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三門峽嫁姑娘風俗
同情你,作為女性又是當地人,我告訴你訂婚彩禮和結婚彩禮不一樣,如果訂婚彩禮沒拿或者沒要,那結婚是必須要拿彩禮的,即便是女方家把彩禮留下或是全買成陪嫁東西或是陪嫁錢,那是女方家決定的,男方家是不能少了結婚彩禮。另外這件事你必須堅持自己的想法,不然結婚後它會是你心裡永遠的疙瘩。
2、河南結婚習俗?
第一,男女雙方的小見面。首先要說明的是,男女之間一定要有媒人牽線,如果覺得合適了,就可以進行小見面了。所謂的小見面就是男女雙方的初次接觸,讓他們單獨的聊天和談心,初步的感受一下雙方來不來電。
第二,訂婚。雙方小見面後,感覺非常不錯,男方就要給女方一些物品作為定親信物,雙方的婚事基本就算成了。訂婚要選擇一個好日子,最好符合雙方的八字。一般情況下,男方要請媒人去女方家談論聘禮的事情,經過雙方協商,男方把聘禮送到女方家中,聘禮具體送什麼東西,要根據雙方家庭條件而定,沒有具體的規定。
第三,結婚。結婚的日期要選擇雙數,以求吉利。婚期商定好之後,女方家要置辦嫁妝,風俗中叫做陪送,還有親戚朋友的禮物等,叫做添箱。男方家要置辦新房、新傢具、新鋪蓋和辦酒席。在結婚當天,女方家送親的人不能是父母,應該是新娘的叔伯、舅舅或者哥哥,這些人叫做上客或者上賓。
第四,結婚後的風俗禮節。
結婚後的第一天比較重要,新郎和新娘要依次向長輩行見面禮,還要去祖墳祭拜。結婚後的第三天,新郎和新娘要去娘家,這叫做省親,當天必須要返回。婚後第六天,娘家人要來看望新娘。十二天後娘家要接回新娘,這叫做回門。
結婚習俗也是中國的文化傳統,必須要好好的傳承下去,它能給新婚夫婦帶來吉祥和幸福。
3、三門峽都有哪些風俗?
三門峽的風俗民情列表;棚口道情皮影 豫西鑼鼓剪紙 、「和尚」頂燈
三門峽湖濱區向陽村的「百佛頂燈」為三門峽黃河風情表演中的一個絕活。一百名「和尚」身披袈裟、頭頂碗燈、手搖芭蕉扇、走著梅花步表演民間絕技。「百佛頂燈」以高、難、險著稱,主要靠眼力、頸力,動中有靜,靜中有動,講究一個「穩」字。那虔誠、滑稽的神態足以讓人感覺到「佛光無邊」。寶道情皮影
靈寶道情皮影的產生可追溯到明代。它在當地已熱熱鬧鬧地唱了幾百年了。起初,它由當地官宦人家或秀才、舉人自拉自唱,後來流傳到民間,遂出現道情藝人和唱板。歷代藝人不斷吸收當地民間音樂元素,後來又移用皮影表演的藝術形式,並借鑒戲曲音樂中的打擊樂,使原來的「說唱道情」逐漸演變為富有靈寶地方特色的皮影戲劇種。
民間剪紙
三門峽民間剪紙藝術淵源流長,內容豐富,工藝清湛,富於豫西民俗特色,形成藝術風格的有盧氏剪紙、靈寶剪紙和陝縣大營剪紙。
三門峽民間剪紙藝術的主要分類:一是傳統題材,主要有蓮花葫蘆、葫蘆戲蓮、魚戲蓮、蝶戲蓮、葫蘆娃娃、開口石榴、百鳥朝鳳、蟲魚花鳥等圖案,主要體現的是遠古人民對生命的崇拜的藝術表現。
綳 口
綳口藝術是古代民間傳統的編織藝術。太平藝術的象徵,所用材料大量是彩布。戶家自願籌集,展覽後仍歸原主。綳口可以時隔多年扎一次,也可以一年之中相繼出現。它結構靈活,易於反映變化著的時代,是反映集中心願的民間傳統藝術。
