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風俗
1、巴蜀文化的風俗百態
在今重慶和四川境內,聚居和雜居著漢族和藏、彝、土家、羌、苗、回、納西、僳僳、布衣、滿、蒙族 等14個少數民族。漢族構成巴蜀地區人群的主體,主要聚居於四川盆地內。而盆地四周的高山、高原區則主要 為少數民族的聚居地或生活區。西部高原和山地主要是藏、彝、羌族等少數民族聚居區,盆地東緣山地主要是 土家族和苗族聚居區。其它人口較多的10多個少數民族則散居於四川和重慶各地,少數民族總人口數有 300萬 。
重慶和四川這種民族分布格局是經過幾千年的交流融合、遷徙定居、相互依存、發展演變的過程而形成的。在長期的民族交流的歷史過程中,巴蜀文化形成了自身的地方特色和巴蜀人的特色。這一過程同中華民族形成和發展的過程與規律是一致的,是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生息繁衍過程的一部分。從古及今,凡從外地入蜀的文化人最強烈的直觀感受,就是蜀人、蜀地均與其它地域有所不同。西晉裴秀的《圖經》說巴蜀是「別一世界」,杜甫人蜀稱蜀人為「新人民」,認為蜀地「異俗嗟可怪」。抗戰時期入蜀的學者有感於古蜀國文化遺物的特異 ,提出了「巴蜀文化」的專門概念。這些都說明組成巴人、蜀人的民族成分和它們的習俗確有其特異之處。對巴蜀人而言,這叫做「個性」,對文化習俗而言,這叫做「川渝味」。
今天重慶和四川的漢民族已經過歷史上多次的變易,它的最初來源可追溯到古蜀人和古巴人。古蜀人,特別是古蜀國的主體民族蜀族,很早即與中原地區有文化上的同源關系。《世本》、《史記》和《華陽國志》等史籍 均認為蜀之先源於黃帝,是黃帝族降居若水(雅礱江)和岷江上游的昌意——高陽一系的後裔。岷江上游乃至 雅礱江一帶,從先秦開始便是氐羌系的民族所居,也是氐羌系民族從北向南遷徙,乃至濮越系的民族從南向北 遷徙的走廊地帶。這一帶至今仍是藏、羌、彝、普米等藏緬語系民族的大本營。黃帝之子昌意是同這一帶的蜀 山氏聯姻的。氐羌系的夏禹也是高陽氏之後,「禹興於西羌」,也是興起於這一帶而同巴地的塗山氏聯姻的, 直到夏末,桀還與岷山二女碗和琰保持著部族聯盟關系。蜀的始祖蠶叢氏「始居岷山石室中」,也是在陽山上 游興起的。漢代的蠶陵縣,即今疊溪,就是蠶叢氏的根據地。根據史書的說法,蠶叢氏逐步南遷,到灌口(今 都江堰市)出現了第二個蜀祖柏灌氏。發展到魚鳧氏時代則已進人成都平原,今溫江縣有魚鳧城故址。取代魚 鳧氏的杜宇氏
大概是南方朱提(音si,今雲南昭通)的濮系族北上與江源(今崇州市)土著結合而成的。開明氏則是荊楚人溯江北上到成都平原,因善於治理洪水而以禪讓方式取代了杜宇氏。由此可見,古蜀人族團的形成是岷江上游的氐羌系與南方成都平原的濮越系長期交融的過程。秦滅巴蜀以後至秦漢之際,蜀人又逐步融入到了華夏族即後來的漢族中來。
廣漢三星堆出土文物所反映出的燦爛的青銅文明,是成都平原古蜀文化偉大創造的結晶。出土的青銅立像,大眼、直鼻、方頤、大耳,頭上戴冠。據研究,其體質形象與青銅人面像B、C兩型的「棱形鼻樑」 形象,有北蒙古利亞小種族的特徵,屬現今藏緬語族的先民氐羌系的民族。從它在三星堆文化中佔有主導地位看,它應是蜀國境內居於統治地位的民族——蜀族的形象。而以「蒜頭鼻」為體質特徵的青銅人面像A型,則具有南蒙古利亞小種族的體質特徵,應是蜀國境內與蜀族結盟的民族抑或被統治民族的形象,應當是屬於現今壯侗語族的先民濮越系的民族。直到成漢時期,成都出土的成漢墓陶涌,其面像仍與三星堆一致,說明二者之間存在著一定的有機聯系。
巴人中的凜君蠻、板循蠻來源很古,也應屬於百濮系統,後來都逐步融人盆地的漢族中,其中的一大支則成為今土家族的先民。大約在隋唐時期,今天四川地區各民族大體形成。他們與漢民族一樣,都是巴蜀地區歷史文化的創造者。到明清時期,四川盆地內的漢族與盆地周邊的少數民族聚居的格局逐步突顯出來,成為今日四川和重慶民族分布布局的雛型。
藏族在四川境內有80多萬,主要分布在甘孜、阿壩和涼山州的木里藏族自治縣。藏族的族源是多元的,主要來源於古代的羌人。今川西北高原上,從漢到唐有越 羌、白馬羌、廣漢羌、參狼羌、武都羌、旄牛羌等大小不 同的羌族部落,是四川藏族的主要族源。四川藏族地區稱為東部康區。「康」是藏語「喀木」(即「邊地」) 的音譯。今四川的康定、甘孜、德格、理塘、巴塘至西藏的昌都一線,歷來是康區傳統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 核心地區,是連接我國西南和西北地區的樞紐。
由於康區位於西藏的東南邊緣,使它成為漢藏文化接觸交融和內地與西藏經濟貿易頻繁往來的通道,是甘、青、川、滇通行的民族走廊中眾多民族南下北上遷徙的必經之地,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由於康區位於東部巴蜀文化與西部西藏文化交匯的位置,因而又構成了四川藏族在經濟、語言、文化上不同於其它地區藏族的特點。這里,歷史上有過數度繁榮的「茶馬互市」,被譽為第四條絲綢之路——「麝香——絲茶之路」。這里的宗教文化也很有特色,喇嘛教的各種教派並存,有寺廟800多個。既有馳名中外的格魯派三大印經院之一的德格印經院,又有本波(黑教)的最高寺院和學府的土多寺、著名的寧瑪(紅教)寺院噶拖寺、噶舉(白教)寺院八幫寺。這里藏族的民居和服飾,既與西藏藏族有共通性,又帶有 自己的特色。牧區有廣闊的草地,還有鍋庄和氂牛群,農區則有田野中的青棵和酥油茶。舉世聞名的《格薩爾王傳》長篇敘事詩就流傳於四川藏區。鍋庄舞和弦子舞是十分優美的舞蹈,唐卡壁掛是繪畫藝術的精品,藏戲更是獨具特色。這里的康巴人養成了剛悍、粗擴、豪邁、勤勞的性格特徵。
