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貴陽的民情風俗

貴陽的民情風俗

發布時間: 2022-09-01 18:35:58

1、貴州的傳統風俗有哪些

1、查白歌節

查白歌節是貴州布依族的重大節日。每逢農歷六月二十一日這天,布依族青年男女就從四面八方聚集在興義縣的查白場,舉行盛大的歌會。歌節上的浪哨(唱歌)是布依族青年男女的社交戀愛活動。浪哨時要互甩糠包,包上綴有多條綉花穗須,拋甩時猶如彩蝶漫天飛舞,十分好看。

2、龍舟節

龍舟節是貴州苗族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歷五月二十四至二十七日舉行,此時萬人盛裝,雲集江邊,參加龍舟出發前的獻祭活動。比賽開始,幾十條龍舟破浪前進,兩岸鑼鼓、禮炮齊鳴,觀眾吶喊驚天動地。岸上還舉行對歌、跳蘆笙舞等活動。入夜,余興未盡,青年男女相聚對歌,傾訴真情。

3、四月八

農歷四月初八,是貴州省貴陽市附近苗族人民紀念古代英雄「亞努」的傳統節日。

相傳在很早很早以前、苗族人民就在富庶的格羅格桑(今貴陽附近)休養生息,過著幸福、美滿、豐衣足食的生活。為了抵禦統治者官兵的攻打,足智多謀的首領「亞努」率眾英勇抗擊,給來犯者以沉重打擊,但終因寡不敵眾,不幸於四月初八犧牲,葬在「嘉八許」(今貴陽市噴水池附近)。

為了紀念「亞努」英烈,至今每逢農歷四月初八,身穿節日盛裝的苗族人民,都要從四面八方匯集到貴陽市噴水池旁集會。

屆時,噴水池旁紅旗招展,人如潮湧,吹笙奏笛、對歌傳情、耍獅子、玩龍燈、打球、比武熱鬧非凡。小夥子的蘆笙比賽別有情趣,他們邊吹蘆笙邊做快速旋轉、矮步、倒立等技巧。夜晚,貴陽市和噴水池一帶燈火輝煌,如同白晝,到處歡歌曼舞,一派歡樂景象。

(1)貴陽的民情風俗擴展資料

貴州少數民族服飾有其共同點:

喜尚青,重素雅,婦女多系裙,愛著銀飾。男子服飾以對襟衣、寬腳褲、包頭帕為主。各個民族的服飾及頭飾又各具特色。

苗族

婦女服飾僅在貴州境內就有上百種,總的說來是於樸素之中追求華麗重彩,以刺綉、挑花、蠟染為主要工藝,佩戴貴重銀飾後顯得富麗堂皇。男子畜發包頭巾,身穿無領、大袖、寬褲腳服裝,腰帶束身,冬天纏裹。

布依族

女性多穿短襟長褲,配有欄乾花紋裝飾,也有穿裙的。喜歡蠟染,領、肩、飾等。男性式樣簡單,與漢族大致相同。

侗族

分南北部服飾,南部服飾接近古代,婦女穿裙束髻綁腿;北部一般穿短衣長褲。彝族:著長袍,纏包頭,顏色重青黑,有綉花裝飾。水族:婦女著長襟衣,包頭帕,系長圍腰。土家族:婦女穿左襟大褂,挽髻包頭。

2、貴州春節習俗有哪些?

1、熏臘肉:臘肉是貴州的特色美食,殺完年豬後便將鮮肉粘上鹽放進腌缸,腌制幾天後取出來,然後搭好架子,用柴火煙熏火燎。一段時間後,肉就會變得色澤油黃透亮、香味撲鼻。  

2、掃揚塵:掃揚塵就是年終大掃除,以前每年春節前,貴州家家戶戶都要打掃衛生。按貴州民間的說法是,除了掃除灰塵外,重要的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也是貴州人對辭舊迎新的表現。  

