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風俗文化
1、看明代風俗:明代婦女們怎麼過元宵節
由《金瓶梅》及相關史料看明代元宵節婦女服飾民俗
婦女的穿戴打扮,往往在節曰里表現得最為突出,甚至具有明顯的超乎節序的特色,形成節曰民俗一大景觀。明代市情小說《金瓶梅》i堪稱最好注腳,例如第二十四回,"話說一曰,天上元宵,人間燈夕。正月十**家歡樂飲酒。西門慶與吳月娘居上座,其餘李嬌兒、孟玉樓、潘金蓮、李瓶兒、孫雪娥、西門大姐,都在兩邊列坐,都穿著錦綉衣裳,白綾襖兒,藍裙子。惟月娘穿著大紅遍地通袖袍兒,貂鼠皮襖,下著百花裙,頭上珠翠堆盈,鳳釵半卸"。元宵節期間,除月娘外的婦女並沒有穿紅著綠,而是都穿白綾襖。但按照一般習慣,人們夏天多穿淺色衣服,冬天多著深色衣服,在數九寒天穿白似乎有悖常理,而這卻正是明代元宵節婦女服飾的殊俗。這種元宵節期間婦女喜穿白綾的習俗,在《金瓶梅》中有多處與此相關的描述,可與明代史料互為補充、印證。
元宵節婦女穿白的習俗,最早見於宋代。《武林舊事》記載:"元夕節物,婦人皆戴珠翠、鬧蛾、玉梅、雪柳、菩提葉、燈球、銷金合、蟬貂袖、項帕,而衣多尚白,蓋月下所宜也。" ii這是宋代婦女元宵之夜外出觀燈時的普遍裝束,不僅"衣多尚白",而且「玉梅」、「雪柳」等飾品皆為白色,尚白之風十分明顯。《金瓶梅》中女性角色在元宵節期間也多穿白綾襖,同時對婦女衣飾的描寫在刻畫人物性格、身份地位方面也起了很大作用。略舉數例:
第十五回 正月十五,李瓶兒請西門慶家女眷吃酒、看燈,"李嬌兒、孟玉樓、潘金蓮都是白綾襖兒",惟月娘是大紅妝花通袖襖兒。俗話說:"要待俏,三分孝"。白綾襖給人的印象是淡雅、俏麗,由此也增加幾分輕佻。此種儀態在元宵節這類全民參與的狂歡性節曰里是合乎情理的。吳月娘雖也是年輕少婦,但她的家庭地位和社會身份,使她不得不扮演莊重的角色,著裝要雍容華貴,舉止須莊重大方,以與主婦和"大娘"的身份相稱,不宜類同於一般人家的少女少婦,更不可仿效潘金蓮之流,所以她總是「大紅妝花通袖襖兒」。
第四十二回 王六兒來西門家作客,"頭上戴著時樣扭心 A 髻兒,身上穿紫潞紬襖兒,玄色被襖兒,白挑線絹裙子","不十分擦鉛粉,學了個中人打扮,耳邊帶著丁香兒"。王六兒畢竟是來別人家作客,盡管風流愛俏,還是"學了個中人打扮"。
第七十八回 也是元宵節,正逢放煙火的熱鬧時光,"藍氏已換了大紅遍地金貂鼠皮襖,林太太是白綾襖兒"。林氏年紀一大把且是來作客,尚不知著裝莊重一些,可見她是老不正經,與後文描寫她和西門慶通姦相互呼應。而何千戶娘子藍氏年齡不足二十,卻穿"大紅遍地金貂鼠皮襖",透露了她的自重。
元宵節看燈習俗興盛於唐宋,明朝建立以後,官方致力於恢復宋代習俗。而明代元宵節雖上承唐宋,但在世俗性和娛樂性方面,較前代又有很大的豐富,「走百病」為此時首見。
走百病這一習俗在明代詩歌和地方誌中均有相關描述。此俗的基本內容,萬曆間沈榜《宛署雜記·民風一》中有概括的表述:"元宵游燈市,......走橋摸釘,祛百病,(正月十六夜,婦女群游祈免災咎,前令一人持香辟人,名曰走百病。凡有橋之所,三五相率一過,取渡厄之意。或雲經歲令無百病,暗中舉手摸城門釘一,摸中者,以為吉兆。是夜馳禁夜,正陽門、崇文門、宣武門俱不閉,任民往來。廠衛校尉巡守達旦。)放煙火......部分地區還有登城、上廟、炙病、摸石等俗,亦屬大同小異者。"iii弘治間周用《走百病行》也描寫了走百病的主角和目的,"都城燈市春頭盛,大家小家同節令。姨姨姥姥領小姑,攛綴梳妝走百病。俗言此夜鬼空穴,百病盡歸塵土中。不然今年且多病,臂枯眼暗偏頭風。踏穿街頭雙綉履,勝飲
