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家鄉霞浦的風俗

家鄉霞浦的風俗

發布時間: 2022-08-30 14:09:48

1、霞浦人結婚新娘一般給伴娘包多少紅包?安排幾頓酒給伴娘?

那要新娘自己了。一般100到200之間 伴娘要陪新娘到結婚結束為止,酬勞總共可以那到300左右 將來新娘跟你其他朋友付出的是一樣的

可以去嘗試下。要是新郎朋友有幽默的你會合不上嘴

2、霞浦民間喪葬習俗

霞浦民間喪葬習俗

·搬 鋪·

又稱徙鋪、出廳、入廳堂。中國古俗很講究壽終的場所,即所謂「死於適室」,「壽終正寢」。福建自古以來也十分講究「壽終正寢」,病危時要把病人從偏房寢室及時地搬鋪到正寢(正廳),志稱「疾篤遷居正寢」。俗信正廳是房子中最神聖的場所,壽終於此是「死得其所」,死後在陰間才可以與祖宗、親屬團聚。若壽終於偏房側室,死者魂魄會滯留在寢室床架上,不易超度轉生。故在民間(特別是農村),老人病危時,只要神智清醒,往往會自己要求到廳堂去。若壽終於偏房寢室,子孫也有照顧不周之嫌,會招來非議。
搬鋪在民間普遍視為禮遇,舊時上壽的人(年滿50歲且有子女者)才有資格搬鋪到正寢。在晉江,未滿36歲就當了祖父、祖母而又未滿50歲就去世的人,也有資格搬鋪到正廳。不過,若病危者父母健在,一般不能搬鋪到正廳,只能搬到後廳或下廳。通常若壽終於偏房寢室,不能再移屍正寢,但在福州、建陽、邵武、光澤等地,沒有太嚴格的規定,初喪時尚可移屍正廳。
搬鋪正廳前,須將廳堂神龕里的神像、神主(公媽牌位)、香爐及正樑上的天公爐、天燈等一律用白布遮蓋,或遷移他處。搬鋪時,通常由長子抱頭,次子抱身,女婿抱腳,其他親屬幫忙,小心翼翼地平抬到正廳的鋪床上。抬病人的方向是頭部在前,腳部在後,絕對不能相反。沒有兒子的,福州一帶是由女兒抬頭,其他親屬幫忙抬至大廳,有的地方則由侄兒負責搬鋪。長樂縣的規矩與他縣不同,若是父親亡故,由長子背到廳堂,母親病危,則由媳婦背去正寢。搬鋪時,通常要用雨具遮住頭部,而且忌諱碰到門框牆壁。在武平,搬鋪過程中,病人若拉小便,被視為凶兆,但拉大便則被視為吉利。
在正廳搭鋪安席也有種種規矩。床板多為3塊,床鋪不能靠牆,病人仰卧,頭部向廳口,腳部向廳後。男性鋪位設在正廳左側,壽終於此稱「壽終正寢」。女性在古代不搬鋪正寢,近代以來也搬鋪正寢,但鋪位設在正廳右側,壽終於此仍稱「壽終內寢」。
搬鋪正寢後,子孫眷屬時刻守護在病人身旁,不能喧嘩,無論多麼悲傷,應盡量避免在病人跟前哭出聲來。
搬鋪習俗至今仍在農村普遍流行,以至於一些老人病重期間擔心不能「壽終正寢」,不願住院治療。
凡被搬鋪正寢者,自知己不久於人世,神智尚清者,往往要召喚子孫交待後事,分配遺物,俗謂「分手尾」或「分手尾錢」,晚輩須肅然聆聽遺囑,盡力照辦。在霞浦等地,要請理發師傅為臨終者理發,病人神智清醒的,由病人自己挑選,否則由家屬請平時經常為他理發的師傅。理發師來後,要用蛋、酒盛情招待,理完發後除了送給紅包(內包若干元錢)外,還要用紅紙包裹剃刀,俗稱「掛紅」,並送給一頂白布做的幅子,出殯時理發師傅亦須前來送殯。福州義序、城門一帶,長輩臨終時,子女要把生薑和跳蚤各放在其手中握住,寓意死者沒有空手而歸九泉。龍岩等地則將紙錢放在其手中或衣袋裡,以示其一生有吃有用。
·初 喪·

古代,病人在彌留之際或初喪,要舉行招魂儀式,稱之為「復」或「復魂」。招魂儀式由巫祝主持,親屬身穿特殊服裝,從房屋的前方爬上屋頂招魂,手拿死者的衣服面北呼叫(如果死者是男的,便直呼名字,共呼三長聲),以期死者魂魄返歸於衣,然後從屋的後方下來,把此衣服敷在死者身上。這一習俗明代以後逐漸消失,但在福建一些地方尚有影響。初喪時,孝眷必呼天喚地號啕大哭,呼叫死者名字,除了悲傷外,還希望通過呼叫聲把死者的靈魂叫轉回陽間。在詔安等地,招魂時先焚香禱告一番後,喚來一隻狗,用陶瓷器皿猛擊它,使狗疼痛發出慘叫聲,陶瓷器皿也落地有聲,然後孝眷才可放聲大哭,俗謂之「開聲」。在大田,屬龍、蛇、鼠生肖的死於午未日,屬虎、馬、兔生肖的,死於子、丑日,屬牛、雞、猴生肖的人死於酉、戌日,屬犬、羊、豬生肖的人死於卯、辰日,孝眷不能哭喪,待忌辰過後才可號哭。
與古代招魂禮俗相反,在福建民間更普遍存在的是送魂禮俗。閩南一些市縣,病人彌留之際或初喪,要請僧道誦念「往生咒」,懸掛「幡仔」於帶葉竹枝上,希望亡魂早歸陰間。閩西北一帶還要焚燒紙衣、紙人、紙屋、紙轎等,讓死者帶去陰間,有的地方在紙轎里還寫有死者名字或放有照片、畫像,象徵送亡魂上路去陰間。在福州,病人初斷氣時,請僧道誦經,將燈掛在架上不停地轉動,子孫眷屬環繞死者號哭,俗謂「搬葯篩」。其費用由出嫁女負擔,無出嫁女則由喪家自負。此俗在明代即已流行,明代謝肇淛雲:「閩俗於初屬纊之時,有女適人者,則婿家延巫,置燈輪轉之,男女環繞號哭,謂之葯師樹。」

