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江西吉安過年風俗

江西吉安過年風俗

發布時間: 2022-09-12 09:50:44

1、吉安春節的習俗有?

吉安春節的習俗有如下:

農歷十二月二十四是小年。這一天,各家略備酒菜,全家歡聚。小年前,有兩項主要活動,一是「掃塵」,掃除一切污穢之物,乾乾凈凈喜迎春節;二是「送灶」。小年前夜,家家用碟子盛上茶葉、大米、紅棗和糖餅放在灶上祭祀灶神,又稱「糊司命」,祈求灶神「上天奏善事、下地降吉祥」。  

農歷十二月三十(小月二十九)為「除夕」,也叫「大年三十」。上午大人帶著兒孫上祖墳,殺雞、燒紙錢祭祖。在廳堂大門外貼大紅春聯和年畫,豬圈、牛欄、雞籠也貼上寫有「六畜興旺」、「金雞報喜」的紅紙,表達心中的美好期望。下午設豐盛家宴,又叫「團圓飯」,合家團聚。在外地不能回來的親人,家長也為他擺一副餐具。飯後,洗澡更衣,大人給小輩壓歲錢。

正月初一凌晨、第一件事是男主人開「財門」。大門打開,放長鞭炮,迎接財氣涌進。接著朝日出方向走幾步,口中念著「出行大吉、四方得利」,祈望一年事業有成,招財進寶。開財門後,全家吃新年飯。

2、為什麼大年三十貼對聯

在大年三十這天,大家會貼上新對聯。對聯上面的字一般都是表達吉祥的,為了新的一年寄予期待,更希望來年全家人都能有好運氣。

其實按照我們的傳統習俗,只要是過了臘月二十五,都可以張貼春聯的,二十六~大年三十任意一天都可以。

4節氣按照我國歷法驗算而來,分為24個節氣,平均每15天一個節氣。立春節氣作為一年中第一個節氣,在古代很長一段時間都是以立春作為新年的開始,到了現代才漸漸以農歷正月初一作為春節,可以說立春節氣從古到今都是我國最重要的節氣。

3、我國有哪些過年習俗比如吉安放煙花放爆竹?

這個過年的習俗很多種啊,包餃子啊,放煙花放爆竹啊,等等都是可以的的算的

4、江西有什麼風俗習慣?

1、開港習俗

「開港」是余干縣一項大型的捕魚活動,江西省只有鄱陽湖信江下游才有這種生產活動。2008年,「鄱陽湖開港習俗」被列入余干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開港時,漁船均插上統一制發的小三角紅旗,以鳴槍為號,千餘只漁船按指揮部所定的地點和先後次序,湧入指定地點。

2、中秋用稻草燒瓦罐

江西省吉安縣在中秋節的傍晚,每個村都用稻草燒瓦罐。待瓦罐燒紅後,再放醋進去。這時就會有香味飄滿全村。新城縣過中秋時,自八月十一夜起就懸掛通草燈,直至八月十七日止。

3、攔截婚車

攔截婚車和利用游龍索要財物的風俗在湖口縣由來已久,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勢。一些被索要財物的當事人礙於情面,只是通過各種渠道反映不滿情緒,往往不願報警。

4、採茶戲

明代湯顯祖的《臨川四夢》代表中國古典戲劇最高水平,被譽為「東方莎士比亞」。清代蔣士銓稱乾隆間第一曲家。江西因盛產茶葉在清中期逐漸形成的採茶戲。

5、興國山歌

歷史悠久,相傳是秦末興國上洛山造阿房宮的伐木工所唱的歌。興國山歌所唱的內容十分廣泛,常唱歷史故事、傳說新聞等內容,有時即興編唱,有時長篇敘事,形式多樣。

5、江西的風俗。

開港習俗,這是江西余干縣的一種捕魚活動,在開港的時候漁船是需要配發小三角紅旗,並且鳴槍為號,之後所有的漁船就會根據指揮統一到達指定的地點。中秋用稻草燒瓦罐,這是江西省吉安縣的一個風俗,在中秋的晚上,每個村子裡面都會使用稻草來燒瓦罐,燒紅之後在裡面放上醋,這樣就會有濃濃的香味兒飄出來,隔著很遠都能夠聞到。送果子包,是在江西贛州流行的一種風俗,不論是當地人探親訪友還是生子慶祝,甚至是開業經商,房屋建造以及結婚嫁娶等重大的場合,都會專門准備果子包來作為饋贈的禮物。