醫方二鍾水。"iv可見人們走百病是為了身體健康,但走百病並不一定全是婦女行為,如《正德江寧縣志》雲:"蕭鼓聲聞,燈火謎望,士女以類夜行(諺雲走百病)",只不過是男女分別結伴行動而已。v山東有的縣市也是男女同時走百病,或謂之走老貌。但大多數地區還是婦女們的活動,所以正德間刊《瓊台志》雲:"十六夜,男子稍避,婦女聚出,或探親、拋橋、揭廟,名曰走百病。"vi嘉靖間刊《常德府志》雲:"婦女相邀,成隊宵行,名曰走百病。"vii崇禎間《帝京景物略·燈市》雲:"婦女相率宵行,以消疾病,曰走百病,又曰走橋。"viii由此可見,走百病在南北方的情形大致相同,名目有走百病、踏太平、走雲橋、走橋摸釘等,大約皆緣行為的主旨而稱。
《金瓶梅》中寫了四次元宵節,至少用了十個回目,是書中著墨最多的一個節曰。其中尤以第二十四回的走百病最為詳細,主要是描寫合家歡樂飲酒過後,陳敬濟帶著婦女們出門放焰火、觀燈、探親。"後來陳敬濟帶著眾人走百病兒去,月色之下,恍若仙娥,都是白綾襖兒,遍地金比甲,頭上珠翠堆滿,粉面朱唇"。一路又放焰火,又觀燈,還去看了李瓶兒。回家走到家門前,發現韓嫂兒在喊叫罵,原來她跟人走百病去了,家中無人,被人剜開門偷了狗及其它一些東西。陳敬濟因走百病兒與金蓮等眾婦人嘲戲了一路兒。第十五回、第四十一回和第七十八回中也有七次直接提到「走百病」。
在走百病活動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婦女的衣著。明代《帝京景物略·春場》曰:"婦女著白綾衫,隊而宵行,謂無腰腿諸疾,曰走橋。至城各門,手暗觸釘,謂男子祥,曰摸釘兒。"ix此處說明婦女(至少是北京婦女)走百病時著白綾衫,《金瓶梅》中亦是如此。婦女在元宵夜晚走百病以及走百病時著白綾衫恰好證明《金瓶梅》確是用明代風俗寫宋代人情世故。
明代婦女不僅在走百病時穿白綾襖,在元宵節,甚至整個年節也多喜穿白綾襖做便裝。這仍然可以從《金瓶梅》中找到證據。
第十四回 "正月初九曰,李瓶兒打聽是潘金蓮生曰,未曾過子虛五七,就買禮坐轎子,穿白綾襖兒,藍織金裙,白寧步狄吉,珠子箍兒,來與金蓮做生曰。"(未曾過子虛五七,瓶兒就作俏麗打扮出門與人慶賀生曰,全無半點夫妻情義。)
白綾襖甚至於其他白色衣服,在元宵節期間很受婦女歡迎,上至主子,下至奴才歌妓,無人不愛。所以,春梅在正月十二曰向西門慶要白綾襖,又在元宵節那天得意洋洋地穿上了。可見元宵節期間穿白綾襖十分流行,婦女們都要趕個時髦。歌妓吳銀兒也不例外,她不要緞子衣服,巴巴的想要李瓶兒的舊白綾襖兒,最後得到素白綾襖" 圖襯著比甲兒好穿"。 第四十五回中,吳銀兒被月娘留下晚夕同眾娘們往妗奶奶家走百病兒去,但因為沒有白綾襖,因此在李瓶兒要賞給她東西時,她笑嘻嘻道:"實和娘說,我沒個白襖兒穿,不拘娘的甚麼舊白綾襖兒,與我一件穿罷。"李瓶兒道:"我的白襖兒寬大,你怎的穿?"叫迎春:"拿鑰匙,大廚櫃里拿一匹整白綾來與姐姐。""對你媽說,教裁縫替你裁兩件好襖兒。"因問:"你要花的要素的?"吳銀兒道:"娘,我要素的罷。圖襯著比甲兒好穿。"......須臾,迎春從樓上拿來 一匹松江闊機尖素白綾,下號兒寫著三十八兩,給了吳銀兒......。"
白綾襖盡管為不同階層的婦女所喜愛,但在正式宴會上卻絕無它的蹤影,《金瓶梅》第四十三回,仍是元宵節期間,"吳月娘與李嬌兒、孟玉樓、潘金蓮、李瓶兒、孫雪娥,一個個打
扮得似粉妝玉琢,錦綉耀目,都出二門迎接。"盡管李嬌兒、孟玉樓、潘金蓮、李瓶兒、孫雪娥等人在自家宴會上可以任意穿著,但在迎接喬五太太的正式宴會上,她們必須要穿得花團錦綉。穿白綾襖所表露的潛台詞說明它登不得大檯面,仍屬便裝。
為什麼婦女在元宵節都這么喜歡穿白色衣服呢?
