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左權縣風俗名俗

左權縣風俗名俗

發布時間: 2022-09-03 00:05:03

1、左權小花戲的起源傳說

小花戲的起源,迄今未找到有據的文字記載,因此,只能從以下幾個方面提供一些考證資料。
舊《遼州志》載:每逢元宵佳節,街巷門首均張燈壘火;晚上,村中男女在「社火」前導下,集隊而行,走遍大街小巷,名曰「走百病」,有消災祈福之意。
明正德年間(1506-1521)的志書在風俗欄目內均書有「社火」一段文字;以後明萬曆,清康熙、雍正、光緒及民國諸版也這樣記載。由此可見,民間「社火」的產生與形成當不晚於明初或更早的宋、元之間。
明末清初,一些村寨「社火」已有二十餘個傳統節目。從這一點看,「社火」的形成當有一個相當長的演變過程。
1940年,晉冀魯豫邊區政府曾組織人員對遼縣社會做了為期一年的調查,其中關於文化方面的報告說:「1937年前,民間結社普遍存在於城鄉,有一村一社的,也有一村數社的。每到元宵節由社首率村民上廟燒香,並組織文、武社火到廟前演出,爾後活動於街頭。」這段資料一方面延續了歷代志書關於「社火」的記載,另一方面指明了「社火」是由「文社火」和「武社火」兩部分組成的。
據民間老藝人王長江(孔家莊村人,生於1909年)講,孔家莊在遼縣鬧「社火」是出了名的,他從小就在村裡扮「社火」,每年演一正月。那時演的節目主要是《瞌睡多》《懷孩》《游花園》《妓女告狀》《鏟菜》等,流傳的有二十幾個,角色分生、旦、丑,都由男孩子扮演,人手彩扇一把,有扭有唱。縣內其他幾位老藝人的回憶與上述大致相同。
小花戲研究資料表明,1937年抗戰開始時,「小花戲」仍稱為「文社火」,保留著有戲劇情節的多本小劇目,除前面講述的幾個外,另有《大娘呀》、《二嬸嬸》、《拐帶》、《送小姨》、《看覓漢》、《旦哥》等,角色分生、旦、丑,著戲裝,基本舞步和扇法各二三十種,主要道具是彩扇、綵綢等。
綜上所述,「小花戲」(即「文社火」)當起源於明初或宋、元之間,形成於清代,在清末盛行於遼縣境內。抗戰時期,「文社火」的稱謂逐步由「小花戲」取代,遼縣易名左權縣後,「小花戲」稱為「左權小花戲」。

2、左權開花調的歷史淵源

左權縣位於太行山主脈西側、山西省東部邊緣,古稱遼州、遼縣,後因紀念犧牲在此的抗日名將而改為左權。左權民歌蘊藏豐富,據《遼州志》載,宋元以來,當地就有「鬧元宵」、「鬧社火」、「鬧紅火」的傳統風俗。歷代民眾不斷創造、傳承,陸續產生了多種民間音樂體裁,如山歌、小調、號子、套曲、小花戲和吹打等,其中以開花調最具代表性。
在這里,不只是植物可以開花,其他東西也可以開花,剪刀可以開花,笤帚可以開花,門塔塔(門塔扣)也可以開花,小椅床(小板凳)可以開花,石頭也可以開花。總之,一切用來作比喻的東西都可以開花。而其比喻一般又都是與點題的下一句有著某種聯系,如:「山葯蛋開花結圪瘩兒,吃蛋親是俺的心肝瓣兒」。「開花調」的風格特點與河曲山曲迥然不同。如果說河曲山曲以其音調高亢、嘹亮、節奏比較自由見長,而開花調則以委婉、清秀,節奏比較規整取勝。
該類民歌屬「山歌體」,因所有唱詞一律以「花」為中心,以「開花」為比興,故稱開花調。更為獨特的是,所謂「花」,不僅有植物之「花」,更有各類日常用具、物品之「花」,如「門搭搭開花撲來來,門外走進哥哥來」、「玻璃開花里外明,遠遠照見俺咯旦兒親」、「油燈燈開花一點明,小酒盅挖米不嫌你窮」等等。

3、山西民歌的左權開花調

左權縣位於太行山主脈西側、山西省東部邊緣,古稱遼州、遼縣,後因紀念犧牲在此的抗日名將而改為左權。左權民歌蘊藏豐富,據《遼州志》載,宋元以來,當地就有鬧元宵、鬧社火、鬧紅火的傳統風俗。歷代民眾不斷創造、傳承,陸續產生了多種民間音樂體裁,如山歌、小調、號子、套曲、小花戲和吹打等,其中以開花調最具代表性。開花調是流行在太行山區(或稱東山區)的一種山歌形式。主要分布於左權、和順、武鄉、襄垣各縣。其中以左權開花調最為出色。因開花調歌詞的上句常xx開花為起興,下句點題,因而當地人把這種形式的山歌統稱開花調。
如果說河曲山曲以其音調高亢、嘹亮、節奏比較自由見長,而開花調則以委婉、清秀,節奏比較規整取勝。開花調構思精巧,
語詞新穎,為廣大民眾所喜聞樂見。此外,歌中用本地方言所構成的襯詞襯句都堪稱一絕,如啊咯呀呀呆、親咯旦兒、親呀咯親呀么呆呀咯獃等,都極好地凸顯了濃厚的地方色彩。在開花調中,不僅植物可以開花,其他東西也可以開花,石頭、笤帚、門搭搭(門搭扣)、窗簾、玻璃……總之,一切用來作比喻的東西都可以開花。而這樣的開花又與下句的主題有著內在的聯系。比如《苦相思》:「山葯蛋開花結疙瘩,圪蛋親是俺知心人。半碗豆子半碗米,端起了飯碗就想起了你。……玻璃開花里外明,遠遠就照見俺圪瘩親。」開花調音調簡潔,深情感人,絕大多數由相互呼應的上下兩個樂句組成,旋律進行以級進七聲性音階為主,間或出現大跳音型,用於表現情緒、情感的起伏跌宕,大大增加了音樂的感染力。自20世紀40年代起,音樂工作者就開始在左權收集記錄民歌,前後歷經半個多世紀,僅收集到的開花調就有百首以上,代表曲目包括《桃花紅,杏花白》、《有了心思慢慢來》、《會哥哥》、《格旦親》、《想親哥》、《土地還家》等。劉改魚、冀愛芳、石占明等都是開花調的優秀傳人。以開花調為代表的左權民歌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曾一度衰微,生態失衡。在廣大民眾和政府主管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傳統歌風日漸恢復,新的傳人相繼出現,為民歌遺產的保護和傳承提供了較好的基礎。

