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關於雲南的風俗資料

關於雲南的風俗資料

發布時間: 2022-08-31 13:27:52

1、雲南過年風俗

雲南過年風俗1

貼年畫、寫春聯、裱窗花,在家門口掛兩個紅燈籠,吃年夜飯、放鞭炮,這就是中國人過年的基本風俗。以下是「雲南過年風俗」希望能夠幫助的到您!

年夜飯不僅代表過年,更是一個團聚的符號,更是幸福的象徵。年夜飯,是中國人關於家的所有想像的具象化,是各種美好的祝福的開始。只有這個時刻品嘗這種味道,嘴才舒服,心才踏實。

年味,每個人的記憶不盡相同,然而對年味的那一份情結都是一樣的。小時候,過年最大的期盼就是穿新衣穿新鞋。穿新衣過新年,在那個買不到成衣的年代,人們都是找裁縫店為自己縫制過年的新衣,也有手巧能乾的媽媽親自動手為一家老小縫制或編織。孩子在年三十這天穿上新衣服新鞋子,漂漂亮亮地辭舊迎新,這是父母一年的得意。情侶之間互贈的禮物也正是一條自己編織的圍巾,或者是一封手書而已。

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一切都變得更加便利。微信成了過節的重要道具,微信拜年、搶紅包、發紅包,以前用雙手從長輩接過紅包,如今是大人小孩一起用手機搶紅包;以前過年要串親戚相互祝福、聯絡感情,現在是一條微信就節約了許多辛苦的快樂,春節漸漸失去了儀式感。

雲南過年風俗2

年貨備得齊

昆明有一個比較特別的年俗是,要在房樑上掛一個大大的米花團,上面畫上各種花紋,最常見的是寫一個「福」字,倒掛起來,如彩燈一樣,寓意喜慶。說起米花團的味道,周家驊搖了搖頭:「這米花團特別硬,吃的時候很費力,要用刀子將其剁開才能吃。現在一些老街子還見得到。

米花團

年三十團圓飯 苦菜不上桌

大年三十這天晚上,要在祖宗牌位前供奉香櫞和佛手這兩種水果,有拜祭祖宗之意,也有敬佛禮佛、期待結下良緣這樣的心願。拜祭了祖宗之後,才能吃團圓飯。

說到年三十的團圓飯,就不得不提「豬八碗」。農村裡殺了年豬的往往都會按傳統做出琳琅滿目的佳餚,有千張肉、炸黃條、煮白肉、宮爆肉、回鍋肉、小炒肉、紅燒肉等,統稱「豬八碗」。雖同為豬肉,但是因為做法不同,因此吃起來也不會生膩。

年夜飯

除了「豬八碗」以外,魚、長白菜和青蒜都是必不可少的。年夜飯的餐桌上必須有魚,並且最好是一條完整的.魚,寓意年年有餘。長白菜可以和蘿卜一起煮,蘿卜切成圓片,類似銅錢形狀,若是誰吃到蘿卜就相當於吃到了銅錢,那是一個好兆頭,而長白菜則意味著「長命百歲,常吃常有」。青蒜炒肉則意味著要對過去的一年進行「清算」和整理。但是,這天晚上唯獨不吃的就是苦菜。這些菜餚,皆是取其諧音,並非迷信,不過是討一個好彩頭之意。

年終守歲 徹夜不眠

年三十晚上是全家大團圓的好日子,這種團圓比中秋節更加隆重,因此全家人(除了小孩)是不睡覺的,這也叫守歲。守歲其實是「守祟」,傳說是因為有一種叫「祟」的怪物專吃小孩子的心肝,大人們為了守護小孩,不得不徹夜不眠。

「從下午五六點到子夜12點,人們就開始不停地放鞭炮,氣氛十分歡騰熱鬧。放鞭炮的習俗也是源自對『祟』的驅趕,不過鞭炮里的硫磺對驅趕鼠害蟲疫也有一定的作用。」周家驊說出了自己對於鞭炮的看法。

