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氏的風俗
1、中國有姓一的嗎
有。鄧小平的母親就是
一.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源於子姓,出自周武王給殷帝乙長子微子啟的封地,屬於以國名字訛為氏。
遠祖始於戰國時期,商帝乙的長子微子啟,是商紂王的哥哥,他看到紂王十分無道,屢次規勸他,紂王十分惱怒,但是又不好殺自己哥哥,於是就不聽勸諫。微子啟沒有辦法,只好把商朝祖先的牌位全部帶走,離開了商紂王,投奔周武王,這就是著名的「微子去殷」的故事。
據史籍《姓苑》記載,上古周武王攻滅商朝建立周朝後,追念先聖先王的功德,微子啟得到了優厚的待遇。周武王封殷帝乙長子微子啟於宋邑,爵位是公爵。後代中一人在戰國時期被封在談邑,建立了談國,又名為郯國,人稱他為「談君」。傳國三十六代時被楚國滅亡,其子孫以國為姓氏,傳為談氏。後在書寫時因字訛而成為淡氏。
此說有待進一步考證。
第一個淵源:源於地名,出自古零陵淡山,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
據宋朝文士曾敏行所撰《獨醒雜志》記載:「零陵淡山有石岩,中空,可容千人。東南有石窗,眺望甚遠。相傳以為其地宜淡竹,而山因得名。或雲舊有淡姓人居之。」這是淡氏姓源所出的另一支。
著名宋朝大文豪黃庭堅在名詩《題淡山岩二首》中吟道:「淡山淡姓人安在,徵君避秦亦不歸。石門竹徑幾時有,瓊台瑤室至今疑。回中明潔坐十客,亦可呼樂醉舞衣。閬州城南果何似,永州淡岩天下稀。」
零陵(今湖南永州零陵)是古代湘桂走廊上具有重要地位的縣份,但其縣治所在地長期以來模糊不清,據近人考證,認為位於今興安縣北的城子山古城址就是漢朝時期零陵縣治的所在地。
第二個淵源:源於改姓,出自明朝時期同州劉姓族人,屬於因故改姓為氏。
明朝時期同州(今陝西大荔)的劉姓族人,因與朝廷奸惡宦官劉瑾同姓而感到羞恥,便將全族人改劉氏為淡氏。其實,劉瑾原來姓談,後來他靠一個劉姓宦官的引見得以入皇宮,此後便用劉姓了。
二.各支始祖:
資料有待補充。
淡姓人物如:淡懿誠
2、中國有哪些城市曾經為國都?
夏——陽城(今河南登封東)
夏:據傳禹曾受封於夏伯,因用以稱其政權為「夏」。另據歷史學家範文瀾先生說,禹的兒子啟西遷大夏(山西南部汾澮一帶)後,才稱「夏」。
商——公元前16世紀至公元前11世紀, 都城在亳,(今河南商丘北),公元前14世紀,商王盤庚遷都
商:相傳商(今河南商丘南)的始祖契曾幫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封於商,以後就以「商」來稱其部落(或部族)。湯滅夏後,就以「商」作為國名。後盤庚遷殷(今河南安陽西北)後,又以「殷」或「殷商」並稱。
殷(今河南安陽小屯村)
西周——鎬京(今陝西西安西南)
東周——洛邑(今河南洛陽)
周:周部落到古公亶父時,遷居於周原(今陝西岐山)。武王滅殷以後,就以「周」為朝代名。周前期建都於鎬(今陝西西安西南),後來平王東遷洛邑(今河南洛陽),因在鎬的東方,就有「西周」和「東周」的稱號。
春秋戰國時期
秦:西犬丘\平陽\雍\涇陽\櫟陽\咸陽
晉:絳\新田\屯留\端氏
楚:郢\陳丘\巨陽\壽春
齊:臨淄(今山東淄博)
燕:臨易\薊(今北京)
宋:商丘\睢陽
魯:曲阜
鄭:新鄭
趙:晉陽(今山西太原)\中牟\邯鄲
魏:安邑\大梁(今河南開封)
韓:平陽\宜陽\陽翟\新鄭
秦——成陽(今陝西咸陽市東北)
秦:據《史記》記載,本為古部落,其首領非子為周孝王養馬有成績,被周孝王賜姓為「嬴」,並賜給了一小塊土地(今甘肅天水縣,另說是隴西谷名)。後來襄又救周有功被封為諸侯,秦始皇統一六國,始建秦國。
西漢——長安(今陝西西安)
東漢——洛陽(今河南洛陽)
漢:項羽封劉邦為漢王,以後劉邦擊敗項羽,統一中國,國號稱「漢」。漢朝前期都長安,後期都洛陽,故從都城上有「西漢」和「東漢」之分,從時間上有「前漢」和「後漢」之分。
三國:魏——洛陽(今河南洛陽)
魏:漢獻帝曾封曹操為「魏公」、「魏王」爵位,曹丕代漢後便稱「魏」。以皇室姓曹,歷史上又稱「曹魏」。
蜀——成都(今四川成都)
蜀:劉備以四川為活動地區,蜀指四川,歷史上也稱「蜀漢」。漢指東漢的繼續。
吳——建業(今江蘇南京)
吳:孫權活動於長江下游一帶,歷史上曾建吳國,曹魏曾封孫權為「吳王」,故史稱「孫吳」;又以地位在東,也稱「東吳」。
西晉——洛陽(今河南洛陽)
東晉——建康(今江蘇南京)
晉:司馬昭逼魏帝封他為「晉公」,滅蜀後進爵為晉王。後來他的兒子司馬炎繼承他的爵位,逼令魏帝退位,自立為皇帝,國號「晉」。
東晉十六國時期:
成(漢)(303~347):成都
漢(前趙)(304~329):離石\左國城\蒲子\平陽
前涼(301~376):姑臧(今甘肅武威)
後趙(319~351):襄國(今河北邢台)\鄴
前燕(337~370):龍城(今遼寧西部)\薊\鄴
前秦(351~394):長安
後燕(384~407):中山\龍城
後秦(384~417):長安
西秦(385~431):勇士\金城\苑川\南安(今甘肅南部)
後涼(386~403):姑臧
南涼(397~414):廣武\樂都\西平\姑臧
北涼(397~439):建康(非今江蘇南京)\張掖\姑臧
南燕(398~410):滑台\廣固(今山東境內)
西涼(400~421):敦煌\酒泉
夏(407~431):高平\統萬
北燕(410~436):龍城
冉魏(350~352):鄴
西燕(384~394):長子
翟魏(386~391):滑台
隋——大興(今陝西西安)
隋:隋文帝楊堅之父楊忠,曾被北周封為「隨國公」。隋文帝後襲用此封爵,稱為「隨朝」。他認為隨有走的意思,恐不祥改為「隋」。
唐——長安(今陝西西安)
唐:唐高祖李淵的祖父李虎,佐周有功,被追封為「唐國公」,爵位傳至李淵。太原起兵後,李淵稱「唐王」,後廢楊侑建唐朝。
五代十國時期:
前蜀\後蜀:成都
楚:潭州長沙府
南漢:廣州興王府
閩:福州長樂府
吳越:杭州西府
吳:揚州江都府
南唐:西都江寧府(今江蘇南京)\(東都江都府)
南平(荊南):荊州江陵府
北漢:太原
後晉:東京開封府
北宋——東京(今河南開封)
南宋——臨安(今浙江杭州)
宋:後周恭帝繼位後,命趙匡胤為歸德節度使,歸德軍駐宋州(今河南商丘),趙匡胤為宋州節度使。故陳橋兵變後,發跡在宋州,國號曰「宋」。
西夏——興慶府(今寧夏銀川東南)
西夏:拓跋思恭占據夏州(今山西橫山縣),建國時以夏州得名,稱「大夏」。因其在西方,宋人稱「西夏」。
遼——上京(今遼寧巴林左旗)
遼:遼原稱「契丹」,改「遼」是因居於遼河上游之故。
金——中都(今北京、開封等地)
金:金都城上京會寧(今黑龍江阿城南),位於按出虎水(今阿什河),相傳其水產金,女真語「金」為「按出虎」。
元——大都(今北京)
元:據《元史》記載:「元」的命名,是元世祖忽必烈定的。是取《易經》上「大哉乾元」句中的「元」,有大、首等意思。但也有人認為與蒙古人的風俗與圖騰有關,有的認為與佛教有關。
明——朱元璋定都 南京 ,朱棣(永樂)遷都北京 清——北京(今北京)
明:朱元璋是元末起義軍之一,是繼承郭子興而發展起來的,郭子興屬於白蓮教組織。白蓮教宣稱「黑暗即將過去,光明將要到來」,藉以鼓舞人民反對黑暗的元朝統治,所以又稱「光明教」。白蓮教的首領韓山童稱「明王」(他的兒子韓林兒稱「小明王」),都體現其教義宗旨。朱元璋不僅曾經信仰白蓮教,而且承認自己是白蓮教起義軍的一支(他曾為小明王左副元帥)。朱元璋取得政權後,國號稱「明」。
清——京師
清:滿族是女真族的一支。女真族在北宋時建立金國。明末女真勢力復強,重建金國(後金)。後金為了向外擴展,割斷了同明朝的臣屬關系,清太宗皇太極把「女真」改為「滿洲」,把「金」改為「清」。在宋時女真人受制於契丹人,他針對「遼」字在契丹語中是「鐵」的意思,因此命名「金」,表示比鐵更堅強有力,可以壓倒「遼」。「金」改「清」的原因,史學家有不同意見,有人認為是皇太極要避免引起尖銳的矛盾。
少數民族政權:
遼:上京臨潢府(今內蒙古巴林左旗)\中京大定府(陪都:東京遼陽府\燕京幽都府(南京析津府)(今北京)\西京大同府)
西夏:興慶府(中興府)(今寧夏銀川)
金:上京會寧府\中都大興府(今北京)\南京開封府
西遼:八剌沙袞(虎思翰耳朵)
3、秦始皇分天下為36 郡沒郡下屬都有哪些縣呀?
