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堂鄉風俗
1、介紹家鄉的民風民俗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人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描繪了我國人民歡度春節盛大的喜慶情景。爆竹聲響是辭舊迎新的標志、喜慶心情的流露。經商人家。放爆竹還有另一番意義:他們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為了新的一年大發大利。不過,據舊習認為,敬財神要爭先,放爆竹要殿後。傳說,要想發大財者,炮仗要響到最後才算心誠。
我的故鄉浙江和全國許多地方一樣,過年時都有一樣的風俗。如:
守歲
我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俗名"熬年"。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吃年夜飯
孩子們在玩耍放爆竹的時候,也正是主婦們在廚房裡最忙碌的時刻,年菜都在前幾天做好了,而年夜飯總要在年三十當天掌廚做出來。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餃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來。這時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著剁肉、切菜。此時,家家戶戶傳出的砧板聲,大街小巷傳出的爆竹聲,小店鋪子傳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盤聲和抑揚頓挫的報帳聲,再夾雜著處處的說笑聲,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織成除夕歡快的樂章。
……
除了這些以外,我的家鄉還有一些不同的民俗。我就舉其中一個來說吧。
照田蠶
也叫"燒田蠶"、"燒田財",是流行於江南一帶的民間祈年習俗。臘月二十五這一天將綁縛火炬的長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來占卜新年,火焰旺則預兆來年豐收。
家鄉的端午節
生在江南的我,獨鍾於家鄉的端午節。
家鄉的端午節從農歷五月初一便算開始了,初一一大早起來,把頭天准備好的菖蒲艾葉,用紅紙黑線一紮一紮紮好,一般為一棵菖蒲和一叢艾葉為一紮。每兩扎為一對,擺放在門兩邊,放在大門兩旁的會尤其大些、粗壯些。據說擺放這些菖蒲艾葉是為了驅邪,好平安迎接端午節的到來。逐個門擺放好後,燃放一串鞭炮,端午節的氣味就可以聞到了。
家裡的主婦忙裡偷閑地准備好粽葉,洗凈剪去硬角,淘好糯米加上紅豆,拿出一些細帶來,請上鄰居主婦們一起幫著紮起粽子,說說笑笑,一串串有稜有角的粽子紮好了。接下來就是下鍋煮,待五六個小時後,粽子的香味就飄滿了小屋小院了。走在村子裡總會不期然地聞到這種特有的香味,讓人不禁想起端午節來到了。
五月初五端午節這天真有趣。孩子們穿上新衣新鞋,胸前掛著一個香袋,裡面必有一個染紅的熟鹹蛋,手裡還拿著一兩個熟鹹蛋。他們聚在一起,撞蛋比賽開始了。兩個孩子手持一個熟鹹蛋,迎面相互撞擊,啪,一個蛋破裂了,完好的蛋又緊跟著和別的蛋撞著。沮喪、高興、不服在孩子們的叫聲中演奏著。家家戶戶照例是要在堂屋門口放上小桌子,擺上粽子、蛋,還會擺上煮好的一碗面條和幾個點了紅的包子,虔誠而恭敬地,端午節就算正式登場了。午時一到,家家必定燃放鞭炮,收齊擺放在門口的菖蒲艾葉,吃起煮熟的大蒜瓣子,圖個順利順氣。大人們接待客人,吃著沾上白糖的粽子別有一番風味,茶葉蛋是大夥兒都喜歡吃的,拿上一個輕松去殼,咬上一口,香香的,脆而酥,味道好極了,但不宜多吃的。
吃過午飯,一些人會趕著去看賽龍舟,吶喊聲、劃水聲、叫好聲傳達著一種精神,一種力量,更是一種文明友好。
隨著賽龍舟的散場,端午節也拉下帷幕了。「小孩子盼過年,大人們盼過節」。端午節一過,大人們又忙著今夏的收成去了。
我們村的舞龍
「當當當,哐哐哐,冬當哐哐......」瞧,一條又長又大的舞龍正一步一步地向著村口走來。
龍珠在陽光的照耀之下顯得十分地燦爛,耀眼;周身還有一圈火一般的赤焰,龍珠裡面還在燃燒著。長龍想捉住這顆龍珠並吞下去,想讓自己的功力大長,便緊跟其後。
這條武龍非常的大,大概有十幾米長吧。它身披金鱗,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你望著它,完全被它吸引住了。鼻前和嘴後之間有兩根又長又細的胡須,胡須頂上還有兩根小紅包似的東西。
隨著一陣鞭炮聲,隨著一陣唱和聲,隨著一陣打鼓聲,舞龍開始了!
一開始鼓聲大振,龍珠劇烈的左右晃動,瘋狂的向前沖,想甩掉龍。龍珠越是想甩掉龍,龍就越想捉住它。我站在樓上看就好像一圈又一圈金色大波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起起落落,簡直可以讓你看的眼花繚亂,一下子墜入這金色的海洋中,整個空間都是你的,肢體隨意擺動,絕不受任何約束。
隨著幾聲叫唱,舞龍進了居民的院中,在裡面盡情歡舞著,為主人招財進寶,帶來平安吉祥。過了一會兒,隨著另一陣陣鞭炮聲響起,舞龍又熱鬧地飛過去了......
家鄉的春節
我家鄉的春節和北京的春節有點不一樣,在我的家鄉要過三個年。
在過小年的前幾天,必須把過年吃的、穿的、用的,都預備充足。臘月二十四就是過小年了,這天我們先把家裡大掃除了一下,每間房都打掃得乾乾凈凈。晚上很熱鬧,家家都放鞭炮,每家每戶都趕著做好吃的年菜,到處都飄著酒肉的香味。小孩子們吃完飯後和夥伴們玩焰花,他們放的焰花有各種各樣的,放起來十分漂亮。
小年過完了,二十六大年就來到了。這天晚上也很熱鬧,小孩子們在盡情的吃著、玩著、樂著,爆竹、焰花、笑聲裝完了大年。
除夕終於來到了,這天十分的熱鬧。下午媽媽就在廚房裡忙個不停,炒了很多好吃的菜,我看見了這些菜,飄出了一陣陣香味,不經垂涎三尺。我和爸爸在門外貼對聯,還掛上了兩個燈籠,弟弟就在房間里看電視。到了傍晚,媽媽炒好了菜,爸爸就拿出鞭炮去放,然後我們一家人就圍著桌子吃團圓飯。桌子上的菜全都是我喜歡吃的,有火鍋、紅燒肉、湯等一些菜,我們一家有說有笑地吃著。晚飯過後,我和弟弟到外面放焰花去了。這時璀璨的夜空加上我們的焰花就更是美麗了,我們手中的沖天炮、萬花蝶等焰花,裝點著除夕的夜空,也裝點著我們的笑聲,更裝點著我們幸福的生活。
二十四小年,二十六大年,三十除夕,三個年接連地過著,一個年比一個年熱鬧喜慶。我們地高興沉浸在春節的氤氳中。
2、各個民間的鄉土習俗有哪些
德昂族
德昂族人也過潑水節,時間在清明節後的第七天,除了潑水祝福和跳象腳鼓舞等節目與傣族潑水節一致外,德昂族潑水節最具特色的習俗是為長輩洗手洗腳。屆時,每家的晚輩年輕人要准備一盆熱水,端來放在堂屋中央,把家裡的父母等長輩請出來坐在堂上,向他們叩頭請罪,請他們原諒晚輩的一年來不孝順的地方。長輩們也要檢討一年來在為晚輩樹立榜樣方面做得不足的地方。然後,晚輩為長輩洗手洗腳,同時互祝來年在和睦、勤勞的氣氛中度過。如果父母去世,兄長、姐姐和嫂嫂、姐夫就成為洗手洗腳的對象。
這個習俗來源於一個古老的傳說:一個忤逆的兒子在清明節後第七天在山上幹活,看到雛鳥反哺的情景,有所感悟,決心好好待奉母親,這時,他母親正在向山上走來,為兒子送飯,不小心滑了一跤。兒子趕來扶她,她卻以為兒子要來打她,一頭撞死在樹上。兒子痛悔莫及,把樹砍下來雕成一尊母親雕像,每年清明後第七天都要把雕像浸到灑著花瓣的溫水中清洗。以後就演變為一種習俗。
藏 族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和生活習慣,藏族是一個古老而熱情的民族,在漫長的歷史中,也形成了自己的生活習慣和生活中的禁忌。
1、兩個久別重逢的朋友互相打招呼或聊天時,你的手不能搭在對方的肩膀上。
2、不能跨過或踩在別人的衣服上,也不能把自己的衣物放在別人的衣服上,更不能從人身上跨過去。
3、婦女晾衣服,尤其褲子,內褲不能晾在人人經過的地方。
4、不能在屋裡吹口哨或大聲哭叫。
5、家裡人出遠門,客人剛走,中午和太陽落山後及藏歷大年初一不能掃地或倒垃圾。
6、外人不能當著已故人的親屬的面提已故人的名字。
7、今年該完成的活不能留在明年干,如捻毛線、織毛衣、地毯等。
8、黃昏時,不能隨便到人家裡走,尤其人家將有分娩的孕婦及剛生產的產婦或重病人時,陌生人更不能去。
