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祜族的風俗人情
1、拉祜族婚俗
拉祜族婚俗上一般實行族內婚,很少與他族通婚。婚姻制度是一夫—妻制,多妻為傳統習俗所不許,並遭眾人非議。青年男女社交自由,包辦婚姻很少。拉祜族的婚姻習俗,各地大同小異。
拉祜族,是中國古老民族之一,人口41.1476萬(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拉祜」一詞是這個民族語言中的一個詞彙,「拉」為虎,「祜」為將肉烤香的意思。因此,在歷史上拉祜族被稱做「獵虎的民族」。
拉祜族起源於甘肅、青海一帶的古羌人,早期過著游牧生活。後來逐漸南遷,最終定居於瀾滄江流域。該民族主要分布在瀾滄江兩岸普洱、臨滄兩個地區。其中78%分布在瀾滄江以西,北起臨滄、耿馬,南至瀾滄孟連。
拉祜族婚嫁程序
拉祜族曾經經歷過血緣群婚、族內對偶婚、轉房婚和一父一妻制等,而且長期實行族內對偶婚,因此血緣集團內部由父系和母系相互混雜而導致雙系大家庭制度長期並存的婚姻家庭制度。近代以來拉祜族主要是實行一父一妻制的父系大家庭制度。
拉祜族青年人的婚姻一般要經歷:串婚、訂婚、結婚等幾個過程。串婚實際上就是青年男女談戀愛的過程,但又具有明顯的季節性。按照傳統習慣,串婚只能在每年的「火把節」(即農歷六月二十四日),到第二年的春耕農忙期間進行。平時,尤其是在農忙季節,許多拉祜族地區的村寨禁止青年男女在一起談情說愛,否則不僅會受到人們的譴責,而且會被認為是一種傷風敗俗的行為。
訂婚
訂婚是在串婚的基礎上,青年男女將自己談戀愛的事情告訴家人,雙方父母得知自己得兒女已經確定了意中人後便托媒求婚。如果家長同意對方得求婚,就喝下媒人帶來得酒,若拒絕喝酒甚至將酒推翻在地則表示拒絕或對兒女婚事不滿。求婚成功後即可舉行訂婚儀式,儀式多在男方家舉行,也可在女方家舉行。到時,媒人帶上米酒、雞、肉、鹽、茶葉等到女方家,做好飯菜,宴請女方家長和親戚,然後雙方邊吃邊商量聘禮和婚期。訂婚之後,青年男女必須到對方父母家中勞動一段時間,如發現對方不會做幹活,或者人品不好等,可據此解除婚約。
結婚
結婚儀式一般都在農歷臘月至春節期間。從妻方居住的,由女方家迎娶,婚禮在女方家舉行。從夫家居住的,由男方迎娶。男方迎娶時,新郎帶著聘禮去女方家,到達女方家後,先要向岳父獻一筒清水表示尊敬。下午舉行盛大的婚宴,婚宴上,新郎新娘必須坐在一條凳子上,新郎要主動給新娘夾菜,新娘將菜還給新郎,表示互敬互愛。飯後,由女方家長給新婚夫婦舉行拴線儀式,拴線儀式完了以後,女方親友陪同一對新人返回新郎家。在新郎家也得舉行和新娘家差不多的一系列儀式,然後婚禮才算結束。 拉祜族又婚姻自由的傳統和以離婚為恥辱的觀念,由於喜新厭舊而提出離婚者,會遭到人們的指責。如果一方提出離婚,則必須付給對方一定數目的款項,男子提出離婚者,其所支付的款項要比女子提出離婚者多。離婚後雙方可以再嫁娶。拉祜族還實行轉房制度,即夫死後妻可以轉房,但僅可以轉房給夫之弟,不能轉給夫之兄。寡婦再嫁不受歧視。
舉行婚禮當天,男女雙方家裡都要殺一頭豬。男方首先將豬頭送到女方家,將豬頭確成兩半後,一半留在女方家,一半由男方又帶回來。接著,女方也照此辦理,鈄自己家殺的豬頭送到男方家,切成兩半後,留一半在男方家,另一半女方自己帶回。之後,男女雙方將各自的兩半豬頭合在一起,以表示骨肉之親和新婚和睦之意。
這天,新郎新娘要一同下山背水,一同上山砍柴,然後將新背的水,新砍的柴送給女方家,同時還要獻飯給岳父岳母。接著,新郎新娘再回到男方家裡獻水獻飯,再到寨廟里磕頭和供奉禮肉。接著,由村寨老人主持祭寨神儀式。祭禮完結新郎新娘再到男女雙方家裡祭祖和敬拜父母親戚。上述這些儀式完成後,新郎新娘便和賓客一起吃雞肉稀飯,接著便進入婚禮的高潮--大規模的對歌活動。
晚上要鬧新房,屆時賓客們,特別是年輕人會擠滿新房,盡情地鬧房。傳統的鬧新房過程是:新娘端來一盆熱水,親切而甜密地喊丈夫洗腳,丈夫把腳伸進盆里,妻子便幫他把腳洗干凈。這時候,鬧房的人們故意用火塘灰把新郎的腳弄臟,讓新娘重洗,或在熱水裡撒火塘灰,讓新娘重去打洗腳水,如此反復多次,新娘機警麻利地把新郎的腳洗好,把從娘家帶來的一雙新鞋給新娘穿上。據說這樣做是為了考驗新娘的脾氣是否溫和,為人是否可親,以及做事是否麻利、機靈等。此外,還可以讓新郎新娘表演節目,向新婚夫婦索要喜煙、喜糖、喜酒等。
婚日當晚,人們吹起蘆笙,載歌載舞,慶賀這對拉祜兒女成婚,往往要娛樂到半夜才結束。
婚禮結束後,新郎帶著生活用具和生產工具,如鋤頭、毯子等,並抱公雞、母雞各一隻,在親友的陪同下,隨新娘到女方家上門。上門時間一般為三年,這期間新娘到女方家上門。上門時間一般為三年,這期間新郎可以回家探視父母並幫助幹活。上門期滿後,丈夫可以攜妻和子女回到自己的家裡生活,也可以重新蓋房屋另立門戶。如上門期間已繼承了女方家的財產,則要永遠留在女方家。
拉祜族婚俗特色
節日聚會找對象
拉祜族青年男女找對象,主要在節日聚會的場所里找。他們選擇對象的一般條件是:男的要會犁地、耙地、砍柴、鏟麻、紡麻線、打獵,為人要誠實勤快,至於外表是次要的;女的要會接麻線、織布、縫衣服,為人要勤快,心地要好,至於相貌漂亮與否也是次要的。如果某個小夥子喜歡某個姑娘,要用藤篾編制腳圈、項圈送給她。若姑娘感到合心意,則送一條用五色線編織成的腰帶給小夥子,表示定情。雙方交往一段時間認為滿意後,男的就告訴父母,請媒說親。按慣例要說親三次;第一次帶上茶葉一包煙草一包,燒酒一瓶;第二次帶上煮茶用的土罐兩個,煙草兩把,酒二十碗;第三次帶上土布一件,穀子兩邦(每邦約六千克),綠布一尺,並可選定婚期。
結婚不設宴,離婚要請客
拉祜人有一種習俗:結婚不需備辦酒席。結婚這天,通常先由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年人向新婚夫婦祝福,隨後,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姑娘和小夥子們便伴著新郎新娘,圍著燃起篝火的火塘載歌載舞。拉祜人認為,火塘標志著夫妻雙方有一顆火熱的心,人們圍著火塘歌舞,是祝福新婚夫婦終生相愛。拉祜人結婚這天用來招待客人的東西,是自己旱煙、烤茶、松子、栗果之類,從來不提倡講排場。但拉祜人離婚就大不一樣。根據他們的習俗,提出離婚的一方,要備辦豐盛的酒席請客,客人不必送禮。這種帶有"懲罰"性質的習俗,目的在於儆戒年輕人在選擇對象時要慎重考慮,一旦結婚,就要做到終生相愛。同時,"離婚宴"還含有儆戒雙方今後不要相互仇視的意義。
拉祜族婚俗文化
拉祜族一般實行族內婚,很少與他族通婚。婚姻制度是一夫—妻制,多妻為傳統習俗所不許,並遭眾人非議。青年男女社交自由,包辦婚姻很少。拉祜族的婚姻習俗,各地大同小異。在青中男女談情說愛過程中,主要有兩種方式:有的女方居於主動地位,有的男方居於主動地位。求婚訂情時間多選擇在秋收以後。若女方主動,則邀集本村姑娘一同到有選擇的另一個村寨旁唱娓娓動聽的情歌,待村寨的小夥子們出來歡迎她們。男女青年找到自己心愛的情人後,即由男方請人到女家說媒,在女家擇吉日成親。
結婚當晚,新婚夫婦不在家裡過夜,要到山上歇宿,待次日由親友把他們攏回來。結婚這天,一般不辦酒席,通常先由一位村寨長老向新婚夫妻祝福,隨後身著盛裝的青年男女伴隨新郎新娘,圍著烈火熊熊的火搪溯砌起舞,通宵達旦,以祝貿新婚夫妻終生相愛,情熾若火。在此類地區,男子一般要入贊三年,也有終生入費的。而在較多的地方在訂情過程中,男子居於主動地位。倘若小夥子愛上某一個姑娘,就找機會搶走她的頭向,跑到一幽靜處,姑娘尾追而去。若始娘不愛,就向小夥子要回頭巾,以示拒絕;若始娘中窟,便雙雙坐下表露衷情和互送禮物。然後男方託人求親,並肉亥方家送一定數目的聘禮。
婚禮在男家舉行。禮畢,新郎需帶生產工具到女家上門,一般是三年,但也有隻佐三天的。著夫婦感情不和難以長期相處,請村寨長老出面作證,點蠟燭禱告天地寨神,用一條絲線男女各持一端,由巫師祈禱後,燒斷絲線,即為離異。拉祜族離婚,據其習俗,提出離婚的一方需辦豐盛酒席請客,客人不必送禮。其目的在於傲戒青年人選擇配偶時要慎重從事,切勿輕率。同時,「離婚宴」還含有離異雙方今後不要互相仇視的意思。由於種種歷史和社會的原因,在拉祜族青年男女間,殉情事件頗多。
西雙版納的拉祜族,嚴格實行一夫一妻制,保留有從妻居的習慣。婚戀方式,因支系不同而有所不同。搶頭巾是拉祜西(黃拉祜)男青年主動向女青年求愛的一種形式。拉祜西青年男女,一般從十五六歲開始進行社交活動,選擇意中人。男女青年在生產活動中相互接觸,增進了解;又在公開的娛樂活動中密切關系,表白愛慕之情,再轉入單獨幽會決定愛情關系。
拉祜西居住的村寨,一般都建有寨廟和寨場。夜裡,青年男女常吹著葫蘆笙和口弦(響蔑)在寨廟、寨場附近結伙開展對歌活動,用歌聲試探對方心意,覓尋中意的伴侶。一旦發現其中有相互有意者,大家便會停止對唱,支持那對男女對歌談情,並為其出主意編詞兒表達心聲,暗中開展競賽。有時還有人幫腔代唱,使倆人越唱越有情,最終成為情侶。
每年春節和火把節來臨時,拉枯西都要開展跳歌活動。特別是過春節時,全寨男女老少在寨場集中跳歌,跳歌時間有的長達十多天。青年男女趁跳歌之機談情說愛,小夥子往往間夾在姑娘中間,與姑娘握手同舞,用耳語挑逗,以手指表達感情。小夥子一旦看中某個姑娘,便一直與她握手共舞,並作出許多愛慕的暗示。在舞曲告終時,伙子會伸手去搶姑娘的頭巾,離開寨場,引姑娘與他單獨幽會。姑娘若對伙子有意,便會相跟而去,找個僻靜的地方傾訴衷腸。若對伙子無意,可追去搶回頭巾,也可不加理睬,事後託人送點禮物給搶頭巾的伙子,再索回頭巾;伙子接到禮物,也應以禮回贈,將包頭巾歸還姑娘。
男女青年經過公開談情和幽會,確定了愛情關系以後,要互贈定情信物。男方父母要及時托媒人帶上米酒、茶葉、煙草等禮物到女方家求婚。求婚一般都要經三次登門,方能得到答復。女方父母見媒人一而再,再而三地相求,便收下禮物,表示同意聯姻,並擇日舉行婚禮。
拉祜西既有從妻居的古俗,也有從夫居的習慣。因此,商定婚期時,都要決定是從妻居還是從夫居。從妻居者,在妻家舉行婚禮,婚宴主要由女方操辦;從夫居者,在夫家舉行婚禮,婚宴主要由男方操辦。舉行婚禮這天,男女雙方都要殺豬置辦酒席,宴請親友。雙方互送半個豬頭,將兩家的豬頭相互重合,表示「骨肉相親,新婚和合」。
婚宴結束後,新婚夫婦要在男伴女友的陪同下,用竹筒接來清泉水敬獻女方父母,作象徵性的敬飯敬菜;然後又接一筒清水獻給男方父母,也作一次象徵性的敬飯敬菜。敬水、敬飯結束以後,巫師帶新郎新娘到寨廟內敬神,然後才入新房,表示完婚。家庭經濟特別困難的人家,若無力舉辦婚宴,男女雙方可相約離寨,在山上同居幾宿,再返回家中,表示二人已結為夫婦。對此,村民亦表示認可,並不歧視。
解放以後,均按《婚姻法》的規定,辦理結婚手續,昔日的繁瑣禮儀已大大簡化。
2、拉祜族的傳統節日風俗
拉祜族主要的傳統節日有春節、清明節、端午節、火把節、中秋節、祭祖節和婆娘節。其中春節最隆重,在臘月三十晚上各家都在火塘邊吃團圓飯,飯後放火槍火炮。大年初一這天人們要穿上節日盛裝匯集在舞場上唱歌、跳蘆笙舞,直至深夜。
3、拉枯族的傳統節日拉祜年,有些什麼風俗活動?
