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山東八月十五風俗

山東八月十五風俗

發布時間: 2022-09-07 03:03:51

1、山東的中秋節風俗

[陝西省]

西鄉縣中秋夜男子泛舟登崖,女子亦安排佳宴。不論貧富,必食西瓜。中秋有吹鼓手沿門鼓吹,以討賞錢,例同端午、除夕。洛川縣中秋節家長率學生攜禮物為先生拜節,午飯多於校內聚餐。

[福建省]

浦城縣女子穿行南浦橋,吃求長壽。建寧中秋夜俗以掛燈為向月宮求子的吉兆。上杭縣中秋,兒女多於拜月時請月姑。方法是以竹筐作為月姑的替身,如果有神降臨,竹筐會自己搖動,以其搖動的次數來卜吉凶。龍岩人吃月餅時,家長會在中央控出直徑二、三寸的圓餅供長輩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讓晚輩知道。這個習俗是來自於月餅中藏有反元殺韃子訊的傳說。金門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拜天公用做成仙桃型的紅叫「天公」。拜月的紅則做成豬羊的形狀,數目必是九豬十六羊。

[山西省]

潞安中秋節宴節請女婿。永寧中秋夕恭祀太陰星主。大同縣月餅稱團圓餅,大至二、三尺,中秋夜且有守夜之俗。石樓縣中秋祀城隍。

[江蘇省]

無錫縣中秋夜燒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紗絹,繪有月宮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線香編成,上面插有紙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

[湖北省]

州中秋,取促織蟲相鬥。

[河北省]

萬全縣稱中秋為「小元旦」,月光紙上繪有太陰星君及關帝夜閱春秋像。河間縣以中秋雨為苦雨,中秋節若下雨,當年的青菜必定味道不。

[江西省]

吉安縣在中秋節的傍晚,每個村都稻草燒瓦罐。待瓦罐燒紅後,再放醋進去。這樣子就有香味飄滿全村。新城縣過中秋自十一夜起懸掛通草燈,以鼓樂迎迎之於市街,直至十七日止。

[四川省]

嘉定縣中秋節祭土地神、扮演雜劇、聲樂、文物,稱為「看會」。除了吃月餅外,四川人也在中秋節打粑、殺鴨子、吃麻餅、蜜餅等等。有的地方也點桔燈。將桔子挖空,點上蠟燭,懸於門口,以示慶祝。也有兒童在柚子上插滿香,沿街舞動,叫做「舞流星香球」。

[廣東省]

《乳源縣志》還記載,中秋節吃芋頭,可治疥癩。廣東中秋也有兒童提燈的風俗。燈的材料有紅柚皮雕的柚燈,素馨茉莉花結的花燈,明亮的燈火帶著陣陣的花果清香,使人愛不釋手。東莞青年未婚者也在月下焚香燃燭,乞求月老為其撮合。霞浦有中秋曳石的風俗。曳石是戚繼光發明的,以石塊繫上繩索,沿街拖拉,虛張聲勢,用來恐哧敵軍。

[山東省]

慶雲縣農家八月十五日祭土穀神,稱「青苗社」。諸城、臨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墳祭祖。冠縣、萊陽、廣饒及郵城等地的地主也於中秋節宴請佃戶。即墨中秋節吃一種應節食品叫「麥箭」。

[安徽省]

婺源中秋節,兒童以磚瓦堆一中空寶塔。塔上掛以帳幔匾額等裝飾品,又置一桌於塔前,陳設各種敬「塔神」之器具。夜間則內外皆點上燈燭,光輝可愛。績溪中秋兒童打中秋炮。中秋炮是以稻草紮成發辮狀,浸濕後再拿起來向石上打擊,使發出巨響並有游火龍的風俗。火龍是以稱草紮成的龍,身上插有香柱。游火龍時有鑼鼓隊同行,游遍各村後再送至河中。

2、作為孔聖人的故鄉,山東都有哪些中秋節習俗與美食?

