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江蘇鎮江的風俗

江蘇鎮江的風俗

發布時間: 2022-09-02 03:12:19

1、鎮江的風俗民情

今鎮江話屬於江淮官話洪巢片方言。
古代,以長江為自然分界線,鎮江也屬於吳語區域。現代的鎮江話卻與毗鄰的丹陽迥異,而與揚州僅有微殊。鎮江話方言屬性變化的原因大致有政治,經濟,自然地理與交通幾個方面。
吳語對鎮江話也有滲透,主要表現在詞彙上。鎮江話發展的總趨勢是向普通話接近,新詞取代舊詞的速度很快,數量也很大。語音上,一些古音殘余正進一步消失,逐步向普通話過渡。例如「祖、鋤」的韻母舊讀o,近多讀u;「姐、且、謝」的聲母舊讀z、c、s,現開始讀j、q、x;「占、善」的聲母舊讀j、x,今天多讀z、s。 鎮江美食有「三魚、三怪」之稱。「三魚」即「長江三鮮」鰣魚、刀魚、河豚;「三怪」則為餚肉、香醋、鍋蓋面,以「鎮江三怪」最為出名,有俗語;「香醋擺不壞,餚肉不當菜,面湯裡面煮鍋蓋」。
鎮江高檔特色菜餚皇家食譜「乾隆御宴」獨具特色。
鎮江著名小吃蟹黃湯包,皮薄、湯多、餡飽、味鮮。

2、說說「老鎮江」的春節習俗有哪些

一、飲食
1.蒸包子
2.臘八粥
3.灌香腸 腌臘肉

二、生活
1.鎮江人過年通常會「撣塵」。正所謂,新年新氣象嘛。到了過年,他們通常會把屋子裡邊邊角角的灰塵全都撣掉。

2.祭灶
每年呢的農歷臘月二十三,俗稱小年。
而臘月二十三日的祭灶與過年有著密切的關系。因為,在一周後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爺便帶著一家人應該得到的吉凶禍福,與其他諸神一同來到人間。灶王爺被認為是為天上諸神引路的。其他諸神在過完年後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爺會長久地留在人家的廚房內。迎接諸神的儀式稱為「接神」,對灶王爺來說叫做「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儀式要簡單得多,到時只要換上新灶燈,在灶龕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3.買年貨
到了春節買年貨是必不可少的,鎮江人也不例外。通常年貨有瓜子、花生、糖果等。