這時西漢時期的資料,也包括了秦朝時的許多資料。
--------------------------------------------------
京兆尹,故秦內史,高帝元年屬塞國,二年更為渭南郡,九年罷,復為內史。武帝建元六年分為右內史,太初元年更為京兆君。元始二年,戶十九萬五千七百二,口六十八萬二千四百六十八。縣十二:長安,高帝五年置。惠帝元年初城,六年成。戶八萬八百,口二十四萬六千二百。王莽曰常安。新豐,驪山在南,故驪戎國。秦曰驪邑。高祖七年置。船司空,莽曰船利。藍田,山出美玉,有虎候山祠,秦孝公置也。華陰,故陰晉,秦惠文王五年更名寧秦,高帝八年更名華陰。太華山在南,有祠,豫州山。集靈宮,武帝起。莽曰華壇也。鄭,周宣王弟鄭桓公邑。有鐵官。湖,有周天子祠二所。故曰胡,武帝建元年更名湖。下□,南陵,文帝七年置。沂水出藍田穀,北至霸陵入霸水。霸水亦出藍田穀,北入渭。古曰茲水,秦穆公更名以章霸功。視子孫。奉明,宣帝置也。霸陵,故芷陽,文帝更名。莽曰水章也。杜陵。故杜伯國,宣帝更名。有周右將軍杜主祠四所。莽曰饒安也。
左馮翊,故秦內史,高帝元年屬塞國,二年更名河上郡,九年罷,復為內史。武帝建元六年分為左內史,太初元年更名左馮翊。戶二十三萬五千一百一,口九十一萬七千八百二十二。縣二十四:高陵,左輔都尉治。莽曰千春。櫟陽,秦獻公自雍徙。莽曰師亭。翟道,莽曰渙。池陽,惠帝四年置。□□山在北。夏陽,故少梁,秦惠文王十一年更名。《禹貢》梁山在西北,龍門山在北。有鐵官。莽曰冀亭。衙,莽曰達昌。粟邑,莽曰粟城。谷口,九□山在西。有天齊公、五床山、仙人、五帝祠四所。莽曰谷喙。蓮勺,鄜,莽曰修令。頻陽。秦厲公置。臨晉,故大荔,秦獲之,更名。有河水祠。芮鄉,故芮國。莽曰監晉。重泉,莽曰調泉。□陽,□□,景帝二年置。武城,莽曰桓城。沈陽,莽曰制昌。□德,《禹貢》北條荊山在南,下有強梁原。洛水東南入渭,雍州浸。莽曰德□。徵,莽曰泛愛。雲陵。昭帝置也。萬年。高帝置。莽曰異赤。長陵,高帝置。戶五萬五十七,口十七萬九千四百六十九。莽曰長平。陽陵,故弋陽,景帝更名。莽曰渭陽。雲陽。有休屠、金人及徑路神祠三所,越巫襄阝祠三所。
右扶風,故秦內史,高帝元年屬雍國,二年更為中地郡。九年罷,復為內史。武帝建元六年分為右內史,太初元年更名主爵都尉為右扶風。戶二十一萬六千三百七十七,口八十三萬六千七十,縣二十一:渭城,故咸陽,高帝元年更名新城,七年罷,屬長安。武帝元鼎三年更名渭城。有蘭池宮。莽曰京城。槐里,周曰犬丘,懿王都之。秦更名廢丘。高祖三年更名。有黃山宮,孝惠二年起。莽曰槐治。鄠,古國,有扈谷亭。扈,夏啟所伐。酆水出東南,又有□水,皆北過上林苑入渭。有萯陽宮,秦文王起。盩厔,有長楊宮,有射熊館,秦昭王起。靈軹渠,武帝穿也。□,周後稷所封,郁夷,《詩》「周道郁夷」。有汧水祠。莽曰郁平。美陽,《禹貢》岐山在西北。中水鄉,周文王所邑。有高泉宮,秦宣太後起也。□,成國梁首受渭,東北至上林入蒙籠渠。右輔都尉治。雍,秦惠公都之。有五畤,太昊、黃帝以下祠三百三所。橐泉宮,孝公起。祈年宮,惠公起。棫陽宮,昭王起。有鐵官。漆,水在縣西。有鐵官。莽曰漆治。□邑,有豳鄉,《詩》豳國,公劉所都。□麋,有黃帝子祠。莽曰扶亭。陳倉,有上公、明星、黃帝孫、舜妻育冢祠。有羽陽宮,秦武王起也。杜陽,杜水南入渭。《詩》曰「自杜」。莽曰通杜。□,吳山在西,古文以為□山。雍州山。北有蒲谷鄉弦中谷,雍州弦蒲藪。□水出西北,入渭。芮水出西北,東入涇。《詩》芮�尻,雍州川也。好畤,□山在東。有梁山宮,秦始皇起。莽曰好邑。虢,有黃帝子、周文武祠。虢宮,秦宣太後起也。安陵,惠帝置。莽曰嘉平。茂陵,武帝置。戶六萬一千八十七,口二十七萬七千二百七十七。莽曰宣城。平陵。昭帝置。莽曰廣利。武功,太壹山,古文以為終南。垂山,古文以為敦物。皆在縣東。斜水出衙領山北,至眉阝入渭。褒水亦出衙領,至南鄭入沔。有垂山、斜水,褒水祠三所。莽曰新光。
弘農郡,武帝元鼎四年置。莽曰右隊。戶十一萬八千九十一,口四十七萬五千九百五十四。有鐵官,在黽池。縣十一:弘農,故秦函谷關。衙山領下谷,�屬水所出,北入河。盧氏,熊耳山在東。伊水出,東北入雒,過郡一,行四百五十里。又有育水,南至順陽入沔。又有洱水,東南至魯陽,亦入沔。皆過郡二,行六百里。莽曰昌富。陝,故虢國。有焦城,故焦國。北虢在大陽,東虢在滎陽,西虢在雍州。莽曰黃眉。宜陽,在黽池有鐵官也。黽池,高帝八年復黽池中鄉民。景帝中二年初城,徙萬家為縣。谷水出谷陽谷,東北至谷城入雒。莽曰陝亭。丹水,水出上雒冢領山,東至析入鈞。密陽鄉,故商密也。新安,《禹貢》澗水在東,南入雒。商,秦相衛鞅邑也。析,黃水出黃谷,鞠水出析谷,俱東至酈入湍水。莽曰君亭。陸渾,春秋遷陸渾戎於此。有關。上雒。《禹貢》雒水出冢領山,東北至鞏入河,過郡二,行千七十里,豫州川。又有甲水,出秦領山,東南至鍚入沔,過郡三,行五百七十里。熊耳、獲輿山在東北。
河東郡,秦置。莽曰兆陽。有根倉、濕倉。戶二十三萬六千八百九十六,口九十六萬二千九百一十二。縣二十四:安邑,巫咸山在南,鹽池在西南。魏絳自魏徙此,至惠王徙大梁。有鐵官、鹽官。莽曰河東。大陽,吳山在西,上有吳城,周武王封太伯後於此,是為虞公,為晉所滅。有天子廟。莽曰勤田。猗氏,解,蒲反,有堯山、首山祠。雷首山在南。故曰蒲,秦更名。莽曰蒲城。河北,《詩》魏國,晉獻公滅之,以封大夫畢萬,曾孫絳徙安邑也。左邑,莽曰兆亭。汾陰,介山在南。聞喜,故曲沃。晉武公自晉陽徙此。武帝元鼎六年行過,更名。□澤,《禹貢》析城山在西南。端氏,臨汾,垣,《禹貢》王屋山在東北,□水所出,東南至武德入河,軼出滎陽北地中,又東至琅槐入海,過郡九,行千八百四十里。皮氏,耿鄉,故耿國,晉獻公滅之,以賜大夫趙夙。後十世獻侯徙中牟。有鐵官,莽曰延平。長修,平陽,韓武子玄孫貞子居此。有鐵官。莽曰香平。襄陵。有班氏鄉亭。莽曰□昌。彘,霍大山在東,冀州山,周厲王所奔。莽曰黃城。楊,莽曰有年亭。北屈,《禹貢》壺口山在東南。莽曰朕北。蒲子,絳,晉武公自曲沃徙此。有鐵官。狐讘,騏。侯國。
太原郡,秦置。有鹽官,在晉陽。屬並州。戶十六萬九千八百六十三,口六十八萬四百八十八。有家馬官。縣二十一:晉陽,故《詩》唐國,周成王滅唐,封弟叔虞。龍山在西北。有鹽官。晉水所出,東入汾。□人,界休,莽曰界美。榆次,塗水鄉,晉大夫知徐吾邑。梗陽鄉,魏戊邑。莽曰大原亭。中都,於離,莽曰於合。茲氏,莽曰茲同。狼孟,莽曰狼調。鄔,九澤在北,是為昭餘祁,並州藪。晉大夫司馬彌牟邑。盂,晉大夫孟丙邑。平陶,莽曰多穰。汾陽,北山,汾水所出,西南至汾陰入河□過郡二,行千三百四十里,冀州浸。京陵,莽曰致城。陽曲,大陵,有鐵官。莽曰大寧。原平,祁,晉大夫賈辛邑。莽曰示。上艾,綿曼水,東至蒲吾,入虖池水。慮□,陽邑,莽曰繁穰。廣武。句注、賈屋山在北。都尉治。莽曰信桓。
上黨郡,秦置,屬並州。有上黨關、壺口關、石研關,天井關。戶七萬三千七百九十八,口三十三萬七千七百六十六。縣十四:長子,周史辛甲所封。鹿谷山,濁漳水所出,東至鄴入清漳。屯留,桑欽言「絳水出西南,東入海」。余吾,銅□,有上□亭,下□聚。沾,大黽谷,清漳水所出,東北至邑成入大河,過郡五,行千六百八十里,冀州川。涅氏,涅水也。襄垣,莽曰上黨亭。壺關,有羊腸阪。沾水東至朝歌入淇。泫氏,楊谷,絕水所出,南至野王入沁。高都,莞谷,丹水所出,東南入泫水。有天井關。潞,故潞子國。□氏,陽阿,谷遠。羊頭山世靡谷,沁水所出,東南至滎陽入河,過郡三,行九百七十里。莽曰□近。
河內郡,高帝元年為殷國,二年更名。莽曰後隊,屬司隸。戶二十四萬一千二百四十六,口百六萬七千九十七。縣十八:懷,有工官。莽曰河內。汲,武德,波,山陽,東太行山在西北。河陽,莽曰河亭。州,共,故國。北山,淇水所出,東至黎陽入河。平皋,朝歌,紂所都。周武王弟康叔所封,更名衛。莽曰雅歌。修武,溫,故國,已姓,蘇忿生所封也。野王,太行山在西北。衛元君為秦所奪,自濮陽徙此。莽曰平野。獲嘉,故汲之新中鄉,武帝行過更名也。軹,沁水,隆慮,國水東北至信成入張甲河,過郡三,行千八百四十里。有鐵官。盪陰。盪水東至內黃澤。西山,□水所出,亦至內黃入盪。有□里城,西伯所拘也。
河南郡,故秦三川郡,高帝更名。雒陽戶五萬二千八百三十九。莽曰保忠信鄉,屬司隸也。戶二十七萬六千四百四十四,口一百七十四萬二百七十九。有鐵官、工官。敖倉在滎陽。縣二十二:雒陽,周公遷殷民,是為成周。《春秋》昭公三十二年,晉合諸侯於狄泉,以其地大成周之城,居敬王。莽曰宜陽。滎陽,卞水、馮池皆在西南。有狼湯渠,首受□,東南至陳入潁,過郡四,行七百八十里。偃師,屍鄉,殷湯所都。莽曰師成。京,平陰,中牟,圃田澤在西,豫州藪。有管叔邑,趙獻侯自耿徙此。平,莽曰治平。陽武,有博浪沙。莽曰陽桓。河南,故郟□地。周武王遷九鼎,周公致太平,營以為都,是為王城,至平王居之。緱氏,劉聚,周大夫劉子邑。有延壽城仙人祠。莽曰中亭。卷,原武,莽曰原桓。鞏,東周所居。谷成,《禹貢》□水出□亭北,東南入雒。故市,密,故國,有大騩山,□水所出,南至臨潁入潁。新成,惠帝四年置。蠻中,故戎蠻子國。開封,逢池在東北,或曰宋之逢澤也。成皋,故虎牢。或曰制。苑陵,莽曰左亭。梁,{單心}狐聚,秦滅西周徙其君於此。陽人聚,秦滅東周徙其君於此。新鄭。《詩》鄭國,鄭桓公之子武公所國,後為韓所滅,韓自平陽徙都之。
