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端午節的風俗100字

端午節的風俗100字

發布時間: 2022-09-03 14:44:29

1、端午節的習俗用簡短的語言概括一下(100字左右)

端午節的習俗(100字)

賽龍舟,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葯,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1)端午節的風俗100字擴展資料:

端午節習俗甚多,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習俗主要有:扒龍船、食粽子、掛艾草與菖蒲、聚午宴、端午浴(浴蘭)、放紙鳶、盪鞦韆等等。除了這些常見的習俗以外,不同的地域還有一些獨具特色的端午習俗。

比如系百索子、贈香扇、曬百日姜、掛黃葛藤、畫額、佩香囊、佩長命縷、拴五色線、采葯制茶、立蛋、比武、擊球、躲端午、佩豆娘、貼五毒圖、游旱龍、劃喜船、打午時水、浸龍舟水、九獅拜象、放紙龍、點艾條、薰蒼術、搶青、馬拉溜、掛鍾馗像、品花宴等等。

不同地域的特色節慶食品還有諸如吃五黃、艾草糕、艾糍、打糕、煎堆、茶蛋、五毒餅、飲菖蒲酒與雄黃酒、飲午時茶等等習俗。

有趣的是,無論是視為天地純陽正氣吉日進行驅邪祛病,還是視為惡月惡日進行避惡避毒,其掛艾菖、熏艾、葯水浴等等習俗均相通。自古傳承下來的很多端午習俗均有「驅邪」及「祛病防疫"的內涵,如掛艾草與菖蒲、拴五色線、沐蘭湯、點艾條、薰蒼術、飲蒲酒等等習俗。

2、端午節的習俗有哪些100字範文稿

端午節習俗100字範文稿:

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的端午節。習俗有很多:最常見的是包粽子。農村家家戶戶浸糯米、洗粽葉、配餡料忙得不亦樂乎。掛菖蒲、插艾條用來驅蟲蟻,凈化空氣。孩子們掛彩包,撞蛋取樂,製作端午香包。賽龍舟也是主要習俗。最後點雄黃酒免受蟲蛇傷害。

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民間的四大傳統節日。2006年國務院將其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起端午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佳節,全國各地在端午節這天都有著豐富多彩的節慶活動。端午節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習俗細節上的差異,各地過法雖不盡相同,但劃龍船、食粽子是普遍習俗。 端午節通過傳統民俗活動展演,既能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又能很好的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 。

3、關於端午節的習俗100字

我國端午節有以下幾種習俗: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 在南方的不少臨江河湖海的地區,每年端節都要舉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龍舟競賽活

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


佩香囊: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葯,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懸艾葉菖蒲: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

拴五色絲線:中國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節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後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
飲雄黃酒:此種習俗,在長江流域地區的人家很盛行。

游百病:此種習俗,盛行於貴州地區的端午習俗。

4、關於端午節的習俗 100字概括

提起端午節,自然會想起包粽子和劃龍舟,這是為了紀念偉大愛國詩人屈原而舉行的活動。古代,每逢五月初五,人們便用竹筒盛米投入江中祭奠屈原,表示敬意。粽子就是從此演變來的。

舟呈龍形,五色斑斕,首尾飛翹。劃船的小夥子們赤膊彩巾,精神抖擻,在震天的鑼鼓聲中和彩旗指揮下破浪前進。近幾年來,在湖南屈子祠畔汨羅江上舉行的龍舟競渡格外引人矚目。傳說這里是當年屈原投江自沉之處,舉行龍舟競渡時,觀眾達十萬人,歡樂的氣氛洋溢在汨羅兩岸。

過端午節,除包粽子和劃龍舟以外,我國各地還有一些有趣的習俗。舊時,一些人家門上插菖蒲、艾葉,蒲葉剪成劍形,以示祛除瘟毒。堂屋裡掛鍾馗像,傳說他能殺鬼驅魔。婦女用綵綢製成粽子、辣椒、蘿卜、掃帚、簸箕、老虎之類的小飾物,用綵線串起,掛在孩子的肩頭或胸前,叫「老虎索」。若以絲線紮成菱角形小袋,內裝沉香,系在小孩身上,名為香袋。有些人家用雄黃酒塗在孩子額頭和鼻耳之間,或在額上寫一「王」字。

屋內掛繪有蛇、蠍、蜈蚣、壁虎、蝦蟆的五毒圖。我國江南風俗,端午之日,在屋內焚燒蒼術、白芷、芸香,再點上蚊香,薰得煙霧騰騰,用以辟邪去毒。這些習俗,如果摒除迷信成分,實在是一種有益的衛生活動。因端午時屆春夏之交,百蟲俱發,這時用葯物消滅蟲害,對預防疾病是十分有益的。

5、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100-200字)

一、端午節的來歷

端午節,本是南方吳越先民創立用於拜祭龍祖、祈福辟邪的節日。因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

總的來說,端午節起源於上古先民擇「飛龍在天」吉日拜祭龍祖、祈福辟邪,注入夏季時令「祛病防疫"風尚;把端午視為「惡月惡日」起於北方中原,附會紀念屈原等歷史人物紀念內容。

