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榆次古老的風俗

榆次古老的風俗

發布時間: 2022-09-04 02:20:33

1、榆次區東陽鎮民風民俗作文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世界上有許許多多個國家,每個國家的風俗習慣是不同的,不同的國家喜歡的衣著也是不同的。今天,我要帶大家去了解的是日本的和服和韓國人穿的「韓袍」。
和服是是日本大和民族的傳統服飾,在當地被稱為「著物」,因和服的圖案與色彩反映了大自然的具體意象,又叫「賞花幕」。和服不用紐扣,只用把結的腰帶,腰帶種類很多,打結方法也不同,廣泛使用的是「太鼓結」,就是在後腰打結處的腰帶內墊一個紙或布做的芯。由於打結很費事,二戰後又出現了「改良帶」和「文化帶」。
「韓袍」是韓國人的傳統服裝,它的樣式適合韓國的氣候,和韓國人起坐習慣。女性的韓服短上衣搭配優雅的長裙,上衣和長裙的顏色,五彩繽紛,有的還加了明艷華麗的錦綉。
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特點,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色彩,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匯成一幅幅絢麗多姿的風情畫,無不體現出豐富多彩的地域特色,無不展示著各個國家的獨特魅力。

2、榆次的婚嫁習俗

1、訂婚

訂婚儀式可以在酒店舉辦,也可以在女方的家中舉辦。一般男方需要攜帶彩禮和其他禮品,前往女方家參加訂婚儀式。

2、出嫁

在山西地區,結婚日期是非常重要的。基本上的婚禮日期都是用男女雙方的八字推算出來的,是一個嚴格意義上的黃道吉日。女方在出嫁這一天,需要在自己家設宴答謝親朋好友以及媒人,隨後等待男方前來迎親。

3、迎親

男方在婚禮當天,選擇一個吉時從家中出發,前往女方家迎親。迎親一般是新郎帶上雙數的親朋好友一起,按照規劃好的路線前進。

4、婚禮

新郎接到新娘之後,共同到達婚禮現場,准備開始婚禮儀式。儀式基本上和其他地區沒什麼不同,都是西式或者中式婚禮流程。需要注意的是,新娘下婚車的時候,需要由全福人攙扶,還要向男方索要下車紅包。隨後新人一起到達婚房,進入洞房。



5、回門

回門是結婚的最後一個流程,山西也有這個習俗。一般結婚後的第二天,新郎還要設宴答謝親朋好友。女方也會派遣一些專人,到男方家道喜。隨後第三天,新郎新娘一起返回娘家,參加回門宴會。

3、晉中閆家坪有什麼習俗過年

春節的習俗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斗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

貼窗花和倒貼「福」字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託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

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 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單調的主題,變得豐富多彩,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 我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中國年畫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國現今我國收藏最早的年畫是南宋《隨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的木刻年畫,畫的是王昭君、趙飛燕、班姬和綠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間流傳最廣的是一幅《老鼠娶親》的年畫。描繪了老鼠依照人間的風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場面。民國初年,上海鄭曼陀將月歷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這是年畫的一種新形式。這種合二而一的年畫,以後發展成掛歷,至今風靡全國。

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志》: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閑聊,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習俗後來逐漸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寫有「守歲」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直到今天,人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迎新。
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

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隨著時間的推移,爆竹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品種花色也日見繁多,每逢重大節日及喜事慶典,及婚嫁、建房、開業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慶賀,圖個吉利。現在,湖南瀏陽,廣東佛山和東堯,江西的宜春和萍鄉、浙江溫州等地區是我國著名的花炮之鄉,生產的爆竹花色多,品質高,不僅暢銷全國,而且還遠銷世界。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幹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由於登門拜年費時費力,後來一些上層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貼相互投賀,由此發展出來後來的「賀年片」。
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准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床腳,此記載見於《燕京歲時記》;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現在長輩為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

春節食俗
在古代的農業社會里,大約自臘月初八以後,家庭主婦們就要忙著張羅過年的食品了。因為腌制臘味所需的時間較長,所以必須盡早准備,我國許多省份都有腌臘味的習俗,其中又以廣東省的臘味最為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徵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異。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黃米製成的紅棗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則喜歡在年糕中加入大棗、小紅豆及綠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內蒙古等地,過年時習慣吃黃米粉油炸年糕,有的還包上豆沙、棗泥等餡,山東人則用黃米、紅棗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乾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則甜咸兼具,例如蘇州及寧波的年糕,以粳米製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還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湯。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豬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細,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離家在外的遊子都要不遠千里萬里趕回家來,全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過年,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餃子皮,再用皮包上餡,餡的內容是五花八門,各種肉、蛋、海鮮、時令蔬菜等都可入餡,正統的餃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撈起後以調有醋、蒜末、香油的醬油為佐料沾著吃。也有炸餃子、烙餃子(鍋貼)等吃法。因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餃子象徵團聚合歡;又取更歲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餃子因為形似元寶,過年時吃餃子,也帶有「招財進寶」的吉祥含義。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餃子,話新春,其樂融融。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斗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

貼窗花和倒貼「福」字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託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

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 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單調的主題,變得豐富多彩,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 我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中國年畫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國現今我國收藏最早的年畫是南宋《隨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的木刻年畫,畫的是王昭君、趙飛燕、班姬和綠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間流傳最廣的是一幅《老鼠娶親》的年畫。描繪了老鼠依照人間的風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場面。民國初年,上海鄭曼陀將月歷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這是年畫的一種新形式。這種合二而一的年畫,以後發展成掛歷,至今風靡全國。

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志》: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閑聊,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習俗後來逐漸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寫有「守歲」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直到今天,人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迎新。
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

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隨著時間的推移,爆竹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品種花色也日見繁多,每逢重大節日及喜事慶典,及婚嫁、建房、開業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慶賀,圖個吉利。現在,湖南瀏陽,廣東佛山和東堯,江西的宜春和萍鄉、浙江溫州等地區是我國著名的花炮之鄉,生產的爆竹花色多,品質高,不僅暢銷全國,而且還遠銷世界。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幹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由於登門拜年費時費力,後來一些上層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貼相互投賀,由此發展出來後來的「賀年片」。
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准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床腳,此記載見於《燕京歲時記》;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現在長輩為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