·報 喪·

報喪又稱訃告、訃聞、報亡、報死等,閩南一帶忌諱說「死」、「亡」字,又稱「趕生」。報喪旨在告知親友參加喪事,同時通告與死者有相沖克的人(如孕婦)不要近前。報喪之俗歷代相沿,並形成一定規則,很受民間重視。
福建的報喪方式主要有三種:
一種是死後(或第二天)鳴銃炮或鞭炮以通告親友鄰里,同時在喪家門上張貼訃告。訃告形式各地不同,福州一帶一般用白紙寫上「某府某某公(夫人)喪事」,或「某府某某公(夫人)千古」之類字樣,張貼在門框上,然後用蘭墨水圈起來,待出殯後將訃告用紅筆或墨筆劃掉。訃告上的字數按「生旺死絕」四字推衍,周而復始,最後一個字以套上「生」或「旺」為佳,若碰到「死」或「絕」字,須增刪字數使之合套「生」、「旺」字。若90歲以上死亡,而配偶健在、子孫滿堂者,門框上所貼的訃告用紅紙書寫,表示死者乃有福有壽之人。舊時有錢人家,還要在大門上掛兩盞素色大燈籠,上書「某旬壽考」或「某旬壽妣」和「某代其昌」、「某代同堂」。在福清,門上訃告一般要寫「嚴制(父亡)或「慈制」(母亡)字樣。松溪與福清大致相同,若父親去世,用長方形白紙寫「嚴」、「制」二字貼在大門兩旁,若母親去世,則寫「慈」、「制」二字貼在大門兩旁。在龍海等地,喪主須撕去原有的紅紙門聯,然後用白紙條貼成「×」符號,若父母中一人尚健在,則只貼「/」符號。在長汀,訃告貼在村口等交通要處,上面寫明死者的生卒年、簡歷、成殮和出殯時間等,並在門前掛一對素色燈籠,貼上「讀兩年禮,終三年喪」之類的門聯,以誌哀悼。
現代城鎮工作人員死亡,由所在單位發訃告,一方面把訃告郵寄或電告死者的生前友好,或在報紙上刊登訃告。另一方面在單位的大門口張貼訃告。內容不外是死者的生卒年、病因、主要工作經歷和對國家的貢獻,向遺體告別或召開追悼會的時間、地點等。
第二種報喪形式是由族人持喪帖書或口頭到親友家報喪。舊時喪帖書有一定程式,遣詞用句和稱謂都十分考究,父親去世,要寫「正寢」、「嚴制」,自稱「孤子」。母親去世,則寫「內寢」、「慈制」,自稱「哀子」。若父母雙亡,自稱「孤哀子」。結尾用詞又按喪服輕重分別寫上「泣血稽顙」、「稽首」、「抆淚」、「拭淚」、「瀉淚」等等。
分發喪帖書的習俗各地不大相同。在惠安,報喪者不能跨入報喪對象的家門,只許在門口喊叫,說明來由,分發給喪帖書和「頭白」(送葬時纏在頭上的白布條)後,索取清水漱口,以示祓除不祥,同時索取幾角錢以討吉利,就匆匆離去,故當地罵那些來去匆匆的人為「報死」。在福清、廈門、莆仙等地,報喪者可以進入報喪對象的家門,並一定要吃些東西,至少要抽根煙、喝杯茶才離去。在上杭,報喪者每到一家,都要吃兩個雞蛋,還可得到一個紅包。在大田,報喪者手持雨傘,徑直進入報喪對象的廳堂,將雨傘倒置於廳堂的香案下,對方便知親戚家發生喪事,必用米粉、紅蛋等招待來者,吃完點心後,報喪者才詳細告以有關情況,忌諱說「死」字,一般用「老了」、「過世了」來代替。若是到死者的出嫁女兒家報喪,其女兒應痛哭一場,否則報喪者以為不吉,要將上衣的鈕扣咬掉一個以禳解。在龍岩,無論是睛天還是下雨,報喪者都必須帶上雨具(如雨傘、斗笠),進入報喪對象家前,將雨具放在門外,進屋吃完點心後(一定要吃光),再將喪帖放在椅子上(不能放在別的地方),告以有關情況。
第三種是孝子親自到親友家報喪。在閩西北,母親亡故,向外祖家報喪一般要由孝子親往。在泰寧,孝子孝孫須披麻戴孝到外祖家報喪,先謁拜外祖家的祖宗牌位,然後再向外祖父、外祖母或母舅等稟告家母的病因、治療經過及死亡時間、後事安排等。在松溪,一般由孝長子披麻戴孝到外祖家報喪,哪裡見到外祖父、外祖母或母舅,就在哪裡就地下跪稟報。若平時不孝,外祖家人則遲遲不把孝長子扶起,讓他一直跪在那裡。在順昌,由一名深諳喪禮的叔伯父率所有孝子、孝孫到外祖家報喪,進入外祖家後,先在廳堂上燒香、點燭,眾孝子、孝孫下跪痛哭,由叔伯父稟報病因、治療經過及病故時間等。在閩南、南平等地,向外祖家報喪雖不由孝子親往,但須盡快派一名德高望重的族人前往。這也有種種嚴格的規矩,在華安,報喪者進入外祖家時須脫鞋,將訃告壓在大廳的香爐之下,不能直接遞給。外祖家要送給報喪者兩個紅蛋,一條毛巾。客家人向外祖報喪,要把喪帖書放在一個專用的鐵匣里呈遞。外祖家接訃後,要煮甜線面加紅蛋招待報喪者,並送一紅包