4.添新衣
添新衣應該是中國春節的傳統。每當這個時候,家家戶戶都會穿上漂浪的新衣服,一起迎春節。

3、鎮江人有什麼風俗麻煩告訴我

美麗富饒風景迷人的鎮江,舊時曾有朱方、谷陽、京口、潤州等名,有三千多年的建城史,二千年前秦漢開始建縣,孫權幾代在此稱雄江東,與蜀、魏形成三國鼎立的歷史局面,是吳文化的發祥地,也是東吳時期的政治文化中心。
長江與運河在鎮江交匯,大江橫陳,群峰環抱,地勢險峻,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鎮江又是南北文化的交融處,因為獨特的地理位置,也塑造衍生了豐富的民俗文化。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鎮江別具區域性的民俗文化,養育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鎮江人,鎮江人又繼承和發揚著這方的文化,這方的歷史,使鎮江的民風民俗散發著璀璨的光芒。
民風民俗每年的正月初一,鎮江民間有「秤江水」的習俗,《至順鎮江志》風俗篇中介紹:「京口江中沙田戶,每歲旦,收一瓿以秤水。水重,則江水大,水輕,則江水小。歲歲不差。」這種風俗,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就有部分展示。
正月初五財神日,有「騎驢上金山」的風俗,俗稱「拾金子」寓意幸福發財之說。「正月十三上燈,十八落燈」的元宵燈會,也吸引著許多民俗研究者的廣泛關注,如今這一習俗還在鎮江有所保留。
五月初五端午節,又有觀賽龍舟的習慣。明代張岱曾拿鎮江的龍舟賽事與南京、杭州、無錫等地做過比較認為:「西湖競渡,以看競渡之人勝,無錫、蘇州亦然,秦淮有燈船、龍船,不瓜洲相比,而看龍舟亦無金山寺比。」可見金山競渡早已名震四方。
端午節時鎮江人吃棕子還要食「十二紅」,孩子們要穿老虎衣,掛老虎肚兜,系「長命縷」等辟邪之物件,而這些習俗,又都與起源於鎮江《白蛇傳》有關。
黃明時節上chui山,每年的清明節前,上萬人爬上chui山登高遠眺的場面十分壯觀。
民居古跡鎮江的民居古建築眾多,保存完好的多集中在大西路、京畿嶺一帶,尤以「金陵津渡小山樓,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兩三星火是瓜州。」而聞名天下的西津古渡最具價值,這里聚集了從六朝到唐、宋,從元代到明、清的古西津渡口遺跡,石塔、觀音洞、救生會等等,沿街兩旁,晚清時代繁華的店鋪依稀可見,五十三坡旁的街道店面多為磚木結構,飛檐雕花的窗欞,下層鋪子上層居人,這些極具區域文化特色的古建築群,無不展示著鎮江人的勤勞智慧。
文學典故民間故事是老百姓創作的口頭文學財富,伴隨著人民生活,深刻地反映與表達了人民的心聲和美好願望。鎮江的山山水水,亭閣樓台,池泉峰塔,每一草每一木都流傳著許多美麗動人的傳說故事。
鎮江很多的歷史名人都在這片土地上留下了美麗動人的文化傳說:水漫金山的民間傳說,南朝梁武帝劉裕的「寄奴居」的傳奇故事,三國時期甘露寺劉備招親的故事傳說,在天下第一江山的北固山宋朝的辛棄疾「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的豪氣詠懷,金山寺韓世忠、梁紅玉擊鼓戰金兵的歷史傳記等,岳飛、李白、蘇東坡、鄭板橋、乾隆、康熙、米芾、王羲之等等也都留下了膾炙人口的詩句名篇和手跡墨寶。
鎮江歷代名人輩出,文化底蘊深厚,北宋時期沈括在市區夢溪園巷寫就了科學巨著《夢溪筆談》,南朝文學家劉邈編著了對後世影響巨大的《文心雕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美國作家賽珍珠在鎮江市區的登雲山完成了她的《大地三部曲》。昭明太子的《昭明文選》也是在鎮江的南山完成的。
四大名著中《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等故事裡也把鎮江的風俗民情傳播到家喻戶曉,婦孺皆知。
四大民間傳說的《白蛇傳》中的故事也是發生在以鎮江為主的江浙一帶,另外和牛郎織女的傳說相近的《華山畿》,就是講述發生在丹徒東鄉的一則感人的愛情故事:南朝樂府的《華山畿》歌中唱到:「華山畿,君既為儂死,獨活為誰施?歡苦見憐時,棺木為儂開」,明代朝鮮詩人金宗直聽到這則故事,流著淚動情地賦寫《華山畿》一首:「冢上青青連理枝,行人爭唱華山畿。野裳花發與寒食,風度春魂化蝶飛。」為鎮江的民間增添了許多迷人的傳說。
民間飲食各地都有奇異風味的美味佳餚,鎮江也不例外。如三怪:「餚肉不當菜、香醋擺不壞、面鍋里煮鍋蓋。」;「三魚」:紅燒刀魚、清蒸鰣魚、白汁鯝魚;「一開窗,二吸湯,三喝光」 吃法獨特的「蟹黃湯包」;另外鎮江的「東鄉羊肉」、「葛村狗肉」、「大路長魚湯」「揚中秧草燒河豚」「江島三芽菜」等也是久負盛名的風味名吃。
民間藝術丹徒上黨的田間民歌號子、三山的南鄉服飾等具有鮮明吳文化遺風的地方特色。另外丹陽的「河蚌舞」、|「秧歌燈」極負盛名。丹徒東鄉的「雙推手」、「唱麒麟」也各具特色;揚中的花燈唱鳳凰別具一格,句容的「火燈舞」、「火流星」也都是民間一絕。
鎮江的剪紙、雕刻、正則綉、竹簾畫、華山泥叫叫等民間手工藝術在國家比賽中曾屢屢奪魁,吸引著各地的民俗愛好者來此追蹤尋藝。
鎮江的民俗文化資源豐富,且具有奇特的個性和魅力,也是古城鎮江深厚的文化歷史寶藏。

