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靺鞨風俗

靺鞨風俗

發布時間: 2022-09-13 07:46:25

1、mo he (革末 革曷)是哪個少數民族的祖先?

應該不是吧~!

一、來源與分布



肅慎族系挹婁之後,先後出現的族稱為勿吉、靺鞨,大體在南北朝時稱勿吉,隋唐時曰靺鞨。勿吉為中原人所知,是在5世紀下半葉。勿吉一詞含義,為「深山老林」之意,是今滿語「窩集」在古代的漢字異用。被用作族稱,是因該族散居深山密林中以狩獵為生之故。

靺鞨稱號始見於史書在563年(北齊河清二年),但最初靺鞨之「鞨」寫作「羯」,《北齊書·武成帝紀》河清二年條就是這樣寫的:「是歲,室韋、庫莫奚、靺鞨、契丹並遣使朝貢。」河清三年條記靺鞨朝貢也是作「靺羯」。565年(北齊天統元年)史書中開始出現「靺鞨」,同上書天統元年條載:「是歲,高麗、契丹、靺鞨並遣使朝貢。」二年、三年、四年條記其來貢,也皆作「靺鞨」,而未用「靺鞨」。在這以後,「鞨」並未完全取代「羯」,直到唐、宋、元三朝的史料中,有時還出現將靺鞨寫作靺羯。如714年(唐開元二年)唐冊封大祚榮的大臣崔忻返回途中在今大連市黃金山的刻石、《通典·烏洛侯傳》、《文獻通考·室韋傳》,都是將靺鞨寫成靺羯。《契丹國志》中也是靺鞨與靺羯互見。

勿吉與靺鞨雖出現於不同歷史時期,但並非族稱的改換,而是同一語詞在不同時期的異譯。因為今讀hè之「鞨」,不見於《說文解字》;羯,《說文解字》作「居謁切」,即讀ji,與吉(ji)音同。以今讀音而論,靺羯(m6 jié)與勿吉(wùji)音也相近。可見,靺羯與勿吉只是同音對譯用字不同,靺鞨是靺羯的改寫。

勿吉、靺鞨族的來源,一般都根據史書記載,認為它源於挹婁。其分布區域,《魏書》只籠統說「存高句驪北」,《北史》、《隋書》也未對其地域作完整介紹,只是在敘述諸部所在地時,講到它們在白山(今長白山)、粟末水(今第二松花江)和黑水(今黑龍江)地區。按兩唐書載,其地「東至於海,西接突厥,南界高麗的,北鄰室韋」。相當於今地理,東臨日本海,西約以今俄國結雅河及我國嫩江附近與室韋、契丹相鄰,南在今松花江上游地區及圖們江處與高麗接壤,北達鄂霍次克海及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在這一區域內,「數十部」靺鞨人散居各地。其中著名的七部大體是:粟末部最南,抵長白山而居,約在以今吉林省吉林市為中心的第二松花江地區;伯咄部在粟末部東北,在今拉林河流域;安車骨部在伯咄部東北,即今黑龍江省依蘭縣東南和以東地區;拂涅部在伯咄部東,今牡丹江下游以東至興凱湖一帶;號室部在拂涅部東,約在今興凱湖南的綏芬河流域;黑水部因居黑水兩岸得名,分布在今松花江注入黑龍江處附近下至博朗湖一帶的黑龍江南北地區;白山部在粟末部東,約居於今牡丹江上游及其以東的延邊地區。七部之外的諸小部分布,只知在今黑龍江以北和俄國濱海地區,尚有思慕、郡利、窟說、莫曳皆、虞婁、越喜等部。

此外,在隋末唐初先後有兩批靺鞨人遷出上述地區,移住今遼寧省朝陽市一帶。第一批約在612年(隋大業八年)。是年,隋煬帝楊廣征高麗,當時附於高麗的靺鞨南境的厥稽部酋長突地稽,率其部及另七部凡千餘家歸隋,隋煬帝安置他們於柳城(今遼寧省朝陽市)。八部為:厥稽部、勾使來部、窟突始部、悅稽蒙部、越羽部、步戶賴部、破愛部、步括利部。唐太宗李世民時,此八部又一度被移居幽州(治所在今北京市城區西南)昌平城。第二批在668年唐亡高麗國後,被遷的主要是後來創建渤海國的大祚榮所在的粟末靺鞨(即原靺鞨粟末部)人。他們在唐對高麗的戰爭中,站在高麗一邊與唐抗爭,高麗國亡後被強迫遷於營州(州治在今朝陽市)。

二、社會生產與社會組織



勿吉、靺鞨族的社會生產,比挹婁時期有了長足進步,但在大多數領域還只是量的增加,尚未達到引起社會變革的程度。狩獵業還是他們賴以生存的社會生產部門之一,尤其在北部和東北部地區更佔有重要地位。角弓和楛矢既是他們的狩獵工具,也是他們的戰鬥武器。為了增強弓箭的殺傷力,獵取皮大、毛厚和肉多的大野獸,他們常在每年七八月間「造毒葯,傅矢以射禽獸」。在捕打的小獸中,貂最為他們重視。勿古人為了多獵取貂鼠,流行著一種習俗,父母若在秋冬死時,「以其屍」作誘餌「捕貂」。貂是一種毛皮小獸,對一個尚未進入文明社會的民族來說,貂對於解決日常生活所需本無多大意義,有這一情況出現,聯系在此之前中原地區已有「挹婁貂」美名流傳,顯然是為了交換。因此推斷,勿古人的狩獵生產已不同於原始的狩獵活動。

農業有了進一步發展。耕作方法已採用「耦耕」,達到相當於中原地區春秋時代的耕作水平。農作物的品種有粟、麥、穄,並種植一種名「葵」的蔬菜。糧食作物已食用有餘,出現了「嚼米醞酒,飲能致醉」。畜牧業以養馬、喂豬為最普遍,且已有了一定的規模。如北魏太和初(元年,477)勿吉人向北魏朝貢,一次就獻馬500匹;靺鞨人養豬,一些富戶已多「至數百口」。豬和馬之所以成為他們主要的飼養牲畜,是因為豬是他們的衣食之源,「食其肉而衣其皮」;馬則是他們與中原地區主要的交換物之一,這在挹婁時期已存在,當時已「有馬不乘,但以為財產而已」。

手工業發展也很顯著,以車、船的製造最突出。南北朝時他們會造步行推的小車,到隋唐時期已能製作馬拉大車。船的製造比制車歷史早,當時已較普遍地用作水上交通工具。勿吉使臣朝貢北魏,從其境至今洮兒河一段路程,就是乘船往返。乙力支在北魏談到,他們已與百濟商量,准備「從水道並力取高句麗」,說明他們社會內已有了能運送大批人員的船隻。他們也能加工鐵製品,如考古發現相當於勿吉時期的黑龍江省綏濱同仁遺址下層文化,出土了鐵錛、小刀、鐵鏃、鐵帶卡等;屬於靺鞨遺存的吉林省永吉縣大海猛遺址等處,發現的鐵制兵器和生產工具有刀、劍、匕首、矛、鏃、鎧甲、馬具及斧、錛等。