東郡,秦置。莽曰治亭。屬兗州。戶四十萬一千二百九十七,口百六十五萬九千二十八。縣二十二:濮陽,衛成公自楚丘徙此。故帝丘,顓頊虛。莽曰治亭。觀,莽曰觀治。聊城,頓丘,莽曰順丘。發干,莽曰□□。范,莽曰建睦。茬平,莽曰功崇。東武陽,禹治漯水,東北至千乘入海,過郡三,行千二十里。莽曰武昌。博平,莽曰加睦。黎,莽曰黎治。清,莽曰清治。東阿,都尉治。離狐,莽曰瑞狐。臨邑,有□廟。莽曰谷城亭。利苗,須昌,故須句國,大昊後,風姓。壽良,蚩尤祠在西北□上。有朐城。樂昌,陽平,白馬,南燕,南燕國,□姓,黃帝後。廩丘。
陳留郡,武帝元狩元年置。屬兗州。戶二十九萬六千二百八十四,口一百五十萬九千五十。縣十七:陳留,魯渠水首受狼湯渠,東至陽夏,入渦渠。小黃,成安,寧陵,莽曰康善。雍丘,故杞國也,周武王封禹後東樓公。先春秋時徙魯東北,二十一世簡公為楚所滅。酸棗,東昏,莽曰東明。襄邑,有服官,莽曰襄平。外黃,都尉治。封丘,濮渠水首受□,東北至都關,入羊里水,過郡三,行六百三十里,長羅,侯國。莽曰惠澤。尉氏,傿,莽曰順通。長垣,莽曰長固。平丘,濟陽,莽曰濟前。浚儀。故大梁。魏惠王自安邑徙此。睢水首受狼湯水,東至取慮入泗,過郡四,行千三百六十里。
潁川郡,秦置。高帝五年為韓國,六年復故。莽曰左隊。陽翟有工官。屬豫州。戶四十三萬二千四百九十一,口二百二十一萬九百七十三。縣二十:陽翟,夏禹國。周末,韓景侯自新鄭徙此。戶四萬一千六百五十,口十萬九千。莽曰潁川。昆陽,潁陽,定陵,有東不羹。莽曰定城。長社,新汲,襄城,有西不羹。莽曰相城。郾,郟,舞陽,潁陰,崇高,武帝置,以奉太室山,是為中嶽。有太室、少室山廟。古文以崇高為外方山也。許,故國,姜姓,四岳後,太叔所封,二十四世為楚所滅。傿陵,戶四萬九千一百一,口二十六萬一千四百一十八。莽曰左亭。臨潁,莽曰監潁。父城,應鄉,故國,周武王弟所封。成安,侯國也。周承休,侯國,元帝置,元始二年更名鄭公。莽曰嘉美。陽城,陽城山,洧水所出,東南至長平入潁,過郡三,行五百里。陽乾山,潁水所出,東至下蔡入淮,過郡三,行千五百里,荊州浸。有鐵官。綸氏。
汝南郡,高帝置,莽曰汝汾。分為賞都尉。屬豫州。戶四十六萬一千五百八十七,口二百五十九萬六千一百四十八。縣三十七:平輿,陽安,陽城,侯國。莽曰新安。氵隱強,富波,女陽,鮦陽,吳房,安成,侯國。莽曰至成。南頓,故頓子國,姬姓。朗陵,細陽,莽曰樂慶。宜春,侯國。莽曰宣孱。女陰,故胡國。都尉治。莽曰汝墳。新蔡,蔡平侯自蔡徙此,後二世徙下蔡。莽曰新遷。新息,莽曰新德。濯陽,期思,慎陽,慎,莽曰慎治。召陵,弋陽,侯國。西平,有鐵官。莽曰新亭。上蔡,故蔡國,周武王弟叔度所封。度放,成王封其子胡。十八世徙新蔡。浸,莽曰閏治。西華,莽曰華望。長平,莽曰長正。宜祿,莽曰賞都亭。項,故國。新□,莽曰新延。歸德,侯國。宣帝置。莽曰歸惠。新陽,莽曰新明。安昌,侯國。莽曰始成。安陽,侯國。莽曰均夏。博陽,侯國。莽曰樂家。成陽,侯國。莽曰新利。定陵。高陵山,汝水出,東南至新蔡入淮,過郡四,行千三百四十里。
南陽郡,泰置。莽曰前隊。屬荊州。戶三十五萬九千三百一十六,口一百九十四萬二千五十一。縣三十六:宛,故申伯國。有屈申城。縣南有北筮山。戶四萬七千五百四十七。有工官、鐵官。莽曰南陽。犨,杜衍,莽曰閏衍。酇,侯國,莽曰南庚。育陽,有南筮聚,在東北。博山,侯國。哀帝置。故順陽。涅陽,莽曰前亭。陰,堵陽,莽曰陽城。雉,衡山,灃水所出,東至屋阝入汝。山都,蔡陽,莽之母功顯君邑。新野,築陽,故谷伯國。莽曰宜禾。棘陽,武當,舞陰,中陰山,瀙水所出,東至蔡入汝。西鄂,穰,莽曰農穰。酈,育水出西北,南入漢。安眾,侯國。故宛西鄉。冠軍,武帝置。故穰盧陽鄉、宛臨駣聚。比陽,平氏,《禹貢》桐柏大復山在東南,淮水所出,東南至淮浦入海,過郡四,行三千二百四十里,青州川。莽曰平善。隨,故國。厲鄉,故厲國也。葉,楚葉公邑。有長城,號曰方城。鄧,故國。都尉治。朝陽,莽曰厲信。魯陽,有魯山。古魯縣,御龍氏所遷。魯山,滍水所出,東北至定陵入汝。又有昆水,東南至定陵入汝。舂陵,侯國。故蔡陽白水鄉。上唐鄉,故唐國。新都,侯國。莽曰新林。湖陽,故廖國也。紅陽,侯國。莽曰紅俞。樂成,侯國。博望,侯國。莽曰宜樂。復陽,侯國。故湖陽樂鄉。
南郡,秦置,高帝元年更為臨江郡,五年復故。景帝二年復為臨江,中二年復故。莽曰南順。屬荊州。戶十二萬五千五百七十九,口七十一萬八千五百四十。有發弩官。縣十八:江陵,故楚郢都,楚文王自丹陽徙此。後九世平王城之。後十世秦拔我郢,徙陳。莽曰江陸。臨沮,《禹貢》南條荊山在東北,漳水所出,東至江陵入陽水,陽水入沔,行六百里。夷陵。都尉治。莽曰居利。華容,雲夢澤在南,荊州藪。夏水首受江,東入沔,行五百里。宜城,故鄢,惠帝三年更名。郢,楚別邑,故郢。莽曰郢亭。巳阝,當陽,中廬,枝江,故羅國。江沱出西,東入江。襄陽,莽曰相陽。編,有雲夢官。莽曰南順。秭歸,歸鄉,故歸國。夷道,莽曰江南。州陵,莽曰江夏。若,楚昭王畏吳。自郢徙此,後復還郢。巫,夷水東至夷道入江,過郡二,行五百四十里。有鹽官。高成。洈山,洈水所出。東入繇。繇水南至華容入江,過郡二,行五百里。莽曰言程。
江夏郡,高帝置。屬荊州。戶五萬六千八百四十四,口二十一萬九千二百一十八。縣十四:西陵,有雲夢官。莽曰江陽。竟陵,章山在東北,古文以為內方山。鄖鄉,楚鄖公邑。莽曰守平。西陽,襄,莽曰襄非。邾,衡山王吳芮都。�大,故弦子國。鄂,安陸,橫尾山在東北。古文以為陪尾山。沙羨,蘄春,鄳,雲杜,下雉,莽曰閏光。鍾武。侯國。莽曰當利。
廬江郡,故淮南,文南十六年別為國。金蘭西北有東陵鄉,淮水出。屬揚州。廬江出陵陽東南。北入江。戶十二萬四千三百八十三,口四十五萬七千三百三十三。有樓船官。縣十二:舒,故國。莽曰昆鄉。居巢,龍舒,臨湖,雩婁,決水北至蓼入淮,又有灌水,亦北至蓼入決,過郡二,行五百一十里。襄安,莽曰廬江亭也。樅陽,尋陽,《禹貢》九江在南,皆東合為大江。灊,天柱山在南。有祠。沘山,沘水所出,北至壽春入芍陂。□,有鐵官。湖陵邑,北湖在南。松茲。侯國。莽曰誦善。
九江郡,秦置,高帝四年更名為淮南園,武帝元狩元年復故。莽曰延平。屬揚州。戶十五萬五十二,口七十八萬五百二十五。有陂官、湖官。縣十五:壽春邑,楚考烈王自陳徙此。浚遒,成德,莽曰平阿。橐皋,陰陵,莽曰陰陸。歷陽,都尉治。莽曰明義。當塗,侯國。莽曰山聚。鍾離,莽曰蠶富。合肥,東城,莽曰武城。博鄉,侯國。莽曰揚陸。曲陽,侯國。莽曰延平亭。建陽,全椒,阜陵。莽曰阜陸。
山陽郡。故梁。景帝中六年別為山陽國。武帝建元五年別為郡。莽曰巨野。屬兗州。戶十七萬二千八百四十七,口八十萬一千二百八十八。有鐵官。縣二十三:昌邑,武帝天漢四年更山陽為昌邑國。有梁丘鄉。《春秋傳》曰「宋、齊會於梁丘」。南平陽,莽曰黽平。成武,有楚丘亭。齊桓公所城,遷衛文公於此。子成公徙濮陽。莽曰成安。湖陵,《禹貢》「浮於泗、淮,通於河」,水在南。莽曰湖陸。東緡,方與,橐,莽曰高平。巨野,大野澤在北,兗州藪。單父,都尉治。莽曰利父。薄,都關,城都,侯國。莽曰城谷。黃,侯國。EBBC戚,侯國。莽曰戚亭。郜成,侯國。莽曰告成。中鄉,侯國。平樂,侯國。包水東北至沛入泗。鄭,侯國。瑕丘,甾鄉,侯國。栗鄉,侯國。莽曰足亭。曲鄉,侯國。西陽,侯國。
濟陰郡,故梁。景帝中六年別為濟陰國。宣帝甘露二年更名定陶。《禹貢》荷澤在定陶東。屬兗州。戶二十九萬二十五,口百三十八萬六千二百七十八。縣九:定陶,故曹國,周武王弟叔振鐸所封。《禹貢》陶丘在西南。陶丘亭。冤句。莽改定陶曰濟平,冤句縣曰濟平亭。呂都,莽曰祈都。葭密,成陽,有堯冢靈台。《禹貢》雷澤在西北。鄄城,莽曰鄄良。句陽,□,莽曰萬歲。乘氏。泗水東南至睢陵入淮,過郡六,行千一百一十里。
沛郡。故秦泗水郡。高帝更名。莽曰吾符。屬豫州。戶四十萬九千七十九,口二百三萬四百八十。縣三十七:相,莽曰吾符亭。龍亢,竹,莽曰篤亭。谷陽,蕭,故蕭叔國,宋別封附庸也。向,故國。《春秋》曰「莒人入向」。姜姓,炎帝後。銍,廣戚,侯國。莽曰力聚。下蔡,故州來國,為楚所滅,後吳取之,至夫差遷昭侯於此。後四世侯齊竟為楚所滅。豐,莽曰吾豐。鄲,莽曰單城。譙,莽曰延成亭。蘄,□鄉。高祖破黥布。都尉治。莽曰蘄城。,莽曰貢。輒與,莽曰華樂。山桑,公丘,侯國。故滕國,周懿王了錯叔綉所封,三十一世為齊所滅。符離,莽曰符合。敬丘,侯國。夏丘,莽曰歸思。□,侯國。垓下,高祖破項羽。莽曰育成,沛,有鐵官。芒,莽曰博治。建成,侯國。城父,夏肥水東南至下蔡入淮,過郡工,行六百二十里。莽曰思善。建平,侯國,莽曰田平。酇,莽曰贊治。栗,侯國,莽曰成富。扶陽,侯國。莽曰合治。高,侯國。高柴,侯國。漂陽,平阿,侯國。莽曰平寧。東鄉,臨都,義成,祁鄉。侯國。莽曰會谷。
魏郡,高帝置。莽曰魏城。屬冀州。戶二十一萬二千八百四十九,口九十萬九千六百五十五。縣十八:鄴,故大河在東北入海。館陶,河水別出為屯氏河,東北至章武入海,過郡四,行千五百里。斥丘,莽曰利丘。沙,內黃,清河水出南。清淵,魏,都尉治。莽曰魏城亭。繁陽,元城,梁期,黎陽,莽曰黎蒸。即裴,侯國。莽曰即是。武始,漳水東至邯鄲入漳,又有拘澗水,東北至邯鄲入白渠。邯會,侯國。陰安,平恩,侯國。莽曰延平。邯溝,侯國。武安。欽口山,白渠水所出,東至列人入漳。又有浸水,東北至東昌入虖池河,過郡五。行六百一里。有鐵官。莽曰桓安。
