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長白山放牧風俗

長白山放牧風俗

發布時間: 2022-08-31 13:28:59

1、蒙古族的民風民俗100字左右

一、多彩的民族服飾

蒙古族服飾主要包括首飾、袍子、腰帶、靴子四個部分:

1、首飾

首飾 大致可分為頭飾、項飾、胸飾、腰飾、手飾等五大類。頭飾主要有頭巾、帽子、頭帶、頭圈、辮鉗、辮套、頭釵、頭簪、耳環、耳墜等,是蒙古族首飾中最絢麗的部分。

2、蒙古袍

一般蒙古袍的特點是寬大袖長、高領、右衽,多數地區下端不開衩。袍子的邊沿、袖口、領口多以綢緞花邊、盤腸"、"雲卷"圖案或虎、豹、水獺、貂鼠等皮毛裝飾。既美觀大方,又具有良好的實用功能。

3、腰帶

一般多用棉布、綢緞製成,長三四米不等。色彩多與袍子的顏色相協調。扎腰帶既能防風抗寒,騎馬持韁時又能保持腰肋骨的穩定垂直,而且還是一種漂亮的裝飾。

4、靴子

蒙古人愛穿靴子,蒙古靴分分布靴、皮靴和氈靴三種,根據季節選用。布靴多用厚布或帆布製成,穿起來柔軟、輕便。皮靴多用牛皮製成,結實耐用,防水抗寒性能好。

二、特色交通工具

1、勒勒車

是蒙古族牧民使用的傳統交通工具。一般多以樺木或榆木加工製成。不用鐵件,結構簡單,易於製造和修理。整個車一般分下腳和上腳兩部分。

2、蒙古轎車

在勒勒車的基礎上製作而成,是專門供乘坐人員的車。其特點是在勒勒車體上用柳木條彎曲成半圓形的車棚。

三、獨有的婚禮習俗

四、熱情好客的民族禮儀

1、待客

熱情好客,待人誠懇,是蒙古族人民的傳統美德。一見客人邊握手、邊問好:"塔賽奴!"(您好)。客人進入蒙古包後,家庭主婦便向客人雙手敬獻噴香的奶茶。

2、獻哈達

獻哈達是蒙古族人民的一種傳統禮節。哈達是一種禮儀用品。拜佛、祭祀、婚喪、拜年以及對長輩和貴賓表示尊敬等都需要使用哈達。

3、敬鼻煙壺

敬鼻煙壺是蒙古族牧民的一種日常見面禮。鼻煙壺用玉石、象牙、水晶、瑪瑙、翡翠、琥珀和陶瓷等製成。晚輩同長輩相見時,晚輩曲身鞠躬,雙手捧著鼻煙壺,敬獻長輩,長輩用左手接受,聞後歸還。

2、長白山的簡介

長白山景區位於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安圖縣二道白河鎮池北區東南部,東南與朝鮮毗鄰,坐落於長白山北坡,距長白山34公里,距雙目峰中朝邊境65公里,區域面積52.42平方公里。

長白山景區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主峰長白山多白色浮石與積雪而得名。景區是擁有「神山、聖水、奇林、仙果」等盛譽的旅遊勝地,也是滿族的發祥地,在清代有「聖地」之譽,皇帝須親自或委派大臣到吉林烏拉(今吉林市)望祭長白山。

前往長白山旅遊應注意當地天氣氣候。長白山景區屬於受季風影響的溫帶大陸性山地氣候,除具有一般山地氣候的特點外,還有明顯的垂直氣候變化。總的特點是冬季漫長凜冽,夏季短暫溫涼,春季風大乾燥,秋季多霧涼爽。年均氣溫在-7℃至3℃之間,7月份平均氣溫不超過10℃。6至9月份降水佔全年降水量的60%至70%。雲霧多,風力大,氣壓低,是長白山主峰氣候的主要特點。

(2)長白山放牧風俗擴展資料

主要景點

1、長白瀑布

長白瀑布位於長白山天池北,天池水沿補天石漫出後,流經1250米的乘槎河,以1.25-5立方米/秒流量,從龍門、天豁兩峰之間驟然跌下,形成了落差高達68米的長白瀑布。2000年長白瀑布被列為「世界上落差最大的火山湖瀑布」大世界基尼斯之最。

2、長白山天池

天池位於長白山主峰火山錐體的頂部,像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雄偉壯麗的長白山主峰的群峰之中,她形似落葉,略呈橢圓形,是火山噴發後自然形成的火山口湖;它南北長約4400米,東西寬約3370米,最深處為373米,平均204米,水面面積9.82平方千米,周長13.1千米,天池水面海拔高度為2189.1米,總蓄水量為20.4億立方米;站在懸雪崖上還可以看到7峰16景。

3、關於長白山的資料

長白山(Chang mountain) (朝鮮人稱為白頭山)

【地理位置】

長白山位於吉林省東南部地區,東經100°10'~100°20',北緯40°10'~100°20'之間的地帶。是中、朝兩國界山。是圖們江、鴨綠江、松花三江發源地,國家AAAA 級風景區。聞名中外的美景,一望無際的林海,以及棲息其間的珍禽異獸,使它於1980年列入聯合國國際生物圈保護區。 2007年5月8日,長白山景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長白山是一座休眠火山,歷史有過數次噴發。因此形成的獨特的地貌景觀神奇秀麗、巍峨壯觀、原始自然,風光無限!未來者無不嚮往,已來者無不留連。1983 年夏,鄧小平同志登上長白山極頂,題寫"長白山"、"天池"橫幅,並發出贊嘆:"人生不上長白山,實為一大憾事!」

【長白山的火山】

在億萬年以來的地質歷史上,長白山地區經歷了滄海桑田的變遷。最初,這里被海水淹沒。到處是一片汪洋大海,後來由於地殼的上升,海水退出,地表重新露出水面,在陽光、雨水和氣候變化等外力作用下,地面岩石遭受風化和破壞,最後長白山還經歷了火山爆發和冰川的雕塑,形成今天的地貌景觀。

在距今約3000萬年前,即第三紀的時候,地球進入了一個新的活動時期,即地質學上所說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在大約2500萬年的時間里,長白山地區經歷了4次火山噴發活動,玄武岩漿從上地幔出發,沿著地殼中的巨大裂隙不斷上涌,以巨大的能量噴出地表(地質學上稱為裂隙式火山噴發)。攜有強大沖擊力的岩漿,將原來的岩石及岩漿中先期凝固的岩塊及火山灰、水蒸氣等噴向空中,然後在重力和風力的作用下降落到火山口周圍或一側,堆積成各種火山地貌。由於玄武岩漿粘度較小,在地表的流動速度較快,流淌的距離較遠,所以形成了廣闊的玄武岩台地。長白山區沿北西方向分布的南崗山脈,長虹嶺及影壁山等長白山主峰的基底均為此期形成的玄武岩台地。

在距今約60萬年至1500萬年(第四紀中-晚更新世)期間,長白山區又經歷了一個地殼活動的時期,地質上稱為白頭山期。這個時期發生了4次火山爆發,爆發方式以中心式為特點,地下岩漿沿著深斷裂的交匯處形成 的筒形通道上涌,在地表構成了火山錐體地貌景觀。

【噴發歷史】

第一次火山噴發形成的距今60萬年左右的噴出物構成了長白山火山錐體底板;第二次火山噴發在距今40-30萬年左右,此次噴發持續時間較長,岩層分布面積廣 ,厚度大;第三次火山噴發在距今20-10萬年左右,最後完成了長白山火山錐體形態;第四次噴發大約在距今8萬年左右,以小規模火山活動為主,熔岩流覆蓋在火山錐體某些部位之上。至此,長白山主峰形成了。

在以上4次火山活動中,每一次噴出的火山物質都使火山增高200米以上。同時,在主火山口周圍,還形成了一些小的寄生火山口。此後,長白山進入相對穩定時期。

在距今11000-15000年(第四紀全新世期間),火山再次復活,噴出了大量的灰白-淡黃色浮岩,局部厚度達60米。這次猛烈的火山爆發,使火山錐頂部崩破塌陷,形成了漏斗狀火山口。當火山噴發強度及熔岩溫度逐漸降低時,熔漿在火山通道內逐漸冷凝並堵塞火山通道。在火山作用停止後,火山口內接受大氣降水和地下水的不斷補給,逐漸蓄水成湖,形成火山口湖。這就是聞名遐邇的長白山天池。

長白山火山口湖的周圍,群峰屹立,其中超過2500米的山峰就有16座,其他山峰高度均在2300米以上。山頂部幾乎全由距今12000年前後噴發的火山灰和淡黃色浮岩所組成。山峰陡峭嵯峨,挺拔峻秀,如蓮花、似竹筍,十分壯觀,與天池碧水交相輝映,美不勝收。

當長白山主體形成後,該區進入了火山爆發的間歇期,地殼運動相對穩定。但是,在地質歷史的長河中(地球形成距今至少有46億年,長白山區的地殼演化也進行了約32億年),長白山的地質演化歷史只是短短的一瞬間。長白山火山爆發的歷史就更加短暫了,但至今還沒有死去,只是處於休眠狀態,稱為休眠火山。據史料記載,自1597年以來,長白山火山曾有過三次小規模的間歇式活動。

第一次噴發是在1597年8月26日(明萬曆二十五年)。據目擊者記載,當時有「放炮之聲,仰見則煙氣張天,大如數摟之石,隨煙折出,飛過大山後不知去處」。

第二次噴發是在1668年(清康熙七年),長白山區下了一場「雨灰」(即火山灰)。

第三次噴發是在1702年4月14日(清康熙十一年)。據史料記載:「午時,天地忽然晦螟,時或赤黃,有同煙焰,腥臭滿室,若在烘爐中,人不堪重熱。四更後消止,而至朝視之,則遍野雨灰,恰似焚蛤殼者」,「同月同日,稍晚後,煙霧雲氣,忽自西北,地昏暗,腥臭襲人之衣裙」。又據《長白山江岡志略》記載,長白山附近有「炭崖」,「崖底出木炭甚多,獵者每拾以為炊,土人因其出於地中,故以神炭呼之,...過此拾有數塊,燃之以烤鹿脯,與尋常木炭無異。但以兩丈深之土崖,能產木炭,大者拱把(兩手合圍-作者注),小者一握。」經地質工作者考證,這些木炭是由於這次火山噴發時高溫的熔漿將樹木烘烤、燃燒炭化的結果。

長白山火山目前處於休眠期。在海拔兩千多米的山上,有多處溫泉不斷從地下溢出,這說明,地下仍孕育著巨大的能量。據近代地震觀測, 長白山區地殼相對穩定。 長白山目前尚無火山噴發的徵兆。

【文字歷史】

長白山有語言和文字留傳下來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在我國最早的一部地理學著作《山海經》中,就曾經有所記載。這部書傳說是大禹之子伯益所著,詳細地記載著其父大禹王治水時所經過之地。長白山又名不咸山,不咸在蒙古語中是神仙之意,在東北居住的各少數民族----慎慎、沃沮、扶余、鮮卑、高句麗、蒙古、契丹等,都有對東北境內這座最大的高山景仰和神化,許多有關天女不孕而生的神話都寄託在這里,因此,都稱這座山為仙山。那部記載著域內域外名勝山水的先秦著作《山海經》,也便將長白山稱之為不咸山(即神仙山) 。

在此之後,魏晉時期所著的《後漢書東夷列傳》中有記載曰:「昭帝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玄菟徙居勾麗,自單單大嶺以東,沃沮貊悉屬樂浪。」這句話是說,在漢武帝出征朝鮮之後,漢武帝之子漢昭帝於始元五年(公元前82)便將玄菟人遷居於高句麗之地,自單單大嶺(即長白山)以東的沃沮族、穢貊族皆歸屬於樂浪。這里的「單單」二字,與滿語中的珊延相近。珊延,即白色的意思;珊延大嶺,即白色的大山。

以後,在《北史列傳-勿吉》篇中又有記載:「漠河了南有縱太山者,華言太皇,俗甚敬畏之,人不得山上溲污,行經者以物盛雲。上有熊羆豹狼皆不害人,人不敢殺。」與肅慎、女真、滿族,是同一民族,不過居地更稍北一些。這段話里是講,漠河國南境有座大山,指的就是長白山。在南北朝的其他書籍里(例如《魏書》《齊書》等),也常有「縱太山」、「縱白山」之稱出現。後來,又可在《唐書-東夷列傳》看到有關的記載:「漠河居肅慎地,栗末部最南抵太白山,亦曰徙太山,與高麗接。」可見,當時對長白山的稱呼極不統一,有的叫縱太山,有的叫徙太山、縱白山、太皇山不等。

直到東北的契丹族和女真族定鼎中原,建立起遼王朝和金王朝之後,對於東北的第一座高山,才算出現了規范化的稱呼----長白山。在《契丹國志》中有記載曰:「長白山在冷山東南千餘里......禽獸皆白。」後來在《金史.本紀三十五》中記載曰:「女真地有長白山。」

特別要指出的是,在中原建立起金朝的女真族,一直把長白山作為他們的發祥地,經常要對長白山頂禮拜,以求保佑其國運昌隆,帝祚永延。金世宗完顏雍剛剛登基不久,就於大定十二年(公元1172)冊封長白山為興國靈應王,並命當時著名文人。翰林院修撰黨懷英修撰《封長白山為靈應王冊文》,文中極力把長白山神化起來說:「自兩儀剖析,山嶽神秀各鍾於其分野。國將興者,天實作之。對越神休,必以祀事。故肇基王跡,有若歧陽,望秩山川,於稽虞典。厥惟長白,載我金德,仰止其高,實惟我舊邦之鎮......」

文中把長白山稱之為神山秀岳,用「載我金德」「仰止其高」等最高的贊語來形容它,可見對這座塞外名山的崇仰恭敬。因此皇帝又於大定十五年(公元1175)在長白山北建立靈應王神廟,命大臣持節備禮並帶著這份《冊文》前去祭奠。

到了清代,對於長白山的崇仰更是登封造極,不僅聘延文人為其編造了仙女吞朱果而生愛新覺羅氏之先人的神話;而且樹立柳條邊封禁長白山區為聖地,禁止民人進山放牧、狩獵和采參。清代的幾位有作為的皇帝康熙、乾隆、嘉慶都親自來東北祭禮其祖先的發祥地---長白山。他們雖然沒有登到長白山天池之畔,瞻仰其祖先的誕生之地,但有的已經到了周邊地區(吉林市的大、小船廠、開原縣的威山堡等地)。而且,還寫了大量的詠贊和祭告長白山的詩文。康熙有《望祀長白山》的詩和《祭千長白文》(兩篇),乾隆有《祭告長白山文》五篇,嘉慶有《長白山告祭祝文》二篇,寫得都是有聲有色,嘆為觀止的。

康熙的《祭告長白山文》說:「惟神傑峙東,維協扶景運。疏江匯海,薦瑞凝祥。著靈異於萬年,溥蕃滋於庶類」。「朕惟國家受命凝庥,則山川百神罔不協瑞。矧溯興亡之跡,推翊運之祥,尢宜肇與明,誕加顯號。蓋自天作高山,形於歌頌,其來舊矣。惟神秀結東陲,澤均厚載,浚發三江之脈,廣延千里之區,極敷雲泄雨之奇,宏濟物利民之用,神山異跡莫有與京。」乾隆所寫的祭告文章:「奧我清初,肇長白山。扶虞所錘,不顯不靈。周八十里,潭曰闥門。鴨綠、混同、愛滹三水出焉。帝用女天妹,朱電磁波是吞。爰生聖子,帝用錫以姓曰覺羅,而徽其稱曰愛新。是翦是除,匪安匪康,乃有葉赫、輝發、界藩……

直到清末,安圖縣劉建封還向朝廷上摺奏請曰:"長白山為我朝發祥之地,天生聖人,削平區域於萬斯年",因此他建議上山重修神廟,以供俸長白山之神。經朝遷批准,這位知縣組織人馬四次登山察視,並攝下長白山名勝之地的照片40餘張,歸後編成《長白山靈跡全影》影集呈奏於朝廷。