9、過了中午以後,不能把家裡的任何財產拿出去。
10、一個陌生人到你從來沒有到過的大山及懸崖峽谷,不能大聲喧嘩。
11、不能跨或踩吃飯的用具、鍋碗、瓢盆等。
12、家裡有兩個人同時出門,並且朝相反方向走,不能同時出家門,必須前後出門而且出門時間要隔開。
13、婦女到晚上不能梳頭和洗頭,也不能披著頭發出門。
14、在使用掃把和簸箕時,不能直接用手傳遞,必須先放在地上,然後另一個人從地上撿起來。
15、每當親朋好友到你家串門或看望你時,會拿些酥油茶或青稞酒等物品作為禮物送你,客人臨走時把東西騰出來,不能全部騰空,必須留一點在裡面或換一點自家的東西裝上。
16、有缺口或有裂縫的碗不能用來吃飯,也不能給客人倒茶。
彝 族
彝族火把節,也就是彝族年。彝族人的眼裡,火象徵光明、正義、興盛,象徵著能夠摧毀一切邪惡的強大力量。火把節是彝族人民歡樂、愛情和幸福的節日。三.香港年俗
農歷新年是我國傳統上一個盛大的節日,相信無一個個中國人不識。然而,在香港過農歷年,在習俗上和氣氛上卻和傳統的截然不同。
近年來,已很少香港人在農歷新年時按傳統在家裡貼春聯、年畫的了,取而代之的則在一些商店或家中貼上「生意興隆」、「出入平安」等的揮春。雖然如此,但貼揮春的原意和貼春聯和年畫一樣,取其吉利之意,希望來年事事順利,平平安安。
此外,舞獅、舞龍燈等也會在一些新界鄉村、圍村中出現,在新年的市區街頭上也很難看到的大型的舞獅、舞龍燈的表演了。至於放炮仗、鞭炮等在香港是一律禁止的,不過自一九八二年開始每年農歷年初二的晚上,在維多利亞港上都會舉行盛大的煙花表演,這已成為這十多年來迎春的一個節目了。
香港被稱為「美食天堂」,春節有關吃的習俗也不少,而大部分家庭也會在春節期間吃「團年飯」,一般是在家裡設宴,於除夕全家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聚在一起,享受晚飯。而飯後的一大節目,首選相信是逛花市了,農歷新年期間,港九多處都設有年宵市場,其中以維多利亞公園的花市最大、最熱鬧。香港市民習慣於晚飯後一家大小逛花市,除夕夜時更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大家一起歡度佳節。
在香港過農歷新年,最開心的莫過於收「利是」的小孩子了,在春節拜年時,到處可以聽到「討」利是的歡笑聲。「利是」原為「利事」,取大吉大利寬好意頭,同時也成為了春節時與親人不可缺少的習俗。
澳門年俗
澳門年俗,別有風情。 "謝灶"是澳門保存下來最傳統的中國年俗之一。臘月二十三日送灶神,澳門人謂之"謝灶"。澳門人給灶神按中國傳統也用灶糖,說是用糖糊灶神之嘴,免得其到玉帝面前說壞話。我在澳門花街的一澳門人家的灶頭見過一張聖誕老人像,奇怪的是,聖誕老人像邊貼著"上天言好事,回宅降吉祥"的聯兒。
澳門人過年是從臘月二十八開始的,臘月二十八日在粵語中諧言"易發",商家老闆大都在這歲晚之時請員工吃"團年飯"以示財運亨通,吉祥如意。澳門的年味,從臘月二十八這天便能真切的感受到的。
除夕之夜,守歲和逛花市是澳門人辭舊迎新的兩件大事。守歲是打麻將,看電視,敘舊聊天,共享天倫之樂;大概受西方聖誕節和情人節的影響,年宵澳門人還爭相購買一些吉祥的花木迎接新春,現今已成了一個澳門年俗。澳門在年宵興辦花市,多是桃花,水仙、盆竹、盆桔,花開富貴,祝報平安,鮮花瑞木兆示著新年的美好前程。澳門的花市辦三天,這三天給奔波一年的澳門人無窮的慰藉。
春節這天,澳門人講究"利市","利市"就是紅包,這天老闆見到員工,長輩見到晚輩,甚至已婚人見到未婚人都得"利市"。"利市"純脆是以示吉利。 澳門人把大年初二叫作"開年"。習俗是要吃"開年"飯,這餐飯必備發菜、生菜、鯉魚,意在取其生財利路。從"開年"這天起,三天內澳門政府允許公務員"博彩"(賭博)。 "開年"過後,澳門又完全回到中國傳統春節習俗中,直至元宵佳節,也是煙節爆竹,玩龍舞獅,歡天喜地。
3、家鄉的風俗作文400字【精選10篇】
家鄉的風俗 作文 400字怎麼寫?一起來看看家鄉的風俗作文400字【精選10篇】,歡迎查閱!
家鄉的風俗作文400字1
每一個家鄉,都有不一樣家鄉的好習俗。今日我就來 說說 我家鄉的 春節 的習俗。
春節那天正是大年初一,每家每戶都貼上了 對聯 ,掛上了大紅燈籠。每家每戶都在家裡守歲。早上四五點鍾的時候,每家每戶開始放炮仗了。還有美麗的煙花。「為什麼要過春節呢」?我問媽媽。媽媽給我講了一個 故事 。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個叫「年」的怪獸,沒到大年初一它就爬上岸傷害人畜。這一年的大年初一,來了一個老人。發現人們收拾行裝趕著家畜往山裡走,有一個大娘,發現這位老人來到這,大娘對她說「快點跟我們走吧,一會兒『年』就來了」!老人說「我不怕『年』,可否在你家住上一晚」?大娘說「好吧,你可要細心『年』啊」。過了一會兒,『年』趾高氣昂的走進村子,發現一個人也沒有。僅有一件房裡有人。『年』走到那間房子跟前,發現有一個老人身穿紅袍,提著一掛炮仗,門上貼著大紅紙,房子里燈火通明。老人點著炮仗。把『年』嚇的一溜煙跑回了河裡。連影子也沒有看到,第二天村民們回到村子。發現村子完好如初,人們到大娘屋裡面。對老人跪下說「老神仙,多謝你把年趕走了。要不然村子可遭殃了。」老人說「我不是神仙,可是我明白『年』有三怕。一怕紅,二怕響,三怕亮。」所以每到大年初一,每家每戶燈火通明。放炮仗,貼紅對聯。
這就是我家鄉的習俗和習俗的由來。
家鄉的風俗作文400字2
家鄉的春節按家鄉的風俗習慣:「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去碾谷,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去宰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早上拱拱手。」從農歷的十二月二十日以後家家都忙著過春節。雖然天氣寒冷,可是大家仍冒著嚴寒忙著打掃衛生,期望掃去一年的穢氣。遠在天涯海角工作的親人,也陸續趕回家和家人團渡新春佳節。
農歷十二月,大年三十,月小二十九,為 除夕 。除夕這一天,我們家鄉稱為過大年,家家戶戶貼對聯,大人們准備了滿桌吃的,吃完晚飯,大家團聚一堂,一邊看電視一邊聊天,直到十二點結束。鳴鞭炮關大門,這就叫辭歲。之後守歲到黎明前開門,又是鞭炮齊鳴,這就是象徵開門大吉,一年平平安安,風調雨順。正月初一,小孩子們穿上新衣服給家裡的長輩拜年「恭喜發財、紅包拿來」哈哈,又輪到我拿壓歲錢了。每年長輩紅包時,總會說幾句祝福的話語,比如好好學習,鍵鍵康康之類的話,兒孫們都說幾句吉祥話。那時壓歲錢不只是給孩子們歡樂,也賦予了老人們對孩子們的殷切期望和家庭興旺的完美期望。
最終,農歷正月十五是元宵廟會,雄獅起舞,長龍遊街,一片熱熱鬧鬧,這是春節的最終一天, 元宵節 。也是把過年剩餘的東西吃完,再吃一些湯圓,像征今年團團圓圓,生活紅紅火火,家鄉的春節一年更比一年好。
家鄉的風俗作文400字3
我的家鄉——寧鄉,這個小縣城坐落在湖南省長沙市的西部,那裡雖然一切都很平凡,毫不出眾,但家鄉的閃光點常吸引人們的關注。其中,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民間傳統習俗就是其中的亮點之一。
節日的氣氛最能體現出傳統習俗的魅力。
我們這兒的第一節日是春節。春節還沒到,家家戶戶進入臘月後會陸續殺豬,異常是在農村裡,殺豬後會請村裡人大吃一頓。我的家鄉除夕定會吃雞、魚、肉這三樣菜,雞必須是雄雞,將它整隻清燉,出鍋裝盤時要讓頭昂起,不僅僅喻義「步步高升」,並且清爽可口,令人不吃都想咽口水。
春節後的又一輪高潮無疑就是元宵節了。元宵節吃元宵,當然是必不可少的了。軟軟的白面里裹著一團又香又可口的夾心,咬一口,香甜的黑芝麻糊流入嘴中,在嘴裡慢慢融化開來……元宵節時,什麼事都圍繞著「圓」,那麼自然就離不開燈了,家鄉有一個持續了好多年的習俗——燈會。每到正月十四、十五夜晚,步行街、行政中心總會亮起「徹夜不眠」的紅燈籠,為家鄉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正是因為這樣,每次燈會,現場都擠滿了人,真可謂是人山人海!所以,後到的我無奈極了。
家鄉的風俗作文400字4
潮州的很多特色,比如工藝品飲食,節日風俗,我最感興趣的是飲食和節日風俗。
