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箏節的風俗
1、古時候風箏名為紙鳶,在上面寫上災禍疾病等你知道放風箏是哪個節日的習俗嗎?
清明節放風箏傳說:清明放風箏是普遍流行的習俗。清人潘榮陛所著《帝京歲時紀勝》記載:「清明掃墓,傾城男女,紛出四郊,提酌挈盒,輪轂相望。各攜紙鳶線軸,祭掃畢,即於墳前施放較勝。」古人還認為清明的風很適合放風箏。《清嘉錄》中說:「春之風自下而上,紙鳶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斷鷂』之諺。」
在古人那裡,放風箏不但是一種游藝活動,而且是一種巫術行為:他們認為放風箏可以放走自己的穢氣。所以很多人在清明節放風箏時,將自己知道的所有災病都寫在紙鳶上,等風箏放高時,就剪斷風箏線,讓紙鳶隨風飄逝,象徵著自己的疾病、穢氣都讓風箏帶走了。
2、五代以前風箏起源與習俗是怎樣的?
在西漢建元年間,北方燕趙地區有一個老農夫,他每天戴著斗笠在田間勞作。
在初秋的一天,這天風很大,老農夫正在田間收麥子,突然狂風大作,大風將他的斗笠卷飛了。老農夫身手敏捷,他一把抓住斗笠上系著的細繩,想將斗笠拉回來。
但是風力很強,斗笠被吹到半空,恰好老農夫斗笠上的細繩很長,斗笠便像樹葉一樣漂浮在半空。
老農夫再一用力,斗笠便回到了他的手上。他覺著這樣很好玩,於是老農夫就故意將斗笠甩到天上,他拉著斗笠上的細繩使斗笠不至於被風吹走,但斗笠藉助風力,仍然可以在半空中漂浮。
老農夫玩了一會兒,便收起了斗笠。他回到家將這件事告訴家人,還故意扔出斗笠展示了起來。他家人也覺得這很神奇,於是他們便將這件事告訴了村裡人。
後來村裡人又四處傳播放斗笠的事。漸漸地,這件事傳遍了燕趙地區的大街小巷,人們都開始玩起了放斗笠的游戲。
沒多久,人們在放斗笠的時候,他們覺得斗笠還是重了些,不能在半空漂浮太久。於是有人改進了這項游戲,他們用牛皮紙替代斗笠,後來就逐漸演變成了放風箏的活動。
放風箏是我國古代民間廣為盛行的一項傳統運動。它流行於我國各地,歷史悠久,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也被稱為「人類最早的飛行器」。
風箏起源於我國古代,這個早有定論。但關於它的起源除了我國古代的斗笠外,還有另外兩種傳說:一是樹葉說;二是帆船說。
樹葉說來自於我國南方一帶。據說古時候人們對「風卷樹葉滿天飛」的現象十分崇拜,人們便用麻絲拴住樹葉放著玩,後來逐漸演變成放風箏活動。
帆船說同樣來自於我國南方水鄉,據說古代南方人使用木舟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後來又有了帆船,帆是藉助風力的一種工具,古代人們便仿照帆的原理,紮起了風箏來放飛玩耍,之後逐步演變成了後來放風箏的游樂活動。
在我國古代,關於風箏的傳說很多,風箏又叫「紙鳶」、「風鳶」、「紙鷂」或「鷂子」。風箏古時稱為「鷂」,我國北方地區也有稱為「鳶」的,它是一種古代傳統的民間工藝品。
在我國古籍當中有關風箏的史料非常豐富。實際上,我國最早出現的風箏是用木材做的。據說最早的風箏是由春秋時期著名哲學家墨翟製造的。
據《韓非子·外儲說》記載:
墨翟居魯山,斫木為鷂,三年而成飛一日而敗。
這是說墨子將風箏研究了整整3年,終於他用木頭製成了一隻木鳥,但只飛了一天木鳥就壞掉了。墨子製造的這只「木鳥」就是我國有記載的最早的風箏。
墨子製造的這只「木鳥,造型很是奇特,而且它已經具備了「飛天」的功能了,因此可以推斷,我國風箏已有2000年以上的歷史了。
