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的風俗習慣簡介
1、水族有什麼風俗習慣啊
1、生產
水族種植水稻有悠久歷史,形成眾多十分濃厚的稻作相關習俗。水族歷法以稻作物候為依據,水族的卯節與端節,就是因稻作種植與收割而形成的盛大年節。過去,人們認為在稻作生產關鍵階段,博得稻神歡心才能獲取稻作豐收,因此從浸種、撒秧、栽秧到吃新收割每個關鍵階段,往往要依據水書擇吉行事。
開秧門之前,將兩把稻秧帶到家中以魚肉酒飯供祭,請盛裝的年輕媳婦主祭,喃喃祈求神靈保佑稻作豐產:「別人的稻穀用摘刀採摘,我家的稻穀用斧頭砍。斧頭砍根樁,摘刀摘尖稍……」。然後,由這位媳婦帶著秧苗先下田栽幾行之後,盛裝待命的其他婦女才紛紛下田勞作。
開秧門儀式,既是對稻神的尊重,又是運用相似律的巫術原理,讓少婦旺盛的生殖力轉嫁到禾稻上,祈求獲得更大的豐產。
水族崇拜魚,魚是大多數水族地區的圖騰崇拜物。水塘養魚、稻田養魚是水族地區的重要技能與特色,人們運用田魚產卵和用稻草團分卵繁殖的技能,掌握洪水及野獸對漁業危害的方法,使魚稻獲得雙豐收。所以,飯稻羹魚成為水族的傳統習俗。
2、節日
水族的歲時節日有20多個,如端節(借端、吃端)、卯節(借卯)、額節(借額)、蘇寧喜(借寧喜)、敬霞節(敬霞、拜霞)、春節(借薦)、清明節(掛青、掛社)、端午節(借王)、銅鼓節、洗澡節(六月六)。
黃飯節、花椒節、二月二祭白龍、三月祭龍節、六月祭土地、六月祭山神、七月半、七月接送老祖、中秋節、重陽節、十月舂牛粑、拜廟(拜菩薩、拜哥善、拜善)、宇魎(韻娘)、吃新節(借咬里、借熬利)等等。
3、婚戀
水族婚姻沿襲傳統習俗,恪守同宗血緣不娶、異宗異姓氏族開親的原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依舊是水族地區男女青年婚姻的主流。注意門當戶對,講究明媒正娶。即使當代,戀愛不十分自由,婚姻難以完全自主的現象較為普遍。
水族很早就實行一夫一妻制,封建時代出現的納妾現象也為數極少。水族古代議定婚姻范圍十分嚴肅,由此產生《倒栽杉》、《倒栽楓》和《破姓開親》的種種傳說。
4、喪葬
水族的喪葬習俗主要特點是:禁忌繁多,厚葬、隆祭、久祀。水族喪葬集中體現了祖靈崇拜、神靈崇拜、自然崇拜的信仰文化內涵。同時,喪葬又成為水族傳承孝道和祭祖禮儀、調整人際關系、提升血緣氏族凝聚力、交流社會知識的重要活動。
水族的厚葬,並不體現在隨葬、陪葬物品的貴重與多寡,而是反映在製作石棺墳墓、大型墓碑的建造方面。這種現象遠遠超過相鄰的周邊民族。
(1)水族的風俗習慣簡介擴展資料
水族歷史上曾出現過兩次舉族大遷徙。殷商亡國之後,部分殷人南遷融入百越族群。這是水族先民的第一次遷徙。公元前2世紀,秦王朝統一中國之後發兵征剿嶺南。水族先民舉族第二次大遷徙,從百越母體中分離出來,由南方溯流進入龍江、都柳江上游地帶生息,大致形成後世分布的格局,並逐步向單一民族邁進。
水族先民水族經歷了八九百年相對比較穩定的發展,到了唐代逐步發展成為單一民族。水族的族名以「水」代「睢」,與唐代設置的撫水州有關。開元年間(713—741),唐朝在今黔桂交界的環江一帶設置以安撫水族先民為主體對象的羈縻撫水州。
據《唐書·地理志》、《唐書·南蠻傳》載:「貞觀三年,東謝蠻首領謝元深入朝……以其地為應州,拜元深為刺史,領黔州都督府。」「貞觀三年,以東謝首領謝元深地置縣五:都尚、婆覽、應江、陀隆、羅恭。」
「開元中,置莪、勞、撫水等羈縻州。」據考證,應州及屬下都尚縣的治地為今三都水族自治縣上江鎮;婆覽縣治地為三都縣恆豐鄉,後世稱為水婆;應江縣治地為榕江縣平永鄉;陀隆縣為台江;羅恭縣為雷山縣。宜州北面的撫水州在今廣西北部之環江一帶。
2、水族的民風民俗是什麼??