歷代文人從金元到明清,以長白山為題材寫的詩歌、散文甚多,不勝枚舉,許多佳作,膾炙人口,現僅將各朝各代的代表作列舉出一二,以饗讀者。

金代中期最大的文人趙秉文(1159--1233,字周臣),金大定二十五年(公元1185)中進士,官至禮部尚書,晚年歸隱故鄉河北磁縣,因家有堂名閑閑堂,因而自號閑閑老人,曾著有稱絕於一時的長詩《長白山行》:「長白山雄天北極,白衣仙人常出沒。王龍垂爪落蒼崖,四江飛下天紳白。匹馬渡江龍飛天,雲起侯王化千百。至今甲第多屬籍,時清球馬爭馳突。錦韉貂帽獵春風,五陵豪氣何飄忽。前年北騎瞰中原,准擬長城如削鐵。群家兄弟真連璧,胸中十萬森戈戟。向曾論事天子前,漢庭諸人動顏色。心知不易一囚命,顧肯貪功事無益。西南方面應時須,帝日來前無汝易。從來十益不補損,三輔肖條半荊棘。瘦妻曉曳耙女扶犁,惟恐官軍缺糧給嗚呼瘡痍尚未復,且願休兵養民力。老夫謬忝春官伯,白首書生不經國。佇公功成歸廟堂,再獻中興二三策。

元代詩人王結(字儀伯,河北定興人,元武宗時中進士,順帝時累官至翰林院學士、中書左丞),在其所著長詩《遼東高節婦》中,也著力地描述了長白山:「天東長白近蓬瀛,縹緲仙人玉雪清。鳳去紫簫聲己絕,青鸞獨跨上瑤京。」詩中把長白山比作海上的仙山蓬萊與瀛州,說有玉潔冰清的白衣仙人常在山上出沒,這與歷代有關長白山的神話傳說是一致的。

歷史上,長白山天池一直在中國境內,元、明、清史料中均有佐證, 即使在日本統治朝鮮時期,天池也在中國版圖。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的中朝蜜月期間,考慮到朝鮮勞動人民的無產階級感情,中國政府才正式將天池的約53%劃歸朝鮮。

如今的長白山已經成了旅遊休閑的勝地,各地遊客雲集於此、流連忘返。人說「桂林山水甲天下」,和長白山比,桂林山水太秀氣。人說「五嶽歸來不看山」。和長白山比,五嶽還不夠大氣。百聞不如一見,您還是來親自目睹一下長白山的迷人風采吧!

長白山,位於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安圖縣和白山市撫松縣境內,因其主峰白頭山多白色浮石與積雪而得名,是中朝兩國的界山,有「關東第一山」之稱。歷史上的長白山一直是關東人民生息勞作的場所,也是滿族的發祥地,所以在清代有「聖地」之譽。長白山以旅遊勝地、滿族發祥地、朝鮮族聖山而聞名於世。

長白山是一座休眠火山,由於其獨特的地質結構形成不同於其他山脈的奇妙景觀。主峰海拔2691米,海拔在2500米以上的山峰就有16座,天池是長白山最為著名的景觀。長白山是東北三寶棗人參、貂皮、鹿茸的主要產地,山上還有許多稀有的生物資源,如美人松、山葡萄、野蘑菇,金達萊、不老草和東北虎、丹頂鶴等。

【溫泉群】

在黑風口滾滾黑石下面有幾十處地熱,大如碗口、小有指粗,這就是分布在1000平方米地面上的溫泉群。它距離震耳欲聾的長白瀑布不到二里,奔騰咆哮的白河檫邊而過。它以絢麗的色彩把周圍的岩石、沙礫染的金黃、碧藍、殷紅、翠綠,閃爍著五光十色,散發著蒸騰熱氣,格外愉悅遊人的眼目。特別是冬季,周圍是一片銀裝素裹,冰天雪地,而這里確實熱氣騰騰,煙霧裊裊,實在是別有一番景緻。

長白山溫泉屬於高熱溫泉,多數泉水溫度在攝氏60度以上,最熱泉眼可達82度,放入雞蛋,頃刻即熟。長白溫泉有「神水之稱」,可舒筋活血,驅寒祛病,特別對醫治關節炎,皮膚病等療效十分顯著。這里設有溫泉浴池,供遊人洗浴,池水溫度可以調節,出浴之後,倍感輕松。

其中比較著名的長白溫泉、梯雲溫泉和湖濱溫泉等,都是吸引中外遊人的好地方。此外,還有蘆泉、仙人橋溫泉群、十八道溝溫泉,玉漿泉、葯水泉等等。

【長白山天池】

長白山天池,是松花、圖們、鴨綠三江之源,是中朝兩國的界湖。它像一塊瑰麗的碧玉鑲嵌在雄偉壯麗的長白山群峰之中。 據說,天池原是太白金星的一面寶鏡。西王母娘娘有兩個花容月貌的女兒,誰也難辨姐妹倆究竟誰更美麗。在一次蟠桃盛會上,太白金星掏出寶鏡說,只要用它一照,就能看到誰更美。小女兒先接過鏡子一照,便羞澀地遞給了姐姐。姐姐對著鏡子左顧右盼,越看越覺得自己漂亮。這時,寶鏡說話了:「我看,還是妹妹更漂亮。」姐姐一氣之下,當即將寶鏡拋下瑤池,落到人間變成了天池……。還有一個傳說,說長白山有一個噴火吐煙的火魔,使全山草木枯焦,整日烈焰蔽日,百姓苦不堪言。有個名叫杜鵑花的姑娘,為了降服作孽多端的火魔,懷抱冰塊鑽入其肚,用以熄滅熊熊大火,火滅後山頂變成了湖泊。

天池略呈橢圓形,形如蓮葉初露水面。據《長白山江岡志略》記載:「天池在長白山巔的中心點,群峰環抱,離地高約20餘里,故名為天池。」天池實際湖面高度為2194米,是我國最高的火口湖,不愧「天池」之稱。天池的湖水面積為9.8平方公里,湖水平均深度204米,最深處達373米,是我國最深的湖泊。

長白山天池由於高度較高,氣候多變,風狂、雨暴、雪多是它的特點。它有長達10個月的冬季,湖水凍結的時間達6個月之久。當風力達5級時,池中浪高可達1米以上。如同任性的少女發怒,平靜的湖面霎時狂風呼嘯,砂石飛騰,甚至暴雨傾盆,冰雪驟落。綽約多姿的奇峰危崖統統罩上了一層朦朧的面紗。這霧靄風雨,瞬息萬變,虛無縹緲的白山風雲,既繪出了「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的絕妙美景,又為長白山天池增添了無限的神秘感,它塑造了長白山天池的獨特個性。

雖然氣候寒冷,但生長在有限范圍內的茵茵芳草和鮮花以蓬勃的生命力使天池躍然生輝。雍容華貴的長白杜鵑,第一個把春天帶到皚皚白雪上,它們在海拔 2000米以上的高山苔原紮根,鋪翠疊錦。婀娜多姿的高山罌粟,花朵潔白,它與杜鵑一起被譽為長白山兩大聖花。勝似紅衣仙女的高山百合、葉莖由地下蜷曲向上的稀有的倒根草、宛如金色耳環的高山菊、小巧玲瓏的長白龍膽和遍布各個角落的高山檜,還有第四紀冰川時期由北極推移過來的長白越桔、松毛翠等,匍伏著矮小身軀,以堅毅而頑強的生命力,共同編織著錦綉的天池風光。

【長白瀑布】

到過長白山的人,都為那宏偉壯觀、奔騰不息的長白瀑布所迷戀!那銀流似從天而降,落地如雷聲貫耳。長白瀑布位於天池北側,乘槎河盡頭。乘槎河流到1250米後,飛流直瀉,便形成高達68米的長白瀑布。因系長白山名勝佳景,故名長白瀑布。

由於山大坡陡,水勢湍急,一眼望去,象一架斜立的天梯。瀑布口有一巨石名曰「牛郎渡」,將瀑布分為兩股。兩條玉龍似的水柱勇猛的撲向突起的石灘,沖向深深的谷地,濺起幾丈高的飛浪,猶如天女散花,水氣彌漫如霧,彷彿「銀河落下千堆雪,瀑布飛流萬縷煙」。它緯地經天,雲翻雨傾,幾十里外可聞咆哮聲,勢如萬馬奔騰,景象十分壯觀。遊人經過這里,無不駐足仰望,感慨萬千。瀑布狀如白練,從天而降,雷霆萬鈞,如玉龍撲向谷底,其景象蔚為壯觀。急流跌水,千百年之後,瀑布下形成深約20米的水潭。潭水流出,匯為二道白河。

【長白山大峽谷】

長白山大峽谷是火山爆發時期形成的地裂帶,是錦江的上源,峽谷大約有60公里長,最寬的地方有300多米,而最窄的地方只有幾米,垂直深度約有150米左右。峽谷兩岸生長著茂密的大森林,樹木筆直粗壯,由於谷上低溫潮濕,使得這老林子里掛滿了蒼老的白絲,苔蘚、蘑菇,靜悄悄的鋪展著色彩。這是一條極為壯觀的大峽谷,由於其地貌形成主要是嶂谷和隘谷,所以峽谷兩側,特別是底河兩岸的谷坡就顯得異常陡峭。加之多年的寒凍風化,峽谷中的冰緣岩柱已在歲月的風雨剝蝕中,形成了多姿多彩雄渾壯麗的自然景觀。那些溶岩林的造型,真可謂千姿百態,讓人耳目一新。有形同月亮的。有狀如金雞的,有酷似駱駝的,有宛若觀世音的,有姑娘依戀著情人的,有母親懷抱著愛子的等等。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在長白山的深處,竟然會有這樣一個自然傑作的藝術展覽。面對這成群成組錯落有致的奇特石林群雕,人們不能不展開自己無限的聯想,於是對這些栩栩如生、神態各異的山峰岩石,就有了各種各樣的命名,如:五指峰、女媧峰、長城峰、城堡峰、駱駝雙峰、雙熊登山、雙象吸水等等,還有觀音遙拜圖、象豹嬉戲圖、百獸聚會圖、仙人相約圖等等。這些都是人們面對目不暇接的自然景觀產生的豐富聯想,也是人們從內心深處發出的由衷贊美。

【長白山旅遊】

長白山是我國中國十大名山之一並與五嶽齊名、名光秀麗、景色迷人的關東第一山,2007年成為國家首批AAAAA級風景區,因其主峰白頭山多白色浮石與積雪而得名,素有"千年積雪為年松,直上人間第一峰"的美譽。走進長白山,就是走進雄渾和博大——雄姿躍出海面2691米。以長白山天池為代表,集瀑布、溫泉、峽谷、地下森林、火山熔岩林、高山大花園、地下河、原始森林、雲霧、冰雪等旅遊景觀為一體,構成了一道亮麗迷人的風景線。大自然賦予了它無比豐富獨特的資源,使之成為集生態游、風光游、邊境游、民俗游四位一體的旅遊勝地。
著名的長白山天池位於長白山主峰火山錐體的頂部,是我國最大的火山口湖,榮獲海拔最高的火山湖基尼斯世界之最。天池四周奇峰林立,池水碧綠清澈,是松花江、圖們江、鴨綠江的三江之源。從天池傾瀉而下的長白飛瀑,是世界落差最大的火山湖瀑布,它轟鳴如雷,水花四濺,霧氣遮天。位於冠冕峰南的錦江瀑布,兩次跌落匯成巨流,直瀉谷底,驚心動魄,與天池瀑布一南一北,遙相呼應,蔚為壯觀。生動地再現了「疑似龍池噴瑞雪,如同天際掛飛流」的神奇境界,游者身臨其境,會產生細雨飄灑、涼透心田的愜意感受。鴨綠江大峽谷和長白山大峽谷集奇峰、怪石、幽谷、秀水、古樹、珍草為一體,溝壑險峻狹長,溪水淙淙清幽。其博大雄渾的風格和洪荒原始的意境,深深地震撼了旅遊者的心魄。
【山東長白山】
除了上述世人廣知的長白山外,山東鄒平縣、章丘市交界處也有一個長白山。
山東長白山位於鄒平南部,因山巔常有白雲繚繞而名。山勢峻拔,重巒迭嶂,綿延數十公里,向有「泰山副岳」之稱。最高峰摩訶頂,海拔826.8米。
山東長白山雖然不如東北的長白山出名,但在歷史上也留下了一筆記載:隋末王薄在此起義,聲勢浩大。
抗日戰爭時期,長白山區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根據地。
附:隋末王薄起義:
隋朝末年,煬帝暴政肆虐,窮奢極侈,對內大興土木,濫施刑罰;對外窮兵黷武,廣徵兵徭。內外交困,民不堪命。
大業七年(公元611 年),山東、河南又遭水患,天災人禍,激發民變。鄒平人王薄首舉義旗,率眾造反。以長白山為根據地抗擊隋軍,山東、河北一帶豪傑紛紛揭竿響應,迅即聚集十萬余眾,他們抗官兵,攻城池,勢為破竹。大業九年(公元613年),王薄率部攻齊郡後,又進攻魯郡,為齊郡丞張須陀擊敗,被迫帶軍北渡黃河,與孫宣雅、郝孝德義軍會合。不久回師南下,圍攻章丘,又為張須陀擊敗。後收拾余部萬人,曾與孟讓配合作戰。後與竇建德里應外合,奪取聊城,擒殺宇文化及。後來農民起義軍逐漸形成以李密、竇建德、杜伏威為首的三大集團。
王薄是隋末首支農民起義軍領袖,其壯舉為推翻隋王朝起了重要作用。

4、中國長白山為什麼充斥著一種神秘感?

