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風俗禮儀
1、陝西女生 往河北嫁 河北當地有什麼特殊習俗嗎?
河北結婚習俗
在我國河北省的承德一帶,有結婚掛門窗的習俗。在舉行結婚儀式那天,新娘的嫁妝要先送到男家,然後由新娘的弟弟陪著新娘和送親的人們再到男家去。等新娘新郎進入新房之後,新娘的弟弟便拿出一條門簾掛在新房的門上。門簾多為紅色或粉紅色,上綉鴛鴦戲水或秀水奇峰絢麗多姿,豐富多彩甚是喜慶。新娘弟弟掛完了門簾,男家要送一個紅色的小紙包做喜錢,包里裝著四元六元不等,不過都是雙數,意思是希望新婚夫婦成雙成對白頭偕老。
關於掛門簾這一習俗有一個美麗的故事。傳說西漢時期匈奴四起,漢王為了邊境不受侵犯,並促使匈奴對漢王稱臣納貢,便採取通婚方式以達到兩國和善的目的。後宮明妃王昭君自請北嫁匈奴,漢王十分高興立刻認她做義女,並為她的出塞准備了極為豐富的嫁妝,從工業產品、五穀種子、紡織繪畫到首飾衣物、金銀財寶,應有盡有,樣樣俱全。昭君是個有膽略有心計的才女,她用了整整三天的時間把這些嫁妝一一查看完畢,便對漢王說道:"父王,還缺少一件東西。"漢王心想:你是我為了和親才認下的義女,按說這嫁妝已經是很豐富的了,怎麼還缺東西?於是便問還缺哪一樣呀?昭君說聽說草原上的房屋不比這里的皇宮,那屋子雖有門可是不掛門簾,人在外邊一眼就能看到屋裡多有不便。父王何不把宮中的門簾送給女兒,一來遮屋擋門為孩兒方便;二來女兒天天看著門簾,也就天天想念家鄉了。漢王聽後覺得很有道理,便立刻差人去做門簾,並命專使護送門簾,在婚禮那天為昭君掛在門上。
據說後來唐朝文成公主嫁吐蕃首領松贊干布時,唐王也曾令太子親送文成公主,並在成婚的當天為文成公主掛上門簾。這樣,新娘弟弟掛門簾這一習俗便一直流傳了下來。解放後,人民生活富裕了,購買力也提高了,陪嫁中的門簾不僅是實用品,更多的已經成為裝飾品了。近年來雖然婚禮從簡,門簾卻仍然還要掛而且一定還要新娘弟弟來掛。如果新娘沒有弟弟也要從娘家請一個小男孩來掛。賀婚是人之常情,俗話說「來而不往非禮也」所以「湊份子」是理所應當的。主家需准備記賬本,記好「份子錢」等到將來人家辦喜事的時候也要「湊份子」且數額要多於對方當初送來的禮額。當新娘步入男家時,翁姑二人以及孕婦和守孝之人要做迴避,以防相沖。同時孤寡、再婚婦女、穿白衣服者忌進入洞房,屬不詳之兆。結婚當天,若是碰到悶熱天氣,所有參加婚禮的人,都不能扇扇子,不然會有拆散的意思。
婚禮,古今中外,都被視為人生儀禮中的大禮。古人認為合禮合法的婚姻必須通過「六禮」程序來完成,這「六禮」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其中納采、問名、納吉是因為中國古代的封建思想,男女婚配前雙方不能相見,即「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現代人的婚姻只保留了納征、請期、親迎這三項。婚禮儀式禮節傳承到現在,每個人都夢想著擁有一個成功而又難忘的婚禮。在婚禮上,准新人們希望自己成為被關注的焦點,賓客們則想把最好的祝福送給即將踏上幸福列車的新人。雖然有些禁忌禮儀已脫離我們現在的生活習慣,但終歸這些老禮還在,無論是對新人還是對賓客,都是值得借鑒的。
概略而言,河北結婚習俗大約分為婚前禮、正婚禮、婚後禮三個階段。
一:婚禮的前期准備(婚前禮)
1.嫁妝、聘禮、婚服的准備(即納征)。
男方需向女方送聘禮,女方接受聘禮。接著女方便要開始准備嫁妝。最主要的嫁妝為縫被子,必須找兒女雙全,丈夫健在的婦女縫制,縫新被子須用紅線縫,不能用黑線,更不能用白線。縫制的時間須在農歷的9月,不能在10月。忌寡婦或與新娘屬相不合的人縫被子,以免給新娘帶來厄運。新娘所穿的婚服,都應該是全新的,如果陳舊,新人便有不貞之嫌。此外,婚服忌諱單的,棉的最好。忌有口袋,以免帶走娘家的財氣。
2.婚房的准備及禁忌。
婚房布置在古代禮節中稱為「鋪房」,親迎前一日,女家派人至新房收拾,並備禮前來暖房。既為洞房,風水非常重要,不懂風水僅憑自己喜歡,容易給以後的婚姻生活造成一定的危害。所以婚房布置時需注意以下幾點;⑴洞房最好選擇在光線明朗,空氣流通的地方。⑵洞房顏色不要五花十色,這樣做容易發生婚外情。⑶洞房的窗檯勿掛風鈴,容易使新娘神經衰弱,頭暈心煩。⑷洞房不可跨在屋內外之橫牆下,夫妻易發生口角。⑸安新床時要把床置放正位,不要與桌子衣櫥或任何物件的尖角相對。新床也需放置一些吉利好兆頭的物品在床上,例如百合、紅棗、蓮子,意喻百年好合,早生貴子等。
二:婚禮進行中的儀式禮節(正婚禮)
1.迎親時的禮節禁忌(即親迎):
男方按照當初雙方商定好的「請期」時間去迎親。「迎親」的人數忌雙數,女方送嫁的人數要逢雙。這樣表示男家「單」去「雙」回,添丁添口,女方雙數表示「雙雙對對」,寓意著白頭偕老。如若在迎親途中遇到另一迎親車隊,這情況叫「喜沖喜」需互放鞭炮或由雙方媒人互換事先預備好的花朵來化解。
2.新娘的禮節禁忌:
新娘離家時要喜極而泣,且哭的越快越大聲越好,這樣旺娘家的財運。出嫁當日新娘忌吃夫家的飯,
2、東北人民有哪些風俗習慣?
1、在農村臘八之後人們開始殺豬宰雞,把豬肉切成塊,放在大缸中送到倉房裡凍起來,以備節日期間食用。
2、過年時,將酸菜、肥肉和血腸放在大鍋里燉,這便是人們常說的 「殺豬菜」。
3、大年三十晚上辭舊迎新,一定要吃餃子,在餃子中包上硬幣或者花生、果仁,誰吃到了這樣的餃子預示著在新的一年裡福氣多多。
4、在東北,從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要掛紅燈籠,尤其是在大年三十晚上,燈籠要保持徹夜通明,意味著益壽延年。
5、高蹺和秧歌這一傳統項目向來都是東北人的摯愛,一到過年會有高蹺和秧歌表演。
(2)承德風俗禮儀擴展資料:
東北地區一般指的是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內蒙古自治區東部五盟市(呼倫貝爾市、通遼市、赤峰市、興安盟、錫林郭勒盟)、河北省承德市、秦皇島市山海關區。
東北民族體系由四大古族構成,東胡鮮卑室韋蒙古族、穢貘夫余高句麗百濟朝鮮族、肅慎挹婁靺鞨女真滿族、商族古燕族漢族,奠定了四大民族政權行政區布局變遷對東北歷史的影響。
東北人類活動的遺址相當多,舊石器早期遺址遍布遼河、松花江流域,遺址文化類型與北京猿人、山頂洞人的基本特質完全一致。到了周代,東北各地的原始部族經過融和、遷徙,逐漸形成了很多分支。
3、我要各種名族民風民俗,要快啊!