巨鹿郡,秦置。屬冀州。戶十五萬五千九百五十一,口八十二萬七千一百七十七。縣二十:巨鹿,《禹貢》大陸澤在北。紂所作沙丘台在東北七十里。南�,莽曰富平。廣阿,象氏,侯國。莽曰寧昌。□陶,宋子,莽曰宜子。楊氏,莽曰功陸。臨平,下典陽,都尉治。貰,□,莽曰秦聚。新市,侯國。莽曰市樂。堂陽,有鹽官,嘗分為經縣。安定,侯國敬武,歷鄉,侯國,莽曰歷聚。樂信,侯國。武陶,侯國。柏鄉,侯國。安鄉。侯國。
常山郡,高帝置。莽曰井關。屬冀州。戶十四萬一千七百四十一,口六十七萬七千九百五十六。縣十八:元氏,沮水首受中丘西山窮泉谷,東至堂陽入黃河。莽曰井關亭。石邑,井陘山在西,□水所出,東南至□陶入□。桑中,侯國。靈壽,中山桓公居此。《禹貢》衛水出東北,江入虖池。蒲吾,有鐵山。大白渠水首受綿曼水,東南至下曲陽入斯□。上曲陽,恆山北谷在西北。有祠。並州山。《禹貢》恆水所出,東入□。莽曰常山亭。九門,莽曰久門。井陘,房子,贊皇山,濟水所出,東至□陶入□。莽曰多子。中丘,逢山長谷,渚水所出,東至張邑入偶。莽曰直聚。封斯,侯國。關,平棘,□,世祖即位,更名高邑。莽曰禾成亭。樂陽,侯國。莽曰暢苗。平台,侯國。莽曰順台。都鄉,侯國。有鐵官。莽曰分鄉。南行唐。牛飲山白陘谷,滋水所出,東至新市入虖池水。莽曰延億。
清河郡,高帝置。莽曰平河。屬冀州。戶二十萬一千七百七十四,口八十七萬五千四百二十二。縣十四:清陽,王都。東武城,繹幕,靈,河水別出為鳴犢河,東北至□入屯氏河。莽曰播。厝,莽曰厝治。□,莽曰善陸。貝丘,都尉治。信成,張甲河首受屯氏別河,東北至□入漳水,莎題,東陽,侯國。莽曰胥陵。信鄉,侯國。繚,棗強,復陽。莽曰樂歲。
涿郡,高帝置。莽曰垣翰。屬幽州。戶十九萬五千六百七,口七十八萬二千七百六十四。有鐵官。縣二十九:涿,桃水首受淶水,分東至安次入河。□,莽曰□屏,谷丘,故安,閻鄉,易水所出,東至范陽入濡也。並州浸。水亦至范陽入淶。南深澤。范陽。莽曰順陰。蠡吾,容城。莽曰深澤。易,廣望,侯國。□,莽曰言符。高陽,莽曰高亭。州鄉,侯國。安平,都尉治。莽曰廣望亭。樊輿,侯國。莽曰握符。成,侯國。莽曰宜家。良鄉,侯國。垣水南東至陽鄉入桃。莽曰廣陽。利鄉,侯國。莽曰章符。臨鄉,侯國。益昌,侯國。莽曰有□。陽鄉,侯國。莽曰章武。西鄉,侯國。莽曰移風。饒陽,中水,武垣,莽曰垣翰亭。阿陵,莽曰阿陸。阿武,侯國。高郭,侯國。莽曰廣堤。新昌,侯國。
勃海郡,高帝置。莽曰迎河。屬幽州。戶二十五萬六千三百七十七,口九十萬五千一百一十九。縣二十六:浮陽,莽曰浮城。陽信,東光,有胡蘇亭。阜城,莽曰吾城。千童,重合,南皮,莽曰迎河亭。定,侯國。章武,有鹽官。莽曰桓章。中邑,莽曰檢陰,高成,都尉治也。高樂,莽曰為鄉。參戶,侯國。成平,虖池河,民曰徒駭河。莽曰澤亭。柳,侯國。臨樂,侯國。莽曰樂亭。東平舒,重平,安次,修市,侯國。莽曰居寧。文安,景成,侯國。束州,建成,章鄉,侯國。蒲領。侯國。
平原郡,高帝置。莽曰河平。屬青州。戶十五萬四千三百八十七,口六十六萬四千五百四十三。縣十九:平原,有篤馬河,東北入海,五百六十里。鬲,平當以為鬲津。莽曰河平亭。高唐,桑欽言漯水所出。重丘,平昌,侯國。羽,侯國。莽曰羽貞。般,莽曰分明。樂陵,都尉治。莽曰美陽。祝阿,莽曰安成。瑗,莽曰東順亭。阿陽,漯陰。莽曰翼成。□,莽曰張鄉。富平,侯國。莽曰樂安亭。安德,合陽,侯國。莽曰宜鄉。樓虛,侯國。龍額,侯國,莽曰清鄉。安。侯國。
千乘郡,高帝置。莽曰建信。屬青州。戶十一萬六千七百二十七,口四十九萬七百二十。有鐵官、鹽官、均輸官。縣十五:千乘,有鐵官。東鄒,濕沃,莽曰延亭。平安,侯國。莽曰鴻睦。博昌,時水東北至巨定入馬車瀆;幽州浸。蓼城,都尉治。莽曰施武。建信,狄,莽曰利居。琅槐,樂安,被陽,侯國。高昌,繁安。侯國。莽曰瓦亭。高宛,莽曰常鄉。延鄉。
濟南郡,故齊。文帝十六年別為濟南國。景帝二年為郡。莽曰樂安。屬青州。戶十四萬七百六十一,口六十四萬二千八百八十四。縣十四:東平陵,有工官、鐵官。鄒平,台,莽曰台治。梁鄒,土鼓,於陵,都尉治。莽曰於陸。陽丘,般陽,莽曰濟南亭。菅,朝陽,侯國。莽曰修治。歷城,有鐵官。□,侯國。莽曰利成。著,宜成。侯國。
泰山郡,高帝置。屬兗州。戶十七萬二千八十六,口七十二萬六千六百四。有工官。汶水出萊毋,西入濟。縣二十四:奉高,有明堂,在西南四里;武帝元封二年造。有工官。博,有泰山廟。岱山在西北兗州山。茬,盧,都尉治。濟北王都也。肥成,蛇丘,隧鄉,故隧國。《春秋》曰「齊人殲於隧」也。剛,故闡。莽曰柔。柴,蓋,臨樂子山,洙水所出,西北至蓋入池水。又沂水南至下邳入泗,過郡五,行六百里,青州浸。梁父,東平陽,南武陽,冠石山,治水所出,南至下邳入泗,過郡二,行九百四十里。莽曰桓宣。萊蕪,原山,甾水所出,東至博昌入□,幽州浸。又《禹貢》汶水出西南入□。汶水,桑欽所言。巨平,有亭亭山祠。嬴,有鐵官。牟,故國。蒙陰,《禹貢》蒙山在西南,有祠。顓臾國在蒙山下。莽曰蒙恩。華,莽曰翼陰。寧陽。侯國。莽曰寧順。乘丘,富陽,桃山,侯國。莽曰裒魯。桃鄉,侯國。莽曰鄣亭。式。
齊郡。秦置。莽曰濟南。屬青州。戶
4、姓余的是哪個民族的
木(Mù)姓源出有七:
1、出自子姓,為春秋時宋國大夫孔金父之後,以祖字為氏。春秋時宋國有大夫孔金父,字子木,其支孫有的以祖字「木」為姓,稱為木氏。
2、出自端木姓,為春秋時衛國人端木賜之後,為避仇所改。據《元和姓纂》上記載,端木姓是孔子弟子端木賜的後代。端木賜字子貢,在孔子眾多弟子中,他有口才而能料事,又善於生財,所以,家累千金。在春秋政壇上,端木賜也是一位重要人物,歷任魯、衛諸國宰相,曾經游說吳國,出師敵齊以存魯。端木賜是當時的衛國人,根據史書考證,他便是端木氏家族的始祖,其後世子孫「以王父字為氏」而姓端木。其後曾省文為端氏;或避仇改稱為木氏,形成了另一支木氏。
3、出自唐代百濟國中有木氏。唐高宗時,朝鮮半島百濟國重歸唐,其族人中有木氏。
4、出自回族中有木氏。據《中國回族大辭典》載,回族中的木姓,主要取自經名之首音。如「木八刺或木沙刺福丁之後裔,姓木。」有一部分木姓,也出自沐姓。如:「明初,因木氏鎮守雲南有功,被皇帝賜姓『沐』。明亡後,沐氏後裔為避災禍,有些又改沐為木。」又據《同治年間陝西回民起義歷史調查記錄》載,明清時,木姓回族在陝西咸陽還形成了一個聚居點——木家村。該村在50年代時,還立有「國子監太學生木際豐(慶生)」的石碑,立碑時間為乾隆十年(1745年)。木姓回族主要分布在雲南、陝西。
5、出自明朝時雲南納西族貴族阿甲阿得,由朱元璋賜姓木。明代以前,納西人是沒有姓的,名字實行父子聯名四個音字制。明洪武十六年,納西首領阿甲阿得歸順朱明王後,在朝覲時,朱元璋問他要個什麼性,阿甲阿得直率的說要跟皇上一個姓,旁邊的官員連忙的使眼色,他急忙改口說請皇上恩賜。朱元璋沒有計較:「你的心意我明白,從朱字中分出一個木,表明你是朱家骨幹,木字上加人字就是朱,表明你是朱家人,就賜你木姓木姓吧」。從此納西族有了第一個漢姓木。阿甲阿得之後代子孫相傳姓木,稱木氏。木氏認為,木姓為皇帝所賜,只能為木氏貴族專用,對百姓木氏仿朱元璋另賜了個「和」姓。「和」表示木上添一撇,為戴上木家草帽,旁邊加一口,為背上木家筐籃。「和」即奴僕、勞者。所以納西人有「官姓木,民姓和」之說。木氏歸明以後,逐步接受漢文化,並有了漢字之諱。木姓建築古城時,如果仿照漢城四周高築牆,則木字就變成了「困」字,因此木氏自然就不願築城牆。
6、出自南方少數民族中有木氏。
7、白族、蒙古族、東鄉族、傈僳族、景頗族有木氏。
5、()子的問題
孔子生平介紹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魯國人。中國春秋末期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 家 世 】
孔子的遠祖是宋國貴族,殷王室的後裔。周武王滅殷後,封殷宗室微子啟於宋。由微子經微仲衍、宋公稽、丁公申,四傳至泯公共。泯公長子弗父何讓國於其弟鮒祀。弗父何為卿。孔子先祖遂由諸候家轉為公卿之家。弗父何之曾孫正考父,連續輔佐宋戴公、武公、宣公,久為上卿,以謙恭著稱於世。孔子六祖孔父嘉繼任宋大司馬。按周禮制,大夫不得祖諸候,「五世親盡,別為公候」,故其後代以孔為氏。後宋太宰華父督作亂,弒宋殤公,殺孔父嘉。其後代避難奔魯(孔氏為魯國人自此始),卿位始失,下降為士。孔子曾祖父防叔曾任魯防邑宰。祖父伯夏的事跡無考。父親名紇,字叔,又稱叔梁紇,為一名武士,以勇力著稱。叔梁紇先娶施氏,無子,其妾生男,病足,復娶顏徵在,生孔子。
【 生 平 】
孔子生年一般按《史記·孔子世家》所記為魯襄公二十二年,而生月生日《史記》未記,按《穀梁傳》所記「十月庚子孔子生」。換算為當今之公歷應為公元前551年9月8日生。
孔子生在魯國。魯國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對周代文物典籍保存完好,素有「禮樂之邦」之稱。魯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吳公子季札觀樂於魯,嘆為觀止。魯昭公二年(前540年)晉大夫韓宣子訪魯,觀書後贊嘆「周禮盡在魯矣!」魯國文化傳統與當時學術下移的形勢對孔子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響。
