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山家鄉風俗
1、浮山剪紙的藝術特點是什麼?
浮山剪紙具有奇妙的創意、優美的圖形的特點,這古老樸素的民間藝術, 不僅多次參加全國美術展覽,獲得大獎。
浮山剪紙的內容十分豐富,代表作品有窗花、喜花、禮花、燈花、 刺綉底樣等十多種,其花樣繁多。浮山剪紙是百姓對當地風俗的表現、宣傳,是人民對自然現象的解釋, 也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願望,還可能是為了求個吉利,美化生活。
(1)浮山家鄉風俗擴展資料:
注意事項:
為表現個人想法,創作者可以打破自然的客觀法則和空間的限制,將不同時空和不同空間的物體放在同一個平面上。這種藉助靜態的平面化能表現三維、四維甚至多維的空間,並通過動態的思維,連續的描繪心中的世界。
民間剪紙就是利用紙的局限大做文章,在局限里自由馳騁,變不可能為可能,把三維世界簡化成二維空間。無限遠的空間,無限復雜的形體都被放置在一個平面上,扁平的輪廓成了剪紙的造型基礎。因此民間剪紙的獨特表現力就是在徹底的二維空間觀念基礎上實現的。
2、浮山剪紙的藝術特點?
浮山剪紙的內容十分豐富,它包括人物、花草等,有的粗擴豪放,有的纖細秀麗。 浮山剪紙獨特的裝飾風格,純朴的藝術氣質,反映了太岳山區人民的審美情趣。 不少朋友想了解浮山剪紙, 下面介紹浮山剪紙的基本特點。
1、浮山剪紙是山西浮山的民間藝術形式,浮山有剪紙之鄉的美稱, 浮山剪紙歷史悠久,遍布全縣各地,並流行於晉南一帶。
2、浮山剪紙的內容十分豐富,代表作品有:「窗花、喜花、禮花、燈花、 刺綉底樣」等十多種,其花樣繁多。
3、十二個月「橋花」串連起來,用於兒童生日慶賀,頗有地方特色,也有用於喪葬、祭祀及祈禱之類的剪紙,如「橋馬人物、斗旗」等。
4、浮山剪紙具有奇妙的創意、優美的圖形的特點,這古老樸素的民間藝術, 不僅多次參加全國美術展覽,獲得大獎。
5、浮山剪紙是百姓對當地風俗的表現、宣傳,是人民對自然現象的解釋, 也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願望,還可能是為了求個吉利,美化生活。
3、我的家鄉浮山作文400
我家就住在浮山附近,所以每過一季(冬天除外),爸爸都要帶我去浮山遊玩一次。
春天的浮山是可愛的。山上開滿了小花:白的、藍的、紫的、黃的,粉色的杜鵑花隨處可見。腳下是青青的草兒,踩上去非常舒服,更別說躺著嘍!悅耳的音樂叮叮咚咚,那是泉水奏出的樂曲,我們在這樂曲聲中走進了竹林。可愛的竹筍兒悄悄探出了頭,卻還不肯大膽的冒出來,難道穿著一件件厚厚的棉衣還怕冷嗎?它的長輩們仍然和去年一樣蒼翠欲滴,寒冷的冬天並沒有使它們的變枯變黃。蘑菇們的顏色就更鮮艷了,有些我見都沒見過,也叫不出名兒來。
夏天的浮山是涼爽的。從山下望去,它好像是個綠色的巨人,所有的地方都是綠色的,彷彿是誰用綠色顏料塗過似的。泉水特別涼,都讓我懷疑是剛從冷藏櫃里拿出來的了。樹上的葉子十分茂盛,站在下面一點也不覺得熱了,比我在家開空調還要舒服呢!
秋天的浮山是富饒的。山上一片金黃,金色的野菊花帶來陣陣芳香;黃色的小草軟綿綿的;褐色的栗子掛滿枝頭;還有那甜絲絲、紅彤彤的野山柿……
多麼美麗的浮山,多麼美麗的大自然啊!我愛浮山,更愛大自然!
