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寧縣風俗
1、武寧縣中秋節來歷的傳說
中秋節的由來與傳說
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和其它傳統節日一樣,也是慢慢發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早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後來貴族和文人學士也仿效起來,在中秋時節,對著天上又亮又圓一輪皓月,觀賞祭拜,寄託情懷,這種習俗就這樣傳到民間,形成一個傳統的活動,一直到了唐代,這種祭月的風俗更為人們重視,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這個節日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中秋節的傳說是非常豐富的,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葯之類的神話故事流傳甚廣。
中秋傳說之一——嫦娥奔月
相傳,遠古時候天上有十日同時出現,曬得莊稼枯死,民不聊生,一個名叫後羿的英雄,力大無窮,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侖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多太陽,並嚴令最後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
後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後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後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
一天,後羿到昆侖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葯。據說,服下此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後羿捨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暫時把不死葯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葯藏進梳妝台的百寶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見了,他想偷吃不死葯自己成仙。
三天後,後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蓬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待後羿率眾人走後不久,蓬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後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葯,身子立時飄離地面、沖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後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生的事。後羿既驚又怒,抽劍去殺惡徒,蓬蒙早逃走了,後羿氣得捶胸頓足,悲痛欲絕,仰望著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拚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進三步,無論怎樣也追不到跟前。
後羿無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後花園里,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里眷戀著自己的嫦娥。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中秋傳說之二——吳剛折桂
關於中秋節還有一個傳說:相傳月亮上的廣寒宮前的桂樹生長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邊有一個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後,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攏了。幾千年來,就這樣隨砍隨合,這棵桂樹永遠也不能被砍光。據說這個砍樹的人名叫吳剛,是漢朝西河人,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錯誤,仙人就把他貶謫到月宮,日日做這種徒勞無功的苦差使,以示懲處。李白詩中有「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的記載。
中秋傳說之三——朱元璋與月餅起義
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於元代。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備起義。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消息十分困難。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計策,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裡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齊響應,起義軍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達就攻下元大都,起義成功了。消息傳來,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並將當年起兵時以秘密傳遞信息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群臣。此後,「月餅」製作越發精細,品種更多,大者如圓盤,成為饋贈的佳品。以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
2、九江有個叫武寧的地方嗎?
武寧縣位於江西省西北部,地處湘鄂贛三省邊陲要沖,距南昌130公里,武漢260公里,長沙310公里。,轄8鎮11鄉,1個街道辦和1個開發區,。
武寧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武寧在商代(約公元前16-11世紀)為艾侯領地,故有古艾之稱,正式建縣於唐長安四年(公元704年),距今已有1300年的歷史。歷代詩人名士如柳渾、蘇軾、黃庭堅、周濂溪、盛文郁等曾在這里為官、游覽、隱居,留下許多膾灸人口的詩篇、佳話,形成一處處富有傳奇色彩的人文景觀。
武寧資源豐沛、物產富饒。全縣林地面積公頃,%,活立木蓄積量773萬立方米,是江西省重點林業縣之一;全縣大小河流603條,水域面積46萬畝,,;地下礦藏十分豐富,已探明的礦藏30多種,其中煤、鎢、銻、釩、大理石、石灰石、瓷土為主要礦種,儲量巨大。系列食品罐頭、果糕、葯用膠囊、鎢銻製品、竹木製品等工業產品走俏國內外市場;優質米、名貴中葯材、特種水產、香菇、板筍、茶葉、獼猴桃等名、優、特農副產品久負盛名。
武寧山青水秀,風光旖旎。境內有浩瀚百里、綠島如蓮,被譽為「江西萬島湖」的生態柘林湖;有峰巒疊翠、溝壑流泉、懸崖怪石,被稱為「百里芙蓉帳」的武陵岩森林公園;有景緻迷人、風俗獨特、倚臨九宮山、極賦葯療價值的上湯溫泉;有寺院庄嚴、香火鼎盛、享譽海內外的佛教聖地楊洲彌陀寺;有蜚聲遐邇、朝拜絡繹、富於神秘色彩的太平山道教佑聖宮;有道路幽險、奇峰絕壁、充滿神奇傳說的吳王峰;有深藏山腹、石柱林立、喀斯特岩溶地貌的魯溪洞。
3、江西人的風俗習慣是什麼?