4、山西特色人文風俗

1、山西鑼鼓。山西的鼓品種達數十種,其中代表為山西威風鑼鼓。威風鑼鼓是流行在霍州、洪洞、汾西、臨汾一帶的民間廣場藝術,特色是「威風」:從鑼鼓的配置打法,演奏隊的組織、表演、著裝,都在展示威風。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李世民在霍州大戰劉武周部,擊鼓迎戰,鳴鑼收兵,取得勝利,於是流傳下威風鑼鼓。

2、剪紙。「廣靈窗花」以造型寫實、刻制精巧著稱。原料是一種單一的雪白宣紙,工具是幾把刀刃為斜形的大小不等的刻刀。先用刀刻出剪紙成品,再點染著色。民間巧匠非常講究刀工刻法和著色技藝,採取陰刻為主,陽刻為輔的辦法制出成品。著色時用上好白酒調色,調配較深的顏色可加少量白礬。

3、麵塑。山西民間麵塑主要是對天、地、神的祭祀和祈禱,是生活理想的體現。麵塑在造型意識上,大多是抽象性的、信仰性的、理想性的。供奉天地的叫棗山,祭供灶神的叫飯山、花糕,形制都較大,謂之米面成山。

4、旺火。生旺火是山西北部地區的一種風俗習慣。每逢除夕和元宵節,家家戶戶院落門前都要用大塊煤炭壘成一個塔狀,名曰旺火,以圖吉利。裡面放柴,外面貼上大紅字條,上寫「旺氣沖天」等字。單等午夜十二點,鞭炮齊鳴之時,將旺火點燃。

5、炕圍畫。炕圍畫的形式構成有一套固定的程式。以上下兩組邊道,按照一定的規格布置而形成其主體框架,中間等距離安排以各種畫空。既具完整對稱的裝飾形式,又具簡繁對比的表現內涵。炕上部分是其主體,鍋台畫、灶頭畫、看牆畫是其外延部分。

(4)左權縣風俗名俗擴展資料:

山西又稱「三晉」,古稱河東,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達三千年,被譽為「華夏文明搖籃」,素有「中國古代文化博物館」之稱。柳宗元稱之為「表裡山河」。

5、左權春節作文

我的家鄉在悠久的地方。我們家鄉富有豐富的人文地理,不管是食物、名勝古跡,還有幾個世界文化遺產,如:平遙古城、五台山等等。我以我的家鄉為傲! 生活中有節日,節目中有民俗;風俗使節日代代傳承,節日使生活五彩斑斕。舊時,太原地區月月有節日,而最隆重、最熱鬧,風情最濃厚的要數過年了。因為我們家人口比較多,過年的時候都非常熱鬧。臘八節過後,我們就忙著准備過年了,氣氛一日濃似一日。我們老家有一段諺語:「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趕做活,二十七去趕集,二十八糊貼扎,二十九去打酒,三十日包餃子。」由於我們是北方人特別喜歡吃餃子。除夕的下午,一大家子人就為年夜飯忙活起來了。先把面活好再醒上。這樣的面吃起來才筋道。媽媽和奶奶動作都非常嫻熟,擀麵皮、包餡兒、捏得緊緊得,動作連貫如一,包出來的餃子精美、飽滿,好似一個工藝品,讓人都捨不得吃。我在旁邊看得手癢癢,在我的苦苦哀求下,媽媽才讓我動手。我按圖索驥,學著媽媽的動作:把餡放在麵皮里,把邊捏得緊緊的。啊哈!我人生中自己動手包的第一個餃子出爐啦!不過就是外型比較難看,癟癟的。我不但沒有灰心,一個個做,但還是始終如一。我放棄了,還是哪涼快哪呆著去吧! 我的家鄉也有很多美食。過油肉、火鍋、定襄蒸景,品嘗美食!

6、各地的名俗風情有什麼不同呢?

引言:中國地大物博而且人口眾多,以秦嶺淮河為分界線可以將整個中國分為南方和北方兩大地區。南方人民和北方人民的長相、口音以及性格特點都有不同,在民族風情以及生活習慣、飲食習慣上南北方也大不相同。春節、元宵節、端午節等中國各大傳統節日,南方與北方的民族風情都十分不同,今天跟大家詳細講解一下。

一、南北方春節習俗的差異

春節是中國人民最重視的傳統節日之一,它標志著冬天已經過去,春天來臨,萬物復甦,這個季節是與家人團聚的季節,人們在一起互訴親情,全家團聚。在春節之前必須會過小年,北方的小年是臘月二十三日,而南方的小年是臘月二十四日。小年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民間傳統的習俗上,小年就是要掃塵和祭灶。南方和北方的小年日期差了一天,而這一現象與當時雍正皇帝有關。

二、元宵口味的差異

過完春節之後正月十五就是我國第二大傳統節日元宵節,元宵節到底是吃咸元宵還是甜元宵呢?這個也跟南北方人民不同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有關,南方天氣悶熱又潮濕,人們喜歡從糖中吸取熱量來維持體溫,時間久了吃甜就成了南方人的習慣。南方人在吃元宵的時候喜歡用芝麻紅糖等甜品來作為元宵的餡料,而北方人則喜歡吃咸口元宵,以肉餡或者芝麻來製作元宵。

三、端午節不同的風俗

在端午節,南方人民與北方人民的飲食差異也大有不同。端午節人們紀念屈原吃粽子,北方人民喜歡吃甜粽子,在粽子里包上紅棗蜜棗等食物,做成甜口的粽子。而南方人民吃粽子喜歡包臘肉,蛋黃,香腸,豬肉等咸口食材製作成鹹味粽子。口味、形式、習慣上的差異,既是各個地區和民族個性的彰顯,又對中國傳統文化共性的認可。

7、山西民風民俗的資料

1、民間剪紙

民間剪紙:民間剪紙在山西是-種很普遍的群眾藝術,剪紙就是這樣-種紮根民眾之間,與人民生活緊密關聯,為千家萬戶增色添喜的一種民間藝術形式。代代相傳,年深久,逐漸形成一套在審美意味 上、藝術表現上較為完整、成熟的程序。