4、鎮江新農村有哪些民風民俗

歷史文化名城鎮江,地處江蘇省南部,江山秀美,物產豐富,古跡眾多,氣候宜人是我國著名的「魚米之鄉」,江南水韻城市的起點。美麗富饒風景迷人的鎮江,舊時曾有朱方、谷陽、京口、潤州等名,有三千多年的建城史,二千年前秦漢開始建縣,孫權幾代在此稱雄江東,與蜀、魏形成三國鼎立的歷史局面,是吳文化的發祥地,也是東吳時期的政治文化中心。
長江與運河在鎮江交匯,大江橫陳,群峰環抱,地勢險峻,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鎮江又是南北文化的交融處,因為獨特的地理位置,也塑造衍生了豐富的民俗文化。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鎮江別具區域性的民俗文化,養育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鎮江人,鎮江人又繼承和發揚著這方的文化,這方的歷史,使鎮江的民風民俗散發著璀璨的光芒。
民風民俗
每年的正月初一,鎮江民間有「秤江水」的習俗,《至順鎮江志》風俗篇中介紹:「京口江中沙田戶,每歲旦,收一瓿以秤水。水重,則江水大,水輕,則江水小。歲歲不差。」這種風俗,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就有部分展示。
正月初五財神日,有「騎驢上金山」的風俗,俗稱「拾金子」寓意幸福發財之說。「正月十三上燈,十八落燈」的元宵燈會,也吸引著許多民俗研究者的廣泛關注,如今這一習俗還在鎮江有所保留。
五月初五端午節,又有觀賽龍舟的習慣。明代張岱曾拿鎮江的龍舟賽事與南京、杭州、無錫等地做過比較認為:「西湖競渡,以看競渡之人勝,無錫、蘇州亦然,秦淮有燈船、龍船,不瓜洲相比,而看龍舟亦無金山寺比。」可見金山競渡早已名震四方。
端午節時鎮江人吃棕子還要食「十二紅」,孩子們要穿老虎衣,掛老虎肚兜,系「長命縷」等辟邪之物件,而這些習俗,又都與起源於鎮江《白蛇傳》有關。
黃明時節上chui山,每年的清明節前,上萬人爬上chui山登高遠眺的場面十分壯觀。

5、鎮江有哪些習俗??急求!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求你們了!十萬火急!

在鎮江習俗中,探親訪友,常用蔑絡包紮徙兒饋贈。 它"六角崢崢"齊齊整整以示吉利。 攜帶齊兒出門有:"東門走到峴山岑,北門走到九里街,齊兒能發出陣陣幽香"之說。
農歷二月初八餃子節,「二八月吃了餃子病不發」,是為了紀念鎮江鶴林寺開山祖師馬和尚的。
年除夕:家家戶戶貼春聯——驅年。
年夜飯:家家都炒安豆苗——安安穩穩。
每桌都有水芹菜——路路通。
紅燒魚不動筷——年年有魚(余)。
飯後晚輩討壓歲錢——守歲。
金山寺撞鍾——祈求平安。
年初一:開門鞭炮——高升。
吃紅棗、湯圓——早發、圓通。
忌動刀、剪、掃帚、忌碎碗破壇、忌打罵伢子家(小孩)。
走四方,拜新年。
年初二:回娘家,拜泰山。
年初五:財神日子,踏金(騎毛驢上金山),拜財神。
正月十一或十三上花燈,十五元宵節:有娘家給新嫁女兒送燈之俗。十八或二十落燈,上燈圓子落燈面。
二月二:龍抬頭。民謠:二月二,家家接女兒,接得家來吹笛子,接不家來哭鼻子。
二月八:家家包餃子,民謠:二月八,吃了餃子病不發。
三月三:薺菜花兒賽牡丹,農村婦女多以薺菜花插鬢角。
清明節:上墳祭祖,門插柳、放斷鷂。
端午節:家家包粽子,懸掛鍾馗像,門上插艾草、菖蒲,午時燒艾熏屋,用雄黃、蒜頭、菖蒲根泡酒灑
牆跟,中午餚食「十二紅」,小孩穿老虎鞋,額頭上用雄黃酒點「王」字,脖子上系五綵線編織的蛋

