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結婚風俗
在韓國朝鮮族的婚禮上,新娘會去抽打新郎的腳底板,據說這樣子是為了驗證新郎的男人魅力和力量。這個行為其實並沒有很特殊的意義,只是成為了當地帶有特色的結婚習俗中的一項,其實也是變相代表了對於新郎新娘結婚的一種美好祝願。在朝鮮族結婚的時候,他們通常有三大步驟,第一就是議婚,第二是大禮,第三是後禮。
議婚,這是先有媒婆給男女兩家提親,如果兩家人都對這種婚姻表示滿意的話,就會再由男方家長向女方家長遞送一份請婚書,女方家長在收到了這封請婚書之後,再通過媒婆回復男方家長。
在男方家長向女方家長遞交出請婚書的同時,還會附上一份“四柱單子”這份單子上面會寫上男方的出生年月日時這4項內容,然後女方會核對男女雙方的生辰八字。如果覺得合適就會確定婚約,如果覺得不合適,便會取消這一樁婚事。婚事成功定下來之後。在有男女雙方的家長在一起商討定下來結婚的日子,自然是需要挑選一個良辰吉日的。大禮,包括“初行”就是指自家前往新娘家附近的臨時停留所。“興趣行婚禮”。到了結婚的這一天,新郎會身穿紗帽冠帶,手上拿著一把傘或者一把扇子,騎著馬帶著婚函,婚函裡面有許婚書,和送給女方的衣服。朝鮮族的婚禮通常都在新娘家中舉行,新郎一行人到了臨時的停留所之後就會稍作休息,到了約定好的時辰之後,再到女方的家中去舉行婚禮,參加婚禮。後禮,新郎在新娘家中舉行婚禮之後,會在新娘家中住上三天之後,然後再和新娘一起返回自己的家裡面,返回的時候新郎依然會騎著他的馬兒,新娘坐著轎子。回到新郎家中之後,兩人會一起拜訪去拜訪親戚們,然後在新郎家中住上三天之後,再陪新娘回娘家去拜訪自己的岳父母。就是在這再次返還新娘家中的時候,村裡的人就會把新郎綁起來,用木棍去抽打新郎的腳板,藉此向新娘的父母討吃喝。
2、朝鮮族的習俗
1、朝鮮族居住以火炕為中心,平時男人盤腿而坐,而婦女坐相一般是雙膝著地的跪式,所以衣著多是寬松式。朝鮮族一般喜著白衣素服,顯示出喜愛清凈樸素的特性,故有白衣民族之稱。
2、朝鮮族居住於北方,又多從事水稻生產,直接影響其主食習慣的形成。在朝鮮族傳統飲食中,稻穀類和蔬菜為基本飲食,菜餚通常以辣為特徵。在日常飲食中,一般以米飯為主食,以菜湯為副食,兼備各種風味小菜。
3、朝鮮族風味小菜以腌、拌為主要形式。朝鮮族很講究腌,各家為腌小菜都備有大小不同的壇缸,腌菜有白菜、蘿卜、纓菜、黃瓜、茄子、大頭菜等,其中以辣白菜最為有名。
4、朝鮮族婚禮按婚儀、納采、納幣和迎親等程序進行。婚儀是父母通過媒人商議好子女婚事,納采為訂婚儀式,納幣是新郎家送彩禮以示對女方家許婚的謝意。迎親則為結婚典禮,這是整個婚禮中最為重要且最隆重的儀式。
5、朝鮮族女裝分上、下裝,上裝則羔利(短衫)多用色彩明快、花紋漂亮的綢緞或紗類縫制,衣襟很短,只及胸部,袖口略瘦,不用紐扣,以前襟的兩個彩色長帶系成蝴蝶形。下裝為寬松式的彩色高腰長裙,它裹在兩三層內衣外,使之更加合身,穿法是先穿裙後穿短衫。
(2)朝鮮結婚風俗擴展資料
朝鮮族聚居的地區,特別是延邊地區,農、林、牧、副、漁業生產全面發展。延邊地區是中國北方著名的水稻之鄉,又是中國主要的烤煙產區之一。延邊黃牛是中國五大地方良種黃牛之一,人參、鹿茸均馳名中外。
