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北海喪葬風俗

北海喪葬風俗

發布時間: 2022-09-14 21:29:28

1、廣西喪事的一些規矩

筆者認為你說的是廣西壯族的喪葬習俗吧。內容如下:
1、報喪。 
 壯家有人死後,家人立即燃放大炮竹三響,以示家裡有了死人,向村人、親朋們報喪。同時主家派人到外家及至親者報喪,請道公來做道場,著手辦理喪事。
2、洗禮。
死者主家報喪後,族內的男女就自動地到主家裡,幫忙各種喪事。孝男孝女及族人,戴竹笠,攜竹筒或小水桶,到河(塘、泉)邊號哭,擲幾枚錢於水中,汲水回來浴屍。
3、入殮。道公來後,兒女到齊,由道公擇定吉時,便舉行人殮儀式。
4、停喪。停喪日期,視其家貧富而定,一般為三五日。
5、出殯 。 出殯日子時辰,由道公定,多在白天,且定在下午後。

2、喪葬基本習俗講究,都有哪些?

第一,穿喪服。

在整個喪葬儀式期間,所有的家屬和親人都要穿喪服。直系親屬比如女兒、兒子,還有孫子孫女,是要披麻戴孝,穿麻衣。其他的親戚朋友,要根據身份和輩分的不同,穿著不同的喪服。

現在各個地方的喪服顏色各有不同,一般是藍色、黃色、白色為主。各個地方的習俗不同,即便是同一個地方可能不同的人家,穿著的顏色也有講究,因為有喜喪和普通喪事的區別,這要根據每個喪主家庭的實際情況而定。

第二,出殯。

在過去,出殯就是將棺木抬到山下下葬。親人在送葬的途中,需要三跪九叩。但是現在已經取消了土葬,都改為火葬。所以就是將遺體火化之後,將骨灰盒取回,葬在墓地里。

第三,死牲。

一般來說,喪葬時都要准備一些死牲。根據家庭的經濟條件不同,比較富有的人家會准備豬,窮苦的人家就會准備小隻的雞鴨。這些死牲就是傳統意義上的供品,被認為是非常有福氣的東西。

在喪葬儀式結束之後,這些供品就會分給親戚朋友帶回家。還有一些會把這些供品用於舉辦宴席,因為很多農村在出殯回來之後是要辦宴席的。

第四,焚燒。

在入棺的當天晚上,要指將死者的衣服、被褥等東西都燒掉。意思就是燒掉了這些東西之後,人就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了,連同他曾經的痕跡都一同燒掉了。就像是一個儀式一般,不帶什麼來,也不帶什麼東西走。

除此之外,有些地方還會燒紙房子、紙錢、紙車子等,希望死者到了下面也能夠有錢花,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

第五,服喪。

現在服喪已經變得越來越簡單了,可以在家裡設靈堂。同時,在服喪期間要吃素食,穿素衣。

3、喪葬基本習俗講究,都有哪些?

在中國,一直都把生死之事看得同等重要,所以在民間辦喪事也俗稱「白喜事」。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傳統習俗被簡化甚至遺忘,特別是喪葬白事,更少涉及,如遇上則讓人很是困擾。接下來我們就探討喪葬的習俗有哪些?

首先是指路:需要為離世親人舉行相應的儀式跟活動指路,讓逝者認為這個地方是干凈的,是享福的。其子女要親手給逝者床上准備好的白布衣、藍褲。並且燒毀逝者的遺物,包括衣服、生活用品等。

在死者死亡後家人應當盡快地向親友發出報喪帖,或登門通報死訊,對於遠方的親友,要告訴其舉辦追悼儀式日期。其次是停靈:在民間停靈的時間,一般不超過三天,然後舉辦追悼儀式。在某些地區,會請當地的「先生」,測算合適的時間舉行追悼會。

過去出殯時,親屬都需要披麻戴孝。一般親友要在家屬的陪同下,在靈前舉哀哭悼,直至有人勸慰。如果不是較親近的親友,則可以在靈前燒化幾張紙錢即可。現在因殯葬改革,有所不同,遺體需要火化,所以送葬時一般都是將骨灰盒的正面朝前。

在過去,根據逝者的經濟狀況,窮富不一樣,都要有死牲畜祭獻,供品可親戚分食,也可給幫忙的親友出殯後回來食用。按照習俗,還需要焚燒元寶、黃紙、紙制家用品等。最後還需要服喪,近代變更為祭七,所謂祭七指的是頭七至五七或者七七。需要在家設置靈堂,祭百日跟周年。在服喪期間,要穿素服,吃素食。