1、婚姻
水族婚姻沿襲傳統習俗,恪守同宗血緣不娶、異宗異姓氏族開親的原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依舊是水族地區男女青年婚姻的主流。注意門當戶對,講究明媒正娶。
即使當代,戀愛不十分自由,婚姻難以完全自主的現象較為普遍。水族很早就實行一夫一妻制,封建時代出現的納妾現象也為數極少。
2、喪葬
水族的喪葬習俗主要特點是:禁忌繁多,厚葬、隆祭、久祀。水族喪葬集中體現了祖靈崇拜、神靈崇拜、自然崇拜的信仰文化內涵。同時,喪葬又成為水族傳承孝道和祭祖禮儀、調整人際關系、提升血緣氏族凝聚力、交流社會知識的重要活動。
3、禮儀
日常交往,人們沿襲尊長、尊老的美德。村寨里的媳婦,凡見到年長的祖父母輩長者,則通稱為公、奶,見到父母輩長者,通稱為父母。結婚生育之後,習慣以其孩子的名字稱呼其為某某之父、某某之母。
新媳婦到來的三五天內,每天清晨除了給新郎家擔水之外,還要為近鄰每戶挑一擔新娘水,既表示新娘賢淑孝順,也給家族認識新娘的機會。
(2)水族的風俗習慣簡介擴展資料
水族的節日風俗:
1、端節,水語稱「借端」,意為吃端,是新年開端、辭舊迎新、慶賀豐收、祭祀祖先、聚會親友的年節。2006年,「水族端節」、「水族卯節」,分別被列為國家級、貴州省級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額節,意為吃額,是荔波縣永康、拉交地區水族的年節,除了沒有跑馬活動之外,過節的時段與內涵與端節相似。
3、卯節,水語稱「借卯」,義為吃卯,在夏收夏種結束之後的水歷9~10月間(對應陰歷5、6月)分四批過節,是預祝稻作豐收與人口增殖的重大年節之一。
4、蘇寧喜節,水語音譯,義為水歷四月丑日節,水歷四月對應陰歷臘月,源於對生母娘娘祭祀的古節,被譽為水族的婦幼節,是貴州省三都縣和勇村板孔、吉勇及相鄰的獨山縣火寨等地的年節。
5、銅鼓節,是居住在都勻市基場、陽和兩鄉的水族,於清明節後第一個卯日在陳蒙坡丫口寨歡度的節日。相傳先祖遷來時,部落斗爭頻繁,虎豹成群,經過努力解除了災害。各村寨聚會商定,從此於清明過後卯日這一天聚會陳蒙坡歡慶勝利,相因成節。
3、水族的習俗是什麼
飲食
以大米為主,清中葉以前還以糯米為主食,此後粘稻種植逐步推廣,粘米逐步變成主食。包穀、大麥、小麥、紅稗、蕎子、飯豆、紅薯等是輔助食物。蔬菜以青菜、廣菜、羅卜、南瓜及豆類最為普遍。辣椒、蕃茄、蔥蒜為主要佐料。水族人民有南方生活的特性,喜吃酸辣味的開胃食品,因此家家常備糟辣、酸湯、鹽酸菜等。副食品中的內類牲口有豬、牛、狗、雞、鴨,魚類在水族地區有悠久的喂養歷史,並且以魚作為祭典和待客的珍品。水族人民喜糯食,通常以之和為待客上品,糯米飯、糯米粑、棕子常作為饋贈口,甜酒、臘酒和湯粑也多以糯米為原料。水族人民喜飲酒,從制曲到釀酒的工藝,家家戶戶的婦女都掌握。酒類有大米酒,糯米酒、雜糧酒、甜酒等。其中以九阡地區所產的糯米酒為上品。九阡酒都要窖藏,下窖時間越長越佳。上好的九阡酒其色澤棕黃,狀若稀釋的蜂蜜,香味馥郁,清甜可口,適量飲服能助興提神,舒筋活血。即使誤飲過量,也不打頭傷胃,是遠近聞名的特產。
