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風俗
1、《易經》在中華文化中的地位作用及影響
地位:
群經之典,大道之源,在六經之中占首位,囊括了六經,因為六經大約就是說理,但易經包括理數象占,完美詮釋了中華文化,很古老,神秘。在一些外國人眼裡,中國人或中國神秘大概是因為中國人的思考方式和行為方式,作息時間,字,詞語的組成,還有一些流傳下來的風俗習慣等,都跟這本書有很大關系,德國的數理哲學家萊布次尼還據易經的陰陽爻(0.1)發明了二進制。
作用影響:
國內:對後來的造字,造詞,中醫,命理,預測和五行等的借鑒和影響有很大關系。可以說《易經》成就了今天的炎黃子孫,華夏名族。也是中國成為了「四大文明古國」之一。
國外,就是使世界的聯系跟進一步,加強了易經思想的傳入、交流和發展。完善了中外的思想,掀起一股文化研究潮流。
2、易經中1—100吉利數字
易經中1—100吉利數字
易經中1—100吉利數字,吉利數字對我們的選擇也是很重要的,比方說有人在買房子的時候要買幾樓,車牌號喜歡什麼數字等,那你知道易經中1—100吉利數字是什麼嗎?
易經中1—100吉利數字11、易經1一吉祥數:1到100之內那個是吉利的數字
88(發發)
66(大順)車牌121解讀。
易經中的象數理分別是什麼
18(是發)1~99的數字吉凶。
16(是順)
6(順)
8(發)
98(久發——就是一直發)
96(久順——就是一直順)
99(天長地久)
拓展回答:
吉祥數字,是中國人們比較相信某些數字可以給自己帶來好運,這些數字就是吉祥數字。
2、易經1一吉祥數:易經妙算中的幾組數字代表甚麼
《易經》之陰陽兩儀,3寸3身,4梢4象,5行5臟,6合,7星,8卦,9宮,天干為10,地支。《易》學中的數字奇偶是「陽奇陰偶」:即「天1地2,天3地4,天5地6,天7地8,天9地10。」並且特以9、6為陰陽的代表,凡陽爻皆稱為9,凡陰爻皆稱為6。「95」1詞來源於《易經》。現在流傳下來的《易經》版本聽說為周文王所演,因此也稱為《周易》。
《周易》卦的首卦為乾卦,乾者意味天,因此也就成了代表帝王的卦象。乾卦由6條陽爻組成,是極陽、極盛之相。從下向上數,第5爻稱為95,9代表此爻為陽爻,5為第5爻的意思。95是乾卦中**的爻,乾卦是卦的第1卦,因此95也就是卦3百爻的第1爻了,成了帝王之相。這里的「9」本不是具體的數字,而是辨別數字陰陽屬性的符號。
後來人們把「9」和「5」作為具體的數字來應用,竊以為1來是為了契合代表帝王的「95」之爻;再者,「9」和「5」兩個數字在建築上的使用也是非常符合美學原則的。車牌尾號21絕命怎麼辦。
3、易經1一吉祥數:易經中的象數理分別是什麼
1、象,是卦象,《易經》有64卦構成,每一個卦都是大自然中天、地、山、火、水、風、雷、坎、澤等各種自然形態的組合變化所出現的自然現象。卦有卦象,是指一個卦的總體現象,也叫大象;還有對每個卦每一個爻在其位置中的現象也叫小象(爻辭),簡單地說就是各種現象。這些現象既是自然和現實社會中政治、君子、民眾,家庭等的現象。
這些現象中有真的,也有假的,有正面的,也有反而的,更有好與壞,真與假,正與反等都包含其中的現象。而正是這些復雜、雙重的象才包含著一定的理。最不吉利的門牌號。
2、數,就是現象所包含的數,《易經》所指的數,不是數學上的定數,明確且**。而是一種現象,如一生二、即表示一樣事物包含著陰陽兩面,一樣事情,包含著正反兩面,而陰陽這二面的結合,又成了二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又進升到六十四卦,這就是說《易經》中的數,不僅只是一種現象的數字,而又是包含著一定理。通常我們所指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大天干,也同樣指1-10的.數字,其中,1、2,表示甲乙,而甲乙也正是五行屬性的木,甲為陽,乙為陰,如此,1、2不只是簡單的數字,而是陰木和陽木的象徵。
當這些數字搭配在一起時,就成了某種陰陽和五行搭配的暗示或表現了。
3、理,是象跟數合起來所得的規律。象離不開理,象中有理;數也離不開理,象是理的外在表現或載體,理是透過象的背後,所包含或人們推斷出來的理,可以運用於其它事物且准確的理,數也如此。
《易經》通過一個個的象和若乾的數,闡明了大自然的規律,君子處世之道乃至國事、家事、個人養身之事等無所不含的理。
易經中1—100吉利數字2易經里陽數最大最吉利的數字是什麼?