·小 殮·

以衣衾裹屍謂之小殮。在屍骨未寒時,親屬要為死者浴屍。福建許多地方自古以來就流行「乞水」習俗,「乞水」又名「請水」、「買水」,即向水神乞水浴屍。乞水時,孝男在前,一手持缽,缽內放一塊白布條,另一手持幡,孝女隨後,哀哭前往河邊或井邊乞水。乞水時須下跪,投入水中的銅幣(今用硬幣)一般是12枚,且用紅絲線纏住。汲水時,口中念道:「水神水神(或土地公)向你買水。」請水到家時,其餘孝眷佇立門前迎水入宅,將水倒入新瓷盆中,用白布沾水,父亡由兒子浴屍,母亡由女兒或媳婦為之梳洗,一般只是象徵性地擦洗幾下。志稱:「拭屍體前三後四。」浴屍水不能隨便潑倒地上,俗信活人踩到浴屍水,腳會裂開。在莆仙一些地方,專門熬煮五味水(五種青草葯熬成的湯水)為死者凈身。俗信浴屍便於死者往西方樂土。
浴屍畢,古代有捆殮之俗,稱「襲絞」,即用布條裹屍。為死者更衣,俗稱「穿壽服」、「套衫」等。壽衣的層數多忌偶數,一般是上衣七重,褲子五重。閩南、興化一帶的方言「九」字與「狗」同音,故壽衣忌九重。在連城等地,壽衣卻不忌諱雙數,60歲以上死亡的男女一般是上下各6重。穿壽衣時,孝眷都要在場。一邊穿,一邊哭喊,告訴死者穿第幾層了。壽衣的裡面幾層不用鈕扣,而用帶子打死結。在詔安,給壽衣打結時,口中往往念道:「活人打活結,死人打死結,剩下的由子孫得。」把打結後剩餘的布條分給孝眷。穿好壽衣後,外面多用帶子或繩子將死者的雙手固定在胸前。在霞浦一帶,死者「兩腳平列,系以紅繩,即禮瞑目之巾緇方尺二寸,又履綦結於跗連絇,使不相離。手一桃枝,貫以光餅三或角黍一,舊傳至冥途驅鬼飼犬。」閩南一些地方,在穿壽服時還舉行「套衫」儀式,通常在門口插一枝青竹竿,正廳里放一面用竹蔑編成的扁平器物(俗稱「笳籮」),內放一張矮凳子,孝男戴笠足履,口咬「紅包」,在他人的協助下,將壽衣逐件穿在身上,然後把斗笠扔到屋頂,脫下壽衣,又稱「試衣」。據傳此俗始於清初,寓意作為明代遺民至死也「頭不戴清天,腳不踏清地」。

·守 靈·

浴屍更衣後,設靈堂守靈,俗稱守鋪,由孝眷日夜守護在遺體旁,以表孝心。志稱:「既殮,設靈位,請邑紳有品望者題旌,謂之書銘。靈旁燃燈一,光熒熒晝夜不息,曰幽冥燈。孝子日夜守靈次,三時上食。」
靈堂以肅穆為基調,掛青、黑色孝帳,設靈位,豎神主牌。神主牌又稱「木主」,古稱「祔」或「祧」,長一尺二寸,寬三寸,上方削去兩角,呈半圓形,下方有一底座,上書死者姓名、字型大小、生卒年等,舊時當官的還要寫上官銜、爵位名稱。神主牌上的字數有一定程規,各地不同。興化一帶按「興、旺、衰」三字推算,周而復始,最後一個字不能套在「衰」字上。泉州則按「興、旺、衰、微」四字推算,含「興、旺」為佳,否則犯忌。在永安,則按「生、老、病、死、苦」五字推算,最後一個字要套上「老」字為佳,俗謂「合老」。神主的「主」暫寫成「王」字,待回龍後請有名望的人用朱筆加一點為「主」字,俗謂「點主」。在漳平等地,不設神主,而用素綾或白布紮成靈座,俗稱「魂魄布」,上面寫明死者姓氏名號等。在城鎮,靈堂上供遺像,遺像兩旁寫遺訓或孝眷對死者的追悼之詞,並掛有輓聯、挽幛等,顯得更為肅穆莊重。

·哭 喪·

親人去世,孝眷悲痛,以哭聲來表達哀悼之情,稱為哭喪。哭喪通常是邊哭邊訴說死者生前的勞績和對死者的眷念之情。有些地方哭喪時有一定的音調和內容,音律低沉,句末往往有拖腔拔調的韻律和裝飾音,許多婦女尤其是四五十歲以上的農村婦女能根據這種調式,隨口填詞編唱,或寄託哀思,或訴說身世,或發泄內憤。

·大 殮

將遺體放入棺材,謂之大殮,又稱入殮。通常在死後第三天舉行大殮禮,有的地方則視季節而定。龍岩的俚語曰:「春三,夏一,秋五,冬七。」
大殮前,要舉行向遺體告別儀式等,各地風俗不一。在閩南普遍流行「辭生」習俗,即入殮前要設供案,上供12碗菜餚,由道士逐碗敬獻給死者,口念各種吉詞。在閩東,祭品由出嫁女備辦,主要有豬頭、雞鴨、肉燕、墨魚等,或7碗,或9碗,只能是單數,由喪眷先祭拜,繼而由親友輪流祭拜。在福州等地,入殮前在後廳放一張太師椅,先請一位「好命人」(有妻兒且晚年幸福的老人)端坐片刻,然後再抬遺體上太師椅坐上一後兒,俗謂「坐案」,再象徵性給死者喂面,並將煮熟的雞蛋封在嘴上,包紮起來。不少地方在入殮前要做醮超度。在將樂,往往要請稱為南摩仙的巫師做醮,供奉雄雞和米斗,點燃「七星燈」(在一棵樹上點燃49盞燈),俗稱「照米斗」。

·吊 唁·

吊是對死者表示哀悼,唁是對死者家屬表示慰問。弔唁之俗自古至今在福建普遍流行。龍岩、大田等地稱為「探生」,崇安等縣稱弔唁為「拜寢」,上杭縣稱弔唁為「看殮」,閩南地區又稱之為「探喪」。在福州等地,弔唁者通常要送輓聯、香燭、被單、布料、毛毯之類的物品,俗稱「送軸」。也有送錢的,俗稱「奠儀」。喪家將戚友所送被單、毛毯之類的東西掛在靈堂周圍,每塊「軸」分別用白紙寫上「某某千古」、「某某哀輓」之類的紙條。「軸」的位置根據親疏關系而定,一般親家或至親的「軸」掛在靈堂當中或最高處。在興化,出嫁女須備辦一擔祭品,諸如豬頭、米粉、金針菜等山珍海味,俗稱「盤擔」來祭奠。各地弔唁和祭奠所送的禮品必須在出殯前送達,逾時不能補送,俗信補送會再死一個人,十分忌諱。在城鎮,弔唁時送花圈、輓聯者也常見.