我先從飲食說起吧,我們潮洲有各種各樣的食品,我比較喜歡牛肉丸,我還明白牛肉丸是怎樣做的,先把一塊牛肉洗干凈放在桌子上,然後兩手拿著木,用力打牛肉,直到牛肉的筋金被打斷了,肉也變得很軟,再把牛肉切得很碎,再加上調味料,用手弄成球形,再煮熟就能夠吃了,牛肉丸十分有彈性,吃完了以後還滿口牛肉味,十分好吃。
我再說一說潮州人,吃飽後最愛喝的飲料一茶,說到茶,茶是世界三大無酒精飲料之一,並且喝茶能夠幫忙消化,對身體有好處,潮洲人喜歡叫上幾個朋友來家裡喝杯茶,聊聊天,潮洲人用上等的茶葉,用紫沙壺,用剛煮好熱水泡茶,才能泡出好茶。
還有潮州人 清明 的時候要去拜先祖,不管在哪裡工作,在 清明節 的時候一家大小都要回老家拜祖先去到哪裡,要先要雜草去掉,然後每人都要上三炷香,之後就開始燒紙,最終就能夠回家。
這就是潮州的特色,我喜歡家鄉。
家鄉的風俗作文400字5
每個人的家鄉都有各自的鄉俗。在我家過年時,舞龍、貼春聯、掛燈籠、放鞭炮必不可少的。
在過年前的十幾天,家家戶戶開始很多置辦年貨,大人們還要買過冬的衣服呢。還要在過年的那天之前進行大掃除。到了真正過年的那天,大家都開始掛燈籠、貼春聯,春聯是為我們迎接新的一年,而燈籠是讓我們這年過得紅紅火火。不僅僅如此,還要在窗戶上貼福,並且要倒著貼,意味著福倒了,福到了。春節吃飯前要先放鞭炮是為了迎接新年的到來,吃飯時,小孩的嘴可甜了,他們走過去跟爸爸媽媽說新年歡樂,就能得到紅包。吃完飯後,外面開始熱鬧起來,一條條長龍接二連三地從巷子里跑出來,彩色的龍頭歡勁地扭著,在大馬路上顯得格外引人入勝,路旁的煙花給舞龍的人們打氣,他們舞的更歡了。
每當到了除夕夜晚的十二點真是極為熱鬧,一大筒煙花排山倒海得飛起向天空在天空中炸成了一朵花,一大群煙花飛快地沖向天空,炸開了一朵朵五顏六色的鮮花,七彩的煙花炫染了整片天空,顯得格外美麗,一條長長的鞭炮在地上「啪啪啪」地響著,在過年時放鞭炮是為了趕走一隻叫「年」的怪獸,喜歡在過年時去村裡偷吃,但它怕鞭炮,所以家家在過年時放鞭炮。
這就是我家鄉的風俗。
家鄉的風俗作文400字6
大年三十的記憶是從奶奶在天微亮時就著手准備年夜飯時開始的。奶奶邁著細碎的腳步在廚房忙碌,我們也來幫奶奶打下手,忙得熱火朝天。
年夜飯
隨著血紅的夕陽一絲絲地沉沒在夜色的懷抱里,傍晚,也隨之而來。碗盞都已擺上桌,不過半晌,奶奶便將桌子的年夜飯,端上來了。我的眼眸立即被這些佳餚牽住了:這爆炒墨魚自然炒得細嫩而白了;黃鯛湯似乎比之前濃稠的,又有一股自然的甜美;鴨湯更是必不可少的,奶奶還特意加了一些名貴的佐料,入口是微苦,在口中暈開,回味無窮……我們都敞開肚子,痛痛快快地吃,很快便飽了。
家鄉的年夜飯牽住了我的味蕾,也牽住了我的心……
跳火盆
除夕晚上,我們全家人都要:「跳火盆」。奶奶將提早准備好的稻草和番薯枝堆在大門外,將幾疊紙錢鋪在上面,點起來,不到一分鍾,便完全燃燒起來了。我站在屋裡面,面對著這個火堆,心中不免有些膽怯,怕這一米多高的火焰燒著我。我還在與火堆僵持著時,爺爺已經躍過了火堆,沒粘著一點兒火星。我也鼓足勇氣,縱身一躍,躍過了火堆。我揉了揉被煙熏得酸澀的眼睛,心裡很是高興。火漸漸小了,我們又去舊家跳了幾遭才罷了。
聽爺爺說,跳火盆寓意著來年紅紅火火。
這便是崇武的風俗了。
家鄉的風俗作文400字7
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風俗,在我的老家安徽,春節也有一套自己的習俗。
大年三十,在其他地區大家一般都吃三頓飯,並且年夜飯在晚上吃。但是安徽不一樣!大年三十,我們一天就吃兩頓飯。我們的年夜飯通常是在下午開始,一直吃到傍晚。安徽的年夜飯中,為了祭祖祭神,菜一定要滿10盤,而且必須有雞有魚。每次吃年夜飯,一看到一大桌熱氣騰騰的飯菜,我都會不禁地想多吃幾碗米飯。安徽的年夜飯桌上,有許多腌制的食物,還大量煙熏食品,比如:腌鴨胗、熏鵝、熏鴨……每盤菜顏色深,味道重。而且在我們家,還有一道特別的火鍋。一口大鍋中有青菜、有豆腐、有牛肉,這鍋里的青菜是我們家自己種的,非常健康,這口鍋咕嚕咕嚕地嘟囔著,把青菜和牛肉煮熟後就能吃了。
大年初一,一大早我們就有一個習俗,就是家門口放一串大鞭炮,最好全鎮人都聽到。餃子,是在大年初一當早飯吃的,早晨來一盤熱乎乎的餃子,一天都全身有勁了。在大年初一這一天,全家都不能打掃,因為怕把一整年的財氣掃走。
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每個地方過春節的習俗都不一樣,都與眾不同。我的家鄉安徽的春節習俗是那樣有趣。
家鄉的風俗作文400字8
誰沒有自己的家鄉?誰不愛自己的家鄉呢?每個人的家鄉雖然不一樣,但對家鄉的熱愛卻是相同的,我當然也不例外。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家鄉的一些風俗吧!
每年 端午節 ,家家戶戶都會包粽子。粽子主要的材料是糯米和竹葉。甜的要加入豆沙、花生和紅棗,鹹的要加香菇、肉絲和鹽巴等。首先用兩片竹葉捲成錐形,然後放入米和餡,用筷子插幾下,使米和包餡更結實,再封口。口要封成三角形的,最後,用草繩把它梱緊。蒸好的粽子香氣撲鼻,可好吃了!端午節時,每家每戶都會在門口掛上菖蒲、艾草,可以驅趕蚊蟲,保護我們的身體健康,還可以驅邪。劃龍舟是端午節才有的比賽。幾條龍舟一字排開,哨聲一響,幾條龍舟就像離弦的箭一樣向終點沖去,先劃到終點,並奪到旗子的隊伍就獲勝了。那是多麼精彩的比賽呀!
除了端午節以外,我家鄉的春節也很讓人喜愛。每到春節前,人們會絡繹不絕地到人山人海的市場辦年貨。每個人的籃子都裝得滿滿的,有開心果、泡泡糖、花生、瓜子、糖等食品,有鴨、鵝、魚、豬肉等,有煙、酒、巧克力等禮物。在家裡,大家忙個不停,手拿掃把,腳踩椅子,爬高爬低,把屋子裡里外外、上上下下打掃得乾乾凈凈。新年新景象,大家都為新的一年有個好開始而忙碌著、快樂著。不用說我們小朋友是多麼喜歡春節的到來了。
我愛家鄉的風俗,更愛家鄉的親人!
家鄉的風俗作文400字9
我的家鄉在淄博,端午節有吃粽子的習俗,包粽子變成了過節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
粽子做法並不單一,有豆沙的,黑米的,紅棗的等,五花八門,在端午這一天,家家都會包各式各樣的粽子。
小時的回憶,爺爺摸著黑就會起床,忙前忙後,先用水把粽葉洗凈,晾乾,再准備好糯米,洗凈放在一邊一會兒用,再拿出豆沙,紅棗,黑米放在一邊。等一切准備停當,我們就開始盼著爺爺的話了。
爺爺是一個比較守舊的人,定要等到十點十分——十全十美,而我們卻不敢頂撞爺爺,只好在一旁等候。
十點十分爺爺一起身,我們就來桌前,爺爺可是一個包粽子老手了,他一拿,一盛,一放,一包,一個粽子就包好了,爺爺一邊包,一遍不一會兒,一筐粽子就包好了,而我呢,卻把米搞得一身,好不容易包好了一個,一拿,米像一個不聽話的孩子一樣沖了出來,滿地都是,而大人們呢,則在一旁哈哈大笑,爺爺卻和藹的看著我。
這包進去的,是我的快樂,包進去的是餡,是美好的心,更是大人們對我們的關心和耐心。
沒過一會兒,一鍋美味可口的粽子被蒸好了,刨開一層粽葉,吃到了那甜甜的膩膩的味道,吃到了爺爺那輩的老手藝,帶著對歲月滄桑的處置坦然,,帶著對傳統的畢恭畢敬,帶著對一家人的十全十美的祝願。
吃在嘴裡,甜在心裡。
家鄉的風俗作文400字10
寶清,一個坐落於東北的縣城。
雖沒有高大雄偉的建築,也沒有遠近聞名的景色,但在寶清人的心裡,這座與世無爭的小城,正是我們心中的全部,人們樸素的性格,極具風味的小吃,具有特色的民俗,都是我們留戀它的原因。
東北,冷的代名詞,哪怕是 立春 ,也仍舊是一片白茫茫,寶清人愛殺豬菜,就像北京人迷戀北京烤鴨,在冬天,嚴寒也抵不住我們火熱的心,叫上幾桌親戚,在一起喝喝酒,打打牌,嘮一嘮家常閑話,小孩兒成群結隊,到外面拉爬犁,轉冰上陀螺,到了飯點,再端出用酸菜,血腸,五花肉做成的殺豬菜,邊吃邊嘮,其樂融融。
不僅殺豬菜,湯子,粘豆包,白瓜子也都是寶清不可缺少的小吃。因為天冷的緣故,這些食品更容易儲存,逐漸的成為寶清人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
你嘗試過在冬天釣魚嗎?對於寶清的釣魚 愛好 者,這些都再平常不過,與兩三個好友,來到冰厚一米的水邊,用專屬的工具在水面鑿出兩個洞,搭上帳篷,擺上爐子,坐等魚兒上鉤,雖然外面寒風刺骨,但爐子溫暖的火光,與朋友之間釣魚的快樂,將這份看似難熬的時間,賦予了別具一格的樂趣。
說到這里,怎能不提到扭秧歌?伴著鑼鼓,人們穿著鮮艷的服裝,舞著,舞著,期間既有20多歲的小夥子,也有60來歲的大爺阿婆,還有一群玩玩鬧鬧的孩子,好不熱鬧!
每個人對於家鄉,都有著同樣的感覺,寶清,一個坐落於東北的縣城,地冷,心不冷!