2、山西民間社火

民間社火是中國傳統大年一春節期間的民間自演自娛活動, 由來久、源自上咕時期人們對土地與火的崇湃。社,即土地神;火為火祖,是傳說中的火神。由此民間產生了祭祀社與火的風俗,並組年年歲歲流傳至今。

3、威風鑼鼓

威風鑼鼓:威風鑼鼓起源於堯舜時代,興盛於隋唐。相傳公元六-九年唐太宗李世民在霍州大戰劉武周部將尉遲恭,以威風鑼鼓演兵布陣,- -舉大獲全勝,繼而便流傳於民間,肝喜慶典禮、集會、社火、迎神祛邪。



4、民歌

民歌: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的《唐風》和《魏風》,大都是產生在山西地區的古老民歌。




5、戲曲

西是中國戲曲的搖籃。元曲四大家之中三人都是山西人:《竇娥冤》 作者關漢卿、《倩女離魂》的作者鄭光祖、《牆頭馬 上》的作者白樸。山西至今還保存有賽社也要唱戲,宗祠祭祖要唱戲,天旱祈雨也要唱戲,消災兔病、晚年得子等等。還要唱「還願」戲。



6、刺綉

山西農村的這種手工作品十分普及。各地的刺綉都有它們獨特的形式:有的華麗精美,有的庄嚴清晰,的簡單精製。刺綉作品有三種,衣服、日常用品和典禮裝飾。在傳統衣服上,刺綉通常用來裝飾領子、袖子和童鞋、圍兜和童帽。


7、麵塑

麵塑,俗稱面花、禮饃、花糕、捏麵人,是源於山西的漢族民間傳統藝術之一,以糯米面為主料,調成不同色彩,脬和簡單工具,塑造各種栩栩如生的形象。


8、祁太秧歌

祁太秧歌是一種山西省的漢族民間戲曲藝術。因其產生於祁縣、太谷而得名。又因其在榆次、平遙、介休、交城、文水、汾陽、太原等晉中地區廣為流傳,故又稱「晉中秧歌」

山西民間婚俗:挑蓋頭

家庭家族:婚姻、形式與功能、離婚與喪偶、家庭的繼嗣、家族結構、家族稱謂、家務、家產、家教、家慶、家祭、親戚稱謂、親戚交往、認干親

山西人的衣食住行:衣飾特點、服飾類型、飲食特點、飲食習慣、日常飲食、風味小吃、節日飲食、行旅特點、道橋旅店、行人類型、旅行用品、行旅風俗

8、山西被稱為『戲曲之鄉』,誰能我簡單介紹一下?

山西的戲曲劇種繁多,全國三百多個劇種,山西就有五十四個,佔到六分之一。在五十四個劇種中,中路梆子通過博採眾長,再加地理、歷史等原因,逐漸發展為山西的代表戲曲,所以人們又稱中路梆子為「山西梆子"或"晉劇".
山西,是中國戲曲藝術的發祥地之一,堪稱「戲曲搖籃」。早在漢代,山西大地就出現了戲曲萌芽。到了北宋年間,山西各地到處活躍著諸如滑稽戲、影戲、歌舞戲、百戲、技藝戲等多種土戲,這些土戲當時已是中國戲曲的雛形。後經澤州(今晉城)說唱藝人孔三傳把單宮調改為諸宮調,就把山西(實際也是全國)的戲曲提高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到了元代,戲曲藝術日趨鼎盛,而山西,不僅「名伶輩出」,同時還成了全國戲曲藝術的中心。僅以元代戲台而論,目前全國所發現的元代戲台,基本上都在山西(晉南)。如臨汾魏村牛王廟至元二十年建的「樂亭」,臨汾東關村至元五年建的戲台,翼城武池村喬澤廟至元九年建的樂樓等等。據《錄鬼簿》等典籍記載,山西的北雜劇早期作家有狄君厚(平陽)、孔文卿(平陽)、趙公輔(平陽)、於伯淵(平陽)、石君寶(平陽)、李潛夫(新絳)、喬夢符(太原)、吳昌齡(大同)、白仁甫(河曲)、鄭光祖(襄陵)等十多人。據《元史類編》載,偉大的元代劇作家關漢卿也是山西(解州)人。《元史太宗紀》、《山西通志》、《蒲州府志》還記載說在當時的晉南,村村有廟,有廟又必有戲台。象稷山南陽村裡有九座戲台,蒲縣東岳廟的三座成品字形戲台至今猶在。在元延佑六年的《重修照應王廟之碑》上,記述著當時群眾在廣勝寺觀戲的情景:「每當三月中旬八日,居民以令節為期……相與娛樂數日,極其厭,而後顧瞻戀戀,猶忘歸也。此則習以為常。」由此可見元代山西戲曲藝術是極其發達的。
到了明代,山西蒲州、陝西同州、河南陝州一帶的民間藝人,又大膽地把北雜劇唱腔進行改革,特別是處於換板式樣的需要而加入一付棗木梆子,這樣就在山西境內出現了「蒲州梆子」戲。後由蒲州梆子分別與晉中、晉北、晉東南等地的土戲及風俗人情相結合,就又逐步形成中路梆子、北路梆子、上黨梆子。這就是山西「四大梆子」的來歷。清康熙四十二年,康熙皇帝西巡至洪洞,曾觀看過梆子戲。五年後,名著《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在《平陽竹枝詞》中生動地描述了梆子戲(群眾也稱「亂彈」)所達到的藝術高度:亂彈曾博翠花看,不到歌筵翠花看。最愛葵娃行小步,(俞毛)覦一片是邯鄲。秦聲秦態最迷離,屈九風騷供奉知。莫惜春燈連夜照,相逢怕到落花時。
山西的戲曲劇種繁多,全國三百多個劇種,山西就有五十四個,佔到六分之一。在五十四個劇種中,中路梆子通過博採眾長,再加地理、歷史等原因,逐漸發展為山西的代表戲曲,所以人們又稱中路梆子為「山西梆子"或"晉劇".
晉劇唱腔優美,板式豐富,音域開闊。還有它許多獨到的演技,也都是其他劇種所少見的。正因為此,晉劇在近幾年聲譽日高。
晉劇藝術,代代相傳,人才濟濟,早期的晉劇優伶,風靡遐邇,解放後,經過晉劇大藝術家丁果仙以及牛桂英、程玉英等一代名流的努力,把晉劇藝術發展到一個嶄新的階段。近些年,晉劇藝術更臻完美,一批又一批晉劇新秀脫穎而出。比如王愛愛,她的唱腔技藝是大大突破前人,現在已被專家們肯定為『愛愛腔「。王愛愛不僅唱功篤厚,而且善於利用音調的回環宕迭,抑揚頓挫,准確地把握人物性格。
與此同時,在表演上使晉劇藝術別開生面的,要數田桂蘭了。她的表演,樂則足以使人開懷,悲則定能催人淚下,她超群的舞姿,綽約利落,靜則如水上青蓮,動則飄飄欲仙,一付水袖,萬般深情,渾身是戲,得心應手。因此,她於一九八六年在北京榮獲全國第四屆《戲劇報》梅花獎,為晉劇藝術在全國范圍內,再次增加光彩。

