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包袱風俗
1、清明節「燒包袱」是什麼意思?
就是說,沒辦法去死去的親人墳上看望的,就在十字路口燒紙錢的意思!
2、中元節的燒紙包袱習俗
農歷七月十四「盂蘭節」,俗稱「鬼節」,傳說「中元地官」的生辰(一定還有貓貓問我說誰是中元地官,三官,指天官、地官、水官,說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並以三元配三官,說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日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日生。這樣,正月十五日就被稱為上元節,也就是元宵節。)正是七月十五,是日為地官赦罪日,道教稱之為「中元節」。
而這個中元節的燒紙包袱習俗主要注意:
一、佩戴一款吉祥物,燒紙時陰氣重,特別是在中元節這樣的日子,陰氣更重。或者你最好是可以根據你的八字五行情況專門定製一款風水物佩戴,才能為你趨吉避凶,保佑順利平安的。這建議你可以到無相銅爐官網一對一定製一款適合你的無相吉祥吊墜佩戴即可。
二、要買黃草紙,鋪開後拿一張一百元的真錢在紙上壓,要感覺這一百元是個戳子,由右至左,由上至下,一排一排的蓋上去,直到把整張紙鋪滿。這樣的燒紙在下面才是硬通貨。錢才實成,揣在兜里才有面子。還有,燒紙時的燒香,也是要買天然香,切勿使用化學香或者劣質香祭拜燒香,同樣也是不吉利的;一般是使用天然香燒為宜的。所以,這建議你可以到無相銅爐官網一對一定製一款好點的天然香祭拜為好。
3、為什麼鬼節給親人燒包袱?
這里每年的七月半鬼節都要寫封包,燒給死去的親人,這種包袱是祭祀逝去的親人用的。包好後一燒,就算把錢寄出去了,就像郵局寄包裹一樣,只不過收件人在陰司地府。
既然是寄錢的包裹,就得寫清寄件人收件人姓名(收件人的地址當然是沒法寫的,寄件的地址便也免了)。這叫寫包袱。寫包袱有很多講究,學問很深,所以請讀過書的老先生寫的多。
包袱的反面都只寫一個字:封。草體,壓著折紙的縫寫,代表封口,在郵寄的路上不要讓別人拿了去。
正面的寫法就較復雜了。譬如在陰歷七月十五中元節,某人給故去的父親寫包袱,正面就這樣寫。
中元寄錢
故顯考某府諱某某老大人
魂下受用
即日化
子 某某某 某某某
孫
媳 某氏 某某某
如果是給故去的母親寫包袱,中間一行則改為「故顯妣某府某老孺人」。
其右上角的「中元寄錢」,講的是燒包袱寄錢的原由、時間。人剛死,燒包袱過去,謂伴棺寄錢;正月初一、五月初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燒包袱過去,分別為「元旦寄錢」、「端陽寄錢」、「中元寄錢」、「中秋寄錢」。
中間的那一行,是包袱的主體部分,註明收錢人的稱謂、姓名。「故」,死也。「顯考」、「顯妣」是父親、母親的敬稱,至於父母是否「顯」過,並不重要。如果是孫輩給祖輩燒包袱寄錢,則要寫「顯祖考」、「顯祖妣」。「某府」,表明是某家的事。「諱」要朝右挪半個字,上輩人的名字,是不能隨便說隨便寫的。男的接著寫名諱。女的寫姓氏即可,不寫名字。我的祖母那一輩女人也沒有學名,只有小名。而母親的小名,子女並不一定知道的。「老大人」、「老孺人」,是再一次的敬稱。無論死者生前是何身份,一律「大人」、「孺人」稱呼,這是公平的。陰間與陽間價值取向不一,乞丐死後可能升天,王公大臣死後可能就要下地獄。
「魂下受用」,讓人看到晚輩跪在逝者魂靈前,雙手捧錢高舉過頭頂,孝順地呈上。
落款看似後人名字的羅列,其實並不簡單。男人的配偶只能寫姓氏,即使有姓有名也只能寫姓氏。未出嫁的女兒、孫女可以寫名字,但出嫁後成了別人家的人,就不能再寫了。
伴隨郵給收件人大批包袱的同時,人們還會寫上一兩個特殊的包袱,正面中間寫「地盤業主 孤魂野鬼」,右側寫「魂下受用」。