1952年9月3日成立吉林延邊朝鮮族自治州,1958年9月15日成立吉林長白朝鮮族自治縣。在延邊,朝鮮族傳統的節日有春節(歲首節)、正月十五、清明、寒食、端午、中秋、冬至等。此外,還有三個家庭節日,即嬰兒誕生一周年,回甲節(六十大壽)、回婚節(結婚六十周年紀念日)。
朝鮮族忌諱人稱「鮮族」;晚輩不能在長輩面前喝酒、吸煙;吸煙時,年輕人不得向老人借火,更不能接火,否則便被認為是一種不敬的行為;與長者同路時,年輕者必須走在長者後面,若有急事非超前不可,須向長者恭敬地說明理由。
3、朝鮮族婚禮風俗
朝鮮族婚禮風俗:
朝鮮族婚俗制度為一夫一妻制。按照傳統習慣,近親、同宗、同姓不婚。「男主外,女主內」是一種普遍習俗。從說媒到結婚要經過六次禮節,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幣」、「請期」和「迎請」。
一、朝鮮族婚禮有哪些流程
朝鮮族的傳統婚禮包括兩方面的內容,那就是新郎婚禮和新娘婚禮。新郎騎馬去迎親,然後在新娘家舉行的婚禮就叫做新郎婚禮,一般按奠雁禮、交拜禮、房合禮、席宴禮等這樣的順序來進行的:
1、奠雁禮
新郎迎親時需要帶一隻彩色模雁去女方家,放到新娘家客房門外的小桌子上,然後把模雁往前輕輕推三次,最後行跪拜禮。雁是雙雙高飛,至死不離的一種鳥類,奠雁象徵新郎新娘像雁永遠不會分離,忠貞的愛。
2、交拜禮
在行了奠雁禮後,新郎、新娘一內一外相互進行跪拜,還要互敬交杯酒。
3、房合禮
交拜禮後,新郎才能進到新娘房間同新娘見面。
4、席宴禮
就是新郎接受婚席。桌上擺滿各種糕餅、糖果和雞、魚、肉、蛋等食物,宴席結束時要上飯上湯,湯底下有3個主熟雞蛋同,新郎吃一兩個熟雞蛋,再留一至兩個給新娘吃。
二、朝鮮族婚禮風俗
1、雞叼紅辣椒寓意早生貴子
在每對朝鮮族新人的婚禮上都有一張很大的桌子,上面擺放著代表各種寓意的食品和水果,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桌子正中有一對嘴裡叼著紅辣椒煮熟的公雞。據說這是隱喻著新婚夫婦早生貴子。除此,桌上還陳設著青松綠竹、栗子、紅棗、糕點。其中,栗子、紅棗也是取「早立子"的諧音,象徵著早生貴子。
2、一口吃下一個雞蛋搶彩頭
在台_上新婚夫婦給雙方父母磕過頭再接受雙方家人的祝福後,交換結婚信物。然後有人從桌案上拿起一碗飯。飯里埋著三個雞蛋,新郎要找出兩個吃下。飯里剩下的一個雞蛋由新娘吃下。每個雞蛋都必須是一口吃進去,寓意是夫婦二人討個好彩頭。
3、當場扔水瓢「斷定」生男生女
現在的朝鮮族婚禮男女雙方在結婚前後所做的准備工作基本是一樣的。最不一樣的就是典禮現場的「扔水瓢」,婚禮上有一個葫蘆水瓢,裡面放著棗、五穀米等物,新郎新娘一起拿起往地 上扔。這個扔水瓢寓意是預測生兒生女。如果水瓢口朝_上就代表生女兒,水瓢翻背瓢朝下則代表會生兒子。
4、朝鮮族習俗有哪些
朝鮮族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很強。很多傳統文化和風俗習慣流傳至今。朝鮮族習俗具體表現在以下幾點:
1、服飾:
朝鮮族喜穿素白衣服,一般為短衣長褲。男子上衣斜襟無扣,用布條打結外加坎肩,下衣褲襠肥大,褲腳系帶。婦女短衣斜襟無鈕扣,以綵帶為結,長裙分纏裙、筒裙(只限婚前)。老年婦女多穿白色長裙,中年婦女多穿纏裙,長及腳跟。年輕婦女的裙幅多為色彩鮮艷的綢緞。近代男子多穿平面白膠鞋,勞動時穿草鞋。女子穿船形膠鞋。現在除節日或民族集會外,朝鮮族基本不穿民族服裝,和漢族已無甚差別。朝鮮族的飲食文化也遠近聞名,朝鮮族的主食一般以米飯、打糕、冷麵為主,朝鮮族的鐵鍋與漢族的蒸飯的鐵鍋有所不同,它口小,內大,所蒸出的米飯味道純正。打糕是用糯米蒸熟以後,經過反復錘打而成,吃起來柔韌可口。朝鮮族冷麵多為夏季食用,冷麵所用的原料為蕎麥粉、麵粉和澱粉按一定比例和勻,經過手工機械壓制到沸水裡煮熟,然後放以冷水裡浸泡,食用時放到特製的冷麵湯,然後加辣椒沫、牛肉片、煮熟的雞蛋、黃瓜絲等,可根據自己的口味挑選,吃起來,涼爽可口,特別受到女性的歡迎。
2、美食:
朝鮮族的菜餚多以涼拌和泡漬的為主。朝鮮族泡菜家喻戶曉。所用的原料多種多樣,幾乎無所不有,常見的有桔梗、薇菜、蕨菜、海帶、蘿卜、大白菜、黃瓜等等,泡製時所用的佐料主要有姜沫、蒜泥、辣椒沫、鹽、味精等。朝鮮族泡菜是遊客餐桌上最受歡迎的菜餚,傳統的朝鮮族人愛吃狗肉,做法獨特是宴請客人必備的一道菜。狗肉湯、醬湯、鰱魚湯、水豆腐、明太魚、朝鮮族包飯、朝鮮族燒烤、用糯米釀制的朝鮮族米酒都頗具民族特色,讓人回味無窮。朝鮮族以為米飯為主,多為大米飯、二米飯,湯每餐必備,尤喜喝大醬湯。狗肉是朝鮮族喜吃的肉食之一,除婚喪及節日不吃狗肉外,其他季節都可吃狗肉。朝鮮族飲具器皿別具風格,一般一灶兩鍋,其鍋邦深底闊,特別鐵蓋,便於燜飯,但炒菜不便。一般是一鍋飯、一鍋湯。桌中間一盆飯,一人一匙,並備有涼水。
3、居住:
多居馬尾式住宅,建於近水源方便之處。房屋以木搭架,用拉哈辮抹泥為牆,屋頂四面坡,用稻草覆蓋。每房有四扇或五扇門(同時也是窗),室內通屋為炕,進屋脫鞋,盤腿而坐。農村在房屋東端室內養一頭大黃牛,院內放牛車及搗米用的杵臼。近年朝鮮族已發生變化,磚瓦結構的住宅日益增多,民族風格的室內設計日漸減少,一切向現代化發展。
4、喪葬:
先將屍體頭向西抬到七星板上,放在屋裡擺上供品,這時趕制壽衣。家人與近親穿好喪服,男子戴麻制喪帽,女戴麻制喪圈。靈柩放三天、五天、七天、九天不等。吊喪者向遺體三叩首,同時帶去禮物。出殯前給死者擦身換衣,並把屍體用麻布捆三處入棺。下葬時家屬抬著死者的靈柩,放在挖好的墓穴里掩埋,直系親屬對死者要連祭三年。近年移風易俗,也出現了深葬,火化等。
5、禮儀:
朝鮮族禮節很嚴。晚輩對長輩說話必須用敬語;平輩之間初次見面也要用敬語;與長者同路時,年輕者必須走在長者後面;路遇認識的長者,要問安讓路;就餐時給老人擺單人桌,父子不同席,兒媳恭順地侍候,待老人吃完,全家才能就餐;晚輩不能在長輩面前喝酒,席間若無法迴避時,年輕人應舉杯背席而飲;年輕人不能在老人面前吸煙,不能借火,更不能和老人對火。
6、婚姻:
朝鮮族青年男女在共同的勞動或學習中,產生愛情慾訂婚時,必須先向各自的老人表明心意,以後,由男方父母帶兒子去女方家求婚。如女方父母拒見,則預示婚事不諧。如雙方老人見面,男女青年則可旁聽,說明婚事有成功希望。如雙方父母議妥,則男青年需先向婦方父母叩頭,然後,女青年再向男方父母叩頭。男女青年還必須明確表示願意贍養雙方老人,到此,親事即告訂妥。
傳統的朝鮮民族民居鄉土氣息濃郁,一般是稻草屋頂,朝鮮族大炕、木筒煙囪。大多數朝鮮族聚集區,主要的農作物為水稻,因此他們就地取材,用稻草蓋屋頂,又隔雨,又保暖,經濟實惠。傳統的朝鮮族的服飾以婦女穿的高麗裙最為獨特。朝鮮族民族音樂,民族歌舞,獨具風格,它們多半反映勞動和豐收的歡樂的場面和青年男女之間的愛情。在歷史上出現了很多朝鮮族歌唱家和藝術家。朝鮮語是他們的民族語言。
5、朝鮮族婚禮上都有什麼習俗?