晉劇,又稱中路梆子,是山西四大梆子之一,也是山西省境內主要的、有代表性的劇種。晉劇,主要流行於
山西中部地區。現在,這個劇種的擴散面、流傳面已到山西北部、內蒙古自治區境內、陝西北部、河北西部及
甘肅省的部分地區。中路梆子因活動范圍廣泛,又被稱為上西梆子。這個劇種,約有近二百年的歷史,它以晉
中一帶的秧歌為主,並直接受蒲劇的影響,吸收蒲劇的音樂旋律,逐漸演變而成。
晉劇,盛行於清代咸豐年間,過去,這個劇種的演員多系蒲州人,即便不是蒲州籍的,演戲也得說「蒲白」。
後來,逐漸根據晉中地區廣大人民的喜好,吸收了當地各種藝術的長處,經過許多戲曲藝人的豐富和發展,才
形成了獨具一格的中路梆子。
清代末年,一些享有盛名的演出班社,曾先後多次赴京、津、內蒙等地活動,在演出程式上又受到京、昆等
劇種的影響,曾經涌現出了不少名藝人。近百年來,晉劇前輩藝人「三盞燈」、「萬人迷」、「毛毛旦」、「
三兒生」、「說書紅」、「獅子黑」等,在唱腔和做派上,都有新的創造。後來,丁果仙、牛桂英、程玉英、
郭鳳英、冀美蓮等人,又在唱腔、道白做派等方面,有了很大改進,使中路梆子的唱腔、表演越發具備了梆子
腔的激越粗獷的特色。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不少藝人參加中路梆子這種戲曲形式反映現實斗爭。晉綏地區的大部分劇社都是
唱中路梆子的。如七月劇社、呂梁劇社、雁門劇社等。七月劇社,曾隨解放軍到西安、成都、甘肅天水等地進
行過較長時間的演出活動。
新中國成立後,晉劇堅持為工農兵服務,堅持推陳出新,使晉劇藝術不斷發展、不斷繁榮。現在,活躍在山
西戲劇舞台上的晉劇演出團體已有數十個,晉劇的傳統劇目有:《打金枝》、《蝴蝶杯》、《明公斷》、《鳳
儀亭》、《回龍閣》等四百個以上。如今,活躍在晉劇舞台上的著名演員有王愛愛、馬玉樓、田桂蘭、郭彩萍
等人。
摘自《山西民俗達觀》

蒲 劇

蒲劇,也叫蒲州梆子,起源於今日山西南部的蒲州。也有人稱之為「南路梆子」,是山西四大地方劇種之一。
更是山西晉南地區的主要劇種。蒲劇的源流,目前尚未發現確切的文字記載,據傳說與陝西的同州梆子同源於「撓
撓戲」。但是有一點,蒲劇的歷史是悠久的。在晉南地區,現在已經發現了許多中國古代戲劇活動的遺跡,尤其是
金、元時代的舞台及演出戲劇的壁畫藝術,都說明了晉南地區在元代以前,戲劇演出就已經很興盛了。
蒲劇與晉劇、北路梆子、上黨梆子,可以說是同根異枝,後面的三種劇種,都曾受到過蒲劇的影響,有些,則是
在蒲劇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蒲劇的特點是善於表現慷慨激昂、悲壯凄楚的英雄史劇。近百年來, 蒲劇舞台上有楊
老六、孫廣盛、王存才、景留根、曹福海等著名演員出現。後來,又有閻逢春、楊虎山、筱月來、 張慶奎、王秀蘭
等著名演員在蒲劇舞台上享有盛名,使蒲劇在晉、豫、陝、甘、寧等部分地區,甚為流行。在演唱與演奏風格上,吸
收了秦腔的不少優長,使蒲劇大大地向前跨進了一步。
如今,蒲劇除去著名的老演員以外,新秀不斷涌現,任跟心就是其中最為著名的代表,被授予表演藝術家的稱號
。《竇娥冤》已被拍成電影戲曲片。
摘自《山西民俗達觀》

北 路 梆 子

北路梆子,又名「上路戲」,山西著名劇種之一。它的活動地區,在山西北部南起十嶺關、北至雁門關的忻州、
代州一帶,後來,又流傳於張家口、包頭、呼和浩特等地。北路梆子,據傳是由蒲劇發展演變而來的。北路梆子的
演員,過去都系蒲州人,道白也說「蒲白」,即使本地人招收「娃娃班」,也請蒲州老師教戲。直到現在,北路梆
子老藝人中還有「北路梆子學在蒲州、紅火在崞縣、忻縣、東西兩口」的說法。
北路梆子的形成雖和蒲劇關系密切,但北路梆子的劇目內容、表演手法、音樂旋律與蒲劇卻大不相同。北路梆子
有著自己的獨特風格,它形成了一種高亢激越的腔調,表演中強悍有力,而且音樂節奏慷慨,表現了晉西北人民的
性格特徵。抗日戰爭期間,北路梆子因受日本侵略軍的摧殘而中斷,在北路梆子歷史上,形成了一段特殊的空白。
許多北路梆子藝人被迫轉業或被殘害。名藝人十三旦等,全家在當時的崞縣被殺害。名藝人賈桂林隱姓埋名做了家
庭婦女,九歲紅高玉貴趕了大車,也有一些藝人改唱了中路梆子,使北路梆子瀕於滅頂的危險境地。
一九五四年,在山西省第一屆戲曲會演時,黨和政府才方請脫離舞台生活十八年之久的名藝人「小電燈」賈桂林
,名藝人「九歲紅」高玉貴重返舞台,重新組織了北路梆子劇團,使北路梆子在中斷了十餘年後得以復活,獲得了
新的生命。如今,在晉西北一帶,北路梆子作為主要劇種流傳,發展,成為這一帶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劇種紮根於
這里的城鄉。北路梆子《金水橋》已拍成彩色電影戲曲片。
摘自《山西民俗達觀》