1.作客講筷禮
客家人在宴席上用筷的禮數很多,客人入座後切不可急於動筷,只有等主人先握筷,客人方可動筷,餐畢客人要用筷向全桌示意,然後把筷子架放在自己的空碗上,以表示"人不陪席筷陪席"。客家人特別忌諱"碗口筷",即把筷子平放在碗口上等。
2.送果子包
贛州城內流行送果子包的風俗,無論探親訪友、結婚嫁女、建房買空賣空屋、生子慶壽、經商開業都習慣以果子包相贈送,果子包成了賀喜和答謝親戚朋友熱忱心意的好禮物,沒有果子包,意味著有失傳統禮儀,果子包裝的食品質地好壞數量多少,表露出主人家底的厚蘊,賓主相互關系的親疏。
3.穿木屐
木屐是一種古老的鞋、用木板做成,當地人稱之為施板子,贛州人穿木屐的習俗直保持到現代。
4.婚娶儀式
客家人的婚嫁習俗,在清代和民國期間,其程序為:①傳庚。媒人將女方生辰八字傳與男家。②排八字,將當婚男女生辰八字請日館先生推算,無相剋方可對親。③牽紅單。女方用紅紙列出聘金、禮單,由雙方議定。④定親。俗稱壓八字,男家擇日將禮金及魚、肉、禽、谷、餅等物送至女家點收。⑤報日。男家選定成親吉日良辰,報知女家,並經女家同意為宜。⑥迎娶。男家預備聘禮、鼓樂、花轎,前往女家迎回新娘。⑦拜堂交婚,又稱合香。交婚儀式中先進行斬煞,新娘至門前,由當地紳士或老者右手持刀,左手執雄雞一隻,唱呼贊語,用刀斬煞。再舉行交婚,新婚夫婦入堂,出禮生點燃紅燭,唱呼贊語,新婚夫婦拜祖或互拜,後進入洞房,喝交杯酒。建國後婚俗有所簡禮,其程序大致可歸納為:看親、調憑記、牽紅單、查家舍、壓八字、歸親等六步。
4、各地的結婚風俗習慣有什麼不同
澧州的新婚嫁娶習俗
舊時的澧州,即澧水流域一帶的男婚女嫁,講究門當戶對,以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為法度,遵循「一女不嫁二夫,有子守節撫子,無子終身孀居」的古訓,有權有勢者,三妻四妾。除媒妁說合之外,婚姻形式還有:指腹為婚、搖窩婚、搶親、換親、早婚、重婚、近親婚姻。而人們對視為終身大事的男婚女嫁,卻持十分審慎的態度,並還興起許多規矩或程序,增加了生活的喜慶樂趣。
一、定親
男女婚嫁極重「明媒正娶」,男方一般在10歲左右時,其父母相中了某女,便請媒人說合,若女家同意,便接算命先生合「八字」,稱為「合婚」。合婚主要看男女雙方的八字生、旺、合、襯以及刑、沖、克、害的程度與情況。然後,在此基礎上訂吉日交換男女生辰八字,謂「換庚」。男方備禮,隨媒人到女家,確立婚姻關系,叫「定親」,即訂婚。解放後,此俗演變為「看人家」,由女方本人及女方己親3至5人不等一起到男方家相親。訂婚時,由男方給女方為數不多的彩禮,一般是幾尺自製的土白布(即裹腳布,為女子裹腳用,此禮在解放時廢止)。這時,男女雙方一般不走動,因此,互不相識。但男方要主動向女方家賜節氣、拜年,即農歷的五月初五、八月十五、過大年,男方都要帶上彩禮送往女方家,稱為「過茶」。禮品主要有自釀白酒、豬肉、粉絲、紅糖等。男方回家時,女方則回贈一些禮品,如女方自做的布鞋、綉花鞋墊(即掩底)、荷包、絲制甩纓褲腰帶等。
二、報期
男女雙方到十七、八歲達到婚齡時,男方開始請媒人向女方正式求婚,並把結婚佳期定好,請媒人送給女方,這叫「送日子」,也稱為「報期」。報期一般定為農歷8月,報期時男方備下的彩禮都頗為豐厚,如豬肉、鯉魚、米酒等,一般每樣16斤,流糖餅(用麵粉製作,裡面放糖燒烤而成)120個,一對副食包(每包12兩至一斤,老式秤16兩為一斤)等。女方家同意後,回贈鞋、襪、傘等,同時列出享受「小禮」人員名單,一般同輩人不享受小禮待遇,只有父輩、祖父輩才能享受,凡享受小禮的長輩在女方結婚生孩子後,必須參加「娃周」喜慶,送去賀禮。另外,男方還應為女方做新婚嫁衣。
