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土家族傳統風俗文化
1、土家族的習俗有哪些~~
土家族習俗
--------------------------------------------------------------------------------
由於長時期與其他兄弟民族的交往,生活習俗、文化等互相影響、吸收,現已通用漢語和漢文。生活習俗與其他民族大同小異,現保留的獨特部分極少。
居住 土家族採取倚山建房,一般為吊腳樓,樓上住人,樓下關牲畜。建房要求背有靠山,面有向山。一般是四列三間,居中的一間要設祖先神位。正側左右兩房住人,多為兩小間,叫住「小二間」。小二間前設火鋪,火鋪中間置火炕,火炕用於取暖的煮飯,火炕上放著鐵制三角架。火炕上空吊有炕架,用以烘炕物品。特別是春節之前,用以烘炕臘肉和香腸等物。
婚姻 土家族的婚姻有姑表開親之俗。一般姑家之女嫁舅家之子,稱為「骨種」,「接親路」,視為親上加親。土家族的婚禮,要送三道人情。姑娘出嫁前要練《哭嫁歌》。要哭眾親友,還要提前1~2天不飲食,叫做「不吃茶飯」。姑娘婚後生了孩子,男方要到女家報喜。由女婿提壺酒,送到女家放在堂屋的香龕上,壺嘴朝外,表示生男孩;壺嘴朝內,表示生女孩。後由女家親戚送糧食、雞、肉、蛋到男家吃「月米酒」,男家也要反送禮物。
服飾 土家族男女大多喜穿大衣袖、大褲腳,在褲腳上刺綉花、鳥一類,褲子要接腰,男女頭上喜包白帕子,腳上穿白底布鞋,大方美觀。婦女頭綴銀飾,胸前配有銀刀、響鈴、牙簽等。男女小孩帽上有各種各樣的頭飾,帽後配有銀飾響鈴,叮當作響。
喪葬 土家族的喪葬,老人去世,大都要舉行隆重的葬禮。要請土老師主持選擇安葬日期和墓地以及座山、向山。發喪時,路上要丟「引路紙錢」,墳內禁放有鐵的東西。因此,要自己的親人挖井,待死者埋葬以後,才能離開。埋葬的過程中,要請土老師開棺、清棺、「拋米」。拋米時,親人在棺前跪地用背後衣服接米,有的當場將米嚼細吞下,也有的將米帶回煮食,表示後代要團結和睦,衣食不愁,繼承老人的遺風。
節日 土家族有過「趕年」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歷臘月二十八、二十九日過年,現土家族聚居的部分村寨,一直保留了這一習俗。「四月八」是土家族送毛蟲的節日,要自念諺語,祈望莊稼免遭蟲害,五穀豐登。
信仰 土家族崇拜祖先,認為祖先是最大的神,處處保佑子孫。普遍信奉「土王」,傳說「土王」是土家族的祖先,每逢節日都要燒化錢紙,祭祀祖先和「土王」。土家族還信奉土地神,過年期間,凡是走親訪友經過土地廟時,都要燒香化紙,也還在不少土家族供奉「三王廟」的,廟內供有冉、楊、田三神位,祈禱三王神保佑人口平安、六畜興旺。
背景:湘、鄂、川、黔邊界上家族的一些地方,每年要過三次年:臘月二十九(或二十八)「過趕年」;農歷六月二十五過「六月年」;十月初一過「十月年」。
漢族以及一些有關民族過大年(簡稱「過年」,即春節)都在臘月三十(或二十九)。土家族人提前一天趕著過年,故稱「過趕年」。土家族人為什麼要過趕年呢?在湘、鄂、川、黔邊界民間流行著四種不同的說法:一種是說為了抵禦外國的侵略。傳說明嘉靖年間倭寇(日本)入侵中國,永順土司工彭翼南奉命出征,他率領士兵三千,提前一日過了年奔赴前線,大敗倭寇,立了「東南戰功第一」。為了紀念這次征戰勝利,同時,也為表達廣大民眾對抗倭將士的深切懷念,永順縣土家族人就定在臘月二十九(或二十八)過年,這種「過趕年」的習俗已經持續了好幾百年的歷史。另一種說法是,為了打敗異族的騷擾。緣於民族戰爭頻繁,土家族民眾常常不能安全過年。於是,本民族頭領便施巧計,出奇制勝。頭領讓民眾提前一天過年,爾後,率領將士猝然出擊,敵人過年大吃酒肉,毫無戒備,被土家族人打得落花流水,倉皇撤離。還有一種說法,土家族人祖先貧困,給財主當長工,窮得無法過年,不能合家團圓,只好提前一天「團年」。另外也有說,四川西陽、秀山一帶的士家族人分別在農歷三月三、四月十七過年,是因為明代萬曆年間土家族人奉命出征,班師回朝的日期不一致,所以過年的時間也就不一樣。
從以上四種不同的說法(傳說)中,可以找到一些共同的東西,那就是:不論是外國的侵略、異族的騷擾或者地主的盤剝、掠奪,土家族人從來就是英勇無畏,同仇敵汽,並且足智多謀,以奇制勝,這是一個英勇的民族,豪爽的民族。
「過趕年」的晚上,寨上燒起沖天大火,調年旗高高飄揚,男男女女圍著旺火跳擺手舞,唱調年歌,舞「毛古斯」。這種「過趕年」的爽快樸野、紅火亢奮,別有一番情調。
土家族人豪爽、痛快的民族氣質的形成與發展,與其歷史進程中曾經飽經患難、備受欺壓,幾度被迫舉族(氏族或部族)遷徒卻能泰然處之的史實分不開。因而,同其先輩楚民族(或巴人,「南蠻」)一樣,養成了念祖、懷舊、齊心、尚武的強烈民族精神,這在上家族過「六月年」和「十月年」的風俗與傳說里鮮明地體現出來。