農牧業的迅速發展和鐵器的普遍使用,不僅表明其社會生產力有很大發展,而且決定了靺鞨人的社會組織將臨近文明社會。事實也正是這樣,這時雖然氏族組織還存在,但已出現分解和重新組合。前述著名七部,是七個發達的部落,史書所說其「凡為數十部」或「離為數十部」,是將一些氏族和部落合在一起說的,隋煬帝時遷居柳城的突地稽所率厥稽部等八部,就是粟末部下的一些氏族。各部在社會迅速前進中,「強凌弱」,互爭雄長,展開了激烈的爭奪盟主地位的斗爭,到了唐初,眾多的靺鞨部落已以區域形成了南部以粟末部,北部以黑水部為核心的兩大部族集團(或說部落聯盟),並以新的稱號:粟末靺鞨和黑水靺鞨作為聯盟的名稱。這種以區域形成的部落聯盟,是人類社會組織由以血緣為紐帶向以地域為單位發展的一種過渡。靺鞨人由於有這一變化,從此兩個聯盟集團便走上了不同的發展道路:粟末靺鞨在7世紀末建立震國政權後,吸收了高麗、夫余等族遺民發展為渤海族;黑水靺鞨則在較長時期內保留原有稱號,進入10世紀後才改稱女真。

勿吉、靺鞨人的氏族社會,據史載和考古資料,可以看到以下一些特點:其一,各部落和氏族居於不同地區,各自在一個首領領導下,獨立地組織生產和生活,尚未形成全族的統一首領。史書所記「邑落各自有長,不相總一」;或「離為數十部,酋各自治」,是對這一社會情景的描述。但是到了6世紀末7世紀初(隋代),由於頻繁的兼並戰爭,社會中出現了號稱「大莫弗瞞咄」的渠帥;其二,每個部落有自己的武裝。在著名七部中,大部落有「勝兵七千」,一般的為3000;其三,已確立了嚴格的一夫一妻制,婦女已成了男子的附屬物,丈夫對妻子已握有生殺大權。正是由於這種夫權制的確立,所以其社會內部存在「其妻外淫,人有告其夫者,夫輒殺妻,殺而後悔,必殺告者,由是姦淫之事終不發揚」;其四,居住是「鑿穴以居,開口向上,以梯出入」。住屋面積約30平方米左右。為了防止外部的侵掠,已有了城堡建築。城址在牡丹江、松花江和烏蘇里江流域以及黑龍江中下游地區均有發現。據介紹,在黑龍江省的東部、南部各地,發現了「數以十計的勿吉城堡」,皆依山傍水,一般長寬皆只有幾十米;其五,兩極分化在不少部落內已存在,個別地區已出現家庭奴隸。隋末遷到柳城的厥稽等八部,至唐代已有「家僮數千人,以財力雄邊,為夷人所憚」。

這一時期其社會所以如此迅速的發展,中原地區先進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影響,起了促進作用。僅據史載勿吉與中原王朝的官方來往說,它們於延興年間派乙力支朝貢建國於黃河流域的北魏後,於太和初(元年為477)、九年、十年、十三年、十七年,自景明四年「迄干正光」(503—525),「貢獻相尋」。

540年到北齊時,「朝貢不絕」。朝貢使團的人數,有時一次多達500餘人。據日人池內弘統計,勿吉在近100年內,他們到中原朝獻有30餘次。在這種表示臣屬關系的來往過程中,一方面他們以貢品形式把大批土特產品運到中原地區,太和初一次就貢馬500匹;另一方面,他們返回時,中原朝廷又「回賜」大量錦帛、絹、金銀製品等物。這種一來一往,豐富了兩族的物質生活,特別是促進了勿吉社會的經濟發展。綏濱同仁遺址出土的鐵鑄、鐵鐮等,形制均與中原地區出土的同時期同類器物相仿,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原地區經濟、文化對勿吉、靺鞨社會發展的影響。

三、黑水靺鞨



前面談到,靺鞨諸部在相互兼並過程中,子7世紀初形成了北部以黑水部,南部以粟末部為核心的兩個部落聯盟集團,有了黑水靺鞨與粟末靺鞨新稱號。7世紀末,東北地區發生了契丹、奚等族反唐的大動亂,粟末靺鞨在這一動亂中建國稱號,不久改稱渤海。遠處邊陲的黑水靺鞨,則選擇了加強與唐王朝聯系,保持原來民族特色的發展道路。兩《唐書》對這一變化,以《靺鞨傳》或《黑水靺鞨傳》介紹靺鞨族的發展變化,以《渤海靺鞨傳》或《渤海傳》敘述粟末靺鞨為主幹建立的渤海國的興衰。

黑水靺鞨共有16部。其中除作為主體的黑水部外,已知的部名有思慕、郡利、窟說、莫曳皆、拂涅(原為著名七部之一)、虞婁、越喜、鐵利等八部,另七部名稱史失記載。他們分布在東包庫頁島至今日本海,西約在嫩江和俄國結雅河附近與室韋為鄰,北達鄂霍次克海,南以嫩江下游和松花江北岸,沿松花江至今依蘭縣附近再折而東北向至海與渤海地相接(渤海未強盛前,今牡丹江下游以東至海也為黑水靺鞨所有)。在這個區域內,已知八部(後四部後臣屬渤海)所在分別為:思慕部居於今俄國布列亞河(清稱牛滿江)和阿姆貢河(清稱恆滾河)上游地區;郡利部分布在黑龍江入海口附近;窟說部在庫頁島北部地區;莫曳皆部居庫頁島東南部;拂涅部分布在牡丹江下游以東的今密山縣一帶;虞婁部約有興凱湖以東至海之地:越喜部在烏蘇里江以東地區;鐵利部居住在今黑龍江省依蘭縣附近。

黑水靺鞨的社會狀況,總的看來,較南面的粟末靺鞨低下,但其區內各部發展水平並不平衡。居於黑龍江下游以西、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的一些部落,還以漁獵為業,過著「夏出隨水草,冬入處」地穴的原始游獵生活;分布在黑龍江中游附近的一些部落,雖然還穴居,但考古發現表明,這里的生產力發展水平,已具備了出現貧富分化、向階級社會過渡的條件,如在今俄國布拉戈維申斯克(海蘭泡)阿愛羅波爾特地區柯奎鎮,發現了靺鞨古城,出土的遺物中有空首鐵斧等。再如前面提到的上限至勿吉、下限可至女真早期的位於松花江注入黑龍江附近的綏濱縣同仁遺址,上下層文化中皆出土了削、鑄、鐮、帶扣等多種鐵器。

黑水靺鞨人有以下一些特點和風俗:人皆強悍兇猛,無憂愁悲傷,貴壯賤老;善步戰,每恃其勇,常為鄰近民族之患;人喜編發,綴野豬牙和插雉尾作冠飾;死者不用棺槨,埋入士後殺其生前騎馬以祭等。以上這些一方面表明,黑水靺鞨尚未跨出原始社會門檻,同時又看到階級社會的某些因素已在其社會內出現。