另外,在守歲的這一晚,街頭會有舞龍耍獅的表演供市民們欣賞。據周家驊回憶,舞龍最多的地方是桃源街和青雲街,龍燈隊愛在這些人多熱鬧的地方表演。「當年耍得最好的龍獅隊要數『兩廣消防隊』了,那些大獅頭憨態可掬,搖頭晃腦地十分招人喜愛,幾乎每一家門口他們都要去舞一下。」周家驊說起來還是神采飛揚,彷彿還置身於小時候龍飛獅斗的歡天喜地里。不過,他似乎也有幾分遺憾:「不過,因為小時候家境不好,為了免去給龍獅隊放鞭炮和發紅包,我們只能關起門來,從門縫里偷看錶演。等到人家走遠了以後,我們才敢開門觀望。」舊時因為沒有其他娛樂條件,看龍獅大賽幾乎是老昆明人最愉快的事情了。

大年初一 不能花錢

大年初一一大早,首件事就是「翻梢」,昆明人在備置年貨的時候會挑一根長長的甘蔗,帶回家倒置在門後,進行「封門」,待到大年初一一早將其翻梢,取「在新年收入翻梢」的意義,這也是昆明這邊最為特別的一個年俗之一。而家裡婦女一般會早起蒸米糕,米糕最表層是紅糖,吃米糕寓意年年高。而大部分人早起會到圓通山看日出,周家驊說:「過去站在圓通山上一望無垠,能看到天邊,很多人都是去迎接新年的第一縷光。」

甘蔗翻梢

初一當天會吃得比較節省,老風俗規定那一天不能動火、不能動刀、不串門、不走親戚、不惹是非、不能說不吉利的話,特別忌諱「死」字。而在飲食上,午飯吃糖煮餌塊,有的家庭還會放上白酒或者蛋花,意思就是甜甜蜜蜜,幾十年過去了,周家驊老人至今依舊保留著這個傳統。除了年糕和糖煮餌塊,這一天都是吃現成的食物,也就是大年三十剩餘的飯菜。另外,初一不能花錢,老的說法是初一花錢,一年都在花錢。總體說來,大年初一給人一種很儉朴的感覺。「初一是一年中最節省的一天。」周家驊說。

大年初二 走親訪友

昆明人從初二開始就走親訪友,互相拜年,飲食上則吃得更為豐富,主婦們把年前備的年貨能用的都拿出來大顯身手,有兔子、鵝,甚至海鮮。但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炒餌塊。炒餌塊,也就是「大救駕」,需要有雞蛋、木耳、韭菜、番茄和火腿等配料。

走訪親戚

而這樣的狀態,要一直延續到大年初七,當然,經濟拮據的家庭一般就過3天,而按農村的說法則是要到正月十五年過完才出去幹活。

正月十五 吃包心湯圓

在正月十五這天晚上,一家人圍在一起做包心湯圓,吃完湯圓這個年過得也就圓滿了。過去,昆明最著名的就是四喜湯圓,餡里有花生、豆沙、芝麻等。

吃湯圓

另外,趕街燈也是一個傳統習俗,在文明街、景星街一帶可以看到張燈結綵,小孩子最喜歡的就是白兔燈,能得到白兔燈,對於他們來說就是最高的獎賞。而在農村,則是請劇團的人到村裡唱傳統的滇劇花燈、京劇等,那時候的表演有點像現在的「文化三下鄉」。

過完正月十五,整個年也就結束了,大家恢復正常生活。

雲南過年風俗3

一、貼門神、貼春聯少不了

門神是刻桃木為人形,掛在人的旁邊,後來是畫成門神人像張貼於門。傳說中的神荼、郁壘兄弟二人專門管鬼,有他們守住門戶,大小惡鬼不敢入門為害。春聯亦名「門對」、「春帖」,是對聯的一種,因在春節時張貼,故名。春聯的一個源頭是桃符。最初人們以桃木刻人形掛在門旁以避邪,後來畫門神像於桃木上,再簡化為在桃木板上題寫門神名字。

如今,貼門神的人少了,貼春聯的卻還是比比皆是呢!

