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宣漢縣的風俗

宣漢縣的風俗

發布時間: 2022-09-13 05:17:24

1、宣漢的習俗是什麼呢?(周記)

春節是一個充滿紅色的節日。它也是幸福與團圓的日子。春節最熱鬧的場面便是吃年夜飯,年夜飯昭示著團圓。大家不論多忙,總在這天聚聚。
大家都圍著大圓桌坐著,一個挨著一個,十分緊湊,因為人真的很多。外婆和阿姨在這天下午就開始忙碌起來:洗菜、折菜、洗魚……過了一個小時,便開始煮。上菜的順序,好像並沒有規定,燒好了一樣菜,就端上來。魚、肉是必不可少的,而海鮮也總是出現在飯桌上。媽媽說,像她們這里的人桌上沒有海鮮就不叫吃一頓好飯了。桌子很大,菜也很多。坐在左邊的人夾不到右邊的菜,而坐在右邊的人總是夾不到左邊的菜。這時,旁邊的人就幫忙夾一下。也不顧什麼衛生不衛生的。大家吃吃喝喝,也不管什麼禮節,吃得開心就好。男人歸男人坐,女人歸女人坐,小孩么,就歸小孩坐。男人們大多喝酒,大家都在聊天,說到盡興處,還哈哈大笑起來,真有股把酒言歡的感覺;女人有的小酌一杯,也不多喝,有的就喝些飲料。大家拉拉家常,談些生活小事;小孩呢?大人不讓喝酒,統統都喝飲料,偶爾像大人那樣碰一下杯,然後相視一笑,感覺有趣極了。
吃團圓飯時,就是這樣,熱熱鬧鬧的氣氛一直都會彌漫著。

2、宣漢縣的歷史文化

土家余門拳
余門拳是四川地方拳術之一,傳自四川簡陽縣余氏。源自華佗「五禽戲」,形成於明代中葉,具有手法多變、短手寸勁、提砍砸壓特點的宣漢「余門拳」,到如今已傳至第11代。余門拳以其手法多變、短手寸勁、提砍砸壓的特點,被載入了《四川武術大全》,主要分布在湖南,重慶開縣、雲陽,四川達州的達縣、宣漢、萬源等地。相傳,「余門拳」由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華佗創造的「五禽戲」演變而來,經歷代相傳,不斷吸取各代名師的精華,逐漸形成獨具風格的拳術。明朝中葉已成為東鄉縣(現宣漢縣)余氏家族世襲拳術。
宣漢民歌
宣漢民歌指產生並流傳於四川東部達州市宣漢縣轄區內的一種民歌。種類繁多;演唱形式多種多樣;曲式結構多彩;受古老民歌影響,宣漢民歌可分為四大類:一是山歌;二是小調;三是號子;四是風俗歌。 宣漢黃牛肉
宣漢縣黃牛列入世界優良牛種名錄,肉質特佳,分別在1992年首屆巴蜀食品節和1993年長江流域五省七方新產品技術交流會上榮獲金獎。有五香牛肉乾、麻辣牛肉乾、香油牛肉片、牛肉鬆等23個產品。
麻辣雞塊
麻辣雞塊選用宣漢縣土雞為原料,輔以花椒、辣椒等十來種佐料精製而成,麻辣可口,回味無窮。

「百里峽」老臘肉
「百里峽」老臘肉由樊噲鎮百里峽生產。百里峽老臘肉系列採用柏樹枝、香桂樹傳統工藝煙熏而成。
宣漢桃花米
宣漢桃花米,四川省宣漢縣特產,原產於宣漢縣桃花鄉,中國地理標志產品。宣漢縣桃花鄉一帶氣溫適宜,雨量充沛,晝夜溫差大、生長期長,陽光、水源充足,土壤含硒,形成了桃花米的獨特品質。

3、四川達州市宣漢縣方言是怎麼樣的?宣漢的朋友幫下忙

跟重慶比較接近吧,畢竟都是巴人,吃飯的「吃」宣漢土話讀「qie」,「飯」倒是一樣

4、四川省宣漢縣的有哪些鄉鎮

截至2017年4月,達州宣漢縣轄27個鎮、23個鄉、4個民族鄉。分別是:

1、鎮:東鄉鎮、土黃鎮、華景鎮、樊噲鎮、紅峰鎮、七里鎮、五寶鎮、峰城鎮、白馬鎮、君塘鎮、新華鎮、黃金鎮、胡家鎮、毛壩鎮、清溪鎮、普光鎮、天生鎮、柏樹鎮、芭蕉鎮、南壩鎮、雙河鎮、大成鎮、下八鎮、土主鎮、柳池鎮、馬渡關鎮、桃花鎮

2、鄉:明月鄉、老君鄉、觀山鄉、南坪鄉、鳳林鄉、黃石鄉、廟安鄉、天寶鄉、紅嶺鄉、柳池鄉、三河鄉、東林鄉、涼風鄉、慶雲鄉、馬渡鄉、上峽鄉、塔河鄉、茶河鄉、天台鄉、漆碑鄉、石鐵鄉、廠溪鄉、鳳鳴鄉、花池鄉、隘口鄉

3、民族鄉:龍泉土家族鄉、漆樹土家族鄉、三墩土家族鄉、渡口土家族鄉

(4)宣漢縣的風俗擴展資料:

宣漢縣的民風民俗

1、土家余門拳

土家余門拳是四川地方拳術之一, 傳自四川簡陽縣余氏。源自華佗「五禽戲」,形成於明代中葉,具有手法多變、短手寸勁、提砍砸壓特點的宣漢「余門拳」,到如今已傳至第11代。余門拳以其手法多變、短手寸勁、提砍砸壓的特點,被載入了《四川武術大全》。

2、宣漢民歌

宣漢民歌指產生並流傳於四川東部達州市宣漢縣轄區內的一種民歌。種類繁多;演唱形式多種多樣;曲式結構多彩;受古老民歌影響,宣漢民歌可分為四大類:一是山歌;二是小調;三是號子;四是風俗歌。馬渡民歌曲韻悠揚,世人傳唱,馬渡被文化部命名為「川東民歌之鄉」。

3、薅草鑼鼓

「薅草鑼鼓」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主要分布在宣漢縣的龍泉、三墩、漆樹、渡口、樊噲等鄉鎮。起源於3000多年前的巴人時期。那時的人們從漁獵轉為農耕,為驅趕野獸、祭祀山神而擊鼓鳴鑼吆喝,後演變成了一種勞動山歌。被稱為土家族人的「勞動進行曲」。

5、平昌過年的習俗

平昌的民俗風情,除了中秋春節全國都差不多的風俗之外,還有生產時候的風俗,比如破犁、扎草人、保青苗、耍水龍等。結婚時「六禮」迎親之俗,有些農村還有「哭嫁」或「坐歌堂」的風俗。
風景名勝、旅遊景點:劉伯堅故居、劉伯堅烈士紀念館(碑)、佛頭山森林公園、得勝北山寺、鎮龍山國家森林公園、五峰林場秋景、南天門風景區等。
特產:鎮龍山瓦灰雞、江口青鱅、江口醇、駟馬豆瓣、川紅花、涼蛋糕等等。

平昌縣,位於四川東北部、米倉山南麓,北緯31°16』-31°52』,東經106°15』-107°34』,東接達州市萬源市、宣漢縣,南抵達州市達川區、渠縣,西鄰南充市儀隴縣、營山縣,北連通江縣、巴州區。平昌縣幅員2229平方公里,轄44個街道辦、鄉鎮,12個居委會,486個行政村,3960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05萬(2012年),其中農業人口86萬人,耕地面積57.5萬畝。平昌縣系中國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也是國家司法部、省發改委和省路橋集團定點幫扶縣。

6、四川省宣漢縣縣的土家族是真正的四川人嗎?

宣漢的土家族並不是真正的土家族,他和重慶酉陽,彭水,石柱,秀山,貴州沿河印江,湖南湘西,湖北恩施的土家族並不一樣,它使由漢族改成土家族的,並不是真正的土家族

7、四川達州宣漢縣一般給去世的老人磕幾個頭?