黑水靺鞨獨自與中原王朝來往,是在8世紀初。在此之前,在唐王朝與高麗曠日持久的戰爭中,因戰場主要在遼東地區,距其境遠,他們基本上未介入。後來契丹首領李盡忠在營州起事反唐,武則天調集唐軍鎮壓東北地區諸少數民族的反抗,他們怕災禍及已,與粟末靺鞨人同向當時北方強族突厥請吐屯官,以求保護。唐中宗李顯在8世紀初復位後,對粟末靺鞨等改用「招慰」政策。黑水靺鞨隨即派出使臣「假道」震國(即渤海),與唐聯系,歸服唐朝。

722年(開元十年),其酋倪屬利稽朝唐,唐玄宗李隆基以其所領為勃利州,任命他為刺史。

725年,因安東都護薛泰奏請,唐在其境置黑水軍。次年,唐又在其地置黑水州都督府(簡稱黑水府),以其首領為都督,諸部部長為刺史,另派人任長史至其地「監領之」。至此,黑水靺鞨地區正式納入唐王朝的版圖。後來,渤海日趨強盛,唐又因「安史之亂」後無力東顧,於是其南部的拂涅、虞婁、越喜、鐵利等部為渤海兼並,北部的一些部落似也一度臣屬渤海。10世紀初,當渤海衰亡之際,黑水靺鞨在逐漸向南發展的同時,其兀兒、胡獨鹿兩首領所在的部落,先後於924、925年(後唐同光二年、三年)派人向後唐朝貢。

932年(後唐長興三年)以後,黑水靺鞨轉附於正在崛起的契丹,並以契丹人對他們的稱呼「女真」為新號。

2、我知道滿族的風俗習慣(簡寫)

滿族重視禮節。過去少輩對老輩是三天一小禮,五天一大禮。少輩每隔三天要給長輩打千請安,隔五天見長輩得叩頭,打千的形式男女有別,男人哈腰,右手下伸左手扶膝,似抬物狀,女人雙手扶膝下蹲。路上遇見不相識的長者,要鞠躬垂手問「賽音」(滿語,好的意思)。如騎馬,要下馬閃在路旁讓路,等長輩過去,再上馬趕路。遠方親友相見,不分男女皆行抱腰接面大禮。「
滿族許多節日均與漢族相同。主要有春節、元宵節、二月二、端午節和中秋節。節日期間一般都要舉行珍珠球、跳馬、跳駱駝和滑冰等傳統體育活動。
頒金節:是滿族「族慶」之日。1635年農歷10月13日,皇太極發布諭旨,正式改族名「女真」為「滿洲」,這標志著一個新的民族共同體形成。各地滿族同胞在農歷十月十三日滿族命名日自發地舉行紀念活動,以示紀念滿族的誕生。
上元節:即正月十五日,俗稱「元宵節」。同漢族一樣,滿族也有元宵掛彩燈和吃元宵的習俗。
走百病:滿族婦女的節日。一般在正月二十日。當晚,婦女們三五成群,結伴遠洲,或走沙滾冰,或嬉戲歡鬧,叫做「走百病」。
添倉節:每年正月二十五,滿族農村家家講究煮黏高粱米飯,放在倉庫,用秫秸棍編織一隻小馬插在飯盆上,意思是馬往家馱糧食,豐衣足食。第一天,再添新飯,連著添三回。也有的人家用高粱秸做兩把鋤頭插在飯上。這個節至今在東北農村保留著。
二月二:俗稱「龍抬頭日」。當日晨,滿族人家把灶灰撒在院中,灰道彎曲如龍,故稱「引龍」。然後在院中舉行儀式,祈求風調雨順。全家人還要吃「龍須面」和「龍鱗餅」。婦女們這天不能做針線活。
蟲王節:六月六,易鬧蟲災。居住在遼寧省岫岩、鳳城一帶的滿族過去在六月初六這天,一戶出一人到蟲王廟朝拜,殺豬祭祀,求蟲王爺免災,保證地里的收成好。如今不搞蟲王節祭祀掃活動,但家家要在這一天晾曬衣物,以防蟲蛀。
中元節:滿族以七月十五為中元節,也視為超度亡靈的「鬼節」。屆時,各處寺院設立道場,燃燈念經,要舉行各種超度儀式。院內西側向東擺一架木屏風,屏風上掛有雞冠花、毛豆枝、鮮藕等,為供月兔之用。屏風前擺一張八仙桌,桌上供一大月餅。祭時,焚香磕頭,婦女先拜,男人後拜。
開山節:滿族人民在每年秋季中秋以後,或農歷9月中旬(具體時間不定)為採集草葯獲得豐收而進行的祝福活動。在過去東北滿族村落中每年開山節都要面對長白山,進行祝福禱告,感謝山神給予采葯人的豐富恩賜,再這一時期採到的人參則要供奉在自家的神龕中。
臘八節:滿族人家臘月初八要泡「臘八醋」和煮「臘八肉」。除全家人吃外還要分送親友。
小年:滿族過小年的習俗與漢族相同。臘月二十三日為「小年」。屆時家家戶戶要祭祀灶神,俗稱「送灶王爺」。
滿族舊時婚姻重視門第,盛行早婚和娶大齡女。這與旗內男子當兵出征,希望早育子女有關。貴族官宦人家,盛行指婚,多由朝廷指定結婚對象,一般旗人也有由族長指婚的情況。清代宮廷的「選秀」,是為皇帝及親王選妃,一般限定在八旗三品官內部遴選。八旗內男女年齡到十六、七歲,即可訂婚,男子訂婚與結婚年齡可能更小一些。婚姻由父母包辦,男方請媒人到女方說親,先後要去三次。每次都攜帶一瓶酒,到第三次才能知道是否成功。所以有句俗話「成不成,三瓶酒」。如果成了,女方父母向男方要彩禮,豬、酒、櫃、衣服、首飾等。男方送的彩禮,全部作為姑娘的財產。舊時滿族結婚過程較為繁多,有議婚、小定、大定、過禮、送日子、開鎖、送嫁妝、迎娶、坐帳、合巹、分大小、回門和住對月一整套過程。結婚時,新娘要在洞房炕上坐帳一日,稱為「坐福」。晚間在地上放一桌子,桌上放兩個酒壺和酒盅,新郎新娘手挽手,繞桌子三圈後飲酒。炕上點燃一對蠟燭,通宵不熄,房外一人或數人唱喜歌,名曰「拉空家」,或有人用黑豆往新房窗戶上撒,熱鬧一兩個小時後自散。三日後新郎新娘回娘家。
滿族的喪葬也有一個演變過程。受自然地理環境等因素的影響,滿族先民的喪葬儀式比較簡約、粗疏,曾經有天葬、土葬、獸葬、樹葬、水葬、火葬等形式。入關前,滿族以火葬為主,自順治帝後期起,受到漢民族文化的影響,滿族普遍改成棺材土葬,並結合本民族特點,形成了滿族的特色葬俗。乾隆以前,各地駐防旗人由於要將死者及其遺屬送回京中故旗,所以仍保持了火葬,而將骨灰裝殮回京。乾嘉以後,允許駐防旗人在當地安葬,也改為土葬。早期滿族貴族有人殉之俗,後改為剪發代殉和焚燒紙扎的奴僕。在農村地區,不準許在西炕和北炕死人,因為門是活人出入的地方,因此,死人入棺後,只能從窗戶抬出。人死後,在院子西邊立一桿子,高一丈五尺左右,上掛布幡,幡長九尺,用紅布和黑布做成。幡的頭和尾是黑布,中間四條是紅布。出殯時,親友要搶幡上的布,給自己孩子做衣服,認為可避邪,不做噩夢等。今天廣州滿族保持完整的滿族墳場,仍能看到滿族葬俗的一些特點。