上 黨 梆 子

上黨梆子,因發源於「上黨郡」而得名。這個梆子戲,是晉東南地區的主要劇種。當地人稱上黨梆子為「大戲」
,而把上黨落子稱為「小戲」。也有人把上黨梆子稱為「東路戲」或「上黨宮調」。
相傳,上黨梆子最早的一個戲班叫「鳴鳳班」。據說,在明朝末年,陽城縣有一個女子叫「鳳仙」,自幼喜愛
戲曲。這個女子出嫁時,嫁給了晉城的姓史的,與姓史的叫翱鳴的共同成立了戲班,取兩人名字各一個叫為「鳴鳳
班」。清代道光年間,上黨地區的大戲班逐漸增多,這些班社的發展比較快,而且逐漸形成一種上黨梆子特有的風
格、旋律,並培養出了一些知名的演員。清代咸豐、同治年間,成為上黨梆子的極盛時期。後來,逐漸有些名藝人
出現。其中,段二淼、郭金順、金疙瘩是這個劇種在這個特定歷史發展階段的代表人物。
上黨地區,由於地理、交通條件的限制,長期以來,只流傳於山西東南部的十幾個縣境內。由於這個劇種活動地
域的局限性,就形成了它濃郁的地方色彩和鄉土氣息。
上黨梆子具有粗獷、健康的藝術特色。台步、身段都有淳樸古老的特點,唱腔、音樂高亢、委婉、活潑,曲牌豐
富,每種唱腔各有各的樂器和上演劇目。
摘自《山西民俗達觀》

太 谷 秧 歌

太谷秧歌劇,也稱為祁太秧歌,起源於太谷的民間小戲,流行於晉中地區及太原附近的清徐縣、交城縣、文水縣等
地。秧歌,應是插秧季節的歌,在這里, 應解為農村伴隨農事活動在民間傳唱的民間小調。 當時,有「鬧秧歌」之
說,後來,把舞蹈、說唱、表演、道白結合起來成為一種「秧歌劇」,人們稱之為「地秧歌」、「過街秧歌」。
這種小戲在民間流傳越來越廣,成為「秧歌劇」,成為當地群眾逢年過節的文藝活動形式之一,而且向著小戲的
戲劇化方向發展,有了簡單的情節。在清代光緒年間,太谷秧歌走上了舞台,當時演出的《翠屏山》、《吃瓜》、
《殺嫂》、《當板箱》、《賣絨花》、《賣元宵》等,都成為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劇目。 當時的戲班,以「風攪雪」
班、「錦梨園」班最為著名。抗日戰爭期間,晉西北革命根據地的劇社,開始用太谷秧歌的曲調編演劇目。
新中國成立後,為了使這一戲劇之花得到新生,當時的榆次專員公署曾經組織太谷、祁縣、運城、 文水的老藝人
建立了「祁太秧歌研改社」,改編、演出了一批傳統的劇目。一九五五年,晉中地區集中老藝人成立了秧歌劇團,十
五年之後,太谷縣又成立了「太谷秧歌劇團」,使這一劇種有了新的活力。
摘自《山西民俗大觀》

左 權 小 花 戲

流行在山西東南的左權縣境內,是這個頗具特色的地方戲曲劇種。左權小花戲,起源於正月十五「鬧紅火」中
的「文社火」。「文社火」中的兩個小男孩,裝扮成劇中人物穿上衣衫褲,跟在社火後面扭、唱,由此開始了小花
戲的雛形。後來,逐漸發展成為《觀燈》、《鏟菜》等邊歌邊舞的地方小戲。一九二一年以後,又出現了有各種角
色的《打櫻桃》節目。
一九三七年後,左權縣作為我方根據地,當時借著這一種文藝形式宣傳群眾,組織群眾抗日,對左權小花戲進
行了利用、改造、提高。左權縣的各級政權都以「小花戲」的名字成為一種固定的文藝活動形式。後來,像《小放
牛》、《上冬學》、《回娘家》、《四季忙》等劇目,成為教育人民,鼓舞士氣,打擊敵人的有力武器。左權將軍
犧牲後,遼縣更名為「左權」縣,小花戲在老解放區就更有了生命力,直到今日。
摘自《山西民俗大觀》

萬 榮 花 鼓

是流傳在山西南部黃河岸邊的萬榮縣境內的一種民間舞蹈藝術。同時,萬榮花鼓也在晉南地區的河津、浮山、稷
山、翼城、聞喜等境流傳。由於涉及地區廣,被人們稱為晉南花鼓。
相傳,「萬榮花鼓」的祖籍在安徽鳳陽。鳳陽人於明朝初年外出逃荒賣藝,才把「花鼓」傳入萬榮。在萬榮,經
過當地勞動人民的加工改造,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並搬上了舞台。
「萬榮花鼓」的打鼓動作淳樸、健美,感情豪放。「花鼓」中,鼓的表演分成高鼓(胸鼓)、低鼓(腰鼓)、 多
鼓(一人身上帶六隻或七隻鼓,一邊舞蹈一邊上下擊鼓),花鼓的伴奏樂器,只用大鑼、銅鈸等打擊樂器, 鼓點主
要有「一點油」、「緊三錘」、「四錘」、「流水」等幾十種。
「萬榮花鼓」的敲鼓動作靈活多變,大動作中又有許多小動作。比如小點頭、勾捶、拐捶等,緊打緊收。而且,花
鼓動作與隊形不斷變化,多用「棗心」、「白菜卷心」、「龍擺尾」、「連環套」等,原地跳時,多用「吸腿單跳
步」左右勾腳等。
「萬榮花鼓」曾兩次到北京參加全國民間藝術調演,受到周恩來、陳毅、賀龍等中央領導的親切接見與好評。
摘自《山西民俗大觀》