朝鮮族婚禮中國的朝鮮族是17世紀末到19世紀中葉,陸續從鄰國朝鮮遷來。在吉林省延邊和東北各地定居。由於歷史上朝鮮族和漢族長期友好往來,所以朝鮮族的風俗習慣,除保持了原有的文化傳統外,也受到漢族文化的影響。甚至在婚俗方面漢族有些早巳廢止了的婚俗,在朝鮮族近代婚俗中仍然保留著。如漢族原來實行的「六禮」習俗,在朝鮮族中常常被安排得井井有條,嚴格認真地執行。朝鮮族十分重視人生儀禮中的冠、婚、喪、葬四大儀禮。青年男女只有舉行過冠笄之禮後,才可以選擇配偶。托媒說親也嚴格按納彩、問名、納吉、納幣(納征)、請期、親迎六禮程序進行。親迎時的儀禮先在女家舉行。朝鮮族舉行婚禮時,新郎要身穿禮服,接受囑咐,辭別父母,親自騎馬到女方家去迎親。一路上,有一位手捧雙雁的「雁使」,走在迎親隊伍的最前邊。迎親者到了新娘家,要舉行一系列儀式。其中有一項儀式是在「新郎房」前舉行的。通往「新郎房」的路上鋪著毯子,伴郎交給新郎一把系有白綢子的扇子,雁夫將木雁放在毯子上,要求新郎用扇子把木雁推向台階。如果不小心推翻了木雁,就會受到人們的譏笑。朝鮮族的推雁儀式和六禮習俗一樣,是一種古俗。它用象徵儀式,祝新郎新娘像大雁一樣白頭偕老。中國朝鮮族中向來有「南婚北喪」的說法。南,指「南道人」。即從朝鮮南部遷來的人;北,指「北道人」,即從朝鮮北方遷來的人。南道人多居住在中國的遼寧省和黑龍江一帶,北道人多居住在吉林省延邊一帶。南婚,是指南送人注重婚禮,儀式繁雜而隆重。現在朝鮮族婚禮中,女嫁男娶同時進行。但在過去則不然。在男道人的婚裕中,新郎要先嫁到新娘家,等過了一段時間後,再把新娘娶回家。朝鮮語稱這種婚份為「罕孔納得里」《三國志)載:「高句麗人,其俗做婚姻,言語已定,女家做小屋於大屋後,名『婚室』。昏暮至女家戶外,自名跪拜,乞得就女宿。如是者三。女父母乃聽使就小屋中宿。傍頓錢帛。至生子已大,乃將婦歸家。」這就是說,「罕孔納得里」是一種「兩次婚」婚俗。即先過「從妻居」生活,後過「從夫居」生活。但它和雲南省布朗族的「兩次婚」不同。布朗族的兩次婚,是古老的「不落夫家」習俗的一種表現,即婚禮後新娘返回母家長期居住,等過了幾年或生了第一個孩子後再回婆家居住,回來時要舉行婚禮。而朝鮮族的「罕孔納得里」則是「從妻居」和「從夫居」婚俗的一種復合形式。「罕孔納得里」婚禮要舉行兩次。第一次是「男家嫁兒,女家迎婿」。婚禮主要在女方家舉行。屆時新郎穿禮服騎馬前往女家,下馬後在臨時安排的婚室休息。舉行婚禮時,新郎腳踏涼席步入禮廳,新娘則由她的哥哥抱入禮廳。新郎新娘會齊後,互相對拜。婚後第三天,新郎返回自己家中。過半個月,新娘家派人將新郎接回,從此長期和妻子生活。第二次是過幾個月或一年之後,新郎要把新娘娶回家去。這次只設大席而不舉行婚禮。新娘拜見公婆、叔母及大小叔姑、從此常住婆家。中國的朝鮮族是一個十分注重禮節的民族,婚禮禮節往往十分煩瑣。定婚時,雙方父母在女家見面,相互發表意見。最後由雙方父母確定婚姻關系。否則不管青年男女之間關系多好,也不於承認。定婚後,接著舉行「小婚禮」。男家准備豐盛的食品,並帶著送給未來兒媳婦的衣物到女家。女方家也准備食物招待。男女雙方的近親們都歡聚在一起,有說有笑,氣氛十分融洽。在這種場合,雙方父母都要對自己的子女說些謙虛的話。如女方父母說:「我家的姑娘還小,不懂事,今後就拜託你們了。」男方父母則在女方父母面前發誓,要好好照顧兒媳婦。在這樣的小婚禮上,雙方父母高興地確定婚禮日期。
6、朝鮮人結婚特別講究門當戶對,這和他們的社會習俗有多大的關系?
