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護的風俗
1、福州的風俗
福州風俗主要為節俗、婚俗、食俗、傳統技藝,具體如下:
1、節俗
游神、迎神是福州鄉村正月里舉行的一種習俗活動。農歷的正月初三至十五,便是游神的時間。以村為單位,有時數村聯合,用敞篷大轎抬著當地供奉的神祗塑像,在鑼鼓和鞭炮聲中結隊巡遊村境,百姓夾道觀看、迎接,場面熱烈。
福州傳統有個「拗九節」,已出嫁的女兒都要在正月廿九煮「拗九粥」,趁早送回娘家孝敬父母。迄今福州郊縣仍保持此俗,但城區的「拗九節」卻漸漸被「母親節」所代替,一到這個節,花店生意就格外的好。在酒樓里也可以看到為父母親而設的宴席。
2、食俗
福州菜是閩菜的代表,閩菜有「福州菜香飄四海,食文化千古流傳」之稱。選料精緻,刀工嚴密謹慎;講究火候,注重調湯;喜用佐料,口味多變。著名湯品如歷史悠久的佛跳牆,有「壇起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牆來」的美譽。
福州五大代表菜是佛跳牆、雞湯氽海蚌、淡糟香螺片、荔枝肉、醉糟雞。五碗代表是太極芋泥、鍋邊糊、肉丸、魚丸、肉燕。福州的素菜也很有名,以麵筋、豆腐皮、豆腐筋、香菇、木耳等植物食物為原料。名素菜有「南海金蓮」、「半月沉江」、「石鼓三鮮」、「湧泉三絲」等30多種。
3、婚俗
福州結婚習俗分為訂婚儀式、男方下聘禮、女方回禮、女方置辦嫁妝、接親、吃太平面、鋪床、見長輩、酒店設酒宴、回門。「過禮」之後,男女雙方即可商定日期,到當地政府辦理結婚證,正式確定婚姻關系。
4、傳統技藝
閩劇,又稱「福州戲」。明代,崑山腔、弋陽腔等傳入福州,福州方言戲曲逐漸興起。清光緒初到辛亥革命前後,稱「閩班」。民國十三年(1924年),鄭振鐸出版傳統劇目《紫玉釵》等,正式以「閩劇」取代了「閩班」的稱號。
評話是福州地區主要曲藝品種,講究唱、說、做、表,有「人文活化石」之美譽。
十番原名「協歡」,意為聲協和而成歡,是福州主要地方樂曲之一,由民間龍燈舞演變發展而來,曲調悠揚動聽。
(1)福護的風俗擴展資料:
福州城市標志
1、市標——三山一水
福州城內於山、烏山、屏山「三山」鼎峙,閩江宛如綠帶穿城而過。史載,五代梁開平二年閩王王審知擴建城池,將風景秀麗的於山、烏山、屏山圈入城內,形成了福州「山在城中、城在山內」的獨特風貌。「三山一水」成為榕城主要標志,故福州亦稱「三山」。
2、市樹——榕樹
福州植榕,古已成風。榕樹四季常青、枝榮葉茂、雄偉挺拔、生機盎然,象徵著福州城市精神風貌。福州城區有古榕樹近千株,其中福州國家森林公園內的一株千年古榕被譽為福州第一大榕,相傳是北宋冶平年間三位武官在此練武時植下的,樹高20米,樹冠地面投影面積達1330多平方米。
3、市花——茉莉花
福州特產,產量和質量都居中國之首。宋時福州已普遍栽培茉莉。福州城郊有許多成片栽培的茉莉園。它象徵福州這座歷史文化名城芬香四播。以茉莉花薰制的福建茉莉花茶亦久負盛名,遠銷海內外。1985年2月8日福州市第八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決定命名茉莉花為市花。
2、關於莆田「福首」的習俗?
元宵,莆田農村一年中最熱鬧的活動。它有別於其它地方,從正月初六開始,各個自然村不同姓氏人家依照傳統習慣,在祖祠祭拜祖宗和神靈。這種祭祀儀式從這個姓氏輪到那個姓氏、從這個村輪到那個村,一直鬧到正月二十九,由莆田東岩山、文峰宮舉行「媽祖尾夜燈」才結束。 在元宵活動中,各個自然村不同姓氏人家每年根據年齡輩份輪流選出「福首」。在人們的傳統習俗中,能當上「福首」就是族姓中最有福氣的人。「福首」一定是男性,每位男性一生只能做一次「福首」。據說,做「福首」會給主人帶來好運,每位輪到「福首」人家都十分重視,村上幾個「福首」人家也會相互攀比,暗自較勁,都想把排場搞得大一些。所以平時節儉的家庭這時也會慷慨解囊,有的要花費幾萬元來籌備各種活動,僅購買各種煙花炮竹就要花費上萬元,還要籌辦幾十桌酒席招待親朋好友。元宵前幾天「福首」家裡就開始忙裡忙外,一些親朋好友也會主動前來幫忙:有的忙於搭彩門、掛紅燈、裝彩車、擺宴桌;有的忙於殺豬屠羊、准備各種祭祀用的物品,大家都想把活動搞得熱鬧一些。 元宵這一天,同族的親戚都會挑來裝有肉、面、蛋等賀品的「十盤擔」前來賀喜,族人在「福首」的帶領下來到祖祠的大廳中按照傳統儀式舉行祭祀活動。昔日破舊冷清的老房子開始熱鬧起來了,在這里處處洋溢出喜氣盈門的氣氛。 「福首」除了在家舉行祭祖招待親朋好友,更重要的是在村裡廟會活動中充當主祭,亦稱「捧手爐」。元宵期間,宮廟中的菩薩抬出來遨遊本村境內,遊行路線按各村習俗約定,稱為「行道」遊行。村裡幾位「福首」捧著香爐,隨著媽祖神像或其它「社公」在旗花、涼傘的護送下,不分晝夜挨家挨戶繞境賜福。所有儀式結束後,全族人聚在一起會餐,希望新的一年過的更好。
3、福建的風俗習慣是什麼
一、福建民俗的發展與演變
福建地處祖國東南沿海,遠離中國傳統文化的發源地--中原地區。福建的東南是茫茫大海,西北橫亘著武夷山脈,西南有博平嶺山脈,東北是太姥山脈,大海和高山峻嶺嚴重地阻礙了福建與外地的聯系。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福建處於與外鄰相對隔絕的狀態,這種半封閉的自然地理條件決定了福建歷史發展在隋唐以前嚴重滯後於中原,並使境內不同地區的民俗各具地方特色。現將福建民俗發展、演變的主要階段分述如下:
(一)秦漢以前:土著民俗自成體系
考古發掘表明,早在距今約四至八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就有古人類生活在閩南漳州一帶。距今四至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福建各地都有發現。新石器時代晚期福建先民已進入父系氏族社會。如生活在閩江下游的「曇石山人」,合群而居,有簡單的語言,用石斧、石鋤、石鐮等工具進行粗放的農作,用石錛、石刀和蚌刀、陶網墜等工具進行漁獵和採集;有了簡單的手工勞動技術,能製作出相當精巧的陶器,並具備原始的紡織技術;在葬俗上,實行掘地而葬,有公共墓地,一般為單人葬,極個別為男女合葬,男子仰身直肢,女子側身屈膝,有石器、陶器等隨葬品,說明已經有了靈魂不死的觀念。還有拔牙習俗,反映了有原始巫術。距今三四千年前的武夷山土著居民已經進入銅石並用時代,他們習於水性,擅長行舟,工於紡織。在宗教信仰上,他們奉龜為神話中的水母而加以崇拜。在葬俗上,實行懸棺葬,即死後將屍體安放於船形棺木內,再放置在人跡罕至的懸崖峭壁上,祈求死者靈魂早日升天。上古三代時,福建境內至少居住著7支互不相屬的土著部族,古文獻稱之為「七閩」。春秋末,楚滅越國,部分越人遁入福建,史稱這個時期的福建土著為「閩越」,他們喜歡傍水而居,習於水斗,善於用舟,最重要的習俗是以蛇為圖騰、斷發紋身,盛行原始巫術。《說文解字》在解釋「閩」字時說:「閩,東南越,蛇種。」所謂「蛇種」,意謂閩越人以蛇為先祖,反映他們對蛇的圖騰崇拜。在相當長時期內,這種崇拜一直存在於閩越族的後裔中。如閩侯疍民,直至清末仍「自稱蛇種」,並不諱言。他們在宮廟中畫塑蛇的形象,定時祭祀。在船舶上放一條蛇,名叫「木龍」,祈求蛇保佑行船平安,若見蛇離船而去,則以為不祥之兆。清代,福州一帶疍民婦女,發髻上多插著昂首狀蛇形銀簪,其寓意亦為不忘始祖。