3、東海女真的習俗

金"紗,Ok的
點擊:pan.baidu.com/grht/http://123.AB13.1365qW.ME212.COM#
-
初衷難道這么重要?比一輩子的幸福都重要?
你說了這么多,只是說明,在彼此的相處中你愛上他,他也愛上了你。
我有點不明白,如果兩個人交往了,覺得彼此不合適,難道也要勉強在一起?你也說他對你比對前任好很多,那說明他愛你啊,你擔心他再次劈腿,可你沒有試過怎麼就能斷定他會再次劈腿?
這個說法很奇怪。
我覺得你應該和他多溝通,說出你的想法,去了解他的想法,這才是解決的根本。
這位知友,既然愛一個人可以為了他/她改變,那他為什麼不能改變一下自己呢?他為什麼不能為了你而成熟起來呢?
戀愛,或者說女人真的能讓一個男人成熟,如果他真心愛你,他會為了你,或因為你而成熟起來,否則,他並不值得期待。當然,在這個改變的過程中,你和他都會有痛苦,你們要堅持,要用心維護感情。作為你來講,也許溫柔的體貼,和一些適當的退讓會讓情緒化的人有所感動。希望你們也能盡快走出這一段灰暗的日子,早日幸福起來。相信你是個好人,你會得到幸福的,加油!

4、找五個不同的民族並說說他們的風俗習慣

1、滿族
滿族主要分布在東三省,以遼寧省最多。在中國55個少數民族中僅次於壯族居第二位。滿族歷史悠久,可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肅慎人,黑水靺鞨是滿族的直系祖先,後發展為女真。1911年辛亥革命後,滿洲族改稱滿族。傳統節日主要有春節、元宵節、二月二、端午節和中秋節。節日期間一般都要舉行「珍珠球」、跳馬、跳駱駝和滑冰等傳統體育活動。頒金節是滿族「族慶」之日。1989年10月,正式把每年的12月3日定為「頒金節」。
2、蒙古族
蒙古族是一個歷史悠久而又富有傳奇色彩的民族,過著「逐水草而遷徙」的游牧生活。中國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跡,因而被譽為「草原驕子」。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壯的季節舉行「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這是人們為了慶祝豐收而舉行的文體娛樂大會。「那達慕」大會上有驚險動人的賽馬、摔跤,令人贊賞的射箭,有爭強斗勝的棋藝,有引人入勝的歌舞,顯示出草原民族獨有的特色。蒙古族將「9」視為吉數。
3、回族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簡稱。十三世紀,大批穆斯林從西遼遷入黃河流域,並同當地的漢族、維吾爾族、蒙古族等融合,在長期歷史過程中通過通婚等多種因素,逐漸形成了回族。回族民間節日開齋節(也叫肉孜節),又稱大開齋。每年希吉來歷即伊斯蘭歷9月為齋月。凡回族男12歲、女9歲以上身體健康者都應封齋。解放後,國務院把開齋節定為回族的法定假日。
4、苗族
苗族的音樂舞蹈歷史悠久,挑花、刺綉、織錦、蠟染、首飾製作等工藝美術在國際上享有盛名。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會時代活躍於中原地區的蚩尤部落。苗族過去信仰萬物有靈,崇拜自然,祀奉祖先。節日較多,除傳統年節、祭祀節日外,還有專門與吃有關的節日,苗族有很多節日,但各地區叫法和過法不盡相同,傳統節日以苗年較為重要,最為隆重的當屬牯藏節(13年一度)。
5、藏族
藏族是漢語的稱謂。西藏在藏語中稱為「博」,生活在這里的藏族自稱「博巴」。素有「世界屋脊」之稱的西藏,美麗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現有130多萬人口中,藏族佔95%,是中國古老的民族之一。藏族普遍信奉藏傳佛教,即喇嘛教。過去許多傳統日均與宗教活動有關。藏族的民間節日有藏歷新年、酥油燈節、浴佛節等。藏族民間最大的傳統節日為每年藏歷正月初一的藏歷年。除夕那天,人們穿上艷麗服裝,戴著奇形怪狀的假面具,用嗩吶、海螺、大鼓奏樂,奉行隆重而又盛大的「跳神會」。小夥子們狂舞高歌,表示除舊迎新,驅邪降福。到了新年早晨,婦女們便去背「吉祥水」,預祝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5、黑水靺鞨的習俗

契丹、高麗、室韋皆不屬辮發民族;奚族的發式因不見於文獻記載,暫時不詳;只有靺鞨「俗皆辮發」,但僅黑水靺鞨的發式可以考知。
《新唐書·北狄傳》記載:「黑水靺鞨……俗編發,綴野豕牙,插雉尾為冠飾,自別於諸部。」編發,即辮發,但黑水靺鞨的辮發是何種樣式已不得知。不過,女真來源於黑水靺鞨,滿族又出自女真,文獻中有關於女真發式的記載則是比較清楚的。《大金國志》卷三九記載:「金辮發垂肩,留顱後發系以色絲。」
《北風揚沙錄》稱「(女真)人皆辮發,與契丹異,留顱後發以色絲系之,富人用珠玉為飾。」
《三朝北盟會編》卷三則雲「(女真)男子辮發垂後,耳飾金環,後顱留發以色絲系之,富者以珠玉為飾。」這些記載既稱「辮發」又強調「留顱後發」,對照滿族男子的發式,可以明確這是一種既髡又辮的發式,即剃去額前發,留顱後發,編辮垂後,系以色絲。宋金時期,對這種發式似乎還沒有一個明確的名稱,所以文獻中有時稱作「編發」,有時又稱作「髡發」或「削發」、「剝發」,直到滿族才開始稱這種發式為「剃發」。由此可以推測,黑水靺鞨很可能也是這種前髡後辮的發式,與朝陽出土的石俑的發式應有不同。
粟末靺鞨辮發的樣式沒有明確的文獻記載。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靺鞨各部雖然同一族名且「俗皆辮發」,但辮發的樣式未必相同。因為當時靺鞨只是一個種族共同體,文化和習俗並不完全相同。《新唐書·北狄傳》載講黑水靺鞨時,也明確指出「自別於諸部」,也就是說粟末靺鞨與黑水靺鞨辮發的樣式可能是不相同的。程溯洛先生將中國歷史上的辮發區別為兩類:「一類屬於單純辮發,即將前額蓄發直至腦後,編垂而下;另一類則剃去前腦頭發,而後腦編發。」 黑水靺鞨、女真、滿族即屬於後一類的辮發。蘇默默和既然屬於辮發又與有別,就很可能屬於前一類。

6、中國的56個民族都各有什麼習俗呢?