4、山西過端午節的習俗資料 200字
一、插艾蒿、編艾人、艾虎
在宅院中還有「端午到、插艾蒿」的習俗。艾蒿昧辣,是一種芳香化濁葯物,具有殺蟲和防治植物病害的功效。蚊子、蒼蠅往往避其味而遠逃。端午節,家家戶戶要在門上插一束艾蒿以辟邪。晉北習慣將艾蒿編成人形,懸於門楣,稱為艾人。晉南習慣將艾蒿編成虎形,懸於門首,稱為艾虎。
二、解州男女戴艾葉
解州端午,男女戴艾葉,稱為「去疾」,幼童則系百索於脖子上,據說這是「為屈原縛蛟龍」。隰州端午,各村祭龍王,並在田間掛紙。懷仁縣端午又名「朱門」。定襄縣端午,學生需致贈節禮給教師。潞安府以麥面蒸團,稱為「白團」,與粽子一起拿來互相饋贈。
三、貼門虎
曲沃等地是用紙剪成老虎、粘艾葉,貼在門上,稱為貼門虎。浮山等地是採制艾蒿懸掛門楣。一些靠河水草盛的地方,習慣在門上插菖蒲。還有的地方是門上貼鍾馗面像驅邪。晉南一些地方,端午節要用五色線將傢具、門環等物纏繞。
四、飲雄黃酒
其來歷與吃粽子有相似之處,主要用於防病和祛毒。中葯典籍記載,「五月五日飲菖蒲、雄黃酒,可除百疾而禁百蟲」。雄黃是一種中葯材,具有解毒、殺菌、辟邪之功效。
傳說屈原投江之後,屈原家鄉的人們為了不讓蛟龍吃掉屈原的遺體,紛紛把粽子、鹹蛋拋入江中。一位老醫生拿來一壇雄黃酒倒入江中,說是可以葯暈魚龍,保護屈原。一會兒,水面果真浮起一條蛟龍。
於是,人們把這條蛟龍扯上岸,抽其筋,剝其皮,之後又把龍筋纏在孩子們的手腕和脖子上,再用雄黃酒抹七竅,以為這樣便可以使孩子們免受蟲蛇傷害。 據說這就是端午節飲雄黃酒的來歷。至今,我國不少地方都有喝雄黃酒的習慣。
5、急急急...有誰知道山西永濟的出生禮、婚嫁禮、喪葬禮的風俗?
古代風俗百圖
http://tieba.baidu.com/f?kz=457902430
背冰亮膘是流傳在山西南部永濟縣境內的一種奇特的民間風俗活動,當地人給它起的名字就是「背冰亮膘」。
「背冰亮膘」是由一百零八個小夥子組成八卦陣的隊形,踏著鼓點,不斷地變換隊形並進行表演。這些小夥子,身著短褲,頭裹紅色綢巾,手敲銅鑼,光著脊樑背著從黃河裡撈起的大冰塊。小夥子們胸部、胳臂、腿上的肌肉都裸露著,豐滿的肌肉,健壯的體魄造成了一種特有的、罕見的健美氣氛。
「背冰亮膘」的傳統民間文藝活動在山西南部的永濟縣由來已久。這種活動,原本是一種祭祀活動,一八五三年五月,太平天國將領林鳳樣、李開芳率部兩萬餘人從揚州出發北伐,一路上突破清軍的堵截,經過安徽、河南等省來到山西的南部。一天,北伐的太平軍遇到險情,前有清軍的火龍陣阻擋,後有追兵逼近,在這種危急的情況下,永濟縣首陽長旺村的村民相福祿自告奮勇,率領二百名精兵,化裝成綿羊,將冰塊投入火陣,為北伐的太平軍打開了通路。為了紀念,長旺村每年正月十五前後舉辦「背冰亮膘」活動。而且,這種「背冰亮膘」活動都要沿著黃河邊行進。一邊是洶涌澎湃的黃河,河床中滾動著冰凌,岸邊是踏著鼓點、光著膀子的「背冰亮膘」隊伍,真可謂是有趣之極,令人咋舌。這種風俗代代相傳,一直至今。如今,已成為這里的傳統民間活動。而且,這種活動已經注入了現代體育鍛煉的色彩。
據說,凡是參加「背冰亮膘」活動的人,一年四季都不會生病。可以想像得出,冰凍的冰塊放在人的背上,而且又在每年正月十五這尚未解凍的黃河岸邊,可見這些小夥子們的體魄是何等健壯。
「背冰亮膘」,是對當地年青人體質、力量、抵抗寒冷能力的嚴峻考驗。如今,「背冰亮膘」活動仍在晉南地區的永濟縣境內流傳著,每逢正月十五,這種活動就加入了「鬧紅火」的行列中。http://ke.baidu.com/view/928580.htm
山西婚禮習俗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自古以來,山西的婚姻禮儀要合八字,求婚、定婚、成親,儀式繁多,其中不乏有濃郁地方色彩的禮俗。 結婚要選定良辰吉日,男女雙方親家各自設筵席招待親朋好友.其中有幾個有趣的習俗:
鴛鴦餃:
婚禮當天,出嫁的女兒要在家吃一餐餃子.這餃子的形狀很特別,餃子的兩頭再對折,形狀像一個元寶.我們當地俗稱"鴛鴦餃",餃子必須要由兒女雙全的親戚鄰居來包,取意吉祥.而女兒吃餃子的數量,必須大於自己的年齡數.