家鄉的風俗作文400字相關 文章 :
★ 家鄉的風俗作文400字【精選5篇】
★ 描寫家鄉的風俗作文400字10篇
★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400字【10篇】
★ 家鄉的風俗作文400字二年級10篇
★ 家鄉的風俗400字作文十篇
★ 家鄉的風俗小學生作文400字10篇
★ 家鄉的風俗作文400字【5篇】
★ 家鄉的風俗四年級作文400字精選【5篇】
★ 家鄉的風俗小學作文400字精選5篇
★ 家鄉的民風民俗作文400字精選5篇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網路.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4、老北京春節習俗
與老北京的春節習俗相比,雖然北京的春節習俗已經有了些變化,但是老北京的豐富年俗畢竟讓人懷念。
從臘月初八家家戶戶要泡臘八醋(蒜),就開始有了「年味」。民謠:「老太太別心煩,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在北京臘月二十三又稱「小年」。從這天開始,北京人更加忙活了,要祭灶,掃房子,蒸饅頭,置辦年貨,貼「福」字,貼年畫,剪窗花,貼對聯。貼門神,貼掛錢,一直忙活到除夕,開始過大年。
北京人總是把「福」倒著貼在門里、衣櫃、水缸上,寓意著福到了。北京人在屋內廷貼上「抬頭見喜」,屋外貼上「出門見喜」,院內貼「全院生輝」等春條。
過去大多數老北京人家都供有佛龕或神像,到了年三十最講究的要擺上九堂大供;有成堂的蜜供,成堂的套餅、花糕的面鮮,成堂的水果、成堂的乾果、花糕大小八件,年糕年飯,素餃子(或蒸食),素炒菜(或炸食)。家境不好的也要擺三堂或五堂供品。北京人過年講得就是吃喝玩樂,以吃為主。這些供品實際上也是為人准備的。北京人除夕晚上的年夜飯(又稱團圓飯)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全年最豐盛的一次晚餐。北京人除夕和正月初一都要吃餃子,取其「更歲交子之義」。
一交豐年子時,迎來了新年,首先要放炮驅邪、焚香祭祖。老北京人有除夕守歲的風俗,守歲最早起源於晉代。守歲其意有二,年歲大的是在辭舊之際有珍惜時光之意。年青人守歲則有為父母延壽之意。所以凡是父母健在的人都必須守歲,再搞些娛樂活動。
除夕子時接神後,全家要進行團拜,團拜最早出現在漢代為官方朝拜皇帝之禮。老北京的團拜從清代盛行。全家要先在祖宗牌位前磕頭拜年,然後晚輩再給長輩磕頭拜年,這時長輩要給未成年的小輩壓歲錢。給壓歲錢的習俗起於清代。為的是體現長輩對晚輩的慈愛之情,也有驅邪取吉之意,團拜後,全家聚在一起吃素餡的接神餃子,又稱五更餃子。
初一到初五北京人則要串親走友,相互拜年,請客送禮、逛廟會、逛廠甸。到了初五北京人稱「破五」,百姓「送窮」、商人「開市」(初六正式開業)。初五家家戶戶都要包餃子,稱之為「捏小人嘴」,其意是一年之內不犯「小人」順順當當。一直到正月十五北京人才算是過完了春節。
老北京的春節習俗,作為一種的民俗文化,深深地影響著人民的生活,並紮根於人們的心目之中,它蘊含著家人團聚的溫馨、辭舊迎新的喜悅和期望。春節以其獨特魅力向世界傳播、展示著文明古國、古老民族文化的生命力。
5、六年級家鄉的風俗500字作文10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有寫 作文 的經歷。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下面我為大家帶來六年級家鄉的風俗500字作文,希望大家喜歡!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500字作文1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同地方的風俗 文化 肯定也會不一樣,我家鄉有很多有趣的風俗,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我們家鄉最有趣的風俗之一——龍燈會。
在我們蘭溪,到了正月初十,是我們那邊一年一度的龍燈會。龍燈是燈會的主燈,龍燈中最有代表性的數「橋燈」,一般均有百餘橋,長者數百橋,甚至千橋。龍頭下托以木板,上建支架,以竹箴扎於板架,成棘龍形狀。燈內燃點蠟燭,色彩鮮艷奪目。燈橋下托木板,板上設有燈架,每板兩枝。龍尾是最末一橋,呈龍尾巴形狀,披以綢緞彩虹。
在那天夜裡,街上都會擠滿了眾多的人前來觀看。大家聚在一起,有說有笑的。一起等待著精彩的舞龍燈。遠遠望去,好像是一片黑色的海洋。我也在這片「海洋」中等待。終於,在遠方有了一片紅紅的燈火在這熱鬧的人群中蠕動。我背在爸爸的背上,向遠方眺望。「哈!是舞龍燈的隊伍來了。」我非常得興奮,十分期待龍燈在我身邊「游」過的那一瞬間。很快,前面的人漸漸散開。只見一條體型碩大的龍,在我的面前游現。
在我們那裡,誰也不能從龍燈那裡跨過,因為龍燈是具有威嚴的,誰也不允許有人這樣侮辱他。要是誰敢這樣做,指不定是一份打。
很快,龍燈在我們的眼前慢慢移動,我們也一步一步的跟著龍燈。想在他身上沾點光……
這就是我們家鄉的龍燈會,是不是很有趣呢,如果有機會,一定要親眼來看看,相信你一定會喜歡這個有趣的活動的!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500字作文2
我的家鄉在長興,那裡是一個習俗很多的地方。
我的家鄉有許多的習俗,如:過 春節 的時候,家家戶戶都忙著把家裡打掃乾乾凈凈的。來來往往的人去做客。客人來到家裡,總要泡一些糖茶和茶葉茶來給客人們喝,與主人聊天。到吃飯的時候,長輩總要坐在上座,桌子上會有很多的菜。
吃完飯後,客人在走之前會給孩子們一個大紅包,孩子們拿到紅包一般都會很高興。晚上,每家每戶都要放爆竹和煙花。天空中的煙花五彩繽紛。色彩明麗。我家也放了煙花,有大的,有小的,不響的,響的……各種各樣。煙花放了有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到了半夜時,我們也要下樓去放爆竹,表示迎接新一年的到來。那時還要吃餃子,表示新一年的第一頓飯。這就是我們長興過年的習俗。
中秋節 的時候我們吃月餅,賞月亮。看到月亮我往往會想到嫦娥奔月的 故事 。我彷彿看到嫦娥在月宮里偷偷的哭泣。 元宵節 我們吃湯圓,表示團團圓圓。
我的家鄉有很多的習俗,這里的習俗都是有很大的意義在裡面。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尊重這些習俗,我們也要懂得這些習俗,我們也要懂得這些意義。我愛我的家鄉。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500字作文3
家鄉在諸暨、浦江、富陽三縣交界的地方,山裡山,彎里彎,風景優美,民風淳樸,極讓人聯想到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那裡的風俗很多,最值得一提的是每年正月初十的拜太公。如果說,西方的 聖誕節 相當於中國的 除夕 ,那裡的正月初十也有聖誕節那樣隆重。
顧名思義,拜太公就是祭拜陳氏的祖先,是不忘祖訓、尋根探親的一種紀念儀式。村子很大,以前有生產隊時全村分成八個隊,設有九廳十三堂,祭拜每年一次,就按廳輪流。在大廳正中牆上懸掛陳氏九代太公、太婆的畫像,大廳中間設十多張宴席,桌上擺滿各種果品、菜蔬、糖、糕點以及各種各樣的手工製品:如有米粉捏的十二生肖、四大名著中的人物,有剪紙的動物,都惟妙惟肖。
這一天,家家戶戶張燈結綵,老老少少喜氣洋洋,整個村裡洋溢著節日的氣氛,所有的親朋好友,只要是家裡走得脫的,是一定到場的;陳氏家族居住在外的,定成群結隊,攜妻帶子,敲鑼打鼓的來。這一天,有龍燈助威,有戲班助興,有 籃球 比賽、有雜技表演,整個村子是沸騰的。過年哪有這么熱鬧呢?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對家鄉而言,一年四季色,就是正月初十日。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500字作文4
家鄉,是一個人永遠的避風港!家鄉,是殊途同歸的美好地方!家鄉,是一個人排除萬難也一定要回的地方!每個人的家鄉都有習慣,這習慣根據個人喜好,過著過著,就成了約定俗成的「風俗」了,這風俗形態各異,細節有所差異,但大體上,還真是一回事兒。不過,雖然大體上差不多,但給人的感覺卻一定不一樣,就是這么神奇。
我的家鄉是東北黑龍江省大慶市的「溫泉之鄉」林甸,一年中,我主觀覺得的第一個節日,是過年,不是指 元旦 ,似乎元旦在1月1日就成了理所應當的第一個節日了,但我覺得,元旦只不過是一個假期罷了,而除夕開始,就是年三十,才是「節日」,餃子為代表的各色食品被人們端上餐桌,人人熬夜守歲,這天開始,直到初七,家家團圓,哦,除夕還要大掃除一次,寓意除舊迎新。
春節之後,就是元宵節了,雖說到初七為止家家團圓,但這一天元宵圓,月亮圓,所以元宵節,人們有的還要再團圓一次。這一天,可是為數不多的滿月。
二月二,龍抬頭,這有一個 典故 ,人打翻了玉皇大帝的酒壺,所以玉皇大帝為了懲罰人類,不給人們下雨,青龍看到了人類叫苦連天,不忍心不給人們下雨,於是偷偷地給人們下了一場雨,被玉皇大帝鎖在一塊大石頭下面,並說要青龍出來,除非人有本事讓金豆開花,善良的人們不忍心看到青龍被鎖在大石頭下面,朝思夜想幫助青龍,有一天,一個老頭發現自己家裡的黃豆開花發芽了,一想:「呵,這不就是金豆嗎?」之後這位老者將這個消息告訴了全村人。一天玉皇大帝下來視察的時候,看到一個地方全都供著發芽的金豆,玉帝如約放了青龍,所以流傳下了「二月二,龍抬頭」的典故,在我們這里,這一天出門既不能跑,也不能跳要不然就是「踩了龍頭」一年交不上好運。