二、守歲

我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俗名「熬年」。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 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如今,已經演變為繁忙的一家人難得聚在一起的寶貴時間了,小孩則拿著壓歲錢的玩在一起。

三、放爆竹

當午夜交正子時,新年鍾聲敲響,整個中華大地上空,爆竹聲震響天宇。在這「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的「三元」時刻,有的地方還在庭院里壘「旺火」,以示旺氣通天,興隆繁盛。

如今,爆竹燃放都有固定的點了,小孩子大多數時候都是看爆竹而不是放爆竹了。

四、掛甘蔗

春節的前幾天就會有人開始搶購堆成小山似的甘蔗。這種甘蔗尾部帶一點根須,頂上留著長長的綠葉,都是成雙成對的賣。到除夕夜十二點的那一刻,要把甘蔗根沖上葉朝下地放在門後,表示「翻梢」,預示著一年更比一年高。兩根甘蔗則代表好事成雙,甘蔗象徵著步步高升和一年從頭甜到尾。

五、吃長菜

昆明年飯中一定會有一碗菜,是年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長菜是將大年三十吃不完的菜煮一大鍋,一直吃到正月十五過小年。長菜要一根根完整的煮,通常有蒜苗、青菜等等。寓意長吃常有,長長久久。

六、炒餌塊

過年的這碗餌塊是用老臘肉、腌冬菜、青豌豆、甜醬油一起炒,油漉漉香噴噴,既是下酒菜又是主食,現在更是許多滇味餐廳老少咸宜的暢銷菜品。

七、逛年貨街、廟會

過年前,老人就會帶著小孩子去年貨街上面購置過年的用品了,吃的有雞鴨魚肉、蔬菜水果、糕點糖果,最有地方特色的是餌塊紅糖以及米花團;用的有鞭炮香燭、春聯門神等,最特別的是還要大量的青松毛(即松針),紅火火的年貨街與廟會再配上大人小孩都穿著的火紅新衣服,好一派新年好兆頭。

雲南過年風俗4

和漢族地區一樣,白族春節的序曲在臘月底就已開始,主要活動是殺年豬,腌制臘肉、火腿和白族風味食品「豬肝鮓」。大年二十九合家打掃衛生,清除當年的年畫、對聯等。

白族人民早上寫對聯,家家戶戶的人都以貼上自編、自寫的對聯為榮。中午,白族主婦到村寨中的本主廟里祭祀本主。本主意為「本境之主」,是村寨的保護神,也是白族特有的宗教信仰。

到了晚上,全家人團團圓圓地圍坐在一起吃年夜飯。席上一定要有白族特色菜「酸辣洱海魚」,表示年年有餘;用糯米糍粑蘸糖吃,表示來年生活甜蜜。白族婦女要准備好第二天的菜餚,並將家裡的水缸挑滿水———按白族習俗,初一全天不能再動菜刀、挑水和掃地。

初一當天,按習俗是不能去別人家,但可以去外面玩。早上起來,白族主婦先在院子中祭拜天地,再到堂屋中祭拜祖先,最後到大門口拜祭,之後方可出門。

到處鞭炮齊鳴,響起了歡快的白族嗩吶,在村寨中心的大青樹下且歌且舞。群眾組織引領舞龍隊伍和財神走街串巷,各家各戶爭著把龍和財神請進家中歌舞一番,以討吉利。每當財神唱出吉利的祝詞,人群中就爆發出「謝金口」的歡呼,一時鼓樂齊鳴,村寨中處處洋溢著歡樂和喜慶。

初二這天的白族習俗活動豐富多彩。臘月里結婚的新人要去拜望男女雙方的親戚,俗稱「請新娘客」,各家親戚要送給新娘子各種禮物。

洱海東岸的青山村觀看古老的白族宗教祭祀活動「上刀梯」。在十幾米高的梯子上,綁著數十把鋒利的鋼刀。巫師手抱公雞,赤腳上刀梯,向四方祭拜,祈禱四時清吉。海東各村則盛行賽龍舟。

白族還有一個重要的習俗:朝山會。大理雞足山是佛教名山,全山共36寺,72庵,與峨眉、五台、普陀、九華齊名,為迦葉尊者道場。佛教傳說,釋迦牟尼涅盤後,其大弟子迦葉尊者來到雞足山守衣入定,等待彌勒佛下界成佛。每年農歷正月初一至十五日為朝山會。

2、雲南有哪些習俗?