上頭與開臉:
出嫁前夕,女家還要給女兒「上頭」和「開臉」。「上頭」,即改變頭發式樣,把辮子盤成發髻。「開臉」又叫「開面」,其實是新娘進行美容修面,並以此表示少女時代的結束。一般是請一個「全福人」,即公婆、父母和丈夫俱在,兒女雙全的年長婦女,由她用細絲線絞去姑娘臉上的汗毛,並修細眉毛,剪齊鬢角。「上頭」,「開臉」之後,女方要宴請本族尊長和鄰里鄉親,同時款待即將出嫁的女兒。民間認為,女兒一上頭,就是人家的人了,娘家須以客相待,所以筵席非常豐盛,女兒也被安頓在筵席的首位。尊長、鄰里除對待嫁的姑娘表示祝賀外,還要囑咐她一些尊敬公婆、侍候丈夫以及處理好妯娌、姑嫂關系的道理。
洗腳不帶土:
女兒吃完餃子後,要由女方的姐姐或長輩洗腳,並坐在閨床上母親縫制的新褥子上,不再下床,直至新郎來迎娶女兒出嫁離家時,山西各地都有不帶娘家土的習俗。民間認為「土能生萬物,地可產黃金」,怕帶走了土會帶走娘家種莊稼的好運氣。這自然是農業社會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女兒出嫁時,要在炕上換上新鞋,然後由哥哥或舅舅背上或抱上轎;或者坐在椅子上,由人抬上轎.不管怎樣出門,反正是腳不沾地。
哭婚:
女兒在出嫁前,山西各地大多有「哭嫁」的習俗,人稱「媳婦哭,娘家富」。據民俗學專家研究,這一習俗的起源與遠古時代的「搶婚」有關,後來女子被掠奪時的哭訴才逐漸演化為婚俗中的「哭嫁」。這不是樂極而悲,往往有其真實的內容。一般是感嘆無憂無慮少女生活的結束,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眷念兄嫂弟妹及與女友的友好相處之情,同時對為人妻、媳的人生轉折甚感惶惑不安。如果對婚事不太滿意,感到委屈,更要借機發揮,大哭而特哭一場。新娘的母親、女友與家族中的女眷,一般都要陪哭。
藏鞋:
迎娶的隊伍到來後,女方的家門往往由新娘的妹妹或女友們緊閉、關鎖。一方面顯示女方家族的尊嚴,另一方面是故意捉弄迎親者。迎親者怕誤了時辰,只有付「開門錢」了事。呂梁柳林一帶,迎娶隊伍到女家門口時,要把一隻羊趕在前頭進門,俗稱「撞門」。在浮山,有一種叫做藏鞋的習俗.在新郎來迎娶之前,女眷要將新鞋藏在隱秘的地方,以拖延新娘出門的時間,表現對新娘出嫁的不舍.新郎要在閨房中尋找鞋子,一般都找不到,所以只有付"紅包"給女眷嘍.
跨門檻與踩火盆:
這個習俗很多地方都有,不多說了!
"棗生貴子":
在新娘跨進新郎家門時,親戚朋友要將紅棗,花生,大豆.麥粒,紅豆等撒向新娘.取意"五穀豐登,紅紅火火,早生貴子".紅棗代表"早",花生就代表"生"啦.新房的枕頭中一般也藏有這些東西,並且還會有面蛇娃,面兔娃.據說面兔娃代表女孩,面蛇娃代表男孩. 在我家鄉晉南浮山一帶,求子迫切的人家,講究在別人結婚時,索要和偷取新房枕頭中象徵男孩、女孩的面蛇娃、面兔娃.
抹黑與抹紅
在運城地區的運城市、永濟縣、芮城縣等地,流行著一種奇特的風俗,那就是兒子結婚時,要給父母抹紅和抹黑。 在兒子生下小孩以後,也要給小孩的爺爺、奶奶抹紅或者抹黑。這種抹紅或者抹黑,帶有一種喜慶色彩。
一般抹紅或抹黑時,都由同輩人去完成,而不是由下輩、晚輩去給抹。同輩人抹時,男子給男子的同輩抹,女子給女子的同輩抹。
這種紅的或者是黑的顏色,一般都比較隨意。比如黑色,常常是用手在黑煙熏成的黑鍋底上抹一把,為了避免被抹者馬上洗掉,還常常要在手上沾些油,在黑鍋底抹一把,再給同輩的臉上抹上去。
這種抹,常常是對方不太防備的時候進行的。比方說,張大爺的兒子結婚,李大叔前來賀喜,李大叔對張大爺說:「大哥,添喜了,你們家添人進口,喜事喜事。」就在說話中間,李大叔已經伸出帶著黑的摻了油污的手,給張大爺抹了上去,趁張大爺不防備時已經完成了任務。
在我們這里,不僅要給男方父母抹黑抹紅,並且要讓父親裝扮成女人的模樣,而母親裝扮成男人的模樣.這種化妝也頗為有趣簡單.母親系個白頭巾,就很像個男人了,父親則帶上紅紗巾,描了眉,塗紅了嘴,把紅辣椒串成串,戴在耳朵脖子上,就是耳環和項鏈了.
