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寧喪葬風俗
1、畲族民歌的藝術特色
歌俗主要有攔路情歌、來客比肚才、做表姐、做親家伯等。歌會主要有農歷四月分龍節在福安穆陽一帶蘇堤山的牛石崗歌會,六月初一在福安留洋白雲山的歌會,七月初七在福安社口、營坑白雲山的歌會,八月十五中秋節福安城關鎮的歌會,九月初九霞浦城關馬洋目蓮山與溪南葛雲山的歌會等。
上山勞動,單人時往往以歌驅寂寞,遠處有人聽到,聽出是年齡相仿的異性,就往往接上,發展成談情說愛的對唱。山上常有人對歌,所以有人稱畲鄉是歌的海洋,故也有人把畲歌稱為山歌。
農閑時,村上來了客人,村上年齡相仿的異性就活躍起來,天一黑,眾歌手到客主家門口放一鞭炮,湧入中堂起歌頭:日頭落山嶴里黃,太(看)見阿哥(妹)娘洞(郎洞)來,阿妹(哥)冒(無)納(物)好招待,安晡(今晚)行來打大鋪(對歌)。如果客人是歌手,會很快對上,如果客人確無歌手,則以歌罵得他回去以後非學起來不可。若客人來了,村上無人對歌,也會被人視為此村無能。找客人對歌,村上上場唱者必須是年齡相仿的異性,客人必須是非本村出嫁者;主家如是三年喪服期內或造房豎柱時,不對歌,要對也要放別人家去對。來客對歌,主要是唱情歌,已婚者雙方也不拘束,完全可假戲真演,雙方都未婚則求之不得,往往唱來一個終身伴侶。
來客對歌,一般對一整夜,半夜時主家燒點心招待所有在場者,唱到天亮時,要唱十二生肖歌以送歌神,結尾是嘮歌嘮到天大光,送你歌神出外鄉,唱條歌兒安香火,一年四季保安康。對歌結束時,村上主要幾個對歌者要集點錢作為手薪送給客人。當然唱歌來了真感情,就不是送點手薪了。
另外,畲族婚俗中,有三個熱鬧的場面。一是迎親隊伍到達女方家門時;二是借鍋和殺雞時;三是婚宴酒過三巡,赤娘、姐妹舉杯敬酒時,新娘端上裝有一對紅燭燈、酒盞、銀手鐲的敬酒盤,由陪同新娘的姐妹按席位向客人唱《敬酒歌》。敬酒從首席第一位客人舅公開始,唱罷敬酒歌,送上一雙鞋給舅公,舅公則將備好的紅包放到盤內,並將酒一飲而盡,再一一敬其他客人。 畲族二聲部山歌「雙音」,流傳於福建省寧德市的蕉城區八都鎮猴盾畲族村及其周邊的畲村,畲族「雙音」,是畲族文化遺產中的瑰寶,是畲族山歌中的奇葩,是我國畲族山歌中唯一倖存的畲族二聲部山歌歌種,畲族「雙音」有別於其它畲族山歌,在於它獨特的演唱方式和聲部音樂復調性的組合形式。極具學術價值和實用價值。
畲族二聲部山歌「雙音」的主要表現形式
1 、二聲部山歌「雙音」屬清唱,演唱形式,每個聲部至少 1 人,每個聲部的演唱人數可多可少,不論聲部的男、女性別演唱,亦可兩聲部都由同性別演唱,但演唱情歌就一定要男、女各唱一聲部。 2 、二聲部山歌「雙音」詞律歌詞結構基本是七字一句,四句體,四句為一條。 3 、二聲部山歌「雙音」的聲部組合形式 有以下這么幾種類型: ( 1 )支聲式由兩個聲部同時演唱同一旋律及其變體,( 2 )和音式兩聲部之間節奏基本相同,旋律基本相異,構成多種不同音程關系。樂句終止音相同。( 3 )接應式兩聲部之間,一聲部來了,另一聲部緊接。頭尾相疊置。( 4 )模仿式由同一旋律及其變體,在不問聲部中以模仿形式先後出現。
畲族二聲部山歌「雙音」的學術價值:在音樂史中,常見的畲族民歌只有單聲部,而畲族「雙音」卻是多聲部民歌,在其它少數民族民歌中, 也是不多見類似畲族「雙音」這樣具有音樂復調性質的民歌。其二,畲族「雙音」它的豐富內容和基本特徵,傳承歷史,在畲族民間音樂文化中以及全國其他少數民族民歌中實屬罕見。搶救和保護畲族「雙音」,不僅對豐富和完善中國音樂史、中國少數民族音樂史,乃至對世界音樂史的豐富和完善,都將產生一定的推動作用。 畲族二聲部山歌「雙音」的實用價值:在於對畲族地區乃至全國的精神文明建設,豐富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眾的文化素質,促進民族團結和進步的全面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都將產生重要的促進作。 畲族民歌按題材內容大致可分為敘事歌(含神話傳說歌和小說歌)、雜歌(含愛情、勞動生活、傳授知識、倫理道德、娛樂生活等內容)、儀式歌(含婚儀歌、祭祖歌和功德歌等)。
畲族民歌的曲調大致可分為山歌調和師公調兩大類。山歌調包括:福寧調、福鼎調、霞浦調、羅連調、麗水調、景寧調、龍泉調、文成調等。師公調包括念誦調和配合做公德動作的歌唱。
畲族山歌多用假聲歌唱,按唱法的不同,有平講調、假聲唱、放高音等三種變化。在福建省寧德北部的七都、八都、九都等地,還有一種雙音的歌唱形式。由男女二人用同一歌詞演唱,曲調之間形成支聲式、模仿式或和音式關系。此種唱歌形式曾有一段時期盛行,代表曲目有《風吹竹葉尾提提》等。現已瀕危,亟待搶救。
畲民喜唱山歌,不僅婚嫁喜慶,逢年過節唱,而且在生產勞動、招待客人、閑暇休息、談情說愛時唱,甚至在喪葬悲哀時也以歌代哭傾吐衷情。畲族民歌一般以四言、七言體韻文為一條,四句為一首,也有少數歌詞第一句為三個字或五個字,講究押韻,第三句末字須仄聲。畲族民歌很多,形式有獨唱、對唱、齊唱,種類有敘事歌、風俗歌、勞動歌、時令歌、小說歌、革命歌、兒歌、雜歌等。編入《中國民間文學集成·浙江省卷》畲族婚俗歌935首,哀歌642首,還有用本土史實編成的《打酒局》、《打鹽霸》、《古老歌》和《湯夫人歌》等4首長聯歌。 畲族歌唱形式有獨唱、對唱、齊唱等。其中無伴奏的山歌是畲族人民最喜愛的一種音樂形式。畲族歌曲調因地區不同而有不同的調。如閩東地區有4個調區,即福鼎調區(流行於福鼎、柘榮、霞浦縣北部。屬五聲商調式)、霞商調區(流行霞浦縣大部分、福寧縣等地區,屬商調式)、福寧調區(流行於福安、寧德、壽寧、民間南、古田、周寧、柘榮西部等地)、羅連調區(流行於羅源連江、寧德、南部的飛鸞等地),浙江畲族也有5個基本曲調,即麗水調、景寧調、文成調、龍泉調、瑞安調。縱觀畲族歌曲以輕聲細語為特色,在詞曲結構方面,歌調比較整齊,多7字一句,四句成一段(又稱為一條)。一首民歌,少則1-2條,多則7-8條;調式多為五聲性調式,宮、商角、徵、羽五種調式都有,其中商調式分布最廣,角調次之,徵、羽、宮調式再次之。
畲族人民擅長二聲部重唱的唱法,人們稱之為雙音,畲族稱雙條落。在演唱上,帶有輪唱性質。雙音最初是兩個人唱,發展到可以3人,也可4人。一般不超過4人。兩聲部分上兩人演唱,兩個演唱者可一男一女,也可兩男兩如是由一男一女二人重唱,男的先唱或女的先唱都可以,後唱者可在先唱者唱後兩個字或四個字接唱,要與前唱者唱同樣的歌詞和近似而不完全相同的曲調。雙音在唱法上,一般男女都用假聲,後來男子敢用真聲唱,聽起來聲部更加清晰。畲族假聲唱法追求恬靜、纖嫩、清秀、古樸。由於唱法的不同,一般同一首歌可出現平講調、假聲唱和放高音和三種不同曲調整。演唱雙音不嚴格規定時間、場合,但必須在唱歌的季節,即從農歷八月十五起至翌年三月初三止為畲家唱歌的季節。尤其是正月、三月三、八月十五、九月九等節日,畲家總是成群結隊走親串友,以歌當話,還要舉行盛大的對歌會。這都是欣賞畲家雙音的好時節。
畲族民歌講究畲語押韻,不少人能即興編唱,有的歌手對唱一兩夜而不重復。唱時用夾有哩、羅、啊、依、勒等音的假聲唱,平時學歌時不夾假音唱叫平唱。唱喜歌每個縣有一種曲調,唱哀歌全民族統一一個曲調。唱歌的形式有獨唱、對唱、齊唱,很少伴有動作與器樂。
傳師學師是由畲族法師向學師弟子進行傳師學師的活動,在舉行傳師學師儀式上,所有祭師坐在筵桌上,由主持傳師學師儀式的東道師在筵桌上很有節奏的自擊鼓自唱的兵歌。傳師學師時,法師在鈴刀、龍角、扁鼓、鈴鍾、琴簫等道具和樂器的吹、搖、拉、碰擊聲中時而邊念咒邊誦詞,時而邊歌邊舞。 畲族民歌按首數多少可分為短歌和長聯歌,獨立一首為短歌,平時多唱短歌;幾首、幾十首甚至上百首為一個整體內容的民歌稱長聯歌(或敘事歌),如《高王歌》、《封金山》、《時辰歌》等,景寧一帶還有《打鹽霸》、《打酒局》、《湯夫人歌》等長聯歌。《高王歌》是記述畲族源流傳說的長聯歌,畲族人民視為傳世之寶,民族史詩,畲族家喻戶曉,世代傳唱,全詩共112首。
勞動歌是以歌唱形式表達各項生產勞動須遵循的農事季節,介紹生產知識,如何爭取豐收,實現美好生活等。廣泛流傳的有:二十四節氣歌、十二時辰歌、種田歌、勤耕歌、採茶歌等。《砍柴歌》是在畲族地區廣泛流傳的勞動歌之一,畲民男女老少人人會唱,具體形成年代不詳。該歌是畲族姑娘在山上、田間勞動時,相遇砍柴青年即興編唱的勞動歌曲,內容富有哲理,又具男情女愛的情調。