彝族是四川人數最多的少數民族,有152萬,大多居於涼山彝族自治州和樂山市的峨邊與馬邊。彝族的祖先是從西北高原南遷的羌人與本地的古老部落融合而成。漢代的窄都夷、斯榆、冉 、昆明,唐代的白蠻和烏蠻,與後世的彝族有淵源關系。安寧河谷是四川境內彝族長期的活動中心。大小涼山彝族地區在建國前還比較完整地保存著奴隸社會形態,建國後逐步廢除了奴隸制,走上了社會主義的康莊大道。
彝族文化有自身的特色。住房多為土木結構,一般房層低矮無窗,其高樓式民居與瓦板式民居也很有特 色。彝族男子多穿黑色窄袖右斜襟的上裝和多拓寬腳長褲,頭頂留二三寸頭發一小塊,稱「天菩薩」。頭上裹以數丈長的青蘭布包頭帕,名日「英雄結」。男子以無須為美,左耳帶耳珠穿絲線。女子穿多褶長裙。男女外 出皆穿「擦爾瓦」披風,形如斗蓬。宗教祭祖活動由畢摩主持。彝族有自己的音節文字,稱為文或羅羅文、畢摩文。彝族有自己的歷法和天文學,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彝族有許多重要的文學著作,如《勒俄特依》(創 世紀)、《瑪木特依》(訓世經)、《阿姆尼惹》(哭嫁歌)等均流傳至今。
土家族主要分布於重慶市的酉陽、秀山、黔江、彭水、石柱等縣,人口總數在100萬左右。其族源來源於巴人,主要是巴郡南郡蠻中的廣廩君之後和被稱為長沙武陵蠻的盤瓠之後。由於他們居位在西、辰等五溪上,故古時又稱為五溪蠻。土家族近代的風俗習慣大體與漢族相同,崇拜祖先,信仰多神,特別崇拜土王。土家族有語言,但無文字。土家族能歌善舞,他們傳統的擺手舞、龍燈、獅燈、花燈、跳香、民歌、號子、打鬧等均享有盛名。傳說土家的擺手舞來源於周武王伐紂時巴人軍隊的「前歌後舞」,即漢代著名的巴渝舞。土家族文學上的成就是有名的「竹枝詞」,曾對盛唐以後的中國詩壇產生過重要影響。土家族戲劇也很有特色,在酉水流域,流傳著土家族的儺願戲(又叫儺堂戲);在石柱一帶流行著一種源於儺戲而又不同於儺戲的「土戲」 。
在土家地區,往往土家與苗族、漢族交錯而居,形成大雜居小聚居的格局。酉陽、秀山、黔江和彭水則是土家族和苗族聯合組成的自治縣。重慶的苗族源於古代的「五溪蠻」和「黔中蠻」,和土家族、漢族長期和睦相處,創造出了有特色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如干欄式的「吊腳樓」民居和建於江河上的風雨橋、土花被面、蠟染織品、油茶湯、糯米糍粑、油香粑、極酸的泡菜,以及苗家的「踏月」歌舞,都有獨到的特色,享有盛名。
羌族是我國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最早是河煌地區的牧羊民族,以後向東向南遷徙,是華夏族的主要族源之一, 也是古代蜀族和今天藏族、彝族的主要族源。它們大部分融合到漢族和其它少數民族之中,只有在四川的岷山 地區保留了全國唯—一塊羌族聚居區,這包括阿壩州的茂縣、汶川、理縣、黑水、松潘,以及綿陽市的北川縣 。其中以茂縣羌族集中聚居最多,佔全部羌族人口總數的60%。
羌族具有獨特的物質文化成果和民族風情,綿延幾千年而不間斷,被稱為中國各民族演化史上的一個「活化石 」。其中最具特色的是至今仍存的碉樓、棧道和溜索等建築形式。碉樓在羌語里叫做「邛籠」,「皆依山居止,壘石為室,高者至十餘丈」,著名的有茂縣黑虎鄉的群碉、明嘉靖年間修築的桃坪碉。棧道在羌族地區的特色是險峻,茂縣較場一帶的棧道遺跡,傳為是蜀人的祖先蠶叢氏的遺作。溜索古稱「窄」,是用於渡河的竹 索,羌族中心區茂縣古有「繩州」的設置,其名稱即來源於古羌的繩橋。現存的歷史文物中,以橫架於滔滔服江之上、長達100多公尺的茂縣石鼓 「鴛鴦溜」最為著名。羌族地區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這里有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物,有蠶叢和大禹的遺跡。「禹興於西羌」,汶川刳兒坪和茂縣石鼓鄉(原名石紐鄉)以及北川的石紐,都有大禹誕生的紀念地。茂縣縣城名「鳳儀鎮」,也是源於歌頌大禹的「鳳凰來儀」的古語。在茂縣維城鄉有蜀漢大將姜維修築「維城」的遺說。疊溪本為古蠶叢重鎮,因地震而變成今日風光秀麗的地震湖。
羌族的民俗亦很有特色,至今保留著白石崇拜習俗,戶戶羌寨莊房都供奉白石。羌笛傳自遠古,各種歌舞歡快 多情,羌族服飾有獨特的魅力。其民族著名節日有羌歷年、祭山會、牛王會,娛樂活動有跳莎朗舞、爬天桿、 射獸饃、放索套。其它如挑花刺綉、雲雲娃、喝咂酒等,都可令人享受羌族文化的獨特風情。羌族地區盛產花 椒,「茂椒」至今仍是烹好川菜的重要調味品。
