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黃岩風俗節日

黃岩風俗節日

發布時間: 2022-09-07 03:02:10

1、台州椒江春節習俗

春節是中國人最古老、最喜慶、最溫暖也最令人嚮往的一個傳統節日。在春節,遠方的游回歸故鄉回到父母身邊,出門打工的父親帶回一年的血汗錢與妻兒團聚。與外國的節日相比,甚至與中國普通的節日相比,春節更突出一個家,反映了一個情。家是所有家庭成員的港灣,情是維系家人的紐帶。春節習俗:掃塵、春聯、守歲、拜年、占歲等...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除了這份濃濃的親情之外,春節還代表了喜慶,代表著吉祥兆頭。從家家戶戶放鞭炮、謝年,到舞龍舞獅鬧新春,每一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整個中國大地都沉浸在喜慶祥和的氛圍之中。正因為傳統,就有著傳統文化的影響。
有道是三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台州雖然地域不大,各地春節習俗可不少。台州人過年過元宵到底有哪些民風、民俗?作為一名台州人可不能不知道。

臨海人過春節、過元宵習俗
春節習俗
在臨海,春節一般從正月初一到初八止。張家渡民間流傳的「拜歲過上八,清湯嘸得喝」就是這個意思。
大年初一天未亮,炮仗連天響。天亮後,各家插燭焚香燒紙錢,用茶果祭祀天地、家堂祖先。
大年初一的早餐,以前城關吃湯圓,東鄉都吃糯米紅棗粥,沿海漁鄉則吃「長壽面」,西北鄉山民有的吃豆腐粥。杜橋、上盤等地,初一的早飯男人燒,習慣吃「菜頭飯」。初四,民間備牲醴、燒紙馬貼新「灶司」,稱「接灶神」。
初一這一天,臨海過去還有許多禁忌:如不準掃地,不準將水倒在地上,不準動刀,不動針線,不勞作,不經商,不許罵人,不許討債,不許打架,即使在平時有仇的這一天也要和睦相處。
正月初八俗稱「上八」,過去也是張家渡「開市」之日,各家各戶初八早飯都要煮米飯吃,叫「上八飯」。過了上八,民間新年禮拜活動就算告一段落。但正月活動正式結束的,還應該是過了正月十四,因為人們十四夜「鬧花燈」、「接財神」,財神出街後宣告結束。

元宵習俗
臨海人元宵不吃湯圓,要吃羹,而且元宵不在十五過,而在十四過。
據《臨海縣志》記載,元末農民起義領袖方國珍,怕朱元璋在元宵節前來襲擊,便把元宵提早了一天。
另有說法是方國珍(一說秦鳴雷)母親每逢朔、望都吃素齋,方國珍為了讓母親也能和家人一起享受節日的口福,就把元宵改在十四過了。
也有說因為方國珍夫人董氏是正月十四生日,所以把元宵提前一夜。還有人說臨海明代狀元秦鳴雷因為十五齋戒食素而提前過元宵。
甚至也有人說是戚繼光在台州抗倭時因作戰機密被泄露而將計就計把元宵提前一夜,等等。
傳說歸傳說。沒有人去追根究底、溯流探源,也無從深挖這個「文化底蘊」,一代代傳下來,認定就是「正月十四是元宵,家家糟羹蛤蜊調」。
做羹,臨海人稱之為「攪」羹,非常形象,一大堆原料攪成一鍋羹,一般有芥菜葉、冬筍、豬肉末、油泡、豆腐乾、川豆瓣、豆面、香菇、木耳、蟶子及其他小海鮮,煮熟後加入山粉,攪和攪和,調味出鍋。由於原料豐富,這種羹往往一攪就是一大鍋,夠全家老少吃好幾頓的。
十五晚上會吃素羹,與十四的咸羹相區別,稱為甜羹。
元宵活動一般在正月十三至十七間,十四夜為高潮。

黃岩正月半風俗
正月十四間間亮
舊時,每到正月十四晚上,黃岩城裡家家戶戶點上燈火,掛上當地特色的橘籃燈、橘花燈、鳳凰橘燈。而城外每片橘林都點上紅燭,遠遠看去,整個黃岩萬燈競放。同時橘鄉百姓還耍起舞獅、舞龍、花鼓、旱船等豐富多彩的民間文藝活動。這種風俗稱為「間間亮」,據說起源於明朝,與戚繼光抗倭有關。
傳說明朝嘉靖年間,有一年的正月十四,民族英雄戚繼光在海邊打垮了一股倭寇,餘下的倭寇如喪家之犬向內地逃竄。逃到黃岩時,天色已晚,他們有的躲進橘林,有的闖進民房。戚繼光率軍趕到,兵士和百姓一道,點燈燃燒,搜索殘兵。頓時,整個縣城內外,每間房屋,每片橘林都燈火輝煌。最終,倭寇被一網打盡。為了紀念戚家軍的勝利,「間間亮」的風俗被流傳下來。
不過,自從家家戶戶有了電燈,這幾年城市裡推行亮化工程以後,「間間亮」的效果難以再顯現出來,這種風俗也僅僅局限於一些零星的鄉間舞獅、舞龍表演以及規模稍大的燈會了。

正月十五「放橘燈」
解放以前,每年正月十五晚上,黃岩城外的澄江上都要舉行「放橘燈」的活動。據《黃岩縣志》記載,這種風俗至少有一千年的歷史。
傳說,南宋建炎年間,金人南侵,康王趙構從海上逃走,途經台州。那天剛好是正月十五,他晚上登金鏊山觀海,忽然見到椒江(澄江入椒江而出海)上飄來無數燈火,感到十分奇怪。侍從告訴他,這是澄江上漂來的橘燈。趙構來到江邊觀看,並要侍從們跟著湊熱鬧,買了兩船橘子,取出橘肉讓大家吃了,留下橘殼製作橘燈,放在江上漂流。
此後,每到正月十五,黃岩城裡的男女老少傾城而出,澄江兩岸坐滿了看「燈」人,臨時擺的小攤聚集,人來人往,非常熱鬧。

仙居花燈
仙居花燈歷史悠久,分布很廣,種類繁多。如橫溪、板橋的板龍燈,高遷上屋村的長旗燈,朱溪、下各的跳跳馬燈,下塘村的鯉魚跳龍門燈、田市鎮水口山村的卷地龍燈,前王村的轎里獅子燈、推蝦燈等等。每逢元宵佳節,仙居山鄉各地花燈競彩,熱鬧非凡。猶為奇妙的是仙居皤灘「針刺無骨花燈」,被人們譽為「燈海明珠」。
「仙居針刺無骨花燈」,起源於唐朝,又稱「唐燈」或「神燈」。傳說唐開元年間,皤灘村有一秀才,夜行深山迷路,被一仙女以一盞「神燈」引路。此燈造型別致,製作精美,小巧玲瓏,古樸典雅。燈身沒有骨架,全由針刺成各種花紋圖案的紙片粘貼而成。秀才返家後,依樣畫葫蘆進行精工製作。製成後懸掛在自家門口,人見人愛。「神燈」在秀才家落戶後,仙女即變作村姑與秀才結為夫婦,夜夜陪秀才誦讀詩文。大考之年,秀才喜中狀元。後來人們就把這盞無骨花燈稱作「狀元燈」。隨後,狀元又把這種燈進獻到宮里,從此皇宮就有了「無骨小宮燈」。狀元夫人山姑逐漸把這種「神燈」的製作技術傳授給皤灘村的村民,從此,這種神燈的製作工藝就長期流傳在仙居民間。
「仙居花燈」曾先後榮獲縣市花燈大展賽一等獎,「浙江省首屆優秀藝術作品展銀獎」、「浙江省特色燈彩大展金獎」、「1996中國民間藝術作品展金獎」、「1996澳門第四屆國際藝術博覽會金獎」。浙江電視台、上海電視台、中央電視台眾多媒體對「仙居花燈」都作了詳細的報道。仙居花燈還得到了中外遊客的嘖嘖贊嘆,被譽為「中華瑰寶」、「燈海明珠」。仙居縣因此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2006年2月,仙居選送的針刺無骨花燈———「龍鳳燈」入選國家郵政局的《民間燈彩》五枚郵票圖案之一。

天台詞調
「天台詞調」是天台一個古老的劇種,早在清朝嘉慶、道光時期就在全縣各地盛傳,僅城郊一帶就有36個戲班,鄉間則以石嶺、左溪、靈溪、坦頭、榧樹最為流行。「天台詞調」曲牌豐富,共三十來個。有快節奏的像「三五七」,唱起來如行雲流水,適於敘事交待;有慢節奏的像「金鍾慢」、「二樊」,委婉清麗,擅長抒懷陳衷。探其淵源,可以看出它廣泛吸收江西與弋陽腔、東陽的高腔與浙西、南的婺腔和永腔,有南腔風格。
詞調的角色行當與古老的崑曲相同,生、旦、凈、末、丑全部由男演員擔任。小生、小旦以假嗓子念、唱,功力可與京劇相捋。樂器也是管弦絲竹齊全,以適應演出宮廷大戲的需要。「天台詞調」的看家戲有《龍虎鬥》、《姣姣斬獨角龍》、《伐子都》等,還演一些兒女情長的戲,如《拾鐲玉》。建國以後曾演出過《紅燈記》。
以前天台縣城有十大戲台,分別是東門大舞台、妙山佑聖觀舞台、也是園、前殿舞台、東岳宮舞台、映台廟舞台、三井殿舞台、金庭舞台、鏡中花舞台,此起彼落地演出天台詞調節目,深受觀眾歡迎。可惜目前這一劇種只有榧樹、亭頭等村尚能演出。有的山村則與越劇混合演出,只帶些詞調味而已。

