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風俗其四
1、渤海族口傳史詩和歷史著述是怎樣的?
渤海族有自己的口傳史詩。「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富育光先生從黑龍江省東寧鎮賀姓滿族家族挖掘出歷代口傳心授的史詩《烏布西奔媽媽》,詩中的女主人公烏布西奔,為了尋找太陽升起的地方,帶領族人泛舟東海(日本海),與狂風惡浪搏鬥,最後累死在大海上。人們把她的屍體安葬在現在的錫霍特山脈的一個山洞裡,把她一生的壯舉用他們自己的圖畫文字刻在洞穴的巨石上。2000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人文學家詹姆斯博士聞訊拜訪了富先生,並組織人員考察了俄羅斯的錫霍特山,找到了這個山洞,看到了一些呈旋轉形刻在懸崖上洞穴的文字,為靺鞨先人有自己的文字提供了重要證據。
另外還有陸續發現的用象形符號製作的日歷和二十四節氣牌,曹保明先生發現的用特殊森林符號寫就的書籍《高興》以及出土的文字瓦和文字磚。」這個記載說明,在早期渤海族就有自己部族的英雄史詩了。這位英雄是女性,此史詩是對部族在母系氏族時代一位女性酋長的追憶。至於洞穴上刻畫的文字,我們只能理解為在渤海族產生文字後,族人仍時常到其安葬地祭祀這位母系始祖。 二、張建章與《渤海國記》 由渤海族建立的渤海國在中國歷史上存在了二百多年,其間渤海國與唐朝的交往不斷,臣屬於唐的渤海國不時地派大臣和儒士、青年學子前往唐朝禮拜和求學,而唐朝亦派使臣前往渤海國視察、安撫,張建章便是其中的一位。唐文宗大和六年(832),「渤海國王大彝震遣司賓卿賀守謙來聘。
府選報復,議先會主假瀛州司馬朱衣使行。癸丑秋(大和七年),方舟而東,海濤萬里。明年秋杪,達忽汗州(唐以渤海地為忽汗州)。州即挹婁故地。彝震重禮留之,歲換而返。□王大會,以豐貨、寶器、名馬、文革以餞之。九年仲秋月復命」。以上文字說明,張建章有機會在任職期間出使渤海兩年多。而在後人的著述中,仍有不少人提到並證實此事。五代孫光憲雲「(張建章)曾賚府戎命往渤海」。說明張建章出使渤海事影響很大。張建章本人「幼聰而俊皙,美而和時,謂閑生琳[琅],鄉中英妙。
洎青襟從師,丹霄有志。年十六,雲水興高,風月吟苦。旋自試子秋賦,明敏著名,尚持疑於春闈,琢磨益厲。……凡所箋、啟、賦、詩盈溢緗帙」,「又著《渤海記》,備盡島夷風俗、宮殿、官品,當代傳之」。可見其內容是很充實的。此書《新唐書·藝文志》、《通志·藝文略》皆有著錄,《宋史·藝文志》還有「張建章《戴斗諸蕃記》一卷」,應該也是作者的相關史著。但《渤海國記》和《戴斗諸蕃記》在後來的《明史·藝文志》中已不見著錄,概已佚失。
2、成語故事大概內容
成語 故事 文化 是中國最古老的文化現象之一,是與現代文化淵源關系十分密切的一種文化,下面這些是我為大家推薦的幾篇成語故事大概內容。
成語故事大概內容1:同心同德
商紂王寵信妲己,過著酒池肉林的生活,誰要敢反對他,就會被挖心或受火烙之刑。老百姓被逼得活不下去了。
周武王決定討伐他,在盟津會師各路諸侯,舉行了誓師大會。
武王說:“將士們,請聽我說!善良的人做善事,只怕時間不夠用。凶惡的人行起惡來,也怕時間不夠用。現在商紂王荒淫無道,把大臣當成賊人,把朋友當成仇敵。說自己代表天,作惡多端卻無所畏懼。
老百姓只能祈求上天讓自己遠離他。從前夏桀很強大,但是倒行逆施,上天就派成湯來將他流放。今天他們雖然有千萬人,但是離心離德,我們雖然只有十個人,但是同心同德,上天一定會看見百姓的心願、一定會聽到百姓的聲音。
請讓我們為老百姓討伐他,請讓我們把成湯的事業發揚光大。”武王的軍隊勢如破竹,在牧野打敗了強大的商朝軍隊,商紂王自殺,商朝滅亡了。
成語故事大概內容2:聖人之勇
孔子周遊列國,到了衛國匡城,被人包圍了好幾圈,孔子的琴聲和歌聲一直沒有停過。子路跑進去見孔子,說:“老師怎麼還有閑情彈琴 唱歌 呢?”