宋代《武林舊事》雲:"元夕節物,婦人......衣多尚白,蓋月下所宜也。"x《帝京景物略》引薊州張宿《走百病》詩雲:"白綾衫照月光殊,走過橋來百病無。"xi《北京風俗雜詠》引高士奇《燈市竹枝詞》雲:"鴉髻盤雲插翠翹,蔥綾淺斗月華嬌。夜深結伴門前過,消病春風去走橋。"下注曰:"正月十六夜,京師婦女行遊街市,明月走橋,消百病也。多著蔥白色綾衫,為夜光衣。"xii以上材料均強調了同一個因素:月光。而元宵夜月光皎潔,婦女穿白衣,即"夜光衣",會顯得更加鮮明奪目、漂亮飄逸,同時也有了幾分輕佻的意味。由於明代社會對婦女的禁錮十分嚴重,婦女在平曰出遊機會不多,因此在元宵節這樣一個類似狂歡節的曰子里,更需格外放縱自己,炫耀自己,展示自己的美好與愉快。穿上白色衣服,可與月光相媲美,正所謂是「蔥綾淺斗月華嬌。」
白色衣衫有不同面料,因綾質感華麗高貴,頗能顯示、襯托穿者的身份,所以白色面料中以綾最為流行,而白綾又以松綾最佳。所謂松綾,乃明代松江府所產之綾布,故稱之為"松綾"。《雲間據目鈔》卷二"記風俗"曰:"綾布,乃松郡中土產。昔年綾尚厚重,今皆用輕且薄者。"xiii《金瓶梅》中也提到了這一點。第六十六回 ,西門慶道:"明年先打發崔大哥押一船杭州貨來,他與來保還往松江下五處置買些布貨來發賣。"第四十五回,"迎春從樓上拿來一匹松江闊機尖素白綾,下號兒寫著『重三十八兩『,遞與吳銀兒。"依據明朝的度量衡,十六兩等於現在的一市斤,一匹松綾還不到二斤四兩,確實如《雲間據目鈔》所言,當時崇尚"輕且薄者"。
雲間實為松江。松江、上海一帶是我國棉織業的發源地。它最初發展於元代,到明代進入全盛時期。《農政全書》引《松江志》說:"(松江)綾、布二物,衣被天下。"xiv清葉夢珠《閱世編》卷七也說:"吾邑(屬於松江的上海)地產木棉,行於浙西諸郡,紡織成布,衣被天下,而民間賦稅,公私之費亦賴以濟,顧種植之廣,與埂稻等。"又說:"棉花布,吾邑所產已有三等,而松城之飛花、尤墩、眉織不與焉。上闊尖細者曰標布,出於三林塘者為最精,周浦次之,邑城為下,俱走秦、晉、京、邊諸路,......其較標布稍狹而長者曰中機,走湖廣、江西、兩廣諸路,價與標布等。前朝標布盛行,富商巨賈操重資而來市者,白銀動以數萬計,多或數十萬兩,少亦以萬計,以故牙行奉布商如王侯,而爭布商如對壘,牙行非籍勢要之家不能立也。"xv這與《金瓶梅》中的描寫幾乎完全一致。松江府的白綾銷到北方,除了白綾本身的質量以外,與此俗也不無關系。
〈〈金瓶梅》中所寫乃山東地帶的風俗人情。但是元宵節婦女走百病時穿白衣的風俗並非源於山東本土,而原是北京的時尚。蒙陰公鼐《都城元宵曲》曰:"白 B 裁衫玉滿頭,短 C 髽髻學蘇州。"黃陂蔡士吉《元宵曲》雲:"朗莫看燈去走橋,白綾衫氅撒嬌嬌。"薊州張宿《走百病》詩雲:"白綾衫照月光殊,走過橋來百病無。" xvi這些詩歌均引自專門記述北京風土景物的《帝京景物略》,它們對北京元宵節曰習俗的描寫,證明明代的確有這種節俗。
民俗具有播布性,一旦遇到了合適的社會土壤,很快會向其他具有類似社會條件的地區傳播。明萬曆間王象春《齊音·元宵》曰:"喜看稚子放河燈,獅石圍欄士女憑。闊髻高裙京樣盡,
此宵又著白松綾。"下注曰:"郡城舊俗朴,衣裝草野。近乃漸靡,趨步京師,唯恐不肖。元宵,婦女必著松綾,則燕京時尚也,惜濟民苦為效顰京師。此服最為不吉:白,兵象也;綾,凌也。婦女著之,又陰屬也。況上元初春,盛德在木,正宜隨木色尚青,顧乃從金尚白,以殺伐之議,傷長養之仁。識微君子,胡不謹至於斯!"xvii從該詩所注來看,元宵節婦女必著白綾,是北京的時尚。明成祖定都北京以後,北京成為全國政治,文化中心,自然具有巨大的輻射作用。但更為重要的是,明代資本主義萌芽,市民階層盛行享樂之風,趨新求異心理使濟南百姓拋卻舊俗,"趨步京師"並"為恐不肖"。濟南作為山東省會,自然而然的向山東其他地方產生影響,《金瓶梅》中元宵節婦女穿白綾襖也就不足為怪了。
男子也有穿白綾襖的,《金瓶梅》第四十六回寫西門慶在元宵節那天的裝束:"西門慶帶忠靖冠,絲絨鶴氅,白綾襖子。"愈發顯得西門慶浮浪。而且婦女並非只在元宵節期間穿白,平曰也穿,如第十一回,"西門慶恰進門檻,看見二人家常都帶著銀絲 A 髻,露著四鬢,耳邊青寶石墜子,白紗衫兒,銀紅比甲,挑線裙子,......"。第五十九回,"鄭愛月兒......上著白藕絲對衿仙裳,下穿紫俏翠紋裙,腳下露一雙紅鴛鳳嘴。"也是平曰裝束。婦女們平曰用白綾做衣服,也用白綾來打扮孩子,這也許只有像西門慶這樣具有"潑天富貴"的人家才做得到。第四十三回,"忽見迎春打扮著,抱了官哥兒來。頭上帶了金梁緞子八吉祥帽兒,身穿大紅氅衣兒,下邊白綾襪兒,緞子鞋兒,胸前項牌符鎖,手上小金鐲兒。"官哥兒的打扮是典型富家孩子的打扮。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成書年代在清朝初葉,書中人物卻是明末時人,自然帶有明朝的習俗。該書第五十四回寫童奶奶的裝束:"戴著金線七梁 A 髻,勒著鏡面烏綾包頭,穿著曰月油綠對襟潞綢夾襖,白細花松綾裙子,玄色段扣雪花白綾高底弓鞋,白綾挑綉膝褲,不高不矮身材,不白不黑的顏色,不醜不俊的儀容,不村不俗的態度。" xviii童奶奶對白綾格外偏愛,裙子、鞋子、褲子都用白綾製成,這顯然是平曰的服飾,童奶奶簡直是一個"老來俏"。
《金瓶梅》元宵節婦女愛穿白綾襖的節俗,在明代十分普遍,以至白綾衫(襖)在明代成了元宵節物,婦女必備。不惟如此,白色衣服在平曰也是很受人喜歡的便服。因此,由《金瓶梅》我們可以一窺明代婦女習俗,婦女元宵夜走百病時穿白綾乃是其中服飾民俗之一。這在服飾民俗史上也是一個獨特之處。
2、明朝的春節習俗你知道有哪些嗎?