6、吉安市過年習俗

春節 農歷正月初一是春節,俗稱「過年」,是廬陵(吉安)各縣一年中最隆重、最熱鬧的傳統節日。從「小年」到「除夕」,春節序幕逐漸拉開。

農歷十二月二十四是小年。這一天,各家略備酒菜,全家歡聚。小年前,有兩項主要活動,一是「掃塵」,掃除一切污穢之物,乾乾凈凈喜迎春節;二是「送灶」。小年前夜,家家用碟子盛上茶葉、大米、紅棗和糖餅放在灶上祭祀灶神,又稱「糊司命」,祈求灶神「上天奏善事、下地降吉祥」。

農歷十二月三十(小月二十九)為「除夕」,也叫「大年三十」。上午大人帶著兒孫上祖墳,殺雞、燒紙錢祭祖。在廳堂大門外貼大紅春聯和年畫,豬圈、牛欄、雞籠也貼上寫有「六畜興旺」、「金雞報喜」的紅紙,表達心中的美好期望。下午設豐盛家宴,又叫「團圓飯」,合家團聚。在外地不能回來的親人,家長也為他擺一副餐具。飯後,洗澡更衣,大人給小輩壓歲錢。除夕夜,家家燈火通明,一家老小圍坐在火爐邊「守歲」,至深夜,家長放鞭炮封「財門」。

正月初一凌晨、第一件事是男主人開「財門」。大門打開,放長鞭炮,迎接財氣涌進。接著朝日出方向走幾步,口中念著「出行大吉、四方得利」,祈望一年事業有成,招財進寶。開財門後,全家吃新年飯。飯是昨天剩下的,萊一般是4個素菜:一是芋頭,寓意家有「余」財;一是芹菜,寓意「勤儉」發家;一為豆腐.寓意家庭「富裕」;一是青菜,又叫大菜,寓意新年發「大財」。吃過新年飯,小孩、男人先後出門給村裡長輩拜年,平輩見面,互致祝賀。大都說些「恭喜發財」、「步步高升」、。萬事如意」等吉祥詞。農村有祠堂的,全村大小在祠堂聚會,各家備有酒菜、茶點團拜聚餐,共度新春佳節。初二開始,出村給岳父母和親戚朋友拜年。習俗是「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野姑丈。」意思是初一在本村給本家、本族拜年;初二女婿給丈人拜年;初二、初四給親戚朋友拜年。拜年時,主人以茶點、煙酒招待,贈給小孩「壓歲錢」。准備出龍燈的村子,龍燈獅耙開始演練,然後走村串戶拜家門,賀喜慶。

元宵節 正月十五為上元宵節,也叫『燈節」。晚上,家家戶戶要「散燈」,就是在屋內各處,點燃蠟燭或油燈,象徵光明。合家吃湯圓,又稱吃「元宵」。有的縣還有燈彩表演。民間燈彩中,吉安縣固江的「鯉魚燈」獨具一格、泰和螺溪的「蝦公燈」、遂川珠田的「五龍下海」、萬安縣的「麒麟獅象燈」很有特色;古水盤谷的「鰲魚燈」,黃橋等地的「百節龍燈」也堪稱一絕。

正月十六日到二十日為下元宵。古代,有的地力盛行「鬧下元宵」,十六日「送船神」,就是村裡人掛起彩色的畫紙船,請道士念經,「禳災納福保太平」。中午,抬著福主、財神菩薩,舉著旌旗涼傘,敲鑼打鼓,放鞭炮遊街。晚上燈火明天,至月終才結束。此俗現已基本廢除,但有的農村仍有吃「元宵酒」的習俗。