自春秋時,便有關於中秋節的記載。唐朝時,中秋便已發展為舉國上下共同歡樂的節日。宋朝時,中秋文化便已經漸漸完善,時至今日,中秋節便成了我國法定節日。

中秋節的歷史可追溯到千年之前,可謂是源遠流長,歷史的沉澱,不僅讓中秋節富有瑰麗的文化意義,還為她增添了為人樂道的習俗。

我國國土遼闊,各地慶祝中秋的活動,都有自己當地的文化特色,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山東的中秋節。山東又被稱為「齊魯大地」,自古便受孔子禮樂文化的熏陶,有濃重的文化濃重感,所以對祖先尤為敬畏,中秋祭祖的盛大程度也僅次於春節,成為山東人過中秋必不可少的活動。

中秋祭祀的歷史由來可追溯到春秋時期,《禮記》中便有記載說:「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眾所周知,太陽是萬物生長之本,而古人卻將月亮與太陽並排,由此可見他們對中秋的重視程度。

山東有些地區不僅祭祖,還祭神。如慶雲縣,八月十五日便舉行祭「土穀神」的儀式,又被稱「青苗社」。除此之外,山東有些地區還會有祭月活動,中秋佳節,人們設香案,掛月光禡,擺貢品,對月祈禱,希望年年人團圓,月光禡形制精巧,極具神秘色彩,上面印有嫦娥奔月和在月宮中與嫦娥為伴的玉兔圖案。

山東人敬畏歷史文化,不僅對祖制懷有敬畏之心,對中秋節的傳說也十分尊崇。相傳嫦娥因盜取後羿的不死靈葯,最終飛升月宮,月宮上唯有一兔子和一不善言談的吳剛。她一個人難以忍受月宮的凄苦,便請求丈夫做月亮狀糕點,對月向上天祈求,放自己回家。

嫦娥奔月的故事在山東口口流傳,於是乎中秋佳節之時,兔子也成了熱銷產品,甚至在濟南某些人家,還供兔子王。可自上世紀80年代起,做兔子王的手藝便幾近失傳。傳至今天,月亮的神秘面紗被揭開後,人們拜月的活動便漸漸消失了,這項古老的祭月習俗,也逐漸停止流傳。

3、八月十五有什麼習俗?

1、燒斗香

江蘇中秋夜要燒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紗絹,繪上月宮景色。也有香斗以線香編成,上面插有紙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民間還有燒香斗的風俗。 

2、拜祖先

廣東潮汕地區中秋節習俗。中秋節當天下午,各家廳里就擺台設祭,置祖先神主牌,獻上各色供品。祭畢,把祭品逐樣烹調,合家同時一次豐盛晚餐。


3、燃燈

燃燈以助月色。中秋夜,燈內燃燭,系於竹竿之上,瓦檐上、露台上等高處,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

(3)山東八月十五風俗擴展資料;

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歷里,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

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

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4、山東過中秋節有什麼講究

山東各地民間在月亮升起的時候,人們就在庭院中對月擺設香案,掛上月光碼兒,月光碼兒上印製著嫦娥奔月,下面還有一隻小兔,然後擺上月餅、西瓜和其他一些水果,有的地方還要特別供上一捆青豆,俗傳是給月宮里搗葯的玉兔准備的。 在濟南,過去每到中秋晚上,當明月從東方升起時,人們便在自家的庭院中設一個香案,在供桌上放上一些瓜果、月餅等祭品,一家老少在供桌前燒香,望月祭拜。過去祭月時家家都要把「兔子王」 擺在供桌上,「兔子王」是濟南特有的一種中秋玩具,一般製作成身穿甲胄、兔面人身的形狀。祭月之後,由家中老人主持把月餅等祭品分給家人吃,「兔子王」就成為孩子們的玩具了。 在曲阜,當中秋之夜月亮升起來的時候,一家人圍在庭院當中,對著月亮擺設香案,放上月餅、石榴、花生等瓜果,全家人一起祭月。過去家家都要放鞭炮以示過節,民諺有「八月十五月正圓,月餅石榴敬老天」的說法。 在濰坊,過去祭月時大人和孩子們分別進行,大人們在院子里,小孩們在大門前,他們有的在小板凳上放一個麵塑的「月兒」,有的手托麵塑的「月鼓」,對著月唱歌謠,民間稱為「圓月」,而且還在手臂上繞圓圈,一邊繞一邊唱:「圓月了,圓月了,一斗麥子一個了!」有的孩子手拿著一棵點著的艾蒿,搖動手臂時火星四濺,這就是孩子們玩的「蒿子燈」。 在臨清一帶,過去有「鉸月亮」的習俗:中秋節這天,家家都剪一個又大又圓的月亮貼在窗上,圓月中有傳說中的嫦娥或石榴、蓮花、牡丹、蝴蝶等圖案。按當地風俗,這圓月必須在當天撕破,這樣可以驅除邪氣,帶來好運。這風俗來源於一個傳說故事:當年姜太公封神時,封其妻為「窮神」。封後又對她很不放心,擔心她會去坑害窮人,因此又給她定了個「框框」,令她「見破即回」。中秋節這天撕破月亮,就是讓「窮神」望而卻步,讓生活富裕美好。
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