「綳口」產生於澠池縣東南天池鎮的天池村。每年的清明年,東天池村為與張村爭請「白衣奶奶神」將「白衣奶奶廟」的廟會移到本村舉辦,將春節期間的神綳彩門集中起來,吸收各家之長,統一設計,精心組織,結構成一座十分壯觀的形似城樓的大彩門,立於村頭,這種集體本村文化藝術的大型彩門就叫「綳口」。
黃河燈
黃河燈是澠池縣民間傳統游藝形式之一,清代時由山西省傳入縣東仁村,當地群眾十分喜愛這一活動。由於它規模宏大,走道曲折,易使人入迷,而取名黃河燈。該燈同數千根木桿串連排一方陣作為外圍,再用麻桿或高梁桿作為燈柱,插在地上,高約4尺,柱距5尺,柱上設燈,燈柱之間用松,柏樹枝裝飾成燈壁並占綴紙花。出入口處搭成彩門,觀燈從入口處入,沿走道前往,不得越燈壁亂闖,很難找到出口,猶如走出迷宮,左右迴旋,妙趣橫生。
舞 蹈
三門峽市的民間舞蹈,以獅子舞、龍竹舞、旱船舞、高蹺舞為主,風格迥異,豐富多彩,散發著濃郁純朴的泥土芳香。其中大部分是在傳統節會中表演,春節、元宵節最為集中。舞者身著盛裝,載歌載舞,為節日增添歡樂氣氛。
(一)界北花鼓 又名地嘮子,流傳於三門峽市盧氏界北一帶,已有100多年的歷史。
(二)界南花鼓 俗稱過街嘮子。這種舞在盧氏縣西南山區一帶比較盛行。表演形式同界北花鼓大同小異,由二人或三人表演,扮演者仍是兒童。
(三)陝縣花鼓 流傳於三門峽市陝縣一帶故而得名。每逢燈節、廟會活動時,「花鼓」在社火隊伍中間進行表演。
(四)三條腿 流行於陝縣大營鄉,在「墜子」的基礎上吸收了高蹺的演技,又創造了四條腿。這種表演形式比高蹺、平垛、墜子演技高難,顯得更加生動活潑,富有力量。
(五)澠池棒棒鞭 又名打花棍,起源於山西平陽,後流傳於澠池縣仁村鄉發科嶺村。棒棒鞭的道具比較簡單,演出場地不拘,街道、廣場、台上台下都可。
(六)陝縣棒棒鞭 流傳已有上百年的歷史。演出時,人數不限,有男有女,扮演的角色有花旦、小丑、老旦等。
(七)義馬獅子舞 起源於三國,盛行於南北朝。解放初期,獅子舞的表演一般是為了婚娶、節慶等,人們相聚歌舞,以示吉利。
(八)百佛頂燈 又名和尚頂燈。起源於東漢早期。流行於黃河三門峽(古陝州路)一帶。
(九)亞武天鑼 流行於靈寶市豫靈鎮杜家村一帶。
(十)澠池推小車 流傳於澠池縣張村鄉杜家村一帶,由二人表演
4、誰能告訴我三門峽陝縣地區出嫁女兒的習俗和彩禮的問題?
你先具體說說你女朋友是陝縣哪裡的?
東邊西邊可能習俗也不太一樣。說說我們陝縣西邊吧。用不了8萬。我身邊朋友女方要錢一般也就3萬左右。少的1萬,多的5萬。很少有8萬的(8萬就是賣女兒了,我覺得)。女方嫁妝錢就是男方出。棉花錢也是男的出。但酒席是女方的事情(因為酒席不是白辦的,還收禮金)。
陝縣東邊經濟條件不好,以前聽朋友說過他們那可能會高點。具體不知道了。
她父母是覺得嫁的遠,以後靠不住了。所以要的有點多,但是這都是可以商量的,我結婚才給了1萬,後來還當嫁妝返回來了。
5、河南一女子嫁人母親行潑水禮,這樣的風俗有什麼意義?
