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大田縣的風俗

大田縣的風俗

發布時間: 2022-09-13 07:49:02

1、請問有誰知道福建省三明大田桃坑村的地名由來,或者民間故事?民間諺語、風俗,都可以!200字左右!在

桃坑村以前應該有個長滿野桃子的凹地。(要是神話故事就得全版靠編,等於兩百字作權文)
中原地區古代人取地名,一定離不開四樣:
地形特色(浙江鎮海,福建武夷山之類),這種地名命名最常見,
人事典故(河北邯鄲,河南駐馬店),命名具有很大偶然性
古代遺留(洛,後叫洛陽。洛陽在五帝時期是黃帝的密都,帝嚳的都城。)這個名字用了4000年。最多城市命名就是古代遺留
神話傳說(天山,昆侖等),這種地方極多出現在偏僻的地方,比如什麼觀音山,萬壽山,天池,瑤池什麼的。

2、閩南的風俗有什麼?

1、筅塵日


即年終大掃除。人們為了迎接新年,用嫩竹枝葉、榕樹枝葉,或用稻草、甘蔗葉等紮成長長的撣子,用來清掃屋角樑上的灰塵蛛網,同時也用「桌布巾」來清洗各種農具、物品。「筅塵」的主要目的當然是為了清潔干凈,以便能清清爽爽過個年,同時也是為了驅除病疫,掃除瘟物,祈求來年平安。



2、蒸碗糕


「筅塵」節之後,在閩南一帶的很多地方,如泉州、晉江、石獅等沿海一帶,為過好春節,還要蒸「碗糕」,這「碗糕」也稱為「發糕」。在閩南語里,年糕是越「發」越好,因為「發」就是發財、發達的意思。


蒸「碗糕」得先「發酵」,所以「碗糕」寓意著能夠發達發財、發家致富。而且,米粉發酵好了,用旺火去蒸,糕的頂部就會裂開,寓意為「笑口常開」,象徵全家幸福安康、歡歡喜喜。「碗糕」大都是放糖蒸的,是甜味的,寓意生活甜甜蜜蜜,吉祥如意。



3、貼春聯


除夕,人們將家裡所有門上的舊春聯和福字取下,再貼上嶄新的春聯。而貼春聯在有些地區一般是由家裡的男子來貼。如此一來,家裡變得嶄新喜氣了起來。


4、敬天公


敬天公是每一年正月初一最為隆重的儀式,新年的第一天敬奉上天,向上天祈福,今年豐收平安。子正之時(零點)一到,四處爆竹聲響成一片,人們即在家中廳堂設案,擺上三牲、果合、清茶、金楮等供品,燃三炷清香,點燭,恭拜「天公」,敬祀祖先。這種祭祀一直持續到初四。



5、開正


除夕之夜,家裡團聚在一起「打邊爐」吃團圓飯,家裡的長輩會先給家裡的小孩發紅包,然後是跳火群。大家聊天玩耍,一起守歲至深夜12點鍾響,迎來新的一年,在子正之時「敬天公」的同時,家家戶戶燃放爆竹,開門迎春納祥,俗稱「開正」。



具體地區


閩南地區總人口約一千餘萬。閩南地區包括泉州、廈門、漳州三個地級市以及漳平市、龍岩市的新羅區,以及大田縣部分、尤溪縣小部分。閩南地區的泉州港在宋元時期是世界第一大港,閩南人分布廣泛,海內外使用閩南方言的人很多,不少被閩南人影響的當地民族和馬來人也會使用閩南語。


閩南這個詞是在20世紀後半期福建方言專家才提出的,之前閩南地區人遷徙到外地都自稱福建人,東南亞、廣東人、廣西人等外省人以及外國人也稱閩南人為福建人。閩南包括的縣市有:泉州、安溪縣、德化縣、晉江市、石獅市、南安市、永春縣、惠安縣、金門縣。廈門市全境、漳州市區、雲霄縣、漳浦縣、詔安縣、東山縣、南靖縣、平和縣、華安縣、漳平市、龍岩新羅區、福建大田縣、尤溪縣部分地區。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閩南

3、三明過節的習俗

三明的春節,實際上是從臘月二十三日「送灶」開始,到正月十五元宵後才結束。
送 灶

4、春節習俗有哪些?(福建常見的)

『祭灶』『圍爐』等.

5、大田有什麼風俗習慣

大田生子習俗:

大田人管已婚育齡婦女懷孕叫「得喜」、「病仔」,之後,婆婆就釀制米酒紅酒、孵小雞喂養,為兒媳「月里」補充營養做准備。接近預產期時,還要做珍珠粉准備「三旦」時食用。【註:「珍珠粉」是大田後路和尤溪新陽一帶的方言說法,是一種小吃。大米磨漿、濾干水分,外力擠壓通過米篩眼,成米篩眼大小的顆粒,放在鐵鍋里,雙手反復翻「炒」,使其顆粒均勻、渾圓,曬干成型。】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孕婦分娩後,首先要煮蛋花酒給產婦吃,然後殺雞(生男,宰母雞;生女,殺公雞)燉熟吃,稱作「落土雞」,廣平一帶稱「上床雞」,名異而意同,意即嬰兒生「落土(地)」、產婦「上床」做月里正式開始。產婦最初沒有奶水,一般是在嬰兒出生的次日由附近哺乳期的婦女餵奶一次。
三旦
嬰兒出生第三天,當地人喚作「三旦」,平時有來往的鄉親(通常派女眷)帶上一隻雞十個蛋登門吃「三旦酒」以示祝賀。事主就把雞宰殺清楚、煮熟,將整雞分成兩半(雞胸脯先取出),一半肢解裝碗連同雞胸脯、紅蛋給道賀的女客吃,剩餘一半回禮讓其帶回家,這里三旦酒也稱雞酒。事主忙活半天也就「賺個」雞胗雞翅,因此說鄉親吃三旦是圖個熱鬧。如今,鄉親三旦吃雞酒已不帶雞,改為包禮50或100元,散席也不回禮;主家統一采購飼料雞,每隻可以供應兩名女客。按習俗,三旦除了吃雞酒,就是午餐時吃「珍珠粉」糊。如今吃三旦,除了吃雞酒吃珍珠粉米糊還有米粿等,來客已不拘男女。
不分男嬰女嬰,依俗三旦首次沐浴,謂之「洗三旦」。清水放入菖蒲、艾、茶葉、鹽(少許)、白石子幾個(意為孩兒根基如石堅),煮沸凉到水溫適中,請丈夫健在、兒孫滿堂、健康幸福的好命婆,抱著嬰兒坐在廚房灶門口當著灶神面給嬰兒洗澡。再用熟雞、鴨蛋在嬰兒身上滾揉一次,說好話祝願小生命將來有出息受人尊敬——「雞蛋頭,鴨蛋面,三支須,四角面(意即四方臉),阿弟生好沒得嫌,廳頭坐位有人敬。」嬰兒穿好衣服抱回床上,身上壓一雙其父穿過的干凈布鞋(有的地方還要房門重關三下),以壯孩兒膽。
報喜
嬰兒出生三旦後,女婿要擇吉日到岳家報喜,俗稱「送酒」、「講酒」。前坪、梅山、文江、奇韜一帶是給岳父家送去一隻煮熟的公雞(包括雞血、雞胗、雞腸)、一盆煮好的米粉、一雙紅蛋和一瓮紅酒,是孝敬、答謝岳父大人的意思。上京、太華、建設一帶還要給岳父的兄弟,每人各送一份酒禮。過去,盛裝紅酒的酒瓮也有講究:瓮頭須有突出的瓮嘴(才好斟酒),瓮身帶瓮耳,可串上紅頭繩,可挑可提便於攜帶,現在多用帶嘴的水壺替代。酒瓮敞口緊蒙一條新毛巾,防止飛塵進入,毛巾上粘貼紅紙條表示喜慶。
岳母收下煮熟的公雞後,先卸下雞胸脯,將雞身橫向一分為三,收下中間的部分,借花獻佛地用雞肉和雞胸脯肉(米粉蛋另作)招待女婿,但女婿是不能吃雞胸脯,因為那是孝敬岳父的;餘下的頭尾兩部分雞肉拼接起來用竹簽固定住,依俗返還;紅酒照單全收,但要煮熟的田螺、泥鰍乾和幾個白石子放在酒瓮回禮,白石子,是祝願外孫命如石堅根基永固;岳家還要抓只活雞回禮(生男回母雞,生女回公雞),女婿必須赤手拎回家,意在讓他體會到做父親的不易。
女婿「送酒」返家,岳父就要回贈若干只活雞(前坪、梅山和文江一帶是十四五隻,廣平、建設一帶是二三十隻);老酒一到兩瓮;摻著豌豆、煮熟的糯米團(俗稱「豆飯」,諧音「多飯」,寓意添丁),其上插滿土雞蛋,裝在竹編的籮屜層里;籮屜蓋反面蓋著,其上撂滿給外孫的嬰兒衣帽、襁褓、罩衣等嬰兒用品,外面套上青色或黑色布袋,由女婿挑著。岳父則容光煥發、大搖大擺地大駕光臨,慰問女兒看望外孫。
吃雞酒
外孫出生、女婿送酒,岳父把給女兒和外孫的禮物既可當天送去,也可以另擇吉日送去。岳父駕臨當天,女婿要殺只大公雞款待答謝。岳父的兄弟通常是次日再來吃雞酒,這樣可以避免額外殺雞款待岳父帶來的厚此薄彼的尷尬。