這個風俗在城市和農村都是一樣的,老人去世後給老人磕三個頭。

8、開縣有哪些風俗

開縣的風俗有草鑼鼓、竹枝詞、燈(獅)舞、吹奏樂、號子、雕塑、端公舞、皮影、溫泉賽罵、采蓮船、車車燈、打連廂。

開縣風俗的具體介紹:

一、草鑼鼓。草鑼鼓是普遍流行在三峽地區的一種與勞動生產相結合的特殊歌唱形式。開縣傳承有《草歌》《草鑼鼓》等優秀歌詞,1990年《開縣志》已載錄。

二、竹枝詞。竹枝詞屬古代巴渝民歌,亦叫竹枝歌,是一種特有的歌謠,是三峽地區民歌的總稱。」武王伐紂、前歌後舞」是這一文化現象最早的史述。清乾隆《開縣志》記:「俗重田神,漁樵耕牧,好唱竹歌」.清咸豐《開縣志》載:」《宇記》:開州風俗……男女皆唱竹枝。」可見竹枝歌在開縣源遠流長。開縣於1983年整理成《開縣民歌集成》刊行於世,收錄民歌176首。

三、燈(獅)舞。開縣民間流傳有」三十晚上的火,十五晚上的燈」.春節是開縣人民極為重視的傳統節日,歡慶時間達半月之久,尤以元宵之夜更為熱鬧,鼓樂歡奏,鞭炮轟鳴,焰火騰空,彩燈四布,奼紫嫣紅、炫人眼目。特別以玩龍燈、舞獅子、彩蓮船為最顯特色。開縣」玩獅子」習俗,相傳始於西漢,盛於於清乾隆以後,主要有地浪獅子、高腳獅子、獨角獅子等數種。

四、吹奏樂。開縣古為巴國地,巴人以樂舞著稱。竹溪鎮石碗東漢岩墓中,出土有十餘尊灰陶樂俑,有說書、口技、撫琴、擊鼓等,顯然為一樂隊。開縣音樂文化自巴而始,最早的史述證明當屬」武王伐紂,前歌後舞」.主要流行樂器有噴吶、笛子、大號、小號、拉管、黑管、蘆笙等。

五、號子。開縣現流傳的號子,產生於不同的體力勞動過程之中,與勞動節奏相配合協調。演唱形式多樣,代代口耳相傳,曲調相對穩定。歌詞既有傳承也可即興編唱,但格式框架大體不變,如一人獨唱的石匠開山號子,二人對唱的轎夫號子,一人領唱眾人和唱的抬工號子。開縣抬工號子很有名,曾出席北京、四川文藝調演,是一種集體號子歌,如《麻雀號子》、《連八句翻望鄉台》等。開縣號子有石工號子、抬靈柩號子、挑擔號子、打牆號子、打夯號子、抬轎號子等十數種。

六、雕塑。開縣雕塑技術,源遠流長,是開縣建築文化中最有價值的部份。唐宋間宗教鼎盛,古寺廟中的神佛菩薩像,均為石雕、木刻、泥塑之作。民間實用的木床、桌椅及器皿上,雕花盛行。明清時流傳下來的「羅漢椅"與」雕花床」、」葡萄床」裝飾尤為講究,有卷草流蘇,丹鳳朝陽,鳳穿牡丹等圖案。大覺寺和鐵橋鎮的金瓶寺的神佛菩薩像獨具匠心。現保存較完好的清代雕塑作品,要數溫泉仙女洞壁畫、中和余家大院壁畫等。

七、端公舞。在開縣,至今還流傳一種獨具特色的民間文化形式--端公舞,這種舞由巫師一人表演,不分場所。其傳承方式是由巫師設壇受徒,代代相傳。神歌唱本都由手抄。其中《踩花》、《神槍舞》、《祭五方神舞》、《祭五猖神舞》、《大鵬金翅鳥》、《踩八卦》、《跑城穿花》等都保留了巴文化和楚文化、巫文化的印記。其舞程序與楚辭《九歌》中的程序相近。

八、皮影。開縣是三峽地區流布皮影戲最早的地方,在清代,開縣皮影已廣泛流傳且頗為著名,遺留下來的皮燈影也較多。開縣皮影藝術的傳播,源於開縣一位開縣籍朝庭官員竄俊衛告老還鄉時,朝庭送他一套皮燈影從京城帶回,工藝考究,雕刻精細,色彩鮮艷,透明度好,逢節日或家慶,集眾親友演唱皮影戲。後逐漸在開縣傳播、發展。民國時期,縣內各鄉鎮都有皮影戲的活動。現圖書館館藏有雕刻、做工、彩繪精細的藝術精品清代」皮影「2000餘件。