水族飲食分便餐、客餐兩種。日常多為酸湯菜及米飯。造飯多用木曾蒸,少數地區也有鼎罐燜飯。客人到家多以豆腐、肉或雞鴨招待,上客多以小豬及魚招待。
飲食有吃火鍋的習慣,味鮮而營養豐富。
婚姻
水族實行「同宗不娶」的族外婚。水族多「聚族而居」,漢文化傳播輸入之後,才出現姓氏,但同一姓氏並不一定是同血緣關系。因此個別地區雖出現同姓通婚現象,但依然格守「同宗不娶」的原則,即使相距千里之外,相隔數十代之久也依舊不能通婚。違者要受輿論的譴責和習慣法的懲治。
婚姻實行一夫一妻制。但在舊中國,也出現一些富裕之家或無子嗣的男子討小納妾的現象。
姑舅表婚習俗,過去較盛行。姑母的女兒應嫁給舅父的兒子作「回頭親」。如果舅父無兒子或者年齡不相稱,才允許對外開親,但是應自覺地付給舅父一分外甥出嫁資財,叫「外甥錢」。現在這種血表婚習俗巳極少出現,「外甥錢」巳演變為一般的應酬禮物。
寡婦有改嫁的權利,沒有夫家兄弟轉房的習俗。解放前,寡婦改嫁受的約束不少。如出嫁就不能享有原夫家固定產業的繼承權,而由其子或叔伯獨生子繼承;不能嫁到夫家宗族的村寨;出嫁後,要交一分寡嫁金。現在,寡婦享有充分的再婚自由權。
婚姻的締結,基本上是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長到十五六歲就訂婚,隨後一、二年即結婚。男女戀愛多利用場期、節慶日或走親訪友的對歌活動進行。戀愛方式較為隱秘,要避女方同宗的父兄,彼此對話要靠男方同宗的女性為媒介傳遞串聯。經過多次接觸了解之後,男女方才可單獨見面對話。雙方即使同意組建家庭,也必須通過媒妁途徑婚娶,否則會被認為不合禮規而受到譴責和輕視。
婚姻締結的步驟較繁雜。當男方特色到女方之後,通常先託人給對方父母轉個口信,使其有思想准備,再託人送禮品去提親。女方應允之後,才帶酒肉去定親。此後在恰當時候就抬小豬去吃小酒。接親時要抬大肥豬去吃大酒。這時,男女雙方至少要請族下弟妹或兄姐各二個作為接親、送親的陪伴。出閣時,新娘披掛雅領、戴項圈、手鐲,打著一把特地撕開一條縫的紅紙傘走在最前頭,接送親的陪男、陪女緊隨著。此後就是抬著箱櫃、被蓋和折糯米粑等陪嫁物的長隊伍。是夜,伴娘陪新娘同宿,第二天新娘即回門。待到吉日才把新娘請來,從此開始夫妻生活。婚嫁忌打雷,所以婚期多安排在秋冬季節。洞房對歌:水家人的習俗,新娘出閣不興拜堂,也不準鬧洞房。但當晚男方青年歌手們可以找女方陪娘對歌。對歌時,男歌手只能在洞房外面唱,女方歌手就在洞房裡面唱,一里一外,一唱一答。所唱的歌都是傳統古歌,不能亂編唱。場面嚴肅而熱烈。唱到深更半夜,男家就擺酒席請歌手們吃夜宵,雙方就在酒席邊相對而坐,繼續對唱,歡歌達旦。
哥弟送親:水族姑娘出閣,必須有親哥弟或堂哥弟陪同往返。按習俗新娘出大門兩腳不能著地,就由弟弟打傘,哥哥背出家門。然後與陪娘一道步行。若在途中遇到重踩別人腳印的時候,哥弟又需背新娘走過交叉路口。進入男方家門時,仍由哥弟兩人,一個打傘,一個背新娘進門。這種習俗,體現兄弟姊妹互相關心的手足深情,亦為水家人獨有。