春節,也叫過年,拉祜語稱「擴尼哈尼」。時間為農歷正月初一至初九,與漢族春節時間基本相同。
不過,拉祜族過年分過大年和過小年。大年從正月初一至初五,也稱「女人的年」;小年從正月初七至初九,也稱「男人的年」。傳說過去只有大年,沒有小年。年前男人們總是集體遠行圍獵,回來時常常誤了年期。
女人們為了慰勞遠途而歸的男人們,也總是一次次重新備辦酒肉食品,給他們補過新年,後來竟逐漸沿襲成習。因為這是為男人而補過的年,因此,就被稱為「小年」、「男人的年」。原來的年則稱為「大年」、「女人的年」。關於過兩次新年習俗的形成,也有的傳說,古代拉祜人常常遭受外族人的侵擾。為了狠狠打擊敵人,保衛自己的家園,有一次男人們離鄉遠征作戰。當他們凱旋歸來時,年已過完。但為了慶祝勝利和萬家團圓,人們載歌載舞,又重新過了一次年,而且從此相沿成習,傳承至今。「搶新水」和「蘆笙舞會」,是拉祜族春節期間重要而獨特的節日活動。
「搶新水」是指新年第一天,即正月初一清晨搶先到山泉邊去接取「新水」。這是拉祜人極為重視的新年頭等大事。他們認為,新水是最聖潔的,是吉祥和幸福的象徵。誰先接到新水,誰家的穀物、瓜果就會先熟,誰家就更有福氣。因此,每年正月初一凌晨,聽到雄雞的報曉聲,各家的代表便背起盛水的竹筒和葫蘆,迅速奔向泉邊,搶接新水。接回來的新水要先敬獻祖先,然後給老人洗臉。
節前准備 除夕這天,家家戶口把村寨內外收拾的煥然一新。人們殺豬、泡米,把舂好的粑粑放在犁杖、砍刀、鋤頭等農具上,表示它們辛苦了一年,應和主人分享節日的快樂,人們還為牛割草添美食,以示慰勞。
葫蘆節 葫蘆節是拉祜族的傳統節日,拉祜語稱「阿朋阿龍尼」。每年農歷10月15日至17日3天為拉祜族的「阿朋阿龍尼」。
每到此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和昆明等地拉祜族同胞都要舉行隆重的慶祝儀式。節日期間,要舉行傳統體育項目陀螺、射弩、鞦韆等比賽。擺舞、蘆笙舞、三踩腳等傳統舞蹈及所有包括「阿朋阿龍尼」在內的拉祜族大型節日的保留節目。
4、談談拉祜族和布朗族
布朗族
【民族簡介】
[編輯本段]
布朗族(bùlǎngzú)
Blang ethnic minority group
布朗族部分自稱「布朗」、「幫」,部分自稱「阿瓦」、「阿爾瓦」、「伊瓦」、「佤」和「翁拱」等。漢族或傣族稱之為「濮滿」、「蒲滿」、「孟」等。
【民族概況】
中國少數民族之一。人口8.2萬(1990年)。主要分布在雲南省西雙版納、臨滄、思茅地區。主要從事農業。有本民族語言,兼通傣語。多信奉小乘佛教。
我國的布朗族主要分布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的勐海、景洪和臨滄地區的雙江、永德、雲縣、耿馬及思茅地區瀾滄、墨江等縣。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布朗族人口數為91882。使用布朗語,屬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佤崩龍語支,分布朗與阿爾佤兩個方言。部分人會講傣語、佤語或漢語。沒有本民族的文字,部分人會漢文、傣文。
【民族歷史】
布朗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根據歷史文獻記載,永昌一帶是古代「濮人」居住的地區,部族眾多,分布很廣,很早就活動在瀾滄江和怒江流域各地。「濮人」中的一支很可能就是現今布朗族的先民。自西漢王朝在雲南設置益州郡,下轄惜唐(保山)、不韋(保山以南)等縣,濮人活動的地區就納入了西漢王朝的郡縣范圍。在西晉時,永昌濮人中的一部分向南遷移到鎮康、鳳慶、臨倉一帶。唐朝時稱為「朴子蠻」,元、明、清時稱為「蒲蠻」。隋唐以後,文獻記載有所謂「濮人」、「撲子」、「朴子」、「撲」、「蒲滿」、「蒲人」等名稱,其分布更為廣闊,唐宋時期,「撲人」受南詔、大理政權統治;明朝設順寧府,以蒲人頭人充任土知府。後來原居於雲南南部的部分蒲人發展為現在的布朗族。
新中國成立後,根據本民族的意願,統稱為布朗族。解放前生活在布朗山上的布朗族人還保留著不同程度的原始公社殘余;在平壩地區生活的布朗族人,由於受經濟文化發展比較快的漢族、傣族人的影響,己進入封建地主經濟發展階段。布朗族人生活的地區氣候溫和,物產豐富。他們主要從事農業生產,善種植茶樹,是著名的普洱茶的產地。布朗山的布朗族人實行母子連名制。小孩出生3天拴線命名,將母親的名字連在孩子的名字之後。
【社會經濟】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布朗族地區社會發展很不平衡,大體可分為兩類地區:西雙版納勐海布朗山、西定和巴達一帶保留著不同程度的原始公社殘余;臨滄和思茅地區受漢族和其他經濟、文化發展較快的民族的影響,已進入封建地主經濟發展階段。西雙版納布朗族村寨多數具有農村公社的特點,由幾個至十餘個不同血緣的家族組成。生產工具、房屋、牲畜等屬個體家庭所有,土地所有制不同程度地保留家族公有、村社公有和私人佔有3種類型。少數村寨保留有家族公社的特點。家族公社由同出於一個祖先(布朗語叫「戛滾」,即「氏族或氏族集團」的若干小家庭組成。在家族范圍內的土地、森林、牧地均屬「戛滾」全體成員公有。每年春播前由家族長主持按戶分配一次土地,收獲分別歸各戶所有。這類土地無論家庭或個人只有使用權,不能買賣。離村寨較遠的社有土地,由村社直接管理,凡村社成員均可自由耕種。近代以來,在家族公有和村社公有的土地內,已出現了土地私有制,個別村寨的耕地、宅地、茶園等通過買賣或變相掠奪等形式,轉變為頭人、富裕戶所有。村社內的頭人,一般是選舉產生;村寨以上的頭人「叭」則由傣族土司委封,定期為傣族領主收繳稅貢,攤派勞役等。此地區的布朗族生產水平很低。在封建地主經濟發展的臨倉地區和思茅地區,地主富農通過高利貸、典當、買賣、抵押和憑借政治特權,殘酷剝削廣大貧苦農民。國民黨政府推行反動的保甲制度,並與當地的地主惡霸勾結在一起,橫征暴斂,拉丁派款,更加深了布朗族人民的苦難。布朗族主要從事農業,種植旱稻、玉米和豆類,還比較普遍地植茶、種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布朗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實現了當家作主的權利。黨和政府從布朗族地區的實際出發,區別不同情況,有步驟地對布朗族地區進行土地改革。1953年春完成了經濟較發達地區的土地改革,對經濟發展落後地區,於1956年秋採取和平方式進行了土地改革;對還保留原始公社殘余的地區,則通過幫助大力發展生產,開展互助合作,逐步消滅落後制度的殘余。在黨和兄弟民族的幫助下,他們逐步開墾水田,興修水利,變刀耕火種為精耕細作,變墾新棄舊為固定輪作,農業生產得到迅速發展。勐海布朗山一帶的茶葉產量大幅度增長,成為中國出口「普洱茶」的主要基地之一。布朗族地區的商業貿易得到了迅速發展,各地區都建立了民族貿易公司,有的村寨建立了購銷店,商品銷售總值逐年增長。布朗族地區的文教衛生事業也有了很大發展,普遍建立了小學,設立了衛生所、醫療組,過去流行的痢疾、瘧疾等病基本得到了控制,群眾的健康狀況大為改善。
【文化藝術】
布朗族的文化藝術豐富多彩,民間有豐富的口頭文學,流傳著許多優美動人的故事詩和抒情敘事詩,題材廣泛。歌舞頗受傣族歌舞影響,跳舞時伴以象腳鼓、鈸和小三弦等樂器。布朗山一帶的布朗人擅長跳「刀舞」,舞姿矯健有力。少男少女愛跳「圓圈舞」。墨江布朗族逢年過節或婚娶佳期,盛行「跳歌」。
【民族婚俗】
布朗族的婚姻實行氏族外婚和一夫一妻制,純情的少男少女戀愛和婚姻都比較自由,但也有受到父母干涉的現象。
布朗族有從妻而居的習慣,布朗族的男孩與女孩到了十四五歲時要舉行「漆齒」的成年禮儀式。屆時男女少年相聚在一起,用鐵鍋片燒取紅毛樹黑煙,彼此為異性染齒。染齒意味著步入成年,可以公開參加村寨中的社交活動。
「串姑娘」是布朗族傳統的戀愛方式。布朗族青年的戀愛和婚姻十分自由,受到家庭和社會的支持。每當月亮升起的時候,小夥子們換上新裝,懷抱三弦,結伴來到姑娘的竹樓下面,爭相用詼諧的語言和熱情的歌聲去打動意中姑娘的心靈。梳妝打扮的姑娘們也早早燃起火塘,打開房門,請小夥子們進來,用對歌、遞煙、敬茶等巧妙的方式表達出自己對心上人的愛慕。布朗山區串姑娘可以群訪、也可以單獨夜訪。是青年男女進行思想、文化、情感交流的普遍形式。
男女雙方戀愛感情篤深,男子就會向女子提出求婚。布朗山區許多地方求婚時以花為媒。小夥子把從山上採回的鮮花獻給姑娘,當姑娘確認這個小夥子是真心地愛她時,就在花束中挑選最美麗的一朵戴在頭上,藉此表示同意婚事。
布朗人的婚禮也不尋常,一對情侶的婚典要重復舉行2至3次。第一次在定親之後,姑娘被接到男方家行拴線禮儀式。此後新郎、新娘各回各家,盡管新郎每夜必宿老丈人家,但白天仍然回到自己家中勞動生活。直到舉行了第二次婚禮,新娘才正式嫁到夫家去當兒媳婦。第三次的婚典往往辦在嬰兒出生之後,這次一定要殺豬宰牛喝喜酒,招待全村寨的親朋好友。
【民族服飾】
布朗族穿著簡朴,布朗族的服飾,各地大同小異。男子穿對襟無領短衣和黑色寬大長褲,用黑布或白布包頭。婦女的服飾與傣族相似,上著緊身無領短衣,下穿紅、綠紋或黑色筒裙,頭挽發髻並纏大包頭。景東布朗族婦女的著裝已與當地漢族基本相同。過去布朗族男子有紋身的習俗,四肢、胸、腹皆刺染各種花紋。婦女喜歡戴大耳環、銀手鐲等裝飾。姑娘愛戴野花或自編的彩花,將雙頰染紅。男子一般穿黑色或青色寬大長褲和對襟無領上衣纏頭巾。無論男女都喜歡飲酒、染齒、吸煙。
【民族飲食】
以大米為主食,輔以玉米、小麥、黃豆、豌豆等雜糧。飲食喜酸辣,並嗜好煙酒。婦女有嚼檳榔的習慣,並以牙齒被染成黑色為美。喜用鑼鍋或土鍋把稻米燜成米飯。尤擅煮竹筒飯,煮時選一段鮮竹,裝好米和適量的水,用火燒熟,剖開竹筒一人端一半以竹筒當碗用。米飯沾有竹瓤,食之有新竹清香和經炭火烘烤的香味,很可口。
肉類以牛、羊、豬、雞肉最為常見,也常捕食野味和昆蟲。菜餚的烹制技法以清煮、涼拌居多。對許多野味、魚、蝦、蟹、蟬、蟲等食物一般還用舂、炸、蒸等方法烹制。如:舂螃蟹、油炸花蜘蛛、蟬醬等。還常腌制酸味食品,如酸筍、酸肉、酸魚等,製作方法同當地其他民族如傣族大體相同,但布朗族常在腌酸菜時最上面放一層米飯。
喜歡飲酒,且大都自家釀制。其中以翡翠酒最為著名。這種酒在出酒時用一種叫「懸鉤子」的植物的葉子過濾後呈綠色,很像翡翠的顏色,因此而得名,布朗族人性格豪爽,朋友間有「有酒必飲,飲酒必醉」之習俗。
喝茶是布朗族的另一個嗜好,並且善作茶。竹筒茶和酸茶是布朗族所特有的。民間還常把酸茶做饋贈親友的禮品。
居住在西雙版納布朗山的布朗族婦女,尤其是懷孕婦女嗜食當地紅土,據說此紅土有止吐、除腥、提神之效。
【民族建築】
布朗族的住房建築為干欄式竹樓,分上下兩層,樓下關牲畜,樓上住人。布朗族村寨通常由三、五個至數十個同一血緣的家族聚居,住房干欄式竹木結構的二層瓦房,上層有正堂、卧室、曬台等,下層一般作為倉庫、圈養牲畜的地方。屋內中央設置火塘,火塘邊是家人吃飯、待客的地方,夜晚則在火塘四周安置床鋪。
【風俗習慣】
布朗族的喪葬習俗各地基本相同。人死後,請佛爺或巫師念經驅鬼,三日內出殯。一般村寨都有公共墓地,並以家族或姓氏劃分開來。通行土葬,但凶死者,有的地方行火葬。
布朗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他們常用歌舞來歡度隆重的節日。並用各種樂器伴奏,同時還有武術、雜耍來助興。
布朗族青年從小就要學唱各種曲調,彈奏各種樂器。布朗族的樂曲曲調分為甩、宰、索、綴四種。其特點是甩調激揚抒情;宰調歡快活潑;索調適合唱習俗歌曲,以小三弦伴奏;綴調頌揚民族英雄人物,以及蓬勃向上的新生活,用於盛大歌會中的對唱。領唱者常根據場面即興編增歌詞內容。