1、女真王朝一直把這里當做發祥地。

在中國歷史上,滿族是一個很特殊的民族, 曾經先後稱為肅慎、挹婁、勿吉、靺鞨、女真,滿族等等。這個民族的發源地是白山黑水,也就是如今的長白山。該民族曾經建立過問鼎中原的金朝、清朝。

皇帝們經常要對長白山頂禮膜拜,保佑國運昌隆,帝祚永延。資料記載,金世宗完顏雍剛剛登基不久,就冊封長白山為興國靈應王,命當時著名文人翰林院修撰黨懷英修撰《封長白山為靈應王冊文》,文中極力把長白山神化起來。後來,這位皇帝又在長白山北建立靈應王神廟,命大臣持節備禮並帶著這份《冊文》前去祭奠。

到了金章宗完顏璟時代,晉封長白山為「開天宏聖帝」,與天上的玉帝、地上的皇帝劃為同一級別,位列於金朝開國弘治的聖帝的位置上。

2、休眠火山

歷史上,長白山曾多次火山爆發。資料記載,在2500萬年前,長白山地區經歷4次火山噴發,玄武岩漿從上地幔出發,沿著地殼中的巨大裂隙不斷上涌。4次火山活動中,每一次噴出的火山物質都使火山增高200米以上。同時,在主火山口周圍,還形成了一些小的寄生火山口。距離最近的一次在1702年的康熙年間。

目前,長白山火山處於休眠期。因為火山爆發過,人們第一感覺這里很充滿了探險性

3、清朝將長白山奉為神仙

離現在最近的封建王朝是清朝,統治階級把長白山作為神仙一樣看待,把長白山視為聖祖發祥之地,將長白山尊為「長白山之神。」

所以,滿清王朝樹立柳條邊,封禁長白山區為聖地,禁止民人進山放牧、狩獵和采參。清代的幾位有作為的皇帝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都親自來東北祭祀其祖先的發祥地長白山、在附近建成望祭殿,以望祭長白山神。清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乾隆皇帝巡幸吉林,親臨溫德亨望祭殿望祭長白山神。

因為封禁,又因為皇帝的推崇,自古以來,就讓長白山充滿了神秘感。

5、長白山的詳細資料?請幫忙。

長白山位於吉林省東南部地區, 東經100°10'~100°20',北緯40°10'~100°20'之間的地帶。是中、朝兩國界山。是圖們江、鴨綠江、松花三江發源地,國家AAAA級風景區。聞名中外的美景,一望無際的林海,以及棲息其間的珍禽異獸,使它於1980年列入聯合國國際生物圈保護區。 2007年5月8日,長白山景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長白山是一座休眠火山,歷史有過數次噴發。因此形成的獨特的地貌景觀神奇秀麗、巍峨壯觀、原始自然,風光無限!未來者無不嚮往,已來者無不留連。1983年夏,鄧小平同志登上長白山極頂,題寫"長白山"、"天池"橫幅,並發出贊嘆:"人生不上長白山,實為一大憾事!」

長白山火山口湖的周圍,群峰屹立,其中超過2500米的山峰就有16座,其他山峰高度均在2300米以上。山頂部幾乎全由距今12000年前後噴發的火山灰和淡黃色浮岩所組成。山峰陡峭嵯峨,挺拔峻秀,如蓮花、似竹筍,十分壯觀,與天池碧水交相輝映,美不勝收。

當長白山主體形成後,該區進入了火山爆發的間歇期,地殼運動相對穩定。但是,在地質歷史的長河中(地球形成距今至少有46億年,長白山區的地殼演化也進行了約32億年),長白山的地質演化歷史只是短短的一瞬間。長白山火山爆發的歷史就更加短暫了,但至今還沒有死去,只是處於休眠狀態,稱為休眠火山。據史料記載,自1597年以來,長白山火山曾有過三次小規模的間歇式活動。

第一次噴發是在1597年8月26日(明萬曆二十五年)。據目擊者記載,當時有「放炮之聲,仰見則煙氣張天,大如數摟之石,隨煙折出,飛過大山後不知去處」。

第二次噴發是在1668年(清康熙七年),長白山區下了一場「雨灰」(即火山灰)。

第三次噴發是在1702年4月14日(清康熙十一年)。據史料記載:「午時,天地忽然晦螟,時或赤黃,有同煙焰,腥臭滿室,若在烘爐中,人不堪重熱。四更後消止,而至朝視之,則遍野雨灰,恰似焚蛤殼者」,「同月同日,稍晚後,煙霧雲氣,忽自西北,地昏暗,腥臭襲人之衣裙」。又據《長白山江岡志略》記載,長白山附近有「炭崖」,「崖底出木炭甚多,獵者每拾以為炊,土人因其出於地中,故以神炭呼之,...過此拾有數塊,燃之以烤鹿脯,與尋常木炭無異。但以兩丈深之土崖,能產木炭,大者拱把(兩手合圍-作者注),小者一握。」經地質工作者考證,這些木炭是由於這次火山噴發時高溫的熔漿將樹木烘烤、燃燒炭化的結果。

長白山火山目前處於休眠期。在海拔兩千多米的山上,有多處溫泉不斷從地下溢出,這說明,地下仍孕育著巨大的能量。據近代地震觀測, 長白山區地殼相對穩定。 長白山目前尚無火山噴發的徵兆。

【文字歷史】
長白山有語言和文字留傳下來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在我國最早的一部地理學著作《山海經》中,就曾經有所記載。這部書傳說是大禹之子伯益所著,詳細地記載著其父大禹王治水時所經過之地。長白山又名不咸山,不咸在蒙古語中是神仙之意,在東北居住的各少數民族----慎慎、沃沮、扶余、鮮卑、高句麗、蒙古、契丹等,都有對東北境內這座最大的高山景仰和神化,許多有關天女不孕而生的神話都寄託在這里,因此,都稱這座山為仙山。那部記載著域內域外名勝山水的先秦著作《山海經》,也便將長白山稱之為不咸山(即神仙山) 。

在此之後,魏晉時期所著的《後漢書東夷列傳》中有記載曰:「昭帝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玄菟徙居勾麗,自單單大嶺以東,沃沮貊悉屬樂浪。」這句話是說,在漢武帝出征朝鮮之後,漢武帝之子漢昭帝於始元五年(公元前82)便將玄菟人遷居於高句麗之地,自單單大嶺(即長白山)以東的沃沮族、穢貊族皆歸屬於樂浪。這里的「單單」二字,與滿語中的珊延相近。珊延,即白色的意思;珊延大嶺,即白色的大山。

以後,在《北史列傳-勿吉》篇中又有記載:「漠河了南有縱太山者,華言太皇,俗甚敬畏之,人不得山上溲污,行經者以物盛雲。上有熊羆豹狼皆不害人,人不敢殺。」與肅慎、女真、滿族,是同一民族,不過居地更稍北一些。這段話里是講,漠河國南境有座大山,指的就是長白山。在南北朝的其他書籍里(例如《魏書》《齊書》等),也常有「縱太山」、「縱白山」之稱出現。後來,又可在《唐書-東夷列傳》看到有關的記載:「漠河居肅慎地,栗末部最南抵太白山,亦曰徙太山,與高麗接。」可見,當時對長白山的稱呼極不統一,有的叫縱太山,有的叫徙太山、縱白山、太皇山不等。

直到東北的契丹族和女真族定鼎中原,建立起遼王朝和金王朝之後,對於東北的第一座高山,才算出現了規范化的稱呼----長白山。在《契丹國志》中有記載曰:「長白山在冷山東南千餘里......禽獸皆白。」後來在《金史.本紀三十五》中記載曰:「女真地有長白山。」

特別要指出的是,在中原建立起金朝的女真族,一直把長白山作為他們的發祥地,經常要對長白山頂禮拜,以求保佑其國運昌隆,帝祚永延。金世宗完顏雍剛剛登基不久,就於大定十二年(公元1172)冊封長白山為興國靈應王,並命當時著名文人。翰林院修撰黨懷英修撰《封長白山為靈應王冊文》,文中極力把長白山神化起來說:「自兩儀剖析,山嶽神秀各鍾於其分野。國將興者,天實作之。對越神休,必以祀事。故肇基王跡,有若歧陽,望秩山川,於稽虞典。厥惟長白,載我金德,仰止其高,實惟我舊邦之鎮......」

文中把長白山稱之為神山秀岳,用「載我金德」「仰止其高」等最高的贊語來形容它,可見對這座塞外名山的崇仰恭敬。因此皇帝又於大定十五年(公元1175)在長白山北建立靈應王神廟,命大臣持節備禮並帶著這份《冊文》前去祭奠。

到了清代,對於長白山的崇仰更是登封造極,不僅聘延文人為其編造了仙女吞朱果而生愛新覺羅氏之先人的神話;而且樹立柳條邊封禁長白山區為聖地,禁止民人進山放牧、狩獵和采參。清代的幾位有作為的皇帝康熙、乾隆、嘉慶都親自來東北祭禮其祖先的發祥地---長白山。他們雖然沒有登到長白山天池之畔,瞻仰其祖先的誕生之地,但有的已經到了周邊地區(吉林市的大、小船廠、開原縣的威山堡等地)。而且,還寫了大量的詠贊和祭告長白山的詩文。康熙有《望祀長白山》的詩和《祭千長白文》(兩篇),乾隆有《祭告長白山文》五篇,嘉慶有《長白山告祭祝文》二篇,寫得都是有聲有色,嘆為觀止的。

康熙的《祭告長白山文》說:「惟神傑峙東,維協扶景運。疏江匯海,薦瑞凝祥。著靈異於萬年,溥蕃滋於庶類」。「朕惟國家受命凝庥,則山川百神罔不協瑞。矧溯興亡之跡,推翊運之祥,尢宜肇與明,誕加顯號。蓋自天作高山,形於歌頌,其來舊矣。惟神秀結東陲,澤均厚載,浚發三江之脈,廣延千里之區,極敷雲泄雨之奇,宏濟物利民之用,神山異跡莫有與京。」乾隆所寫的祭告文章:「奧我清初,肇長白山。扶虞所錘,不顯不靈。周八十里,潭曰闥門。鴨綠、混同、愛滹三水出焉。帝用女天妹,朱電磁波是吞。爰生聖子,帝用錫以姓曰覺羅,而徽其稱曰愛新。是翦是除,匪安匪康,乃有葉赫、輝發、界藩……

直到清末,安圖縣劉建封還向朝廷上摺奏請曰:"長白山為我朝發祥之地,天生聖人,削平區域於萬斯年",因此他建議上山重修神廟,以供俸長白山之神。經朝遷批准,這位知縣組織人馬四次登山察視,並攝下長白山名勝之地的照片40餘張,歸後編成《長白山靈跡全影》影集呈奏於朝廷。

歷代文人從金元到明清,以長白山為題材寫的詩歌、散文甚多,不勝枚舉,許多佳作,膾炙人口,現僅將各朝各代的代表作列舉出一二,以饗讀者。

金代中期最大的文人趙秉文(1159--1233,字周臣),金大定二十五年(公元1185)中進士,官至禮部尚書,晚年歸隱故鄉河北磁縣,因家有堂名閑閑堂,因而自號閑閑老人,曾著有稱絕於一時的長詩《長白山行》:「長白山雄天北極,白衣仙人常出沒。王龍垂爪落蒼崖,四江飛下天紳白。匹馬渡江龍飛天,雲起侯王化千百。至今甲第多屬籍,時清球馬爭馳突。錦韉貂帽獵春風,五陵豪氣何飄忽。前年北騎瞰中原,准擬長城如削鐵。群家兄弟真連璧,胸中十萬森戈戟。向曾論事天子前,漢庭諸人動顏色。心知不易一囚命,顧肯貪功事無益。西南方面應時須,帝日來前無汝易。從來十益不補損,三輔肖條半荊棘。瘦妻曉曳耙女扶犁,惟恐官軍缺糧給嗚呼瘡痍尚未復,且願休兵養民力。老夫謬忝春官伯,白首書生不經國。佇公功成歸廟堂,再獻中興二三策。

元代詩人王結(字儀伯,河北定興人,元武宗時中進士,順帝時累官至翰林院學士、中書左丞),在其所著長詩《遼東高節婦》中,也著力地描述了長白山:「天東長白近蓬瀛,縹緲仙人玉雪清。鳳去紫簫聲己絕,青鸞獨跨上瑤京。」詩中把長白山比作海上的仙山蓬萊與瀛州,說有玉潔冰清的白衣仙人常在山上出沒,這與歷代有關長白山的神話傳說是一致的。

歷史上,長白山天池一直在中國境內,元、明、清史料中均有佐證, 即使在日本統治朝鮮時期,天池也在中國版圖。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的中朝蜜月期間,考慮到朝鮮勞動人民的無產階級感情,中國政府才正式將天池的約53%劃歸朝鮮。

如今的長白山已經成了旅遊休閑的勝地,各地遊客雲集於此、流連忘返。人說「桂林山水甲天下」,和長白山比,桂林山水太秀氣。人說「五嶽歸來不看山」。和長白山比,五嶽還不夠大氣。百聞不如一見,您還是來親自目睹一下長白山的迷人風采吧!

長白山,位於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安圖縣和白山市撫松縣境內,因其主峰白頭山多白色浮石與積雪而得名,是中朝兩國的界山,有「關東第一山」之稱。歷史上的長白山一直是關東人民生息勞作的場所,也是滿族的發祥地,所以在清代有「聖地」之譽。長白山以旅遊勝地、滿族發祥地、朝鮮族聖山而聞名於世。

長白山是一座休眠火山,由於其獨特的地質結構形成不同於其他山脈的奇妙景觀。主峰海拔2691米,海拔在2500米以上的山峰就有16座,天池是長白山最為著名的景觀。長白山是東北三寶棗人參、貂皮、鹿茸的主要產地,山上還有許多稀有的生物資源,如美人松、山葡萄、野蘑菇,金達萊、不老草和東北虎、丹頂鶴等。

6、長白山自古就是滿族(我國)的啊?

長白山

長白山有語言和文字留傳下來的歷史,可以上溯到最早也只有4000多年。在我國最早的一部地理學著作《山海經》中,就曾經有所記載。這部書傳說是大禹之子伯益所著,詳細地記載著其父大禹王治水時所經過之地。在蒙古語中是神仙之意,在東北居住的各少數民族----慎慎、沃沮、扶余、鮮卑、高句麗、蒙古、契丹等,都有對東北境內這座最大的高山景仰和神化,許多有關天女不孕而生的神話都寄託在這里,因此,都稱這座山為仙山。那部記載著域內域外名勝山水的先秦著作《山海經》,也便將長白山稱之為不咸山(即神仙山)

在此之後,魏晉時期所著的《後漢書東夷列傳》中有記載曰:「昭帝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玄菟徙居勾麗,自單單大嶺以東,沃沮貊悉屬樂浪。」這句話是說,在漢武帝出征朝鮮之後,漢武帝之子漢昭帝於始元五年(公元前82)便將玄菟人遷居於高句麗之地,自單單大嶺(即長白山)以東的沃沮族、穢貊族皆歸屬於樂浪。這里的「單單」二字,與滿語中的珊延相近。珊延,即白色的意思;珊延大嶺,即白色的大山。

以後,在《北史列傳-勿吉》篇中又有記載:「漠河了南有縱太山者,華言太皇,俗甚敬畏之,人不得山上溲污,行經者以物盛雲。上有熊羆豹狼皆不害人,人不敢殺。」與肅慎、女真、滿族,是同一民族,不過居地更稍北一些。這段話里是講,漠河國南境有座大山,指的就是長白山。在南北朝的其他書籍里(例如《魏書》《齊書》等),也常有「縱太山」、「縱白山」之稱出現。後來,又可在《唐書-東夷列傳》看到有關的記載:「漠河居肅慎地,栗末部最南抵太白山,亦曰徙太山,與高麗接。」可見,當時對長白山的稱呼極不統一,有的叫縱太山,有的叫徙太山、縱白山、太皇山不等。

直到東北的契丹族和女真族定鼎中原,建立起遼王朝和金王朝之後,對於東北的第一座高山,才算出現了規范化的稱呼----長白山。在《契丹國志》中有記載曰:「長白山在冷山東南千餘里......禽獸皆白。」後來在《金史.本紀三十五》中記載曰:「女真地有長白山。」

特別要指出的是,在中原建立起金朝的女真族,一直把長白山作為他們的發祥地,經常要對長白山頂禮拜,以求保佑其國運昌隆,帝祚永延。金世宗完顏雍剛剛登基不久,就於大定十二年(公元1172)冊封長白山為興國靈應王,並命當時著名文人。翰林院修撰黨懷英修撰《封長白山為靈應王冊文》,文中極力把長白山神化起來說:「自兩儀剖析,山嶽神秀各鍾於其分野。國將興者,天實作之。對越神休,必以祀事。故肇基王跡,有若歧陽,望秩山川,於稽虞典。厥惟長白,載我金德,仰止其高,實惟我舊邦之鎮......」

文中把長白山稱之為神山秀岳,用「載我金德」「仰止其高」等最高的贊語來形容它,可見對這座塞外名山的崇仰恭敬。因此皇帝又於大定十五年(公元1175)在長白山北建立靈應王神廟,命大臣持節備禮並帶著這份《冊文》前去祭奠。

到了清代,對於長白山的崇仰更是登封造極,不僅聘延文人為其編造了仙女吞朱果而生愛新覺羅氏之先人的神話;而且樹立柳條邊封禁長白山區為聖地,禁止民人進山放牧、狩獵和采參。清代的幾位有作為的皇帝康熙、乾隆、嘉慶都親自來東北祭禮其祖先的發祥地---長白山。他們雖然沒有登到長白山天池之畔,瞻仰其祖先的誕生之地,但有的已經到了周邊地區(吉林市的大、小船廠、開原縣的威山堡等地)。而且,還寫了大量的詠贊和祭告長白山的詩文。康熙有《望祀長白山》的詩和《祭千長白文》(兩篇),乾隆有《祭告長白山文》五篇,嘉慶有《長白山告祭祝文》二篇,寫得都是有聲有色,嘆為觀止的。

康熙的《祭告長白山文》說:「惟神傑峙東,維協扶景運。疏江匯海,薦瑞凝祥。著靈異於萬年,溥蕃滋於庶類」。「朕惟國家受命凝庥,則山川百神罔不協瑞。矧溯興亡之跡,推翊運之祥,尢宜肇與明,誕加顯號。蓋自天作高山,形於歌頌,其來舊矣。惟神秀結東陲,澤均厚載,浚發三江之脈,廣延千里之區,極敷雲泄雨之奇,宏濟物利民之用,神山異跡莫有與京。」乾隆所寫的祭告文章:「奧我清初,肇長白山。扶虞所錘,不顯不靈。周八十里,潭曰闥門。鴨綠、混同、愛滹三水出焉。帝用女天妹,朱電磁波是吞。爰生聖子,帝用錫以姓曰覺羅,而徽其稱曰愛新。是翦是除,匪安匪康,乃有葉赫、輝發、界藩......