新娘拜井,挑水認親:新娘到男家的頭一兩天,要去拜井,這是水家的例規。抽空邀約幾個親姑娘一道悄悄地去拜井,一則了解水井的位置和遠近,二則為幾天後挑水認親作好思想准備。有的地區新娘去拜井時,必須隨身帶去兩個雞蛋放在水井裡,若兩個蛋是相依相靠,就說明夫婦白頭到老,姻緣美滿。待新娘回門歸來,就履行挑水認親義務。由新郎妹妹陪同,挑著水桶給家族伯叔兄弟每家每戶送一挑水,表示認親。這種習俗至今仍然保持不變。
喪葬
喪葬是水族眾多習俗中保留原始信仰較為全面的一種活動。其程序大致分為報喪、入殮、擇吉、安葬、立碑、除服等六個階段。如有人過世,即速通報同宗村寨及有血緣關系的親屬,使其忌葷以表致哀並共同來協理喪事。女喪一般要待其外家來視察之後才入殮。水族
4、水族的民風民俗是什麼
1、服飾特點
水族崇尚黑色和藏青色。水族男子多穿對襟無領藍布短衫,中青年男子多穿對襟便服,老年人多穿無領的布扣長衫,用青藍頭帕包頭,大部分人裹綁腿。水族婦女大多穿青黑色圓領右開襟寬袖短衣,下著長褲,結布圍腰,腳穿綉花青布鞋。
2、飲食特點
水族居住地區多盛產稻米,所以普遍以稻米為主食,輔以玉米、小麥、蕎麥、豆類、薯類等;蔬菜以青菜、蘿卜、南瓜及豆類為主;肉食以豬、牛肉為主,以魚作為祭典和待客的珍品,狗肉不能作為慶典和節日的菜餚。口味喜歡酸辣,有名的菜餚是酸辣魚。
3、喪葬習俗
水族一般採用土葬。歷史上水族的喪葬儀式,從報喪、吊喪、入殮、停棺、擇吉、出殯、下土安葬,每一個環節都要請水書先生來主持,嚴格按水書條文去辦。而現在的喪葬習俗,則受到漢族和鄰近民族的影響。夭逝者,葬儀從簡。若死者是婦女,要由娘家驗看後才能入殮合棺。
4、婚戀習俗
水族為一夫一妻制父系小家庭,富源水族的婚姻以本民族內異姓通婚為主。婚姻遵守同宗不娶,過去多為父母包辦,媒妁定親等,現在姑表婚和包辦婚姻已不多見。青年男女可以自由戀愛,但形式上仍通過媒妁才締結婚姻。
5、水族的風俗習慣
飲食:
1. 水族以大米為主食,喜食酸辣調味,有「無菜不酸,無辣不食」的習俗。
2. 待客以酒為重,主人敬酒時帶頭喊一聲「秀」(即乾杯的意思),眾人也齊聲喊「秀」,將酒飲盡。
信仰:
水族的信仰文化屬於原始宗教信仰范疇。水族認為萬物有靈而崇奉多神。自然崇拜,祖靈崇拜,神靈崇拜構成了水族信仰的核心。
建築:
水族村寨大多是同血緣氏族聚居。起房造屋,通常要以主人的生辰八字擇吉行事。水族傳統的房屋結構,大多屬於「人樓居,梯而上」的古越人茆榫「干欄」式建築遺風,由「依樹為巢而居」演化而來。
語言:水族有本民族的語言和傳統文字。
習俗:
1. 水族地區的農業生產,建立在小家庭的基礎之上,生產工具主要有:犁、耙、釘耙、耥耙、秧耙、踏犁(步犁)、篤撬、薅鋤、挖鋤、鏟鋤、手鋤、斧頭、柴刀、鐮刀、鋸鐮、摘刀、谷桶、木錘、鐵錘、水碾、舂碓、扁擔、扦擔、鑿子、推刨、鋸子、梭鏢、弓箭、鐵夾、鳥槍、火炮等。
2.水族崇拜魚,魚是大多數水族地區的圖騰崇拜物。水塘養魚、稻田養魚是水族地區的重要技能與特色,人們運用田魚產卵和用稻草團分卵繁殖的技能,掌握洪水及野獸對漁業危害的方法,使魚稻獲得雙豐收。所以,飯稻羹魚成為水族的傳統習俗。