中國傳統節日――春節
每年農歷的正月初一,是中國農歷的新年。在中國的傳統節日中,這是一個最重要、最熱鬧的節日。因為過農歷新年的時候,正是冬末春初,所以人們也把這個節日叫「春節」。
中國人過春節有很多傳統習俗。從臘月二十三起,人們就開始准備過年了。在這段時間里,家家戶戶要大掃除,買年貨,貼窗花,掛年畫,寫春聯,蒸年糕,做好各種食品,准備辭舊迎新。
春節的前夜叫「除夕」。除夕之夜,是家人團聚的時候。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一頓豐盛的年夜飯,說說笑笑,直到天亮,這叫守歲。除夕零點的鍾聲一響,人們還要吃餃子。古時候叫零點為「子時」,除夕的子時正是新舊年交替的時候,人們在這時吃餃子,是取「更歲交子」的意思。這也是「餃子」名稱的由來。
過了除夕就是大年初一。從初一開始,人們要走親戚、看朋友,互相拜年。拜年,是春節的重要習俗。拜年時,大家都要說一些祝願幸福、健康的吉祥話。
春節習俗——放爆竹
當午夜交正子時,新年鍾聲敲響,整個中華大地上空,爆竹聲震響天宇。在這「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的「三元」時刻,有的地方還在庭院里壘「旺火」,以示旺氣通天,興隆繁盛。在熊熊燃燒的旺火周圍,孩子們放爆竹,高興地活蹦亂跳,這時,屋內是通明的燈火,庭前是燦爛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響聲,把除夕的熱鬧氣氛推向了最高潮。
爆竹聲響是辭舊迎新的標志、喜慶心情的流露。經商人家。放爆竹還有另一番意義:他們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為了新的一年大發大利。不過,據舊習認為,敬財神要爭先,放爆竹要殿後。傳說,要想發大財者,炮仗要響到最後才算心誠。舊時,從春節子夜開財門起,就有送財神的,手拿著一張紙印的財神在門外嚷著:「送財神爺的來啦!」這時屋裡的主人,為了表示歡迎財神,便拿賞錢給來人,送財神的口中,當然總免不了要說些吉利話。例如:「金銀財寶滾進來」啦!「左邊有對金獅子,右邊有對金鳳凰」啦!等等之類的口彩。另外還有一種就是裝扮成財神爺的模樣,身穿紅袍,頭戴紗帽,嘴上掛著假鬍子,身上背著一個收錢的黃布袋,後面跟著幾個敲鑼打鼓的,挨家挨戶地去散發財神爺像,以便討賞錢。每到人家門口,就唱起:「左廂堆滿金銀庫,右邊財寶滿屋堆。」一大堆討吉利的話,不絕於口,直到主人歡喜地接過那張紅紙財神爺像,給他們些錢,扮財神的這些人,連聲道謝之後,就起勁地敲打一陣,在咚咚鏘鏘的鑼鼓聲中,轉到別家去了。
大家放完爆竹回到屋裡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拜天地、迎神、祭祀祖先。古時,這種禮俗很盛。因各地禮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異,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將祖先牌位依次擺在正廳,陳列供品,然後祭拜者按長幼的順序上香跪拜。南方人還在祭祖之後,查看歷書上所載今年的吉利方向,燃燈籠火把,提壺挈酒,奉香鳴爆竹,開門出行,迎接喜神,稱「出天方」或「出行」,浙江叫「出尋」,上海叫「兜喜神方」。此俗為趨吉、祈求神靈保佑一年百事順遂。除夕守歲是整夜不睡、通宵達旦的。是夜,主婦們忙著掛燈結綵,張貼春聯,剪窗花,貼年畫,紅紅綠綠把房子裝飾得花團錦簇,為節日增添了濃郁的氣氛。孩子們最盼望的事也許就是壓歲錢了。壓歲錢是由長輩發給晚輩的,有的家裡是吃完年夜飯後,人人坐在桌旁不許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長輩發給晚輩,並勉勵兒孫在在新的一年裡學習長進,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後,放在他們的枕頭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們齊集正廳,高呼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新年快樂,列隊跪拜;而後伸手要紅包。甚而追討到爺爺媽媽的卧房,一齊跑到床沿,大嚷特嚷:「壓歲錢,壓歲錢!」老人家還嫌不夠熱鬧,故作小氣,由討價還價到圍攻摸索,最後把老祖宗的紅包挖掘出來,大家搶掠一空,才呼嘯而散。老人家逢此情景卻樂不可支,認為這是新年事事順利的好兆頭。
人們的傳統觀念,總是喜歡在過年時,多討些好彩頭,希望一切順利,這其中有許多舊習俗。如各地都有禁止使用掃帚之俗,以為新年使用掃帚將會把運氣掃走,掃去財運,新的一年會難交好運。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里邊。為使此俗流行,還定正月初一為「掃帚生日」。新年也不可罵孩子,說話必須特別留意。如果小孩子粗心大意砸碎了飯碗,大家也絕不罵他,反而說他「歲歲平安」,因「碎」「歲」諧音沖一沖不祥的氣氛。新年裡,大人最怕小孩子說溜了嘴,開年講些不太吉利的話,除了橫關照豎關照,有的地方還用塊紅布或草紙向孩子們口上揩抹,其意思是把嘴當作屁股,即使說出不吉利的話來,也等於放屁。還有的人把橘子、荔枝置於枕邊,叫做「壓歲果子」。橘子、荔枝諧音「吉利」,以求來年大吉大利。有的地區還有一種習俗,就是偷財神爺像,而且偷到後要把它藏在褲襠里,以取「財神入庫(褲)」這句成語的意思。在這些異想天開的趣俗之中,埋藏著歷代多少勞苦百姓獻媚命運之神的良苦用心。
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春節習俗——貼窗花
新春佳節時,許多地區的人們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一一一窗花。窗花不僅烘託了喜慶的節日氣氛,而且也為人們帶來了美的享受,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
剪紙是一種非常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人們一般稱其為"窗花"。
剪紙是一種非常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人們一般稱其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喜氣洋洋。
春節習俗——貼福字
每逢新春佳節,家家戶戶都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據《夢梁錄》記載:「歲旦在邇,席鋪百貨,畫門神桃符,迎春牌兒……」;「士庶家不論大小,俱灑掃門閭,去塵穢,凈庭戶,換門神,掛鍾旭,釘桃符,貼春牌,祭把祖宗」。文中的「貼春牌」即是寫在紅紙上的「福」字
「福」字現在的解釋是「幸福」,而在過去則指「福氣」、「福運」。春節貼「福」字,無論是現在還是過去,都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也是對美好未來的祝願。民間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倒""福氣已到"。"福"字倒貼在民間還有一則傳說。明太祖朱璋當年用"福"字作暗記准備殺人。好心的馬皇後為消除這場災禍,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須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門上貼上一個「福」字。馬皇後的旨意自然沒人敢違抗,於是家家門上都貼了「福」字。其中有戶人家不識字,竟把"福"字貼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發現家家都貼了"福"字,還有一家把「福」字貼倒了。皇帝聽了稟報大怒,立即命令御林軍把那家滿門抄斬。馬皇後一看事情不好,忙對朱元漳說:「那家人知道您今日來訪,故意把福字貼倒了,這不是"福到"的意思嗎?」皇帝一聽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場大禍終於消除了。從此人們便將福字倒貼起來,一求吉利,二為紀念馬皇後。
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過去民間有「臘月二十四,家家寫大字」的說法,「福」字以前多為手寫,現在市場、商店中均中出售。
春節習俗——守歲
我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