「1」。在中國傳統文化中,「1」是最吉利的數字1、2、3、4、5依次與生、老、病、死、苦相對應(6又為生,以此類推)。木匠做門的尺寸,畫匠畫堂屋中梁所寫字的個數等都必須遵守此規則。
「2」。「2」意味著完美,意味著陰陽平衡,二逢喜。
「3」。古「有歲寒三友」,「三軍將士」。今又諧音為「升」、「上」。頗受不少人偏愛。
「4」。與「2」一樣,「4」意味著完美,意味著陰陽平衡,天分四方,年分四季。可惜有人說它不該與「死」諧音。
(2)易經風俗擴展資料
《周易》內容包括《經》和《傳》兩個部分,但一般認為它是秦漢時期融匯而成的作品。《經》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說明(卦辭、爻辭),作為占卜之用。《傳》包含解釋卦辭和爻辭的七種文辭共十篇,統稱《十翼》,相傳為孔子所撰;
一般認為它形成於秦漢時期,並非出自一時一人之手。關於《易傳》為孔子所作的說法,宋代以來學者已有疑議。《周易》占測只屬其中的一大功能,其實《周易》囊括了天文,地理,軍事,科學,文學,農學等豐富的知識內容。
易經中1—100吉利數字31~9最吉祥的數字是哪一個?
最吉祥的數字是4。
近十幾年來,中國人對4這個數字似乎越來越忌諱,原因即在於4與「死」諧音。但這個諧音諧的有點莫名其妙,它和普通話一點搭不上,一個去聲,一個三聲,這一音之差,謬以千理。這個謬誤原來源於現代南方某地的方言發音,對於方言來講發音不準的話,4和「死」很容易讀音相同。
大量的古代風水文獻,梳理了中國南北的禮儀、風俗、傳統從來沒有發現說「四」是不吉利的數字。實際上4自古以來就是被我們的先輩們在10個數字中專門挑選出來的吉祥數字,中國民俗中自古就有「喜四」之說,往往與富貴、幸運、吉祥連在一起,而沒有任何災禍之意。
(2)易經風俗擴展資料:
一、「四」從字形上看:兒孫滿堂,人丁興旺
漢字「四」是四面用欄桿圍著個小「兒」,當寶貝一樣護著,平平穩穩,意味著四方形的住宅里兒孫滿堂,人丁興旺。築建房宅的首要要求是「四平八穩」,所以自古以來「四」就是房宅之吉數。
阿拉伯數字「4」象旗幟。它是所有數字裡面的旗幟標桿。「0像雞蛋、1象鉛筆、2象小鴨、3象耳朵、4象旗幟、5象鉤子、6象豆芽、7象鐮刀、8象手銬、9象蝌蚪」。
二、「四」就諧音上看:神聖、祥和、傳承
諧音就是利用漢字同音或近音的條件,用同音或近音字來代替本字,產生辭趣的修辭格。
3、易經中「匪寇婚媾」到底是什麼意思?