孔子說:“仲由,讓我來告訴你吧!我想擺脫困境已經很久了,可還是不能避免,這是天命啊。
我想尋求通達已經很久了,結果還是不行,這是時運不濟啊。碰上了堯舜那個時代,天下沒有失意的人,這並不是人們的智慧高明;碰上了桀紂那個時代,天下沒有得意的人,這也並不是人們的智慧低下,是時勢造成這樣的。
那在水裡行走不怕蛟龍的,是漁夫的勇氣;在陸地行走不怕犀牛、老虎的,是獵人的勇氣;雪白的刀子架在面前,把死亡看做和生存沒有區別的,是壯士的勇氣;知道窮困是命運,知道通達需要時機,面臨大災難而不會畏懼的,需要聖人的勇氣。
仲由啊,安靜些吧!我的命運已經上天已經安排好了。”
沒有多久,帶領士兵的將官進來了,抱歉的說:“我們以為您是陽虎,所以把您圍了起來;現在我們知道您不是的,很對不起,我們在此向您道歉並撤退士兵。”
成語故事大概內容3:賣刀買牛
龔遂是漢朝平陽人。
漢宣帝時,渤海各郡收成不好,盜賊紛紛出現,官府無法制服。宣帝就任命龔遂為渤海郡太守。
龔遂走到半路,郡中就派出軍隊來迎接他。龔遂打發他們回去,命令郡中各縣:那些拿著鋤頭鐮刀的都是良民,官吏們不得查問;拿著兵器的才是盜賊。
等到龔遂來到郡府時,許多搶劫的都散夥了,丟掉他們手中的兵器,紛紛拿起了鋤頭鐮刀。
於是龔遂打開地方的糧倉,賑濟貧苦百姓,選用廉潔的地方官吏,安撫百姓。
渤海一帶風俗奢侈、不喜農業生產,龔遂就下令:郡中每個人要種一株榆樹、一畦韭菜;每家養兩頭豬、5隻雞。
百姓有佩帶刀劍的,勸他們賣掉刀劍買牛。他說:“為什麼把牛帶在身上呢?”春夏農忙季節鼓勵百姓下地勞動,秋冬時督促人們收獲莊稼,又教百姓多 種植 瓜果。不久人們都有了積蓄,犯罪和打官司的都沒有了。
3、遂見齊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儉約,勸民務農桑。意思?
譯文: 龔遂看見渤海一帶風俗很奢侈,喜歡從事那些不切於民用的行業,而不愛從事農業生產,就親自帶頭實行勤儉節約的作風,鼓勵百姓從事耕作和養蠶種桑。
4、後渤海國時代的渤海人,後來過得怎麼樣了?