·出 殯·

出殯俗稱出山、送葬,即將裝有死者的棺材送往事前選好的墳地下葬,古代又有「送死」、「發紖」等不同稱呼。福建素有厚葬之俗,對出殯尤為重視,它不僅被視為死者的哀榮,也被當作生者的顯耀。所以,舊時富豪人家不惜花費大量物力財力,競相攀比,踵事增華;貧者也不得不盡力效仿,甚至因而傾家盪產。按照慣例,出殯儀式一般分為辭靈、啟靈、抬棺、路祭等程序。
出殯前要舉行祭奠,即辭靈,閩南稱之為「棺頭祭」或「起柴頭」。志稱:「出殯時以禮物祭靈柩,曰起柴頭。」即將棺材抬至村口空曠處,設一香案,供三牲及其他祭品,並置青色紙燈二盞,上書死者姓氏名號,棺材頭部朝供桌,尾部朝出殯方向,由孝男主持祭奠,故又稱「孝男祭」。在福州,出殯前一夜設堂就祭,俗稱「加堂」、「哭祭」,族親戚屬多來祭奠,孝眷在棺材周圍慟哭,有的人家還請來樂隊奏哀樂。在長樂,辭靈儀式由孝男主持,於廳堂設一祭堂,孝男將10碗祭品逐碗跪奉於靈位前,與祭者左側為外戚,右側為內親。在平潭,辭靈時,親屬紛紛前來焚化紙錢,俗謂「送盤纏」。在閩東的霞浦等地,辭靈俗稱「起馬祭」。志稱:「啟輀之晨,移柩至大門外,覆以大紅緞帷,旁之金綉八仙為飾,上豎紙制仙童跨鶴一。祭品盈席,孝男及全眷叩奠畢,送葬者以次行禮,俗稱起馬祭。」在順昌等地,辭靈由喪家先祭,外祖家繼之,其他戚友按親疏關系依次祭奠。在長汀,出殯前由吹鼓手引路,孝眷手持掛滿戚友送來書寫祭文的布條,魚貫進入祠堂,祭祀一番。在漳平,出殯前舉行巡棺,儀式與閩南相仿,不同之處是孝眷一手持冥香,另一手持松明火把。在三明,辭靈儀式也相當隆重,由禮生主持祭奠儀式,奏哀樂、上香、獻爵、獻牲、進饌、行三跪九叩禮、宣讀祭文。祭文按親戚不同稱呼表達對死者功勞品德的贊揚,並祈告其在天之靈保佑家族興旺發達,以及勸慰亡者勿憂勿怨,永遠安息。在龍岩,辭靈後還有私謚,男性多由族長賜謚,女性多由外祖家賜謚。

·下 土·

又稱下葬,即掩埋靈柩,或將靈柩放入墓壙中。貧窮之家仍然採取掘地而葬,所謂「葬不為壙,但掘地而埋,壘石以識之。」而富豪人家則不惜重金用磚、石或三和土(即石灰、沙、土三者和合)營造墳墓。近年來,不惜花重金築墓之風又起,每座墳墓少者花數千元,多者上萬元,互相攀比,甚至有三十來歲預築墳墓的。城市中有些人雖火化,但仍有人在鄉下購地築墳以安葬之。

·回 龍·

葬畢,送葬隊伍返回喪家,謂之「回龍」或「回靈」,古稱「歸虞」。許多地方,回龍時送葬者要改裝換服。在福州,孝男掛紅彩,持燈籠,孝婦穿黑衣,著紅裙,其他男性束紅帶、女性戴紅花。現在一般是取下送葬時扎在腰上的白帶,換上紅布帶,女性頭上插花。福安、霞浦等地,回龍時孝眷改換吉服,所謂「脫去麻衣換紫袍」。女兒、媳婦穿紅裙襖、紅鞋襪,頭纏紅布帶。莆仙一帶將孝服裝入麻袋中,帶回廳堂,待「做七」時再穿。當晚女兒回婆家時,要穿孝服一路上哭到婆家村口,再脫下由人帶回,放在大廳的桌子下。

·探 墓

葬後第三天(有的第二天或第七天)孝眷備牲禮到新墳哭祭,並勘看修整新墳,古代稱「三虞」,又有「巡山」、「巡灰」、「巡墓」等不同名稱。福建各地普遍存在著探墓習俗,以後每逢清明或立夏祭掃,也有在重陽、冬至前後祭掃者。

3、霞浦的文化風俗?

霞浦?如果在霞浦全縣的話,風俗還是有一定差別的,畲家過年就挺不一樣的。其實如果是在縣城,那應該沒什麼特別的風俗,放鞭炮,貼春聯…都必不可少…有些鄉鎮三十下午會到祖宅祭祖,擺上好的酒菜,燒紙錢等,年夜飯就在這之後,所以比較早吃

4、霞浦有哪些獨特的民俗文化現象,舉例說明

福建霞浦中秋曳石民俗400餘年延續
中秋,在福建霞浦,除了吃月餅、賞月之外,一項至今歷時400餘年的傳統民俗活動——曳石也如火如荼展開。
曳石源於明朝嘉慶年間,是為紀念民族英雄戚繼光而興起的。相傳,明朝嘉慶年間中秋夜,戚家軍主力出援福安、寧德兩地,倭寇企圖趁虛攻佔霞浦縣城。戰爭一觸即發之時,戚繼光讓後方百姓曳石,即將繩子綁住石頭在青石板上拉動,發出巨響造成城內人多的氣勢。倭寇到達城郊,見滿城燈火,城內喊聲震天,石聲隆隆,以為是千軍萬馬在調動,不戰而退,霞浦城得以保住。此後,每逢中秋,霞浦縣便開展曳石活動。
「霞浦沙江曳石」已被列入寧德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目前正致力於申報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寧德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霞浦沙江曳石」代表性傳承人俞孟申告訴記者,曳石活動,早期在寧德沿海各縣(市)各鄉鎮十分盛行,現今其他地方基本絕跡,唯獨沙江的曳石活動從未間斷。

5、關於民風民俗的資料請各位大神速速回答

[福建省]
浦城縣女子穿行南浦橋,吃求長壽。建寧中秋夜俗以掛 燈為向月宮求子的吉兆。上杭縣中秋,兒女多於拜月時請月姑。方法是以竹筐作為月姑的替身,如果有神降臨,竹筐會自己搖動,以其搖動的次數來卜吉凶。龍岩人吃月餅時,家長會在中央控出直徑二、三寸的圓餅供長輩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讓晚輩知道。這個習俗是來自於月餅中藏有反元殺韃子訊的傳說。金門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拜天公用做成仙桃型的紅叫「天公」。拜月的紅則做成豬羊的形狀,數目必是九豬十六羊。

[廣東省]
浦廣東各地有中秋節吃芋頭的習俗,據說是紀念元末殺韃子的歷史故事。中秋節殺韃子後,便以其頭祭月,後來改以芋頭代替。至今廣東人剝芋皮時仍稱為「剝鬼皮」。

[山東省]
浦慶雲縣農家八月十五日祭土穀神,稱「青苗社」。諸城、臨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墳祭祖。冠縣、萊陽、廣饒及郵城等地的地主也於中秋節宴請佃戶。即墨中秋節吃一種應節食品叫「麥箭」。