孔子早年喪父,家境衰落。他曾說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年輕時曾做過「委吏」(管理倉廩)與「乘田」(管放牧牛羊)。雖然生活貧苦,孔子十五歲即「志於學」。他善於取法他人,曾說:「三人行,必有吾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他學無常師,好學不厭,鄉人也贊他「博學」。
孔子「三十而立」,並開始授徒講學。凡帶上一點「束修」的,都收為學生。如顏路、曾點、子路、伯牛、冉有、子貢、顏淵等,是較早的一批弟子。連魯大夫孟僖子其子孟懿子和南宮敬叔來學禮,可見孔子辦學已名聞遐邇。私學的創設,打破了「學在官府」的傳統,進一步促進了學術文化的下移。
魯國自宣公以後,政權操在以季氏為首的三桓手中。昭公初年,三家又瓜分了魯君的兵符軍權。孔了曾對季氏「八佾舞於庭」的僭越行為表示憤慨。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魯國內亂,孔子離魯至齊。齊景公向孔子問政,孔子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又說:「政在節財。」齊政權操在大夫陳氏,景公雖悅孔子言而不能用。
孔子在齊不得志,遂又返魯,「退而修詩書禮樂,弟子彌眾」,從遠方來求學的,幾乎遍及各諸候國。其時魯政權操在季氏,而季氏又受制於其家臣陽貨。孔子不滿這種政不在君而在大夫,「陪臣執國命」的狀況,不願出仕。他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魯定公九年(前501年)陽貨被逐,孔子才見用於魯,被任為中都宰,是年孔子五十一歲。「行之一年,四方則之」。遂由中都宰遷司空,再升為大司寇。魯定公十年(前500年)齊魯夾谷之會,魯由孔子相禮。孔子認為「有文事者必有武備,有武事者必有文備」,早有防範,使齊君想用武力劫持魯君之預謀未能得逞,並運用外交手段收回被齊侵佔的鄆、灌、龜陰之田。定公十二年(前498年)孔子為加強公室,抑制三桓,援引古制「家不藏甲,邑無百雉之城」提出「墮三都」的計劃,並通過任季氏宰的子路去實施。由於孔子利用了三桓與其家臣的矛盾,季孫氏、叔孫氏同意各自毀掉了費邑與後邑。但孟孫氏被家臣公斂處父所煽動而反對墮成邑。定公圍之不克。孔子計劃受挫。
孔子仕魯,齊人聞而懼,恐魯強而並己,乃饋女樂於魯定公與季桓子。季桓子受齊女樂,三日不聽政。孔子政治抱負難以施展,遂帶領顏回、子路、子貢、冉有等十餘弟子離開「父母之邦」,開始了長達十四年之久的周遊列國的顛沛流離生涯。是年孔子已五十五歲。先至衛國,始受衛靈公禮遇,後又受監視,恐獲罪,將適於陳。過匡地,被圍困五天。解圍後原欲過蒲至晉,因晉內亂而未往,只得又返衛。曾見南子,此事引起多方的猜疑。衛靈公怠於政,不用孔子。孔子說:「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後衛國內亂,孔子離衛經曹至宋。宋司馬桓魁欲殺孔子,孔子微服過宋經鄭至陳,是年孔子六十歲。其後孔子往返陳蔡多次,曾「厄於陳蔡之間」。據《史記》記載:因楚昭王來聘孔子,陳、蔡大夫圍孔子,致使絕糧七日。解圍後孔子至楚,不久楚昭王死。衛出公欲用孔子。孔子答子路問曰,為政必以「正名」為先。返衛後,孔子雖受「養賢」之禮遇,但仍不見用。魯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冉有歸魯,率軍在郎戰勝齊軍。季康子派人以幣迎孔子。孔子遂歸魯,時孔子年六十八。
孔子歸魯後,魯人尊以「國老」,初魯哀公與季康子常以政事相詢,但終不被重用。孔子晚年致力於整理文獻和繼續從事教育。魯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卒,葬於魯城北泗水之上。
===============================================================
孟子簡介
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軻,鄒(今山東鄒縣)人。約生於周烈王四年,約卒於周赧王二十六年。相傳孟子是魯國貴族孟孫氏的後裔,幼年喪父,家庭貧困,曾受業於子思的學生。學成以後,以士的身份游說諸侯,企圖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到過梁(魏)國、齊國、宋國、滕國、魯國。當時幾個大國都致力於富國強兵,爭取通過暴力的手段實現統一。孟子的仁政學說被認為是「迂遠而闊於事情」,沒有得到實行的機會。最後退居講學,和他的學生一起,「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在孟子生活的時代,百家爭鳴,「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站在儒家的立場加以激烈抨擊。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體系,對後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被尊奉為僅次於孔子的「亞聖」。
政治思想: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發展為仁政學說,成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親親」、「長長」的原則運用於政治,以緩和階級矛盾,維護封建統治階級的長遠利益。
孟子一方面嚴格區分了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階級地位,認為「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並且模仿周制擬定了一套從天子到庶人的等級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統治者和被統治者的關系比作父母對子女的關系,主張統治者應該像父母一樣關心人民的疾苦,人民應該像對待父母一樣去親近、服侍統治者。
孟子認為,這是一種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統治者實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擁護;反之,如果不顧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將會失去民心而變成獨夫民賊,被人民推翻。仁政的具體內容很廣泛,包括經濟、政治、教育以及統一天下的途徑等,其中貫穿著一條民本思想的線索。這種思想是從春秋時期重民輕神的思想發展而來的。
孟子根據戰國時期的經驗,總結各國治亂興亡的規律,提出了一個富有民主性精華的著名命題:「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認為如何對待人民這一問題,對於國家的治亂興亡,具有極端的重要性。孟子十分重視民心的向背,通過大量歷史事例反復闡述這是關乎得天下與失天下的關鍵問題。孟子說:「夫仁政,必自經界始」。所謂「經界」,就是劃分整理田界,實行井田制。孟子所設想的井田制,是一種封建性的自然經濟,以一家一戶的小農為基礎,採取勞役地租的剝削形式。每家農戶有五畝之宅,百畝之田,吃穿自給自足。孟子認為,「民之為道也,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只有使人民擁有「恆產」,固定在土地上,安居樂業,他們才不去觸犯刑律,為非作歹。孟子認為,人民的物質生活有了保障,統治者再興辦學校,用孝悌的道理進行教化,引導他們向善,這就可以造成一種「親親」、「長長」的良好道德風尚,即「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孟子認為統治者實行仁政,可以得到天下人民的衷心擁護,這樣便可以無敵於天下。孟子所說的仁政要建立在統治者的「不忍人之心」的基礎上。孟子說:「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不忍人之心」是一種同情仁愛之心。但是,這種同情仁愛之心不同於墨子的「兼愛」,而是從血緣的感情出發的。孟子主張,「親親而仁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政就是這種不忍人之心在政治上的體現。