大年初一五味粥
春節早餐,各地風俗不一。天台城鄉則是一律吃五味粥。
所謂「五味粥」,就是白米、紅棗、豆腐、番薯、芋艿五種食品合煮的粥。推究起來,原出於佛寺僧侶,新年祈禱「五福」降臨人間,煮此雜羹。天台素稱「佛地」,士民多信佛教,這種習俗也就浸染開來,以此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一年到頭,百姓能安居樂業。不過,關於五味粥的來歷,天台還傳誦著這樣一個故事:
元朝末年,朱元璋部將陳祥率領農民起義軍自臨海攻打天台城,在東橫嶺下設營寨。天台百姓痛恨元人殘酷野蠻的統治,紛紛響應,主動幫助義軍探聽軍情,籌糧運草。元至正廿七年(1367)底,義軍包圍縣城,與城裡士民約定於除夕之夜,里應外合,聚殲元兵。時值雪夜,城外積雪足有尺把厚。守將烏黑爾烈估計義軍不會攻城,自去衙門飲酒作樂。到了半夜,三聲鞭炮,殺聲四起。義軍除掉守兵,打開城門,經過一場激戰,殺死守將,收復了縣城。
第二天正是春節,城裡老百姓挨家挨戶湊集了米、番薯、芋頭,商店、作坊送來了紅棗、豆腐,煮成了香噴噴、熱騰騰的大米粥,慰勞義軍將士。軍民同吃一鍋粥,五味齊全,人人臉上綻開了笑容。大家高興地說:「吃了五味粥,就會招來『五福』。」
從此,天台人民每逢春節早晨,不論貧富家家飽餐一頓美味芳香的「五味粥」。

2、浙江台州的民俗是什麼

1、台州亂彈

原本叫做黃岩亂彈,它形成於明末清初,是浙江著名的四大亂彈之一,被文化部列為中國318個地方劇種之一。台州亂彈唱腔十分豐富,以亂彈為主,兼唱崑曲、高腔、徽調、詞調、灘簧等,是全國少有的多聲腔亂彈劇種之一。2006年,台州亂彈被國務院確定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2、黃沙獅子

黃沙獅子以舞、武結合和高超演技名揚四方,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和鮮明的地域民俗特色,是漢族民間精湛武藝和傳統舞獅表演的完美結合,黃沙獅子的表演由舞獅、武藝、鑼鼓三個部分綜合穿插組成。舞獅表演分上半坦、下半坦二套30多個動作。

3、坎門花龍

源於玉環坎門漁村。是一個具有500多年傳承歷史的民間舞蹈,舞蹈熱烈而奔放。每逢節慶活動,漁民們都會自發地組織花龍滾舞活動,表達祈求幸福平安的美好願景。

4、小人節

是溫嶺市民間信仰的典型代表,被譽為我國民間乞巧文化的「活化石」,最早可追溯到北宋時期,當時福建移民相繼遷徙至溫嶺石塘、箬山一帶,將在閩南盛行的「七夕」習俗也帶來並傳承至今。

5、三門祭冬

是傳承於三門縣各鄉鎮聚族而居村落之中、在冬至舉行的隆重而庄嚴的拜冬祭祖民俗活動。由取長流水、禱告祈天、祭祖、演祝壽戲、行敬老禮、設老人宴及與之伴生的相關民俗文化組成,具有鮮明的地方和區域文化特色,是保存至今的冬至節氣民俗活動的代表。

2014年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2016年11月30日,包括三門祭冬等在內的「二十四節氣」,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3、台州有什麼民俗民風

1、仙居楊梅節

2002年,仙居縣被國家命名為「中國楊梅之鄉」。已建成楊梅基地12萬畝,產品暢銷中外,每年由中共仙居縣委、縣政府主辦的6月的「楊梅節」,吸引了中外遊客和中國各地的水果商販雲集仙居。

2、天台山雲錦杜鵑節

華頂雲錦杜鵑所處的天台山風景區在浙江省天台縣境內,雲錦杜鵑節以花為媒、以文會友,結合舉辦攝影大賽、茶道表演、民俗風情表演、杜鵑小姐評選大賽等一系列文化活動。

(3)黃岩風俗節日擴展資料;

台州夏季受熱帶海洋氣團控制,炎熱多雨,為熱帶氣候特徵。冬季受極地大陸氣團控制,天氣溫涼,具亞熱帶氣候特徵。氣候平均氣溫低於10℃為冬季,高於22℃為夏季,介於10℃與22℃之間為春秋季。夏季始於5月底至6月上旬,止於9月下旬至10月初,長達4個月左右。

冬季始於11月下旬末至12月上中旬,止於3月下旬,持續3—4個月,以西北部丘陵山地為長。秋季始於9月下旬後期至10月初,止於11月下旬末至12月上旬,持續2個月多。春季,西北部始於3月下旬,其他各地始於3月上中旬,止於5月下旬後期至6月上旬,分別達2個月。

4、臨海中秋節有什麼習俗

臨海特色習俗

八月十五中秋十六過
臨海歷史悠久,風景秀麗,人傑地靈。在濃厚的歷史人文氛圍中臨海有與其它地方不同生活習俗。

元宵節與中秋節。是中國人民傳統的節日,正月十五元宵節,八月十五中秋節,可是臨海卻將正月十四當作元霄節,八月十六作為中秋節。

你們一定好奇得問,究竟為什麼把元宵節提前一天而把中秋節推後一天?這種風俗習慣。老祖宗傳下來風俗,現有幾種說法。

1。據《臨海縣志》記載,元末農民起義領袖方國珍,怕朱元璋在元宵節前來襲擊,便把元宵提早了一天。

2。清光緒《黃岩縣志》說是因為三、六、九是逢集的日子,便於購備物品,才把中秋改為八月十六。
3。我喜歡這個說法,是現代文明社會所提倡,做子女要對父母有孝心。

說是臨海明代狀元秦鳴雷,做得高官,其母信佛,逢初一十五吃齋。秦鳴雷是個孝子,不忍母親空度佳節,於是將臨海的元宵節提前至十四,從此母親得以過節。 母親也能和家人一起享受節日的口福 。

臨海城約定俗成,都以正月十四為元宵節了。正月元宵提前了一天。

而中秋節八月十五,秦鳴雷又提議將中秋節延後一天,八月十六正好月滿圓,圓滿之意,又是一個行孝道為主題的節慶、名義上又很光明正大。從此日開始中秋節改為八月十六舉行,府城開頭,各縣仿效,台州八月中秋節都在十六日舉行了。

特別習俗就是特別吃法。以前臨海人過中秋也特別。八月十六是中秋節,這天,家家有吃「糕囡」的習俗。做糕囡是用水沾濕糯米粉摻進少量早米粉成松軟狀態,用沙篩將其篩進蒸籠里。蒸籠底上鋪一層細沙布,中間放進一小空碗或園木塞後,一層粉一層紅糖,又一層粉一層紅糖,直加到蒸籠滿格,然後蒸炊。蒸熟後的糕囡,又松軟又香甜,吃時用刀劃開一塊塊,口感美極了,該是臨海的風味食品。配上六碗九碗大菜,新鴨燒芋頭。喝上兩盅三盅老酒,才算是像模像樣地過了中秋。不過現在臨海人大部分都不會做「糕囡」哦。包括我。

中秋月餅是要吃的。臨海的月餅是蘇式餅,當地叫糖霜餅,都是本地土產的,比蘇產的蘇式餅大,油份重,酥性好,含口即化。當然,甜度也大。有芝麻的、椒鹽的、豬油白糖的等傳統品種,近年新增加了鹹的菜乾餅、蔥油餅、鮮肉餅等。假使您到臨海正合上中秋,那一定要嘗嘗臨海糖霜餅啰

5、臨海中秋節有什麼習俗!急急急!!!!!!