沈榜、明萬曆十八年(1590年)曾任順天府宛平縣知縣,在任期間留心時事,搜尋掌故,根據署中檔案材料編著了《宛署雜記》,它記載了明代社會政治、經濟、歷史地理、風俗民情、人物遺文等資料,在北京史書匱乏的封建社會,它實際是宛平的縣志,也是北京最早的史書之一。
沈榜宛署雜記記載了明代京城百姓的一些過年方式,對了解古代春節民俗有一定幫助。
四百餘年前的京城,正月初一一大早起來,一家之主就會帶領全家拜天地、拜祖先的牌位,然後給長輩祝壽,全家一起做“匾食”。若是出門遊玩,路上見到了親戚朋友,小輩就當街給長輩磕頭行禮。匾食是北地方言,泛指餛飩、水餃之類的麵食。如今許多地方有春節包餃子的習俗,大約就是由此沿襲下來。至於祭神祭祖的儀式,也是隆重而嚴格的。把草紙剪成紙錢,和以不同的供品,分別供奉於祖先牌位和神像前。祖先牌位的供品為三牲熟食,紙錢在三天後焚毀;神像前則供以果子素食,紙錢在過了元宵之後才焚毀。
無論男女老幼,在節日期間皆以金箔紙折成飛鵝、蝴蝶、螞蚱等形狀的飾物,插在頭上,用於烘托喜慶氣氛,名為戴“鬧嚷嚷”。大的鬧嚷嚷有巴掌那麼大,小的如銅錢大小。一般人都是戴一個,也有故意炫富的有錢人,在頭上插滿了鬧嚷嚷。
明代的煙花爆竹已經有了相當高的製作水平,品種有數百種之多,可以表現出逼真的花草人物等圖案。煙花從製作材料和形態上進行區分:用泥包裹的叫“砂鍋兒”;用紙包裹的叫“花筒”;用筐封裝的叫“花盆”;只發出聲響的叫“響炮”;能飛上天空的叫“起火”;飛上天空後發出響聲的叫“三級浪”;在地上旋轉的叫“地老鼠”。一些權貴大戶人家,每年都會請巧手匠人製成各色煙花,在除夕通宵燃放,一年僅是放煙火就要數百兩銀子,相當於一個縣一年的財政收入。
從正月初十到正月十六,是賞燈的日子。每年的這個時候,各地的制燈工匠和商人紛紛雲集京城,把自己的產品拿到東安門外迤北大街售賣。燈市上形形色色的花燈,應有盡有,專程前來觀賞的人摩肩接踵,男女皆有,熱鬧非常。正月十四開始試燈,各種花燈開始點亮懸掛;正月十五燈會正式開始;正月十六罷燈。
罷燈這天晚上,京城的婦女會結伴夜遊,由其中一人持著點燃的香在前面走,其餘的人跟在後面,名為“走百病”,祈禱在新的一年裡無災無咎。如果走過的地方有橋,就三五個婦女相攜而過,取度厄之意。在城門處,婦女還會在黑暗中摸索城門釘,如果能摸到,就是吉兆。這一夜,正陽門、崇文門、宣武門都通宵不閉,任由百姓往來,士卒校尉則通宵巡邏,維持秩序。至此,年才算是真正過年。
3、明朝與清朝的端午節,在民間和宮廷各有哪些獨特的習俗?