直到清末,安圖縣劉建封還向朝廷上摺奏請曰:"長白山為我朝發祥之地,天生聖人,削平區域於萬斯年",因此他建議上山重修神廟,以供俸長白山之神。經朝遷批准,這位知縣組織人馬四次登山察視,並攝下長白山名勝之地的照片40餘張,歸後編成《長白山靈跡全影》影集呈奏於朝廷。

歷代文人從金元到明清,以長白山為題材寫的詩歌、散文甚多,不勝枚舉,許多佳作,膾炙人口,現僅將各朝各代的代表作列舉出一二,以饗讀者。

金代中期最大的文人趙秉文(1159--1233,字周臣),金大定二十五年(公元1185)中進士,官至禮部尚書,晚年歸隱故鄉河北磁縣,因家有堂名閑閑堂,因而自號閑閑老人,曾著有稱絕於一時的長詩《長白山行》:「長白山雄天北極,白衣仙人常出沒。王龍垂爪落蒼崖,四江飛下天紳白。匹馬渡江龍飛天,雲起侯王化千百。至今甲第多屬籍,時清球馬爭馳突。錦韉貂帽獵春風,五陵豪氣何飄忽。前年北騎瞰中原,准擬長城如削鐵。群家兄弟真連璧,胸中十萬森戈戟。向曾論事天子前,漢庭諸人動顏色。心知不易一囚命,顧肯貪功事無益。西南方面應時須,帝日來前無汝易。從來十益不補損,三輔肖條半荊棘。瘦妻曉曳耙女扶犁,惟恐官軍缺糧給嗚呼瘡痍尚未復,且願休兵養民力。老夫謬忝春官伯,白首書生不經國。佇公功成歸廟堂,再獻中興二三策。

元代詩人王結(字儀伯,河北定興人,元武宗時中進士,順帝時累官至翰林院學士、中書左丞),在其所著長詩《遼東高節婦》中,也著力地描述了長白山:「天東長白近蓬瀛,縹渺仙人玉雪清。鳳去紫簫聲己絕,青鸞獨跨上瑤京。」詩中把長白山比作海上的仙山蓬萊與瀛州,說有玉潔冰清的白衣仙人常在山上出沒,這與歷代有關長白山的神話傳說是一致的。

歷史上,長白山天池一直在中國境內,元、明、清史料中均有左證, 即使在日本統治朝鮮時期,天池也在中國版圖。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的中朝蜜月期間,考慮到朝鮮勞動人民的無產階級感情,中國政府才正式將天池的約53%劃歸朝鮮。

如今的長白山已經成了旅遊休閑的勝地,各地遊客雲集於此、流連忘返。人說「桂林山水甲天下」,和長白山比,桂林山水太秀氣。人說「五嶽歸來不看山」。和長白山比,五嶽還不夠大氣。百聞不如一見,您還是來親自目睹一下長白山的迷人風采吧!

長白山,位於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安圖縣和白山市撫松縣境內,因其主峰白頭山多白色浮石與積雪而得名,是中朝兩國的界山,有「關東第一山」之稱。歷史上的長白山一直是關東人民生息勞作的場所,也是滿族的發祥地,所以在清代有「聖地」之譽。長白山以旅遊勝地、滿族發祥地、朝鮮族聖山而聞名於世。

長白山是一座休眠火山,由於其獨特的地質結構形成不同於其他山脈的奇妙景觀。主峰海拔2691米,海拔在2500米以上的山峰就有16座,天池是長白山最為著名的景觀。長白山是東北三寶棗人參、貂皮、鹿茸的主要產地,山上還有許多稀有的生物資源,如美人松、山葡萄、野蘑菇,金達萊、不老草和東北虎、丹頂鶴等。

7、請詳細介紹一下長白山

長白山(Chang mountain)
(朝鮮人稱為白頭山)

【地理位置】

長白山位於吉林省東南, 東經100°10'~100°20',北緯40°10'~100°20'之間的地帶。是中、朝兩國界山。是圖們、鴨綠、松花三江之源,國家AAAA級風景區。聞名中外的美景,一望無際的林海,以及棲息其間的珍禽異獸,使它於1980年列入聯合國國際生物圈保護區。

長白山是一座休眠火山,歷史有過數次噴發。因此形成的獨特的地貌景觀神奇秀麗、巍峨壯觀、原始自然,風光無限!未來者無不嚮往,已來者無不留連。83年夏,鄧小平同志登上長白山極頂,題寫"長白山"、"天池"橫幅,並發出贊嘆:"人生不上長白山,實為一大憾事!」

【長白山的火山】

在億萬年以來的地質歷史上,長白山地區經歷了蒼海桑田的變遷。最初,這里被海水淹沒。到處是一片汪洋大海,後來由於地殼的上升,海水退出,地表重新露出水面,在陽光、雨水和氣候變化等外力作用下,地面岩石遭受風化和破壞,最後長白山還經歷了火山爆發和冰川的雕塑,形成今天的地貌景觀。

在距今約3000萬年前,即第三紀的時候,地球進入了一個新的活動時期,即地質學上所說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在大約2500萬年的時間里,長白山地區經歷了4次火山噴發活動,玄武岩漿從上地幔出發,沿著地殼中的巨大裂隙不斷上涌,以巨大的能量噴出地表(地質學上稱為裂隙式火山噴發)。攜有強大沖擊力的岩漿,將原來的岩石及岩漿中先期凝固的岩塊及火山灰、水蒸氣等噴向空中,然後在重力和風力的作用下降落到火山口周圍或一側,堆積成各種火山地貌。由於玄武岩漿粘度較小,在地表的流動速度較快,流淌的距離較遠,所以形成了廣闊的玄武岩台地。長白山區沿北西方向分布的南崗山脈,長虹嶺及影壁山等長白山主峰的基底均為此期形成的玄武岩台地。

在距今約60萬年至1500萬年(第四紀中-晚更新世)期間,長白山區又經歷了一個地殼活動的時期,地質上稱為白頭山期。這個時期發生了4次火山爆發,爆發方式以中心式為特點,地下岩漿沿著深斷裂的交匯處形成 的筒形通道上涌,在地表構成了火山錐體地貌景觀。

【噴發歷史】

第一次火山噴發形成的距今60萬年左右的噴出物構成了長白山火山錐體底板;第二次火山噴發在距今40-30萬年左右,此次噴發持續時間較長,岩層分布面積廣 ,厚度大;第三次火山 噴發在距今20-10萬年左右,最後完成了長白山火山錐體形態;第四次噴發大約在距今8萬年左右,以小規模火山活動為主,熔岩流覆蓋在火山錐體某些部位之上。至此,長白山主峰形成了。

在以上4次火山活動中,每一次噴出的火山物質都使火山增高200米以上。同時,在主火山口周圍,還形成了一些小的寄生火山口。此後,長白山進入相對穩定時期。

在距今11000-15000年(第四紀全新世期間),火山再次復活,噴出了大量的灰白-淡黃色浮岩,局部厚度達60米。這次猛烈的火山爆發,使火山錐頂部崩破塌陷,形成了漏斗狀火山口。當火山噴發強度及熔岩溫度逐漸降低時,熔漿在火山通道內逐漸冷凝並堵塞火山通道。在火山作用停止後,火山口內接受大氣降水和地下水的不斷補給,逐漸蓄水成湖,形成火山口湖。這就是聞名遐邇的長白山天池。

長白山火山口湖的周圍,群峰屹立,其中超過2500米的山峰就有16座,其他山峰高度均在2300米以上。山頂部幾乎全由距今12000年前後噴發的火山灰和淡黃色浮岩所組成。山峰陡峭嵯峨,挺拔峻秀,如蓮花、似竹筍,十分壯觀,與天池碧水交相輝映,美不勝收。

當長白山主體形成後,該區進入了火山爆發的間歇期,地殼運動相對穩定。但是,在地質歷史的長河中(地球形成距今至少有46億年,長白山區的地殼演化也進行了約32億年),長白山的地質演化歷史只是短短的一瞬間。長白山火山爆發的歷史就更加短暫了,但至今還沒有死去,只是處於休眠狀態,稱為休眠火山。據史料記載,自1597年以來,長白山火山曾有過三次小規模的間歇式活動。

第一次噴發是在1597年8月26日(明萬曆二十五年)。據目擊者記載,當時有「放炮之聲,仰見則煙氣張天,大如數摟之石,隨煙折出,飛過大山後不知去處」。

第二次噴發是在1668年(清康熙七年),長白山區下了一場「雨灰」(即火山灰)。

第三次噴發是在1702年4月14日(清康熙十一年)。據史料記載:「午時,天地忽然晦螟,時或赤黃,有同煙焰,腥臭滿室,若在烘爐中,人不堪重熱。四更後消止,而至朝視之,則遍野雨灰,恰似焚蛤殼者」,「同月同日,稍晚後,煙霧雲氣,忽自西北,地昏暗,腥臭襲人之衣裙」。又據《長白山江岡志略》記載,長白山附近有「炭崖」,「崖底出木炭甚多,獵者每拾以為炊,土人因其出於地中,故以神炭呼之,...過此拾有數塊,燃之以烤鹿脯,與尋常木炭無異。但以兩丈深之土崖,能產木炭,大者拱把(兩手合圍-作者注),小者一握。」經地質工作者考證,這些木炭是由於這次火山噴發時高溫的熔漿將樹木烘烤、燃燒炭化的結果。

長白山火山目前處於休眠期。在海拔兩千多米的山上,有多處溫泉不斷從地下溢出,這說明,地下仍孕育著巨大的能量。據近代地震觀測, 長白山區地殼相對穩定。 長白山目前尚無火山噴發的徵兆。

【文字歷史】

長白山有語言和文字留傳下來的歷史,可以上溯到最早也只有4000多年。在我國最早的一部地理學著作《山海經》中,就曾經有所記載。這部書傳說是大禹之子伯益所著,詳細地記載著其父大禹王治水時所經過之地。在蒙古語中是神仙之意,在東北居住的各少數民族----慎慎、沃沮、扶余、鮮卑、高句麗、蒙古、契丹等,都有對東北境內這座最大的高山景仰和神化,許多有關天女不孕而生的神話都寄託在這里,因此,都稱這座山為仙山。那部記載著域內域外名勝山水的先秦著作《山海經》,也便將長白山稱之為不咸山(即神仙山)

在此之後,魏晉時期所著的《後漢書東夷列傳》中有記載曰:「昭帝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玄菟徙居勾麗,自單單大嶺以東,沃沮貊悉屬樂浪。」這句話是說,在漢武帝出征朝鮮之後,漢武帝之子漢昭帝於始元五年(公元前82)便將玄菟人遷居於高句麗之地,自單單大嶺(即長白山)以東的沃沮族、穢貊族皆歸屬於樂浪。這里的「單單」二字,與滿語中的珊延相近。珊延,即白色的意思;珊延大嶺,即白色的大山。

以後,在《北史列傳-勿吉》篇中又有記載:「漠河了南有縱太山者,華言太皇,俗甚敬畏之,人不得山上溲污,行經者以物盛雲。上有熊羆豹狼皆不害人,人不敢殺。」與肅慎、女真、滿族,是同一民族,不過居地更稍北一些。這段話里是講,漠河國南境有座大山,指的就是長白山。在南北朝的其他書籍里(例如《魏書》《齊書》等),也常有「縱太山」、「縱白山」之稱出現。後來,又可在《唐書-東夷列傳》看到有關的記載:「漠河居肅慎地,栗末部最南抵太白山,亦曰徙太山,與高麗接。」可見,當時對長白山的稱呼極不統一,有的叫縱太山,有的叫徙太山、縱白山、太皇山不等。

直到東北的契丹族和女真族定鼎中原,建立起遼王朝和金王朝之後,對於東北的第一座高山,才算出現了規范化的稱呼----長白山。在《契丹國志》中有記載曰:「長白山在冷山東南千餘里......禽獸皆白。」後來在《金史.本紀三十五》中記載曰:「女真地有長白山。」

特別要指出的是,在中原建立起金朝的女真族,一直把長白山作為他們的發祥地,經常要對長白山頂禮拜,以求保佑其國運昌隆,帝祚永延。金世宗完顏雍剛剛登基不久,就於大定十二年(公元1172)冊封長白山為興國靈應王,並命當時著名文人。翰林院修撰黨懷英修撰《封長白山為靈應王冊文》,文中極力把長白山神化起來說:「自兩儀剖析,山嶽神秀各鍾於其分野。國將興者,天實作之。對越神休,必以祀事。故肇基王跡,有若歧陽,望秩山川,於稽虞典。厥惟長白,載我金德,仰止其高,實惟我舊邦之鎮......」

文中把長白山稱之為神山秀岳,用「載我金德」「仰止其高」等最高的贊語來形容它,可見對這座塞外名山的崇仰恭敬。因此皇帝又於大定十五年(公元1175)在長白山北建立靈應王神廟,命大臣持節備禮並帶著這份《冊文》前去祭奠。

到了清代,對於長白山的崇仰更是登封造極,不僅聘延文人為其編造了仙女吞朱果而生愛新覺羅氏之先人的神話;而且樹立柳條邊封禁長白山區為聖地,禁止民人進山放牧、狩獵和采參。清代的幾位有作為的皇帝康熙、乾隆、嘉慶都親自來東北祭禮其祖先的發祥地---長白山。他們雖然沒有登到長白山天池之畔,瞻仰其祖先的誕生之地,但有的已經到了周邊地區(吉林市的大、小船廠、開原縣的威山堡等地)。而且,還寫了大量的詠贊和祭告長白山的詩文。康熙有《望祀長白山》的詩和《祭千長白文》(兩篇),乾隆有《祭告長白山文》五篇,嘉慶有《長白山告祭祝文》二篇,寫得都是有聲有色,嘆為觀止的。

康熙的《祭告長白山文》說:「惟神傑峙東,維協扶景運。疏江匯海,薦瑞凝祥。著靈異於萬年,溥蕃滋於庶類」。「朕惟國家受命凝庥,則山川百神罔不協瑞。矧溯興亡之跡,推翊運之祥,尢宜肇與明,誕加顯號。蓋自天作高山,形於歌頌,其來舊矣。惟神秀結東陲,澤均厚載,浚發三江之脈,廣延千里之區,極敷雲泄雨之奇,宏濟物利民之用,神山異跡莫有與京。」乾隆所寫的祭告文章:「奧我清初,肇長白山。扶虞所錘,不顯不靈。周八十里,潭曰闥門。鴨綠、混同、愛滹三水出焉。帝用女天妹,朱電磁波是吞。爰生聖子,帝用錫以姓曰覺羅,而徽其稱曰愛新。是翦是除,匪安匪康,乃有葉赫、輝發、界藩......