三、過禮
臨近婚期,男女雙方都要做好婚慶酒宴准備,男方叫「接新姑娘」或娶親,女方叫「嫁新姑娘」或嫁女。雙方除邀請客人之外,男方要殺豬宰羊,備齊雞、鴨、鵝、魚等,還要做好新房(洞房)的准備,備一張新婚床,其餘木製傢具均由女方准備,即兩口木箱子、兩口大木櫃,稱兩箱兩櫃或四箱四櫃,還有盆、瓢、碗、碟、瓷器等;女方要准備床上用品,被子各兩套或四套。凡在報期時女方向男方要的彩禮多,女方在出嫁時嫁妝也就相應多些。這時候,男女雙方都要邀請親戚朋友,大擺宴席,以示祝賀。
正式結婚的先一天,由男方把禮物,如女方嫁衣、整豬、整羊、大鮮魚、流糖餅、紅包等全部由媒人帶新郎一同送到女方家,稱為送「水禮」,也叫「過禮」。
四、陪十姊妹
女方接到男方送去的生活禮品後開始設宴整酒——「嫁新姑娘」。新姑娘在這一天要請兒女雙全的婦女,即「開臉媽」為新娘「開臉」,也就是用細線將新娘臉上的汗毛絞掉,因為開臉了才稱為大人,沒開臉的只能稱為毛女。同時,插花抹粉、妝扮新娘。晚上要請同輩份的年齡差不多的,未婚的九個姑娘陪新姑娘,叫陪「十姊妹」。主要是陪吃、陪喝、陪唱。此時新娘開始哭嫁,哭嫁內容主要訴說難舍故土之情、父母的養育之恩、姊妹情誼等等,哭得越傷心、越動人就越說明新姑娘品行好、孝心好、懂事。陪十姊妹時還要燃放鞭炮。
五、陪十弟兄
就在女方家裡准備嫁「新姑娘」的同時,新郎家裡要選九個年齡相當,同輩未婚的男子陪伴新郎,叫陪「十弟兄」。陪「十弟兄」時,主要以喝酒吃菜,唱歌為主。在「十弟兄」中要推選一位活動能力較強的主持人來主持,增加歡樂氣氛。下廚的廚師在為他們准備的酒菜盤中展示雕花藝術,一般用生蘿卜、黃瓜、辣椒、青菜等簡單製作而成,意為收取小費。食客在喝酒時唯恐歡樂內容單調,由主持的帶頭吃有雕花的菜,也有的按花的擺放位置、朝向、近位者帶頭吃花。一般要好一點的菜才有花,由於婚期一般在冬季,所以暈菜上桌後容易受涼,要將冷盤換成熱菜,也跟吃有花的菜一樣,需得用錢買,由主持人、新郎、帶頭將賞錢丟在要換或要加補的菜盤中,其餘食客均要給賞錢,多少不限,跑堂的人將要換或加的菜盤端給廚師,廚師將賞錢一大部分留給自己外,另一小部分賞給幫廚的人,這樣皆大歡喜。陪「十弟兄」一般要進行到半夜左右(澧縣夢溪一帶的「陪十弟兄」則在新婚夫妻完婚當日,拜過天地之後進行,新娘一同參加。待此議程結束,新郎新娘才進入洞房,「鬧房」開始)。
六、送親
正婚日那天,女方送親除上親外,還有己親。女方的發親一般較遲,視路程遠近而定。而男方在這一天則熱鬧非凡,安排有專門的人篩茶、敬煙,還有一名專門招待客人的「支客仕」,一名收情管錢的「管帳先生」,一班「座堂吹」(一般有兩支嗩吶,一面鼓,擺在新婚堂屋的街沿兩角,見有客來吃酒,便吹打一番,因此稱為「座堂吹」)。這時,新郎家所有房屋均應布置一新,門上貼喜聯,洞房貼婚聯、紙花,新房內除一張新人床外基本上再無他物,待女方嫁妝到後,立即擺放傢具,以示熱鬧、氣派。到男方家吃酒的百客開席較晚,一般都在新娘娶進新郎家門之後。吃酒者都要上人情,上情一般為大洋,有的上稻穀,有的上大米,現在則流行上現金。
七、接親