端午節 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叫「端陽節」,是傳統大節。早晨,家家門窗插上野艾、菖蒲,稱「艾旗蒲劍」,用以「驅邪」。早餐要吃「五子」和田螺。「五子」是棕子、包子、雞子(蛋)、蒜子、油果子;吃田螺,據說可保一午不生瘡毒。大人還飲雄黃酒,小兒在肚臍搽灑雄黃酒,胸前佩掛彩色絲線織成的各種形狀的小香包。有的農家還在端午節這天挖車前草曬干收藏做葯,用雄黃酒浸蒜子儲存,可作外搽消毒用。

午後,村裡人齊心合人汲乾井水,取盡雜物,撒石灰消毒。靠近江河的村鎮,要舉行龍舟競渡紀念活動,以示打撈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龍舟競賽由青壯男子參加,他們身穿紅衣,頭裹紅巾,齊力劃槳,船上鑼鼓鏗鏘,兩岸觀眾吶喊助威,場面十分熱鬧。至今,萬安等縣已將劃龍舟列為縣內—項體育競賽活動。

中秋節 農歷八月十五為中秋節,又叫「團圓節」,也是傳統大節。常言道「窮端陽,富中秋」。中秋節正趕上收獲時節,又是合家團聚的日子,除中餐有雞鴨魚肉外,晚上還有月餅、柚橙、花生、糖果等。一家人及親朋好友圍坐一起,對著皎潔的圓月,品茶,吃水果、點心,談笑風聲,情趣橫溢,盡享天倫之樂。

中秋之夜,青少年愛在空地用碎磚石及瓦片疊架起一座下大上尖,外圓內空的「寶塔」。待到明月升空,用稻草、茅柴作燃料,在塔內燒火.熊熊火舌從瓦片的空隙中噴出,瓦片燒至通紅時,又撒谷糠、噴陳醋、澆燒酒,谷糠堵滿空隙,陳醋散發濃香,燒酒燃起藍色的火焰,兒童們還唱著「燒塔燒得紅、養豬三百五;燒塔燒得白,養豬沒尾巴」的兒歌,激勵大人們贊助買灑和醋澆塔,引得觀看者歡呼雀躍,夜深才漸漸散去。

安福農村,中秋節晚上還放火燈。火燈又叫「孔明燈」。火燈用篾絲或細鐵絲扎架,外麵糊上較薄的白紙,燈頂為錐形,燈身為圓柱形。燈的底部放置吸了油的草紙或舊蔑纜一類燃料,點燃後,燃料產生的熱氣立即把一盞盞燈送上高空,抬頭看去,像星星一樣明亮。

重陽節 農歷九月初九是重陽節。重陽節的風俗有登高、飲酒、采茱萸、常菊花等。有的地方在這天蒸糯米酒,稱「重陽酒」,味道醇美,不易變質。現在,重陽節又是「老人節」、「敬老節」,許多地方在重陽節開展尊老敬老活動,形成了新風尚。

7、春節、中秋節、端午節的習俗

春節的習俗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斗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
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 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單調的主題,變得豐富多彩,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 我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中國年畫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志》: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閑聊,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習俗後來逐漸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寫有「守歲」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直到今天,人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迎新。
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
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隨著時間的推移,爆竹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品種花色也日見繁多,每逢重大節日及喜事慶典,及婚嫁、建房、開業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慶賀,圖個吉利。現在,湖南瀏陽,廣東佛山和東堯,江西的宜春和萍鄉、浙江溫州等地區是我國著名的花炮之鄉,生產的爆竹花色多,品質高,不僅暢銷全國,而且還遠銷世界。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幹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由於登門拜年費時費力,後來一些上層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貼相互投賀,由此發展出來後來的「賀年片」。
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准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床腳,此記載見於《燕京歲時記》;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現在長輩為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
春節食俗
在古代的農業社會里,大約自臘月初八以後,家庭主婦們就要忙著張羅過年的食品了。因為腌制臘味所需的時間較長,所以必須盡早准備,我國許多省份都有腌臘味的習俗,其中又以廣東省的臘味最為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徵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異。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黃米製成的紅棗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則喜歡在年糕中加入大棗、小紅豆及綠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內蒙古等地,過年時習慣吃黃米粉油炸年糕,有的還包上豆沙、棗泥等餡,山東人則用黃米、紅棗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乾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則甜咸兼具,例如蘇州及寧波的年糕,以粳米製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還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湯。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豬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細,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離家在外的遊子都要不遠千里萬里趕回家來,全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過年,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餃子皮,再用皮包上餡,餡的內容是五花八門,各種肉、蛋、海鮮、時令蔬菜等都可入餡,正統的餃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撈起後以調有醋、蒜末、香油的醬油為佐料沾著吃。也有炸餃子、烙餃子(鍋貼)等吃法。因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餃子象徵團聚合歡;又取更歲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餃子因為形似元寶,過年時吃餃子,也帶有「招財進寶」的吉祥含義。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餃子,話新春,其樂融融。