古代氏族社會禁止族內通婚,周朝貴族乃保留著「族外婚」的傳統。當時認為:「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即同族同姓男女結婚,不利於後代的蕃衍。與外族通婚,路途遙遠,這在交通不便的古代來說,迎親就成了困難之事。古代流行一種「假搶婚」的儀式。迎親的隊伍騎馬駕車來了,為了怕引起人們的誤會,一路喊著:「匪寇婚媾」(意為:我們不是來搶婚的,而是來迎親的)。
「匪寇婚媾」在《周易》卦爻辭中一共出現三次:
1、屯六二:屯如邅如,乘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貞不字,十年乃字。
2、賁六四:賁如皤如,白馬翰如。匪寇婚媾。
《象》曰:六四當位,疑也。「匪寇婚媾」,終無尤也。
3、睽上九:睽孤。見豕負塗,載鬼一車,先張之弧,後說之弧。匪寇婚媾,往,遇雨則吉。
【解讀】
1、屯卦初二三四五組成大離;賁卦下離,三四五上組成大離;睽卦上離,互體下離。離的反象是坎,坎為寇,故離可系辭曰:非寇,即匪寇。
2、屯卦六二與九五相應。賁卦六四與初九相應。暌卦上九與六三相應。相應,有婚媾之象。
3、屯卦六二、賁卦六四,都是震變兌,震為雷,兌為澤,所謂雷澤歸妹也。暌上九之動,暌卦變歸妹卦。歸妹即婚媾。
4、屯卦六二處於下卦震之中爻,賁卦六四處於互體上卦震之中爻,賁卦上九,變卦為震,震為車馬,故曰乘馬乘車。
【「乘馬競婚」歷史溯源】
山東大學廖群教授發表於《文史知識》1999年第9期《〈易·爻〉「匪寇婚媾」新解》提到:
《詩經》婚嫁詩多提馬,這本來已被解釋為一般的迎娶而已習以為常,現在看來,其中有些篇中的「馬」諸如《周南·漢廣》「之子於歸,言秣其馬」,《豳風·東山》「之子於歸,皇駁其馬」等,未嘗不可以設想為曾有的乘馬競婚的一種遺痕。
《大雅·綿》歌唱周先公古公亶父率族眾遷岐奠定基業的事跡,首章言「未有家室」,次章先言「來朝走馬」,於是才「爰及姜女,聿來胥宇」,就古公亶所處的時代及該詩的結構層次看,這「走(跑)馬」似乎也值得深思。
這種種跡象表明,遠古時代極可能確曾有過一種可稱之為「競賽求婚」的締婚風俗。應該是媒妁禮聘婚姻之前、母系對偶婚向父系家庭婚過渡時期一種特殊的締婚形式,《周易》「匪寇婚媾」等爻辭則為這種已逝的文化現象留下了永久的回響。
4、周易與中國傳統文化
首先寫總論,述說其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極其深遠巨大
再分述,一,對道教的影響,像陰陽八卦五行等等皆可論述
二,對儒家的影響,易列為五經之一,為儒家必修之經典,孔子為之注等等
三,對士大夫的影響。使士人按易經所揭露的很多道理為行事准則,如乾掛,九五飛龍在天,六九則剛不可持,使士知急流勇退,如謙卦皆是好卦爻,故士知謙遜等
四,對老百姓的影響,像算命卦爻,比如我們的婚喪嫁娶,日常生活的很多道理都是從易經中出來的
五,對中國周邊國家的影響,加上不斷吸收的外來文化,在我們的歷史發展中與自身文化的融和等等
最後總結一下,闡述一下就可以了
5、為什麼很多人認為周易是迷信呢?
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為什麼?這是現代人的認知已經先入為主地認為周易就是占卜的,而占卜就是迷信!加上現代很多“大師”也是說自己是用周易去給大家占卜的,當然有高人,但更多的是江湖術士,而且還是那些不學無術招搖撞騙的人,因為他們的“言傳身教”使得周易被貼上迷信的標簽!