網,午後看賽龍舟。
六月六:民謠:六月六(鎮江方言六讀作LAO),家家門口曬紅綠(鎮江方言綠讀作LAO)。
七月七:俗稱「七巧節」,看巧雲,搭七巧板,女兒家穿針乞線。
七月半:城鄉居民輪流舉行「盂蘭會」街上放焰口,河裡放花燈——敬祖宗。
中秋節:家家要團圓,炕餅子,吃月餅。入晚,供桌上擺放老菱、全藕、石榴、月餅,點寶塔斗香,焚
香拜月。
重陽節:重陽糕送老人,白天登高(登金山、南山),晚飲「重陽酒」,持鰲(螃蟹)賞菊。
十月朝:農歷十月初一為下元節,俗稱「十月朝」,上墳、祭祖、送寒衣。吃紅豆糯米飯、菠菜豆腐湯,
民謠:紅豆飯、豆腐湯,老奶奶吃了上火箱。意思是此時已到烘火季節了。
臘八:每年臘月初八,金山寺、焦山定慧寺必用大鍋,選上好的芋頭、花生米、紅棗、白果、蓮子、栗
子、青菜、豆腐、胡蘿卜等煮粥,饋贈善男信女。
祭灶:農歷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送灶」,剪紙馬、扎竹橋,供灶老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冬至:又稱小年,這天要祭祖,塾館都放假,「大冬大似年,家家吃湯圓,老師不放假,學生不把錢」。

飲食習俗:

早餐喜鍋蓋面,伴以餚肉、蟹黃湯包,早茶。中晚餐大米為主,傳統家常名菜有:三魚兩頭:
刀魚、鰣魚、回魚、清蒸獅子頭、拆燴鰱子頭,東鄉的羊肉、揚中的三芽菜燒河蚌,還有蘆篙苔肉絲,
清蒸螃蟹,菊花腦蛋湯,韭菜螺螄頭等等。
喜事一定要有整條鰱子頭——有頭有尾、年年有餘,喪事忌用鰱魚——年年有喪。

婚嫁習俗:

這里介紹的有些習俗已經不存了,現時的婚嫁已隨著時代的進步而有了新的含義。
大概的程序是:庚帖,由女方用紅紙寫明姑娘的生辰八字交給媒人,男方也寫明了一起去「合婚」,然
後開始「議婚」、下聘、擇日、迎娶、回門、會親。
其中的過程有許多講究,如:婚禮的日子要逢六,接嫁妝需要六個人,暖房要有童男子壓床,開門要有
開門封(紅包),進門要喝三早茶,鞭炮不斷催轎,姑娘出門要換鞋,舅舅背外甥女出門,到男方要新
郎官背進門,近郊農村在大門前還要鋪上新麥草——意為走金光大道,挑饅頭——蒸蒸日上,鬧公太爺
——不鬧不發的習俗,等等。

生日習俗:

小孩滿月,百露,抓周,逢十、二十、三十大慶,俗語:三十不做,四十不發,花甲以上大
壽要鬧壽,中面晚酒,送壽幛、壽面,討壽桃、壽碗,寓意:討壽添歲。

6、江蘇鎮江過年的風俗

正月初一,鎮江人習慣早餐時吃紅棗茶和煮湯圓,即取「早發」「元通」的意思。湯圓一般是用糯米粉搓制而成,餡心有脂油白糖、棗泥、豆沙、菜肉,等等。年初一至初二,一般不煮生食,而是吃隔夜飯,取「隔年陳」之意。春節時,家家戶戶都會准備一些果品,同時討些吉祥口彩,如糖果寓意「甜甜蜜蜜」,橘子為「走局」,紅棗為「早生貴子」,花生為「長生果」等。

從除夕夜開始,放鞭炮是必不可少的。爆竹聲中一歲除,萬象更新新年始。鞭炮,又有「高升」的意思。這兩年,人們對煙花爆竹是否該禁放,一直爭議不休。不過作為傳統的民俗,煙花爆竹早已和年的意蘊密不可分,能夠點染出濃濃年味。不過,燃放煙花爆竹,安全是不能忽視的。在小時候,我記得有一種叫「九條龍」的煙花,點燃後直躥上天空,四處亂飛,很是危險。

此外,很多人家還會請人寫或是買上一副春聯,貼在大門上。

7、鎮江有哪些民風民俗?