這大約是一種買平安的「錢」。所謂「地盤業主」,應是陰間收件親人居所所在地的地主,我懷疑還有惡霸,錢寄過去,給他們上上貢,免得他們找親人麻煩給臉色看,或收保護費。所謂「孤魂野鬼」,即沒有後人照看的鬼魂,這是些一窮二白的亡命之徒,給點錢打發一下,免得他們心存不良,哄搶親人剛收到的錢鈔。
這些名堂,現在的年輕人是弄不懂,也不想弄懂了。包袱也還包的,大多當陽間的信封一樣來寫:「寄父某某某,魂下受用。兒某某某,媳某某某,孫某某某。」 女人大名當然照寫不誤。有的乾脆不包包袱、不寫包袱了,花十幾二十幾塊錢,買個上億元的冥國銀行紙鈔,燒完了就完了,還圖包包袱、寫包袱的麻煩干什麼呢?但有的老人很擔心:「你們這么燒過去的錢,閻王爺恁里認不認?」
男稱大人,女稱孺人。
老人死三年內:亡男稱新逝顯考,亡女稱新逝顯妣。
三年後:亡男稱故顯考,亡女稱故顯妣。
孝家稱呼 燒袱子火單寫法 自稱
九代:稱鼻祖 故鼻祖(姓)公諱(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耳孫
八代:稱遠祖 故遠祖(姓)公諱(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雲孫
七代:稱太祖 故太祖(姓)公諱(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乃孫
六代:稱烈祖 故烈祖(姓)公諱(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弟孫
五代:稱天祖 故天祖(姓)公諱(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來孫
四代:稱高祖 故高祖(姓)公諱(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玄孫
三代:稱曾祖父 故曾祖(姓)公諱(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曾孫
二代:稱祖父 故祖考(姓)公諱(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孫
一代:稱父親 故顯考(姓)公諱(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男
父之兄:稱伯伯 故伯考 公 老大人收用 孝胞侄
父之弟:稱叔叔 故叔考 公 老大人收用 孝胞侄
父之堂兄:稱伯伯 故堂伯 公 老大人收用 孝堂侄
父之侄:稱兄或弟 故堂兄或弟 老大人收用 堂兄或弟
母之父:稱外祖父 故外祖考 公諱 老大人收用 孝外孫
母之兄或弟:稱舅 故舅考 公諱 老大人收用 孝外侄
母之伯爺:稱堂外祖 故堂外伯祖 公諱 老大人收用 孝堂外孫
母之堂兄:稱堂母舅 故堂母舅 公諱 老大人收用 堂外侄
父之姐夫:稱姑父 故姑父 公諱 老大人收用 內侄 具
父之姐妹:稱姑母 故姑母 府 氏老孺人收用 胞侄 叩
父之姑爺: 稱故姑公 公諱 老大人收用 孝內侄孫 叩
父之姑娘:稱姑婆 故姑婆 府 氏 老孺人收用 孝侄孫 叩
同父母之姐:稱胞姐 故胞姐 府 氏收用 胞弟 叩
胞姐之丈夫:稱姐夫 故姐夫 收用 內弟 叩
母之姐夫:稱姨父 故姨父 府 老大人收用 姨侄 叩
母之姐妹:稱姨母 故姨母 府 老孺人收用 姨侄 叩
妻之父:稱岳父 故岳父 公諱 老大人收用 孝婿 叩
妻之伯爺:稱伯岳父 故伯岳考 公諱 老大人收用 侄婿 叩
妻之伯娘: 故伯岳妣 母諱 氏老孺人收用 侄婿 叩
妻之祖父: 故內祖考 公諱 老大人收用 孫婿 叩
妻之姐夫: 故襟兄 收用 襟弟 叩
妻之姐姐: 故姨姐 府 氏收用 姨妹弟 叩
祖母之姨侄: 故姨表爺 公諱 老大人收用 表侄 叩
母之姨侄: 故姨表兄 收用 姨表弟
岳母之舅娘老表: 內表母舅 老大人收用 外侄婿
妻之表兄: 內表兄 收用 表妹弟
乾爹: 故寄父考 老大人收用 寄男 叩
乾爹之父親: 故寄祖考 老大人收用 寄孫男 叩