接親時,男方要組成接親隊,一般要50——60人。接親的隊伍主要由三部分人組成:一部分是抬轎的20人左右,他們要分別抬一頂大轎、五頂小轎,大轎專門接新娘,五頂小轎分別抬送親的媒人、兩個上親、兩個舅哥。此日舅哥稱為「書客」,因為這天他是最受尊重、可以直接在書房休息的人。大轎一般是由八個人抬,小轎由兩個人抬。在抬轎隊伍中還有專門的挑箱工、剃刀工(專門在前面為抬轎隊伍掃清道路兩邊的樹障);一部分是「點子」樂隊,嗩吶、鑼鼓,稱為「點子」,有的請一班「點子」,有的請兩班「點子」,現改為樂隊,有6——12人左右;另一部分是專門安排抬嫁妝的人,一般有10——20人左右。娶親的人到了女家,女方家的廚師和幫忙的人都會關門,向新郎索要喜錢湊趣逗樂,然後方才開門備酒席,筵畢,新郎給女家長輩行四大禮,新娘戴鳳冠霞披,這一切就序後,女家燃放鞭炮,鼓樂齊鳴,新娘上轎,送親、迎親隊伍即一路吹吹打打、熱熱鬧鬧。
新娘上轎時,由新娘的兄長(舅哥)將其背上轎,新娘不能穿鞋,意為新娘不能將娘家的灰塵帶到婆家。迎親隊伍快到男方家時,凡抬嫁妝的隊伍要先進屋,以便迅速擺放傢具,新娘隨行的「嫁被」要被安排專門的「牽被」人(一般是賢惠又有兒有女的中年女子)迅速將新婚床鋪好,洞房隨之布置完畢。女方的嫁妝,包括嫁被在離開女方家時,都會為抬嫁妝、「牽被」的人,巧妙地放入「紅包」,亦叫「封頭」、「喜錢」。
八、成親
新娘大轎到了男方家門前,要不斷停頓,即所謂「礙轎」,意思是要新郎出來給新娘和上親,特別是給新娘敬禮,要新郎親自出門請親,新郎即在媒人、親友的擁簇下來給新娘行鞠躬禮,經過這樣不斷反復停頓、敬禮後,迎親隊伍才慢慢將新娘抬進男方的房屋,快進屋時,男方即燃放鞭炮,意為「接親」。迎親的大轎也可一直抬進男方堂屋,再由男方指派專門挽扶新娘的「引親婆婆」將新娘挽引下轎,當即由禮儀先生司儀:一拜天地,二拜父母,夫妻對拜、喝交杯茶,進入洞房。於是,「鬧房」開始,所謂「鬧房」,即在新房內找新郎、新娘嬉戲、講笑話、作樂,這一般是同齡同輩人居多,但也有長輩或晚輩的。鬧房時,不管客人怎樣講話,怎樣開玩笑,即使有過份行為,新郎、新娘都不得生氣,因為有一個不成文的習慣規定:「新婚三天無大小」。可見鬧房時的歡樂氣氛之濃。
九、拜茶
第二天早上,新郎、新娘洗完臉後,由男方指定的長輩,有的是姑母,有的是舅娘,將新郎、新娘帶領著介紹給客人們。介紹順序為上親、父母,其他親友,新郎、新娘則按介紹順序開始抬茶獻茶(所謂抬茶,即用一個專為篩茶的擱盤,新郎新娘將擱盤抬著請茶),茶為紅糖開水,稱為新姑娘糖茶,有的稱為新婚抬茶,新婚夫妻則稱為「拜茶」,「拜茶」都應在客人圍著四方桌落座後方才進行。但也有為老一輩送茶上房、送茶上床的。在「拜茶」的同時,對長輩一般要「獻鞋」,凡所獻之鞋都是新娘待嫁時親手所做的布鞋(現一般是買的鞋,也有的取消了此俗),以示新娘乖巧、能幹、懂禮行。獻鞋時不獻給上親,只獻男方長輩。凡喝抬茶者都要給茶錢,喝茶後將錢放在茶杯里,由新娘收著作為私房錢,茶錢給多少,數額不定,一般己親、長輩會多給一些,其他客人表示一下就可以了。凡接到鞋的客人「茶情」最重。早飯後,所有客人離去,婚宴結束。上親回家時一般人平一斤肉(稱為「吊吊肉」),一對包(副食),作為回禮。
十、回門
新娘一般在新婚後10天回娘家(叫「回門」),也有的三天回門。現都改為第二天回門,回門後當天返回。新婚蜜月期一般為30天,30天滿為「滿房」,也意味著新婚蜜月期的結束。滿房後新娘可回娘家住,叫「住娘屋」,一般住28天,到時新郎會去將新娘接回。(於乾松、謝成東)
5、江西民風民俗資料
江西民風民俗資料
據悉,江西地處南方,是一個風景如畫,美麗動人的城市。而這里不僅擁有美麗的風景名勝,更擁有很多珍貴的傳統民俗風俗和歷史文化。下面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江西民風民俗資料【1】
