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椒江風俗

椒江風俗

發布時間: 2022-08-31 18:45:07

1、浙江台州椒江的婚慶習俗是怎樣的?

就是結婚了!現在都是轎車接送了 沒有什麼特色了!
以前的時候還有轎子
現在也學就是在酒店了,沒有什麼意思了

2、台州椒江的春節習俗。最好長點

春節 農歷正月初一日,俗稱大年初一,是傳統的節日。家家戶戶貼春聯,門口設香案置糕果,具香燭供神,以祈一歲平安。忌掃地、汲水、乞火並動針剪刀斧,禁止傾倒糞便污物。男女老幼,均穿新衫新履,成群結隊去神廟景區燒香、游覽,燃放爆竹。早晨,均以粽子、湯圓或年糕為食,糕取步步登高,湯圓取團圓之意。廠家停工休息,商店停止營業,僅少數服務性行業例外,人們相見拱手互道恭喜、發財、新年快樂等吉利語。郊區農民成群結隊進城游覽活動或探親訪友。幼輩男女,對長輩行拜年之禮。解放以來,各文藝體育組織於節日之際舉辦各種比賽活動,以豐富群眾節日文化生活。80年代後搓麻將之風盛起,成為普遍的春節家庭消遣活動。

開年 正月初二清晨,用糕蹄、酒、肉祭供迎接新財神,稱為開年。

3、椒江的民風民俗是什麼????????

椒江春節活動和全國各地大致相同,相同的部分不外乎貼對聯,放爆仗,互相拜年直至正月十五鬧花燈。

據《海門鎮志》記載,「舊歷正月初一日,家家戶戶均貼春聯。門口設香案,置糕果供神。男女老幼,都換新衣,紛紛到各神廟燒香,鞭爆之聲,轟隆盈耳。各家均以粽子、年糕、湯團充食;糕取高升、團取團圓之義。」因為正月初一忌動刀,故糕須於除夕夜切好,初一早上吃年糕喻「高升」,中午吃湯團喻團圓,晚上吃粽子喻脫去衣服睡個囫圇覺。而嗜賭者卻最忌這一天吃粽子,他怕今年賭運不濟,被剝個囫圇精光。

椒江也和台州各地一樣,從清末民初開始興起春節這天去祖墳上「拜墳歲」的風氣,這大約取自於過去的拜祖先畫像之俗吧。這一天,合家老小帶上祭拜祖宗之物件去郊外或山上的祖墳去向祖宗拜歲。這天野外遊人比肩繼踵,陸繹不絕,蔚成大觀,這活動既對祖宗表示懷念尊敬之情,又去郊外山上活動筋骨,吸取新鮮空氣,真是一舉兩得。

「正月初二日早晨家鄉均用粉蹄酒肉祭供,謂之『開年』,表示迎接新財神,皆爭先恐後,甚有於夜半行之,爆竹之聲,徹夜不絕。新年以後,新親外戚,例須親往叩歲,主家置酒相待,並須還叩」(《海門鎮志·歲時》)。

不過,商家大多以正月初五日祭財神的,相傳正月初五日為財神誕辰,到了初五,凡希望財源亨通的人們,例必備牲接神,商號尤鄭重其事,特於是日開市,金鑼爆竹,牲禮畢陳,以爭先為利市,必早起而迎之。過去,椒江被譽為「小上海」,商業發達,商家特多,故初五日祭財神特旺盛,是日,香案滿街,爆竹震天,人人拱手道賀,句句吉利之言,街上充滿了喜慶祥和希冀之色。

春節最後一項重大活動便是十五夜的燈會,亦即是鬧元宵。正月十五日,俗稱上元,與七月十五中元,十月十五合稱三元。又稱為元宵元夕,都含有第一月圓之夜的意思。上元張燈始於唐而盛於宋,傳至今日實乃一千餘年矣!

椒江正月半夜的燈會與各地大致相同,商家在門口掛上各式各樣爭奇斗艷的花燈以酬神和娛民,並在屋檐下蒙上各色布幔,以保護花燈。椒江地處港口,有大量的碼頭工人和漁民,他們好動,喜鬧,於是,是夜活動重點便是「鬧花燈」,而其中最鬧猛便是「綽小老爺」。過去椒江人把廟里的神像稱為「老爺」,小神像便稱為「小老爺」。椒江百姓向有在正月半夜張燈迎神的習俗,即是所稱的「綽小老爺」活動。

為了正月半夜的出迎,椒江每個寺廟都備有出迎用的小神像。出迎的坐椅是兩支大竹杠中間綁一隻坐墊,像一隻抬人用的過山滑桿,神像就坐在這只墊上,由一名壯健的青年扛在肩上,在一群該廟所在地青年的衛護下參加游迎活動。正月十五晚上一到,大街上的商家戶戶張燈結綵,處處大放光明,把整條大街照得白晝似的。吃罷元宵的老百姓,扶老攜幼紛紛上街,街上則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興高采烈,萬民空巷。