乾爹之岳父: 故寄祖考 老大人收用 寄外孫
乾爹之子: 故寄兄 收用 寄弟 叩
妻之保爺: 故寄岳考 老大人收用 寄子婿
後父: 故繼父 老大人收用 繼男 叩
後母: 故繼母 老孺人收用 繼男 叩
大媽的兒子與小媽: 故妾母 老孺人收用 孝嫡男
小媽的兒子與大媽: 故嫡母 老孺人收用 孝庶男
奶媽: 故乳母 府 氏 收用 孝奶男
丈夫: 故良人 收用 荊室 叩
妻: 故賢妻 收用 為夫 具
朋友: 故彥兄 收用 世弟 叩
老庚: 故庚兄 收用 庚弟 叩
後夫與前夫: 故同綠 收用 同綠弟
公諱: 老大人收用 世侄 叩
手藝與師父: 故恩師 老大人收用 孝門徒 叩
拜把弟兄: 故血兄 收用 血弟
道士與老師: 金羽化法師 大真人收用 門徒
異族化紙: 故異族 收用 異族 叩
伯或叔與侄: 故賢侄 收用 愚伯或叔
親家: 故姻兄 收用 姻兄 叩
未婚夫與妻: 故結發 府 斷弦妹收用 斷弦兄
未婚妻與夫: 故淑配 府 無緣兄 無緣妹
父親與兒: 故幻化亡男 反念父
翁父與媳婦: 故幻化亡女媳 反念翁父
父親與女: 故夭命亡女 反念父
岳父與女婿: 故賢門亡婿 反念岳
與親家父母: 故姻尊 姻侄 叩
與親家之祖: 故太姻尊 姻內侄孫
乞丐與施主: 故施主 丐人 叩 但是我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
4、中元節燒包袱單數還是雙數 中元節燒包袱有什麼講究
導讀:中元節燒包袱是習俗活動之一,別看這只是一個簡單的燒紙活動,其實這大有講究呢?若是不小心弄錯,讓過世的親人收不到你燒的紙錢,或許會給家庭帶來不幸呢?那麼,中元節燒包袱單數還是雙數?中元節燒包袱有什麼講究呢?和我一起去看看吧。
中元節燒包袱單數還是雙數
中元節燒包一般都是單數,雙數有成雙成對的含義,不吉利!
燒紙的步驟:
1、捆包,就是把寫好的包按兩封為一馱先用細繩捆好以便托運。
2、喂馬,就是對承擔托運任務的紙馬進行喂料,即找些糧食、青草和水等放在堆馬匹的地方讓其吃飽。
3、供馬夫,就是請趕馬的紙人們吃飯,同時還燒紙錢給他們作趕馬費用。
4、上馱子,就是將已捆好的包抬上馬背,實際是將紙馬夾捆好的兩包中間。
5、畫燒包圈,就是用白灰在准備燒包的地方畫一個有出口的圓圈,直徑約一米,出口對著大路方向。
6、插引路香,就是燒一把燃香沿燒包圈出口到大路之間順路每隔2—3米插一柱香,作路燈指引馬隊出發。
7、砌包,就是將需要燒的包在燒包圈內堆放成有一定空間的形狀以便燃燒焚化。
8、燒包,就是對堆砌好的包用紙錢點燃焚化,邊燒邊念先人的名字請他們各人來認領自己的錢。在焚化到中途的時候,順便將家裡供奉的那些金山銀山、香花、紙花等供品燒掉,同時在燒包圈外另燒一些散紙錢,邊燒邊念請那些無人侍奉的孤魂野鬼們來領用。
中元節燒包袱有什麼講究
1、不同的輩分,稱呼亦有不同,一般上溯四代,即先考、祖考、曾祖考、高祖考,以示「慎忠追遠」。
2、尊稱都是男右女左。自稱亦自然隨著改變,相對應的分別是:子、孫、曾孫、高孫。
3、袱皮背面的交合處應寫上一個大大的「封」字,以表示封口,其他鬼魂等不得隨意拆看。
4、卷上一卷錢紙,用白紙包好,寫上「挑夫專用」。「挑夫」即陰間的「郵遞員」,如果沒有挑夫,冥錢是無法送到的。
中元節為什麼要燒包袱
燒包袱是一種敬祖的習俗,是活著的人趁鬼門大開的日子給先亡宗親送冥資,以備陰間過活。送的方式,就像陽間給親朋好友寄信一樣,先將冥資(即錢紙)折疊好,再用白紙包上(白紙包起著信封作用)。接著便是寫「信封」(各地寫法亦有不同)。
書寫格式
包袱的文字是直排的,從右到左各列內容為如下:
第一列:中元勝會之期虔備冥資成X封(即:中元節鬼魂勝會之期虔誠准備冥界紙錢並打包成多少封)
第二列:上奉XX(即:恭敬地奉送給XX)
第三列:故XX收用(即:已經故去的XXX老人收用)
第四列:孝XX祀(即:陽世孝人XXXX祭奠)
第五列:天運XX年XX月XX日叩化(即:農歷跪拜焚化的日期)
5、老北京的包袱是什麼樣的?