前坪、梅山、文江、奇韜一帶,產婦的叔嬸、姐妹是派代表前去賀喜(外婆、舅舅、舅媽、姨媽一般沒來往),仍習慣稱作「吃雞酒」,岳父及其兄弟是要分別編桌舉位宴請。上京、太華、建設一帶習俗,產婦的外婆、父母、姐妹、叔嬸、姨媽、舅舅、舅媽等親戚是統一同日來吃雞酒,還安排在同一桌。依俗娘家親戚均以公雞、米粉蛋和嬰兒衣物作為賀禮(現在大多已改為包禮200元)。
席間酒過三巡,產婦為母族夫族中結婚多年未育或多胎生女未生男的婦女,每人各配一份「雞頭酒」(雞胸脯、雞腿、雞肉片和紅蛋)吃,祝願她沾染喜氣早生貴子。
謝岳丈
家裡喜添男丁,女婿初為人父,首先要答謝謝岳父母對媳婦的養育之恩。男嬰出生「三旦」當天或稍後幾日,女婿要舉辦家宴犒勞、答謝丈母娘,伯叔兄弟或堂伯叔、堂兄弟等至親作陪。如果生男嬰,丈母娘也會以家裡事情多農活忙推託,盛情難卻也就半推半就了;反之若是生女,丈母娘通常會說等將來生了外孫再說而婉拒,事主也就順水推舟。大田民間有較為嚴重的重男輕女思想,女兒不是兒,孫女不是孫,生個丫頭片子,高興個啥,禮數往來也簡化了許多。
媳婦生了男嬰,女婿得擺宴請及其叔伯、兄弟、堂叔伯、堂兄弟等至親——「阿公」(女婿的丈人公和至親的親家公)。通常是至親先宴請,規模較小,最多三五桌,無非是至親和關系較好的朋友聚聚;最後壓軸的才是女婿宴請,規模較大,至親鄉親來往朋友聚攏在一起,可以達到十桌甚至更多,鄉親赴宴須包禮(以前是米粉蛋如今是現金二三十元)。宴席總場數湊到三場或五場(現在簡化禮節,至親一般是給親家公送去幾百元禮金代替即可)。
女婿宴請阿公當天,廳堂幾案圍上綉有福祿壽星圖案的「桌帷」,阿公座椅鋪上毯子以示莊重,廳頭擺上饌盒,內置四葷四素貢品,點燭焚香;熟知禮俗德高望重的「氏大人」(相當於族長)編桌舉位邀請客人上座,免不了要相互謙讓一番(當然若是舉位失當,偶或地會有主客要退席回家),安排妥帖後鳴炮開宴。
雞仍然是廳頭饌盒四葷貢品之首,有些鄉鎮是白斬整雞,有的是帶雞喙的雞頭,開宴之初雞喙朝廳尾朝人,表示對岳父的恭敬。依俗酒過三巡,岳父要離座將廳頭饌盒的貢品調轉個方向,改為雞喙朝向廳頭,意思是應該敬奉土地家神,咱一介凡夫俗子不敢「僭越」。
產婦的外婆、父母、姐妹、叔嬸、姨媽、舅舅、舅媽等親戚吃雞酒,也在這天專門另設一個環節來完成。
做 「月里」
「做月里」從產婦分娩開始,直到滿月。期間產婦躲在卧房裡沒事不在屋外活動,防止「冒風(即破傷風)」;產婦分娩頭幾日不能「下水」洗尿布,防止年老時痛風(脈管炎);未滿月不能洗頭,怕得「頭傍風」。
產婦一律在卧房裡吃米飯配鹹菜,不上公共飯桌(據說產婦盯飯桌寶寶將來會貪吃),不吃青菜(吃青菜易致寶寶拉稀)。月里給產婦滋補身體的雞肉也是燉好燉熱後,由做月里的婆婆或媽媽送到屋內供放在桌上,先點上油燈敬奉過床婆,才能夾到瓷碗舀湯摻酒和著吃。產婦無非是給嬰兒喂餵奶,頂多幫忙換個尿布,然後就吃雞肉喝紅酒(糯米釀成)卧床休息,自己吃好休息好,身體更快恢復,食慾好吃得多奶水足,嬰兒也長得歡。
產婦「做月里」期間,如有鄰居、親友蒞臨,產婦往往也會夾塊雞胸脯、雞肉片給他吃,但鄰居、親友依俗要給寶寶見面禮,如今的行情是三十、五十元。
剃胎頭
嬰兒滿月前兩三天,要選吉日請理發師傅來給嬰兒剃胎頭去胎毒,依俗要給理發師傅紅包。嬰兒剃頭要避開受死日、月破日,初一、十五,「丁」日。彭祖百忌說:「丁不剃頭,剃主生瘡。」民間深忌。產婦把理下的頭發包好後放到卧房的門框上,隨手關三下門;然後請一個最親的孩童(首選是寶寶的小姑或小叔)背著嬰兒先「轟隆咚……轟隆咚……」地轉動俗稱「風鼓」的揚谷器具;最後,孩童背負寶寶手持趕鴨子的竹竿(帶竹尾小徑竹做成)邊舞邊走邊「啯嚯……啯嚯……」大聲喊叫著到戶外兜一圈,俗稱「趕狐狸」,據說這樣就能給嬰兒練膽壯識。現在圖簡便也有抱到理發店剃滿月頭或(一)百二(十)天頭的,但紅包還是不能免。
大田生子禮俗體現了大田人喜添麟兒之後,飲水思源感恩岳父岳母的美好情感,既有天遂人願祝賀自己的喜慶寓意,也有祝願他人沾染喜氣早生貴子的溫暖親情。盡管禮俗形式不斷演變,但祝福祝願的內涵亘古不變歷久彌新。