1.雲南元陽哈尼族彝族自治縣的彝族,按照古老的彝族太陽歷,一年中要過兩次年;

2.農歷三月初三苗族踩花山;

3.潑水節;

4.7月彝族火把節,延伸出的摸黑節;

5.端午節不吃粽子吃雞蛋;

6.正月十四過元宵節;

7.冬至習俗吃狗肉。

3、雲南的傳統習俗

      雲南的傳統習俗為潑水節,「潑水節「是雲南少數民族中,影響最廣,規模最大,參加人數最多的節日之一。西雙版納是傣族聚居區,全州各地都有「潑水節」,其中尤以景洪市每年舉辦的「潑水節」規模最大,盛況空前。
雲南有哪些風俗

      對歌是雲南許多少數民族青年傳統的方式,也是節日的慶賀方式。
      在雲南的彝、傣、白、阿昌、傈僳、景頗、瑤等民族都有搶婚習俗,通常是在男女自由戀愛婚姻受到阻攔的情況下發生。
      每年潑水節時,傣族男女青年身著節日盛裝,相對排成兩行,女方把花包擲向中意的小伙,如果男方有意,就裝作不接花包,愉快認輸,把禮物贈給姑娘,雙雙離場去傾訴衷腸。

4、雲南風俗文化

一、傣族潑水節

傣族的新年,雲南各地的傣族,都以「潑水」的形式來慶祝,所以傣歷新年,又稱「潑水節」。「潑水節「是雲南少數民族的數百種節日中,影響最廣,規模最大,參加人數最多的節日之一。西雙版納是傣族聚居區,全州各地都有「潑水節」,其中尤以景洪市每年舉辦的「潑水節」規模最大,盛況空前。

「潑水節」一般從傣歷新年的第3天(4月15日)開始。這一天彬彬有禮的傣家兒女,取來清潔的水,用樹枝蘸取,互相潑灑,以示為您洗去一年的塵垢,祝福您在新的一年裡清潔平安。現在的「潑水節「已演化成群眾性的狂歡活動,「水花放,傣家狂」,人們提桶端盆取得水來,見面就迎頭蓋瞼地潑下,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開,象徵著占祥、幸福、健康。 

二、 彝族火把節

雲南的彝族、白族、納西族、哈尼族、傈僳族、拉祜族、普米族等少數民族都有共同的節日--火把節。彝族火把節人數最多、規模最大、知名度最高。同時也是彝族人民最隆重的節日。

每年農歷6月24日至25日(陽歷7月8日-9日),彝族人民都要穿上節日盛裝,彈著月琴、大三弦,吹著蘆笙來參加火把節。

人們高舉火把匯集在村 頭、寨邊或廣場上,然後在松林、田間賓士,表示驅除蟲害邪惡,以求豐收幸福。每年逢火把節的晚上,從昆明到路南縣石林風景區的中外遊客有數萬人至十幾萬人,每個人手持火把,與彝族人民匯集在石林風景區,把整個大地照得通紅,形成燦爛耀目的火海。為給旅遊者助興,當地政府還在石林風景區組織放禮花,整個夜空五彩繽紛,使觀者目不暇接。

三、白族三月街

雲南大理三月街,相傳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每年農歷三月十五日開始歷時一周左右的三月街,不僅是大理白族人民的物資交流盛會,而且是白族人民一年一度歡聚的節日。三月街每年都按時在蒼山東麓、大理城西舉行。這期間諸商雲集,環貨山積。各族人民都要把好的工藝品、土特產拿到三月街出售,把最優秀的文藝節目搬到三月街上演出,選最好的騎手參加賽馬。

隨著商品經濟發展,三月街的規模越來越大。其內容更加豐富多彩:有二十多個省、市、自治區及幾十個國家的外國友人參加這一盛會,在全國或雲南亦屬少見。

四、哈尼族長街宴

每年農歷12月初(陽歷10月10日左右),是元陽縣俄扎鄉哈播村哈尼族的春節--昂瑪突節。昂瑪突節是哈尼族人民祭護寨神、拜龍求雨的節日。每當節日的頭天,村中龍頭就到村頭的龍樹林中央擺設祭桌,宰殺無雜色毛的龍豬,敬請龍來和大家共度佳節。請龍完畢,龍頭就把龍豬肉切成與全村戶數相等的塊數分給各家各戶吃。

昂瑪突節的第二天,家家戶戶要做黃糯米、三色蛋、豬、雞、魚、鴨肉、牛肉乾巴、麂子乾巴、肉鬆、花生米等近40種哈尼族風味的菜餚,准備好酒,抬到指定的街心擺起來,一家擺一至二桌,家家戶戶桌連桌沿街擺,擺成一條700米多長的街心宴(當地人稱長龍宴或街心酒),這是中國最長的宴席。