與原始宗教信仰相輔相成的巫術在閩越人中也相當盛行。閩越人流行斷發紋身的習俗,《漢書·嚴助傳》說:「(閩)越,方外之地,劗發紋身之民也。」這實際是原始巫術的「模仿術」,剪去頭發、在身上紋上蛇的圖案,用以嚇走水怪。如《說苑·奉使》所稱:越人「劗發紋身,燦爛成章,以象龍子者,將避水神。」在相當長的時期內,閩越族的後裔一直保留著斷發紋身的習俗。越巫在秦漢時名揚天下,漢武帝也深信不疑。他下令在皇宮中建越祝祠,設越巫,用越人的「雞卜」,祈求長壽。
(二)三國至五代:漢族民俗傳入福建並逐漸佔主導地位
秦代漢初,中央政府雖然在福建設立閩中郡和閩越國,但由於均實行「以閩治閩」的方略,所以漢文化在福建尚未有大的影響。西漢元封十年(公元前110年),漢武帝派兵滅亡閩越國,為絕後患,模仿秦遷六國貴族於咸陽的策略,把閩越族的貴族、官吏、軍隊以及部分百姓強制遷往江淮一帶。《史記·東越列傳》載:「東越狹多阻,閩越悍,數反覆,詔軍吏皆將其民徙處江淮間,東越地遂虛。」漢武帝的遷民政策,給福建社會帶來嚴重後果,盡管尚有一部分閩越人隱遁於山林湖泊之間,終因人口銳減,使原來就不發達的福建經濟文化愈加落後。漢代以後,中原漢文化逐漸向東南沿海擴展。三國時,孫吳據有江東,以福建為後方基地,故重視對福建的治理和開發。孫吳政權多次出兵福建,對山越採取軍事鎮壓政策,「強者為兵,羸者補戶。」繼而在福建設置建安郡和建安、南平、漢興、建平、閩侯五縣,後在侯官設立典船校尉;在霞浦設立溫麻船屯。孫吳政權除了在福建駐扎軍隊,派遣官吏治理外,還將許多罪犯流放於福建,同時也有一些士民避禍閩中,從此,揭開漢文化大規模傳入福建的序幕。西晉至五代,大量中原漢人不斷向東南沿海遷徙。隨著漢人大批入閩,漢文化在福建自北向南迅速傳播,漢族的生產習俗、生活習俗、人生禮儀、歲時節慶、宗教信仰等民俗逐漸取代土著民俗而佔主導地位。同時,一些漢族與土著通婚,閩越族的一些習俗也沉澱下來,成為福建民俗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宋元時期:保留中原古風,形成地方特色
宋代,福建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社會相對安定,生齒繁毓。據統計,宋嘉定年間(1208~1225年)福建人口有1599215戶,比唐開元年間(713~742年)增長近15倍。在中國經濟重心南移的歷史條件下,福建經濟在短時間內躋身於全國發達地區行列,正如詩人張守詩句所雲:「憶昔甌越險遠之地,今為東南全盛之邦。」反映福建經濟突飛猛進的發展。隨著經濟的長足進步,文化也呈現一派繁榮景象,教育事業十分發達。據統計,宋代福建有縣學、州學56所,書院75所,還有數以百計的書堂遍布城鄉,莆田有「三家兩書堂」(李幼傑《莆陽比事》卷6)的記載,福州有「學校未嘗虛里巷」(梁克家《三山志》卷40《土俗類二》)的說法。因讀書風氣十分濃厚,福州是「城裡人家半讀書(祝穆《方輿勝覽》卷10《福州》),連山區泰寧也出現「比屋連牆,弦誦相聞」(何喬遠《閩書》卷36《建置志》)的景象。由於教育發達,讀書風氣興盛,故福建科舉鼎盛,人才輩出。據統計,宋代福建進士多達7038人,佔全國進士總數35093人的五分之一;宋代宰相共134人,福建籍宰相有18人,居全國第三位;被《宋史》收入的福建名人多達179人,居全國之冠。宋代福建涌現出一大批名揚中外的傑出人才,有理學的集大成者朱熹、天文學家蘇頌、法醫學家宋慈、史學家鄭樵和袁樞、書法家蔡襄、著名詩人楊億、慢詞大師柳永、詩論家嚴羽、文學家劉克庄,等等。時人周必復頗為自負地宣稱:「今世之言衣冠文物之盛,必稱七閩」(《南宋群賢小集》第13冊《端隱吟稿序》)
宋代福建文化在繁榮昌盛之時,逐漸形成地方特色。在民俗方面,一方面由於古代福建交通閉塞,各個區域之間交往不多,處於相對隔絕狀態,因而為古文化的保存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許多中原古文化已在其發源地逐漸式微甚至湮沒,而在福建卻被較完整地保存下來。在福建舊志書中,有關福建民俗「隆古」、「近古」、「猶有古意」之類的記載隨處可見。以傳統歲時節慶為例,志載:「風化所被,古意猶存。至如歲時節序之相沿,大抵今昔不殊。」(清·康熙《羅源縣志》卷3《俗尚》)另一方面,由於福建海岸線曲折,有許多天然良港,因此海上貿易發達。宋元時期,泉州港一度成為世界最大的貿易港之一,從而帶動福建沿海地區經濟迅猛發展。百姓商品意識較強,富有冒險性格和開拓精神,對外來文化和民俗採取較寬容的態度。這種情況與內地人民的淳樸、守成和不輕易冒險的民風形成強烈反差。
(四)明清時期:民風漸趨奢侈、頹廢
明代中期以後,由於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和市民階層的形成,民風趨於奢侈。在福州,據記載:「夫婚嫁侈靡,珠玉瑩煌,商財賄也。博戲馳逐,樗蒲百萬,作色相矜,必爭勝者,重失負也。游閑公子,飾劍履妖服,怒馬揚揚過里門者,為富貴容也。」(清·乾隆《福州府志》卷24《風俗》)泉州的奢侈之風更甚,恥貧誇富成為時尚,「習俗之趨尚為豪奢。」不但商賈、胥役之輩「美服食,仆妾輿馬,置良田好宅,履絲曳縞,擲雉呼盧,以相誇耀,比比而然。」就是「家無擔石」的貧寒之家,也「非色絲盛服不出。」「雖家非素封,亦恥居人後,」(清·乾隆《泉州府志》卷20《風俗》)形成恥貧心理。在自然經濟佔主導地位的閩西、閩北地區,儉朴傳統也不同程度受到沖擊,嘉靖時(1522~1565年)建陽「市井者尚侈好浮。」(清·嘉靖《建陽縣志》卷3《風俗》)乾隆時光澤「嫁女猶從厚,設宴必欲豐。少年衣裝必尚華麗,城鄉演劇,耗費無窮。」(清·乾隆《光澤縣志》卷4《輿地誌·風俗》)一些鄉村百姓也染上奢侈之習,如尤溪「平民鄙儉崇奢,以服食相矜。」(清·乾隆《尤溪縣志》卷3《風俗》)同時,隨著土地兼並日益嚴重,加上倭寇侵擾,賦役繁苛,大量自耕農破產,其中一部分人無所事事,民間賭風、爭訟盛行。《南安縣志》載:「嘉靖被寇以後,一切失業細民,率趨賭博、椎剽、囂訟之計,以幸旦夕。」《同安縣志》亦稱:「賭風盛行,匪自今日;賭弊最甚,莫如頭家。」(轉引清·乾隆《泉州府志》卷20《風俗》)類似記載,在舊方誌中隨處可見,帶有普遍性。
(五)近代至民國時期:新舊民俗並存
從道光二十年(1840年)鴉片戰爭起,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隨著廈門、福州成為五口通商口岸,外國資本湧入福建,逐漸動搖了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有的農民淪為無產者,靠出賣勞動力為生;有的棄農為商,做小本生意,經濟基礎的變化導致傳統民俗的嬗變。中西文化發生碰撞,西方基督教由沿海深入內地,出現許多信奉基督、不祀鬼神的信仰群體,也有兩者兼而有之的半洋半土的信徒,還有教會辦的學校、醫院、育嬰堂等先後在各地出現。與此同時,廈門、泉州、福州等城市煙館林立,吸食鴉片的陋習,嚴重地腐蝕著社會肌體。20世紀初,在新文化運動以及一些西方思潮的沖擊下,城鎮中的傳統民俗發生了許多變化,出現了一些新的民俗。民國時,歐化民俗還波及鄉村,《長汀縣志》載:「蓋邑人漸染歐化,踵事增華,奇技淫巧之事,聲色貨利之食習,駸駸乎遍及各鄉,尤以城市為最。」(民國《長汀縣志》卷17《禮俗》)