我們家鄉的風俗大體上和其他地區的風俗差不多呢,但是啊,這過起來可是別有一番風趣,和別的地方的風俗相比可是一點也不輸給人家,林甸地方雖小,但過年的時候可是和整個中國一起過,並過得格外熱鬧。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500字作文5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上街買菜,突然我看見今天理發店的人似乎異常的多,有些人寧願排著隊也不願意離去。我有些奇怪了:「為什麼這些人要在今天理發呢?今天不理就不行了嗎?」爸爸聽了我的話笑著說:「今天是二月二龍抬頭,所以都要理龍頭。」我一下子好像發現了新大陸似的,纏著爸爸問個不停,最後爸爸被我問得實在有些不耐煩了便對我說:「回去以後你問你奶奶去吧。」
回到了家我急忙跑去奶奶家,奶奶一邊摸著我的頭一邊說:「二月二,可是一個重要的日子,農家人會找來長竿敲房把龍喚醒,然後用草灰向井台引一條灰龍,再用谷糠從井台向水缸引一條灰龍,早餐要吃年糕和豬頭肉,午餐吃春餅,還要吃炒豆子,天近黃昏時,家家要用灶膛里的灰圍著院子撒一圈, 傳說 是為了辟邪。」不知不覺中奶奶講完了,我只好走回了家。
回到了家我又問爸爸:「除了關於二月二的風俗,還有沒有 其它 的故事呢?」爸爸說:「關於二月二龍抬頭的傳說你想不想聽呀?」我說道:「我當然想聽了。」於是爸爸開個繪生繪色的講到:「武則天稱帝的時候,玉皇大帝大怒,於是命令龍王三年不下雨,才旱了一年,大地上的人就快死完了,龍王實在不願意看到百姓受苦,於是偷偷下了一場雨,被玉皇大帝壓到山底下,山前面還寫了幾個字:要想龍王出,除非金豆開花時,人們為了報答龍王到處尋找開花的金豆,可一找三年卻沒有找到。有一次背玉米的老婆婆走在路上,卻沒有扎緊口袋,於是將黃燦燦的玉米掉了一地,人們恍然大悟,玉米像金豆,回去炒一炒不就開花了嗎?於是人們就這樣救出了龍王。」
雖然這個習俗只是一個傳說,但是卻代表著我們古代勞動人民對生活的嚮往和追求,今天我不僅了解到了風俗習慣,而且還知道了 神話故事 ,這就是我們的二月二,你願意來這里感受一下嗎?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500字作文6
每次過年時,我都格外快樂。
因為,只要過年,大人們就一定會去買東西,我也就可以順手取些小玩意。有人要問了,為什麼不在平時買,而非要在過年時買呢?這里頭呀,可大有講究。
平日里,大人們都省吃儉用,雖說還不到一塊一元硬幣都捨不得的地步,但是,至少不會隨便給我們小孩子買玩的。可是呀,到了過年就不一樣了,大人們出手都特別闊,我們可以多拿些吃的糖呀,卡片呀。總之,小件的東西可以隨便拿。在超市裡買上了年貨,離祭祖也就不遠了。記得上一次燒祭祖菜的時候,足有十幾個盤子,最中間用的碗放了一條紅燒魚。今年,也是這樣。
和日常的吃飯不同,這祭祖的時候,可庄嚴的多。大人們在桌子正對門口的方向上擺了燭台,和一小杯土用來插香。每個人都一定要拜三次,許幾個心願,像什麼出入平安之類的,在這里我就不多說了。把用燭火點燃的香插進土裡,再等上一會兒,說什麼請神呀,先人的靈魂呀吃飯。其實,在這段時間里,桌上的菜不會有任何改變,也不會有筷子自動在虛空中漫步的靈異事件。外婆說,這是因為他們在另一個世界裡,相當於投影出了飯菜,所以對現實不會有任何影響。在這段時間里,所有人不得看手機、電視,不可隨便講話,不然可是對它們的大不敬。吃完飯,就到了放鞭炮的時候了。
每次祭祖,外婆都會拿一大包用黃紙做的「錢」,有的畫著鮮紅的蓮花,有的折成元 寶。把他們放進一個紅色的爐子里燒掉,媽媽說這些錢可以讓陰間的人花。先人們的靈魂可真幸福啊!每年都有人們給他們送錢。邊感嘆著,我去看那烈火,像無底洞一樣蠶食著紙,那些被吃掉的地方,穿過無形的牆,到過陰間。看著那金黃明亮的火,我就有一種奇怪的感覺,彷彿這世間只有這朵放著金光的花可以讓事物來回穿梭於陰陽兩界,而這花又有一種奇特的包容性,讓人忍不住要撲上去。這恐怕才是飛蛾撲火的真正原因吧。送完了黃紙錢,我閑來無事,開始看動畫片,過了一會兒竟想起了一件比看電視還要好玩的事,那就是——放鞭炮。
每次早幾天的時候,爸爸都會去買一千多塊錢的鞭炮。有些時候會少一點,但量也十分大。吃完飯到現在也沒過多久,急不可耐的黑夜便侵吞了黃昏的余輝,那的一抹暗紅在山尖沉寂,形成無盡的暗。隨著第一道光和第一聲炮響,黑夜的空間開始被切割,一把把「刀」直沖雲霄,隨之破碎,最後消失。有時還帶點著夜的鮮血。好似炮為刀俎,夜為魚肉。那砧板上的肉,的優勢就是打不碎,再怎麼切就是會很快癒合,好似對著空氣一樣。
十點早過了,放炮的人卻越來越多。漸漸的,夜披上了新衣服,帶上了新帽子。但是,這些都沒有那用幾村的燈火做成的鞋好看,紅紅的,亮亮的。
家鄉的春節真讓人快樂呀。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500字作文7
金黃的外皮,包裹著噴香的餡,這就是家鄉的餡餅。一口咬下去,酥脆、咸香味兒霎時蔓延至我的每一個味蕾,好吃極了。
我的老家在上海南匯,塌餅是家鄉人的必備品,無論男女老少,都愛它。做塌餅的阿婆常常站在店門口,咧著嘴,憨憨地笑著,吆喝著:「塌餅,剛出鍋的塌餅……」下班的年輕人總會停在街頭的塌餅店前,買個塌餅壓餓。但他們往往只買一個,因為一個塌餅就已足夠。老人們也常常會在買來後分一半給老伴吃,另一半則自己慢慢品味,那神情彷彿在享受世間最珍貴的美味。孩子們則是一放學就吵著鬧著要大人給自己買來吃,手捧著一個熱乎乎的塌餅,咬一口,那帶著素菜味兒的清香,便彌散在了孩子的歡笑聲與媽媽慈愛的笑容里……
我一回到鄉下,便會纏著外婆,讓她親手給我做塌餅吃。每次開始做,她總要先去洗手,再將需要用的工具仔仔細細地清洗干凈。她從來不會因為任何事而省略每一個細節。至今依然清晰地記得外婆將反復揉捏成的又光滑又柔軟的面團擀成薄薄的面 皮兒,放置在木板中央,然後再利落地將拌好的餡放在上面,用勺子壓實,每一步都是那麼細致。每每此時,我都歡呼雀躍著圍在灶台前,圍在外婆的身邊,圍在氤氳的蒸氣里,圍在彌漫的香味中。至今那垂涎欲滴的感覺仍回味在我的記憶中……
當然,看著外婆嫻熟的動作,我自然也是安靜不下來的。我總是會拽著她的衣角,望著她,央求道:「外婆,外婆,你讓我試試好不好?我保證不搗亂。」外婆對於做塌餅可是分外認真,從不讓他人幫忙,因為不放心——但她仍然會答應我的要求,在一旁慈愛地笑著指導我。
外婆做塌餅的手藝可是一絕,鄉里人都誇贊她做得好吃。每次外婆做塌餅,都會做很多,一部分留給我,還有一部分給鄰里。我總能把塌餅都吃完,從來不會浪費。聽外婆說,小時候每當我哭,外婆便給我塌餅啃,我便不再哭鬧,家裡人都說我是塌餅的忠實粉絲。
當然,我們也經常送給鄰里自家做的美食。可是,我卻從來沒有見過他們道謝,彷彿這是理所當然的。我問外婆為什麼大家如此奇怪,她卻只是一笑,回了句「正常,正常。」細細想來,道理實在很淺顯:這就是家鄉人啊,熱情,爽朗,卻也憨厚,朴實。這種禮尚往來,不是客套,而是一種習慣。
我愛家鄉的塌餅,我愛家鄉的生活,我愛家鄉的風土人情。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500字作文8
很慶幸,我們老家在村裡,所以還保留了許多過節時的傳統。
最讓我像印象深刻的就是春節了,過春節時我們家家戶戶都燈火通明響徹通宵,村裡的景象簡直不比大城市差幾分!大家還放鞭炮,要是在城市裡那連鞭炮都不讓放,但是在小鄉村裡就沒有那麼多拘束了!大家都買一桶一桶的鞭炮。到了12點時,空中一片閃亮,鞭炮聲響徹雲霄,那形勢就好像萬千牡丹花驟然盛開一樣!
過年前我們還要吃年夜飯,我爺爺的兄弟們,制定了一個規矩,一年一家吃年夜飯,五年正好輪一輪!今年輪到四爺爺家了,桌上可謂是滿盤盛宴!雖然可能我們自己做的並不是那麼好吃,但不過我們吃年夜飯,並不是為了好吃,而是為了我們的一份心意啊!
吃完了年夜飯,我們都在守歲,呃,雖然我們的守歲並不是那麼的正經,不過大家都非常的快樂!我的小爸爸正在和我的小娘娘在打游戲,我也端著電腦跟他們爭著說一起來玩吧!我的小堂妹在玩我的游戲機,而我的堂弟似乎也非常想加入到我們當中,於是從他爸爸媽媽手裡要來了手機與我們一起游戲,我總感覺我的爸爸有那麼一絲老不正經,他竟然與我們那邊的年輕人打起了牌,可能是太無聊了吧!
到了半夜,就快要到12點了,大家都該回家睡覺了,但是我的爸爸還有非常多的事要忙活!他搬來了一箱一箱的鞭炮他看著我,說:「你要不要來放下鞭炮呢?」我說:「嗯,這么難的事情我能做嗎?嗯,我還是在一邊看著吧!」爸爸說:「好吧!」於是他拿起了他的打火機,把鞭炮的尾巴給拔了出來,那就好像在揪他的小辮子一樣!然後爸爸用力的擦響了他的打火機,咔嚓一下,打火機頭鑽出了一束火苗!爸爸拿著「火苗」蹭到了鞭炮的尾巴上,然後慢悠悠地地走開。那鞭炮尾巴便開始燃燒了,一點點化成了灰燼,嘭,一枚鞭炮從地上,一飛到了天上,就好似火箭升空一樣,就是這個火箭沒飛出多久就引燃爆炸了。空中開出了一朵美麗的牡丹,我們又驚又喜撫著耳朵瞪大眼睛一起目睹每一顆束炮爆的升空,鞭炮炸完之後都會像天女散花一樣,從天上掉下來一堆堆的碎星!不敢想像!就是這些碎星組成了那些鞭炮爆炸出的美麗的圖案!
桶裝鞭炮放完了,爸爸拿出了他的絕招,串裝鞭炮,與之前不同的是,爸爸點燃了鞭炮尾巴後,立刻就跑開了;我們看著他跑開的樣子,立刻也跑開了,那個火星燒到了鞭炮的尾巴,「噼里啪啦!」那個鞭炮劇烈的爆炸了起來!霎時間,空中布滿了火 葯味,一個個碎星飛來飛去,好像是在下流星雨似的!經過一陣陣劇烈的爆響,鞭炮放完了,大家都回到床上去睡覺了。
到了第二天早上六點鍾,爸爸又要起來放鞭炮了,據他們說這是開門紅!