情歌又稱緣歌,是畲族民歌中數量最多,流傳最廣,最動人心弦的民歌。情歌大部分是以某種事物為襯托,表達男女間愛情的,青年男女通過情歌談情說愛,互相傾吐真摯情感,排除一切阻力,實現男女結為夫妻的目的,即使中老年歌手對歌,亦善穿插扣人心弦的情歌來助興。《情歌對唱》畲語稱嘮歌,即男女相互對唱,是具有獨特民族風格的文化生活形式,只要你走進畲村,就可聽到山上、田間的男女對歌聲。情歌對唱,基本上是一男一女對唱,各唱一首,一唱一和,男女青年相遇時,一般由女的主唱,男的根據主唱者的歌詞內容應對,所以和唱者要隨編隨唱,難度較大。情歌除野外勞動時對唱外,也有夜間對唱,晚飯後開始,天明結束。一是不妨礙勞動時間;二可吸引眾多聽眾。
畲民喜唱山歌,以歌代言,溝通感情,以歌論事,揚善懲惡,以歌傳知,比睿鬥智,更具特點的是在喪葬悲哀時,以歌代哭,傾吐哀情。《哀歌》又稱喪儀歌,形成年代久遠,至今畲村畲族成年人去世入棺後,靈堂兩邊擺上長凳,凡死者下輩均入座唱哀歌,整個靈堂沒有豪啕大哭,只有哀歌高吭,哀歌內容大都為悼念死者,思念死者生前樂善為人,表達對死者的尊敬,祈禱死者安息,懺悔對死者生前照顧不周和對孝子的贊揚,對不孝的斥責,其曲調低沉悲切。
畲族還有懷念先輩,追述歷史的功德歌。功德歌有統一歌詞的手抄本流行,並由專門祭師舞蹈,是做各種類型功德必唱之歌。不同的是功德歌有動作、有道具,地點在師爺間或本家灶邊,歌名有:齊聲呼、月月唱、大離別、小離別、媳婦苦、捲筒線、牛崽傳、二十四孝、五更嘆、行孝、灶君保護、夾歌等12段,唱時要唱三輪,唱夾歌內容時,由三人一組進行,一人肩背竹簍(也有用谷切),手抓一把白米,另二人抬著一隻布袋,繞著靈堂棺木,對歌作舞,像抓白鶴一樣,通過引鶴、放鶴、言鶴,意為引魂升天,亡故仙師騎鶴上天堂,唱撈鶴歌,跳撈鶴舞。
2、懸棺是怎麼放上去的?
懸棺葬又叫崖木葬,顧名思義這種古老的葬法是將棺木放置在陡峭的懸崖之上,這樣可以有效的避免先人不被戰爭或是外界的因素打擾和破壞,如今在福建和江西等地依舊可以看到這樣的古墓,在陡峭的懸崖洞中或者在懸崖壁上打上莊子,然後將棺木放上去。
大家遠遠看到高高的懸崖壁上放置的棺木第一時間就是想到這是怎麼放上去的,因為險峻的連人都不可能攀登上去,古代又沒有飛機和大型吊塔,這么艱巨困難的工程他們是如何做到的呢?唐朝的《朝野僉載》裡面記載過古人是從懸崖頂上將人和木棺一起往下放,這么做也不是不可能,但是必須得是有小洞穴的懸崖才是可行的。

也有人大膽猜測說很可能是因為古時候的水位比較高,因為有很多處懸棺下方都是河流,這樣一來古人就可以乘船在牆壁上開鑿釘木樁子,然後放上去,如今上千年過去了水位低了我們看到的就是在高處的棺木,但是這一說法也沒有得到證實。為了得到更多的有力線索,曾經有部門專門去民間搜集關於懸棺是如何安放上去的資料,於是出現了非常多的說法,有人說可能搭建了手腳架,或者是修建了棧道,還有雲梯等,工程完工了就將這些一一拆除,以古代的科技這么巨大的耗時耗力的工程,只靠人力是難以做到的。

後來有人發現如果採用機械那麼最容易讓人聯想到的就是滑輪機械,古人稱呼它為滑車,應用一個定滑輪可以改變力的方向,再用一另一個滑輪配合使用,在戰國時期滑車就已經普遍使用,技術相當成熟,在戰場上和大型農作生產勞動中都被廣泛使用,有些富貴人家葬人下棺也會用滑車。
《墨經》裡面也有記載,滑車可以用繩子控制其力度,一根繩為「挈」,一個繩為「收」,也就是說一個為輸出的繩,一個為收回的控制繩。在軲轆的作用下控制力學,但是這一方式也不是完全讓人信服。

因為不管是用哪一項技術的前提都需要打樁,工程越大打樁就要打的越多,在這些懸崖之上和周遭都沒有發現有打樁的痕跡,如果說因為時間的關系這些痕跡已經抹除了也不符合自然現象,因為岩石通常不容易被破壞,這樣打樁的難度系數就大大提高了,即便打樁之後留下的洞口也是難以修復的,多年以來也沒研究出確切的說法。
3、清明節的來歷和習俗
【清明節的由來】
清明節的由來與傳說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關於寒食,有這樣一個傳說: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重耳受盡了屈辱。原來跟著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陸陸續續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隨著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為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
晉文公執政後,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幾趟,介子推不來。晉文公只好親去請。可是,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時,只見大門緊閉。介子推不願見他,已經背著老母躲進了綿山(今山西介休縣東南)。晉文公便讓他的御林軍上綿山搜索,沒有找到。於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後,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著介子推的屍體哭拜一陣,然後安葬遺體,發現介子推脊樑堵著個柳樹樹洞,洞里好象有什麼東西。掏出一看,原來是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
晉文公將血書藏入袖中。然後把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分別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並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煙火,只吃寒食。
走時,他伐了一段燒焦的柳木,到宮中做了雙木屐,每天望著它嘆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級對上級或同輩之間相互尊敬的稱呼,據說就是來源於此。
第二年,晉文公領著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墳前,只見那棵老柳樹死樹復活,綠枝千條,隨風飄舞。晉文公望著復活的老柳樹,像看見了介子推一樣。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愛地掐了一下枝,編了一個圈兒戴在頭上。祭掃後,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又把這天定為清明節。
以後,晉文公常把血書袖在身邊,作為鞭策自己執政的座佑銘。他勤政清明,勵精圖治,把國家治理得很好。
此後,晉國的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對有功不居、不圖富貴的介子推非常懷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煙火來表示紀念。還用麵粉和著棗泥,捏成燕子的模樣,用楊柳條串起來,插在門上,召喚他的靈魂,這東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後,寒食、清明成了全國百姓的隆重節日。每逢寒食,人們即不生火做飯,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棗餅、麥糕等;在南方,則多為青團和糯米糖藕。每屆清明,人們把柳條編成圈兒戴在頭上,把柳條枝插在房前屋後,以示懷念。
在春光明媚,桃紅柳綠的三四月間,中國傳統習俗中最重視的其一節日就是清明節了。清明節就是現在的民族埽墓節。按主日說,約在四月五日前後,按農歷,則是在三月上半月。古人把一年分為二十四節氣,以這種歲時歷法來播種、收成,清明便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時在春分後十五天,按「歲時百問」的說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所以,「清明」本為節氣名,後來加了寒食禁火及埽墓的習俗才形成清明節的。
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到了唐朝,將拜拜掃墓的日子定為寒食節。寒食節正碓的日子是在冬至後一百零五天,約在清明前後,因此便將清明與寒食合並為一了!