4、辦白事各地都有哪些風俗

我們河南農村辦白事一般都是三天。親人去世的頭一天,無論早晚,都算一天。即使是晚上11點多去世,只要不超過12點,都算作一天。那麼,第二天就非常緊張了。親人一死,「治喪委員會「隨即成立。所謂的「治喪委員會「,我們農村叫律事的,往往由村裡的德高望重的老人,或者大隊領導組成。先是報喪,往往由晚輩或者鄰居來執行。女人們則開始置辦各式各樣的孝布,木匠們開始打繩墨,掄斧鑿,做棺槨。第一天的晚上,各門親戚開始探望死者,並嚎啕大哭,表達悲痛哀悼的情思。

如果第一天准備充分的話,第二天上午基本無事。第二天傍晚響器班子就來了。他們一般就是在開晚飯前,滴滴答答意思那麼兩下,就開始吃飯。吃完飯,響器的演奏才正式開始。一般都是請兩班響器班。在之前的農村,晚上沒有什麼 娛樂 節目,全村男女老少幾乎全體上陣,把兩班響器圍了個里三層,外三層,好不熱鬧。但是現在不行了。響器開始後,往往就三三兩兩那麼幾個人,稀稀拉拉的,很沒有意思。曾經有一年的冬天,我的一位表哥,自己一個人一邊看吹響器,一邊烤著火,一直守到晚上九點半。因為他生響器班的氣,他們晚上隨隨便便吹上半個小時,就能掙七八百元。這錢掙得太容易了!主家的錢是大風刮來的?辦喪事的主家,往往要在離響器的不遠處,放置一把椅子,椅子前面放一對死者生前穿過的鞋,就是讓死者看大戲的意思。各門親戚要在主家院里的靈棚里祭奠。

第三天是最緊張的。上午十二點之前,弔唁的親朋好友都陸陸續續到來了,該上禮的上禮,該領「吉利兒」的領「吉利兒」。所謂的「吉利兒「,就是一小塊白布,讓祭奠者擦眼淚用的,它們事後大都成了抹布。要是男人,無論年齡大小,都還能得到一包煙。親人娘家人是需要孝子們親自去接迎的。這是對兒女們是否孝順的一大考驗。一般情況下在孝子們的哀哭聲中,娘家人都會選擇原諒,或者加以贊賞。但是,如果兒女們太不孝順的話,娘家人會藉此大加訓斥,讓這些子孫們當眾出醜。所以,接迎娘家人,孝子們誰都不敢怠慢,見到娘家人後,是一個比一個哭的悲痛。娘家人一到,祭奠儀式正式開始。有祭秦九叩的,有祭攬九叩的,也有三鞠躬的。如果是重要的親戚,有祭二十四扣的。二十四叩祭下來,一個人就需要40多分鍾。所以,這時候,往往律事的就要出面,宣布凡是祭二十四叩的要先交一二百元不等的禮金。一般都能嚇退一些躍躍欲試的祭奠者。

祭奠儀式一般需要一兩個小時,之後吃飯。吃飯都是急速麻利快的,不比紅事吃飯那麼穩穩當當,不緊不慢。用不了一個小時,吃飯結束。祭靈儀式正式開始。一番吹奏後,開始轉靈。現在有的還聘請有哭靈的人。最後,孝子們行祭奠禮,一般由長子摔盆兒。隨後奔赴墓地。在墓地仍有一個簡便的祭奠儀式,之後下葬。

第四天,孝子們要到娘家謝孝。之後,還有頭七,五七等。

我們上海農村這里是這樣的

1-如果人在醫院沒的,小斂後直接送殯儀館,如果在家沒的,屍體就放家中,並設靈堂。

2-家屬小輩及村裡好友守靈三晚。

3-出殯日,親屬及村民一同去火葬場。由殯儀館主持親屬參加大殮入棺。並主持召開追悼大會。完畢屍體火化。

5-家屬拿取骨灰盒。

6-由殯儀館返回後,骨灰盒順便也拿回家,放置靈堂,或直接放入已購買墓地。如有做七,挑選某個七日,由親屬組織安放。

7-燒床器,殯儀館回後,親屬好友一並來到鄉間地里,燒象徵意義上的床及家電日常用具等給故去之人。並撤靈堂。

8-做七,每逢一周,做一次「七」作為紀念。七七四十九天。安置骨灰盒及撤靈堂也可在「七」中調定。

9-百日。一百日也是個紀念日,安置骨灰盒及撤靈堂也可定在這天。

10-冬至,紀念日,有啥吃啥,沒啥凍一夜。

11-清明。

12-哭喪,帶孝等,就不一一復述。

成都周邊地區一直有厚葬的傳統,老人喪禮的隆重程度往往超過年青人的婚禮。現在雖然實行火葬,喪葬儀式越來越簡化,宗教色彩也越來越淡,但對於年齡較大老人的喪禮,一般都稱為"喜喪",其熱鬧氣氛並沒有淡化多少,親戚鄉鄰合作辦喪葬的傳統一直沿襲下來。雖然有大同小異之別,而一般也少不了有以下幾種程序:

1、哭喪。老人一離開人世,守在身邊的親人就要邊哭邊燒紙錢,放鞭炮,意即送魂並通告附近鄉鄰前來弔唁和幫忙辦理喪事。

2、請端公。老人去世當天,喪家要派人將死者的生辰八字與死亡時辰送至端公(即陰陽先生)處,測算火化時間與落葬時間。

4、火化。老人去世後,一般都在第二天火化,一個星期左右落葬。其間都是鄉鄰和親朋好友前來弔唁,喪家每天具備酒席招待。

5、做道場。老人的喪事一般根據家庭的富裕程度而定。有錢人家要請和尚、道士念經做"道場",超度死者亡魂,早升極樂世界。大多數家庭也要請樂隊演奏或歌舞、曲藝等表演。

6、安葬。送殯安葬是整個喪禮的高潮,發喪時間到,禮炮齊鳴,樂隊開路,彩旗花圈,靈牌遺像,送葬隊伍緊隨,場面十分沉重又壯觀。

7、祭日。老人安葬後,還要辦「五七」、「百日"、「周年"等祭拜活動。

一方水土一方俗,各地辦白事的習俗也有多種。拿陝西安康地方來說,辦白事的講究和湖北,重慶一帶相似,卻跟陝北和關中不同。1.要打「夜鬧鼓」,即民間樂隊唱的一種地方戲曲,整夜轉喪,所有親人陪守,並按規矩做很多的事項流程。。2.孝子頭帶孝布,但一般不是穿孝衣。3.請村裡的一位長者或懂禮之人做「執客」,也就是司儀之類。4.辦酒席一般都是八涼八熱,五葷四素八大件。5.要請風水師相地擇吉。6.傳統墳頭就地取材用石頭砌成,形如鼻子,是標準的「鼻子墳」,和南方的「椅子墳」不同。

民間喪葬習俗有這些:

1、停屍儀式: 他被移到正屋明間的靈床上,在親屬們的守護下度過生命中最後的時刻,這叫做"挺喪"。

2. 報喪儀式: 報喪可以說是人死後的第一種儀式了,它用發信號的方式把有人逝世的消息告訴親友和村人。

3. 招魂、送魂儀式:客死在他鄉的魂魄,找不到歸途.除非他的家人替他"招魂",使他聽到那企望著他的聲音,他才能夠循著聲音歸來。

4. 做『七』儀式:人們認為,人死後七天才知道自己已經死了,所以要舉行"做七",每逢七天一祭,"七七"四十九天才結束。這主要是受佛教和道教的影響。

5.弔唁儀式: 一般弔唁者都攜帶贈送死者的衣被,並在上面用別針掛上用毛筆書寫的"某某致"字樣的紙條

6. 入斂儀式: 入殮有"大斂"和"小斂"之分。小斂是指為死者穿衣服,"大殮"是指收屍人棺,漢族民間俗稱為"歸大屋"。

7. 喪服儀式: 在喪禮中,晚輩給長輩穿孝主要是為了表示孝意和哀悼。這本來是出自周禮,是儒家的禮制,後來,又被人們引申成為亡人"免罪"。

8. 出喪擇日儀式: 按照迷信的說法,人在剛日死,應選在柔日下葬;柔日死,應選在剛日下葬,剛日、柔日要配合好才行

9. 哭喪儀式: 哭喪是中國喪葬禮俗的一大特色。哭喪儀式貫穿在喪儀的始終,大的場面多達數次。而出殯時的哭喪儀式是最受重視的,所以有些地方有請人幫哭的習俗。

10. 下葬儀式: 這是死者停留在世間的最後時刻了,一般都非常鄭重其事。

喪葬習俗,是文化,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因地制宜的喪葬習俗很多種,但百變不離其中,就是我們的先祖認為死是另一種存在的開始,所以以活著時的條件,盡量滿足另一種更好的開始!

武漢:清明掃墓奇觀

每當清明前後,一向冷清寂靜的石門峰、扁擔山、九峰等公墓區頓時熱鬧起來。車聲、鞭炮聲、哭聲、嬉笑聲以及小商販叫賣香燭、紙線、食品的吆喝聲遍於四野。只見滿山煙霧繚繞、火光點點,從山腳到山頂布滿了人群,形成了武漢地區獨特的祭掃習俗景觀。

5、民間的喪葬風俗都有什麼?

