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市風俗
1、岳陽的端午節習俗
農歷五月初五日,俗稱「端節」、「蒲節」、「菖節」,是民間一年中第二個大節日,十分隆重。有「五月五日午,天師騎艾虎,赤口釘上壁,蟲蛇入地府」,「牛歇穀雨馬歇夏,人不歇端陽逗人罵」等諺語。端午賽龍舟久盛不衰。五月十五日俗稱「大端午節」,但不如端午節隆重。
岳陽縣四鄉農民,端午節清晨起床,各家各戶放牛出欄,讓其吃飽後牽回欄,一天不讓外出,說是端陽中午有瘴氣,牛吃了草會染病。另外,還有在牛右角系紅布條,左角系艾葉的習俗,說是可以消災驅邪。
此外,端午節還有喝雄黃酒、吃粽子、劃龍舟等習俗
2、岳陽春節的習俗
「百里魚、團年飯」岳陽過年風俗
岳陽地區俗稱"過年",風俗大體同祖國各地相同,除殺專雞、鴨、放鞭炮、貼屬春聯外,在臘月三十日吃"團年飯",十分豐富。十二大碗中必有魚這個菜,顯示吉祥有餘之意。解放前,一些地區魚較少,為了有"百里魚"這個菜,用木頭雕刻一個"百里魚",放在盆中,撒上蔥花,象真魚一般。人們極重視團年飯,外出的人在千里迢迢往家裡趕,家裡人等了又等。吃團年飯,要關著門,意在不讓財寶跑了。飯後放上一掛鞭炮,表示已吃過了年飯,人們可以走動往來了。
3、岳陽風俗作文
在岳陽民間,有很多群眾喜聞樂見的民俗藝術,如臨湘的舞天獅、汨羅的「扎故事」、華容的蚌殼戲等。 春節 岳陽地區俗稱「過年」,風俗大體同祖國各地相同, 除殺雞鴨、放鞭炮、貼春聯外,在臘月三十日吃″團年飯″,十分豐富。十二大碗中必有魚這個菜,顯示吉祥有餘之意。解放前,一些地區魚較少,為了有「百里魚」這個菜,用木頭雕刻一個「百里魚」,放在盆中,撒上蔥花,像真魚一般。人們極重視團年飯,外出的人在千里迢迢往家裡趕,家裡人等了又等。吃團年飯,要關著門,意在不讓財寶跑了。飯後放上一掛鞭炮, 表示已吃過了年飯,人們可以走動往來了。
4、岳陽結婚風俗中,親朋們送上更多的禮品與祝福,岳陽結婚風俗還有哪些呢?
1、婚禮前天下午,男方家帶管家來與女方碰面,商議當天結婚細節。2、婚禮前天下午,新娘的妹妹要去新郎家貼窗花,收禮金。3、結婚當天,迎娶,又叫“迎親”、“娶媳婦”,等於“六禮”中的“親迎”。通常是由新郎親自到女家迎娶新娘。新郎大早來女方家娶親,車隊要繞圈城行走,不可走回頭路。4、新娘妝畢,要懷揣一方小鏡子,以“避“凶光。等待迎娶,同時要將准備的糕餅吃下。
5、湖南嶽陽的民風民俗?