3、打糍粑:打糍粑是貴州布依族人家過年的重要活動之一,和殺年豬一樣重要,都是春節即將到來的序幕。布依族喜歡吃糯食,用糯米做的食品就有糍粑、黃糕粑、清明粑、包穀粑、荷葉粑、二塊粑、米花、花米飯等等。但是最最常見的就是過年家家必備的糍粑。打糍粑的活動是和殺年豬一起進行的,一般都會選農歷臘月的奇數日期,布依族有句俗語「殺單不殺雙」,其來歷尚無考證,但是漸漸的都習慣了在臘月下旬的奇數日邀請親戚朋友到家中齊心協力的殺年豬、打糍粑。  

4、趕場:雖然平時每隔一周都會趕一次場,但一年的最後「一場」,和往日的趕場意義完全不一樣,場景也不一樣。年前的最後一場,幾乎家家戶戶都要去趕,購買各種年貨,有吃的,有玩的,一樣不落,尤其是雞、魚肉都要買上,雞預示著吉利,魚當然就是年年有餘了!  

5、貼春聯:春節前夕,家家戶戶都要貼上火紅的春聯,一副副透著喜慶和熱烈的春聯,表達了人們迎新納福、企盼新生活的美好願望。  

3、貴州的風土人情有哪些

1、苗族剪紙

黔東南苗族稱剪紙為「剪花」、「苗花紙」。在長期的刺綉實踐中,藝人們發現用剪紙圖案來代替在綉面上描繪圖案,可以准確無誤地不斷復制,既省工又省時,同時也能保持綉面的干凈潔亮,從此,她們就把剪紙圖案作為刺綉藝術的「藍本」。為了保證刺綉的質量,苗族婦女們把她們的聰明才華和喜怒哀樂等審美觀融入到剪紙圖案中,使之與眾不同,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

苗族民間剪紙形式靈活多樣,各具特色。如「中心構圖式」,藝人主要在畫面中心表現主題,四周講究相應的對稱協調,用不同的花木草蟲來裝飾搭配。這與「不完全對稱」式那種以中軸為坐標,以量的平均分配來使畫面產生穩定感、層次感和節奏感有所不同,突破只講求統一,不講求變化的單調刻板的構圖形式。

2、美食文化

貴州菜又稱黔菜,由貴陽菜、黔北菜和少數民族菜等數種風味組成。在明朝初期,貴州菜已趨於成熟,許多菜式都有600多年的歷史。

貴州菜餚的一大特色就是酸。貴州有「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躥躥」的民謠。酸菜家家腌制,食之開胃消食。酸湯則有爽口提神、殺菌消毒、去油膩化脂肪、健脾防結石的功效。酸菜的腌制主要原料為蘿卜、白菜、捲心菜等。酸湯的製作又分菜類酸、魚類酸、肉類酸、米類酸等,完全靠生物自然發酵而成。

3、民族

貴州是一個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全省共有民族成分56個,其中世居民族有漢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白族、瑤族、壯族、畲族、毛南族、滿族、蒙古族、仫佬族、羌族等18個民族。

據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全省人口超過10萬的有漢族(2191.17萬,佔62.2%)、苗族(429.99萬,佔12.2%)、布依族(279.82萬,佔7.9%)、侗族(162.86萬,佔4.6%)、土家族(143.03萬,佔4.1%)、彝族(84.36萬人,佔2.4%)、仡佬族(55.9萬,佔1.6%)、水族(36.97萬,佔1.0%)、白族(18.74萬,佔0.53%)和回族(16.87萬,佔0.5%)。

千百年來,各民族和睦相處,共同創造了多姿多彩的貴州文化。

(3)貴陽的民情風俗擴展資料

貴州著名人物:

1、張之洞:晚清名臣、清代洋務派代表人物之一。出生於興義府,張之洞與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並稱晚清「四大名臣」。

2、何應欽: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字敬之,貴州省興義人。

3、王陽明:(1427~1529年),名守仁,字伯安,浙江餘姚人,世稱「陽明先生」。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學家。

4、李端棻:晚清著名維新派代表人物之一、詩人。1898年,因力主變法,被授予禮部尚書之職。戊戌變法失敗後,被撤職查辦。1901年返回貴陽。在貴陽以開啟民智為己任。主持經世學堂的教學工作。

5、丁道衡:字仲良,貴州平遠(今織金縣)牛場鎮人,著名地質學家、古生物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

4、貴陽結婚有什麼風俗習慣?