渤海國被契丹滅亡後,其遺民仍以一個族體的形式生活著。
渤海國(698~926)
由於長時間被異族(契丹和女真)所統治,渤海遺民的風俗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形成了與他族習俗雜揉共存的特徵,漢化趨勢尤其明顯。
到了金朝後期,渤海人以基本上趨於漢化,等到了金末元初,本族習俗已消失殆盡。
渤海人的衣冠之禮
遼與金都是北方少數民族建立多民族政權,不同民族混居雜處,但又相對集中,共同生活在幅員遼闊的土地上。
在彼此交往的過程中,不同民族間的文化與風俗習慣互為影響,隨著時間的推移,各民族的文化內涵都悄然發生著變化。
渤海國壁畫
遼朝實行南北面官制,衣冠之制亦分兩種:「皇帝與南班漢官用漢服,太後與北班契丹臣僚用國服」。
這里的「國服」即契丹本族服飾,按照此項規定,凡任北面官者,無論哪一民族都必須穿「國服」,反之亦然。
因此,在遼朝出任官吏的渤海人,既有穿契丹朝服的,也有穿漢官朝服者的。
國服以窄袍、碟蹼帶、靴為主要特徵,裝飾少而簡,與契丹人日常服飾差別不大,活動方便,適於鞍馬生活。
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東沙布日台鄉寶山村遼墓壁畫
漢服以紗袍、裙儒、蔽膝、鞋襪為主要特徵,佩飾多而繁,注重儀表威嚴高貴,適於宮廷生活。
河北宣化遼墓壁畫
實際上,渤海國人早在唐朝時期就已有漢化的趨勢。穿著漢族服飾的現象,在渤海國時期貞孝公主墓葬的壁畫中就有反映。
貞孝公主墓壁畫人像
到了金末元初,渤海人幾乎完全以漢人的習俗取代本族習俗。
當然,在遼朝時期,愛穿契丹服飾的渤海人也不少。
「渤海首領大舍利高模翰兵,步騎萬餘人,並凳發左枉,竊為契丹之飾」。顯然,這是一支「契丹化」的渤海人軍隊。
有趣的是,在當時的北方地區,「服飾胡化」成為了各族人民的「新時尚」,甚至直接影響到地處南方的宋朝。
吳曾《能改齋漫錄》記載:
宋徽宗大觀四年(1110年)詔,「京城內近日有衣裝雜以外裔形制之人,以戴氈笠子,著戰袍,系番束帶之類」,「宜嚴行禁止」。
到了金朝時期,政府頒行髡發易服令,強迫各族人民採用女真族的發式與服飾。
天會四年(1126年)十一月告諭河北、河東各地:
既歸本朝,宜同風俗,亦仰削去頭發,短巾,左枉。敢有違犯,即是猶懷舊國,當正典刑,不得錯失。付逐處,准此。
其後,剃發易服令在金國推行,不如式者「斬之」。
就是這種發型....
渤海人也不例外,不得不實行髡發易服。
這種違背各族人民意願強行改俗的政策,必然會遭到普遍的不滿和反抗,但正所謂「胳膊擰不過大腿」,各族人民不得不委曲求全,時間一長,也就習慣了。
海陵王完顏亮即位後,統治者不再禁止人們穿著漢服,但根據宋人范成大《攬髻錄》中記述:
民亦久習胡俗,態度嗜好與之具化。最為甚者,衣裝之類,其制盡為胡矣。
到金章宗時期,穿著漢服的人逐漸多起來,甚至女真人開始穿起了漢人服飾.渤海人不出意外,其穿著習慣也應該與女真人一樣。
5、後渤海國時代的渤海人,後來過得怎麼樣了呢?
渤海國被契丹滅亡後,其遺民仍以一個族體的形式生活著。渤海國(698~926)由於長時間被異族(契丹和女真)所統治,渤海遺民的風俗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形成了與他族習俗雜揉共存的特徵,漢化趨勢尤其明顯。到了金朝後期,渤海人以基本上趨於漢化,等到了金末元初,本族習俗已消失殆盡。渤海人的衣冠之禮:遼與金都是北方少數民族建立多民族政權,不同民族混居雜處,但又相對集中,共同生活在幅員遼闊的土地上。在彼此交往的過程中,不同民族間的文化與風俗習慣互為影響,隨著時間的推移,各民族的文化內涵都悄然發生著變化。
遼朝實行南北面官制,衣冠之制亦分兩種:“皇帝與南班漢官用漢服,太後與北班契丹臣僚用國服”。這里的“國服”即契丹本族服飾,按照此項規定,凡任北面官者,無論哪一民族都必須穿“國服”,反之亦然。因此,在遼朝出任官吏的渤海人,既有穿契丹朝服的,也有穿漢官朝服者的。國服以窄袍、碟蹼帶、靴為主要特徵,裝飾少而簡,與契丹人日常服飾差別不大,活動方便,適於鞍馬生活。
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東沙布日台鄉寶山村遼墓壁畫,漢服以紗袍、裙儒、蔽膝、鞋襪為主要特徵,佩飾多而繁,注重儀表威嚴高貴,適於宮廷生活。實際上,渤海國人早在唐朝時期就已有漢化的趨勢。穿著漢族服飾的現象,在渤海國時期貞孝公主墓葬的壁畫中就有反映。到了金末元初,渤海人幾乎完全以漢人的習俗取代本族習俗。當然,在遼朝時期,愛穿契丹服飾的渤海人也不少。“渤海首領大舍利高模翰兵,步騎萬餘人,並凳發左枉,竊為契丹之飾”。顯然,這是一支“契丹化”的渤海人軍隊。有趣的是,在當時的北方地區,“服飾胡化”成為了各族人民的“新時尚”,甚至直接影響到地處南方的宋朝。
6、滄州有什麼風俗啊?