岳陽民俗風情:洞庭湖船俗、漁俗先從船俗說起吧。船在水鄉,猶如馬在草原上一樣,是不可須臾離開的。在洞庭湖水鄉(含湘、資、沉、澧尾閻),人們勞作、出門、祭祀、娛樂以及人們的衣、食、注行都與船關聯。千百年來,水鄉人們在生產勞動和日常生活中形成了許多的船俗。這里擇其要者略述一些。舊時在洞庭湖行船,人們不管是上山間還是下江湖,都有行船規矩——傳承習俗:開船敬菩薩,上船繞船頭,說話避禁忌,睡覺分高低。而且,從造船到開船,不管是平常日還是廟會日,人們都要敬神靈。這自然是把水上風險的避免寄託於冥冥之中的神靈。所以,敬神是船民習俗中的首要事情。自然,要說明的是,楊泅將軍的神跡遠非湖南長沙一帶而已,在長江沿線乃至黃河流域不少地方都有過他斬孽龍的業績。可見楊泅將軍是中國之水神也。限於篇幅,洞庭湖船家供奉著的魯班先師、趙公元帥及水母娘娘、魏公菩薩等神靈,只好割愛略去。總之,作為南楚故地的洞庭湖船民們供奉的菩薩遠非一尊,而是多神;各種被敬奉的神靈,都有各自的來由和功能;這些體現出楚地「重淫祀」的特點。除了各自供奉、分散敬神以外,洞庭湖畔舊時還有好些祭祖廟會。諸如有洞庭宮廟會、江神廟會、將軍廟會、平浪宮廟會等等。這些廟會系民間組織的活動,由船民們推選為人正派者管理,籌劃,負責的人稱為「首士」。比如洞庭宮廟會。長沙、岳陽等地舊時習俗,農歷二月初八為「洞庭菩薩出行』舊。出行時,以幾十面大三角紅旗為前導,緊接著是數十個銑手,由32人拾著紅漆大轎,轎上端坐著「洞庭王爺菩薩」;前後有十餘條「護駕神龍」在翻騰起舞,火銃齊鳴,響聲震天;人們敲鑼擊鼓;沿湖(河)船家及沿岸居民,設案焚香、鳴放鞭炮。廟會連續舉行三天(從二月初七到初九),以「出行」那天最為熱鬧。又如將軍廟會。楊泅將軍「出行」在農歷二月十二日,規模沒有「洞庭王爺菩薩出行」那麼大。所以,民間口諺說:「一號菩薩(按,指洞庭王爺)打號鑼,楊泅菩薩打盪鑼(小鑼)。」廟會期間,除了菩薩「出行」以外,還有行當戲。當地的各行各業都要給洞庭王爺、楊泅將軍等菩薩送「戲」。另外,在這些菩薩的生日里,還有分別辦「生日酒」。每年農歷九月十二和九月二十八,人們分別替洞庭王爺、楊泅將軍過「生日」。「首士」收錢集資給菩薩辦祭祀酒席,稱為「生日酒」,也叫「還神願」。在開船或者途中遇到阻灘風險時,要在船頭灑米,並且一路行船一路唱歌:益陽開船望瀏公,清水塘下走順風。沙頭羊角抬頭看,毛角先生八字靈。姑嫂二人拜關公,白馬頭上妄虱子。鈴子(臨資)一響到蘆林,船到蘆林往前看,蘆林底下白花灘。白花灘上走不遠,青竹雲田磊石山。鹿角城陵礬下水,上頭毛伍石頭關。嘉魚桃洲金口湖,黃鶴樓中玉笛吹得樂悠悠。這首船歌唱的是從益陽至漢口船過洞庭湖和湘江、長江沿途的地名和灘名。船民們對每個險灘都很熟悉,而且皆能唱灘歌。船到臨資口便進入洞庭湖。過了六角,在魚骨廟敬了白礬將軍菩薩,經銅澤湖下岳陽。船民唱道:六角下有銅澤湖,湖中有個寶塔洲。寶塔尖尖齊天頂,此去便是萬壽湖。萬壽湖有個龍虎嘴,面對君山泛大水。平日無風三尺浪,浪頭勝過大山堆。船要乘風破浪筆直走,好到岳陽樓上去乾杯!這首膾炙人口的湘北「五句歌」(每段五句,第五句更奇),描繪的雖是悲慘的生活,但抒發的卻是昂揚的鬥志(充滿著與天斗、與地斗和與人斗的激昂情緒),十分可貴。漁家姑娘,三五幾個坐在湖州柳樹下織漁網,輕輕唱起《十二月織網歌》:「……十二月織網又一年,一年辛苦一年酸。金梭穿斷銀梭線,織網千張沒得錢。漁霸強征淚漣漣,奴與漁郎不團圓。」同樣是凄楚悲涼,催人淚下的。
6、岳陽春節習俗
地處洞庭湖畔的岳陽,春節習俗很多,除了過春節貼對聯、放爆竹、守歲外,還有地方特色的年俗。
春節掃塵,又叫「撣塵」 。岳陽民間流傳大年初一不能動掃帚,怕掃掉財喜的習俗。就在臘月二十五,撣塵掃房土;臘月二十七,里外洗一洗;臘月二十八,家什擦一擦;臘月二十九,雜土都搬走,意在乾乾凈凈地過年。
大年初一不出門!!春節為一歲之首,人稱「大年初一」,為事事求吉利,大慶大喜之日。民間拜年,講究先親後友,素有「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街坊」的俗規。部分地方,初一有上山拜祖墳的習俗。平江等地,晚上不興拜年,因拜悼(悼唁亡人)多在晚上,不吉利。初五稱「五窮日」,此日一般不拜年,尤忌女婿到岳家拜年,有「郎拜五窮,越拜越窮」之說。拜年最遲到正月十五,此後,稱「拜遲年」。在城區,這些規矩逐漸淡化。機關單位興團拜,家戶之間以電話、簡訊息拜年逐漸成風。
舊俗初一忌曬衣,忌掃地、挑水,忌不吉利的言行。不借錢物,不討債,甚至忌吃葯,忌出門第一個碰到女人等等。近幾十年來,這些忌諱逐漸消除。
湖南大部分地方過年的習俗大同小異,除了湘西和一些少數民族地區,岳陽,在冬至那天一般要殺年豬,大年三十一般是不出門的,初一就一定要走親戚,而且一定要送禮,不管你去哪家,這是人家很在意的。
不過可惜的是現在這些習俗基本都沒有了,全國各地過年都差不多,沒什麼意思了,還是小時候過年有意思些。現在過年,形式都簡單化了,根本不如以前了,一直沒變的就是一家人圍著火爐看著春晚。
7、岳陽過春節有哪些習俗?