年三十守歲,俗名「熬年」。為什麼稱作「熬年」呢?民間世世代代流傳著這么一個有趣的故事:相傳,在遠古的洪荒時代,有一種凶惡的怪獸,人們叫他"年"。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獸就要從海里爬出來傷害人畜,毀壞田園,降災於辛苦了一年的人們。人們為了躲避年獸,臘月三十晚上,天不黑就早早關緊大門,不敢睡覺,坐等天亮,為消磨時光,也為壯膽,他們就喝酒。等年初一早晨年獸不再出來,才敢出門。人們見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賀道喜,慶幸沒被年獸吃掉,這樣過了好多年,沒出什麼事情,人們對年獸放鬆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獸突然竄到江南的一個村子裡,一村子人幾乎被年獸吃光了,只有一家掛紅布簾、穿紅衣的新婚小兩口平安無事。還有幾個童稚,在院里點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紅,竹子燃燒後"啪啪"地爆響,年獸轉到此處,看見火光嚇得掉頭逃竄。此後,人們知道年獸怕紅、怕光、怕響聲,每至年末歲首,家家戶戶就貼紅紙、穿紅袍、掛紅燈、敲鑼打鼓、燃放爆竹,這樣年獸就不敢再來了。古人把竹竿燃燒後,竹節里的空氣膨脹,竹腔爆裂,發出噼噼啪啪的響聲,這也即是"爆竹"的由來。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獸怕紅,常常被年獸吃掉。這事後來傳到天上的紫微星那兒,他為了拯救人們,決心消滅年獸。有一年,他待年獸出來時,就用火球將它擊倒,再用粗鐵鏈將它鎖在石柱上。從此,每到過年,人們總要燒香,請紫微星下界來保平安。
在這「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團圓,歡聚一堂。全家人圍坐在一起,茶點瓜果放滿一桌。大年擺供,蘋果一大盤是少不了的,這叫作「平平安安」。在北方,有的人家還要供一盆飯,年前燒好,要供過年,叫作「隔年飯」,是年年有剩飯,一年到頭吃不完,今年還吃昔年糧的意思。這盆隔年飯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來煮,北京俗話叫「二米子飯」,是為了有黃有白,這叫作「有金有銀,金銀滿盆」的「金銀飯」。不少地方在守歲時所備的糕點瓜果,都是想討個吉利的口彩:吃棗(春來早),吃柿餅(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長生果(長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除夕之夜,一家老小,邊吃邊樂,談笑暢敘。也有的俗戶人家推牌九,擲骰子,賭梭哈,打麻將,喧嘩笑鬧之聲匯成了除夕歡樂的高潮。
春節習俗——拜年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有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
拜年一般從家裡開始。初一早晨,晚輩起床後,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後,要將事先准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在給家中長輩拜完年以後,人們外出相遇時也要笑容滿面地恭賀新年,互道「恭喜發財」、「四季如意」、「新年快樂」等吉祥的話語,左右鄰居或親朋好友亦相互登門拜年或相邀飲酒娛樂。
古時,倘或坊鄰親朋太多,難以登門遍訪,就使遣僕人帶名片去拜年,稱為「飛帖」,各家門前貼一紅紙袋,上寫「接福」兩字,即為盛放飛帖之用。至今的春節贈送賀年片、賀年卡,便是這種古代互送飛帖的遺風。
隨著時代的發展,拜年的習俗亦不斷增添新的內容和形式。現在人們除了沿襲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興起了禮儀電報拜年和電話拜年等。
中國傳統節日――元宵節
農歷正月十五,是中國民間傳統的元宵節。因為正月又叫元月,正月十五的晚上是一年裡的第一個月圓之夜,「宵」是「夜晚」的意思,所以,正月十五晚上的這個節日就叫元宵節。
元宵節,中國人有賞燈和吃元宵的習俗。俗話說「正月十五鬧花燈」,因此,元宵節也叫燈節。
元宵節賞燈的習俗到現在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元宵節這天,到處張燈結綵,熱鬧非常。夜晚一到,人們就成群結隊地去觀賞花燈。五光十色的宮燈、壁燈、人物燈、花卉燈、走馬燈、動物燈、玩具燈……匯成一片燈海。有的花燈上還寫有謎語,引得觀燈人爭先恐後地去猜。
元宵節吃元宵是中國人的傳統習俗。早在1000多年前的宋朝,就有這種食品了。元宵是一種用糯米粉做成的小圓球,裡麵包著用糖和各種果仁做成的餡,煮熟後,吃起來香甜可口。因為這種食品是在元宵節這天吃,後來人們就把它叫做元宵了。中國人希望諸事圓滿,在一年開始的第一個月圓之夜吃元宵,就是希望家人團圓、和睦、幸福、圓圓滿滿。
中國傳統節日――清明節
清明,是中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中國一個古老的傳統節日。清明節在農歷三月(公歷4月5日左右),此時正是春光明媚,空氣潔凈的季節,因此,這個節日叫做「清明節」。
清明節人們有掃墓祭祖和踏青插柳的習俗。
中國人有敬老的傳統美德,對去世的先人更是緬懷和崇敬。因此,每到清明節這天,家家戶戶都要到郊外去祭掃祖先的墳墓。人們為墳墓除去雜草,添加新土,在墳前點上香,擺上食物和紙錢,表示對祖先的思念和敬意。這叫上墳,也叫掃墓。
清明時節,山野小草發芽,河邊柳樹長葉,到處一片新綠,正是戶外遊玩的好時候。古人有到郊外散步的習俗,這叫「踏青」;還要折根柳枝戴在頭上,叫「插柳」。據說插柳可以驅除鬼怪和災難,所以,人們紛紛插戴柳枝,祈求平安幸福。
現在,殯葬方式有了很大改變。實行火葬,廢止土葬後,田野里的墳墓越來越少了。但是,清明節祭祖踏青是中國人的傳統習俗,每到這一天,人們還是會用各種各樣的方式來懷念自己的祖先,也會到郊外呼吸新鮮空氣,觀賞藍天、綠樹、小草和鮮花。
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
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傳統的端午節,也叫「五月節」。過端午節時,人們要吃粽子,賽龍舟。據說,舉行這些活動,是為了紀念中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人。戰國時的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國中,秦國最強,總想吞並其他六國,稱霸天下。屈原是楚國的大夫,很有才能。他主張改革楚國政治,聯合各國,共同抵抗秦國。但是,屈原的主張遭到了壞人的反對。楚王聽信了這些壞人的話,不但不採納屈原的主張,還把他趕出了楚國的國都。屈原離開國都後,仍然關心祖國的命運。後來,他聽到楚國被秦國打敗的消息,非常悲痛,感到自己已經沒有力量拯救祖國,就跳進汨羅江自殺了。這一天正是公元前278年農歷的五月初五。
人們聽到屈原跳江的消息後,都劃著船趕來打撈他的屍體,但始終沒有找到。為了不讓魚蝦吃掉屈原的身體,百姓們就把食物仍進江中喂魚。以後,每年五月初五人們都要這樣做。久而久之,人們又改為用蘆葦的葉子把糯米包成粽子仍進江里。於是。就形成了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
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
農歷八月十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
按照中國的歷法,農歷七八九三個月是秋季。八月是秋季中間的一個月,八月十五又是八月中間的一天,所以這個節日叫「中秋節」。中秋節這天,中國人有賞月和吃月餅的習俗。
秋季,天氣晴朗、涼爽,天上很少出現浮雲,夜空中的月亮也顯得特別明亮。八月十五的晚上,是月圓之夜,成了人們賞月的最好時光。人們把圓月看作團圓美滿的象徵,所以中秋節又叫「團圓節」。
按照傳統習慣,中國人在賞月時,還要擺出瓜果和月餅等食物,一邊賞月一邊吃。因為月餅是圓的,象徵著團圓,有的地方也叫它「團圓餅」。中國月餅的品種很多,各地的製法也不相同。月餅餡有甜的、鹹的、葷的、素的,月餅上面還各種花紋和字樣,真是又好看、又好吃。
中國傳統節日――重陽節
農歷九月初九是重陽節。這是一個很古老的節日,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
在中國數字中,一、三、五、七、九為陽數,二、四、六、八為陰數。因此,九月初九被稱作重陽或重九。中國古代,重陽節是一個重要的節日,這一天要舉行各種活動,如:登高、賞菊、插茱萸、吃重陽糕等。
登高是重陽節的主要習俗。古人認為,九九重陽,登高可以避禍免災。後來,重陽節登高爬山,逐漸演變成了人們放鬆心情、鍛煉身體的體育和旅遊活動。
插茱萸和賞菊也是重陽節的傳統習俗。茱萸是一種植物,果實可以吃,莖、葉都是葯材。菊花在九月盛開,有「長壽花」的美稱。為了避免瘟疫,驅除惡氣,重陽節這天,人們就把茱萸和菊花插戴在身上,還要觀賞菊花,飲菊花茶和菊花酒。
重陽糕是一種用面做的食品,可以加棗、銀杏、松子、杏仁做成甜的,也可以加肉做成鹹的,講究的還要做成九層,再在上面做兩只小羊,以諧「重陽(羊)」之音。
現在過重陽節,已經見不到插茱萸等風俗了,但是很多人仍然會在這一天登高賞菊,觀賞秋天的美景。近年來,這個古老的節日又增加了新的內容,成為一年一度的「敬老節」。每當佳節來臨,人們都要舉辦各種敬老活動,祝願老年人步步登高,健康長壽。
4、河北的結婚習俗具體有哪些
河北各個市縣地區的結婚習俗都會有所差異。
護佑緣主開財轉運,姻緣美滿!!!