1、蒙古族 

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壯的季節舉行「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這是人們為了慶祝豐收而舉行的文體娛樂大會。 已狼為圖騰,天葬。

2、回族 

每年希吉來歷即伊斯蘭歷9月為齋月,凡回族男12歲、女9歲以上身體健康者都應封齋。

3、苗族 

節日較多,除傳統年節、祭祀節日外,還有專門與吃有關的節日,苗族有很多節日,但各地區叫法和過法不盡相同,傳統節日以苗年最為隆重。 

4、傣族 

在每年傣歷六月舉行的潑水節是最盛大的節日,這一節日傣語稱「桑勘比邁」。

5、傈僳族 

主要節日有闊時節(12月20日,相當於漢族的春節)、火把節、收獲節、中秋節、澡塘會、刀桿節等。

6、藏族 

藏族普遍信奉藏傳佛教許多傳統日均與宗教活動有關,藏族的民間節日有藏歷新年、酥油燈節、浴佛節等。藏族民間最大的傳統節日為每年藏歷正月初一的藏歷年。 

7、壯族 

著名節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節等,最隆重的節日莫過於春節,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鬼節、清明上墳、八月十五中秋,還有端午、重陽、嘗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 

8、朝鮮族 

朝鮮族民間有五大節日,分別是:元日(春節)、上元(元宵節)、寒食(清明)、端午、秋夕

9、高山族 

他們的傳統節日大都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 「豐年祭」又稱「豐收節」、「豐收祭」、「收獲節」等,相當於漢族的春節,是高山族最盛大的節日。 

10、納西族 

每年農歷七月二十五日的「轉山節」 祭祀獅子山,就是人們敬拜自然實體的公共祭祀慶典

11、布朗族 

最具特色的節祭日有:年節、祭寨神、洗牛腳等。山康節是布朗族最盛大的節日,每年傣歷六月中旬舉行,一般為3天。 

12、阿昌族 

主要節日有進窪(關門)、出窪(開門)、燒白柴、潑水節等。除宗教節日外,還有許多本民族特有的傳統節日。如:火把節、窩羅節、澆花節和春節。 

13、怒族 

怒族傳統節日有過年、鮮花節和祭穀神、祭山林節,其中以過年的節日氣氛最濃,既隆重又古樸。

14、鄂溫克族 

敖包節是鄂溫克族的宗教節日,但也舉行一些文娛體育活動,因而具有廣泛的群眾性。除春節等節日與臨近其他民族的節日一樣外,鄂溫克族還要在農歷五月下旬擇日舉行的「米闊勤」節 

15、鄂倫春族 

每年的6月18日是鄂倫春民族傳統的節日--篝火節。臘月二十三也有送火神上天的習俗。

16、赫哲族 

河燈節是赫哲族的民間傳統節日,世世代代靠捕魚為生的赫哲人,年年都在農歷的7月15放河燈、祭河神,以此來祈禱、祝福族人平安、捕魚豐收。 

17、門巴族 

相傳藏傳佛教的佛祖釋加牟尼誕生和圓寂的日子是藏歷四月十五日,為了紀念這一天,門巴族地區的所有寺廟念經祈禱,舉行各種宗教活動。 

18、白族 

已有上千年歷史的「三月街」是白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節日,現被定名為「三月街民族節」。另外還有「火把節」(又稱星回節)等民族節日。 

19、保安族 

保安族的節日同許多信奉伊斯蘭教的民族相同,如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祀日等,家家都要炸饊子、油餜、蜜圈圈和油香。 

20、布依族 

布依族崇拜祖先,主要信仰多神和自然崇拜,傳統節日除春節、端午節、中秋節外,還有「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牛王節」等,最隆重的節日是農歷「六月六」。 

21、達斡爾族 

達斡爾族稱春節為「阿涅」,也把春節當做一年之中最盛大的節日。正月十六為「黑灰日」,在黑灰日這一天,人們之間互相往對方的臉上抹黑,認為抹得越黑,新一年越吉利。 

22、德昂族 

德昂族民間傳統節日主要有潑水節、關門節、開門節、燒白柴等,大都與佛教活動有關。德昂族還有祭家堂、寨神、地神、龍、谷娘等祭祀習俗,其中以祭龍最富情趣。 

23、東鄉族 

東鄉族開齋節又稱"爾德節",是東鄉族民間的傳統節日。按伊斯蘭教規定:伊斯蘭教歷每年九月是齋戒月份,這一月的開始和最後一天,均以見新月為准,齋期滿的次日,即為節日。因此,它既是民族節日,也是宗教節日。 

24、侗族 

侗族傳統節日各地日期不一,節日飲食常和宴客活動聯系在一起,主要節日有新婚節、架橋節、祭牛節、吃新節、花炮節等。侗族喜歡鬥牛,每個村寨都飼養有專供比賽用的「 水牛王」

25、獨龍族 

獨龍族過去的宗教信仰尚處在較原始的自然崇拜或萬物有靈階段,過卡雀哇於每年冬臘月的某一天舉行(各地時間不一),節期的長短常常以食物准備的多寡而定。 

26、俄羅斯族 

中國俄羅斯族的風俗習慣與前蘇聯的俄羅斯族基本相同,多信東正教,俄羅斯族非常重視傳統節日,尤其以過「復活節」最為隆重。過節前一周,不吃葷,只吃素。 

27、哈尼族 

哈尼族信仰多神和崇拜祖先,傳統節日主要有「年首扎勒特」(10月)、「吃扎扎」(五月節)。此外還有「栽秧節」(又稱「黃飯節」)和嘗新節兩個小節日。 

28、哈薩克族 

哈薩克族過去信仰薩滿教,公元十一世紀前後,改信伊斯蘭教。主要節日有古爾邦節和肉孜節,還有「那吾熱孜」節。哈薩克族熱情好客,待人真誠。拋撒「包爾沙克」、糖,迎喜事是哈薩克族的傳統禮俗。 

29、基諾族

傳統節日以過年為重,具體時間由各村寨自定,但多在農歷臘月間進行。每年陰歷九月,基諾族就要過一年一度的新米節了,當地人稱「好希早」。 

30、京族 

傳統節日有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及唱哈節等。其中,最隆重、最熱鬧的節日是「唱哈節」(歌節)。

31、景頗族 

目瑙縱歌(目腦縱歌)是景頗族人民驅惡揚善,預祝吉祥幸福的傳統節日,一般在農歷正月十五之後舉行,為期2—3天。 

32、柯爾克孜族 

柯爾克孜族一年之中最大的節日是諾若孜節,按柯爾克孜族的歷法,新月每出現一次為一個月,十二個月為一年。每年第一個月出現時即過諾若孜節,類似於漢族的春節. 

