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宣城婚禮風俗

宣城婚禮風俗

發布時間: 2022-09-17 03:50:25

1、安徽結婚有什麼風俗

男女雙方都滿意的話,就要相親(女方的家人到男方家裡面去看一下),然後就定下來了,中間還有一次要送彩禮的,然後就是到結婚的時候了,一般男方在結婚前一天要辦酒席,請親戚和媒人來吃飯,我們那裡叫陪老紅(老紅也就是媒人)主要是為了答謝媒人的,到了結婚的正日子,2個媒人(男、女方各一個)從男方家裡出發,當然也要帶點彩禮什麼的!餅、煙、酒、肉等吧,去女方家裡,女方一般在中午請親戚吃飯。女孩子出嫁的時候,女方的父母會裝一斗米給女孩子踩,踩翻多少女孩子帶多少,這里好象時個風俗吧,女孩子在出門的時候是有兄弟背出門的,而且還要和自己的兄弟吃分家飯的!其它的還有一些啊,比如結婚後的3天啊,等等,還有一些風俗我都不是很清楚了!

2、快來看!安徽宣城定婚和結婚風俗?

雙方父母見面吃飯,很多事情就可以商量了。訂婚么,男方家找媒人去女方家說親吃飯,結婚說起來就麻煩了哎,瑣碎

3、安徽宣城結婚辦酒席是辦七天嗎?

婚禮習俗來看一般的結婚辦酒席不是按照天數來算的,而是按照前來賀禮的親戚朋友人數來決定具體的天數的。一般正式酒席是結婚當天一天。如果有沒有前來的就省略了!

婚前一天要安排前來的酒席,結婚當天正式酒席,結婚後有餘慶一天親戚朋友。所以安徽宣城結婚辦酒席前後加起來一般三天。

4、想知道在宣城結婚的習俗是什麼?需要哪些宣城的習俗?結婚流程是什麼?希望大蝦能說明清楚一點哦。

宣城結婚對日子一般要求是雙數(周67,陽歷和陰歷尾數帶268比較好)明年是無春年不好結婚這個說法我們這里不流行,接親時敲開女方門就行了!

一般市裡的飯店要提前5-10個月預定酒席了要不定不到好位置和好點的飯店,一般婚宴現在的市場600-1000一桌酒水自己的,(結婚一般還是要看場面的)如果人脈不錯可以請個人來主持,人脈不行大飯店有自己的婚宴主持;

一般一份請柬來參加的簽到時發一份禮(一盒糖內裝中華一包也或裝軟雲煙一包),沒來參加的回一份禮(一盒糖內裝中華一包也或裝軟雲煙一包,另加一瓶酒);

想節省的話可以安排中午班可以省點酒水錢!因為現在送禮比較高所以不會有什麼虧的情況發生!
希望採納!

5、安徽廣德縣,宣城那邊結婚沒有回門的規矩么?

這位知友,結婚回門是漢民族的傳統婚俗,但也有極個別地方沒有這個回門規矩,只要約定俗成,就是規矩,您說的兩地應該有回門規矩的,如果兩家定下來不回門,還是應該按照約定執行最好,要尊重彼此的意願。

6、安徽宣城市的結婚宴席請客吃飯要吃一星期嗎?

安徽宣城市的結婚宴席請客吃飯要吃一星期嗎?我想這就要看當地的風俗習慣了,有的地方像吃流水席一樣每天擺桌,村裡的人全部輪到大的村子,有可能就需要請客吃飯一個星期,所以按照當地的習俗辦理就可以了。