後來,墨子把制風箏的事業傳給了他的學生公輸班,公輸班也叫魯班,是我國後世著名的木匠大師。魯班很聰明,他根據老師墨翟的理想和設計,開始使用竹子做風箏。魯班把竹子劈開削光滑,他又用火烤彎曲竹子,把它做成了喜鵲的樣子,稱為「木鵲」。
木鵲在空中飛翔達3天之久,這比起墨翟的木鳥已經改進很多了。由於這個木鵲可以藉助風力在天上漂浮,魯班就拿它作為一種偵查的方法,他用木鵲去窺探宋國的軍情。這便是魯班「制木鵲以窺宋城」的由來。
風箏問世以後,很快它被人們用於傳遞信息,後來,由於造紙業的出現,風箏改由紙張糊成了,它便很快傳入了民間,成為了古代人們娛樂的一種玩具、不過,風箏在軍事上的用途也屢屢被人使用。
後來宋代高承所著的《事物紀原》中,就記載了西漢初期三傑之一的韓信在作戰中使用過風箏。其中的記述是:楚霸王被困垓下,韓信制風箏讓張良乘坐,飛上天空高唱楚歌,瓦解楚營軍心。
這也就說明了,在楚漢相爭時期,漢將韓信在攻打項羽所率領的西楚軍時,他就曾經利用風箏去偵察了西楚軍的兵力虛實情況。
而在有名的垓下之戰時,項羽的西楚軍被劉邦和韓信的漢軍圍困,韓信也派人用牛皮做成風箏,上面加上竹笛。這些風箏迎風作響,就好像很多人在一起吹笛子一樣。漢軍配合笛聲,紛紛唱起了楚地的民歌,這也直接渙散了西楚軍士氣。
至東漢期間,東漢時期著名發明家蔡倫發明了造紙術以後,那時的坊間才開始用紙來做風箏,慢慢才被稱為「紙鳶」。
至於「風箏」這個名字的確定,應當歸功於南北朝時期後漢帝王漢隱帝時的大臣李鄴,他在宮中曾以線放紙鳶作為游戲,用來取悅漢隱帝。李鄴在紙鳶頭部安裝了一個竹笛,當風箏飛上天後,風吹入了竹笛里,便發出像古箏一樣的響聲,因而「紙鳶」才得名「風箏」。
關於這個故事,史書中的原話是:
李鄴於宮中做紙鳶,引線乘風為戲,後於鳶首以竹為笛,使風入竹,聲如箏鳴,故名風箏。
因此,在南北朝時期,風箏大致被分為兩種,一種不能發出聲音的叫「紙鳶」;而「紙鳶」上裝有竹笛的能發出聲音的才叫「風箏」。
後來《事物紀原》和史書《新唐書》分別記載了利用風箏求援的軼事。在南朝時期的549年,敵軍將梁武帝蕭衍圍困在了梁國都城建鄴城中。此時,城牆被敵軍四麵包圍住,城內外斷絕了聯系。
於是,有人便給蕭衍獻計,讓他製作「紙鴉」將求援信系在其中。
蕭衍覺得這個辦法不錯,他便令士兵製作了「紙鴉」,然後他在太極殿外,趁著西北風時施放出去,用來向外求援。
但是很不幸的是,這「紙鴉」竟然被敵軍發覺了,還以為是「妖術」,便紛紛用弓箭將它射落下來了。這便是風箏用於傳遞軍事情報的開始。
更為離奇的風箏傳聞見於《白石礁真稿》。559年,北齊文宣帝時,彭城王元勰的孫子元韶被囚禁在地牢里。元韶的堂弟為元韶製作了風箏,他們兩人從金風樓乘風箏雙雙飛逃。這些傳奇故事反映了我國古人關於風箏飛行的奇思妙想。
唐代著名詩人元稹曾經寫過一首關於風箏的詩,其中寫道:
有鳥有鳥群紙鳶,因風假勢童子牽。
去地漸高人眼亂,世人為爾羽毛全。
風吹繩斷童子走,余勢尚存猶在天。
愁爾一朝還到地,落在深泥誰復憐。
還有,唐代詩人高驕在他所寫的《風箏》詩中這樣描述:
夜靜弦聲響碧空,宮商信任往來風,
依稀似曲才堪聽,又被風吹別調中。
這些詩句都說明了,在隋唐時期,放風箏在民間已經非常普及了。那時候風箏的製作工藝更加完美,它的形式多樣了,上面所附帶的竹笛也更加悠揚悅耳了。
其實,關於風箏真正的起源,現在已經無法考證了。大多數人認為,古人發明風箏主要是為了懷念已故的親友,所以人們通常都會在清明節時,將慰問故人的情意寄託在風箏上,希望藉助風箏傳送給死去的親友。
所以,放風箏作為我國古代清明節的習俗之一,已經流傳很久了。據考證,我國古代從元宵節後,放風箏活動可以一直持續至清明節,所以古時也把清明節稱為「風箏節」。