春節食俗
在古代的農業社會里,大約自臘月初八以後,家庭主婦們就要忙著張羅過年的食品了。因為腌制臘味所需的時間較長,所以必須盡早准備,我國許多省份都有腌臘味的習俗,其中又以廣東省的臘味最為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徵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異。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黃米製成的紅棗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則喜歡在年糕中加入大棗、小紅豆及綠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內蒙古等地,過年時習慣吃黃米粉油炸年糕,有的還包上豆沙、棗泥等餡,山東人則用黃米、紅棗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乾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則甜咸兼具,例如蘇州及寧波的年糕,以粳米製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還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湯。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豬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細,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離家在外的遊子都要不遠千里萬里趕回家來,全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過年,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餃子皮,再用皮包上餡,餡的內容是五花八門,各種肉、蛋、海鮮、時令蔬菜等都可入餡,正統的餃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撈起後以調有醋、蒜末、香油的醬油為佐料沾著吃。也有炸餃子、烙餃子(鍋貼)等吃法。因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餃子象徵團聚合歡;又取更歲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餃子因為形似元寶,過年時吃餃子,也帶有「招財進寶」的吉祥含義。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餃子,話新春,其樂融融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斗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

貼窗花和倒貼「福」字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託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

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 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單調的主題,變得豐富多彩,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 我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中國年畫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國現今我國收藏最早的年畫是南宋《隨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的木刻年畫,畫的是王昭君、趙飛燕、班姬和綠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間流傳最廣的是一幅《老鼠娶親》的年畫。描繪了老鼠依照人間的風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場面。民國初年,上海鄭曼陀將月歷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這是年畫的一種新形式。這種合二而一的年畫,以後發展成掛歷,至今風靡全國。

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志》: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閑聊,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習俗後來逐漸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寫有「守歲」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直到今天,人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迎新。
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

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隨著時間的推移,爆竹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品種花色也日見繁多,每逢重大節日及喜事慶典,及婚嫁、建房、開業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慶賀,圖個吉利。現在,湖南瀏陽,廣東佛山和東堯,江西的宜春和萍鄉、浙江溫州等地區是我國著名的花炮之鄉,生產的爆竹花色多,品質高,不僅暢銷全國,而且還遠銷世界。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幹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由於登門拜年費時費力,後來一些上層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貼相互投賀,由此發展出來後來的「賀年片」。
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准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床腳,此記載見於《燕京歲時記》;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現在長輩為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

春節食俗
在古代的農業社會里,大約自臘月初八以後,家庭主婦們就要忙著張羅過年的食品了。因為腌制臘味所需的時間較長,所以必須盡早准備,我國許多省份都有腌臘味的習俗,其中又以廣東省的臘味最為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徵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異。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黃米製成的紅棗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則喜歡在年糕中加入大棗、小紅豆及綠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內蒙古等地,過年時習慣吃黃米粉油炸年糕,有的還包上豆沙、棗泥等餡,山東人則用黃米、紅棗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乾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則甜咸兼具,例如蘇州及寧波的年糕,以粳米製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還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湯。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豬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細,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離家在外的遊子都要不遠千里萬里趕回家來,全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過年,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餃子皮,再用皮包上餡,餡的內容是五花八門,各種肉、蛋、海鮮、時令蔬菜等都可入餡,正統的餃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撈起後以調有醋、蒜末、香油的醬油為佐料沾著吃。也有炸餃子、烙餃子(鍋貼)等吃法。因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餃子象徵團聚合歡;又取更歲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餃子因為形似元寶,過年時吃餃子,也帶有「招財進寶」的吉祥含義。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餃子,話新春,其樂融融
除了以上習俗外,還有些必要的禮節:
1.人死了,不能說"死"應說是"老掉了";
2."老掉了"人或是生了孩子的屋子不可走進去;
3.曬褲子的衣架底下,不可鑽過去;
4.元旦早晨,對人要說吉祥祝福的話,然後再吃點福橘,那一年到頭就會順順溜溜的......

4、榆次是個好地方

榆次位於山西省的中部,城區地勢「一馬平川」,距離山西省會太原二十五公里,是石太和南同蒲鐵路線交匯的地方。

我,雖說老家是河北,但真正是一代土生土長的榆次人。小時候,就經常聽我爹我娘說:榆次是個好地方,但就是不知道好在什麼地方。待長大以後才慢慢地理解了,這還得從童年時候對榆次的印象說起。

榆次古城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春秋末年的魏,韓,趙,三家分晉的時期。不過榆次的歷史還是讓那些史志學家們去考證,記述吧。我的古城印象都是從童年起的親身所聞,所見的,真真切切的現實——榆次古城的風貌,景觀。

童年是玩耍的時代,童年是無拘無束的。那個時候,每家的孩子都很多,為生存,為生活的父母親們根本無遐顧及孩子們的玩耍,所以,由大的領著小的,到外面去瘋跑,玩耍,只要不出事就好。於是我們的童年就有時間,由著我們到榆次的各地,當然不能太遠,去遊逛。

我們最愛去的地方是到榆次的城牆上。

榆次城的古老城牆像許多古城牆一樣很完整,很厚實,不次於鄰近的世界文化保護遺產——平遙古城。我們一群小夥伴們喜歡站在高高地城牆上遠眺城外,瞭望城內。

榆次城據記載為2.8平方公里。城牆雖經戰火,但破壞不大。除東西可能是為了行走方便打開兩個豁口,基本完好。東西南北各有城門,而且都有高大,厚實的木頭城門,和高高地城門樓子。北面的東頭還有個小北門。最奇異的應該是西門,建築布局不同於其它的三個城門,城樓飛檐翹角,別俱風格。據說是榆次八景之一「龍門晚照」,究竟怎麼個龍門晚照,不得而知。值得提到的是出西門不遠有一個建築是四方形廟式房子裡面既不是供的佛爺也不是什麼其它神像,而是一塊很大的,有一米多高的石頭,有的小夥伴爬到上邊玩,那時聽大人們說這是星星(其實是隕石),星星,我們幼小的心裡感到十分奇怪。晚上夜空里亮晶晶的星星怎麼會是又大又黑的石頭呢?

順著城牆一直往南去,就轉到了南關,便可以看到榆次城內中軸線上高大雄偉,古老蒼蒼的南閣,又叫清虛閣,二層樓,三重檐,閣頂均鋪著琉璃瓦。遠望,紅紅綠綠十分耀眼,四面都掛有匾,匾上的題字,就不是我們所理解的嘞。順著南城牆向東走就會看見一大片水,明汪汪的,旁邊是火神廟,不過我們沒有進去過。站在城牆上看見空中飛翔著許多老鷹,就是那種展開翅膀很大,能從高空直撲地上小雞的大鳥,居然成群地落在火神廟頂上,而且發出吱吱地叫聲,聽起來很嚇人的。由此一直轉到大東關,經過小北門就回到城北門。在這里我們坐下來歇歇腳,順便就看到榆次城最熱鬧的北大街到南大街這里的商鋪鱗次櫛比,主要是老字型大小:大隆號,永升號,北謙享等,更多的是解放後的一些「公家」的單位如:百貨商店,葯店,「公里醫院」(專醫院),郵電局,新華書店,文化館,銀行等。榆次城最主要的街巷是:關廟巷,寇家巷,任家巷,衙門街(東大街),龍王廟街,小井巷,富戶街,壽長街,泰山廟街,閣東街,閣西街等。