臨海歷史悠久,風景秀麗,人傑地靈。在濃厚的歷史人文氛圍中臨海有與其它地方不同生活習俗。

元宵節與中秋節。是中國人民傳統的節日,正月十五元宵節,八月十五中秋節,可是臨海卻將正月十四當作元霄節,八月十六作為中秋節。

你們一定好奇得問,究竟為什麼把元宵節提前一天而把中秋節推後一天?這種風俗習慣。老祖宗傳下來風俗,現有幾種說法。

1。據《臨海縣志》記載,元末農民起義領袖方國珍,怕朱元璋在元宵節前來襲擊,便把元宵提早了一天。

2。清光緒《黃岩縣志》說是因為三、六、九是逢集的日子,便於購備物品,才把中秋改為八月十六。
3。是現代文明社會所提倡,做子女要對父母有孝心。

說是臨海明代狀元秦鳴雷,做得高官,其母信佛,逢初一十五吃齋。秦鳴雷是個孝子,不忍母親空度佳節,於是將臨海的元宵節提前至十四,從此母親得以過節。 母親也能和家人一起享受節日的口福 。

臨海城約定俗成,都以正月十四為元宵節了。正月元宵提前了一天。

而中秋節八月十五,秦鳴雷又提議將中秋節延後一天,八月十六正好月滿圓,圓滿之意,又是一個行孝道為主題的節慶、名義上又很光明正大。從此日開始中秋節改為八月十六舉行,府城開頭,各縣仿效,台州八月中秋節都在十六日舉行了。

特別習俗就是特別吃法。以前臨海人過中秋也特別。八月十六是中秋節,這天,家家有吃「糕囡」的習俗。做糕囡是用水沾濕糯米粉摻進少量早米粉成松軟狀態,用沙篩將其篩進蒸籠里。蒸籠底上鋪一層細沙布,中間放進一小空碗或園木塞後,一層粉一層紅糖,又一層粉一層紅糖,直加到蒸籠滿格,然後蒸炊。蒸熟後的糕囡,又松軟又香甜,吃時用刀劃開一塊塊,口感美極了,該是臨海的風味食品。配上六碗九碗大菜,新鴨燒芋頭。喝上兩盅三盅老酒,才算是像模像樣地過了中秋。不過現在臨海人大部分都不會做「糕囡」哦。包括我。

中秋月餅是要吃的。臨海的月餅是蘇式餅,當地叫糖霜餅,都是本地土產的,比蘇產的蘇式餅大,油份重,酥性好,含口即化。當然,甜度也大。有芝麻的、椒鹽的、豬油白糖的等傳統品種,近年新增加了鹹的菜乾餅、蔥油餅、鮮肉餅等。