結婚習俗之「回門」
洞房花燭夜後,第二天一早,新婚夫妻要一同祭拜神、佛和宗親三代,並拜見父母等長輩,定名分,認大小。
5、承德定婚有什麼風俗習慣嗎?
承德訂婚要有訂婚宴,介紹人和雙方的主要親戚要到場,訂婚宴男女雙方要改口,家長給改口費。
6、民族風俗有哪些?簡單說幾種吧..
滿族風俗
人口為9821180人。
滿族分布在全國各地,其中以遼寧省為最多。
使用滿語,屬阿爾泰語系 滿-通古斯語族 滿語支。有南、北2種方言。由於與漢族混居、交往密切,因而現在滿族人都慣用漢語,只有少數偏遠的聚居村屯,還有少數老年人會說滿語。16世紀末,在蒙古文的基礎上創制了滿文。現在滿族人都用漢文。
滿族人曾信仰多神的薩滿教,現已消失。
滿族是一個有悠久歷史的民族,其先民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肅慎人,其後裔稱「」、「挹婁」、「勿吉」等,他們一直生活在長白山以北的黑龍江中下游、烏蘇里江流域的廣闊地區。「黑水」是滿族的直系祖先,後發展為女真。12世紀,建立了金朝。1583年努爾哈赤統一了女真各部,創建了八旗制度,創立了滿文,並於1635年定族名為「滿洲」。八旗制度具有政治、軍事和生產三方面的職能,成為滿族社會的根本制度。1636年,皇太極稱帝,改國號為清。1644年,清軍入關,清朝成為中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1911年,辛亥革命後稱為滿族。滿族人對中國的統一、疆域的開拓、經濟文化的發展都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習俗
滿族是個有著自己傳統文化的民族,滿族民間剪紙就是其中的一個重要部分。據學者考證,滿族剪紙始於明代,由於對嬤嬤神的崇拜,滿族剪紙產生了《嬤嬤人兒》,剪成的人物都是身著旗裝,頭頂梳髻,或頭戴「達拉翅」的典型滿族裝束,人物正面站立,兩手下垂,五官為陰刻,鼻子三角形,這種剪紙,是滿族剪紙的代表作,粗獷朴實,很有特點。
由於對動物神靈的崇拜,《狗》、《龜》、《鵲》、《鹿》、《熊》、《蟒》、《鷹》這樣的剪紙十分多見,常常作為吉祥物貼在牆上。
婚俗
滿族婚禮既帶有本民族濃厚的特點,又融合了不少漢民族的風俗禮節,一般地講要經過以下程序:
訂婚:滿族青年男女訂婚有兩種形式。一是男女青年的家長是熟人或朋友,相互了解,有意做親,便托媒人給子女許訂終身,有的是男方向女方求婚,有的是女方向男方求婚。另一種是男女雙方互不認識,托媒人為子女訂婚,並由媒人轉交雙方的"門戶貼",開具雙方的旗佐、履歷、姓氏、三代。此外,還要互相檢驗生辰八字。
放定:即遞財禮。分放大定和放小定兩種。放小定是未來的媳婦拜見姑母兄嫂等男方家至親時,得到財物。放大定叫做「過大禮」,俗稱「下大菜」,就是選擇吉日,男方將聘禮送到女方家。
結婚前一日,送親的要喝「迎風酒」。新娘則離家到男方借好的寓所住宿,俗稱「打下發」。次日清晨,女方家用彩車送親,由其哥哥護送。彩車到新郎家時,洞房門前的地上放有一火盆,讓喜轎車抬著新娘從火盆上經過,俗稱"過火避邪"。為趕走或殺死隨轎而來的鬼怪,新郎要向轎門虛射三箭;也有實射的,但一般都是朝轎底射,以免傷著新娘。接著,新娘被人扶出轎來到天地前,同新郎一同向北三叩首,俗稱「拜北斗」。拜完北斗後舉世聞名行「撇盞」儀式。即頭戴紅蓋頭的新娘和新郎,面朝南跪在院中神桌前,桌上供豬肘一方、酒三盅、尖刀一把,薩滿單腿跪在桌前,一面用滿語念經,一面用尖刀把肉割成片拋向空中,同時端酒盅齊把酒潑到地上。主要目的是乞求上蒼保佑新婚夫婦,使他們子孫滿堂,白頭偕老。舉行完以上這些儀式後,新娘由全科人(即父母子女俱全的人)攙進洞房。新娘過門坎時,在門坎上放有一副馬鞍,新娘必須從上面跨過去。新房的床鋪必須全科人鋪設,洞房鋪好後要在房內奏樂,稱「響房」。新娘入洞房時,一小女孩手拿兩面銅鏡,對新娘照一下,然後把銅鏡掛在新娘的前胸後背。接著,另一小女孩遞過兩只錫壺,裡面盛有米、錢等,新娘或抱在懷里,或夾在腋窩,俗稱「抱寶瓶」,又叫「抱保媒壺」。當新娘在床上坐穩後,新郎用秤桿把罩在新娘頭上的紅布揭去,叫做「揭蓋頭」。接下來便是夫妻喝交杯酒,吃合喜面、長壽面或子孫餑餑等。
食俗
滿族民間農忙時日食三餐,農閑時日食二餐。主食多是小米和高粱米、粳米、干飯,喜在飯中加小豆或粑豆,如高粱米豆乾飯。有的地區以玉米為主食,喜以玉米面發酵做成「酸湯子」。東北大部分地區的滿族還有吃水飯的習慣,即在做好高粱米飯或玉米餷子飯後用清水過一遍,再放入清水中泡,吃時撈出,盛入碗內,清涼可口。這種吃法多在夏季。
滿族的餑餑歷史悠久,清代即成為宮廷主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御膳「栗子面窩窩頭」,也稱小窩頭。滿族點心薩其瑪也成為全國著名糕點。較著名的還有清東陵糕點,也稱清東陵大餑餑,北京小吃墩餑餑,河北承德小吃油酥餑餑,湖北荊州小吃豬油餑餑等。
北方冬天天氣寒冷,沒有新鮮蔬菜,滿族民間常以秋冬之際腌漬的大白菜(即酸菜)為主要蔬菜。據傳用腌漬的方法儲存蔬菜,始於清順治年間。用酸菜熬白肉、粉條是滿族入冬以後常吃的菜餚。
滿族人民愛吃豬肉,常用白煮的方法烹制。遼寧沈陽市的滿族餐館那家館有100多年歷史的,該店經營的白肉血腸,被譽為正宗的滿族風味。
典型食品:滿族居住分散,各地均有代表性的典型食品,主要有:①白肉血腸。②火鍋。滿族傳統風味菜餚。③酸湯子。遼寧岫岩滿族的典型食品。④清東陵糕點。也稱清東陵大餑餑。
節慶
傳統節日主要有春節、元宵節、二月二、端午節和中秋節。節日期間一般都要舉行「珍珠球」、跳馬、跳駱駝和滑冰等傳統體育活動。
頒金節
是滿族「族慶」之日。1635年農歷10月13日,皇太極發布諭旨,正式改族名「女真」為「滿洲」,這標志著一個新的民族共同體的形成。1989年10月,在丹東「首屆滿族文化學術研討會」上,正式把每年的12月3日定為「頒金節」。
上元節
即正月十五日,俗稱「元宵節」。同漢族一樣,滿族也有元宵掛彩燈和吃元宵的習俗。
走百病
滿族婦女的節日。一般在正月十六日。當晚,婦女們三五成群,結伴遠洲,或走沙滾冰,或嬉戲歡鬧,叫做「走百病」。
二月二
俗稱「龍抬頭日」。當日晨,滿族人家把灶灰撒在院中,灰道彎曲如龍,故稱「引龍」。然後在院中舉行儀式,祈求風調雨順。全家人還要吃「龍須面」和「龍鱗餅」。婦女們這天不能做針線活。
清明節
上墳祭祖時不像漢族紙錢後在墳頂上壓錢,而是在墳上插「佛朵」。「佛朵」是滿語,譯為漢語為「柳」或「柳枝」。根據滿族信仰,柳是人的始祖,人是柳的子孫,為表明後繼有人,要在墳上插柳。
中元節
