得高。除了樂官以外讓我們再看看一般樂工的情況。
2.樂工
在日本雅樂寮的樂工中主要有二類,音聲人和樂戶。音聲人和樂戶之語、概念及用法無疑是從中國傳來的。但傳到日本以後又變成什麼樣了呢?他們在宮廷音樂中發揮了什麼功能?是器樂演奏家、聲樂家、舞蹈家還是歌、舞、器樂兼於一身的樂人呢?這里我們首先來看看音聲人。音聲人的制度來自於隋唐時期的中國,傳到日本後的音聲人其意義與中國還保持一致嗎?帶著這些問題我們首先從日本方面的文獻看看音聲人的含意。
在前引《令集解》卷四職員令的雅樂寮條目中記有「男女樂人、音聲人名帳」的字句。在這段文字後有一段注釋中曰:「鼓笛等人稱音聲人」這里清楚地言明,日本的音聲人指的是演奏笛等樂器的樂人,即操持器樂的樂工。但是在這段解釋後接著又出現了如下的一段文字:
謂舞人,音聲人,謂歌人歌女笛工等也。
這句話如果直譯為現代漢語的話,即「所謂的舞人音聲人為歌人、歌女、笛工等。」這里將舞人和音聲人統稱為歌人歌女和笛工等。音聲人究竟為何者,含意出現了混亂。對於這段句意該文又繼續解釋道:「音聲度曲,各有大小者。然則曲課者。只為音聲人也,於舞不入哉。」這里鮮明地指出,音聲度曲為音聲人,他們與舞,即舞人是兩碼事,是不容混淆的兩個概念。那麼,這段「謂舞人,音聲人,謂歌人歌女笛工等也。」的文字可以理解為,舞人為歌人,歌女,而音聲人為笛工等器樂演奏者。這樣的理解有一個重要的依據,即在日本古代的傳統音樂中歌和舞往往是同性質的東西,常常有歌有舞同演於一體,稱歌舞樂。而音聲為器樂,一般為歌舞的伴奏之用。《貞觀儀式》卷四,「踐祚大賞嘗儀下」中記載:
「次國司率風俗、歌人等,且歌還付亦同參入國司立前,次音聲人,次歌女,次男立庭中歌人先入幄。」在這一段的奏樂記載中,音聲人與歌人男女是各自獨立、依次並列於庭的形式,這樣的排列也清晰地顯示出他們之間的不同概念。這里的音聲人既不是歌人又不是舞人,而必然是操持器樂的樂工。在《醍醐天皇御記》的延長四(926)年二月十七條中記載道:
召樂所管弦者四五人,令奏音聲以助謳吟。
這里明確地將樂所的管弦樂人所奏的器樂為音聲,以這些「音聲」來伴奏歌聲(謳吟)。相同的例子在《續日本後紀》卷六,承和四(837)年七月丙戍中也能看到:
天皇御後庭,命左右近衛府奏音聲,令弄玉及刀子。
天皇近身的近衛士們所奏的「音聲」顯然是一種器樂樂隊音樂,當天皇進入後庭時他們為了渲染氣氛給耍雜人(弄玉及刀子者)表演增強氣氛,奏左右兩邊的樂隊音樂。
因此如上所述,在日本,音聲人的概念應該是樂隊的器樂演奏者。
那麼,由中國傳來的音聲人是不是也同樣是專指器樂演奏的樂工呢?對此再讓我們追尋一下中國方面的根源吧。