春節的習俗 春節是我國一個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習俗後來逐漸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寫有「守歲」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直到今天,人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迎新。 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 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隨著時間的推移,爆竹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品種花色也日見繁多,每逢重大節日及喜事慶典,及婚嫁、建房、開業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慶賀,圖個吉利。現在,湖南瀏陽,廣東佛山和東堯,江西的宜春和萍鄉、浙江溫州等地區是我國著名的花炮之鄉,生產的爆竹花色多,品質高,不僅暢銷全國,而且還遠銷世界。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幹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由於登門拜年費時費力,後來一些上層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貼相互投賀,由此發展出來後來的「賀年片」。 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准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床腳,此記載見於《燕京歲時記》;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現在長輩為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 春節食俗 在古代的農業社會里,大約自臘月初八以後,家庭主婦們就要忙著張羅過年的食品了。因為腌制臘味所需的時間較長,所以必須盡早准備,我國許多省份都有腌臘味的習俗,其中又以廣東省的臘味最為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徵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異。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黃米製成的紅棗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則喜歡在年糕中加入大棗、小紅豆及綠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內蒙古等地,過年時習慣吃黃米粉油炸年糕,有的還包上豆沙、棗泥等餡,山東人則用黃米、紅棗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乾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則甜咸兼具,例如蘇州及寧波的年糕,以粳米製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還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湯。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豬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細,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離家在外的遊子都要不遠千里萬里趕回家來,全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過年,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餃子皮,再用皮包上餡,餡的內容是五花八門,各種肉、蛋、海鮮、時令蔬菜等都可入餡,正統的餃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撈起後以調有醋、蒜末、香油的醬油為佐料沾著吃。也有炸餃子、烙餃子(鍋貼)等吃法。因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餃子象徵團聚合歡;又取更歲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餃子因為形似元寶,過年時吃餃子,也帶有「招財進寶」的吉祥含義。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餃子,話新春,其樂融融。
8、湖南省岳陽市有給小孩大辦生日宴席的風俗習慣嗎?