6、黃岩的民俗習慣請問黃岩有什麼民俗習慣,歷史文化,風

誕生儀禮高山族對孩子非常珍視,泰雅人認為「孩子乃神明所賜」。對於孩子的降生和命名,各族群各有不同的禮俗。嬰兒出生後普遍施行沐浴禮。平埔人認為神靈、觀音與三保太監在江河中投撒了聖葯,給嬰兒體浴則可長命百歲,無災無病,而且「他日縱沒有勛業,為鯨為鯉為蛟鼉」,成為一名有作為的青年。卑南人在嬰兒出生後先舉行汲水儀式,翌日又抱嬰兒出戶拭面祛邪。產婦一般只休養三五日即恢復勞作。魯凱人在產後第三天舉行出村祭禮,即先後兩次步行出村後折返;卑南人在胎兒臍帶脫落後,產婦舉行模擬鋤耕祭禮,生父上山狩獵,以此解除妊娠禁忌。給孩子取名是一個關鍵問題,各族群起名的時間也有所不同。賽夏人是等嬰兒臍帶脫落,舉行了禳祓禮之後再命名;布農人是在嬰兒滿月時。起名的時候也要舉行儀式,唱歌、跳舞、擺酒、請神,非常莊重。高山族起名要按照祖傳名譜選擇名字。祖傳下來的名字都是一些吉利好聽的名字,而後人也喜歡沿用祖先的名字。也有些部族從名字當中分出高低貴賤。為迎接小生命的到來,台灣民間對剛出生的嬰兒要進行「三朝之禮」。三朝之禮也就是在孩子出生第三天,要請來「產婆」,將「桂花心」(木犀花的心)、「柑葉」、「龍眼葉』汲一塊小石頭,一起放入水中先煮沸,然後用這種水洗拭嬰兒的身體。用柑葉、龍眼葉是取其子孫滿堂、代代繁榮,小孩將來有膽識、有出息的意思。洗過之後,祖母抱著嬰兒到屋內正廳,向神佛、祖先禮拜。親朋好友也前來祝賀,還要通知產婦的娘家准備各種贈品。孩子滿月時要為孩子舉行儀式。在這一天,要把嬰兒的頭發剃掉。不過,最近有很多人在產後24天就將嬰兒的頭發剃掉,這是因為古有二十四孝的故事,做父母的希望孩子長大後也能像24位孝子一樣孝敬父母。在剃頭前要先將煮好的雞蛋和鴨蛋水放進洗臉盆中,再放入一塊石頭、12文錢、少量蔥和一個雞蛋,把蔥碾碎後以其汁澆在嬰兒頭發上,並把蛋黃也抹在頭發上,然後剃去頭發。石頭表示嬰兒有頭殼,身體健康;錢代表長大後成為大富大貴之人;蔥可以使頭發又濃又黑;蛋黃可以洗去污垢。台灣有句俗話:「鴨卵身,雞卵面,好親成,來相勻」,就是說孩子的身體像鴨蛋一樣長得大,臉像雞蛋一樣漂亮、圓潤,長大了一定有好的姻緣。剃完頭發後,請鄰居把嬰兒抱到屋外,並拿著竹竿追趕雞群,稱「雞?」,同時唱著童謠:「鴟?,飛上山,囝仔快做官;鴟?,飛高高,囝仔中狀元;鴟?,飛低低,囝仔快做父。」這種童謠只是用來祝福男嬰的,如果是女嬰,就只唱「老鷹老鷹」就可以了。滿月這一天還要以油飯、雞酒供奉神佛和祖先。娘家的兄弟依照習慣也會送來「頭尾」,也就是嬰兒從頭到腳的一切衣物。其中有衣服、帽子、鞋襪、銀牌、金鎖和腳環、手環等。這些禮物也可以在出生日和周歲時送,不過「做滿月」和「做周歲」時贈物最為豐盛。如果是男孩,禮物。到了孩子四個月時,還要「做四月日」。與其他日子不同,這次要准備牲醴及「紅桃」、『紅龜糖」、「酥餅」等,祭拜神佛和祖先。親朋好友照樣送禮。這一天主要進行「收誕』咱儀式。「收誕」就是把誕水收干凈,祝福孩子不斷長大。家裡得准備12個(或24個、48個)酥餅,用絲線或黑絲線串起來,由親朋好友說一幾句吉祥話,並拿一個酥餅在孩子嘴上抹一下,說道「收誕收離離,明年招小弟」。到了給孩子「做周歲」時,除了一般性的祝賀外,還要讓孩子選擇物品以預測孩子的未來前途,同大陸上的「抓周」是一樣的意思。也就是把12種物品,放在正廳的神桌上,讓孩子去神桌上去取。第一個拿到的,就表示孩子長大後從事職業或生活狀況。如,先拿書,表示孩子必是讀書人;拿到筆,表示是書法家;拿到雞腿,表示是一個有口福的人;拿到算盤,表示是一個善做生意的人;拿到銀,表示是很會賺錢的人;拿到蔥,表示聰明;拿到田土,表示是個種田人。在台灣為慶祝孩子的誕生,除了要分一些小吃甜點給親朋好友,讓大家分享喜氣之外,還有其他風俗,如台南縣永康鄉西勢村一帶就保留著周歲「分餅」的習俗,這是獨一無二的地方民俗。每年的農歷正月二十日是永康鄉西勢村、新莊仔、番薯盾和新化鎮四個村莊的重要日子。在這一天,凡是正月二十日以前一年中生兒子的人家,都得分送「果餅」(俗稱水餅)給自己村莊有「福分』咱村民品嘗。相傳,這種「分餅」的習俗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了。分餅時間為正月二十日,也是廣興宮主神謝府元帥的誕辰日。廣興宮俗稱「元帥府」,王殿奉祀謝府元帥,左殿配祭註生娘娘,右殿祀土地公,為典型的閩式神宇。廟宇是四個村莊的信仰中心。每年正月十八日早8點左右,以在神前以唱名「擲杯」的方式,選出管理廟宇的爐主(共選出七位),負責公共祭祀和收「福分錢」。所謂「福分錢」民是具有「福分」身份的人每年繳250元給廣興宮充作經費,分四期徵收,除七月(普度)收100元以外,餘二、五、九這三個月各收50元,年滿60歲者免收。所謂「福分」者,就是廣興宮「登記有案」的會員,只有男性,沒有女性,全部是自願參加。不過,一般來說,大家在結婚時都會主動加入,遷居此地的外鄉人也可以加入。分送水餅前,這些弄璋人家都會准備三牲、四果、水餅和新的童裝或帶上新生男嬰前往坐落在番薯厝的廣興宮燒金,感謝「謝府元帥」賜給他家兒子,並祈求孩子平安長大,將來出人頭地。分送水餅(也叫「孝餅」)的時間是正月二十日下午1點至3點間。水餅是一種包有糖膏的麵粉煎餅,厚約1厘米,十分可口,分大小兩種,一是「福分餅」,凡具福分身份者人人有份;另一種是「老大餅」,是送給年滿60歲老人的。水餅成雙裝在一擔,可兩箱、兩疊,最上面一對印有「添丁發財」的講頭不送人,而是為討吉利留給自己吃的。送水餅的方式也有兩種,一種是西勢、新莊仔和香薯厝三個村莊,採取「分送到家」的方式,即由各庄的爐主帶隊,各「生子戶」先備好水餅,到爐主家裡集合,再由爐主帶隊,依福分名冊,挨家挨戶分送。另一種是新化鎮採取的「集中領取」式,時間約是2點半左右,備「生子戶」陸續將水餅送到家,各顧其餅,庄民們拿著器具到爐主家門前,唱名分餅。分餅時的氣氛非常熱烈,充滿了喜慶,道喜聲不絕於耳,其樂融融。這充分反映了中國民間根深蒂固的傳宗接代觀念。多彩的民間服飾衣服的樣式和質地是因人們的生活習慣和生活地區而形成獨特風格的,同樣也融入了獨特的審美情趣。台灣高山族的同胞們的服裝經過幾百年的改進,有其鮮明的民族特色。由於地區不同,氣候相異,及不同的民族習慣,民俗學者們將高山族男子的衣飾式樣按地區分為四種類型,女子的分為三種類型。高山族男子的衣飾式樣大體有四種類型:一是以泰雅、賽夏和北部阿美人為代表的北部型。其特徵是以窄幅麻布為衣料裁製的無袖胴上衣,就像是現代人穿的無扣風衣。這種外褂用兩幅布拼縫,只在背部和腋下縫合,前面未縫部分為對開前襟,釘兩條紐帶相結於胸前。無袖胴衣有長、短兩種,長的到膝蓋,叫做「魯靠斯」,短的只到肚臍,叫做「拉當」。這種服裝只是普通服裝。喜慶節日赴宴所穿的盛裝則以白衣為底,在胸和背部織有幾何花紋加上挑綉和貝珠裝飾,顯得特別美觀別致。另外,泰雅人和北方山地的男子,還習慣在腰部橫纏一塊條紋麻布作為腰裙以遮蔽下體。胸前還掛一塊斜方布為胸衣。除夏季外,還要用四塊窄幅麻布縫成長方形圍住上身,在左肩上打結,也就是斗篷。其形狀如袈裟一般,再配上腰裙,頗有幾分英武之氣。頭上一般戴半圓形的皮帽或尖頂的藤帽,赤腳。賽夏人只有胴衣、背心,沒有袈裟般的披衣。二是以曹人和布農人為代表的中部型。其特徵是以鹿皮為衣料,上衣為帶毛的鹿皮背心,外披鹿皮披肩,這同時是狩獵成果的展示。這種鹿皮背心背部為一整塊,前襟兩塊,胸部敞開,雍容華貴,十分神氣。除背心和披肩外,在胸前還掛一個方形的胸袋,胸袋當胸處,織上幾何花紋的圖案。這種胸袋既是一種裝飾,又很實用。它可以裝檳榔、煙斗以及其他零碎,非常方便。他們在腰間也掛一塊以方形斜布折成三角形的腰袋,用以遮蓋下身。節日里的盛裝,則另外加上斜方挑綉胸,在腰部垂黑布前裙一塊。出獵或赴盛會時,還要加上鹿皮套臂及套褲。曹人中老人的「禮服」更為隆重,往往在盛裝之上,罩一件紅里黑面對襟的長袖外衣,頭戴皮帽,腳穿雪鞋形皮鞋,氣概威儀,很有些趕赴國宴的封疆大吏的氣派。三是以排灣、卑南、魯凱和南部阿美人為代表的南部型。其特徵是對襟長袖上衣和背心形短褂,腰部系半腰裙,或系一條寬腰帶,垂下兩端作為前裙。無論是背心形短褂也好,還是對襟長袖上衣也好,這些族群的人都喜歡在衣服的袖、領、腰及下擺鑲上細條的花邊和精製的圖案,其刺綉水平也很高超,具有明麗多彩的南方特色。排灣、卑南的貴族則以豹皮為披肩,以豹牙、鹿角為頭冠,下穿彩色或挑綉的棉布套褲。平民只用黑布纏頭,赤腳不穿鞋。四是蘭嶼島上雅美人的雅美型。由於生活在海上且氣候炎熱,因此這里的男子平時僅系一條用寬約三四寸厚布做成的丁字帶遮擋下身,除偶爾穿著一些用植物纖維製成的對襟短衣或背心外,很少再穿別的衣服。為避暑,頭上常戴藤盔或木盔。高山族女子的服裝比男子服裝多了幾分秀氣和美麗,修飾也更加復雜。因地域關系也大致分為三種類型:一是素雅人、賽夏人、曹人和阿美人的短衣長裙式。上身為對襟長袖的短衣,下身腰纏長裙。泰雅人、賽夏人穿單式裙,曹人穿左右雙合裙,排灣人、卑南人以及南部阿美人有的則穿堅式長裙。素雅人、賽夏人、曹人和阿美人女子,胸前還掛一塊斜方胸衣,形似漢族婦女的肚兜。除短衣長裙外,各族女子都穿膝褲,用來遮蔽下腿。二是布農、魯凱和排灣人的長衣下裳式。上衣為窄袖長衣,長袖、肩袖滾邊刺綉,下身穿圍裙和膝褲,用五尺黑布或紅布纏頭,叫做一老鍋」。赤腳不穿鞋。三是雅美人的裸露式。上身常常只穿一個背心,下體僅橫圍一塊腰布。冬季只用一塊方布自左肩圍裹其身,於左肩上打結,非常簡便。頭戴木片製成的八角頭盔,不穿鞋。由於紡織技術和審美觀念的差異,高山各族群的衣飾各具特色。素雅人的紡織技術是高山族中最為發達的。他們用的是水平背機,是一種簡單的織布方法。他們在自己紡出的薴麻城線間,夾以外來的彩色絨線或棉線,織成直線紋、曲折紋、方格紋、三角紋和菱形紋等,有紅、黑、黃三種,顏色尤為鮮艷,同現在流行的毛衣織法很是相同。這也充分顯示出泰雅人的聰明智慧。布農人男子以穿著皮製品為主:頭上戴著皮帽,身上穿著鹿皮背心,肩上披的是皮披肩,雙手套著皮袖套,腿上是皮套褲。整個從頭到腳的真皮服飾,真是讓現代人都望塵莫及!曹人的鹿皮帽製作得很別致,由兩片水瓢形鹿革縫成,有保護腦部的作用,平時不用就捲起來用皮帶扣住。老人穿的衣服用紅布做里,黑棉布做面,長及膝部。女子的上衣用白棉布縫制,在袖子和領口、前襟邊還鑲有花邊。而腰裙用的棉布多是大紅大綠的顏色,這些棉布大部分是和漢人物物交換或購買來的。排灣人的衣服十分明顯地體現了階級和等級的差別。一般地說,貴族的衣服要加上復雜的紋綉,色彩特別鮮艷。這種差別在節日或盛典時更加明顯。排灣人的刺綉水平也相當高,他們在布上刺出精美的圖案,色彩和諧。卑南人的服裝以男子成年期和女子成婚期衣服最為華麗。當男子成年,要穿上綴有五十鈕扣的黑色對襟上衣,黑色的短褲,短褲的前襠和褲腳都綉上花邊。頭目家的成年男子還需穿套褲,前腿部分用紅、黃、黑三種顏色的綉線挑綉,在腰間系著檳榔袋,著色,著飾穗,類似漢族精緻的水煙袋。他們腰間還有五顏六色的花飄帶。頭人和司祭在盛裝時戴著插有鷹羽的帽子,頭肩都有裝飾帶。