無論是抹紅和抹黑,都有著開玩笑、添彩、增加喜慶的意味。這種民情風俗,也具有明顯的地方特色。
http://bbs.ajhj.com.cn/viewthread.php?tid=109154
明熹宗冊封「龍鳳面」http://book.sina.com.cn/longbook/else/1100671693_dijiangandmeishi/85.shtml
每年農歷的九月初九,是我國的重陽節。
我國古代以「六」為陰數,「九」為陽數,九月初正好是兩個陽數相重,所以人們把它叫做「重陽」,做「重九」。據三國時的曹丕在《九日與鍾徭書》中載: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出題日月並應,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重陽節的起源,可以上朔至漢初。漢高祖劉邦的愛妃戚夫人被呂後慘害後,戚夫人身邊—位姓賈的宮女也被逐出宮,嫁與貧民為妻。她對鄉里人說,在皇宮中,每年九月初九,都要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百姓們聽了紛紛仿效起來,自此,重陽節成為習俗,每年到了重陽節,都要開展幾項活動。
重陽節插茱萸。古人以為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災消難。唐代王維在《九月九日憶東山兄弟》一首七絕中雲: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這是詩人於少年重陽登高時,懷念故鄉蒲(今山西永濟縣)地的親人而作的名詩,記載了古代重陽節登高、插茱萸的風俗。朱放在《九日與楊凝崔叔登江山上有故不往》一詩中也有:「那得更將頭上發,學他年少插茱萸。」的詩句。至於儲光羲在《登戲馬台作》一詩中所雲:「天開神武樹元勛。九日茱萸饗六軍。」寫南朝宋武帝劉裕在重陽節宴群僚於戲馬台,把茱萸當作犒賞。
重陽吃「重陽糕」。重陽糕就是用粉面蒸糕,輔料有棗、粟或肉。講究的重陽糕要做成九層高,象座小寶塔,上面還做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的意思。
http://www.chaofeng.org/article/detail.asp?id=6026
山西永濟http://hi.baidu.com/%D3%C0%BC%C3guotian/blog/item/89527d1fa6f6a109314e1523.html
永濟旅遊網http://yongji-tour.net/
6、過年都有哪些習俗?
除夕
除夕是指每年農歷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它與春節(正月初一)首尾相連."除夕"中的"
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部新,有舊歲至此而
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歷全年最後的一個晚上.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著除舊部新,消
災祈福為中心.
周、秦時期每年將盡的時候,皇宮里要舉行"大儺"的儀式,擊鼓驅逐疫癘之鬼,稱為"逐除
",後又稱除夕的前一天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為大除,即大年夜.
貼門神
我國各地過年都有貼門神的風俗.最初的門神是刻桃木為人形,掛在人的旁邊,後來是畫
成門神人像張貼於門.傳說中的神荼、郁壘兄弟二人專門管鬼,有他們守住門戶,大小惡鬼不
敢入門為害.唐代以後,又有畫猛將秦瓊、尉遲敬德二人像為門神的,還有畫關羽、張飛像為
門神的.門神像左右戶各一張,後代常把一對門神畫成一文一武.門神分三類:第一類是"大門
門神",多貼在車門或整間大門上,高約四五尺,寬約二三尺.第二類是"街門門神",多貼小街門
上,高約二尺,寬約一尺.這兩種門神都是一黑臉一白臉兩位尊神.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獰惡,
各手執槊鉞.第三類是"屋門門神",較街門門神稍小有限,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
像的.屋門最多是貼"麒麟送子"像,兩個傅粉塗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這種門神,本應
貼在新結婚的屋門上,以取吉利,後來也就作普通街門的新年點綴品了.
貼春聯
春聯亦名"門對"、"春帖",是對聯的一種,因在春節時張貼,故名.春聯的一個源頭是桃符
.最初人們以桃木刻人形掛在門旁以避邪,後來畫門神像於桃木上,再簡化為在桃木板上題寫
門神名字.春聯的另一來源是春貼.古人在立春日多貼"宜春"二字,後漸發展為春聯.春聯真正
普及始於明代,與朱元璋的提倡有關.據清人陳尚古的《簪雲樓雜說》中記載,有一年朱元璋
准備過年時,下令每家門上都要貼一幅春聯,以示慶賀.原來春聯題寫在桃木板上,後來改寫在
紙上.桃木的顏色是紅的,紅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聯大都用紅紙書寫.但廟宇用黃紙,
守制(服孝未滿)用白、綠、黃三色,第一年用白紙,第二年綠紙,第三年黃紙,第四年喪服滿
才恢復用紅紙.因滿族尚白,清宮廷春聯用白紙,藍邊包於外,紅條鑲於內.