在隋唐時期以前,放風箏還是一項具有巫術意義的戶外活動,目的是為了讓人們放掉身上的晦氣。當風箏放飛升高後人們就有意把引線剪斷,然後讓風箏遠遠飄去,據說它這樣可以帶走人們身上的晦氣、煩惱、苦悶、憂患和病痛。
清明時節,碧空萬里,慧風和暢,草木萌發,正是放風箏的好時候。於是在這一天,古人便將自己的苦惱事都寫在了紙上,然後人們將紙扎在風箏中放飛,讓寫著煩心事的紙隨著風箏一去不復返。
因此放風箏不僅僅是一種文化娛樂活動,也成為古代人們節日避邪的一種護身符。當然,隨著時光的流逝,放風箏早已經沖去了舊時的巫術色彩,古人只不過是藉此表達了自己的美好願望而已。
這也說明了,放風箏在我國古代已經成為了一項頗受大眾喜愛的娛樂活動,人們在戶外放風箏大大舒展了平日里緊張嚴肅的氣氛,調節了忙碌的生活節奏。
但放風箏這種護身符並不是古代人人都可以享受的,因為風箏做工精細,它的價錢也很昂貴,所以放風箏就成為一種高雅的娛樂活動。其實在古代,由於生產力低下,人們沒有能力抵禦疾病以及各種自然災害的侵襲,他們便祈求天賜好運。這種心理表現反應到放風箏中就是放晦氣的習俗。
古代人們認為放風箏可以放走晦氣並交上好運,同時又能給自己帶來吉祥。因為放風箏是在放晦氣,所以古人在放風箏時不管風箏如何玲瓏好看,最後都必須剪斷牽線,讓它飛走。古人通過這樣的方式,以求達到消災法難的目的。
3、濰坊國際風箏節開幕了,你知道它的歷史由來嗎?
濰坊國際風箏會是我國最早冠以“國際”並有眾多海外人士參與的大型地方節會。
濰坊以風箏而出名。
濰坊是中國的風箏之鄉,濰坊風箏屬中國三大風箏派系之一,與京、津風箏並列,享譽海外。 濰坊是風箏的發祥地,位於市區東北15公里的楊家埠村,便是風箏的故鄉。
楊家埠風箏以做工考究,繪制精細,起飛高穩而聞名,
風箏已經成了濰坊的一個標志。 說起濰坊,人們必定會想到風箏;說起風箏,又會不自覺地想起濰坊。
濰坊風箏的起源,要追溯到2000多年前。
濰坊風箏的傳承接續不斷,至今已經有了二千多年的歷史。
風箏最早出現在戰國,相傳由魯班發明,最初的原料是極薄的竹片和木片。
到了漢朝,由於造紙術的發明,紙代替了竹片和木片,成為製作風箏的第二代原料。
唐宋時期,山東扎風箏廣為流行,而其中又以濰坊為最。
明代時,濰坊的風箏才真正地走向民間,真正地興盛起來。
清朝中葉時,濰坊出現了專門從事風箏製作的民間藝人。
今年的四月十七日,第三十八屆濰坊國際風箏節成功拉開序幕。
自1984年舉行第一屆以後,每年四月中旬都會在濰坊舉行國際風箏會。
這時候,許多國際友人,藝壇明星都將會來到濰坊,參加這場風箏盛會每年4月的第三個周六舉行濰坊國際風箏節,每年都有來自國際風箏聯合會67個會員國代表和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團參賽。
說起濰坊風箏節我們就不得不感謝一個人——大衛·切克列。
1983年5月,在上海舉行的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上,濰坊工美應邀參加表演的28隻濰坊風箏引起了國內外觀眾的注目。尤其是長達50米的龍頭蜈蚣風箏,更令人連連稱奇。
當時,赴上海參加交易會的美國西雅圖市風箏協會主席大衛·切克列先生對濰坊的風箏產生深刻的印象,會後,他專程來濰坊訂購了一批風箏帶回美國。也正是這次大衛·切克列與濰坊的親密接觸,意外把濰坊風箏推上另一個國際舞台。
後來,大衛·切克列在與中國的交流中曾鄭重地表態道:“為了世界風箏藝人的友誼,濰坊應當舉辦一個國際風箏會,我支持你們辦好國際風箏節!”