明清年代的端午節最具特色的食物是粽子。早在西晉,粽子就成了端午節的指定食物。到了明清時期,它已經演變成一種現代流行的角餃子,其味道也形成了南方咸、北方甜的格局。喝葯酒也是端午節的一大習俗。
明清時期主要飲用唐菖蒲酒和雄黃酒,菖蒲酒能通過血脈,穿心蓮酒則更為特殊。雄黃本身具有毒性,加熱後會在一定條件下形成砷,但具有很大的葯用價值。明清時期,端午節穿「五毒」香囊很受歡迎。
「五毒」是指蠍子、蟾蜍、蛇、蜘蛛、蜥蜴種,祖先認為這五種生物是劇毒的東西,五月份,五毒圖案綉在熏香袋上,裝滿艾葉、雄黃等驅邪物,以攻擊毒物,安全度過端午節。在端午節前的一天,女孩們常常採摘樹葉,縫香袋,在端午節的下午把她們扔在胸前或辮子上,以驅除邪惡。
端午節是皇帝經常選擇促進君主和朝臣之間的關系。他們通常獎勵朝臣、茶、歌迷和招待宴會。清朝皇帝有多好,他會在節假日看大部分的戲劇。端午節的表演有很多節日特色,除了看戲外,雜耍也是必不可少的。嘉慶時期,皇室大多在圓明園觀看「台灣館」表演,這是一種微型戲劇。表演者們在龍舟上架起舞台,在水面上航行,而王室則在愛麗舍宮的水上觀看。這個木偶戲是由全家人獨自在皇宮觀看的,就像今天的木偶戲一樣。
4、明代的禮儀
1、稽首:跪拜,兩手拱合,叩頭至地並停留一段時間。用於朝臣見君主;
2、頓首:扣頭觸地即禮畢。用於下級見上機;
3、空手:類頓首,但俯頭至手與心平,不觸地。用於官員對尊敬的人;
常禮:
1、揖手:直立,兩臂合攏向前伸直,右手微曲,左手附其上,兩臂自額頭下移至胸,同時上身鞠躬四十五度。用於比自己地位高的人;
2、拱手:類揖手,只是身子和胳膊不用動。用於同級;
3、答禮:頷首致意。用於對下級;
兩名同級官員相遇時,行揖手或拱手兩次。地位不同時,低級者向右側移動,揖手兩次,高位者點頭答禮。如果地位差大,同上,高位者可以不答禮。若差別甚大,低級者行頓首或拜首(跪地一次,叩頭四次),高官不答。官員聚會時,主持人只點頭致謝。胥吏見文官,必下跪,行拜首兩次。學生見老師,百姓見官員時,行拜首禮。百姓間不許拜首。
明朝對皇帝最大的禮是五拜三扣頭——長跪,俯首至手(這叫拜)五次,叩頭至地(這叫扣)三次,然後起身,拱手侍立——用於最正式的場合(官員三年一次的入京朝見,貢士在殿試、傳臚時行禮)。一般三拜四拜,然後起身侍立。接聖旨時要跪。官員參與祭祀或對人表達感激時一般到四拜。
5、古代明朝人怎樣過年 明朝過春節有哪些習俗
正月初一,是正旦節。自年前臘月廿四祭灶之後,宮眷、內臣就開始穿葫蘆景補子和蟒衣。各家都蒸點心,儲備肉類,以備春節期間一二十日之費。三十日歲暮,就開始互相拜祝,稱為「辭舊歲」。大飲大嚼,鼓樂喧囂,以示慶賀。門旁值桃符板、將軍炭,貼門神,室內懸掛福神、鬼判、鍾馗等畫。床上懸掛金銀八寶、西番經輪,或編結黃錢如龍。櫓楹插芝麻稈,院中焚柏枝柴,稱為「(火育)歲」。
從歲暮、正旦開始,都頭戴「鬧蛾」.用烏金紙裁成,畫上顏色裝就。或用草蟲、蝴蝶簪於頭,以應節日之景。有些則戴小葫蘆,其大僅如豌豆,稱為「草里金」,二枚值銀二三兩不等。
正月初一五更起,焚香放紙炮,將門栓或木杠在院子地上拋擲三次,稱為「跌干金」。飲椒柏酒,吃水點心,其實就是扁食,既現在的餃子。在餃子里偷偷包上銀錢一二,得之者以卜一年之吉。這一天互相拜祝,稱為「賀新年」。
立春前一日,順天府在東直門外迎春,凡勛威、內臣、達宮、武士赴春場跑馬,以比較優劣。到了第二天立春之日,不論貴賤,都吃蘿卜,稱「咬春」。又互相請吃宴會,吃春餅和萊。再用綿塞耳,取其聰明。
6、明朝的人文和風俗習慣有哪些?
太多了,參加以下著作
市井生活參見《水滸傳》故事是宋朝的,但是作者是明朝的,所以對話,習慣都是按明朝的走
官宦貴族參見《紅樓夢》作者是清朝初年的,基本沿襲明朝的體質,服飾等描寫也是明朝的
7、明清時期的端午節,都有哪些獨特習俗?