1、提親。男方要請個中間人,或者說是媒人,到女方家提親。
2、合八字。如果雙方家長同意,就會由中間人互相交換兒女的八字。然後,各自找先生來合八字,看二人命理是否相合。(這一步因人而異,也有的不信的,可直接跳過)
3、燒香。即再次由中間人出面傳話,商量一些如給彩禮要給多少,賠嫁要給多少及結婚雙方家長要負擔的東西。一般一次就可商量妥當,也有的雙方家長意見不合的,那就要麻煩中間人多跑幾趟了。
4、家長見面。中間人把大家的意見統一了,雙方家長就可以見面了。這時見面一可以認識認識,二可以就一些細節統一或交換下意見,比如在哪請客,估計要請多少客人等等。
5、定時間。傳統一點的會找個黃道吉日,現代一點周末就好了。
6、請客。開始遍撒請貼。親戚的歸父母,你們的朋友同事歸你們自己請。這可是個力氣活。要是誰誰誰和你關系一般你覺得太麻煩不用請了,可得小心,貴州人死愛面子,你請了他,他心痛錢;你不請他,他又覺得你看不起他。然後你就等著人前人後嘴碎碎的念叨死你吧。一般來說,只要是吹過牛聊過天記得名字的都請。你請了來不來是他的事,你不請就是你的不對。所以賓客名單要仔細考慮。定下名單請客時最好拿張清單去,誰請了就鉤一下。沒請到的記得回頭再來。
7、登記。這簡單,記得帶上二人的身份證去民政局照相填表領證就好,一分錢不花,人不多的話還很快。一定記得帶上男孩本人去,代辦的不行。民政局裡專門有個結婚登記處,忒好找,一般就在離婚登記處隔壁。離婚得交點錢,意思是隨便結婚,但得慎重離婚!
8、好了,都到這了基本沒什麼事了,就穿好新人裝演好喜酒那天的激情演出吧。祝幸福。小心鬧新房的死黨們,都是些吃人不吐骨頭的傢伙!

5、貴陽都有哪些風俗

貴陽風俗 跳地戲貴陽是個少數民族聚居區,各地民族節日內容豐富,各具特色。苗族的「四月八」、布依族的「三月三」、「六月六」、「跳場」等民族節日,為少數民族青年男女尋找意中人提供了極佳的機會。 在民族節日、集會期間及農閑時節,農村要開展演地戲、跳蘆笙舞、賽歌、賽馬、鬥牛等饒有情趣、極富特色的民族民間傳統文化體育活動。而那鄉間寨上民族情趣極濃的婚俗、酒規、葬禮,也會使遊人大開眼界。如果你有幸參加這些民族節日的話,一定會感受到少數民族的濃郁風情。 六月六 「六月六」是貴陽布依族重要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歷六月初六,貴陽市及鄰縣成千上萬的布依族群眾便要集於風景秀麗的花溪河畔,穿密林,繞花間,乘遊船,吹木葉,唱山歌,盡情歡度佳節。男女借機向意中人表達愛慕之情。 「六月六」的緣起,有這么一個傳說:很久很久以前,一位美麗的布依族姑娘綉了一幅花開錦綉、香飄長天的青山秀水圖。魔王見此寶圖,頓起賊心,前來搶奪。姑娘和眾鄉親苦戰七天七夜,終因力量懸殊,六月初六這天,眼看寶圖就要落入魔王手中,姑娘急中生智,將圖拋向空中,寶圖即化為花溪的青山秀水,魔王被氣死化為一堆亂石,沉入花溪河底。此後,為了紀念這位造就花溪秀美山川的布依姑娘,每年六月初六,人們匯集於花溪河畔,載歌載舞,以表敬意,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名揚省內外的「六月六」歌節。 四月八 「四月八」是貴州、湘西、桂北等地的苗、布依、侗、瑤、壯、彝、土家、仡佬等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各地節日內容不盡相同,其中,規模最為宏大、場面最為隆重、影響最為深遠者,當首推貴陽市苗族的「四月八」慶祝活動。 每年農歷四月初八這天,貴陽市及鄰縣的苗族群眾都要身著民族盛裝,雲集貴陽市中心噴水池一帶。他們吹響蘆笙、簫笛,唱著山歌,跳著 苗家 舞蹈,歡度自己的傳統節日。「四月八」的由來傳說甚多,主要是為憑吊「四月八」葬於今噴水池一帶的古代苗族英雄,輩輩相傳,而成習俗。 如今,貴陽的「四月八」已成為貴陽及其附近苗、布依、侗、壯、水、仡佬、漢等民族共同狂歡的節日,成為展示民族傳統文化的盛典。少數民族男女青年還藉此機會,通過自己飽含深情的舞姿與歌聲尋找意中人。 蘆笙舞 蘆笙,是一種古老的竹木製簧管樂器,大的有一丈多,小的不及一尺,管的數目多的有10管,少則單管、雙管,最常用的是6管,其音調可雄渾低沉,亦可清脆高亢。在苗族文化發展的歷史長河中,苗族人民不僅把蘆笙作為本民族的代表物,還把它融於舞蹈、音樂中、水、布依、瑤、彝等民族舞中