經過這一長段的經歷,我總算是了解了我們家鄉的過年習俗。以前因為太小,都是七八點鍾就睡著了,今年我卻見到了一個完整的除夕夜,看到了真正的年味,這一切真是美妙啊!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500字作文9
說起我的家鄉呀,那真的是有許多特色呢。如鹽水鴨、桂花糖芋苗等等一系列美食,說到這里,你一定猜到了吧,那就是南京,雖說南京的美食非常有特色,但是我們這里的節日風俗那就更有特色了。
其中最讓我喜歡的就是 端午節 了,每當這時,大人們都忙著包粽子,粽子的種類也很多,有白粽子、肉粽子、鹹蛋黃粽子、紅豆粽子等等。小孩們也不閑著,跟著大哥哥、大姐姐們學習做香包,據說香包能達到驅蟲的效果。
去年,端午節的前一個星期,我們社區通知將在端午節期間組織一次包粽子,做香包的活動,要求社區的小朋友也要參加。看到這一通知我十分期待這天早日到來。
期盼已久的活動日子終於到了,我們來到社區,幾位老爺爺和老奶奶已經將包粽子所需要的材料准備好了。活動開始了,先由一位大姐姐講解了端午節的由來,再由一位奶奶給我示範了如何包粽子。現在該我們上場了,我按照老奶奶教我們的 方法 ,首先,將兩片粽葉拼在一起,把它們理平整;接著,把它們捲成一個帶柄的漏斗;然後,放入事先准備好的糯米和配料裹好,再拿一片粽葉封口;最後,用一根細細的棉線在粽子底部和封口處繞幾圈扎緊。可是不管我怎麼包,粽子都會漏米。這時,一位老奶奶看了之後就說:「你包的粽子米多了。」我恍然大悟,原來是米放多了。經過幾次練習,我終於包好了一個粽子,它像一隻小號的靴子。等我包好五個粽子,已經滿頭大汗了。
我們還學習了如何做香包,就是用熱熔槍將兩片帶有圖案的布片的三邊粘在一起,再往裡面放入一些乾花和中葯材,最後把口封好,這樣一個香包就做好了。
活動快要結束了,一位工作人員告訴我們,會把我們包的粽子和做的香包送給社區里的孤寡老人。這時,我感覺家鄉的風俗不僅給大家帶來了快樂,還是一種文化的傳承。家鄉的風俗我愛你,你帶給我汗水和快樂。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500字作文10
中國,一個文明古國,論起習俗,可謂「一地一樣」花樣繁多,單新年習俗,就五花八門。但亘古不變的是那份喜慶和熱鬧。
在我的家鄉,新年從臘月二十幾就開始了。二十九家家都准備好年貨,門上貼好了「福」,有的人家還掛上了兩盞大紅燈籠。這天中午,照例要吃頓好飯,還要拜神家。下午就該大掃除,門窗擦得亮亮的,屋頂掃的凈凈的,桌上擺滿了瓜子和糖。小孩子們手中已拿上了大小的鞭炮,大街上整天都噼噼啪啪的。大人們也已經在准備新鈔,用來裝紅包。年前這幾天熱鬧的很。
臘月三十,也就是除夕。晚上是要吃餃子的,一般是肉餡的,吃完了飯就去看看春晚。因為初一要起早,大人一般都不睡,可小孩子就頂不住,把新衣服放在床頭,早早就睡下了。別以為一睡就著,家家都放拍炮,鞭炮、花炮,什麼震天雷、竄天猴、笛音炮,聲音此起彼伏,整整響一夜。
大年初一,凌晨三四點鍾,就被媽媽叫起來了,睡眼朦朧的,一看見新衣服立馬精神起來。穿好新衣服,好好打扮一番,要去拜年了。先去給爺爺奶奶拜年,再給爸爸媽媽拜。給家人拜晚年就該吃餃子了,正月初一不讓動刀,不讓說不吉利的話,還不能吃葷。不過白菜餡兒的餃子還可以湊合的。
吃完餃子就要去給本家的親戚們拜。爸爸和弟弟最累了,要給長輩磕頭。女人就要輕松多了,鞠個躬說句吉利話,就完事了。爸爸領著弟弟去拜年,媽媽帶著嬸嬸們去拜年。我做為家中的長女也只能在家待著。爺爺奶奶也不閑著,在門口放好席子,鋪好墊子,一撥一撥的人來拜年,賊熱鬧。我呢,更不閑著,我守在大門口,見有人來,先給他們拜年,坐等紅包拿來了。
漸漸的東方泛起魚肚白,天上還殘留著花炮的煙霧,來的人也漸漸少了,大火都困了,來不及吃午飯,一個個倒頭就睡,連小孩子也被趕回家睡覺。晚上又是一頓大餐。這一天一大家子的大當家要去請新媳婦來吃飯,表示這個大家庭接受了她,而當院的老媳婦要做陪客,帶著新媳婦認當院人。初二,媳婦們要帶著丈夫孩子回娘家拜年。過了這幾天,年也算安靜點了,等過了十五,吃完湯圓,年味也就漸漸淡去了。
新年那麼熱鬧,那麼讓人留戀,不知多年以後這些習俗是否還能保留。但我想,不論怎麼變,家人不變,一家的和樂不變,幸福就不變。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500字作文10篇相關 文章 :
★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下冊作文500字10篇
★ 家鄉的風俗500字六年級作文10篇
★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500字6篇
★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10篇
★ 家鄉的風俗作文500字10篇
★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作文500字5篇
★ 家鄉的風俗500字作文10篇
★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10篇
★ 六年級下冊家鄉的風俗作文10篇
★ 家鄉風俗作文500字
6、你們老家祭祀有哪些習俗?
南充民間自古有祭祖之俗。宗祠、院落或家庭堂屋中壁設神龕,龕正中貼寫「天地君(國)親師」神榜,兩側一般貼寫「古今神祇、歷代昭穆」。龕台上供奉祖先牌位,每日早晚焚香、敲磬、作揖、叩頭。逢年過節或祖先生日,除備酒饌於家祭祀外,還赴祖墳祭祀。解放後,神龕、牌位逐漸拆除,堂屋多做他用,祭祖禮俗消失。1980年後,農村祭祖活動逐漸恢復,但形式簡單,多為燒香、點蠟、化紙、叩首。1995年以來,城鄉民眾多在年節、清明、七月半和先祖、亡人祭日焚香、化紙祭祀。
7、農村過節有哪些習俗?
中國最大的節日就是春節了就從春節說起吧。
春節。春節前五六天就要開始做紅棗餑餑,炸面魚,炸魚,如果喜歡什麼都可以炸一點,這個沒有什麼約束,然後就是大年三十早上就要早早起床掛宗譜,給祖先上供,貢品有生大米大米上插著松樹枝,還要在桌子旁邊放竹子,下午的時候要包餃子,要包兩種餃子,一種是三十晚上吃的,一種是大年初一早上吃的,大年初一吃的餃子包好後要放上桃樹枝裡面還要包上硬幣,誰吃的硬幣多這一年就掙得錢多。
大年初一的凌晨我們就會起床,起床後要先放鞭炮,放完鞭炮就開始吃飯,吃過飯後就會挨家挨戶拜年,然後回家睡覺。大年初一別人來你家製造的垃圾不能掃出門,越多越好,表明你家人緣好。當然最受孩子喜歡的就是春節要發壓歲錢,還有在大年三十與初一的時候不管孩子幹了什麼都不能打罵孩子,這對孩子來說就是塊免死金牌啊。
大年初二拜姑姑,初三初四回娘家,因為我家親戚不是很多,一般初四過完我們的春節就差不多過完了,所以其他幾天要干什麼我也不太清楚了。
以上是我家鄉的習俗,我舍友他們那過春節不用做紅棗餑餑,大年三十不吃餃子,正常吃飯,凌晨不用起床,大年初一不能動刀,刀要在大年三十包完餃子後用剩下的面封起來,所以說他們大年初一隻能吃餃子。
中國是個歷史文化悠久的國家,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風俗,但是不管怎麼樣這些不同的風俗都是我國寶貴的文化瑰寶。
8、家鄉的風俗作文500字10篇
我相信,當大家說起家鄉的習俗,可能三天三夜也說不完吧!下面是我給大家帶來家鄉的風俗 作文 500字10篇,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家鄉的風俗作文(一)
我們家鄉每逢到 春節 都是熱鬧非凡,你看街上的行人都在逛商場,各種各樣的年貨,各種各樣的玩具,讓我可是非常心動的。 我們的 除夕 習俗其實全國都一樣,大家都要一起團聚吃飯,開開心心的吃。初一初二,晚輩都去給長輩拜年,而我們呢?可說是大豐收,紅包滿了自己的口袋,裝滿的是全家的幸福。元宵時,大家都得回去自己家放鞭炮,扒拉扒拉,非常熱鬧,大家都玩得很開心,街上掛滿了新異的燈籠,街上的人個個臉上掛滿了笑容,可見得春節多麼熱鬧啊,我的家鄉就是這么熱鬧,這么喜慶,這么歡喜。 客家人過年風俗 過年
「百節年為首」,客家人與全國全省多數地方一樣,視過年為一年中最為隆重和歡樂的節日。人們很早就開始准備過年,九、十月開始曬番薯片、米糕片供過年油炸和炒食。「 冬至 」一到,開始蒸酒。年近三十,家家戶戶要蒸糖糕、做米果、殺豬、做豆腐、宰雞等,歡歡喜喜迎接新年到來。
祭灶
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灶,二十三日晚飯後要把灶台刷干凈,把舊的灶君取下燒掉,三十日晨把新像貼上,一送一迎,都要擺置酒肉、糖果、甘蔗、米果等,在灶前燒香、點燭、放紙炮。
入年界
農歷十二月二十五日,入「年界」,加緊准備過年,外出的人都要趕回家過年。入年界限後,要 教育 孩童不能相罵,不能講不吉利的話。在入年界前後,要擇定吉日在屋內掃塵,打掃衛生。要清洗廚桌板凳,洗曬被褥蚊帳,乾乾凈凈過年。
過大年
大人孩童都要洗澡,穿上新衣,乾乾凈凈過年。各家廳堂還要陳設供桌,布置香案,擺起雞、魚、肉、果品等,敬奉祖先。除夕晚上,吃團圓飯,菜餚豐盛。桌上要多放幾副碗筷,以示請祖先回來一起過年。飯前,要先給祖先篩酒,將酒灑地,然後開始吃飯。席間,老人孩童吃雞腿,以示尊老敬幼。
守歲
吃罷團圓飯,灶具要洗得乾乾凈凈,以備正月初一早上或全天吃素。晚上要守歲,辭舊歲,迎新春,每個房間要整夜燈火通明,叫「點歲火」,有些地方牛欄、豬舍也要點上燈。家長要給孩童發壓歲錢,有些地方還要給老人壓歲錢。
開大門
正月初一按《通書》規定的吉利時辰開大門,頓時鞭炮聲此起彼伏,響徹雲霄。
拜年
正月初一早上吃素,飯後人們相互拜年以吉利話相頌。正月初二,走親戚拜年、特別是新婚女婿(岳家會用書貼來請)要去岳父母家中拜年。去時要帶小母雞、米果、糖果、香燭、鞭炮等,到時要在岳家祖先靈前燒香、點燭、放鞭炮。中午岳家請客,女婿要喝醉,不醉不熱情。
吃歲飯
吃歲飯,初三早上吃「歲飯」(有的年前廿九日晚上蒸好,有的正月初二晚上蒸好),飯上插上筷子,家中有幾個人就插幾雙,再插上一根帶葉樹枝,有的還要放上橘、柚等水果。吃歲飯前先要把飯擺在「當天」神位上,供奉天神和祖先。吃歲飯要准備很多菜,有雞有肉,與大年三十吃團圓飯差不多。初三不能殺生,雞要在初二殺好或過年時留下。
出年界
正月初五,出年界。廳堂的祖宗畫像要收起,紙門簾要取下燒掉,外出做工幹活的就可以啟程了。 元宵節
正月十五日元宵節,又叫「上元節」,家家戶戶要籌辦菜餚,喝酒過年。要鬧元宵,新春遊樂活動到達高潮。從過年開始到正月十五,各地游樂活動不斷,以游龍燈、舞獅為多,有的從正月初一二起開始活動。龍燈和獅隊來到前,會預先發貼,來後要給他們送紅包、吃點心。龍燈、獅隊等除到各家各戶表演外,還要到村中各廟宇和祠堂向神靈及祖先拜年。逢到春節後的第一個墟期,各路龍燈、船燈、獅燈等都要到集上表演,叫做「開墟」。
家鄉的風俗作文(二)
說起咱家鄉的習俗,那可是三天三夜也說不完。就拿春節來說吧!