滄州素有"武術之鄉"的譽稱。滄州武術之盛行有歷史原因和地理位置諸因素。
滄州地濱渤海,北距京津,古為燕齊之地,又是遼、金、宋時代軍事必爭之地,再加封建官俯盤剝,豪紳壓榨,人們紛紛習武自強練習武自衛,武風甚廣;歷史上這里又曾是發落犯人的地方,不少軍犯刺配於此,也留傳下一些武藝;再加上滄州人民尊師重義,為武林所稱頌,一些失意的拳師和被官俯追緝的俠客,也多來此隱身,落戶傳藝。如滄州"五十三刀"即"闖王刀",就是明朝末年闖王李自成的部將隱名滄州傳授下來的。據歷史記載,遠在春秋戰國時期,這里就"武健泱泱乎表海雄風",可謂英雄眾多,精英薈萃,歷史悠久。
滄州武術有其本身的特色,即有大開大合勇猛無倫的長勢,又有推撥擒拿小巧靈活的招數,並具有速度、力度大和善於攻守的實戰特點。武術門類基本可分少林、武當兩大派系。少林拳中有華拳、燕青、功力、劈卦、長拳、通臂、明堂、彌宗、八極、太祖、六合、螳螂、沙腳、戳腳、翻子、大洪拳、小洪拳等多種;武當拳 中有太極、八卦、形意等。
近年來,在國家「發掘、研究、整理、繼承」武術政策的指引下,滄州武林勃發了新的生機。現在,滄州各級武術協會均已建立,業余武術活動點恢復和建立達百來個,有幾萬人參加武術活動。不少老拳師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在授徒傳藝的同時,抓緊著書立說。滄州武術運動員在全國武術比賽中,多次獲得金牌。如1980年全國武術觀摩交流大會上,河北隊八名運動員中五名來自滄州,全隊榮獲四枚金牌,有三枚為滄州人奪得。滄州"武術之鄉"的情況,不斷為全國體育和武術雜志刊載,並被介紹到國外,有的還被拍了電影和電視。一九八二年,兩名滄州武術運動員隨同中國武術代表團出訪日本,進行表演。現在,滄州武林的重點轉向技擊、散打訓練,廣大武術愛好者決心練出真本領,繼續為國爭光。
7、舊唐書中關於渤海國風俗習慣的介紹
靺鞨,蓋肅慎之地,後魏謂之勿吉,在京師東北六千餘里。東至於海,西接突
厥,南界高麗,北鄰室韋。回其國凡為數十部,各有酋帥,或附於高麗,或臣於突厥答。
而黑水靺鞨最處北方,尤稱勁捷,每恃其勇,恆為鄰境之患。俗皆編發,性兇悍,
無憂戚,貴壯而賤老。無屋宇,並依山水掘地為穴,架木於上,以土覆之,狀如中
國之冢墓,相聚而居。夏則出隨水草,冬則入處穴中。父子相承,世為君長。俗無
文字。兵器有角弓及楛矢。其畜宜豬,富人至數百口,食其肉而衣其皮。死者穿地
埋之,以身襯土,無棺斂之具,殺所乘馬於屍前設祭。
有酋帥突地稽者,隋末率其部千餘家內屬,處之於營州,煬帝授突地稽金紫光
祿大夫、遼西太守。武德初,遣間使朝貢,以其部落置燕州,仍以突地稽為總管。
劉黑闥之叛也,突地稽率所部赴定州,遣使詣太宗請受節度,以戰功封蓍國公。又
徙其部落於幽州之昌平城。會高開道引突厥來攻幽州,突地稽率兵邀擊,大破之。
8、今欲使臣勝之耶?將安之也?