在川滇交界的高原上,有一片秘境似的地方,叫瀘沽湖。圍繞瀘沽湖生活著古老的摩梭人。十多年前他們還保留著古老的母系大家庭和走婚制的習俗。「舅掌禮儀母掌財」,子女不歸父系,而歸母親和舅舅撫養。母親享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子女永遠生活在母親身邊,夜晚才接待自己的「阿注」即情人。這種走婚制叫做「阿夏婚」。摩梭人每年最隆重的是朝山節,朝拜湖中最高的神山——格姆女神山。摩梭人的族屬還無定論,可能源於古羌族中的旄牛羌。新舊《唐書》有「東女國」的記載,就是今天摩梭人的祖先。滬沽湖至今是環境未受污染的自然奇景,永遠湛藍的天,永遠碧綠的水,穿梭自如的豬槽船,夜晚山月下走婚的阿注,構成靜秘的「 母系王國」風情畫,被人們稱為「人類母系社會文化的活化石」,是「至少生活在創世之夢中的世外桃源」。
白馬人主要分布於四川省平武縣和南坪縣以及甘肅文縣部分地區,總計1萬餘人,平武縣白馬鄉是最大的聚居區。這一帶也是大熊貓和金絲猴的故鄉,置有王朗、白河等自然保護區。白馬人有自己獨特的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男女老少都頭戴白色盤形氈帽,上插白雞毛或錦雞毛,其服飾較羌族絢麗得多。住房大部分是板屋土牆,其喪葬儀式是夏秋土葬,冬季火葬。每逢年節或喜慶日,要跳「十二相」,頭載牛、馬、羊、獅、虎、雞、孔雀、狗等木雕面具,鑼鼓伴奏,載歌載舞,意在祈求平安,這是白馬人最重要的群眾性娛樂活動。白馬人現族屬為藏族。但學術界有不少研究者認為,從其族源看,與古老的氐羌系有淵源關系,很有可能是古老的氐族先民留存在今天的唯一的尚能聚居存俗的後裔。
在古今都是多族共居的巴蜀地區,若干古老的風習一直流傳至今,各種古風余韻成為了如今巴蜀風情的組成部 分。
傳說蜀國望帝杜宇「教民務農,一號杜主」,所以在巴蜀地區長期有 「農時先祀杜主」的風俗,不少農村建有 「杜主廟」。根據《華陽國志·蜀志》的記載,杜宇失國後,隱居西山,其魂魄化為杜鵑鳥,常因思念故國而啼叫出血來,以至灑滿了山野的杜鵑花。這個「杜鵑啼血」的故事一直在蜀人中流傳,李商隱有「望帝春心托杜鵑」的名句歌吟這個故事,而蜀人拜杜鵑的習俗至少在西漢以前就已經存在。唐代杜甫在四川也記載了對於杜鵑「我見常再拜,重是古帝魂」的習俗。至今仍完整保存在郫縣近郊的望叢詞,是蜀人祭禮望帝杜宇和叢帝鱉靈的場所。
崇拜白虎是巴人稟君蠻遺留下來的習俗。《後漢書》說:「稟君死,魂魄世為白虎。巴氏以虎食人血,遂以人飼焉。」《蠻書》說:「巴氏祭其祖,擊鼓而歌,白虎之後也。」這種以人來祭祀白虎,把白虎當做祖神的習俗可能是一種原始的圖騰崇拜,相沿甚久,從漢代以來就已流傳了。源於巴人的土家族長期保留著白虎崇拜之俗,稱為「坐堂白虎」,是土家族不可戰勝的保護神。至今四兒童愛戴虎頭帽,就是這種崇拜的流風遺韻。考古發掘也有印證。三星堆遺址出土有金虎飾和銅虎飾,巴蜀銅兵器上的巴蜀圖語符號常常有虎形和虎紋,著名的傳世銅器虎紐於,其紐為虎形。由此看來,不僅巴人視白虎為主神,連蜀人也有虎崇拜之習。
川西地區還普遍流行著石崇拜,石崇拜分為兩種:一種是羌人的白石崇拜。據傳羌戈大戰時,羌人先祖受到 天神的指點,以白石打敗了彪悍的戈基人,使羌族得以有生息繁衍的環境,故把白石視為天神加以崇拜。這種 習俗一直流傳至今。另一種是古蜀人的大石崇拜。從蠶叢居於限山石室起,石頭就與蜀人有不解之緣。「石室」乃壘石而成,至今眼山地區仍有石壘碉房和高大石碉,因而古蜀先民對服山之石有一種大石崇拜。成都平原上不產巨石,多從服山運來作為蜀王墓前的墓誌石表,杜甫有《石筍行》專門說明石筍的來歷和用途。至今成都平原上尚有支機石、天涯石留存,還有五塊石、五丁擔、石鏡、飛來石等遺跡,均是大石崇拜的遺物。今天在重新修飾過的成都府河和南河岸邊,亦特地從岷山運來幾噸重的巨石 100個,上攜吟詠錦江詩詞百首,置於片片綠地之中,就是為再現古蜀大石文化,承襲其傳統特色而有意識設置的,現已成為引人注目的景觀。
巴蜀盆地內的最流行的年節古俗是漢族的習俗,它與中原地區的民俗在內涵上基本是一致的,但也有它的不同 之處。由於巴蜀從來是四方移民移人之地,歷史上有過幾次大的移民,特別是「湖廣填四川」,使巴蜀盆地內 的民俗帶有兼容南北,並蓄東西的復合型特點。所謂「一方之會,風俗分雜」(《周書·辛慶之傳》),正是 巴蜀民俗特色的生動說明。 歲時節令有春節過年、清明上墳、燈會、花會、端午食棕子、劃龍舟、中元祭祖、 中秋吃月餅等等,均與中原地區相似。但其中也有巴蜀自己的特色。例如,春節貼春聯之習就起源於巴蜀。後 蜀時,孟超自吟「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一聯貼在宮門上,代替過去貼桃符、郁壘,這是我國春聯之始。 大年初一到成都武侯祠游喜神方,燒第一柱香,稱為「頭香」,即以為吉利,這也是成都特有之俗。正月初七 人日游草堂是從晚唐興起的巴蜀特有習俗,其俗源於杜甫與高適之間的人日詩話。上元二年(761 年)高適寄 詩杜甫說:「人日題詩寄草堂,遙憐故人思故鄉。」「今年人日空相憶,明年人日知何處?」 為紀念杜甫,人 們便選擇人日這一天游覽杜甫草堂。清代四川學政何紹基為草堂撰有一聯:「錦水春風公占卻,草堂人日我歸 來」,就是記人日游草堂的習俗。