綽小老爺的前導是兩條龍,隨著喧天的鑼鼓聲,兩條大龍在耀目的燈光和震天的鞭炮聲中飛舞,然後是出迎的神像隊伍。不知是什麼年代,也不知是準定下的定例,全海門寺廟中只許十三尊神像可以進入這支隊伍,而第一尊必定是楊府廟的楊府爺。其餘則依次是武聖廟、天後宮、龍翔廟、南門殿、後晏宮、前晏宮、財神廟、石公廟……。按各地一般習俗,武聖廟所祀的關羽已經封為「關帝聖君」,稱帝了,應該是第一尊,然而在椒江,即便是「帝」,在老百姓眼中,還得屈尊讓給保境安民有功的楊府爺。關帝廟的周侖爺為第二尊,為什麼呢?因為關羽已是「帝君」了,帝有帝的尊嚴,故自己不出門,只派他的馬夫「周倉」代他出迎,聊表與民同樂的意思。

抬神像和護神像的都是血氣方剛的年輕人,大家都不願自己的伸像落後,每年常常為誰先誰後鬧得不可開交,有時還會發生爭斗,然而,「楊府爺」的首席位置卻誰也不敢來爭,足見楊府爺在海門人民群眾心中的威望。綽小老爺還有一個習俗就是開鞭炮戰。背小老爺和衛護小老爺之人均須赤腳穿草鞋,而沿街的所有鞭炮均不朝天放而往他們的腳下扔,一時炮聲震耳火光陣陣,熱鬧非凡。他們都要以經得起鞭炮炸而保持迎神隊伍之井然而顯示自已是好漢,即使雙腳被炸得鮮血淋漓亦在所不顧。整個行程的高潮是隊伍最後停留在楊府廟前供群眾觀賞的時間,整條南北新椒街這里最闊,觀眾集中得也最多。十三尊披紅戴綠的小老爺在海門主要街道迎游一圈後到這里結束了,這里所有的小老爺均依次排好,供群眾觀賞,街中間是舞龍、舞獅、花鼓、大力士等活動,各廟的鑼鼓隊在這里一起吹打,老百姓把早已准備好的鞭炮集中往這里放,街上掀起一陣陣高潮。行程結束的標幟是楊府爺回廟,則其餘的小老爺亦各自打著鑼鼓回各自的家,整個行程才告結束,楊府廟前鞭炮紙屑可以平到街沿,足見鞭炮數量之多。

正月半夜活動之後,商家正常營業,農民准備春耕,各業小販小手工業者亦都開始了各自一年生計的准備,一個春節的活動才最後宣告結束

有道是三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台州雖然地域不大,各地春節習俗可不少。台州人過年過元宵到底有哪些民風、民俗?作為一名台州人可不能不知道。

臨海人過春節、過元宵習俗
春節習俗
在臨海,春節一般從正月初一到初八止。張家渡民間流傳的「拜歲過上八,清湯嘸得喝」就是這個意思。
大年初一天未亮,炮仗連天響。天亮後,各家插燭焚香燒紙錢,用茶果祭祀天地、家堂祖先。
大年初一的早餐,以前城關吃湯圓,東鄉都吃糯米紅棗粥,沿海漁鄉則吃「長壽面」,西北鄉山民有的吃豆腐粥。杜橋、上盤等地,初一的早飯男人燒,習慣吃「菜頭飯」。初四,民間備牲醴、燒紙馬貼新「灶司」,稱「接灶神」。
初一這一天,臨海過去還有許多禁忌:如不準掃地,不準將水倒在地上,不準動刀,不動針線,不勞作,不經商,不許罵人,不許討債,不許打架,即使在平時有仇的這一天也要和睦相處。
正月初八俗稱「上八」,過去也是張家渡「開市」之日,各家各戶初八早飯都要煮米飯吃,叫「上八飯」。過了上八,民間新年禮拜活動就算告一段落。但正月活動正式結束的,還應該是過了正月十四,因為人們十四夜「鬧花燈」、「接財神」,財神出街後宣告結束。

元宵習俗
臨海人元宵不吃湯圓,要吃羹,而且元宵不在十五過,而在十四過。
據《臨海縣志》記載,元末農民起義領袖方國珍,怕朱元璋在元宵節前來襲擊,便把元宵提早了一天。
另有說法是方國珍(一說秦鳴雷)母親每逢朔、望都吃素齋,方國珍為了讓母親也能和家人一起享受節日的口福,就把元宵改在十四過了。
也有說因為方國珍夫人董氏是正月十四生日,所以把元宵提前一夜。還有人說臨海明代狀元秦鳴雷因為十五齋戒食素而提前過元宵。
甚至也有人說是戚繼光在台州抗倭時因作戰機密被泄露而將計就計把元宵提前一夜,等等。
傳說歸傳說。沒有人去追根究底、溯流探源,也無從深挖這個「文化底蘊」,一代代傳下來,認定就是「正月十四是元宵,家家糟羹蛤蜊調」。
做羹,臨海人稱之為「攪」羹,非常形象,一大堆原料攪成一鍋羹,一般有芥菜葉、冬筍、豬肉末、油泡、豆腐乾、川豆瓣、豆面、香菇、木耳、蟶子及其他小海鮮,煮熟後加入山粉,攪和攪和,調味出鍋。由於原料豐富,這種羹往往一攪就是一大鍋,夠全家老少吃好幾頓的。
十五晚上會吃素羹,與十四的咸羹相區別,稱為甜羹。
元宵活動一般在正月十三至十七間,十四夜為高潮。