女子成婚期用一塊花頭巾對折成三角形,扎在頭上,肚兜是用黑色或紅色的布折成三角形,每邊都加上綉飾,下部有夾層口袋,上面放在上衣里,下邊垂到腰裙上,十分引人注目。膝褲是用一對方形布四周縫上束帶,束在小腿上,顏色是黑色或藍色。女巫師的穿著就更加復雜,可以說是五光十色,令人眼花繚亂。阿美人按年齡不同穿著不同的衣服,嬰幼兒往往只穿無袖長衣,到了少年期,男的穿短裙,束腹帶;女的穿短襟上衣,裹腰裙。成年期男子有帽、頭巾、長袖內衣、無袖上衣、胸衣、套袖、腰裙、腰帶、套褲、皮披肩,全身上下披掛齊整。女子有頭巾、內衣、三角形胸衣、兩片腰裙、腰帶和膝褲。老年人一般穿黑色衣褲,有的還戴上挑綉羽冠,穿挑綉長袍披紅羽毛織成的披肩。雅美男子一年基本上都赤裸著上身,僅用布質丁字帶掩蔽下作,遇到祭典才穿上自己編織的野麻戰胄以示威武;就是婦女的裝束也僅在腰間掛一塊方巾,下面蓋到膝部上約5寸的地方,胸前也只用一塊方布遮掩,祭祀時頭上才戴著寬邊大帽,穿著長袖衣服,衣長過膝,身上掛滿各式各樣的裝飾品。泰雅婦女的編織技術在「高山九族」中是首屈一指的。她們利用自紡的麻布,夾織一些向平地居民購買的彩色絨線,就能織出直線紋、曲線紋、菱紋等圖案的美麗布匹。她們還擅長用白色貝珠作為衣服的綴飾,這種綴滿貝珠的衣服就叫做「貝衣」,非常珍貴,姑娘們結婚或逢大節日才穿。現在「高山九族」多因布匹容易得到而放棄了手工織布,但泰雅族婦女卻仍然以傳統手工方法織出她們喜愛的花紋,並且掌握著很復雜的刺綉技巧,能綉「十字綉」、「緞面綉」、「直線綉」以及「貼飾」。「貼飾」就是剪貼拼花,其圖案往往與泰雅木雕類同。她們喜愛紅白兩色,後來又加上黑藍二色,所以織出的布、綉出的衣服都美麗鮮艷,有時還要綴上貝珠、小玻璃珠。小金屬片等等。衣服穿在身上,熠熠閃光,十分漂亮,引得歐洲、美洲來的客人都願意出高價向她們購買這種別具一格的民族服裝。最初的裝戴飾品也許是出於圖騰崇拜,但逐漸地成了一種純粹的裝飾作用。高山族各族群卻很重視裝飾。飾物的種類也很多,主要有貝珠、貝片、琉璃珠、豬牙、熊牙、羽毛、獸皮、花卉以及銀銅、竹管等。裝飾種類主要有衣飾、頭飾、耳飾、頸飾、胸飾、臂飾、指飾、腳飾、腰飾、冠飾等。男子比女子的裝飾品要多,從頭到腳非常齊全,且十分華麗。泰雅和賽夏的男子一詞以貝珠裝飾著稱。他們將貝殼雕琢成小的圓形有孔的珠粒,用麻線串起來,橫行排列,維在衣服上,被稱之為珠衣或貝衣。一件珠衣或貝衣通常要用一兩萬顆晶瑩剔透的貝珠,經過精心編串才能織成。也有用串珠縫在布上,稱為珠布或貝布,既可製成衣服,也可當貨幣使用。每逢祭儀慶典,泰雅和賽夏的男子則頭戴藤帽或皮帽,在帽圈下沿綴上彩色的鈕貝作為裝飾,耳系分管製成的耳棒或螺鈿製成的耳盤,頸掛貝珠穿綴而成的頸帶垂於胸前,臂套銅絲卷繞而成的臂環,腕套珠鐲或銅條鐲,手指戴玉或銅戒指,腰圍珠裙,小腿束貝珠帶、銅鈴,每走一步叮當作響,舒心悅目。女子打扮也很俊俏,常用貝質耳鈾、耳板或貝珠作耳墜,頸掛富有變化的彩色貝片項鏈,珠光閃閃,引人注目。由於與泰雅人為鄰,西面又與漢族為鄰,所以賽夏人的文化發展很快。他們向泰雅人學習狩獵與紡織,向漢族學習農耕。賽夏婦女紡織出的布匹及縫制的衣服,並不遜色於泰雅婦女的製品。她們喜歡用大紅、深黑與白色搭配。在歌舞節慶中,青年男女所穿的民族服裝,或鮮紅而配以潔白的花飾,或深黑而配以紅與白的花飾,非常炫眼奪目。賽夏人的服裝在高山九族中有突出的特色。其特點之一是,無論男女,在純色上衣上要加上一件「褂子」,這件褂子有綉花式綴以貝珠,光彩奪目;特點之二是男女都戴美麗的「頭圈」,實為美麗的頭飾,有的還插上幾支漂亮的禽羽。在節慶期間,美麗的賽夏婦女更加註重自己的裝扮,她們要在背、腰部戴上「佩鈴」,那是一片大致力三角形的美麗織錦(或綉花綿),下綴流蘇數十,而流蘇之末則結上長筒狀的小銀鈴,把「銅鍾」結扎在背部。腰部,其流蘇恰好掩住臂部。跳舞之時,鈴聲叮當作響,清脆悅耳。布農和曹等族群的男子喜歡在鹿皮或羊皮帽的頂端插上鷹的羽毛,再穿上鹿皮或豹皮衣,手執獵槍,顯得剽悍粗獷,頗有勇士風度。每逢節慶舞會,男女都要穿上最新、最美的盛裝,男子將兩端刺綉的頭巾卷在頭上,用夜光貝磨成三角形吊在耳朵上,用貝制及玻璃珠綴成的珠璉纏在頸上或垂於胸前,曹人男子還用獵取的山豬牙綴以紅綠黃色的布條為臂環。女子則把雕刻精緻的鹿角釵插在頭上,在其上端有時還插上色彩絢麗的雉雞羽毛,加上環狀的貝殼玻璃珠串,十分鮮艷奪目。姑娘們還掛著用銀或黃銅製成的鉤狀耳環,並將黑珠以及陶制的珠、果實、富蒲根用絲線串起來,做成項鏈垂於胸前,更是別有情趣。排灣、魯凱、卑南等族群的男子,喜歡戴鹿角、豹牙頭冠和獸皮帽,以象徵榮譽和富貴。並從右肩至左方腰部斜掛一條肩帶,這種肩帶是在一條綉花布上綴以銀幣、瑪瑙、玻璃珠、銅鈴等精製而成的,在其末端還吊有檳榔小袋。他們在頸上掛的是蜻蛉玉串成的項鏈。蜻蛉玉是排灣人最貴重的飾物,這是一種象蜻蜓眼睛那樣美麗的玻璃珠、珊瑚貝或琉璃珠,用絲線串起來為項鏈,其中有一顆最大,價值也最高。排灣人把這種項鏈繞在脖子上或垂於胸前,視為世代相傳的家珍。女子特別注重頭飾,多喜用獸骨簪系色絲揚在頭上,或用布做的帽帶圍在頭上,帽帶上縫有各種珠飾,再插上美麗的羽毛、百合花,以表示地位和富有。阿美族群的男子喜歡用貝塊做額飾,從額前綁到腦後。用黑珠、白貝作耳垂或系小銅鈴。他們將各色各樣的貝片串、珠串佩掛在胸前,肩上還斜掛一個有織花流蘇佩袋的鎳帶。參加盛大舞會時,還腰系綴鈴帶,腿綁小銅鈴,頭戴羽毛冠,攜手歌舞,場面分外熱烈。女子則喜歡用鮮花編成花環,戴在頭上或繞在頭巾外,並綴以小鐵片穗或小銅鈴,插上鍍銀的發簪。額上綁扎加綴鎳片的紅麻額帶,耳垂鹿骨耳環,頸掛貝片串、瑪瑙珠串和小銅鈴項鏈,腿綁系有花絨線穗子的綁帶,腰扎撞鈴,有聲有色,十分動人。雅美男子的裝飾有銀兜帽子以及頸飾、耳飾等,其中最突出的是銀兜,被視為一家之寶。這種銀兜是將銀幣加熱後錘成薄片,然後採用繞圈法連成鳥籠形,前面為一方形眼孔,似帽狀頭盔。女子裝飾更是別致,她們喜歡將紅色貝殼和黑珠串在一起盤在頭發上或覆蓋在額前,用彩虹色的鸚鵡螺做成繭形耳墜吊在耳朵上,用瑪現或琉璃珠、銀元片串在一起,或用魚類的脊椎神經做成項鏈掛在胸前。此外,手上還戴有銀鐲,腳腕上環繞著長串黑色木珠和白色鈕扣。在衣服和裝飾上,排灣人的等級觀念最為突出。貴族的衣服重深色,如黑色、深藍色、深紫色等;平民則多有用白色、藍色、很少用黑色。貴族衣服普遍都有刺綉或織綉,而平民則絕對禁用綉飾或挑織。有幾種衣服只有貴族才能穿,如男子的豹皮外衣、肩衣、套褲,女子的綉飾長袍、長裙及女褲等,平民人家是不能穿這些的。裝飾品幾乎全部都是屬於貴族的特權,尤其像鷲羽飾、豹牙帽章、螺鈿肩帶、銀肩飾、琉璃珠項鏈、頸飾等,都是貴族身份的象徵,平民無權使用,也無力購買。卑市人的衣飾除男女有別外,特別注重年齡、階級的差異。男子在少年時期只穿圍腰和上衣。青年服役期間,衣著的限制最為嚴格,只能穿不縫邊的淺藍色布腰圍。服役期後,衣著限制才可以放寬,除穿上衣及腰圍外,還有頭巾、短褲等。30歲以上的成年男子多用袋狀帽、長衣和披肩等。小女孩主要穿短上衣和短裙,16歲以後可添著長裙、胸兜及胴衣等。因年齡的不同,衣服上的刺綉也不同,一般多為十字綉。穿皮衣則不受年齡的限制。台灣民間住宅裝飾台灣民間常規居屋,稱為「住宅」,或者「舊厝」,至今猶存,顯示出古色古香的民族色彩。台灣同胞中的漢族人,基本上是從閩甫和廣東遷移過去的。他們的先輩為了有個「落腳」地方,便按照閩南民屋建築的格式營造「住宅」,或者依據粵式的客家民居營造磚木「住宅」。先前到台灣的閩南人,如果「落腳」山鄉,便尋找背負蒼崖,地勢高隆的石角山麓,前面臨溪河,可以防風災、水災,又便於汲取飲水,達到「石縫生青草,磚牆對斜陽」的目的。台灣住宅以三落大厝、五落大厝最為正規建築。格式以宅地長方形為原則,左右相稱,力求均齊美觀的平屋。首先打好地基。「地打牢、萬年興」,先掘數尺深,填上石頭、泥土、固以石灰,上面鋪滿龜甲形的磚瓦。大盾院子則用長方形的石板。牆壁稱壁體疊紅磚而成,富人家絕不使用土角,即土坯。住宅屋頂構造一律採用兩面落水型,屋內不設仰板。因此,屋頂內部的桶仔、簾柄、筒仔、梁仔等顯露於外。瓦片普遍是直接鋪於桷仔之上。屋脊分直線、曲線,稱馬背型和燕子尾型。屋脊前後兩面砌上各種彩色的瓷片,雕成有人物或花鳥的圖案。屋安放一紅色大葫蘆,作為「鎮邪」之用。由於磚瓦均屬赭紅色,加上屋脊、牆壁、門窗又富有裝飾美,整個住宅色彩濃烈、敦厚,與亞熱帶的自然風景巧妙地配稱。住宅大門口入處兩旁,裝有銃眼,以防盜竊並御敵。大廳柱樑門窗所用木材,均為台灣出產的樟木,施以雕刻並繪色,古雅又美觀。屋內牆壁和廊前壁體的紅磚,按照磚的原紋飾,擺成各種圖案,與門窗的雕刻融成一體,格外醒目。台灣住宅,兩旁均有護龍,或稱護厝。正廳門內懸有燈籠和天公爐,為祭祀時使用;廳內兩側板壁掛上天宮賜福圖。正廳供奉觀音畫像,開漳聖王,天上聖母(即媽祖神),安放觀音佛祖的塑像。中案桌上,擺列了香爐四種,木質灼台(或鐵質的台)。有的住宅還設有「公媽」廳,廳前門扇有門神畫像,廳門上方懸有「孝廉方正」等各種橫匾。在台中市南區大肚山一帶,有一種「同安厝」他們一律用土角起厝,僅門框以紅磚建造。家家戶戶門上都懸有圓形的獅牌一面,藉以驅邪。祭祀台灣原住民認為宇宙和大地是由無數超自然的、無形的「靈」支配著。各地區原住民關於「靈」的觀念不盡一致,如北部的原住民相信凡生物皆有靈,但人的靈始有神力;南部的原住民則認為萬物皆有靈,故有人鬼及其他諸神。他們都認為人靈有生靈與死靈之別,死靈才具有神力。布農人、曹族人除了靈魂觀念以外,並有創造神和司理神的觀念,不過這二者尚未達到人格化的程度。排灣人、魯凱人、卑南人和阿美人已有多神觀念,排灣人有雕刻的神像,是神人格化的具體表現,但他們關於神靈與靈魂的觀念是經常混淆的。送東西的講究台灣民間除了過年過節親戚朋友間互贈禮物之外,平時往來應酬也攜帶一些禮物,俗稱「帶夥手」。至於帶什麽,不但要看對象、應酬的目的和自己的經濟條件,而且要注意禁忌。在台灣,有些東西是不能做「帶夥手」的:毛巾不能。台灣民間喪事完畢後送毛巾給吊喪者,用意是吊喪者與死者從此斷絕往來。台灣有「送巾,斷根」或「送巾,離根」的俗語,即送巾有永別之意。因此平時不能以毛巾做「帶夥手」。扇子不能。扇子用於夏季扇涼,一到秋天,便是「秋扇見棄」了。台灣民間有俗語:「送扇,不相見。」基於此種心理,扇子亦不可做「帶夥手」。刀剪不能。刀剪會傷人,更易使人想到「一刀兩斷」、「一剪兩斷」,做「帶夥手」萬萬不可。甜果不能。甜果即年糕,台灣民間每逢過年,甜果為祭祀必備之物,只有守孝者不得蒸甜果。若以甜果做「帶伙手」,會使人聯想到喪事,自然不可。這一習俗發展到今天,一些不做甜果之家,有時也接受人家的甜果,不過得付象徵性的錢,表示是買的,以避禁忌。粽子不能。喪家在習慣上,既不蒸甜果,也不包粽子,所以粽子也不能做「帶夥手」。鴨子不能。這是專對「月內人」而言。婦女分娩後一個月內稱為「月內人」,台灣「月內人」通常吃的是麻油雞、豬腰仔、豬肝等「熱性」食物,而鴨子「性冷」,不宜「月內人」吃食。且台灣民間有「死鴨硬嘴閉」、「七月半鴨仔,不知死期」等俗語,所以對「月內人」不能以鴨子作「帶夥手」。雨傘不能。台語「傘」與「散」同音,若用雨傘做「帶夥手」,難免會引起對方的誤會。