這一時期,民間服飾、器用、交際、婚俗變化較大。在服飾器用方面,清末男女皆蓄發垂辮。辛亥革命前後,男子有剪辮之舉,城裡人學西方剪短發。女子在本世紀三十年代,剪發者漸漸增多。官員在清代著官服,有錢人家長袍馬褂,出門以坐騎、轎子代步。辛亥革命後,官員著中山裝、長袍,出門或以轎車代步。富豪人家穿西裝革履,使用懷表、座鍾、留聲機等洋貨,煤油、火柴、肥皂、牙膏等舶來品也進入尋常百姓之家。在禮儀方面,清代平民百姓見到達官貴人要下跪作揖,畢恭畢敬,官場更有各種繁文縟節。辛亥革命後,提倡平等,廢除封建官場儀節,見面行握手、抱拳或舉手禮;在婚姻禮俗方面,少部分人沖破封建舊俗,自由戀愛,婚禮也不似往昔之鋪張;在教育方面,新型學校增多,還建立了女子學校。許多華僑熱心家鄉的辦學、建廠、修橋、鋪路等公益事業;一些民間陋習如停柩不殯、溺嬰、棄嬰、纏足、童養媳、迎神賽會等被明令禁止,雖然其中有的習尚因令行不止而遠未消除,但已大有減少。在廣大農村,傳統歲時節慶、生產習俗、民間崇拜及其他民俗活動仍無多大改變。但總的趨勢是封建性減弱,現代性增強,新舊民俗並存,傳統民俗仍居主導地位。
(六)1949年以來:破除陳規陋習,樹立新的風尚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的壓迫,人民當家作主人,他們以極大的熱情投身於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這一時期,隨著社會制度的根本變革和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福建民俗發生了重大變化。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至「文化大革命」前夕,福建各級黨組織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視移風易俗,廣泛開展宣傳教育,發動群眾破除陳規陋習,逐步樹立社會主義新風尚。在人際關繫上,根本改變舊社會窮人與富人、下級與上級的等級尊卑關系,確立平等、同志式的新型關系,大家以「同志」互稱,友好相處,互助合作。共產黨員、各級幹部以身作則,廉潔奉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消除了舊時的官僚腐敗作風。人民群眾衷心擁護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領導,踴躍參加各種社會活動,擁政愛民、擁軍愛民,蔚然成風。在生產習俗上,大力宣傳普及科學知識,應用科學技術,舊時的求神治病、禱告祈雨等愚昧落後習俗基本上被破除。在生活習俗上,城鎮居民多著列寧裝、中山裝,農民穿本地裝,尚青、藍色;出門旅行乘坐汽車、火車、輪船,舊時的坐轎、騎馬現象明顯減少,以至消失;生病求醫成為城鄉大多數人的共識,舊時「信巫不信醫」的陋習基本破除,人民政府花大氣力徹底杜絕吸食鴉片、賣淫嫖娼、纏足等丑惡現象。在婚姻禮俗上,各級政府認真宣傳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提倡自由戀愛,婚事新辦,逐漸蔚然成風;封建包辦、買賣婚姻、婚事大操大辦,受到抵制和輿論批評;法律保護婦女兒童的合法權益,流行數千年的童婚、溺嬰、納妾等行為被明令禁止。在喪俗上,禁止停柩不葬,鼓勵喪事從簡。農村雖沿襲土葬,但風水堪輿、建醮普度亡魂之俗逐漸淡化。福州、廈門、漳州等城市推行殯葬改革,倡導火葬,取得成效。在歲時節慶上,仍保留傳統節日,其內容已賦予新時代特色,更加豐富多彩。除表演舞龍、舞獅、演戲等傳統節目外,還有看電影,舉行球類比賽、拔河比賽等體育活動,鋪張浪費、祭祀鬼神等舊俗逐漸淡化。遇公歷元旦、婦女節、勞動節、青年節、兒童節、建軍節、國慶節等歡慶節日,城鄉一般要組織報告會、文藝演出、球類比賽、游園或參觀等活動,氣氛熱烈而富有意義;在宗教信仰上,人民政府實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同時加強無神論教育,用科學知識破除鬼神迷信,提高人民的思想覺悟,民間迷信活動大為減少。
這個時期,福建省各級黨組織和人民政府還十分重視對畲族、回族等少數民族的工作,組織大量人力、物力對本省少數民族的狀況進行調查和民族采風,尊重和保護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各少數民族優良風俗習慣得到繼承發展,一些陋習也逐漸革除。
「文化大革命」期間,由於受極「左」思潮影響,全盤否定傳統文化,將民俗現象不加分析地斥之為「四舊」,用行政或暴力手段予以破除,許多正常的民俗活動遭到批判和禁止,福建民俗被嚴重扭曲。傳統節日除春節外,多被禁革,過春節也要「革命化」,除夕吃「憶苦思甜飯」,大年初一不準舞龍、舞獅,不準演唱傳統戲劇;人們服飾單一,傳統的旗袍等服裝均被禁止。各地廟宇大多被摧毀或封閉,或改為倉庫、學校,菩薩、神像均被搗毀,甚至許多文物、藝術品也被作為「四舊」加以破壞、燒毀,等等。
二、福建民俗特徵
民俗的形成一方面是與人們的社會物質生產水平、生活的內容與方式的變化以及自然條件相適應,總之是隨著經濟基礎和社會生活的變化而變化,只是民俗的變化往往滯後於經濟基礎和社會生活;另一方面,民俗一旦形成便世代相襲,並以傳統習慣勢力、傳襲力量和心理信仰影響和制約著人們的意識和行為,具有長久的傳承性和相對的穩定性;此外,民俗還具有民族性、階級性和社會性等特徵。
福建民俗是在中國傳統文化的背景和氛圍中形成的,所以具有中國傳統民俗的一般特徵。同時,它又是在福建這個特定的自然環境和社會歷史文化等條件下逐漸形成並發展起來的,因此在許多方面必然帶有顯著的地方特色。在豐富多彩的福建民俗事象中,表現比較突出的特徵有:
(一)多源性
福建民俗的構成是多源的,主要有四個來源:
1.秦漢以前的原始土著民俗。福建原始土著居民在秦漢之前有著自成體系的民俗,秦漢以後,閩越族與漢族逐漸融合。唐朝人丁儒在《歸閑詩二十韻》(其二)對唐前期閩南地區民族融合的情況作過這樣的描述:「漳北遙開郡,泉南久罷屯。歸尋初旅寓,喜作舊鄉鄰。……土音今聽慣,民俗始知淳。……辭國來諸屬,於茲締六親。追隨情語好,問饋歲時頻。相訪朝和夕,渾忘越與秦。……呼童多種植,長是此方人。」(清·康熙《漳州府志》卷29《藝文》)閩越族的部分習俗成為歷史遺跡,還有部分民俗卻沉澱傳承下來,成為福建民俗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刻影響著福建其它民俗。
2.漢族民俗。漢代以後,中原漢族不斷南遷,帶來了漢族的民俗,並逐漸成為福建民俗的主體。志稱:五代時,閩北多為江北避亂之民,所以「備五方之俗」(《八閩通志》卷3《地理》),閩西也「由唐歷宋,風聲氣習,頗類中州。」(陳一新《贍學田碑》轉引民國《長汀縣志》卷17《禮俗志》)福建民俗中無論是生產習俗、生活習俗,還是人生禮儀、歲時節慶,以及民間信仰和崇拜等等,都與中國傳統民俗一脈相承。
3.少數民族習俗。福建是畲族的主要聚居地,畲族具有濃郁民族風格的習俗是福建民俗的重要組成部分。元代蒙古族和清代滿族的一些習俗也沉澱在福建民俗中。