孟子把倫理和政治緊密結合起來,強調道德修養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說:「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後來《大學》提出的「修齊治平」就是根據孟子的這種思想發展而來的。
孟子把道德規范概括為四種,即仁、義、禮、智。同時把人倫關系概括為五種,即「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認為,仁、義、禮、智四者之中,仁、義最為重要。仁、義的基礎是孝、悌,而孝、悌是處理父子和兄弟血緣關系的基本的道德規范。他認為如果每個社會成員都用仁義來處理各種人與人的關系,封建秩序的穩定和天下的統一就有了可靠保證。
為了說明這些道德規范的起源,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的思想。他認為,盡管各個社會成員之間有分工的不同和階級的差別,但是他們的人性卻是同一的。他說:「故凡同類者,舉相似也,何獨至於人而疑之?聖人與我同類者。」這里,孟子把統治者和被統治者擺在平等的地位,探討他們所具有的普遍的人性。這種探討適應於當時奴隸解放和社會變革的歷史潮流,標志著人類認識的深化,對倫理思想的發展是一個巨大的推進。
孟子認為,仁義禮智的道德是天賦的。是人心所固有的,是人的「良知、良能」,是人區別於禽獸的本質特徵。他說:「仁義禮智根於心」,「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其理由是人人都有「善端」,即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稱為「四端」;有的人能夠擴充它,加強道德修養,有的人卻自暴自棄,為環境所陷溺,這就造成了人品高下的不同。因此,孟子十分重視道德修養的自覺性。孟子對於士階層的要求是嚴格的,認為無論環境多麼惡劣,也要奮發向上,把惡劣的環境當作磨練自己的手段。應該做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成為一個真正的大丈夫。如果遇到嚴峻的考驗,應該「捨生而取義」,寧可犧牲生命也不可放棄道德原則。他認為通過長期的道德實踐,可以培養出一種堅定的無所畏懼的心理狀態,這就是所謂「浩然之氣」。這種氣「至大至剛」,能夠主動擴張,充塞於天地之間。
孟子的性善說是一種道德先驗論。宋代以後,為理學家們普遍接受,成為正統的人性論思想,影響深遠。
孟子哲學思想的最高范疇是天。孟子繼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殘留的人格神的含義,把天想像成為具有道德屬性的精神實體。他說:「誠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誠這個道德概念規定為天的本質屬性,認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觀念的本原。孟子的思想體系,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和倫理思想,都是以天這個范疇為基石的。
關於天人關系,孟子認為天與人二者是相通的。從天的方面來說,天是萬事萬物的主宰,人事的一切,都是由天決定的。從人的方面來說,不僅人的善性來自天賦,而且人心的思維功能也是天所賜與的。人心具備天的本質屬性,只要反反求諸己,盡量發揮、擴展自己的本心,就可以認識天。
孟子極力追求盡心、知性、知天的精神境界。為了達到這種境界,他提出了一套道德修養的方法和認識論的思想,強調主體的自覺、向內追求,認為如果達到了這種境界,可以產生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
===============================================================
《四書五經》是南宋以後儒學的基本書目,儒生學子的必讀書。 「四書」指《論語》《孟子》《中庸》《大學》四部書。 其中,《論語》、《孟子》分別是孔子、孟子及其學生的言論集, 《大學》、《中庸》則是《禮記》中的兩篇。首次把它們編在一起的是南宋著名學者朱熹。不過,在朱熹之前的程顥、程頤兄弟已己大力提倡這幾部書了。他們認為,《大學》是孔子講授「初學入德之門」的要籍,經孔子的學生曾參整理成文;《中庸》是「孔門傳授心法」之書,是孔子的孫子子思「筆之子書,以授孟子」的。這兩部書與《論語》、《孟子》一起表達了儒學的基本思想體系,是研治儒學最重要的文獻。正是根據這樣的觀點,朱熹把《論語》、《孟子》、《大學》、《中庸》這四部書編在一起。因為它們分別出於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孔子、曾參、子思、孟子,所以稱為 「四子書」,簡稱即為「四書」。朱熹分別為這四部書作了注釋,其 中,《大學》、《中庸》的注釋稱為「章句」,《論語》、《孟子》的注 釋因為引用他人的說法較多,所以稱為「集注」。值得注意的是, 朱熹所編定的《四書》次序本來是《大學》、《論語》、《孟子》、《中庸》,是按照由淺入深進修的順序排列的。後人因為《大學》、《中庸》的篇幅較短,為了刻寫出版的方便,而把《中庸》提到《論語》之前,成了現在通行的《大學》、《中庸》,《論語》、《孟子》順序。 由於朱熹注釋的《四書》既融會了前人的學說,又有他自己的獨特見解,切於世用;又由於以程顥、程頤兄弟和朱熹為代表的「程朱理學」地位的日益上升,所以,朱熹死後,朝廷便將他 所編定注釋的《四書》審定為官書,從此盛行起來,到元代延佑年間(1314——1320)恢復科舉考試,正式把出題范圍限制在朱注《四書》之內,明、清沿襲而衍出「八股文」考試制度,題目也都是在朱注《四書》里。由於這些因素,使《四書》不僅成為 了儒學的重要經典,而且也成了每個讀書人的必讀書,成了直到近代全國統一的標準的小學教科書。所以,有人把《四書》與西 方的《聖經》相比,認為它是東方的「聖經」。事實上,無論就其流傳的廣泛,還是就其對於中國人人格心理鑄造影響的深刻來看,這種比擬都是一點也不為過的。 「五經」指《詩經》《尚書》《周禮》《易經》《春秋》五部。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共收錄周代詩歌305篇。原稱「詩」或「詩三百」,漢代儒生始稱《詩經》。現存的《詩經》是漢朝毛亨所傳下來的,所以又叫「毛詩」。 據說《詩經》中的詩,當時都是能演唱的歌詞。按所配樂曲的性質,可分成風、雅、頌類。「風」包括周南、召南、邶風、庸阝風、衛風、王風、齊風、魏風、唐風、秦風、陳風、檜風、曹風、豳風組成,稱為十五國風,大部分是黃河流域的民歌,小部分是貴族加工的作品,共160篇。「雅」包括小雅和大 雅,共105篇。 「雅」基本上是貴族的作品,只有小雅的一部分來自民間。「頌」包括周頌、魯頌和商頌, 共40篇。頌是宮廷用於祭祀的歌詞。一般來說,來自民間的歌謠,生動活潑,而宮廷貴族的詩作,相形見拙,詩味不多。 《詩經》是中國韻文的源頭,是中國詩史的光輝起點。它形式多樣:史詩、諷刺詩、敘事詩、戀歌、戰歌、頌歌、節令歌以及勞動歌謠樣樣都有。它內容豐富,對周代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如勞動與愛情、戰爭與徭役、壓迫與反抗、風俗與婚姻、祭祖與宴會,甚至天象、 地貌、動物、植物等各個方面都有所反映。可以說,《詩經》是周代社會的一面鏡子。而 《詩經》的語言是研究公元前11世紀到公元前6世紀漢語概貌的最重要的資料。 《尚書》意為「上古之書」,是中國上古歷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跡作品的匯編。春秋戰國時稱《書》,到了漢代,才改稱《尚書》。儒家尊之為經典,故又稱《書經》。 《尚書》據說原有一百篇,秦代焚書後,漢初僅搜集到二十九篇,用當時通行的隸書寫定,稱今文《尚書》。漢武帝時,從孔子故宅中發現用古文字寫的《尚書》,比今文《尚書》多十六篇,稱為古文《尚書》,這十六篇不久亡佚。晉人偽造古文《尚書》二十五篇,又從今文《尚書》中析出數篇,連同原有的今文《尚書》共為五十八篇,也稱古文《尚書》。《十三經註疏》中的《尚書》,就是經過晉人手術的這種古文《尚書》。 《尚書》包括虞、夏、商、周書。《虞書》、《夏書》非虞夏時所作,是後世儒家根據古代傳聞編寫的假託之作。 《商書》是殷王朝史官所記的誓、命、訓、誥,其中《湯誓》按時代說應為最早的作品,但這篇文章語言流暢,可能經過後人的潤色。《盤庚》三篇古奧難讀,較多地保留了原貌。 這是殷王盤庚遷都時對臣民的演講記錄,雖然語辭古奧,但盤庚講話時充沛的感情、尖銳的談鋒,還是可以感受到的,如他說: 非予自荒茲德,惟汝含德,不惕予一人。予若觀火,予亦炪謀,作乃逸。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若農服田力穡,乃亦有秋。(《盤庚》上) 短短的一段話,用了三個比喻,貼切、生動,具有形象性。其中「有條不紊」作為成語,至今仍被沿用。