7、安徽宣城嫁女兒有哪些風俗

<

8、安徽結婚習俗安徽的結婚風俗有哪些

一、安徽結婚風俗
1、托媒提親
自古以來,中國都有「天上無雲不下雨,地上無媒不成婚。」的說法,所以在安徽這個地方也有托媒提親的風俗。在這里,大多數媒人都有一張能說會道的嘴巴,因此能夠撮合大多數人的婚姻。但是在此之前,大多數新娘都會提前了解對方的家庭狀況、人品等等,其主要目的是為了讓自己找到一個如意郎君。
2、過庚
當安徽的新人決定交往之後,男方家就會讓媒人到女方家拿庚貼,再讓算命先生推算一下兩人是不是屬相相合。如果屬相不合,雙方的家長就會商量一下兩人是否要繼續結婚,或者找一些破解的方法,讓兩人的婚姻道路更加平坦。
3、定親
當男女雙方同意了與對方結婚之後,媒人就會和女方家長約定好兩人見面的日子。在此同時,雙方家長也會參與這個過程。一般情況下,男方父母會邀請女方父母到家裡吃飯,然後再坐下來好好的交談。當然這個時候媒人也會在場協調這個過程。
4、下聘禮
男女雙方訂婚之後,男方家就要給女方家下聘禮了。其實下聘禮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過程,兩人的婚事能不能順利就取決於此了。根據調查,普通的男方家庭會給女方家准備十萬元左右的彩禮;經濟較好的家庭會准備十五萬元左右彩禮;經濟富裕的家庭會給女方家准備二十萬元左右彩禮。


二、安徽各地的結婚習俗  
1、蕪湖 
男方在出門迎娶新娘之前,會先祭拜祖先。當禮車至女方家時,會有一男童持茶盤恭候新郎,此時新郎下車並且給男孩紅包答禮再進入女方家。新娘頭上要插稻穗和紅花,在新郎給捧花之後,媒婆將新娘挽出大廳。在新娘上禮車後,女方家長會將一臉盆挽臉的洗臉水潑出去,代表女兒已是潑出去的水,並祝女兒幸福。 
2、馬鞍山  
結婚前一天,要由新郎的弟弟在新房的婚床上睡一晚,名曰「壓床」,寓意著吉祥如意。除了貼囍字外,還會在婚床上撒上紅棗、蓮子、花生,寓意著新人「早生貴子」。婚禮當天,是男方當著各親朋好友向女方許下承諾的時刻。當男方拿出樂維斯求婚鑽戒對女方說出其寓意:以我之名,冠你指間;一生相伴,一世相隨,大家一定都會被男方對女方執著的愛意我感動。婚禮第三天,新人們要回到新娘的娘家吃一頓飯,回家吃飯後要在太陽下山前出門。這樣,婚禮就算是真正結束。  
3、合肥 
新娘上車站糕上,親友口念吉祥句。  接親出發前需要准備門縫錢(包5元、10元的幾十封以及100的幾封,紅包等)。新郎進門後有個小禮節,帶花或給新娘穿鞋之類。敬拜父母「改口」,一般以敬茶代替,父母需給紅包,一般為1001,也有少數是10001,寓示萬里挑一。  新娘很多是哥哥或弟弟、表哥表弟、堂哥堂弟等(背之前要給紅包)背出家門,也有新郎抱出來的。上車時要在地下放糕,新娘腳踩糕上,再坐進車內(有些地方要帶一條糕回男方家,寓示「高來高去」)。新娘進男家門時,親友會口念吉祥語句,手向地下撒花生,紅棗之類的果子,叫做「撒喜果」。