貼福字、貼窗花、貼年畫、貼掛千
這些都具有祈福、裝點居所的民俗功能.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他反映了人
民大眾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人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春聯由
神荼、郁壘的名字而向文字發展,而年畫依然沿著繪畫方向發展.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
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而漸漸把財神請到家裡,進而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
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畫、以
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節貼春聯,年畫也受其影響隨之而盛行
開來,全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我國年畫
的三大流派.民國初年,上海鄭曼陀將月歷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這是年畫的一種新形式.這種
合二而一的年畫,以後發展成掛歷.掛千,就是用吉祥語鐫於紅紙之上,長尺有咫,粘之門前,與
桃符相輝映.其上有八仙人物的,為佛前所掛.掛千民戶多用它,世家大族用它的較少.其黃紙
長三寸,紅紙長寸余,是"小掛千",為市肆所用.最早的掛千當是以制錢(銅錢)串掛的,與壓
歲錢一樣,有壓勝的作用.
置天地桌
這是一個臨時性的供桌,是除夕專設之桌.一般無大佛堂之家特別重視天地桌,因為平時
對佛供獻較少,到年終歲盡時對神佛大酬勞一次,此外,這桌主要是為接神使用.天地桌的內容
與常年佛堂有所不同,除共有的掛錢、香燭、五供、大供之外,其受祀的偶像也大都是臨時性
的,如:"百分",它是一本木刻版的神像畫冊;"天地三界十八佛諸神",是一張用大幅黃毛邊紙
木刻水彩印的全神碼;福祿壽三星畫像等.以上諸像有的接神後即焚化,如"百分".有的則須到
破五、甚至到燈節才焚燒.擺天地桌的位置也不統一,如堂屋地方寬大,可置於屋中,如屋內無
地,就置於院中.傳說此夜為天上諸神下界之時,所以民間有此接神習俗.
守歲
我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俗名"熬年".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
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
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
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放爆竹
當午夜交正子時,新年鍾聲敲響,整個中華大地上空,爆竹聲震響天宇.在這"歲之元、月
之元、時之元"的"三元"時刻,有的地方還在庭院里壘"旺火",以示旺氣通天,興隆繁盛.在熊
熊燃燒的旺火周圍,孩子們放爆竹,歡樂地活蹦亂跳,這時,屋內是通明的燈火,庭前是燦爛的
火花,屋外是震天的響聲,把除夕的熱鬧氣氛推向了最高潮.歷代的詩人墨客總是以最美好的
詩句,贊頌新年的來臨.王安石的《元日》詩: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人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描繪了我國人民歡度春節盛大的喜慶情景.爆竹聲響是辭舊迎新的標志、喜慶心情的流
露.經商人家.放爆竹還有另一番意義:他們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為了新的一年大發大利.
不過,據舊習認為,敬財神要爭先,放爆竹要殿後.傳說,要想發大財者,炮仗要響到最後才算心
誠.
吃年夜飯
孩子們在玩耍放爆竹的時候,也正是主婦們在廚房裡最忙碌的時刻,年菜都在前幾天做好
了,而年夜飯總要在年三十當天掌廚做出來.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餃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來.
這時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著剁肉、切菜.此時,家家戶戶傳出的砧板聲,大街小巷傳出
的爆竹聲,小店鋪子傳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盤聲和抑揚頓挫的報帳聲,再夾雜著處處的說笑聲
,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織成除夕歡快的樂章.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
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餚盛饌,也是享受
那份快樂的氣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熱炒、點心,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
火鍋沸煮,熱氣騰騰,溫馨撩人,說明紅紅火火;"魚"和"余"諧音,是象徵"吉慶有餘",也喻示"
年年有餘".還有蘿卜俗稱菜頭,祝願有好彩頭;龍蝦、爆魚等煎炸食物,預祝家運興旺如"烈
火烹油".最後多為一道甜食,祝福往後的日子甜甜蜜蜜,這天,即使不會喝酒的,也多少喝一點
.