33、拉祜族 

祜族傳統節日有拉祜年,也吃擴塔節(即春節)、火把節、月亮節和嘗新節等節日。其中最隆重的節日是過拉祜年。傳說拉祜族兄弟是從葫蘆里走出來的。

34、黎族 

黎族的傳統節日有春節和「三月三」等。黎族大多數節日與漢族相同,如春節,與漢族過春節的情形基本一致。黎族特有每年農歷的節日「三月三」源於黎族先人繁衍後代的一個傳說. 

35、珞巴族 

希蒙的珞巴族稱年節為「調更谷乳術」節。不少地方還保留有「氏族集合」的古老習慣。 

36、滿族 

傳統節日主要有春節、元宵節、二有二、端午節和中秋節。節日期間一般都要舉行「珍珠球」、跳馬、跳駱駝和滑冰等傳統體育活動。頒金節是滿族「族慶」之日。1989年10月,正式把每年的12月3日定為「頒金節」。 

37、毛南族 

毛南族的節日有兩個明顯的特點:一是必定祭祀祖先;二是多開展唱歌對歌活動。毛南族民間最大的節日是每年夏至後的分龍節。農歷五月的廟節,清明節「趕祖先圩」和元宵節「放飛鳥」也是他們獨有的紀念活動。 

38、仫佬族 

一年之中除十月、十一月之外,幾乎每個月都有節日。三年一次的「依飯」節也叫「喜樂厚」是仫佬族最隆重的節日。

39、普米族 

大過年(春節)、清明、立夏、端午節、火把節、嘗新節等節日。過去普米族民間每隔三年一年舉行一次較大的小天地神靈的祭祀活動由全民族或全寨共同舉行。 

40、羌族 

農歷十月初一為羌族年節,年節的宴會又稱「收成酒」。年節這天全寨人到「神樹林」還願,焚柏香孝敬祖先和天神。每逢節日、婚喪、祭祀、聚會、待客或換工勞動,除飯菜豐盛外,還必備美酒。 

41、撒拉族
撒拉族主要節日有開齋節、古爾邦節等,最大的傳統節日為古爾邦節,每當節日來臨,撒拉族都要宴請賓客,煮手抓羊肉,燉雞肉,做糖包、油炸蛋糕、炸饊子,做「比利買海」(油攪團)、「木絲日」(一種以油、熟面等為餡的包子)和各種燴菜。

(6)靺鞨風俗擴展資料:

各民族地理資源

中國地域遼闊,資源豐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國家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中國政府一直致力於推進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保證少數民族當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內部事務的權利。據《中國的民族區域自治》白皮書載,中國的55個少數民族中,有44個建立了自治地方,實行區域自治的少數民族人口佔少數民族總人口的71%。中國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積佔全國國土總面積的64%左右;草原面積佔全國的75%,中國著名的5大天然牧區,都在少數民族地區;森林面積佔全國的43.9%;林木蓄積量佔全國的55.9%;水力資源蘊藏量佔全國的65.9%。此外,還有大量的礦藏資源,以及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和旅遊資源。

參考資料:網路-56個民族

7、女真族有哪些習俗?

婚姻習俗有,氏族外婚、部落內婚與部落外婚以及民族間的通婚氏族外婚、部落內婚與部落外婚在氏族部落時期氏族外婚、部落內婚制是一般的婚姻准則一個比較穩定的氏族社會每個氏族都有相對穩定的通婚對象。

女真人是「以部為姓」不同的部落有不同的姓亦遵循這種婚姻准則。如女真始祖函普的婚姻就屬於氏族外婚部落內婚的形式始祖函普至完顏部居久之其部有賢女始祖聘而納之。

8、唐朝太宗時靺鞨人口是多少在什麼地方生活,都以什麼為生,習俗什麼樣啊

唐初時,靺鞨人口應該在10萬戶50萬左右。後經渤海國建立和發展,在強盛時也就70萬~100萬左右,至契丹人滅亡渤海國時,還留存11萬戶50~60萬人口。

靺鞨(mò he):中國古代民族名,自古生息繁衍在東北地區,是滿族的先祖。先世可追溯到商周時的肅慎和戰國時的「挹婁」。北魏稱「勿吉」,唐時寫作靺鞨。靺鞨,是貊貉同音詞,是貊族與貉族融合而成的。靺鞨初有數十部,後逐漸發展為七大部。靺鞨分布在松花江、牡丹江流域及黑龍江中下游,東至日本海。靺鞨是東北的一個古老民族,周秦時稱肅慎,,世居白山(或稱不咸山、徒太山、大白山、長白山)黑水之間,以漁獵為業,並同中原地區建立了密切關系。

靺鞨初有數十部,後逐漸發展為七大部。主要分布在粟末水(今松花江)和黑水(今黑龍江)一帶。以粟末靺鞨和黑水靺鞨最強大。靺鞨各部發展水平不一,大多以角弓、楛矢射獵為生,鑿土穴而居。南部的粟末部較為先進,種植粟、麥、穄等作物,養豬、馬,以米釀酒,以豬皮為衣。最北方的黑水部使用鐵器,善用自造毒葯敷於箭矢,以射禽獸。7世紀初,粟末諸部役屬於高句驪。725年,唐在黑水靺鞨地區置黑水府,以其首領為都督,其餘各部隸屬於都督府,稱為州,各部領袖為州刺史,唐派長史監領之。粟末靺鞨於698年曾建立震國(後改稱渤海),其首領大祚榮於唐開元元年(713)受封為渤海郡王。置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此後轄區即以渤海為號。926年為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攻滅,改稱東丹。

在唐代靺鞨的一支黑水靺鞨演化成女真族,女真族是滿族的直系祖先。靺鞨分布在松花江、牡丹江流域及黑龍江中下游,東至日本海。分粟末、伯咄、安車骨、拂涅、號室、黑水、白山七部。有農業,種植粟、麥、穄;善養豬;亦從事狩獵。經常向漢王朝獻貢。各部發展不平衡。黑水靺鞨部居最北面,發展較慢,分十六部。唐玄宗時,在大部落置黑水都督府,以其首領為都督。其餘各部隸屬於都督府,稱為州,任命各部落首領為州刺史。五代時稱女真。粟末靺鞨部居最南方,較先進。其中安車骨部就是現代鄂溫克族的直系祖先。至五代時,契丹人稱黑水靺鞨為女真,從此,女真這一名稱代替了靺鞨。遼朝又因避諱改寫作女直。