又如盤庚告誡臣下不要煽動民心反對遷都,說那樣便會「若火之燎於原,不可向邇,其猶可撲滅」,弄得不可收拾,比喻也很生動。 《周書》包括周初到春秋前期的文獻。其中《牧誓》是武王伐紂時的誓師之詞,《多士》是周公以王命訓告殷遺民之詞; 《無逸》是周公告誡成王不要貪圖享受之詞。這些作品敘事清晰,而且能表達出人物的情感口吻。寫於春秋前期的《秦誓》,是秦穆公伐晉失敗後的悔過自責之詞,表達了愧悔、沉痛的感情,文章這樣寫道: 古人有言曰:「民訖自若是多盤。」責人斯無難,惟受責俾如流,是惟艱哉!我心之憂,日月逾邁,若弗雲來! 他引用古人的話指出,如果自以為是,必將做出許多邪僻的事,又十分痛心地說明責備別人容易,從諫如流則十分艱難,寫得相當傳神。比起《商書》和周初的文字,要流暢得多,標志著散文在當時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尚書》是我國最古老的文章匯編。其中殷商和周初的部分,所用語言同秦漢時的古漢語已有很大不同,加以年代久遠,傳寫訛誤,十分艱澀難讀。韓愈謂之「周誥殷盤,佶屈聱牙」(《進學解》)。但拋開文字的障礙不談,在情感的表達上,其實是樸素而簡要的。由於發表那些言辭的人,地位都很高,言語之間,具有居高臨下的自信。對於後人來說,古奧是一種特殊的美感,質朴自信,又顯示出征服的力度。所以《尚書》的文章,受到很高的推崇。漢代《尚書大傳》引子夏語,謂之「昭昭如日月之代明,離離若參辰之錯行」,也是有感於此吧。不過,這里也有崇古的心理作怪。 《周禮》亦稱《周官》或《周官經》,它是儒家的經典之一。儒家把《詩》、《書》、《禮》、《易》、《樂》、《春秋》作為六經。孔子收徒講學時,選用了這些典籍作為教材。不過,孔子所講授的禮、樂和舊的富有鬼神迷信色彩的禮、樂已有很大的區別。他認為,《樂》教,可以使人「廣博易良」;《禮》教,可以使人「恭儉莊敬」 (見《禮記·經解》)。孔子還說過:「不學禮,無以立。」(《論語·季氏》)在孔子看來,不學禮,便沒有立足社會的依據。因此,必須「立於禮」(《論語·泰伯》)。禮所包括的范圍很廣,從國家的典章制度,直至個人的行為准則。 現在我們所能見到的禮書,有《周禮》、《儀禮》和《禮記》。《周禮》是講周朝官制的,《儀禮》是講各種典禮節儀的(如冠、婚、喪、祭等具體儀式),《禮記》是孔子學生以及後人傳習《禮經》的記錄,內容有關禮的性質、意義和作用。東漢學者鄭玄分別給《儀禮》、《禮記》作了註解之後,才有了「三禮」這一名稱。「三禮」都與孔子禮的思想有關,但只有《儀禮》(17篇)是由孔子整理編訂的。 《周禮》是搜集周王室官制和戰國時代各國制度,添附儒家政治理想,增減排比而成的匯編。由於我國早在夏、商、周時就進入了奴隸社會,而周為奴隸社會的鼎盛時代,所以《周禮》是中國最早和最完整的官制記錄,也是世界古代一部最完整的官制記錄。全書6篇,即《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各篇分為上下卷,共12卷。這6篇中的《冬官司空》早佚,到漢時補以《考工記》。 《周禮》為何人所作,何時產物?歷來也是有爭論的。古文經學家認為,它是周公旦所作。今文經學家認為,它出於戰國,也有人認為是西漢末劉歆所偽造。近人從周秦銅器銘文所載官制,參證該書中的政治、經濟制度和學術思想,多數人認為是戰國時的作品。也有人認為,《周禮》成於漢初。 《周禮》一書,東漢鄭玄撰有《周禮注》,唐朝賈公彥作《周禮正義》,清代孫詒讓也撰有《周禮正義》,這些注釋對後人研究《周禮》提供了參考資料。 周朝的最高統治者是周天子,他是奴隸主貴族的總代表。 輔助周王的大官,相傳有太師、太傅和太保三公。成王時,周公為師,召公為保。「相王室以尹天下」。周公的兒子伯禽,也當過周王的師保。在令尊、令彝銘文中,周王命他「尹三事四方,受卿事寮」。「三事」是三種官職的總稱,即政務官、事務官和地方官。「四方」是指四方諸侯和方國部落。「卿事寮」是指周朝政府中的大小官僚。 在周王及其師保之下,朝廷中最高的官職是卿士,即太宰、太宗、太史、太祝、太士、太卜,合稱六卿。六卿經常在周王的左右。三左是太史、太祝、太卜;三右是太宰、太宗、太士。他們在朝廷中分立於周王的兩側,協助周王處理政務。 周王朝,「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所以六卿大多和宗教事務有密切的關系。太祝就是最大的祭祀官,周公兒子伯禽也曾任過太祝。太卜是管卜筮的,處於人神之間的媒介地位。 太士也是神職官吏。太史這一職位,就是商代以來的作冊,周初畢公高曾任過太史,稱為「作冊畢公」。太宰可能是朝廷中的政務總管。太宗是管周朝的宗族和譜系,也是重要的職務。 六卿還有許多僚屬,各有專職,所以總稱為卿事寮。除六卿之外,周朝還設有五官:司徒、司馬、司空、司土、司寇。司徒在周朝早期的青銅器銘文中寫作「司土」,是管理土地和農業生產的。司空在銘文中寫作「司工」,是管理百工職事的。 司馬則是管理軍賦的職官。司徒、司馬和司空的職權相當,合稱「三有司」。司土管版籍爵祿,司寇管刑罰,其地位僅次於以上的三有司,也是十分重要的官職。這五司下面也有很多僚屬,如屬於司馬的有師氏、虎臣和專管馬的走馬(趣馬)等等,構成專門的官僚系統和集團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的官吏,如管理山林川澤的,管理市場貨賄的,管理貴族吃、穿、用以及娛樂的,都有「官司之守」,也就是專門的官吏。這些各種各樣的官吏,大都是世襲的,世代享有特殊的、神聖不可侵犯的地位。 周王朝實行分封制度,在周王直接統治區的四面八方,分布著許多封國,所以稱為「四方」,具體地指侯、甸、男等諸侯,這些是周朝的地方政權。有的大國諸侯經周王授予特權,可以調動附近的中小諸侯,從事征伐,捍衛周天子,成為方伯,方伯是一方諸侯之長,不是諸侯的封號。有些諸侯兼作王室大官,因而具有公卿的頭銜,如周公和召公就是這樣。 所謂「公、侯、伯、子、男」的五等爵制,無論是商代或西周,都是不存在的,是後人加工的結果。 周朝的官僚機構和制度,總的說來,它是從商代「內服」和「外服」兩套官職發展而來的,不過周朝的機構更加龐大了,體制也越系統化了。同王朝的官吏是貴族,又是宗親,三位一體,就是這種以血緣為紐帶的宗法制,構成了以周王為首的奴隸主貴族的統治體系。直至封建社會,周朝的官僚機構和制度,還有它的影響作用。《周禮》還包含著古代宗教、經濟政策、哲學與倫理等諸多方面的歷史資料,是一部以儒家思想為主,兼收法家和陰陽五行思想的重要文化典籍。 《易經》在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著作中,被譽為諸經之首,三玄之一。《易經》也叫做《周易》,就是周代之易, 孔子定為五經之一, 計有24070字。分本經和大傳兩部分. 本經包括八卦, 重卦, 卦辭, 為易有主體, 故稱為經;大傳包括上彖, 下彖二, 上象三, 下象四, 上系五, 下系六, 文言七, 說卦八, 序卦九, 雜卦十, 此十者合稱十翼. 十翼為闡明易經而作, 故曰傳. 它是用八卦重疊而成的六十四卦為結構框架,把中華民族在太古時代摸索總結出來的生活經驗和生產經驗,用抽象的符號記錄下來,進一步以陰陽變化之道來分析,說明宇宙間的一切現象,通過卜卦來啟示天道,地道,人道的變化規律。 《春秋》原是先秦時代各國史書的通稱,後來僅有魯國的《春秋》傳世,便成為專稱。這部原來由魯國史官所編《春秋》,相傳經過孔子整理、修訂,賦予特殊的意義,因而也成為儒家重要的經典。 《春秋》是我國編年體史書之祖,它以魯國十二公為序,起自魯隱公元年(前722),迄於魯哀公十四年(前48記載了二百四十二年間的歷史。它是綱目式的記載,文句極簡短,幾乎沒有描寫的成分。但它的語言表達,具有謹嚴精煉的特點,反映了文字技巧的進步。 《春秋》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寓褒貶於記事的「春秋筆法」。相傳孔子按照自己的觀點對一些歷史事件和人物作了評判,並選擇他認為恰當的字眼來暗寓褒貶之意,因此《春秋》被後人看作是一部具有「微言大義」的經典,是定名分、製法度的範本。並且,在史書和文學作品的寫作上,也對後人產生很大影響。史學家從中領悟到修史應該有嚴格而明確的傾向性,文學家往往體會了遣詞造句力求簡潔而義蘊深刻。當然,刻意求深,也難免造成文意晦澀的弊病。
6、關於姓氏「沐」
其一:宋書《風俗通》、《古今姓氏譜》等雲::「……沐水在青州,然忽以水為氏」。 請注意然忽二字。
其二:宋書《通志》卷三十,氏族六,有避仇十二,「端木賜之後,改為木氏,又為沐氏」。 請注意是避仇、先改木氏後改沐氏。漢有沐寵,為東平太守,端木賜之後,避難改為沐氏。
其三:安徽歷陽沐氏宗譜雲,「始於英公」( 沐英)。顯然此譜幾經商賈編撰之手,變得十分離奇,也是歷史的無知。也還有民傳,明太祖命鎮雲南,英曰南方火地,木火相剋。馬娘娘得知,為其添加水旁,始得沐姓。
其四:沐氏乃回族,或者回族也有沐姓。
江寧明朝沐家大墓考古的重大發現,再次將人們的視野聚焦在沐氏家族身上。然而,記者了解到,「沐」姓本為「木」,到了十世祖沐英時,才改成「沐」。這是為什麼呢?