滿族以七月十五為中元節,也視為超度亡靈的「鬼節」。屆時,各處寺院設立道場,燃燈念經,要舉行各種超度儀式。
中秋節
滿族人家過中秋節也吃「團圓飯」。此外,月亮初升之際,還要供月。即在院內西側向東擺一架木屏風,屏風上掛有雞冠花、毛豆枝、鮮藕等,為供月兔之用。屏風前擺一張八仙桌,桌上供一大月餅。祭時,焚香磕頭,婦女先拜,男人後拜。
臘八節
滿族人家臘月初八要泡「臘八醋」和煮「臘八肉」。除全家人吃外還要分送親友。
小年
滿族過小年的習俗與漢族相同。臘月二十三日為「小年」。屆時家家戶戶要祭祀灶神,俗稱「送灶王爺」。
7、河北省處事規矩、以及那裡的特別習俗
在我國河北省的承德一帶,有結婚掛門窗的習俗。在舉行結婚儀式那天,新娘的嫁妝要先送到男家,然後由新娘的弟弟陪著新娘和送親的人們再到男家去。等新娘新郎進入新房之後,新娘的弟弟便拿出一條門簾掛在新房的門上。門簾多為紅色或粉紅色,上綉鴛鴦戲水或秀水奇峰絢麗多姿,豐富多彩甚是喜慶。新娘弟弟掛完了門簾,男家要送一個紅色的小紙包做喜錢,包里裝著四元六元八元不等,不過都是雙數,意思是希望新婚夫婦成雙成對白頭偕老。
關於掛門簾這一習俗有一個美麗的故事。傳說西漢時期匈奴四起,漢王為了邊境不受侵犯,並促使匈奴對漢王稱臣納貢,便採取通婚方式以達到兩國和善的目的。後宮明妃王昭君自請北嫁匈奴,漢王十分高興立刻認她做義女,並為她的出塞准備了極為豐富的嫁妝,從工業產品、五穀種子、紡織繪畫到首飾衣物、金銀財寶,應有盡有,樣樣俱全。昭君是個有膽略有心計的才女,她用了整整三天的時間把這些嫁妝一一查看完畢,便對漢王說道:"父王,還缺少一件東西。"漢王心想:你是我為了和親才認下的義女,按說這嫁妝已經是很豐富的了,怎麼還缺東西?於是便問還缺哪一樣呀?昭君說聽說草原上的房屋不比這里的皇宮,那屋子雖有門可是不掛門簾,人在外邊一眼就能看到屋裡多有不便。父王何不把宮中的門簾送給女兒,一來遮屋擋門為孩兒方便;二來女兒天天看著門簾,也就天天想念家鄉了。漢王聽後覺得很有道理,便立刻差人去做門簾,並命專使護送門簾,在婚禮那天為昭君掛在門上。
據說後來唐朝文成公主嫁吐蕃首領松贊干布時,唐王也曾令太子親送文成公主,並在成婚的當天為文成公主掛上門簾。這樣,新娘弟弟掛門簾這一習俗便一直流傳了下來。解放後,人民生活富裕了,購買力也提高了,陪嫁中的門簾不僅是實用品,更多的已經成為裝飾品了。近年來雖然婚禮從簡,門簾卻仍然還要掛而且一定還要新娘弟弟來掛。如果新娘沒有弟弟也要從娘家請一個小男孩來掛。
河北壽誕習俗
結婚、生育、壽誕、喬遷、開業,親朋好友得知後,都要前往送禮物表示賀意,這些習俗范圍很廣,而"上樑"、"起場"的習俗對城市人來說可能比較陌生。
上樑:蓋新房是擴大家業的明顯標志,普遍視為喜事之一,蓋房上中檀,俗稱"上樑"。事前,擇吉日良辰,並邀請朋友前來幫助。到了時辰,在鞭炮聲中上中檀。中檀上,一般用紅紙寫"吉星高照",有的還畫太極圖,寫"太公在此"。之後設宴招待幫忙者,以示慶賀。
起場:過去,穀子是淶源的主要農作物。谷熟後,割倒運到場里,掐穗曬干,找人幫忙碾軋,扇凈場凈,再在眾人的幫助下運回家。這一天。俗稱"起家場"。主人為了慶賀豐收,設宴招待幫忙者。主食一航是糕,俗稱"起場糕",有的是炸糕,也有的是毛糕。
河北生育習俗
一年一度的春節,對於每一個中國家庭來說,毫無疑問是一個喜慶的日子。無論是達官貴人的「朱門」還是黎民百姓的矮牆小院,每一家的大門上都會毫無例外地貼上紅底黑字的「福」字。更有甚者把這個福字倒過來貼,希望福的「倒」來。
那麼,這個福究竟是什麼呢?家家戶戶的對聯,對此作了最好的解釋:「發財致富」、「子孫滿堂」、「壽比南山」……任何家庭只有具備了財、子、壽、祿,才算是美滿幸福的。正可謂:「門前車馬非為貴,家有兒孫不算貧。」
在農村,家庭最重要的功能,莫過於生育。由婚姻家庭模式所決定的,由社會經濟、文化觀念所支撐的有關生育的一整套行為與觀念模式構成了生育習俗,多子多福是生育民俗價值取向的核心所在。
生物學告訴我們,人類是依靠有性繁殖來繁延後代的,只要男女兩性循著動物性的本能進行結合,就可以通過受孕、分娩等自然過程生殖下一代。然而,人類的性行為滿足方式是由文化決定的,如果考慮到性行為的結果會產生基因的遺傳和嬰兒的撫育,種族的延續便不能僅依靠單純的生物行為而滿足,它必須有一套公認的規則和相關的物質文化條件,即生殖作用的文化和制度體系,這就是婚姻和家庭,婚姻和家庭是生育的載體。
對於中國農民來說,只有締結了婚姻關系的男女性行為才是合乎准則的,只有生兒育女能夠傳宗接代的家庭才是完美無缺的,這約定俗成的社會規范,是人與動物的區別所在。不婚或婚而無嗣是一種愧對祖先的行為,是人生最大的不孝。孔子指出:理想的社會應該是一個沒有「曠男怨女」的社會,每一個男人或女人都要結婚並且生兒育女,這是做人的天職。
重生育觀念千百年來已內化為農民的社會心理,體現在濃濃的風土民情之中。
一、「娘娘」求子
當人類還在愚昧的撒哈拉沙漠孤獨地行走時,當科學的顯微鏡還未能發現只有精子和卵子的有效結合才能孕育生命的秘密,人們對於生育現象充滿著神秘和無知,生活在黃土地上的牛郎織女們總以為有神靈支配著生育。因而他們普遍供奉及祈禱生子的神有「床公床母」、「送子張仙」、「送子觀音」、「碧霞元君」、「臨水夫人」和「注生姐姐」以及「金花姑娘」等等。其中,在山西農村流傳最廣的莫過於「送子觀音」和「碧霞元君」了。
觀音菩薩本是外國人的上帝,傳入中國之後,便由一男子演化為「玉面天生喜,朱唇一點紅」的慈悲女子。這個觀音菩薩本事之大,遠遠壓倒了中國神界的各路諸侯,在中國百姓心中地位,簡直可以和針在十字架上解救世人苦難的耶穌基督在西方人心目中的地位相提並論。
由於中國化了的觀音是女人得道,因而最得女人崇信,而女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生育,最關心的也是孩子。顯然送子一類的事情也就非女菩薩不辦。這樣一來觀音也就有了「送子觀音」之稱。結果,中國化了的送子觀音就與「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儒家和重生殖的墨家合拍同調了。
從黃河兩岸到大江南北,中國人幾乎都相信觀音送子,觀音成了民間習掌生育的女神,觀音誕辰是民間求子的吉日。在華北各地,據說觀音誕辰日是農歷二月十九日,「每逢是日,士女駢集殿庭炷香」「或借長幡,雲求子得子」。(顧鐵卿《清嘉錄》卷二)在山西各地,那些沒有兒女的婦女更是求子心切,她們往往於年初綉一雙小鞋,放在觀音像前,如果年終仍不生子便取回,如果生子了就放置不取,再想得一子者,必須另做一雙。那些長年放在觀音像下的綉鞋,顯然是求子的靈驗之物,所以不育的婦女在參拜時往往要到觀音廟里偷佛桌上所供的蓮燈,或把佛座像下放的綉鞋拿回家去。