鎮江民風民俗:年除夕:家家戶戶貼春聯——驅年。年夜飯:家家都炒安豆苗——安安穩穩。每桌都有水芹菜——路路通。紅燒魚不動筷——年年有魚(余)。飯後晚輩討壓歲錢——守歲。金山寺撞鍾——祈求平安。年初一:開門鞭炮——高升。吃紅棗、湯圓——早發、圓通。忌動刀、剪、掃帚、忌碎碗破壇、忌打罵伢子家(小孩)。走四方,拜新年。
年初二:回娘家,拜泰山。年初五:財神日子,踏金(騎毛驢上金山),拜財神。正月十一或十三上花燈,十五元宵節:有娘家給新嫁女兒送燈之俗。十八或二十落燈,上燈圓子落燈面。二月二:龍抬頭。民謠:二月二,家家接女兒,接得家來吹笛子,接不家來哭鼻子。二月八:家家包餃子,民謠:二月八,吃了餃子病不發。三月三:薺菜花兒賽牡丹,農村婦女多以薺菜花插鬢角。清明節:上墳祭祖,門插柳、放斷鷂。端午節:家家包粽子,懸掛鍾馗像,門上插艾草、菖蒲,午時燒艾熏屋,用雄黃、蒜頭、菖蒲根泡酒灑牆跟,中午餚食「十二紅」,小孩穿老虎鞋,額頭上用雄黃酒點「王」字,脖子上系五綵線編織的蛋網,午後看賽龍舟。六月六:民謠:六月六(鎮江方言六讀作LAO),家家門口曬紅綠(鎮江方言綠讀作LAO)。七月七:俗稱「七巧節」,看巧雲,搭七巧板,女兒家穿針乞線。七月半:城鄉居民輪流舉行「盂蘭會」街上放焰口,河裡放花燈——敬祖宗。中秋節:家家要團圓,炕餅子,吃月餅。
入晚,供桌上擺放老菱、全藕、石榴、月餅,點寶塔斗香,焚香拜月。重陽節:重陽糕送老人,白天登高(登金山、南山),晚飲「重陽酒」,持鰲(螃蟹)賞菊。十月朝:農歷十月初一為下元節,俗稱「十月朝」,上墳、祭祖、送寒衣。吃紅豆糯米飯、菠菜豆腐湯,民謠:紅豆飯、豆腐湯,老奶奶吃了上火箱。意思是此時已到烘火季節了。臘八:每年臘月初八,金山寺、焦山定慧寺必用大鍋,選上好的芋頭、花生米、紅棗、白果、蓮子、栗子、青菜、豆腐、胡蘿卜等煮粥,饋贈善男信女。祭灶:農歷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送灶」,剪紙馬、扎竹橋,供灶老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冬至:又稱小年,這天要祭祖,塾館都放假,「大冬大似年,家家吃湯圓,老師不放假,學生不把錢」。
飲食習俗:早餐喜鍋蓋面,伴以餚肉、蟹黃湯包,早茶。中晚餐大米為主,傳統家常名菜有:三魚兩頭:刀魚、鰣魚、回魚、清蒸獅子頭、拆燴鰱子頭,東鄉的羊肉、揚中的三芽菜燒河蚌,還有蘆篙苔肉絲,清蒸螃蟹,菊花腦蛋湯,韭菜螺螄頭等等。喜事一定要有整條鰱子頭——有頭有尾、年年有餘,喪事忌用鰱魚——年年有喪。

8、小練筆寫鎮江的春節風俗?