其實如你所說,這群認為周易是迷信的人大多是沒有好好讀過周易的,或者認為周易是迷信而不屑於去讀的,那麼問題來了?我們不了解一個事物就去否定它,而且否定它也拿不出有力的證據,這樣真的可取嗎?我想當然不是,但現在很多人就這樣做了,自以為“我就不認同你,但我說不出為什麼”,那麼,我簡要談談他們是什麼心理。
首先, 急功近利,想一蹴而就。就比如如果有什麼周易速成班、周易高級班之類的,或許很人多願意去學,因為速成嘛!用最少的時間去得到最好的東西,誰都願意。但是事與願違,我們都知道做任何事都是需要努力的,需要一個過程,拔苗助長是不行的。周易產生的年代久遠,加上歷朝歷代沿革和戰亂等諸多原因,很多內容經過了刪改或者散遺,又或者被剪切保留在其他書籍里,支離破碎,只留下難懂的原文,沒有參照,無從入手,難免讓人生厭,不像現在學一門什麼語言,還有字典可查,周易是沒有字典的,只有上千年來的古籍,需要深耕其中找出真諦,還原真相。這是一件艱苦的事情。
其次,太過於期待周易的占卜,認為什麼事都可以通過占卜解決。不如說,有人和我說,你不是懂周易嗎?那你給我占卜一卦,看看今天吃了什麼菜,我吃的心情如何如何?說實在的這是純粹找茬的吧!凡事有為又不為,不一定懂了全都要為才算懂,總不能說,你會寫字就一定能夠寫成驚天動地的文章吧?所以你要是拒絕這些人這樣的要求,他們立馬就變臉了,說你看都說周易是騙人的吧,這么簡單的東西都測不出來,就是裝神弄鬼忽悠人。說實在的,這也是一種心態,我遇到過,但我笑而不語。
最後,這與近代歷來的歷史和國情有關,晚清以來,政局動盪,深受外國侵辱,加上西方的科學技術,堅船利炮確實比我們的文化要更能開拓疆土,加上學風守舊、學人淪喪,導致有學識之人紛紛效仿西方,不學無術之人紛紛以周易行走江湖,混口飯吃也就顧不得讀書的真諦了,導致近百年來,周易與江湖騙術緊密相連,最後百姓不僅假的不信,真的也不信了,再說近三百年來再也沒有李淳風、劉伯溫那樣的人,甚至連蔣大鴻那樣的都沒有了,根本沒有一個能夠力挽狂瀾,改變世人看法的人,也沒有人再願意做這樣的事,所以周易之理不顯也是有其歷史原因的。
那麼,周易到底是不是迷信呢?我認為不是,雖然後世假託周易之名編了很多與迷信相關的事和書籍,但是這都是冰山一角,掩蓋不了周易的本質,我們追根溯源就可以看到,周易與上古天文學、歷法、國家政事、農事生產有很大的關系,可以說是類天畫地用於人,也就是說它既是人們生活的總結,又是知道生活的准則。在現在看來,盡管周易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但在數千年前其無疑是十分受用的。
歡迎關注朴易堂國學易學文化,留言交流周易文化。
6、易經是講什麼?20分請認真回答,我會回覆你們的答案!會加分
這個問題非常復雜.
易經是一部原始人類發展史,她以歷史為背景,以趨吉避凶為宗旨.人的思想受到社會的限制/法律與風俗.因為易經以天/人合一,人道也就是天道.
凡事有數,但不是定數.
有因果報應,易經教人趨吉避凶,就是要用人的行為來決定事情的後果.在易經中,最大的報應是破壞生態環境.第一次在旅卦,火/山 旅.人為的用火燒山驅獸,毀壞生態環境,報應是十個太陽同時升空的災害.配套出羿射九日的故事.
另一次是比卦,原來以為得到更多的耕地是好事.超限量墾荒破壞的大地植被,大量的水土流失積淤河道,造成水災,造就了大禹.
所以說有因果報應,最快的報應是自殺.最大的個人報應是殺人,其次是觸犯法律/天道.
這就是所說的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有一首歌叫二朋里來唱得好,誰種下仇恨他自己遭殃.
一舉一動並沒有註定,而是可以用自己的行為來達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努力學習就會得到好成績,辛勤勞動會得到好的回報,違反法律得到的就是制裁.