黃岩正月半風俗
正月十四間間亮
舊時,每到正月十四晚上,黃岩城裡家家戶戶點上燈火,掛上當地特色的橘籃燈、橘花燈、鳳凰橘燈。而城外每片橘林都點上紅燭,遠遠看去,整個黃岩萬燈競放。同時橘鄉百姓還耍起舞獅、舞龍、花鼓、旱船等豐富多彩的民間文藝活動。這種風俗稱為「間間亮」,據說起源於明朝,與戚繼光抗倭有關。
傳說明朝嘉靖年間,有一年的正月十四,民族英雄戚繼光在海邊打垮了一股倭寇,餘下的倭寇如喪家之犬向內地逃竄。逃到黃岩時,天色已晚,他們有的躲進橘林,有的闖進民房。戚繼光率軍趕到,兵士和百姓一道,點燈燃燒,搜索殘兵。頓時,整個縣城內外,每間房屋,每片橘林都燈火輝煌。最終,倭寇被一網打盡。為了紀念戚家軍的勝利,「間間亮」的風俗被流傳下來。
不過,自從家家戶戶有了電燈,這幾年城市裡推行亮化工程以後,「間間亮」的效果難以再顯現出來,這種風俗也僅僅局限於一些零星的鄉間舞獅、舞龍表演以及規模稍大的燈會了。

正月十五「放橘燈」
解放以前,每年正月十五晚上,黃岩城外的澄江上都要舉行「放橘燈」的活動。據《黃岩縣志》記載,這種風俗至少有一千年的歷史。
傳說,南宋建炎年間,金人南侵,康王趙構從海上逃走,途經台州。那天剛好是正月十五,他晚上登金鏊山觀海,忽然見到椒江(澄江入椒江而出海)上飄來無數燈火,感到十分奇怪。侍從告訴他,這是澄江上漂來的橘燈。趙構來到江邊觀看,並要侍從們跟著湊熱鬧,買了兩船橘子,取出橘肉讓大家吃了,留下橘殼製作橘燈,放在江上漂流。
此後,每到正月十五,黃岩城裡的男女老少傾城而出,澄江兩岸坐滿了看「燈」人,臨時擺的小攤聚集,人來人往,非常熱鬧。

仙居花燈
仙居花燈歷史悠久,分布很廣,種類繁多。如橫溪、板橋的板龍燈,高遷上屋村的長旗燈,朱溪、下各的跳跳馬燈,下塘村的鯉魚跳龍門燈、田市鎮水口山村的卷地龍燈,前王村的轎里獅子燈、推蝦燈等等。每逢元宵佳節,仙居山鄉各地花燈競彩,熱鬧非凡。猶為奇妙的是仙居皤灘「針刺無骨花燈」,被人們譽為「燈海明珠」。
「仙居針刺無骨花燈」,起源於唐朝,又稱「唐燈」或「神燈」。傳說唐開元年間,皤灘村有一秀才,夜行深山迷路,被一仙女以一盞「神燈」引路。此燈造型別致,製作精美,小巧玲瓏,古樸典雅。燈身沒有骨架,全由針刺成各種花紋圖案的紙片粘貼而成。秀才返家後,依樣畫葫蘆進行精工製作。製成後懸掛在自家門口,人見人愛。「神燈」在秀才家落戶後,仙女即變作村姑與秀才結為夫婦,夜夜陪秀才誦讀詩文。大考之年,秀才喜中狀元。後來人們就把這盞無骨花燈稱作「狀元燈」。隨後,狀元又把這種燈進獻到宮里,從此皇宮就有了「無骨小宮燈」。狀元夫人山姑逐漸把這種「神燈」的製作技術傳授給皤灘村的村民,從此,這種神燈的製作工藝就長期流傳在仙居民間。
「仙居花燈」曾先後榮獲縣市花燈大展賽一等獎,「浙江省首屆優秀藝術作品展銀獎」、「浙江省特色燈彩大展金獎」、「1996中國民間藝術作品展金獎」、「1996澳門第四屆國際藝術博覽會金獎」。浙江電視台、上海電視台、中央電視台眾多媒體對「仙居花燈」都作了詳細的報道。仙居花燈還得到了中外遊客的嘖嘖贊嘆,被譽為「中華瑰寶」、「燈海明珠」。仙居縣因此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2006年2月,仙居選送的針刺無骨花燈———「龍鳳燈」入選國家郵政局的《民間燈彩》五枚郵票圖案之一。