正面共分四行由右至左豎排,寫給祖人的格式,依次寫「寒衣化袱XX包」、「上奉」、「故祖考XX公XX老大人收」、「孫XX曾孫XX玄孫XX祀」。
燒包袱又稱燒包裹,是中國民間祭祀祖先的一種形式。老北京的風俗,每逢清明、中元、寒衣節,為表「思時之敬」,大都給死去的宗親上墳燒紙。但是有的由於某些原因不能上墳的,就以燒包袱代之。
所謂包袱、包裹,是指從陽世寄往「陰間」(冥國)的錢包、衣包。這僅僅是一種象徵性的東西。一般祭祖的包袱大體上分為兩種,但只在表皮上區分。一種是用於新喪不滿三年的素包袱;另一種則是用於老喪以至久遠的宗親三代、五代的印有墨線花紋的包袱。此外,還有一種紅包袱,也叫「喜包袱」,是家裡辦娶聘等事時,向老祖宗報喜用的。這不但表皮是紅色的,而且里邊裝的也是花紅紙錢(即彩色「大燒紙」)。
包袱里的冥錢、冥衣均購自南紙店。不外乎為大燒紙、金銀箔疊成的元寶、錁子、冥鈔和佛、道兩教的往生錢。其中,寒衣紙為不可少者。
6、清明節掃墓是傳統習俗,為什麼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是「燒包袱」?
其實我們中國人到了清明節、中元節以及寒衣節的時候,一般而言都要回到自己的家鄉,親自給自己死去的親人、先輩掃墓以示尊敬。但是人生在世,總會有一些特殊情況,導致自己無法及時的回到家鄉去給宗親上墳燒紙,掃墓插青,所以這個時候的人們就會用燒包袱這種形式來代替。
究竟什麼是燒包袱呢?燒包袱也被我們民間稱為燒包裹,是我們中國民間祭祀祖先的一種特殊形式。也就是當生者無法親自前往墓地的時候,將冥資、冥衣,用燒包袱,即所謂郵寄的形式給死者送過去。
一般而言燒包袱是當有人遇到以下情況的時候就可以做的,比如說這家人太貧窮,沒有墳地,只好死了人之後埋到亂葬崗子裡面,時間長了以後找不到確切的墳墓,就要用燒包袱來給死者寄去「生活用品」,又比如家裡有墳地,而且有看墳的,但是時間長了以後主人卻越混越窮,礙於情面不好意思去墳地,也就在家裡面燒包袱給死人。總之就是無法去到墓地,隔空燒紙。
給死人燒的包袱和包裹呢,裡面一般放的都是死人用的冥幣以及一些衣服和生活用品,但基本上都是一些象徵性的東西,或者是已經沒有用的東西,但是也有一種紅色的包袱會燒給死人,這種包袱一般稱為喜包袱,是當家裡有了喜事的時候,向老祖宗報喜用的,這種包袱不僅表面是紅色的,而且裡面裝的東西也都是花紅色的紙錢。
7、燒包袱是什麼意思
燒包袱又稱燒包裹,是中國民間祭祀祖先的一種形式。老北京的風俗,每逢清明、中元、寒衣節,為表「思時之敬」,大都給死去的宗親上墳燒紙。但是有的由於某些原因不能上墳的,就以燒包袱代之。
燒包袱也作燒包裹,是中國民間祭祀祖先的一種形式。過去,北京人每逢清明、中元(舊歷七月十五日)、寒衣節(亦作冥陰節,即舊歷十月初一日)三大鬼節,為表「思時之敬」,大都給死去的宗親上墳燒紙。陰歷十月初一燒包袱謂之「送寒衣」。但是有的由於某些原因不能上墳的,就以燒包袱代之。也就是說不能親自將冥資、冥衣送到墳上,只能採取「郵寄」的辦法—燒包袱。
8、舊時,是如何進行燒包袱的?