5、八月十五中秋節都有哪些習俗?

【中秋節的習俗】

中秋佳節,人們最主要的活動是賞月和吃月餅了。

賞月

在中秋節,我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禮記》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李子、葡萄等時令水果,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據《東京夢華錄》記載:「中秋夜,貴家結飾台榭,民間爭占酒樓玩月」。每逢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樓都要重新裝飾門面, 牌樓上扎綢掛彩,出售新鮮佳果和精製食品,夜市熱鬧非凡,百姓們多登上樓台,一些富戶人家在自己的樓台亭閣上賞月,並擺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團圓子女,共同賞月敘談。

明清以後,中秋節賞月風俗依舊,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吃月餅

我國城鄉群眾過中秋都有吃月餅的習俗,俗話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餅」一詞,最早見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中,那時,它也只是象菱花餅一樣的餅形食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的象徵。

月餅最初是在家庭製作的,清袁枚在《隋園食單》中就記載有月餅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專門製作月餅的作坊,月餅的製作越越來越精細,餡料考究,外型美觀,在月餅的外面還印有各種精美的圖案,如「嫦娥奔月」、「銀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以餅之圓兆人之常生,用月餅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都成為天下人們的心願,月餅還被用來當做禮品送親贈友,聯絡感情。

觀潮

「定知玉兔十分圓,已作霜風九月寒。寄語重門休上鑰,夜潮留向月中看。」這是宋代大詩人蘇軾寫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詩。在古代浙江一帶,除中秋賞月外,觀潮可謂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觀潮的風俗由來以久,早在漢代枚乘的《七發》大賦中就有了相當詳盡的記述。漢以後,中秋觀潮之風更盛。明朱廷煥《增補武林舊事》和宋吳自牧《夢粱錄》也有觀潮條記載。這兩書所記述的觀潮盛況,說明在宋代的時候中秋觀潮之事達到了空前絕後的巔峰。

燃燈

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鏡,可謂良辰之美景,然而對此人們並未滿足,於是便有燃燈以助月色的風俗。在湖廣一帶有用瓦片疊塔於塔上燃燈的節俗。在江南一帶則有制燈船的節俗。在近代中秋燃燈之俗更盛。今人周雲錦、何湘妃《閑情試說時節事》一文說:「廣東張燈最盛,各家於節前十幾天,就用竹條扎燈籠。作果品、鳥獸、魚蟲形及『慶賀中秋』等字樣,上糊色紙繪各種顏色。中秋夜燈內燃燭用繩系於竹竿上,高樹於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燈砌成字形或種種形狀,掛於家屋高處,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富貴之家所懸之燈,高可數丈,家人聚於燈下歡飲為樂,平常百姓則豎一旗竿,燈籠兩顆,也自取其樂。滿城燈火不啻琉璃世界。」看來從古至今中秋燃燈之俗其規模似乎僅次於元宵燈節。