天台詞調
「天台詞調」是天台一個古老的劇種,早在清朝嘉慶、道光時期就在全縣各地盛傳,僅城郊一帶就有36個戲班,鄉間則以石嶺、左溪、靈溪、坦頭、榧樹最為流行。「天台詞調」曲牌豐富,共三十來個。有快節奏的像「三五七」,唱起來如行雲流水,適於敘事交待;有慢節奏的像「金鍾慢」、「二樊」,委婉清麗,擅長抒懷陳衷。探其淵源,可以看出它廣泛吸收江西與弋陽腔、東陽的高腔與浙西、南的婺腔和永腔,有南腔風格。
詞調的角色行當與古老的崑曲相同,生、旦、凈、末、丑全部由男演員擔任。小生、小旦以假嗓子念、唱,功力可與京劇相捋。樂器也是管弦絲竹齊全,以適應演出宮廷大戲的需要。「天台詞調」的看家戲有《龍虎鬥》、《姣姣斬獨角龍》、《伐子都》等,還演一些兒女情長的戲,如《拾鐲玉》。建國以後曾演出過《紅燈記》。
以前天台縣城有十大戲台,分別是東門大舞台、妙山佑聖觀舞台、也是園、前殿舞台、東岳宮舞台、映台廟舞台、三井殿舞台、金庭舞台、鏡中花舞台,此起彼落地演出天台詞調節目,深受觀眾歡迎。可惜目前這一劇種只有榧樹、亭頭等村尚能演出。有的山村則與越劇混合演出,只帶些詞調味而已。

大年初一五味粥
春節早餐,各地風俗不一。天台城鄉則是一律吃五味粥。
所謂「五味粥」,就是白米、紅棗、豆腐、番薯、芋艿五種食品合煮的粥。推究起來,原出於佛寺僧侶,新年祈禱「五福」降臨人間,煮此雜羹。天台素稱「佛地」,士民多信佛教,這種習俗也就浸染開來,以此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一年到頭,百姓能安居樂業。不過,關於五味粥的來歷,天台還傳誦著這樣一個故事:
元朝末年,朱元璋部將陳祥率領農民起義軍自臨海攻打天台城,在東橫嶺下設營寨。天台百姓痛恨元人殘酷野蠻的統治,紛紛響應,主動幫助義軍探聽軍情,籌糧運草。元至正廿七年(1367)底,義軍包圍縣城,與城裡士民約定於除夕之夜,里應外合,聚殲元兵。時值雪夜,城外積雪足有尺把厚。守將烏黑爾烈估計義軍不會攻城,自去衙門飲酒作樂。到了半夜,三聲鞭炮,殺聲四起。義軍除掉守兵,打開城門,經過一場激戰,殺死守將,收復了縣城。
第二天正是春節,城裡老百姓挨家挨戶湊集了米、番薯、芋頭,商店、作坊送來了紅棗、豆腐,煮成了香噴噴、熱騰騰的大米粥,慰勞義軍將士。軍民同吃一鍋粥,五味齊全,人人臉上綻開了笑容。大家高興地說:「吃了五味粥,就會招來『五福』。」
從此,天台人民每逢春節早晨,不論貧富家家飽餐一頓美味芳香的「五味粥」。

正月十四「糊辣沸」

將正月十四這一夜定為元宵節不是天台獨有,在台州其他地方也是如此,但家家戶戶、老老少少吃「糊辣沸」鬧元宵的習俗,卻是天台的一大特色。

說到吃「糊辣沸」,這里還有一個故事。相傳南宋景德年間,有一年的正月十四夜,華燈齊放,士民興致勃勃地逛街觀燈。這時,一位從金兵鐵蹄下逃難到江南的老藝人,帶著孫女到天台城賣唱糊口。由於長期奔波,勞累過度,昏倒在街道場坦上。附近一位陳老大爺見狀,立即舀了兩碗「糊辣沸」送去。他倆吃後,精神一振,眼前一片明亮,連連說道:「亮眼糊!亮眼糊!」從此,天台有了正月十四吃「糊辣沸」的習俗。

那「糊辣沸」又是怎樣一種食品呢?

這是一種用米粉或「山粉」調成的咸羹,菜餚全部切成小方塊,主料選用精肉、冬筍、荸薺、香乾、油泡、花生米、川豆、菠菜,也有加上豬耳朵、黑木耳、烘鯗的,再調配上一點辣椒粉,燒煮得熱氣騰騰,既能開胃和中,又富有營養,怪不得祖孫倆吃了,人醒志清了。現在「糊辣沸」也有做成甜的。家庭主婦在「山粉」或「番薯粉」中,調配進桂圓肉、紅棗、蘋果片、蓮子,吃起來另有一番滋味。