說起為何要過端午節,可能最多回答是:紀念屈原。相傳屈原投江自盡後,大家為了保護他的屍身,所以向江中拋入粽子引開魚蝦。然而其實早在屈原之前,端午節就已經存在了。
在上古時期,人們以“龍”為圖騰,所以當時所謂的“端午”,就是用來祭祀龍祖的節日。到了漢朝,南北經濟文化得到交流,各地風俗也相互融合。為了方便大家過節,朝廷便規定每年陰歷五月五日為“端午節”。
相傳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但在此之前便有了端午節。
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戰火不斷,這時端午最主要的習俗就是“辟兵繒”,也就是在手臂上纏繞五彩絲線,有防避兵災、瘟疫的說法。《風俗通》記載:
“五月五日以五彩絲系臂,名長命縷,一名續命縷,一名辟兵繒,一名五色縷,一名朱索。”
唐朝時國家走向強盛,這時候端午節就多以娛樂活動為主了,其中以龍舟競渡最為盛行。皇帝在這天會宴請大臣,與民同樂。而宋朝又多了“貼天師符”的習俗。遼、金大致吸收宋朝時的習俗,不過增加了射柳、擊鞠等活動。
那麼明清時期的端午節,都有哪些獨特習俗呢?其中又有哪些延續至今?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明清時民間和宮廷有不同習俗,所以我們分開來講,先說說民間。
賽龍舟是端午節最受歡迎的活動之一
一、食棕
粽子是每年端午節“雷打不動”的指定食品,不僅如此,如今每到端午節,還會引發甜粽、咸粽的“爭論”。有些家庭還會自己製作粽子,這樣既能享受家庭和樂的氛圍,還能按心意製作各自喜歡的口味。
在古代,粽子也是端午節必不可少的食品,這點民間、宮廷倒是很統一。清朝時,宮中還會有專門的“粽席”。在開席之前,還會有“射粽”的游戲,誰射中就將粽子賞賜給誰,對於得到賞賜的人來說,這是端午節最好的祝福。乾隆皇帝的詩篇中就寫過:“親教宮娥群角粽,金盤射得許先嘗。”
端午節必不可少的食品,粽子。
二、飲雄黃酒
說起這個,就想起《新白娘子傳奇》中,許仙在端午節勸白素貞飲雄黃酒的橋段。明清時期,雄黃酒和菖蒲酒,是最熱門的飲品,雄黃本身有毒,但一般都取微量放入酒中飲用,有殺菌驅蟲解五毒的功效。
另外,人們還會把雄黃酒灑在房中,或是塗在自家孩子的臉上,目的是以其刺激的氣味來驅趕毒蟲,辟邪求平安。如今很多地方,仍然保留這一習俗。
雄黃酒有殺菌、驅蟲、解五毒的功效。
三、用菖蒲製品
菖蒲主要是用來製作用品的,比如蒲劍、蒲人,這些懸掛起來都有辟邪之意。而在明清時期,人們大多都製作蒲鞋,在端午這一天,京城中無論貴賤,人人都會穿一雙蒲鞋。如今在一些地方,也會有蒲鞋販賣,在鄉下,一些老人也會親自製作蒲鞋,到端午這天送給子孫。
四、泡艾蒿
艾蒿是很好的中葯材,每到端午節這天,人們就會用艾蒿泡水洗臉,甚至是洗澡,這樣做是為了除去一身污穢,辟疫。除此之外,明清還有佩戴艾虎的習俗,家中長輩還會讓孩子穿虎紋褂、虎紋鞋,戴虎頭帽,再用雄黃酒在額頭上寫個“王”字。同治皇帝年幼時,就曾在端午打扮過老虎模樣,長輩這樣做,是希望孩子能夠茁壯成長。這些習俗現在都還有,筆者小時候每年都會泡艾蒿。
可愛的虎頭鞋。
五、配五毒
明清時期,大家會佩戴“五毒”香囊。古人認為蠍子、蛤蟆、蛇、蜘蛛、蜥蜴都是劇毒之物,而五月又被大家視為“惡月”。因此他們會在香囊上,綉上五毒圖案,再裝上艾葉、雄黃等辟邪之物,以求接下來都平平安安。
如今佩戴“五毒”香囊的習俗,似乎很少見到了。不過現在有些地方,母親會在端午節前做好黃布鞋,在端午節這天繪上“五毒”圖案,送給孩子穿。
這些就是明清時期,民間的一些習俗,可以看到的是,其中很多都延續至今。但是宮廷中的習俗,如今便不再有了,至於原因,大家看了就知道。
“五毒”香囊
一、賜物
既然是“賜”,那就代表只有皇帝才有資格,大清早就亡了,如今根本就沒有皇帝,所以這一習俗,自然就隨著封建王朝的覆滅而消失了。那麼明清時期,皇帝都會賞賜給大臣些什麼呢?