二 人 台

「二人台」,產生並流行於山西北部河曲縣、內蒙古西部地區,是一種活潑、歡快、表演形式簡便易行的地方戲
曲。二人台,在大同市、雁北地區頗為流行,在華北地區也很有影響。
二人台興起於清朝末年,至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由於二人台植根於當地人民群眾的豐厚土壤之中,所以,它的
內容較多地反映了人民群眾的現實生活和情趣。
二人台音樂旋律高亢粗獷,曲調起伏跌宕,音調相聲主實、自然、活潑、動聽,鄉土氣息濃郁,很受當地群眾和
省內各界人士的喜愛。二人台的伴奏樂器,以橫笛、四胡、揚琴、四塊瓦為主,在這幾件樂器配音後,就形成了很有
特色的韻味無窮的戲曲音樂。
二人台的優秀傳統劇目有《走西口》、《打櫻桃》、《挑菜》、《賣碗》等。二人台劇種雖老,但卻充滿了青春
的活力,近年來,二人台已在山西北部與中部地區風靡一時。
摘自《山西民俗大觀》

晉 南 迷 糊

晉南迷胡,也名「曲子」,「清曲」。流行於臨猗縣、運城市、永濟縣、萬榮縣等二十餘縣。
迷胡戲,相傳是晉南民間土生土長的戲曲劇種。也有傳說是清代從陝西傳人,受到蒲州梆子的影響,又吸收當地
民歌,由地攤子說唱藝術逐漸發展起來的。
歷史上的迷胡戲,曾經在清代道光年間演出過《賣布》、《劉秀走南洋》、《拾萬金》、《三進土》、《古城會
》等十餘出摺子戲。影響甚大。
清代光緒年間,趙連城等民間藝人組織職業班社,吸收了蒲州梆子的帽翅、水袖、手帕技巧和間板、滾白、流水
等板式,取長補短,出現了一批藝人,甚至「敢於和蒲州梆子抗衡」。
抗日戰爭中,開始出現了反映現代生活的節目《查路條》。而且民眾劇團演出了《夫妻識字》、《大家喜歡》等
劇目,為以後迷胡戲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一九四九年以後,臨猗縣、晉南地區的迷胡專業劇團成立,培養出了程根虎、衛本善等一大批演員,演出了一大
批劇目。
晉南迷胡戲的唱腔屬曲牌體,素有七十二大調和三十六小調之說。歷年搜集整理大小調二百多個,代表性的大調
有《金錢》,小調有《崗調》。在表現沉痛、悲哀的感情時用《西京》、《哭紗窗》等。表現活潑、歡快氣氛時用
《割韭菜》、《剪花調》等。表現快樂、昇平景象時用《十里墩》、《戲鞦韆》等。表現急躁、緊張情緒時多用《
緊述》等。表現說理、規勸時多用《琵琶調》、《勾調》等。描寫景色時多用《四平》、《一串鈴》等。
迷胡戲伴奏樂器,文場以板胡、三弦、二胡、笛子為主。琵琶、揚琴、柳琴、阮及嗩吶、海笛、悶子、橫簫等輔
之。五十年代以後,加了提琴等西洋樂器,打擊樂器已發展到十多種,有板鼓、字板、梆子、碰鈴、大小雲鑼、堂鼓
、定音鼓等。
傳統劇目大多是三小戲,已有《張連賣布》等戲一百八十餘出。而且,《澗水東流》、《一顆紅心》已被拍攝成
為電影戲曲藝術片。

9、晉中的社會風俗

民情風俗旅遊資源

太谷、祁縣、臨汾、陽城、晉城、渾源、朔州、襄汾、定襄等地保存有大量明清時代的民居建築物。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館、祁縣民俗博物館、定襄民俗博物館集中反映了晉南、晉中、忻州地區民間傳統的歲時風俗、婚喪嫁娶、禮儀風俗、民間工藝和農業生產、文化娛樂活動等典型北方民俗風情。詳細內容參見本站山西民俗

名特產品、風味小吃:杏花村汾酒、山西麵食、平遙推光漆器、新絳雲雕、漆刻器、大同銅器等產品,具有悠久歷史,聞名海內外。

民歌藝術:山西,被譽為「民歌的海洋」。源遠流長,早在春秋時,就有很大的成就,《詩經》中「唐風」、「魏風」包括《伐檀》、《碩鼠》都是山西民歌。山西一百多個縣,幾乎每個縣都有它自己的民歌。據有關方面統計,現在已經收集起來的民歌達兩萬余首。山西的民歌不僅多,而且地方色彩十分鮮明。山西各地的民歌,在藝術風格上是很不相同的。河曲、保德、偏關一帶的民歌,音調高亢,音行跳躍性大,因此聽起來頗有塞上高原的那種特有的遼闊、雄渾之感,而且抒情憨直、潑辣,樸素明快之中,又洋溢著詼諧、纏綿之美。忻州、定襄民歌,大同、陽高、朔縣民歌,比起河曲民歌來,又各有其特色。左權民歌自成脈系,清新、柔媚。其中有不少「三拍子」情歌,這是其他民歌中所沒有的。祁縣、太谷民歌,還有壽陽、太原民歌,無論內容上還是形式上,都較為靈活、自由、富於變化。晉東南壺關、晉城、陽城、沁水一帶的民歌,調式古板,鄉土習俗氣味較重。沁源縣的民歌善於抒發當地農民在現實生活中的熱烈感情,具有濃烈的時代氣息。

民間舞蹈:許多專家們又稱山西為「民間舞蹈之鄉」。據唐人蘇鶚著《蘇氏演義》載,遠在先秦,太原地區就有以「戰蚩尤」為內容的較為優美的舞蹈流行於民間了。在運城侯村發掘的漢墓中,也曾發現過刻有男女舞伎相對起舞的「百戲樓」模型。在山西其他地方發掘的唐代古墓中,還有好些神姿俱佳的舞童形象。山西的民間舞蹈種類很多,到現在為止,大約還保留著二百餘種。如:「鼓類舞」就有「花鼓」、「轉身鼓」、「花慶鼓」、「扇鼓」、「五虎爬山」、「穿箱鑼鼓」、「腰鼓」、「口含花鼓」、「牙鼓」等近二十多種。山西「花鼓」,形式多樣,分高鼓(鼓掛胸前)、低鼓(鼓掛腰間)、多鼓(腰、胸、肩各掛一鼓)等。山西「花鼓舞」以運城、臨汾地區為盛。如萬榮縣十七個鄉就有十三個鄉有花鼓舞隊。有的鎮上每條街都有一垛花鼓,因而被稱為「花鼓之鄉」。山西的「秧歌舞」遍及三晉。大體可分為北路的「踢鼓子秧歌舞」、「汾孝地秧歌舞」、「原平風秧歌舞」、「左權小花戲舞」、「侯馬白店秧歌舞」、「臨汾傘秧歌舞』等幾種類型。此外,還有「獅子舞」、「龍舞」、「高蹺」、「旱船」、「背棍」、「抬閣」、「吹彈歌舞」以及各式各樣的「燈舞」等等。山西的民間舞蹈有三個明顯的特點。一是反映社會生活蘊含深厚,抒發感情細膩逼真,而且形式和內容的結合十分默契。二是戲劇性較強。不管那種舞蹈,都穿的是戲劇服裝,臉譜化妝,也均系戲劇式的。在表演內容上也多有藉助戲劇劇情的。三是戲、歌、舞相雜,如河曲的《二人台》,既是民歌又是民舞。還有的是雜技、舞蹈、戲劇的統一。如「高蹺」、「旱船」、「獅子舞」、「龍舞」、「背棍」、「鐵棍」等等。