春節,就是每年的第一天,家鄉人叫大年初一。大年初一這天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里啪啦的爆竹聲除舊迎新。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讓人們感覺到歡愉和吉利。
春節還有一個習俗,就是吃餃子。為驅邪惡、求吉利,餃子要煮得多,必須有餘,飯後鍋內要放上饅頭,意在年年有餘。一旦煮爛餃子,不可說「破了」,要改說「掙(賺)了」。就餐時,除每人一碗外,還要多盛一到二碗,意在希望人丁興旺。吃餃子充滿了節日的歡樂氣氛。春節的餃子里多包有錢、棗、栗子等。吃到紅棗,意味著新一年能起早幹活,勤勞致富;吃到栗子,意味著新的一年能出大力,流大汗;吃到花生米,就能長命百歲;吃到錢,就能發財。不管誰吃到其中的哪一種,大家都衷心地祝賀。如果小孩吃到了錢,家長更是十分高興,認為孩子有出息,除了鼓勵以外,還要賞錢,以示祝賀。
春節還有拜年的習俗,大家互相拜年,舊時拜年要磕頭,現在一般只是問好。晚輩向長輩拜年時,長輩要給壓歲錢。還有用手機發簡訊拜年、打電話拜年。美好祝福:吉祥、平安、發財、健康之類的讓人們開心的話!。……
我覺得家鄉的這些習俗蘊含了一個千古不變的含義:希望辛苦了一年的人們能開心的好好休息幾天,調整好心情,再准備開始下一年的奮斗。人們都希望過上幸福、平安的好生活!
家鄉的風俗作文(三)
今年的春節,我是在自己的家鄉——麻陽度過的。在這里,我見識到了不少具有當地特色的民俗。 不管是什麼地方的除夕夜,年夜飯都是必不可少的。顯然,麻陽也比例外,只是時間比其他地方要早一些——在麻陽年夜飯在下午4點鍾的時候就准備好了。說是「年夜飯」,事實上是「年下午飯」。雖然時間略早,但卻絲毫沖不淡那濃濃的年味兒,那對「萬象更新」的喜悅之情和那對新的一年的美好祝願。望著滿桌的美食,你是不是早已垂涎三尺了?別急,再吃年夜飯之前,還有更重要的時候要做——大人們會帶上不少東西去山上祭拜土地,去河邊祭拜水,在到家裡去祭拜祖宗。做完了這些,大家才舞動筷子,盡享這美味的年夜大餐。吃過年夜飯,大家便陸續開始守歲。天尚未黑,耳畔便響起了鞭炮「噼里啪啦」響聲,眼前便閃過煙花絢麗多彩的圖案。伴隨著時間的流逝,新年的腳步也越來越近。終於,凌晨12點到了!伴隨著幾朵巨大的煙花在空中綻放,小孩子紛紛給長輩拜年,大人們也樂呵呵地給小孩子們發壓歲錢。那些先拿到壓歲錢的孩子們,個個歡呼雀躍,沒拿到的只好眼巴巴地望著他們。當然,壓歲錢也少不了他們的一份。發完壓歲錢,大家便躺到床上,沉沉的進入夢鄉。第二天,大人們起了個一大早,拿著桶子去「搶新水」——用桶子去打井裡的水。據說「水新」意味著「萬事新」,預示著新的一年有新氣象。除此之外,他們還要上山砍柴。因為「柴」和「財」諧音,新年砍柴,希望來年財源滾滾。這便是我的家鄉獨具特色的過年的風俗。
家鄉的風俗作文(四)
我的家鄉是一座小城——老河口,地處鄂西北。我特別喜歡家鄉的春節。
每個人都盼望著春節的到來,大家很早就在觀察日歷,看今年過年是陽歷幾月幾日,爾後大家都盼望那一天的來臨。老人們想:過春節在外面打工的兒女們就該回家了,孫子孫女們也要放假了!中年人想:過年就可以和家人團聚了!孩子們想:過年就可以有壓歲錢了,還能痛痛快快地玩兒幾天。
進入臘月,大街小巷籠罩著一片喜慶的氣氛,到處都是中國紅,人們的臉上洋溢著幸福。雖然大人們還在上班,上學的孩子們在緊張地准備著期末考試,但大人們會在閑暇之餘購買年貨,小孩子們也會抽空買些爆竹,店鋪里也比平時熱鬧了許多。
日子過得很快,眨眼間就過小年了,過小年就像春節的綵排。此時,大人小孩兒更加忙碌了。大人們忙著購買還沒有采購好的年貨,小孩子們則要把寒假作業寫完。商場里的人熙熙攘攘,人們忙著購買新裝,臉上洋溢著過年的喜悅,個個都沉浸在迎接春節的快樂當中!
在大家的期盼中,除夕夜到了。在外面忙碌了一年的人們都盡可能地趕回家。我們一家都在外婆家裡吃餃子。我和表弟、表妹們吃完飯,就歡喜地拿著早已准備好的禮花奔下樓去玩兒了。表弟用打火機一點,一束束美麗的五彩弧線在空中劃過,這是我們對新年的祝福吧!春節聯歡晚會開播了,我們匆忙上樓,我想此時全國人民大多都坐在電視機前, 說說 笑笑地迎接新年吧!快12點了,我們走在回家的路上,身後傳來一陣熱鬧的爆竹聲。
常聽外婆說一句俗語:「大人們盼農閑,小孩子望過年。」新的一年開始了,我又盼望著來年的春節。
家鄉的風俗作文(五)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人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描繪了我國人民歡度春節盛大的喜慶情景。爆竹聲響是辭舊迎新的標志、喜慶心情的流露。經商人家。放爆竹還有另一番意義:他們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為了新的一年大發大利。不過,據舊習認為,敬財神要爭先,放爆竹要殿後。 傳說 ,要想發大財者,炮仗要響到最後才算心誠。
守歲
我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俗名「熬年」。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吃年夜飯
孩子們在玩耍放爆竹的時候,也正是主婦們在廚房裡最忙碌的時刻,年菜都在前幾天做好了,而年夜飯總要在年三十當天掌廚做出來。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餃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來。這時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著剁肉、切菜。此時,家家戶戶傳出的砧板聲,大街小巷傳出的爆竹聲,小店鋪子傳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盤聲和抑揚頓挫的報帳聲,再夾雜著處處的說笑聲,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織成除夕歡快的樂
家鄉的風俗作文(六)
隴端節又稱「隴端街」、「風流街」,是我的家鄉富寧縣壯族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歷二月至三月間擇日舉行。「隴端」系壯語「下田坎趕街」之意。舉行隴端節的地點一般在寬闊的田壩中間,各村寨的壯族趕到現場,或對唱情歌,或演壯劇,或調換大牲畜,或交換農副產品,極為熱鬧。
富寧壯族農歷一至四月間的隴端節又叫隴端街,意為「到寬闊平坦的地方去。」相傳隴端節至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起源於對壯族英雄儂智高的紀念活動。節日期間,人們盛裝歌舞,熱鬧非凡,一台台壯戲連日連夜地表演,白天演武戲,夜裡演文戲,俗話說:無戲不隴端。除了看戲對歌,年輕人在節日里異常活躍,他們通過對歌跳舞互相認識,加深情誼,並根據才貌人品等的比試,推薦本年度最佳「風流人」,所以,隴端節又被稱為「趕風流歌會」有首古詩這樣描繪隴端節盛況:
清明 前後足歡娛,博瀨灘頭記早趨。
翠蓋如雲來麗者,青衫霧轂走狂奴。
未知東首誰為主,不信羅敷自有夫。
翻笑江南逞遊冶,杏花春雨太模糊。
「隴端」是壯語,原意為「下田壩趕街」。在遠古,壯族先民依山傍水建村落,每逢開春,各地壯族聚集區自選吉日開市,以物易物,互換稻種、農具,形成了早期的集市貿易。在壯鄉春暖花開的集市上,青年男女以歌代言,三五成群地相邀對歌,尋情侶。老年人則在集市上尋親訪友,找老戀人敘舊情。當地漢族稱「隴端街」為「花街」、「風流街」。我的家鄉富寧縣的「隴端節」實屬壯族人的「情人節」,而廣南、文山、西疇、硯山、麻栗坡等縣的壯族,則將這一節日叫做「赫丹滇」、「赫嘎膩」,趕集形式和「隴端街」一樣。
我的家鄉富寧縣歸朝鎮孟村的「隴端節」歷史悠久,度節的人數或多或少,數百年來,從未中斷。據說1979年的「隴端節」,到孟村的壯族青年有上萬人,平時寂靜的孟村很是熱鬧了一番。今年的「隴端節」,卻是孟村有史以來最有意義的一天。
山潮、水潮不如人來潮。為了歡迎遠方的客人,孟村美麗的壯族姑娘將鄉親們前幾日趕制的糯米花、糯米年粑、糯米白酒端出來,敬獻給各路賓客。美麗的姑娘讓遠來的壯族小伙情意綿綿,歌興大發;醉人的酒歌令來賓開懷暢飲,翩翩起舞。
家鄉的風俗作文(七)
在我的家鄉桐鄉有一個習俗——「搶糖糕」。每當有人家造好了新房子,就要在新房落成的某一個黃道吉日的清晨祭上樑菩薩,同時要准備很多東西,比如:糖糕、圓子、薯片、蝦條,以及紅包、一元硬幣之類的,站在新造好的房子上把東西拋下去,讓四周的鄰居來搶,俗稱「搶糖糕」,據說是為讓新房子聚人氣。
「嘿咻,嘿咻,嘿咻……」我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在前一天一起拖著幾個笨重的袋子氣喘吁吁地走在回家的路上,為「搶糖糕」做准備。這次我們村拆遷造新房,幾十戶人家一起「搶糖糕」,那可真是史無前例,那場面想想就叫人興奮!