江西地處南方,是一個風景如畫,美麗動人的城市。而這里不僅擁有美麗的風景名勝,更擁有很多珍貴的傳統民俗和歷史文化。
彩燈舞
彩燈舞,主要流行贛北語系各縣,其中九江、瑞昌、武寧、永修等地廣為盛行。古代的彩燈舞,大都表演在人們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時。今天每逢佳節喜慶之日,人們或在長街廣場,或在村頭灣邊,舞起各式各樣的彩燈,以增添歡樂氣氛。
彩燈種類繁多、名稱各異,其主要有:龍燈、獅燈、蚌燈、車力燈、茶籮燈、跑馬燈、采蓮燈等等。
九江“龍燈”
九江“龍燈”又稱“龍舞”,俗語“玩龍燈”。其形象各有特色,多用竹、木、布、紙等紮成,節數多則近百數,少則二、三十,但均為單數。軀體內能燃燭者稱為“火龍”,不燃者稱“布龍”、“沙龍”。“龍舞”套路甚多,常見為一手舉紅色綢珠,在兩條“龍”之間戲其作舞。“龍”隨紅珠或騰躍、或滾動、或盤起、或穿插,使觀者目不睱接。
九江各縣“船燈”又稱“采蓮船”。它用竹篾紮成一小船,蒙以彩布或彩紙,用綠色綢布表示水紋遮住少女雙腳。船外有艄公艄婆,艄公撐篙(槳),艄婆撐舵,手搖大蒲扇;三人動作協調,模擬上灘下灘、順風擱淺等行船動作,船中少女唱各種小調,並配以鑼鼓,艄公艄婆不時插話幫腔,詼諧滑稽。
湖口漁鼓
湖口漁鼓,流行在湖口及鄱陽湖濱地區,它以豐富的鄱陽湖漁歌和民間小曲為基調,既能一曲單用、一曲多用、多曲聯用;又能以唱為主、說唱結合。演唱時,表演者左手持用河豚魚皮蒙的竹製鼓筒。右手執一根精緻小木棍,同時拍擊鼓面和小跋,發出清脆、渾厚的“二響”聲。其聲似漁舟披風拍浪,旋律流暢,曲調婉轉,有濃郁的水鄉生活氣息。
儺 舞
儺舞,又叫“大儺”、“跳儺”,俗稱“鬼戲”或“跳鬼臉”。它淵源於上古氏族社會中的圖騰信仰,以後發展成原始巫教中的一種儀式,並逐步演變成有固定目的和內容的節令祭儀。這種歷史悠久的民間舞蹈,一般有兩種表演形勢:一種由主角四人表演,表演者頭戴面具如冠,身著獸皮,手執戈盾,口中發出“儺儺”之聲。另一種由十二人組成,每人朱發畫皮,手執數尺長麻鞭,甩動作響,並高呼各種專吃惡 鬼、猛獸之神名,起舞時各有音樂伴奏。
由於儺舞流傳地區不同,其表演風格也各異,既有場面變化復雜,表演細致嚴謹,生活氣息濃厚,舞姿優美動人的“文儺”流派;又有氣勢威武磅礴,情緒奔放開朗,節奏勢烈明快,動作剛勁有力的“武儺“流派。這種古老傳統儺舞之花,至今仍流行於德安、武寧、都昌等縣的舞台、廳堂和村鎮田頭。
瑞昌船鼓
船鼓,舊稱“龍船鼓”。原為濱湖水鄉居民在端陽節龍舟競渡時的演唱小曲,清代乾隆年間傳入瑞昌。在逐步吸收當地民間曲調的基礎上,得以豐富和發展。伴奏樂器除原來的小鼓、馬鑼之外,又增添了歡樂的嗩吶,形成獨具風採的瑞昌船鼓。
船鼓的演唱形式原為一人站唱,後來發展成眾人幫腔,演唱時在木橙上將裝一隻木刻的 “龍舟”,船頭系一單面鼓和小馬鑼,敲敲擊鑼,以唱為主,兼插說白,唱詞為驛偶句,有五、七、十字不等句。傳統曲目有《鬧端陽》、《花朝調》、《拜新春》等。
瑞昌剪紙
剪紙是我國民間傳統裝飾藝術的一種,瑞昌素有“剪紙之鄉”的美譽。
瑞昌剪紙以簡練優美、構圖勻稱、造型生動、剪法明快為特點。以剪刀為工具,陰、陽剪法俱用。題材多取民間傳說、花卉鳥獸、戲劇人物等。一幅好的剪紙,既可作門窗、頂棚、筐籮、傢俱的裝飾;也可作枕套、鞋面、門簾、桌布的綉樣。給人以美的享受,為廣大人民群眾所喜愛。
武寧採茶戲