引言:河南的一個女子嫁人母親行潑水禮,這樣的一個風俗,很多人都感覺十分奇怪。很多人不知道這樣的意思是什麼,所以對這個風俗的意義也不了解。
一、 為何要這么做?很多人都十分好奇,不知道女子嫁人這里為何會有這樣的風俗,也不知道風俗有什麼意義,如果說在嫁人之後有這樣的風俗也要適當的去接受,很多人都說嫁出去的閨女就像潑出水的一樣,將來以後閨女該走的路就有閨女自己選擇。這樣很多姑娘感覺十分的難受,覺得自己是不是以後再也不能回來了,不要讓這種行為傷害了自己子女的心,要給子女留一個好的現象,讓她們覺得不管自己怎麼做家永遠在等著自己。
二、閨女永遠都一直在如果平時感覺自己家女兒非常難過,也要適當的想一下,女兒找到了自己的幸福,要換一種方法替女兒思考,有些人在嫁女兒之後非常難過,但也要適當的考慮一下女兒今後的幸福,女兒無論嫁到哪裡永遠都在要適當的給女兒留一個位置,不要讓女兒感覺到不開心,父母要對女兒保持一定的相信,可以讓女兒覺得自己永遠都在父母的心中,讓女兒覺得父親一直很愛自己。
三、總結很多人都十分好奇,想知道是不是很多地方都有這種風俗,確實有很多地方都有這種風俗,在很多人的眼裡都覺得嫁出去的閨女就像潑出去的水一樣,跟自己再沒有什麼關系了,如果說有這種想法的話,也會讓自己的閨女感覺十分的傷心,雖然規定要走自己想走的路,但是也要給閨女留一個位置,不要讓閨女覺得自己就是嫁出去了,再也回不去了。如果感覺自己不開心,要適當的跟自己的母親好好說一說,不要讓自己總難過。
6、河南人結婚都有什麼講究?
這個還真沒法說習俗是不一樣的不要說河南這么大的范圍,就算你說了一個縣那也不可能一樣在農村,每一個村都有一套自己的婚喪規矩你最好還是向打你愛人家鄉的朋友打聽一下
7、河南結婚風俗詳細點
1、河南商丘:婚宴要喝王八湯,新人萬年福祿長
商丘的結婚風俗,在新人行拜禮時,可以用鞋油、鍋底灰塗抹在新郎及其父母的臉上以表同喜,抹得越多,祝福越長久。
吃喜酒是重要的部分,五六十年代基本不存在娘家人吃喜酒一說。七八十年代吃喜酒已經比較普遍,但喜酒比較簡單,有二十四個盤兒。而現在喜酒是越來越豐盛,各種肉食都已經上桌,比如「王八湯」就是象徵新人千年和美萬年福祿。
2、河南許昌:兄長端斗更加有,犁上澆醋踩石頭
婚禮當天,迎親的人數是單數,接到新娘後剛好湊成雙數,以求好事成雙。回去的路上,迎親的人要「搜查」嫁妝,女方提前包有油饃、火燒、雞蛋等食品放在裡面,增加喜慶氣氛。
迎親車仗到家門口,要繞著迎親的車轎放鞭炮,另一人用鐵絲提著一個燒得通紅的犁鏵緊跟其後,並向犁鏵上澆醋,稱為「激犁」,取的是「吉利」的諧音。男方也要給新娘下轎禮,地上放有一塊紅紙貼面的石頭,叫「接腳石」,腳踩在接腳石上,有「腳踏石(實)地」之意。
新娘下來後,點燃兩堆谷桿,新娘要從中間穿過,傳說谷桿火能夠辟邪。新郎的兄長或本門兄長端一個斗在前面引路,斗裡面放糧食,糧食上插柏枝,柏枝上掛紅棗,也有糧食上插一桿稱,稱上掛九枚銅錢。這叫「兄長端斗,越端越有」。
3、河南周口:看好不看隔年好,敬煙數量不能少
由媒人介紹男女雙方認識。男方口袋裡面必須有香煙3包以上,另外給媒人一包到了女方村莊見人就發,能間接的提高成功率。如果男方認可女方,第二天和女孩子上集,讓家人見面,同時把見面禮給女孩,之後開始下禮。禮分干禮和濕禮,干禮為全現金,濕禮為物品。