(4)關於雲南的風俗資料擴展資料

雲南各個民族除回族、滿族、水族通用漢語外,其餘都有自己的語言,使用的民族文字共22種。其中,傣族文字語言與泰國有一定的歷史淵源。納西族的東巴文化歷史悠久,東巴文字是迄今還在傳承的象形文字。

雲南有曲藝83種,為全國之冠,其中少數民族曲藝56種,漢族曲藝27種。彝族歌謠據統計有七十二調,大的有梅葛調、青棚調、阿色調等。大理地區白族曲藝發展成熟,產生了三腔、九板、十八調。哈尼族曲藝種有哈巴、臘苔、優歷克等,分布在哈尼族不同的支系民眾中。

傣族神話傳說與古歌謠結合,產生了民間說唱藝術章哈。納西族形成了有故事內容的說唱藝術納西大調,傈僳族曲藝尼丹木刮,佤族曲藝柏巧、嘮瓊嘎卜(木鼓說唱),苗族曲藝然更、巴臘叭,拉祜族曲藝嘎門可等,都有大量的神話傳說曲目,它們與民間歌謠結合,通過原始宗教祭師和歌手的演唱,流行在各民族當中。

參考資料 網路  雲南

5、雲南有哪些風俗?

雲南的春節習俗有很多,例如:
1、打醋炭:除夕之夜,在火盆里裝著燒紅的炭和松針,然後往火盆里灑醋,用醋蒸汽來清潔空氣,然後關門,把火盆拿出大門倒掉,寓意著一年的晦氣被徹底驅除出家門。
2、翻梢:在年三十晚上用一顆甘蔗把門頂起來,有的人家會用到兩株甘蔗,代表好事成雙。年初一時,把甘蔗的梢翻過來,意味著新一年翻身。
3、吃長菜:長菜,是老昆明年飯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寓意長吃常有,長長久久。
4、跳歌:入場的男女手拉著手,自然地圍著篝火,隨著音樂的節奏,向逆時針方向轉動,一直持續到凌晨兩三點。
5、放高升:取一根大竹子,竹節里裝上火葯,點燃以後,可把整棵竹子射向天空,高達一百多米。

6、雲南風俗特色有哪些?

1、雞蛋用草串著賣

當地老鄉為了便於買主帶著所購買的雞蛋,又不被碰壞,便以竹篾或麥草貼著蛋殼編,每個都離隔,十個為一串,可以掛在墻上,想吃的時分便吃幾個拿幾個。

2、摘下「草帽」當鍋蓋

雲南竹林較多,因此許多用具都以竹子為質料,而鍋蓋就形似於內地的草帽,僅僅頂略小一點,便於抓拿,並且用此做鍋蓋,透氣保溫,做出來的飯愈加幽香。

3、花生蠶豆數堆賣

舊時滇省習俗多純善,喜歡以物易物,恥言商品交易,故花生蠶豆等物品都數堆賣,人心便如稱一般。

4、粑粑被叫做餌塊

雲南產大稻米,非常香糯,把大米蒸熟舂打後,揉製成長條形的半成品,可炒吃、煮吃、蒸著吃,色彩白如雪,像內地做的白米粑,當地稱餌塊。

5、四季服裝同穿戴

雲南區域氣候多變,夏天不熱、冬季不寒,白天和晚上的溫差較大,可以說是冷熱瞬變,在街上四季服飾隨處可見,長的、短的、厚的、薄的,色彩美麗,絢麗多彩。

7、雲南風俗是怎麼樣的?

雲南風俗如下:

1、雲南佤族,摸你黑。佤族主要居住在雲南的臨滄滄源縣。他們有本身的說話是佤語。佤族間木鼓視為神器,人們會用木鼓跳舞,而木鼓節是他們最隆重的節日,摸你黑,也聲名遠揚。

2、雲南傣族潑水節。傣族潑水節,是流行於雲南省傣族人民聚居地的傳統節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潑水節成為一種民族習俗流傳下來,已經有數百年的歷史了。 

3、丟包。潑水節也是未婚青年男女們尋覓愛情、栽培幸福的美好時節。潑水節期間,傣族未婚青年男女喜歡做丟包游戲。姑娘手中用花布精心製作的花包,是表示愛情的信物。

4、賽龍舟,賽龍舟是潑水節精彩的項目之一,常常在潑水節的第三天舉行。那日,穿著節日盛裝的群眾歡聚在瀾滄江畔、瑞麗江邊,觀看龍舟競渡。

5、放孔明燈,們在廣場空地上,將燈燭點燃,放到自製的大汽球內,利用空氣的浮力,把一盞盞孔明燈放飛上天。一盞盞明亮的孔明燈在漆黑的夜晚越飛越高,越飛越遠。人們以此來紀念古代的聖賢孔明。

8、雲南的習俗有哪些?