除觀音菩薩之外,在山西民間掌管生育最有權威的是「碧霞元君」又稱「泰山娘娘」,她幾乎是全知全能的,山西各地都稱她為「娘娘」而不名。在民間,娘娘廟幾乎遍布各個村鎮,寺廟,泥塑神象多如牛毛,影響極為廣泛。至今晉祠中和平遙雙林寺中所供奉的娘娘仍舊香火不斷。晉南有的娘娘廟中,侍神抱一袋內裝面做的嬰兒,有男有女。另一女侍,手提花籃內裝象徵嬰兒的紅黃綠白彩色紙花。每逢正月是香火最旺時,求事者不斷,一般頂禮膜拜,送上全豬,並許願如生子後,鍍金身披紅袍。求子的婆婆,有的在花籃中拔一白花或黃花插在新房的煙囪角上,據說這樣可得子。如果此後果生兒子,就按所許之願為娘娘送上沙燈,是布匾、金匾,上面寫「為家賜嗣」、「發斯衍慶」話語。
在河東地區,流傳著一首拜娘娘求子的古代歌謠。歌詞雲:
「七里胡、八里道,轉過彎兒娘娘廟,娘娘廟,蓋得高,夫妻二人把香燒,或男或女抱一個,明年三月十八掛紅袍。」(朱揚善《山西河東民歌》《風俗》總第67集)
農民的觀念中,俗以為「碧霞元君」是東岳大帝之女,宋代才封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中國民間諸神》,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因為這位姐姐也是一位女神,因此她最知道女人的痛苦,也最同情女人,所以婦女祈子,祈求生育平安,祈求子女平安都去找她。在山西農村,娘娘幾乎壟斷了人們特別是婦女的信仰世界,除了誕生於山西的關聖帝君以外沒有一位神能與她分庭抗禮,可見民間對於生育的重視程度。
二、「巫術」求子
所謂「巫術」求子,是人們利用生活化了的帶有巫術色彩的方式求子育嬰的方式。新婚是孕育新生命的開始。民間在婚姻締結之初就寄寓了求子的期待,古時有送新人九子墨、九子蒲之類的東西,希望新娘過門後多多生子。在山西晉南地區,舊時男方送的彩禮是金銀首飾組成的十大件,取新郎新娘十全十美之意,其中之一便是能夠多生子。問名時清算命先生看雙方八字和屬相,最重要的莫過於能否生子。唐代大醫學家孫思邈也說:「夫欲求子者,當知夫妻本命五行相生,及與德合並,本命在於廢死墓中者,則求子必得,若其本命相剋,及與刑殺沖破,並在於休廢死墓中者,則求子不可得。」(《古今圖書集成》藝術典,醫部匯考)這種習俗的形成雖然隨時代發展而有所變異,但觀念價值在百姓之中可謂根深蒂固。
在迎親之日的習俗中,求子之意俯手皆是,在山西農村廣泛流行的有,女方准備嫁妝時,要請財、子、壽都具備的全福之人,男方准備四季服裝、被褥時也要請所謂的兒女雙全的人,全人專為新郎理發,作新娘的伴娘,為新娘開臉,這是類推和暗寓法,寓祈子之意。
當新娘的花轎落地時,新娘出來忌諱直接踏在地上,一般要鋪上紅色毯子或花席,這一習俗源於游牧民族,如鋪毯子、氈子,唐以後始在中原地區流行。但民間百姓下轎時遠沒有今日國家元首下飛機時長長的紅地毯,他們一般用兩塊小毯來回倒著送新娘入新房。在山西,「以綾一條,令新郎、新娘各執一端,謂之牽紅,踏以紅氈,男女先後相隨進院。」(民國:《翼城縣志》)後來改用布袋和棉麻織的口袋,互相交替,清代王棠在《知新錄》中載:「今人娶新婦入門,不令足履地,以袋遞相傳,令新婦履布袋上,謂之『傳袋』」。(陳鵬:《中國婚姻史稿》,中國書局,1990)這里是借用「傳袋」外推為「傳宗接代」,以此祈子。
民間婚禮中的撒帳習俗本身就是一種祈子方式。撒帳在古時新婚夫婦坐床時,撒花果於帳,取其吉利和多生子女,此俗始於漢武帝,當年漢武帝納娶李夫人時,預戒宮人遙撒同心花果,漢武帝與李夫人以衣裙盛之,得多者多得子也。
在山西,新娘入洞房後,把小饅頭、李子、花生、核桃、石榴等東西撒往床上,或者提前將這些東西放在暗送的被褥內,屆時撒給來客。棗子、花生、核桃、石榴等物都具有早生,多生等寓意。
這種習俗在五台一帶稱作「撈兒女」,撈兒女時,一邊把花生紅棗撒向眾人,一邊口中念念有詞;「白女女、黑小小、跟上大媽吃棗棗。」
在離石一帶,撒帳用的核桃、紅棗、花生要事先放在窗格內和炕上四角,炕上還放有一張桌子。新娘進屋後婆婆說道:「一桌桌生得雜,一盤冷盤把它壓、麒麟(核桃)生貴子,狀元、榜眼、探花。」乞盼兒子之心溢於言表。
在晉中,新郎新娘的枕頭由新郎父母在廁所旁裝,邊裝邊說:「白女孩、黑男孩,跟著爺爺奶奶吃餅子。」
呂梁一帶,撒帳之後,入洞房的新人需吃兩碗「拌湯」,有「一拌兩拌兒女興旺,站在一圪洞,生下兩板凳,雙雙兒女,雙雙棗(早)。」之說。
臨汾一帶則要求,新婚夫婦同床睡覺之前分吃枕頭、被子里塞的紅棗和花生,希望第一次入夢就能懷孕生子。
此外,對於婚後久不孕的婦女,還有吃喜旦、偷瓜吃、栓娃娃、插花等習俗,據說很快就可見喜,諸如此類,不一而足。
河北社交往來習俗
受禮,這里當然是指接受錢、物而言。但是作為受禮者,首先對「禮」的物質表達方式和精神表達方式要一視同仁,不能厚此薄彼。「禮」,在我們民族的傳統中,起碼有四五種解釋。「禮」最初本是敬神的意思,後來逐漸引伸為禮貌和敬禮;也可以理解為表示敬意或為了表示隆重而舉行的儀式,如婚禮、喪禮。「禮」還泛指貴族等級制的社會規范和道德規范。當然,「禮」也可用以指禮物。可見,我們在這里講「禮」,決不僅僅只是指錢和物,它還具有敬意、祝賀、友情和道德等精神方面的內涵。對受禮者來說,決不能只重物質而輕視精神,對精神方面的「禮」不屑一項。
其次,在接受禮物之前,應該表示謙讓,而在接受之後,則應表示感謝,並要誠懇向送禮者表示以後請不必這樣客氣,務必不要再破費等等。不能一見禮物就照收不誤,來多少就收多少。遇到有遠方來客帶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土產,不妨欣然接受,因為這是屬於禮節性和紀念性的饋贈品,它們代表親友的一片情意,如果不接受,反而會使親友感到掃興和尷尬。
然而,假如親友所贈的是價值較高的彩電、錄相機、電冰箱之類的物品,這就要根據你們之間的關系和親友本身的經濟狀況來決定辭受了。如果是至親或同胞兄妹,又是專門為了送你而購置的,經濟狀況也還可以,不接受反而會加重對方的心理負擔,那不如痛快地接受為好。這樣,雙方的情誼還會通過這一饋贈而進一步得到增進。我國人民自古以來就有重禮儀的傳統美德,恰如其分的相互饋贈,能夠增進感情與友誼,從這個角度去理解親友的心情,接受饋贈無疑會使他們感到欣慰和歡愉。
如果親友是為了幫助你解決生活中的某種困難而饋贈財物,你也不妨接受這真誠的幫助,但同時要考慮對方贈與這筆款項,是否會加重其本身的經濟負擔,如有這種情況,應婉言辭謝或僅接受其贈款的一部分;如果親友堅持相贈,則也不必再三推讓。
至於對相互關系不深者送來的重禮,一般應該婉謝,特別對那些以拉關系、走後門為目的的禮品,更應該堅決拒收。另外,對在公務來往中得到的外國朋友的任何饋贈,則應按有關的規定進行處理。