記不清是哪一年了,再去城牆上時,城牆變了樣。城牆都被拆掉了。我們仔細看過城牆磚,我們叫做古時候的磚,比那時的新磚又長又厚,我們小隻能搬動兩塊。每個磚還有燒好的字,記的是年代吧。所有拆下來的磚都鋪了俞家街,衙門街,新集街的街道,新建了幾個公共廁所,而厚厚地城牆土則供人們打土坯、蓋房、盤坑用。從那時古老的榆次城牆便開始變形,最後消逝了,永遠留在人們的記憶中。

寺廟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而且源遠流長。在我們古代的縣城中,哪一個縣城沒有寺廟呢?還不止一座一種寺廟,從寺廟文化中可以認識一方人土的信仰,社會風俗,人文景緻,傳統習性。

榆次古城亦不例外,文廟,城隍廟,關帝廟,龍王廟,火神廟,土地廟,奶奶廟按古代風水要求合理地設在榆次城內外,除此之外還有泰山廟,南寺等。在距城數里地的源渦村的東面還有一座廟宇,沒記住叫什麼廟,被中國著名的建築學家梁思城搜集記載到《中國建築史》中,令人感到遺憾的是在新編的《榆次史志》中竟沒有記載。榆次的好多寺廟都毀於解放戰爭中,或解放後拆掉了。我們小時候很少進入這些寺或廟。覺得這些神秘的地方陰森森的,供的神神,爺爺很令人驚奇,又有點怕。只是見人們進去上供燒香,跪拜,很好玩。

解放以後,自新中國成立,榆次的商業中心就挪動了好幾次,商業部門集中的是南北大街,除了這些比較固定的商業活動,還有小型的,流動性的小商小販的活動都得有個場所。我記得先是城內靠東城牆根,即東湖井,大多是些老式的那種上門板的商店較多,除了日用百貨,布匹,鞋帽等還有小人書攤,書鋪,說書館等。出城便是東順城街靠城牆全是賣舊傢俱的部門,而西順城街最熱鬧的是晚上的夜市,小攤。賣吃的,喝的,賣熟肉的,元宵,扁食(餃子),油茶,澇糟,丸子湯的。每個小攤上都點著一盞電石燈,照得一條街通明。來來往往的人們熙熙攘攘,想吃點什麼,想喝點什麼各取隨便,品嘗榆次地方美食。也很紅火熱鬧。記不得解放後哪一年了,北門外即北門口,是一個東西街,南北通道的十字路口,修起了一個古式的八角亭,成了榆次城的標志。東西南北四面開了許多商店,電影院,人民劇院,葯鋪,飯店。我記得那時人們進城遊玩都是說「八角亭」轉一轉。以後的榆次商業活動,還挪在棧房街口上,那時是一層空曠地,是集市,跑馬賣藝的雜技團,拉洋片的,打汽槍的,吹糖人,捏麵人,敲鑼耍猴的……,全都在這里,再以後又挪到晉華廠的東門外。這些地方都是我們童年去玩耍,看熱鬧的地方。

榆次的自然景緻,我們那時小,根本不知道榆次還有什麼「八景」,只知道最有趣最好玩的是源渦村。從榆次城往東大約五、六里地,這里竟似江南水鄉的田間。最令人感到驚奇的是,據說有400畝大的一片水,種滿荷花,到夏季,滿池蓊蓊鬱郁,荷花朵朵,紅紅白白,蓮蓬枝枝,亭亭而立;肥大黑綠的葉子上面的水珠,像水晶珠般的滾動,四周不時傳來青蛙呱呱的叫聲。在荷花池的北面靠近馬路又有一泉水,噴出一米多高,水質凜冽甘甜,我們正好走的也累了,渴了,停下來雙手捧水而飲,真解渴。在荷花池的周圍是稻田,水渠中流水潺潺,水草浮動,小魚小蝦暢游其中。這是我們第一次見到大水,荷花,稻田,惹得我們一群小夥伴們歡呼跳躍,興奮不已!接著我們向北去,要看「五龍池」,因為我們已經聽到老人們講過「五龍池」的傳說。在城西的郭家堡村有一條小河,有一天一個大閨女看見河上飄來一個鮮桃,於是就撈上來吃了,誰知吃了就懷了孕。一個大閨女沒出嫁,就肚子大,這可是丟人敗興的事,可是沒辦法,只好生下來。誰知生下來五條龍,一直向東飛去,落到源渦的山坡上,下面一汪水,於是就有「五龍池」。池中泉水噴涌,清澈不見底,池的北端建了一座古式的亭子,上面雕著五條龍。在我們幼稚的心中,對「五龍池」的傳說和五龍池充滿了神秘感。

在乾旱少雨的黃土高原腹部的榆次源渦中有水,也就像有水的其它地方的鄉俗,每年的農歷七月初二都有集會,四鄰八鄉的人都來這里趕會。我們小時候,由於路比較遠,走的吃力是不能常去觀景的,源渦留給我們印象就是一個好地方。

其實榆次有水的地方不止源渦一處,在榆次通往太原的公路邊有一個只能算是大水坑,可能是旁有過燒磚的窯,人們叫磚窯坑。這個坑裡的水裡有魚,成了城裡的孩子們釣魚的地方,我們小夥伴們也來這里釣魚,其實那怎麼算釣魚呢,沒有正經的釣魚具,只能算作樂趣。

如果出了北窯村,再往西走一條的莊稼地中的路,就會看到趙村大水汪,這里的水面積有十幾廟大,水中長有蘆葦,水邊上長有一墩一墩的馬蓮花,挺好看。此起彼伏的蛙聲不斷。來這里釣魚的人很多,大多是附近經緯紡織機械廠南方籍的工人。有的人甚至下到水中去釣,常常釣出尺把長的魚來。以後過了十多年這里不要說有魚,連青蛙也少見了,全叫人們給捉上餐桌了。這里因為路較遠又要穿過莊稼地的野外。大人們告誡,莊稼地里有狼出沒,所以懼怕。我和弟弟也只是星期天,我三哥用自行車帶著去過一次。

我們家,我的父母親是從河北到山西榆次落戶的,那時榆次凡是從河北,河南、山東等地來榆次落戶的一律被稱為外來戶,外路人,甚至把河北河南人稱作「胯子」,為什麼有這種帶有蔑視的叫法呢?小時候不理解,就是長大也不理解。然而,正是這些外地人的存在才能看到榆次是個好地方。因為榆次養活外地人,也就是說外地人在榆次有出路,能生存,生活下去。