中秋節的習俗

中秋佳節,人們最主要的活動是賞月和吃月餅了。
賞月
在中秋節,我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禮記》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李子、葡萄等時令水果,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據《東京夢華錄》記載:「中秋夜,貴家結飾台榭,民間爭占酒樓玩月」。每逢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樓都要重新裝飾門面, 牌樓上扎綢掛彩,出售新鮮佳果和精製食品,夜市熱鬧非凡,百姓們多登上樓台,一些富戶人家在自己的樓台亭閣上賞月,並擺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團圓子女,共同賞月敘談。
明清以後,中秋節賞月風俗依舊,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吃月餅
  中秋都有吃月餅的習俗,俗話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餅」一詞,最早見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中,那時,它也只是象菱花餅一樣的餅形食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的象徵。
月餅最初是在家庭製作的,清袁枚在《隋園食單》中就記載有月餅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專門製作月餅的作坊,月餅的製作越越來越精細,餡料考究,外型美觀,在月餅的外面還印有各種精美的圖案,如「嫦娥奔月」、「銀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以餅之圓兆人之常生,用月餅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都成為天下人們的心願,月餅還被用來當做禮品送親贈友,聯絡感情。
其它中秋節的習俗
由於地緣廣大,人口眾多,風俗各異,中秋節的過法也是多種多樣,並帶有濃厚的地方特色。
在福建浦城,女子過中秋要穿行南浦橋,以求長壽。在建寧,中秋夜以掛燈為向月宮求子的吉兆。上杭縣人過中秋,兒女多在拜月時請月姑。龍岩人吃月餅時,家長會在中央挖出直徑二、三寸的圓餅供長輩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讓晚輩知道。這個習俗是源於月餅中藏有反元殺敵訊息的傳說。金門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
廣東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習俗,主要是婦女和小孩,有「男不圓月,女不祭灶」的俗諺。晚上,皓月初升,婦女們便在院子里、陽台上設案當空禱拜。銀燭高燃,香煙繚繞,桌上還擺滿佳果和餅食作為祭禮。當地還有中秋吃芋頭的習慣,潮汕有俗諺:「河溪對嘴,芋仔食到」。八月間,正是芋的收成時節,農民都習慣以芋頭來祭拜祖先。這固然與農事有關,但民間還有一則流傳廣泛的傳說:1279年,蒙古貴族滅了南宋,建立元朝,對漢人進行了殘酷的統治。馬發據守潮州抗元,城破後,百姓慘遭屠殺。為了不忘胡人統治之苦,後人就取芋頭與「胡頭」諧音,且形似人頭,以此來祭奠祖先,歷代相傳,至今猶存。
中秋夜燒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塔高1—3公尺不等,多用碎瓦片砌成,大的塔還要用磚塊砌成,約占塔高的1/4,然後再用瓦片疊砌而成,頂端留一個塔口,供投放燃料用。中秋晚上便點火燃燒,燃料有木、竹、谷殼等,火旺時潑松香粉,引焰助威,極為壯觀。
江南一帶的民間在中秋節人習俗也是多種多樣。南京人中秋愛吃月餅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鴨。「桂花鴨」於桂子飄香之時應市,肥而不膩,味美可口。酒後必食一小糖芋頭,澆以桂漿,美不待言。「桂漿」,取名自屈原《楚辭·少司命》「援北方閉兮酌桂漿」。桂漿,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後採摘,用糖及酸梅腌制而成。江南婦女手巧,把詩中的詠物,變為桌上佳餚。 南京人合家賞月稱「慶團圓」,團坐聚飲叫「圓月」,出遊街市稱「走月」。
明初南京有望月樓、玩月橋,清代獅子山下築朝月樓,皆供人賞月,而以遊玩月橋者為最。人們在明月高懸時,結伴同登望月樓、遊玩月橋,以共睹玉兔為樂。「玩月橋」在夫子廟秦淮河南,橋旁為名妓馬湘蘭宅第,這夜,士子聚集橋頭笙簫彈唱,追憶牛渚玩月,對月賦詩,故稱此橋為玩月橋。