武寧地處幕阜山區的武寧縣,境內盛產茶葉。由於當地有採茶歌流行,漸漸形成了採茶小戲, 名為“三角班”,大約在清代乾隆年間,武寧採茶戲就流傳到湘、鄂、贛部分地區,後經許多藝人的創造、革新、逐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武寧採茶戲;並以縣城為中心,在修河上游稱“上河派”,修河下游稱“下河派”。前者受漢劇、湘劇、寧河戲等大型劇種影響,長於做功。後者受湖北黃梅、陽新採茶戲影響,側重唱功。
武寧採茶戲現有大小型劇目150餘種,多數為民間傳說題材的文戲,其中也有少量的武戲。該戲的唱腔可分正腔、花腔、雜調三大類,它們是民間音樂語言和民間文學語言的有機結合,唱腔優美、通俗易懂、有濃郁的地方氣息。
武寧鋤山鼓
鋤山鼓,又稱“催工鼓”、“打鼓歌”。至今武寧縣船灘、溫湯、南嶽、東林、里溪、揚州等鄉甚為流行。它是民間獨具地方風格的傳統藝術,也是集體勞動中以歌助興,擊鼓作氣,寓娛樂於勞動的一種活動。
鋤山鼓多出現於集體挖茶山、鋤油茶林、開荒墾地等勞動場地。幾十人一字排開,由一人擊鼓領歌;眾人一面揮鋤勞動,一邊搭號相和,節奏快慢有致,旋律粗獷,格調高昂。
鋤山鼓點一般分為三番:初番弛而慢,二番漸轉快,三番急而捷。隨著鼓點節拍的起落,歌調節奏的悠揚,但見很鋤飛舞,陣陣“喔唿”之聲鏗鏘作響。
星子西河戲
西河戲流行於贛北的星子、德安、九江一帶,又名“彈腔戲”。因贛江下流分東、西兩河、其西河流經星子境內,故又名“西河戲”,俗稱“星子大戲”。
早在清代嘉慶年間,西河流域各縣就活躍著一支專唱皮黃的彈腔戲班,到清代道光年末年,便在星子縣成立了第一個“義和班”。從此形成了一種以星子為活動中心,以二黃、西皮為主要聲腔,雜以青陽高腔和當地民間小調的彈腔劇種。
西河戲體裁多取材於歷史故事,劇本結構冗長,內容崇高忠、義、廉、孝,台詞念白多鄉音俚語,服裝道具也古色古香。現有傳統劇目約150多種,許多鄉村尚有業余劇團,逢年過節,她以特有的風韻,備受群眾歡迎。
修水寧河戲
寧河戲是江西地方大型古老劇種之一,它發源於修水縣,流行於贛北及湘、鄂、贛交界一 帶。
寧河戲文武兼備,唱、念、做、打完整成套。傳統劇目可查者約4000餘種,多系整本,聲腔以二凡和西皮為主,兼收徽調、崑曲和民歌小調。
潯陽紙扎
紙扎,淵源於古代民間宗教祀祭活動,以後逐漸成為慶祝節日的一種裝飾藝術。
潯陽紙扎習俗,明清時遍及城鄉,每逢節日或喜慶之際,民間藝人則充分施展其技藝,扎製成高意詼諧的“老鼠攀葡萄燈”,喜得貴子的“麒麟燈”,望子健康的“鴨(壓)子燈”,祝賀新婚的“鴛鴦燈”, 祈求豐收的“金魚燈”,以及名種花草、鳥獸等。這些色澤艷麗、造型拙樸、寓意明快的各類紙扎品,均取竹、木、線、紙為主要材料。以竹、木為骨架,以線團縛部位,糊彩紙以裝飾。為喜慶歡快的活動頻添幾份色彩,同時也為哀喪、祀祭場面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
每個地方都有約定俗成的表示親熱的方式,就像銷匙一樣,一個稱呼,一個手勢,就能開啟你與當地人的`屏障。你若身處江西,有一個與當地人溝通的秘訣——親熱地稱呼一句“老表” !可別小看這個似乎有些土氣的稱號,它在江西是拉近陌生人之間關系的橋梁,說不定好客的主人還會因此把你請到家裡,嘗一嘗客家人獨有的“擂茶’。而江西人自己也相互以稱呼“老表”取代“同志”、“老鄉”等說法,朴實中平添一份親切。