在墓前祭祖埽墓,這個習俗在中國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時對墓葬就十分重視。東周戰國時代孟子的齊人篇也曾提及一個為人所恥笑的齊國人,常到東郭墳墓同乞食祭墓的祭品,可兄戰國時代埽墓之風氣十分盛行。到了唐玄宗時,下韶定寒食埽墓為當時「五禮」之一,因此每逢清明節來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滿,皂隸佣丐,皆得父母丘墓。」(柳宗元《與許京兆書》)掃墓遂成為社會重要風俗。
而在寒冷的冬天,又要禁火吃冷食,怕有些老弱婦孺耐不住寒冷,也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於是就定了踏青、郊遊、盪鞦韆,踢足球、打馬球、插柳,拔河,斗雞等戶外活動,讓大家出來曬曬太揚,活動活動筋骨,增加抵抗力。因此,清明節除了祭祖掃墓之外,還有各項野外健身活動,使這個節日,除了有慎終追遠的感傷,還融合了歡樂賞春的氣氛;既有生離死別的悲酸淚,又到處是一派清新明麗的生動景象。真是一個極富特色,非常特別的節日。
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由於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勞動人民用它安排農事活動。《淮南子?天文訓》雲:「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乙,則清明風至。」按《歲時百問》的說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著密切的關系。
但是,清明作為節日,與純粹的節氣又有所不同。節氣是我國物候變化、時令順序的標志,而節日則包含著一定的風俗活動和某種紀念意義。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
清明祭掃墳塋是和喪葬禮俗有關的節俗。據載,古代「墓而不墳」,就是說只打墓坑,不築墳丘,所以祭掃就不見於載籍。後來墓而且墳,祭掃之俗便有了依託。秦漢時代,墓祭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禮俗活動。
《漢書。嚴延年傳》載,嚴氏即使離京千里也要在清明「還歸東海掃墓地」。就中國人祖先崇拜和親族意識的發達、強固來看,嚴延年的舉動是合情合理的。因此後世把上古沒有納入規范的墓祭也歸入五禮之中:「士庶之家,宜許上墓,編入五禮,永為常式。」得到官方的肯定,墓祭之風必然大盛。
清明節是一個紀念祖先的節日。主要的紀念儀式是掃墓,掃墓是慎終追遠、敦親睦族及行孝的具體表現,基於上述意義,清明節因此成為華人的重要節日。
清明節是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106天。掃墓活動通常是在清明節的前10天或後10天。有些籍貫人士的掃墓活動長達一個月。
紀念方式
清明節紀念祖先有多種形式:
掃墓是清明節最早的一種習俗,這種習俗延續到今天,已隨著社會的進步而逐漸簡化。掃墓當天,子孫們先將先人的墳墓及周圍的雜草修整和清理,然後供上食品鮮花等。
由於火化遺體越來越普遍,其結果是,前往骨灰置放所拜祭先人的方式逐漸取代掃墓的習俗。
新加坡華人也在廟宇里為死者立神主牌,廟宇因此也成了清明祭祖的地方。
清明節當天有些人家也在家裡拜祭祖先。
在清明節這一天,可到先人墳地、骨灰放置所或寺廟的靈位前靜默鞠躬。
不論以何種形式紀念,清明節最基本的儀式是到墳前、骨灰放置處或靈位前追念祖先。為了使紀念祖先的儀式更有意義,我們應讓年輕一代的家庭成員了解先人過去的奮斗歷史。
【清明節習俗】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煉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盪鞦韆
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綵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打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蹴鞠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游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踏青
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植樹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會規定,每年三月十二日為我國植樹節。這對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開展綠化祖國活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放風箏
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裡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象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後,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掃墓
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載:「三月清明日,男女掃墓,擔提尊□,轎馬後掛楮錠,粲粲然滿道也。拜者、酹者、哭者、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錠次,以紙錢置墳頭。望中無紙錢,則孤墳矣。哭罷,不歸也,趨芳樹,擇園圃,列坐盡醉。」其實,掃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際,清明掃墓則是秦以後的事。到唐朝才開始盛行。《清通禮》雲:「歲,寒食及霜降節,拜掃壙塋,屆期素服詣墓,具酒饌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樹,剪除荊草,故稱掃墓。」並相傳至今。
清明祭掃儀式本應親自到塋地去舉行,但由於每家經濟條件和其它條件不一樣,所以祭掃的方式也就有所區別。「燒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謂「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屬從陽世寄往「陰間」的郵包。過去,南紙店有賣所謂「包袱皮」,即用白紙糊一大口袋。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用木刻版,把周圍印上梵文音譯的《往生咒》,中間印一蓮座牌位,用來寫上收錢亡人的名諱,如:「已故張府君諱雲山老大人」字樣,既是郵包又是牌位。另一種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圖案,中間只貼一藍簽,寫上亡人名諱即可。亦做主牌用。關於包袱里的冥錢,種類很多。一、大燒紙,九K白紙,砸上四行圓錢,每行五枚;二、冥鈔,這是人間有了洋錢票之後仿製的,上書「天堂銀行」、「冥國銀行」、「地府陰曹銀行」等字樣,並有□都城的圖案,多系巨額票面,背後印有佛教《往生咒》;三、假洋錢,用硬紙作心,外包銀箔,壓上與當時通行的銀元一樣的圖案;四、用紅色印在黃表紙上的《往生咒》,成一圓錢狀,故又叫「往生錢」;五、用金銀箔疊成的元寶、錁子,有的還要用線穿成串,下邊綴一彩紙穗。舊時,不拘貧富均有燒包袱的舉動。是日,在祠堂或家宅正屋設供案,將包袱放於正中,前設水餃、糕點、水果等供品,燒香秉燭。全家依尊卑長幼行禮後,即可於門外焚化。焚化時,劃一大圈,按墳地方向留一缺口。在圈外燒三五張紙,謂之「打發外祟」。
有的富戶要攜家帶眷乘車坐轎,親到墳塋去祭掃。屆時要修整墳墓,或象徵性地給墳頭上添添土,還要在上邊壓些紙錢,讓他人看了,知道此墳尚有後人。祭罷,有的圍坐聚餐飲酒;有的則放起風箏,甚至互相比賽,進行娛樂活動。婦女和小孩們還要就近折些楊柳枝,將撤下的蒸食供品用柳條穿起來。有的則把柳條編成籮圈狀,戴在頭上,謂「清明不戴柳,來生變黃狗」。此即是掃墓又是郊遊,興盡方歸。
插柳
據說,插柳的風俗,也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有的地方,人們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預報天氣,古諺有「柳條青,雨蒙蒙;柳條干,晴了天」的說法。黃巢起義時規定,以「清明為期,戴柳為號」。起義失敗後,戴柳的習俗漸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楊柳有強大的生命力,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柳條插土就活,插到哪裡,活到哪裡,年年插柳,處處成陰。
清明插柳戴柳還有一種說法:原來中國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為三大鬼節,是百鬼出沒討索之時。人們為防止鬼的侵擾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們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響,人們認為柳可以卻鬼,而稱之為「鬼怖木」,觀世音以柳枝沾水濟度眾生。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里說:「取柳枝著戶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節,值此柳條發芽時節,人們自然紛紛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漢人有「折柳贈別」的風俗:灞橋在長安東,跨水作橋,漢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李白有詞雲:「年年柳色,灞陵傷別。」古代長安灞橋兩岸,堤長十里,一步一柳,由長安東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別,折柳枝贈別親人,因「柳」與「留」諧音,以表示挽留之意。這種習俗最早起源於《詩經。小雅。採薇》里「昔我往矣,楊柳依依」。用離別贈柳來表示難分難離,不忍相別,戀戀不舍的心意。楊柳是春天的標志,在春天中搖曳的楊柳,總是給人以欣欣向榮之感。「折柳贈別」就蘊含著「春常在」的祝願。古人送行折柳相送,也喻意親人離別去鄉正如離枝的柳條,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發芽,好像柳枝之隨處可活。它是一種對友人的美好祝願。古人的詩詞中也大量提及折柳贈別之事。唐代權德輿詩:「新知折柳贈」,宋代姜白石詩:「別路恐無青柳枝」,明代郭登詩:「年年長自送行人,折盡邊城路旁柳。」清代陳維崧詞:「柳條今剩幾?待折贈。」人們不但見了楊柳會引起別愁,連聽到《折楊柳》曲,也會觸動離緒。李白《春夜洛城聞笛》:「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其實,柳樹可以有多方面的象徵意義,古人又賦予柳樹種種感情,於是借柳寄情便是情理中之事了。