6、閩南的地方習俗

許多研究華人文化的海外學者,在經過探索和思考之後,往往把自己關注的目光最終移向閩文化,其中閩南文化的注目度相當高。在日本學術界,但凡研究中華文化、漢文化、海外華人華僑等諸問題的學者,在從事台灣、香港研究之後,當學術氛圍允許他們進入這里時,有相當一部分人都把自己的關注點轉向閩南文化研究。
普渡
普渡,據史料載,歷史上泉州於元代開始將所管轄范圍劃分為東、南、西三「隅」;明代沿元制。至清代增設城北隅,並在四隅下設三十六「鋪」,每鋪下又分若干「境」。這就是今日在泉州常常聽到的「鋪境」、「三十六鋪」一語的初始。以前七月十五日一天之內,人們完成在木主前祭公媽、在大門口祭普渡公兩項內容。舊歷十五祭祖先,舊歷七月里以「鋪境」為單位逐日輪流做普渡。據老人們的記憶,36個鋪輪流做普渡是清末才開始的。據一些後世的文字資料以及老人們的口頭講述,輪流普渡乃起自清朝,因為祭祀行為集中、祭品的需求也集中,七月半市場供求緊張。人們常為買東西打架。清乾隆年間,由地方鄉紳出面呈請由抽簽決定城廂三十六鋪的輪流普渡日期,而七月半節依舊家家祭祀祖先。從那時起,鯉城區以及相關聯的部分鄉村都以鋪境為單位輪流做普渡。而泉州,在整個舊七月里,幾乎每一天都會有幾個角落輪到做普渡,但任何角落的住戶在七月十五這天都不做普渡而要祭祖先。
無論哪個鋪境、角落,普渡的基本結構主要有三部曲——豎旗.豎燈、普渡、重普,此外還有「結尾緣」。第一儀式從舊歷六月開始。最終儀式則在舊歷八月至十月之間。近水的鋪境和住在水邊的人們還要做「水普」。
泉州郊區鱘(蟲字旁)蜅是個漁村,舊歷七月十五「七月半」要去祖厝「敬公媽」,七月二十七「普祀·普渡」。普渡時在門口擺酒菜、點香、燒金、放鞭炮。菜餚類里注意不能有帶鋒利邊緣貝殼的海鮮,有則要剝去貝殼再煮菜。擺好祭品後要「boyi」,卜問普渡公之後才可以燒金、放炮送普渡公走。PSh村的各家則是普渡日上午去家廟燒香、供奉酒菜、「燒金」。下午在家門口供酒菜、燒金祭普渡公。
城區舊式住房的普渡和鄉村類似,都是在天井或靠大門的裡面或大門外面擺桌子、放酒菜祭品、燒金。隨著高層多戶雜居式樓房的增加,產生了一個普渡祭祀地點的問題。從個案看到的樓房住戶的普渡方式現有三種:
1、在自家大門內面向樓道擺祭,到樓外面燒金;
2、在樓道內自家大門外擺祭,到樓外面燒金;
3、下到一樓露天處擺祭並燒金。
這是居民們在新的居住方式與傳統祭祀行為之間調節的結果。三種類型做法里,燒金行為都要在樓房外面做,這不單單是出於安全或通風的考慮,而是人們對傳統意識的承襲。
祭祀儀式一般在下午四五點開始。無論城區還是鄉村,左鄰右舍總要前後呼應式地開始做普渡儀式,理由是怕一家一戶的酒、菜「供不應求」引得普渡公生氣對自己家人不利。
祭祀後邀親喚友來「吃普渡」也是泉州城鄉共同的特點,祭祀儀式結束後的晚飯,除親戚外還廣邀朋友來喝酒,人們常常吃了這家又趕到那家去吃,這里剛吃著,那裡的催促電話就打來了。不拘城鄉,熱鬧的「吃普渡」成為泉州地區普渡全過程的一個高峰。有人說,各家各戶請很多客人是為了顯示自己,也有人說是怕普渡公吃完祭不走,叫來很多人壯膽,可以嚇走普渡公。我想,後者的理由也許是比較原始的,前者則是派生出來的一種客觀效果。事實上「吃普渡」表現出今日的普渡活動兼有很大的社交功能。由於輪流做普渡,使人們有更多互訪機會以及參加「吃普渡」的自由度高,普渡時節的社交圈大於春節,這是普渡的一大特點。
嫁妝
閩南人在婚嫁中的嫁妝品種繁多,豐富多彩,其中有吃的,有穿的,也有日常用的,也有祭拜祖先與神明的供品,這些嫁妝都有其特殊的寓意,令人稱奇。而且還分為一擔一擔的好幾擔!第一擔是裝吃的禮品。在吃的嫁妝禮品中,禮數最重當數「轎前豬腳」,要前後兩腿,重量十至二十斤,以顯示禮品份量。其次是「四果」,即由米香糖、冬瓜條、冰糖、茶葉等組成,當地稱為「四果甜」,有幸福甜蜜之意。另外還有農村自製的甜粿、發粿之類,稱為「壓房粿」,有建家立業、成立房頭之意。以上這些東西要用兩只竹籃裝上,繫上紅布條或紅紙條送到廳堂和新房祭拜,以求早生貴子。另外,還得准備肉、面、糯米甜飯、香煙、酒等食品。