主要賞賜的就是布料、茶葉和扇子。其實在唐朝的時候,就有皇帝在端午賜布料的先例了,杜甫的詩中就寫過:“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自天題處濕,當暑著來清。意內稱長短,終身荷聖情。”
到了明清,宮里會舉行射柳、龍舟賽等活動,皇帝會根據名次,賞賜不同等級的布料,這又讓賞賜多了一絲趣味性。
茶可解暑祛熱,扇子又是古人夏天必備之物,所以皇帝也會在端午節賞賜這些給大臣。
明清皇帝會在端午節這一天,賞賜大臣布料、茶葉和扇子
二、看戲
古人沒有電視機,也沒有電影院,每逢節日就只能看戲。在端午節這天,往往都會演出相關的節目,就好比《五毒傳》、《五花洞》等等。嘉慶皇帝曾經還御命排演過《混元盒》大戲,表面上是講張天師斬妖除魔,實則是為了歌頌天子聖明,國家昌盛。
看戲的習俗如今很多地方都沒有了,因為條件不再允許。當然這說的只是端午節這天看戲,戲曲是我國傳統文化,是不可能消失的。只是端午節大家如今很少看戲,取而代之的是看龍舟賽、看電視,或者是外出旅遊。
如今在全國各地,都保留著不同的端午習俗,就比如河北人民會吃櫻桃、桑葚,據說是吃了櫻桃、桑葚,可全年不誤食蒼蠅。陝西人民會“耍娃娃”,就是用綾帛縫小角黍,下面再縫上一個小人偶。
再比如甘肅的孩子會掛“鴨蛋絡子”,就是挑好看的鴨蛋,裝在綵線結成的絡子中,掛在胸前。四川石柱還有“出端午佬”的習俗,是說由四個人用兩根竹竿,抬起一張大方桌,桌上鋪有紅毯,毯上放著一個用竹篾編的“騎虎道士”,然後敲鑼打鼓,上街遊行。
8、求明代的文化民俗
我先查了大概,細節我再查查
民族文化大融合的
明代民俗
明永樂皇帝定都北京,不僅延續了漢族幾千年的文化傳統和民風民俗,同時也保留了遼、金、元三個朝代少數民族在京城留下的部分民俗。明代北京的民風民俗是中華各民族文化和民俗大融合的具體體現。
人口遷移帶來民風民俗的轉變
明朝初年,為了鞏固北京皇都的地位,促進經濟發展,先後往北京進行過3次大的移民。移民的重點地區是山西和江浙兩地。但這3次移民主要是充實京城勞動力,因此也就多數落戶到了京郊。到永樂年間,為充實北京的經濟和文化,又「徙直隸蘇州等十郡,浙江等九省富民實北京」。這些江南富戶中,有許多選擇在景色宜人、商業繁榮的西城落戶。
來自於中原地區和江南地區的習俗和禮儀,表達了人們企盼幸福、平安、長壽、吉祥的願望,也密切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封建社會里人們在生活中的最大願望就是生兒育女,以延續香火。當時在婦女臨產之前,娘家人都會送去雞蛋和果羹等物,祝福女兒生育順利,俗稱「催生」。嬰兒出生後,父親要帶著禮物請長輩或德高望重的人給孩子起個乳名。乳名一般都是祝福孩子吉利長壽,如「百歲」、「長生」、「小順」、「福子」、「玉珠」等。但也有人認為給孩子起個太好的乳名會「折福減壽」,於是給孩子故意起個卑賤的乳名,認為這樣會更容易養活。還有的乾脆給男孩起個女孩的乳名,甚至給男孩留個小辮兒,穿個耳朵眼兒,戴個耳環。孩子生下的第三天或滿月,家人會集親友為孩子洗浴,俗稱「洗三」。民俗中還有給新生兒「過百天」一說,嬰兒出生100天,父母把雙方親友聚到一起,吃頓像樣的飯,說些祝願的話,祈禱孩子能長命百歲。
到了明代,居住在西城的南方人不斷增多,帶來了江南的婚俗。開始流行「下茶禮」,即訂親時男方向女方家送茶禮,暗寓結婚後永不反悔。茶禮分為大茶禮和小茶禮兩種。大茶禮是送衣服、首飾等,有錢人家除送錦衣以外,還要送金銀珠寶等首飾。小茶禮以果羹為主,果品的數量分為四和六或十六,「四」是二雙,有「好事成雙」的寓意,也有「四平八穩」的含義;「六」在中國傳統民俗中有「六六大順」的寓意。
婚禮則以漢族傳統習俗為主。結婚前一天要行「催妝」禮,男方家會給女方家送一張炕席、兩只雄雞以及一些生活用品。結婚當日,新媳婦要舉行「過門」儀式。新郎到新娘家接親時,把一個馬鞍放在地上,讓新娘從上面邁過去,取其諧音叫做「平安」。進新房之前,在洞房裡撒五穀和花生、栗子、大棗、桂圓等乾果,盼新娘「早生桂(貴)子」。婚禮當中要拜天地、拜父母,並且行「合巹」禮,就是新婚夫婦在新房內共飲合巹酒,象徵著兩者連為一體。結婚3日以後新娘「回門」,娘家要將一些飲食和服飾送給女兒,同時要拜訪男方的親戚,稱作「三朝」。「過門」一個月後,新娘要回娘家住一段時間。
在小孩兒周歲時,講究「抓周」,陳列幾種生活用品或不同職業的用具,讓孩子信手去抓,抓著哪個,則預示著孩子是否聰明賢德或未來干哪行。
明代的喪葬制度主要以土葬為主,只有信佛的人和少數貧困市民死後還是火葬。當時,按照風俗,家裡死人後要發喪3日。死者的家人向親朋好友發訃告,門前掛出喪牌,寫明死者的壽命年月。發喪時,死者的長子要摔盆,兒女也行披麻戴孝禮。葬後3日,家人要到墳墓行祭奠之禮,俗稱「暖墓」。此外,親屬還要服喪。服喪也有很多規矩,比如要穿素服,布鞋要縫白布,兒子孫子百日之內不刮臉、不理發,服喪期間要閉門謝客,當官的要謝職回家守喪,不能參加各種喜慶活動等。通常子女為父母或妻子為丈夫服喪的時間是3年,同胞兄弟、孫子為祖父母、胞侄為伯伯叔叔服喪是1年,一般親戚服喪百日。過了「百日」,守喪的親友便可在「禮」上有所放鬆,一般的人家也可從吉,即恢復正常的生活了。
集中展示民間風俗的廟會
明代的北京西城,寺廟和道觀眾多,如都城隍廟、護國寺、白塔寺、葯王廟、崇雲觀、白雲觀、歷代帝王廟等一些廟宇都非常有名。隨著歷史的演變,這些廟宇不但是信徒進香、禮拜的地方,也成了廣大民眾聚會的場所。開廟之日,便成了人們交易日用生活用品和民間藝人演出的場地。到了後來,這些廟會逐步演變為商業性和娛樂性的集市,也可以說就是北京民俗的「展覽會」。
9、在明朝的時候,都有哪些荒誕的婚姻習俗呢?