【國外的「清明節」】
5月6日敘利亞烈士節。當晚政府要員設宴款待烈士親屬。
5月30日美國大多數州的「陣亡將士紀念日」。
8月份日本農歷七八月間有個盂蘭節,機關、企業放假3天,城裡人返回鄉下祭掃先人墓地。
9月1日突尼西亞全國掃墓日,又叫英雄節,用以紀念在獨立斗爭中殉國的烈士。
10月31日墨西哥亡靈節(也譯作萬靈節),晚上人們穿著奇裝異服,戴上祖輩相傳的假面具,對著先人的亡靈又唱又跳。相傳這源自印第安人的風俗。
11月1日法國萬靈節。人們除祭掃先人陵墓,還到巴黎公社紀念碑獻花。
清明「食」節清明最好吃春菜
清明——含有天氣晴朗、空氣清新明潔、逐漸轉暖、草木繁茂之意。
清明【釋義】:
①清澈明凈:月夜清明。
②清醒明白:神志清明。
③政治開明,有法度有條理:天下清明|生於清明之世。
④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每年四月四或五、六日,民俗於此日掃墓:清明時節雨紛紛。
清明節食俗
每年的陽歷4月5日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清明節,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清明節除掃墓祭祖外,其食俗也是豐富多彩的。
吃青團子
清明時節,江南一帶有吃青團子的風俗習慣。青團子是用一種名叫「漿麥草」的野生植物搗爛後擠壓出汁,接著取用這種汁同晾乾後的水磨純糯米粉拌勻揉和,然後開始製作團子。團子的餡心是用細膩的糖豆沙製成,在包餡時,另放入一小塊糖豬油。團坯制好後,將它們入籠蒸熟,出籠時用毛刷將熟菜油均勻地刷在團子的表面,這便大功告成了。青團子油綠如玉,糯韌綿軟,清香撲鼻,吃起來甜而不膩,肥而不腴。青團子還是江南一帶人用來祭祀祖先必備食品,正因為如此,青團子在江南一帶的民間食俗中顯得格外重要。
吃饊子
我國南北各地清明節有吃饊子的食俗。「饊子」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時叫「寒具」。寒食節禁火寒食的風俗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已不流行,但與這個節日有關的饊子卻深受世人的喜愛。現在流行於漢族地區的饊子有南北方的差異:北方饊子大方灑脫,以麥面為主料;南方饊子精巧細致,多以米面為主料。在少數民族地區,饊子的品種繁多,風味各異,尤以維吾爾族、東鄉族和納西族以及寧夏回族的饊子最為有名。
吃清明螺
清明時節,正是採食螺螄的最佳時令,因這個時節螺螄還未繁殖,最為豐滿、肥美,故有「清明螺,抵只鵝」之說。螺螄食法頗多,可與蔥、姜、醬油、料酒、白糖同炒;也可煮熟挑出螺肉,可拌、可醉、可糟、可熗,無不適宜。若食法得當,真可稱得上「一味螺螄千般趣,美味佳釀均不及」了。
此外,我國南北各地在清明佳節時還有食雞蛋、蛋糕、夾心餅、清明粽、饃糍、清明粑、干粥等多種多樣富有營養食品的習俗。
一個關於青團的典故清明緣何吃青團
上海人在清明前後有吃青團的食俗,這種風俗可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周朝。據《周禮》記載,當時有「仲春以木鐸循火禁於國中」的法規,於是百姓熄炊,「寒食三日」。在寒食期間,即渭明前一、二日,還特定為」寒日節」。
古代寒食節的傳統食品有糯米酪、麥酪、杏仁酪揚,這些食品都可事前制就,供寒日節充飢,不必舉火為炊。
現在,青團有的是採用青艾,有的以雀麥草汁和糯米粉搗制再以豆沙為餡而成,流傳百餘年,仍舊一隻老面孔。人們用它掃墓祭祖,但更多的是應令嘗新,青團作為祭祀的功能日益淡化。
「追憶食品」重返百姓餐桌
做法:用艾(一種野草)、大米、糯米磨成粉後做成皮子,白色的米粉加上艾的綠色立刻就變成了碧綠色,然後包入豆沙餡,上鍋蒸好後的清明果是碧綠的像餡餅一樣的東西,底下會墊著一張圓形的竹葉(俺家用松針,更香健康),小小的點心透著股清香,看上去到更像一件精美的玉器,吃在嘴裡更是清香滑糯。
專家教你吃青團
瑞金醫院內科丁學屏教授告訴記者,吃青團時也有門道,如果吃的方法不當,還可能影響健康。
四類人群忌吃青團一、老年人和小孩絕對不適宜吃青團。因為製作青團的主要材料--糯米是一種極難消化的食品。老年人和小孩的消化功能都不好,吃青團對他們來說,無疑是讓消化系統「雪上加霜」;二、胰腺炎和胃炎患者嚴格禁止食用青團,因為青團中的糯米會導致這些炎症的復發或病情惡化;三、糖尿病人禁食青團,青團中含有大量的糖分,現在商家推出的新品青團所含糖分「與日俱增」,糖尿病人食用青團無疑會使病情惡化;四、有膽囊炎、膽結石的患者不宜食用青團,可能會因為消化不良而加重病情。
吃青團時四注意一、務必先加熱後食用。因為青團中的糯米冷卻後容易反生,極不利於消化,而且其中的營養結構也會被破壞;二、最好與竹筍或馬蘭頭一起吃,這些食物在一起吃可以加快青團的消化和營養的吸收;三、絕對不要和肥肉混吃,糯米這樣的難消化食品如果與油脂混雜在一起則會加重腸胃負擔,極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四、最好食用一些有助於消化的食品,如山楂等。因為這些食品可以減少腸胃道消化青團等糯米食品的消化負擔,有利於青團在體內的吸收。
清明節各地有不同的食俗:
福建畲族清明烏稔飯
「清明時節雨紛紛」,一俟雨停,提籃挑擔祭祖掃墓的人就多了起來。閩、台兩省祭祖掃墓的期限,從清明到穀雨,各縣(市)有所不同。而閩東的寧德、周寧、壽寧等地祭祖墳,多是全族出動,近則由族裡設宴宗祠,聚族飲宴。一時舉族上下,男女老幼皆到,也算是閩東別具一格的大團圓。
芥菜飯
清明時節,閩東各地無論城鄉,大多有吃芥菜的食俗。據說每年二月二吃了用芥菜和大米混煮的「芥菜飯」可以終年不長疥瘡。也有在三月三,煮泥鰍面祭祖送人習俗。而且在這段時間里,在閩東許多城鄉中還可以吃到一種富有閩東特色的食品,那就是春菊和金櫻子花拌到磨好的米漿里,烙熟為時令小吃,這種小吃頗富鄉野風味。
烏稔飯
另外,關於清明食俗,不能不提到畲家的「烏稔飯」,因為閩東是畲族聚居地。每年三月初三,畲族人家家戶戶煮「烏稔飯」,並饋贈漢族的親戚朋友,久而久之,當地的漢族人民也有了清明時食「烏稔飯」的習俗。特別是枯榮縣民間,每年都須用「烏稔飯」祭祀,可見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民族和睦相處的大家庭。
清明果
每到清明,家家戶戶都要做一種叫清明果的食物,那是掃墓時用來祭奠先人的。但在我的記憶中,清明節的到來就意味著能品償那青綠飄香的清明果了。
清明果形狀有些像餃子,但味卻截然不同。清明果的皮是一種叫艾葉的植物做成的,艾,多年生草本植物,開黃色小花,葉小形如菊科植物,生得一篷篷,一簇簇的。每年清明前,女人們手提竹藍,三五成群來到田野喜滋滋地採摘艾葉,青青鮮鮮的艾葉滿滿當當地堆在藍子里,煞是好看誘人。艾葉採回家後,便開始了繁雜的製作清明果的工序,女人們又像摩術師,青青的艾草一轉眼就變成美味可口的清明果了。
小時候我就特別好奇,這明明是草,怎麼就變成了後來的清明果的?外婆她們也懶得理我,就讓我在邊上看著,她們將艾葉搗爛與米粉攪伴在一起,那白色的米粉遇到綠綠的艾葉汁頓時變成碧綠色的粉團,鮮嫩欲滴,還是半成品就讓我垂涎。准備好了清明果的皮子,餡也是很講究的,條件好的人家更是花樣繁多,製作精細。有熏肥腸伴芥菜末的,有豆腐乾和著韭菜的,還有其他各類美味的搭配,但無論什麼餡少不了辣椒粉,這樣做出來的果吃起來才覺得夠味過癮。面和餡都准備完畢,最後一道工序就是包果了,這包果和包餃子有異曲同工之效,但包清明果似乎更精緻些,那褶折得就像花邊一樣,一個個碧綠剔透,可愛極了,看她們包清明果也是一種享受,就好像一件件藝術品從她們手中飛出。那一個個碼放整齊的清明果讒得我只得咽下直流的口水,耐心地等待蒸熟的那一刻。
年年艾葉綠,年年果泛香。鄉親們總也忘不了在城裡的親朋好友,總在清明時節給我們送來自己做的清明果,那親情,那美味至今都難以忘懷。時過境遷,清明果已不再是單純的清明祭祖的意義了,他含著濃濃的親情,帶著純純的鄉情。如今,遠離故土的我一想起那青青綠綠的清明果,便會從心底里湧起淡淡的鄉愁和甜甜的回憶。
又是一年清明至,由於工作原因我沒能回到家鄉給外公、外婆掃墓,但父母卻捎回了家鄉的清明果。見果如見人,我又想起了鄉里鄉親親親熱熱在一起製作清明果的情景,那份融洽,那份自然,那份親昵是那麼溫馨和美,但這些在都市裡,在物慾橫流的今天已很難找到了。只有這青青香香的清明果依然充滿誘惑,依然耐人尋味。
清明時節雨綿綿,艾果柔柔鄉情牽,春風伴夢回家去,又見村頭起炊煙。
每到清明時節,泉州人有吃「潤餅菜」的食俗。據說,這是古時寒食節食俗之遺風。
「潤餅菜」的正名應該是春餅。清明吃潤餅,不僅是泉州獨有的,廈門人也喜好之。相傳開這種吃法之先河的,是明朝總督雲貴湖廣軍務的同安人蔡復一。當時同安屬泉州府轄,因此這種吃法便流傳開來,在閩南成了家常名品。不過,閩南各地的春餅形式相同,內容卻有很大不同。
泉州的「潤餅菜」是以麵粉為原料擦制烘成薄皮,俗稱「潤餅」或「擦餅」,食時鋪開餅皮,再卷胡蘿卜絲、肉絲、蚵煎、蕪荽等混鍋菜餚,制食皆簡單,吃起來甜潤可口。晉江的「潤餅菜」卻復雜許多,那包「潤餅菜」的主料肯定是要多種多樣,擺了滿滿一桌的。有這么一些主料菜餚:豌豆、豆芽、豆乾、魚丸片、蝦仁、肉丁、海蠣煎、蘿卜菜。還有一些配料:油酥海苔、油煎蛋絲、花生敷、蕪荽、蒜絲。吃的時候必須兩張「潤餅皮」才能保證其不被豐富的內容所撐破。這種脆嫩甘美、醇香可口的美味,一般人2卷足矣。
不過,據我所知,晉江的「潤餅菜」並不是最復雜的;論復雜,應該是廈門為最。晉江用的主料廈門都有,此外還要加上筍、魚、油酥扁魚干、油炒韭,再蘸上芥辣、辣醬、甜醬,這才叫地道的廈門「薄餅」。
青團 醴酪與環餅
青精飯子推饃
4、懸棺是怎麼弄上去的?