三、安徽的訂婚風俗
 舊時,安徽民間青年男女婚姻,受封建禮教束縛,多為父母包辦或左右。在聯姻前,必先經媒人或曰「紅娘」從中介紹說合,講究明媒正娶。諺曰:「天上無雲不下雨,地上無媒不成親。」說妥之後,即可約定婚期,通稱「訂婚」,俗稱「訂親」。具體做法是:由男家宴請媒人和女方家長,飲訂親酒,吃訂親飯,並通過媒人,將具體婚期及女方家庭所索的彩禮等事宜,與雙方談定,所謂「男計奩資,女索財禮」。一切定當後,由男家將婚期寫成正式期帖,連同彩禮,一並通過媒人傳送女方家庭,曰「下期單」,又叫「下日子」、「起紅」、「對月禮」等,以便讓女方家庭如期備辦好嫁妝,適時嫁女。
1、祭祖
男方在出發前先祭祖,祈求姻緣美滿。
2、出發
訂婚當日男方攜帶聘禮(六禮或十二禮),鳴炮出發前往女方家。前往女方家的人,應由男方年長親友擔任(最好以男生為主);父母、準新郎加2人,共6或8人。人數/禮車數須為雙數,但避免4或8人,禮車數一般為6輛。雙方看好戴戒子時間(通常早上11:00前左右),男方應提前一小時到達。
3、迎納
男方納聘車隊到女方家前約一百公尺處時"鳴炮",女方也"鳴炮"回應。媒人先下車,其他人接著下車;新郎最後由女方家幼輩開車門請出,新郎給幼輩紅包(開門禮)。
4、介紹
男方親友依序魚貫入女家,媒人正式介紹雙方親友;先介紹男方給女方。
5、納徵(定親)
男方工作人員抬春盛(現稱紅木盒)聘禮進入女方客廳,女方接受聘禮賞予紅包(扛夫禮/車夫禮),並將聘禮一一陳列。媒人居中將大小聘,金飾等禮單點交付女方家長,女方親友將聘禮收好並在神桌上陳列供品。
6、奉甜茶
女方長輩請男方親屬依長幼入座,新郎居末座。新娘此時由一福氣婦人牽引出堂,捧著甜茶向男方來賓一一敬茶,杯數與被奉茶人數相同,不可有多或少,媒人隨旁念吉祥話祝福。
7、壓茶杯
稍後再由福氣婦人牽引新娘,捧茶盤出堂收茶杯,男方親友將紅包和茶杯(紅包捲起放入杯中)一一置於茶盤。
8、掛手指
戒指:分金戒、銅戒(取其音,表示同心。亦可用鑽戒取代)用紅線相系。時間到時,由福氣婦人牽引新娘入大廳。在雙方家長與親友的見證下,準新娘面向外坐在大廳中的高椅上,雙腳放在矮椅上(如是招贅則面向內)。戴戒指,先戴新娘中指再戴新郎中指(通常只套到第二指節,男女皆左手),媒人念吉祥語。新郎交官頷錢(紅包)給新娘,媒人在旁念吉。

9、安徽宣城 訂婚有什麼習俗嗎

訂婚禮俗記要

訂婚又稱「文定」,昔稱「納吉」及「納徵」,訂婚雖然不像結婚般繁復,但傳統習俗仍非常重視,男女雙方均需准備若干禮品,其過程如下:

新郎倌要上路迎娶了!

新郎先在家行完家祭,而後與媒人同乘一車前往女方家迎娶。下了車,進了門,紅包可跑不掉哦!

(一)貢禮官:俗稱「押箱先生」,專門負責送禮行聘事宜。貢禮官必須控制人數(湊成雙數)、車輛(六輛或十二輛)、聘金(雙數且用紅紙包裝妥當)、六件禮。

(二)家祭:出發前往女方家納采之前,男方先行在家行祭祖儀式,這時將納采所用之「盒仔餅」或大餅,上香祭告列祖列宋,將前往某處女方家下聘,請示列祖列宗保佑這段姻椽美滿幸福。

(三)出發:行完家祭後,貢禮官負責將所有聘禮搬上車,新郎與媒人同乘一事,前往女家。

(四)紅包:出發前貢禮宮除了打理人數、車數、聘禮外,也得提醒新郎多准備紅包。如:前來開新郎車門的舅爹、「壓桌」、六名隨去的親人都需備有新娘見面禮、捧洗臉水的女方新友、媒婆禮。

訂下終身後如何下聘?