第二擔是裝衣服的皮箱。穿的東西會比較簡單,除了新娘隨身的衣服外,已不帶很多的服裝。但如果在憑票供應的年代,就有八套或十套的要求,當時有俗稱:「尼龍襪要四雙,四件襯衫的確良……」的唱詞呢!可見當時棉布緊張時新娘對服裝數量的要求。雖然對衣服的數量不大講究,但也有部分人准備了古色古香的紅襖、紅裙、藍布長衫、白黃身(白、黃布做成,男女各兩套),以備以後父母做壽拜堂及百歲年老時用,以此來體現男女雙方家庭厚道又有世家底。
第三擔在嫁妝的禮品中最含糊不得,它是准備祭拜祖先和神明的供品。大致有大紅燭數對,香數把,鞭炮數串,紅包數包(稱為「房頭禮」),還有年糕點心等祭品,所有供品數量都要二、四、十二等雙數,以圖吉利。然後放進兩只做工考究的紅籃里,當地稱為「紅盛」。在靠近客家人居住的鄉鎮,有送保家燈(煤油燈)到男方家的習俗,為添丁發財之意。用的東西最多,大到彩電冰箱、摩托車,小到針線盒,真是無所不有。較傳統有「三盒」之稱。即一要首飾盒,裡面放著父母陪嫁的金銀首飾細軟等貴重物品,以示娘家富有;二要梳妝盒,裡面有花枝、胭脂水粉、梳子、鏡子、紅絲帶等八件東西,有父母惜女之意;三要針線盒,裡面有剪刀、紅尺子、針線等縫補裁剪要用的物品,有新娘手藝好,勤快之意。
另外,女人洗澡用的桶(俗稱「紅腳桶」),枕頭枕巾,毛巾牙刷,口杯茶具,臉盆等日常用品樣樣齊全,這就是閩南嫁妝的趣味性和它的特色所在,不過,時至今日,有不少的習俗已為現代的婚娶習慣所取代了。
尾牙
農歷十二月十六日為一年中最後一次的祭祀活動俗稱「尾牙」。古時有一詩句「一年夥計酬杯酒,萬戶香煙謝土神」,這是舊時詩人述的尾牙情景。上聯「杯酒」是用宋太祖「杯酒釋兵權」的典故說東家要辭退夥計;下聯是尾牙時節家家戶戶都在祭祀土地公。民間在二月初二土地公誕辰祭拜之後,東家即宴請夥計,到了十二月十六日「尾牙」這天,商家們為了感謝土地公一年的照顧,都會准備豐富的祭品來酬謝土地公,而祭拜完的東西就會犒賞給員工們,。早期,一般商家或工廠要解僱夥計或工人都利用「食尾牙」這一餐來暗示。不過,舊時的人較為厚道,如果不是夥計實在不行,或是東家的事業經營不佳。是不會隨便辭退夥計,辭退的方式也不是發下一張解僱通知或者資遣,都在尾牙宴中暗示,告知員工被解僱。 相關語言
北宋時期,在泉州等口岸相繼設立了掌管外貿的市舶司,使泉州發展成當時國際上的著名商港,對外海線交通十分方便。在這以後,閩南等地區便有不少人民,因為政治、經濟或其他因素而移民外地(包括廣東的粵東閩語【潮汕話】【海陸豐話】、粵西閩語【雷州話】)、台灣大部分),也因此帶去了他們的母語 --- 閩南語。明末時,閩南發生大旱,鄭芝 龍曾招數千人到台灣墾殖,他們大多數便在台灣定居,而且還跟台灣原住民(大多為平埔族)通商、甚至通婚,而促進了漢人與台灣各原住民族在血緣以及語言上的融合。
從16世紀起,西歐各國開始進行各種殖民海外的計劃。西元1624年起,荷蘭、西班牙先後佔領南、北台灣,尤其荷蘭人統治台灣將近40年,實施王田制,召募閩南人前開墾台灣。來台漢人多出身漳州莆田和泉州,在長期與平埔族雜處和荷蘭人的統治下,隨移民所帶來的閩南語也滲入了一些新的語言因素。明末鄭成 功抗清失敗後,便率大軍攻佔台灣,趕走荷蘭人。鄭家出身福建南安。鄭氏王朝之文教制度的定立者 ---陳永華,福建人,而其所帶來的軍民也大多數是福建人。因此,此時台灣的語言,是以福建音佔大多數的。
1683年,施琅征台,鄭氏王朝覆亡,清廷正式統治台灣。隔年,清廷為防鄭氏遺民,頒布渡台禁令,設下嚴格條件限制人民渡台,官渡只能從三個口岸渡台,泉州莆田人從泉州府石獅 蚶江港渡台,漳州廈門人從廈門渡台,福州人從福州府 南台港和馬尾渡台。其中以粵籍禁渡,造成廣東 客家人比較晚來台灣,台灣的開發幾乎都由福建人領先,而台灣的語言亦以閩語為優勢。雍乾之世,禁令漸松,1862年,因牡丹社事變,欽差大臣沈葆禎來台辦理防務,以「開山撫番」為名,招徠墾野,因而解除了長達近200年的渡台禁令。 在清廷統治台灣的200餘年間 ,閩人來台人數激增,移民的語言隨其足跡而傳播到台灣各地。日後由於交通開始便利,人口逐漸增多,先後來台的泉州,漳州,廈門等地口音逐漸融合成一種不同以往的口音,民間將其稱之為「漳泉濫」(漳泉混合的意思),形成了一種兼容並進的閩南語口音並且沉澱固定下來,即為台灣的台語口音。另外,閩南語支中的莆田話和台語超過一半可以互通。台灣的閩南語特色是多種不同閩南地方口音融合,總而言之,台灣北部(比如台北、桃園)偏泉州腔,南部(比如高雄、台 南)偏漳州腔。