布朗族舞蹈有喜慶舞蹈和佛禮舞蹈。舞蹈稱呼各地不同,西雙版納稱「跳擺」,施甸、鎮康稱「打歌」,雲縣、景東、墨江稱「跳歌」。「跳歌」是又跳舞又唱歌之意。由於布朗族男子多喜好武術,因此,武術又常常和歌、舞融為一體。如長刀舞、甩棍舞、拳術舞等等,動作利索,剛勁健美。西雙版納布朗族的《象腳鼓舞》、《拍手舞》、《猴舞》、《採茶舞》等多源於人們的生產、生活實踐,舞姿優美、歡快,生動逼真。
布朗族的舞蹈是全民性的,白發老者、少年兒童只要聞聽竹笛響,便會翩翩起舞。而年輕人特別喜歡跳「圓圈舞」。先由能歌善舞的小夥子領舞,伴隨著鋩鑼、象腳鼓的節奏,姑娘們、小夥子們圍成一個圓圈,雙膝微微起伏。柔軟的雙手在肩兩側或前或後輕盈翻舞,邊舞邊向反時針方向移動腳步。同時,一群小夥子在圈內有節奏的作虎步跳躍。時而分散到姑娘面前與姑娘輕聲對歌,時而又聚攏,作虎跳狀。如此循環反復,盡情抒發心中的喜悅。
【民族節慶】
許多傳統節日大都與宗教活動有關。其中最具特色的節祭日有:年節、祭寨神、洗牛腳等。
布朗族其它的節日習俗,與傣族大同小異,如「過新年」,「進窪」、「出窪」等。在傣歷一月十五這天「賧帕」(拜佛),八月十五日「賧坦」。「賧」為傣語,指世俗眾生對僧侶或先祖亡人敬獻物品,佛教俗稱「布施」或「化緣」。布朗族傳說,他們與傣族是兄弟關系,布朗族是哥哥,居山區種山地,傣族是弟弟,住壩子種水田。因此,布朗族每次「賧佛」都要請傣族佛爺上山,傣族「賧佛」時也請布朗族佛爺下山。
過年節:布朗族用傣語叫「京比邁」,是布朗人最最隆重的節日,這一天,家家戶戶吃紅糖糯米粑粑,還要用芭蕉葉包成兩份,各插上一對蠟條,兩朵鮮花,關到家庭長家中:一份裝入家族長卧榻上方掛的「胎嘎滾」(家族神位)內,作為祭祀家神之用;另一份獻給「高嘎滾(家族長)。各戶男家長都要脫下自己的包頭巾,向作為整個「嘎滾」(家族)代表的家族長行拜年磕頭禮。並且用水象徵性地從頭到腳為家族長做洗禮,祝賀長命百歲,吉祥平安。家族長也向人們祝福道:「全家族的孩子們,逢年過節來祈福,這是祖輩傳下來的古禮,不可忘記。舊的歲月過去了,新的一年到來了,全體兒孫們來告辭拜年,你們都有福了。預祝你們莊稼茂盛,人畜興旺。」祝畢,家族長為「胎嘎滾」(家族神)代襪么·代襪那神祈禱祭祀。村社以家庭為單位,再到日落方向,舉行滴水儀式。
關門節:布朗族也同傣族一樣叫「豪瓦沙」。這一天家族成員照例要給家族長送一朵鮮花、一對蠟條,去祭「胎嘎滾」,並跑著為家族長舉行洗手、洗腳禮,表示祈福。全家男女老幼還要向房門,樓梯及傢具雜物的鬼靈「蘇瑪」(磕頭),分別奉兩對蠟條作為祭品,祈求人畜平安。
【宗教信仰】
布朗族大部分人過去信仰小乘佛教,崇拜祖先。節日期間有許多佛事活動。人們除了要舉行迎接太陽的儀式,還要集體到佛寺舉行「開門節」、「關門節」、「賧佛」、「堆沙」、「浴佛」、「潑水」等活動。
【天文歷法】
布朗族的祖先經過長年累月的生產斗爭實踐,積累了不少天文、歷法、天氣變化規律的知識,並總結了原始的辨別方位、季節和氣候的方法。
布朗族人對於日月星辰都有其稱謂,並根據日月星辰的升降、樹木的向背來認識方位。一般,晚上以北斗星的方位來辨別方向和時辰。白天,以陽光照射的方位來辨別方向。陰天,則以植物生長狀況辨別方向,如樹皮陽光直射呈光滑的一面則是東方,背著陽光的樹干呈淡綠色,還長些鮮苔的一面是西方。更有趣味的是布朗族還保留一些原始的辨別季節和氣候變化的方法,如農諺說:「月亮帶傘要下雨,太陽帶傘要天干」;「久晴麂子叫,雨天要來到,久雨麂子叫,天要放晴了」;「河澗青蛙咯咯叫,天快要下雨」;「飛螞蟻飛上天,天將要下大雨」等等。山裡有一種鳥,布朗語叫「約」,雨天時隱居林中,陰天時若見這種鳥出林飛舞跳躍,則預示天將要放晴。
拉祜族
一,民族概述
中國少數民族之一。現有人口41萬餘人。拉祜族源於甘肅、青海一帶的古羌人,早期過著游牧生活。後來逐漸南遷,最終定居於瀾滄江流域。其服飾也反映了這種歷史和文化的變遷,既具有早期北方游牧文化的特徵,也體現了近現代南方農耕文化的風格和特點。主要分布在雲南省瀾滄江流域的思茅、臨滄兩地區,相鄰的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及玉溪地區也有分布。其中,瀾滄拉祜族自治縣和孟連傣族拉祜族自治縣是最主要的聚居區。另外,作為跨界民族,緬甸、泰國、越南、寮國等國家也有16萬多拉祜人居住。他們主要從事農業。
拉祜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分拉祜納和拉祜西兩大方言。過去無文字,20世紀初西方傳教士曾創制過用拉丁字母拼寫的文字,因欠科學,未能推廣。新中國成立以後,創制了新的拼音文字。
拉祜族經濟以鋤耕農業為主,旱谷、水稻、玉米是主要作物。現在還建起了農機、製糖、制茶、采礦等地方工業。
拉祜族歷史悠久,其先民「屬古代羌人族系」,是從青海、甘肅一帶逐漸輾轉南下,進入雲南和中南半島的。拉祜族自稱「拉祜」,有「拉祜納」(黑拉祜)、「拉祜西」(黃拉祜)、「拉祜普」(白拉祜)等支系。史稱、他稱有「史宗」、「野古宗」、「苦聰」、「倮黑」、「磨察」、「木察」、「目舍」等。1953年4月,瀾滄拉祜族自治縣成立時,根據本民族人民意願,統一定族名為「拉祜族」。
二,生活習慣
拉祜族人民勤勞善良、崇尚禮儀。在長期的社會生產和生活中,逐漸形成了很多為人處事、規范社會生活的倫理道德觀念和行為准則。維護了社會的安定和人與人之間互尊、友愛、和睦相處的良好氛圍。
「有酒桌上喝,有話當面說」 拉祜人崇尚為人坦誠正直、光明磊落,不說假話、虛話,不隨意惡語傷人。「有酒桌上喝,有話當面說」,這是他們一貫奉行的信條。鄰里、朋友之間偶有摩擦或誤解,事後互遞一支草煙、喝一杯水酒,也就和好如初。朋友之間因某事發生曲直之爭,孰是孰非,難以定奪的話,來個摔跤定「輸贏」,被摔倒者算無理,絕無二話可言。心胸狹窄、自私自利的小人是不受歡迎的。拉祜人常說:「太陽、月亮是最老的人最先看到的;糧食穀米是最老的人最先栽種的;山花、野果是最老的人第一個找到的;世上的事情最老的人懂得最多。」因此,尊老、敬老、愛老是拉祜人普遍的道德准則。無論哪家,老人的床鋪肯定設置在房屋裡最暖和的火塘旁,飯桌上的席位安排,老人也是居中的;晚輩不能在老人坐卧的地方來回走動;老人講話時,不能隨便插話,更不能打斷;每年新谷開鐮前,第一個嘗新的也一定是老人;新年初一背回的「新水」,也要先端給老人洗臉、洗腳。家庭內部如此,社會上也是一樣。即便年輕的村寨頭領,對老人也要禮讓三分,否則,他就很難得到大家的信任和擁護。
「一家有事,全寨相幫」也是拉祜族的傳統習俗和精神風尚。無論日常生產、生活,還是蓋房搭屋、婚喪嫁娶,時時處處都能體現出拉祜人這種淳樸、厚道、豪爽與熱情的民風。
「不得茶喝頭會疼」拉祜族地區盛產茶葉,是著名的茶葉之鄉。拉祜人擅長種茶,也喜歡飲茶。茶,是他們的生活必需品。每日外出勞作之前,晚上回來之後,飲茶、品茶是他們的生活習慣,更是一大樂趣。他們可以一日不進餐,但不可一日不飲茶,他們說:「不得茶喝頭會疼」。拉祜人的飲茶方法也很獨特:把茶葉放入陶制小茶罐中,文火焙烤,待罐熱茶香之時,注入滾燙的開水,茶在罐中沸騰翻滾,之後倒出飲用,謂之「烤茶」或「煨茶」。有客至,必以烤茶相待。但按習慣,頭道茶一般不給客人,而是主人自己喝,以示茶中無毒,請客人放心飲用。第二道茶清香四溢,茶味正濃,這才捧獻給客人品飲。
服飾特點:古代,拉祜族男女皆著袍服。近現代,男子普遍上穿黑色無領短衣,內套淺色或白色襯衣,下穿肥大的長褲,頭纏長巾或戴瓜皮式小帽。婦女服飾各地不一,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是頭纏長巾,身著大襟袍式長衫,長衫兩側開衩很高。衣襟上嵌有銀泡或銀牌,襟邊、袖口及衩口處鑲飾彩色幾何紋布條或各色布塊,下穿長褲。有些地區的婦女還喜歡腰扎綵帶。這一類型較多地保留了北方民族袍服的特點。另一種是典型的南方民族的裝束,上著窄袖短衣,下穿筒裙,用黑布裹腿,頭纏各色長巾。
拉祜族崇尚黑色,以黑色為美。所以服裝大都以黑布為底,用綵線或彩布條、布塊鑲綉各種花紋圖案。整個色彩既深沉而又對比鮮明,給人以無限的美感。
居住特點:拉祜族的傳統住房,主要有落地式茅屋和干欄式樁上竹樓兩種。茅屋結構簡單,搭建容易。建造時,先在地基上立幾根帶杈的柱子,杈上放梁,樑上放椽子,椽子上鋪蓋茅草。柱子四周用竹笆或木板圍柵作牆即成,頗具「構木為巢」的古風。干欄式竹樓房是在木樁之上搭建而成的雙斜面竹樓。有大小之分。大型竹樓為母系大家庭居住,小型竹樓為個體小家庭居住。兩種竹樓結構基本相同,只是大型的更長、佔地面積更大而已,因此,通常也稱「長房」。長房一般高約六七米,面積八九十平方米至二三百平方米不等,呈長方形。內部向陽的一側留有寬大的走廊,另外一側根據人口數量用木板隔成若干間,每個個體小家庭居住1至2間。走廊上設火塘若干,供各個家庭炊事、取暖之用。長房的居住形式,反映了拉祜族原始母系制婚姻家庭組織與觀念的殘存,具有重要的學術研究價值。
三,節慶習俗
拉祜族的節日有春節、擴塔節、端午節、嘗新節,火把節、新米節、祭祖節、卡臘節、搭橋節、葫蘆節等。另外拉祜族還有別有趣味的風情,它們是拉祜族文化延續,傳播的主要載體,凝聚著拉祜族的文化心理,倫理道德以及價值觀。
春節,也叫過年,拉祜語稱「擴尼哈尼」。時間為農歷正月初一至初九,與漢族春節時間基本相同。不過,拉祜族過年分過大年和過小年。大年從正月初一至初五,也稱「女人的年」;小年從正月初七至初九,也稱「男人的年」。傳說過去只有大年,沒有小年。年前男人們總是集體遠行圍獵,回來時常常誤了年期。女人們為了慰勞遠途而歸的男人們,也總是一次次重新備辦酒肉食品,給他們補過新年,後來竟逐漸沿襲成習。因為這是為男人而補過的年,因此,就被稱為「小年」、「男人的年」。原來的年則稱為「大年」、「女人的年」。關於過兩次新年習俗的形成,也有的傳說,古代拉祜人常常遭受外族人的侵擾。為了狠狠打擊敵人,保衛自己的家園,有一次男人們離鄉遠征作戰。當他們凱旋歸來時,年已過完。但為了慶祝勝利和萬家團圓,人們載歌載舞,又重新過了一次年,而且從此相沿成習,傳承至今。
「搶新水」和「蘆笙舞會」,是拉祜族春節期間重要而獨特的節日活動。「搶新水」是指新年第一天,即正月初一清晨搶先到山泉邊去接取「新水」。這是拉祜人極為重視的新年頭等大事。他們認為,新水是最聖潔的,是吉祥和幸福的象徵。誰先接到新水,誰家的穀物、瓜果就會先熟,誰家就更有福氣。因此,每年正月初一凌晨,聽到雄雞的報曉聲,各家的代表便背起盛水的竹筒和葫蘆,迅速奔向泉邊,搶接新水。接回來的新水要先敬獻祖先,然後給老人洗臉。
擴塔節,是拉祜族人民間最隆重、最熱鬧、最歡樂的傳統年節。又稱為拉祜大年,時間在每年農歷正月初一舉行,節期共九天。節前准備 除夕這天,家家戶口把村寨內外收拾的煥然一新。人們殺豬、泡米,把舂好的粑粑放在犁杖、砍刀、鋤頭等農具上,表示它們辛苦了一年,應和主人分享節日的快樂,人們還為牛割草添美食,以示慰勞。
「接新水「習俗 晚上,全家人沐浴潔身,各村寨鳴放三響火炮、火槍。新年的第一天凌晨,各村的青年男女爭先恐後奔往山泉邊「接新水」。拉祜人認為,一年之始,泉水最新最純,誰最先搶到新水,誰就是最幸福的人,按拉祜的風俗,初一日不準外人入寨,初二日才能走親訪友,互相拜年賀喜。節日狂歡 節日期間,姑娘和小夥子們吹響葫蘆笙,跳起豐富多彩的民間舞蹈。晚上,看熱鬧的人們紛紛離去,山坡上升起了一堆堆篝火。一對對青年情侶在一起談情說愛,沉浸在幸福與歡樂之中。
火把節 火把節也別具民族情趣,屆時以松木為燎,火把齊燃,蔚為壯觀,身穿節日盛裝的青年男女在篝火旁載歌載舞,盡情歡歌,熱烈異常。
嘗新節 嘗新節是拉祜族人生慶祝收獲的節日,嘗新節期間,全寨殺豬煮酒,男女老幼休息兩天。節前將穀米收割一部分回家,先祭祀祖先,然後再正式開鐮收割。
好客習俗 拉祜族是個十分熱情好客的民族。逢年過節,都要邀請周圍傣、哈尼、布朗等族人民一道來飲酒會餐,吃團結飯。這時,全寨大宰牲畜,各戶都要分一節大腸和幾勺鮮血,伴以鹽巴、辣椒,剁細生吃。拉祜族認為,「剁生肉」是待客的最好菜餚。歡宴畢,主人還要用芭蕉葉包「份子肉」分送客人帶回。
5、拉祜族文明禮儀常識有哪些?