[山西省]
浦潞安中秋節宴節請女婿。永寧中秋夕恭祀太陰星主。大同縣月餅稱團圓餅,大至二、三尺,中秋夜且有守夜之俗。石樓縣中秋祀城隍。

[河北省]
浦萬全縣稱中秋為「小元旦」,月光紙上繪有太陰星君及關帝夜閱春秋像。河間縣以中秋雨為苦雨,中秋節若下雨,當年的青菜必定味道不佳。

[陝西省]
浦西鄉縣中秋夜男子泛舟登崖,女子亦安排佳宴。不論貧富,必食西瓜。請邊中秋有吹鼓手沿門鼓吹,以討賞錢,例同端午、除夕。洛川縣中秋節家長率學生攜禮物為先生拜節,午飯多於校內聚餐。

[江蘇省]
浦無錫縣中秋夜燒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紗絹,繪有月宮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線香編成,上面插有紙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

[江西省]
浦吉安縣在中秋節的傍晚,每個村都稻草燒瓦罐。待瓦罐燒紅後,再放醋進去。這樣子就有香味飄滿全村。新城縣過中秋自十一夜起懸掛通草燈,以鼓樂迎迎之於市街,直至十七日止。

[安徽省]
浦婺源中秋節,兒童以磚瓦堆一中空寶塔。塔上掛以帳幔匾額等裝飾品,又置一桌於塔前,陳設各種敬「塔神」之器具。夜間則內外皆點上燈燭,光輝可愛。績溪中秋兒童打中秋炮。中秋炮是以稻草紮成發辮狀,浸濕後再拿起來向石上打擊,使發出巨響並有游火龍的風俗。火龍是以稱草紮成的龍,身上插有香柱。游火龍時有鑼鼓隊同行,游遍各村後再送至河中。

[湖北省]
浦州中秋,取促織蟲相鬥。

[四川省]
浦嘉定縣中秋節祭土地神、扮演雜劇、聲樂、文物,稱為「看會」。除了吃月餅外,四川人也在中秋節打 粑、殺鴨子、吃麻餅、蜜餅等等。有的地方也點桔燈。將桔子挖空,點上蠟燭,懸於門口,以示慶祝。也有兒童在柚子上插滿香,沿街舞動,叫做「舞流星香球」。
浦《乳源縣志》還記載,中秋節吃芋頭,可治疥癩。廣東中秋也有兒童提燈的風俗。燈的材料有紅柚皮雕的柚燈,素馨茉莉花結的花燈,明亮的燈火帶著陣陣的花果清香,使人愛不釋手。東莞青年未婚者也在月下焚香燃燭,乞求月老為其撮合。霞浦有中秋曳石的風俗。曳石是戚繼光發明的,以石塊繫上繩索,沿街拖拉,虛張聲勢,用來恐哧敵軍。