溫嶺箬山大奏鼓

據《中國民間舞蹈集成大全》記載,溫嶺箬山大奏鼓是我國唯一一個漁村傳統舞蹈,多次在中央電視台播放。

大奏鼓演奏由10來個男性漁民組成,但人數並不限定,可以七八人,也可以十幾二十餘人。男扮女裝,臉上塗白圈紅,上身穿桔黃色的斜襟短襖,下穿深藍色的大口褲,衣襟的邊角上綉著桔紅色的魚紋圖案花邊,頭戴橄欖形的黑色羊角帽,耳朵上掛著「黃金」大耳環,套上手鐲腳鐲,全部光著粗大的腳板,走起路來忸忸怩怩,活像戲劇中的媒婆那樣滑稽幽默。兩個扛著大鼓,一個奏大鼓的兼指揮,一個敲木魚,兩個敲小鑼,一個敲大鈸,一個敲小鈸,兩個敲鈦鑼(也是一個一小),他們自由地跳、自由地舞,叉開兩腿,搖曳著身子,兩只大手有力地揮動著鼓槌,左縱右跳,隨著大鼓的節奏,不斷變換隊形,邊敲邊舞,伴以鑼鼓嗩吶,熱烈粗獷,幽默詼諧。既奔放又含蓄,是靈魂的吶喊,又是生命的細語;既體現了大海的多重性格,又展示了漁民內在的情感沖動及征服大海本質力量的自信。

如今大奏鼓早已不再是箬山的「專利」,已成為石塘大奏鼓、溫嶺大奏鼓了。在箬山,二三十歲的青年漁民是這一活動的活躍份子,還有很多十二三歲的小學生跟著七八十歲的老漁民學大奏鼓。最近,一支女子大奏鼓隊在箬山這塊具有豐厚海洋文化底蘊的熱土上應運而生。大奏鼓這一健康的群眾文藝活動,不僅活躍了海濱漁村的文化生活,還挺進了城市舞台。

扛台閣

扛台閣是溫嶺漁區元宵文藝活動中的重要內容,它與元宵節的「抓財神」、「抓打生」、「拜茅坑姑娘」等活動不一樣,這些活動僅在正月十五進行,而扛台閣這一活動可以延至正月二十幾甚至是二月初。

台閣是將一張方桌、一張長桌拼在一起,反過來桌腳朝天,用各種彩紙、彩布、彩花紮成彩架,成為一個漂亮的小戲台,上面掛著雪亮的汽燈和相應的戲劇場景,裡面有幾個五六歲、七八歲長相俊俏的小孩子,化妝成諸如《樓台會》、《霸王別姬》、《三打白骨精》、《哪吒鬧海》等戲劇造型,由十幾個年輕力壯、熱心群眾性文娛活動的漁民抬著,緊跟著鑼鼓和火,隨著浩浩盪盪的遊行隊伍走街串巷,遍游各村。遊行隊伍未進村,鑼鼓聲和人們的喧鬧聲早已吸引了全村的男女老幼,大街小巷人山人海。熱情好客的漁區人民,還會以觀賞台閣的名義,邀請一些遠地村莊的親屬來家做客。

三門

三門人過元宵節,與台州其他一些地方一樣,是正月十四,而不是正月十五。
三門人過元宵,一般是中午吃「麥焦」,晚上吃糟羹。三門糟羹非常有名。其做法是青菜、蘿卜、筍、粉絲、豆腐乾、臘肉、牡蠣等全部切碎,再放進早米粉一起燒,燒成糊狀,其滋味多種多樣,故而非常好吃。

元宵節,三門人幾乎家家都燒糟羹,且要比比誰家燒的滋味好吃。最有意思的是,元宵節晚上,三門人吃糟羹是全免費的,什麼人都可以到另一個家庭去吃一碗鮮美的糟羹,且主人都以來自己家吃糟羹人多為自豪。這種風俗由來以久,有著古代「天下有飯共吃」大同社會的含義。如果按照現代的話來說,元宵節是和諧社會的重要體現。

元宵節晚上,上一年結婚的新娘子,還得燒幾鍋甜糟羹,民間稱之為「新娘糟羹」,以表示日子過得甜甜美美。「娘糟羹」必須由新媳婦親手做,然後放鞭炮請全村的人來吃,如果味道好,大家吃得高興了,那麼這位新媳婦就基本確立了在這個村的地位了。如果做得不好,大家背後就會絮絮叨叨。

除了吃,元宵節晚上就是玩。三門民間過元宵活動非常多,最有代表意義的就是亭旁鎮楊家板龍。這可是世界上最長的板龍,創造過吉尼斯世界紀錄。

1982年,楊家舞過一次板龍,共138段,全長250米,四五百人的迎龍隊伍步行20公里,在三門縣城海游鎮表演,沿途各村群眾,夾道歡迎,轟動全城。後來,楊家板龍逐年增長,目前整條龍長達450米左右,現已被上海吉尼斯總部授予「大世界吉尼斯之最」。

每逢元宵佳節,三聲炮響,迎龍隊伍出發,火燎照明,鼓樂喧天,板龍率領五獸、鼓亭、台閣、演奏隊,獅子先行,白象開路,接著是旌旗、龍筅前導,氣勢磅礴,雄偉壯麗。

楊家板龍曾在1999年的台州民間藝術大薈萃上驚乍全場,獲得惟一的一個特別大獎。

元宵過後,三門人的年也就基本過完了。接下來的,就是各奔前程,大家干各自的活去了。

4、台州元宵節點燈祭祖的特別風俗來歷是什麼?