6、貴陽那邊過春節的習俗是什麼???

1、打糍粑

 在貴陽春節期間家家戶戶都要打糍粑,吃糍粑,這已是多年的民俗,也就是牛王爺過年。

相傳在很久以前,人們種地是靠人拉犁,十分辛苦。這件事感動了上天,玉帝派牛神下凡。牛神來到人間後和人結成了最親密的朋友,有時還讓人騎在他的背上。人們的勞動強度減輕了,一年還能收獲很多莊稼。

人們為了感謝牛神,就每年過年都用糍粑來紀念牛神,並尊敬他為牛王爺,有的地方還為他修廟,每逢什麼重要節日就給他供上人們最愛吃的東西糍粑。在上供時,先將糍粑用菜葉包著,然後遞到牛的嘴裡,有時候將糍粑貼在你的腦袋上表示人們對牛的敬佩。

2、炕臘肉

炕臘肉是貴陽人的特色食品。人們每年宰年豬時,便將鮮肉放腌缸里,腌制數天後取出來,再用柏香枝煙熏後,掛於火塘頂部的炕架上。
用柴火煙熏火燎,一段時間後,這肉會變得色澤油黃透亮、香味撲鼻。火炕臘肉可保存數年而不變質,是招待客人的佳品。 

3、趕場

「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頭兒要頂新氈帽。」年前,貴陽人家家戶戶都要去趕場,購買各種年貨,有吃的,有玩的,一樣不落。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買雞殺雞。因為「雞」同「吉」,有吉利、吉祥如意的意思。在場上,十里八村的熟人們見了面都互相拜早年,相互送去新年的祝福。

7、貴州的風俗習俗,有什麼?

貴州是一個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全省共有民族成份56個,其中世居民族有漢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白族、瑤族、壯族、畲族、毛南族、滿族、蒙古族、仫佬族、羌族等18個民族。
由於以上特點,其各個民族的風俗習慣都不一樣的。
比如布依族的婚俗很有特色。
布依族婚姻實行自主婚。接親時要對歌,俗稱對姐妹歌。新娘到男方家的當天晚上,要舉行唱荷包歌和要荷包的活動,有"一夜荷包一夜歌"的說法 。
傳統節日有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吃新節、七月半等。
"三月三"是布依族的傳統盛大節日,農歷三月初三稻耕開始,要祭山神、土地神和祖先神及稻米魂,製作五色花糯米飯供奉。
黔西南州一帶,男女青年要聚集在"查白歌場"玩山對歌,參加者達數千至上萬人。很多未婚男女青年通過吹木葉、對歌,相識、相愛、訂終身 。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