4.外國民俗。宋元時期,泉州為世界著名港口,對外貿易繁榮。大批阿拉伯人、波斯人到泉州經商,其中一部分人定居泉州,府志載:「胡賈航海踵至,其富者貲累巨萬,列居郡城。」(清·光緒《泉州府志》卷75《拾遺》上)他們有自己的學校--「番學」,信仰伊斯蘭教,保留本民族的傳統習俗。這些外來民族雖然後來基本上與漢族融合,但一些特殊習俗卻保留下來,成為福建民俗的一部分。元代、明代和近代,隨著基督教的傳入,歐洲的一些民俗也傳入福建。特別是近代以來,福建民俗受外國民俗的影響日益明顯。
(二)融合性
福建民俗的融合性有三個方面的含義:
1.不同民族民俗的融合。漢族民俗固然為福建民俗的主體,但福建漢族民俗實際上是融合了其它少數民族的習俗而自成體系的,如閩越族的一些習俗就被漢族所繼承。自古以來,福建的宗教信仰特別發達,這與閩越族「信鬼尚巫」的傳統有密切的關系。又如閩越族婦女普遍參加生產勞動,這一習俗被入閩的漢族繼承下來,在福建沿海地區,婦女參加生產、從事重體力勞動相當普遍。《閩書》載:「福州……田則夫婦並力而合作,女作多於男。女人能轎,取女轎三十戶以應內宮之役。」(《閩書》卷38《風俗》)晉江的「婦女芒屩負擔,與男子雜作;百工技藝,敏而善仿。」(清·乾隆《晉江縣志》卷1《輿地誌·風俗》)閩越族的部分後裔疍民及畲族,在保留其獨特習俗的同時,也吸收了大量漢族民俗,並把它們與本民族的習俗融合起來。
2.不同地區漢民俗的融合。中原漢人遷徙福建,前後持續千餘年,他們以中州移民為主,還有不少是來自其它地區的漢人。這些來自不同地區的漢人,在具體習俗上還是有些差異,有的甚至差別很大,相繼進入福建後,漢族民俗也逐漸融為一體。
3.中外民俗的融合。商品經濟的發達和海外貿易的繁榮,使宋元時期福建東南沿海地區以開放的姿態對待外來文化,特別是泉州港,「民夷雜處」,「市廛雜四方之俗。」(《西塘集》卷7《代太守謝泉州到任》)泉州漢民對外來文化博採廣取,加以融合。以宗教信仰為例,宋元時期流傳於泉州地區的,除道教、佛教、民間宗教及其他民間信仰外,還有從外國傳入的伊斯蘭教、基督教聶斯脫里派、天主教方濟各派、婆羅門教、印度教、摩尼教等等。這些外來的宗教不但為僑民所信仰,在漢族中也擁有不少信徒。各種傳統宗教與外來宗教和平相處,互相交融滲透。
(三)區域性
福建漢人的祖籍大多是中原地區,由於他們入閩的時間前後相差數百年甚至上千年,以致所帶來的中原漢語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入閩後,又因與當地土著居民的融合程度不同,加上地區間交通不便、往來不多等原因,逐漸形成許多不能相互通話的方言區。連城、清流、大田等山區縣,竟然沒有本縣通用的方言,甚至相鄰的鄉村不能進行語言交流。福建方言以紛繁復雜著稱於世,在中國八大方言中,除了湘方言外,其它七大方言均有在福建的不同地區流行。
語言是文化的主要載體,地區的文化特色,往往在語言上得到體現。民俗也因不同的方言區而存在著差異。以民間信仰為例。臨水夫人和五帝的信仰主要在以福州為中心的閩東方言區內流行,媽祖的信仰中心在興化方言區,王爺、保生大帝的信仰主要流行於閩南方言區,扣冰古佛信仰主要流行於閩北方言區,定光古佛信仰主要流行於閩客方言區,等等。
在同一方言區內,不同府、縣的民間信仰又有所差異。以閩南方言區為例:保生大帝、開漳聖王陳元光及其部將輔順將軍馬仁、輔勝將軍李伯瑤、輔義將軍倪聖芳、輔仁將軍沈毅的宮廟在漳州府屬各縣較多,廣澤尊王信仰以泉州、南安最盛,清水祖師在安溪、永春、德化影響較大,青山公在惠安縣擁有最多的信徒。其它方言區的情況也大致如此,各府、州、縣都有自己的保護神。
在同一縣內,每個鋪、境、村落都奉祀一個或若干個特定的神靈作為保護神,舊稱境主、福主、土主、社神等。以泉州為例,舊時泉州城分為36鋪94境,鋪有鋪主,境有境神,共有大小神廟130多座,奉祀著100多尊神靈。境主神的神廟由居住在該境的百姓捐資合建,各種宗教活動也由該境的百姓參加,抬神出遊一般不能越出本境地界。
(四)可塑性
平民百姓則不那麼嚴格,往往將納采和問名合而為一,將納征和請期合而為一,同時簡化迎親禮節。貧窮之家的婚禮則更加簡化,甚至在除夕之夜草草合房者也大有人在。又如福建絕大多數地方盛行厚葬之俗,閩南地區更甚,俚語有「生在蘇杭,死在閩南」之說。但閩南地區的不同市縣,或同一市縣的不同鄉村、同一鄉村的不同人家,喪葬禮俗的繁簡程度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又如壽誕,富貴之家除了大擺宴席,祝壽請客外,還要演戲助興。而尋常百姓之家無力大操大辦,貧窮之家更不敢奢望舉行壽誕之禮,能煮碗壽面招待客人就算不錯了,不少人甚至終生沒做過一次壽誕。類似的情況在福建的民俗中普遍存在。
(五)娛樂性
民俗的形成要得到全社會大多數成員認同,並樂意參與,需要有一定的娛樂性。福建民俗的娛樂性尤為突出,以宗教祭祀為例,福建的宗教祭祀活動往往伴有豐富多彩的戲劇演出。在百姓的觀念中,要獲得神靈的歡心和保佑,除了獻上豐盛的祭品和進行虔誠的禮拜外,還要演戲酬神、演戲媚神、演戲娛神;不但神誕日要演戲酬神,傳統節日、婚嫁壽慶、祭祖、寺廟落成、神靈點眼開光、廟會、祈雨、五穀豐收、齋醮儀式等等活動都要演戲酬神。最典型的是連喪葬也要演戲媚神,俗稱「和尚戲」或「喪戲」。如政和縣:「初喪,置酒召客,演劇喧嘩,以送死之禮。」(民國《政和縣志》卷20《禮俗》)仙游縣:「父母之喪,久停未葬,必覓堪輿。……葬畢,晏酒演劇,鄉里道賀。」(陳盛韶《問俗錄》卷3《仙游縣·金斗》)清末,泉州喪葬演戲媚神成為風尚,時人吳增在《泉俗激刺篇·喪戲》中寫道:「流俗是非太倒置,作大功德竟演戲。大小班,無小備,男女眷,無不至。嬉謔笑語,嫌疑不避。毫無哀痛心,大有歡樂意。破費計百又計千,人多稱其孝,戚友稱其賢,鳴呼其然豈其然。」宗教祭祀活動與戲劇演出相結合的習俗,至遲在北宋時就已形成,雖說是為了「酬神」、「媚神」或「娛神」,但在客觀上卻取得娛人的效果。
(六)神秘性
自古以來,福建的宗教信仰特別發達,史稱:「其俗信鬼尚祀,重浮屠之教。」(《宋史》卷89《地理志》)志書亦載:「閩俗好巫尚鬼,祠廟寄閭閻山野,在在有之。」(《八閩通志》卷58《祠廟》)福建民間所奉祀的神靈十分繁雜,既有閩越族和其他土著民族殘存下來的鬼神,又有從中原傳入的漢民族所奉祀的各種神靈,還有從印度、中東、歐洲等國外傳入的神靈。特別是福建民眾所創造的神靈數量十分驚人,他們需要什麼就創造什麼,帶有任意性和實用性。不但神話傳說中的人物(如盤古、女媧、西王母、彭祖等)、古典小說中的角色(如齊天大聖、豬八戒、通天教主、姜子牙、八仙、四海龍王等)被奉為神靈,而且岩石、老樹、花草、枯骨、家禽家畜、泥土、傢具等等也會成為崇拜對象,只要需要,任何東西都可以成為崇拜對象,不受限制,其隨意性是中國其它地區所不能比擬的。總之,福建境內的神鬼幾乎無處不有,充斥於天上、人間和地府,構成了十分龐雜的神鬼體系。發達的宗教信仰深刻地影響著福建民俗的各個方面,使生產習俗、生活習俗、人生禮儀、歲時節慶等都附帶了各種祭祀活動和禁忌,不同程度地染上神秘的色彩。
(七)輻射性
福建民俗具有輻射范圍廣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面:一是明清時期,以閩南人為主的福建人大批渡過台灣海峽,移居台灣島,閩南的民俗幾乎全盤移植到台灣,成為台灣民俗的主體;二是明代以後,閩人移民東南亞一些國家和地區,帶去福建民俗,不同程度影響了居住國的民俗;三是福建民俗還輻射影響到日本的琉球等地。
4、春節貼「福」字一般都要倒貼,這個習俗是如何由來的?