直到清末,安圖縣劉建封還向朝廷上摺奏請曰:"長白山為我朝發祥之地,天生聖人,削平區域於萬斯年",因此他建議上山重修神廟,以供俸長白山之神。經朝遷批准,這位知縣組織人馬四次登山察視,並攝下長白山名勝之地的照片40餘張,歸後編成《長白山靈跡全影》影集呈奏於朝廷。

歷代文人從金元到明清,以長白山為題材寫的詩歌、散文甚多,不勝枚舉,許多佳作,膾炙人口,現僅將各朝各代的代表作列舉出一二,以饗讀者。

金代中期最大的文人趙秉文(1159--1233,字周臣),金大定二十五年(公元1185)中進士,官至禮部尚書,晚年歸隱故鄉河北磁縣,因家有堂名閑閑堂,因而自號閑閑老人,曾著有稱絕於一時的長詩《長白山行》:「長白山雄天北極,白衣仙人常出沒。王龍垂爪落蒼崖,四江飛下天紳白。匹馬渡江龍飛天,雲起侯王化千百。至今甲第多屬籍,時清球馬爭馳突。錦韉貂帽獵春風,五陵豪氣何飄忽。前年北騎瞰中原,准擬長城如削鐵。群家兄弟真連璧,胸中十萬森戈戟。向曾論事天子前,漢庭諸人動顏色。心知不易一囚命,顧肯貪功事無益。西南方面應時須,帝日來前無汝易。從來十益不補損,三輔肖條半荊棘。瘦妻曉曳耙女扶犁,惟恐官軍缺糧給嗚呼瘡痍尚未復,且願休兵養民力。老夫謬忝春官伯,白首書生不經國。佇公功成歸廟堂,再獻中興二三策。

元代詩人王結(字儀伯,河北定興人,元武宗時中進士,順帝時累官至翰林院學士、中書左丞),在其所著長詩《遼東高節婦》中,也著力地描述了長白山:「天東長白近蓬瀛,縹緲仙人玉雪清。鳳去紫簫聲己絕,青鸞獨跨上瑤京。」詩中把長白山比作海上的仙山蓬萊與瀛州,說有玉潔冰清的白衣仙人常在山上出沒,這與歷代有關長白山的神話傳說是一致的。

歷史上,長白山天池一直在中國境內,元、明、清史料中均有佐證, 即使在日本統治朝鮮時期,天池也在中國版圖。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的中朝蜜月期間,考慮到朝鮮勞動人民的無產階級感情,中國政府才正式將天池的約53%劃歸朝鮮。

如今的長白山已經成了旅遊休閑的勝地,各地遊客雲集於此、流連忘返。人說「桂林山水甲天下」,和長白山比,桂林山水太秀氣。人說「五嶽歸來不看山」。和長白山比,五嶽還不夠大氣。百聞不如一見,您還是來親自目睹一下長白山的迷人風采吧!

長白山,位於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安圖縣和白山市撫松縣境內,因其主峰白頭山多白色浮石與積雪而得名,是中朝兩國的界山,有「關東第一山」之稱。歷史上的長白山一直是關東人民生息勞作的場所,也是滿族的發祥地,所以在清代有「聖地」之譽。長白山以旅遊勝地、滿族發祥地、朝鮮族聖山而聞名於世。

長白山是一座休眠火山,由於其獨特的地質結構形成不同於其他山脈的奇妙景觀。主峰海拔2691米,海拔在2500米以上的山峰就有16座,天池是長白山最為著名的景觀。長白山是東北三寶棗人參、貂皮、鹿茸的主要產地,山上還有許多稀有的生物資源,如美人松、山葡萄、野蘑菇,金達萊、不老草和東北虎、丹頂鶴等。

【溫泉群】

在黑風口滾滾黑石下面有幾十處地熱,大如碗口、小有指粗,這就是分布在1000平方米地面上的溫泉群。它距離震耳欲聾的長白瀑布不到二里,奔騰咆哮的白河檫邊而過。它以絢麗的色彩把周圍的岩石、沙礫染的金黃、碧藍、殷紅、翠綠,閃爍著五光十色,散發著蒸騰熱氣,格外愉悅遊人的眼目。特別是冬季,周圍是一片銀裝素裹,冰天雪地,而這里確實熱氣騰騰,煙霧裊裊,實在是別有一番景緻。

長白山溫泉屬於高熱溫泉,多數泉水溫度在攝氏60度以上,最熱泉眼可達82度,放入雞蛋,頃刻即熟。長白溫泉有「神水之稱」,可舒筋活血,驅寒祛病,特別對醫治關節炎,皮膚病等療效十分顯著。這里設有溫泉浴池,供遊人洗浴,池水溫度可以調節,出浴之後,倍感輕松。

其中比較著名的長白溫泉、梯雲溫泉和湖濱溫泉等,都是吸引中外遊人的好地方。此外,還有蘆泉、仙人橋溫泉群、十八道溝溫泉,玉漿泉、葯水泉等等。

【天池】

長白山最著名的景點是天池,不到天池等於沒到長白山。天池是火山噴發自然形成的我國最大的火山口湖,也是松花江、圖們江、鴨綠江三江之源。因為它所處的位置高,水面海拔達2150米,所以被稱為「天池」。

天池呈橢圓形,周圍長約13多公里,它南北長485公里,東西寬335公里,湖面面積10平方公里,海拔2194米,平均水深204米。據說中心深處達373米。在天池周圍環繞著16個山峰,天池猶如是鑲在群峰之中的一塊碧玉。這里經常是雲霧彌漫,並常有暴雨冰雹,因此,並不是所有的遊人都能看到她秀麗面容的。

天池蓄水20億立方米,是一個巨大的天然水庫,天池的水一是來自大自然降水,也就是靠雨水和雪水,二是地下泉水。天池湖水深幽清澈,象一塊瑰麗的碧玉鑲嵌在群山環繞之中,使人如臨仙境。不過,長白山氣候瞬息萬變,使得天池若隱若現,故繪出了天池「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的絕妙景象。

長白山在朝鮮和韓國被稱為白頭山!

【長白瀑布】

到過長白山的人,都為那宏偉壯觀、奔騰不息的長白瀑布所迷戀!那銀流似從天而降,落地如雷聲貫耳。長白瀑布位於天池北側,乘槎河盡頭。乘槎河流到1250米後,飛流直瀉,便形成高達68米的長白瀑布。因系長白山名勝佳景,故名長白瀑布。

由於山大坡陡,水勢湍急,一眼望去,象一架斜立的天梯。瀑布口有一巨石名曰「牛郎渡」,將瀑布分為兩股。兩條玉龍似的水柱勇猛的撲向突起的石灘,沖向深深的谷地,濺起幾丈高的飛浪,猶如天女散花,水氣彌漫如霧,彷彿「銀河落下千堆雪,瀑布飛流萬縷煙」。它緯地經天,雲翻雨傾,幾十里外可聞咆哮聲,勢如萬馬奔騰,景象十分壯觀。遊人經過這里,無不駐足仰望,感慨萬千。瀑布狀如白練,從天而降,雷霆萬鈞,如玉龍撲向谷底,其景象蔚為壯觀。急流跌水,千百年之後,瀑布下形成深約20米的水潭。潭水流出,匯為二道白河。

8、牧區生活習俗特點及原因

【內容提要】本文從人類學、社會學的視角,利用田野調查和有關的文獻資料,在對草原生態民族區草原生態現狀認識的基礎上,對於草原生態和蒙古族的民間環境知識進行了研究和探討。論文以蒙古族的游牧傳統和環境知識為中心,從蒙古族的游牧技術傳統、居住格局、輪牧的方式以及蒙古族的宗教價值與環境倫理等方面,較為全面地揭示了這些民間的與環境有關的知識,直接間接地對於草原生態的保護發揮了積極的作用。進而對於造成草原生態惡化的一個重要原因——游牧文化和農耕文化的沖突所造成的「農牧矛盾」作了基本的分析。最後,筆者指出,對這些民間的知識體系,在具體的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要考慮其合理的內涵。

草原生態/環境知識/文化傳統/游牧民族/草原生態民族區/農耕民族

在復雜多元化的社會中,不同的群體孕育了各自的社會觀,留下了與自然環境有關的社會表現、態度和行為模式等遺產,同時也能看到圍繞著生態問題的文化沖突和矛盾。這些遺產主要表現在民間的環境知識中,這一民間知識對於我們今天的生態環境的保護和維持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有著重要的意義。這一民間環境知識主要包括對自然環境的利用,對人文環境的控制和人與自然的協調理念。學者們在描述環境變化時,常常無視文化因素,我們的著重點並不在於認識文化上的差異如何影響環境,而在於怎樣把對文化因素作用的考慮同環境變化相聯系。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發展中國家,人均資源十分貧乏。同時,我國資源破壞嚴重,礦產資源濫采亂挖、采富棄貧,浪費驚人;淡水、森林、草原、耕地在開發、灌溉、採伐、載畜、開墾等方面問題不少。其中人口壓力是一個不可迴避的問題,由於人口壓力和過度開發,使中國成為荒漠化土地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在這樣一個由多種生態環境、多個民族和多元文化所組成的國土上,民族間的關系,很多是和環境觀念的沖突、破壞環境的行為有關的。而這種生態環境惡化的後果,就是給地區經濟發展帶來直接的負面影響,使發展本身陷入了一種低度循環的陷阱。因此多元文化的共存、共生和發展,成為中國社會的一大特點。在這一背景下,在進行有關可持續發展的研究時考慮少數民族的文化個性與生態環境的關系,本身就符合中國社會的內在特點,同時也是對各民族文化的一種尊重。生態環境的多樣性與民族文化的多樣性密切相關。任何一個民族的傳統文化,都是在對生存於其中的自然生態環境的適應和改造過程中創造和形成的,因而各民族由於生存空間的特點、生活方式的不同,其對自然資源管理利用和文化傳統也就各具特色。
中國的生態惡化情況,在少數民族地區特別突出。從生態類型上,可分為草原生態民族區、森林生態民族區和山地農耕民族區等。在此我們以代表草原生態民族區的蒙古族的民間環境傳統為例,來展開對這一問題的討論。

一、草原生態民族區與草原現狀

草原生態區,主要分布在從東北平原西部,經內蒙古高原、鄂爾多斯高原、黃土高原、青藏高原南緣一線以西,即從北緯51°到28°的廣闊范圍內,綿延4500公里,佔全國土地面積的29%。主要分布在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寧夏、甘肅、青海、新疆、西藏和四川等10個少數民族聚居省區,基本上構成了從東北到西南的半月形畜牧帶。在這些區域內居住的43個少數民族中,有19個民族以從事牧業為主,有代表性的民族有蒙古、部分鄂溫克和達斡爾族、哈薩克、裕固、塔吉克、柯爾克孜、塔塔爾、藏族等。
作為佔地球陸地面積47%的草地及其生態系統的研究一直為人們所關注。據世界資源報告,牧場養活著3000-4000萬游牧人口及提供著大量的食物資料,然而,由於過度放牧,開墾草場,短期行為的政策及攫取最大利潤的純經濟觀念,導致草原出現沙漠化及草場退化的趨勢。諸多的草原研究專家及草原計劃的推行者,在對世界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研究中,深切體會到不同的經濟、社會、文化因素,導致草原利用情況的不斷發生變化,改善草場是技術問題也是復雜的社會問題。據聯合國糧農組織關於牧草種植的研究認為:「由於一系列的經濟、社會、政治、宗教的因素,使得進一步擴大栽培牧草的面積受到限制。在糧農組織從事草原和飼料作物開發工作的大多數國家中,這些因素的作用是錯綜復雜的。這項工作的未來發展,取決於鄉村社會學家或政治家為牧草的栽培所創造的經濟和社會環境條件。[1](P42)又據世界資源報告,印度次大陸牧場的惡化是與過度放牧、乾旱化、管理不當所致,最近幾年出台的牧場發展計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在南撒哈拉非洲牧場管理及牲畜的發展上,各機構的投資、援助大多以失敗而告終,人們深切地感到開發過程中需要當地人民參加,需要和當地的社會結構、文化傳統相結合。[2](P116-117)這種認識上的轉變,為草原研究提供了新思路。然而目前在草原生態系統的研究中,從社會學、人類學的視角對之進行研究的報告為數甚少。在世界資源報告中,在提到中國牧場狀況時,認為全部土地的41%用於放牧,25%的草原退化,其趨勢為水土流失正危險地加速,喪失生產力,沙漠化,退化快於再生;在談及其原因時報告認為,(1)人口壓力;(2)27%的沙漠化由過度放牧造成;(3)政府50年代的重農輕牧;(4)將現有的稀疏和優良草原開墾為農田;(5)城市發展加重了對現存草原的壓力;(6)群體放牧;(7)對草和飼草作物管理不善等。這諸項原因事實上都與人的因素有關。
中國約有草地面積400萬平方公里,佔全世界草地面積的13.9%,占我國國土面積的41.67%,放牧面積佔世界第三位,僅次於澳大利亞和前蘇聯。中國的牧區應分為兩大地區,北方「游牧」區和南方「農業」區,從東北平原到青藏高原,從海南山地到黃海之濱,都有草地分布,其中內蒙古草原是面積最大的溫帶草原。但由於多種復雜的原因,對草原只利用不建設,我國草地不僅生產力較低而且有30%的草地處於不同程度的退化中。草原研究長久未引起人們注意,50年代前全國沒有一處草原研究機構,50年代後,開始在有關農牧院校培養草地科技人才,1964年中國農科院創辦了草原研究所,之後,四川、新疆、青海、甘肅等省區相繼創辦了草原研究所及草原生態研究所,有關省區也建立了草地工作站或草原工作隊。70年代末期,中科院分別在內蒙古與青海建立了兩個草地生態定位站,開始從生態系統角度開展草地研究。在這些研究中,都提到由於人為的因素而導致了諸多的後果。我們不能否認,自然科學這么多年來對草原生態的研究作出了很大的成績,有了很多的科學積累,這些基礎也為社會科學的研究提供了必不可缺的根據。然而人是經由什麼途徑採取什麼方式來影響草原生態的?其自身的社會結構、文化體系、價值觀念與之的關系如何?卻很少給予關注。
草原資料是中國陸地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據衛星遙感調查技術統計,1995年與80年代中期的數字相比,退化(不包括輕度退化)草地從13億畝增加到20億畝,10年中增加7億畝,已構成資源與環境的重大問題之一。草地沙化是個更為嚴重的問題,草地每年減少65-70萬公頃;北方草地退化面積達90%以上;全國可利用草地每年以2%的速度加速退化;2億頭牲畜因災死亡。資料顯示,在我國草地沙化的原因中,盲目開墾佔25.4%;過度放牧佔28.3%;過度樵採草地植物佔31.8%。中國的沙漠專家警告,如果不採取措施,到本世紀末,有8萬平方公里土地將沙漠化。
學者們在描述環境變化時,常常無視文化因素。很多學者在談及關於草原退化的問題時,常常把此用「公有地悲劇」理論來解釋。1968年,美國經濟學家G•哈丁提出「公有地悲劇」,即「公用權悲劇」概念,地球資源被看作是公共財產,在此它的公共擁有,實際上不存在任何所有權,而只表現為公用權,所有社會公民都可以隨意利用它。哈丁把這種公共財產比作公有草地,誰都可以在草地上放牧,每一位牧民為了從放牧中取得更多的好處,按照費用最少、效益最大的原則,總是力圖增加畜群的數量,但是誰也不進行草地建設的投資。這樣,隨著畜群增加,草原的質量急劇下降,最後草場完全退化,不能再放牧牛羊。這就是草地公用權的悲劇。[3]在這里每個人追求自己最大的個人利益,但是最後的結果是不可避免地導致所有人的利益被損害。這一解釋,事實上是純粹的經濟學中的利益最大化的觀點,而忽略了草原主體民族對於自身家園環境樸素的環境保護意識與實踐。我們的重點並不在於認識文化上的差異如何影響環境,而在於怎樣把對文化因素作用的考慮同環境變化相聯系。在復雜多元化的社會中,不同的群體孕育了各自的環境觀,且留下了通過歷史傳遞下來的包括全部生物和非生物因素以及與自然環境有關的社會表現、態度、構成、行為模式等遺產。下面我們將會看到在草原生態區這一特定的生態環境下,產生出與之相應的游牧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及其文化體系。游牧的蒙古族在長期的生產和生活中,孕育出自身的游牧傳統和有關保護環境的知識。