民間傳說中說,古代土家族人原住江西一帶,因不堪忍受官府、財主的掠奪、欺壓,避免被斬盡殺絕的災難,他們約定在農歷四月初八開始准備,然後悄然離開,經過洞庭湖,溯沉江而上,到達武海派點心合時令陵山區一個山青水秀的地方。這里有大樹可蓋吊腳樓,有清泉可醞「苞谷燒」(家制白酒),能夠安居樂業,值得歡慶一番。於是,新落居的土家族民眾就決定先過一次年:宰牛,祀神,「擺手」,唱歌。這一天是農歷六月二十五,就叫「六月年」。
經過幾個月的辛勤勞作,新墾的土地肥沃,五穀顆粒粗壯,六畜見風長膘,土家族人迎來了新的家園的第一個豐收的秋天。這樣,他們又在農歷十月初一再過一個「十月年」(這也與他們的祖先——楚人以十月為歲首的「十月年」自然有關)。家家蒸「苞谷燒」,寨寨殺大肥豬,人們紛紛串寨,登門拜年,相互表達美好的祝願。
在我國湘西、鄂西一帶富饒美麗的土地上,自古以來居住著一個勤勞勇敢的兄弟民族,這就是土家族。
土家族約有五百七十萬人(一九九零年),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順、龍山、保靖、古丈等縣為主要聚居區,其餘分布在湖北省恩施地區來鳳、利川、鶴峰、咸豐、宣恩等縣和四川石柱黔江、彭水等土家自治縣。
土家族的語言屬於漢藏語系藏緬語族,接近彝語支。沒有本民族文字,長期以來使用漢文。絕大多數土家人都通用漢語,部分人兼通苗語,僅永順、龍山一些偏僻地區,只會講土家話。
土家族自稱「畢茲卡」,意為本地人。稱漢族為「客家」。二千年以前,他們定居於今天的湘西、鄂西一帶,那時與其他少數民族一起,被侮稱為「武陵蠻」或「五溪蠻」。關於土家族的族源說法不一,一說是古代巴人的後裔;一說是古代由貴州遷入湘西的烏蠻的一部;一說是唐末至五代的初年(一九一零年前後),由彭咸率領的從江西遷居湘西的百藝工匠的後裔。這些說法,都有待進一步研究。但有一點可以斷定。即大約自五代以後,湘鄂西地區土家族這一穩定的人們共同體,開始逐漸形成為單一民族。
土家族所居住的湘鄂西區丘陵地帶,海拔多在四百至一千五百米之間,境內山嶺重迭,崗巒密布,武陵山脈橫貫期間,酉水、澧水、清江縱橫交錯,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具有發展農、林、牧、副、漁業的良好條件。山區森林密布,梯田滿崗,種植水稻、玉米、薯類、麥類等;經濟作物有甜菜、薴麻、棉花、油桐、油茶、茶葉等,其中油桐、油茶是土家族地區多種經營中的主要項目,在土家族人民的經濟生活中佔有重要的地位。經濟林木有松、杉、楠、柏等。此外,貴重的葯材、水產與地下礦藏也很豐富,特產娃娃魚是聞名中外的珍貴動物。
土家族民俗
跳喪舞
土家族跳喪舞又叫繞棺、打繞棺、喪鼓舞,是巴人在兩千年前傳承下來的民間歌舞。老人逝世,停靈樞於堂前數日,親屬鄰里前往弔唁。入夜,「打鼓踏歌」,通宵達旦,以增熱烈氣氛,謂為亡人人解寂,慰新屬節哀。土家人熱愛跳喪舞,「聽到鼓聲響,腳板就發癢」。跳喪舞的特點基本與土家族擺手舞相似,手腳同邊,舞凈豪放,動作平委、舒緩們著節奏強烈的打示波器樂,舞者邊跳邊唱,唱腔多用假嗓,近似喊歌。適合男女老幼齊跳,舞蹈詞彙健康,一般以歌頌死者生平事跡、歌唱撫育以及生產勞動方面的內容為主。土家跳喪舞集歌、舞、吹、打於一體,是一種綜合的民間藝術,跳喪舞本質上是一種民間祭祀活動,表現了土家人對祖撫的崇拜。 2、板凳龍
是土家族以板凳作「龍燈」的舞蹈形成。兩人、三人均可,兩人舞是一前一後,三人舞是前二後一。舞蹈動作有「河鷹展翅」、「雪花蓋頂」、「黃龍纏腰」、「猛虎下山」等。活動時間多在農歷大年三十至正月十五。喜慶節日亦有之。
燈戲
燈戲是流行武陵山區民間的地方戲種。其特點有四:一是服裝簡單,一件官衣、一頂紗帽、三副口條、一把劍足矣;二是人物少、生、旦、丑三行,出台常為一男一女,最多不超過4人;三是器樂不多,文場只需1人用「大筒子」伴奏,武場增加鼓、鑼……,四是不擇演出場所,院壩、廣場皆可。燈戲因演出意義不同而名稱各異新春宵,歡度佳節,稱「賀新燈」,清明祭祀,稱「清明燈」,壽誕祝壽,稱「壽燈」,男婚女嫁、抱子添孫,稱「公燈」。燈戲劇目肯60多個。
女兒會
女兒會原是土家族(苗族也有)青年談情說愛的傳統習俗節日,農歷五月實三、七月十二舉行,男女青年穿戴一新,前往趕會。舊時,女孩平素不得出門,唯這天去集於會,故稱「女兒會」。欲擇夫婿的女孩兒,著衣多層,內長外短,以讓所有好衣裳都能被人看到。趕會時,稍帶一些土產山貨,佯裝趕集售物。欲覓對象的男子則身背空背簍,佯裝購物,相中那位姑娘,便近前「購物」。在一場風趣的「計價還價」中各顯聰明才智,進行互相了解。如物價看漲,表明姑娘不答應,不伙子應知趣走開,否則便會挨罵。反之,即表示姑娘默許,雙方退出鬧市,找一僻靜處自訂終生大事。
薅草鑼鼓
土家人謂水稻中耕為薅秧,玉米中耕為薅草。此兩項農事,均值盛夏時節,難免疲勞睏倦,為振作精神,調節心身,即伴以鑼鼓助興,故謂薅草羅鼓。薅草鑼鼓一般是一鑼一鼓,自敲自唱,唱詞多為祝願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一類,也有說唱歷史故事的,此外,說唱人還時常即興發揮,開玩笑逗趣,起鼓勁加油的作用。 6、注米年肉