拉祜族在長期的社會發展中,形成了許多具有特色的禮儀風俗。
拉祜族的住房一般有三間,中間一間為客房,進門右方牆角就是神龕。勐海縣等地拉祜族的住房是竹樓式的,房子隔成兩間,里間是家長的寢室,也是供家神的地方。拉祜族人家一般都有兩個火塘,即供老人用的和煮飯用的。到拉祜族人家做客,不得隨意觸摸神桌和神桌上的貢品,也不能在神桌上擺放東西,特別忌諱放肉類,更不能觸動專供給家神敬水敬飯的小竹筒。拉祜族人家的卧室外人不得擅自入內。火塘是家庭的核心,拉祜族視火塘和神龕一樣神聖,火塘上方不能坐人,不能跨越火塘,不得踩火塘上的三角架和鍋庄石。拉祜族忌吃狗肉。
拉祜族以敬老為榮,每年大年初一搶到的新水,要先給老人洗臉。大年初二,年輕人要到父母、親友家給老人拜年,並到鐵匠、頭人家拜年,用溫水為老人和長輩洗臉洗腳。每年新米成熟時,拉祜族都要過新米節。新米節時,第一碗新米飯要讓老人先嘗。重大集會和節慶,要請老人坐上席。屋內中柱旁老人家的座位,年輕人及外人不能坐。吃飯時,第一碗要先添給老人;給老人遞煙、酒、茶,必須雙手捧上。在拉祜人家做客,第一位接到主人敬的酒,要把酒轉奉給在座的老人或年歲最長者。
農歷六月二十四日為火把節,人們要點著火把到田間地里舉行叫谷魂儀式。路遇拉祜族人家叫魂,切記不能與他們講話,否則被認為驚動神靈,也不能隨意觸摸治鬼器具。火把節之日,禁止外人入寨。每年農歷正月初一至十一日,為拉祜族的「擴塔」即春節,也就是拉祜年,大年初一這天,禁止串門,謝絕外人入寨,本寨人也不能外出。
節日聚會找對象拉祜族青年男女找對象,主要在節日聚會的場所里找。他們選擇對象的一般條件是:男的要會犁地、耙地、砍柴、鏟麻、紡麻線、打獵,為人要誠實勤快,至於外表是次要的;女的要會接麻線、織布、縫衣服,為人要勤快,心地要好,至於相貌漂亮與否也是次要的。如果某個小夥子喜歡某個姑娘,要用藤篾編制腳圈、項圈送給她。若姑娘感到合心意,則送一條用五色線編織成的腰帶給小夥子,表示定情。雙方交往一段時間認為滿意後,男的就告訴父母,請媒說親。按慣例要說親三次;第一次帶上茶葉一包煙草一包,燒酒一瓶;第二次帶上煮茶用的土罐兩個,煙草兩把,酒二十碗;第三次帶上土布一件,穀子兩邦(每邦約六千克),綠布一尺,並可選定婚期。
結婚不設宴離婚要請客拉祜人有一種習俗:結婚不需備辦酒席。結婚這天,通常先由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年人向新婚夫婦祝福,隨後,打扮得漂漂亮的姑娘和小夥子們便伴著新郎新娘,圍著燃起篝火的火塘載歌載舞。拉祜人認為,火塘標志著夫妻雙方有一顆火熱的心,人們圍著火塘歌舞,是祝福新婚夫婦終生相愛。拉祜人結婚這天用來招待客人的東西,是自己旱煙、烤茶、松子、栗果之類,從來不興講排場。
但拉祜人離婚就大不一樣。根據他們的習俗,提出離婚的一方,要備辦豐盛的酒席請客,客人不必送禮。這種帶有「懲罰」性質的習俗,目的在於告戒年輕人在選擇對象時要慎重考慮,一旦結婚,就要做到終生相愛。同時,「離婚宴」還含有告戒雙方今後不要相互仇視的意義。
拉祜族的人名內容豐富,它體現了每個人的性別、年齡、生辰、排行等特點。
給子女取名,首先依據生日屬相。拉祜族歷法的十二屬相稱謂:發(鼠)、努(牛)、拉(虎)、妥(兔)、倮(龍)、斯(蛇)、毋(馬)、約(羊)、莫(猴)、阿(雞)、丕(狗)、襪(豬)。這樣,以生日屬相,加上美好寓意的「扎」(男性用)、「娜」(女性用)便成為具體的人名。如:「扎妥」、「扎倮」、「娜莫」等。
如果生日屬相與父母長輩相同,就以出生的時辰取名。他們把一天分為體(天亮)、朵(日出)、吾(中午)、耶(傍晚)、克(半夜)。於是又出現「扎體」、「娜朵」、「扎吾」、「娜耶」等名。
若生日屬相,出生時辰與父母長輩相同,則以子女排行為序取名。大的稱「兒」,小的叫「哩」。如:「扎兒」、「扎哩」、「娜兒」、「娜哩」等。
還有以子女的長相、生理特徵、父母的願望取名的。如長得結實強壯,就叫「扎海」、「娜海」;生得瘦長苗條就叫「扎給」、「娜給」等。
再有,若父母與子女同一個屬性生的,就叫「祝」(同屬性意)。男叫「扎祝」,女叫「娜祝」。
拉祜族的名,實際包括性別和出生時辰(或屬相、排行)兩部分,性別在前,屬性(或時辰、排行)在後,兩部分合起來就成為一個人的名字。
拉祜族人名由於以屬性和時辰取名,因而一個寨里同名的人很多。要識別這些人,一是從姓氏上區別。如「張扎毋」還是「李扎毋」;二是大小上區別,是「大扎法」還是「小扎法」;三是從父母的名字區別,是東家的「所努」還是西家的「扎努」。
拉祜族男子喜愛的運動。弩都是自己製作,竹片作弩扁擔,選優質梨木做弩身,以編竹筋、麻繩為弩弦。弩箭用竹削成,箭端嵌羽尾。其力強者可射50米之遠。拉祜男子上山打獵、下地護秋,必帶弩。節慶期間常舉行射弩比賽,一看遠,二看準。拉祜族運動員參加雲南省射弩競賽,曾多次獲獎。
6、中國56個民族的民族風俗
1.蒙古族:蒙古族 蒙古族主要從事畜牧業生產,也有一部分從事農業。在牧區,蒙古族多住圓形氈房,俗稱「蒙古包」。蒙古包的門一定朝南開,爐子設在氈房正中天窗底下。在農牧區,蒙古族都住平房,室內有土炕。
2.回族:歷史上,回族人從出生時開始,就要請阿訇起回回名字,結婚時請阿訇證婚,死亡後請阿訇主持殯葬,各方面均受伊斯蘭教的影響。特別在飲食習慣上,回民忌吃豬肉,不吃一切動物的血和自死之動物,等等.(為了宗教活動和生活習俗上的便利,回民習慣在住地修建「禮拜寺」,明末清初則統稱清真寺,多圍寺而居。 在飲食上,回族人普遍吃牛、羊、駝等反芻類偶蹄食草動物,不吃馬、驢、騾、豬、狗肉,不吃動物血液和自死動物。尤其禁食豬肉。回族很講究飲食衛生,注意淋浴和洗滌。走進農村回族清潔整齊的屋內,往往可看見門後房樑上吊著一個水罐,下面有通下水道的淺坑,這里是人們經常沐浴大凈的地方。平時洗臉、洗手,則用湯瓶,而不用臉盆。湯瓶又名洗壺,它最早從阿拉伯傳入,現在城裡的回族飯館,也常掛著一塊繪有「湯瓶」的清真木牌,有的還在湯帆」F加添「虎圖白」棍或阿文的「清真言」,以示這是地道的伊斯蘭文化。 回族有兩大節日即開齋節和古爾邦節,來源伊斯蘭教。齋戒為穆斯林「五功」之一。開齋節即是齋戒期滿的日子。一般在回歷的第九個月舉行齋戒、齋戒期滿,十月一日為開齋節。古爾邦節在開齋節後的第70天,回歷的十二月十日舉行。因為十二月十日是教徙赴麥加朝覲的最後一天,大家宰殺牛羊慶祝,聚餐聯歡。(附上一句,我就是這其中一員)
3. 藏族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區及青海海北、黃南、果洛、玉樹等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甘肅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縣、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木土藏族自治縣以及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 藏族人信奉喇嘛教,即藏傳佛教。藏族人身穿長袖短褂,外套寬肥的長袍,右襟系帶,腳穿牛皮長靴。
4.苗族男子一般都穿對襟或左大襟的短衣,下穿長褲,系大腰帶,頭纏青色長巾。婦女大多穿大領短衣和百褶裙。山區苗族的住宅建築大多是「吊腳樓」,它是按照山坡的自然地勢,在下方和上方分別豎立較長和較短的木樁支撐,在樁上鋪樓板建築。樓上住人,樓下堆放雜物或關家畜。
5.阿昌族份蘇阿昌族男子穿藍、白色或黑色對襟上衣,下穿黑色褲子,也有穿左大襟上衣的.阿昌族人民性格開朗,又十分講禮好客。他們待客禮儀中盛行使用茶壇,這是一種煮茶的土陶用具。到阿昌族家中去做客,主人會先拿出酒壺倒上一小盅酒為來客洗塵,隨後又拿出茶壇,放上茶葉,倒上開水,放到炭火上煮一會,煮好之後倒進茶杯里,主客一道喝茶交談。
6.維吾爾族人待人講究禮貌。在遇到尊長或朋友時,習慣於把右手按在前胸中央,然後身體前傾,連聲問好。家裡來客都熱情招待。維吾爾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
7.哈薩克族男女都嫻善騎術。青年男子喜歡摔跤和刁羊,每逢節日和喜慶,牧民都要舉行各種騎術表演和比賽;「姑娘追」是青年們最喜愛的娛樂項目。
8.柯爾克孜族傳統服飾很講究。男子喜歡戴氈帽,上身穿白色綉有花邊的圓領襯衫,冬天穿黑、藍色「袷袢」,下身穿寬褲,著高筒靴。
9.錫伯族 錫伯族的村屯四周築有圍牆。忌食狗肉。
10.烏孜別克族的傳統服裝,以男女都戴各式各樣的小花帽為特點。
11.塔吉克族家庭一般都是三代同堂,男性是一家之主。
12.塔塔爾族 為防止食品變質,每家倉庫或院內都壘挖一深坑,夏天放易腐食品,冬天將積雪和冰塊放進去,這種食品儲藏室叫「帕孜」,牧區的塔塔爾族適應游牧生活,住帳篷。
13.達斡爾族最大節日是春節,臘月三十那天要祭祖、掃墓,晚上玩個通宵,大年初一大家一起向長輩拜年、請安,然後男女老少穿上節日服裝,逐戶拜年。
14.滿族人很早就信奉薩滿教,每逢祭祖、祭天,要由薩滿戴上神帽,穿上裙子,繫上腰鈴,擊鼓起舞,邊禱邊跳。滿族人重禮節,有一個時期,小輩對老輩是三天一小禮,五天一大禮;三天見長輩要請安,五天見長輩要「打千」。
15.朝鮮族的傳統食品有冷麵、泡菜和打糕等。
16.壯族人喜歡吃腌制的酸食,以生魚片為佳餚,婦女有嚼檳榔的習慣。
17.彝族男子通常穿黑色窄袖右斜襟上衣和多褶寬褲腳長褲,用長數丈的青布包頭。女子頭上纏包頭,有圍腰和腰帶。男女外出時都披「擦爾瓦」,形如斗篷,下綴長穗。彝族的傳統節日以火把節最為隆重
18.土家族:婦女愛穿左襟大袖短衣,滾花邊,下著八幅長裙或鑲邊筒褲,頭挽發髻,喜歡戴耳、項、手、足圈等銀飾物。男子穿對襟衣,多扣子。衣料多用土布或麻布,史書上稱為溪布、峒布。
19.布依族:男子大多穿多襟短衣或長衫,包藍色或白底藍方格頭巾。婦女大多穿右大襟上衣和長褲,或套鑲花邊短褂,或系綉花圍腰,也有穿大襟大領短襖,並配臘染百褶長裙的。在節日里,婦女還戴各種銀質首飾,臘染是布依族珍貴的手工藝品。
20.侗族:鼓樓是侗族村寨中別具一格的建築物,形似寶塔,是村民聚會、休息和娛樂的地方。各村寨都有鼓樓,有的高達13層,頗為壯觀。逢年過節,侗族人民便聚居在鼓樓前的廣場上,盡情歌舞。 21.白族服飾以藍、白、黑色為主,男女都包頭。他們喜歡吃酸、冷、辣味食物,還愛喝烤茶。白族信奉佛教,洱海地區寺院遍布,曾有「妙香古國」稱。
22.哈尼族人大多信奉多神崇拜和祖先崇拜,以「龍樹」為保護神。幾段打了結的繩子作為賬本,被哈尼人珍藏在家中最安全的地方。1957年,哈尼族創制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文字。
23.黎族生活在海南省最南端「天涯海角」地區。這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錢鈴雙刀舞、打柴舞、舂米舞等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
24.高山族的衣服主要用麻布、棉布製成,樣式各地不一。一般男子穿披肩、背心、短褂、短褲。婦女穿短上衣、圍裙和自肩上向腋下斜披的偏衫,在衣服上加刺紋綉,並佩戴用貝殼、獸骨磨成的裝飾品。高山族人民能歌善舞,精於雕刻和繪畫。
25.納西族喪禮一般為土葬.傳統節日中,比較盛大的有二月八日的三朵節和火把節。
26.水族服飾最有代表性的是女性的服飾。上衣為緊身窄長袖右開襟,襟沿鑲綉有花邊,與漢族的「姊妹裝」頗相似,但袖長而窄。身短而緊是與漢族「姊妹裝」的微小區別。
27.瑤族青年男女婚前交往比較自由,交往的方式主要通過對歌活動來進行。對歌一般出現在節日和婚娶等活動中,農閑季節青年男女串寨或走親戚也要進行對歌活動。
28.拉祜族的傳統節日為每年農歷十月十五至十七的「葫蘆節」,拉祜族人還在農歷六月二十四過驅蟲護糧的「火把節」、農歷八月間穀物成熟時過「嘗新節」。
29.僳僳族人世代遵奉的一些社會道德風尚,在這里,曾為道家老子所極力推崇的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理想社會情形,卻是早已深深融入僳僳人血脈的一種行為准則。刀桿節」的活動內容主要有兩項,一是「下火海」,二是「上刀山」。
30.怒族:村寨多分布在怒江兩岸的山腰台地上,房屋樣式有木楞房、千腳落地屋等,片石屋頂房是用地區特殊石材資源建蓋的特色住屋。怒族的飲食相對簡單,但也不乏自釀酒、「俠辣」、石板粑粑、漆油茶等風味獨特的民族特色食品。
31. 布朗族喜食竹筒飯以及各種副食、蔬菜、肉類。食垛生,食通過獨有方法製成的各種南咪、酸茶。還食用山野里的各種蟲類。
32.赫哲族——除夕,大家忙著做年飯,剪窗花,糊燈籠。初一,姑娘、婦女和孩子們穿上綉有雲邊的新裝,去親朋家拜年,用「魚宴」款待客人。有酸辣風味生魚、用味香酥脆的「炒魚毛」和大馬哈魚籽。民間詩人向人們獻詩、講故事。婦女們玩「摸瞎糊」、「擲骨頭」。青少年則進行滑雪、滑冰、射草靶、叉草球等比賽。