7、中國古代的風俗禮儀
禮儀即禮節與儀式。中國古代有「五禮」之說,祭祀之事為吉禮,冠婚之事為嘉禮,賓客之事為賓禮,軍旅之事為軍禮,喪葬之事為凶禮。民俗界認為禮儀包括生、冠、婚、喪四種人生禮儀。實際上禮儀可分為政治與生活兩大部類。政治類包括祭天、祭地、宗廟之祭,祭先師先聖、尊師鄉飲酒禮、相見禮、軍禮等。生活類禮儀的起源,按荀子的說法有「三本」即「天地生之本」,「先祖者類之本」,「君師者治之本」。在禮儀中,喪禮的產生最早。喪禮於死者是安撫其鬼魂,於生者則成為分長幼尊卑、盡孝正人倫的禮儀。在禮儀的建立與實施過程中,孕育出了中國的宗法制(見中國宗法)禮儀的本質是治人之道,是鬼神信仰的派生物。人們認為一切事物都有看不見的鬼神在操縱,履行禮儀即是向鬼神討好求福。因此,禮儀起源於鬼神信仰,也是鬼神信仰的一種特殊體現形式。「三禮」(《儀禮》、《禮記》、《周禮》)的出現標志著禮儀發展的成熟階段。宋代時,禮儀與封建倫理道德說教相融合,即禮儀與禮教相雜,成為實施禮教的得力工具之一。行禮為勸德服務,繁文縟節極盡其能。直到現代,禮儀才得到真正的改革,無論是國家政治生活的禮儀還是人民生活禮儀都改變成無鬼神論的新內容,從而成為現代文明禮儀。
古代政治禮儀
①祭天。始於周代的祭天也叫郊祭,冬至之日在國都南郊圜丘舉行。古人首先重視的是實體崇拜,對天的崇拜還體現在對月亮的崇拜及對星星的崇拜。所有這些具體崇拜,在達到一定數量之後,才抽象為對天的崇拜。周代人崇拜天,是從殷代出現「帝」崇拜發展而來的,最高統治者為天子,君權神授,祭天是為最高統治者服務的,因此,祭天盛行到清代才宣告結束。
②祭地。夏至是祭地之日,禮儀與祭天大致相同。漢代稱地神為地母,說她是賜福人類的女神,也叫社神。最早祭地是以血祭祀。漢代以後,不宜動土的風水信仰盛行。祭地禮儀還有祭山川、祭土神、穀神、社稷等。
③宗廟之祭。宗廟制度是祖先崇拜的產物。人們在陽間為亡靈建立的寄居所即宗廟。帝王的宗廟制是天子七廟,諸侯五廟,大夫三廟,士一廟。庶人不準設廟。宗廟的位置,天子、諸侯設於門中左側,大夫則廟左而右寢。庶民則是寢室中灶堂旁設祖宗神位。祭祀時還要卜筮選屍。屍一般由孫輩小兒充當。廟中的神主是木製的長方體,祭祀時才擺放,祭品不能直呼其名。祭祀時行九拜禮:「稽首首」、「頓首」、「空首」、「振動」、「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肅拜」。宗廟祭祀還有對先代帝王的祭祀,據《禮記·曲禮》記述,凡於民有功的先帝如帝嚳、堯、舜、禹、黃帝、文王、武王等都要祭祀。自漢代起始修陵園立祠祭祀先代帝王。明太祖則始創在京都總立歷代帝王廟。嘉靖時在北京阜成門內建立歷代帝王廟,祭祀先王三十六帝。
④對先師先聖的祭祀。漢魏以後,以周公為先聖,孔子為先師;唐代尊孔子為先聖,顏回為先師。唐宋以後一直沿用「釋奠」禮(設薦俎饌酌而祭,有音樂沒有屍),作為學禮,也作為祭孔禮。南北朝時,每年春秋兩次行釋奠禮,各地郡學也設孔、顏之廟。明代稱孔子為「至聖先師」。清代,盛京(遼寧沈陽)設有孔廟,定都北京後,以京師國子監為太學,立文廟,孔子稱「大成至聖文宣先師」。曲阜的廟制、祭器、樂器及禮儀以北京太學為準式。鄉飲酒禮是祭祀先師先聖的產物。
⑤相見禮。下級向上級拜見時要行拜見禮,官員之間行揖拜禮,公、侯、駙馬相見行兩拜禮,下級居西先行拜禮,上級居東答拜。平民相見,依長幼行禮,幼者施禮。外別行四拜禮,近別行揖禮。
⑥軍禮。包括征伐、征稅、狩獵、營建等。
古代生活禮儀