您打算讓我去剿滅他們,還是去安撫他們?
龔遂為渤海太守 全文翻譯:
漢宣帝即位後,過了很長時間,渤海郡及其相臨地區鬧飢荒,盜賊四起,太守不能制止。宣帝要選一個能勝任的人,丞相御史推薦了龔遂,皇帝任命龔遂為渤海太守。當時龔遂已七十多歲,皇帝召見時,見他身材矮小,宣帝見到後,認為龔遂並非像人們說的那樣,不免對他有輕視之感。宣帝問龔遂:「渤海郡一片荒亂,我十分擔憂,你准備用什麼方法平息那裡的盜賊,而使我不再憂慮呢?」龔遂回答:「渤海郡地處偏遠,沒有沾沐聖上的恩惠教化,那裡的百姓為飢寒所迫,地方官不知加以救濟,致使陛下的子民偷盜陛下的兵器,在池塘岸邊耍弄耍弄罷了。您打算讓我去剿滅他們,還是去安撫他們?」宣帝聽了龔遂的回答很高興,說:「選賢良之臣前去,本來就是想對他們進行安撫。」龔遂又說:「我聽說治理不守秩序的百姓,如同理順亂繩一樣,不能著急,只能慢慢來,才會達到目的。我希望到任後,丞相御史們對我的工作暫時不要按常規加以限制,一切事要允許我見機行事。」宣帝答應了這一要求,並特別賜給龔遂黃金,還為他增派了驛車。龔遂進入渤海郡的地界後,郡府的官吏們聽說新上任的太守已到任了,便派兵迎接,而龔遂讓他們都回去,並命令所屬的縣把專管追捕盜賊的官吏都撤除。那些手拿農具的人都是良民,官吏不得對他們問罪,攜帶兵器的人,才屬於盜賊。接著龔遂獨自一人乘車來到郡府,很快郡中就安定了下來,盜賊也停止了活動。渤海郡中還有一些結伙搶劫的人,聽到龔遂的教令後,便自動解散,放下了手裡的兵器而拿起了鋤頭和鐮刀。這樣偷盜搶劫之事便都平息了,老百姓開始安居樂業。龔遂於是打開糧倉,把糧食借給貧民,還選任了一些好官吏對百姓實施安撫管理。 龔遂發現齊地的民俗好追求奢侈的生活,喜歡從事工商之類的末技,不重視耕種田地。於是他便以身作則,追求儉朴的生活,鼓勵老百姓務農,命令每人都種一棵榆樹、一百棵薤、五十棵蔥、一畦韭菜,每家養兩頭母豬、五隻雞。老百姓有持刀帶劍的,龔遂就讓他們賣掉,購買耕牛,並說:「為什麼不帶牛佩犢呢!」於是春夏之季老百姓都要下地勞作,秋冬之季檢查督促老百姓收獲,鼓勵人們多積蓄農副產品。(龔遂)還巡視勸勉百姓努力耕作,(自此)渤海郡內,家家有積蓄,官民都富裕起來。老百姓也就不再打官司了。
注釋:
1.渤海郡:漢代山東的一個郡。
2.歲飢:年成歉收。
3.二千石:年俸祿為二千石的官吏。此指郡守。
4.禽制:制服。禽,通「擒」。
5.上:指漢宣帝。
6.聖化:皇帝的教化。
7.陛下赤子:指渤海郡的老百姓。
8.潢池:池塘。此指渤海。
9.移:傳達文書。
10.敕:公文。
11.鋤鉤田器:泛指農具。鉤:鐮刀。
12.翕(xī)然:平靜的樣子。
13.倉廩:倉庫。
14.齊俗:渤海郡一帶的風俗。渤海郡古為齊地。
15.末技:古代一農業為根本,工商業被稱為「末技」。
16.躬率:親自做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