據考證,當年我國南方分布著大大小小許多部落,他們大多具有某些共同的文化特徵,因而被今人統稱為古越人。船是古越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具,把死者放入船形棺木是對死者的敬重。而出於對高山的崇仰,他們又把逝者安放在最接近「天神」的地方,以使他們不被世人打擾,從而更好地庇佑後人。 重達數百公斤的棺木是如何安放在懸空的絕壁上的呢?從棺木棺蓋首尾兩端鑿有穿繩用的方孔推測為懸索吊下。在放置懸棺的峭壁背後或兩旁一般地勢較為平緩,人們先將棺木運上山,派工匠鑿好洞穴或架好木樁,再將棺木吊裝好。有時候,先沿崖壁鑿出平行的一條通道,將棺木依次推進,可以集中放置一批棺木以省去許多麻煩。據三國時吳人沈瑩的《臨海水土志》記載,當時浙江瑞安至福建連江一帶的「安家之民」和「台灣土著」、「夷州民」在飲食起居、風俗習慣上非常相近,都有懸棺葬的習俗。而在台灣偏僻的小島蘭嶼的雅美人中間,這種葬俗保留至今。 位於福建省武夷山市西南的武夷山,方圓百里,溪谷環繞,有「奇秀甲於東南」的美譽。遊客泛舟彎曲碧綠的九曲溪水,盪漾在赤黑斑駁的岩峰之間,便可仰見難以想像的天下奇觀:峭拔百仞的懸崖石壁上,一具具年代久遠、飽經風雨的棺木凌空懸置。這就是引起國內外學者極大關注的古老而又奇特的葬俗——懸棺葬。 民俗學將懸棺葬歸為崖葬(亦即風葬)的一種形式,這種把死者遺體或骨殖放入棺中置於懸崖上使之風化的葬法,可分為利用人工楔入木樁或於天然岩縫懸置棺材、利用天然岩洞或人工鑿岩為穴插入棺材使之半懸於外等幾種類型。這些類型的共同特點在於一個「懸」字,所以後人便沿用南朝人顧野王對之的稱呼,通謂「懸棺」。顧野王在游歷武夷山時,曾見「半崖有懸棺數千」(《太平寰宇記》卷一○一),此為一千四五百年以前的壯觀,現在所剩大約不滿二十具了。惟懸棺葬並非武夷山所獨有,據文獻記載以及迄今所發現的,在江西、浙江、台灣、湖南、湖北、四川、貴州、雲南、廣西、廣東、海南等許多地區,也都有此類棺葬存在。各地區的考古工作者對此進行了科學發掘與清理,經用碳14測定和陪葬物比較,認為這些懸棺的時代從商周起經漢晉直到明清都有,它應是我國古代南方少數民族中流行的一種葬俗。 懸棺葬研究是一個多學科交叉的綜合性課題,其一個個具體項目,幾乎都是懸案,所以也有人以「懸棺葬之謎」作為統稱。這里簡略介紹一個和民俗學研究關系最密切的問題:這種奇特的葬俗是怎麼產生的? 生活在福建周寧、福鼎、柘榮、屏南等地區的畲族同胞,有一個關於懸棺葬由來的傳說:上古時,畲族的始祖盤瓠王與高辛帝的三公主成親,育有三男一女,全家遷居鳳凰山狩獵務農。因盤瓠王是星宿降世,生不落地,死不落土,所以他去世後兒孫們就用車輪和繩索把棺木置於鳳凰山懸崖峭壁的岩洞中。其後代代沿襲,形成了古代畲族人的懸棺葬習俗。畲族的「畲」字,古時寫成「輋」字,也包含了這個故事的意思:在鳳凰山,有位大人物去世後,用車輪把棺木懸掛在峭壁岩洞中安葬。 上述傳說,點明了古人施行懸棺葬的用意,是為了「死不落土」。那麼,這種觀念是如何產生的,其他地區和民族的懸棺葬習俗是否也受同樣的觀念支配?就筆者寡見,目前似乎還沒有人從這個角度探討過。 相反,有人認為懸棺葬正是落土葬習俗的自然發展,具體而言,它與新石器時代的土葬墓有密切關系。當時我國的土葬墓遍及全國,包括文獻記載的懸棺葬地區和考古發現的懸棺葬地區。青海樂都柳灣馬廠類型墓葬的用木棍封門和齊家文化墓葬的獨木舟式棺材都說明,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我國已經出現洞室墓和獨木舟船棺的萌芽。懸棺岩洞墓的出現,實質上是把深入地下的洞室及其棺木抬升到高岩洞的變化。 還有人認為,懸棺葬與史前原始民族實行岩居有關,是人們洞處穴居生活的反映。人們生時既然住在岩洞里,死後當葬回原處。亦有人認為懸棺的形成實際上與戰亂和科技水平有關,並無什麼其他復雜的原因。但駁難者指出,迄今為止還沒有資料表明這種葬俗的形成是與戰亂有關。 也有人認為施行懸棺葬是「孝道」的表現或是為了追求吉利。如唐人張鷟《朝野僉載》記載古人的崖葬習俗,「彌高者以為至孝」,以至喪家爭相掛高;元代李京《雲南志略》則載土僚人死後,懸棺以「先墜為吉」。也有人認為古代越與濮及其後裔民族大多生活於高山僻壤中,把高山險峰、崇山峻嶺視為生活的依託,或因其難以接近、難以觸及而產生神秘感,進而把它作為神靈所居或通天之路加以頂禮膜拜,所以他們便把死者的靈柩置於高山峻嶺的崖穴之間,這樣不但使亡魂接近神仙天國,更重要的是使之易於皈附於神仙天國。如清人董天工《武夷山志》就記有西王母宴請武夷山眾鄉親的傳說,並稱葬有懸棺的崖洞口附近架置棺材用的木條為「虹橋板」,認為眾鄉親就是從這些「虹橋板」上跨空赴宴的。有學者便據此推測這些木條的真正用途是在於溝通道路,虹橋跨空,好讓崖洞中的靈魂自由出入,歸返天上。但亦有人否定這些看法,認為西王母是東漢以後道教中的女神,而生活於三千年以前的福建地區的古越人是不可能超越同一時期漢族社會的發展水平去崇拜道教中的「神仙天國」的;至於「圖吉」、「至孝」、「盡孝」這類涵義,當是年代較晚的懸棺葬受到漢文化影響的結果,這反映了懸棺葬包含的宗教信仰的演變,但不是它原來的觀念意識。 又有人從原始生殖崇拜觀念入手探索懸棺葬的起源。如楊軍、鄭從武在論述四川古濮人的懸棺葬時,認為這種習俗的起因,可以在僰人(居住在今宜賓地區的濮人又被稱為僰人)的傳說中得到較為正確的解釋。僰人民間傳說集《懸棺之謎》里有則傳說雲:僰人受到病疫威脅時,祖先神母告訴他們,要逃脫病疫的死亡威脅,只有實行岩葬。可見僰人行岩葬的原因是岩石對他們有保護作用,這是石崇拜的一種表現。而僰人之所以崇拜石,一方面如他們傳說的那樣,是為乞求平安而把靈柩葬在崖上,另一方面則是希望石頭能賜嗣於己,使自己的群體人丁興旺。如《太平御覽》卷五十三記載,馬湖江南岸有「乞子石」,「僰人乞子於此有驗」。很明顯,僰人的岩葬包含有以石求子的文化因素——即對生殖的追求和崇拜。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縱觀懸棺葬遺存的分布,幾乎都在臨江面水的懸崖絕壁上,表現出行懸棺葬的民族都具有「水行山處」的特點,而葬具形式則以船形棺和整木挖鑿的獨木舟式棺材為主,如果再結合置棺方式、葬制和葬式等各種情況綜合分析,懸棺葬習俗當屬原始宗教中在鬼魂崇拜基礎之上發展起來的祖先崇拜觀念的反映。這些習於水上生活並以善於造船和用船著稱的民族篤信,祖先死後,鬼魂雖然到了人鬼相隔的另一個世界,但並未離開生前所依山傍水的地理環境,仍將與自己家人和後代長相廝守,並保佑他們繁榮興旺。所以船形棺或獨木舟式的棺具之主要涵義並不在於如有些人認為的是普渡靈魂回歸故鄉或駛向彼岸世界,而在於滿足祖先在幽冥中的生活需要;至於將棺木高置於陡崖絕壁,則是盡量避免人獸或其他因素對屍骸的傷害,這樣才能使祖先的靈魂得到永久的安息,並得到其在冥冥之中的賜福和保佑(陳明芳《中國懸棺葬》)。 比較各種見解,似以石崇拜說和祖先崇拜說的分析方法較為近理。但掩隱在雲霧繚繞的峭壁之上的懸棺葬俗起源之謎,是否就因此揭曉了呢?仍無定論。
5、福建寧德周寧婚姻風俗
按周寧傳統習俗,做壽時女婿位置最大,送禮最重。你父為親家,就送一般禮即可專。
1、豬腳、大屬公雞、番鴨選一樣,要貼上紅紙條;
2、線面一包(2——4市斤)貼上紅紙條;
3、糍餅(也可用糯米代)貼上紅紙條;
4、紅壽聯一副,寫上款。(下款寫XXXXX拜祝)
[記住,周寧習俗是「賀喜、祝壽」]
(敬遠齋——寧德市閩學與傳統文化研究會理事。住周寧)
6、周寧歡度傳統佳節有哪些風俗民情
祭春
立春,為農歷二十四節氣之首,也是一年農事、運道之始。這一天,其祭祀儀式也很被看重:按日歷標注的時辰,備足時鮮供品,上香燭,嗚炮敬迎春到,祈禱四季平安發財,同時還在廳堂正中張貼「春到吾廬」 的大紅紙條。
不管年底春還是年外春,只要是立春,而且是在「春到」 這一刻,全城鞭炮此起彼伏,震天轟嗚,相繼幾個時辰不絕於耳。都想把「春姑娘」 請到自家,這下可忙壞了春姑娘!