江蘇省無錫縣中秋夜要燒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紗絹,繪有月宮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線香編成,上面插有紙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
江西省吉安縣在中秋節的傍晚,每個村都用稻草燒瓦罐。待瓦罐燒紅後,再放醋進去。這時就會有香味飄滿全村。新城縣過中秋時,自八月十一夜起就懸掛通草燈,直至八月十七日止。
安徽省婺源中秋節,兒童以磚瓦堆一中空寶塔。塔上掛以帳幔匾額等裝飾品,又置一桌於塔前,陳設各種敬「塔神」的器具。夜間則內外都點上燈燭。績溪中秋兒童打中秋炮。中秋炮是以稻草紮成發辮狀,浸濕後再拿起來向石上打擊,使發出巨響並有游火龍的風俗。火龍是以稱草紮成的龍,身上插有香柱。游火龍時有鑼鼓隊同行,游遍各村後再送至河中。
四川省人過中秋除了吃月餅外,還要打粑、殺鴨子、吃麻餅、蜜餅等。有的地方也點桔燈,懸於門口,以示慶祝。也有兒童在柚子上插滿香,沿街舞動,叫做「舞流星香球」。嘉定縣中秋節祭土地神、扮演雜劇、聲樂、文物,稱為「看會」。
在北方,山東省慶雲縣農家在八月十五祭土穀神,稱為「青苗社」。諸城、臨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墳祭祖。冠縣、萊陽、廣饒及郵城等地的地主也在中秋節宴請佃戶。即墨中秋節吃一種應節食品叫「麥箭」。山西省潞安則在中秋節宴請女婿。大同縣則把月餅稱為團圓餅,在中秋夜有守夜之俗。
河北省萬全縣稱中秋為「小元旦」,月光紙上繪有太陰星君及關帝夜閱春秋像。河間縣人認為中秋雨為苦雨,若中秋節下雨,當地人則認為青菜必定味道不佳。
陝西省西鄉縣中秋夜男子泛舟登崖,女子安排佳宴。不論貧富,必食西瓜。中秋有吹鼓手沿門吹鼓,討賞錢。洛川縣中秋節家長率學生帶禮物為先生拜節,午飯多於校內聚餐。
一些地方還形成了很多特殊的中秋習俗。除了賞月、祭月、吃月餅外,還有香港的舞火龍、安徽的堆寶塔、廣州的樹中秋、晉江的燒塔仔、蘇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等。

端午節的習俗

我國民間過端午節是較為隆重的,慶祝的活動也是各種各樣,比較普遍的活動有以下種種形式:
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其實 ,「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游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
後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端午食粽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鹼水粽。
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 時人周處《岳陽風土記》記載:「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於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粽。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即果品入粽。詩人蘇東坡有「時於粽里見楊梅」的詩句。這時還出現用粽子堆成樓台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時尚。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佩香囊: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葯,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懸艾葉菖蒲: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凈化空氣。中醫學上以艾入葯,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濕的功能。將艾葉加工成「艾絨」,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狹長的葉片也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葯物。
可見,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