33.鄂倫春族——除夕,全家圍坐,共進晚餐。品山珍,喝美酒,吃年飯。青年人給家族及近親長者敬禮,叩頭請安。午夜,人們捧著樺樹皮盒或鐵盒繞馬廄數圈,祈祝六畜興旺。初一,著新裝互相拜年請安。青年男女聚在一起跳轉圈集體舞。有打獵舞,「紅果」舞,「黑熊搏鬥」舞等。
34. 普米族有成人禮的習俗,男女長到13歲時要分別舉行「穿褲子禮」和「穿裙子禮」。
35.佤族地區較多繪畫及雕刻像,雖相對粗糙,但卻充溢著早期人類的審美理想。繪畫見於大房子的木板壁上,用炭黑、石灰、牛血塗繪,圖案有動物、人物活動和山水等,畫法粗獷簡明,風格與在佤族地區發現的距今3000多年的滄源崖畫相類似。雕刻物則以人像、牛頭居多,放置於門頭及寨樁上。
36.京族——初一要拿上香燭到井邊燒拜,叫「買新水」,藏族婦女初一的天不亮就要從河裡背回「吉祥水」。認為初一的新水可以帶來福音和好運,能保一年的吉利。
37. 東鄉族——喜歡在春節期間打土仗,以示對養育自己的土地的熱愛之情。
38. 羌族——每家每戶要做各種油炸麵粉小牛、小羊、小雞等祭品,用以祭祀祖先和天神,過年要喝咂酒,大家圍壇而坐,由最長者唱《開壇詞》,然後用約二尺多長的麥管從左至右,依次咂飲。
39.景頗族——春節期間舉行「打靶」比賽。初一早晨,人們紛紛聚到賽場上,姑娘們把自己綉的荷包掛在竹竿頂端,射手射中吊荷包的細線算神槍手,姑娘們便獎給神槍手一碗香甜的米酒。
40. 德昂族婦女服飾的別致在於以「藤篾纏腰」為飾。
41.保安族人民的風俗習慣明顯地受到伊斯蘭教教規的約束。結婚選在「主麻日」。
42.塔塔爾族的「撒班節」,又稱為「犁頭節」
43.柯爾克孜族: 柯爾克孜族一年之中最大的節日是諾若孜節, 信奉伊斯蘭教,也有一部分信仰喇嘛教。
44.塔吉克族的許多傳統節日,與當地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柯爾克孜族等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基本相同。
45. 景頗族普通崇信原始多神,部分人信仰基督教。
46. 獨龍族有日食兩餐的習慣.過卡雀哇於每年冬臘月的某一天舉行(各地時間不一)。節期的長短常常以食物准備的多寡而定
47.中國俄羅斯族的風俗習慣與俄羅斯的俄羅斯族基本相同,多信仰東正教,使用俄語和俄文,也用漢、維、哈文。
48.裕固族是以畜牧業為主的民族。過去,他們不僅住的是毛氈帳篷,穿的衣服、鞋襪,吃的肉、奶是畜產品,而且生產和生活上用的大部分用具也都是毛皮製成的。現在,已有一部分人改為主要從事農業生產。裕固族主要信奉喇嘛教格魯派(黃教)。
49. 撒拉族的禁忌有:忌食豬肉、狗肉、驢肉、騾肉和死的畜禽肉及動物的血;嚴禁在清真寺內及其附近地吐痰或攜帶污濁之物進入清真寺;
50.仡佬族即中國古代「僚人」, 仡佬族很喜歡吃辣食,吃法很多
51. 錫伯族人喜愛騎馬射箭。因而,錫伯族享有「射箭民族」的美譽。他們能歌善舞,「東布爾」是錫伯族特有的彈撥樂器。
52. 拉祜族信仰大乘佛教和基督教。民間文學也極為豐富,傳統的樂器有「蘆笙」和「三弦」。 拉祜族除種植糧食以外,還大力種植甘蔗、茶葉、咖啡、橡膠。創辦了煉鐵、農機、采礦等,其中瀾滄鉛礦是全省著名的大型企業。
53.基諾族待客真誠,在民間一直保留「生分熟吃」的習俗,即捕獲到獵物之後,凡是見到捕獲者的人,生時都可分一份,熟時都可去吃,直到吃完為止。飲酒也是如此,只要客人不放杯,主人一定要奉陪到底。
54.珞巴族:珞巴,是藏族對他們的稱呼,意為南方人。多信巫教。主要從事農業,兼營狩獵,擅長射箭。
55.畲族:有客人到門,都要先敬茶,一般要喝兩道。有一種說法:「喝一碗茶是無情茶。」還有說法:「一碗苦,兩碗補,三碗洗洗嘴。」客人只要接過主人的茶,就必須喝第二碗。如果客人口很渴,可以事先說明,直至喝滿意為止。若來者是女客,主人還要擺上瓜子、花生、炒豆等零食。
56.漢族由於分布地區廣大,其傳統住房因地區不同而有不同的樣式。居住在華北平原的漢族,其傳統住住房多為磚木結構的平房,院落多為四合院式,以北京四合院為代表;居住在東北的漢族,其傳統住房與華北基本相似,區別在牆壁和屋頂,那裡的住房一般都很厚實,主要是為了保暖;居住在陝北的漢族,則根據黃土高原土層厚實、地下水位低的特點挖窯洞為住房,窯洞不僅冬暖夏涼,而且不佔耕地面積;居住在南方的漢族,其傳統住房以木建房為主,講究飛檐重閣和律卯結構。由於南方各地習俗和自然條件不同,在住房建築布局上也有差異。如丘陵山地的樓房依山而建,江浙水鄉則注重前街後河,福建的土樓龐大而美觀,蘇州的樓閣小巧而秀麗。 無論南方還是北方的漢族,其傳統民居的共同特點都是座北朝南,注重室內採光;以木樑承重,以磚、石、土砌護牆;以堂屋為中心,以雕梁畫棟和裝飾屋頂、檐口見長。
7、五十六個民族都有什麼風俗習慣 中國五十六個民族的
一、漢族
傳統禮儀:
1、坐禮:正坐是從古代漢族流傳的坐姿,動作是臀部放於腳踝,上身挺直,雙手規矩的放於膝上,身體氣質端莊,目不斜視。而現代坐在凳子上,雙腳縱向下來的坐法,實際上在南北朝以前不視為正式場合的坐法,是從當時西域國家傳來的,當時稱為胡坐。
2、送禮
漢族的社會關系是一種典型的互惠型社會關系。通常社會關系的不同是通過類似家庭稱呼來表達的。個人與社會的聯系被稱作「關系」,聯系感情。
華人的社會關系通常是通過互相送禮來進行。自古有「千里送鵝毛,禮輕情義重」的說法,表示禮物的價值在於送禮者的善意和心意,而非禮物本身的價值。尤其是定情信物。
3、喪葬
中國傳統葬禮的主色調為白色,故亦有白事之稱,與紅事(喜事)相對。隨死者的信仰和經濟情況,整個過程中經常混雜有關的佛教、道教或風水儀式。
4、傳統節日
漢族的節日很多,主要是春節、清明節、端午節、元宵節、中秋節等等。過「春節」又稱為過年,是漢族人千百年來的傳統節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過年時,除夕要守夜,初一要拜年。
漢族傳統節日,主要有臘祭、祭灶、春節、元宵節、社日、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元節、中秋節、重陽節等。在諸節日中,以春節最隆重。
二、壯族
壯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著名節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節等,最隆重的節日莫過於春節,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節、清明上墳、八月十五中秋,還有端午、重陽、嘗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壯族傳統服飾為壯服。
三、滿族
傳統節日主要有春節、元宵節、二月二、端午節和中秋節。節日期間一般都要舉行「珍珠球」、跳馬、跳駱駝和滑冰等傳統體育活動。頒金節是滿族「族慶」之日。1989年10月,正式把每年的12月3日定為「頒金節」。
四、回族
回族民間節日開齋節、古爾邦節(又叫宰牲節)、聖紀節、登霄節等。開齋節(也叫肉孜節),又稱大開齋,每年希吉來歷即伊斯蘭歷9月為齋月。解放後,國務院把開齋節定為回族的法定假日。
五、苗族
苗族過去信仰萬物有靈,崇拜自然,祀奉祖先。節日較多,除傳統年節、祭祀節日外,還有專門與吃有關的節日,苗族有很多節日,但各地區叫法和過法不盡相同,傳統節日以苗年最為隆重。
六、維吾爾族
維吾爾族傳統節日有肉孜節(即開齋節)、庫爾班節(即古爾邦節)和諾魯孜節。前兩個源於伊斯蘭教,日期是按回歷計算的,每年都在移動,因此有時是在冬季,有時則是在夏天或其它季節。
七、土家族
大多數人通漢語,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個聚居區還保留著土家語。土家族民間十分注重傳統節日,尤其以過年最為隆重。每年農歷二月二日稱為社日,屆時要吃社飯。端陽節吃粽子。重陽節打粑粑,土家族過去迷信鬼神,崇拜祖先,每逢年節都要大敬祖先,初一、十五也要進行小敬。
八、彝族
彝族過去崇拜萬物有靈和崇拜祖先。民間傳統節日很多,主要節日有十月年、火把節及區域性的節日和祭祀活動,十月年是彝族的傳統年,多在農歷十月上旬擇吉日舉行。在每年的農歷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節是彝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
九、蒙古族
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壯的季節舉行「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這是人們為了慶祝豐收而舉行的文體娛樂大會。「那達慕」大會上有驚險動人的賽馬、摔跤,令人贊賞的射箭,有爭強斗勝的棋藝,有引人入勝的歌舞,顯示出草原民族獨有的特色。
十、藏族
藏族普遍信奉藏傳佛教,即喇嘛教。過去許多傳統日均與宗教活動有關。藏族的民間節日有藏歷新年、酥油燈節、浴佛節等。藏族民間最大的傳統節日為每年藏歷正月初一的藏歷年。
十一、布依族
布依族崇拜祖先,主要信仰多神和自然崇拜,傳統節日除春節、端午節、中秋節外,還有「了年節」、「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牛王節」等,最隆重的節日是農歷「六月六」。
十二、侗族
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物。侗族傳統節日各地日期不一,節日飲食常和宴客活動聯系在一起,主要節日有新婚節、架橋節、祭牛節、吃新節、花炮節等。侗族喜歡鬥牛,每個村寨都飼養有專供比賽用的「水牛王」。
十三、瑤族
瑤族除過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外,還有大大小小自己特有的傳統節日30多個,其中最具民族特色的有盤王節、仁王節、趕鳥節。農歷十月十六日的盤王節,是瑤族最為隆重的節日,它是瑤族人民紀念祖先的盛大傳統節慶。
十四、朝鮮族
朝鮮族民間有五大節日,至今仍然隆重歡度。這五大節日是:元日(春節)、上元(元宵節)、寒食、清明、端午、秋夕。朝鮮族敬重老人的傳統很悠久,早在每年8月15日便被確定為老人節。
十五、白族
白族的傳統節日很多,已有上千年歷史的「三月街」是白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節日,現被定名為「三月街民族節」。另外還有「火把節」(又稱星回節)等民族節日。
十六、哈尼族
哈尼族信仰多神和崇拜祖先,傳統節日主要有「年首扎勒特」(10月)、「吃扎扎」(五月節)。還有火把節此外還有「栽秧節」(又稱「黃飯節」)和嘗新節兩個小節日。
十七、哈薩克族
哈薩克族過去信仰薩滿教,公元十一世紀前後,改信伊斯蘭教。主要節日有古爾邦節和肉孜節,還有「那吾熱孜」節。哈薩克族熱情好客,待人真誠。拋撒「包爾沙克」、糖,迎喜事是哈薩克族的傳統禮俗。
十八、黎族
黎族的傳統節日有春節和「三月三」等。黎族大多數節日與漢族相同,如春節,與漢族過春節的情形基本一致。黎族特有每年農歷的節日「三月三」源於黎族先人繁衍後代的一個傳說。
十九、傣族
傣族普遍信仰上座部佛教,不少節日與佛教活動有關。在每年傣歷六月舉行的潑水節是最盛大的節日,這一節日傣語稱「桑勘比邁」。屆時要賧佛,並大擺筵席,宴請僧侶和親朋好友,以潑水的方式互致祝賀。因潑水活動是傣歷新年節慶活動的主要內容,這一活動深受各族人民的喜愛。
二十、畲族
畲家很重視傳統節日,重視祖先崇拜,每年二、七、八月的十五日為祭祖日,信奉鬼神。「三月三」是畲族傳統節日,每年農歷三月初三舉行,亦稱「烏飯節」。畲家很重視傳統節日,每個節日吃什麼都有一定的傳統習慣。
二十一、傈僳族
節日:主要節日有闊時節(12月20日,相當於漢族的春節)、火把節、收獲節、中秋節、澡塘會、刀桿節等。每年農歷二月初八舉行的「刀桿節」扣人心弦,據說上刀桿是為了使傈僳人具有「刀山敢上,火海敢闖」的精神而設立的。
二十二、仡佬族
仡佬族以農業為主,平坦地區多種水稻,山區旱地多種雜糧,屬稻作農耕經濟文化類型。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語族語支的歸屬,學術界尚無定論。也只有少數老人通仡佬語。信奉道教,有的也信奉佛教。
二十三、東鄉族
東鄉族開齋節又稱"爾德節",是東鄉族民間的傳統節日。按伊斯蘭教規定:伊斯蘭教歷每年九月是齋戒月份,這一月的開始和最後一天,均以見新月為准,齋期滿的次日,即為節日。因此,它既是民族節日,也是宗教節日。