祭灶
古稱迎春日,也叫除塵或稱「神上天」。有家有灶,必有灶神。廚房正面山牆上供著的灶神,是人間家家戶戶最露臉的笫一神。因為是玉帝派下來(違禁詞語-已隱藏)各家生活的天神,權力通天,主財源五穀六畜,美醜善惡。這樣,他們的權力可就大到天了,你不和他搞好關系還行?
最早,黃帝、炎帝、祝融都是灶神。如今專職灶神爺,姓張,名單字子郭。他頭戴帝王冠,身著日月龍鳳帝王袍,腰系玉帶,手持象牙朝笏,三縷長髯,面如重棗,龍眼鳳目;與他同享人間煙火的灶神婆,鳳冠露帔,持重端莊。
每逢舊歷十二月二十四日(有的人在二十三日),是祭送灶神上天向玉皇述職、回天過年的日子。晚唐.羅隱有詩寫道:
一盞清茶一縷煙,
灶君皇帝上青天,
玉帝欲問人間事,
為道文章不值錢
同時,玉帝聽了灶神的匯報,必定於次日(十二月二十五日)親臨下界搞調查,所以人間這天又要迎神了。古諺才說「送走灶神迎玉帝」。因此上祭奠儀式很是隆重:於當晚18——20時,在灶前擺上灶糖灶餅、時鮮水果、清茶三杯、上燭焚香。舉家由家長帶頭,誠恐誠惶跪拜灶神夫婦返駕天庭時,能多向玉皇呈報善事。然後,待香燭過半,大放特放鞭炮,送灶神爺駕返天庭。大家就可以把祭品分享。這就如俗諺說的:祭灶神,吃灶糖。
大凡外出謀生、辦事的人,都務必在祭灶送神前趕回,圖個團團圓圓合家歡!
除夕夜
一年最後一天,也稱除夜、大年夜,人們極是看重。
除夕,先秦時文獻中就有禳災除疫的記戴。歷經東漢時漸成習俗,至唐更鄭重其事敬神驅鬼祈福祿;到明清,民間各戶焚香燒紙,送迎灶神,各家還力辦一席「團年飯」(慶團圓)、吃年糕、(年年高升)、大塊肉(肥油油)、吃大雞(大吉)、全尾魚(年年有餘)、還給小孩子發壓歲錢、(壓邪)大門上張貼春聯、倒福(圖福到之意)、當天晚上還得「守暝」。
守暝,也稱守歲。終夜守坐,以待天明。早在堯舜時就有守歲的習俗,兆明年大吉大利: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即是這意思;另層意思是祈求父母長壽:「守冬爺多壽,守歲娘長生。」那唐太宗《守歲》詩寫得更逼真:「共歡新故歲,迎送一宵中。」
迎灶神
也稱神下降。春節後的初六晚上,灶神雙雙返駕人間,全城家家戶戶也象送灶神上天那般,焚香、上供、燃放鞭炮隆重恭迎。從這天起,這人間笫一神天天不離影,同下界民眾共同生活在一起了。
如此這般隆重迎送灶神,看看神龕兩邊貼的廚聯,就不難猜得個中緣故的了:
上天呈善事 回駕賜吉祥
立夏食俗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尤以飲食文化為甚。元宵湯圓中秋餅,端午粽子重陽酒,大凡節日,必與飲食有關。單就立夏,各地便有不同的飲食風俗。
北方多種植小麥,立夏正是小麥上場時節,因此北方大部分地區立夏時有製作與食用麵食的習俗,意在慶祝小麥豐收。立夏的麵食主要有夏餅、面餅和春卷三種。夏餅又稱麻餅,形狀各異,有狀元騎馬、觀音送子、猴子抱桃等;面餅,有甜、咸兩種,咸面餅的用料有肉絲、韭菜等,蘸蒜泥食用,甜面餅則多加砂糖;春卷,用精製的薄面餅,包著炒熟的豆芽菜、韭菜和肉絲等餡料,封口處用麵粉拌蛋青粘住,然後放在熱油鍋里炸到微黃時撈起食用。
江浙一帶有「立夏嘗新」的風俗。蘇州地方有「立夏見三新」的諺語。「三新」指新熟的櫻桃、青梅和麥子。人們先以這「三新」祭祖,然後人們嘗食。同時,蘇州立夏還要吃海螄、麵筋、白筍、薺菜、咸鴨蛋、青蠶豆,各家酒店立夏這天對進店的老顧客奉送酒釀、燒酒,不取分文,因此也把立夏叫做「饋節」。無錫民間歷來有「立夏嘗三鮮」的習俗。三鮮分地三鮮、樹三鮮、水三鮮。地三鮮即蠶豆、莧菜、黃瓜(一說是莧菜、元麥、蠶豆,也有說是莧菜、蠶豆、蒜苗);樹三鮮即櫻桃、枇杷、杏子(一說是梅子、杏子、櫻桃,也有說是梅子、櫻桃、香椿頭);水三鮮即海螄、河豚、鰣魚(一說是鰣魚、鯧魚、黃魚,也有說是鰣魚、銀魚、子鱭魚)。而常熟地方人們立夏嘗新,食品更為豐富,有「九葷十八素」的說法,這里就不一一列舉了。浙江、江蘇、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地,人們仍然保留著立夏吃烏米飯的古老習俗,烏米飯是一種紫黑色的糯米飯,是採集野生植物烏桕樹的葉子煮湯,用此湯將糯米浸泡半天,然後撈出放入木甑里蒸熟而成。
立夏過後,便是炎熱的夏天,人們在立夏吃一些食物,往往寄託著祈福保平安的願望。如浙江嵊州人認為,在立夏日吃蛋拄(意支撐)心,吃筍拄腿,吃豌豆拄眼;湖南長沙人立夏日吃糯米粉拌鼠麴草做成的湯丸,名「立夏羹」,民諺雲「吃了立夏羹,麻石踩成坑」,「立夏吃個團(音tuo),一腳跨過河」,意喻力大無比,身輕如燕;上海郊縣農民立夏日用麥粉和糖製成寸許長的條狀食物,稱「麥蠶」,人們吃了,謂可免「疰夏」;湖北省通山縣民間把立夏作為一個重要節日,通山人立夏吃泡(草莓)、蝦、竹筍,謂之「吃泡亮眼、吃蝦大力氣、吃竹筍壯腳骨」;閩南地區立夏吃蝦面,即購買海蝦參入面條中煮食,海蝦熟後變紅,為吉祥之色,而蝦與夏諧音,以此為對夏季之祝願。
閩東人立夏以吃光餅為主。周寧、福安等地將光餅入水浸泡後製成菜餚,而蕉城、福鼎等地則將光餅剖成兩半,將炒熟了的豆芽、韭菜、肉、糟菜等夾而食之。周寧縣純池鎮一些鄉村吃「立夏糊」,主要有兩類,一是米糊,一是地瓜粉糊。大鍋熬糊湯,湯中內容極其豐富,有肉、小筍、野菜、雞鴨下水、豆腐,等等,鄰里互邀喝糊湯。這與浙東農村立夏吃「七家粥」風俗有點相似,「七家粥」指立夏日務農人家左鄰右舍互相贈送豆、米,和以黃糖,煮成一鍋粥,說是吃了這種粥,鄰里和睦,一心去夏耕夏種。
正月初一:
這是春節期間最隆重的一天。不分大人小孩,正初清晨起個大早,穿上新衣新褲鞋,由長輩帶頭祭拜天地,然後依次再拜長輩,小輩們都可以拿到長輩們發的紅包,歡天喜地一起吃新一年中的笫一餐。只是這一餐要吃素食:線面(長壽面,不管多長絕不能夾斷,只許吸入,以兆長命);青菜(長命菜,也是撕成長條,慢慢嘗吃)。動不得葷。(因為春節三天是彌勒佛管理的,所以要吃素。)
l 拜年:
正初吃過早飯,就去拜年了。
拜年意思不相同:一是給五十周歲的人拜壽,不管張三李四,只要是五十歲,你都可以登門高喊拜壽,主家就會盛情請你人席。(慶壽人家的子女,早早在廳堂擺設下長壽面蛋及點心糕餅,專候左鄰右舍來家賀壽時招待用,祝賀的人來得越多越體面。)然後分發紅包,(價位在二至數百元不等,也有很牛氣的兒子,發金戒指、自行車,手錶不一而足。)
其次,由女婿為主給岳父母慶壽,正初率領妻子女兒一道去拜壽,一一給壽者三跪九叩。(女婿半子,年內早就備辦了匾額、豬蹄、衣褲襪鞋帽等全套行頭去賀壽。)
再者,正初外出時,不管是遇見誰,哪怕是往昔有介蒂的,也滿臉笑容,拱手問好拜年。
春節還有好多的趣俗。比如春節三天,晚上關門要放鞭炮,清晨開門也要鳴炮開門,否則一年不吉利;三天內不能拿掃帚掃地,真的過不去,垃圾也不能倒掉,倒了如掃財出門;還有,春節三天吃大魚大肉白米飯,飲好酒;還可以公公開開在當街大眾處玩牌賭錢,治安巡視人士半閉眼睛假不管,人戲稱:做年三天魚肉飯,玩樂賭錢沒人管
7、福建寧德市的民間故事或傳說
福建寧德市兩條鯉魚溪的故事
在福建東北部的寧德市有兩條鯉魚溪.一條是聞名八百年的周寧縣浦源鯉魚溪,另一條是柘榮縣城護城河鯉魚溪.