元宵燈會起於唐時。唐玄宗幸蜀曾在元霄上街現燈,有青羊宮的道燈,昭覺寺的佛燈,大蔥寺的水燈,從此形 成極富特色的成都燈會。宋陸游曾有詩寫成都燈會盛況:「鼓吹連天沸五門,燈山萬炬動黃昏。」作為古俗,成都的燈會與燈市都在元霄前後,燈市的繁華不亞於燈會的璀燦。清人有竹枝詞寫燈市:「城隍廟前燈市開,人物花枝巧扎來。高掛竹竿求主顧,玲戲機巧斗新裁。」又有竹枝詞寫燈會:「看燈大放鬧喧天,獅子龍燈 竹馬全。看過錦城春不夜,愛人惟有彩蓮船。」燈會與燈市相結合是成都 獨有的特色。除了成都之外,四川各地幾乎都有燈會,發展到今天,已經 以其多姿多彩馳名海內外。四川燈會以成都燈會歷史最悠久,以銅梁燈會的紙扎龍燈工藝最精湛,而自貢市的「國際恐龍燈會」則以其規模大、門類多、花樣新而為四川之冠,已在海內外多次展出,為四川贏得了很高的聲譽。
成都花會源於唐代的花市,以後歷代相沿。趙祥《成都古今集記》說:「成都二月花市,各地花農辟圃賣花,陳列百卉,蔚為香國。」到明清時,花農逐漸集中於青羊宮,每年二月十五日定期開市,至今猶然。
端午節龍舟之習,巴蜀與中原相同。但在唐宋時期,蜀地的劃龍船是在三月三日,後來才改為五月五日。
清明上墳之俗起於西漢,巴蜀一直流行至今。過去西蜀地區在這一天要賣歡喜團,小商販以各色炒米作團,用線貫串,叫「歡喜團」,這是巴蜀不同於中原之處。
巴蜀節令習俗最大的不同之處是俗好眾人參加的游樂,「西蜀游賞之盛甲於天下」,並且其游賞習俗常常同各種藝術表演相結合,「倡優歌舞,娥瞄靡曼」,體現了蜀人重文學儒雅之風的特色。例如每年四月十九日院花夫人誕日舉辦「浣花大游江」,這就是自唐代以來成都獨有的習俗。這一天傾城出動,錦江舟接檣銜,兩岸彩棚連座,十里不斷。地方官帶頭出遊,叫做「邀頭」,百姓人家則自帶座具「邀床」,因此這一活動又叫「邀游」。
巴蜀地區從來就是多族共居,故而存在著各種不同的葬俗,而且至今可見。
中國境內為巴蜀所獨有的船棺葬是戰國至西漢時期古巴蜀人所實行的特殊葬俗,都是以實用的或仿製的獨木舟為棺,在盆地內從東的重慶市到四川省西部的蒲江、川北的廣元和成都市內,都有發現。在這些船棺葬中所發現的豐富遺物是研究巴蜀先民社會生活和文化觀念的重要資料。 石棺葬是指豎穴土坑中用石板或石塊砌成的棺狀墓葬,分布於四川省西部岷江上游、青衣江、大渡河、雅等江、金沙江流域,滇西和西藏東部也有發現。其時代大約相當戰國秦漢時期。其墓葬形制和隨葬器物都有獨特的內涵。根據文獻記述加以對照,石棺葬應是以窄都夷和冉 夷為主的西南夷系各族的墓葬。
在川西南安寧河河谷盆地一帶分布著一種用巨大石塊修築的墓葬,稱為大石墓。其時代相當於戰國到漢初,應 是邛都夷的墓葬。
在山崖或者岩層中開鑿洞穴為墓室的崖墓曾經十分廣泛地流行於巴蜀地區,是巴蜀文化的一個特色。俗稱「蠻洞」,往往是幾十座聚集在一起,分布密集,錯落有致,有多重墓室。墓門、墓壁、墓棺上往往雕刻畫像和圖案。其時代從東漢至明清歷代都有,主要在漢代。最著名的是樂山市凌雲山的麻浩崖墓,其畫像石反映漢代蜀地生活習俗,有極高價值。
懸棺葬是利用岩壁裂縫或在岩壁上鑿孔架設棺木,離地面懸空放置,臨崖望之,危乎殆哉,十分險峻。懸棺葬從我國東南江浙到西南重慶、四川、貴州的廣大區域內都有分布。但無論從分布面積之廣、時代延續之長、類型之豐富復雜、保存之好這幾個方面來看,四川的懸棺葬在我國都是首屈一指的。四川懸棺葬早的從戰國時期開始,晚的一直到明代,主要分布在兩個地區,一個是三峽區域,其族屬與古代的巴人和僚人有關。另一片分布於珙縣、興文一帶,系古代的 人墓葬,屬 人系統。珙縣懸棺至今保存完整,蔚為奇觀,已經成為巴蜀旅遊文化中的一個著名景區。
2、四川民風民俗有哪些
1、祭杜主
相傳,蜀國開國國王杜宇,號望帝,歸隱西山後化為杜鵑。杜鵑為提醒人們不忘農時而號鳴,直至「啼血」。人們感今他教民務農有功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日和七月初一祭祀他。今郫縣城南有他和叢帝的陵墓,稱望叢祠。每到祭之日,人們便紛紛趕來開展祭祀活動,同時,賽歌跳舞,演戲娛樂,十分熱鬧。在川西平原等地,當杜鵑鳴叫時,人們便認為這是望帝在提醒大家莫誤農時。
2、祭蠶蟲
相傳,蜀中開國國王蠶叢教民養蠶,每年做金蠶數千頭,送給百姓,凡得到金蠶的人家,養蠶一定獲得豐收。他死後,人們因感恩而祭祀他。
3、葯王菩薩
葯王是民間對唐代名醫孫思邈的尊稱。孫思邈本是京兆華原人。精通醫葯,醫德高尚。所著《備急千金要方》30卷,合方論5300首,被喻為中國現存最早的醫學百科全書之一。孫思邈兩次入川行醫並采葯煉丹,其影響遍及全川。故四川民間供祀葯王的普遍程度在全國頗為著名。許多著名中葯店堂。如同仁堂等均敬奉葯王塑像。
4、寶光寺數羅漢
位於縣城的寶光寺羅漢堂內有各種塑像577尊。來此上香和瀏覽的人們,都習慣要去數羅漢。踏進門檻第一步若為左腳,便從左數起,如為右腳,便從右腳數起。數到與自己年齡數字相同的那尊羅漢,以它的善惡美醜來判斷自己是否有福。
5、賄耳目神
耳目神即灶神。民間以為灶神是玉皇大帝的耳目,其職責是專門觀察人間發生的事情,然後上奏天庭。為使其不在玉皇大帝面前說壞話,給人間帶來禍殃,人們每逢農歷臘月二十四日晚便燃香點燭,賄以酒肉,計好於他。
6、除夕祭樹
每年除夕之夜,各家飯菜端上桌後,首先敬神供祖,接著將每樣飯菜取一點出來,切細和勻後,由家長用盤子或小簸箕端到最大最好的一棵樹前祭樹。據說,這樣來年果樹能花繁果豐,帶來滾滾財源。祭樹後,全家才圍著桌子吃團年飯。
(2)蜀漢風俗擴展資料:
必去景點:
1、武侯祠