榆次的外路人確實也很多,在河北人群居的地方叫直隸(河北的舊稱呼)庄,山東人群居的地方叫山東庄。榆次附近的南窯,北窯,郭家堡都有大量的河北人,這些河北人和本地人住在一起,甚至把孩子們同化了,同樣能說一口河北話。外路人到榆次大多是受苦,從事體力勞動謀生。本地人不受苦,凡是裝卸工、搬運工,修鐵路等出力氣的活都是外地人乾的。就有本地人說過:在榆次只要種上十畝地,一年打下的糧食,吃的,喝的,穿的,戴的,甚都有了,誰還去受那苦嘞,那時候本地的大閨女是不嫁外路人的。

榆次是個好地方,我的父母親體會的最深。因為他們來自貧困的河北阜平山區,按他們的認識,首先是只要肯受苦不怕累,就能活。再一個是燒的不缺,有煤。這可是老家不能比的。那裡燒柴,燒茅草,這里用煤火做飯,燒開水,又方便又省事,還火力大。記得小時候,常常看到由北山上下來一隊隊馱著炭的毛驢,賣炭人給各家送炭。解放後,政府組建了煤建公司,居民用煤十分方便。榆次處於黃土高原,遍地是可利用的黃土,和煤摻起來和成煤泥,在我父母看來和老家相比真是好的不行了。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我們家從河北到山西算是走對了, 連老家的人都以為我們到山西發財了。其實,我家仍然是一個普通勞動者的家庭,一大家人在榆次站住了腳,落了戶,安定地生活下來就十分滿足了。榆次真是個好地方呀!

5、山西民風民俗的資料

1、民間剪紙

民間剪紙:民間剪紙在山西是-種很普遍的群眾藝術,剪紙就是這樣-種紮根民眾之間,與人民生活緊密關聯,為千家萬戶增色添喜的一種民間藝術形式。代代相傳,年深久,逐漸形成一套在審美意味 上、藝術表現上較為完整、成熟的程序。

2、山西民間社火

民間社火是中國傳統大年一春節期間的民間自演自娛活動, 由來久、源自上咕時期人們對土地與火的崇湃。社,即土地神;火為火祖,是傳說中的火神。由此民間產生了祭祀社與火的風俗,並組年年歲歲流傳至今。

3、威風鑼鼓

威風鑼鼓:威風鑼鼓起源於堯舜時代,興盛於隋唐。相傳公元六-九年唐太宗李世民在霍州大戰劉武周部將尉遲恭,以威風鑼鼓演兵布陣,- -舉大獲全勝,繼而便流傳於民間,肝喜慶典禮、集會、社火、迎神祛邪。



4、民歌

民歌: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的《唐風》和《魏風》,大都是產生在山西地區的古老民歌。




5、戲曲

西是中國戲曲的搖籃。元曲四大家之中三人都是山西人:《竇娥冤》 作者關漢卿、《倩女離魂》的作者鄭光祖、《牆頭馬 上》的作者白樸。山西至今還保存有賽社也要唱戲,宗祠祭祖要唱戲,天旱祈雨也要唱戲,消災兔病、晚年得子等等。還要唱「還願」戲。



6、刺綉

山西農村的這種手工作品十分普及。各地的刺綉都有它們獨特的形式:有的華麗精美,有的庄嚴清晰,的簡單精製。刺綉作品有三種,衣服、日常用品和典禮裝飾。在傳統衣服上,刺綉通常用來裝飾領子、袖子和童鞋、圍兜和童帽。