民間傳說,在八百多年前,京城一鄭姓官遇難攜帶全家人跑到了周寧浦源.天色黑了,官兵緊追在後,全家人無路可走.只有一架廊橋橫在前面.廊橋一端神龕上供有一尊觀音,全家人只好向觀音求救.真的是佛法無邊.追上來的官兵只在溪兩岸跑動卻沒有一個官兵走進廊橋.官兵走後,全家人沒有再跑,就在這廊橋上休息.夜裡,這遇難的鄭姓京官在夢中見到了一隻鯉魚從溪流中躍身而上化為觀音形象,告訴他,別再跑了這浦源就是他全家人以後的憩身之處.
阿彌陀佛,這鄭姓京官就聽鯉魚的話,在浦源安居下來了.為了報答鯉魚的救命之恩,這鄭姓京官就下令族人從此保護這浦源溪里的鯉魚,誰都不可捕殺.從此以後, 溪里的鯉魚若病死了,鄭家後人就會把死魚從溪里撈出來,為它安葬,此風俗一直延續到今天.鯉魚經過八百多年的繁衍生息,與人的感情特別深厚,形成全世界獨特的人魚共樂的文化.
而緊鄰周寧縣的柘榮縣,為了建設美麗的山城,縣政府在護城河改建時放生了幾萬條鯉魚.也出了告示,不準人們捕殺護城河裡的鯉魚.但是政府的告示沒有什麼作用.不聽話的人還很多,河裡的鯉魚沒有周寧浦源鯉魚溪里的幸運,常常成了人們的桌上餐.政府官員們不理解,我這是為民辦好事,可是怎麼不守法呢?後來民間傳說,不知是誰向政府官員提出了建議,請和尚\道士來念經做法,然後全城告示:這護城河裡的鯉魚不能吃了.政府官員聽了這建議,請來了和尚和道士來做法念經,百姓也來觀看盛事,果然這一招靈.從此以後這護城河裡的鯉魚也沒有人敢再捕殺了.
現在,周寧浦源的鯉魚溪遊客如雲.柘榮縣護城河裡的鯉魚也自然怡得.
8、懸棺是怎麼放上去的?
同天葬、水葬一樣,懸棺葬是一種古老的喪葬形式。葬址一般選擇在臨江面水的高崖絕壁上,棺木被放置在距離水面數十至數百米的天然或人工開鑿的洞穴中,有些則是直接放在懸空的木樁上面。武夷山九曲溪兩岸的峭壁上,至今仍存有懸棺遺跡十餘處。
經過碳14測定,白岩和觀音岩保存完好的兩具船棺距今已有三千多年,隨葬的龜形木盤是具有商周青銅文化特徵的遺物。
據考證,當年我國南方分布著大大小小許多部落,他們大多具有某些共同的文化特徵,因而被今人統稱為古越人。船是古越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具,把死者放入船形棺木是對死者的敬重。而出於對高山的崇仰,他們又把逝者安放在最接近「天神」的地方,以使他們不被世人打擾,從而更好地庇佑後人。
重達數百公斤的棺木是如何安放在懸空的絕壁上的呢?從棺木棺蓋首尾兩端鑿有穿繩用的方孔推測為懸索吊下。在放置懸棺的峭壁背後或兩旁一般地勢較為平緩,人們先將棺木運上山,派工匠鑿好洞穴或架好木樁,再將棺木吊裝好。有時候,先沿崖壁鑿出平行的一條通道,將棺木依次推進,可以集中放置一批棺木以省去許多麻煩。據三國時吳人沈瑩的《臨海水土志》記載,當時浙江瑞安至福建連江一帶的「安家之民」和「台灣土著」、「夷州民」在飲食起居、風俗習慣上非常相近,都有懸棺葬的習俗。而在台灣偏僻的小島蘭嶼的雅美人中間,這種葬俗保留至今。
位於福建省武夷山市西南的武夷山,方圓百里,溪谷環繞,有「奇秀甲於東南」的美譽。遊客泛舟彎曲碧綠的九曲溪水,盪漾在赤黑斑駁的岩峰之間,便可仰見難以想像的天下奇觀:峭拔百仞的懸崖石壁上,一具具年代久遠、飽經風雨的棺木凌空懸置。這就是引起國內外學者極大關注的古老而又奇特的葬俗——懸棺葬。
民俗學將懸棺葬歸為崖葬(亦即風葬)的一種形式,這種把死者遺體或骨殖放入棺中置於懸崖上使之風化的葬法,可分為利用人工楔入木樁或於天然岩縫懸置棺材、利用天然岩洞或人工鑿岩為穴插入棺材使之半懸於外等幾種類型。這些類型的共同特點在於一個「懸」字,所以後人便沿用南朝人顧野王對之的稱呼,通謂「懸棺」。顧野王在游歷武夷山時,曾見「半崖有懸棺數千」(《太平寰宇記》卷一○一),此為一千四五百年以前的壯觀,現在所剩大約不滿二十具了。惟懸棺葬並非武夷山所獨有,據文獻記載以及迄今所發現的,在江西、浙江、台灣、湖南、湖北、四川、貴州、雲南、廣西、廣東、海南等許多地區,也都有此類棺葬存在。各地區的考古工作者對此進行了科學發掘與清理,經用碳14測定和陪葬物比較,認為這些懸棺的時代從商周起經漢晉直到明清都有,它應是我國古代南方少數民族中流行的一種葬俗。
懸棺葬研究是一個多學科交叉的綜合性課題,其一個個具體項目,幾乎都是懸案,所以也有人以「懸棺葬之謎」作為統稱。這里簡略介紹一個和民俗學研究關系最密切的問題:這種奇特的葬俗是怎麼產生的?