白族:大年初一起得最早的是白族小孩,起床開自己的「財門」;然後找還沒有開門的人家幫忙開「財門」。在小孩開「財門」的時候,各家主人爭打第一桶井水;回家後燒泡米花茶喝。
達斡爾族:年年高。北方的達斡爾族有拜年的習慣,春節時,人們穿上節日盛裝,逐家走訪,互相祝賀。每家都備有蒸糕,拜年者一進門,主人就用蒸糕款待。 「糕」在漢語中與「高」諧音,以糕款待,表示互相在新的一年中,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節日期間,達斡爾族還舉行歌舞、體育活動,一直持續半個月。
藏族:藏族喜歡在春節邀約親朋好友郊遊野餐,彈唱祝福歌。
瑤族:瑤族在春節總要表演《耕作戲》舞蹈。
僳僳族:僳僳族最喜歡在這時舉行賽詩會,唱名調名詩。
阿昌族:男女老少則在這期間打甩秋(千)轉秋(千)。
苗族:苗族的主要活動是鬥牛、賽馬、跳蘆笙、打年鼓。
蒙古族:酒肉不盡。北方的蒙古族過春節卻是另一番景象,節前家家戶戶都備下了當年生長的公羊和各種奶製品以及幾壇美酒。除夕之夜,人們穿上漂亮的蒙古袍,全家席地坐在蒙古包中央,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午夜開始飲酒進餐,按常規要多吃多喝,酒肉剩得越多越好,象徵著新的一年酒肉不盡,吃喝不愁。初一早晨,身穿各式服裝的男女,跨上駿馬,三五成群奔向「浩特」(村鎮),挨個地串蒙古包。串包時,先要給長輩叩頭祝願,接著主人家的女婿為前來串包的客人敬酒,人們邊歌邊舞。
壯族:賀吉祥。居住在南方的壯族,稱春節為「新年節」。這一天,人們出門無論遇到誰都要相互祝賀,認為這樣一年才能吉祥。
布依族:姑娘搶挑第一擔水。居住在西南邊疆的布依族,每年除夕晚上,都通宵達旦地守歲。天一亮,姑娘們爭著到屋外去挑水,誰先挑回第一擔水,誰就被大家認為是最勤勞的姑娘。
景頗族:射荷包。姑娘們是這項活動的組織者和裁判員。她們把綉好的荷包用線吊在竹桿上,在樹尖中左右搖擺,請小夥子射擊。誰先射落荷包,姑娘們就把酒作為獎品送給誰。荷包里一般裝有一枚硬幣、幾粒穀子和幾顆裝飾用的珠子,作為幸福的象徵。
哈尼族:盪鞦韆。春節前幾天,哈尼族居住的村寨就已經熱鬧起來,小夥子們忙著上山砍竹子,准備立鞦韆。那裡的鞦韆有十幾公尺高,哈尼族不管男女老少都很愛盪鞦韆。節日里,大家都穿著自己最喜愛的衣服去盪鞦韆,處處呈現出熱鬧、和睦的節日景象。
傣族:擲糠包。傣族青年男女喜愛甩糠包的游戲,春節期間,小夥子和姑娘們互相投擲糠包,看誰投得准,看誰接得著。玩到一定的時候,姑娘們就悄悄搶走小夥子身上佩的腰刀、包頭布或拴著的馬,跑回家去。假如小夥子有情就追隨而來。父母見到女兒拿著頭布、牽著駿馬回來,便設宴款待。
高山族:「圍爐」。除夕晚上,一家老少圍坐在放有火鍋的圓桌上聚餐,叫做「圍爐」。平常滴酒不沾的婦女,也要象徵性地喝一口酒,以示吉利。「圍爐」時吃的蔬菜不用刀切,洗凈後帶根煮熟,表示祝願父母長壽。如果家裡有人外出,也要空出一個席位,把這個人的衣服放在空位上,表示全家人對他的思念。
滿族:掛旗過年。掛旗圖案優美,色彩鮮艷,象徵著一年的吉祥開端。節日期間,男孩成幫結伙地放鞭炮,或乘坐自製的各式各樣的木爬犁,在山崗上、冰面上嗖嗖飛馳。少女和年輕的媳婦們穿著新做的花衣服,三五成群,分家合夥地玩嘎拉哈(豬或牛的膝關節骨)。
佤族:大年初一是戒忌日,外人不能入戶,各家只能在家安閑。初二清早才熱鬧起來,親朋好友互相拜年,然後到舞場跳春舞,一跳就是五至七天。
侗族:蘆笙會。貴州、湖南一帶的侗族同胞,春節期間盛行一種「打侗年」(又叫蘆笙會)的群眾活動。類似漢族的「團拜」,只不過比「團拜」顯得更加歡樂、熱烈。兩隊在廣場上正式舉行蘆笙歌舞比賽,伴隨著樂曲,翩翩起舞,盡情地歡樂。
彝族:跳虎。彝族人過年時有著「跳虎節」的特殊風俗,全村上下男女老幼都沉浸在迎虎、送虎、觀虎跳躍和驅趕邪惡鬼怪的一派歡樂氣氛中。
撒尼族:食湯圓。撒尼語中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湯圓」和「過新年」是同一個詞,叫「闊期瑪」,過春節必食湯圓。
黎族:黎族青年男子要在初一或初二,舉行一次「春節圍獵」活動,獵物全村共享。
土家族:土家族初三舉行有萬人參加的「擺手舞」會。
納西族:納西族的中青年最喜歡在此期間組織燈會,並與別村進行競賽。
東鄉族:正月初一要舉行傳統娛樂活動——打土仗。打土仗時漫山遍野、喊聲震天,不知道的還以為到了戰場呢!人們以土塊做「武器」,互擲對方,打得渾身是泥、灰頭土臉。無疑,小夥伴們是這場「戰爭」 的主力,可是年過花甲的老人們也老當益壯,興沖沖跑到山野的「戰場」上參戰,大顯身手,場面壯觀有趣。
獨龍族:獨龍族把過年叫做「卡雀哇」節,而最隆重的慶祝儀式是上演中國版的西班牙鬥牛——牛祭天。族長把牛拴在廣場中央的木樁上,由年輕的女孩子把鏈珠掛在牛角上,接著,一位勇猛強壯的小夥子,手持鋒利的竹矛,向牛腋部刺去,直到將牛刺倒死去。然後,人們就跳起「牛鍋庄」舞,分吃牛肉。
侗族:貴州、湖南一帶的侗族同胞,春節期間盛行一種「打侗年」(又叫蘆笙會)的群眾活動。這種活動類似漢族的「團拜」,只不過比「團拜」顯得更加歡樂、熱烈。這種活動一般是由兩個村莊共同商定舉辦的。兩隊在廣場上正式舉行蘆笙歌舞比賽。這時兩個村莊的觀眾,伴隨著樂曲,翩翩起舞,盡情地歡樂。
布依族:布依族在初一,各家要扎彩燈,晚上一起點燃。
朝鮮族:朝鮮族要舉行慶祝集會,被推選出來的幾位老人,登上木製的「望月架」,伴著長鼓、筒簫、嗩吶載歌載舞。
畲族:畲族姑娘在節日里,要把親手綉制的象徵純潔愛情的綵帶系在情郎身上。
赫哲族:春節是一年中最快樂的節目。除夕夜家家做年飯、剪窗花、糊燈籠。大年初一,姑娘、婦女和孩子們都穿上綉有雲邊的新裝,到親朋好友家拜年。魚宴是赫哲族人款待客人的美味佳餚,有酸辣風味的「踏拉長」(生魚)、味香酥脆的「炒魚毛」和透明鮮紅的大馬哈魚籽。滑雪、射草靶、草球是赫哲族青少年迷戀的娛樂活動。
拉祜族:正月初一至初四過大年,在正月初九至十一過小年。臘月三十晚上要殺豬、舂糯米粑,每家要做一對大的粑粑,象徵星星,表示在新的一年裡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拉祜族亦有大家聚集一起守歲的習俗。
仡佬族:農歷臘月三十過年。年節要祭祖,從臘月三十到正月初三都用糯米做成一個大糯米粑,放在簸箕或木盤中作為供品。
水族:在水歷每年4月(農歷12月) 的第1個丑日過年,水語稱蘇念喜。節日這天男女老少打扮一新,歡歌笑語,還給孩子煮紅雞蛋,蒸紅糯米飯吃,祝孩子健康成長,人們都沉浸在一片歡樂的節日氣氛中。

6、寧德的民風民俗有哪些?

寧德的民風民俗有很多,如:
1、傳統年俗:
俗話說一年二節,過年在全國大部分地區一樣是最隆重、最熱鬧、最盛大的一個傳統節日。過年意味著上一年的結束和新一年的開始,廣義的過年要從農歷臘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的祭灶算起,直到年做十五元宵過」才算結束。

在寧德,春節被分為多個時間段,每個時段都被附上特殊的含義。臘月二十三日到三十日(或二十九日)這段時間叫迎春日,也叫掃塵日。掃塵,既是指春節前掃除灰(煙)塵搞好環境衛生,也含有將過去一年中所有不潔、不吉利、陳腐的東西,統統掃地出門的寓意,即舊的不去,新的不來。這時,家家戶戶都要掃煙塵,洗滌傢具、用具、疏通溝槽、清除垃圾、擦洗廳堂、牆壁、洗被褥、衣物,寓意經過掃塵之後,家家以整潔、嶄新的環境面貌迎接新一年的到來。
這期間家家戶戶都忙於采購物品,年貨包括雞鴨魚肉、茶酒油醬、南北炒貨、糖餌果品,都要采買充足,還要准備一些過年時走親訪友時贈送的禮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備過年時穿。
臘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晚為祭灶日,每戶有固定日期,俗語有官三民四之謂。祭灶日時,各家在灶台上擺列米酒、糖飴、水果等供品,焚香點燭燒元寶致祭,由家中年長婦女領頭拜祭。而後親鄰間開始輪流請吃祭灶酒。
如果說祭灶是對一家司命之神的禮送,那麼除夕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告慰祖先。祭祖的祭品通常為茶、酒、疏菜、魚肉、時粿和糕點,「除夕」之夜家家掛紅燈籠、貼春聯、年畫,合家團坐吃做年暝。飯桌上應忌講不吉利的話;飯畢,碗里要留剩飯,取食足有餘之意。過除夕時,家人不管在哪工作,這一天都要趕回家,民間有過年不回家無母之說,以示過年回家團聚是孝順老人的大事。
除夕夜大人要點亮所有房間燈,俗稱照年。灶上焚香燃燭,擺上糖果、桔等供品,取糖甜桔圓之意,希望來年日子甜蜜、合家團圓、大吉大利。灶膛里埋放火種取煙火不絕之意;並在牆壁上釘釘,希望來年添丁,人丁興旺。在器皿上貼以紅紙剪成喜壽字剪紙或紅紙條,以示吉利。
除夕之夜長輩要給晚輩(特別是未成年的後輩)分發壓歲錢,取壓勝驅邪之意。晚輩要為長輩守歲,希望長輩健康長壽。通常除夕晚上,都是全家老小聚在一起熬年酣飲,共享天倫之樂。一直等到新年的鍾聲敲過,千家萬戶鞭炮齊鳴,響聲此起彼伏。
2、服飾、民歌習俗:

寧德市是畲族的主要聚居地,從唐朝開始至明清時期,畲族先民從閩、 粵、贛三省交界一帶陸續遷移到閩東。目前畲族人口有17萬人,分別佔全 省畲族人口的二分之一,全國的四分之一。閩東畲族分布9縣、市、 區, 124個鄉鎮及街道辦事處,現設立8個畲族鄉和福安市畲族經濟開發區,有 畲族聚居行政村203個。
畲族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個古老民族,源遠流長,在歷史的長河中,形 成了鮮明的獨特的習俗風情。畲族有自己本民族的語言,通用漢族文字。 他們自稱「山哈」,意指居住在山裡的客人。畲族婦女傳統服飾各地有所 不同,基本特點是:上衣黑色,衣領、衣襟、袖口邊綉有彩色花紋圖案。 腰系黑底花色圍身裙和自織花腰帶。下穿黑色布長褲,有的地方還穿黑色 短褲和綁腿。畲族少女的頭發是用紅色絨線編成一條辮子,盤繞在頭上。 已婚婦女的頭發梳成筒帽式或螺式,形成鳳頭。佩戴的裝飾品有銀手鐲、 銀鏈、銀項圈、銀耳環等。畲族民歌是畲族文化的集中體現。畲族人民喜 唱山歌,在日常生活和勞動中,他們常以歌代言,以歌傳情,歌頌勞動, 表達愛情,唱述本民族歷史和神話傳說等。唱法多用「假聲」,有獨唱、 對唱(即「盤歌」)、齊唱和二重唱(即「雙音」)。曲調大同小異,主 要有福鼎調、霞浦調和福寧調。畲族傳統節日、婚俗、武術、醫葯等也別 具一格,富有民族色彩,為閩東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3、結婚習俗:
境內傳統男女婚嫁通常由"議婚"、"嫁娶"、"鬧洞房"、"下廚房"和"回門"幾個環節組成,有我國古代婚姻六禮遺留的痕跡。而"嫁娶不親迎"是閩東婚嫁禮俗中的一個突出特點。
男女到了結婚年齡,經過家長物色,或男女青年自由戀愛,由男方父母托媒人向女方求婚,倘女方父母表示同意,"合婚"認為男婦生庚無"沖"、"克"後,男、女雙方家長就聘金、聘禮妝奩、婚期等進行協商,取得一致意見後由男家擇吉日送禮到女家,婚事就算定下來,俗稱"小定"。"小定"後男家再次選擇吉日,送乾坤貼、聘金、聘禮、布料至女家;女家回送以糕果、新郎布料,為大聘,俗稱"大定"。送過聘禮後,男家將選定的結婚日期寫在紅紙上通知女家,俗稱"送日子"。迎娶,這一天晚上,新郎、新娘各自設祭拜祖宗。新娘還得向其親屬長輩行拜別禮。
迎娶之日,女家設午宴請親友,俗稱請"出門晝酒"。男家擺酒席遍請親友,俗稱請"新婦酒"。午宴後,接親隊伍前往女家(新郎不必親白前往)。花轎到達女家,新娘鳳冠霞帔,盛裝而待,上轎前必須傷心哭嫁,以避凶煞,並與兄弟舉行"分家契"儀式,最後由全福的長輩攙扶上轎。並由小舅小姨伴送新娘前行,俗稱"送媳婦"(蕉城區風俗,送親的小姨特別多,少則4人多則12人)。花轎大抵天黑到達男家,再由男家全福長輩出來,揭去轎門上的"轎前符咒",點火焚化,然後開啟轎門,"正中姑"(全福小女孩擔任)請新娘下轎,再由"伴娘媽"(通曉當地婚姻禮儀的老婦)攙扶到大廳,等待舉行拜堂成親大禮。當花轎到男家大門口時,新郎及其父母兄嫂都必須上樓迴避,以示身份尊上,將來鎮得住新娘。經"子弟官"手提"風雨燈"(全福小男孩擔任)來回上樓三次相請,新郎身著長袍頭戴禮帽下樓與新娘一道拜堂,三拜九叩禮畢,新娘由全福長輩持喜燭、捧"斗燈"(內置大米、紅蛋、鏡子、剪刀、尺子、筷子、戥秤、點燃灼油燈並圍上紅紙的紅漆圓形木斗--即俗稱"斗燈")緩步引入新房,新娘進入新房後端坐床沿,讓人觀睹,俗稱"瞧新婦"。拜堂後,大廳上再次擺起酒宴請親友,俗稱"請接親酒"。一般午宴的"新婦酒"宴請女賓,晚宴的"接親酒"宴請男賓。
"接親酒"後,另備一桌精美豐盛的筵席,俗稱"佳期酒",赴席者多為預先選好的父母雙全的全福青年,喝"佳期酒"和"鬧洞房"往往間雜進行,通常"鬧洞房"要鬧三次以上,直至拂曉(也有是夜送房的)。
迎娶次日,天一亮新娘便在"伴娘媽"的引領下進廚房行"下廚禮",當天新娘還得參拜親屬長輩,行"見客禮"。當夜,"伴娘媽"備辦糖茶、點心兩份送入新房請新郎、新娘一道吃用,俗稱"送房"。
迎娶第三天,新郎須陪伴新娘同往岳父家,即新娘"回門",新郎做女婿"。女家要擺"女婿酒"宴請女婿,於當日返回男家,至此整個婚姻禮儀才告結束。
4、喪葬習俗:
閩東民間葬禮既有社會習俗的特點,也混雜著信仰及迷信的成分。它由送終、停屍、戴孝、守靈、出殯、墓葬等六個階段組成。病人彌留之際,親屬須立即趕到現場,聽取囑咐,送別死者,俗稱「送終」。人咽氣後,即在大門口貼出白紙訃告,俗謂「門白」,並派人通知有關親屬叫「報喪」。人死後屍體必須不經前廳而由左右側邊門入後廳靈床安放,俗稱「停屍」。若有經過露廳,須撐雨傘遮住屍體外部。然後死者的親屬須到水井或溪河點香燭焚紙錢買水,為死者作象徵性洗浴,然後換上預制的殮衣(殮衣上不能有字跡,少則5層布,多至13層布,取單不取雙)。穿上鞋襪整容畢、停放靈床,在靈床前點起油燈,焚燒紙錢,舉家哀哭然後入殮,放入棺中。接著收殮者將壽被和「荷封」(麻布製成)蓋到死者身上,將長出部分剪下,留給遺屬作荷包和包鞋戴孝。戴重孝者須著麻衣麻鞋;一般戴孝只穿白,束白布條,或佩戴白紗、黑紗,在鞋頭嵌一塊白布即可。入殮後,擇日出殯下葬。