土家族人為祝願年吉慶有餘:有米有肉,特以上好臘肉拌糯小米蒸製成菜,供「團年」時合家品評,以米、肉為題講四言八句求吉利。
南劇
南劇取施南府之「南」字而名。又因其音樂系由「南路」(似「二簧」)、「北路」(似「西皮」)、「上路(似「秦腔」)三大聲腔組成,又與公儺戲、燈戲、本地山歌及祭祀音樂等匯融,故成為一種得具特色的劇種。南劇音樂由鑼鼓譜和曲牌樂組成,角色分生、旦、凈、丑四大行,文武兼備,文戲武唱,氣功武術雜於其中。劇種多為傳奇戲和歷史故事劇,傳統劇目近千。 8、儺戲
儺戲是在民間習俗的酬神還願儀式基礎上演變發展而成的一種地方戲曲。以戴面具表演為特徵;儺戲分「正八出」和「外八出」兩種,「正八出」統屬巫教儀式,「外八出」是有情節的摺子戲和連台大戲。角色分生、旦、凈、丑四大行,唱腔分高腔、平腔、哀腔、花鼓腔、山歌腔。儺戲以古樸、簡單、生活化而受鄉村人民喜歡。鄉民逢酬神祭祖、祝壽、添子、婚喪、榮升、金榜題名、迎神賽會以及消災求福、沖難去邪,皆演儺戲。
過社
土家人重視春社,即立春後的第五個戊日。社日前十天便有過社者,過社的主要活動有二,一是上墳祭祖,但祭掃新墳不過檢;二是吃「社飯」,即用艾篙末、野蒜、地米萊、豆千粒、臘肉丁為佐料蒸制的糯米飯,親鄰好友,彼此饋贈以示和睦團結,社日禁鋤犁,否則會妨農事。
陪十姊妹
陪十姊妹是土家族姑娘哭嫁的獨特形式。新娘出嫁的頭天晚上,爹娘邀請鄰中的未婚姑娘9人,連新娘共10人圍席而坐,通宵歌唱,故稱陪十姊妹歌。十姊妹轉坐一桌,首先由新娘哭「十擺」,新娘哭「一擺」,廚師在桌上擺一樣菜,擺完後,其餘九姊妹輪次哭,最後又由新娘哭「十收」,廚師再一樣一樣將酒菜收進,菜收完,陪十姊妹活動告結束。哭嫁的歌詞內容很多,「十擺」、「十收」有哭祖宗之德,爹娘之恩,姐妹之誼,兄嫂之賢,故土之情等等,有時也哭罵媒人。音律多用七字八句的順口溜。
西蘭卡普
西蘭卡普是流傳在武陵山區土家族集散地的一種古老傳統的土家工藝織錦。在土家語里,「西蘭」是鋪蓋的意思,「卡普」是花的意思。西蘭卡普即為土家族人的花鋪蓋,系土家族人民智慧和勤勞的結晶,被譽為土家族工藝美術之花。西蘭卡普,在北宋時期就名噪一時,這種用棉紗彩織的布,當時是土司朝拜皇帝的一種貢品。同時,土家人也用來美化自已服飾。到了近代,色彩熱烈鮮明,紋樣豐富,成了土家姑娘的陪嫁品之一。據說,這種陪嫁品必須要新娘新手紡織,花樣由新娘自已構思,圖案是花鳥蟲魚和各種幾何圖表,織工精細,色彩絢麗、樣式古樸典雅,質地精良。西蘭卡普講究花紋圖案和做工精細。被面上的花紋圖案,由各種彩色絲線紡織而成,花卉和圖案達100多種。西蘭卡普一般每幅寬約50厘米,3幅連綴可做被面,單幅可做枕巾、圍裙、桌墊、腳被等。
過月半
土家人更重視過月半,素有「年小月半大」之說。本來是農歷七月十五為月半節,但因過月半須全家團聚,並接回出嫁姑娘,這在時間上就有「婆家過月半走不脫,娘家過月半必須去」的矛盾,於是訂七月初一至十五,均為過月半。過月半的主要活動是祭祖,以紙錢封包,寫已故親長名字,焚於戶外,揚聲呼名哀悼,以示敬送銀錢,並以香、燭遍插小徑,謂之路燭,化錢於野外,施給孤魂游鬼。
冬科喹
是流行在土家族青年男女中的一種小樂器,它的製作是簡單,只要用三四寸長的小毛竹一節,鑿四個小孔,內裝一個小活舌,即可吹奏。
土家族青年男女都吹冬冬喹,一般在勞作間歇或閑暇時,或蹲在古樹下,或立在小溪邊、竹林中,或三、五人齊奏,或一人獨奏,他們眼望長空,吹奏著自己的心曲,那種古想方設法悠揚的曲調,令人陶醉。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土家族有個婦女叫冬冬,她勤勞善良,心靈手巧,常常幫助另人織土花被面,織蛇皮花帶,做鞋,縫衣,因此土家人都喜愛冬冬。後來冬冬的丈夫被抓去給土王爺相等王宮,冬冬的丈夫臨走時說:「在桃花開的時候,我就要回來的。」到了春天,冬冬坐在桃樹下,望著桃花開,等候丈夫回來,等得苦悶,她隨手摺了根毛竹,鑿了小眼,留了活舌。對著桃花吹奏起來,以寄託對丈夫的思念之情。桃花開了,桃花落了,丈夫還沒有回來。第二年也如此,第三年冬冬正吹小竹管時,飛來一隻小喜鵲歇在桃枝上,對冬冬報信說:「不要吹了,丈夫死了,不要吹了,丈夫死了。」原來冬冬的丈夫被折磨死了。冬冬聽得惡訊,也在桃樹下活活哭死了。冬冬死後,每當桃花盛開的時節,在夜靜更深的夜裡,還可聽到這悠揚凄楚的聲音。
土家族人民為民思念冬冬,也照冬冬生前做的小竹管吹奏,同時把這小樂器取名叫做「冬冬喹」,「喹」是「吹」字的變音。
過趕年
南方人過春節多叫「過年」,而土家人的春節叫「過趕年」。趕年是土家人的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所謂「趕年」,最顯著的特點就是提前一天或兩天(即臘月二十八或二十九)過年,對此土家人有自己的傳說解釋。
2、土家族的風俗習慣有哪些?