每個朝代都有自己的風格。在文化的表達上,很難堅持。在歷史的選擇上,不同的文化在主線的控制下會在外觀上發生變化。婚禮和文化有風俗的關系。因為只有當世界認可並成為習慣的時候,文化才體現在這個習慣上。
如果只講明朝的風俗,會導致史書枯燥。不如換個角度,用現代的眼光去看待明朝婚禮的風俗背景。與現代觀念對比分析後,也能更直觀地感受到明朝的風俗特色。
1.結婚年齡太早了
在明朝的婚禮中,結婚年齡和生日首當其沖。因為在社會上層,為了防止意外,婚禮選擇會在合適的年齡進行;但在傳統的「多子多福」思想中,普通人都希望自己的後代快速繁衍,所以明朝的早婚年齡就成了一大特色。
到了明朝,男人16歲,女人14歲,就可以結婚了。相對於現在20歲的結婚年齡,明朝的結婚年齡真的太早了。到了初中的年紀,你的人生又要面對另一個伴侶了。對於自己對生活的認知,我沒有確切的答案,但我需要先了解異性。從教育和生活的角度來說,過早結婚真的不容易,也不理智。
2.娶妻並非易事
除了明初結婚年齡之外,娶嬪妃的嚴格性也成為一大特色。古代史上公認男人娶小妾。為了滿足人口的需求,娶幾個女人無疑是最好的解決辦法。但在古代,娶妾也是需要物質支持的。
到了明代,納妾的負面影響逐漸顯現。比如妻子與妻子之間的不和諧,以及混亂的影響等等。,明朝的法律對納妾做了更嚴格的規定。
「凡以妻為妾者,杖一百。老婆,老婆,職員九十,正確的說法是「官員娶音樂家為妻,職員六十,離婚」……在明朝法律中,娶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古代想娶嬪妃的願望在明朝是無法實現的。
3.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當然,作為封建王朝,明代婚禮的主線離不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因為在婚禮的選擇上,古人認為獨立選擇婚姻往往與混亂聯系在一起。為了防止亂象的發生,由父母和他人來規范是一個合理的解決辦法。
然而在今天的現代文明中,人性的進步和解放推翻了這種古老的約束。或許擔憂是對的,但在自由選擇的人性中,人類的文明和發展才能取得更好的進步。你不能總是帶著恐懼拒絕大多數事情。因為在未知的事情上,只要你善於發現長遠的價值,這種勇氣是值得肯定的。
殘留的影響
除了風俗上的儀式和明朝的特點,我們還能看到明朝婚俗的影子。但在兩性的婚姻生活中,也有古代婚禮的負面影響。負面影響不是明朝獨有的。在婚姻關系中,中國傳統的固本思想成了最大的「罪魁禍首」。
1、婚姻中荒謬的事情
為了增加婚禮的喜慶程度,結婚是一件相對文明的事情。但在混亂中,人性的殘酷和扭曲也有所體現。明朝為了防止結婚的影響,「新娘的衣服鞋子都是用線縫的,可能會導致超脫和混亂」。
所以結婚真的可以提高婚禮的喜慶氣氛,但是野蠻行為真的是不允許的。婚禮前,做好禮儀的安排和准備,是處理過度婚姻的關鍵。當然,杜絕這種不文明行為也是一種智慧。
2.男尊女卑的狹隘思想
在明朝和古代歷史上,只有男性可以寫離婚證,而女性的離婚證是不被承認的。這就證明了在古代的婚姻生活中,男人優於女人。首先,在古代經濟中,男性創造的價值高於女性。其次,在傳統觀念的影響下,女性一直是男性生活的附庸。
在現代文明中,女性的權利和價值得到了極大地解放。然而,這種固化的古代思維仍然影響著現代生活。只有平等對待兩性婚姻生活,才能獲得合適的生活環境。因為知識的力量,人們有了一個相對公平的競爭平台。
3.母憑子貴的傳統觀念
在古代傳統家庭中,男性一直是家庭後代繁衍的關鍵。比如明廷太子之爭,士大夫的宗族繼承,都是以男性為主線。在族譜記載中,女性常隨姓,男性有自己的名字。為了確保她們在家庭中的地位,婦女重視母親的觀念已經成為她們價值觀的一種表現。
不過實際考慮,生男生女是很自然的。因為孩子,無論男女,都有自己的價值。只要你給他們無私的愛,孩子就會由衷地感受到,用感恩的心回報父母。而且隨著女性權力的提升,母親比孩子更珍貴的觀念逐漸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