1、對歌

是雲南許多少數民族青年傳統的戀愛方式,也是節日的慶賀方式。

如苗族的「遊方」、瑤族的「唱風流」、布依族的「浪哨和趕表」、拉祜族、哈尼族、白族的唱調子、藏族的唱山歌等,都是少數民族青年男女通過對歌交流感情,尋覓情侶,選擇配偶的方法和途徑。對歌內容根據當地流行的詞曲,視環境和對象臨時編出內容,歌聲抑揚頓挫,對答妙趣橫生。

2、哭婚

哭婚是壯、彝、哈尼、藏等民族的婚姻風俗,一般在婚禮前幾天或婚禮當天進行,由新娘的母親及家屬中的女眷陪伴新娘哭,表現新娘對少女時代生活逝離的悲傷、對父母養育之恩的報答、對家人離別的眷戀,也有對婚姻不滿的控訴。

3、搶親

在雲南的彝、傣、白、阿昌、傈僳、景頗、瑤等民族都有搶婚習俗,通常是在男女自由戀愛婚姻受到阻攔的情況下發生。事先得到女方的默許,由男方繳約夥伴佯作搶親或約夥伴搶走暗中選好的姑娘,姑娘即使願意,也必須佯作反抗。

4、丟包

每年潑水節時,傣族男女青年身著節日盛裝,相對排成兩行,女方把花包擲向中意的小伙,如果男方有意,就裝作不接花包,愉快認輸,把禮物贈給姑娘,雙雙離場去傾訴衷腸。丟包時穿插有歌舞、野餐等活動。

5、踩月亮

是苗族青年交友和婚戀習俗,又稱走寨,每當月明之夜,小夥子們三五成群彈著月琴,吹著洞簫到村村寨寨去尋找中意的姑娘,吹拉彈唱,嬉笑娛樂,通過「踩月亮」彼此了解,建立友誼,甚至相戀而盟誓終身。

9、雲南過年風俗有哪些?

雲南過年風俗:

1.掛甘蔗

春節前夕,雲南各地的農貿市場和年貨街上,一根根甘蔗堆成了小山,對比挑選之後人們都會買上兩根或者扛起一捆回家。甘蔗尾部要帶點根須,頂上長長的綠葉也不能去掉。到除夕夜十二點時,要把甘蔗根朝上葉朝下放在門後,表示「翻梢」,預示著一年更比一年高。兩根甘蔗代表好事成雙,甘蔗又象徵著步步高升和新的一年從頭甜到尾。

2.鋪松毛

門前栽「松蓬」是老昆明人過年的習俗,以前過年時每戶人家都要從山上挖一棵松樹回來栽在門前,樹下用松毛做一個包,插上香,乞求來年的好運氣和家人平安幸福。在農村,過年有的家裡不只要門前栽「松蓬」,家裡地板上還要鋪松毛,一屋子的清新氣息。象徵新的一年清吉平安,這個習俗應該是在全國獨有的吧。

3.吃長菜、餌塊

吃長菜,是老昆明年飯中最重要的一碗菜之一,也是很多人兒時深深的記憶。寓意是長吃常有,長長久久。昆明人的長菜一般是青菜或者蒜苗一根根長長的煮出來。餌塊同樣是昆明人過年一定要吃的食品,在以前的農村,過年前幾天,很多人就蒸一大鍋米飯,然後背去給人家加工成餌塊。用老臘肉、老腌菜一起炒,熟悉的味道。除此之外,八寶飯、紅燒魚等也是年夜飯是必不可少的。

4.聚財

俗傳正月初一是掃帚的生日,這一天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招致霉運。如果非掃不可,只能從外往裡掃。這一天也不能往外潑水倒垃圾,怕因此而破財。