風俗習慣:
1、飲食習俗
元代以前,土族主要從事畜牧業,食物結構相對單一,以肉類、乳品為主,還食用青稞炒麵。元明以後,土族逐漸轉向農業經濟,飲食則以青稞、小麥、薯類為主。
2、服飾習俗
傳統的男子服裝,頭戴織錦鑲邊的氈帽,內穿綉花高領斜襟白短褂,胸前鑲一塊彩色刺綉圖案,外套黑、藍或紫色坎肩,或穿鑲著寬邊的長袍,腰系綉花帶,腳穿白布襪和雲紋綉花布鞋。
3、婚禮習俗
據民和土族民間傳說,古時候土族姑娘不出嫁,男子從妻居,以後演變為男娶女嫁。民和土族的道拉先娶兒來後嫁女,娶兒嫁女滿堂紅,就指的是這種情況,但這在其它土族地區沒有反映。
(2)屬於土家族傳統風俗文化擴展資料:
土族節日:
1、春節
春節是土族人民最隆重的節日,節日前從臘月二十三送灶神就開始准備,打掃房屋、縫制新衣、殺豬宰羊、烙、炸蒸饃等。春節一般要過十多天,除夕那天,把院落房屋打掃一遍,貼上錢馬、春聯、年畫,然後吃年飯。
2、端午節
五月初五那天,人們喝雄黃酒{青稞酒中放雄黃},吃涼粉、涼面。男女老少都要穿節日盛裝,系「鎖兒」(用彩色絲線系在脖子、手腕和腳腕),兒童還佩帶香包。
3、中秋節
中秋節提前一兩天做大月餅,月餅表面上要用面做上各種圖案,月餅以大而美觀為佳,做的月餅一定要給親朋好友贈送。中秋節晚上要在院中間擺上方桌,獻上月餅和瓜果,點上青油燈,煨桑,迎接月亮出來。
3、土家族的民俗特點有哪些?
土家族主要從事來農業。織綉自藝術是土家族婦女的傳統工藝。土家族的傳統工藝還有雕刻、繪畫、剪紙、蠟染等。土家織錦又稱「西蘭卡普」,是中國三大名錦之一。
土家族愛唱山歌,山歌有情歌、哭嫁歌、擺手歌、勞動歌、盤歌等。擺手舞、酉陽民歌、酉陽古歌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土家族的傳統節日有:吃新節,舍巴日,趕年,牛王節,花朝節,洗神節等。
禮儀主要有:見面要互相問候,家有來客,必盛情款待。若有是逢年節到土家人家裡做客,主人還會拿出雪白的糍粑去烤,待烤得兩面金黃開花時,吹拍干凈,往裡灌白糖或蜂蜜,雙手捧給客人。有的地方給客人吃糍粑還有些講究,即把烤好的糍粑給客人後,客人不得吹拍火灰,要接過就咬,這時主人會搶回去吹打拍凈,蘸上糖再給客人。
飲食習慣
土家族日常主食除米飯外,以包穀飯最為常見,包穀飯是以包穀面為主,適量地摻一些大米用鼎罐煮,或用木甑蒸而成。有時也吃豆飯,即將綠豆、豌豆等與大米合煮成飯食用,粑粑和團饊也是土家族季節性的
4、土家族的風俗有哪些
生活廣義上指人的各種活動,包括日常生活行為、學習、工作、休閑、社交、娛樂等。土家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因此也擁有著它獨特的風俗習慣,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土家族的風俗吧!
土家族的風俗有哪些 11、語言文字
土家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土家語支,也有人認為歸入緬彝語支,是藏緬語族內一種十分古老獨特的語言。絕大多數人通漢語,如今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個聚居區還保留著土家語。沒有本民族文字,現時使用1984年創制的拉丁文字,通用漢文。崇拜祖先,信仰多神。
2、歌舞文化
a、儺堂戲:土家族的一種祭祖活動,又受到中原文化及巴、楚文化的影響,有著比較明顯的巴人「俱事鬼神」和楚人篤信巫術的文化痕跡。
b、擺手舞:土家族祭祀祈禱的一種活動,一般在年節舉行,並發展為祭祀、祈禱、歌舞、社交、體育競賽、物資交流等綜合性的民俗活動。
c、茅古斯舞:茅古斯,土家語稱為「古司撥鋪」,意即「祖先的故事」。漢語多稱為茅古斯或毛獵舞。屬土家族流傳至今的古老的表演藝術之一,且傳統的毛古斯是不允許女性參與表演。主要於每年歲首參與土家族擺手舞中作穿插性表演,也有在一定場合單獨表演。
3、宗教信仰
土家族處於原始宗教崇拜階段。有祖先崇拜、自然崇拜、英雄崇拜、圖騰崇拜等多種形式。
受漢族影響在宗教方面,主要迷信鬼神,崇拜祖先。這些神不是他們自己的神。過去有巫師驅鬼。有的地方信道教。
4、飲食習慣
土家族日常主食除米飯外,以包穀飯最為常見,包穀飯是以包穀面為主,適量地摻一些大米用鼎罐煮,或用木甑蒸而成。有時也吃豆飯,即將綠豆、豌豆等與大米合煮成飯食用,粑粑和團饊也是土家族季節性的主食。
茶也是土家族人生活必需品,喜喝熬茶。茶用大瓦罐置火坑間熬煮,常年不離,是土家人火炕中的「不倒翁」。熬茶多用藤藤茶、老茶葉或茶果等,俗稱長壽藤、神茶,學名茅岩莓。
5、風俗節慶
a、牛王節:每年的四月十八日,是土家族的牛王節。這天各地都要舉辦牛王節歌會,搭起歌台,將牛頭像懸掛在歌台中央,以歌頌牛的功德。
b、嫁毛蟲節:四月初八日過「嫁毛蟲」節,又稱「敬婆婆神」。屆時,家家用紅紙兩條,分別寫著:「佛生四月八,毛蟲今日嫁,嫁出深山外,永世不歸家」等字句,交叉成一字,貼在堂屋左側中柱上面,以為此舉可以驅除蟲害,四季平安。
c、五月節:農歷五月初五,有些地方俗稱五月節,民間的風俗是做粽子,掛香包,掛菖蒲艾蒿,燒艾條,到江邊祭祀鬼神。