一、飲食
1.蒸包子
2.臘八粥
3.灌香腸 腌臘肉

二、生活
1.鎮江人過年通常會「撣塵」。正所謂,新年新氣象嘛。到了過年,他們通常會把屋子裡邊邊角角的灰塵全都撣掉。

2.祭灶
每年呢的農歷臘月二十三,俗稱小年。
而臘月二十三日的祭灶與過年有著密切的關系。因為,在一周後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爺便帶著一家人應該得到的吉凶禍福,與其他諸神一同來到人間。灶王爺被認為是為天上諸神引路的。其他諸神在過完年後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爺會長久地留在人家的廚房內。迎接諸神的儀式稱為「接神」,對灶王爺來說叫做「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儀式要簡單得多,到時只要換上新灶燈,在灶龕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3.買年貨
到了春節買年貨是必不可少的,鎮江人也不例外。通常年貨有瓜子、花生、糖果等。

4.添新衣
添新衣應該是中國春節的傳統。每當這個時候,家家戶戶都會穿上漂浪的新衣服,一起迎春節。

9、鎮江有哪些習俗作文200字?

鎮江人必收藏的全年傳統風俗

1年除夕家家戶戶貼春聯——驅年

年夜飯家家都炒安豆苗——安安穩穩。

每桌都有水芹菜——路路通。

紅燒魚不動筷——年年有魚(余)

飯後晚輩討壓歲錢——守歲

金山寺撞鍾——祈求平安。

2年初一開門鞭炮——高升。

吃紅棗、湯圓——早發、圓通。

忌動刀、剪、掃帚、忌碎碗破壇、忌打罵伢子家(小孩)。走四方,拜新年。

3年初二回娘家,拜泰山。

4年初五財神日子,踏金(騎毛驢上金山),拜財神。

5正月十一或十三上花燈,吃圓子(上燈圓子落燈面)

6正月十五元宵節有娘家給新嫁女兒送燈之俗。

7十八或二十落燈吃面條(上燈圓子落燈面)

8二月二龍抬頭。寶寶剃龍頭。民謠:二月二,家家接女兒,接得家來吹笛子,接不家來哭鼻子。

9二月八家家包餃子,民謠:二月八,吃了餃子病不發。

10三月三薺菜花兒賽牡丹,農村婦女多以薺菜花插鬢角。

11清明節

上墳祭祖,門插柳、放斷鷂。

12黃明節「黃明踏青」登圌山。13端午節

家家包粽子

懸掛鍾馗像

門上插艾草、菖蒲

午時燒艾熏屋,用雄黃、蒜頭、菖蒲根泡酒灑牆跟

中午餚食「十二紅」

十二紅是四碗八碟之宴,「四碗」:紅燒黃魚,紅燒趴蹄,紅燒牛肉,紅燒雞塊;「八碟':鹹蛋、香腸、花蘿卜、熏魚、炒莧菜、炒豬肝、炒河蝦,脆炒鱔絲。

小孩穿老虎鞋,額頭上用雄黃酒點「王」字,脖子上系五綵線編織的蛋網

午後看賽龍舟

14六月六

民謠:六月六(鎮江方言六讀作LAO),家家門口曬紅綠(鎮江方言綠讀作LAO)

15七月七

俗稱「七巧節」,看巧雲,搭七巧板,女兒家穿針乞線。

16七月半

城鄉居民輪流舉行「盂蘭會」街上放焰口(現在是燒紙)

河裡放花燈——敬祖宗。

17中秋節

家家要團圓,炕餅子,吃月餅。

入晚,供桌上擺放老菱、全藕、石榴、月餅,點寶塔斗香,焚香拜月。

18重陽節

重陽糕送老人

白天登高(登金山、南山)

晚飲「重陽酒」,持鰲(螃蟹)賞菊。

19十月朝,下元節

上墳、祭祖、送寒衣。

吃紅豆糯米飯、菠菜豆腐湯。民謠:紅豆飯、豆腐湯,老奶奶吃了上火箱。意思是此時已到烘火季節了。20臘八

每年臘月初八,金山寺、焦山定慧寺必用大鍋,選上好的芋頭、花生米、紅棗、白果、蓮子、栗子、青菜、豆腐、胡蘿卜等煮粥,饋贈善男信女。

21臘月23「送灶」

剪紙馬、扎竹橋,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