3. 水族的節日很多,水族的歲時節日有20多個,如端節(借端、吃端)、卯節(借卯)、額節(借額)、蘇寧喜(借寧喜)、敬霞節(敬霞、拜霞)、春節(借薦)、清明節(掛青、掛社)、端午節(借王)、銅鼓節、洗澡節(六月六),
黃飯節、花椒節、二月二祭白龍、三月祭龍節、六月祭土地、六月祭山神、七月半、七月接送老祖、中秋節、重陽節、十月舂牛粑、拜廟(拜菩薩、拜哥善、拜善)、宇魎(韻娘)、吃新節(借咬里、借熬利)等等。
4. 婚戀,水族婚姻沿襲傳統習俗,恪守同宗血緣不娶、異宗異姓氏族開親的原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依舊是水族地區男女青年婚姻的主流。注意門當戶對,講究明媒正娶。即使當代,戀愛不十分自由,婚姻難以完全自主的現象較為普遍。
5. 喪葬,水族的喪葬習俗主要特點是:禁忌繁多,厚葬、隆祭、久祀。水族喪葬集中體現了祖靈崇拜、神靈崇拜、自然崇拜的信仰文化內涵。同時,喪葬又成為水族傳承孝道和祭祖禮儀、調整人際關系、提升血緣氏族凝聚力、交流社會知識的重要活動。
(5)水族的風俗習慣簡介擴展資料:
水族,有本民族的語言和傳統文字,水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侗水(侗台)語支,水族古文字體系保留著圖畫文字、象形文字、抽象文字兼容的特色。
水族自稱「睢(suǐ)」,關於水族的來源,有殷人後裔說、百越(兩廣)源流說、江西遷來說、江南遷來說等說法。水書是夏商文化的孑遺,屬水族的精神支柱。魚是水族的圖騰,飯稻羹魚是水族的重要社會習俗。
水族主聚居在黔桂交界的龍江、都柳江上游地帶,貴州省黔南的三都水族自治縣、荔波、獨山、都勻等縣市為主要居住區,黔東南的榕江、丹寨、雷山、從江、黎平等縣為主要散居區,此外在廣西北部的河池、南丹、環江、融水等縣市以及雲南省富源縣也有水族村落分布。
6、水族有什麼節日和風俗
水族的節日有端節、卯節、額節、蘇寧喜節、敬霞節、春節、銅鼓節等。其中端節是水族最隆重的節日,相當於春節,節日期間,村村寨寨敲擊銅鼓皮鼓,吹笙唱歌,走親訪友,更有賽馬等群眾性娛樂活動。
水族重酒、重煙而輕茶,十分重視待客禮節,以雞頭、鴨頭敬客,交杯酒、肝膽酒是待客敬酒難得的禮儀。
水族在服飾上禁忌紅色和黃色,而喜歡藍、白、青三種冷調色彩,這表達了水族人民樸素大方的獨特服飾審美觀。
水族婚姻沿襲傳統習俗,恪守同宗血緣不娶、異宗異姓氏族開親的原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依舊是水族地區男女青年婚姻的主流,講究門當戶對,明媒正娶。
7、水族的習俗
1、婚姻
水族婚姻沿襲傳統習俗,恪守同宗血緣不娶、異宗異姓氏族開親的原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依舊是水族地區男女青年婚姻的主流。