大家都知道中國擁有著幾千年的歷史文化,也傳承了很多傳統文化習俗下來。其中有優秀的傳統文化,也有不好的傳統文化。其中有一樣就是講究門當戶對,回想有多少經典的愛情故事都是因為這個門當戶對所以才分開的。不僅是古代的中國一直是這樣講究的,到現在,還是會有很多人都是這樣的觀念。
有人會說這是物質,愛情不能拿金錢衡量。而且還有些人會拿其他國家跟中國作比較,覺得別的國家都不會有這樣的觀念。但是其實很多國家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想法的,不管是在哪裡。就拿鄰居朝鮮來說,大家可能就會覺得朝鮮這個國家的姑娘都很淳樸,不會拿這樣的觀念來衡量愛情。
但是其實大錯特錯,朝鮮人結婚特別特別講究門當戶對。在這一點上簡直不亞於中國人,還要比中國人還要講究。現在的朝鮮女生找對象的話,一般標准都是收入高而且還要要求長得帥又有一點勢力的才行。這樣看來,真的是不管在哪裡,高富帥都是大家所追求的對象標准。但是實際上來講的話,朝鮮的經濟相對來說很落後。
所以所謂的門當戶對不會特別難找到,因為大家的經濟水平都差不多。而且門當戶對不管是對於朝鮮人還是哪裡的人來說都很重要的,既然大家都一直流傳下來這個說法,那麼這個說法肯定具有一定依據的。門當戶對的人更加容易有共同話題和追求,那麼在一起就會減少很多摩擦,所以朝鮮人都很講究門當戶對。
7、朝鮮族婚禮怎麼舉行
朝鮮族的婚禮(女方版)
結婚當天,新娘很早就去化妝了。化完妝以後在家裡等候新郎來娶。
新郎也是早早地起床。吃完早餐,整理好形象以後,新郎的父親好像要為新郎繫上領帶,穿上西服。這時,伴郎和攝影師也會來到新郎家中。我因為是外地的,所以一切都在賓館的房間里進行。
朝鮮族對伴郎伴娘的要求跟漢族的不一樣。漢族一般好像是未婚男女來充當伴郎伴娘;朝鮮族則是結過婚,家庭幸福,並且生了男孩的人來充當伴郎伴娘。
另外根據朝鮮族的習俗,新郎要准備好一個箱子,名字叫「�9�7�3�2�6�5(大長函)」。裡面一般放上毯子,衣服,針線盒,給新娘的禮物(比如項鏈),結婚證,存摺等。這些東西象徵今後夫妻共同生活的日常用品。大長函裝好後還要用一塊紅布包起來。據說以前新郎是要自己背著這個箱子到新娘家去娶親的。現在則是由伴郎提著,新郎就輕鬆了,呵呵。迎親 接下來就是新郎和伴郎等人坐著黑色豪華轎車去新娘家裡娶親。到了新娘家裡以後,會有一些小朋友出來「堵路」,這個環節叫做 「�8�3�1�7(路費)」。所以新郎需要事先准備好一些10塊錢,到時候給每個堵路的人幾張,有時候給得少了別人還不肯讓路,只好再多給幾張。為了娶老婆,這點小困難算不了什麼。在新娘家門口等得心急如焚,海枯石爛,最後總算可以進門了。進門前,新娘的母親和一些女親戚會穿著韓服在門口跳舞,以表示對新郎的歡迎。新郎進門後,先要先把大長函交給新娘的父母。然後跪在新娘父母面前,當著他們的面把紅布拆開,並且把箱子裡面的東西一樣一樣拿出來給他們解釋。項鏈也要拿出來並且當場給新娘戴上。還要說一些諸如要讓新娘快樂之類的話,以安撫岳父岳母。