d、趕年節:土家族傳統節日,以「趕年」最為隆重。土家人過大年時間比漢族提前一天,小月為臘月二十八,大月為二十九。
e、舍巴節:「舍巴日」,土家語,又稱「舍巴巴」,「舍巴」擺手之意,「日」,動詞,「做」之意。土家語動賓倒置,「舍巴日」,漢語直譯為「做擺手」,意譯為「擺手舞」。帶有濃厚的祭祀色彩,歌隨舞生,舞隨歌名。相傳擺手舞源於古代的巴渝舞,是古代的一種戰舞,始於遠古,繁盛於明清時期。
f、女兒會:又名恩施土家女兒會,是恩施土家族特有的風俗習慣,也是男女青年談情說愛的一種場所,被譽為東方情人節或土家情人節。
g、六月六:絕大部分土家族都將六月六稱之為「曬龍袍」,與漢族稱謂基本相同。
h、調年會:「調年」是土家族的春節,它要先漢族的春節一天。
土家族的風俗有哪些 2今天我來為大家介紹土家族的幾個節日。第一個是過春節,土家族過春節,一般比漢族提前一、兩天,也有提前六、七天的,稱為「趕年」。
「趕年」的時間,因姓氏宗支而異。以酉陽縣為例;老寨鄉彭姓,臘月二十九過「趕年」;後溪鄉彭姓,臘月二十四過「趕年」;可大鄉和沙灘鄉李姓,臘月二十八過「趕年」。過「趕年」的方式,也不完全一樣。可大、沙灘鄉李姓過「趕年」時,禁止殺雞、殺豬,晚上禁點油燈,只能點燭,並通宵不熄。部分彭姓過「趕年」時,清晨得由男子做飯。
飯做好,祭祀祖先完畢,再喊女人、孩子起床。飯後,全家出門遊玩。土家人平日用鼎罐做飯,過飯「是將肉切成,加上佐料,一層米一層肉,』蘿卜等,合煮一鍋。「年飯」做好,要先祭祀祖先。祭祀時,焚香燃燭,燒錢化紙,三跪九叩,懷念祖先功德。第二個是趕年,「趕年」,或曰「提前過年,是土家族最隆重、祭祀活動最豐富,民族特色最濃厚的一個節日。漢族過年,是臘月三十。土家族過年比漢族要提前一天;若是臘月大,為29天;月小,為28天。
若家裡有亡人還要再提前一天過年,人們稱之為過「趕年」。關於提前過年的來歷,土家人有幾種傳說,但流傳最廣的一種說法是明嘉靖年間,土家將士奉命出徵到江漸沿海,參加抗倭,為不耽誤戰事,土家人提前一天過年,後取得「東南戰線第一功」凱旋。過趕年便是從那時沿襲下來,讓土家後人不忘記先輩的赫赫戰功。
土家人過年時,要在堂屋神龕下擺祭品、敬家神、祭祖先。
土家族的風俗有哪些 3土家族人有打糍粑、「拜月」、「偷瓜」送「童子」的特殊民俗。
中秋節里「打糍粑」「拜月」與土家婚俗有著密切的關系。「天上無雷不下雨,地上無媒不成親」,土家族人把月亮當作替人牽線搭橋、撮合婚姻、成人之美的紅娘和「月老大人」,中秋佳節是「月老大人」的壽辰,是「月光生日」,於是「打糍粑」,「拜月」祝壽。
土家青年男女戀愛後,姑娘要送給心上人一條親手綉的「綉花腰帶」和「花鞋墊」傳遞綿綿情意,還用白色的素絹,綉上一幅「鴛鴦戲水」圖,作為相愛的信物。居住在七曜山腳的黃水、冷水、官田、中益、沙子、湖鎮等土家山寨的土家人,新谷豐收後,「中秋節」這天,丈母娘家喜氣洋洋地把女婿請到家作客,用新產的糯米「打糍粑」,請女婿一家「嘗新」,品味當年豐收的喜悅,吃糍粑「拜月」賞月,共度良宵。
更富有情趣的是,未婚女婿回家時,姑娘會深情地送給心上人一個又圓又大的「大糍粑」。糍粑象徵姑娘對愛情忠貞不渝,像糍粑一樣與心上人永不分離,也像糍粑一樣團團圓圓。姑娘在大圓糍粑上染五顏六色的食品紅,寫著「花好月圓」、「百年鸞鳳」、「永調琴瑟」、「鸞鳳和鳴」等佳句。有文化的姑娘,則在上面題詩,繪上彩鳳凰、喜鵲圖,更富有詩情畫意。
中秋之夜,秋高氣爽,桂香盈庭,月光如水,土家人在山寨吊腳樓前的院壩設香案,擺上月餅、糍粑、花生、桂花酒等供品,祭月神「拜月」,祈求五穀豐登、合家幸福美滿、無災無禍;祈求有情人終成眷屬。然後在院壩飲酒吃月餅、吃糍粑「賞月」。
賞月之後,土家青年男女,趁夜深人靜,結伙到菜園地「偷瓜」,種瓜主人發現後也不能叫罵。將偷來的南瓜悄悄送到久婚未育的夫婦家中,置床上,一人學嬰兒啼哭,一人說四言八句吉語祝辭,祝願得瓜主人來年生子,這一習俗曰「送童子」,寓意「破瓜得子」,若得瓜主人來年生了子女,得設宴請送瓜人和種瓜人以示酬謝。
「偷瓜」送「童子」習俗,還有其神奇的傳說。相傳,古時土家山寨,有一對年過半百的夫婦,無兒無女,但一生積德。有一年八月十五中秋節,天子娘娘路過土家山寨,聽到傳頌老人樂施好善,扶危濟貧的美德後,便將所帶兒女留一個在瓜棚里,吩咐山民送給老人。於是山民們將形如娃娃的南瓜,悄悄送到老人的床上,老人去睡覺時瓜破,突然從南瓜里跳出一個活潑可愛的嬰兒,老人無比感動,頓時老淚縱橫,後來幸福地度過了晚年。「破瓜得子」後沿襲成一方風俗。
土家族的風俗有哪些 41、寒食節
土家族民間非常重視傳統節日,自年始至年終,可謂月月有節。正臘月間的年節(過趕年)、元宵節,二月社日、花朝節,三月寒食節、清明節,四月初八牛王節,五月端午節,六月初六向王節,七月乞巧節、女兒會、月半節,八月十五中秋節,九月初九重陽節,十月初一「寒衣節」等等,都是較為重大的'節日。
在眾多節日中,以「過趕年」最具特色,現只有部分地區保留這一習俗。過趕年,也稱過蓑衣年,即逢月大臘月二十九過年,月小臘月二十八過年,因比漢族提前一天過年,故名。屆時家家戶戶都要殺年豬,做綠豆粉、煮米酒或咂酒等。