7、椒江的民風民俗是什麼????????

椒江春節活動和全國各地大致相同,相同的部分不外乎貼對聯,放爆仗,互相拜年直至正月十五鬧花燈。

據《海門鎮志》記載,「舊歷正月初一日,家家戶戶均貼春聯。門口設香案,置糕果供神。男女老幼,都換新衣,紛紛到各神廟燒香,鞭爆之聲,轟隆盈耳。各家均以粽子、年糕、湯團充食;糕取高升、團取團圓之義。」因為正月初一忌動刀,故糕須於除夕夜切好,初一早上吃年糕喻「高升」,中午吃湯團喻團圓,晚上吃粽子喻脫去衣服睡個囫圇覺。而嗜賭者卻最忌這一天吃粽子,他怕今年賭運不濟,被剝個囫圇精光。

椒江也和台州各地一樣,從清末民初開始興起春節這天去祖墳上「拜墳歲」的風氣,這大約取自於過去的拜祖先畫像之俗吧。這一天,合家老小帶上祭拜祖宗之物件去郊外或山上的祖墳去向祖宗拜歲。這天野外遊人比肩繼踵,陸繹不絕,蔚成大觀,這活動既對祖宗表示懷念尊敬之情,又去郊外山上活動筋骨,吸取新鮮空氣,真是一舉兩得。

「正月初二日早晨家鄉均用粉蹄酒肉祭供,謂之『開年』,表示迎接新財神,皆爭先恐後,甚有於夜半行之,爆竹之聲,徹夜不絕。新年以後,新親外戚,例須親往叩歲,主家置酒相待,並須還叩」(《海門鎮志·歲時》)。

不過,商家大多以正月初五日祭財神的,相傳正月初五日為財神誕辰,到了初五,凡希望財源亨通的人們,例必備牲接神,商號尤鄭重其事,特於是日開市,金鑼爆竹,牲禮畢陳,以爭先為利市,必早起而迎之。過去,椒江被譽為「小上海」,商業發達,商家特多,故初五日祭財神特旺盛,是日,香案滿街,爆竹震天,人人拱手道賀,句句吉利之言,街上充滿了喜慶祥和希冀之色。

春節最後一項重大活動便是十五夜的燈會,亦即是鬧元宵。正月十五日,俗稱上元,與七月十五中元,十月十五合稱三元。又稱為元宵元夕,都含有第一月圓之夜的意思。上元張燈始於唐而盛於宋,傳至今日實乃一千餘年矣!

椒江正月半夜的燈會與各地大致相同,商家在門口掛上各式各樣爭奇斗艷的花燈以酬神和娛民,並在屋檐下蒙上各色布幔,以保護花燈。椒江地處港口,有大量的碼頭工人和漁民,他們好動,喜鬧,於是,是夜活動重點便是「鬧花燈」,而其中最鬧猛便是「綽小老爺」。過去椒江人把廟里的神像稱為「老爺」,小神像便稱為「小老爺」。椒江百姓向有在正月半夜張燈迎神的習俗,即是所稱的「綽小老爺」活動。

為了正月半夜的出迎,椒江每個寺廟都備有出迎用的小神像。出迎的坐椅是兩支大竹杠中間綁一隻坐墊,像一隻抬人用的過山滑桿,神像就坐在這只墊上,由一名壯健的青年扛在肩上,在一群該廟所在地青年的衛護下參加游迎活動。正月十五晚上一到,大街上的商家戶戶張燈結綵,處處大放光明,把整條大街照得白晝似的。吃罷元宵的老百姓,扶老攜幼紛紛上街,街上則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興高采烈,萬民空巷。

綽小老爺的前導是兩條龍,隨著喧天的鑼鼓聲,兩條大龍在耀目的燈光和震天的鞭炮聲中飛舞,然後是出迎的神像隊伍。不知是什麼年代,也不知是準定下的定例,全海門寺廟中只許十三尊神像可以進入這支隊伍,而第一尊必定是楊府廟的楊府爺。其餘則依次是武聖廟、天後宮、龍翔廟、南門殿、後晏宮、前晏宮、財神廟、石公廟……。按各地一般習俗,武聖廟所祀的關羽已經封為「關帝聖君」,稱帝了,應該是第一尊,然而在椒江,即便是「帝」,在老百姓眼中,還得屈尊讓給保境安民有功的楊府爺。關帝廟的周侖爺為第二尊,為什麼呢?因為關羽已是「帝君」了,帝有帝的尊嚴,故自己不出門,只派他的馬夫「周倉」代他出迎,聊表與民同樂的意思。