魚是水族的圖騰崇拜物。在婚俗中魚常作為信物、聖物出現。締結婚姻時,在荔波、九阡等地請媒人提親時,男方母親悄悄把包好的幾條小干魚置於盛著禮品的竹籃底部。而女方之母收到禮品時,也首先查看籃底是否有小干魚。若應允婚事,則收下禮品和干魚。
2、飲食
水族吃素,只忌禽畜獸類的油肉,不忌水產魚蝦之類,而以魚為最珍貴的祭品和待客的佳餚。吊喪食素,既表示對死者的哀悼緬懷和對孝家的尊重與同情,又是維系氏族情感、增強和提升氏族凝聚力的重要標志。
因此,有用麵粉拌和植物油製成魚蝦蚌蟹的水產類模型祭品,有的還以活魚祭祀墓穴,有的要將魚卵撒在新墳封土上等習俗。
3、喪葬
水族的喪葬習俗主要特點是:禁忌繁多,厚葬、隆祭、久祀。水族喪葬集中體現了祖靈崇拜、神靈崇拜、自然崇拜的信仰文化內涵。
喪葬吊喪活動,有條件的要吹蘆吶、跳舞、唱歌、演花燈、耍龍舞獅、製作各類紙扎的旗幡傘蓋等,客觀上成為水族民間工藝美術、文化交流、男女社交、聚會娛樂的重要活動。
4、語言稱謂
日常交往,人們沿襲尊長、尊老的美德。村寨里的媳婦,凡見到年長的祖父母輩長者,則通稱為公、奶,見到父母輩長者,通稱為父母。結婚生育之後,習慣以其孩子的名字稱呼其為某某之父、某某之母。
5、待客禮儀
水族重酒、重煙而輕茶。客人來到,要盡力招待,一般客人待以葷菜,重要的親友殺雞鴨招待,貴賓則殺小豬款待。入席之後,先用筷子蘸一滴酒點在桌子上,表示先敬奉祖宗與神靈,然後再享用。以雞頭、鴨頭敬客,是水族重要的禮節。
8、水族人 生活習慣
1、水族飲食習慣
水族以大米為主食,喜食酸辣調味,有「無菜不酸,無辣不食」的習俗。
2、水族建築習慣
水族傳統的房屋結構,大多屬於「人樓居,梯而上」的古越人茆榫「干欄」式建築遺風,由「依樹為巢而居」演化而來。傳統的桿欄住房,在平整地基之後,先用2米來高的粗大柱頭修建穩實的承重平台,搭上厚實的樓板之後,才在其上架立高層的木排房架。
3、水族耕種習慣
水族種植水稻有悠久歷史,形成眾多十分濃厚的稻作相關習俗。水族歷法以稻作物候為依據,水族的卯節與端節,就是因稻作種植與收割而形成的盛大年節。
4、水族待客習慣
水族重酒、重煙而輕茶。客人來到,要盡力招待,普通客人待以葷菜,重要的親友殺雞鴨招待,貴賓則殺小豬款待。入席之後,先用筷子蘸一滴酒點在桌子上,表示先敬奉祖宗與神靈,然後再享用。以雞頭、鴨頭敬客,是水族重要的禮節。交杯酒、肝膽酒是待客敬酒難得的禮儀。
(8)水族的風俗習慣簡介擴展資料
水族的節日風俗:
1、端節,水語稱「借端」,意為吃端,是新年開端、辭舊迎新、慶賀豐收、祭祀祖先、聚會親友的年節。2006年,「水族端節」、「水族卯節」,分別被列為國家級、貴州省級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額節,意為吃額,是荔波縣永康、拉交地區水族的年節,除了沒有跑馬活動之外,過節的時段與內涵與端節相似。
3、卯節,水語稱「借卯」,義為吃卯,在夏收夏種結束之後的水歷9~10月間(對應陰歷5、6月)分四批過節,是預祝稻作豐收與人口增殖的重大年節之一。
9、水族民族的風俗和習慣是什麼?詳細的!!