2、放風箏
放風箏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風箏,夜間也放。夜裡在風箏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像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後,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3、掃墓
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其實,掃墓在秦代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際,清明掃墓則是秦代以後的事。到唐代才開始盛行,並相傳至今。
4、插柳
清明節,中國民間有插柳習俗。專家介紹說,清明插柳習俗,其來源存在3種說法。一說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一說清明節既為鬼節,人們便紛紛插柳、戴柳以辟邪;還有一種說法是為了紀念明志守節而焚身於大柳樹下的介子推。
5、踏青
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中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6、盪鞦韆
這是中國古代的清明節習俗。鞦韆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之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以樹椏枝為架,拴上綵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盪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土家族的風俗有哪些 5土家族的祖先從事農耕較早,自古以來養成愛護耕牛、尊重耕牛的傳統。每年農歷四月十八日,定為牛的生日。這一天,土家族人都要給牛做生日,哪怕春耕生產很忙,到了四月十八那天,也要讓所有的牛休息一天,還要給牛加餐,主人還要恭恭敬敬的用土家語念一首《祝牛王詞》。
有的《祝牛王詞》這樣唱著:
世界上最好的是你哩,最苦的是你哩。
拖了一年的犁耙,嘴巴里吃的是青草。
二、三月夜裡哩,落大雨像瓢倒。
主人要摸黑整田哩,火把綁在你的角上。
雷公也助威哩,吼得地皮也震動了。
主人拚命鞭打你哩,就搓的纜索已扯斷了。
看看你那架枷檔的地方,看看你拖纜索的地方。
活肉變成了死坨坨,你口裡沒有半句牢騷。
據說念到這里,老牛眼淚汪汪,感到主人講到它的內心之處。
相傳,牛王原是天上的一員神將。一天,他陪著玉帝在南天門觀看凡間風景,當他看到凡人沒有飯吃,一個個面黃肌瘦,就向玉帝求情,給凡人送糧食種,讓凡人吃胞肚子。玉帝答應了牛王的要求,但囑咐說:「叫凡人三天吃一餐吧。」牛王歡歡喜喜來凡間,給凡人送了許多種子,並教給耕種的方法,但他慌慌張張把玉帝的話傳錯了,說一天吃三餐。
凡人有了糧食,一天吃三餐,肚子飽了,日子過好了,個個吃得肥胖胖,沒有事做,敲著鼎罐蓋唱歌,鬧得玉帝不安寧。一天,玉帝對牛王說:「凡人吃了飯沒事做,你到糧食地里撒些草籽種,好讓糧食地里長些青草,讓凡人沒事就薅薅草草吧。」這回牛王又把玉帝的話聽錯了,走一步撒三把草籽種,後來糧食地里長滿了青草,薅也薅不完,人們邊薅邊罵,罵玉帝害死了凡人,罵得玉帝不耐煩。
一天,玉帝把牛王叫來說:「都是你把好事做壞了。凡人功夫做不完,你下界幫凡人拉犁拉耙做陽春去吧,餓了就吃地上青草。」四月十八這天,牛王下凡了。從此以後,牛王老老實實地給凡人做事,幫助凡人拖犁拉耙,一年苦到頭不得歇氣。餓了就吃青草塞肚皮。人們為了報答牛王,於是把四月十八日定成牛王的生日。「四月十八牛歇駕」,直到現在,這個古樸的風俗還牢牢保持著。
土家族的風俗有哪些 6土家人熱情好客,「過客不裹糧投宿,無不應者。」
昔日,貴客到來,要放鐵炮以迎。鐵炮如大鞭炮一般大小,豎立於鐵匣上,放起來震天動地。如果一時沒有鐵炮,也可鳴放炮表示歡迎。聽見炮聲,寨上的老人、青年、兒童,一起出來,迎接貴賓。主人立即煨茶裝煙,做油茶湯。席上, 要喝大碗酒,吃大塊肉。同時,還請寨上的老人或頭面人物,陪客把盞。
土家人的油茶湯,製作十分考究。先將茶葉、粉絲、黃豆等物,用油炸過,加煮熟的臘肉粒、豆腐顆和玉米泡,再加蔥花、姜米等佐料,摻上燒沸的油湯,吃起來清香爽口:泅茶湯冬可暖身,夏可消暑,提神解乏,療飢醒酒,許多人四季不離,每日必飲。它是土家人待客的傳統民族飲料。
土家人火塘內的火,四季不熄。冬天圍塘取暖,平時就火用鼎罐做飯,天府好望角的土家人,勤勞質朴,從開春到深秋,有打早工的習慣。他們耿直豪爽,守信如一,有良好的道德風尚。親朋鄰里,遇結婚、喪葬、建房、天災人禍,互相關照,互相幫助。遇上結婚,全寨人三天可以不開伙,一起去賀喜,幫著迎親、過禮、布置新房、做飯安席、照料客人。遇上白喜,聽見報喪,全寨人奔來,白日幫忙張羅,夜晚跳喪守靈,直到抬喪掘墓,送葬壘墳,全當自家的事去做。修建房屋時,上樑立柱,合寨出動,無人收取分文。農忙時節,割麥栽秧,打穀揚場,對勞弱戶,大家主動相幫,主人家只供飲食。薅包穀時,薅完一家,再走二家,互助互濟,不要報酬,千百年來相沿成習。