春節貼「福」字一般都要倒貼,這個福字在屋裡大多都是倒著貼的,寓意著福到了,這是我們中國流傳已久的風俗。
對這個倒福,陝西師范大學民俗研究專家傅功振說,長期以來,中國民間說好似的將福字倒貼,取其「倒」和「到」的諧音,意為「福到」了,但這只是民間流傳的不規范的說法和做法。
按照正常的民俗講究,不是所有福字都能倒貼,尤其是大門板上。大門上的福字一直以來都必須是正貼,象徵「迎福」和「納福」意思,而且大門是家庭的出入口,一種莊重和恭敬的地方,所貼的福字,須鄭重不阿、端莊大方,所以也應該正貼。民俗中,倒貼福字可以在室內的一些地方,例如水缸和垃圾箱上,由於這兩處物品中的東西都是要從里邊倒出來,為了避諱把家裡的福氣倒掉,便巧用「倒」字的諧音字「到」,倒貼福字,也是用「福至」來抵消「福去」,以表達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那會一個官家裡,因為都不識字,所以將大門上的「福」字貼倒了。為這事,恭親王十分惱火,辛虧大管家能言善辯,跪在地上奴顏婢膝地說:「奴才常聽人說,恭親王壽高福大造化大,如今大福真的到(倒)了,乃吉慶之兆。」恭親王聽罷心想,怪不得過往行人都說恭親王府福到(倒)了,吉語說千遍,金銀增萬貫,一高興,便重賞了管家和那個貼倒福的家丁。事後,倒貼「福」字之俗就由達官府第傳入百姓人家,並都願過往行人或小孩念叨幾句:「福到了,福到了!」
5、佛教節日習俗
僅供參考
佛教節日
諸佛菩薩聖誕(陰歷)
正月初一日:彌勒佛聖誕
正月初六日:定光佛聖誕
二月初八日:釋迦牟尼佛出家
二月十五日:釋迦牟尼佛涅盤
二月十九日:觀世音菩薩聖誕
二月廿一日:普賢菩薩聖誕
三月十六日:准提菩薩聖誕
四月初四日:文殊菩薩聖誕
四月初八日:釋迦牟尼佛聖誕
四月十五日:佛吉祥日——釋迦牟尼佛誕生、成道、涅盤三期同一慶(即南傳佛教國家的衛塞節)
五月十三日:伽藍菩薩聖誕
六月初三日:護法韋馱尊天菩薩聖誕
六月十九日:觀世音菩薩成道——此日放生、念佛,功德殊勝
七月十三日:大勢至菩薩聖誕
七月廿四日:龍樹菩薩聖誕
七月三十日:地藏菩薩聖誕
八月廿二日:燃燈佛聖誕
九月十九日:觀世音菩薩出家紀念日
九月三十日:葯師琉璃光如來聖誕
十月初五日:達摩祖師聖誕
冬月十七日:阿彌陀佛聖誕
臘月初八日:釋迦如來成道日
臘月廿九日:華嚴菩薩聖誕
無遮會
��意思是賢聖道俗上下貴賤無遮,平等行財施和法施的法會。七世紀戒日邀請玄奘參加在曲女城舉行的無遮大會,印度每五年舉行一次,傾竭府庫惠施群有。大會進行75天,分別向佛教、婆羅門教、耆那教等教徒以及乞丐布施。中國無遮大會始於大通元年(529),梁武帝於重雲殿為百姓設救苦齋,以身為禱。復幸同泰寺,設四部(四眾)地遮大會,披法衣行清凈大會,素床瓦器乘小車,親升法座為眾開涅盤經題,皇帝設道俗大齋五萬人。
藏傳佛教節日
傳大召
��是藏傳佛教一種儀式,意為「大祈願」法會。法會從藏歷正月初三至二十四日,拉薩三大寺僧眾及衛藏、安多和康區各地信眾(多至數萬人)齊集大昭寺進行各種宗教活動。正月十五日夜拉薩八角街陳列酥油燈、酥油花,歌舞慶祝,稱為燈節。法會上舉行辯經,考選藏傳佛教最高學位——格西。法會最後以送鬼儀式結束。
傳小召
��藏歷每年二月下旬,為期十天,進行有關宗教活動。法會期間三大寺僧侶在大昭寺參加辯經,選拔二等格西,由於規模小於傳大召法會,故名。
浴佛節
��浴佛節,為每年的農歷四月初八日,是我國佛教徒紀念教主釋迦牟尼佛誕辰的一個重要節日,亦名佛誕節。相傳在2600多年前,釋迦牟尼從摩耶夫人的肋下降生時,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天上天下,惟我獨尊。」於是大地為之震動,九龍吐水為之沐浴。因此各國各民族的佛教徒通常都以浴佛等方式紀念佛的誕辰。
��浴佛節前,佛教徒早已將寺院打掃一新,殿堂佛像搽拭一凈。一般在四月初七日,許多善男信女即已雲集佛寺准備參加於次日清晨舉行的紀念法會。只見寺院幢幡寶蓋招展,香花燈燭及各色供品林立。香花叢中的幾案上安放著一個銅盆,盆中注滿了用旃檀、紫檀、鬱金、龍腦、沉香、麝香、丁香等配製成的香湯,湯中立著一尊銅質童子像,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即釋迦太子像。沐浴開始前,寺院住持率領全寺僧眾禮贊誦經,隨後持香跪拜、唱浴佛偈或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僧眾和居士們一邊念一邊依次拿小勺舀湯浴佛。浴完佛像後再用一點香湯點浴自己,表示洗心革面,消災除難。若參加的人太多,則採取由僧人手持楊枝醮浴過佛的凈水為信眾點浴的方式。整個儀式庄嚴隆重,洋溢著一片吉祥喜慶的氣氛。
��這一天,僧人在早齋或午齋前都要舉行供佛祭祖儀式。善男信女都願意在這一天來寺院燒香還願,或禮佛誦經,或布施錢物,或打齋供眾,或燒吉祥疏、薦亡疏,或聽法師講經,或請僧人做佛事等等;而在寺外,各種經貿和文娛活動亦豐富多彩。由於圍繞浴佛節的這類活動往往持續多日,參加的人眾多,以至年復一年,在許多寺院形成了傳統的廟會。
盂蘭盆節
��農歷七月十五日的「盂蘭盆節」是我國佛教中兩個最大的節日之一,又稱為僧自恣日、佛歡喜日,是佛教徒舉行供佛敬僧儀式及超度先亡的節日。�
��根據戒律的要求,僧尼在每年農歷的四月十五日至七月十五日必須結夏安居,即在此動植物生長繁衍期間,定居一處,一者可免傷蟲蟻,二者可專心誦經或禪修。至七月十五日則須各作自我批評或介紹修行經驗,稱為「僧自恣」。經過三個月的專修,僧眾的功行必然大有提高,令諸佛歡喜,因此此日被稱為「佛歡喜日」。
��那麼這一天怎麼又成了盂蘭盆節呢?這還得從西晉竺法護譯的《佛說盂蘭盆經》說起。該經說:以神通第一著稱的目犍連尊者於禪定中見其亡母生餓鬼道中,雖使盡神通亦解除不了其母的飢餓倒懸之苦,於是向佛哭述。佛為說救濟之法:七月十五日是眾僧結夏安居修行圓滿的日子,你應在那一天敬設盛大的盂蘭盆供,以百味飲食供養十方自恣僧,仗十方眾僧的威神道力救脫你的母親。目犍連依言而行,他母親果然脫離了餓鬼之苦。當目犍連問佛將來佛弟子是否也可以通過盂蘭盆供救度各人的父母時,佛說:從今以後,凡佛弟子行慈孝者,都可於七月十五僧自恣日、佛歡喜日,備辦百味飲食,廣設盂蘭盆供,供養眾僧,以使現世父母增福延壽,過去父母脫離惡道。這里的盂蘭盆,為梵文的音譯,意譯為「救倒懸」,意為救度亡靈倒懸之苦;盆是華言,指盛食供僧的器皿。此經一譯出,立刻受到敬祖先講孝道的中國人的喜愛。南北朝時,梁武帝首次在漢地創辦盂蘭盆會。如義楚在《釋氏六帖》四十五雲:「《宏明》雲:梁武每於七月十五日普寺送盆供養,以車日送,繼目連等。」