建國以來,國家提倡殯葬改革,移風易俗,新的喪葬方式漸為本地人所接受。但在過去,半島人遵循先人「入土為安」古訓,對喪葬絲毫不敢馬虎。其有一套繁復的儀式和諸多禁忌,讓人眼花繚亂。時至今日,其中許多特色舊俗已不復見;

治喪,民間認為,凡享年50歲以上,因病老去世的都算壽終,稱「喜喪」(亦即白喜事)。對於這種正常的死亡,家人已有心理准備。一確定親人去世,孝屬們便會爆發性地慟哭起來(人未死時忌哭)。此時,要在逝者腳下供一碗「下腳飯」(亦稱倒頭飯);

用碟盞盛香油點燃作長明燈(又稱引路燈);用碗盛米裝上香。香火、燈火日夜不斷。而喪屬身上即已戴孝,不可以穿鞋戴帽,著手辦理喪事。其所在宗族或社團成員會集資為亡者捐一口棺木。村中親房族人或街坊鄰里便開始義務幫忙打理雜務;

報喪,親人去世後,喪主要盡快給親戚朋友報喪,但其事務眾多,千頭萬緒,無從分身,往往派其親族協助奔走發出訃告。報喪人到對方家不能進門;

對出來迎接的,無論長幼皆須向對方叩首,再告知對方某人因何去世,某日某時出殯等;

入殮,分大小二殮。小殮主要是給死者沐浴、穿壽衣。一般在死者咽氣不久進行,因為時間長了,遺體僵直不好穿戴。壽衣的件數有嚴格的規定,男為雙數,女為單數。若是女性逝者,家人會給其戴上生前佩用的戒指、手鐲等,稱之為「壓殮」;

日後撿骨重葬時取出給後輩婦女佩戴。還會把珠玉貝米之類放進死者口中,稱之為「飯含」或「含殮」;

大殮即入棺。蓋棺打釘時,土佬會問是否還有人未瞻仰遺容。這是防止有喪屬來遲,不及見親人最後一面而出現鬧喪的情況。 守靈 從死者去世到出殯之前,孝屬要日夜輪流守靈,主要是防止貓、狗等動物的闖入,也表示盡孝;

喪服 喪服有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五個等級,稱為五服,適用於與死者親疏關系不同的親屬。而斬衰是最重的喪服,主要適用於死者的兒子、未嫁女、兒媳。其用最粗的生麻製成,不縫邊,簡陋粗惡,用來表示哀痛之深。  

6、喪葬習俗有什麼?

喪葬習俗流有圓墳、燒七、燒百天、燒周年、燒三周年。

1、圓墳

自古中國喪葬習俗有出殯日起三天原墳的習俗,即在墓地下葬的需到墓地,上樑、擺供品、上香、踩院子、燒紙等程式。(骨灰盒在殯儀館存放的,只擺供品、上香、燒紙)。

2、燒七

人死之日起,每七天燒一次紙,燒七次,過七殿,共七七,四十九天,此為燒七。今天的人們往往將做七改變為四次,即:一七、三七、五七、七七。

按喪事習俗,燒一七、七七、以死者兒子為主,稱做:有頭,有尾;三七、以死者兒媳為主;五七、以死者女兒為主。(燒五盆紙花)。按喪事習俗,燒七(做七)。

3、燒百天、燒周年、燒三周年

死者亡故後100天,孝子要上墳燒化冥紙冥錢,或將死者亡靈請回家中祭奠。此亦為小祭,也稱「百日」。

周年分頭周年、二周年和三周年。頭周年、二周年皆為小祭,三周年最為隆重,一般都要過大事,搭設祭棚,請鼓樂手、陰陽班子打醮念經、呈獻紙活、花圈等。


(6)北海喪葬風俗擴展資料:

喪葬中,所有人手握牽引靈車繩索的人一起合唱輓歌。漢代田橫的門客寫的輓歌的歌辭有《薤露》、《蒿里》二章。當時田橫自殺,門客哀悼他,就悲哀地唱起來了。歌辭的意思是說人就象薤上的露水,容易曬干滅亡,又以為人死了靈魂回歸到泰山南邊的蒿里。所以有這兩章。

7、我國各地的喪葬習俗

1、做七儀式:人們認為,人死後七天才知道自己已經死了,所以要舉行做七,每逢七天一祭,七七四十九天才結束。這主要是受佛教和道教的影響。

2、弔唁儀式:一般弔唁者都攜帶贈送死者的衣被,並在上面用別針掛上用毛筆書寫的某某致字樣的紙條。

3、入殮儀式:入殮有大殮和小殮之分。小殮是指為死者穿衣服,大殮是指收屍人棺,漢族民間俗稱為歸大屋。

4、喪服儀式:在喪禮中,晚輩給長輩穿孝主要是為了表示孝意和哀悼。這本來是出自周禮,是儒家的禮制,後來,又被人們引申成為亡人免罪。



5、哭喪儀式:哭喪是中國喪葬禮俗的一大特色。哭喪儀式貫穿在喪儀的始終,大的場面多達數次。而出殯時的哭喪儀式是最受重視的,所以有些地方有請人幫哭的習俗。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