江西人對“老表”的青睞由來已久,最早的說法恐怕要追溯到圖騰時代。據象“表”在舊時多指木,清江吳城遺址發掘出商代紅土祭壇“分布著大小洞上百個,多成行排列或間有錯疊,’,這顯然是江淮流域及江南地群原始崇拜的象徵。於是便有人說“老表”本是圖騰表柱的土俗、是圖_象在江雕群中的記憶殘留。這樣的圖騰溯源雖然能把“老表”的起源向前推移,但畢竟涉及謝艮多山代懷能夠蘭並接受的人並小多。老_『_辭按今天的思維力式,把“老表”聊為姑表親。M人喜歡“老表”’外鄉人也『老農”農達他們對江西人的親熱和歡迎。也正因為如此,江西人對表親自妖而然地懷符一種濟意識的眷戀情感,尤其表現在對舅舅的尊重程度上更是外地人所無法比擬的。 ’
但究竟是江西省的表親,還是江西與相鄰省份的表親關系傳說中又有兩種不同的解釋。
有人說,“老表’ 的稱謂是江西客家人為著適應陌生的環境而自發倡起的。秦漢以來,中原漢人或被躍,或駐扎,或尋找新的生存空間而舉族南遷,大都定居於關山重重阻隔的閩、粵、籍山區。土著人自詡為“坐地虎”,稱客家人(即中原漢人)為“過山虎”。土客相爭,奪田奪山,兩虎相鬥甚為激烈。而彼此不同籍、不同姓、不同宗的客家人便睿智地用“老表”這種似親非親、似故非故的稱呼來加強與其他客家人的感情,以達到攜手團結、同舟共濟、患難相依的目的。久而久之,“老表”便約定俗成,成了江西客家人之間聯誼、建立新型人際關系的親切稱謂。
另一種說法也關乎遷徙,卻不是遷入江西,而是遷出江西。“老表”是周邊省份賦予江西始祖的昵稱。因人口過早飽和,江西人大都為稼穡耕墾奔走在窮鄉僻壤之間。福建人覺得只有他們才能叫江西人“老表”,廣東人也認為自己和江西人有著姑表親緣,湖北則傳說當年湖北人曾被殺戮一空,後來是靠著江西的三兄弟遷徙過來,才得以傳承的,至今仍存有紀念這三兄弟的祠堂,更多的還得數湖南人,元末明初的連年戰禍和兵災使湖南大部分地區田園荒蕪,廬舍成為廢墟,原有居民大量散亡,隨後,蘇、浙、院、閩、籍人,特別是江西人大批涌進湖南……民謠便傳出“江西填湖廣”的說法。因此,現在的湖南人一講江西人,多稱江西老表。“江西老表”指江西、湖南兩省人的祖宗存在表親關系,是湖南人對江西人的一種昵稱。
此外,還有一些說法。如:餘南是風水文化的發祥地,籍南客家駕信風水在地方誌上也有載:“俗水,往往葬後^^余年,自行開視,以驗穴之吉。”唐朝末年楊筠松避藤南,外創風水“形勢派”。有人便根據這些史實,判斷籍地先人相信風水,問時乂作辻徙中便於掌握方丨’江網人麥隨請帶‘只喪,即的羅攝,M此被外鄉人稱為“老表”。還有的說法更玄,與張天師有關。眾所周知,張天師擅長畫符,即畫裱。
他曾“佔得天下年熟三十七年,但人民多災難。乃是皇王大帝旨雜,三元三品三官大帝下凡察看人間善惡,善者多傳於人,免得一家災難。若抄得?張免得一家災難,抄得十張免得十家之災。”他的符核得到皇上的贊賞,民間便流傳出“江西老裱”,後來才異化為“老表”。不過,將“老表”一詞傳播開去的還得歸功於明朝開國皇帝朱元境。明史上,在《朱元璋本紀》中講述了一段關於他與漢王陳友諒在江西的戰爭。
據民間傳說,當年朱元捧和陳友諒在鄱陽湖進行了一場殊死較量。當時,陳友諒擁兵60萬,大艦數千艘,朱元璋只有20萬人,且都是小船。在?次戰斗中,朱元璋陷入重重包圍,飢寒交迫,險象環生。在生死關頭,是江西老鄉幫助朱元璋殺出重圍。獲救的朱元璋在跟老鄉告別時,一再叮囑:“有朝一日打下江山,你們別忘了來看我啊。”老鄉接過話似真似假地說:“大人要是登基當上了皇帝,皇宮戒備森嚴,衛士恐怕會把我們這些鄉巴佬攆得遠遠的,到時別說拜見大人,恐怕連人影也見不到啦!”朱元璋笑道:“怎麼會呢?如果衛士擋駕,你們就說是我朱元璋的老表,看誰還敢擋駕?”老鄉響亮地回答:“忘不了,朱大人,日後一定去看您!恭祝您飛黃騰達,心想事成!”