水族的風俗習慣:
1、水族的信仰文化屬於原始宗教信仰范疇。水族認為萬物有靈而崇奉多神。自然崇拜,祖靈崇拜,神靈崇拜構成了水族信仰的核心。
2、水族以大米為主食,喜食酸辣調味,有「無菜不酸,無辣不食」的習俗。
3、水族在服飾上喜歡色彩淺淡素雅的藍、白、青、三種冷調色彩。水族獨特的服飾審美觀,那就是樸素、大方、實用。水族女服多以水家布縫制,無領大襟半長衫或長衫,長衫過膝,一般不綉花邊。。水族男子穿大襟無領藍布衫,戴瓜皮小帽,老年人著長衫,頭纏裡布包頭,腳裹綁腿。
4、水族喜歡同血緣氏族聚居,一個村寨大多都是親戚關系。起房造屋,通常要以主人的生辰八字擇吉行事。水族傳統的房屋結構,大多屬於「人樓居,梯而上」的「干欄」式建築遺風。
在平整地基之後,先用2米來高的粗大柱頭修建穩實的承重平台,搭上厚實的樓板之後,才在其上架立高層的木排房架。底層大多作為喂養禽畜,安裝石碓、石磨及堆放雜物之用。干欄木屋,既具有防潮、防蟲蛇、防盜的功能,又節約用地,頗受人們歡迎。
5、水族有本民族的語言和傳統文字。水族古文字,以及用這種古文字著編的信仰文化、民間知識雜糅的典籍,被稱為「水書」。
6、待客禮節,水族重酒、重煙而輕茶。客人來到,要盡力招待,一般客人待以葷菜,重要的親友殺雞鴨招待,貴賓則殺小豬款待。入席之後,先用筷子蘸一滴酒點在桌子上,表示先敬奉祖宗與神靈,然後再享用。以雞頭、鴨頭敬客,是水族重要的禮節。
7、水族的民間舞蹈藝術有銅鼓舞、角鼓舞、蘆笙舞、斗角舞等,每逢節慶即舞蹈助興。
1)水族斗角舞由兩個演員頭戴牛頭道具,在眾人吹蘆笙舞曲與女伴舞者圍成圓形舞場,斗角表演者做各種斗角姿態,將生活中的鬥牛表演的惟妙惟肖。
2)水族蘆笙舞由男人吹奏蘆笙領舞,女人跟在後面隨著蘆笙曲調的變化,踏著節拍跟隨著領舞者的舞姿去變化著同一的動作。
3)水族角鼓舞是用兩端植入一對水牛角大革鼓為主要道具而得名。舞蹈時,在角鼓、銅鼓鼓點的導引下、男生吹蘆笙出場,女生尾隨其後翩翩起舞。其間,還插入鬥牛、收割、男女情愛的舞蹈內容 。
8、水族的歲時節日有20多個,其中端節,是水族最隆重的節日,是新年開端、辭舊迎新、慶賀豐收、祭祀祖先、聚會親友的年節。也屬世界上歷時最長、批次最多的年節。端節在水歷年終12月及新年正月期間過節,對應陰歷八九月,正是桂花飄香,稻穀成熟時候。
端節祭祖要忌葷,以魚為至珍祭品,魚包韭菜是傳統的供饌。祭祖除了豐厚食品之外,還將鋤犁和鐮刀等生產工具擺上,藉以啟迪後裔繼往開來,靠勞動去開拓幸福。村村寨寨敲擊銅鼓皮鼓,吹笙唱歌,徹夜不絕,終月不止,親友和周邊民族來走訪祝賀,水族山鄉沉浸在歡樂的氛圍之中。
端節賽馬是水族先民在發祥地的征戰遺風,逐步演化成為重大的群眾性娛樂活動,也是南方民族獨有的習俗。在約定的「端坡」上舉行,眾騎手揚鞭奮蹄,競相賓士,一片歡騰。「端坡」上還有文藝節目演出,有各種商品出售,成為人們情感和物質交流的盛會之地。
10、水族的民風民俗是什麼?
(1)飲酒風俗
水族人民素以肝膽酒招待客人,表示肝膽相照,苦樂與專共。他們在殺屬豬時,一般都把豬膽留了下來。當客人入席,酒過三巡,主人便取出豬膽,剪開管口把膽汁注入酒壺,給在座的人各斟一杯,由客人先喝,然後才輪到主人。喝酒高潮時,往往要喝交杯酒,即賓主聯臂舉杯,同時將對方遞來的酒飲下,表示心誠。
(2)婚俗禮儀
水族婚俗留有較濃的傳統色彩,講究明媒正娶。婚前,男女青年可以利用節日及趕集時的對歌活動交遊相戀。即使自由戀愛定的情,也得明媒正娶,否則不合禮俗,要受歧視。青年男女相愛後,先託人告訴雙方家長。若家長表示願意,男方才請媒人去女方家送禮定親,並擇定吉日,派人抬著豬仔去女家「吃小酒」。正式迎親時,再抬大豬到女家「吃大酒」。酒宴上要唱敬酒歌,女主人每唱一首歌,客人就得干一杯酒,以喝醉來表現主人的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