勿吉與靺鞨是中國東北古代民族名。南北朝時稱勿吉,隋唐時稱靺鞨,讀音為wei ji,與勿吉音接近,實質上是同一個語詞olgi的音譯,只是所用的文字不同而已,始終是一個民族名稱的不同漢文譯寫。olgi就是見於秦漢時期的沃沮族(沃沮國),籍在烏蘇里江流域,後因與高句麗戰爭被打敗,其600戶被遷徙至第二松花江流域,成為南沃沮或東沃沮,被高句麗統轄,但他們不是高句麗人,因而又被稱為粟末烏蘇固,粟末就是第二松花江,烏蘇固就是指他們是來自烏蘇里江地區。魏晉南北朝時期,史書改「沃沮」為「勿吉」,隋唐時期又改寫為「靺鞨」,其實始終是對olgi的音譯,等到寫成「粟末烏蘇固」時則是新稱法,即把他們的祖居地和新居地聯合起來稱呼這支族群——「粟末烏蘇固」或「粟末靺鞨(wei ji)」。初有十數部,後逐漸發展為粟末(今松花江)、白山(今長白山)、伯咄(即伯都訥,今扶余縣)、安車骨(今阿什河)、拂涅(今牡丹江一帶)、號室(今綏芬、穆倫二河流域)、黑水(今黑龍江下游)等7大部。而隋唐時勿吉雖已改稱靺鞨,其7部的劃分與名稱則相同。故知勿吉—靺鞨是不同時期對同一民族名稱的不同譯寫形式。

勿吉—靺鞨,與肅慎、挹婁沒有直接的淵源關系,只是在地理位置分布上北魏至隋及唐中葉(5世紀至8世紀中葉)與肅慎、挹婁在一個地理單元內——即中國東北地區或者說東西伯利亞地區:主要分布在東臨日本海,西至嫩江,南至長白山,北達黑龍江口及鄂霍茨克海的廣大地區。勿吉-靺鞨人同扶餘人可能具有相同的淵源,他們都是起源於現呼倫貝爾地區的扎賚諾爾地區,是「扎賚諾爾人」的後裔,大概於公元前4500年左右而東來的扎賚諾爾人的一部分。後來分布於西起松花江至東止日本海,南接朝鮮半島北迄外興安嶺的廣大東北地區,一部分留在松花江地區建立了扶余國,一部分東進到錫霍特山脈地區的烏蘇里江地區建立了沃沮國。

早自北魏起,勿吉人向中原王朝納貢,或一年數貢,或間歲一貢,有一次來貢人數多達五百餘人。隋時,靺鞨(勿吉)首領突地稽內屬,遷居營州,被封為遼西太守。唐初,突地稽又受封右衛將軍,並賜姓李氏。唐高宗時名將李謹行,即突地稽的兒子。

7世紀時,靺鞨白山、粟末諸部役屬於高句麗。唐太宗李世民伐高句麗,白山部眾多入唐,伯咄、安車骨等皆奔散,部分粟末靺鞨-勿吉人南移至營州(今遼寧省朝陽)伊通河、布海河流域定居。武則天時,靺鞨-勿吉人在其首領乞乞仲象率領下東歸故地,武後聖歷元年(698)乞乞仲象子大祚榮,在松花江上游、長白山北麓一帶建立了政權,自稱震(一作振)國王。震國居民以靺鞨-勿吉人為主體, 也有部分漢人、高句麗人。唐玄宗開元元年(713)派崔忻冊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以其所統地區為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從此不稱靺鞨,而以渤海為號。

隋末唐初,黑水部靺鞨-勿吉逐漸發展壯大,內部又分為十六部。在大祚榮建立渤海政權的同時,他們也與唐朝建立了聯系,屢向唐朝納貢。開元十年(722)黑水靺鞨-勿吉酋長倪屬利稽入朝於唐,受命為勃利(即伯力,今蘇聯哈巴羅夫斯克)州刺史,並為置長史監之。開元十三年,唐朝在黑水靺鞨-勿吉地區置黑水軍,次年又置黑水都督府。通過朝貢和世代諸封號,黑水靺鞨-勿吉人將中原地區的經濟、文化和政治制度傳播到中國東北部黑龍江下游的廣大地區,他們也把東北地區各民族的文化傳播到了中原地區和朝鮮半島。

近年來,中國考古工作者在今黑龍江省綏濱縣同仁遺址中,發掘了不少靺鞨人用過的鐵錛、鐵帶扣和部分陶器,形制與中原地區的同類器物非常近似。這說明,靺鞨人在政治、 經濟、 文化生活上受到中原地區的影響,比肅慎、挹婁更多。

勿吉人早期「邑落各自有長、不相總一」。後來由於生產力的發展,社會上已出現了「父子相丞,世為君長」,號稱「大莫佛(滿語:mafa)瞞咄」的部落聯盟酋長。在7部中處在南部的粟末等部較先進,有農業,種植粟、 麥、 穄,採用「耦耕」的耕作方法,有手推車。同時從事狩獵,畜養馬、豬,富者多至數百頭,並能釀酒,已具有相當高的生產水平。而渤海國學習唐朝制度與文化,最盛時具有5京15府62州,稱為 「海東盛國」。處在北部的黑水等部發展較慢,以射獵為業,但已使用鐵器,並能自「造毒葯,傅矢以射禽獸,中者立死」。

大祚榮建國

公元698年(唐聖歷元年),突厥攻入唐朝媯州、檀州、定州、趙州等地(今河北省中西部),契丹與奚又依附於突厥,於是中原通往東北的道路被阻隔。大祚榮審時度勢,在今吉林省敦化縣敖東城建立靺鞨政權,並以尊稱「da(古通古斯語即 酋長)」自創其姓大氏,以武則天封其父為震國公之「震國」對外稱「大震國」(一說大振國),自稱震國王,從此開創了渤海國的前身。大祚榮為了鞏固震國政權,不但遣使與突厥結盟,而且又通好新羅,巧妙地在強權林立的四鄰之間斡旋,故在數年之間,勢力得到了迅速發展。其疆域南接新羅,北鄰黑水靺鞨,西連契丹、突厥,所屬人民囊括了靺鞨、高句麗、漢、契丹、奚、突厥、室韋等諸多民族,有戶10餘萬,勝兵數萬,地方5000(一說2000)里。成為當時東北地區一支舉足輕重的政治力量。

渤海國的建立,是粟末靺鞨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高句麗和唐朝對粟末靺鞨的影響與民族壓迫,起了加速其建立的作用。

渤海國滅亡時遷至其它地區的渤海人戶,9.4萬余戶,47萬餘人。除了外逃和被強迫遷離故土的外,尚有2萬戶10萬口渤海人留居故地。

9、滿清入關後建立清朝,為什麼清朝人要把前面頭發剃掉,背後有何原因?