音聲人這一樂工的形式在中國的文獻中約出現於隋末唐初之際。當時在中國的音樂制度中太常樂工大致可劃分三類:雅樂、散樂和音聲人。《新唐書》卷四十八.百官三曰:
唐改太樂為樂正、有府三人、史六人、典事八人、掌固六人、文武二舞郎一百四十人、散樂二百八十二人、仗內散樂一千人、音聲人一萬二十七人。……
上記的樂工為文武二舞郎、散樂、仗內散樂及音聲人。文武二舞郎屬雅樂佾舞的樂工。其次是散樂與仗內散樂,兩者在用途上稍有差異外,性格上完全是一致的東西。因此在唐初的太常樂工當中大致分為雅樂、散樂和音聲人三類。對此,《唐會要》卷三十三,散樂的條也記載道:
神龍三年八月敕,太常樂鼓吹、散樂、音聲人並是諸色供奉。乃祭祀陳設、嚴警鹵簿等用。
為了配合祭祀陳設及鹵簿等,太常寺的樂人派出了鼓吹、散樂、音聲人,他們「諸色供奉」、各顯其藝擔當起各自的角色。毫無疑問這里為了適應祭祀,陳設的是太常寺的雅樂;而鹵簿樂則是鼓吹署的軍樂。因此,太常寺的音樂如上所述應分為雅樂、散樂和音聲人。因此這里的音聲人應該是歌唱家和器樂演奏家的總稱。
音聲人一詞之意到了中唐以後逐漸擴大、並變得模糊不清。《新唐書》卷二十二,禮樂志中記載道:
唐之盛時,凡樂人、音聲人、太常雜戶子弟隸太常及鼓吹署,皆番上,總號音聲人,至數萬人。
同樣在《通典》卷一百四十六,清樂的條目中又有
「昔唐虞訖三代,舞用國子。……漢魏以來,皆以國之賤隸為之,唯雅舞尚選用良家子。國家每歲閱司農戶,容儀端正者歸太樂,與前代樂戶總名「音聲人」。歷代滋多,至有萬數。」
的記載。音聲人含意已大大地擴大了,它包容了隸屬太常及鼓吹署的樂人、音聲人、雜戶等,即把太常寺所有的樂人「總號為音聲人」。其實音聲人的概念到了中唐後它的含意還在外延。《唐會要》卷三十四中:
「大中六年十二月,右巡視盧潘等奏:「准四年八月宣約,教坊音聲人,於新授視察節度使處求乞自今已後,許巡司府州縣等提獲。如是屬諸使有牒送本管。」仍請宣付教坊司為遵守。依奏。」
的這段記載提示出,原先從地方州縣中選拔的樂工應該進太常寺的。通過右巡視盧潘等的上奏,教坊的樂工也可以直接從地方的州縣中選拔錄用。這種新的錄用准則告訴我們,教坊樂工,當然同義於教坊音聲人,它也包含了教坊中的散樂、俳優等內容。這樣,音聲人的概念已從純粹從事音樂的樂工擴展到泛指一般的打雜、耍戲的俳優、散樂之藝人了。因此中國的音聲人從產生到成熟經歷了一個嬗變的過程,指由原來純屬演奏器樂和歌唱的樂人到泛指音樂機構中所有的藝人。
在以上中日兩國的音聲人樂工的比較中我們清晰地看到,中國隋末唐初的音聲人一詞,或者它的形式被日本接受後,內質發生了變化,離開了中國的原貌,異化為日本式的內容。 這種將外來文化導入後隨即「和樣化」即日本化的根源究竟何在呢?對此,本文將繼續對兩國樂人產生的環境和土壤作進一步的探討。