由於梁武帝的極力提倡,各階層人士無不效法遵行。此後的歷代皇帝以及百姓也都比較熱衷於這一佛事活動,並不斷豐富其內容,由此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盂蘭盆節,不妨稱之為「孝親節」。如在唐代,盂蘭盆供極為奢麗,往往飾之金翠,。當時長安城中諸寺七月十五日作花蠟、花瓶、假花果樹等,各競奇妙。常例皆於殿前鋪設供養,並伴有音樂儀仗,傾城巡寺隨喜,甚是壯觀;入宋以後,盂蘭盆會逐漸由以盆供僧轉變為以盆施鬼、放焰口超度亡靈的佛事活動,由孝親變成祭鬼,寺僧於是日募施主錢米,為之薦亡,後世更有放河燈、焚法船之舉,逐漸變成了一種民間習俗;元明時期,這類習俗仍十分流行,盂蘭盆會亦成為寺院每年重要行事之一。如元明本《紀住庵清規》雲:「七月十五日解制人事。此夜分啟建盂蘭盆勝會以濟幽爽,以報劬勞。此會亦須預出經單,請大眾隨意披閱。此會有開甘露門一壇,請依而行之。」明袾宏《正訛集》中曾加以辯正雲:「世人以七月十五日施鬼神為盂蘭盆大齋會,此訛也。蘭盆緣起目連,謂七月十五日,眾僧解夏自恣,九旬參學多得道者,此日修供,其福百倍,非施鬼神食也。施食自緣起阿難,不限七月十五。所用之器是摩竭國斛,亦非蘭盆。蓋一則上奉賢聖,一則下濟餓鬼,嚴可得混!」從中可看出明代以後與前說法有別,儀式內容與形式亦有些差別。對此,清代儀潤曾欲兩全其道,謂日獻蘭盆,恭敬三寶;夜施斛食,普渡鬼神。然而,由於種種原因,結夏安居制在我國未能得到全面有效地實行,僧自恣活動就更罕見了。而隨著僧人素質及地位的下降,道風不振,盂蘭盆會的徒具形式,由敬僧變為祭鬼的佛事也就成為自然而然的事了。
��目前,已有極少數寺院開始恢復和實行結夏安居的舊制,有的寺院在盂蘭盆節恢復了宣講《佛說盂蘭盆經》的法會。至於廣大信眾總願在這一天打齋供眾,並按照當地的風俗習慣,或布施還願,或放生,或求受三皈五戒、聽法師講經,或請僧人打普佛、放焰口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目犍連救母的故事十分感人,文嗣牆��男次�∷擔�踔簾喑傘賭苛�饒浮返認肪綈嶸狹宋杼āR虼耍�謨劾寂杞誶昂笊涎蕁賭苛�饒浮返染縋浚�統晌�艘醞�略漢兔竇淶囊幌鈧匾�疃�4送猓�夜�劾寂杞詰姆縊諄勾�サ餃氈荊�殉晌�霉�囊桓齪苡杏跋斕慕諶鍘?br>
臘八節
��很早以來,我國老百姓即有在農歷十二月初八吃「臘八粥」過「臘八節」的風俗,這是由中國佛教徒紀念釋迦牟尼佛成道而形成的一個風俗。相傳當年釋迦牟尼為尋求人生真諦與生死解脫,毅然舍棄王位,出家修道,在雪山苦行六年,常常日食一麥一麻。後來他發現一味苦行並非解脫之道,於是放棄苦行下山。這時一位牧女見到他虛弱不堪,便熬乳糜供養他。釋迦牟尼的體力由此恢復,隨後於菩提樹下入定七日,在臘月初八,夜睹明星而悟道成佛。據此傳說,漢傳佛寺每年的臘月初八都要以各種形式予以紀念。如《百丈清規》卷二中說「臘月八日,恭遇本師釋迦如來大和尚成道之辰,率比丘眾,嚴備香花燈燭茶果珍饈,以申供養。」其中熬粥供佛成為常儀。佛教認為食粥有很多好處,因此寺院一般在早晨都有食粥的習慣。至於臘月初八煮臘八粥就更講究,通常都用蓮子、紅棗、薏仁、雲豆、白果、黍米、白糖花生等八種東西一起煮,稱為「八寶粥」。不僅粥煮得好,而且煮得特別多,以滿足前來寺院參加紀念法會的善男信女的需要。有的信眾專門奔「粥」而來,認為臘八供過佛的粥特別吉祥,不僅自己食用,有時還帶回家供家人享用。這樣年復一年,寺院做臘八粥的傳統便廣泛傳播到民間。
��值得一提的是,南傳佛教國家一般認為釋迦牟尼佛的誕辰、成道、涅盤都在5月的月圓日並於這一天舉行浴佛等盛大的紀念活動。因此,臘八節吃臘八粥可以說是在中國形成的一個節日風俗。
佛教的教旗
��目前我們在許多寺院的法會上看到的佛教教旗是美籍波蘭人奧爾高特根據佛陀成道時聖體放出的六種光色設計的,並在1952年舉行的世界佛教徒聯誼會第二次大會上得到確認。
��六種光色為藍、黃、紅、白、橙及前五色的混合色。其構圖,縱橫均為藍、黃、紅、白、橙等色,象徵人類的各種膚色。其中,橫的表示全世界人類的和睦相處,縱的表示世界的和平。從佛教立場看,教旗的六色(包括混合色)象徵佛陀的庄嚴法相和佛教的博大精深。藍色代表佛教慈悲和平的主旨;黃色寓示中道了義;紅色象徵成就福德;白色表示清凈解脫;橙色象徵佛法的根本——智慧圓滿;五色的混合色寓示真如不二之義。
��因此,佛教教旗是佛教的象徵,是智慧、平等、慈悲、和平的象徵,一切佛教徒乃至全人類都應團結在這一神聖、偉大的旗幟之下。
中國佛教的宗派思源
佛教大約在公元一世紀中葉傳入中國。到公元六世紀末至九世紀中葉的隋唐時期,中國佛教達到極盛時期。這時期,大乘各宗派先後興起,呈現著百花爭艷的景象。現將主要的幾個宗派簡介如下:
三論宗��依據鳩摩羅什(343—413)傳譯的《中論》、《百論》、《十二門論》而研究講習而形成的學派名叫「三論宗」。它的宗義,是以真俗二諦為總綱,從真空的理體方面揭破一切五蘊諸法虛妄不實,徹底破除三毒(貪嗔痴)迷惑,以建立一切無所得的中道正觀。隋末的吉藏大師系統地闡發了這一理論。這一宗,實際就是印度中觀系統的流派,龍樹、提婆學說的直接繼承者。
瑜伽宗��依彌勒講說、無著記錄整理的《瑜伽師時論》為根本教典而立的宗,名瑜伽宗。我國玄奘法師(600—664)譯傳此宗,並糅譯十師解釋世親《唯識三十頌》之作為《成唯識論》,故此宗又稱法相唯識宗,亦稱慈恩宗。它的宗旨是廣泛分別萬有性相皆不離識。闡述諸法因緣體用,修唯識觀行以轉識成智(轉依)。此宗由玄奘法師譯傳而成立,是印度無著、世親學說的直接繼承者。
天台宗��天台宗是以羅什譯的《法華經》、《大智度論》、《中論》等為依據,吸收了印度傳來的和中國發展的各派思想,重新加以系統地組織而形成的思想體系,因為創始人智(538—597)住在浙江天台山,所以叫天台宗。它的宗義以五時八教為總綱,以一心三觀,三諦圓融為中心思想。
華嚴宗��華嚴宗以《華嚴經》為根據,對《華嚴經》有深入的研究和精闢的闡發,是在前人(三論、天台、慈恩、地論師、攝論師等)學說的基礎上發展形成的一個思想體系。創始人是七世紀末的賢首國師(法藏),所以又名賢首宗。此宗以五教來判攝整個佛教,以六相、十玄、三觀為中心思想,著重闡明法界緣起的道理和觀行的方法。
天台、華嚴的宗義雖說導源於《法華》、《華嚴》,而實際上為中國所獨創。天台的一心三觀圓融三諦的學說和華嚴的法界緣起,一切無礙的學說都大大發展了印度傳來的大乘思想,展現了中國獨創的大乘精神。