舊時,不拘貧富均有燒包袱的舉動。這一天,在祠堂或家宅正屋設供案,將包袱放於正中,前設水餃、糕點、水果等供品,燒香秉燭。全家依尊卑長幼行禮後,即可於門外焚化。焚化時,劃一大圈,按墳地方向留一缺口。在圈外燒三五張紙,謂之"打發外鬼"。有的富戶要攜家帶眷乘車坐轎,親到墳塋去祭掃。屆時要修整墳墓,或象徵性地給墳頭上添添土,還要在上邊壓些紙錢,讓他人看了,知道此墳尚有後人。
9、中元節為什麼要燒包袱 燒包袱寫法 哪一天燒
你可能感興趣: 2020年出行吉日
中元節為什麼要燒包袱 燒包袱寫法 哪一天燒
燒包袱是一種敬祖的習俗,是活著的人趁鬼門大開的日子給先亡宗親送冥資,以備陰間過活。送的方式,就像陽間給親朋好友寄信一樣,先將冥資(即錢紙)折疊好,再用白紙包上(白紙包起著信封作用)。接著便是寫「信封」(各地寫法亦有不同)。
書寫格式
包袱的文字是直排的,從右到左各列內容為如下:
第一列:中元勝會之期虔備冥資成X封(即:中元節鬼勝會之期虔誠准備冥紙錢並打包成多少封)
第二列:上奉XX(即:恭敬地奉送給XX)
第三列:故XX收用(即:已經故去的XXX老人收用)
第四列:孝XX祀(即:陽世孝人XXXX祭奠)
第五列:天運XX年XX月XX日叩化(即:農歷跪拜焚化的日期)
你可能感興趣: 2020年修造吉日
中元節燒包袱注意事項
1、不同的輩分,稱呼亦有不同,一般上溯四代,即先考、祖考、曾祖考、高祖考,以示「慎忠追遠」。
2、尊稱都是男右女左。自稱亦自然隨著改變,相對應的分別是:子、孫、曾孫、高孫。
3、袱皮背面的交合處應寫上一個大大的「封」字,以表示封口,其他鬼等不得隨意拆看。
4、卷上一卷錢紙,用白紙包好,寫上「挑夫專用」。「挑夫」即陰間的「郵遞員」,如果沒有挑夫,冥錢是無法送到的。
你可能感興趣: 2020年領證吉日
中元節燒包袱是哪一天
中元節燒包袱可以選擇在中元節之前的幾天都可以,從七月十二日晚開始就可以。燒包袱需要先寫包,然後封包,最後燒包。即將紙錢一疊、封成小封,上面寫著收受人的稱呼和姓名,收受的封數,化帛者的姓名及時間。俗傳七月十五鬼門關閉,各家都要「施孤送孩」。
燒包袱就是把許多冥紙封在一個紙袋中,寫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及相應稱呼,然後去墳前燒給祖先就可以了。不同地區還有說法,不允許孕婦參加疊包袱,不然先祖們拿不動。也有去寺廟燒包袱的。也有一些地區,燒包袱要選擇在夜晚。
10、燒包袱的介紹
燒包袱又稱燒包裹,是漢族民間祭祀祖先的一種形式。老北京的風俗,每逢清明、中元、寒衣節,為表「思時之敬」,大都給死去的宗親上墳燒紙。但是有的由於某些原因不能上墳的,就以燒包袱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