7、麵塑

麵塑,俗稱面花、禮饃、花糕、捏麵人,是源於山西的漢族民間傳統藝術之一,以糯米面為主料,調成不同色彩,脬和簡單工具,塑造各種栩栩如生的形象。


8、祁太秧歌

祁太秧歌是一種山西省的漢族民間戲曲藝術。因其產生於祁縣、太谷而得名。又因其在榆次、平遙、介休、交城、文水、汾陽、太原等晉中地區廣為流傳,故又稱「晉中秧歌」

山西民間婚俗:挑蓋頭

家庭家族:婚姻、形式與功能、離婚與喪偶、家庭的繼嗣、家族結構、家族稱謂、家務、家產、家教、家慶、家祭、親戚稱謂、親戚交往、認干親

山西人的衣食住行:衣飾特點、服飾類型、飲食特點、飲食習慣、日常飲食、風味小吃、節日飲食、行旅特點、道橋旅店、行人類型、旅行用品、行旅風俗

6、晉中埋葬死人的風俗

中國歷來重視喪葬禮儀,特別是長輩的喪葬禮儀。《論語·學而》說:「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其中「慎終」,即指對父母的喪事要辦得謹慎合理。孟子對此作了進一步的發揮。他認為:「養生者不足以當大事,惟送死可以當大事」。在「 送死重於奉生」 觀念的支配下,早在春秋時期,喪禮已經形成一整套禮儀。從初終到大殮、殯葬、葬後,約有40餘項。以後歷代傳承,雖有簡化衍變,但主要程序卻一直相沿未改。山西晉中大體遵循著這一套程序。­
一、初終­
亡人氣絕後,都講究趁其身體未僵硬時,以最快的速度為死者換上預先特製的「壽衣」、即「送老衣」。還有些地方是在絕氣之前就提前換好了。這是因為死者身體僵硬後,替換衣服會更為困難。「壽衣」包括單衣、夾衣、棉衣、棉袍或棉大衣,其件數用單數不用偶數,忌用獸皮、毛料及灰色布料。替換下的衣服,地講究隨手撂在房頂,待安葬時燒掉或任其日曬雨淋,不再處理,以祛除不祥。­
在給死者穿好壽衣後,還要理發、洗滌,進行整容,在死者的袖筒里放一些紙錢和麵粉與頭發揉成的圓球,然後用麻披把袖口和褲腿口扎住,稱之為「打麻伴」。晉中祁縣等地則在死者左手放一串與死者歲數相等的小面餅,名為「咬牙餅子」;再在死者右手放一條鞭子或拂塵;把死者咽氣後燒化的錫箔用紙包好,放入死者懷中;最後再給死者摟上一條麻披擰成的帶子。人死後魂歸地府,紙錢、錫箔是用作盤纏的;去地府要經過惡狗村,有面球、面餅和鞭子就能夠抵禦惡狗的撲咬。沁縣一帶把裝在死者袖子里的小面餅,就稱為「打狗餅」。­
死者絕氣後,口中還要放入一枚古銅錢,叫做「口含錢」。這一習俗由古代「含玉」的喪禮衍變而來。死者的親屬不忍死者空口而去,在其口中放入玉石一類物品和穀物。後來一些地方直接把飯放在死者口中,則名為「 含飯」。都是認為死者口中含錢 、含飯入殮,這樣到陰間才不會挨餓。­
給死者裝束好以後,家人即將其從床榻上移置到一塊木板上。講究「男正女側」,即男性死者仰卧 ,女性死者側卧 。這叫做「停喪」 或「 停屍」。安置之後,要有一塊布蓋在死者臉上,俗稱「打善面紙」。蒙面布也好,蒙面紙也罷,古代都稱為「面衣」,據說春秋時的吳王夫差是始作俑者。東漢應劭的《風俗通義》說,夫差不聽伍子前的勸諫,以至國破身降。臨死時覺得不好意思在陰間再見到先死去的伍子胥,讓人給他臉上蒙了一塊絹帛才咽了氣。人們沿用這一習俗,卻不是因為死者生前做了什麼虧心事,而羞於在陰間見到先死的人。有的說,是家人不忍見死者之面;有的說,是由於死者咽氣後面容不太好看。其實都是表示對死者的尊重,讓死者安息。以上這些程序是傳統喪禮中的「小殮」。­
在為死者壽衣時,講究不能哭。認為死者正在絕氣之際,哭迷了路,死者的靈魂就無所歸宿;或者認為淚水落在死者身上,會出現走屍、僵屍等不祥事故。在給死者穿好壽衣,安放停當後,全家男女老少這才大放悲聲,嚎啕痛哭,並燒化紙錢,俗稱「燒倒身紙」、「下炕紙」。至死者去世的傍晚燒紙,稱為「燒黃昏紙」。其意在於以金錢賄賂閻王,買通小鬼,放死者靈魂附體,重回人世。燒過紙錢以後 ,久久不見死者復生 ,家人才再也忍不住,放聲大哭起來,俗稱「嚎喪」。­
死者小殮之後,家人請來同族長輩和鄰里鄉親,共同商定喪葬事宜,然後親自去或請人去親友家報喪。長輩去世,兒孫要身穿孝衣,手持哭喪棍,奔赴親友家叩頭報喪「送孝」。­
死者的家門口要貼白紙黑字的訃告 ,又叫「 門狀」,寫明死者生卒年、月、日與殯葬安排等事項。晉中祁縣一帶要在街門上糊白紙,死者為一戶之長,而且年齡已進入古稀之年,街門滿糊以白紙;如不足60歲,或夫婦有一方健在者,只能糊半邊街門,一般是男左女右;死者如系小輩,雙親尚在,則只能在門額垂貼一張白紙。晉南是把紙折疊起來剪成條狀花絮,死者多大歲數,就剪幾條,然後懸掛在大門外。停屍期間,死者頭前或腳後要點油燈或蠟燭,俗稱「引魂燈」,又叫「 指路燈」、「 路燈」、「長明燈」。陰曹地府一片漆黑,死者的亡靈要藉助於燈光才能看清道路。同時,還要不時燒化紙錢,並把紙錢灰裝在瓦罐內,留待入葬時與棺木一起埋入地下,以供死者在陰間使用。這叫做「燒倒頭紙」。死者身邊放一瓦盆,每次祭奠時都要往裡放一些酒食,也留待入葬時埋入地下,認為這樣死者在陰間就不會成為餓鬼。這叫做「倒頭飯」。­
死者咽氣的當天夜裡,要前往本地的土地廟、城隍廟或五道廟舉行一種儀式,「 壓魂」「 告廟」,意思是向陰間報到。在鼓樂吹打下,死者的兒子用盤端一張紙,進廟磕頭拜禮後 ,把紙放在香爐內,俗稱「 納紙」。
在死者亡故的第二天夜裡,介休一帶講究家人繞街行走,一邊燒化紙錢,一邊嚎啕痛哭,稱為「知死」或「尋魂」。榆次等地則在本院土地神前設香案,燒化紙錢 ,焚燒死者生前穿過的衣服 ,全家人痛哭盡哀,名為「點化錢」。­
停屍期間,要有人在一旁守護,嚴防貓、狗等活物跳越其上;如果是在夏季,又要防電閃雷鳴,意恐「驚屍」、「炸屍」。沁縣等地預防的辦法是在死者身上放置刀、秤等鎮物。­
入殮­
入殮用的棺材,以木棺為主。木材以木質堅硬的柏、樟為上等,油松、楸、槐等次之,以柳木的為最一般。晉中祁縣一帶講究不論何種木質,在棺前擋板上必用柏木,至少也須鑲嵌一條。板材時興厚大,最厚者六寸,拗五(五寸五分)以上均為上等,依次等而下之,底、蓋、側均為整塊者稱為「獨幅」,若干塊拼合的則分別以其所拼塊數稱為「X 塊頭」。整個棺形為長方形,前高後低,前寬後窄。棺木外塗油漆,有黑、紫、紅、黃幾種顏色。不到50歲的死者,棺木塗以朱漆,稱為「紅棺」;50歲以上的多塗金黃色,稱為「金棺」。棺木外面一般有彩繪圖案,上等木材更以木質本色為底,作素色推光漆畫,顯得金碧輝煌。圖案一般為百壽圖、四季圖、二十四孝圖或「萬字不斷頭」。棺木前頭正面繪雲紋蓮台,書寫「X X 之靈樞」;小頭繪香鼎、燃香,有的地方則畫白菜。有的棺木前頭正面還寫有「福如東海」、「音容宛在」等吉祥語句。棺木內塗以松香或用黃麥紙裱糊,取的是「黃金入櫃」、「遺澤子孫」之意。棺木內還要貼上用金銀紙剪成的太陽、月亮、北斗圖案。雁北平魯、晉中祁縣等地,在棺木內底部另附一塊鑿有七個孔的襯板,叫做「七星隔板」,表示死者「 駕鶴仙去,身入西天」。棺底 ,晉中祁縣一帶鋪以石灰、五色綢、線、五穀,再放上七枚銅錢、七塊生鐵,鋪上金箔紙剪成的錢狀物七張,然後鋪上褥子。­
入殮時,要由死者的兒子抱屍入棺。講究把死者的頭部用紅布圍上,然後由其長子抱頭,另外4人或6人抬身體,腳先頭後出屋。屋外用毯子遮陽或打傘,稱為「上不見天」。入棺時,死者的腳要先進 ,然後平放棺內 。原來死者袖口和褲腳系的麻披,這時要解掉。有的地方在男性死者的右手中放上鞭子,左手中放上饅頭;在女性死者的雙手都放上饅頭。鞭子稱為「打狗鞭」,饅頭稱為「打狗干糧」。晉中祁縣等地,死者頭部要枕一種特製的凹型空心枕,上繪日月、山川、花卉圖案,枕中實以線香、五穀等。死者身上再鋪七張銀箔,最後從頭到腳蒙紅布七尺,此布須由已嫁女兒置備,俗稱「鋪兒蓋女」。­
給死者鋪蓋停當以後,棺內還要放置一些生活用品和死者生前的心愛之物,但絕對禁止放人毛織物和毛皮製品,如毛毯、毛氈、皮褥子、毛皮鞋之類。民間認為犯了這一忌諱,就會「著毛變畜,錯胎轉生」。
人殮完畢後,棺蓋斜蓋於棺身之上,仍留縫隙。待死者親屬最後檢視後,在夜間或陰陽先生擇定的時辰蓋棺。­