8、說說各地過春節的習俗
雲南年俗
雲南過年時與漢族一樣也要貼對聯。但那"對聯"是紅紙剪成的各種圖案。不僅"書寫"方式不同,連貼的方式也別具一格。除夕之夜,全家老小每人拿著自製的春聯,合唱立腳點《祝年歌》,依序在院里院外、菜地果園和田邊地角為萬物張貼。因為邊貼邊唱,白族的春聯被稱為"歌聯"。大門上貼的是春樹和大象的圖案,由家中年紀最大的老人製作,最小的娃娃粘貼。一邊貼一邊唱"春回大地百福生,萬物更新千祥臨;戶對青山六畜旺,門含田疇五穀增;豐衣足食家和順,國泰民安享太平"這樣的民歌。貼好大門的"歌聯",接著貼堂屋門、樓門、房門、廚房門,再貼犁、耙、鞍等生產工具,最後貼花草樹木……"歌聯"貼到什麼東西上面,就以那種東西為"主題",唱首聯歌"表達"聯意"。如貼在竹枝上的是一副鞭炮的剪紙,人們唱的"聯歌"是"竹報平安值千金,清白傳家振家聲;東風得意花千里,紅日高照萬木春。"這種剪紙、唱歌融為一體的"歌聯",堪稱白族文化的一朵奇葩。
上海的過年習俗
舊時,一到春節乞丐就多起來了。有一種乞丐,他們不是因為家中貧困而去行乞,而是為行孝道。據傳,老年人活到九九八十一歲有一道鬼門關,只有吃了"百家飯"才可安然無恙度過這一關。於是家有老人的孝男孝女們在新春初一日走出家門去討飯給自己的父母吃。還有一種乞丐俗稱"叫化子",他們乞討的方式令人好笑.有的乞丐用紅紙裹著菜頭掛在竹桿上,每到一家門前就說菜頭到,生意好,懇求施捨,這叫"送菜頭"。
有的用紙和竹絲做成牛狀,到家家門前說盡好話,吉利話,以求施捨,這叫"送春牛";有的手持一根冬青或柏樹的樹枝,在樹枝上掛些小鈴後古錢,表示在新的一年裡家人會象搖錢樹一樣,財源滾滾而來,這叫"搖錢樹";有的企丐身穿佛衫,頭戴神像面具,化裝成財神菩薩的模樣到各家的宅院內狂奔亂跳,以示財神菩薩來了,這叫"跳財神"。崇明人在舊社會里雖生活貧困,但遇到這些企丐還是樂善施好,給一些干糧和其他食品.解放後這些行企方式早已絕跡了。
年初二清晨,各商店及手藝人都焚香敬神,稱"燒利節",中午十分,店主還設酒款待店員,一起祈求新年生意興隆。年初五,相傳為財神生日,大街小巷的商店開門營業,這一天中午每家都吃餛飩,以示兜財。此外在鄉間田頭還有木人頭戲(今稱木偶戲)。初一至初五期間各家走親訪友,互祝新春快樂,並互贈禮品。期間,各寺廟香火遠比平時旺盛,特別年初一早晨,上寺廟燒香拜佛的人特別多,而且特別早,要趕燒頭香,城外的壽安寺和中興鎮的廣福寺是最熱鬧的地方。
元宵
農歷正月十五為元宵節,也稱上元節,俗稱正月半,人們以正月事五至二十為元宵燈期.舊時,在元宵節前,家家戶戶用糯米粉做成各種形狀的糕團,有的形似古代絹團,銀子,還有的形似小雞、小鴨、鯉魚、棉鈴、玉米、桃子、稻堆等。正月半中午,每家都吃餛飩;下午人們還將這些食品作為祭品,去墳上拜祖宗,祭田頭,晚上,人們三五成群地或提形狀各異的燈籠,後甩火球,後過三橋,盡心遊玩.在正月半點燈籠的習慣十分盛行。燈籠的形狀有兔子燈、鯉魚燈、五角大樓型燈等,燈掛的地方也很有地方風味,如把眾多紅燈排成字形或者各種圖形,燈內點上蠟燭,用竹桿高高掛起,這叫"拔紅燈",在鄉間沒條泯溝東西之間插一根竹桿,然後掛上紅燈籠,一到晚間,點上蠟燭,頓時似同白晝,登高望去,熬是好看,這叫掛銚燈,在橋口紮成綵樓,上面掛滿各式奇異的燈籠,晚間這里又有一番風情。此外在元宵之夜還有跑馬燈,調獅子,甩田財,請坑三娘娘,元節姑娘等名目繁多的活動。
俗話說:"吃了兩頭大,各人尋頭路".正月十六後,歡慶的人們各自重歸各行業.至此,春節的活動也就結束了。解放後,鬧元宵,趨於簡化,但吃餛飩,做絹團,圓子和小孩玩燈的習俗尚存,並賦予新的含義,特別在縣城的大街上,元宵之夜掛彩燈,放煙火更是吸引了眾多男女老少,有的傾家而出,上街觀燈。奇特的煙火,絢麗多彩,把元宵的夜空照映得五光十色,它象徵著祖國日益繁榮昌盛。
一千多年來,我們的先輩已在這塊美麗的土地上生息、繁衍,在他們長期的生產活動和日常生活中,逐漸形成了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各種風俗習慣。這些風俗習慣凝聚了先輩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嚮往,放映了他們的朴實、勤儉的優良品質。當然在傳統習俗中的另一面也夾雜著一些落後、愚昧的內容。人們的傳統習俗隨生產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也從野蠻走向文明,從愚昧走向科學。本文所載的一些舊時習俗隨著文明的發展、科學的進步,有的已被摒棄,有些習俗被注入新的內容,得到了繼承和發揚。在世紀之交的今天,我們要致力於建設社會主義新風俗,加大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力度,保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在歡度傳統佳節時,不能忘記樹新風、破陋俗應是我們每個人的自覺行為,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作出自己應有的努力。
陝西的過年習俗
春節民俗,在全國各地大同小異。陝西民風古樸,春節帶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和地方特色。歲首。古代的「年」不是在臘月二十九或者三十,而是在「臘日」,即後來的「臘八」。南北朝以後才把臘祭移至歲末。到了民國時,改用陽歷,才把陰歷的「年」叫作春節,因為春節—般都在「立春」後,因而稱其為春節。
陝西人如今仍把春節叫作「過年」,並流傳下來一個關於過年的故事。在遠古時,有一種叫「年」的猛獸,每當寒冬將至新春來臨的夜晚。出來食人,使得人們不得安寧。人們在與「年」的搏鬥中,發現這種兇殘的猛獸最怕火光和響聲,於是人們想了個辦法,一旦「年」出現時,便燃起大火,投入竹節,「年」一見熊熊大火,聽見叭叭炸響的爆竹,就逃遁得無影無蹤。後來,便逐漸形成了過年團聚。守歲、掛紅燈、帖對聯、放爆竹、吃年飯的風俗習慣。
陝西鄉村臘月二十三即入年關,把過臘月二十三叫「過小年」。農村有些地方叫「祭灶」,即祭主宰吉凶禍福的「灶王爺」,以求溫飽。過罷小年,人們便為春節做准備了。一般農家,殺豬宰羊,碾米磨面,做點豆腐,購買蔬菜,吊掛粉條,准備好過年所需的一切食物。臘月二十七到二十九為關中人蒸饃時間。家家戶均短幾籠子饃饃,要吃到正月十五以後,有「正月十五以前不擀麵」的習俗。婦女上街為老人和孩子添置衣裳鞋襪、老年人則購買紅紙、年畫、冥幣、白麻紙等大年禮儀用品。