於是在1984年的清明前後,中國成功地舉辦了第一屆濰坊風箏節。
第一屆濰坊國際風箏會的空前成功,使得濰坊人發生了觀念的大變化、思想的大變化、行為的大變化。
從此,每年4月都在濰坊市舉行一屆國際風箏會,規模越來越大,規格越來越高,內容越來越豐富。
1988年,我國正式將濰坊定為國際風箏都。 濰坊市被各國推崇為“世界風箏之都”“鳶都”“濰都”,國際風箏聯合會將總部設在濰坊風箏博物館。
節慶的活動內容包括:舉辦開幕式,放飛儀式,國際風箏比賽,國內風箏大獎賽,評選風箏十絕,參觀風箏博物館,觀看楊家埠民間藝術表演,參觀民俗旅遊村,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娛樂等。
4、為什麼九月九要放風箏呢?這個風俗習慣是什麼時候開始流轉的
風箏,古稱「紙鳶」。放風箏,是西關民間重要風俗之一。它多在風和日麗的重陽佳節登高時進行。由於風箏種類繁多,千姿百態,放時多集中在高處或山上,因而成為西關傳統極富特色的風情。圖為九月九日重陽放風箏外銷畫。風箏始見於春秋時期,初型均是鳥類。相傳公輸般(魯班)「削竹為鶴,成而飛之」,「作木鳶以窺宋城」。這里的「竹鵲」「木鳶」,就是代風箏的雛型。不過,當時沒有紙,只能用竹木製成。清人筆記中說 「韓信率軍十萬圍攻項羽於垓下,以牛皮製風箏一具,下置善笛之人吹思鄉之曲,其聲悲怨,楚軍弟子八千人盡皆散去」。這里所說的漢代風箏,也只不過是牛皮製的風箏。東漢蔡倫造紙術面世後,始有紙制風箏,出現了「紙鳶」和「鷂子」的稱謂。「風箏」之名的出現,據記是出現在五代,《詢芻錄》記曰:「風箏,即紙鳶,又名風鳶。初,五代李鄴於宮中作紙鳶,引線采風為戲,後於鳶首以竹為笛,使風入竹,聲如箏 鳴,俗呼風箏。」唐以後,風箏盛行,並定清明節為風箏節,宋已後更是在老百姓中間普及了。從這以後,風箏的形狀已不局限於鵲、鳶、鷂等鳥類,蟲、魚、人神均有之,明清以後,風箏製作已成為一種十分精湛的手工藝術。
惠州民間的紙鷂,已非本來面目,多為四方平面,帶一尾巴,其形狀與民間所貼門神、神位相似,故疑為神狀風箏的一種簡化。在惠州民間,風疹製作極為簡單,采竹一枝彎曲,一支直豎,撐住一張四方紙,貼上尾巴調好線,即可放飛。有一種不帶尾巴,四方狀紙稍大,稱「阿婆鷂」,以放飛時平穩、安定而得名。
除此外,其他形狀的紙鷂也偶而有之。
重陽這天,人們多伴以凳高,於街道和曠野處放飛風箏,孩童、成人均有之,亦甚壯觀。
按我國的傳統習慣,放飛風箏多在清明。重陽放紙鷂可說是惠州民間特有習俗。其來由無從考究。但從惠州的領南氣候觀之,時間上似乎頗為恰當。清明前後為雨季,春雨不斷,這時顯然是不適合於放紙鷂的,而重陽前後秋高氣爽,勁風不斷,人們按傳統習俗要登山登高,進行戶外活動,此時放紙鷂,天時地利人和,是頗多為適合的。
5、清明節放風箏風俗是怎麼形成的
在古代,清明節放風箏是一種民間流傳的習俗,它最主要的寓意是「放晦氣」。人們在風箏上寫上自己的名字,然後放上天去,又故意剪斷牽線讓風箏飛走,這樣就可以放走「晦氣」,交上好運。風箏也象徵著護身符,是一種保佑平安、祈福幸運的吉祥之物。