蓋棺、又稱「合棺」喻,家人、親友齊集,揭去死者臉上的蒙面布或紙,向死者告別 。死者如系女性 ,還要請其外甥或娘家人檢視穿戴、鋪蓋,看有無異議。然後正式蓋棺楔釘,家人、親友跪拜告別。晉中祁縣一帶,合棺前要把死者身上蓋的紅布由腳部往下拉,露出顏面,然後順勢把紅布撕下一條,迅速合蓋落木鎖、即棺蓋與棺身之間的榫卯。釘棺一側用釘七枚,每顆釘子上把撕下的紅布條各墊一小塊。釘棺時,全家迴避不動哭聲,只有死者的兒子須立在棺旁口喊「躲釘」。參加釘棺的鄰里、朋友都要身系紅布條,並要給釘棺的人賞封,稱為「喜錢」。蓋棺以後,死者的子女還要手拍棺木數次,俗稱「叫醒」。
在入殮第二天半夜,要置備紙馬素車、香爐錫箔和紙人,由死者的子女哭送到將來出殯必經的十字路口燒化,為死者送行,俗稱「送魂」。
弔唁­
弔唁死者的日子,一般都在出殯前一天,俗稱「 開悼」 或「開吊」。開悼時架設靈棚,將棺木移置靈棚之中。名為「移靈」。隆重的喪事在靈棚前還要高搭牌坊。靈棚內懸掛幔帳或竹簾,後面停棺,前面為堂,靈堂中擺有供桌,桌上供靈花,陳列牌位和祭器、祭品,懸掛死者遺像。兩側擺放各式紙扎和陪葬品 ,諸如童男童女 、金銀二斗、金銀二山、搖錢樹、聚寶盆、引路菩薩、打道鬼、方相……以及輓聯、挽幛、花圈等。開吊後,親友陸續前來吊喪 ,不論輩份大小,統統按照「 死者為大」的規矩,上香跪拜。死者的子孫披麻戴孝,手拄哭喪棍,跪在靈堂供桌西側的穀草或草墊上。
喪禮中,外來親友對死者的哀悼有吊、奠、賻(fu 付 )三種形式。講究奠用香燭、酒果;賻用錢帛、金幣;奠後再燒紙,則為吊。在吊喪活動中,還有一種「管炕」的習俗,即本家、鄰里或親友幫助喪家招待賓客的住宿和飲食。一般分三步進行,一是請炕。喪家根據賓客人數定出所需的炕數(一般每一炕家負責六至八人),然後略備水酒,請炕主前來議事,徵得同意後,炕家就算定下來了。二是管炕,頭一天祭祖結束後,就由總管分配炕員,抄出名帖交與炕家。炕家把賓客接到家中,煙酒茶飯款待。一般晚上吃面條,取親戚往來長久未斷之意。第二天,出殯後賓客要在喪家「坐老齋」、即吃完殯飯。飯後再由炕家接到家中稍事休息,下午散客,炕家的義務也就完成了。第三步是謝炕,下葬後的第二天中午,喪家要設酒席酬謝炕家。謝炕完畢,管炕這一活動也就全部結束了。管炕還有「干、濕」兩種,以上所述叫「濕炕」,即連住帶吃;
在出殯前一天,家人和親友要抱著牌位,打著引魂幡,提著燈籠,吹打著鼓樂到附近寺廟庵觀或其遺址招魂。設祭之後,家人大呼死者,一路放聲大哭回家。安放牌位後,繼而把斜蓋著的棺蓋打開,由死者的長子取凈水一碗,用新棉花球給死者擦臉,俗稱「開光」。象徵地擦拭完之後,碗里的水不倒,由兒孫、女兒及外孫分喝,以此表示對死者的孝敬,大家依次繞棺而過,瞻仰死者遺容,然後請木工重新封棺,打上「 銀綻」 表示再不開棺了。­
「送行」的習俗,在天蒙蒙亮時,由死者的長子一人出門,燒化紙車、紙馬、「家奴、院工」以及死者生前用過的枕頭,當地稱為「送烏明頭紙」。然後提一罐紅豆稀飯,在天亮前從家門一直撒到墳地。
在出殯之前,除了各種吊喪供祭外,死者仍象生前一樣享受著人間煙火食,一日三餐,頓頓必由家人親供,清晨盥洗用品也一如日常安排,連飯後的嗽口水杯也不可缺少。每次供奉時,家人必痛哭盡表。這樣,一直侍候到出殯,死者才算是離家而去。­
出殯­
入殮以後,緊跟著就要定出殯的時間。一般不「熱死熱埋」,否則便會被認為對死者不孝不敬。至於什麼時候出殯,往往要根據准備情況、時令、至親到否,以及墓穴是否完備等因素來定。時間可長可短,大抵最短的為三日,依次為五、七、九日……長者可達百餘日,均須單數。舊時還講究由陰陽先生擇吉日,定墳「空」,即所謂墳地上什麼時候能進得去。­
出殯時間確定以後,便要通告親友「送孝」。去時要帶去孝布一塊,依關系遠近親疏,大者一身孝衣,小者一方孝巾。晉中祁縣等地,於出殯這天,門前要懸掛用白麻紙剪成圖案的幡狀物;紙與紙的銜接不用漿糊粘連,而是用鐵器或石器把紙折疊後搗在一起,名為「砸歲紙」。這類似於前面提到的「歲數紙」,只是懸掛時間不一罷了。死者達到耄耋高齡的「歲紙」,當地人時行撕一條給孩子佩戴,據說可以延年益壽。撕回家糊在面瓮上 ,不生蟲子 。舊時有些地方還要在大門外立起「避忌牌」,男左女右,不僅寫明生卒年月、出殯日期,還要列出避忌事項。­
「 土葬」。即「墓葬」。墓穴有提前建好的,也有死後臨時開穴打墓的。打墓舊時要請陰陽先生坐看風水,將穴定點 。然後撒五穀,在所定穴位上用銀針開「 十」字,名為「 開土」或「 破土」。「開土」之後,便可打墓挖土了。合葬者,只須在舊葬處旁邊另開一穴。死者如入祖墳,其墓穴在上輩腳下。依次類排,直到墳地無法再開穴後 ,再請陰陽先生看風水 ,選新地另建新墳。­
舊時出殯前,祁縣等地都有「點主」的儀式。即請人用硃砂筆往牌位上原來寫的「 王」字上加一點,使「 王」字成為「主」字。俗稱「成主」,即成為神靈之意。點主的人稱為「點主官」,要請當地德高望重的名流學者或地方長官擔任。這項儀式一般只限於正常死亡的中、老年人,幼喪及凶死者不舉行。­
出殯這一天,親友、鄰里匯集喪家,祭送奠儀,以示哀悼。奠儀一般包括祭席、饅首、挽幛、紙扎。至親送祭席。俗稱「祭」,以餚饌為主,每一付都要插大小不等的紙花,其次則為饅首,即一種用碗扣出上籠蒸熟的麵食。親朋好友大多送挽幛、輓聯,以後衍化為一塊布料。普通街坊則送花圈。­
弔祭者公奠之後,死者的長子跪拜致禮,即身背棺木大頭,在眾人的協助下把棺木移出靈棚,俗稱「出靈」。起靈前,晉中祁縣一帶,死者的兒子們還要進行一種摁「食壓缽」的儀式。他們在一個瓷罐中挾入各種菜餚、食品,然後輪番摁捺 ,一直到滿為止 。最上面放一個饅頭蓋住,用一雙筷子豎立穿孔,上面再盤一些染紅的粉絲。此罐食品連同「下氣饅首」、「長明燈」等,在出殯時都將隨棺下葬。­
棺木抬出靈堂後,便放到預先綁好的架子上,有豆腐架、二龍杠、獨龍杠等數種形式。­
出殯盛行用棺罩,其狀如長形轎體,上有錫頂葫蘆頭金頂,四角男性死者用龍頭龍尾 ,女性用鳳頭鳳尾 ,周圍飾以紅、藍、黃布帷幔,上繪各種吉祥如意的圖案。這種器物均有店鋪專門出賃。­
厚重的棺木,加上龐大的棺罩,人手少了就比較吃力。於是,抬者由8 人增至16人、24人,甚至32人,俗稱16杠、24杠、32杠。抬棺人手眾多,既便於做到這一點,前呼後擁,又顯得氣派。­
棺木抬起之前 ,死者的長子雙膝跪倒 。手捧燒紙錢的瓦盆,痛哭失聲,然後把玩盆在地上摔破。民間認為,摔破喪盆,死者就可以把所有燒化的紙錢帶到陰間去用了。­
摔過「喪子盆」,出殯便正式開始了。棺木出院門時,要大頭在前;出了門後,都要掉個頭,一直抬到墳地。原來人們認為死者躺在棺木中也象人站著一樣,出門頭向前,等於回首瞻顧家園,表示了對人世的依戀;出門以後頭朝後,等於再不往後看,一往無前,直奔西天樂土。­
出殯隊伍最前面有開路的,沿途插放「路旗」——用五色紙或白紙糊成的小三角旗,指引死者亡魂;拋撒引路紙錢,以示買通沿路鬼魂。次為儀仗、各種紙扎(興縣一帶稱為「紙文」)、粗、細樂班、由外甥或孫子扛著的引魂幡、扛條凳的 ,然後即為牽纜持喪棍的孝子 ,孝子之後是棺木,棺木後跟著的是坐著車轎的女眷和步行的親友。­
送殯隊伍至人多處或大路口,還要停靈路祭,鼓樂也要停下來演奏。古代一般由親友、鄰里設祭,後來大多為喪家自己設祭,顯示喪事辦得排場、隆重。­
來到村外後,送葬的親朋止步,由死者的兒子「謝孝」。然後除去棺罩、停下儀仗,只有家人與至親攜紙扎及祭品隨棺前往墳地。時辰一到,即刻下葬。棺木入墓後,晉中祁縣一帶,陰陽先生要擺下羅盤儀定方位,左挪右移,直到他認為可以為止。大體上方位為東南——西北向(乾——巽位),當地有「頭頂紫金山,足蹬雁門關」的說法。死者的兒子入墓檢視,然後家人往墓內扔「富貴錢」、「富貴饃」。墳丘堆成後,死者兒孫所持的「 哭杖」和「 引魂幡」要插在墳頭(引魂幡也有放置於棺頂的),接著燒化所有紙扎(「童男童女」已經被把頭或腳扭向後,置於棺木一側),大家再祭奠一番,痛哭盡哀,然後悄然退出,讓死者永遠安息於此。­