順便說一下,這時新娘穿的是婚紗,新娘的母親穿的是韓服,新郎和新娘的父親則穿西服。朝鮮族新娘 接著新郎還要拿出准備好的兩個裝好錢信封給新娘的父母一人一個,這兩個信封的內容就叫「�3�5�7�3(哺乳費),意思是感謝新娘父母對新娘的養育之恩。具體金額保密。然後伴郎伴娘他們會跟新郎握手,表示對他的祝賀。新娘則是淚眼汪汪地給家人和親戚擁抱告別。就這樣,新娘就要出門了。新郎需要把新娘抱到轎車里。然後轎車以及後面的尾車就浩浩盪盪地從新娘家門前出發了。婚車開到延吉的金達萊廣場,到這里主要是為了拍一些外景以及紀念照。大概一個小時不到,拍攝完畢,車隊就向舉辦婚禮的飯店進發。我們這次選在「世紀大廈」,當天這里有很多對新人在這里舉行婚禮,都是朝鮮族的。車子到了飯店門口以後,據說新郎的父母等人還要在新娘的車外面跳舞,直到新娘高興為止才肯下車。不過我父母不是朝鮮族的,也不會跳舞,所以新娘就主動下來了。在飯店裡的儀式跟日本比較接近。入席前有人接待,一邊寫「男方」,一邊寫「女方」。男女雙方的客人們都在這里送禮,簽名。
等客人們基本上都入席後,新郎新娘就在鮮花,掌聲和音樂聲中入場了。然後是新郎新娘交換戒指和禮物。新娘這次的禮物是手錶。接下來司儀會要求新郎親新娘,還會讓新郎當眾表白。這時新郎就要雙手拿著麥克風,拿出董存瑞炸碉堡或者是《勇敢的心》裡面「Freedom!」的氣魄來大聲說「�2�7�0�3�6�1 �1�7�9�6�6�7!」(安美賢,我愛你)。 接著要給雙方父母「�3�1(叩頭)」,先給岳父岳母叩頭,說請他們放心之類的話。新娘的父親也會對新郎說一些祝福的話。然後是新娘給新郎的父母叩頭,說以後會好好孝敬他們之類的話,這個時候新郎的父母也要說一些囑咐和祝福的話。 接下來就是「抱新娘」了。新郎要抱著新娘繞會場走一圈。新娘還比較輕,所以我很輕松的就抱著新娘走了一圈。如果新娘稍微胖一點的話,附近新郎就要天天鍛煉肌肉了。 跟日本的婚禮一樣,新郎新娘有一個自己的長形桌子,叫「�4�1�8�9�1�8(新婚桌) 」。那個桌子上的東西都是為新郎新娘准備的,所以錢也是新娘新郎家各出一半。新郎抱新娘走了一圈以後就回到新婚桌上。這時新娘的椅子上要放上一小袋紅豆,不知道有什麼寓意。伴娘和伴郎分別坐在新娘和新郎邊上。
8、朝鮮族的民風民俗
朝鮮族喜穿素白衣服,一般為短衣長褲。男子上衣斜襟無扣,用布條打結外加坎肩,下衣褲襠肥大,褲腳系帶。婦女短衣斜襟無鈕扣,以綵帶為結,長裙分纏裙、筒裙(只限婚前)。
老年婦女多穿白色長裙,中年婦女多穿纏裙,長及腳跟。年輕婦女的裙幅多為色彩鮮艷的綢緞。近代男子多穿平面白膠鞋,勞動時穿草鞋。女子穿船形膠鞋。現在除節日或民族集會外,朝鮮族基本不穿民族服裝,和漢族已無甚差別。
禮儀風俗
朝鮮族禮節很嚴。晚輩對長輩說話必須用敬語;平輩之間初次見面也要用敬語;與長者同路時,年輕者必須走在長者後面;路遇認識的長者,要問安讓路;就餐時給老人擺單人桌,父子不同席,兒媳恭順地侍候,待老人吃完,全家才能就餐;晚輩不能在長輩面前喝酒,席間若無法迴避時,年輕人應舉杯背席而飲;年輕人不能在老人面前吸煙,不能借火,更不能和老人對火。