位於四川省成都市南門武侯祠大街。是紀念中國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的祠堂。 它是中國唯一一座君臣合祀祠廟和最負盛名的諸葛亮、劉備及蜀漢英雄紀念地,也是全世界影響最大的三國遺跡博物館。
2、杜甫草堂
又稱浣花草堂、工部草堂、少陵草堂,位於四川省成都市西郊的浣花溪畔,現今是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建築古樸典雅、園林清幽秀麗的著名文化聖地。
3、寬窄巷子
寬窄巷子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長順街附近,由寬巷子、窄巷子、井巷子平行排列以及街道之間的居民宅院組成,全為青黛磚瓦的仿古四合院落,這里也是成都遺留下來的較成規模的清朝古街道,與大慈寺、文殊院一起並稱為成都三大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街區。寬窄巷子所在的區域在清朝時為八旗居住之地,目前有多種文化、餐飲、休閑商鋪在此營業。老成都的閑適、新成都的時尚、都在巷子里。
參考資料:四川民間習俗-網路
3、立夏時會有什麼習俗
立夏節的習俗:
立夏節時,大人用絲線編成蛋套,裝入煮熟的雞蛋鴨蛋,掛在小孩子脖子上。有的還在蛋上繪畫圖案,小孩子相互比試,稱為斗蛋。疰夏繩即長命縷,用五色絲線系於小孩手腕等處為其消災祈福,消暑祛病,以防注夏。
秤人活動主要流行於南方,類似於春節期間「人日」的活動。秤人據說起源於三國時代。傳說蜀漢先主劉備死後,諸葛亮把他阿斗交趙子龍送往江東,並拜託其後媽、吳國孫夫人撫養。那天正是立夏,孫夫人當著趙子龍面給阿斗秤了體重,來年立夏再秤一次看增加體重多少,再修書向諸葛亮匯報,由此形成傳入民間的風俗。另種說法是,魏國司馬昭發兵消滅蜀漢,又恐原屬漢地的臣民不服,所以善待被俘虜的後主阿斗,封他為安樂公。阿斗受封那天,正是立夏,司馬昭當著一批跟到洛陽的蜀漢降臣之面給阿斗秤了體重,以後每年立夏再秤一次,布告天下,表示他沒有虧待安樂公,使他年年增加體重。後民間仿效,由此形成風俗。
立夏秤人有兩種,有的懸秤於大樹,多是給老人小孩秤量。有的懸秤於屋樑,是女子互相秤量,品肥論瘦,嘻哈打趣,儼然一種閨中游戲。蔡雲《吳覦》詩雲:「風開綉閣揚羅衣,認是鞦韆戲卻非。為掛量才上官秤,評量燕瘦與環肥。」
立夏日為漢族民間傳統節日,稱「立夏節」,流行於全國各地,農歷四月間(陽歷5月6日)進行。立夏與立春立秋立冬一樣,是標志四季開始的日子。立夏之時太陽到達黃經45度,這便是夏天開始的時刻。與立春時的東郊迎春一樣,立夏時也有迎夏儀式。古時天子率百官迎夏於南郊,並祭祀炎帝和祝融。立夏也是一個重要的節氣,民間以立夏日的陰睛測一年的豐歉,認為立夏時下場雨最好,民諺雲,「立夏不下,旱到麥罷」、「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掛起」。
4、成都的傳說故事和風俗
1、龜化城
傳說一:秦漢時期,成都經濟文化發達。
公元前316年,秦國吞並巴蜀。公元前311年,當時鎮守成都的張儀、司馬錯著手修築成都城牆。傳說張儀築城時屢築屢垮,後來「有大龜浮於江」,張儀根據巫師的指點,沿著龜爬行的路線築城,果然成功,所以成都又叫龜城。出自晉代干寶《搜神記》卷十三「秦惠王二十七年,使張儀築成都城,屢頹。忽有大龜浮於江,至東子城東南隅而斃。儀以問巫。巫曰:『依龜築之。』便就。故名『龜化城』」。
傳法二:張儀修築成都城牆時,最初是按照秦咸陽城來修的,但屢築屢垮,後來有大龜浮於江中,張儀受到烏龜龜背上的圖案的啟示重修設計成都的城牆,後來就沒有垮過了。
龜在我們國家傳統文化中一直是吉祥,長壽的象徵,是四靈之一,四神中的玄武也有龜的形象。雖然被某地網痞曲解了意思,不過反而暴露出某地部分網友集體性的無知,當然,故意的曲解也和個人素質掛鉤。幾千年的文化沉澱是你們所不能及的。——出自《太平御覽》卷九百三十一·鱗介部三·龜~4272~ 《華陽國志》
2、鎣華寺
相傳彭縣鎣華山有一個學佛的人,心極慈悲,乘驢行而不施鞭策。成正果後,善男信女為他立廟,號「鎣華祖師」。成都亦立了廟,在東較場附近。清末,該廟被軍隊占為兵營,哥老會眾又在外東三官堂街購地新建一廟,石柱為楹,以為奉祀。成城中學創辦時,租其殿為禮堂,至今如故,這就是現在的成都第十九中學。——出自《什邡縣志.人物》
3、花牌坊
相傳明朝朱元璋為振邦興國開科取士羅織人才。居住在成都市西門一條街上的秀才花如春上縣、府應考,均名落孫山,便灰心喪氣。一日他在茶鋪吃閑茶,見一叫化婆伸手行乞,心生憐憫之心,遂將身上僅有的五文錢送與她買饅頭。
叫化婆隨即謝過他,說,你是將相之才,可要努力考取功名。花如春受到叫化婆的激勵,便重拾書卷,日夜攻讀。
一天夜裡,他讀書睏倦在幾案上趴著睡著了,夢中見叫化婆點化他,到了京考,花如春一看試卷,試題果在《春秋》范圍內,便提筆揮就一篇恤民安國的錦綉政論類文章,深得主考官大悅,呈上朱元璋,欽點花如春狀元,並批示花如春打馬遊街,以顯示皇恩浩盪。
花如春在省親期間,深入百姓之中,了解百姓疾苦,上奏減輕賦稅徭役,勸導農耕惜民等治國安邦之策,深得朱元璋嘉許並施行之,取得非凡效績。於花如春功勞赫然,成都府尹上奏朱元璋修建一花姓牌坊,彰顯花如春。朱元璋准奏,因而得名。——出自《畢節縣志》