民間音樂:山西,有著豐富的民間音樂遺產和得天獨厚的民間音樂發展土壤。比如中華民族音樂唯一有史料記載的一位最早、最有名的音樂家師曠,就是山西洪洞人。他是春秋時期晉國樂師,我國古代《陽春》、《白雪》等名曲就出自他手。山西珍貴的「古典樂曲」很多,至今仍有不少在民間流傳。現在我們看到的山西民間樂器,也大都是自古傳下來的。這些樂器,以絲竹為主,如笙、管、笛、胡琴、板胡、三弦、嗩吶、琵琶、箏、巴烏、各種鼓器、鐃、鈸、鑼、鑔等,山西的民間樂曲大體分為三類。一類是由各地吹鼓手班子演奏的「鼓吹器樂曲」,山西的鼓吹樂遍及全省,而以忻州和晉中地區的規模最大、最有名。如原平、繁峙、代縣一帶的《大得勝》及《八大套》等。一類是由各地群眾鬧紅火時用多種樂器演奏的曲調,最有名的是長治的「八音會」和洪洞的「威風鑼鼓」等。一類是由僧道流傳下來的「廟堂音樂」或僧道雜樂。最有影響的要數五台山僧人演奏的廟堂音樂了。山西的民間器樂藝術,往往與說唱藝術結合在一起。象「潞安鼓書」、「襄垣鼓書」、「晉北道情」、「永濟道情」、「陽城道情」、「翼城琴書」、「武鄉琴書」等,就具有這樣的特點。

戲曲藝術:山西是中國戲曲藝術的發祥地之一,早在漢代,山西就出現了戲曲萌芽。到了北宋年間,山西各地到處活躍著諸如滑稽戲、影戲、歌舞戲、百戲、技藝戲等多種土戲,這些土戲在當時已是中國戲曲的雛型。後經澤州(今晉城)說唱藝人孔三傳把單宮調改為諸宮調,就把山西實際也是全國的戲曲提高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到了元代,戲曲藝術日趨鼎盛,而山西,不僅「名伶輩出」,同時還成了全國戲曲藝術的中心。僅以元代戲台而論,目前全國所發現的元代戲台,基本上都在山西晉南。如臨汾魏村牛王廟至元二十年建的「樂亭」,臨汾東關村至元五年建的戲台,翼城武池村喬澤廟至元九年建的樂樓等等。到了明代,山西蒲州、陝西同州、河南陝州一帶的民間藝人,又大膽地把北雜劇唱腔進行改革,把胡琴、鑼鼓、嗩吶等吸收入戲曲,特別是出於換板式的需要而加了一付棗木梆子,這樣就在山西境內出現了「蒲州梆子」戲。後由蒲州梆子分別與晉中、晉北、晉東南等地的土戲及風俗人情相結合,就又逐步形成中路梆子、北路梆子、上黨梆子。此外,山西的戲曲劇種繁多,全國三百多個劇種,山西就有五十四個,佔到六分之一。山西的職業劇團現在有二百多個,從業人員達一萬五千人。在五十四個劇種中,中路梆子博採眾長,再加上地理、歷史等原因,逐漸發展為山西的代表戲曲,所以人們又稱中路梆子為「山西梆子」和「晉劇」。

剪紙藝術:山西的剪紙藝術,從風格上說,基本上分為粗獷、質朴的單色剪紙和婉約柔麗的彩色點染刻紙兩大類。前者遍布晉南、晉東南、晉中、晉西北,後者集中於雁北一帶,其中尤以廣靈稱最。在山西的民間剪紙中,有不少紋樣,是用諧音手法設計的。如用「雞」、「馨」、「如意」的形象表示「吉祥如意」;用「蓮」、「魚」形象表示「連年有餘」;用「蓮花」、「桂花」等形象表示「連生貴子」等。還有的紋樣是傳說中的象徵物表示的,如「鹿」、「鶴」表示長壽,用「龍」、「鳳」組在一起表示婚喜,即「龍鳳呈祥」。在大量的剪紙作品中,可以看出以「龍」、「蛇」、「魚」、「蛙」為內容的紋樣最多,這正是以龍蛇為圖騰的華夏民族文化的最大特徵。山西民間剪紙不僅寫實生動,而且藝術想像力極為豐富。山西的民間剪紙還和各地群眾的各種民俗活動,包括一年四季的傳統節日、禮俗及生、婚、壽、喪等緊緊相連。

皮影藝術:山西的皮影藝術,早在我國宋代就廣為傳播。皮影多以牛皮為料雕鏤而成,造型極為豐富,從天上到地下,從人物到走獸飛禽無所不有。皮影以平面曲線構圖,人物全為正側面形,生、旦、凈、末、丑各種角色俱全,與戲劇臉譜、服飾相似。表演時挑簽人以三根小棍操縱皮影人物的身軀及四肢,藉助燈光把影像投射在「紙窗」或「沙窗」上,看起來別有一番風趣。

年畫藝術:山西的木版年畫,始於宋、金時代。其中晉南木版年畫,與河北武強年畫、天津楊柳青年畫、蘇州桃花塢年畫齊名。山西的木版年畫,內容上多為吉祥喜慶,常見的形式有燈畫、中堂畫、條屏、貢箋、窗畫、門畫、灶龕畫、影壁畫、門頭畫、桌裙畫等多種。山西的木版年畫,構圖飽滿,色澤明快,線條簡練,格調粗獷,而且裝飾性很強
1.2婚喪嫁娶和歲時節令

1.2.1婚喪嫁娶

生、婚、喪是人生的三大事,山西也不例外,長期以來形成了隆重的儀式,活動也特別講究。從出生開始,經過的節日有滿月、百天、周歲及本命年等,一般這些節日都要發請柬、收賀禮、請客聚餐。