風箏的來歷:風箏的來歷是相傳在五代時,有個叫李鄴的人,在風箏上拴上竹笛,微風吹動,嗡嗡有聲,很像「掙箏」聲,因而得名風箏。風箏在我國的歷史可追溯到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相傳魯班大師曾用木、竹做風箏。《墨子·魯問》中「公輸子削竹木,以為鵲,成而飛之,三日不下……」是有關風箏的較早記載。曹雪芹在「紅樓夢」70回中生動地描寫了大觀園中姐妹們放螃蟹、美人、大魚、編蝠、鳳凰、沙燕等各種風箏的情景。可以說,中國的玩具風箏在這時發展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6、清明節為什麼有放風箏的習俗呢?
清明放風箏是普遍流行的習俗。在古代,風箏的歷史十分悠久。放風箏,源於古專代的巫術,放風箏屬不但是一種游藝活動,更是為了祈求放走晦氣,消災解難。許多人在清明節放風箏時,把自己知道的災禍疾病寫在風箏上,然後等風箏升到天空中時就剪斷風箏線,讓它隨風飄逝,希望帶走所有的穢氣,帶來好運。
清人潘榮陛所著《帝京歲時紀勝》記載:「清明掃墓,傾城男女,紛出四郊,提酌挈盒,輪轂相望。各攜紙鳶線軸,祭掃畢,即於墳前施放較勝。」《清嘉錄》中說:「春之風自下而上,紙鳶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斷鷂』之諺。」
知識點拓展:
放風箏是民間傳統游戲之一,清明節節日習俗。風箏又稱風琴、紙鷂、鷂子、紙鳶。據說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兩千多年。相傳墨翟以木頭製成木鳥,研製三年而成,第一個風箏是魯班用竹子做的,後來只有皇宮里才有紙鳶。風箏是一種比空氣重的,能夠藉助風力在空中漂浮的製品。晚唐,人們在紙鳶上加竹笛,紙鳶飛上天以後被風一吹,發於是人們把'紙鳶'改稱'風箏'現代以風箏,風琴作為統稱,包括沒有哨子的紙鳶。
7、請問一下清明節放風箏的習俗
每逢清明,人們不僅白天放風箏,夜間也放。
清明放風箏是普遍流行的習俗。清人潘榮陛所著《帝京歲時紀勝》記載:「清明掃墓,傾城男女,紛出四郊,提酌挈盒,輪轂相望。各攜紙鳶線軸,祭掃畢,即於墳前施放較勝。」古人還認為清明的風很適合放風箏。《清嘉錄》中說:「春之風自下而上,紙鳶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斷鷂』之諺。」
在古人那裡,放風箏不但是一種游藝活動,而且是一種巫術行為:他們認為放風箏可以放走自己的穢氣。所以很多人在清明節放風箏時,將自己知道的所有災病都寫在紙鳶上,等風箏放高時,就剪斷風箏線,讓紙鳶隨風飄逝,象徵著自己的疾病、穢氣都讓風箏帶走了。
傳說自李隆基夢見去世的武惠妃托夢說只願每年清明時寫信與我就可以了。轉悲為喜,每年清明節時便寫上對武惠妃的思念之情,將風箏升起,後剪斷風箏線,以寄託對武惠妃的思念之情。
8、關於風箏和放風箏的風俗方面的知識是什麼?