4、風俗:
打草鞋:或許在某些景區,你能看到一些老婆婆。她們在路邊擺上一個小簍子,簍子里裝著打好的草鞋,手裡拿著一個半成品,也不叫誰買,就自顧自的坐著,等待客人主動上門。
老成都時代,買草鞋的繁多。自古糧倉之都的成都,穀草麥草秧草席草甚多,打草鞋,蓋草房、編草帽、捆貨物、編草席的原料是不缺少的。往往天沒亮,就端著個凳子坐在家裡的小院壩中,男人們出去種田,女人就留在家裡打草鞋。特別是在鄉場上,人們就地取材,直接就手用草編織鞋子,傳承了許多打草鞋的手藝,甚至開起了專門的鋪子。男士的、女士的、各種碼子,他們心裡都清楚的很。
代客冒飯:除開上面的修竹器的,補水桶的,打草鞋的......老成都的服務可謂是細致入微,賣水人、磨刀匠、拾瓦匠,你以為你能想到的就是所有,其實還有很多服務讓人拍手叫好,比如說這個「代客冒飯」。
這可以說是很多成都人都沒聽過的新奇玩意兒。館子不收取任何費用,把顧客帶來的冷飯用湯冒熱,方便他們就餐。若是顧客帶了錢,就買他們幾份小菜來下飯。
這種生意通常是為那些缺乏生計的成都貪民,其中裹藏的人情味才是真正暖人肺腑。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產業,而「代客冒飯」在當今的成都,可是見也見不到,早已銷聲匿跡了。
5、蓉城
蓉城是四川的成都,成都又名錦官城,錦城,蓉城。因為後蜀皇帝偏愛芙蓉花,命令老百姓在城牆上遍植芙蓉,所以成都又稱為了「蓉城.一說「龜畫芙蓉」,即初建城時,地基不穩,屢建屢塌,後來出現一神龜,引路建成此城,而神龜指引的路線就是一朵芙蓉花,蓉城乃由此而生。
一說「芙蓉護城」,即五代後蜀主孟昶為保護城牆,命人在成都土城上遍植芙蓉,每當九月芙蓉盛開,遠遠望去如錦如綉,滿城生輝,名之曰芙蓉城。
最為人們接受,流傳最廣的版本是這個:從唐時起,每年的農歷二月,成都都有盛大的花市舉行。相傳農歷二月十五日是百花的生日,稱為「花朝」。成都花市便於花朝前後舉行,以「花朝」為花市的正期。每到二月,成都都會成為花的海洋。百花齊聚花城,競相開放,爭奇斗艷,把整座古都打扮得妖嬈富麗。
這樣的花容盛事的確令人眼花繚亂。這時候,五代後蜀國蜀王妃花蕊夫人從百花叢中回過身來,她從百花之中發現了芙蓉。芙蓉如天上彩雲滾滾而來,這情景讓花蕊夫人驚喜不已。她喜歡上了這種美麗的花,這花讓她感到很開心。然而花開總是短暫的,美麗也會很快逝去,在成都陰濕的天氣里,花蕊夫人常常很憂郁。
秋天來到了,花蕊夫人為排遣心中的寂寞,帶著隨從去踏青。走到農家小院前,她驚奇地發現,在這霜氣襲人的秋天,即使堅毅的菊花也已凋零,卻有這樣一叢叢一樹樹的繁花在開放。她想起來這就是花朝時看到的芙蓉,花蕊夫人的臉上盪漾出從未有過的喜悅。
身邊的隨從把這一切看到眼裡,回去報告給蜀王孟昶,孟昶大喜,遂命百姓在城苑上下遍植芙蓉樹。
於是待到來年花開時節,成都便四十里芙蓉如錦綉,從此也落得了芙蓉城的美譽。
後來,後蜀國滅亡了,花蕊夫人被宋朝皇帝趙國胤掠入了後宮。花蕊夫人常常思念著孟昶,偷偷珍藏著他的畫像,以述思念之情。趙國胤知道後,逼迫她交出畫像。但是花蕊夫人堅決不從,趙國胤一怒之下便殺了她。後人敬仰花蕊夫人對愛情的忠貞不渝,尊她為芙蓉花神,稱芙蓉花為「愛情花」。
成都人對芙蓉花的喜愛,多少與這個古老的傳說有關。他們屏棄「龜畫芙蓉」和「芙蓉護城」說,而津津樂道於花蕊夫人的傳說,足以說明成都人追求忠貞愛情的浪漫情懷
(4)蜀漢風俗擴展資料:
成都的歷史沿革:據史書記載,大約在公元前5世紀中葉的古蜀國開明王朝九世時(公元前367年)將都城從廣都樊鄉(雙流)遷往成都,構築城池,截至2018年,已有2385年歷史;但依據現實挖掘的金沙遺址看來,成都建城史可以追溯到距今3200年前。
早期為百濮地,據《華陽國志》載: "越嶲郡會無為濮人居地,有濮人冢",《史記 · 楚世家》說:「(楚武王)於是始開濮地面有之,建寧郡南有濮夷,濮夷無君長總統,各以邑落自聚,故稱百濮也」。
關於成都一名的來歷,據《太平寰宇記》記載,是借用西周建都的歷史經過,取周王遷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而得名蜀都。蜀語成都二字的讀音就是蜀都。成者畢也、終也,成都的含義就是蜀國終了的都邑,或者說最後的都邑。
公元前316年,秦國先後兼並蜀國、巴國,並設置蜀郡於成都。秦張儀、司馬錯築太城(府南城),次年,張儀在太城以西築少城(府西城)。
公元前256年,蜀郡太守李冰,吸取前人的治水經驗,率領當地人民,主持修建了沿用至今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並造石人作測量都江堰水則,是中國最早水尺。公元前141年,蜀郡太守文翁在成都建立了中國最早的地方官辦學堂「文翁石室」。
秦末、漢初,成都取代關中而稱「天府」。
5、四川的風俗
1、走人戶
四川民間社會習俗。流行於四川各地。民間凡遇年節或婚嫁、新居落成等情況。都要到親戚家串門探望,稱為走人戶。
屆時,一般要帶上豬蹄、很多自己捨不得買的禮物、好酒等禮物,穿上平時捨不得的衣服前往。主人家割肉買酒,熱情款待。
2、元宵對罵
溫泉是開縣一座鹽埠古鎮,一條東里河穿鎮而過,將鎮區一分為二,河東、河西的居民便凡事總愛比個高低、爭個強弱。農歷正月十五元宵之夜,當地人有一個「翻老底子」(即對罵)的奇特風俗。