年年鬧元宵,元宵佳節是我們中國人每年的記憶,可是我國因為地區文化差異大,節日文化也是各不相同的,你想要了解每個地方的節日文化是非常困難的,你對台州元宵節的習俗有多少了解呢?本期傳統節日為你解析。

每年的農歷正月十五,是我國民間傳統的元宵節。元宵節,台州、溫州等地都有送墳燈的習俗。過去,人們在元宵節時,自己扎制或購買墳燈送上山去,在先人墳前點起來,這一風俗至今在台州一些地方盛行。

不過,因為紙燈容易引發山林火災,各鎮(街道)和農林主管部門每年元宵節前都要宣傳防範,提倡老百姓以塑料花燈代替紙制墳燈,近年也有老百姓送鮮花代替的。

吃糟羹吃糟羹也是台州的元宵風俗,這一天,許多人家都要吃糟羹。糟羹有甜羹與咸羹之分,甜羹由山粉(番薯澱粉)、金彈餅(金橘蜜餞)、花生仁、芝麻糖等做成,咸羹則在山粉中加入蟶、豆腐、青菜、蠣肉等做成。

解鷂燈所謂解鷂燈,就是將燈籠通過紙鷂放到天空中去 溫嶺中醫院原副院長張悟新介紹,他小時曾跟著父親和大伯做過紙鷂:先用蔑刀削好毛竹片,紮成架,再在架上貼上光連紙。做的紙鷂有的是上寬下窄的,

微呈弓形,在紙鷂上,貼上紅紙剪的「雲頭」(雲紋)圖案,有的還要貼上其他一些圖案的剪紙以圖美觀。解鷂燈用的燈,也有翅膀,裡面點上小蠟燭,將鷂燈套在風箏線上,然後一隻一隻放上天去。

點間間亮 點間間亮這一風俗,黃岩、溫嶺、玉環等地均盛行,傳說這風俗來自戚繼光抗倭。戚繼光台州抗倭時,有倭寇在上元節時潛匿人家,戚繼光為肅清倭寇,叫百姓將蠟燭在暗處點亮以方便檢查,因此形成了點間間亮的習俗。過去沒有電燈時,人們在每個房間內燃點蠟燭,現在人們則將每個房間的電燈亮起來。

5、台州過年風俗是什麼?

台州過年風俗:

一、廿三送灶神

這個習俗已經很少見了,土灶基本不見了,都用煤氣灶了,除了偏遠的山區農村還有,其他地方基本上找不到,所以這種風俗也就消失了。

二、廿三四撣蓬壅

家家戶戶都撣蓬壅,從里到外,將房子打掃得乾乾凈凈,迎接新春的到來,這個習俗在農村還流傳著。

三、廿六殺豬割年肉

這個習俗不是全台州有,有些地方是廿六請老師,臨海大田叫廿六大田市,溫嶺是廿六克(去)趕市等等。這個習俗還能見到,但也很少見了。

四、廿七搗麻糍

這個是溫嶺和三門的習慣。麻糍很香也很好吃,這是麻糍的做法:燒火,然後加工,放在石臼,人工加工、加工好後,放上松花、最後切成一小塊一小塊就可以了。

這里的年糕和平時所說的用機器做的年糕以及超市裡賣的是不一樣的,這個年糕搗好後則放在桌板上用手揉,揉到實心為止,溫嶺的嵌糕還保留這種手藝,製作各種形狀的小動物之類。用於謝年及擺三界。

五、廿八謝年

謝年廿四開始到三十都可以,在黃歷上選一個合適的日子,圖個吉利。「謝年」活動十分莊重。儀式放在廳堂舉行,供桌由兩張八仙桌拼接而成,點上一對大紅燭,香爐上插上敬香。主持儀式的長輩首先向祖先跪拜,口中念念有詞,合手祝福,然後由小輩們依次跪拜行禮,還要向天地敬香站拜。

六、除夕夜,大年初一

大年初一的時候,男女老幼穿新衣服,成群結隊去廟宇燒香、游覽,燃放爆竹。第一餐吃炊飯,也就是用糯米做的,糯米放在上面,下面放水炊。取意蒸蒸日上。人們相見拱手互道恭喜、發財、新年快樂等吉利語。郊區農民成群結隊進城游覽活動或探親訪友。

6、椒江有什麼特色小吃

椒江蛋餅、薑汁核桃調蛋、食餅筒、雞蛋麻糍、泡蝦等。

1、薑汁核桃調蛋

核桃調蛋是浙江台州的傳統特色小吃,主料有核桃、薑汁、蛋、紅糖等。香醇可口,以前,核桃調蛋在平常百姓家裡算是一道上等的滋補品,只有坐月子的婦女或者身體虛弱需要補一補的人才可以吃得到。