辭別江西老鄉後,朱元璋南征北戰,歷經滄桑,擊敗陳友諒百萬大軍,推翻元朝統治,在應天府(今南京)稱帝,建立明朝。
朱元璋當上了明朝開國皇帝的特大喜訊傳到江西大地,鄉親父老們大喜,立馬推出幾位代表,踐山涉水,千里退適來到應天府拜見朱元璋。衛士聽說客人是皇上的“老表”,果然一路綠燈,暢通無阻。朱元璋得知“老表”來了,便在日理萬機的情況下安排時間接見這幾位特殊的客人。朱元璋身著龍袍坐在龍椅上,看見“老表”進來,龍顏大悅,請他們坐下,隨後便與他們拉起了家常。臨走前,“老表”們把從家鄉帶來的土特產之類的禮物奉上,朱元璋則熱情地給“老表”送行。
皇上破例接見江西“老表”的消息立刻傳遍全國各地,於是“老表”的稱呼代替了“老鄉”。隨著時間的推移,“江西老表”就這樣叫開了,越叫越響,至今常叫不衰。然而朱元璋在歷史上的名聲似乎一直得不到後人的認可他可以殺掉與他一同經歷過腥風血雨的生死將領,難道真的會在乎幾個小小的“江西老表”嗎?於是,便又有了另一種傳聞:
1368年’朱元璋做了皇帝。他手下的各路人馬,紛紛入京向他朝拜和慶賀。他見如此多的人馬一下湧入京城,不但住宿困難,自己也難於應付。於是趕緊下令,要各路人馬按順序進京。當他聽說西南的一路人馬日夜兼程,已達長沙府時,就急傳口諭,命這支人馬“在長沙歇息三天,然後聽旨進京。手下人聽錯口諭,誤將“歇息”聽成是“血洗”——“在長沙血洗三天”。皇帝金口玉牙,出口成旨,違旨者斬。於是明軍在長沙進行了一場血腥的大屠殺。他們見人就殺,不分男女老幼,殺得長沙十室九空,屍橫遍野,血流成河,不見人跡。
過了許多年,從江西那邊“吱呀,吱呀”推過來一輛土車,車上坐著一美麗少女,少女的身後是一英俊的青年男子。他穩穩地推著車,趕著路,出江西,過瀏陽,一路來到長沙東鄉,見這里山清水秀,土地肥沃,氣候宜人,就在這里住下了,男耕女織,安居樂業,繁衍後代,直至百歲而終。以後許多長沙人都視從江西過來的那對少男少女為自己的祖先,江西是他們的父母之地,江西人是他們的親戚。於是,稱呼江西人為老表。
;6、九江市結婚風俗習慣,越詳細越好(包括訂婚、聘禮、迎新娘、酒席等)好的話可以追加50分。急急急!!!
我媳婦就是九江附近的 可以提供給你參考下
訂婚8000
聘禮3W《有錢就多點,要看在哪裡擺酒了,因為女方的酒席那邊是要男方出錢了,就是所謂的聘禮了》
迎娶的時候多帶點煙就OK了,新娘上車前還要給紅包你小舅子什麼的 現金准備個5000左右應該差不多了!
7、武寧臘八有什麼習俗
夏歷十二月初八,中國漢族地區民間流傳著吃「臘八粥」(有的地方是「臘八飯」)的風俗。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臘八粥》:「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豇豆、去皮棗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紅糖、瑣瑣葡萄,以作點染。」。臘八粥和臘八飯一樣,是古代蠟祭的遺存。《祀記·郊特牲》說蠟祭是「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臘八粥以八方食物合在一塊,和米共煮一鍋,是合聚萬物、調和千靈之意。臘八粥又和我國傳統養生文化和美食文化結合,稱為養生佳品。後來隨著佛教的流行,臘日和釋迦牟尼成道日融合,臘八粥也常被附會說成是來自於印度。 起源:古代天子或諸侯,在年終時候要舉行祭祀八種自然神靈的儀式,稱為蠟祭。蠟祭後來流行到民間,其習俗至今還有所遺存,就是臘月初八,南方的人們要吃臘八飯,北方的人們要喝臘八粥。從先秦起,臘八節都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我國喝臘八粥的風俗,在宋代已十分風行。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盛。在宮廷,皇帝、皇後、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並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合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 臘月節,農歷十二月,人們習慣稱為「臘月」。 把農歷十二月稱為「臘月」的原因:《祀記》上面解釋:「蠟者,索也,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臘」與「蠟」相似,祭祀祖先稱為「臘」,祭祀百神稱為「蠟」。「臘」與「蠟」都是一種祭祀活動,而多在農歷十二月進行,據說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下令將每年十二月改稱為「臘月」。而「臘」這一詞到漢代才正式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