九、溫泉賽罵。清乾隆年間至民國時期,溫泉鎮河東、河西的居民有對罵習俗。每年從正月初九即上九日開始,每晚玩龍燈,直至十五日元宵之夜。玩燈以河東、河西各一方,互相競賽、攀比,甚至互相攻擊、戲弄、"盤底」(即對罵)。久而久之,對罵之風成俗。十、登高節。開縣正月初九登高習俗由來己久,延續至今2300多年,最早可追溯到巴人活動和巴人戰爭,巴人或登高祭祖,或登高祈福,登高便日久成俗。每年這一天,幾乎成了開縣人的狂歡節,全民傾巢而出,紛紛就地登高,祈求吉祥,其蔚然大觀,堪稱中國民俗史上的一大奇跡。

十一、采蓮船。采蓮船是民間春節期間在廣場玩的一種」船燈」.采蓮船是用竹簇紮成船形,其形如漁民的漁船、上有頂蓬,均以花紙、綵綢裱糊,前後扎有荷花燈,工藝考究,製作精美。采蓮船的旋律較簡單,歌唱內容有流行小曲和即興創作的賀春道喜之類的祝辭。一劃船者或跑船者領唱,鑼鼓伴奏者和唱幫腔。

十二、車車燈。開縣車車燈的起源歷史悠久,淵源別具特色。其道具、舞蹈動作、服飾皆起源於一個民間故事,唱詞曲調源於巴渝《竹枝歌》。加之,開州人喜唱《竹枝詞》,便把竹枝詞和車車燈的動作有機的結合起來,編入到表演中,歷盡若干年的傳承和變遷,就形成了專門編詞、作歌、配鑼、舞蹈的開縣民俗--車車燈,而四處傳唱,流傳至今。

十三、打連廂。連廂,是用一根約一米長的竹桿,上嵌六對銅錢,兩頭按彩須,晃動撞擊時發出串串響聲。連廂可由青年男女兩人表演,也可由眾多人集體表演,無論多少人,須要成雙數,表演時,各用右手握住連廂中間,和著歌唱節奏邊打邊舞。連廂動作是以表演者自身的雙肩,四肢和腰、背等部位作上、下、左、右,天、地,前、後的變化敲擊,使連廂不斷發出有節奏的響聲。或配對穿花,或變換隊形,或改變姿式,或前拋後接,載歌載舞,情緒熱烈。曲調多屬節奏明快的地方小曲,歌唱形式以齊唱為主,伴以獨唱和對唱。

拓展資料

開州區隸屬於重慶市,位於重慶市東北部,三峽庫區小江支流回水末端,西鄰四川省開江縣,北依大巴山接城口縣和四川省宣漢縣,東毗雲陽縣和巫溪縣,南近長江鄰萬州區。

9、達州有哪些傳統民俗節日(包括渠縣、宣漢、開江、大竹、萬源等)

石橋燒火龍

火龍,是指產生在川東北部達縣石橋古鎮一帶的民間紙扎工藝;燒火龍,就是正月間晚上用煙花燒「龍」和耍龍的人。石橋燒火龍活動作為一種民間民俗文化在石橋古鎮代代傳承,並先後流傳於達縣、通川、渠縣、營山、平昌等地。石橋燒火龍由扎龍、請水、燒火龍、清宅、罷龍五項組成。

石橋河是著名的旱碼頭,古石橋人為了祈求上天保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每至正月十一到十五(元宵節)連續五夜,全鎮老少燒火龍。

元九登高

有關達州元九登高節習俗的由來一直存在著兩種說法:一是為紀念元稹。據史籍記載:元稹在通州任司馬期間,政績卓著,為官清廉,深得通州民眾擁戴。元和十三年,他離開通州赴新任時,民眾依戀,如失親人,紛紛為他送行。當他坐的船順州河而下,被山脈擋住的時候,民眾又紛紛登上翠屏山、鳳凰山頂,站在最高處,向他揮手道別。元稹在家排行第九,呼元九,他又恰逢元月初九離開通州,為了紀念他,「元九登高」就成了達州的一個傳統節日,沿襲至今。另一種說法是為紀念玉皇大帝。古時達城翠屏山上有玉皇大帝廟,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生日,每逢該日,達州人便上山燒香,為玉皇過生。

每年正月初九,達州數十萬人傾巢出動,登高踏青,嬉戲山間,日暮盡興而歸。

2006年,「元九登高節」被定為「市節」,2008年列為「四川十大名節」;2009年,列為第二批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巴山背二歌