2、食餅筒

食餅筒又稱麥油脂、五虎擒羊,是浙江台州特有的地方傳統小吃,主要材料有麵粉、水、粉絲及各類菜餚等,屬於浙江菜。食餅筒具有麵皮薄韌、作料鮮香的特點,通常在清明端午等節日食用。

3、椒江蛋餅

椒江蛋餅是椒江著名的特色小吃,它承載了很多老海門人記憶。很多地方的蛋餅是蛋包在餅外面,總感覺蛋和餅不能完全融合,有些地方的蛋餅是蛋在裡面,但蛋的味道卻差了點,只有椒江蛋餅才是那麼的有味道、有嚼頭。

4、雞蛋麻糍

雞蛋麻糍是浙江台州非常受歡迎的一道漢族傳統名點,春節年節食品。柔軟如綿,光滑細膩,不粘碗,不釘牙糊口。在台州,雞蛋麻糍深受廣大市民的喜愛,其做法簡單,口味香糯柔韌。

5、泡蝦

泡蝦是浙江台州的特色小吃,粉漿包裹,裡面加碎肉、雞蛋、蝦仁等,油炸而成。"泡蝦"是台州人的方言稱呼,至於書面語么,就叫油鼓。介紹泡蝦是台州人的方言稱呼,至於書面語么,就叫油鼓。

7、台州的春節習俗!

台州雖然地域不大,各地春節習俗可不少:俗話說,三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
椒江
農歷正月初一日,家家戶戶貼春聯,門口設香案置糕果,具香燭供神,以祈一歲平安。忌掃地、汲水、乞火並動針剪刀斧。男女老幼,均穿新衫新履,成群結隊去神廟景區燒香、游覽,燃放爆竹。早晨,均以粽子、湯圓或年糕為食,糕取步步登高、湯圓取團圓之意。廠家停工休息,商店停止營業,僅少數服務性行業例外。人們相見拱手互道恭喜、發財、新年快樂等吉利語。郊區農民成群結隊進城游覽活動或探親訪友。幼輩男女,對長輩行拜年之禮。解放以來,各文藝體育組織於節日之際舉辦各種比賽活動,以豐富群眾節日文化生活。
路橋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春節拜年時,長輩要將事先准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愉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
臨海
春節一般從正月初一到初八止。張家渡民間流傳的「拜歲過上八,清湯嘸得喝」就是這個意思。大年初一天未亮,炮仗連天響。天亮後,各家插燭焚香燒紙錢,用茶果祭祀天地、家堂祖先。大年初一的早餐,以前城關吃湯圓,東鄉都吃糯米紅棗粥,沿海漁鄉則吃「長壽面」,西北鄉山民有的吃豆腐粥。杜橋、上盤等地,初一的早飯男人燒,習慣吃「菜頭飯」。初四,民間備牲醴、燒紙馬貼新「灶司」,稱「接灶神」。正月活動正式結束的,還應該是過了正月十四:因為人們十四夜「鬧花燈」、「接財神」,財神出街後宣告結束。
溫嶺

立春節氣到來之前,溫嶺各家各戶都要舉行謝年活動。祭祀用的供品有:黃豆、筍干、米面、腥氣魚。除此之外,還要豬頭一個、雄雞一隻,也可以用年糕做成的三牲替代。在中堂放一張桌子,將供品置於桌上,點上香燭,主人叩拜。謝年畢,燃放鞭炮,故有「謝年打炮仗,雄雞頭故世相」之說。大年三十這一天,人們上街置辦年貨,將新年中要用的菜洗凈、切好,下午打掃庭院,貼春聯,在灶上貼灶司神。晚餐做麥餅或吃年糕。吃好飯,炒花生、炒豆,然後分給孩子們。晚上,放鞭炮、關上門,這叫關門炮。此後不得外出,一家人坐在一起,聊些家常事,一直到深夜,這叫守歲。正月初一凌晨,家家戶戶開門放鞭炮,這叫開門炮,意味開門大吉。接著在桌上擺放糕點水果、點上香燭,叫拜天地,祈求上蒼保佑,全家吉祥安康。從初一到初三,在吃方面十分講究,特別是初一這一天的三餐,吃的年糕、炊飯、湯圓,表示高興、蒸蒸日上、團圓之意。這一天不能動刀,不能將生活用水倒在地上。正月初二忌串門。上一年死了人的家裡要擺座頭。親戚朋友在這天早上要到死者家中憑吊,叫趕座。「大奏鼓」、扛台閣是溫嶺漁區元宵文藝活動中的重要內容,可以延至正月二十幾甚至是二月初。

8、椒江的風俗

椒江葭芷,是東海沿岸台州灣入海的一個漁村,台州灣一帶的漁業生產歷史悠久,向為浙江三大漁業中心之一,這里聚居著成千上萬的漁民,從事海洋捕撈,葭芷是眾多漁村之一。隨著椒江城市化進程的迅猛發展,葭芷已與台州市區連成一片,生產能力和生活水平快速提高,不過這里卻依舊保持著一些頗為古老的風俗習慣。尤以一年一度的「送大暑船」聞名遐邇。(圖為:彩繪大暑船)