主要是因為滿人的習俗,還有就是其信奉的薩滿教義。滿人本就是游牧民族,騎馬狩獵是常態,留辮子是為了方便做事,而且這個習俗不僅是滿人,還有其他的北方游牧民族,比如說鮮卑、契丹等游牧民族都曾留辮,就是辮子的樣式不太一樣罷了。

薙發是根據游牧民族的特點所定的,因為游牧民族天天騎在馬背上,風吹日曬,需要將前面的頭發都剔掉來保持視野的開闊,而且也不用再擔心因為風的緣故將頭發吹散了。腦後的頭發則是編成辮子,然後將其繞在自己的脖子上,這樣也是處於方便行動的考慮。

還有一點就是滿人信奉的薩滿教的教義。薩滿教崇拜自然,認為萬物有靈。薩滿教認為頭發既是生在人的最頂部,也是和天距離最近的部位,是人的靈魂棲居之地,因此滿人對發辮十分重視,滿人把前面的頭發剃掉,留下後面的頭發編成辮子。將教義和基於游牧民族的實用性相結合。而且這個習俗是據說傳承於滿族的先民"靺鞨"。

滿族入關後,認為要對漢族人進行同化處理,所以下令讓所有人把額頭的頭發剃掉,在腦後的將辮子紮起來。對於漢族人來說,辮子只是形式的問題,真正難受的還是將額頭的頭發踢掉,身體發膚受於父母,這對漢族人來說是不能接受的。但是滿族運用了非暴力不合作的手段,街上遇到不剃頭的人,就押著去剃頭,如有反抗,就把頭砍下來。

10、民族的文化習俗有哪些?

1、滿族:

滿族主要分布在東三省,以遼寧省最多。在中國55個少數民族中僅次於壯族、回族居第三位。滿族歷史悠久,可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肅慎人,黑水靺鞨是滿族的直系祖先,後發展為女真。1911年辛亥革命後,滿洲族改稱滿族。

傳統節日主要有春節、元宵節、二月二、端午節和中秋節。節日期間一般都要舉行「珍珠球」、跳馬、跳駱駝和滑冰等傳統體育活動。頒金節是滿族「族慶」之日。1989年10月,正式把每年的12月3日定為「頒金節」。

2、蒙古族:

蒙古族是一個歷史悠久而又富有傳奇色彩的民族,過著「逐水草而遷徙」的游牧生活。中國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跡,因而被譽為「草原驕子」。

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壯的季節舉行「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這是人們為了慶祝豐收而舉行的文體娛樂大會。「那達慕」大會上有驚險動人的賽馬、摔跤,令人贊賞的射箭,有爭強斗勝的棋藝,有引人入勝的歌舞,顯示出草原民族獨有的特色。蒙古族將「9」視為吉數。

3、回族: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簡稱。十三世紀,大批穆斯林從西遼遷入黃河流域,並同當地的漢族、維吾爾族、蒙古族等融合,在長期歷史過程中通過通婚等多種因素,逐漸形成了回族。回族民間節日開齋節(也叫肉孜節),又稱大開齋。

每年希吉來歷即伊斯蘭歷9月為齋月。凡回族男12歲、女9歲以上身體健康者都應封齋。解放後,國務院把開齋節定為回族的法定假日。

4、苗族:

苗族的音樂舞蹈歷史悠久,挑花、刺綉、織錦、蠟染、首飾製作等工藝美術在國際上享有盛名。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會時代活躍於中原地區的蚩尤部落。

苗族過去信仰萬物有靈,崇拜自然,祀奉祖先。節日較多,除傳統年節、祭祀節日外,還有專門與吃有關的節日,苗族有很多節日,但各地區叫法和過法不盡相同,傳統節日以苗年較為重要,最為隆重的當屬牯藏節(13年一度)。

5、藏族:

藏族是漢語的稱謂。西藏在藏語中稱為「博」,生活在這里的藏族自稱「博巴」。素有「世界屋脊」之稱的西藏,美麗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現有130多萬人口中,藏族佔95%,是中國古老的民族之一。

藏族普遍信奉藏傳佛教,即喇嘛教。過去許多傳統日均與宗教活動有關。藏族的民間節日有藏歷新年、酥油燈節、浴佛節等。藏族民間最大的傳統節日為每年藏歷正月初一的藏歷年。除夕那天,人們穿上艷麗服裝,戴著奇形怪狀的假面具,用嗩吶、海螺、大鼓奏樂,奉行隆重而又盛大的「跳神會」。

小夥子們狂舞高歌,表示除舊迎新,驅邪降福。到了新年早晨,婦女們便去背「吉祥水」,預祝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6、僳僳族:

僳僳族在唐代稱為「栗粟」。僳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雲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帶,後因戰爭等原因,逐步遷到滇西怒江地區定居下來。1985年6月11日,建立雲南維西僳僳族自治縣。

節日:主要節日有闊時節(12月20日,相當於漢族的春節)、火把節、收獲節、中秋節、澡塘會、刀桿節等。每年農歷二月初八舉行的「刀桿節」扣人心弦,據說上刀桿是為了使僳僳人具有「刀山敢上,火海敢闖」的精神而設立的。

7、傣族:

傣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遠在公元1世紀,漢文史籍已有關於傣族的記載。1949年後,按照傣族人民的意願,定名為「傣族」。傣族自稱「傣仂」、「傣雅」等。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不少節日與佛教活動有關。

在每年傣歷六月舉行的潑水節是最盛大的節日,這一節日傣語稱「桑勘比邁」。屆時要賧佛,並大擺筵席,宴請僧侶和親朋好友,以潑水的方式互致祝賀。因潑水活動是傣歷新年節慶活動的主要內容,這一活動深受各族人民的喜愛。

8、壯族:

壯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是嶺南的土著民族。有「布壯」、「布土」、「布儂」、「布雅依」等20餘種自稱。新中國成立後,統稱「僮族」,後來改為「壯族」。壯錦與南京的雲錦、成都的蜀錦、蘇州的宋錦並稱「中國四大名錦」

。壯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著名節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節等,最隆重的節日莫過於春節,其次是七月十四中元鬼節、清明上墳、八月十五中秋,還有端午、重陽、嘗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

分布在中國南方的廣西、貴州、雲南、廣東等地區的壯族同胞,與漢族同時過春節。除夕晚上,要做好節日那天所吃的米飯,稱為「壓年飯」,有的地區群眾稱為「吃立節」,壯語為「過晚年」的意思。

它預兆來年農業豐收。有的還包制有一尺多長,五六斤重的粽粑。大年初一清早,天還沒亮人們就起床,穿上新衣服,燃放爆竹迎新,婦女們都爭著到河邊或井旁「汲新水」,開始新的一年沸騰的生活。

9、土家族:

土家族絕大部分居住在湖南、湖北、貴州、重慶。土家族自稱「畢茲卡」(意為本地人),有自己的語言。大多數人通漢語,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個聚居區還保留著土家語。土家族民間十分注重傳統節日,尤其以過年最為隆重。

每年農歷二月二日稱為社日,屆時要吃社飯、端陽節吃粽子、重陽節打粑粑。土家族過去迷信鬼神,尤其崇拜祖先,以祖先為正神,眾神之首,每逢年節都要大敬祖先,初一、十五也要進行小敬。

土家族是少有的過兩個大年的民族,即趕在漢族過大年的前一天多過一個大年,俗稱「趕年」。張家界土家族人有這樣的俗語:「三十六,跌跟頭」;

「人滿三十六,喜的喜, 愁的愁」。因為土家人認為,36歲死人的比例最高,出禍事的幾率最大,故民間凡事總要迴避「36」。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