婚姻風俗
朝鮮族青年男女在共同的勞動或學習中,產生愛情慾訂婚時,必須先向各自的老人表明心意,以後,由男方父母帶兒子去女方家求婚。如女方父母拒見,則預示婚事不諧。如雙方老人見面,男女青年則可旁聽,說明婚事有成功希望。如雙方父母議妥,則男青年需先向婦方父母叩頭,然後,女青年再向男方父母叩頭。男女青年還必須明確表示願意贍養雙方老人,到此,親事即告訂妥。
(8)朝鮮結婚風俗擴展資料
朝鮮族是中國的一個少數民族,居住在中國東北部,特別是在吉林、黑龍江、遼寧。朝鮮族主要的農作物為水稻,民族節日有歲首節、上元節、寒食節、秋夕節等,傳統朝鮮族舞蹈有刀舞、長鼓舞、龍鼓舞、農樂舞等。伽椰琴、奚琴、筒簫、長鼓、手鼓是朝鮮族的傳統民族樂器。
建築
朝鮮族居室採用磚石結構,房子的正面開三四扇門,也當作窗戶。開門進屋就是大炕。朝鮮族人所有的家庭活動幾乎都在火炕上完成。室內一般分寢室、客室、廚房和倉房等,每間屋通常用木製拉門隔著,隨時可打通以擴大面積。朝鮮族屋中修大炕同他們勞作密切相關。如今農村的朝鮮族居民們保留大炕,而城鎮的朝鮮族人則改為漢族人的居住方式。
9、朝鮮民族有哪些婚禮習俗?
朝鮮族婚俗中,定婚前,一般也要經過提親、請婚、定吉日、送聘禮等程序。
姑娘和小伙的接觸傳話,需要一個"媒人"。首先,男方家要讓媒人到女方家"看善",與漢族的"相親"相似,如滿意,小伙正式向姑娘求婚,女方若也同意,男方家就往女方送"四柱"。四柱就是在一張紙上寫著姓名和星辰宿象(出生的年月日時)女方再拿姑娘的四柱與之對"穹合"。
所謂"穹合",就是指男女的屬相是否相順而不相剋。如二人生肖相合,女方就經媒人通知男方家,說兩個人的"穹合"相對,男方可"擇日"確定舉行婚禮的日期並送彩禮到女方家,一般要有"青緞"、"紅緞"等。 到了婚期,新郎須由長輩護送親自去迎娶,按規定的時間進到女方家,把帶來的一對木刻的大雁獻上去,比喻今後要像大雁一樣比翼雙飛,永不分離。
隨後舉行"醮禮",女方在正室中央按東西方向合放兩張桌子,中間放青松翠竹,松竹上披青紅線;桌兩邊放上木雁,擺上酒食,在主禮者引導下,西邊的新郎向對面的新娘敬酒,新娘謝拜回敬。
接著,新郎入上房接受女方為他准備的"大桌",上擺魚肉、水果、糕餅、糖果之類食品,在接愛"大桌"時,新郎要正襟危坐,不苟言笑,並且說一些禮讓雙親和賓客的話,以免失禮。這個程序之後,新郎才可騎馬領轎娶回新娘。 六十年金婚溫舊夢
朝鮮族還有一種特殊的婚禮,稱為"歸婚禮",如果一對夫妻結婚六十周年依然健在,且子女中無人夭折,同時擁有孫子孫女,就可進行歸婚禮。
婚禮上,兩人必須穿上結婚時穿過的禮服,其隆重程度不亞於年青人,這天,子女、親戚按輩份遠近,年齡大小依次向老兩口敬酒並跪拜以示祝福。隨後,幸福的兩位老人坐上一輛婚車,繞村一周,左鄰右舍,男女老幼紛紛前來祝福,祝福他們健康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