風箏是中國人發明的,風箏又稱風琴、紙鷂、鷂子、紙鳶。放風箏是民間傳統游戲之一,清明節節日習俗。
風箏是由古代勞動人民發明於中國東周春秋時期,至今已2000多年。相傳墨翟以木頭製成木鳥,研製三年而成,是人類最早的風箏起源。後來魯班用竹子,改進墨翟的風箏材質,更而演進成為今日多線風箏。傳「墨子為木鳶,三年而成,蜚一日而敗」。
到南北朝時,風箏開始成為傳遞信息的工具;從隋唐開始,由於造紙業的發達,民間開始用紙來裱糊風箏;到了宋代,放風箏成為人們喜愛的戶外活動。宋人周密在《武林舊事》寫道:「清明時節,人們到郊外放風鳶,日暮方歸。」「鳶」就指風箏。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宋蘇漢臣的《百子圖》里都有放風箏的生動景象。
9、放風箏的習俗是什麼時候開始的?發明風箏的最初目的是?
風箏的起源,可上溯到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由於戰爭的需要,古人以鳥為形,以木為料,製成可在空中飛行的「木鳶」。後來魯班用竹子,改進墨翟的風箏材質,更而演進成為今日多線風箏。
風箏的最初用途:戰爭時通訊和偵探的,並能作為武器帶上火葯進攻。
(9)風箏節的風俗擴展資料
關於風箏的起源,大體有四種傳說。一是斗笠、樹葉說;二是帆船、帳篷說;三是飛鳥說;四是李鄴說。 但就風箏起源於中國的結論,則是世界一致公認的。
1.斗笠、樹葉說
據說有一農夫正在耕作時,忽然狂風大作,捲起了他的斗笠,農夫趕緊去追,一下抓住系繩。恰巧這系繩很長,斗笠便像風箏一樣在空中飛行。農夫覺得非常有趣,以後便經常給村民放斗笠,後來演變成放風箏。
2.帆船、帳篷說
傳說禹時船上已有了風帆,帆是藉助風力的機械妃,人們便仿照帆的原理,紮起風箏放飛。還有人說,風箏起源於北方的帳篷,最早的風箏是人們模仿大風颳起帳篷在空中飄揚的現象製造出來的,之後逐步演變成了一種游樂活動。
3.飛鳥說
最初的風箏問世,是受飛鳥的啟發,模仿飛鳥而製造並以飛鳥命名的。據中國的史料《韓非子·外儲說》載:墨翟居魯山「斫木為鷂,三年而成,飛一日而敗。」是說墨子研究了三年,終於用木頭製成了一隻木鳥,但只飛了一天就壞了。墨子製造的這只「木鷂」就是中國最早的風箏。
4.李鄴說
風箏由五代時期的李鄴發明。所見文著有明代陳沂在《詢芻錄·風箏》中這樣寫道:五代李鄴於宮中作紙鳶,引線乘風戲。後於鳶首,以竹為笛,使風入竹,如鳴箏,故名風箏。
10、為什麼放風箏是一個傳統的文化呢?
放風箏是中國民間傳統游戲之一。風箏又稱風琴、紙鷂(yào)、鷂子、紙鳶(yuān)。起源於中國,是一種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發明的通信工具。最早的風箏是由中國古代哲學家墨翟製造的。
「風箏」這個名字,大約始於五代(公元907--960年)。據明代郎瑛《詢匈錄》記載,五代有位叫李鄴的,在宮中作紙鳶,引線乘風為戲,在紙鳶頭上系竹哨,放飛時,風入竹哨,發出象「箏」一樣的聲音,故名之為「風箏」。
「巧糊彩畫飛蹁躚,乘風起舞綠楊天。影馳碧空飄雙帶,又送紅燈到上邊。」選自元代的《放紙鳶》。
明清時期的風箏無論在大小、樣式、扎制技術、裝飾放飛技藝上有了很大的進步。至今形成了濰坊、天津、北京南通四大風箏產地。
到了如今,放風箏依然盛行於我國各地,還會有一些專門的風箏會展等活動,在繼承傳統風箏工藝的同時,增加了許多特色,使得傳統風箏文化更好的流傳於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