①誕生禮。從婦女未孕時的求子到嬰兒周歲,一切禮儀都圍繞著長命的主題。高禖之祭即是乞子禮儀。此時,設壇於南郊,後妃九嬪都參加。漢魏時皆有高禖之祭,唐宋時制定了高禖之祀的禮儀,金代高禖祭青帝,在皇城東永安門北建木製方台,台下設高禖神位。清代無高禖之祭,卻有與之意義相同的「換索」儀式。誕生禮自古就有重男輕女的傾向。誕生禮還包括「三朝」、「滿月」、「百日」、「周歲」等。「三朝」是嬰兒降生三日時接受各方面的賀禮。「滿月」在嬰兒滿一個月時剃胎發。「百日」時行認舅禮,命名禮。「周歲」時行抓周禮,以預測小兒一生命運、事業吉凶。
②成年禮,也叫冠禮,是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禮儀。冠禮從氏族社會盛行的男女青年發育成熟時參加的成丁禮演變而來。漢代沿襲周代冠禮制度。魏晉時,加冠開始用音樂伴奏。唐宋元明都實行冠禮,清代廢止。中國少數民族不少地區至今還保留著古老的成年禮,如拔牙、染牙、穿裙、穿褲、盤發髻等儀式。
③饗燕飲食禮儀。饗在太廟舉行,烹太牢以飲賓客,重點在禮儀往來而不在飲食,燕即宴,燕禮在寢宮舉行,主賓可以開懷暢飲。燕禮對中國飲食文化形成有深遠的影響。節日設宴在中國民間食俗上形成節日飲食禮儀。正月十五吃元宵,清明節吃冷飯寒食,五月端陽的粽子和雄黃酒,中秋月餅,臘八粥,辭歲餃子等都是節日儀禮的飲食。在特定的節日吃特定的食物,這也是一種飲食禮儀。宴席上的座次,上菜的順序,勸酒、敬酒的禮節,也都有社會往來習俗中男女、尊卑、長幼關系和祈福避諱上的要求。
④賓禮。主要是對客人的接待之禮。與客人往來的饋贈禮儀有等級差別。士相見,賓見主人要以雉為贄;下大夫相見,以雁為贄;上大夫相見,以羔為贄。
⑤五祀。指祭門、戶、井、灶、中(中室)。周代是春祀戶,夏祀灶,六月祀中溜,秋祀門,冬祭井。漢魏時按季節行五祀,孟冬三月「臘五祀」,總祭一次。唐、宋、元時採用「天子七祀」之說,祀司命(宮中小神)、中、國門、國行、泰厲(野鬼)、戶、灶。明清兩代仍祭五祀,清康熙之後,罷去門、戶、中、井的專祀,只在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灶,與民間傳說的灶王爺臘月二十四朝天言事的故事相合,國家祀典採用了民間形式。
⑥儺儀。濫觴於史前,盛行於商周。周代的儺儀是四季驅邪逐疫。周人認為自然的運轉與人事的吉凶息息相通。四季轉換,寒暑變異,瘟疫流行,鬼魂乘勢作祟,所以必須適時行儺以逐邪惡。儺儀中的主神是方相氏。兩漢,儺儀中出現了與方相氏相配的十二獸。魏晉南北朝隋唐沿襲漢制,儺儀中加入了娛樂成份,方相氏和十二神獸角色,由樂人扮演。至今仍有遺存的貴州土家族儺堂儀最為完整典型。
【春節】我國傳統習俗中最隆重的節日。此節乃一歲之首。古人又稱元日、元旦、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稱春節,是在採用公歷紀元後。古代「春節 」與「春季」為同義詞。春節習俗一方面是慶賀過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樂、五穀豐登、人畜興旺,多與農事有關。迎龍舞龍為取悅龍神保佑,風調雨順;舞獅源於鎮懾糟蹋莊稼、殘害人畜之怪獸的傳說。隨著社會的發展,接神、敬天等活動已逐漸淘汰,燃鞭炮、貼春聯、掛年畫、耍龍燈、舞獅子、拜年賀喜等習俗至今仍廣為流行。
【元宵】我國民間傳統節日。又稱正月半、上元節、燈節。元宵習俗有賞花燈、包餃子、鬧年鼓、迎廁神、猜燈謎等。宋代始有吃元宵的習俗。元宵即圓子,用糯米粉做成實心的或帶餡的圓子,可帶湯吃,也可炒吃、蒸吃。