年夜飯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餃子、餛飩、長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講究.北方人
過年習慣吃餃子,是取新舊交替"更歲交子"的意思.又因為白面餃子形狀像銀元寶,一盆盆端
上桌象徵著"新年大發財,元寶滾進來"之意.有的包餃子時,還把幾枚沸水消毒後的硬幣包進
去,說是誰先吃著了,就能多掙錢.吃餃子的習俗,是從漢朝傳下來的.相傳,醫聖張仲景在寒冬
臘月,看到窮人的耳朵被凍爛了,便製作了一種"祛寒嬌耳湯"給窮人治凍傷.他用羊肉、辣椒
和一些祛寒溫熱的葯材,用麵皮包成耳朵樣子的"嬌耳",下鍋煮熟,分給窮人吃,人們吃後,覺
得渾身變暖,兩耳發熱.以後,人們仿效著做,一直流傳到今天.新年吃餛飩,是取其開初之意.
傳說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狀態,盤古開天闢地,才有了宇宙四方,長面,也叫長壽面.新年吃面,
是預祝壽長百年.
給壓歲錢
壓歲錢是由長輩發給晚輩的,有的家裡是吃完年夜飯後,人人坐在桌旁不許走,等大家都
吃完了,由長輩發給晚輩,並勉勵兒孫在在新的一年裡學習長進,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
夜晚待子女睡熟後,放在他們的枕頭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們齊集正廳,高呼爺爺奶奶、爸
爸媽媽新年快樂,列隊跪拜;而後伸手要紅包.甚而追討到爺爺媽媽的卧房,一齊跑到床沿,大
嚷特嚷:"壓歲錢,壓歲錢!"老人家還嫌不夠熱鬧,故作小氣,由討價還價到圍攻摸索,最後把
老祖宗的紅包挖掘出來,大家搶掠一空,才呼嘯而散.老人家逢此情景卻樂不可支,認為這是新
年事事順利的好兆頭.過年給壓歲錢,體現出長輩對晚輩的關愛,和晚輩對長輩的尊敬,是一項
整合家庭倫理關系的民俗活動.
有童謠雲:
三星在南,家家拜年;
小輩兒的磕頭,老輩兒的給錢.
要錢沒有,扭臉兒就走.
接神
接神是為新舊年分野,但接神時間亦不太統一.有的子時一到就開始舉行儀式,有的到"子
正"之時,即午夜零點開始接神,有的則在"子正"之後方接.祭灶後,諸神都回天宮,不理人間俗
事,到除夕子時後,即新一年來臨時,又降臨人間理事.接神的儀式在天地桌前舉行,由全家中
的最長者主持.因為諸神所居的天界方位不同,下界時來的方向自然也不同,至於接何神,神從
何方來,要預先查好"憲書",然後帶領全家舉香在院中按方位接神.如辛未年的"憲書"上指示:
"財神正東、福神正南、貴神東北、喜神西南、太歲神西南等".按方位叩首禮畢後,肅立待香
盡,再叩首,最後將香根、神像、元寶錠等取下,放入早已在院中備好的錢糧盆內焚燒.焚燒時
同燃松枝、芝麻秸等.接神時鞭炮齊鳴,氣氛極濃烈.
踩祟
接神後,將芝麻秸從街門內鋪到屋門,人在上面行走,噼叭作聲,稱為"踩歲",亦叫"踩祟".
由於"碎"與"祟"同音,取新春開始驅除邪祟的意思.
祭祖
古時,這種禮俗很盛.因各地禮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異,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
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將祖先牌位依次擺在正廳,陳列供品,然後祭拜者按長幼的順序上香
跪拜.漢人祭祖,多半做魚肉碗菜,盛以高碗,頗有鍾鳴鼎食之意.南方人流寓北京的,祭祖尤為
隆重,大半是八碗大菜,中設火鍋,按靈位設杯箸,在除夕、元旦、元夜,都將火鍋扇開,隨時換
菜.旗族人祭祖,滿蒙不同,蒙古旗人供以黃油炒黃米面,撤供時炸以香油,蘸以白糖,另有風味
.滿洲旗人祭祖,供核桃酥、芙蓉糕、蘋果、素蠟檀香,靜肅異常.除夕夜和元旦供素煮餑餑,
上元夜供元宵,每日早晚焚香叩頭,獻供新茶.祭祖形式雖各不同,大半都是除夕夜懸影,上元
夜撤供,親朋之至近的,拜年時也必須叩謁祖先堂,不獨慎終追遠至意不泯,因其人敬其祖的美
德,也藉此保存了.