十月一日是個好日子,也是上樑大吉「搶糖糕」的日子。我們一家在早上四點鍾就起床開始了拜上樑菩薩的儀式。家家裡面紅通通,燈火明亮;外面人聲鼎沸,四處得到消息的人陸續趕來,興高采烈。
我喜出望外,激動得睡不著覺,三點多就醒了,在新房子里竄進竄出,看什麼都覺得新鮮。拜好菩薩以後,重頭戲「搶糖糕」開始了。爸爸領著幾個男親戚(扔糖糕的人也有講究,只能男人扔)「噼里啪啦」放了幾個鞭炮,便開始撒東西了。我呢?早就把袋子頂在頭上,准備接受「洗禮」。
滿天的零食猶如雨點般向地面襲來。它們帶著不同的顏色,不同的形狀呼呼地飛向人群,麵包、糖果、糖糕……還有雞腿!樓下的人一邊歡呼,一邊低著頭,左右開工地在地上亂抓,有幾個乾脆頂著一個大筐在頭上,看見東西往哪兒扔,就把筐子往哪兒移。
相比洶涌的人群,我太矮了,我那袋子也太軟了。於是,我飛快地沖進家裡,推出一個大紙箱,找准一塊「風水寶地」,就仰著頭朝爸爸他們大喊:「這里,這里!」果然,好東西像長了眼似的向我飛來,我不停地把落在身邊的東西往紙箱里扔,滿地都是五顏六色的東西,滿眼都是伸來伸去的手和腳。
半個小時左右,「搶糖糕」結束了。人們拖著搶到的一袋袋「糖糕」心滿意足地回家了。路邊上,有幾個老年婦女還在互相拉開了袋子,比一比誰搶到的東西好,誰搶到的多;在有些亂糟糟的場地上,還有幾個人在細細搜索,不時從隱蔽處找到了一隻巧克力元寶,一塊貼著紅心的一元硬幣……
家鄉的風俗作文(八)
大年三十,一大清早,大人都起床開始忙活了。
洗漱後,顧不上吃早飯,外婆外公舅舅便開始准備下午的祭拜用品,其中豬頭、雞、"金元寶"是最馬虎不得,也是最費時間的。
看,外公外婆一起將臘月腌制好的碩大豬頭,放入鐵鍋中煮。媽媽說,這豬頭是外公專門從安徽買來的,是過年祭祖最重要的,柴灶里要花半天時間才能煮熟。
在等的時候,晚輩們也陸續起床吃早飯。年紀稍大的糖糖姐姐和我,開始分工幫忙貼窗花、春聯等事情,一邊爭論著"這樣貼好看""不這樣好看""這樣""這樣"……一片歡笑。
年紀小的三個妹妹不能幫忙,便可以看——殺雞!這雞非常不尋常,是用來祭祖的,必須是大公雞才行!"殺雞開——始——了——"只見外公左手提著菜刀,右手擒著大公雞,氣勢洶洶地走到雞的面前刀口對著雞的脖子一抹,只見一縷雞血滴到一個盤子里,幾十秒後,將雞扔到開水桶里。小朋友邊燙著雞,邊使出全身力氣拔毛。拔完後,外公把雞放燒豬頭的湯里燒3至5分鍾左右,也可以不燒,再將雞血澆上去。
豬頭還沒起鍋。舅舅將錫箔紙放八仙桌上,折成一個個"金元寶",其實看上去像船,再將每3個"金元寶"塞入一個更大的、黃色燒紙(是上墳用的一種專用紙)折成的超大"金元寶"中。按需要祭拜的祖宗個數,舅舅做相應個數的超大"金元寶"。
雞殺好了,"金元寶"折好了,豬頭也起鍋了。外婆將焟燭、香、豬頭、雞和超大"金元寶"放入籃子中,所有的祭拜的東西都准備好了。
大家吃個午飯,便可以去祭拜了,但是嬰兒和 兒童 只能待在家中。聽舅舅說,祭拜時,要先把祖先的墳前、周圍打掃干凈,把豬頭、雞擺好,焟燭點燃,再點香,每人需持三支香,將東南西北每個方向都拜一遍,然後將香給插上。最後將"金元寶"燒了,就大功告成,可以回家嘍。
這,就是我的家鄉風俗。
家鄉的風俗作文(九)
正月十五元宵節,是 中國傳統節日 之一。古人稱夜為宵,而正月又是農歷的元月,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然而,我的家鄉福州,在元宵節有著與別處不同的風俗,你且聽我說說看。
清早,街道上行人絡繹不絕。熟人打個照面,就互道聲元宵快樂,吉祥如意。孩童們裹著棉襖,溜出家門,手拿幾盒鞭炮,噼里啪啦迎元宵。家家都在灶台前忙碌,傳出的味道香飄十里。四處歡聲笑語,喜氣洋洋,好不熱鬧。
正午,可少不得吃上一碗熱騰騰的湯圓。北方『滾』元宵,南方『包』湯圓。用芝麻和甜餡,加以白糖調之,外用糯米粉搓成球狀。狀如白玉,吃起來軟糯香甜,回味無窮。湯圓是元宵節最具特色的美食,其意味著新的一年,闔家幸福,團團圓圓。
下午,街外忽得一陣兒鑼鼓喧天,鞭炮齊鳴。一對人馬浩浩盪盪朝村裡走來。領頭一人扛著一台琉璃花燈,後有人頂著孩兒弟、黑白無常、四大將軍等的竹製扎骨神像。中夾鑼鼓隊奏樂。末端是人群抬轎接五顯大帝出廟巡視,轎上掛著寫有百子千孫的燈籠。大鼓大鑼之聲在村中迴旋盪漾。百姓們夾道觀看,伴著鞭炮、鑼鼓樂聲喝彩歡呼,婦女們捧著香爐在神像前接香。一時,場面盛況空前。游神是福州民間元宵節期間的一項風俗活動,把神像請進神轎里,抬出廟宇沿街巡遊,接受民眾們的香火膜拜。其寓意神明借神像降落民間,巡視鄉里,保佑人們和一方水土平安。
傍晚,元宵節又迎來了一個高潮鬧花燈。元宵夜燈市之壯觀令人咂舌。街頭巷尾,道路兩旁掛滿了五顏六色的花燈,從近看首望不到尾,從遠看宛如長龍盤踞街巷。璀璨的燈光映著樹影,蜿蜒而去。皓月當空,街道上行人接踵摩肩。細看,一盞宮燈上粘著條燈謎:老趙一走開,完全就變樣(打一食品)。不及我細想,旁的孩童拊掌大笑:這可不簡單!『趙』繁體『趙』,去走之底,剩『肖』,可不變樣!『肖』諧音『宵』,元宵!解出謎,他便得意洋洋的跑開。我也按捺不住躍躍欲試:一口咬掉牛尾巴(打一字)。我脫口而出:『牛』去掉二橫下的豎,改為『口』,告!也總算猜對了一個燈謎。
元宵已至尾聲,但人們對新一年的美好期望仍得以留存。這,就是我的家鄉福州,獨有的元宵節。
家鄉的風俗作文(十)
今天是農歷大年初五,早上媽媽告訴我,民間有個習俗,在初五這天要接財神,捏「小人嘴」。聽了這話,我一愣,這莫不是要捏我這個「小人」的嘴吧?於是感嘆這習俗也太坑我們小朋友了吧!媽媽聽罷大笑,告訴我人們會用包餃子寓意捏「小人嘴」。原來如此,本來我就特別想包餃子,現在借著這個習俗湊湊熱鬧豈不快哉!於是,媽媽爽快地答應了我的要求,但是有個條件,我得一起捏,這正合我意,成交!
原來包餃子前的序曲是那麼冗長。首先,我們和好了一盆面。在醒面的同時,我們把豬肉和牛肉分別絞成肉泥,把胡蘿卜、大蔥、酸菜分別切碎。然後將肉泥分別和各種蔬菜攪拌均勻,放好調料,三盆香噴噴的大蔥豬肉餡、胡蘿卜牛肉餡、酸菜豬肉餡就出爐了!聞到香味,我已經涎水流了三尺,想立馬把它們包進麵皮里,再扔進鍋里、放進嘴裡,吞下肚裡。可是看著那一盆圓圓的面團,我止住了口水,叮囑自己回到現實,「革命尚未成功」,我還得幹活兒。
媽媽把面搓成長條,切出劑子,就准備開始擀皮兒了。都說擀餃子皮不容易,可我看著一個個面劑子在媽媽的擀麵杖下幾秒鍾就變成了圓圓的薄薄的麵皮,我覺得並不難呀,於是自告奮勇要求擀皮。擀了十分鍾,我終於擀了四張皮,可是一看,三角形一張,梯形一張,長方形一張,「瓜子臉」一張,再看看媽媽之前擀的白白胖胖的大圓皮兒,我恨不得把我的揉成一團假裝什麼也沒發生過。
媽媽說,有些事情看似簡單做時難,得仔細觀察,小心模仿,勤奮練習。於是,我緊緊盯著她的一舉一動,先把面劑子壓扁壓圓,然後左手大拇指握著麵皮中心,右手用擀麵杖沿麵皮邊滾壓,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擀麵杖滾壓的同時,左手剩下的四個指頭要以大拇指為中心迅速旋轉麵皮,使它均勻受壓,才能擀成圓形。仔細觀察一番後,我開始摸索著按照媽媽的動作慢慢擀起來了,終於擀出了一張「橢圓形」,我想,我再把相對短的兩邊再擀擀,不就是圓了嗎?「功夫不負有心人」,就這樣,我的第一張圓圓的餃子皮作品成功面世啦!
不一會兒,我們包了好幾盤餃子,一個個白白胖胖的餃子,真像被捏扁的「小人嘴兒」,人們的 想像力 還真是豐富呀!就這樣,初五的晚上,我享受了一大盆「小人嘴」,自己捏的就別提有多好吃啦!
家鄉的風俗作文500字10篇相關 文章 :
★ 家鄉的春節風俗作文500字10篇
★ 家鄉風俗作文500字
★ 家鄉的風俗作文500字
★ 春節的家鄉風俗作文(精選10篇)
★ 家鄉的風俗作文500字10篇
★ 家鄉的春節習俗作文500字左右10篇
★ 家鄉的風俗500字作文10篇
★ 家鄉的風俗作文500字左右5篇
★ 家鄉春節風俗作文600字10篇
★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下冊作文500字10篇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網路.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