出殯次日清早,家人送飯至墓前澆奠,表示清死者同家人再次共進便飯。家人次日赴墳地致祭時,要用鍬往墳上添新土,使墳丘前後周正,不偏不斜,俗稱「扶山」。而太原一帶自安葬後,一直要等到三年之後清明祭掃時,才允許往墳丘上添土。兩地習俗,相異如此。­
到新墳添土、奠紙 ,大部分地方是在死者安葬後第三天 ,稱為「復三」,又叫「圓墳」、「暖墓」。一般是死者的長子帶領全家去,有的地方是凡有「服」之親都去,
從人死後算起,每七天必祭奠一次,稱為「做七」或「過七」。其中一七『稱「頭七」、三七又稱「散七」、五七、七七又稱「滿七」、「斷七」或「盡七」,較為重要。­
「一七」,喪家設靈座,供牌位,舉行隆重儀式,受唁開吊。­
「三七」,死者的子女要拿著香火,到三叉路口呼喚死者,或上墳焚香接引亡靈回家。­
「五七」,民間認為這一天死者亡靈回家「 省親」 ,喪家除舉行祭奠,還要延請僧道誦經,親友均來弔唁。晉中祁縣一帶,面蒸供品中,男亡多蒸一份「蓮花」,女亡多蒸一份「如意」,並按亡者歲數扎制紙花、剪紙旗,另外再糊一口「升」,紙旗以穀草桿穿扎,沿路一直從家門口插到墳地。­
「七七」,喪家舉行隆重祭奠,親友都來燒紙,或到墳前祭拜。­
人死後或安葬 100天後,即「百日」,也是一個隆重的祭供日,又稱「百日祭」。到這天,容重孝服的要改穿常孝服,一般人多除去孝服。祁縣等地,紙扎要糊「斗」,俗話稱為「五七升,百日斗……」­
一個人死後 ,其子女要服孝三年,俗稱「 服三」,滿一周年燒紙祭奠,叫「周年」或「 燒周年」,古代稱為「 小祥」。第二個周年叫「大祥」,也要去墳地致祭 。滿三周年燒紙祭奠 ,死者的親友畢至,各帶供品、紙扎。三周年過後,死者的子女即可脫去孝服,改換平常衣著。所以三周年又叫「脫服」或「除孝」,古代稱為「衤覃」(tan 坦)服。按照傳統的說法,喪葬禮儀至此才算正式結束。­
死者亡故次年的「清明」節當日或前一日,晉中一帶還有一種「燒心」的習俗。這一天,家人、親友,特別是出嫁的女兒須親至墳地供奠 。祭品除衣帽鞋襪各式紙扎外 ,還要蒸空心的面供和( huo活)「面心」。供畢埋於墓前。「燒心」又稱「安心」,其意在於告慰亡靈,從今以後勿須惦念陽世親人,盡可以安心陰間了。­
「服三」之後,對死者的祭奠轉入普通的上墳,不再有特殊的忌日。上墳一年大致三次:即清明,舉新火;七月十五,嘗新谷;十月初一,送寒衣。也有一年五祭的,即除了以上三個節令外,再加上元旦和冬至。籍此,家人在悠長的歲月中繼續保持著同死者的「聯系」,並寄託自己綿長無盡的哀思。­