禪宗��禪學方面,在中國有一支異軍特起,那就是所謂「教外別傳」的禪宗。這個宗所傳習的,不是古來傳習的次第禪,而是直指心性的頓修頓悟的祖師禪。相傳此宗的禪法是五世紀初的菩提達磨由印度傳來。雖有單傳心印,不立文字之說,實際上禪宗是以《楞伽》、《金剛》和以後出現的《六祖壇經》以及許多的「語錄」為依據的。在八世紀,它又分為南北兩宗。北宗神秀(約606—706)一派主張漸修,盛極一時,但不久便衰歇;南宗慧能(638—713)主張頓悟,後世尊為六祖,弘傳甚盛。從唐至宋,南宗的禪師輩出,在此三、四百年中又分出了溈仰、臨濟、曹洞、雲門、法眼五宗,臨濟下又分出黃龍、楊岐兩派,合前五宗稱為七派,都曾盛極一時,後來的禪宗只有臨濟,曹洞兩派流傳不絕,臨濟宗尤為興盛。
凈土宗��凈土宗是依據《無量壽經》等,提倡觀佛、念佛以求生西方阿彌陀佛極樂凈土為宗旨而形成的宗派,所以名為凈土宗。五世紀的慧遠是它的創始者,六世紀的曇鸞和七世紀的善導是它的重要的弘揚者。修學此宗不一定要通達佛經,廣研教乘,也不一定要靜坐專修,只要信願具足,一心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始終不怠,臨命終時,就可往生凈土。由於簡便易行,不拘形式,能攝受廣大群眾,因而使凈土在中國得到特別廣泛的流行。
律宗��在戒律方面,依據曇無德四分律而加以大乘教義的解釋,在中國形成了一個「律宗」的學派。它的重要人物是與玄奘同時的道宣。由於這一宗的盛行,中國僧人們在修習大乘三學中,仍注重上座部戒律的止作二持的遵行。
密宗��八世紀時印度的密教,由善無畏(637—735)、金剛智(669—741)、不空(705—774)等傳入中國,形成密宗。此宗依《金剛頂經》、《大日經》建立「金剛界」、「胎藏界」兩部三密瑜伽。此宗以密法奧秘,不經灌頂,不經傳授不得任意傳習及顯示別人,因此稱為密宗。
這便是中國漢語系佛教的八大宗派。此外還有專宗俱舍論的俱舍宗,專宗成實論的成實宗,以及專宗攝論、地論、涅盤經的各宗派,於東晉南北朝時期興起,盛行一時,便不久便失去傳承,或並入他宗了。
��總觀諸宗歷史,隋唐是各宗興起和極盛時代,會昌法難(844)後,除禪宗外,是諸宗衰亡時代。稍後有天台、賢首的復興和禪宗的大發展,這可算是佛教復興的時代,但也沒有初唐、中唐那樣的盛況。自元代起西藏佛教傳入內地,很受朝廷的崇奉,但未普及民間,而漢地原有佛教則不及宋時興盛。有清一代,漢地佛教沒有什麼起色,僅可保持原有的余緒。清末以來,上述八宗都有人研究講學,有復甦的趨勢。這便是從公元一世紀佛教初傳到清末我國佛教宗派的大致脈絡。
6、你知道那些春節的風俗?將你知道的寫下來,並選擇一兩種說說它蘊涵的意義。【越簡短越好】
1.祭灶:又名辭灶或者小年,是一項在民間流傳極廣的民俗活動,是民間為恭送灶神回天庭述職從而進行的祭拜儀式,多數在農歷臘月二十三這天的黃昏舉行,以麻糖、糖瓜、餃子等飲食做貢品,祈求灶君保佑全家的平安。
這一天,人們都要在灶台邊上供奉灶王爺、灶王奶奶。坐像的兩側還要貼上一副對聯,上聯寫「上天言好事」,下聯寫「下界降吉祥」,橫批是「一家之主」。 此外,為了讓灶王爺在玉皇大帝面前說好話,人們把糖瓜作為貢品,取「嘴甜」之意。
2.貼春聯:源於古代的「桃符」,用桃木板寫上神荼、郁壘兩位神靈的名字,懸掛在門旁,用來壓邪。
宋代王安石的《元日》寫到: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
桃符」做為一種驅邪保平安的習俗,被人們沿用至今,只是後來慢慢演化成了春聯跟門神,現在的各種春聯跟門神都極具美感,也另外就延伸出了裝飾的作用。
7、福清過春節有哪些習俗
筅堂——辭舊迎新大掃除
年前的大掃除,福清人稱為「筅xian雪堂」,在福清是家家戶戶都少不了的。每年農歷臘月中,選個天氣晴朗的日子,全家總動員把天花板、廳堂、雜物間等打掃干凈,還要特別認真地擦洗門窗和傢具。一天干不完可以分成幾天,但是一定要不留一處衛生死角。
據說,舊式福清家庭每年的清掃工作,洗的工具不是一般的掃帚,而是採集新鮮竹葉做成的掃帚,用紅紙綁住頭,諧音「富足」「滿足」。
在筅堂的時候,還要搓米時吃。哪戶人家開始做衛生了,小孩子就盼著吃搓米時了,因為做完衛生之後,這戶人家就會給各個鄰居送一盆搓米時。等你家做衛生了,又回送給別人,你一盆我一盆,鄰里之間的關系就這樣被拉近了。
置辦年貨、祭灶
老福清的年貨花樣很多,比如芋泥、春卷、肉燕、佛跳牆等等,但最看重的有三樣,無論是窮人還是富人都會准備,那就是灶糖灶餅、米齊(讀zie)和年糕。
舊時,老福清在備好以上三大樣年貨以後,所有家庭都要添置年貨。
「祭灶祭糊塗,灶前一個銅香爐,元寶是儂褙,金褲是儂糊,灶君上天講好話,灶媽落地保佑儂,保佑儂爹有錢賺,保佑儂奶有錢長,保佑儂哥討兄嫂,保佑儂讀書變聰明。」
傳說玉皇大帝派灶神到人間監督每家每戶的行為善惡,每年農歷正月初四到任,年前十二月廿四任滿上天稟報,祭灶就是為灶神餞行。
在福清祭灶神有個講究,要祭兩次,分「祭素灶」和「祭葷灶」。農歷十二月廿三,人們會拿好酒好菜招待灶王爺,叫做『祭葷灶』。但是又怕他上天的時候,一身的酒氣惹玉皇大帝不高興,還醉醺醺得胡亂匯報,所以等到農歷十二月廿四送他上天的時候只拿水果、蔬菜等素食招待他,叫做「祭素灶」。
祭灶就是過年的前奏啦!祭灶完,就可以吃灶糖灶餅。老鼠兒(學名叫寸棗)、灶婆餅、麻生糕、金錢餅、紅紙包、炒米糕等等,小時候可喜歡吃了。祭灶那天,大人們忙得團團轉,一家人早早地吃完晚飯,就開始忙活著清洗鍋蓋和灶台的邊邊角角,然後才拿出准備好的精緻菜餚十道,擺在灶台上,點上香燭,倒上米酒,擺上代表「甜甜蜜蜜」含義的馬蹄和甘蔗。天黑了,開始祭灶了。焚香祭拜灶神爺爺,虔誠地許個心願,然後放鞭炮。一切程序結束,小夥伴們就開始歡呼雀躍地享受灶糖灶餅了。
在古代,身份不同的家庭祭灶的時間不一樣,可以從福清老話裡面看出來。「官三民四曲蹄五,祭菜祭葷有先後。裁得蔗鞭焚紙馬,送君騎去上青天。」也就是說,縉紳(有官職的人)之家為臘月二十三,編氓(平民)為臘月二十四,疍民(水上居民)為臘月二十五。
按照老福清的習慣,外公、外婆要在祭灶這一天向外孫、外孫女送灶糖灶餅以及花花面殼(面具),表達濃濃的慈愛之情。
現在很少有人家會自己動手做米齊,都是買現成的。以前家家戶戶會做米齊、炊糖粿(年糕)。磨漿、洗甑、揉粿葉,每個環節都能聞到濃濃的年味。小孩通常會圍在家長身邊,觀摩做米齊的全過程:浸泡糯米,用石磨碾磨出米漿後,裝入一個大大的白色米袋;用石頭或椅子將水分壓出,讓裡面的糯米成團;揪一塊壓扁,包入適量紅糖糯米餡,收口搓成圓形按在正方形的艷山姜葉墊上,入蒸籠蒸熟;出籠後,再用筷子逐個點上紅點,有見喜太平的寓意。
做米齊的本意是供奉祖先,大年三十供過祖先以後可以吃到正月,可以煮也可煎炸。老福清還有相互討米齊的風俗,為了討個吉利。小編只記得清明節會吃這個咯!