生活在福建周寧、福鼎、柘榮、屏南等地區的畲族同胞,有一個關於懸棺葬由來的傳說:上古時,畲族的始祖盤瓠王與高辛帝的三公主成親,育有三男一女,全家遷居鳳凰山狩獵務農。因盤瓠王是星宿降世,生不落地,死不落土,所以他去世後兒孫們就用車輪和繩索把棺木置於鳳凰山懸崖峭壁的岩洞中。其後代代沿襲,形成了古代畲族人的懸棺葬習俗。畲族的「畲」字,古時寫成「輋」字,也包含了這個故事的意思:在鳳凰山,有位大人物去世後,用車輪把棺木懸掛在峭壁岩洞中安葬。
上述傳說,點明了古人施行懸棺葬的用意,是為了「死不落土」。那麼,這種觀念是如何產生的,其他地區和民族的懸棺葬習俗是否也受同樣的觀念支配?就筆者寡見,目前似乎還沒有人從這個角度探討過。
相反,有人認為懸棺葬正是落土葬習俗的自然發展,具體而言,它與新石器時代的土葬墓有密切關系。當時我國的土葬墓遍及全國,包括文獻記載的懸棺葬地區和考古發現的懸棺葬地區。青海樂都柳灣馬廠類型墓葬的用木棍封門和齊家文化墓葬的獨木舟式棺材都說明,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我國已經出現洞室墓和獨木舟船棺的萌芽。懸棺岩洞墓的出現,實質上是把深入地下的洞室及其棺木抬升到高岩洞的變化。
還有人認為,懸棺葬與史前原始民族實行岩居有關,是人們洞處穴居生活的反映。人們生時既然住在岩洞里,死後當葬回原處。亦有人認為懸棺的形成實際上與戰亂和科技水平有關,並無什麼其他復雜的原因。但駁難者指出,迄今為止還沒有資料表明這種葬俗的形成是與戰亂有關。
也有人認為施行懸棺葬是「孝道」的表現或是為了追求吉利。如唐人張鷟《朝野僉載》記載古人的崖葬習俗,「彌高者以為至孝」,以至喪家爭相掛高;元代李京《雲南志略》則載土僚人死後,懸棺以「先墜為吉」。也有人認為古代越與濮及其後裔民族大多生活於高山僻壤中,把高山險峰、崇山峻嶺視為生活的依託,或因其難以接近、難以觸及而產生神秘感,進而把它作為神靈所居或通天之路加以頂禮膜拜,所以他們便把死者的靈柩置於高山峻嶺的崖穴之間,這樣不但使亡魂接近神仙天國,更重要的是使之易於皈附於神仙天國。如清人董天工《武夷山志》就記有西王母宴請武夷山眾鄉親的傳說,並稱葬有懸棺的崖洞口附近架置棺材用的木條為「虹橋板」,認為眾鄉親就是從這些「虹橋板」上跨空赴宴的。有學者便據此推測這些木條的真正用途是在於溝通道路,虹橋跨空,好讓崖洞中的靈魂自由出入,歸返天上。但亦有人否定這些看法,認為西王母是東漢以後道教中的女神,而生活於三千年以前的福建地區的古越人是不可能超越同一時期漢族社會的發展水平去崇拜道教中的「神仙天國」的;至於「圖吉」、「至孝」、「盡孝」這類涵義,當是年代較晚的懸棺葬受到漢文化影響的結果,這反映了懸棺葬包含的宗教信仰的演變,但不是它原來的觀念意識。
又有人從原始生殖崇拜觀念入手探索懸棺葬的起源。如楊軍、鄭從武在論述四川古濮人的懸棺葬時,認為這種習俗的起因,可以在僰人(居住在今宜賓地區的濮人又被稱為僰人)的傳說中得到較為正確的解釋。僰人民間傳說集《懸棺之謎》里有則傳說雲:僰人受到病疫威脅時,祖先神母告訴他們,要逃脫病疫的死亡威脅,只有實行岩葬。可見僰人行岩葬的原因是岩石對他們有保護作用,這是石崇拜的一種表現。而僰人之所以崇拜石,一方面如他們傳說的那樣,是為乞求平安而把靈柩葬在崖上,另一方面則是希望石頭能賜嗣於己,使自己的群體人丁興旺。如《太平御覽》卷五十三記載,馬湖江南岸有「乞子石」,「僰人乞子於此有驗」。很明顯,僰人的岩葬包含有以石求子的文化因素——即對生殖的追求和崇拜。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縱觀懸棺葬遺存的分布,幾乎都在臨江面水的懸崖絕壁上,表現出行懸棺葬的民族都具有「水行山處」的特點,而葬具形式則以船形棺和整木挖鑿的獨木舟式棺材為主,如果再結合置棺方式、葬制和葬式等各種情況綜合分析,懸棺葬習俗當屬原始宗教中在鬼魂崇拜基礎之上發展起來的祖先崇拜觀念的反映。這些習於水上生活並以善於造船和用船著稱的民族篤信,祖先死後,鬼魂雖然到了人鬼相隔的另一個世界,但並未離開生前所依山傍水的地理環境,仍將與自己家人和後代長相廝守,並保佑他們繁榮興旺。所以船形棺或獨木舟式的棺具之主要涵義並不在於如有些人認為的是普渡靈魂回歸故鄉或駛向彼岸世界,而在於滿足祖先在幽冥中的生活需要;至於將棺木高置於陡崖絕壁,則是盡量避免人獸或其他因素對屍骸的傷害,這樣才能使祖先的靈魂得到永久的安息,並得到其在冥冥之中的賜福和保佑(陳明芳《中國懸棺葬》)。
比較各種見解,似以石崇拜說和祖先崇拜說的分析方法較為近理。但掩隱在雲霧繚繞的峭壁之上的懸棺葬俗起源之謎,是否就因此揭曉了呢?仍無定論。
9、懸棺是怎樣放上去的?
同天葬、水葬一樣,懸棺葬是一種古老的喪葬形式。葬址一般選擇在臨江面水的高崖絕壁上,棺木被放置在距離水面數十至數百米的天然或人工開鑿的洞穴中,有些則是直接放在懸空的木樁上面。武夷山九曲溪兩岸的峭壁上,至今仍存有懸棺遺跡十餘處。 經過碳14測定,白岩和觀音岩保存完好的兩具船棺距今已有三千多年,隨葬的龜形木盤是具有商周青銅文化特徵的遺物。 據考證,當年我國南方分布著大大小小許多部落,他們大多具有某些共同的文化特徵,因而被今人統稱為古越人。船是古越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具,把死者放入船形棺木是對死者的敬重。而出於對高山的崇仰,他們又把逝者安放在最接近「天神」的地方,以使他們不被世人打擾,從而更好地庇佑後人。 重達數百公斤的棺木是如何安放在懸空的絕壁上的呢?從棺木棺蓋首尾兩端鑿有穿繩用的方孔推測為懸索吊下。在放置懸棺的峭壁背後或兩旁一般地勢較為平緩,人們先將棺木運上山,派工匠鑿好洞穴或架好木樁,再將棺木吊裝好。有時候,先沿崖壁鑿出平行的一條通道,將棺木依次推進,可以集中放置一批棺木以省去許多麻煩。據三國時吳人沈瑩的《臨海水土志》記載,當時浙江瑞安至福建連江一帶的「安家之民」和「台灣土著」、「夷州民」在飲食起居、風俗習慣上非常相近,都有懸棺葬的習俗。而在台灣偏僻的小島蘭嶼的雅美人中間,這種葬俗保留至今。 位於福建省武夷山市西南的武夷山,方圓百里,溪谷環繞,有「奇秀甲於東南」的美譽。遊客泛舟彎曲碧綠的九曲溪水,盪漾在赤黑斑駁的岩峰之間,便可仰見難以想像的天下奇觀:峭拔百仞的懸崖石壁上,一具具年代久遠、飽經風雨的棺木凌空懸置。這就是引起國內外學者極大關注的古老而又奇特的葬俗——懸棺葬。 民俗學將懸棺葬歸為崖葬(亦即風葬)的一種形式,這種把死者遺體或骨殖放入棺中置於懸崖上使之風化的葬法,可分為利用人工楔入木樁或於天然岩縫懸置棺材、利用天然岩洞或人工鑿岩為穴插入棺材使之半懸於外等幾種類型。這些類型的共同特點在於一個「懸」字,所以後人便沿用南朝人顧野王對之的稱呼,通謂「懸棺」。顧野王在游歷武夷山時,曾見「半崖有懸棺數千」(《太平寰宇記》卷一○一),此為一千四五百年以前的壯觀,現在所剩大約不滿二十具了。惟懸棺葬並非武夷山所獨有,據文獻記載以及迄今所發現的,在江西、浙江、台灣、湖南、湖北、四川、貴州、雲南、廣西、廣東、海南等許多地區,也都有此類棺葬存在。各地區的考古工作者對此進行了科學發掘與清理,經用碳14測定和陪葬物比較,認為這些懸棺的時代從商周起經漢晉直到明清都有,它應是我國古代南方少數民族中流行的一種葬俗。 懸棺葬研究是一個多學科交叉的綜合性課題,其一個個具體項目,幾乎都是懸案,所以也有人以「懸棺葬之謎」作為統稱。這里簡略介紹一個和民俗學研究關系最密切的問題:這種奇特的葬俗是怎麼產生的? 生活在福建周寧、福鼎、柘榮、屏南等地區的畲族同胞,有一個關於懸棺葬由來的傳說:上古時,畲族的始祖盤瓠王與高辛帝的三公主成親,育有三男一女,全家遷居鳳凰山狩獵務農。因盤瓠王是星宿降世,生不落地,死不落土,所以他去世後兒孫們就用車輪和繩索把棺木置於鳳凰山懸崖峭壁的岩洞中。其後代代沿襲,形成了古代畲族人的懸棺葬習俗。畲族的「畲」字,古時寫成「輋」字,也包含了這個故事的意思:在鳳凰山,有位大人物去世後,用車輪把棺木懸掛在峭壁岩洞中安葬。 上述傳說,點明了古人施行懸棺葬的用意,是為了「死不落土」。那麼,這種觀念是如何產生的,其他地區和民族的懸棺葬習俗是否也受同樣的觀念支配?就筆者寡見,目前似乎還沒有人從這個角度探討過。 相反,有人認為懸棺葬正是落土葬習俗的自然發展,具體而言,它與新石器時代的土葬墓有密切關系。當時我國的土葬墓遍及全國,包括文獻記載的懸棺葬地區和考古發現的懸棺葬地區。青海樂都柳灣馬廠類型墓葬的用木棍封門和齊家文化墓葬的獨木舟式棺材都說明,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我國已經出現洞室墓和獨木舟船棺的萌芽。懸棺岩洞墓的出現,實質上是把深入地下的洞室及其棺木抬升到高岩洞的變化。 還有人認為,懸棺葬與史前原始民族實行岩居有關,是人們洞處穴居生活的反映。人們生時既然住在岩洞里,死後當葬回原處。亦有人認為懸棺的形成實際上與戰亂和科技水平有關,並無什麼其他復雜的原因。但駁難者指出,迄今為止還沒有資料表明這種葬俗的形成是與戰亂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