送財神
舊時,從春節子夜開財門起,就有送財神的,手拿著一張紙印的財神在門外嚷著:"送財神
爺的來啦!"這時屋裡的主人,為了表示歡迎財神,便拿賞錢給來人,送財神的口中,當然總免
不了要說些吉利話.例如:"金銀財寶滾進來"啦!"左邊有對金獅子,右邊有對金鳳凰"啦!等
等之類的口彩.另外還有一種就是裝扮成財神爺的模樣,身穿紅袍,頭戴紗帽,嘴上掛著假鬍子
,身上背著一個收錢的黃布袋,後面跟著幾個敲鑼打鼓的,挨家挨戶地去散發財神爺像,以便討
賞錢.每到人家門口,就唱起:"左廂堆滿金銀庫,右邊財寶滿屋堆."一大堆討吉利的話,不絕於
口,直到主人歡喜地接過那張紅紙財神爺像,給他們些錢,扮財神的這些人,連聲道謝之後,就
起勁地敲打一陣,在咚咚鏘鏘的鑼鼓聲中,轉到別家去了.
飲屠蘇酒
屠蘇酒是一種葯酒.在古代習俗中,元日全家飲屠蘇酒,以祛不正之氣.製作屠蘇酒的方法
是:用大黃一錢,桔梗,川椒各一錢五分,桂心一錢八分,茱萸一錢二分,防風一兩,以絳囊盛之
懸於井中,至元日寅時取起,以酒煎四五沸.古時飲屠蘇酒,方法很別致.一般人飲酒,總是從年
長者飲起;但是飲屠蘇酒卻正好相反,是從最年少的飲起.大概年少者一天天長大,先飲酒以
示祝賀,而年長者過一年少一年,後飲以示挽留.宋朝文學家蘇轍的《除日》詩道:"年年最後
飲屠蘇,不覺年來七十餘."說的就是這種風俗.這種別開生面的飲酒次序,在古代每每令人產
生種種感慨,所以給人留有深刻的印象.
隔年飯
在北方,有的人家還要供一盆飯,年前燒好,要供過年,叫作"隔年飯",是年年有剩飯,一年
到頭吃不完,今年還吃昔年糧的意思.這盆隔年飯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來煮,北京俗話叫"
二米子飯",是為了有黃有白,這叫作"有金有銀,金銀滿盆"的"金銀飯".不少地方在守歲時所
備的糕點瓜果,
都是想討個吉利的口彩:吃棗(春來早),吃柿餅(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長生果(
長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除夕之夜,一家老小,邊吃邊樂,談笑暢敘.
春節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
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在春節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很多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
。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
色。
農歷正月初一,古代有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三元、三朝、三正、正旦、正朔等30多種名稱.辛亥革命後
,改行公歷,這天被定為春節,以區別公歷新年的元旦,但一般人們仍習慣把它看作年節,俗稱"過年"、"過大年"、"舊歷年
"、"陰歷年".年節早見於《尚書·舜典》,到漢代民間習俗就已相當繁多,至今仍是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公職人員放假3
天,民間歡慶持續半月.
舊俗春節從初一零點開始,山東各地一般由家長首先起來"發紙",開門前先放一掛火鞭,然後才能說話.男人在家長的
帶領下祭拜天地神靈.春節的第一頓飯都是吃餃子.煮餃子時,要鳴放鞭炮.為驅邪惡、求吉利,有的地區燒火煮餃子要用
芝麻秸,意味著新一年象芝麻開花節節高,日子越過越好.餃子要煮得多,必須有餘,飯後鍋內要放上饅頭,意在有餘頭.水
餃煮好後,先盛一碗敬天地,再盛一碗敬灶君.就餐時,除每人一碗外,還要多盛一到二碗,意在希望人丁興旺.吃餃子充滿
了節日的歡樂氣氛.春節的餃子里多包有錢、棗、栗子等,吃到紅棗,意味著新一年能起早幹活,勤勞致富;吃到栗子,意
味著新的一年能出大力,流大汗;吃到花生米,就能長命百歲;吃到錢,就能發財.不管誰吃到其中的哪一種,大家都衷心
地祝賀.如果小孩吃到了錢,家長更十分高興,認為孩子有出息,除了鼓勵以外,還要賞錢,以示祝賀.許多地方初一吃素餡
餃子,取"素靜一年"之意.臨清地方初一早飯吃各種饃饃、棗糕、粘窩窩等,又佐以各種丸子、粉條、白菜熬成的"全菜",
名為"吃全年的飯菜".
春節拜年的習俗由來已久,至今不衰.首先進行家拜,一家人中,晚輩給長輩拜年,平輩之間互相拜年;爾後進行近拜,
就是給沒出五服的長輩拜年;最後是遠拜,給出了五服的長輩和親朋好友拜年.舊時拜年要磕頭,現在一般只是問好.商人
拜年,除了問好外,還要互道恭喜發財.晚輩向長輩拜年時,長輩要給壓歲錢.臨清初一拜年,男子與已婚婦女參加,男女分
開,拜過自家長輩,再拜族內各長輩,此謂"合族拜年",之後,由族長率領到各廟宇、異姓祠堂內敬拜神位,此謂"拜庄鄉年"
,最後,村長指揮全村人於村中十字路口互拜,以解往年糾紛怨氣,此則謂"拜團結年".鄆城等地有"春節五更乞長"的習俗.