抬神像和護神像的都是血氣方剛的年輕人,大家都不願自己的伸像落後,每年常常為誰先誰後鬧得不可開交,有時還會發生爭斗,然而,「楊府爺」的首席位置卻誰也不敢來爭,足見楊府爺在海門人民群眾心中的威望。綽小老爺還有一個習俗就是開鞭炮戰。背小老爺和衛護小老爺之人均須赤腳穿草鞋,而沿街的所有鞭炮均不朝天放而往他們的腳下扔,一時炮聲震耳火光陣陣,熱鬧非凡。他們都要以經得起鞭炮炸而保持迎神隊伍之井然而顯示自已是好漢,即使雙腳被炸得鮮血淋漓亦在所不顧。整個行程的高潮是隊伍最後停留在楊府廟前供群眾觀賞的時間,整條南北新椒街這里最闊,觀眾集中得也最多。十三尊披紅戴綠的小老爺在海門主要街道迎游一圈後到這里結束了,這里所有的小老爺均依次排好,供群眾觀賞,街中間是舞龍、舞獅、花鼓、大力士等活動,各廟的鑼鼓隊在這里一起吹打,老百姓把早已准備好的鞭炮集中往這里放,街上掀起一陣陣高潮。行程結束的標幟是楊府爺回廟,則其餘的小老爺亦各自打著鑼鼓回各自的家,整個行程才告結束,楊府廟前鞭炮紙屑可以平到街沿,足見鞭炮數量之多。

正月半夜活動之後,商家正常營業,農民准備春耕,各業小販小手工業者亦都開始了各自一年生計的准備,一個春節的活動才最後宣告結束

有道是三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台州雖然地域不大,各地春節習俗可不少。台州人過年過元宵到底有哪些民風、民俗?作為一名台州人可不能不知道。

臨海人過春節、過元宵習俗
春節習俗
在臨海,春節一般從正月初一到初八止。張家渡民間流傳的「拜歲過上八,清湯嘸得喝」就是這個意思。
大年初一天未亮,炮仗連天響。天亮後,各家插燭焚香燒紙錢,用茶果祭祀天地、家堂祖先。
大年初一的早餐,以前城關吃湯圓,東鄉都吃糯米紅棗粥,沿海漁鄉則吃「長壽面」,西北鄉山民有的吃豆腐粥。杜橋、上盤等地,初一的早飯男人燒,習慣吃「菜頭飯」。初四,民間備牲醴、燒紙馬貼新「灶司」,稱「接灶神」。
初一這一天,臨海過去還有許多禁忌:如不準掃地,不準將水倒在地上,不準動刀,不動針線,不勞作,不經商,不許罵人,不許討債,不許打架,即使在平時有仇的這一天也要和睦相處。
正月初八俗稱「上八」,過去也是張家渡「開市」之日,各家各戶初八早飯都要煮米飯吃,叫「上八飯」。過了上八,民間新年禮拜活動就算告一段落。但正月活動正式結束的,還應該是過了正月十四,因為人們十四夜「鬧花燈」、「接財神」,財神出街後宣告結束。

元宵習俗
臨海人元宵不吃湯圓,要吃羹,而且元宵不在十五過,而在十四過。
據《臨海縣志》記載,元末農民起義領袖方國珍,怕朱元璋在元宵節前來襲擊,便把元宵提早了一天。
另有說法是方國珍(一說秦鳴雷)母親每逢朔、望都吃素齋,方國珍為了讓母親也能和家人一起享受節日的口福,就把元宵改在十四過了。
也有說因為方國珍夫人董氏是正月十四生日,所以把元宵提前一夜。還有人說臨海明代狀元秦鳴雷因為十五齋戒食素而提前過元宵。
甚至也有人說是戚繼光在台州抗倭時因作戰機密被泄露而將計就計把元宵提前一夜,等等。
傳說歸傳說。沒有人去追根究底、溯流探源,也無從深挖這個「文化底蘊」,一代代傳下來,認定就是「正月十四是元宵,家家糟羹蛤蜊調」。
做羹,臨海人稱之為「攪」羹,非常形象,一大堆原料攪成一鍋羹,一般有芥菜葉、冬筍、豬肉末、油泡、豆腐乾、川豆瓣、豆面、香菇、木耳、蟶子及其他小海鮮,煮熟後加入山粉,攪和攪和,調味出鍋。由於原料豐富,這種羹往往一攪就是一大鍋,夠全家老少吃好幾頓的。
十五晚上會吃素羹,與十四的咸羹相區別,稱為甜羹。
元宵活動一般在正月十三至十七間,十四夜為高潮。

黃岩正月半風俗
正月十四間間亮
舊時,每到正月十四晚上,黃岩城裡家家戶戶點上燈火,掛上當地特色的橘籃燈、橘花燈、鳳凰橘燈。而城外每片橘林都點上紅燭,遠遠看去,整個黃岩萬燈競放。同時橘鄉百姓還耍起舞獅、舞龍、花鼓、旱船等豐富多彩的民間文藝活動。這種風俗稱為「間間亮」,據說起源於明朝,與戚繼光抗倭有關。
傳說明朝嘉靖年間,有一年的正月十四,民族英雄戚繼光在海邊打垮了一股倭寇,餘下的倭寇如喪家之犬向內地逃竄。逃到黃岩時,天色已晚,他們有的躲進橘林,有的闖進民房。戚繼光率軍趕到,兵士和百姓一道,點燈燃燒,搜索殘兵。頓時,整個縣城內外,每間房屋,每片橘林都燈火輝煌。最終,倭寇被一網打盡。為了紀念戚家軍的勝利,「間間亮」的風俗被流傳下來。
不過,自從家家戶戶有了電燈,這幾年城市裡推行亮化工程以後,「間間亮」的效果難以再顯現出來,這種風俗也僅僅局限於一些零星的鄉間舞獅、舞龍表演以及規模稍大的燈會了。

正月十五「放橘燈」
解放以前,每年正月十五晚上,黃岩城外的澄江上都要舉行「放橘燈」的活動。據《黃岩縣志》記載,這種風俗至少有一千年的歷史。
傳說,南宋建炎年間,金人南侵,康王趙構從海上逃走,途經台州。那天剛好是正月十五,他晚上登金鏊山觀海,忽然見到椒江(澄江入椒江而出海)上飄來無數燈火,感到十分奇怪。侍從告訴他,這是澄江上漂來的橘燈。趙構來到江邊觀看,並要侍從們跟著湊熱鬧,買了兩船橘子,取出橘肉讓大家吃了,留下橘殼製作橘燈,放在江上漂流。
此後,每到正月十五,黃岩城裡的男女老少傾城而出,澄江兩岸坐滿了看「燈」人,臨時擺的小攤聚集,人來人往,非常熱鬧。

仙居花燈
仙居花燈歷史悠久,分布很廣,種類繁多。如橫溪、板橋的板龍燈,高遷上屋村的長旗燈,朱溪、下各的跳跳馬燈,下塘村的鯉魚跳龍門燈、田市鎮水口山村的卷地龍燈,前王村的轎里獅子燈、推蝦燈等等。每逢元宵佳節,仙居山鄉各地花燈競彩,熱鬧非凡。猶為奇妙的是仙居皤灘「針刺無骨花燈」,被人們譽為「燈海明珠」。
「仙居針刺無骨花燈」,起源於唐朝,又稱「唐燈」或「神燈」。傳說唐開元年間,皤灘村有一秀才,夜行深山迷路,被一仙女以一盞「神燈」引路。此燈造型別致,製作精美,小巧玲瓏,古樸典雅。燈身沒有骨架,全由針刺成各種花紋圖案的紙片粘貼而成。秀才返家後,依樣畫葫蘆進行精工製作。製成後懸掛在自家門口,人見人愛。「神燈」在秀才家落戶後,仙女即變作村姑與秀才結為夫婦,夜夜陪秀才誦讀詩文。大考之年,秀才喜中狀元。後來人們就把這盞無骨花燈稱作「狀元燈」。隨後,狀元又把這種燈進獻到宮里,從此皇宮就有了「無骨小宮燈」。狀元夫人山姑逐漸把這種「神燈」的製作技術傳授給皤灘村的村民,從此,這種神燈的製作工藝就長期流傳在仙居民間。
「仙居花燈」曾先後榮獲縣市花燈大展賽一等獎,「浙江省首屆優秀藝術作品展銀獎」、「浙江省特色燈彩大展金獎」、「1996中國民間藝術作品展金獎」、「1996澳門第四屆國際藝術博覽會金獎」。浙江電視台、上海電視台、中央電視台眾多媒體對「仙居花燈」都作了詳細的報道。仙居花燈還得到了中外遊客的嘖嘖贊嘆,被譽為「中華瑰寶」、「燈海明珠」。仙居縣因此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2006年2月,仙居選送的針刺無骨花燈———「龍鳳燈」入選國家郵政局的《民間燈彩》五枚郵票圖案之一。

天台詞調
「天台詞調」是天台一個古老的劇種,早在清朝嘉慶、道光時期就在全縣各地盛傳,僅城郊一帶就有36個戲班,鄉間則以石嶺、左溪、靈溪、坦頭、榧樹最為流行。「天台詞調」曲牌豐富,共三十來個。有快節奏的像「三五七」,唱起來如行雲流水,適於敘事交待;有慢節奏的像「金鍾慢」、「二樊」,委婉清麗,擅長抒懷陳衷。探其淵源,可以看出它廣泛吸收江西與弋陽腔、東陽的高腔與浙西、南的婺腔和永腔,有南腔風格。
詞調的角色行當與古老的崑曲相同,生、旦、凈、末、丑全部由男演員擔任。小生、小旦以假嗓子念、唱,功力可與京劇相捋。樂器也是管弦絲竹齊全,以適應演出宮廷大戲的需要。「天台詞調」的看家戲有《龍虎鬥》、《姣姣斬獨角龍》、《伐子都》等,還演一些兒女情長的戲,如《拾鐲玉》。建國以後曾演出過《紅燈記》。
以前天台縣城有十大戲台,分別是東門大舞台、妙山佑聖觀舞台、也是園、前殿舞台、東岳宮舞台、映台廟舞台、三井殿舞台、金庭舞台、鏡中花舞台,此起彼落地演出天台詞調節目,深受觀眾歡迎。可惜目前這一劇種只有榧樹、亭頭等村尚能演出。有的山村則與越劇混合演出,只帶些詞調味而已。