上山圍獵,所獲獵物按「見者有份」的原則進行分配。分配時,先清點在場人數,然後按人數將獸肉砍成若干塊,穿上棕繩,裝入背簍,加以遮蓋,棕繩頭外露。一人端上背簍,轉上數圈,在場的人各捉一棕繩,提出獸肉,無論好壞,都無意見。田邊、地角、道旁的水果,成熟以後,路人亦可隨意摘食。這些, 都保留著原始分配的痕跡。
黔江是多民族聚居之地,少數民族達13個。在這里世居的土家族、苗族占總人口的一半以上。由於各民族交錯雜居,長期的經濟交流、文化交往,風俗相染、語言相習,共同進步,共同發展,創造了這里獨特的文明史。
走進土家苗寨,翠竹嶺下,古樹叢中,可見座座寨子,依山傍水,清幽神秘。進得吊腳樓,主人熱情奉上清香爽口的油茶湯,冬暖身,夏消暑,讓人倦意頓消。倘若遇上「哭嫁」.「跳喪」,盡可領略土家族、苗族的婚戀情、生死觀。土家族的「趕年」、「四月八「和苗族的「趕秋「等節日,更是場面壯觀,氣氛熱烈,頗具古風。
土家苗寨蘊含著豐富的民間文化和民間藝術。土家族的擺手舞,銅鈴舞,苗族的蘆笙、木鼓舞,弛名遐爾,久負盛名。土家刺綉,苗家臘染,堪稱一絕。土家苗寨更是歌的海洋,人人會歌,無處不歌,歌山歌海,情溢山寨,有「對歌「「盤歌「「山歌「「薅草鑼鼓」等,生動形象,音韻和諧,情意真摯,優美悅耳,聞之如品甘飴,如沐春風。
土家族的風俗有哪些 7土家族把喪事稱為「白喜」。對死亡待有樂觀態度,認為高齡老人去世是「順腳路」,成為生命禮贊、祝福新生的一種土家巫文化,對死亡是一種「靈魂不死」、「死後脫生」、「死是福」的生死觀。認為生而死,死而生,死亡好比新生嬰兒降世一樣可喜可賀。因此,土家族人死後有繞棺、跳「喪葬舞」的習俗,起源於清江流域的武落鍾離山,是一個勇猛強悍的部落,在清江上游的鹽陽、夷城等地建立過原始部落聯盟,後來成為了巴國。
跳「喪葬舞」在湖北長陽、巴東、建始、鶴峰、恩施的清江沿線流行。魏晉南北朝時就有「父母死……打鼓踏歌,親屬飲宴舞戲。」巴氏祭其祖,擊鼓而祭,叫嘯以興哀,「蠻夷信鬼尚巫,伐鼓踏歌,以祭神。」在鄂西生息過的巴人,死了老人,闔族不悲,且把它當作歡樂的喜事,舉辦「白喜」,「伐鼓踏歌」,「其歌必狂,其眾必跳」,合族舉慶,以祝其功,這在當時當地的漢人是不會這樣辦的,表現了強烈的祖先崇拜和圖騰崇拜意識。
流行的長歌詞是「走進門來抬頭望,桑木彎弓掛牆上」,「三夢白虎當堂坐,白虎坐堂是家神。
「先民在上,樂土在下,向王開疆闢土,我民守土耕稼」從繞棺、跳「喪葬舞」以:鳳凰展翅、犀牛望月、牛擦癢、狗吃月、燕兒銜泥、幺妹子姐篩籮、猛虎下山等舞蹈動作,這些舞蹈動作是巴人對他們祖先勞作、生活和娛樂的高度概括,如「鳳凰展翅」,二人背對背,雙臂展開,上下扇動,恰似鳳凰展翅欲飛,其動作含蓄,隱喻力強。擦癢」,二人背靠背,雙手叉腰,左右相對擦晃,腰胯以下作慢幅度顫動,穩健明快。
最為壯觀的是「猛虎下山」,那是在午夜過後,酒醉舞蹈,人們疲倦欲困時,舞者跳著跳著,忽聽鼓點一變,二人中的一個猛然跳躍騰空,一掀舞伴,然後兩人躬身相對逼視,忽而擊掌、撞肘,前縱後掀,一躍一撲,模仿猛虎撲食的各種動作,口裡還發出一陣陣虎嘯聲,最後一人被另一人挽著從頭頂上後弓翻躍過來,其動作形象給人以其祖先為虎的粗獷雄壯的崇敬感受。
其他動作不少是模擬表演他們的先民擲鏢漁獵、廝殺械鬥的動作,如「打上二十一」中的擊掌,「幺姑姐篩籮」是土家族習俗渾朴、淳厚古雅的寫照。
「燕兒銜泥」,是一個高難度動作,一人丟一手帕(或其它物件)下地,另一人叉開雙腿站立,隨著鼓點的急驟加快,慢慢彎下腰,但雙腿要直,最後以嘴近地銜物,雙手後翹作燕兒翅膀扇動狀,反復數次。
5、土家族有哪些風俗習慣?
1、擺手舞
是土家族比較流行的一種古老舞蹈, 狩獵舞、農事舞、生活舞、軍事舞等,它節奏鮮明,形象優美,舞姿樸素,有著顯著的民族特點和濃厚的生活氣息,深為土家族人民所喜愛。擺手舞根據規模大小可分為大擺手和小擺手。
2、舍巴歌
伴隨擺手舞產生的擺手歌俗稱「舍巴歌」,它是土家族的創世史詩,由祭祀歌和伴舞歌兩部分組成。擺手歌描述了人類起源,追溯了民族來源和遷徙歷史,歌頌了祖先業績和英雄事跡,表達了土家人對生活的熱愛和理想的追求。
3、山歌
歌詞以二、四、五三種句式居多,有單唱、對唱、一人唱眾人合等形式。從歌唱樣式上看,土家山歌「高腔」抒情,稱「喊山歌」;「平腔」敘事,為「唱山歌」,且分類細致,採茶歌、穿號子、翻山調等曲式各異,韻律跌宕。
4、打溜子
土家族打擊樂「打溜子」,以其獨特韻味,豐富曲牌而聞名,多用於民間喜慶活動,如今因被賦予新的時代內容而大放異彩,廣泛運用於建新房、送新兵、迎勞模、慶豐收和各種民族節慶中。
5、毛古斯
跳「毛古斯」是土家族民間古老的集歌、舞、話為一體的「似劇似舞」的祭神戲劇。演劇者渾身用稻草、茅草、樹葉包紮著,扮成祖輩兒孫一家人,動作粗狂滑稽,或碎步進退,曲膝抖身,或左右跳擺,渾身顫動,或搖頭聳肩,且自始至終伴講語詞怪誕的土話,唱土語歌。
6、土家族有什麼風俗習慣?