玩兔兒爺

近人金易、沈義羚所著的《宮女談往錄》中,記述了一位叫榮兒的宮女講述的故事。當時正是八國聯軍進北京的那一年,慈禧太後逃出了京都,在逃亡的路上恰逢中秋,這位太後慌亂之中亦未忘舊禮古俗,便在寄寓的忻州貢院中舉行了祭月之禮。故事說,「晚飯後按著宮里的習慣,要由皇後去祭祀『太陰君』。這大概是沿著東北的習慣『男不拜兔,女不祭灶』罷,『太陰君』是由每家的主婦來祭的。在庭院的東南角上,擺上供桌,請出神碼來(一張紙上印一個大兔子在月宮里搗葯),插在香壇里。香壇是一個方斗,晉北的斗不是圓的,是方的。街上有時偶然聽到晉北人唱『圓不過月亮方不過斗,甜不過尕妹妹的溫柔。』可見,晉北的斗全是方的了。斗里盛滿新高粱,鬥口糊上黃紙,供桌上四碟水果,四盤月餅,月餅疊起來有半尺高。另外,中間一個大木盤,放著直徑有一尺長的圓月餅,這是專給祭兔時做的。還有兩枝新毛豆角。四碗清茶,是把茶葉放在碗里用涼水沖一下。就這樣,由皇後帶著妃子、格格和我們大家行完禮,就算禮成。我們都是逃跑在外的,非常迷信,唯恐有一點禮儀不周,得罪了神鬼,給自己降下災難。所以一有給神鬼磕頭的機會,都是爭著參加,沒有一個人敢拉後的!我和娟子是替換著來磕的頭。」這個故事講的是清代宮廷中祭拜月兔的規矩,雖說是在逃難之中,香壇只好用晉北的方斗來替代,但從心理角度說,因為在難中,所以對神則更為敬畏而虔誠。從這個故事看,清代宮廷是把月中的玉兔稱做太陰君的。然而民間則不同,百姓們稱它為玉兔兒爺,這種稱呼雖不如稱太陰君嚴肅莊重,但卻顯得更為親切。而在北京一帶的民俗中,中秋節祭兔兒爺實是莊重不足而游戲有餘,盡管略顯得對神不大尊敬,但卻反映了民間敬神心理的異化。中秋自從由祭月的禮俗轉化成民間節日後就淡化了禮俗色彩,而游賞性質越來越突出,玩兔兒爺的風俗,可以說是這一現象的有力佐證。

其它中秋節的習俗

中國地緣廣大,人口眾多,風俗各異,中秋節的過法也是多種多樣,並帶有濃厚的地方特色。

在福建浦城,女子過中秋要穿行南浦橋,以求長壽。在建寧,中秋夜以掛燈為向月宮求子的吉兆。上杭縣人過中秋,兒女多在拜月時請月姑。龍岩人吃月餅時,家長會在中央挖出直徑二、三寸的圓餅供長輩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讓晚輩知道。這個習俗是源於月餅中藏有反元殺敵訊息的傳說。金門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

廣東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習俗,主要是婦女和小孩,有「男不圓月,女不祭灶」的俗諺。晚上,皓月初升,婦女們便在院子里、陽台上設案當空禱拜。銀燭高燃,香煙繚繞,桌上還擺滿佳果和餅食作為祭禮。當地還有中秋吃芋頭的習慣,潮汕有俗諺:「河溪對嘴,芋仔食到」。八月間,正是芋的收成時節,農民都習慣以芋頭來祭拜祖先。這固然與農事有關,但民間還有一則流傳廣泛的傳說:1279年,蒙古貴族滅了南宋,建立元朝,對漢人進行了殘酷的統治。馬發據守潮州抗元,城破後,百姓慘遭屠殺。為了不忘胡人統治之苦,後人就取芋頭與「胡頭」諧音,且形似人頭,以此來祭奠祖先,歷代相傳,至今猶存。

中秋夜燒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塔高1—3公尺不等,多用碎瓦片砌成,大的塔還要用磚塊砌成,約占塔高的1/4,然後再用瓦片疊砌而成,頂端留一個塔口,供投放燃料用。中秋晚上便點火燃燒,燃料有木、竹、谷殼等,火旺時潑松香粉,引焰助威,極為壯觀。民間還有賽燒塔規例,誰把瓦塔燒得全座紅透則勝,不及的或在燃燒過程倒塌的則負,勝的由主持人發給彩旗、獎金或獎品。據傳燒塔也是元朝末年,漢族人民反抗殘暴統治者,於中秋起義時舉火為號的由來。