「送大暑船」是台州灣好多漁村舊時都有的民間傳統節日廟會習俗活動,以信仰迎「五聖」送出海,也就是說送暑保平安民俗信仰活動。據說,早在20世紀20年代,台州灣一帶的「送大暑船」以葭芷的規模最大,可謂聲名遠揚。每年農歷大暑期間,葭芷「送大暑船」民俗正式打出「漁休節」的旗號,活動搞得十分紅火。從小暑到大暑期間,附近的溫嶺、黃岩、玉環絡繹不絕地冒著酷暑來到葭芷五聖廟,興致勃勃地參與廟會活動,每天少則幾千人,多則一萬多人,活動延續半個月,總計參與人數達十幾萬。廟會的高潮是在大暑的一天到江邊送「大暑船」,並伴隨有豐富多彩的民間文藝表演,人山人海,摩肩接踵,興高采烈,萬民空巷。浩浩盪盪的群眾隊伍把一艘製作精美大紙船(約出海漁船三分之一大小的「大暑船」)十分隆重地送往江邊進行送船儀式,現將這支廟會隊伍的具體內容按先後順序簡述如下:

一、放炮

二、匾額:「漁休節大暑廟會」。

三、鳴鑼開道、「肅靜」、「迴避」牌。

四、舞龍隊(藍龍),並配有50人的鑼鼓隊。

五、腰鼓隊(30多人)。

六、舞龍隊(黃龍)。

七、「台州明珠」(由兒童化裝成的表演隊伍,裝搶成各種魚、蚌)。

八、銅管樂隊(20多人)。

九、盪湖船(表演「戚家軍追擊倭寇」的情節)。

十、大鑼。

十一、神靈乘坐的七乘小橋(前面五乘輸中各乘坐一位「五聖爺」,都是紙扎的神偶;後面二乘內分別是本保爺和楊府爺的牌位,表示他們將送「五聖」出海)。

十二、地戲(由6人分別化裝成劉備、關羽、張飛、趙子龍、徐遮)。

十三、放炮。

十四、舞龍隊(青龍;小龍)。

十五、香客隊伍。

這樣一支隊伍,前後大約有一里半之長。每到一空曠處,就會停下來表演一番。沿街圍觀的人群擠得水泄不通。當隊伍來到邊時,圍觀的群眾也就跟了過去,紛紛湧上江堤,觀看送大暑船出海的儀式場面。

此時,江邊的祭壇上早已點燃香燭。道士和廟會總指揮二人陸續從轎中把「五聖」、本保爺和楊府爺的神偶或牌位請出來,供上祭壇。

接著,廟會總指揮和有關人員向祭壇叩拜。在廟會隊伍中表演的幾支龍,一一來到祭壇前向神靈叩拜。凡是在廟會隊伍中作各種民間文藝表演的方陣,也一一向神靈叩拜。據老人回憶,清朝末年「送大暑船」時,還要由地方長官到江邊主祭,並當場宣讀祭詞的。如今不再讀祭詞,只是完成一些必要的儀式程序而已。

然後,由道士和廟會總指揮把「五聖」(五個紙扎的神偶)從祭壇上請下來,一一送到大暑船上,供奉到船上的神龕之中。而本保爺和楊府爺的兩個牌位則重又送回小轎,由專人抬著返回,以便送回各自的廟中供奉。

一切就緒,早已停泊在江邊的一艘漁輪就用一根粗纜繩將裝有大暑船的竹筏子拖走,一直拖到椒江出海口,在那裡把大暑船焚燒掉。

大暑船出海時,江邊鞭炮齊鳴,歡聲雷動。許多人口中連連念著「送暑平安」。原先停泊在江邊碼頭的漁輪,則一概啟動,組成一支聲勢浩大的船隊,護送大暑船出海。直到再也看不見大暑船的船影時,江邊的人們才紛紛意興未盡地踏上歸程。

關於「送大暑船」的民俗內涵和文化功能,我們沿著台州灣漁民信仰民俗的嬗變軌跡,傳統民俗並非是一成不變、頑固不化的,它自身也在隨著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等因素的不斷變化而悄悄地嬗變著。台州灣漁民對「五聖」的信仰和「送大暑船」的民俗活動雖然沿襲至今,但「五聖」的神格已經有了嬗變,它從原先的疸神、凶神變成了今天的漁休節——漁民們藉此機會喜慶漁業豐收,祈求他們生活更加平安、幸福、美滿。廟會活動中出現的那艘製作精美的大紙船,與其說是傳統驅趕巫術的載體,倒不如說是台州灣漁民的一個象徵。這就象奧運會上的聖火,就像風靡中外的龍舟競渡,它們的原始意義已經消失殆盡,卻又在新時代里獲得了新的生命,並將繼續走向未來。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