7、霞浦三沙風俗

三沙鎮地處福建東北沿海突出部,三面環山,一面襟海,陸地面積63.6平方公里,總人口45000人。主要居民點沿海岸線分布,依次有一澳、二澳、三澳、四澳、五澳和東澳、西澳等,民房多數依山而建,是個風光旖旎的濱海小鎮。

雖說三沙人說的是地道的閩南話,但在數百年的移民過程中,匯聚了惠安、晉江、安溪、漳浦、龍海等地的漁民,這些地方的閩南話本身就存在著不同的腔調,各地閩南腔在三沙幾經磨合,形成了自己的一種腔調。

從地理位置上說,閩南地區的東北界應是在惠安和仙游交界處,惠安還是通行閩南話,進入仙游就說另一種方言了。三沙是離閩南本土最近的、通行閩南話的地區。

林瑞枝說,惠安人有「七月半不回沒祖,年兜(除夕)不回沒某」的習俗,意思是農歷七月十五不回家就是背祖,過年不回家就討不到老婆,在海上作業的漁船最好在農歷十二月廿三前趕回家「送神」,最少也要在家「過五瞑」(在家過五個晚上),等到初四「接神」後才出海。

過年前,蒸發(即年糕)、除塵、貼春聯、掛紅等是少不了的,傢具、農具、漁具是少不了要掛紅的,有的長壽老人甚至把長髯都用紅絲線系起來。

在眾多的風俗中,最典型的莫過於對漁船的「敬重」了,因為那是漁民最重要的生產工具。漁船年前回港後都要披紅掛彩。除「令旗」外,漁船的每個重要部位都要裝飾。船頭貼「福」、船眼貼「龍目光彩」、主桅貼「送風得利」、船尾貼「海不揚波」、舵貼「萬軍主帥」等,水仙門(船舷兩側供貨物進出的門)要插上系著紅線的樹枝驅邪。現在的漁船有了現代裝備,但源於木帆船的風俗還是繼承下來了。

同閩南沿海的民眾一樣,三沙漁民最敬仰的「神」也是海上女神媽祖。林瑞枝說:「閩南話有句俗語叫"走船跑馬三分命",從前的漁船小,抗風浪能力差,"天氣預報"只能靠經驗,但畢竟有局限性,他們把更大的希望寄託在媽祖的庇護。」據林瑞枝介紹,三沙民間除了供奉媽祖的天後宮外,還有關帝廟、九使宮(供奉廣利王)等。

元宵、清明、端午、冬至等重大民俗節日,三沙人的過法和閩南如出一轍。農歷七月廿九,三沙人要過「普渡」,這也是典型的閩南風俗,整個霞浦縣除了三沙外,再也找不到第二個地方了。

至於結婚時新郎和新娘要過風爐、米篩,小孩滿月要送紅色「剃頭蛋」等習俗,三沙同樣是閩南的翻版。

8、霞浦的風俗習慣民間傳說歷史人物故事的?

霞浦的「霞」字,老一輩的人都將它解讀為「蝦」(同音);而「蝦」這種動物一輩子只能紅極一時,當它大紅之日,就是大悲之時。因此古代人認為;在霞浦為人處事,要盡量低調,一旦名氣太大,就會遭遇蝦一樣的不幸。如今想想,這種說法似乎很滑稽;但,卻符合古代人所說的「人怕出門,豬怕壯」的道理。「名」這個東西;小了有福享受,大了心不靜,再大定不幸。
洪江出美女的原因是美人鏡?

很久以前,在霞浦東沖半島中部的葛洪山麓,有一塊奇石,終日海風拂拭,光亮無比,酷似鏡子,女子在它跟前一照,就會亮麗無比,附近村莊的女子,經常上山照一照,果真越照越美。「美人鏡」一說不脛而走,十里八鄉的女子蜂擁而至,長此以往,「美女」就像種子一樣在海邊播撒,生生不息~

9、霞浦的傳統文化有哪些

霞浦的傳統文化:對漁船的「敬重」;農歷七月廿九,三沙人要過「普渡」。

因為那是漁民最重要的生產工具。漁船年前回港後都要披紅掛彩。除「令旗」外,漁船的每個重要部位都要裝飾。船頭貼「福」、船眼貼「龍目光彩」、主桅貼「送風得利」、船尾貼「海不揚波」、舵貼「萬軍主帥」等,水仙門(船舷兩側供貨物進出的門)要插上系著紅線的樹枝驅邪。

元宵、清明、端午、冬至等重大民俗節日,三沙人的過法和閩南如出一轍。農歷七月廿九,三沙人要過「普渡」,這也是典型的閩南風俗,整個霞浦縣除了三沙外,再也找不到第二個地方了。

至於結婚時新郎和新娘要過風爐、米篩,小孩滿月要送紅色「剃頭蛋」等習俗,三沙同樣是閩南的翻版。

楊家溪民俗文化:

楊家溪沿岸居聚著許多畲族村民,畲民的生活與風俗在這里尤為濃厚。位於中游的觀音亭寨,是霞浦、福鼎、福安及浙江省的平陽、泰順、蒼南等地畲族青年盤詩對歌的主要聚會場所。畲族每年有2個專門「對歌節」節目,分別在正月十五和封龍節(每年夏至後的第一個「辰日」)。

每逢佳節,周邊地區的畲族姑娘和小夥子,都要刻意打扮一番,穿上艷麗的畲民節日盛裝,從四面八方早早趕來,或盤詩、或對歌,並以歌定情,挑選各自的意中人。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