注意,「看好不看隔年好」,今年見的面,一般都是本年結婚。結婚前,每逢收小麥中秋,男方要帶禮物到女方家裡看望未來岳母。同時,男方負責買好所有傢具,陪女方上幾次集,去找下婚禮當天的錄象、拍照、婚紗事宜。
婚禮當天,男方要給女上方車禮、離娘費。女方到男方家裡,先給未來公婆端洗臉水,費用不等。
4、河南漯河:戀愛結婚五階段,新婦下廚始做飯
漯河青年從戀愛到結婚一般都要經過五個階段:提親、相親、戀愛、訂親、結婚。婚宴上,新郎的父母要向客人敬酒,祝客人吃飽喝好。有好事者趁此機會將早已准備 好的顏料往新郎的父母臉上抹,這叫「打花臉」。
酒過三巡,新郎新娘開始向賓客敬酒。宴會最後一道菜是丸子湯或雞蛋湯,表示宴席結束。婚後第三天,新娘要下廚房做飯;吃了早飯,然後同夫婿一道回娘家,叫「三日回門」。回門以後一切轉入正常,開始過甜蜜的生活。
5、河南南陽:夜娶習俗不復現,一曲發嫁把手牽
談到南陽的婚俗,不能不說「夜娶」。「夜娶」是古代「昏禮」和搶婚習俗的再現,究其原因,清光緒《新修南陽縣志》記載:「居民逼其虐勢,不敢白晝婚娶」。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二十三子朱檉),受封於南陽時,看到誰家有喜事就率人強搶新娘。
為了使新婦免遭蹂躪,百姓只好「靈活」地把娶親改在夜晚。根據南陽傳統,新娘在出門時,即使心情高興,也要裝出哭相。因此,舊時南陽各地都編有很長的煽情《發嫁歌》並流行民間:「太陽出來一點紅,千金姑娘上樓棚。千金姑娘樓棚跨,一溜金蓮到婆家。
6、河南信陽:女子開臉男喝湯,夾塊雞肉喂虎狼
信陽淮濱、固始、息縣等地,迎親時間均在凌晨或清晨。潢川、商城縣城關的習俗則在午夜。男家洞房、中堂、門、窗及樹干張貼大紅「囍」字。新娘則請兒女雙全的婦女「開臉」——用兩根線絞除臉上汗毛。光山縣迎親時,新郎喝「龍湯」(一條整魚或雞肉燒制),而後掏出「封子」賞錢。
到男家後,由男家迎親、牽親的婦女各2名和1名遞錫壺的少女等人打開轎門。新娘接錫壺後下轎,意即承當媳婦。拜堂後入洞房,先由新娘吮一口棗做的子孫湯,接著有人端來一碗雞湯,新娘夾塊肉擲於床下,意在喂虎狼怪物,以後生子好養。
8、河南有什麼民風民俗?
這里河南的風俗基本 都一樣 如下:農歷二月初二,是「龍抬頭節」 或「青龍節」。這天,河南農村的婦女一般都不動剪刀,不做針線活,怕動了刀剪傷龍體。 在這個節日里,人們到田野里采野菜,包餃子,煎煎餅,炒黃豆,煎臘肉,蒸棗饃,改善生活成為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 二月二這一天攤煎餅和吃炒豆的人最多,民間認為,這天是東海龍王的生日, 煎餅是龍王的胎衣。吃煎餅,是為龍王嚼災,扔煎餅,是為了掩埋龍王的胎衣。 每年的農歷七月初七,是「乞巧節」,河南新鄉一帶的乞巧風俗是在每年的農歷七月初六晚上,當地未出嫁的姑娘七人湊成一組(以應「七夕」之數),每人兌面兌物,為織女准備供品。有的要買葡萄、石榴、西瓜、棗、桃等七樣瓜果,烙七張油烙饃或糖烙饃,包七碗小餃子,做七碗面條湯。除此之外,還要單獨包七個大餃子,餃子餡由七樣蔬菜做成,內包用面做成的七樣東西,像針、織布梭、彈花槌、紡花錠、剪刀、蒜瓣或算盤子等。這七樣東西,要能代表七位姑娘的心願。 