大年初一五味粥
春節早餐,各地風俗不一。天台城鄉則是一律吃五味粥。
所謂「五味粥」,就是白米、紅棗、豆腐、番薯、芋艿五種食品合煮的粥。推究起來,原出於佛寺僧侶,新年祈禱「五福」降臨人間,煮此雜羹。天台素稱「佛地」,士民多信佛教,這種習俗也就浸染開來,以此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一年到頭,百姓能安居樂業。不過,關於五味粥的來歷,天台還傳誦著這樣一個故事:
元朝末年,朱元璋部將陳祥率領農民起義軍自臨海攻打天台城,在東橫嶺下設營寨。天台百姓痛恨元人殘酷野蠻的統治,紛紛響應,主動幫助義軍探聽軍情,籌糧運草。元至正廿七年(1367)底,義軍包圍縣城,與城裡士民約定於除夕之夜,里應外合,聚殲元兵。時值雪夜,城外積雪足有尺把厚。守將烏黑爾烈估計義軍不會攻城,自去衙門飲酒作樂。到了半夜,三聲鞭炮,殺聲四起。義軍除掉守兵,打開城門,經過一場激戰,殺死守將,收復了縣城。
第二天正是春節,城裡老百姓挨家挨戶湊集了米、番薯、芋頭,商店、作坊送來了紅棗、豆腐,煮成了香噴噴、熱騰騰的大米粥,慰勞義軍將士。軍民同吃一鍋粥,五味齊全,人人臉上綻開了笑容。大家高興地說:「吃了五味粥,就會招來『五福』。」
從此,天台人民每逢春節早晨,不論貧富家家飽餐一頓美味芳香的「五味粥」。

正月十四「糊辣沸」

將正月十四這一夜定為元宵節不是天台獨有,在台州其他地方也是如此,但家家戶戶、老老少少吃「糊辣沸」鬧元宵的習俗,卻是天台的一大特色。

說到吃「糊辣沸」,這里還有一個故事。相傳南宋景德年間,有一年的正月十四夜,華燈齊放,士民興致勃勃地逛街觀燈。這時,一位從金兵鐵蹄下逃難到江南的老藝人,帶著孫女到天台城賣唱糊口。由於長期奔波,勞累過度,昏倒在街道場坦上。附近一位陳老大爺見狀,立即舀了兩碗「糊辣沸」送去。他倆吃後,精神一振,眼前一片明亮,連連說道:「亮眼糊!亮眼糊!」從此,天台有了正月十四吃「糊辣沸」的習俗。

那「糊辣沸」又是怎樣一種食品呢?

這是一種用米粉或「山粉」調成的咸羹,菜餚全部切成小方塊,主料選用精肉、冬筍、荸薺、香乾、油泡、花生米、川豆、菠菜,也有加上豬耳朵、黑木耳、烘鯗的,再調配上一點辣椒粉,燒煮得熱氣騰騰,既能開胃和中,又富有營養,怪不得祖孫倆吃了,人醒志清了。現在「糊辣沸」也有做成甜的。家庭主婦在「山粉」或「番薯粉」中,調配進桂圓肉、紅棗、蘋果片、蓮子,吃起來另有一番滋味。

溫嶺箬山大奏鼓

據《中國民間舞蹈集成大全》記載,溫嶺箬山大奏鼓是我國唯一一個漁村傳統舞蹈,多次在中央電視台播放。

大奏鼓演奏由10來個男性漁民組成,但人數並不限定,可以七八人,也可以十幾二十餘人。男扮女裝,臉上塗白圈紅,上身穿桔黃色的斜襟短襖,下穿深藍色的大口褲,衣襟的邊角上綉著桔紅色的魚紋圖案花邊,頭戴橄欖形的黑色羊角帽,耳朵上掛著「黃金」大耳環,套上手鐲腳鐲,全部光著粗大的腳板,走起路來忸忸怩怩,活像戲劇中的媒婆那樣滑稽幽默。兩個扛著大鼓,一個奏大鼓的兼指揮,一個敲木魚,兩個敲小鑼,一個敲大鈸,一個敲小鈸,兩個敲鈦鑼(也是一個一小),他們自由地跳、自由地舞,叉開兩腿,搖曳著身子,兩只大手有力地揮動著鼓槌,左縱右跳,隨著大鼓的節奏,不斷變換隊形,邊敲邊舞,伴以鑼鼓嗩吶,熱烈粗獷,幽默詼諧。既奔放又含蓄,是靈魂的吶喊,又是生命的細語;既體現了大海的多重性格,又展示了漁民內在的情感沖動及征服大海本質力量的自信。

如今大奏鼓早已不再是箬山的「專利」,已成為石塘大奏鼓、溫嶺大奏鼓了。在箬山,二三十歲的青年漁民是這一活動的活躍份子,還有很多十二三歲的小學生跟著七八十歲的老漁民學大奏鼓。最近,一支女子大奏鼓隊在箬山這塊具有豐厚海洋文化底蘊的熱土上應運而生。大奏鼓這一健康的群眾文藝活動,不僅活躍了海濱漁村的文化生活,還挺進了城市舞台。

扛台閣

扛台閣是溫嶺漁區元宵文藝活動中的重要內容,它與元宵節的「抓財神」、「抓打生」、「拜茅坑姑娘」等活動不一樣,這些活動僅在正月十五進行,而扛台閣這一活動可以延至正月二十幾甚至是二月初。

台閣是將一張方桌、一張長桌拼在一起,反過來桌腳朝天,用各種彩紙、彩布、彩花紮成彩架,成為一個漂亮的小戲台,上面掛著雪亮的汽燈和相應的戲劇場景,裡面有幾個五六歲、七八歲長相俊俏的小孩子,化妝成諸如《樓台會》、《霸王別姬》、《三打白骨精》、《哪吒鬧海》等戲劇造型,由十幾個年輕力壯、熱心群眾性文娛活動的漁民抬著,緊跟著鑼鼓和火,隨著浩浩盪盪的遊行隊伍走街串巷,遍游各村。遊行隊伍未進村,鑼鼓聲和人們的喧鬧聲早已吸引了全村的男女老幼,大街小巷人山人海。熱情好客的漁區人民,還會以觀賞台閣的名義,邀請一些遠地村莊的親屬來家做客。

三門

三門人過元宵節,與台州其他一些地方一樣,是正月十四,而不是正月十五。
三門人過元宵,一般是中午吃「麥焦」,晚上吃糟羹。三門糟羹非常有名。其做法是青菜、蘿卜、筍、粉絲、豆腐乾、臘肉、牡蠣等全部切碎,再放進早米粉一起燒,燒成糊狀,其滋味多種多樣,故而非常好吃。

元宵節,三門人幾乎家家都燒糟羹,且要比比誰家燒的滋味好吃。最有意思的是,元宵節晚上,三門人吃糟羹是全免費的,什麼人都可以到另一個家庭去吃一碗鮮美的糟羹,且主人都以來自己家吃糟羹人多為自豪。這種風俗由來以久,有著古代「天下有飯共吃」大同社會的含義。如果按照現代的話來說,元宵節是和諧社會的重要體現。

元宵節晚上,上一年結婚的新娘子,還得燒幾鍋甜糟羹,民間稱之為「新娘糟羹」,以表示日子過得甜甜美美。「娘糟羹」必須由新媳婦親手做,然後放鞭炮請全村的人來吃,如果味道好,大家吃得高興了,那麼這位新媳婦就基本確立了在這個村的地位了。如果做得不好,大家背後就會絮絮叨叨。

除了吃,元宵節晚上就是玩。三門民間過元宵活動非常多,最有代表意義的就是亭旁鎮楊家板龍。這可是世界上最長的板龍,創造過吉尼斯世界紀錄。

1982年,楊家舞過一次板龍,共138段,全長250米,四五百人的迎龍隊伍步行20公里,在三門縣城海游鎮表演,沿途各村群眾,夾道歡迎,轟動全城。後來,楊家板龍逐年增長,目前整條龍長達450米左右,現已被上海吉尼斯總部授予「大世界吉尼斯之最」。

每逢元宵佳節,三聲炮響,迎龍隊伍出發,火燎照明,鼓樂喧天,板龍率領五獸、鼓亭、台閣、演奏隊,獅子先行,白象開路,接著是旌旗、龍筅前導,氣勢磅礴,雄偉壯麗。

楊家板龍曾在1999年的台州民間藝術大薈萃上驚乍全場,獲得惟一的一個特別大獎。

元宵過後,三門人的年也就基本過完了。接下來的,就是各奔前程,大家干各自的活去了。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