「吃米香,嫁好婿」你總聽過吧! 所以六禮中要有米香餅。

另外,又為什麼要准備四色糖呢?是象徵新人甜甜蜜蜜,白頭到老的意思。

聘禮不僅代表男方報答女方家長的心意,感謝女方家含辛茹苦撫養即將過門的新嫁娘,同時也代表了男方的面子。所以大多數都願意添置得風風光光、體體面面,而且每件聘禮也都包含了討吉利、增圓滿的象徵意義。

聘禮通常分簡單的六件禮或講究的十二件禮,聘禮的多寡依照個人的預算安排,同時不妨托媒人向女方家長請教,詢問女方意見,做個兩全其美的排場。

男婚女嫁正式登場

霹哩叭啦!鞭炮聲響起,男方迎娶的人到啦!當天要進行祭祖、奉茶,直到戴上牽手到白頭的戒指後才算禮成。

大禮過後,女方如何回禮?

中國人一向講究「禮尚往來」,在男方過大禮後,女方自然也要備回禮,可不能讓男方空手而歸啊。

漢族--婚俗

過去漢族青年的婚姻多由父母包辦,大都是父母從小就給訂了婚,有的還指腹為婚,即孩子還未出生,雙方父母就為他們確立婚姻關系。

同姓不婚:即同一姓之男女不相嫁娶,始於西周初期,是周民族實行族外婚時遺留下的規定。春秋時,人們同姓婚會造成後代畸型及不育已有進一步認識,但同姓婚配仍在貴族中時有發生。戰國後,以氏為姓,漢代以後,姓氏不分,因而同姓不婚多有不禁。至唐代,對同姓婚又循古制,予以禁止。宋、元一宗唐律,同姓為婚乾杖而離之。明、清時地域更大,人口眾多,早成為以地域為基礎的社會,取代了原先以血緣為基礎的氏族。故《明律例》與《清律例》均分同姓、同宗為二,中表面規定兩者皆禁止通婚,實際同姓而不同宗也可以結婚。清末冊律,將同姓不婚與親屬不婚合並,只禁止同宗結婚。

訂婚前要請媒人到女家去求婚。訂婚時,由男方給女方一些財物作「訂禮」,結婚時女方也要帶給男家很多財物,叫「陪嫁」。

舉行婚禮那天,新郎要坐上禮車或花轎,到女家去"迎親",禮車或花轎前邊有樂隊。新娘被迎進男家後,要參拜天地和父母。禮畢,新婚夫妻入洞房。這時男家設宴款待前來賀喜的親朋。有的地方還有鬧洞房、聽壁腳的習慣。

查日子:漢族婚姻風俗。又稱報日子。流行於廣西多數縣鄉。農村議婚訂婚的一個步驟。男女青年相識了解後,稟告父母,托媒溝通,男方給女方送彩禮,然後定婚期。

舊時多先請算命先生排「八字」,如命相相合才進行。有些地方雙方家長相會為子女訂婚。如全州縣一帶,雙方意見一致後,媒人代男方送酒肉衣料給女方,約定日期陪同女方家長和舅舅到男家相會,男方設宴款待。小夥子執壺斟酒,先敬女方舅舅後敬自家舅舅,然後先客後主依序敬酒。雙方商定婚期,訂婚告成。爾後男女送女方重禮、聘金,女方准備嫁妝,男方准備傢具,依期舉行婚禮。如女方催婚,便做一對糯米粑(俗稱「團圓粑」)送到男家,男方心領神會,盛情款待並請左鄰右舍陪客。一般均尊重女方倡議將婚期提前。

賀郎歌:漢族婚姻風俗,流行於桂東北興安縣一帶。拜堂、晚宴後,親友簇擁新郎於正廳,唱賀郎歌。即興現編賀詞,也有戲謔、詼諧之詞。親友唱一首,新郎飲一杯酒。唱到半夜,送新郎入洞房。女歌手閉門以待,男女對唱《開門歌》,盡興方開門。進門後唱歌鬧房,由「恭賀新郎酒一杯」唱到「十杯」,新郎依次由1飲到10杯(酒力不勝者可由男歌手代飲)。然後唱《交歡酒》,新人雙雙同飲一杯。最後歌手扣門唱《扣門歌》以結束婚禮。