結婚是三件大事之中講究最多的,從相親、定親、娶親到拜堂鬧洞房、回門等期間的禮儀非常隆重、考究。

死也是人生大事。山西的喪禮也獨具特色,儀式之多,講究也頗為復雜。就其穿來說,人在未死之前就要准備四季穿的上下身衣服,上面還綉有壽花,舉行喪禮時,子女及其小輩親戚從頭到腳一身白色,以表孝敬。敬獻的物品也很講究,12碗8桌的換飯,色澤鮮艷、品種豐富、味道獨特。

1.2.2歲時節令

歲時節令民俗是與我國長期的農業社會緊密相連著的,隨著一年到頭的氣候變化,農作物的種植收獲及人民生活的需要逐漸形成的一系列民俗習慣。主要有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臘八節等。雖是典型的中華歲時節令,但慶祝方式卻又獨具特色。例如晉中的「寒食節」,這一天當地不僅寒食禁火,大人還要為孩子們捏制「寒燕兒」,既能吃又能玩;五月端午吃粽子;七月十五做面人;元宵節時各地有鬧元宵猜燈謎、放煙花等;此外山西還有一些獨特的節日,如上樑節、油糕節等。

1.3民間建築

房屋與人們的生產方式、生活特點、所處環境密切相關,修建時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山西窯洞是最典型的代表且獨樹一幟。黃土高原上的窯洞,零散分布在地形起伏比較大的山區,以黃土為材料,在靠山或傍土的地方挖洞成窯,擋風避沙,冬暖夏涼。

山西民居的另一種形式就是大院。大院是山西典型的特色,它們多為商賈之家的居所。強大的經濟實力使其住所多規模大,建築精美,氣勢宏偉,錯落有致。從外面看,威嚴高大,整齊端莊,院內房舍鱗次櫛比;從裡面看,富麗堂皇,井然有序,樓廳台閣與天井花園相映成趣。現存院落中隨處可見石雕、磚雕、木雕,玲瓏剔透,內容豐富,圖案精美,技藝精妙,且思想內涵豐富,體現了佛、儒、道及其民間的教育思想。如王家大院凝瑞居的石雕「魯雨躍龍門」「指日高升」,體現了儒家教育思想;而「乳姑奉親」則反映了傳統的道德觀;這些全都是對後輩的期盼和教誨。

1.4手工技藝

民間刺綉,在山西不僅歷史悠久,而且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圖案純朴、色彩艷麗、構圖簡潔、造型誇張、針法對樣、綉工精緻,且反映出山西風土人情的特色和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民間的刺綉主要是服飾、生活用品、祭獻物品三大類,像衣服的領口和袖口、帽子、鞋墊和被面,還有枕頭、荷包等都有不同紋樣的刺綉圖案。如鞋墊上常綉有相親相愛、福海無邊、蓮花送子等圖案花紋。

山西剪紙在民間也廣為流傳且伴隨著生辰、婚嫁、喪葬、喜慶節日和日常生活。用於人生禮儀的剪紙,主要是表達人們的一種美好嚮往與追求,比如結婚時的「喜喜」字就表示喜上加喜的意思。呂梁地區的剪紙質朴、粗獷、雄渾;晉南剪紙刀筆遒勁、酣暢淋漓;雁北廣靈、靈邱剪紙凝重而艷麗,既有塞外之野趣,又有關內之雋秀;而地處山西腹地的晉中剪紙,則呈圓潤秀麗、纖巧精細的風格。

山西麵塑也是一種民間文化,在民間叫「面花」,是作為儀禮、歲時等民俗節日饋贈、祭祀、喜慶、裝飾的信物或標志。麵塑的種類繁多,題材廣泛,可以說大自然有的無所不有,動物、植物、人等,以象徵萬事如意、多福多壽、和睦友愛等意思。

草編同樣是流傳於山西民間的一種技藝,草編材料來自大自然,有麥稈、柳條、玉米皮、藤條等。草編有生活生產用品,也有玩具飾物,在民間小的有佩帶飾物、手玩小件、籠子,還有擺放水果的竹籃;大的有籮筐、挎簍等,它們為農家用具,造型優美,形象生動。我們應該開發這些民間草編,讓它們從古代單純的實用性轉為現在的實用欣賞性,並可以延伸到編提包、掛飾、椅墊等用品進入市場。

1.5文學藝術

山西,是中國戲曲發源地之一。現主要存有四大劇種:晉劇、蒲劇、上黨梆子和北路梆子。晉劇,是山西省的代表性劇種,其特點是旋律婉轉流暢,曲調優美、圓潤親切,道白清晰,具有晉中地區濃郁的鄉土氣息和自己獨特風格;蒲劇唱腔高昂,朴實奔放;上黨梆子音調高亢明朗,粗獷朴實;北路梆子有著慷慨激越的邊塞風格。另外山西的道情戲、山西的皮影戲等也深受城鄉勞動人民的喜愛。

山西民歌,是千百年來勞動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是勞動人民生活的真實寫照,反映地方人的心理、情感和願望。這些民歌題材廣泛,反映內容深刻,涉及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晉西北的「山曲」、太行山的「開花調」、忻州一帶的「卷席片」都是勞動人民在山間田野或崖畔、場院隨時可唱的一種短歌,形式短小、單純;詞曲格律自由;感情真摯,無須伴奏。山曲高亢嘹亮;開花調委婉清秀;秧歌品種繁多,如河曲的「二人抬」、左權的「小花戲」、以及和順的「風台小戲」等。套曲多系歌唱歷史人物或歷史傳說故事,如左權的「大腔」、興縣的「崑曲」、離石的「彈唱」等。

以趙樹理為首的「山葯蛋派」是新中國文學史上最有影響的一個文學流派。他的著作有《小二黑結婚》、《李有才板話》等。趙樹理在小說藝術的民族化、群眾化、地方化方面,做出了重大的歷史性貢獻,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被譽為寫農民的「鐵筆聖手」。而在他的影響下,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一群山西籍作家馬烽、西戎等實力雄厚的作家,繼承《小二黑結婚》的格調,發表了一大批風格相近的作品,形成了一個影響波及全國的作家群體。從「山葯蛋派」這個充滿鄉土氣息的名詞中,我們就不難想像到這些作品與群眾和生活貼得有多麼近,山西文藝獨特之魅力了。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