二十四、高山族
高山族的節日很多。他們的傳統節日大都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豐年祭」又稱「豐收節」、「豐收祭」、「收獲節」等,相當於漢族的春節,是高山族最盛大的節日。
二十五、拉祜族
祜族傳統節日有拉祜年,擴塔節(即春節)、火把節、月亮節和嘗新節等節日。其中最隆重的節日是過拉祜年。傳說拉祜族兄弟是從葫蘆里走出來的。大年初一,拉祜族男女老幼都要用葫蘆盛水洗手,洗去過去一年的貧困,迎來新一年的五穀豐登。
二十六、水族
水族的節日中最隆重的是端節(借端)和卯節(過卯),端節是水族民間一年之中最隆重的傳統節日,端節水語叫「借端」,是水族最大的節日,相當於漢族的春節。最初的端節在每年農歷八月下旬至十月上旬,每逢亥日進行。
二十七、佤族
在一年一度的「取新火節」上,佤族人都將舊火熄滅,然後由德高望重的老人用古老的鑽木取火的形式燃起新火,預示新的一年吉祥安康。每年凡遇重大節日和祭祀活動,佤族都要舉行「剽牛節」,以此來表達渴望豐收、祈求平安的心願。
二十八、納西族
麗江納西族的摩梭人信奉神靈,崇拜大自然,相信天地萬物皆由神靈主宰。每年農歷七月二十五日的「轉山節」 祭祀獅子山,就是人們敬拜自然實體的公共祭祀慶典。
二十九、羌族
農歷十月初一為羌族年節。年節的宴會又稱「收成酒」。年節這天全寨人到「神樹林」還願,焚柏香孝敬祖先和天神。每逢節日、婚喪、祭祀、聚會、待客或換工勞動,除飯菜豐盛外,還必備美酒。
三十、土族
土族主要從事畜牧業和農業,尤其精於養羊。「七日會」是土族慶祝豐收的狂歡節。土族許多節日與宗教的關系十分密切,節日期間要伴有各種祭祀活動,並備有節日食品。
三十一、仫佬族
仫佬族過去崇信多神,節日較多。一年之中除十月、十一月之外,幾乎每個月都有節日。三年一次的「依飯」節也叫「喜樂厚」是仫佬族最隆重的節日。「依飯」的目的主要是向祖先還願,祈保人畜平安、五穀豐收。
三十二、錫伯族
錫伯族民間許多傳統節日,大都與漢族相同。如:春節、清明節、端午節、西遷節等。錫伯族西遷節即遷徙節,是錫伯族人民不可忘記的民族節日,每逢農歷四月十八日這一天 ,人們都將隆重開展各種紀念活動。「抹黑節」是錫伯族人民另一個饒有風趣、獨具特色的傳統節日。
三十三、柯爾克孜族
柯爾克孜族一年之中最大的節日是諾若孜節,按柯爾克孜族的歷法,新月每出現一次為一個月,十二個月為一年。每年第一個月出現時即過諾若孜節,類似於漢族的春節。
三十四、達斡爾族
達斡爾族稱春節為「阿涅」,也把春節當做一年之中最盛大的節日。正月十六為「黑灰日」,在黑灰日這一天,人們之間互相往對方的臉上抹黑,認為抹得越黑,新一年越吉利。
三十五、景頗族
目瑙縱歌(目腦縱歌)是景頗族人民驅惡揚善,預祝吉祥幸福的傳統節日,一般在農歷正月十五之後舉行,為期2至3天。在景頗族的傳說中是天上太陽召集地上萬物參加的一種大型歌舞盛會,並由犀牛傳播至人間,後成為景頗族最盛大的節日。
三十六、毛南族
毛南族的節日有兩個明顯的特點:一是必定祭祀祖先;二是多開展唱歌對歌活動。毛南族民間最大的節日是每年夏至後的分龍節。農歷五月的廟節,清明節「趕祖先圩」和元宵節「放飛鳥」也是他們獨有的紀念活動。
三十七、撒拉族
撒拉族男兒,多以上山伐木、下河板筏為生。此外,養蜂是撒拉人最喜愛的副業生產,園藝也是他們的特長。撒拉族主要節日有開齋節、古爾邦節等。
最大的傳統節日為古爾邦節,每當節日來臨,撒拉族都要宴請賓客,煮手抓羊肉,燉雞肉,做糖包、油炸蛋糕、炸饊子,做「比利買海」(油攪團)、「木絲日」(一種以油、熟面等為餡的包子)和各種燴菜。
三十八、布朗族
布朗族過去崇拜多神,普遍信仰小乘佛教,許多傳統節日大都與宗教活動有關。其中最具特色的節祭日有:年節、祭寨神、洗牛腳等。山康節是布朗族最盛大的節日,每年傣歷六月中旬舉行,一般為3天。
三十九、塔吉克族
塔吉克族的節日與當地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柯爾克孜族等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基本相同,其節日食品也大致相似。每年齋月前的一個月,塔吉克人都要舉行巴羅提節。奇地前笛爾節是塔吉克族人最重視的節日,相當於漢族的春節,多在三月舉行。
四十、阿昌族
會街,是阿昌族人民的傳統集會,多在每年農歷九月中旬舉行。阿昌族信仰小乘佛教,會街原屬宗教集會。主要宗教節日有進窪(關門)、出窪(開門)、燒白柴、潑水節等。除宗教節日外,還有許多本民族特有的傳統節日。如:火把節、窩羅節、澆花節和春節。
四十一、普米族
普米族過去崇拜多神,敬奉祖先,節日大都與祭祀活動密切相關。如大過年(春節)、清明、立夏、端午節、火把節、嘗新節等節日。過去普米族民間每隔三年一年舉行一次較大的小天地神靈的祭祀活動由全民族或全寨共同舉行。
四十二、鄂溫克族
敖包節是鄂溫克族的宗教節日,但也舉行一些文娛體育活動,因而具有廣泛的群眾性。除春節等節日與臨近其他民族的節日一樣外,鄂溫克族還要在農歷五月下旬擇日舉行的「米闊勤」節。
鄂溫克族有自己的語言,屬阿爾泰語系通古斯--滿語族通古斯語支,分海拉爾、陳巴爾虎、敖魯古雅三種方言。沒有文字,牧區一般用蒙文,農區和林區通用漢文。
鄂溫克族的民間文學十分豐富,鄂溫克族的口頭創作有神話、故事、歌謠、謎語等,還善於用樺樹皮刻剪成各種工藝品。他們能歌善舞,民歌優美動聽,風格獨特,即景生情,即情填詞。 鄂溫克族人在森林中沒有固定的住所,「撮羅子」是他們的傳統民居。
「撮羅子」,鄂溫克語叫「希欏柱」,它的外形如同鄂倫春族的「仙人柱」,高約3米,直徑約4米,是一種圓錐形建築物,實際上是用松木桿搭成的圓形窩棚,也是一種非常簡單的帳篷。「撮羅子」的遮蓋物隨季節變化有所不同,夏季一般用樺樹皮,冬季則用麂、鹿皮包裹。
四十三、怒族
怒族傳統節日有過年、鮮花節和祭穀神、祭山林節,其中以過年的節日氣氛最濃,既隆重又古樸。仙女節是雲南省貢山一帶怒族人民的民間傳統節日。當地又稱鮮花節,於每年農歷三月十五日舉行。
四十四、京族
京族主要信仰道教,少數人信仰天主教。傳統節日有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及唱哈節等。其中,最隆重、最熱鬧的節日是「唱哈節」(歌節)。唱哈多在哈亭舉行,哈亭是具有獨特民族風格的建築物。
四十五、基諾族
基諾族過去信仰萬物有靈原始宗教,但對祖先的崇拜居主要地位。傳統節日以過年為重,具體時間由各村寨自定,但多在農歷臘月間進行。每年陰歷九月,基諾族就要過一年一度的新米節了,當地人稱「好希早」。
四十六、德昂族
德昂族民間傳統節日主要有潑水節、關門節、開門節、燒白柴等,大都與佛教活動有關。德昂族還有祭家堂、寨神、地神、龍、谷娘等祭祀習俗,其中以祭龍最富情趣。
四十七、保安族
保安族通用漢文,多信仰伊斯蘭教。著名的保安腰刀的生產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尤為藏族人民所喜愛。保安族的節日同許多信奉伊斯蘭教的民族相同,如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祀日等,家家都要炸饊子、油餜、蜜圈圈和油香。
四十八、俄羅斯族
中國俄羅斯族的風俗習慣與前蘇聯的俄羅斯族基本相同,多信東正教,俄羅斯族非常重視傳統節日,尤其以過「復活節」最為隆重。過節前一周,不吃葷,只吃素。
四十九、裕固族
裕固族的節日習俗反映著本民族物質生活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裕固族的幼兒剃發儀式別具特色,按照傳統,裕固人家的小孩長到3歲時才第一次剃發,屆時要舉行較為隆重的儀式。剪馬鬃是裕固族特有的節日習俗。
五十、烏孜別克族
烏孜別克族有自己的語言,信仰伊斯蘭教。烏孜別克族主要節日有「聖紀節」、「肉孜節」、「古爾邦節」等,孜別克族的傳統節日與當地其他信奉伊斯蘭教民族的節日基本相同,以肉孜節和古爾邦節為一年之中最隆重的節日。
五十一、門巴族
門巴族沿用藏歷,節日也與藏族相同。節日期間要殺牛宰羊,置辦豐盛的酒菜,宴請賓客。相傳藏傳佛教的佛祖釋加牟尼誕生和圓寂的日子是藏歷四月十五日,為了紀念這一天,門巴族地區的所有寺廟念經祈禱,舉行各種宗教活動。
五十二、鄂倫春族
每年的6月18日是鄂倫春民族傳統的節日--篝火節。這一天,鄂倫春人都要點燃篝火,載歌載舞,歡慶自己民族的節日。臘月二十三也有送火神上天的習俗。鄂倫春的先人們和火結下了不解之緣,對火有著特殊的感情,對篝火無比親近。
五十三、獨龍族
獨龍族過去的宗教信仰尚處在較原始的自然崇拜或萬物有靈階段,即使是唯一的年節(獨龍語:卡雀哇)也是和宗教聯系在一起的。過卡雀哇於每年冬臘月的某一天舉行(各地時間不一),節期的長短常常以食物准備的多寡而定。
五十四、塔塔爾族
主要經營商業和手工業,信仰伊斯蘭教。塔塔爾族節慶、禮儀食俗同當地其他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如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等相似。塔塔爾族的「撒班節」,又稱為「犁頭節」,多在春天風景優美的地方舉行,有歌舞,還有摔跤、拔河、賽馬等集體活動。
五十五、赫哲族
河燈節是赫哲族的民間傳統節日,世世代代靠捕魚為生的赫哲人,年年都在農歷的7月15放河燈、祭河神,以此來祈禱、祝福族人平安、捕魚豐收。
五十六、珞巴族
居住在墨脫、米林一帶的珞巴族沿用藏歷,所有的節日和祭祀活動與藏族無多大區別。希蒙的珞巴族稱年節為「調更谷乳術」節。不少地方還保留有「氏族集合」的古老習慣。在印占區,也有許多珞巴族同胞。
(7)拉祜族的風俗人情擴展資料
中國宗教信仰情況:
中國是一個有著多種宗教的國家,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等。中國大陸官方實行無神論宣傳教育,漢族主要信仰佛教、道教。
中國少數民族群眾大多有宗教信仰,有的民族群眾性地信仰某種宗教,如藏族群眾信仰藏傳佛教。中國政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關於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的規定,制定了具體政策,尊重和保護少數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保障少數民族公民一切正常的宗教活動。
中國少數民族中信仰藏傳佛教(俗稱喇嘛教)的有藏、蒙古、土、裕固、門巴、普米、納西7個民族;信仰上座部佛教(俗稱小乘佛教)的有傣、布朗、德昂等民族和部分佤族。
信仰伊斯蘭教的有回、維吾爾、哈薩克、東鄉、保安、撒拉、柯爾克孜、塔塔爾、烏孜別克、塔吉克10個民族;信仰基督教的有彝、苗、拉祜、景頗、傈僳等族的一部分。
俄羅斯和鄂溫克族的一小部分人信仰東正教。在獨龍、怒、佤、景頗、高山、鄂倫春、珞巴等一些少數民族中,還保持著原始的自然崇拜和多種信仰。
各民族群眾,不論信仰何種宗教,他們正常的宗教活動都受到法律的保護。在少數民族散居的地區,他們宗教信仰自由的權利也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保護。
8、關於拉祜族傳統節日
拉祜族在我國的民族中雖不算得上大族群,而拉祜族還有自己的獨特的民族色彩的,對於拉祜族的有哪些 傳統 節日 你可否了解呢?接下來我給大家介紹拉祜族傳統節日,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拉祜族傳統節日
1.葫蘆節
拉祜語為「阿朋阿龍尼」,在農歷的十月十五日至十七日舉行。葫蘆節源自拉祜族創世史詩《牡帕密帕》。史詩敘述厄莎造就天地萬物後,將一粒金色的葫蘆種子種在一棵大樹下,種子慢慢發芽、開花、長成葫蘆。厄莎請來小米雀和松鼠啄開葫蘆,拉祜族始祖扎迪(男)和娜迪(女)便從葫蘆中走出來。這一天是農歷十月十五日,成為拉祜族的誕生日,每年都要舉行庄嚴的慶祝儀式和豐富多採的文體活動。
2. 春節
拉祜族的春節稱為「擴」,分為大年和小年,時間與漢族春節相同。正月 初一 至初四為大年,又叫「女人年」,正月初九至正月十二日為小年,又叫「男人年」。 傳說 遠古過年,男子外出打獵,來時年已過完,為了慰勞男子,重過一次年,是為小年。拉祜族對春節極為重視,從上一年的臘月二十四日就開始准備過年,打掃衛生、清洗衣物。 除夕 之夜,人人洗澡,家家舂糯米粑粑。初一清晨雞叫後,家家戶戶便在槍炮聲中到山泉邊、水井旁搶「新水」。據說,誰家最先搶到「新水」,誰家當年的穀子就會先熟,且事事如意。「新水」搶回來後,要供於神龕上祭神敬祖,給老人洗手。接著將糯米粑粑烤熟,先敬傳說中的英雄扎怒扎別,再分別獻給牛、農具以示慰勞。初一這天,活動限於寨內進行,主要的活動是到寨子東面的山崗上請年神。 初二 至初四,親友間帶酒、糯米粑粑、豬肉等相互拜年,老人接過年禮後,要給拜年者拴紅線祝福。出嫁的女兒亦攜女婿回家拜年。大年初五,全寨男子集體外出打獵,出發前,要舉行狩獵祭祀活動。正月十二日是滿年,全寨人將年神送回到山崗上,夜裡在村寨廣場歡跳蘆笙舞,第二天開始生產勞動,春節結束。