小村沐姓後代300多人
在安徽定遠縣西部丘陵地區,有一座南北走向的村莊,這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義子、明雲南王沐英的出生地——沐家村。據當地民政部門介紹:沐家村南北走向2公里,分前沐、後沐兩村,村裡居住的全是沐姓人家,共300餘口,村民大部分靠種地為生。
據史料記載:元末明初,沐英出生在沐家村,沐英死後,隨著大明江山的衰敗,沐英的許多後人從雲南返回了沐家村,在此繁衍後代,生兒育女,最終形成如今規模的沐家村。
有意思的是,記者在沐家村采訪發現,該村沒有一戶外姓人家居住。沐守奎老人說,清朝時,沐家村曾居住四戶外姓人家,四戶人家搬到沐家村不久便家破人亡,一一衰敗下去。到了清末,沐家村成了真正的清一色沐姓人家。解放後,政府曾安排馬姓人家與高姓人家遷至沐家村,奇怪的是,高姓人家的夫妻很快患上絕症死去,兩個兒子也外出飄泊。搬入的馬姓人家生的全是女兒,馬家老人去世後,馬家四個女兒也全部嫁給了沐家男兒。如今沐家村是真正的沐姓人家村。
提及馬家為何能夠長時間生活在沐家村,沐家老人稱,這可能與大明皇後馬娘娘給沐英改姓有關,算是沐氏對馬氏的一種報答吧!
沐家人不祭皇帝祭皇後
在沐家村,每年清明祭祖時,除了祭拜祖先,沐家人還要祭拜明朝開國皇後馬娘娘,但從不拜朱元璋。沐家老人說,是馬娘娘讓沐家人姓沐的。
據天津大學歷史系教授閆愛民《沐氏授姓考略》一文中稱,沐氏的先人是孔子的弟子端木賜之後,其後人原本復姓端木。後因躲避仇家改單姓「木」,到了沐英時,改木為「沐」。
沐家老人稱,劉伯溫對朱元璋稱,沐英能「長槍刺月」,將來對大明江山肯定不利。為了除掉沐英,朱元璋最終採用了劉伯溫的主意,即將沐英送至雲南。在古人心目中,雲南為「火」地。劉伯溫的意思也就是沐英到了有火的地方,肯定會被燒死,因為他姓木。沐英臨去雲南前,深感大禍臨頭,求見了義母馬娘娘。馬娘娘稱,不去雲南屬於抗旨,肯定要殺頭,還不如趕赴雲南就任。去雲南前可將木姓改為「沐」姓,這樣有了水,火燒木自然不成,沐英性命可救也。
據沐家老人介紹,當時馬娘娘為了營救干兒子沐英,親自在木字前加了三點「水」,沐英重新授姓後,立即趕赴雲南就任,最終為大明江山立下了汗馬功勞。
「我們沐家祭奠馬娘娘時,寫沐姓,三點必須用紅筆寫,這代表沐家人重生的意思」,沐家村族長說。
傳說清朝拒用沐家後代
據了解,自清朝開始,沐英的後代在沐家村一直過著「養牛耕田、養豬過年」的生活。明滅亡後,沐英的後人再也沒有像沐英那樣戎馬戰功、出人頭地。81歲的沐守福老人告訴記者,聽祖先講,到了清朝,清政府深知沐家系大明的功臣,堅決棄用。
另據沐家家譜上記載:「清,沐家秀才趕考一概不予錄用,鼓勵沐家後人從事農業……」這就使沐家後人形成了「讀書無用」的思想。到了民國時,沐家人開始讀書,但真正走出沐家村的幾乎沒有。解放後,特別是改革開放期間,沐家後人開始感受到知識的力量,目前他們正集中一切財力供自己的孩子讀書。近兩年,沐家村先後有數人考取了大學。
2005年6月4日,記者離開沐家村時,沐家村族長特送給了記者一副家譜對聯:「皖北家聲遠黔寧世澤長」。
7、沁水縣的歷史
沁水歷史悠久,下川遺址、八里坪遺址出土的文物表明早在舊時期晚期,人類就在此居住。下川遺址位於於沁水城西70公里的下川鄉,1970年從其挖掘出土的箭鏃、骨針等細石器文物。
沁水古稱端氏。夏為帝都畿內,屬冀州。殷商為郤國,屬畿內地。春秋屬晉,春秋末年趙魏韓三家分晉,徙晉君於端氏。戰國屬韓。西漢為河東郡端氏邑。東漢置端氏侯國,屬司隸校尉部。三國復為端氏縣,隸司州平陽郡。東晉隸建興郡,北魏屬建州,端氏時廢又復置,隸建州安平郡。並在今城西另設東永安,西河、高延三縣,隸屬建州泰寧郡。北齊仍屬建州,西河、高延並入東永安縣,東永安改為永寧縣,和端氏縣同屬建州安平郡。隋開皇三年屬澤州,隋大業三年(607),澤州改稱長平郡,改永寧縣為沁水縣,和端氏同隸長平郡。隋末、唐宋,端氏、沁水隸澤州(或稱高平郡)。金代端氏、沁水屬南澤州、忠昌軍節度。元至元三年(1266),端氏縣並入沁水縣,屬澤州司侯司,隸中書省晉寧路。明代屬澤州直隸州,隸山西布政使司,清代屬澤州府,民國三年改屬冀寧道。
1938年3月3日,沁水縣城第一次淪陷於侵華日軍。 1941年中條戰役後,中共太岳區組建太岳南進支隊挺進中條地區,先後在境內開辟出沁西、士敏、沁南三塊抗日根據地,分別隸屬太岳第四、第二專署。 1943年7月沁水(西)縣撤銷。1944年4月沁水全境解放。1946年5月沁南縣改名為沁水縣。1947年7月士敏、沁水兩縣合並,恢復原沁水縣建 制。1949年4月山西全境解放,沁水縣改屬翼城臨時專署。新中國成立後,沁水縣先後隸屬於晉東南地區。1958年10月,沁水縣並入陽城縣,沁水縣城改為沁水城關鎮。1959年10月與陽城分治,恢復沁水縣建制。1985年5月,晉東南地區撤銷,沁水縣直隸於晉城市。
8、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滅六國統一天下在第二年設立了什麼統治了冬至就是今天的福?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滅六國,統一天下,建立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最高統治者稱皇帝,中央實行三公九卿制度,地方實行郡縣制,郡縣的官吏由中央任命。秦始皇還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為了抵禦匈奴進攻,修長城。秦始皇建立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對後世影響深遠。
9、端氏鎮的來歷
端氏鎮歷史悠久,兩漢時端氏皆為河東郡一縣,唐、五代、宋端氏隸屬澤州,
公元1266元端氏縣並入沁水縣。1941年晉冀魯豫邊區為紀念抗日將領國民黨98軍軍長武士敏,將沁河以東設立為士敏縣,1947年8月23日,沁水
縣、士敏縣合並,稱沁水縣,在歷史上長期置縣期間,端氏村一直是縣政府所在地,1947年8月至今一直隸屬沁水縣管轄。
這里土地肥沃,氣候溫和,水量充足,發展蔬菜、蠶桑、畜牧、林果條件得天
獨厚,主要有紫皮大蒜、花椒等土特產。境內257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下全部是儲量豐富,未被開發利用的煤炭和煤層氣資源。境內有煤層氣氣井1000餘口,
是國家、省、市多條煤層氣集輸管道氣源站。鎮內有賈氏民居、湯王廟、榼山、巍山等旅遊名地,自古有李東星、常倫、賈景德、武士敏、李小四等歷史文化名人。
2005年全鎮實現了「村村通」水泥路目標。 2007年,集鎮及周邊村居民全部用上了清潔衛生的煤層氣。
近 年來,隨著端氏、曲堤煤礦的投產運營、坪上煤礦的開工興建、煤層氣產業的方興未艾、以及未來幾年欣榮合成油等重大項目的開工建設、嘉南鐵路和沁高高速的即將開通。我們端氏鎮即將迎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區位和後發優勢將得到前所未有的體現。
當前,端氏鎮黨委正按照市縣關於沁河流域特色小城鎮建設總體戰略部署,緊
緊圍繞縣委「三轉三化三提高」的總體思路,加快實施「民營立鎮,商貿興鎮,開放活鎮」三大戰略,以新農村建設為主線,不斷壯大產業規模;以改善環境為目
標,著力加強鎮村環境治理;以基礎設施建設為突破,狠抓重點工程建設;以提升集鎮品味為目標積極謀劃小城鎮建設;全鎮社會穩定,經濟迅猛發展,社會全面進
步,端氏鎮黨委正帶領全鎮人民在轉型發展、和諧發展、跨越崛起的道路上奮勇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