這天晚上,七位姑娘把供品擺在瓜棚下或清靜的地方,焚香點紙,跪在月下向織女祈禱,念完禱語後,七個姑娘分吃水果和七碗小餃子。然後把七張油餅和七個大餃子放在竹藍內,掛在椿樹上。這天晚上,七個姑娘一齊守夜,看守竹藍子。這種舉動稱為「守巧」,目的是防止愛開玩笑的男孩子偷嘴吃,把「巧」(大餃子)偷去。 七月七日清晨,天剛剛蒙蒙亮,七個姑娘閉著眼睛,在竹藍內各摸一個大餃子。誰摸出的餃子內包有針、剪刀等東西,誰就是未來的巧手。 在豫北沁陽、孟縣等地,現在還流傳有「七夕」對歌的習俗。每到「七夕」這天,當地的少女們按村子,或按鄉、縣組成小組,每組七人,也可為九人、十一人,以單為巧數。民間講究對歌人的數量,俗語有「當單不當對,當對拙一輩」。人們把對歌小組分成單數,都是為了能夠獲「巧」,希望本村的對歌組能夠取勝。 農歷七月十五,是中元節,民間俗稱為:「鬼節」。中原農家也稱這天為「牲口節」,此日有許多敬奉耕牛的活動。 在豫北林縣等地,七月十五這天,家家都要蒸羊羔形的白面饃,中午蒸熟後供奉在案桌上,然後燃放鞭炮,慶賀槽頭興旺。凡有大牲口的農家,這天都要停止使役一天,把供奉後的羊羔饃送給大牲口吃,也有給牲口喂豆等精飼料的,以顯示牲口節與平時不同。晚上,他們還要做一鍋米湯給牲口喝。有民謠說:「打一千,罵一萬,七月十五喝頓小米飯。」 農歷臘月二十三,是「祭灶節」。河南臘月二十三祭灶的習俗,每到臘月二十三這天,中原城鄉噼噼叭叭燃放起新年的第一輪鞭炮。城鎮居民忙於購買麻糖、火燒等祭灶食品。而在廣大農村,祭灶的准備活動和隆重的祭灶儀式便在震耳欲聾的炮聲中漸漸拉開了帷幕。 祭灶儀式多在晚上進行。祭灶時,祭灶人跪在灶爺像前,懷抱公雞。也有人讓孩子抱雞跪於大人之後。據說雞是灶爺升天所騎之馬,故雞不稱為雞,而稱為馬。若是紅公雞,俗稱「紅馬」,白公雞,俗稱「白馬」。 焚燒香表後,屋內香煙繚繞,充滿神秘的色彩。男主人斟酒叩頭,嘴裡念念有詞。念完後,祭灶人高喊一聲「領」!然後天執酒澆雞頭。若雞頭撲楞有聲,說明灶爺已經領情。若雞頭紋絲不動,還需再澆。 祭灶儀式結束後,人們開始食用灶糖和火燒等祭灶食品,有的地方還要吃糖糕、油餅,喝豆腐湯。 在河南,典型的祭灶食品要首推灶糖。灶糖,是一種又粘嘴又粘牙的麥芽糖。祭灶供灶糖的原因,是為了粘住灶爺的嘴巴。傳說灶爺是玉帝派往人間監督善惡之神,它有上通下達,聯絡天上人間感情,傳遞仙境與凡間信息的職責。祭灶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燒也是很有特色的節令食品。每到臘月二十三祭灶這天,城市中的燒餅攤點生意非常興隆。在河南,人們把祭灶節看作僅次於中秋的團圓節。凡在外地工作、經商、上學的人,都爭取在臘月二十三之前趕回家裡。能吃到家裡做的祭灶火燒,便會得到灶神的保護,來年家人就能平安無事。 農歷六月初一,是中原民間比較重視的節日。在豫東和豫南,都有六月初一過小年的說法。特別是農村,更為重視。人們把這天當作慶祝豐收、祀求豐年的節日。這時, 麥子剛剛打下不久,豐收的喜悅洋溢在農民的心頭和眉稍。人們在屋中、院內、麥場 里擺上供桌,放上饃、棗山(饃的一種)和桃、李等五種瓜果,用斗盛滿新收的小麥, 鬥上貼紅色的「福」字,然後焚香燃炮,祈求秋季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之後,人們 高高興興地吃上一頓用肉、青菜、粉條、海帶做成的「雜燴菜」。大人們在麥場里猜 拳行令,孩子們邊吃邊耍,十分盡興。 農歷六月初一過後,是六月初六,所以,有的人家乾脆把六月初六的活動揉到六月初一來進行。六月初六,民間稱「炒麵節」、「望夏節」、「閨女節」 等,往往是相隔十里(5公里)八里(4公里),風俗就不大一樣。不管怎樣,節日就是吃、玩、走親戚。