5.挑「聰明水」

每年除夕晚上,布依族同胞都會通宵達旦地守歲。新年初一清晨,姑娘們爭先恐後到井裡挑「新年水」,又稱「聰明水」。她們認為,誰先挑到第一擔水,就會在這一年中得到幸福。正月初二,年輕人穿著漂亮的新衣服到村邊、山腰、田壩去玩耍,對歌、丟花包等有趣的活動。

10、雲南有哪些風俗

雲南的風俗:

1、對歌

對歌是雲南許多少數民族青年傳統的方式,也是節日的慶賀方式。

如苗族的「遊方」、瑤族的「唱風流」、布依族的「浪哨和趕表」、拉祜族、哈尼族、白族的唱調子、藏族的唱山歌等,都是少數民族青年男女通過對歌交流感情,尋覓情侶,選擇配偶的方法和途徑。

2、哭婚

哭婚是壯、彝、哈尼、藏等民族的婚姻風俗,一般在前幾天或婚禮當天進行,由新娘的母親及家屬中的女眷陪伴新娘哭,表現新娘對少女時代生活逝離的悲傷、對父母養育之恩的報答、對家人離別的眷戀,也有對婚姻不滿的控訴。

3、搶親

在雲南的彝、傣、白、阿昌、傈僳、景頗、瑤等民族都有搶婚習俗,通常是在男女自由戀愛婚姻受到阻攔的情況下發生。事先得到女方的默許,由男方繳約夥伴佯作搶親或約夥伴搶走暗中選好的姑娘,姑娘即使願意,也必須佯作反抗。

4、丟包

每年潑水節時,傣族男女青年身著節日盛裝,相對排成兩行,女方把花包擲向中意的小伙,如果男方有意,就裝作不接花包,愉快認輸,把禮物贈給姑娘,雙雙離場去傾訴衷腸。丟包時穿插有歌舞、野餐等活動。

5、阿夏婚

雲南寧蒗摩梭人舊時婚俗,「阿夏」系摩梭語,為「朋友」之意,男女雙方不稱夫妻而稱「阿夏」,只要男女雙方情投意合,交換信物之後即可偶居。

其中走訪婚最為奇特,走訪婚是夜裡男到女家望門訪宿,次日黎明回到自己家中,不同吃不同勞動,無家庭經濟聯系,所生子女屬女方,男女雙方都可與其他人有同樣的關系,這種婚姻是一種母系社會制的殘余。

6、剽牛慶豐收

獨龍族慶豐收的祭祀節日。每年秋季選擇一天作為慶豐收日,剽牛儀式在村寨廣場舉行,由家族族長主持,將牛拴在廣場的木柱上。

由一位青年婦女把一串珠璉掛到牛角上,經過短暫的儀式後,由一位姑娘將麻織物披到牛背上,最後由一位父母雙全的男青年將鋒利的竹矛剽入牛,眾人歡躍而上,開膛割肉。隨後人們歡呼跳躍,跳起歡樂的鍋庄舞,共慶佳節。

7、踩月亮

是苗族青年交友和婚戀習俗,又稱走寨,每當月明之夜,小夥子們三五成群彈著月琴,吹著洞簫到村村寨寨去尋找中意的姑娘,吹拉彈唱,嬉笑,通過「踩月亮」彼此了解,建立友誼,甚至相戀而盟誓終身。

8、樹葉信

在景頗、傈僳族中流行過的「實物信」,利用樹葉表達感情,傳遞信息,每種樹葉都代表不同的含義。

如男子用兩片嫩葉加上等物,表達對女子的喜愛;女方有意則回贈草煙、蘆子等,如表示拒絕則把兩片樹葉翻成背靠背送還給男方。住地相距較遠的親人如收到一條二指寬的剝皮牛肉就知道家中有人亡故等等。

(10)關於雲南的風俗資料擴展資料:

雲南,簡稱雲(滇),省會昆明,位於中國西南的邊陲,北回歸線橫貫雲南省南部,屬低緯度內陸地區,東部與貴州,廣西為鄰,北部與四川相連,西北部緊依西藏,西部與緬甸接壤,南部和寮國、越南毗鄰,雲南有25個邊境縣分別與緬甸、寮國和越南交界,國境線長4060千米,是中國通往東南亞、南亞的窗口和門戶。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