【寒食】我國民間傳統節日。節日里嚴禁煙火,只能吃寒食。在冬至後的一百零五天或一百零六天,在清明前一、二日。相傳,春秋時晉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大臣介子推曾割股啖之。重耳做國君後,大封功臣,獨未賞介子推。子推便隱居山中。重耳聞之甚愧,為逼他出山受賞,放火燒山。子推抱木不出而被燒死。重耳遂令每年此日不得生火做飯,追念子推,表示對自己過失的譴責。因寒食與清明時間相近,後人便將寒食的風俗視為清明習俗之一。
【清明】我國民間傳統節日。按農歷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陽歷算則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此時天氣轉暖,風和日麗,「萬物至此皆潔齊而清明」,清明節由此得名。其習俗有掃墓、踏青、盪鞦韆、放風箏、插柳戴花等。歷代文人都有以清明為題材入詩的。
【端午】我國民間傳統節日。又稱端陽、重午、重五。端午原是月初午日的儀式,因「五」與「午」同音,農歷五月初五遂成端午節。一般認為,該節與紀念屈原有關。屈原忠而被黜,投水自盡,於是人們以吃粽子、賽龍舟等來悼念他。端午習俗有喝雄黃酒、掛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鬥百草、驅「五毒」等。
【乞巧】我國民間傳統節日。又稱少女節或七夕。相傳,天河東岸的織女嫁給河西的牛郎後,雲錦織作稍慢,天帝大怒,將織女逐回,只許兩人每年農歷七月初七夜晚在鵲鳥搭成的橋上相會。或說:天上的織女嫁給了地上的牛郎,王母娘娘將織女抓回天庭,只許兩人一年一度鵲橋相會。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婦女們趁織女與牛郎團圓之際,擺設香案,穿針引線,向她乞求織布綉花的技巧。在葡萄架下,靜聽牛郎織女的談話,也是七月七的一大趣事。
【中秋】我國民間傳統節日。又稱團圓節。農歷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在八月之中,故稱中秋。秋高氣爽,明月當空,故有賞月與祭月之俗。圓月帶來的團圓的聯想,使中秋節更加深入人心。唐代將嫦娥奔月與中秋賞月聯系起來後,更富浪漫色彩。歷代詩人以中秋為題材作詩的很多。中秋節的主要習俗有賞月、祭月、觀潮、吃月餅等。
【重陽】我國民間傳統節日。《易經》將「九」定為陽數,兩九相重,故農歷九月初九為「重陽」。重陽時節,秋高氣爽,風清月潔,故有登高望遠、賞菊賦詩、喝菊花酒、插茱萸等習俗。唐人有「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詩句。
【臘日】我國民間傳統節日。這是古代歲末祭祀祖先、祭拜眾神、慶祝豐收的節日。臘日通常在每年的最後——個月(臘月)舉行,南北朝時臘日已固定在農歷十二月初八。有吃赤豆粥、祭拜祖先等習俗。佛教的臘八粥後也滲入臘日習俗。
【除夕】我國民間傳統節日。農歷十二月三十日晚,家家在打掃一清的屋裡,擺上豐盛的菜餚,全家團聚吃「年飯」。此夜大家通宵不眠,或喝酒聊天,或猜謎下棋,嬉戲游樂,謂之「守歲」。零點時,眾人爭相奔出,在庭前攏火燃燒(古稱「庭燎」,取其興旺之意),並在這「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的「三元」 之時搶先放出三個「沖天炮」,以求首先發達,大吉大利。此時,爆竹聲、歡叫聲響成一片,一派「爆竹聲中除舊歲」的景象。
8、被指迷信的《易經》中都有哪些科學道理?