大年前兩天,陝西不論關中、陝南、陝北,還是城市農村,要「掃舍」,城裡人叫打掃衛生。家家房前屋後,窯里賽外,連拐角都要打掃得於於凈凈。窗房上重新糊上白紙,貼上大紅窗花。年三十早,家家房戶貼對聯和門神,屋裡掛上年畫。年終於來臨了。
進入臘月,人們便開始忙碌,一直忙到臘月三十日,過年便正式開始。大年三十晚飯前,家家戶戶必須把房子、院落、房前屋後打掃干凈,收拾清整,貼好大紅對聯(有喪服的人家貼黃色或綠色對聯)及門神、窗花等,大門及堂屋、卧室、灶房、牲畜圈等處都要貼相應的對聯。一切准備就緒,便開始點臘燭、燒香、燃放爆竹、祭祀先祖。之後,全家大小便共聚一桌吃「團圓飯」,俗謂「團年」。晚上,各家燈火通明,爐火熊熊,老少徹夜不眠,圍爐「守歲」,俗稱「坐年根」。在守歲的同時,合家大小依次要洗澡,換新衣,包餃子,准備迎接新年的到來。待到子時(相當於今23時—1時),萬家鞭炮齊鳴,意為「接天星」,「迎財神」,有的還擺上香案,行跪拜之禮。據說誰家鞭炮響得最先,財神就先光臨誰家。然後,便是晚輩為長輩們磕頭拜年,長輩們也將事先准備好的「壓歲錢」給孩子。同家分居的人,便開始相互奔走拜年,通宵達旦,直到初一早上。
安康人從初一到初十,還有以觀看天氣的好壞預測五穀六畜是否興旺的習俗。相傳每天天氣都有預示。即:初一觀雞,初二觀狗,初三觀羊,初四觀豬,初五觀牛,初六觀馬,初七觀人,初八觀谷(莊稼),初九觀果(果樹),初十觀菜。俗稱「新春十日晴,豐年樂太平,新春十日陰,穀米貴如金」。
台灣的過年習俗
台灣和祖國大陸各地一樣,春節,也叫過年,是民間最為熱鬧、時間最長的節日。一般從農歷十二月十六日的「尾牙」開始,到正月十五日元宵節(上元節)過完,才算全部結束,歷時整整1個月。
尾牙。每個月的初一、十五或者初二、十六,是台灣商人祭拜土地公神的日子,稱為「做牙」。二月二日為最初的做牙,叫做「頭牙」;十二月十六日的做牙是最後一個做牙,所以叫「尾牙」。尾牙是商家一年活動的「尾聲」,也是普通百姓春節活動的「先聲」。這一天,台灣一般平民百姓家要燒土地公金以祭福德正神(即土地公),還要在門前設長凳,供上五味碗,燒經衣、銀紙,以祭拜地基主(對房屋地基的崇拜)。各商家行號也要在今天大肆宴請員工,以犒賞過去一年的辛勞。以前,如果老闆在來年不準備續聘的員工,便在筵席中以雞頭對准他,暗示解聘之意。不過,這種風俗已絕跡。除了近年來日益盛行的尾牙聚餐外,按傳統習俗,全家人都圍聚在一起「食尾牙」。主要的食物是潤餅和刈包。潤餅系以潤餅皮卷包豆芽菜、筍絲、豆於、蒜頭、蛋燥、虎苔、花生粉、香茄醬等多種食料。刈包里包的食物則是三層肉、鹹菜、筍干、香菜、花生粉等,都是美味可口的鄉土食品。
送神。農歷十二月二十四日是送神日,家家戶戶舉行祭灶活動,歡送灶神及其他諸神上天。
灶神俗稱「灶君」,也有叫「司命真君」、「灶君公」、「護宅天尊」。「灶王」等。其全稱是「東廚司命九靈元王定福神君」,因此也有人稱之為「九天東廚煙主」。早期台灣民間,每家廚房都有一個相當大的「灶」。相傳灶有灶神,於每年的一月四日被玉皇大帝派來監視每一家的言行,直到十二月二十四日,回天庭向玉皇大帝述職,報告各家的善惡功過。
除夕:辭年、避債戲、圍爐、守歲等。除夕,也叫大年三十,是台灣年俗中最重要的一個日子,習俗也相當多。先辭年,布置「廳頭」,即在奉祀「觀音媽」和諸神像的大廳上,換新版畫和聯軸。到了下午舉行「辭年」儀式。在供桌上盛設五牲及各種年粿供奉諸神,然後拜祖先,行三跪九叩大禮,以表示感謝這一年來諸神明及祖先的保佑,並祈求新年更多的賜福。神桌前還要供「春飯」,即盛有飯的小碗,飯上插上用紅紙做的花。神佛前各三碗,灶上一碗。這些花又叫「春仔花」或「飯春花」,這個飯叫「過年飯」。(在閩南語中,「春」與「剩」諧音,意思即怎麼吃也吃不完,還有剩餘)。桌前還擺放三堆橘子及一些紅棗。紅棗表示年年好。橘子到元宵才能拿下來,有句俗話「上元瞑(夜)拆柑棚。」最後,還要燒金紙、放爆竹,才算結束辭年儀式。
溫州的過年習俗
過年是中國人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各地過年習俗都有自己的特色,溫州也有自己獨特的過年文化。
冬至吃湯圓
冬至稱「至日」,俗稱「冬節」。這天早晨,家家戶戶都要吃湯圓或麻糍。湯圓的餡為甜糖或芝麻,也有鹹肉湯圓。而麻糍則要先把糯米炊熟,搗韌做成塊形,然後放在加糖的豆粉中滾動使之粘滿豆粉,即為麻糍,麻糍為冬至的點心,俗稱「擂麻糍」。吃麻糍、湯圓,寓意著團圓和喜慶,民間有「吃了冬至丸,就算長一歲」的說法。
曬醬油肉和鰻鯗
溫州人習慣大約在農歷十一月份就開始曬醬油肉和鰻魚鯗。用生瘦豬肉、生雞鴨放在醬油中泡浸,然後曬干食用,別有風味。過去,在曬這些臘貨的那個月份,每家屋檐椽上密密麻麻地扎滿鐵釘,上面掛著醬油肉、醬油鴨、醬油雞。自做的醬油肉、醬油雞味美質優,所以即使市場里有現成的賣,人們還是願意自己動手曬。鰻魚是溫州的特產,溫州人一般去菜場買些個頭比較大的鰻魚,剖開淡曬,就成了我們口中的「鰻鯗」,鰻鯗比鮮鰻還要好吃,是年夜飯中佐酒的佳品。
搗年糕
也叫「搗糖糕」用糯米摻些秈米,加上紅糖或白糖,蒸熟,放在石臼中搗韌,然後做成長方形,瑞安叫「慢食」。如放在不同花紋的印版里,可壓成如牡丹、蟠桃、魁星、財神爺、狀元,以及鯉魚、麒麟等圖樣的甜糕,也有做成元寶狀的,最大重約3公斤,插上銀花可放在中堂長條桌上,每個房間也可擺上。這也叫「做年糕」,即年年高升的意思。
重慶過年習俗
重慶在中國有山城和霧都的稱號,在那裡過春節,最明顯的標志就是大街小巷都能看到臘梅花。
報道稱,當地人喜歡春節在家裡擺上淡黃色的臘梅花,其花瓣帶有清香的味道。重慶南山盛產臘梅花,從臘月開始,不論你到花市還是在普通街道,到處都能看到來自近郊的農民身背背籠,裡面裝滿含苞待放的蠟梅花。在街上,你經常能碰到手持蠟梅花的市民,它的價格非常便宜,一束(4支)人民幣兩元。
對於年輕人來說,他們更喜歡用鮮花來裝飾房間。重慶港務局宣傳部長李學勤表示,她喜歡春節在家裡擺上一大束紅玫瑰,紅色給人熱烈和紅火的感覺,與春節氣氛很相襯。
報道還寫到,提到春節,不能不提年夜飯。中國北方年夜晚最後一道一定吃餃子,重慶人則必須吃湯圓,象徵團團圓圓。他們在湯圓的數量上有許多講究。例如正在讀書的學生,一般家長會讓他們吃三粒,意思是三步登科,在學業上不斷進步。上班族一般吃四粒,意思是四季平安。
吃完團圓飯,一家人圍坐在一起,享受天倫之樂。通常是一邊打牌,一邊看中國中央電視台的春節聯歡晚會。打牌主要玩鬥地主(誰先出完牌誰就是贏家)或者是麻將,也有的一家人一邊做湯圓一邊看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