中日甲午戰爭後,清廷戰敗,將台灣割讓給日本。在日本統治台灣期間,教育方面推行「國語」(日本語)政策,日本語在政治上占盡優勢,在民間使用的台語難免受其影響,一直到今天,由於日本語是在中國南北朝時到清朝前期從中國帶到日本的,所以我們都還可以從河洛話中找到日語影響的痕跡,日本語和閩南語有某些相似之處。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戰敗,中國國民政府收復台 灣地區;戰後國民黨再次發動內戰,在經過共產黨人和正義人士的艱苦努力,國民黨政府戰敗,帶著幾十萬軍隊和人民從大陸「轉進」台灣,這是台灣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移民活動,再加上日後推行的「國語」(這次是北京語)運動,在其影響下,河洛再度加入新的語料。由於古代越 南、福建、廣東等地是越族的地方,所以古代北方漢族遷徙南下後使用的古漢語受到了很多越語的影響,古代越南從中國的西漢到唐朝是中國的領土,即使從中國分離出去後,還是和中國南方保持密切關系,越南還是中國的五代到清朝藩屬國,古代越南使用古漢語和古越語的融合的古越語時間有1000多年。近代現代之研究已也顯示侗台語系(TAI-KADAI)亦與原始漢藏語系以及上古漢語有極密切之關系。侗台語系和閩南話有某些共同的古越語,侗台語系包括了中國境內的侗族、壯族、傣族,與及東南亞的泰國語、緬甸禪邦語,所以東南亞人有學習閩南語的優勢。更由於閩南人的遷徙傳統,閩南人與海外,特別是與東南亞的交流極為密切。相應的,閩南語中自然有相當多的東南亞借詞。從元 朝開始,泉州成為為東方第一大港,元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在泉州,從此閩南一帶和中東、西亞、東南亞的來往更加頻繁,大量的阿 拉 伯商人定居在泉州,出洋的華僑把外鄉的語言帶到閩南,時間久了,有的外來語的語詞進入閩南語,成為閩南語的一部分。例如 : ma-ti(死掉)、ta-pi (不過、可是)、ko-pi(咖啡)、gan-dang (馬鈴薯 / 土豆)、pa-sak(巴剎)、sa-bun(肥皂)、chok-ku-le(巧克力)、tong-kat(拐杖)、go-ka-ki(走廊)。
不同說法
閩南話又稱河洛話,有兩個版本的說法:
一:河洛話原本是夏商周先秦時期中原商朝時的官話,商傳至紂王為西方狄族(即周族)所滅,留在河洛一帶的商民,上階層者被迫遷至洛邑當奴工,營建新都成周,下階層者被分配至衛、宋、魯、齊國等地當農奴,在東方尚存的幾支頑強商族只好退到江南 等地,利用豐富的資源發展工商業,而居東南沿海者則形成越族後裔,河洛語之口音即源於商代,讀書音源自古代漢語,故河洛語應稱為「商漢語」或「古漢語」,此種語言乃最具漢人本色之語言。
二:閩南語的發源地是在古代中原國都洛陽周圍的黃河、洛水流域,俗稱「河洛話」,「生生不息河洛郎「,這是因為西晉時中原一帶的林、黃、陳、鄭、詹、丘、何、胡八大姓為避戰亂南下,晉室南渡,在江邊定居,並把這條江定名為「晉江」,以示不忘自己是晉朝人,這樣也把河洛話帶到福建,也有晉安郡的人南遷,並逐漸演變為閩北、閩中和閩南三種方言語系。西晉在福建設置晉安郡、晉安郡晉安縣。在閩南人移民台灣後,把閩南話帶到台灣。令人預想不到的是,原先說河洛話的地方早已不說河洛話了。
語言分區
閩南方言是全國八大方言之一。它分為幾個次方言:
廈門話區:廈門、同安。
泉州話區:泉州、安溪、石獅、晉江、惠 安、南安、永春、德化、金 門等九個縣市。
漳州話區:漳州、龍海、漳浦、雲霄、東山、詔安、華安、長泰、平和、南靖等十個縣市。
龍岩話區:龍岩市新羅區、漳平市。
大田話區:大田縣部分、尤溪縣的小部分。
閩南話的流播不只在閩南地區,早已超過省界和國界,在外省傳播閩南話最廣的是台灣,台灣島上,除了高山族地區外,差不多都通行著類似於漳州腔和泉州腔的閩南話。據初步調查,台中、台北稍偏泉州腔,台南、高雄稍偏漳州腔。閩南人移居台灣據說開始於元代,大規模遷移是在17世紀中葉,大量閩南人隨鄭成功渡海從荷蘭侵略者手裡收回台灣。300多年來,閩南人和其它地區東渡的漢人,和高山族同胞一起,開發祖國的這個寶島,在共同的生活和斗爭中,閩南方言始終作為主要交際工具,保留在台灣人民的口中。特別是今天,大陸與台灣的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更加密切,台灣的父老兄弟不斷到大陸尋根、探親、訪友,閩南話顯得更加重要。
在國民黨執政早期的台灣,由於國民黨政府強制推廣普通話,使得閩南語在台灣曾經幾十年時間比較沒落,講閩南語的人會被稱為「台客」等,民進黨政府上台後,大力推行本土文化及愛鄉、台灣人講台灣話等活動,講閩南語由「土」變成一種潮流時尚、Local Man,諸多外省人、客家人(如胡瓜)也在努力學習閩南語並會使用部分或流利使用閩南語,現台灣的諸多電視台也以閩南語為主要語言,如民視、三立、台視等,各大電視台也有製作各種類型的閩南語電視劇及綜藝節目,閩南語也被列入台灣學生學習的課程之一,很多台灣會說閩南話的人口大約佔全省的80%。
除了台 灣省以外,及東南亞各國的許多僑胞也使用閩南方言,據初步統計,海內外操這種方言的人超過4000萬,不少被閩南人同化的人也會使用閩南語,在東南亞的閩南人與馬來人聯姻的後代共計人數達1000餘萬人,不少馬來人也會使用閩南語。 綜述