3.火把節
火把節是彝語支各族的共同節日,也是拉祜族繼春節之後的又一個重要節日。拉祜族有著本民族關於火把節來歷的傳說。相傳遠古時候,天神厄莎強迫人們在八月十五這天向他進貢,拉祜族英雄扎努扎別帶領人們進行反抗,厄莎一怒之下將太陽和月亮藏了七天七夜,天地一片漆黑。
扎努扎別采松明綁在水牛角上,將蜂蠟塗在黃牛角上,照亮大地。人們才得以耕種、收獲,戰勝了厄莎。
厄莎十分氣惱,設計害死了扎努扎別。
為了紀念扎努扎別,人們便在每年農歷六月二十四這天點燃松明火把,相沿至今,成為火把節。
火把節之夜,村寨中央立一對數丈高的大火把,由頭人或德高望眾者將大火把點燃,各家家長也將自家房前的火把點燃,持火把繞行房前屋後,田間地角,驅趕蚊蟲鼠蛇,青年們則圍著村寨廣場的大火把歡跳蘆笙舞,通宵達旦。
4.祭祖節
農歷七月十三至十五舉行。祭祖時,每家在神龕旁臨時擺一篾桌,將芭蕉、菠蘿、桃子、石榴、姜苗花、雞鳳花、養鳳花等祭品一一堆放在篾桌上,祭品堆數與去世的祖宗人數相同,插上香蠟,之後殺雞做飯,用最好的菜敬奉祖先。祭祖時要按去世祖先的輩分大小一一恭請回來過節,祈求他們保佑世人平安幸福。祭祖須邊祭三天,至十五日將祭品用一塊篾笆盛著送至寨外僻靜處,節日方告結束。
5.新米節
具體日期不定。在農歷的七、八月間稻穀黃熟時選一天。按習俗,這天所有人都要回到家裡,連牲畜也趕回家。新米飯做好後,先祭天神厄莎和祖先,然後按順序給牲畜、生產工具及狗各分一份,人最後吃。
6.二月八和月亮節
這類節日只有信佛教的拉祜族才過。時間分別為農歷二月初八和農歷八月十三至十五日。前者的主要活動是到佛房拜佛、喝佛水,求佛保佑人畜平安。後者除到佛房拜祭外,各家還由老人用新米飯、新鮮瓜果祭拜月亮。
7. 聖誕節
信仰____的拉祜族,在公歷12月25日過此節。節日清晨,男女老少身著節日盛裝,齊集教堂唱《贊美詩》(拉祜文),下午開展群眾性文體、社交活動並互贈禮品。禮品由教堂波管(管 理財 務的人)造冊登記,懸掛在立於廣場中央的竹竿上,由牧師禱告後點名領取。送禮品要送對方沒有的東西,青年男女之間則互贈對方心愛之物。各種文體活動多以比賽的方式進行,優勝者可獲得一定數量的獎金和糯米粑粑。聖誕節雖為西方宗教節日,卻帶有濃厚的拉祜族傳統節日特點。
在年節喜慶日子裡,除了跳蘆笙舞外,打陀螺和盪鞦韆也是拉祜族普遍喜愛的 娛樂 活動。打陀螺通常以比賽的方式進行,少則兩人,多則數十人,各為一方,每人持一陀螺和一根鞭子,先用鞭線將陀螺繞緊,然後扯動鞭子,陀螺即飛旋而出,以擊中對方的陀螺並使之停止轉動者為勝方。打陀螺不僅在寨內進行,有時寨與寨之間還各自選出代表隊開展比賽,風氣頗盛,民間亦有 諺語 雲「過年過到二月八,陀螺打到青草發」。盪鞦韆更是年節里不可缺少的活動。
8.八月月圓節。
農歷八月十五這天晚上,要把自己的瓜果和谷等選最好的拿來獻月亮,因為月亮為人們分明耕種的節令。當月亮升起的時候,各家把選來的南瓜、黃瓜、包穀、谷穗、水果等(其中梨是不可缺少的,梨是象徵青年男女幸福的日子開始了)擺在小篾桌上,拿到寨子後面祭山神的地方獻月亮。在月光下,全寨大人小孩圍著篾桌跳蘆笙,慶祝豐收。
9.拴紅線。
拉祜族拴紅線,是長輩對晚輩的一種祝願。兒女要出遠門,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回來,在上路之前,老人要給出遠門的兒女拴紅線,祝福他(她)一路平安,辦事順利。兒女從遠方歸來,也要拴紅線慶賀。無論誰當了英雄或當上官,寨子里最有威望的長者也要給他拴紅線,為他祝願。青年男女結婚時,長輩也要給新郎新娘拴紅線,祝願他們幸福,白頭偕老。拴紅線,拉祜語叫「吳開派」。紅線是用紅線四根、白線四根、黑線四根共十二根組成,拴線的時候,老人和有聲望的人圍坐在篾桌邊,篾桌上放一個盛有清水的大碗,用筷子把水順一方向攪動,把結起來的紅線留一線頭放入水中跟水一起轉動,紅線頭對准誰,誰就給被拴線的人拴線。拉祜族有一首拴線的歌:「金線銀線,比不上拉祜的紅線,拉祜的紅線啊,把希望拴在心上,把幸福拴在心上,拉祜的紅線啊,是吉祥幸福的線。」
拉祜族的由來
拉祜(hu)族與彝族、哈尼族、僳僳族、納西族、基諾族等屬於同一族源。
拉祜族源於甘肅、青海一帶的古羌人,早期過著游牧生活。後來逐漸南遷,最終定居於瀾滄江流域。其服飾也反映了這種 歷史 和 文化 的變遷,既具有早期北方游牧文化的特徵,也體現了近現代南方農耕文化的風格和特點。主要分布在雲南省瀾滄江流域的思茅、臨滄兩地區,相鄰的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及玉溪地區也有分布。其中,瀾滄拉祜族自治縣和孟連傣族拉祜族自治縣是最主要的聚居區。另外,作為跨界民族,緬甸、泰國、越南、寮國等國家也有16萬多拉祜人居住。他們主要從事農業。
拉祜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分拉祜納和拉祜西兩大方言。過去無文字,20世紀初西方傳教士曾創制過用拉丁字母拼寫的文字,因欠科學,未能推廣。新中國成立以後,創制了新的拼音文字。
拉祜族經濟以鋤耕農業為主,旱谷、水稻、玉米是主要作物。還建起了農機、製糖、制茶、采礦等地方工業。
拉祜族歷史悠久,其先民「屬古代羌人族系」,是從青海、甘肅一帶逐漸輾轉南下,進入雲南和中南半島的。拉祜族自稱「拉祜」,有「拉祜納」(黑拉祜)、「拉祜西」(黃拉祜)、「拉祜普」(白拉祜)等支系。史稱、他稱有「史宗」、「野古宗」、「苦聰」、「倮黑」、「磨察」、「木察」、「目舍」等。1953年4月,瀾滄拉祜族自治縣成立時,根據本民族人民意願,統一定族名為「拉祜族」。
拉祜族的禁忌
1. 飲食禁忌 。禁止用母豬及母獸肉做「剁生」,認為生命為母性所給,剁其肉會遭到所有獸鬼的報 復。禁食獻祭在路邊、樹林里的肉食,因為那是給 鬼神 吃的。忌諱在 屬雞 日嘗新,認為雞之 消化 能力強 ,屬雞日吃新米,常年肚子都餓得快。忌吃牛肉,《牡帕密帕》說拉祜族靠牛生存,故而不令不吃牛肉 ,牛死後還要將其埋掉。
2.住房禁忌。禁止住因難產死過人的房屋,否則後住者也會遭此厄運。禁止挪動房內的神桌,否則 會觸犯祖先和眾神。忌諱跨越房內柴頭,也不得坐在柴頭中間,否則將使犯忌者骨肉分離。
3.服飾禁忌。忌諱用破統裙的碎布縫補男子的衣服,否則男子打獵時會受槍傷或為野獸所傷。瀾滄 茨竹河一帶的拉祜族認為紅色不吉利,因而忌穿純紅色的衣褲,也禁止外人帶入紅毯子、紅手巾等物。
4.喪葬禁忌。禁止在不吉利的日子下葬,認為不吉利的日子送不走亡魂。忌諱單人參加葬禮,否則 其靈魂將與亡魂 配對 留在陰間,因而參加葬禮的人必須成雙成對。禁止將凶死者埋在公共墓地,否則凶 死事件會不斷發生。
5.婚姻禁忌。禁止在父母忌日辦婚事,否則將一世艱辛。新婚夫婦忌用有缺口的碗,否則生下的子 女也會缺嘴。
6.生養禁忌。孕婦禁止爬樹,忌諱摘瓜果,忌殺生,否則會流產。禁止丈夫在妻子 坐月子 的前12天 出遠門,否則嬰兒會受到「朴死鬼」的傷害。忌諱罵嬰兒,否則會遭「嬰兒鬼」的報復。
7.生產禁忌。 屬馬 日不下種,認為馬胃口大,會造成糧食欠收。玉米、蕎麥只能在 屬虎 日開種,因 虎不吃玉米、蕎麥,且能驅趕其他野獸,使莊稼豐收。忌諱在父母忌日下種,否則糧食會被陰間收走。 狩獵忌帶肉食, 捕魚 忌帶腌菜,否則獵神會發現肉食和臭味,致使漁獵無獲。忌諱在火塘邊商議獵事, 否則火炭會 通知 野獸逃走。忌諱進烤酒房不加柴火,否則會使出酒量減少。春節後第一次打雷,全寨停 止生產勞動一天,且不舂碓。
8.節日禁忌。禁止在大年初一下地幹活、砍柴、洗衣、舂碓、殺生、割菜、做生意、借東西、放養 牲畜等,按拉祜話說即是「凡動的不能打,凡綠的不能動」。忌諱在大年初一說錯話、做錯事。
猜你喜歡:
1. 拉祜族有什麼風俗習慣 拉祜族節日飲食習俗和婚俗信仰
2. 葫蘆節節日內容介紹和相關傳說
3. 56個民族傳統節日
4. 火把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及其方式
5. 火把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
9、五十六個民族的風俗習慣
蒙古族:蒙古族 蒙古族主要從事畜牧業生產,也有一部分從事農業。在牧區,蒙古族多住圓形氈房,俗稱「蒙古包」。蒙古包的門一定朝南開,爐子設在氈房正中天窗底下。在農牧區,蒙古族都住平房,室內有土炕。
2.回族: 在飲食上,回族人普遍吃牛、羊、駝等反芻類偶蹄食草動物,不吃馬、驢、騾、豬、狗肉,不吃動物血液和自死動物。尤其禁食豬肉。 回族有兩大節日即開齋節和古爾邦節,來源伊斯蘭教。齋戒為穆斯林「五功」之一。開齋節即是齋戒期滿的日子。一般在回歷的第九個月舉行齋戒、齋戒期滿,十月一日為開齋節。古爾邦節在開齋節後的第70天,回歷的十二月十日舉行。因為十二月十日是教徙赴麥加朝覲的最後一天,大家宰殺牛羊慶祝,聚餐聯歡。
3. 藏族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區及青海海北、黃南、果洛、玉樹等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甘肅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縣、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木土藏族自治縣以及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 藏族人信奉喇嘛教,即藏傳佛教。藏族人身穿長袖短褂,外套寬肥的長袍,右襟系帶,腳穿牛皮長靴。
4.苗族男子一般都穿對襟或左大襟的短衣,下穿長褲,系大腰帶,頭纏青色長巾。婦女大多穿大領短衣和百褶裙。山區苗族的住宅建築大多是「吊腳樓」,它是按照山坡的自然地勢,在下方和上方分別豎立較長和較短的木樁支撐,在樁上鋪樓板建築。樓上住人,樓下堆放雜物或關家畜。
5.阿昌族份蘇阿昌族男子穿藍、白色或黑色對襟上衣,下穿黑色褲子,也有穿左大襟上衣的.阿昌族人民性格開朗,又十分講禮好客。他們待客禮儀中盛行使用茶壇,這是一種煮茶的土陶用具。到阿昌族家中去做客,主人會先拿出酒壺倒上一小盅酒為來客洗塵,隨後又拿出茶壇,放上茶葉,倒上開水,放到炭火上煮一會,煮好之後倒進茶杯里,主客一道喝茶交談。
6.維吾爾族人待人講究禮貌。在遇到尊長或朋友時,習慣於把右手按在前胸中央,然後身體前傾,連聲問好。家裡來客都熱情招待。維吾爾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
7.哈薩克族男女都嫻善騎術。青年男子喜歡摔跤和刁羊,每逢節日和喜慶,牧民都要舉行各種騎術表演和比賽;「姑娘追」是青年們最喜愛的娛樂項目。
8.柯爾克孜族傳統服飾很講究。男子喜歡戴氈帽,上身穿白色綉有花邊的圓領襯衫,冬天穿黑、藍色「袷袢」,下身穿寬褲,著高筒靴。
9.錫伯族 錫伯族的村屯四周築有圍牆。忌食狗肉。西遷節是錫伯族人民不可忘記的民族節日,每逢農歷四月十八日這一天 ,人們都將隆重開展各種紀念活動。「抹黑節」是錫伯族人民另一個饒有風趣、獨具特色的傳統節日。
10.烏孜別克族的傳統服裝,以男女都戴各式各樣的小花帽為特點。烏孜別克族有自己的語言,信仰伊斯蘭教。烏孜別克族主要節日有「聖紀節」、「肉孜節」、「古爾邦節」等,孜別克族的傳統節日與當地其他信奉伊斯蘭教民族的節日基本相同,以肉孜節和古爾邦節為一年之中最隆重的節日。
11.塔吉克族家庭一般都是三代同堂,男性是一家之主。塔吉克族的節日與當地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柯爾克孜族等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基本相同,其節日食品也大致相似。每年齋月前的一個月,塔吉克人都要舉行巴羅提節。奇地前笛爾節是塔吉克族人最重視的節日,相當於漢族的春節,多在三月舉行。
12.塔塔爾族 為防止食品變質,每家倉庫或院內都壘挖一深坑,夏天放易腐食品,冬天將積雪和冰塊放進去,這種食品儲藏室叫「帕孜」,牧區的塔塔爾族適應游牧生活,住帳篷。
13.達斡爾族最大節日是春節,臘月三十那天要祭祖、掃墓,晚上玩個通宵,大年初一大家一起向長輩拜年、請安,然後男女老少穿上節日服裝,逐戶拜年。
14.滿族人很早就信奉薩滿教,每逢祭祖、祭天,要由薩滿戴上神帽,穿上裙子,繫上腰鈴,擊鼓起舞,邊禱邊跳。滿族人重禮節,有一個時期,小輩對老輩是三天一小禮,五天一大禮;三天見長輩要請安,五天見長輩要「打千」。