二、端午節的習俗

1、扒龍舟

扒龍舟歷史悠久,是多人集體劃槳競賽。龍舟競渡分為請龍、祭龍神、游龍和收龍等幾個版塊。龍舟競渡前一般都要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先要請龍、祭神。在端午前要擇吉日從水下起出,祭過神後,安上龍頭、龍尾,再准備競渡。閩、台則往媽祖廟祭拜。

2、放紙鳶

紙鳶,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紙或絹,拉著系在上面的長線,趁著風勢可以放上天空,屬於一種單純利用空氣動力的飛行器。在中國南方一帶,端午節兒童放紙鳶稱為「放殃」。

(5)端午節的風俗100字擴展資料

五月初五稱為端午節的原因:

從字面上來講,端午還有「端五」、「重五」、「重午」等名稱。端,古漢語有開頭、初始的意思,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

古人習慣把五月的前幾天分別以端來稱呼,元代陳元靚《歲時廣記》說:「京師市塵人,以五月初一為端一,初二為端二,數以至五謂之端五。」古人紀年通用天乾地支,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而午時又為「陽辰」,所以端午也叫「端陽」。

午,古人與「五」通用,故端午、端五同義。還有一種說法,因唐太宗的生日是八月初五日,為了避諱,改五為午,從此,端午之稱更加普遍。又因其月日數相同,人們又稱端午節為「重五節」或「重午節」。

6、端午節的習俗一百字

扒龍舟

龍舟一詞,最早見於先秦古書《穆天子傳》卷五:「天子乘鳥舟、龍內舟浮於大沼。」預《容九歌·湘君》中「駕飛龍今北征,邅吾道兮洞庭」,「石瀨淺淺,飛龍兮翩翩」,學者們認為文中記載的「飛龍」即是龍舟。龍舟競渡分為請龍、祭龍神、游龍和收龍等幾個環節。 

扒龍船

龍舟競渡前,先要請龍、祭神。如廣東龍舟,在端午前要從水下起出,祭過神後,安上龍頭、龍尾,再准備競渡。閩、台則往媽祖廟祭拜。

在過去,人們祭祀龍神廟時氣氛很嚴肅,多祈求農業豐收、風調雨順、去邪祟、攘災異、事事如意,也保佑劃船平安。用人們的話說,「圖個吉利」,表達人們內心良好的願望。

扒龍舟歷史悠久,自古流傳,是中國民間傳統水上體育娛樂項目,多是在喜慶節日舉行,是多人集體劃槳競賽。傳出國外後,深受各國人民的喜愛並形成了國際比賽。在湖北的屈原家鄉秭歸,也有祭拜屈原的儀式流傳。

7、端午節的簡介100字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仲夏端午,蒼龍七宿飛升至正南中天,是龍飛天的吉日,即如《易經·乾卦》第五爻的爻辭曰:「飛龍在天」。端午日龍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

其起源涵蓋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學等方面內容,蘊含著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雜揉了多種民俗為一體,節俗內容豐富。扒龍舟與食粽是端午節的兩大禮俗,這兩大禮俗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


(7)端午節的風俗100字擴展資料:

端午節的民間習俗

端午節是中國民間十分盛行的民俗大節,過端午節,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於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

仲夏端午,是飛龍在天的吉日,以扒龍舟形式祭龍是端午節的重要禮俗主題,此俗至今在我國南方沿海一帶仍盛行。此外由陰陽術數及季節時令也衍生出了一系列的端午習俗。根據陰陽術數,午為陽,重午為至陽。古人把端午日午時,三午相重,視為極陽時分,最能辟陰邪。

古人還把端午這天正好逢上夏至看作吉祥的年份,稱為「龍花會」,有「千載難逢龍花會」之說。夏季是陰陽二氣相爭的時節,陽動於上、陰迫於下,午月純陽正氣,為陰邪所懼。

夏季也是一個驅除瘟疫的季度,仲夏端午陽氣旺盛,萬物至此皆盛,是草葯一年裡葯性最強的一天,端午這天採的草葯祛病防疫最為靈驗、有效。


8、端午節的風俗

<

9、端午習俗100字

扒龍舟:

扒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古代龍圖騰祭祀的節儀,乃遺俗也。據《河姆渡遺址第一期發掘報告》稱,早在7000年前,遠古先民已用獨木刳成木舟,並加上木槳劃舟。龍舟最初是用單木舟上雕刻龍形的獨木舟,後來發展為木板製作的龍形船。

扒龍舟歷史悠久,是多人集體劃槳競賽。龍舟競渡分為請龍、祭龍神、游龍和收龍等幾個版塊。龍舟競渡前一般都要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先要請龍、祭神。在端午前要擇吉日從水下起出,祭過神後,安上龍頭、龍尾,再准備競渡。

(9)端午節的風俗100字擴展資料

端午節,本是南方吳越先民創立用於拜祭龍祖、祈福辟邪的節日。因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

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總的來說,端午節起源於上古先民擇「飛龍在天」吉日拜祭龍祖、祈福辟邪,注入夏季時令「祛病防疫"風尚;把端午視為「惡月惡日」起於北方中原,附會紀念屈原等歷史人物紀念內容。

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響廣泛,世界上一些國家和地區也有慶賀端午的活動。2006年5月,國務院將其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自2008年起,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

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准將其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端午節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