《周易》是一座神秘的殿堂,作為中國最古老、最著名的典籍之一,它的流傳,已有近三千年的歷史.在浩盪的歷史長河中,雖然人們對它眾說紛紜,褒貶不一,但我們卻都時刻感受到它的影響,不僅中國文化高深層次的思維模式、倫理觀念、審美意識、價值系統、哲學思想等要素,可以從《周易》里找到自己的根.而且民間文化、風俗習慣、日常言行、生活准則、天文歷法,也可以從它那兒尋到自己的源.它如此深奧古澀,又是那麼的神秘莫測,至今仍然散發著誘人的光彩.
那麼,《周易》究竟是一部什麼樣的書呢?它有什麼內容?竟會造成那麼濃厚的神秘感?請讓我們舉起理智的火炬,打開它沉重的大門,邁步跨入這座神秘的殿堂吧!
一、《周易》是中國文化的源泉和象徵
中國人最善於臨機決斷,以不變應萬變,中國哲學認為人既然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也是人的一部分,那麼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是再平常不過的了.人們也就的理由相信,人類可以依據自然的變化來預告人類的前景.《周易》一書正是這一文化傾向的最佳的實例.
正因為《周易》有著如此的文化內涵,所以在春秋戰國時代,它就已經被人們看作「聖人之書」人們通過對《周易》的研究,既汲取了許多有價值的因素,也逐漸形成了一種專門的學問――易學.年復一年,代復一代,易學研究經歷了不同的階段,繁衍出種種流派,《周易》一書也得到了長期流傳,而且久盛不衰.
同時,《周易》在民間的流傳也更是如火如荼,綿延不絕,它已經成了指導人們生活,規范人類言行的准則,成為人們觀察和分析問題的指南,長期以來,中國的知識界的文化人,往往以《周易》中所體現出來的世界觀去認識和解釋這個周流多變,而又異彩紛呈的世界,而下層民間,更多的是從「易用」角度,用之卜疑斷惑,尋求行動上的引導,所以,每一位中國人,不管你對《周易》抱有何種態度,「科學」也好「迷信」也罷.你都不得不承認,《周易》在中國人中所具有的廣泛影響.它超過了歷史上的任何一個人和任何一本書.這樣一種大規模的文化現象,難道不值得我們去推究和沉思嗎?
直到今天,《周易》在我們的生活中,仍然占據著重要地位,有人稱它是「生命的學問、宇宙的真理、文化的智慧、價值的源泉.」有人贊其為「宇宙代數學」「科學皇冠上的明珠」
9、九九重陽的由來及習俗!
重陽節的由來
九九重陽,最早見於《易經》,《易經》把九列為陽數。農歷九月初九日,兩陽相重,故名重陽節。屈原曾寫過「集重陽入帝宮兮」的詩句,說明在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代已形成風俗。
重陽節登高則有一個有趣的傳說。據南朝梁代·吳均著《續齊諧記》載:東漢時,汝南、汝河一帶瘟魔為害,疫病流行。有一個叫桓景的人,拜道長費長房為師,學消災救人的法術。一天,費長房告訴桓景說,九月初九日,瘟魔又要害人,你快回去搭救父老鄉親。並告知九日離家登高,把茱萸裝入紅布袋,扎在胳膊上,喝菊花酒,即能戰勝瘟魔。桓景回家,遍告鄉親。九月九日那天,汝河洶涌澎湃,雲霧彌漫,瘟魔來到山前,但因菊花酒刺鼻,茱萸香刺心,難以接近。桓景揮劍斬瘟魔於山下。傍晚,人們返回家園,見家中「雞犬牛羊,一時暴死」,而人們因出門登高而免受災殃。自此,重陽登高避災流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