江南一帶的民間在中秋節人習俗也是多種多樣。南京人中秋愛吃月餅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鴨。「桂花鴨」於桂子飄香之時應市,肥而不膩,味美可口。酒後必食一小糖芋頭,澆以桂漿,美不待言。「桂漿」,取名自屈原《楚辭·少司命》「援北方閉兮酌桂漿」。桂漿,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後採摘,用糖及酸梅腌制而成。江南婦女手巧,把詩中的詠物,變為桌上佳餚。 南京人合家賞月稱「慶團圓」,團坐聚飲叫「圓月」,出遊街市稱「走月」。

明初南京有望月樓、玩月橋,清代獅子山下築朝月樓,皆供人賞月,而以遊玩月橋者為最。人們在明月高懸時,結伴同登望月樓、遊玩月橋,以共睹玉兔為樂。「玩月橋」在夫子廟秦淮河南,橋旁為名妓馬湘蘭宅第,這夜,士子聚集橋頭笙簫彈唱,追憶牛渚玩月,對月賦詩,故稱此橋為玩月橋。明亡後,漸漸衰落,後人有詩去:「風流南曲已煙銷,剩得西風長板橋,卻憶玉人橋上坐,月明相對教吹簫」。長板橋,即原先的玩月橋。 近年來,南京夫子廟已重新修葺,恢復明清年間的一些亭閣,疏浚河道,待到中秋佳節時,就可結伴同來領略此地的玩月佳趣了。

江蘇省無錫縣中秋夜要燒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紗絹,繪有月宮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線香編成,上面插有紙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

江西省吉安縣在中秋節的傍晚,每個村都用稻草燒瓦罐。待瓦罐燒紅後,再放醋進去。這時就會有香味飄滿全村。新城縣過中秋時,自八月十一夜起就懸掛通草燈,直至八月十七日止。

安徽省婺源中秋節,兒童以磚瓦堆一中空寶塔。塔上掛以帳幔匾額等裝飾品,又置一桌於塔前,陳設各種敬「塔神」的器具。夜間則內外都點上燈燭。績溪中秋兒童打中秋炮。中秋炮是以稻草紮成發辮狀,浸濕後再拿起來向石上打擊,使發出巨響並有游火龍的風俗。火龍是以稱草紮成的龍,身上插有香柱。游火龍時有鑼鼓隊同行,游遍各村後再送至河中。

四川省人過中秋除了吃月餅外,還要打粑、殺鴨子、吃麻餅、蜜餅等。有的地方也點桔燈,懸於門口,以示慶祝。也有兒童在柚子上插滿香,沿街舞動,叫做「舞流星香球」。嘉定縣中秋節祭土地神、扮演雜劇、聲樂、文物,稱為「看會」。

在北方,山東省慶雲縣農家在八月十五祭土穀神,稱為「青苗社」。諸城、臨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墳祭祖。冠縣、萊陽、廣饒及郵城等地的地主也在中秋節宴請佃戶。即墨中秋節吃一種應節食品叫「麥箭」。山西省潞安則在中秋節宴請女婿。大同縣則把月餅稱為團圓餅,在中秋夜有守夜之俗。

河北省萬全縣稱中秋為「小元旦」,月光紙上繪有太陰星君及關帝夜閱春秋像。河間縣人認為中秋雨為苦雨,若中秋節下雨,當地人則認為青菜必定味道不佳。

陝西省西鄉縣中秋夜男子泛舟登崖,女子安排佳宴。不論貧富,必食西瓜。中秋有吹鼓手沿門吹鼓,討賞錢。洛川縣中秋節家長率學生帶禮物為先生拜節,午飯多於校內聚餐。

一些地方還形成了很多特殊的中秋習俗。除了賞月、祭月、吃月餅外,還有香港的舞火龍、安徽的堆寶塔、廣州的樹中秋、晉江的燒塔仔、蘇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等。