每年的元宵夜,東西兩岸的人提著燈籠、火爐,來到各自後山山坡,設案秉燭,恭呈香茗煙糖,推舉出領罵和助罵的本營主帥,由罵技超群、妙語連珠、聲如洪鍾之士和多謀善思、善揭人短之人擔任,領頭痛罵對方。
3、姑爺節
正月初二是傳統的姑爺節,姑爺紛紛去給岳父岳母拜年。潮汕人將初二姑爺回岳父母家吃飯稱為「食日晝」,就是吃午飯的意思,姑爺和女兒必須在晚飯之前回到自己家(某些地區因路途遙遠可能會住下並吃晚飯)。
4、縮爾
彝族交際習俗。為彝語音譯,意為解除迴避。如媳婦與需要迴避的 長輩沒能迴避開被視為失禮。一旦失禮,須於當晚舉行此儀式解除迴避。 屆時,媳婦要帶上酒到長輩家中,在至親好友的見證下,恭敬地給長輩敬一碗酒,電報聲明自已絕非有意失禮,以求得諒解和安撫。同時,當眾宣布解除迴避,從此雙方可不再迴避。
5、春倌說春
漢族社會習俗。流行於四川各地。時間在春節前後。舊時的春倌頭戴烏紗帽,身著官服,左手執木刻春牛,右手拿春棒;現在的春倌,裝束與普通人一樣,不同的是身背一根放牛鞭子。他們爬山涉水,走鄉串戶,每到一地,便編一些吉利的歌謠演唱。
演唱完畢,將一張紅紙印製的檢牛圖送給主人家。說檢結束後,戶主要送些錢幣給檢倌,以作報酬。
6、立夏節的習俗有哪些
立夏節的習俗:
立夏節時,大人用絲線編成蛋套,裝入煮熟的雞蛋鴨蛋,掛在小孩子脖子上。有的還在蛋上繪畫圖案,小孩子相互比試,稱為斗蛋。疰夏繩即長命縷,用五色絲線系於小孩手腕等處為其消災祈福,消暑祛病,以防注夏。
秤人活動主要流行於南方,類似於春節期間「人日」的活動。秤人據說起源於三國時代。傳說蜀漢先主劉備死後,諸葛亮把他阿斗交趙子龍送往江東,並拜託其後媽、吳國孫夫人撫養。那天正是立夏,孫夫人當著趙子龍面給阿斗秤了體重,來年立夏再秤一次看增加體重多少,再修書向諸葛亮匯報,由此形成傳入民間的風俗。另種說法是,魏國司馬昭發兵消滅蜀漢,又恐原屬漢地的臣民不服,所以善待被俘虜的後主阿斗,封他為安樂公。阿斗受封那天,正是立夏,司馬昭當著一批跟到洛陽的蜀漢降臣之面給阿斗秤了體重,以後每年立夏再秤一次,布告天下,表示他沒有虧待安樂公,使他年年增加體重。後民間仿效,由此形成風俗。
立夏秤人有兩種,有的懸秤於大樹,多是給老人小孩秤量。有的懸秤於屋樑,是女子互相秤量,品肥論瘦,嘻哈打趣,儼然一種閨中游戲。蔡雲《吳覦》詩雲:「風開綉閣揚羅衣,認是鞦韆戲卻非。為掛量才上官秤,評量燕瘦與環肥。」
立夏日為漢族民間傳統節日,稱「立夏節」,流行於全國各地,農歷四月間(陽歷5月6日)進行。立夏與立春立秋立冬一樣,是標志四季開始的日子。立夏之時太陽到達黃經45度,這便是夏天開始的時刻。與立春時的東郊迎春一樣,立夏時也有迎夏儀式。古時天子率百官迎夏於南郊,並祭祀炎帝和祝融。立夏也是一個重要的節氣,民間以立夏日的陰睛測一年的豐歉,認為立夏時下場雨最好,民諺雲,「立夏不下,旱到麥罷」、「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掛起」。
7、四川的風俗有哪些?
1、祭杜主
相傳,蜀國開國國王杜宇,號望帝,歸隱西山後化為杜鵑。杜鵑為提醒人們不忘農時而號鳴,直至「啼血」。人們感今他教民務農有功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日和七月初一祭祀他。
今郫縣城南有他和叢帝的陵墓,稱望叢祠。每到祭之日,人們便紛紛趕來開展祭祀活動,同時,賽歌跳舞,演戲娛樂,十分熱鬧。在川西平原等地,當杜鵑鳴叫時,人們便認為這是望帝在提醒大家莫誤農時。
2、祭蠶蟲
相傳,蜀中開國國王蠶叢教民養蠶,每年做金蠶數千頭,送給百姓,凡得到金蠶的人家,養蠶一定獲得豐收。他死後,人們因感恩而祭祀他。
3、葯王菩薩
葯王是民間對唐代名醫孫思邈的尊稱。孫思邈本是京兆華原人。精通醫葯,醫德高尚。所著《備急千金要方》30卷,合方論5300首,被喻為中國現存最早的醫學百科全書之一。孫思邈兩次入川行醫並采葯煉丹,其影響遍及全川。故四川民間供祀葯王的普遍程度在全國頗為著名。許多著名中葯店堂。如同仁堂等均敬奉葯王塑像。
4、寶光寺數羅漢
位於縣城的寶光寺羅漢堂內有各種塑像577尊。來此上香和瀏覽的人們,都習慣要去數羅漢。踏進門檻第一步若為左腳,便從左數起,如為右腳,便從右腳數起。數到與自己年齡數字相同的那尊羅漢,以它的善惡美醜來判斷自己是否有福。
5、賄耳目神
耳目神即灶神。民間以為灶神是玉皇大帝的耳目,其職責是專門觀察人間發生的事情,然後上奏天庭。為使其不在玉皇大帝面前說壞話,給人間帶來禍殃,人們每逢農歷臘月二十四日晚便燃香點燭,賄以酒肉,計好於他。
(7)蜀漢風俗擴展資料:
必去景點:
1、武侯祠
位於四川省成都市南門武侯祠大街。是紀念中國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的祠堂。 它是中國唯一一座君臣合祀祠廟和最負盛名的諸葛亮、劉備及蜀漢英雄紀念地,也是全世界影響最大的三國遺跡博物館。
2、杜甫草堂
又稱浣花草堂、工部草堂、少陵草堂,位於四川省成都市西郊的浣花溪畔,現今是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建築古樸典雅、園林清幽秀麗的著名文化聖地。
8、三國時的喪葬風俗是如何從厚葬改為薄葬的,後來有什麼演變?