二、蒙古族的游牧傳統與環境保護
(一)游牧技術的傳統
在傳統游牧社會,畜牧業的生產技術是生活方式的組成部分,具有其自身的質量標准。它是世世代代連續發展的產物,沒有明確的體制,技術和社會文化是緊連在一起的。
在一般人看來,游牧民族在廣袤的上蒼賜予的無垠的草地中生活,不存在土地意識。其實不然,游牧的蒙古族對放牧草地的利用和保護甚為關心。隨季節而移動,本質上就是出於對草地利用的經濟上的選擇。牧人對放牧地的選擇與自然的變化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他們對所生活的草原中的草地的形狀、性質、草的長勢、水利等等具有繁銳的觀察力。有經驗的老人,即使在夜間騎馬,用鼻子就能嗅到附近的草的種類和土質;對於外地人來說,茫茫的草原千篇一律,而對牧民來說卻認為草原上千差萬別,並能清楚地區別各自的特徵。又如非洲的馬薩依人,其惟一的收入來源是牲畜,其文化給與他們一種制度,憑借這種制度可以保持貧瘠地區的土地不受損害,其做法是在旱季將一部分土地棄置不用,以使放牧地區的土地處於良好狀態。
放牧的草地和農田一樣,是一種生產資料,通過人的干預將植物生產的各種植物性產品進一步轉化成各類動物性產品。作為放牧地本身也是一種可更新的土地資源。在沒有人為干擾的情況下,草原生態系統基本上是自我維持的,能流規模相對地保持著穩定狀態。而放牧制度本身就是人的行為在作用於草地後,在草地上放牧時的基本利用體系。其中規定了家畜對放牧地利用的時間和空間上的通盤安排。每一放牧制度包括一系列的技術措施使放牧中的家畜、放牧地、放牧時間有機地聯系起來。放牧制度有兩大類型,一為自由放牧,二為劃區輪放。
在傳統游牧社會,蒙古族對於放牧草地的利用和保護有著一套合理的方式。他們會從水和草兩方面來考慮放牧。從「水」的方面來說,牧場一般限於沿河流湖泊一帶的地方,從「草」的方面來講,每一塊牧場承載的牲畜種類和數量是有限定的。隨季節而移動,本質上就是出於對草地利用的有效的選擇,否則他們不會去冒著冬天的嚴寒和冰雪、早春的凜冽的寒風、夏日的酷暑和蟲害,逐水草而牧。
在內蒙古游牧地帶牲畜轉場是根據氣候的變化對牲畜放牧營地(營盤)進行季節性的更換。由於不同的放牧營地,其自然氣候環境、地形和地勢、水源等條件的不同,使得牧草的類型和生長發育狀況也會有明顯的差異。因此,為了合理利用草場資源,使牲畜在全年各個不同時期都能獲得較好的飼草供應,在蒙古族傳統游牧活動中,一般每年從春季開始都要進行牲畜轉場。這種轉場,在一些氣候、植被條件差異較大的地方,一年要進行四次,稱為四季營地;而在一些地勢平坦,氣候、植被條件差異較小的地方,一年只進行兩次,即冬春為一營地,夏秋為一營地。冬春營地稱為冷季草場,夏秋營地稱為暖季草場。四季營地以夏、冬季營地為主,而春、秋營地利用時間較短,屬於過渡性營地。兩季營地的冷季草場利用時間也長於暖季草場的利用時間。這些具體的時間都是在歷史積累和傳承的過程中沿襲下來的。而內蒙古牧區牲畜轉場時間表就是這一特點的反映。

表一 內蒙古牧區牲畜轉場時間
四季營地 兩季營地
地區 春 夏 秋 冬 夏季 冬季
呼倫貝爾盟北部牧區 5月上旬 6月下旬 9月上旬 11月下旬 6月上旬 10月下旬
錫林郭勒盟北部牧區 4月下旬 6月中旬 9月中旬 11月上旬 5月中旬 10月下旬
烏蘭察布盟北部牧區 4月中旬 6月中旬 9月下旬 11月中旬 4月下旬 11月上旬
西部牧區 3月下旬 6月下旬 9月下旬 11月下旬 4月上旬 11月上旬

表一見王文輝主編《內蒙古氣候》第219頁,氣象出版社,1990年。
在筆者調查的內蒙古錫林郭勒草原在50年代前的較長一段時間內,牧民每年於陰歷三月間,選好無風雨的日子,先在較遠距離的牧地放火,以迎春雨期的到來,使牧草得以很好地發芽。(50年代後,不分具體地域自身之特點,取締此中所謂的破壞草地的落後方式)五月初,牧草開始逐漸生長發育。此時搬回蒙古包放牧,如馬群500匹為一群,編成數組,30里牧地,只夠馬群15日就食,然後轉移它處,過30日或15日又回到原來的地方,即輪牧。一直到九月下旬十月初之間,水草枯竭,牧者開始帶馬群回家,此時不能遠牧,至十一月後赴冬營盤。其他牲畜的牧法有所不同,但季節移動卻是相同的[4]。「夏天到山坡,冬天到暖窩」,這就是牧業生產活動中的牲畜轉場對氣候變化的一種適應,也是為了給牲畜選擇一個良好的氣候環境。牧民們還通過長期的實踐,認識到部分山地草場和山麓地帶草場在水熱條件的垂直分布上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因此在安排牲畜轉場時,還結合了中小地形的局地小氣候特點(如坡向、谷地走向等),暖季草場一般選擇在海拔較高的高山、陰坡、崗地或台地;冷季草場多選擇在海拔較低的向陽、背風的坡地、谷地或盆地。營盤因地勢視草場來設,每年3-5戶,相距數華里,一家一戶以游牧為主,很少定居。20世紀30年代布里亞特蒙古族的宿營地就是一例,一般每個宿營地有3-4戶,宿營地之間的距離一般為1公里到2公里之間,最近的地方也有300米的距離。[4]
這種格局及輪牧方式,有利於對草場的保護。至今在牧區的當地蒙古族人的放牧方式仍較多地考慮草場問題。同時我們也不能否認,我國在大躍進、文革期間在牧區常套用農區的做法,搞集中建隊,有的還仿農村的樣式建立「牧民新村」,以定居多少作為衡量牧區發展的一個重要指標,這種政策由於未考慮合理安排定居地點和草場的關系,使其布局大多地方不甚合理,居民點附近的草場因過牧和牲畜往來踐踏而過早地退化、沙化,遠一點又不能利用,畜草矛盾突出,有的草場大面積退化。這是在決策過程中忽視民族文化傳統,又找不到現代科學方法所致。
此外,在筆者近年來調查的土默特蒙古族,現雖變為農耕蒙古族,但在歷史上這一支蒙古族對草原經營有著一套嚴格的制度。16世紀,土默特蒙古很重視畜牧業,在放牧方式上曾採取過一些好的辦法,他們繼承「行則車為室,止則氈為廬,順水草便騎射為業」的傳統游牧方式,同時採取過分群放牧的牧人專業化放牧等形式。據《明史》載,當時放牧者的分工有「亦兒歌赤」(羯羊倌)、「亦馬赤」(山羊倌)等。土默川上的許多村名如「霍拉各氣」(放綿羊羔者)、「添密」(放駱駝者)等,都是阿勒坦汗時代分牧辦法保留在村名上的印記。明末清初,土默特蒙古晝則逐水草放牧,夜則將牲畜圈入欄內,據有關資料記載,有石頭欄、土圍欄、木柵欄。到乾隆年間,本地區專門從事畜牧業的人逐漸減少,土默特蒙古開始蓋房築屋、逐漸定居,且只能在分配給自己的尚未開墾的戶口地和官灘牧地內放牧。[5][P237)
又如馬戎等對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北部一純牧區的研究資料顯示了蒙古族一種半游牧半定居的經營與居住方式,如在這個牧業社區,特別注意夏營盤、秋營盤之間的輪牧制度,其目的還是為了保護草場。[6]
(二)宗教信仰與環境保護
主要的宗教對社會基本的態度和價值觀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在不同的文化中,宗教活動不盡相同,但他們都與各自的生活方式緊密相連。宗教起源於人對自然力的信仰:圖騰崇拜、自然崇拜,它與自然保護的關系由來已久,宗教思想注意在人和自然的協調中尋求內心的安詳平靜。現在,在新的形勢下,宗教界人士更自覺地把宗教活動與自然保護結合起來,建立宗教力量與自然保護力量的強大聯盟,從而使宗教文化向生態文化的方向發展。在蒙古族游牧文化中,其喇嘛教所呈現的因果法則,慈悲心懷,對整體性的把握、調和的原則,自然地孕育了一套人、畜、草關系的生態哲學,此種哲學又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人們維護與自然的平衡。
古代的蒙古族信仰薩滿教,從13世紀元朝開始,蒙古上層改信紅派喇嘛教,但廣大牧民仍信薩滿教。從16世紀後,許多王公貴族開始接受格魯派喇嘛教,並積極在牧民中傳播。清代,特別是乾隆以後,對喇嘛教更採取全面保護和獎勵的政策。清廷不僅鼓勵各盟旗興修大批寺廟,而且由皇帝親自敕建廟宇。喇嘛教在蒙古游牧社會中流行起來,一直到現在在游牧地帶喇嘛教仍為蒙古族的主要宗教。
樸素的游牧生活方式、生活於其中的草原、單調的大自然是決定游牧民族的思想如世界觀及宇宙觀的主要因素。對大自然的觀感以及合理的(非指控工合理的而言)思考,也多以此為基礎。放牧與狩獵在當時均需以集體協作方式進行,這對蒙古民族的集體觀念和互相協作精神的形成有決定的影響。他們所處的環境使他們又同大自然融為一體。然而由於人們當時生產力水平的低下,再加上「過於寬大的大自然,使人類依賴於自然,像兒童依賴引繩一樣,這種情形,使人類自身的發展,不成為一個自然的必要。」從而形成順服自然的價值觀。
自古「長生天」就是蒙古族崇拜的最高對象和一切權力的來源。蒙古可汗們的詔書里,開頭就用「長生天底氣力」一語,在《蒙古秘史》一書里,有許多處記載成吉思汗祭天祝禱之事。在當時的人看來,可汗受命於天,婚姻、事實要得天助,死後也要走上天路。為此人人敬天畏天,而不敢做背天之事。這是衡量人心的尺度,也是社會公認的標准。其宗教的宇宙觀,形成了薩滿教,而此薩滿教正是游牧文化的基礎。佛教普及後,在蒙古人的心裡,在天上之上又加上了佛,也就是在原有的尺度上,又加上了佛教的教義與要求。但即使在喇嘛教得到國教的地位之後,薩滿教的遺跡仍在民眾的習俗中存在著。
薩滿教是蒙古族等民族共同信奉的宗教,各民族的薩滿教信仰開始於氏族社會末期。由於當時社會生產力的低下,對自然現象的不理解,認為經常帶來災害的山川、河流、日、月、風、雨、雷等和人一樣有生命、有意志,從而產生對它的崇拜,這種宗拜實質上是對自然力的崇拜。蒙古人的薩滿教已發展到了神靈崇拜階段,即認為一切自然物都有神靈主宰,神靈居於自然物內,崇拜的對象不是物體本身而是主宰這些物體的神靈,同時也對先祖的魂靈進行崇拜。薩滿教中的「薩滿」是滿—通古斯語族的語言,原意為「因興奮而狂舞的人」,在鄂溫克語中有「知曉」、「通曉」的意思。在這里指的是那些能夠傳達天意或能夠與神靈溝通的人。
薩滿教的自然神系統主要以無生命的自然事物和自然現象之神為主。在薩滿教的觀念中,宇宙萬物、人世禍福都是由鬼神來主宰的,所以,在薩滿教的自然神系統中,天地神系統占首要地位。如地神,也稱地母女,掌握萬物生長,祈求豐收、保佑平安要對它進行祭祀;天神(騰格里),即長生天,掌管人世間的萬事萬物;而敖包,聚居多種神靈的地方,一般是在山崗、山頂、路旁等地用石塊、沙土堆成圓形的土包,蒙古語直譯為「堆」,是天神、土地神、雨神、風神、羊神、牛神、馬神等神靈居住的地方,每年按季節舉行祭祀儀式,由薩滿司祭,他們祈求敖包保佑牧業生產。除此之外,認為土地、山川、丘陵、湖泊等均由各神靈分別掌管。所以,在薩滿教的自然觀中,自然是神格化和人格化的觀念體系,自然崇拜有著一定的倫理基礎和邏輯基礎。[7]正因為薩滿教崇尚的是自然萬物有靈論,並且常常把自然事物本身同神靈等同看待,因而對待自然往往是愛護有加,是自然而然的生態保護論者。所以,蒙古族具有優良的生態保護意識傳統,這種傳統反對對草原、森林、湖泊、河流的濫墾、濫伐和污染。正是在這種優良的傳統意識的維護下,在蒙古族的游牧地帶,能夠保留下來「藍天白雲、草原森林、湖泊河流,一片綠色凈土」的迷人畫卷。
佛教傳入後,薩滿教逐漸衰微,許多王公貴族信奉了佛教,但是薩滿教繼續在民間流傳,成為平民的宗教。薩滿教觀念的繼續存在及表達,客觀上是人們對人與自然關系一種樸素的自然哲學。
16世紀70年代,阿勒坦汗引入藏傳佛教——黃教,並由土默特蒙古部落傳遍整個蒙古地區。從明代末年到清朝中葉,喇嘛教(黃教)在蒙古族地區非常發達。在蒙古的喇嘛教體系中,所呈現出來的因果法則、慈悲心懷、整體性的探討、調和的原則等等,事實上孕育了人地關系中的一種生態哲學,此種宗教觀又在一定程度上維持了自然的平衡。
然而,我們也不能否認,在游牧民的文化體系中也孕育了一些不利於草原平衡的文化習慣。傳統社會的蒙古族,把牲畜數量的多少視為財富、地位的象徵(現在牧區出欄率低這一文化特點也是一個原因),這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超載放牧。有如在東非,那裡的游牧部落努力繁殖畜群,認為數目越多越好,在他們看來,牧口不僅供應食物,同時也是資本,牲畜成為各種社會關系活生生的象徵——婚姻、友誼等各種社交活動都包括象徵地交換牲畜這項內容。擁有牲畜是財富惟一的真實形式,由此而超出了環境的承載能力。
游牧與農耕是兩種不同的生產方式,它們所依據的生態體系亦不同,前者具有非常精巧的平衡而後者則為一種穩定的平衡。具體來說,游牧是人們以文化的力量來支持並整合於被人類所改變的自然之平衡的生態體系結構。這是對自然環境的一種單純適應,而農耕則以生產力的穩定與地力的持久為其特色。在中國的草原生態區,這一互為依託的生態體系,常常被來自民族的、政治的、軍事的、文化的等因素所打破,這一點在北方的沙漠草原區表現得尤為突出,具體表現為游牧民族和農耕民族在歷史上的沖突。在中國歷史上,自匈奴政權與漢王朝相對峙之始,在中國北方一直有一個相對獨立的游牧民族政權與農耕的中原王朝相對立,並在對立中發生沖突,不過,其中民間的往來並未受到政權的控制。而大規模漢族農耕民向游牧區域的移動卻是在19世紀末期以後。這些從事農耕的漢族農民向草原社會的不斷滲透,特別是在農牧結合部,導致了兩種生產方式和文化的沖突。漢族在這一沖突中立住腳後,以其自身農耕的方式,在草原生態區開墾草原,迫使一部分從事游牧的蒙古族北遷或就地轉化為漢族式的農民。這種大量的移民浪潮對草原社會形成了巨大的沖擊波。經過數代的開墾,甚多的草原被開墾為農田,其固有的生態體系受到嚴重的破壞。而這種以經營農業的思想來經營草原的方式一直持續到20世紀80年代。如筆者調查的內蒙古錫林郭勒盟白音錫勒牧場從20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末,僅明顯退化草場就達20%以上。[8]可見,從歷史上的「移民實邊」開墾草原到建國後的「四濫」(濫砍、濫牧、濫墾、濫采)等都對草原生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蒙古民族對生態適應的民間環境知識,當然這並不是我們所探討的環境問題的全部。但對這些民間的知識體系,在具體的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要考慮其合理的內涵。事實上,在可持續發展中,人們已意識到當地民眾對環境問題的觀念,強烈地影響著他們管理環境的方式,只有在環境計劃中反映當地的信念、價值和意識形態時,社區才給予支持。那種認為環境的傳統知識是簡單的、靜止不變的觀點,正在迅速發生變化,越來越多的發展項目在如何利用、管理環境上,正在利用當地的環境知識。當然,我們也不能固守在傳統的氛圍中,我們所尋求的是傳統知識體系與現代科學的最佳結合點。不過,純粹的依靠知識與技能來保護環境還遠遠不夠,還需要人們樹立一定的環境倫理觀和道德。