岳陽有給小孩大辦生日宴席的風俗習慣,尤其是農村。
小孩生日宴席通常有三種
1、滿月酒 即小孩出生時間為剛滿1個月
2、滿歲酒 即小孩1歲生日那天辦酒席
3、12歲酒 即小孩12歲生日那天辦酒席
大多數人們,滿月酒和滿歲酒會二選一辦理。但自家對外人情較少者,這兩個酒席也會全部辦。
9、湖南嶽陽結婚的風俗
婚 嫁
傳統婚嫁,憑父母之命,媒約之言,重早婚。嫁要有六個禮:
納 彩:媒人提親,經女方同意,男方備彩禮相親,表示求婚之意。
問生辰:女方出「八字」,男方請算命先生「合八字」。
納 吉:男方納禮完聘,即可訂婚。
納 征:訂婚後,結婚前男方向女方「過大禮」,用台盒送食品、衣物、首飾等。女方可用衣、帽、鞋等作回禮。
請 期:男方用紅帖書婚期,徵求女方同意。
迎 親:新娘出嫁坐紅轎(再婚的坐青布轎),結婚先一天的晚上男方行鬧轎禮,新郎穿禮服坐於轎內,由四人抬著搖晃。在轎內轎外用醋澆在燒紅的卵石上,以示盪滌污穢之意。新娘坐紅轎到男家,首先在大門口停放,打火罐。西鄉則要行「攔門禮」,禮畢,引新娘下轎入室,然後舉行婚禮,拜天地,拜祖宗,新郎新娘互拜。拜堂後分大小,拜長輩,然後入洞房吃交杯茶。晚間鬧洞房,要吃抬茶,說贊嘆詞。婚後第三天新郎偕新娘去岳家,謂三朝回門,也有春節回門的。民國時期,縣城還流行文明婚禮。
解放後,貫徹執行婚姻法,男女自由戀愛結婚。不講聘禮,不講嫁妝。婚前男女雙方同至當地政府進行婚姻登記,領取結婚證書,之後舉行簡單的結婚儀式,以糖果、水酒招待客人。50年代開始,機關單位舉行集體結婚儀式,後又興旅遊結婚。80年代以後,舊有的婚嫁習俗又開始抬頭。
生 育
嬰兒出生,合家歡喜。先要往孩子的外婆家報喜。報喜時,鳴放鞭炮,贈送禮物,生男孩送雄雞,生女孩送雌雞。嬰兒出生的第三天,要用紫蘇、檀樹嫩巔和雞殼(完整的)煎水,為其洗澡,謂之「洗三朝」。洗完後,由負責洗澡的女人抱去敬祖宗,以示添丁告祖。嬰兒三朝、滿月、周歲均設宴慶賀。舊時婦女生小孩後,一個月不出門,用植物煮食乾菜,謂之「坐月」。滿月後去娘家,謂之出月。平江縣境有拜逢生乾爹的習俗,嬰兒出生後,第一個外人來家,即稱他為逢生干爺,一定要留坐,待如上賓,特別要敬以茶水。據說,逢生乾爹喝茶多,嬰兒母親的乳汗就多。
壽 誕
人滿60歲為甲。花甲後每添10歲稱大壽期。兒孫要為長輩為酒席祝壽,俗稱做壽或做生。出嫁女送綉花鞋和壽面、壽桃、壽糕、壽餅等禮物。壽日,「壽星」上坐,兒、孫輩挨次行三叩首禮,謂之拜壽。解放後,拜壽儀式減少,辦壽酒卻不少。
喪 葬
殯葬舊俗 病人彌留之際,親屬圍立床前,停止呼吸後,即焚化紙扎的轎子和轎夫。子女跪於床前燒火紙錢(稱「燒見面禮」),然後浴屍,「裝襯」。即日發「訃聞」,設靈堂,死者入棺,叫「入殮」。親人穿孝服,舉哀守靈。親友弔唁(俗稱燒香)。在此期間請僧侶做道場。道場結束後,「化財」(燒靈屋),然後吹吹打打送葬(也有先送葬,後散道場的)。東北鄉、西鄉一帶,人滿五十歲後就「砌壙」,人死後將靈柩推進去封好道口就安葬完畢。其他地方都是臨時擇地安葬,大都在三、五年後要改葬(俗稱改墳)。父母去世,兒、媳穿麻衣,麻鞋(草鞋),戴草箍、腰系草繩,以棉花它塞耳。父喪扶竹杖,母喪扶桐杖。未嫁女兒穿麻衣、半麻鞋。夫亡,妻穿白衣,著白鞋;妻亡,夫亦同。其他親屬穿白衣、半白鞋。喪事結束後除孝服。 ]
殯葬改革 解放後殯儀逐漸簡化,人死即殮入,設靈堂,開追悼會。然後出柩、送葬。70年代後,開始有人送死者遺體至長沙火化的。80年代後,為死者做道場之風又開始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