閩南菜的發展與傳承也有一個漸進的過程。它從泉州發源,流傳到漳州、台灣、廈門等閩南文化圈中。泉州人下南洋後,由於交往的頻繁,對外交流擴大,飲食文化的交流與磨合融會也更加密切,這樣,閩南菜的風味不但影響漳、廈、潮汕、台海等地區還輸出到廣大東南亞地區。許多到東南亞旅遊的人會驚訝地發現,吃的飯菜正是家鄉的味道,街頭的小吃攤也能吃到海蠣煎、花捲、肉粽。不少外來飲食不斷進駐泉州,一些僑胞也回到故鄉開起了飲食店,泉州人上街就能吃到地道的印尼菜、越南菜、緬甸菜、新加坡菜。
廈門特產
炸棗
炸棗:廈門同安著名的古老小吃,為同安五寶(馬蹄酥、封肉、炸棗、炸五香、碗仔粿)之一。
作法:原料分為皮、餡。皮一般為上好地瓜,米磨(碾)成粉,餡一般為花生、豌豆、芝麻餡,也可用蔬菜。把餡包在皮里,放在沸騰的油鍋炸,口感甚佳。
炸五香
五香條:「五香」是廈門同安傳統小吃。長期以來,每逢過年過節、婚壽喜慶,家家戶戶辦喜事必備的五香配酒是最美味的佳餚之一,所以拿來招待親朋好友是最好不過,這已成了廈門同安的傳統風俗之一。「色澤赤褐色,鮮香酥脆,餡潤滑甜美,熱食味道尤佳,佐酒甚宜。
五香條作法:豆腐皮【豆膜】、豬瘦肉、澱粉、洋蔥、精鹽、味精、砂糖、五香粉、干扁魚、馬蹄、花生油。
馬蹄酥
馬蹄酥:廈門同安傳統特產,盛行於同安。用麵粉制皮加香油作為進香的供品,所以俗稱香餅。
作法:用精麵粉、白糖、精生油、麥芽糖、花生仁和白芝麻,分皮、酥、餡三道製作工序。
封肉
封肉:廈門同安傳統小吃。
作法:將豬肉(前腿肉)切成方塊,約二斤左右,用方形紗布包紮,放在干凈的鐵鍋,倒上熟豬油,加熱,把整塊豬肉放到鍋內熱炒,加上醬油、白糖、味精、米酒、八角香料等,再配上香菇、板栗、蝦仁、壕乾等佐料,放在鍋里燜上兩個半小時即可。
碗仔粿
碗仔粿:廈門同安傳統小吃。
作法:主要原料是硬米,把經水泡過的大米放在石磨磨成漿,配上肉泥、油蔥等佐料,經過蒸炊便可。
番薯粉粿
番薯粉粿:廈門同安傳統小吃,盛行於翔安新店鎮一帶。
作法:用大米熬粥,拌上地瓜粉,放在石臼舂爛,使大米和地瓜粉揉合一起,然後加水,稠稀中,再放到鐵鍋里煎成一張一張的薄餅皮,切成兩厘米寬的粉條,涼在「敢壺」里。煮的時候,下足豬油,加上海蠣、海蟶、小蝦等海味,面上撒些蔥花或芹菜。
泉州飲食
泉州人的居家食俗,與中國大部分地區一樣,均實行一日早、午、晚三餐制。作為正餐的補充。還有點心,但各時期、各階層有所不同。以永春縣為例,在清末至民國時期,為官「三餐三點」(早點、午點和晚點),十層「三餐二點」(早點和晚點),庶民農忙時才多加「一點」(午點),窮人三餐難顧,不敢有點心之奢想。
受本地自然環境、經濟條件和生產方式的制約,泉州人的飲食結構具有自己的地方特色。主食原料為大米、番薯(也稱地瓜)、大麥等。在安溪、永春。德化等內地縣,是以大米為主,而在惠 安、晉 江、南安等沿海縣,則以番薯、大麥為主。主食的製作方法有干飯、稀飯兩種,以三餐皆稀為常,或一干兩稀(中午或晚上為干飯),或兩干一稀(中午和晚上均為干飯)。泉州人還有個主、副食「二合一」的吃法,即把蔬菜,海鮮、肉類等副食品直接與大米煮成咸飯(如高麗菜飯、紅膏母蟳飯、肉飯等)和鹹粥(如花生仁粥、蚝仔昭、鴨仔粥等),吃起來頗有地方風味。關於泉州人的主食原料,這里還應就番薯多說幾句。番薯除了作為三餐的主食,以及製作諸如薯粉糊、炸薯片等風味小吃外,還成為維系家鄉和境外、海外遊子的精神紐帶。家鄉的親友出境、出國探親,所帶的禮品中就有番薯粉等。華僑回鄉來,也要吃番薯粥、番薯湯。泉州僑鄉的人民甚至認為,能在惡劣的自然條件下頑強地生長著的番薯,哺育了他們旅居在境外、海外的鄉親們艱苦奮斗、勤儉持家的傳統美德與性格,並克服種種困難,在異國他鄉落地生根,迅速成長。而一旦事業有成後,當他們回想起以前家鄉人民植番薯、喝番薯湯的艱苦日子,又會激發起愛國愛鄉之情,踴躍支援桑梓建設。想不到番薯這被視為難登大雅之堂的粗俗食物,竟有如此豐的內化內涵。泉州城鄉一般民眾,舊時儉朴,粗食淡飯,佐之物多是自家腌制的瓜菜和廉價的新鮮蔬菜、豆製品等,魚、肉、禽、蛋,往往要逢年過節才難得一嘗,清道光《晉江縣志》曾記載明代萬曆進士楊廷相講他「為諸生時,歲惟大麥及蘿卜菜熟時一飽耳,余具枵然也」。因此泉州俗諺有「死死六工尺,豆乾、菜脯、(蟲字旁一個宅)(即海蜇)」和「日日醬瓜豆豉,終年不知肉味」之說。
新中國成立後,城鄉人民物質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今天的主食結構已以細糧為主,麵食品也進入正餐。由於生活節奏的加快,不少家庭以牛奶、豆漿、麥乳精、營養麥片等飲料,配以麵包、油條或糕點為早餐。隨著人民消費水平的提高,家庭飲食日漸講究營養化和口味化。經濟條件較好的家庭,有時合家到飯店酒家進餐,也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了。
漳州飲食
1、蚝仔煎
介紹:蚝仔煎也叫海蠣煎,是泉州人非常喜歡的海味。地道的海蠣煎要用未在水 中浸泡的「珠蚝」做原料,洗凈後加入雞蛋、肉絲、澱粉、蒜白,調以味精、細鹽、白酒等,攪勻放入熱鍋,兩面煎透,起鍋後放入醬料和香菜,鮮香無比。
2、鹹肉粽
介紹:它選用上等糯米,配上蝦仁、香菇、雞蛋和豬五花肉,調入五香粉等到作料,用洗凈的竹葉紮好,放入鍋中煮爛。吃時解開竹葉,調以沙茶醬或辣醬,味道鮮美,香氣撲鼻。
3、手抓面
介紹:手抓面是漳州特有的地方小吃,是用手直接抓食的。它是將黃油麵條煮熟後 攤成巴掌大的圓形裝盤,澆上甜面醬、蒜茸醬、雜醋醬(用生薑、蔥頭剁碎加醋和番茄醬調拌而成)、花生醬、沙茶醬、辣椒醬、芥末醬,最後再加上油炸豆腐乾絲,捲起來用手抓著吃。甜中帶酸,令人脾胃大開,這是福建菜中一道具有閩南風味的冷盤,頗負名氣。