【參考文獻】
[1]聯合國糧農組織.禾本科牧草[M].北京: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1990.
[2]世界資源報告(1988-1989)[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90.
[3]Hardin,G.1968.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Science 162:1243-48.
[4]賀楊靈.察綏蒙民經濟的解剖[M].第二章.北京:商務印書館,1935.
[5]土默特志[M].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
[6]馬戎、李鷗.草原資源的利用與牧區社會發展[C].潘乃谷、周星.多民族地區:資源、貧困與發展.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
[7]色音.東北亞的薩滿教[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8]Maguoqing,On the Social and Culture of Grassland

9、蒙古放牧人日常生活的習慣

蒙古民族有尊老愛幼的習俗。他們的諺語中說:「尊敬德高的人、敬愛年老的人」,「對餵乳汁的母親要敬愛,對教字母的老師要尊重」,「老人的經驗教育人,太陽的光輝溫暖人」等等。這些都表現了對老人的尊重和愛戴。

祝壽是蒙古族人民為老人舉行的一個禮儀慶典。蒙古民族的祝壽禮和過本歷年都是在年紀大時才舉行的。一般在六十、七十、八十、九十時才祝壽。不過父母親在世時,兒孫輩即使到了七八十歲也不許做壽。過本歷年的十三、二十五、三十七、四十九也不是很熱鬧,但是過了六十一歲,七十三歲、八十五歲就另當別論了。過本年的一般不祝壽。巴林蒙古族老年人過本95歲就不計年齡,也不做百歲。

祝壽和過本歷年的日期一般在正月。只要有給老人祝壽的人家,主人家的兒女們的從年底開始就准備設宴。初一就開始來迎接陸續到來祝壽的客人了。也有的人家選定一個吉日,再通知眾鄉親、朋友、親戚等。

祝壽儀式比較簡單,席間,來賓們都為老人敬酒、獻哈達和禮品。敬酒四、六、八碗的蒙古語稱「朱來」。然後叩拜主人,表示感謝主家招待。祝壽的禮品通常有:馬、牛、綿羊或羊烏查、皮長袍、棉長袍、夾長袍、靴子、煙、荷包、錢等。禮品品類一般占「三」數。祝壽完畢,祝壽客人不能空手回,主人家要回贈煙荷包、毛巾等。如果是孩子,就給月餅或一二元零用錢等。

待客禁忌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中國自古乃禮儀之邦,好客之情人皆有之,而蒙古族尤盛。來蒙古包作客,不但會受到主人熱情的款待,還會感受一些從未接觸,從不知道的民族文化。當然,在進入蒙古人的生活之前,必須要了解他們的一些習俗和禁忌,否則,若是按自己的想法去隨意行事,不但會鬧笑話,而且會令蒙古族同胞不高興。

首先到蒙古族家裡做客忌諱進屋時把衣襟掖在腰帶里,挽著袖子,也不可手提馬鞭子進屋。不論客、主,都要讓長輩和老人先進屋。

進屋後,忌諱亂坐位置。來者是客,主人一般要讓客人上邊坐,而客人請老人先就坐。在蒙古包里,總是長輩老人正面而坐,男人做西邊,女人做東邊。

有客人在場忌諱對孩子發脾氣,更不能打罵孩子。長輩和老年人講話忌諱打岔、揭短。有疑問或需要說明情況,待人家講完後再問。

假如你來蒙古包作客,主人會立刻獻上一碗熱氣騰騰的奶茶,接著又端上來炒米和一大碗一大碗的奶油、奶豆腐和奶皮子等奶製品,當主人請你品嘗時不要拒絕,否則要傷主人的心,使主人感到遺憾。蒙古人不怕不別人吃得多,食用越多,主人越高興。接受主人的茶飯後,忌諱一點也不吃;忌諱用筷子食用奶食和站著喝奶和吃奶食品;忌諱隨便撒倒奶子;遇到別人端奶走過時,不能視而不見,必須嘗一嘗再走。

喝茶的忌諱:敬茶時忌諱滿杯;忌諱用左手倒茶;忌諱從門里向外倒茶水;吃飯喝茶時忌諱長吁短嘆。

食用紅食禁忌:在品嘗德吉和食用羊背子時,忌諱衣冠不整,除無名指外,其他手指禁止彈灑德吉;啃骨頭時忌諱殘留肉屑;在食用肩胛肉時,忌諱咬著吃,應該用刀或用手撕著吃;食用完的骨頭,忌諱用相互敲擊;平時的肉食品中,忌諱食用牛膽囊和狐狸肉,狗肉、貓肉。

吃飯禁忌:忌諱給客人食用無鹽的茶飯;吃熱飯時忌諱用嘴吹氣;忌諱倒撒食物;飯後忌諱伸懶腰。

相對與待客來說,主人家平時做准備工作的時候也是有禁忌的:比如砍肉時忌諱斷骨,應該斷開關節;忌諱在放肉食品時倒放頭尾;往鍋里下米時忌諱用袋子倒;搗碎茶葉時忌數數;烙餅和油炸食品時忌諱大聲喊叫,說不吉利的語言等。

總之,到牧區作客,必須注意這些細小的日常禮節上的禁忌,這是不僅是對蒙古族人民的一種尊重,同時也是我們心情愉快的一個保證,當然,若是你對這些禁忌一無所知而冒犯了蒙古族同胞的情況下,真誠地道歉,他們也是可以原諒你的,不知者不怪罪嗎。

姑娘宴

舉行婚禮的前一天,男方要舉行「祝福新房儀式」,而女方要舉行「姑娘宴」。男方在婚禮前一天舉行的宴席,主要是設宴招待聘來的迎親這代表和前來參加婚禮的客人,並舉行祝福新房儀式。這一儀式是宴席的重頭戲,首先男方要用親友們送的褡褳、衣物和新郎的被褥、家什把新包整理布置停當,因為這都是親友們送來的祝福,當然要讓它充滿整個新包。接著要請祝頌人和新郎、新娘的梳頭父母以及其他親友們入座。此時,祝頌人將一條絲絹哈達和五綵線吊在房梁和天窗正中,在房梁處塗盛在木碗里的奶食德吉少許以示吉祥,並祝福道:祝願吉祥昇平/祝願安樂幸福/在這有柞木用具/潔白屋頂的房裡/兩位有緣的情人/將要結為百年之好……

祝頌人一番吉祥美好的祝福完畢之後,主人要向參加祝福新房儀式的賓客和迎親的人們一一獻茶,然後設宴招待,表示感謝。這一酒宴的繁簡程度時依據男方的貧富來定。但不論貧富,這是必須趕在婚前完成的重要禮儀之一。席間新郎向賓客們敬酒,賓客人也是借這個喜慶的日子常常互相祝酒唱歌知道深夜。有的地方根據迎親的時間的長短適時調節,有的甚至通宵取樂。新郎這邊如此的歡騰熱鬧,而新娘卻在另一邊痛哭流涕……

古時候人們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意思就是女兒從出生就註定是「外人」,父母的辛苦只是在為別人做「嫁衣」。這是由女子的特殊地位和人類社會繼母系氏族後男權社會女方在這一天要舉行由女方的父母主持的姑娘宴,邀請同鄉親朋的姑娘們來與即將出嫁的女兒一同坐席。席前長期存在而決定的。所以,女兒要出嫁了,父母自然要舉行宴會歡送和祝福自己的女兒幸福。

也是在婚禮的前一天,女方要舉行姑娘宴,宴會由女方父母主持,主要是邀請同鄉親朋的姑娘們來與即將出嫁的女兒一同坐席。席前父母要讓女兒穿上新袍服,去掉腰帶,穿上靴子,帽子要用綢絹包起來縫好戴上。當眾姑娘坐定,母親把熬好的第一碗茶敬給姑娘,姑娘含淚接過母親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給自己敬的茶,嘗一口放下,然後回敬母親,伏地給母親磕一個頭,感謝母親養育之恩。隨後女方的母親端一碗鮮奶讓眾姑娘一一嘗過後,便向大家正式宣布姑娘即將出嫁。這時姑娘頓感憂傷,即刻痛哭流涕起來,眾姑娘一看這種情景,也跟著哭做一團。這時,祝頌人和親戚們便上前來安慰:到了一十八歲/辮子長夠了尺寸/出嫁到偏遠的地方/並不是不好的事情……

眾姑娘也停止了哭聲,唱著《姑娘宴歌》,用歌詞囑咐將要出嫁的姑娘,傾訴離別之情:起行上馬/請撩起長袍的大襟/遇事處人,要切記快嘴的毛病/縫斜了襟扣兒/萬不可讓婆婆看清……

在姑娘宴進行期間,女方父母還有一項任務就是:斟滿酒杯從請來的客人中聘請那些老城穩重、深明禮節、善於辭令的長輩男女為送親代表。再聘請兩位性情溫和為人正派、手腳勤快,上有父母,下有兒女的婦女為新娘的住宿嫂和月嫂(住宿嫂要跟隨新娘到新郎家住幾天,月嫂要住一個月)。以便為第二天的送親禮儀提前做好准備。

姑娘宴是蒙古族婚禮中女方家的一個小宴席,但對於出嫁的姑娘來說卻是比較重要的,因為從此以後,她就要離開父母、姐妹兄弟,獨立承擔一個家庭了,由此,我們也可以說,「姑娘宴」是蒙古族姑娘走向成熟的一個驛站!

講究的待客禮儀

是百靈鳥就要唱出最美的歌調,
是文明人就要講究禮貌;
沒有羽毛,有多大的翅膀也不能飛翔,
沒有禮貌,再好的容貌也別人恥笑。

這是古代蒙古族中,有名的兩句諺語,生動地反映了蒙古民族十分講究禮貌和崇尚禮儀的民族氣息。十三世紀到過蒙古草原地區的加爾賓說,蒙古族「十分尊敬別人,相互問不論誰都是友好的。」

蒙古族牧民見面必致問候:「阿木勒,賽百諾!(安好)」。好客是蒙古人的突出特點。對來客,不論熟不熟,一律歡迎,一樣問好。若是同輩,則相互問道:「賽百諾!(你好!)」若是長輩或初次見面的人則互相問道:「塔,賽白諾!(您好!)」接著問全家好!草場好!牲畜好!最後互相問:「索寧龍百納」(有什麼事或有什麼新聞)。如果請客人進包,主人則前邊引路,到了蒙古包門前,主人站在門的西側,右手放在胸部;微微鞠躬,左手指門,請客人先進包,進包後,全家老少圍著客人坐下,態度謙恭,問長問短,侃侃而談,笑容滿面,猶如遠歸的家人。然後主人便端來飄香的奶茶和炒米,還有潔白的草原奶食。用精緻的茶具給客人一杯濃香的奶茶。主人若對客人表示特別的敬意時,常把甘醇的奶酒,滿滿的斟在銀碗里,托在潔白的哈達上端出來,恭恭敬敬地獻給客人。在高寒地區,也有喝酒的習慣,蒙古人視酒為食品的精華,朋友見面要喝酒,敬酒是牧民的傳統禮節,客人若表現出客氣的樣子,主人會用詩一般的語言歌唱勸酒。特別是在鄂爾多斯的地區,勸酒歌常常一曲接一曲,一曲比一曲熱,歌詞如:

「遠方的客人請您喝一杯奶酒,這是我們民族傳統食品的精華,是我們草原人民的深情厚誼……」

通常客人接杯暢飲或轉贈給別人,勸酒才算罷休。

宴請尊貴的客人,或舉辦喜慶酒會,講究擺整羊席。這種習俗流傳至今。設宴時,一般是蒙古包(大包)內正上方,擺一、二、三席,包內右邊偏角為主人的招待位。客人按貴賓、長輩等排列順序入座。客人就坐後,廚師把整羊抬到一、二、三席前,主人用蒙古刀把羊尾肉切下一條,放在羊頭上,之後,再將羊尾肉切成若干方形小塊,放入盤中,雙手高舉過頭,捧給做在第一席上的貴賓品嘗。然後,主人將餐刀柄雙手遞給第一席的貴賓前,貴賓觀看後,隨著切割一切,然後抬回廚房,切成若干正方形小塊,放在盤子里,上席進餐,作為蒙古族的最高禮遇。

蒙古族婚俗

婚制。蒙古族有搶婚和聘婚兩種婚姻制度。搶婚是奴隸制社會的一種婚姻形式。公元十三世紀以前,蒙古族社會多半為搶婚制。如成吉思汗的父親也速該把阿禿兒與訶額侖夫人的成親,就是搶婚形式。聘婚是封建社會的一種婚姻形式。公元十三世紀以後,蒙古族進入封建社會,即普遍實行聘婚制。但仍有搶婚制的殘余。在部落間的戰爭中,搶婚或掠奪婚仍屢見不鮮。

求親。青年男女在定親之前,男方要向女方求親。新中國成立前,通常是由男方的父母或委託媒人到女家求親,如果女家同意,就可以定親。按蒙古族的傳統婚俗,男方須多次向女家求親,才能得到女家的許諾。《蒙古秘史》卷一中記載:也速該把阿禿兒帶領其子鐵木真(即成吉思汗)到德·薛禪家求親。德·薛禪說:「多求幾遍,才許給啊,會被人尊敬;少求幾遍,就許給啊,要被人輕看。」後來形成了一句蒙古諺語:「多求則貴,少求則賤。」求親達成協議後,由男方帶上哈達、奶酒和羊五叉或全羊到女家「下定」。女家請親友陪客人飲酒,表示正式定親

聘禮。青年男女定親後由男方家送給女方家的禮品,又叫彩禮。聘禮的多少由男方家的經濟情況而定。農區多以金銀首飾、櫃子、衣物為聘禮;牧區常以牛、馬、羊等牲畜為聘禮。牧民視「九」為吉祥數,聘禮以「九」為起點, 從「一九」到「九九」,最多不得超過八十一 頭,取「九九」為長壽的意思。如貧困牧戶不具備九數牲畜的聘禮,也可以擇小於九的奇數,以三、五、七頭牲畜為聘禮,但絕不能擇偶數。

嫁妝。女家陪送女兒的出嫁禮物。蒙古族非常講究陪送嫁妝。男方送多少聘禮,女方就要陪送相應數量的嫁妝。通常是女方陪嫁的東西,比男方送給女家的東西多。因此,蒙古族有一句俗語:「娶得起媳婦,聘 不起姑娘。」

擇吉日。蒙古族的婚俗之一。又稱擇喜日。解放前, 男女兩家定親後,首先要請喇嘛占卜,選擇吉日,確定結婚日期。吉日擇定以後,由男家派媒人和親友帶上哈達、美酒、糖果等禮品,前往女家,同其父母商談結婚事宜。談妥後,男女兩家開始准備婚事。一般是打掃喜房,或新搭蒙古包,宰牛殺羊,准備聘禮、嫁妝及其他結婚用品,通知雙方親朋好友,光臨賀喜。

娶親。蒙古族的婚俗之一。過去,蒙古族的娶親非常隆重,並保留著男到女家投宿娶親的傳統婚俗。娶親一般是在結婚喜日的前一天。新郎在歡樂的氣氛中,穿上艷麗的蒙古長袍,腰扎綵帶,頭戴圓頂紅纓帽,腳蹬高筒皮靴,佩帶弓箭。伴郎也穿上節日盛裝。一同騎上馬,攜帶彩車和禮品,前往女家娶親。娶親者至女家,先繞蒙古包一周,並向女家敬獻「碰門羊」1隻和其他禮物。然後,新郎和伴郎手捧哈達、美酒,向新娘的父母、長親逐一敬酒,行跪拜禮。禮畢,娶親者入席就餐。晚上,又擺設羊五叉宴席。並舉行求名問庚的傳統儀式。次日清晨,娶親者起程時,新娘由叔父或姑夫抱上彩車。新郎要騎馬繞新娘乘坐的彩車三圈。然後,娶親者和送親者一同起程離去。