6、農歷八月十五什麼節日和民俗活動

一、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歷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主要節日之一。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6年5月20日,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二、中秋節的習俗主要有:
1、中秋賞月
每逢中秋來臨,我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賞月談月也便成為人們久談不衰的話題。追溯中秋賞月的來歷,據《長安玩月詩序》載:「秋之於時,後夏先冬;八月於秋,季始孟終;十五之夜,又月之中。稽於天道,則寒暑均,取於月數,則蟾魄圓。」也就是說,八月十五在秋季八月中間,故曰:「中秋」。為何人們鍾情中秋賞月呢?有詩道:「明月四時有,何事喜中秋?瑤台寶鑒,宜掛玉宇最高頭;放出白豪千丈,散作太虛一色。萬象入吾眸,星斗避光彩,風露助清幽。」
2、吃月餅
我國城鄉群眾過中秋都有吃月餅的習俗,俗話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餅」一詞,最早見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中,那時,它也只是象菱花餅一樣的餅形食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的象徵。
月餅最初是在家庭製作的,清袁枚在《隋園食單》中就記載有月餅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專門製作月餅的作坊,月餅的製作越越來越精細,餡料考究,外型美觀,在月餅的外面還印有各種精美的圖案,如「嫦娥奔月」、「銀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以餅之圓兆人之常生,用月餅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都成為天下人們的心願,月餅還被用來當做禮品送親贈友,聯絡感情。
3、各地其它中秋習俗:
在福建浦城,女子過中秋要穿行南浦橋,以求長壽。在建寧,中秋夜以掛燈為向月宮求子的吉兆。上杭縣人過中秋,兒女多在拜月時請月姑。龍岩人吃月餅時,家長會在中央挖出直徑二、三寸的圓餅供長輩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讓晚輩知道。這個習俗是源於月餅中藏有反元殺敵訊息的傳說。金門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
廣東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習俗,主要是婦女和小孩,有「男不圓月,女不祭灶」的俗諺。晚上,皓月初升,婦女們便在院子里、陽台上設案當空禱拜。銀燭高燃,香煙繚繞,桌上還擺滿佳果和餅食作為祭禮。當地還有中秋吃芋頭的習慣,潮汕有俗諺:「河溪對嘴,芋仔食到」。八月間,正是芋的收成時節,農民都習慣以芋頭來祭拜祖先。這固然與農事有關,但民間還有一則流傳廣泛的傳說:1279年,蒙古貴族滅了南宋,建立元朝,對漢人進行了殘酷的統治。馬發據守潮州抗元,城破後,百姓慘遭屠殺。為了不忘胡人統治之苦,後人就取芋頭與「胡頭」諧音,且形似人頭,以此來祭奠祖先,歷代相傳,至今猶存。