15.朝鮮族的傳統食品有冷麵、泡菜和打糕等。朝鮮族的先民,是從朝鮮半島遷入中國東北的朝鮮族人。朝鮮族民間有五大節日,至今仍然隆重歡度。這五大節日是:元日(春節)、上元(元宵節)、寒食(清明)、端午、秋夕。朝鮮族敬重老人的傳統很悠久,早在李氏朝鮮(1392-1910)時期,每年九月九日便被確定為老人安慰日。
16.壯族人喜歡吃腌制的酸食,以生魚片為佳餚,婦女有嚼檳榔的習慣。壯錦與南京的雲錦、成都的蜀錦、蘇州的宋錦並稱「中國四大名錦」。壯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著名節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節等,最隆重的節日莫過於春節,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鬼節、清明上墳、八月十五中秋,還有端午、重陽、嘗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
17.彝族男子通常穿黑色窄袖右斜襟上衣和多褶寬褲腳長褲,用長數丈的青布包頭。女子頭上纏包頭,有圍腰和腰帶。男女外出時都披「擦爾瓦」,形如斗篷,下綴長穗。彝族的傳統節日以火把節最為隆重
18.土家族:婦女愛穿左襟大袖短衣,滾花邊,下著八幅長裙或鑲邊筒褲,頭挽發髻,喜歡戴耳、項、手、足圈等銀飾物。男子穿對襟衣,多扣子。衣料多用土布或麻布,史書上稱為溪布、峒布。
19.布依族:男子大多穿多襟短衣或長衫,包藍色或白底藍方格頭巾。婦女大多穿右大襟上衣和長褲,或套鑲花邊短褂,或系綉花圍腰,也有穿大襟大領短襖,並配臘染百褶長裙的。在節日里,婦女還戴各種銀質首飾,臘染是布依族珍貴的手工藝品。
20.侗族:鼓樓是侗族村寨中別具一格的建築物,形似寶塔,是村民聚會、休息和娛樂的地方。各村寨都有鼓樓,有的高達13層,頗為壯觀。逢年過節,侗族人民便聚居在鼓樓前的廣場上,盡情歌舞。 21.白族服飾以藍、白、黑色為主,男女都包頭。他們喜歡吃酸、冷、辣味食物,還愛喝烤茶。白族信奉佛教,洱海地區寺院遍布,曾有「妙香古國」稱。
22.哈尼族人大多信奉多神崇拜和祖先崇拜,以「龍樹」為保護神。幾段打了結的繩子作為賬本,被哈尼人珍藏在家中最安全的地方。1957年,哈尼族創制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文字。
23.黎族生活在海南省最南端「天涯海角」地區。這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錢鈴雙刀舞、打柴舞、舂米舞等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
24.高山族的衣服主要用麻布、棉布製成,樣式各地不一。一般男子穿披肩、背心、短褂、短褲。婦女穿短上衣、圍裙和自肩上向腋下斜披的偏衫,在衣服上加刺紋綉,並佩戴用貝殼、獸骨磨成的裝飾品。高山族人民能歌善舞,精於雕刻和繪畫。
25.納西族喪禮一般為土葬.傳統節日中,比較盛大的有二月八日的三朵節和火把節。
26.水族服飾最有代表性的是女性的服飾。上衣為緊身窄長袖右開襟,襟沿鑲綉有花邊,與漢族的「姊妹裝」頗相似,但袖長而窄。身短而緊是與漢族「姊妹裝」的微小區別。
27.瑤族青年男女婚前交往比較自由,交往的方式主要通過對歌活動來進行。對歌一般出現在節日和婚娶等活動中,農閑季節青年男女串寨或走親戚也要進行對歌活動。
28.拉祜族的傳統節日為每年農歷十月十五至十七的「葫蘆節」,拉祜族人還在農歷六月二十四過驅蟲護糧的「火把節」、農歷八月間穀物成熟時過「嘗新節」。
29.僳僳族人世代遵奉的一些社會道德風尚,在這里,曾為道家老子所極力推崇的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理想社會情形,卻是早已深深融入僳僳人血脈的一種行為准則。刀桿節」的活動內容主要有兩項,一是「下火海」,二是「上刀山」。
30.怒族:村寨多分布在怒江兩岸的山腰台地上,房屋樣式有木楞房、千腳落地屋等,片石屋頂房是用地區特殊石材資源建蓋的特色住屋。怒族的飲食相對簡單,但也不乏自釀酒、「俠辣」、石板粑粑、漆油茶等風味獨特的民族特色食品。
31. 布朗族喜食竹筒飯以及各種副食、蔬菜、肉類。食垛生,食通過獨有方法製成的各種南咪、酸茶。還食用山野里的各種蟲類。
32.赫哲族——除夕,大家忙著做年飯,剪窗花,糊燈籠。初一,姑娘、婦女和孩子們穿上綉有雲邊的新裝,去親朋家拜年,用「魚宴」款待客人。有酸辣風味生魚、用味香酥脆的「炒魚毛」和大馬哈魚籽。民間詩人向人們獻詩、講故事。婦女們玩「摸瞎糊」、「擲骨頭」。青少年則進行滑雪、滑冰、射草靶、叉草球等比賽。
33.鄂倫春族——除夕,全家圍坐,共進晚餐。品山珍,喝美酒,吃年飯。青年人給家族及近親長者敬禮,叩頭請安。午夜,人們捧著樺樹皮盒或鐵盒繞馬廄數圈,祈祝六畜興旺。初一,著新裝互相拜年請安。青年男女聚在一起跳轉圈集體舞。有打獵舞,「紅果」舞,「黑熊搏鬥」舞等。
34. 普米族有成人禮的習俗,男女長到13歲時要分別舉行「穿褲子禮」和「穿裙子禮」。
35.佤族地區較多繪畫及雕刻像,雖相對粗糙,但卻充溢著早期人類的審美理想。繪畫見於大房子的木板壁上,用炭黑、石灰、牛血塗繪,圖案有動物、人物活動和山水等,畫法粗獷簡明,風格與在佤族地區發現的距今3000多年的滄源崖畫相類似。雕刻物則以人像、牛頭居多,放置於門頭及寨樁上。
36.京族——初一要拿上香燭到井邊燒拜,叫「買新水」,藏族婦女初一的天不亮就要從河裡背回「吉祥水」。認為初一的新水可以帶來福音和好運,能保一年的吉利。
37. 東鄉族——喜歡在春節期間打土仗,以示對養育自己的土地的熱愛之情。東鄉族開齋節又稱'爾德節',是東鄉族民間的傳統節日。按伊斯蘭教規定:伊斯蘭教歷每年九月是齋戒月份,這一月的開始和最後一天,均以見新月為准,齋期滿的次日,即為節日。因此,它既是民族節日,也是宗教節日。
38. 羌族——每家每戶要做各種油炸麵粉小牛、小羊、小雞等祭品,用以祭祀祖先和天神,過年要喝咂酒,大家圍壇而坐,由最長者唱《開壇詞》,然後用約二尺多長的麥管從左至右,依次咂飲。
39.景頗族——春節期間舉行「打靶」比賽。初一早晨,人們紛紛聚到賽場上,姑娘們把自己綉的荷包掛在竹竿頂端,射手射中吊荷包的細線算神槍手,姑娘們便獎給神槍手一碗香甜的米酒。
40. 德昂族婦女服飾的別致在於以「藤篾纏腰」為飾。德昂族民間傳統節日主要有潑水節、關門節、開門節、燒白柴等,大都與佛教活動有關。德昂族還有祭家堂、寨神、地神、龍、谷娘等祭祀習俗,其中以祭龍最富情趣。
41.保安族人民的風俗習慣明顯地受到伊斯蘭教教規的約束。結婚選在「主麻日」。保安族的節日同許多信奉伊斯蘭教的民族相同,如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祀日等,家家都要炸饊子、油餜、蜜圈圈和油香。
42.塔塔爾族的「撒班節」,又稱為「犁頭節」塔塔爾族節慶、禮儀食俗同當地其他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如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等相似。塔塔爾族的「撒班節」,又稱為「犁頭節」,多在春天風景優美的地方舉行,有歌舞,還有摔跤、拔河、賽馬等集體活動。
43.柯爾克孜族: 柯爾克孜族一年之中最大的節日是諾若孜節, 信奉伊斯蘭教,也有一部分信仰喇嘛教。
44.塔吉克族的許多傳統節日,與當地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柯爾克孜族等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基本相同。其節日食品也大致相似。每年齋月前的一個月,塔吉克人都要舉行巴羅提節。奇地前笛爾節是塔吉克族人最重視的節日,相當於漢族的春節,多在三月舉行。
45. 景頗族普通崇信原始多神,部分人信仰基督教。目瑙縱歌(目腦縱歌)是景頗族人民驅惡揚善,預祝吉祥幸福的傳統節日,一般在農歷正月十五之後舉行,為期2—3天。在景頗族的傳說中是天上太陽召集地上萬物參加的一種大型歌舞盛會,並由犀牛傳播至人間,後成為景頗族最盛大的節日。
46. 獨龍族有日食兩餐的習慣.過卡雀哇於每年冬臘月的某一天舉行(各地時間不一)。節期的長短常常以食物准備的多寡而定
47.中國俄羅斯族的風俗習慣與俄羅斯的俄羅斯族基本相同,多信仰東正教,使用俄語和俄文,也用漢、維、哈文。
48.裕固族是以畜牧業為主的民族。過去,他們不僅住的是毛氈帳篷,穿的衣服、鞋襪,吃的肉、奶是畜產品,而且生產和生活上用的大部分用具也都是毛皮製成的。現在,已有一部分人改為主要從事農業生產。裕固族主要信奉喇嘛教格魯派(黃教)。
49. 撒拉族的禁忌有:忌食豬肉、狗肉、驢肉、騾肉和死的畜禽肉及動物的血;嚴禁在清真寺內及其附近地吐痰或攜帶污濁之物進入清真寺;
50.仡佬族即中國古代「僚人」, 仡佬族很喜歡吃辣食,吃法很多仡佬族以農業為主,平坦地區多種水稻,山區旱地多種雜糧,屬稻作農耕經濟文化類型。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語族語支的歸屬,學術界尚無定論。也只有少數老人通仡佬語。信奉道教,有的也信奉佛教。
51. 錫伯族人喜愛騎馬射箭。因而,錫伯族享有「射箭民族」的美譽。他們能歌善舞,「東布爾」是錫伯族特有的彈撥樂器。錫伯族民間許多傳統節日,大都與漢族相同。如:春節、清明節、端午節等。西遷節是錫伯族人民不可忘記的民族節日,每逢農歷四月十八日這一天 ,人們都將隆重開展各種紀念活動。「抹黑節」是錫伯族人民另一個饒有風趣、獨具特色的傳統節日。
52. 拉祜族信仰大乘佛教和基督教。民間文學也極為豐富,傳統的樂器有「蘆笙」和「三弦」。 拉祜族除種植糧食以外,還大力種植甘蔗、茶葉、咖啡、橡膠。創辦了煉鐵、農機、采礦等,其中瀾滄鉛礦是全省著名的大型企業。
53.基諾族待客真誠,在民間一直保留「生分熟吃」的習俗,即捕獲到獵物之後,凡是見到捕獲者的人,生時都可分一份,熟時都可去吃,直到吃完為止。飲酒也是如此,只要客人不放杯,主人一定要奉陪到底。
54.珞巴族:珞巴,是藏族對他們的稱呼,意為南方人。多信巫教。主要從事農業,兼營狩獵,擅長射箭。
55.畲族:有客人到門,都要先敬茶,一般要喝兩道。有一種說法:「喝一碗茶是無情茶。」還有說法:「一碗苦,兩碗補,三碗洗洗嘴。」客人只要接過主人的茶,就必須喝第二碗。如果客人口很渴,可以事先說明,直至喝滿意為止。若來者是女客,主人還要擺上瓜子、花生、炒豆等零食。
56.漢族由於分布地區廣大,其傳統住房因地區不同而有不同的樣式。居住在華北平原的漢族,其傳統住住房多為磚木結構的平房,院落多為四合院式,以北京四合院為代表;居住在東北的漢族,其傳統住房與華北基本相似,區別在牆壁和屋頂,那裡的住房一般都很厚實,主要是為了保暖;居住在陝北的漢族,則根據黃土高原土層厚實、地下水位低的特點挖窯洞為住房,窯洞不僅冬暖夏涼,而且不佔耕地面積;居住在南方的漢族,其傳統住房以木建房為主,講究飛檐重閣和律卯結構。由於南方各地習俗和自然條件不同,在住房建築布局上也有差異。如丘陵山地的樓房依山而建,江浙水鄉則注重前街後河,福建的土樓龐大而美觀,蘇州的樓閣小巧而秀麗。 無論南方還是北方的漢族,其傳統民居的共同特點都是座北朝南,注重室內採光;以木樑承重,以磚、石、土砌護牆;以堂屋為中心,以雕梁畫棟和裝飾屋頂、檐口見長。
拓展資料
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中國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共有12.9533億人。其中漢族115940萬人,佔91.59%;少數民族10643萬佔8.41%(同1990年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增加了11692萬人,增長了11.22%;各少數民族人口增加了1523萬人,增長了16.70%)。
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中,漢族人口為1225932641人,佔91.51%;各少數民族人口為113792211人,佔8.49%。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增加66537177人,增長5.74%;各少數民族人口增加7362627人,增長6.92%
(參考資料 網路 56個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