7、福建閩南的家鄉風俗有哪些?

福建閩南的家鄉風俗如下;

1、筅塵日

即年終大掃除。人們為了迎接新年,用嫩竹枝葉,榕樹枝葉,或用稻草,甘蔗葉等紮成長長的撣子,用來清掃屋角樑上的灰塵蛛網,同時也用「桌布巾」來清洗各種農具。「筅塵」的主要目的當然是為了清潔干凈,同時也是為了驅除病疫,掃除瘟物,祈求來年平安。

2、蒸碗糕

「筅塵」節之後,在閩南一帶的很多地方,如泉州、晉江、石獅等沿海一帶,為過好春節,還要蒸「碗糕」,這「碗糕」也稱為「發糕」。在閩南語里,年糕是越「發」越好,因為「發」就是發財、發達的意思。

所以「碗糕」寓意著能夠發達發財、發家致富。而且,米粉發酵好了,用旺火去蒸,糕的頂部就會裂開,寓意為「笑口常開」,象徵全家幸福安康、歡歡喜喜。「碗糕」大都是放糖蒸的,是甜味的,寓意生活甜甜蜜蜜,吉祥如意。

3、敬天公

敬天公是每一年正月初一最為隆重的儀式,新年的第一天敬奉上天,向上天祈福,今年豐收平安。子正之時(零點)一到,四處爆竹聲響成一片,人們即在家中廳堂設案,擺上三牲、果合、清茶、金楮等供品,燃三炷清香,點燭,恭拜「天公」,敬祀祖先。這種祭祀一直持續到初四。

4、煎堆補天

端午節之前,泉州一帶常常陰雨綿綿,人們盼晴心切,仿效女蝸氏煉石補天的做法,於是有了「煎堆補天」的民俗。民謠「雨仔微微,舀油來煎堆」正是這種民俗的生動反映。

相關內容

閩南即福建省南部的閩南地區包括泉州,廈門,漳州三個地級市,以及漳平市,龍岩市新羅區(兩地原屬古漳州府),也包括大田縣部分,尤溪縣部分。北接福州市,莆田市,南與廣東粵東地區毗鄰,西與原汀州府界交界。

8、三明市大田縣大安村禮金多少?還有娶嫁習俗細節求解啊。

按照大田縣的風俗,禮金都比較高呢,5萬到10萬不等,有些村還要求要送一些舊時的銀元來定親。但是也有一些比較開明的父母,考慮到減輕女兒女婿負擔,只會收取1萬至3萬的禮金,有的還會把禮金當成嫁妝返還的。怎麼說呢,兩個人既然打算結婚了,就應該事先好好溝通一下,免得兩家到時候因為這些禮金的問題產生誤會。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