兒童起床後一聲不響,先去緊緊抱住椿樹,同時唱"椿樹椿樹王,你長粗來我長長,你長粗了做材料,俺長長了穿衣裳".鄒城
則有搗鼠洞的特殊習俗,初一早晨,用麵杖搗鼠洞,邊搗邊說"戳打戳,戳打戳,十個老鼠九個瞎,還有一個不瞎的,也要叫我
戳煞它",意在保證糧食安全.
初一忌諱很多,各地大同小異.莒南忌推磨(年前封磨,直到初五才准用磨),忌挑水,忌掃地,忌打人罵人.臨沂則忌動
針錢,忌包餃子,忌吃葷,忌搗蒜.沂源初一晚上忌點燈,據說點了燈,老鼠就會泛濫成災.膠東各地最忌初一打破東西,萬一
打破東西,要手持碎片,不回頭,不說話,直走到井邊,將碎片拋擲井中,否則"主凶".也有的地方在打破器物之後,念吉語"
歲歲(碎碎)平安"來破解.初一煮餃子,破了不可說"破了",要改說"掙(賺)了".商店過年吃餃子同時吃蒜時,因"蒜"與"散"
音同,改稱蒜為"義和菜".
春節期間開展娛樂活動,在山東民間極為普遍.秧歌、龍燈、獅子舞、跑旱船、武術表演、球賽等形式多樣.正月初
二至十六日,曲阜城內有鼓樓門會,並開放孔廟.會上,有花鼓、瞎腔等地方戲表演,有曲藝表演,有賣玩具、賣花炮、賣花
、賣油炸糕等諸種攤販.此會以十四日為最盛,鄉下有不少人進城趕會,俗稱"趕逛會".孔府的小姐、太太為觀賞會中熱鬧
場面,在孔府大門裡面牆邊築台搭棚,懸燈結綵,在檯子臨街一面掛起竹簾,隔簾觀光
7、青島過年的 習俗有哪些
青島過年從小年開始到送年,經過小年、忙年、辦年貨、年除日、大年、接年、守年、迎年、拜年、送年。它串起春節一個個符號,串起青島一段歷史,串起青島民間傳統文化習俗。 小年 青島農村也叫「辭灶」,是臘月二十三。該節舊俗是送「灶君」上天,傍晚在鍋灶上方貼「灶馬」,以代「灶王」。晚飯時供奉「糖瓜」,據說能粘住灶王爺的嘴,使「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青島過小年,包餃子、放鞭炮、燒紙之俗尚存。 忙年 一進臘月門到小年前後,多在忙年,主要分為收拾衛生、洗漿晾曬、購置新衣、置辦年貨、單位分年貨。 掃牆灰、擦玻璃、刷房子、煎魚、炸麻花、蒸棗餑、灌肉腸、炒花生瓜子、洗澡理發、窗戶用粉紅色紙糊上,家家忙年。島城「每逢年,必灌腸」習俗尤在。 早期年貨,青島以前過年憑票供應年貨,每家每戶,半個豬頭、五瓶啤酒、五盒前門(香煙)。孩子們最喜歡的年貨即 20世紀 70年代前後青島最流行的幾種老式煙花爆竹:滴答紙、二踢腳、刺花子、剛鞭。20世紀 90年代更加講究煙花爆竹的色彩性、玩具性、美觀造型性、多功能性,出現大批新品種,像魔術彈、躥天猴、坦克車……近年,街頭出現大型禮炮焰火。 分發年貨,單位分發給職工成箱的新鮮蔬菜和彩盒包裝的熟肉等食品。青島老字型大小「萬香齋」的五香扒雞、醬豬頭肉、五香包肚、熏魚,馳名島城,曾為青島百姓必備的年貨。 自選年貨,有的人願到超市、農貿市場、水產品市場、李村大集選購一些年貨。 年除日 即大年除夕年三十。青島農村有的上午糊對聯、貼窗花、掛燈籠、炕上貼年畫,在正屋掛宗譜,擺好供品,炒花生、煎魚、煮肉。青島市區和農村,下午做餃子餡、包餃子,餃子裡麵包上硬幣或紅棗。 接年 青島農村除夕晚 6時,人們習慣帶著燈籠、香、燒紙到祖墳焚燒,寓意請先輩故人回家過年,叫「接年」。除夕之夜,青島市區不少人家在十字路口畫個圓圈燒紙,是市內祭祖緬懷老人的傳統習俗,有的在圈內放些供品焚燒,為故人「接年」、「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