坐紅堂:漢族婚姻風俗,流行於桂東北全州縣一帶,男女青年結婚前夕分別在自家祭祖並接受尊長訓誡。新娘穿紅掛飾,由同班姐妹相伴,端坐堂屋細聲委婉唱《哭嫁歌》,念父母恩,敘姐妹情。姐妹們叮囑新娘過門後孝敬老人、和睦兄弟姐妹,贊新郎俊秀勤勞。當新娘訴說不如意的心事時,姐妹們多方勸慰。唱到深夜衣依依告別並贈禮品。新郎亦由同班兄弟相伴坐在自家正廳,接受長輩勤儉理家,為人處世之教。教導結束老人退堂,小夥子們說笑打諢追新郎,歡樂深夜方散。

討鑰匙:漢族婚姻風俗,流行於桂東北全州縣一帶。新娘之嫁鑰匙,由其年幼弟妹或侄男女中任「送親郎」掌管。拜堂前,新郎向送親郎送封包討鑰匙,以便拜堂後打開箱子,展示其中穀米錢物,象徵婚後五穀豐登、家庭富裕。送親郎嫌少不接,新郎多次添加。送親郎收下封包,新郎討得鑰匙後,歡歡喜喜與新娘拜堂。

看屋:漢族婚俗之一,農村議婚中的一個重要程序。又名看家門、查家。流行於廣西多數縣鄉。屆時女方和兩位稱為「陪姑」的姑娘在10多位親友的陪同下,到男女查訪家況(也有女方本人不去的)。男方設宴款待。媒人介紹議婚雙方相識。女方親友代提財禮要求,男方當時通常一概應承,並贈諸賓客「行腳錢」。次日,雙方通過媒人細議。有些地方還允許進入議婚男子內室翻箱倒櫃察真情實況,之後再通過媒人議婚。

黑房搶親:漢族婚姻風俗,流行於桂東賀縣一帶。在下程山區,新娘哭嫁兩天兩夜後,過門之日清早與女伴們同藏黑房。男女迎親隊伍到達後,新娘的兄長(或堂兄表哥)和親威中的男青年破門而入。女伴擲沙子揮竹枝抵抗。搶者力圖將女伴們拖出門外以排除干擾。如兩個搶者敗陣,則增到4人乃至10多人,直到把新娘強背出門。再由男方迎親隊中的兩個(或4個)女子輪流背新娘到郎家。搶親角逐中,男給女抹鍋煙墨,女撕男衣衫,使古搶婚遺風演變為男女青年的打鬧嬉戲。

拜堂彩語:漢族婚姻風俗,流行於廣西多數縣鄉。婚禮中的一個重要程序。常由新郎的舅舅點燃供桌上的一對喜燭,並說彩話賀喜祈福。如桂東賀縣一帶常用彩語:「龍獨光光,高照華堂,夫妻並壽,福祿成雙」、「手拿花紅丈二長,恭喜外甥娶新娘,鸞鳳和鳴添福壽,夫妻和睦百年長。」祝詞說完後,新郎新娘拜天地、祖宗,並對拜成親。

回門:舊時漢族婚姻風俗。即成婚後三、六、七、九、十日或滿月,女婿攜禮品,隨新娘返回娘家,拜蠍妻子子的父母及親屬。自親迎始的成婿之禮,至此完成。此俗起於上古,泛稱「歸寧」,為婚後回家探視父母之意。後世各地名稱不一,宋代稱「拜門」,清代北方稱「雙回門」南方稱「會親」,河北某些地區稱「喚姑爺」,杭州稱「回郎」。近代通鮑在婚後第三天,又稱「三朝回門」。此為婚事的最後一項儀式,有女兒不忘父母養育之恩賜,女婿感謝岳父母及新婚夫婦恩愛和美等意義,一般,女家皆設宴款待,新女婿入席上座,由女族尊長陪飲。新婚夫婦或當日返回,或留住數日,若留住時,則不同宿一室。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