婚禮。蒙古族很注重婚禮儀式,盡管地區不同,形式各有差異,但都非常隆重、熱鬧。一般牧區的婚俗是:當娶親回到男家後,新郎新娘不下車馬,先繞蒙古包三圈。然後,新郎、新娘雙雙穿過兩堆旺火,接受火神的洗塵。表示愛情的純潔,新生活的興旺。新郎新娘進入蒙古包後,首先拜佛祭灶,然後拜見父母和親友。禮畢,由梳頭額吉給新娘梳頭。梳洗換裝後,等待婚宴的開始。婚宴通常擺設羊背子或全羊席,各種奶食品、糖果應有盡有。婚宴上,新郎提銀壺,新娘捧銀碗,向長輩、親友,逐一獻哈達、敬喜酒。小夥子們高舉銀杯,開懷暢飲;姑娘們伴隨著馬頭琴,放聲歌唱。婚宴往往要延續兩三天,親友才陸續離去。而女方送親者還要留人陪新娘住一至三日。有時,新娘的母親也送親,要住十多日。分別時,母女擁抱,痛哭,表示戀戀不舍。

拜火。蒙古族婚禮中的一個重要儀式。各地蒙古族盡管拜火的形式有所不同。但在婚禮上都是不可缺少的內容。新娘娶到新郎家後,首先要舉行拜火儀式,新郎新娘從兩堆旺火之間雙雙穿過,接受火的洗禮,使他們的愛情更加純潔,堅貞不渝,生活美滿幸福,白頭偕老。杜爾伯特蒙古族的拜火儀式別具一格。當新娘進入婆家後,院子里壘著一堆旺火,新郎和新娘要一齊往火里祭灑奶酒,並跪拜叩頭。旁側站著司儀誦念《火的贊詞》:聖主成吉思汗發現的火石,訶額侖母夫人保存下來的火種,用潔白的哈達、奶酒祭祀,民族之火從古到今。請新郎新娘祈禱吧! 神火是你們婚配的見證;請新郎新娘叩頭吧!佛光為你們傳宗接代。

求名問庚。蒙古族娶親的程序之一。求問新娘的姓名。又稱討封。是一場有趣的戲耍活動。娶親者在女家投宿的晚上,要在新娘的閨房裡擺設羊五叉或全羊宴,也叫求名宴。新郎和娶親者,新娘及其兄嫂、姐妹們,皆為同輩,參加此宴。宴席上,大家戲耍新郎,逼他下跪或半跪,求問新娘的乳名或奶名。新娘羞怯不言,或故意不答。新娘的嫂子和姐妹們也不作答,有意拖延時間。這時,由男方的祝頌人與女方的嫂子相互答辯,並唱對歌,直到女方說出真實乳名,求名宴才告結束。求名問庚,實際上是一場智力競賽,以此表達蒙古族青年男女的聰明智慧。

刁帽子。也稱搶帽子。過去,蒙古族在娶親途中,娶親者和送親者縱馬賓士,互相追逐,都想爭先到家,成為優勝者。為此雙方在途中要進行刁帽子競賽。通常是送親者想方設法把娶親者的帽子搶過來,挑在馬鞭上,或者扔到地上,迫使新郎下馬去揀,以影響其行速。娶親者彼此掩護,而不讓送親者搶去帽子。一路上,你追我趕,互相嬉戲,具有濃郁的草原生活氣息。

選擇吉日 避開忌日

古代蒙古人選擇吉日常以月的盈虧來判定,因為他們認為,月的出沒於人類的行動關系非常密切。當天空出現新月,或月圓時,他們便著手去做他們願意做的任何事情。《黑韃事略》說:「其擇日行事則視盈虧以為進止。」

蒙古人還用這種方法來決定征戰的日期,對此《心史》、《史記·匈奴傳》《隋書·突厥傳》和加賓尼《蒙古史》中都有類似的記述。《史記·匈奴傳》載:「舉事而侯星月,月盛壯則攻戰,月虧則退兵。」《隋書·突厥傳》中雲:「候月將滿,輒為寇抄。」

這是一種薩滿教徒以自然現象為卜的心理狀態,是一種原始宗教充斥人們生活的體現。不過直到現代,還殘存有「立春」「清明」以天氣變化來預料一年收成的習俗。並由此產生一些約束農牧業生產的禁忌。

背弓挎箭

蒙古族的婚俗之一。解放前蒙古人娶親時,新郎要佩帶弓箭,跨駿馬啟程。到女家後,摘下弓箭,放在蒙古包的西南方。次日走時再挎上。娶親回來後,也放在蒙古包的西側,三日之內,不許別人動它。三日後,由新娘收起來,終生保存。把它看作是既可以避邪氣,又可以威鎮魔怪的一種神聖的吉祥物。這正是蒙古族古代實行搶婚制或掠奪婚姻的一種遺俗。

火葬、土葬、天葬

喇嘛教傳入蒙古族地區後出現的一種葬式。為王公貴族、大喇嘛、官吏等人所採用。普通人死後,多數不實行火葬,只有患傳染病或產婦死後,才進行火葬。火葬法是:人死後,脫去舊衣,換上新裝,或用白綢緞裹其身,將屍體盤坐裝入3尺方形木製小轎里,封好轎蓋。出殯時,先請喇嘛指定焚屍地點和方位。後將裝屍小轎用車拉到曠野,親友跟隨送葬。焚屍時,在裝屍小轎周圍堆上木柴,加油點燃,並將死者生前所用或所愛之物,一並投入焚燒。同時,喇嘛為死者念經、祈禱,願死者的靈魂盡快「升天」,早日進入「極樂世界」。火葬次日,由死者家人揀拾骨灰,有的把骨灰撒於山川、江河,有的裝入壇罐中埋葬,以示永遠悼念。

土葬是農區蒙古族普遍實行的一種葬式。內蒙古西部農業區蒙古族的土葬,與漢族大同小異。人死後(或臨終前),家人給死者更換新衣,將屍體放在木板上,用哈達罩其面,等待入殮。入殮時,屍體不能見太陽,一般在黃昏時刻,將屍體從窗中抬出去入棺。入棺後,停放在院內,一般在3—7天內出殯。出殯時,死者的長子扛棺材大頭,其餘子孫抬小頭,將棺材放在靈車或棺罩上,運往墳地。到達墳地後,用吊繩把棺材放入墓穴。埋葬時,死者的子孫和近親,圍繞墓穴正反各轉三圈,並用手抓土向墓定撒去。然後鏟土埋棺。

天葬是牧區盛行的一種葬式。又稱野葬或棄葬。人死後,脫掉死者的舊服,換上新衣或用白布纏裹全身。將屍體放在勒勒車上,趕車急行,使其任意顛簸,屍體掉在哪裡,那裡就是吉祥的葬地。然後,車夫趕著勒勒車快速返回,直奔家中,不得回頭看。3日後,死者家屬去察看,若屍體被禽獸吃掉,就認為死者已經升了「天堂」,或者已經進入「極樂世界」;若屍體完整無損,就認為死者生前的罪孽未消,對其子孫後代也是不祥之兆,於是要請喇嘛念經,替死者仟悔,消除罪孽。並在屍體上塗一層黃油,好讓禽獸早日吃掉。天葬後,死者子孫一般在49天內,不剃發,不飲酒娛樂,路遇行人不寒喧,以示哀悼。

草原寶貝在羊皮襁褓中

蒙古族人民對於生兒育女極其重視,所生嬰兒無論男女,均在嬰兒落地後即在家門外樹立標志。如生嬰兒為男的,即用榆樹枝條削一付一尺五寸至二尺的弓矢,掛在門外。如所生嬰兒為女的,就在門外掛一個紅布條。嬰兒出生後第三天舉行洗禮儀式,備辦酒席招待親朋,以示報喜。洗完後用羊皮襁褓把嬰兒包起來,並以傳統習俗用黃油等奶食塗抹嬰兒額頭,祝福他健康成長。這是一種古來習俗,現今已無人這么做了:「草原的寶貝包在羊皮襁褓中」。

嬰兒滿月時,再次屠牛宰羊,張設酒宴大饗親友,以示慶祝。親友所贈禮品中,唯嬰兒外祖父母的最重,如是冬季,贈送各種講究的裘皮,夏季多為綢緞、布匹,如果嬰兒的外祖父母家生活富裕,還要送牛羊或駿馬。

嬰兒在襁褓時期,在內蒙古東部地區,一般皆備有木製搖籃,籃內鋪有軟物品和蕎麥皮厚褥子,嬰兒仰臉卧於其中,並用布繩緊緊地綁起來,枕的是裝滿糜米的小硬枕頭,據說這樣成長的孩子頭行與體形都好看。在搖籃擋頭上掛有古錢或其他象徵吉祥之物。一般嬰兒滿月後即入搖籃,首次入搖籃時要舉行小型搖籃宴,並用黃油等奶食塗抹搖籃,以示慶賀。在內蒙古中、西部地區,一般在室內用布為嬰兒隔開一角,以遮擋風寒。為保持嬰兒身體的正常體溫,還要為嬰兒鋪蓋上用駝絨製做的被褥,把明沙炒熟後裝在兩個布袋內,輪換放在嬰兒肚腹兩側。在備有搖籃的地方,把搖籃放在母親身邊,母親時常以手搖動,有的還哼著搖籃曲,令嬰兒安睡。在嬰兒大小便的地方,放上易吸收潮氣的經過熱炒的明沙,濕了再換新的。這在當時的條件下,也算解決得既方便又衛生。筆者就是在這種傳統的搖籃里被緊緊綁著長成人的,未見體格有何異常之處。現雖已達古稀之年,健康狀況良好,身體還挺硬朗。這也許是得益於我的民族的傳統的撫育方式吧。今天除在家鄉民間仍有人使用這種搖籃外,居住在城市的蒙古人已經很少有人用它了。我的三個孩子就不是經過舊式搖籃的捆綁長大的。他們現在也很健康,都是年輕有為,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辛勤地工作著。而這當然於新中國成立後,隨著我國經濟文化的迅速發展,蒙古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醫療衛生條件的改善分不開的 。

家庭沿襲

早在十三世紀以前,蒙古族畜牧業生產有了相當發展,伴隨著畜牧業經濟的發展,也使建立在私有制經濟基礎上的 蒙古人家庭發展起來。成書於十三世紀前期的《蒙古秘史》中,對蒙古族的家庭情況多有記載,如阿 豁阿死後,兄弟五人「即分馬群家貲」,孛端察爾在兄弟的幫助下俘獲扎兒兀惕部的阿當罕,建立起自己的家庭,有了自己的馬群、家貲、隸民、奴婢等。

由於男人在主要生產領域起著重要作用,蒙古族家庭中男人佔有支配地位,在一般情況下,家長由家庭中最長輩的男人充當,最長輩的男人死後,則由最長輩的女人主持家務,但主持祭祀及重大慶典等,則不能由女人擔任,遇到這種情況時,如有年歲大的兒子,則由兒子出面,無兒子則請同族中至近的長輩主持。據《蒙古秘史》記載,也速該死後,其家務由訶額倫夫人主持,而在行祭祖之禮時,訶額倫夫人只能參加,不能主持。在解放前的很長歷史時期,蒙古族的大家庭,在父母均在世時,由父母、兒子、媳婦、未出嫁的女兒、孫難孫女等幾代構成。兒子娶妻後雖然另居一室(牧區另設一蒙古包),而家主仍是統一的。直至解放前,蒙古族中父母均在世,兒子對娶妻但未生子前,分家另過的不多。關於財產繼承權,兄弟分家時,財產按下列原則分配:年長者多得,年少者少得,末子繼承父業。其具體體現是,「年長者十,年少者四。」(蒙古諺語)拉施特·哀丁說:「按蒙古人的習慣,因為末子留在家裡,因此稱為額真。」拖雷就是這樣成了成吉思汗家系的代表。(額真,蒙古語,主人之意。)直到解放前,蒙古人分家繼承財產就是按照長子與末子為主的習慣進行的。

蒙古族雖然早已進入父權制社會,但就一個家庭來說,都是以主婦為中心的。蒙古族的家庭主婦非常溫順勤勉,她們終日操勞,對翁婆孝順,對丈夫賢惠,對子女慈愛,雖然辛苦,而毫無慍色。遇有來客,還要熱情招待。蒙古族婦女這種勤勞溫順之風,由來甚久。在蒙古民族的歷史上,被譽為「生得賢能」的訶額倫夫人,丈夫也速該慘遭殺害,被泰赤兀惕人拋棄後,她隻身攜帶兒女苦度生涯,在茫茫大草原上克服種種困難,用地榆、狗舌草和杜梨等野草養活兒女,終於撫孤成立。訶額侖這種懿德相傳,歷代婦女於她為榜樣,沿而成習,才形成了蒙古婦女勤儉樸素的治家美德。

在蒙古族家庭中,以牧區而論,男人主要從事放牧,勘察草場、遷徙營盤、整修生產工具等主要的勞動,在家庭中的地位深受家庭成員的尊重。習慣上妻子不直呼丈夫的名字。但是男子理家庭大事,一般都彼此商量,夫妻共同解決問題。他們十分講求互敬互愛,相互尊重,和睦相處,團結祥和的家風。

關於女人的忌限

舊時存在男尊女卑的觀念和封建迷信思想,在蒙古族中有許多關於女人的忌限。

除了家庭主婦外,一般女人不能參加重要的祭祀活動;在東蒙地區或半農半牧地區的場院過糧時,女人沒有資格參加,連現場看也不允許,恐怕沖了什麼鬼神,不再豐收;另外,不許女人上房,因為上房就踩在人們的頭上了,蒙古人認為頭頂是神聖的,因為這個緣故,女人不許坐在男人帽子上,一旦坐了,要用火或香頭繞帽子三圈。同樣緣故,家庭中清晨疊被子是不能按照枕頭、被褥、次序往上摞,要按照被褥、枕頭的次序往上摞,女人用過的臟東西,臟紙必須埋掉。

火忌、水忌

蒙古族崇拜火、火神和灶神,認為火、火神或灶神是驅妖避邪的聖潔物。所以進入蒙古包後,禁忌在火爐上烤腳,更不許在火爐旁烤濕靴子和鞋子。不得跨越爐灶,或腳蹬爐灶,不得在爐灶上磕煙袋、摔東西、扔臟物。不能用刀子挑火、將刀子插入火中,或用刀子從鍋中取肉。

水忌也是蒙古族禁忌之一。因為蒙古人認為水是純潔的神靈。所以忌諱在河流中洗手或沐浴,更不許洗女人的臟衣物,或者將不幹凈的東西投入河中。另外一個主要原因是:草原乾旱缺水,逐水草放牧,無水則無法生存,由此來說,保護水源,愛護水流,是關繫到他們生存的大事情。產生於十三世紀的《長春真人西遊記》中記載:「為了不冒瀆水神,國人確不浴河,其衣至損不解浣濯。」這些禁忌甚至以法律形式確定下來,春夏兩季人不可白晝入水,或者在河流中洗手,或者用金銀器皿汲水。所以牧民習慣節約用水,注意保持水的清潔。

產忌、病喪的禁忌

蒙古族長期的游牧生活使他們形成了許多獨特的習俗和禁忌,在孕婦生產方面也有其特定的忌諱。蒙古族婦女生孩子時的忌諱各地習俗大同小異。具體來說有以下幾條:孕婦懷孕期間,忌諱讓兩個孕婦面對面坐在一起;祭灶神時忌諱讓孕婦參加;外嫁之女忌諱在娘家生產;忌諱將胎衣至於不潔之處,應當掩埋;蒙古族婦?/ca>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