7、關於榆次的景點和風俗

主要旅遊景點 榆次老城 榆次老城是隋開皇二年(公元582年),在漢城舊址上修築起來的,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榆次老城歷史悠久,文化深厚,旅遊資源獨具特色,集古民居、古城牆、古縣衙、古寺院、古街道、古商鋪等人文景觀和山、水、林、泉、瀑等自然景色為一體,融晉商文化、民族文化、黃河文化、三晉文化、都市文化於一爐。同時,晉中古樸的民俗和多姿多彩的民間藝術賦予老城靈氣與生機,自然、人文、歷史、藝術,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榆次老城佔地100萬平方米,古建築群和園林建築面積60萬不方米。老城內有城隍廟、縣衙、文廟、鳳鳴書院、南北大街、市樓、思鳳樓、清虛閣、大乘寺、西花園、遺址公園、褚尚書書院、桑芸故居等眾多歷史古跡和人文景觀。建築斗拱交錯、重檐飛翹組成了廟、市、街、景合一特有的明清風格及宏偉景觀。2003年9月29日,「中國民間文化藝術博物館」在榆次老城揭幕,100萬平方米的老城與老城景區「館園合一」。整個景區分為6個區域:民間文化博展區、民間傳統文化演示區、民居文化區、市井商貿文化區、宗教文化區、文物古玩區。展品內容豐富,形象生動地介紹了中國民間習俗和民間文化。國內各大劇組在老城內成功的拍攝了《喬家大院》、《龍票》、《哥哥,你走西口》、《晉商》、《立秋》、《白銀谷》、《幻影神針》、《李衛辭官》等10餘部影片。 常家莊園 山西榆次常家,中國對俄貿易之第一世家。常家事業長盛不衰之原委,就在於該族深謀遠慮,居富思危、課子苦讀、家學淵源,代代恪守「學而優則賈」的家訓,源源將優秀的文化人才輸送到商界,經商集團保證了持久精英,縱橫捭闔,將儒家思想與倫理道德完美地體現在經濟意識與經營活動中,實現了經濟理性與道德理性的合一,遂咸清代馳名中外之儒商望族。經之後近二百年的完善,建成百餘處房屋四千餘間,樓房五十餘幢,佔地六十萬平方米。院內樓廳台閣,雕梁畫棟,精緻恢宏,蔚為壯觀。另有七處園林,名花古木,高閣低亭,曲廊齋坊,水溪池潭,在千里堡牆八道堡門的環圍下,實現了主人可燕居、可耕讀、可修身、可遐想、可觀賞、可瀏覽、可悅心、可詠嘆等」八可」追求的理想精神庄園。現已修復的四萬平米宅第,八萬平米園林,雖只佔原規模的四分之一,但基本上保持了庄園風格,再現了昔日風采。 後溝古村 榆次後溝古村位於榆次區東趙鄉,與壽陽縣相鄰,全村有75戶人家、280多口人,是榆次區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古村落,可考歷史可以上溯到唐代。村莊建築接近陝北窯居,沿河岸依山勢而建,保留了磚窯三合院、四合院、獨立式窯洞等大量古建築和精美的磚雕、木雕、石雕。村中精巧別致的古戲台、觀音堂、菩薩殿,堪稱北方民俗文化的活化石。 2003年1月,榆次後溝古村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確定為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的古村落農耕文化遺產保護采樣地。 2004年3月,榆次投資8000萬元對後溝古村進行修復,工程按照整舊如舊、恢復原貌的原則,再次呈現了千年古村的田園風光,使它呈現在世人面前的是一處原汁原味的、較為完整的古村風貌建築。 烏金山森林公園 國家級森林公園烏金山風景區,群峰聳峙,草木滴翠,靈泉淙淙,珍禽異獸無數。其主峰上建水晶院,有龍池,冬不冰,夏不涸。紅沙山在烏金山東南,峭壁磷峋,沙石多紅,有正壽寺,四圍翠柏,其旁清泉溢出。陰山,在罕山西南,形勢險峻,上有深洞,土塞羅列,為先年屯兵之所。大方山、中林山中揖群峰、松柏郁茂,四時浮青攢翠。五太山在河口村西北二里,下有五龍河。小五台山,在榆次城東北二十里,上建蘆山寺,有九躍龍地。紫嚴山,接壽陽境,俗稱長者頭,相傳為唐代華嚴經大師李通玄隱居處,中有華嚴寺,其山松柏叢生,蒜峪、芹峪二水俱出其下。 九龍國際滑雪場 九龍國際滑雪場(International skiing spaces of nine dragons)是山西省內規模最大、滑雪條件及專業技術力量最強的旅遊滑雪場,目前已躋身於全國主要滑雪場的前列。其位於榆次烏金山鎮,滑雪場選址在黃河文化影視基地的中心,地處太原市與晉中市的交匯處,海拔高度900米,地貌地形開闊,地理位置、交通條件得天獨厚。滑雪場從選址到滑雪道的開發以及設備的購置,都是在中國滑雪協會的專業指導下完成,滑雪場佔地面積達2000平方米,建有多條初、中、高級滑雪道,總長度達2000米,雪場擁有滑雪器材1000餘套,加之雪地摩托車、雪上飛碟等先進的滑雪設備,同時可容納1500人滑雪,成為目前華北地區滑雪面積最開闊、規模最宏大、設備最安全、專業技術最強的滑雪場。 九龍國際滑雪場開辟多條適於初、中、高級不同滑雪水平的滑雪道,總長度2000多米,另外還建有兒童滑雪區、燈光滑雪區、跳台滑雪區、大場面滑雪區域以及滑雪圈道、狗拉雪橇道、越野滑雪道等,可容納1000人同時滑雪、嬉戲。部分滑雪道可作為優秀運動員競賽線路及冬夏訓練場地。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