中秋夜燒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塔高1—3公尺不等,多用碎瓦片砌成,大的塔還要用磚塊砌成,約占塔高的1/4,然後再用瓦片疊砌而成,頂端留一個塔口,供投放燃料用。中秋晚上便點火燃燒,燃料有木、竹、谷殼等,火旺時潑松香粉,引焰助威,極為壯觀。民間還有賽燒塔規例,誰把瓦塔燒得全座紅透則勝,不及的或在燃燒過程倒塌的則負,勝的由主持人發給彩旗、獎金或獎品。據傳燒塔也是元朝末年,漢族人民反抗殘暴統治者,於中秋起義時舉火為號的由來。
江南一帶的民間在中秋節人習俗也是多種多樣。南京人中秋愛吃月餅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鴨。「桂花鴨」於桂子飄香之時應市,肥而不膩,味美可口。酒後必食一小糖芋頭,澆以桂漿,美不待言。「桂漿」,取名自屈原《楚辭·少司命》「援北方閉兮酌桂漿」。桂漿,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後採摘,用糖及酸梅腌制而成。江南婦女手巧,把詩中的詠物,變為桌上佳餚。 南京人合家賞月稱「慶團圓」,團坐聚飲叫「圓月」,出遊街市稱「走月」。
明初南京有望月樓、玩月橋,清代獅子山下築朝月樓,皆供人賞月,而以遊玩月橋者為最。人們在明月高懸時,結伴同登望月樓、遊玩月橋,以共睹玉兔為樂。「玩月橋」在夫子廟(門票)秦淮河南,橋旁為名妓馬湘蘭宅第,這夜,士子聚集橋頭笙簫彈唱,追憶牛渚玩月,對月賦詩,故稱此橋為玩月橋。明亡後,漸漸衰落,後人有詩去:「風流南曲已煙銷,剩得西風長板橋,卻憶玉人橋上坐,月明相對教吹簫」。長板橋,即原先的玩月橋。 近年來,南京夫子廟已重新修葺,恢復明清年間的一些亭閣,疏浚河道,待到中秋佳節時,就可結伴同來領略此地的玩月佳趣了。
江蘇省無錫縣中秋夜要燒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紗絹,繪有月宮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線香編成,上面插有紙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
江西省吉安縣在中秋節的傍晚,每個村都用稻草燒瓦罐。待瓦罐燒紅後,再放醋進去。這時就會有香味飄滿全村。新城縣過中秋時,自八月十一夜起就懸掛通草燈,直至八月十七日止。
安徽省婺源中秋節,兒童以磚瓦堆一中空寶塔。塔上掛以帳幔匾額等裝飾品,又置一桌於塔前,陳設各種敬「塔神」的器具。夜間則內外都點上燈燭。績溪中秋兒童打中秋炮。中秋炮是以稻草紮成發辮狀,浸濕後再拿起來向石上打擊,使發出巨響並有游火龍的風俗。火龍是以稱草紮成的龍,身上插有香柱。游火龍時有鑼鼓隊同行,游遍各村後再送至河中。
四川省人過中秋除了吃月餅外,還要打粑、殺鴨子、吃麻餅、蜜餅等。有的地方也點桔燈,懸於門口,以示慶祝。也有兒童在柚子上插滿香,沿街舞動,叫做「舞流星香球」。嘉定縣中秋節祭土地神、扮演雜劇、聲樂、文物,稱為「看會」。
在北方,山東省慶雲縣農家在八月十五祭土穀神,稱為「青苗社」。諸城、臨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墳祭祖。冠縣、萊陽、廣饒及郵城等地的地主也在中秋節宴請佃戶。即墨中秋節吃一種應節食品叫「麥箭」。山西省潞安則在中秋節宴請女婿。大同縣則把月餅稱為團圓餅,在中秋夜有守夜之俗。
河北省萬全縣稱中秋為「小元旦」,月光紙上繪有太陰星君及關帝夜閱春秋像。河間縣人認為中秋雨為苦雨,若中秋節下雨,當地人則認為青菜必定味道不佳。