9、關於河南民俗民風的作文
河南三門峽市的"百佛頂燈" 三門峽湖濱區向陽村的「百佛頂燈」為三門峽黃河風情表演中的一個絕活。一百名「和尚」身披袈裟、頭頂碗燈、手搖芭蕉扇、走著梅花步表演民間絕技。「百佛頂燈」以高、難、險著稱,主要靠眼力、頸力,動中有靜,靜中有動,講究一個「穩」字。那虔誠、滑稽的神態足以讓人感覺到「佛光無邊」。 相傳,東漢時期,佛教傳入我國,位於長安、洛陽之間的陝州早受到影響,一時間寺院林立。有一位高僧奉旨到京都(洛陽)講經,途經陝州,各寺主持、方丈聞訊跪道迎留講經。因其學問廣博,使聽者如醉如痴,當京都復旨催促,眾人才知誤了大事,連夜送高僧入京。時值正月,各寺僧眾百餘人,手持燈籠,隆重送別,引來不少群眾圍觀。佛教有一規矩,即見俗人便雙手合十,口稱「阿彌陀佛」,可眾僧手提燈籠,一時不知如何是好,便止步不行。為難之機,機靈和尚,從燈籠中取出燈碗來,放在頭上頂著,既能照明,又能騰出手來,高僧便口頌:「善哉!善哉!」眾皆效之。後來每逢正月,陝州城眾僧人便頂著碗燈,在城內講經數夜,招徠聽眾,光大佛門。久而久之,頂燈便在陝州城流傳下來。 「百佛頂燈」在元宵節前後表演,供群眾觀賞。 淮陽盛大隆重的太昊陵廟會 太昊伏羲氏是中國神話傳說中的人類始祖,他的陵墓位於淮縣城北1.5公里。據考,太昊伏羲陵始建於春秋,漢代曾在陵前建祠。唐、宋兩代帝王都曾下詔擴建陵園,祭祀太昊伏羲。現存太昊伏羲陵為明正統十三年所建,後經明、清兩代多次增建修葺。 太昊伏羲陵佔地36公頃有餘,其規模之宏大,建築之雄偉,世人嘆絕。太昊陵廟會的聲勢之大、會期之長為中原地區廟會所獨有。每年自農歷一月二日始,至三月三日止,會期一個月。會期間,河南、河北、安徽、山東、湖北等數省的善男信女們從四面八方潮水般地涌進太昊陵朝祖進香,高峰時,每天可達數十萬人。 伏羲既為人祖,當然管著人種繁衍的大事,所以來太昊陵求子的人就特別多。顯仁殿的牆壁上有一個子孫窯,據說摸一摸就可以子孫興旺,甚至連那些未出嫁的姑娘們也成群結隊,羞羞答答去摸一摸,為的是圖個吉利。婚後未孕的婦女們,則專為求子而來。她們往往要在廟會上買一個泥娃娃,用紅線拴好,再到子孫窯里摸一摸,然後將泥娃娃小心翼翼地藏在衣服下面,帶回家去。如果碰巧懷孕得子,則對人祖爺感恩不盡,下次廟會一定要去還願。 廟會期間各種各樣的民間娛樂活動更是引人入勝,與其它廟會相比,太昊陵廟會習俗中有兩點十分獨特的地方:一是"擔經挑",也稱"擔花籃"。這是一種比較原始的祭祖娛神的舞蹈形式。廟會期間,這些"經挑班子"在太昊陵前載歌載舞,往往吸引許多前來進香的善男信女們駐足觀看,舞到高潮處,舞者走到中間背靠背而過,兩尾相碰,象徵伏羲、女媧相交之狀。其唱詞也多與伏羲女媧有關。這個舞蹈的一些動作,與漢代畫像石中人首龍身的伏羲、女媧下部交尾的圖像基本吻合,是原始的生殖機能崇拜的一種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