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春節食品。
已經出嫁的女兒,每年春節還要給娘家送年糕,感謝父母養育之恩。當然這還不夠,還要給父母送上草魚、豬蹄、線面、鴨蛋、福橘等。這些年貨都有著美好的寓意:送年糕,希望娘家生活年年高;送草魚,希望父母年年有餘;送豬蹄,希望父母腿腳健實;送線面,希望父母健康長壽;送鴨蛋,希望父母平平安安;送福橘,希望父母福氣多多。
為了讓年糕更好吃,老福清人喜歡做「金包銀」。就是把年糕切成塊,放在打好的蛋液里沾一下,然後放到油鍋里炸,等到年糕表面顏色變得金燦燦時就可以出鍋了。
做小歲:祭拜至少一整天
除夕的前一天晚上,北方人叫「過小年」,福清人叫「做小歲」,就是祭祖宗拜天地的時候。依伯依姆們說,祭祖宗,擺祭品是件很繁瑣的事,要一整天的時間,做小歲為的就是一家人能在年三十的晚上好好團聚。
「做小歲」這天一項重要的活動是祭拜,早上到祠堂的大廳祭、中午到家裡的大堂祭,下午還要到房間里祭……在厚厚的蒲團上,一叩首二叩首三叩首,「拜拜」沒完沒了,屁顛屁顛跟在大人後面的小孩童卻樂此不疲。
除夕:年夜飯有講究
福清有句老話:「好囝不賺卅暝晡(意思是:好孩子不賺大年三十晚上的錢)」。在外地經商、打工的福清人,在除夕前一定會回家過年吃頓團圓飯,「人不齊不開飯」。在老福清人的眼裡,過年的高潮就體現在年夜飯上。
福清人的年夜飯很講究,切片油煎的年糕是必備的。還有紅糟雞、春卷、煎糟鰻魚、芥菜、蟹炒白粿、番鴨湯、雞湯、九節蝦、南煎肝、芋泥、太平燕等等。太平燕是用肉燕加鴨蛋煮湯,福清話「蛋」叫「卵」,鴨卵的諧音是「壓亂」,有平安的意思。
另外,老福清還有一個說法,就是年夜飯不吃「蒜」和「海蠣」。因為在福清話里「蒜」和「海蠣」的發音與「孫」和「弟」一樣,為避免爺爺奶奶吃「孫」,哥哥吃「弟」,所以蒜和海蠣在老福清年夜飯中不可以單獨上桌。
年夜飯的順序也有講究,菜餚中則第一筷要吃俗稱為「皇帝菜」的菠菜,以表示「青嘴平安」,第二筷喝「豆腐湯」,因為豆腐越吃越有,表示一家生產收入越吃越增多。第三筷要夾魚,表示年年有餘。
小孩子眼裡最期盼的還是拿紅包。吃完年夜飯,長輩會給小孩子包紅包和分橘子,現在長大了只能分紅包不能拿紅包,好桑感。
此外,福清人以前還有一個有趣的風俗,吃完年夜飯,父母都要替小孩擦嘴,意思是童言無忌,如果小孩說錯了什麼話,希望神明不會怪罪。
現在,保留下來的習俗越來越少了,很多人嫌做飯麻煩,都提前在飯店訂好年夜飯。
正月里的福清習俗
大年初一這天要吃一碗太平面。是用紅糟雞雞湯泡的面線,面里還要加兩個雞蛋。顧名思義,太平面是吃平安的。
到了正月十五前,娘家必送花燈到女兒夫家。因為福清話里「燈」與「丁」諧音,意思是希望女兒早生貴子,所以就有了「親家舅送燈」的習俗。「送燈」很有講究。姑娘出嫁頭一年,送的是「觀音送子」燈,第二年送「孩兒坐盆」燈,第三年送「狀元騎馬」燈。如果第二年還沒有生養,就加一盞桔燈,這是因為福清話「桔」與「急」諧音。如果已有子女,一個孩子就加送一盞,燈的盞數要超過子女數量,如關刀燈、走馬燈、綿羊燈等。送燈時,將燈掛在兩根甘蔗兩頭,由親家舅扛著到親家母家裡去,燈送到時,親家母或姐夫要煮太平面給親家舅吃,還要給壓歲錢。
8、福的由來或習俗
相傳有一年除夕,姜太公在分封諸神時,他老婆也要求封神。姜太公說: 「你嫁到我家,害我窮了一輩子,所以不封你。如果你一定要討封,就封你當窮神」姜妻很懊喪地問:「封我當窮神,叫我到什麼地方去啊﹖」姜太公說:「有福的地方你不能去就是了。」這件事傳開後,老百姓為了避窮神,就紛紛在大門上貼「福」字以求富貴平安。
也有一種傳說,春節貼「福」源於明朝。相傳,有一年臘月,明太祖朱元璋微服出訪到一個小鎮,見一群人正在圍觀一幅繪著一個赤腳女人抱個大西瓜的漫畫。朱元璋看後,誤以為是鎮上的人有意取笑他那原籍淮西的皇後馬氏。回宮後他暗令軍士前去調查那漫畫出自何人之手,有哪些人曾去觀看,並一一記下他們的姓名和住址。對於沒有參與嬉笑的住戶,則在其門上貼上個「福」字作標記。幾天後,軍士就到沒有貼「福」字的百姓家裡抓人。打那以後,每逢農歷除夕,人們便在門上貼個「福」字以討平安吉祥。
至於倒貼「福」字,則起源於清代恭親王府。有一年春節,大管家按例派人把「福」字貼在大門上,誰知這個貼紙人目不識丁,竟將它貼倒了。恭親王看後甚為生氣,欲鞭罰懲戒。幸虧大管家能言善辯,跪在地上求饒說: 「奴才常聽人說恭親王壽高福厚,如今福真的到倒 了,乃吉祥之兆啊」恭親王聽後,轉怒為喜,並賞了管家和家丁各五十兩銀子,後來王府過春節時就有意倒貼「福」字。之後也漸漸傳入民間,人們紛紛效仿, 以圖吉利。
如今,每逢春節,人們便在屋門、窗葉、牆壁、箱框等處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為歡度佳節增添了無限的情趣。
9、春節習俗有哪些?(福建常見的)
『祭灶』『圍爐』等.
10、中國文化中「福」的內涵
福,從示部。從示部的漢字,多與祭祀、神明、祈禱、企盼有關。這一點從甲骨文中的「福」字可以得到印證。
「福」字在甲骨文中是「兩手捧酒澆於祭台之上」的會意字,是古代祭祀的形象寫照。由此可見,「福」的最原始含義是「向上天祈求」。後來,「福」又成為特指祭祀用的酒肉。《國語·晉語二》上載:「今夕君夢齊姜,必速祠而歸福……驪姬受福,乃置鴆於酒,置堇於肉。」後人註:「福,祭祀用胙肉也。」
隨著社會的發展,福的含義被逐漸延伸、擴展。如《左傳·庄公十年》載:「小信未孚,神弗福也。」這里福是護佑的意思。
我國最早的字書《說文解字》對福的解釋基本採用的是《左傳》上的說法:「福,佑也。」意為神靈保佑,逢凶化吉為福。
現代人對福的解釋是幸福、福氣。有人在報刊上撰文說,「福」字的右邊,「一」代表房屋的梁;「口」代表人丁興旺;「田」代表土地。連起來就是說,一個人有房住有田種且人丁興旺就是有福。這也算作現代人對福的一種「說文解字」吧。
總而言之,不管是《尚書》、《說文》對福的詮釋,還是今人對福的理解,福是幾千年來中國人孜孜追求,時時嚮往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