7、山東濰坊中秋節習俗

「念月兒」是老濰縣中秋節特有的習俗。

濰坊的中秋節有一項其他地方沒有的風俗活動,那就是在祭月、賞月的同時,還要在月光下念月,月是一種特定環境下的食品,是華夏民族早期祭祀月神時用的祭品。在歷史的長河中,其他地方衍變成了今天的月餅,而濰坊卻把它保留下來了,這是濰坊人對歷史的特殊貢獻。另外,濰坊中秋有「蒸月」的習俗。

濰坊人的傳統觀念以及家庭觀念比較濃厚,郭順敏認為,所謂的弘揚傳統,更重要的是懂得去感恩和回報,親朋之間送什麼禮是其次,關鍵是溝通感情。宋朝時,蘇東坡也曾在諸城留下「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千古佳話,這說明濰坊是一個有文化傳統的地方,蘇東坡寫詞表達對弟弟的思念之情,這種對家庭、親情的珍惜也很難得。

(7)山東八月十五風俗擴展資料:

中秋節飲食注意事項:

1、主副平衡:所攝取的食物中動物性食物不應超過植物性食物。主副食比例適當是營養平衡的重要前提。

2、葷素搭配:葷素搭配平衡可以激發人的食慾,保持營養平衡。其中食用魚肉比食用豬、牛、羊肉與家禽肉更好。此外冷熱菜餚的口味要甜咸巧調理,五味俱全才會胃口大開。

3、粗細搭配:要適當吃些粗糧和粗纖維食物,做到粗糧、細糧搭配,以幫助消化。

4、主食花樣要多,饅頭、水餃、米飯都有才好,粥、湯、甜飲等品種也要經常變換,力求口味多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秋節民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濰坊

8、求山東中秋習俗~~

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歷里,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
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
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9、山東中秋節習俗

山東中秋節習俗有吃月餅和團圓蛋、祭土穀神吃「麥箭」、中秋之夜拋帕招親、供奉兔子王、做「月鼓」、剪紙貼窗花、八月十五看閨女這7種習俗。

一、吃月餅和團圓蛋

蛋圓似月,古往今來就是象徵團圓的吉祥食品,蛋圓人團圓。山東中秋習俗素來有吃月餅和吃團圓蛋的習俗,圓圓的月餅和圓圓的蛋,是象徵吉祥團圓的食品,又是中秋節人們相互表達祝福的紐帶。

團圓佳節,送上一份團圓「蛋」,品著團圓的滋味,感受思念的情濃。

二、祭土穀神吃「麥箭」

山東慶雲縣農家八月十五日祭土穀神,稱「青苗社」。諸城、臨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墳祭祖。冠縣、萊陽、廣饒及郵城等地的地主也於中秋節宴請佃戶。

即墨中秋節吃一種應節食品叫「麥箭」。先用白面攤成煎餅,再加上肉餡或素餡,然後用秫秸捲成筒狀蒸熟,吃時加上調料,味道十分鮮美。

三、中秋之夜拋帕招親

山東省有些地區,中秋之夜有拋帕招親的習俗。中秋節之夜,於廣場中搭一彩台,布置成月宮景狀,並設玉兔、桂樹等。一些未出嫁的姑娘扮成嫦娥,在歡慶歌舞之後,姑娘們將一些綉著不同花色的手帕向台下拋去。

如有觀眾接得的手帕與「嫦娥」手中的花色相同,即可登台領獎。有些未婚的小夥子在交還手帕時,若受「嫦娥」喜歡,則可以戒指相贈。此後,雙方可以交友往來,情投者便喜結良緣。

四、供奉兔子王

舊時,每逢中秋節,濟南人的供桌上總少不了一尊神采奕奕的「兔子王」。多數「兔子王」高度一般在20厘米,能自由活動,用手拉動繩子時,兔子王的雙肩就上下做出搗葯狀,憨態可掬,惹人喜愛。

五、做「月鼓」

山東有種蒸的月餅,現在濰坊、煙台龍口仍有傳留,叫做「月」、「月鼓」、「月糕」,用面餅兩層做成,通體圓形,下一層常做為十二個「月瓣」,「瓣」上插棗,上一層做「玉兔」,做「猴」,又裝飾許多麵塑染色花果,兩層中間,也夾紅棗,此物用以供月、贈親友,好看亦中吃。

六、剪紙貼窗花

膠東一帶民間很早就有中秋剪紙貼窗花的習俗,直到上世紀70年代末,蓬萊、棲霞、牟平等地的農村老人還延續這些風俗。

七、八月十五看閨女

泰安一帶有八月十五看閨女的風俗。每到中秋節前家家戶戶備了禮品去看出了嫁的閨女,包括出嫁多年的老閨女。

人們拿著月餅和鯉魚,去看閨女,與泰安的民間傳說有關系。

傳說泰山老奶奶是天老爺的閨女,玉皇大帝的妹子。她生得漂亮,心地慈善,不戀天堂,愛塵世生靈,下凡來到泰安,苦心照管山下百姓,使泰山一帶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人們編了歌謠頌揚她的功德:「泰安神州,十年九收。」歌聲傳到天老爺那裡,他非常高興,決定八月十五豐收時節來看看閨女,天上的圓月是他送給閨女的餅,花翅鯉魚是他送給閨女的禮。

從那時候起,泰山下的人都學老天爺那樣八月十五看閨女,也都用月餅、鯉魚作禮品。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