土家族民間非常重視傳統節日,自年始至年終,可謂月月有節。
正臘月間的年節、元宵節,二月社日、花朝節,三月寒食節、清明節,四月初八牛王節,五月端午節,六月初六向王節,七月乞巧節、女兒會、月半節,八月十五中秋節,九月初九重陽節,十月初一「寒衣節」等等,都是較為重大的節日。
在眾多節日中,以「過趕年」最具特色,現只有部分地區保留這一習俗。過趕年,也稱過蓑衣年,即逢月大臘月二十九過年,月小臘月二十八過年,因比漢族提前一天過年,故名。屆時家家戶戶都要殺年豬,做綠豆粉、煮米酒或咂酒等。
(6)屬於土家族傳統風俗文化擴展資料:族稱
土家族自稱「畢茲卡」、「密基卡」或「貝錦卡」,意為「土生土長的人」。
歷史上,土家族先民被稱為「蠻」或「夷」。宋代以前,居住在武陵地區的土家族與其他少數民族一起,被稱為「武陵蠻」或「五溪蠻」 。宋代以後,土家族就單獨被稱為「土丁」、「土人」、「土民」或「土蠻」等 。改土歸流後,隨著漢族移民的增加,「土」、「客」、「苗」往往對舉,以對武陵地區的土家、漢、苗三族進行區分。
「土家」作為族稱,是在較晚時期出現的。民國時期的《咸豐縣志》將土司後裔的「支庶之家」稱為「土家」,而將當地漢族移民稱為「客家」。
7、土家族的風俗習慣
土家族人民勤懇耕山,善於漁獵,並在冬春季節「趕杖」(圍獵)。主食包穀、稻米,土家族地區最普及的風味食品是糯米粑粑、米炕臘肉和唐饊。在服飾方面,女裝為短衣大袖,右衽開襟,滾鑲2~3層花邊,原著8幅羅裙,後改為鑲邊筒褲;男裝為對襟短衫,頭纏2~3米長的青絲帕。很多地方土家族的服飾與漢族差不多。只有在隆重集會和節日,或偏僻山村,能見到土家族傳統服飾。在住宅建築方面,土家山鄉的吊腳樓最為有特色。這是一種干欄式結構,樓下喂養牲畜或堆放雜物,樓上作姑娘們的閨房,是織布、綉花、績麻、做鞋之所。這種設計,既克服了山區地勢不平的限制,又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空間;既通風,又防潮;既安全,又衛生。
土家族在古代曾流行過姑家女兒必嫁舅家(稱為還「骨種」)的交錯從表優先婚姻。還有兄亡弟收嫂,弟亡兄納弟媳的收繼婚。男女原多對歌相愛結婚。隨著封建經濟的發展,婚姻逐步受到財產的限制和父母的約束,直至建國前,盛行封建買賣婚姻。建國後,自由戀愛,婚姻自主多了起來,但在農村父母包辦婚姻依然存在。過去多行火葬,送葬時請土老師(巫師)念經,道士開路。後來受漢族的影響,實行土葬。
在節慶方面,以過四月八、六月六和土家年為主要節日。最隆重的是過土家年,俗稱過「趕年」,即趕在漢族過年的前一天進行,大年為臘月二十九,小年為臘月二十八
8、土家族的傳統文化
一、節日
土家族民間非常重視傳統節日,自年始至年終,可謂月月有節。正臘月間的年節(過趕年)、元宵節,二月社日、花朝節,三月寒食節、清明節,四月初八牛王節,五月端午節,六月初六向王節,七月乞巧節、女兒會、月半節,八月十五中秋節,九月初九重陽節,十月初一「寒衣節」等等,都是較為重大的節日。
二、婚戀
土家族歷史上的婚姻比較自由,男女雙方經過自由戀愛,徵得雙方父母同意,經土老師(巫師)作證,即可結為夫妻。在恩施石窯、大山頂等地,有「女兒會」的習俗,即每年農歷七月十二日,青年男女通過「女兒會」,唱歌跳舞,彼此愛慕,結為終身伴侶。
改土歸流後,土家族被迫實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辦婚姻。土家族實行一夫一妻制,解放前有姑舅表婚和填房婚之俗。姑舅表婚,即姑家之女必嫁舅家之子,又稱「還骨種」;兄亡弟收嫂,弟亡兄收弟婦,稱為「坐床」。但這些習俗到近代就已不存在了。
三、喪葬
土家族過去多行火葬。送葬時,請土老師念經,道士開路。祭弔死者,由土老師椎牛祭神,牛頭歸土老師獨占,貧苦者往往借牛為祭。後來,因受漢族影響,均改為土葬,程序分為入殮、葬禮、送葬、安葬、葬後事等部分。
在清江流域以北的土家族地區,流傳著一種特有的古老葬俗歌舞「跳喪鼓」,又稱「跳撒爾嗬」。山寨里,無論誰家老人去世,必請師傅到家裡來打喪鼓。當夜,嗩吶高奏,鑼鼓喧天,鞭炮不停。喪鼓一響,相鄰村寨的人們齊來奔喪。
「跳喪鼓」是在靈柩前由擊鼓師傅擊鼓,歌師叫歌,跳者接歌而起的舞蹈。一般以兩人以上的雙數舞者在棺木前對舞,跳至高潮時少則可達百人,多則可達上千人前來或舞或觀。舞者交替上場直至天明。
(8)屬於土家族傳統風俗文化擴展資料
關於土家族的族源,說法不一。
一說是古代巴人的後裔。認為從《十道志》等書的記載和唐代劉長卿、劉禹錫等人反映湖南風習的詩詞來看,「巴人」的確廣泛進入湘東北、湘西和沅、湘流域;今湘西土家族自稱「畢茲卡」(「比茲卡」)。
歷史上巴人聚居與活動區域內的有些地名,讀音與「比茲」近似;巴人的姓名、族名等,也有些和「比茲」的讀音近似;巴人和土家族都有關於虎的故事與神話;巴人崇拜白虎神與土家族相同;巴人與土家人的姓氏一部分相同。
一說是古代由貴州遷入湘西的「烏蠻」的一部。此說根據《溪州銅柱記》說:「蓋聞牂牁接境,盤瓠遺風,因六子以分居,入五溪而聚族。」認為土家族來自貴州。貴州境內一直有「比茲」族,如民國《大定縣志》卷五謂:「比濟系白羅羅之名,因號其地為比躋,久之訛為為畢節」。
元代的《經世大典 招捕總錄》的《八番順元諸蠻》篇中也說今貴陽、惠水之間有「必際」一族。「比躋」、「必際」,當即「比茲」,和土家族的自稱相近。據歷史記載,中唐以後,「越嶲」一帶的「烏蠻」曾入貴州 。
「兵敷出,侵地數千里」 。當地土著一部分被其征服,就是「白羅羅」稱謂的起源,一部分與他們進行長期的斗爭,最後被迫遷入湘西和雲南。「土家」這個名稱即是對新侵入的「烏蠻」而言。土家族的語言與西南彝族比較接近,也是土家族來自貴州的一個佐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