8、什麼是遣唐使?

唐代日本派赴中國的使節團。唐朝代隋以後,日本沿襲遣使入隋的舊制,繼續派出遣唐使。630年(日本舒明天皇二年,唐貞觀四年)第一次遣使,最後一次在838年(即日本承和五年,唐開成五年)。894年(日本寬平六年,唐乾寧元年)又准備派遣,已經任命,由於營原道真諫阻,遂從此正式停止遣唐使。從630年到894年,260餘年間,除三次任命而未成行外,抵達長安的日本使臣,兩次是送唐使臣回國,一次迎遣唐使歸日本,正式的遣唐使計有12次。使團官員是正使、副使、判官、錄事。使團成員除約半數的舵師、水手之外,還有主神、卜部、陰陽師,醫師、畫師、樂師、譯語、史生,以及造舶都匠、船師、船匠、木工、鑄工、鍛工、玉工等各行工匠。隨行有長期居留的留學僧、留學生和短期入唐、將隨同一使團回國的還學僧、還學生。還有從事保衛的射手。初期使團共200餘人,乘船兩艘,以後增為4艘,人數增至500餘人,但其中只有少數主要成員被允許進入長安。

遣唐使在難波(今日本大阪)登舟,通過瀨戶內海,從博多(今日本福岡)出發。從7世紀30年代到70年代,約四十年間,航線採取北路,即沿朝鮮半島西岸北行,再沿遼東半島南岸西行,跨過渤海,在山東半島登陸,再由陸路西赴洛陽、長安。這條航線大部分是沿海岸航行,比較安全,船隻遇難情況較少。以後新羅滅百濟、高句麗,統一半島,與日本關系一度不甚融洽。於是遣唐使船在7世紀70年代到8世紀60年代這100年間,改取南島路,即由九州南下,沿南方的種子島、屋久島、奄美諸島,向西北橫跨中國東海,在長江口登陸,再由運河北上。這條航線主要航行於渺茫無邊的東海上,難以靠岸,危險較大。北路和南島路都需航行30天左右,甚至更長時間。8世紀70年代以後,直到停止遣唐使前,航線改取南路,即由九州西邊的五島列島徑向西南,橫渡東海,在長江口的蘇州、明州一帶登陸,轉由運河北上。這條航線所需時間較短,一般10天左右,甚至3天可達,但風濤之險基本上與南島路相同。

遣唐使的目的在於向中國學習,吸取唐朝文化,因而很重視使團人員的選拔,特別是大使、副使、判官、錄事等官員。如高向玄理、吉備真備曾長期在中國留學;不少成員是文章博士,山上憶良、小野篁、營原道真更是有名的文學之士(後二人受命而未成行)。有兩家父子先後被任命為使臣,也是由於具有教養和經驗,利於向唐朝學習。隨行的留學生,如阿倍仲麻呂(晁衡)與詩人李白、王維結下深厚友誼,歸航受阻,留唐官至秘書監。桔逸勢被唐人目為秀才。入唐的醫師、樂師、畫師,和各行業的工匠,也都在自己行業中具有根柢,受到唐人推重,同時也從唐人獲益。遣唐使大量輸入中國經史子集各類典籍,中國文化風靡日本封建社會上層,滲透到思想、文學、藝術、風俗習慣等各個方面。正倉院所藏大量唐代文物,是遣唐使輸入的中國物質文化。遣唐使對唐的贈品,和唐朝的答禮,實際是兩國之間互通有無的貿易。

入唐留學生姓名可考的只20餘人,而隨遣唐使及商船入唐僧人,見於文獻的達90餘人。他們在中國巡禮名山,求師問法,帶回大量佛經、佛像、佛具等,同時傳入與佛教相關聯的繪畫、雕刻等,對促進日本文化的發展起了作用。最澄、空海分別創立了日本的天台宗和真言宗,並且仿效唐朝,開創了日本佛教在山嶽建寺的風氣。空海所著《文鏡秘府論》《篆隸萬象名義》,圓仁留唐10年的日記《入唐求法巡禮行記》,是研究中國和日本的文藝批評、文字學和歷史的重要文獻。

遣唐使回日,唐朝有時派遣「送使」同去。由於航行艱險,他們往往居留下來,歸化日本。如沈惟岳、袁晉卿等,見於日本史書的有10餘人,都在日本朝廷任職。唐朝僧人也有隨遣唐使赴日的,最著名的是東渡傳授戒律的鑒真。隨遣唐使船到日本的,還有天竺、西域、南海的人,不少受波斯、印度影響的唐朝文物,也輸入日本。絲綢之路東端延至日本,遣唐使也是有作用的。

日本派遣遣唐使,財力負擔很重。從任命使臣到出發,需准備兩三年,包括造船,籌辦禮品、衣糧、葯物、薪俸、留學生和留學僧在唐費用等等。採取南島路和南路時,還不掌握季候風規律,海上驚濤駭浪,隨時會把船裂為兩截。幾乎往返途中總有船隻遇難,只有一次來去平安。因此,遣唐使不僅出發前禱告神佛,航行中還祈禱佛教的觀音、神道的住吉大神以至新羅神。受命為遣唐使雖是榮譽,也有人怕危險而畏縮不前。採取北路時,遣唐使平均約7年半一次,以後由12年半到20年一次。838年以後,經過55年才考慮派遣,最後終於停止。這固然與日本吸取唐文化趨於飽和,和唐朝之日益衰落有關,同時,也由於負擔沉重和航行艱險。9世紀以後,往來中日之間的唐朝和新羅商船大為增多。唐朝商船掌握季候風規律,一般七月間乘西南風赴日,三四月或八月乘東北風返回。這些商船航程需時較短,遇難可能較少,往來的間隔也較短。因此出現不少短期勾留的還學生,如日僧惠萼在9世紀中葉曾3次來往中日之間。遣唐使雖然停止,並沒有妨礙中日文化繼續交流。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