巴山背二歌隨著巴人從事長途背運這種生產勞動方式的產生而產生。達州境內秦漢時就有一條經羅文、王家、長壩、絲羅、黃鍾、竹峪,上通長安、下達成都的古道。古老的賨人在這條道上組成龐大的背運隊伍背運貨物,在勞動中創造了「巴山背二歌」,並自發傳承至今。

其表現形態大多為一人領唱眾人合或眾人齊唱。其旋律清新流暢,唱腔高亢明亮,風格粗獷豪放,極具地域特色。

安仁板凳龍

安仁板凳龍是指產生於達縣安仁鄉,流傳於周邊達縣麻柳、檀木、花紅鄉、東興、大灘等20餘個鄉鎮,以板凳為道具的一種民間舞蹈,是「湖廣填四川」時湖南籍移民引入的,由鄉民世代相承,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

安仁板凳龍通常以長條木凳為基礎,在其上用竹篾條彎製成龍頭、龍身,以稻草、苞谷殼等幾種農作物秸稈裝飾,象徵五穀豐登;以板凳的四隻腳作為龍腿,寓意四季平安;每條龍由三名男性表演,取意三陽開泰。

2006年,以安仁板凳龍為原型,精心改編後的節目參加了四川省第十屆運動會開幕式表演。

劉氏竹編工藝

竹編是最具特色的中國民間傳統手工技藝之一,渠縣劉氏竹編工藝在四川乃至全國具有代表性。渠縣竹編可以追溯到2300年前,古代賨人用竹材編制勞動工具和生活用具。 渠縣劉氏竹編工藝品生產從砍伐竹子到成品有30多道工序,技藝復雜,工序繁多。產品暢銷30多個國家和地區,先後榮獲國際、國內30餘個獎項。2007年,入圍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擴展項目。

10、達州宣漢有多少鄉鎮

截至2017年4月,達州宣漢縣轄27個鎮、23個鄉、4個民族鄉。分別是:

1、鎮:東鄉鎮、土黃鎮、華景鎮、樊噲鎮、紅峰鎮、七里鎮、五寶鎮、峰城鎮、白馬鎮、君塘鎮、新華鎮、黃金鎮、胡家鎮、毛壩鎮、清溪鎮、普光鎮、天生鎮、柏樹鎮、芭蕉鎮、南壩鎮、雙河鎮、大成鎮、下八鎮、土主鎮、柳池鎮、馬渡關鎮、桃花鎮

2、鄉:明月鄉、老君鄉、觀山鄉、南坪鄉、鳳林鄉、黃石鄉、廟安鄉、天寶鄉、紅嶺鄉、柳池鄉、三河鄉、東林鄉、涼風鄉、慶雲鄉、馬渡鄉、上峽鄉、塔河鄉、茶河鄉、天台鄉、漆碑鄉、石鐵鄉、廠溪鄉、鳳鳴鄉、花池鄉、隘口鄉

3、民族鄉:龍泉土家族鄉、漆樹土家族鄉、三墩土家族鄉、渡口土家族鄉

(10)宣漢縣的風俗擴展資料:

宣漢縣的民風民俗

1、土家余門拳

土家余門拳是四川地方拳術之一, 傳自四川簡陽縣余氏。源自華佗「五禽戲」,形成於明代中葉,具有手法多變、短手寸勁、提砍砸壓特點的宣漢「余門拳」,到如今已傳至第11代。余門拳以其手法多變、短手寸勁、提砍砸壓的特點,被載入了《四川武術大全》。

2、宣漢民歌

宣漢民歌指產生並流傳於四川東部達州市宣漢縣轄區內的一種民歌。種類繁多;演唱形式多種多樣;曲式結構多彩;受古老民歌影響,宣漢民歌可分為四大類:一是山歌;二是小調;三是號子;四是風俗歌。馬渡民歌曲韻悠揚,世人傳唱,馬渡被文化部命名為「川東民歌之鄉」。

3、薅草鑼鼓

「薅草鑼鼓」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主要分布在宣漢縣的龍泉、三墩、漆樹、渡口、樊噲等鄉鎮。起源於3000多年前的巴人時期。那時的人們從漁獵轉為農耕,為驅趕野獸、祭祀山神而擊鼓鳴鑼吆喝,後演變成了一種勞動山歌。被稱為土家族人的「勞動進行曲」。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