喪葬文化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古人講究“事死如事生”,在陵墓的陪葬物品上很是花費財力。秦始皇修驪山陵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厚葬的風氣也延續到漢代。不過在三國時期,帝王將相的陵墓反而出現大量的薄葬的現象,一掃之前的奢靡浮華。下面小編就來聊一聊這件事。
三國時期的薄葬之風
三國時期的薄葬之風,主要集中於曹魏和蜀漢,當然在東吳中也有所表現。首先們我來看看帝王。曹操在去世前明確下達遺令,要求自己下葬後生者就除服,不必長期守喪;自己下葬時用平時的衣服,不用金銀玉器做陪葬品;曹丕的葬禮按照《終制》,其中的內容也是薄葬;劉備去世時也下令三天就除服。一個政權的最高統治者都使用薄葬,所謂上行下效,這無疑能提現出當時社會確實流行薄葬的風氣。《三國志·魏書·武帝紀》:“葬畢,皆除服……斂以時服,無藏金玉珍寶。”《終制》:“棺但漆際會三過,飯含無以珠玉,無施珠襦玉匣。”《三國志·蜀書·先主傳》:“百寮發哀,滿三日除服。”
除了帝王,再看看臣子。諸葛亮作為蜀漢唯一的丞相,蜀漢實際執政者,下葬的時候“斂以時服,不須器物”;諸葛亮二伐的對手郝昭也要求薄葬,“斂以時服”;曹植作為曹魏宗室,“遺令薄葬”;徐宣(尚書左僕射,加侍中光祿大夫)遺令“斂以時服”;韓暨(司徒)遺令“斂以時服,葬為土藏”;高堂隆(光祿勛)遺令“薄葬,斂以時服”。
相對於曹魏和蜀漢,薄葬的風氣稍微弱一些,但也不是不存在。東吳的大老元臣張昭遺令薄葬,“幅巾素棺,斂以時服”;大將軍、左都護諸葛瑾也遺令素棺、時服,“事從省約”;襲取荊州,立下大功的呂蒙“喪事務約”;大司馬呂岱“殯以素棺”;尚書僕射是儀遺令素棺時服,喪禮從簡。我們看這些人,中間有宗室、有重臣、有元勛、有名士,他們不是沒有經濟條件,但仍然下遺囑薄葬。由此可見在三國時期由上到下的薄葬風氣,即便是東吳這種多尚豪奢、經濟發達、出產珍珠、玳瑁、寶石、香料、犀角、象牙等奢侈品的政權,在社會上層仍然存在很多薄葬的例子。
形成這種薄葬風氣的原因那麼三國時期為什麼會流行這種薄葬的風氣呢?小編認為有兩個主要的原因。
一、受經濟條件所限,形成節儉的風氣
在東漢末年,各個軍閥割據一方,進行了殘酷的戰爭,最終吞並、結合為三個政權曹魏、蜀漢、東吳(還有一個打醬油的燕國)。在這個過程中,首先帶來的惡劣影響是人口銳減,土地荒蕪,自然環境受到破壞,農業經濟蕭條;其次在戰爭中,為了讓士兵有力氣訓練、打仗、長途跋涉,又加大了糧食的耗費。可以說當時的社會民生凋敝,經濟倒退,無論多麼三國時期在歷史上多麼耀眼,這都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而後三個政權陸續建立,形勢穩固下來,民生逐漸改善上來,但三個政權畢竟處於分裂對抗的局面,時有戰爭發生,由於其強大的統治力,戰役的規模還要高於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的戰役。
而且三個國家還有抽調出大量士兵屯集在邊境地區,士兵增加意味著能夠勞作的青壯年減少,裝備的磨損和更換、糧食運輸時的損失都是不小的費用。在這種社會背景下,太多的陪葬物品和太繁瑣的喪葬禮儀成為一種負擔,節儉成為一種很重要的品德。
即便在形勢相對穩定的時候,有一些統治者會重新變得奢靡起來,大興土木建立宮室,或者好華服珍玩,但這種行為在當時絕對是不被認可的,是違背當時士人的道德標准和對統治者的要求的。何況墓葬是身後之事,與生前所用之物還是有很多區別的。
所以在當時的人很願意用降低墓葬標準的方式來體現節儉的品德。在曹魏更是在曹丕的支持下,成為一種制度。這種對節儉的推崇讓曹魏、蜀漢以及在東吳的一些士人中形成了薄葬的風氣。
《楚國先賢傳》:“夫俗奢者,示之以儉,儉則節之以禮。”
二、出於對盜墓行為的畏懼
古往今來,盜墓都是一件非法的行為。然而在亂世當中,政府的權威喪失,人們的行為失去約束,盜墓就成為一件很常見的事情。我們都知道提倡薄葬的曹操就盜過墓,而且設立摸金校尉和發丘中郎將,讓盜墓行為規模化、官方化,對漢代墓葬造成巨大的破壞;其實不僅僅是曹操,董卓、袁紹、孫權、孫休包括上面提到的郝昭都盜過墓,其中有的是單純為了裡面的財物,有的是取裡面的材料,立廟、修繕城防、製造軍械什麼的。
在目睹了亂世中大規模的甚至是官方性質的盜墓行為之後,當時的人普遍地意識到陵墓修得氣派、陪葬物品珍貴反而是被盜墓的禍源。
郝昭就明確地和兒子說,厚葬對死者沒有任何益處;曹丕甚至提出“未有不亡之國,亦無不掘之墓也。”那麼如何保護自己的陵墓不被盜墓賊光顧呢?盜墓賊為財而來,薄葬是一個阻止他們的辦法。
《三國志·魏書·崔琰傳》:“大將軍袁紹聞而辟之。時士卒橫暴,掘發丘隴。”《三國志·魏書·董卓傳》:“初平元年二月,乃徙天子都長安。焚燒洛陽宮室,悉發掘陵墓,取寶物。”《魏略》:“會病亡,遺令戒其子凱曰:……‘吾數發冢,取其木以為攻戰具。’”《水經注》引《世語》:“魏黃初末,吳人發芮冢,取木,於縣立孫堅廟。”《廣東新語·墳語·越佗墓》引《交廣春秋》:“孫權嘗遣交州從事吳瑜訪之,莫知所在。獨得明王嬰齊墓,掘之。”《三國志·吳書·三嗣主傳》引《抱朴子》:“吳景帝時,戍將於廣陵掘諸冢,取版以治城,所壞甚多。”
三、亂世對舊禮法造成的沖擊
漢朝自漢武帝之後將儒家經學定義為官學,將儒家的影響力推上一個頂峰。儒家非常重視孝道觀念,它對厚葬久喪現象起到了支持和推動的作用。雖然有一些學者提出,傳統儒家並不提倡過分的厚葬,但是儒家強調的孝道觀點以及它支持的禮法確實為厚葬久喪提供了理論基礎和環境。而且傳統禮法中確實有三年之喪,如果不下葬的話守喪者也不能除服,進行婚娶等活動。然而這種禮法在亂世中並不適宜,比如在“東興之戰”中,大批曹魏士兵葬身巢湖,無法安葬,這只能迫使曹魏將喪禮進行簡化。
總而言之,在漢朝的時候還流行厚葬久喪,在三國時期卻完成了向薄葬的扭轉。這裡面有經濟需要、上層社會對盜墓現象的畏懼、現實條件所限不得不便宜從事,可能還有人們思想上的轉變等種種原因,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才促成了這種薄葬之風。
9、現在社會中的哪些習俗是一代軍師諸葛亮流傳下來的?
臘月二十九又稱“小除夕”,北方很多地方有小除夕吃饅頭的習俗,而饅頭這種美食,其實和一場驚心動魄的戰爭有關。
雍闓叛變
公元223年,益州豪族雍闓乘劉備兵敗夷陵,彌留白帝城之際,殺死蜀漢建寧太守正昂,將蜀漢新任太守張裔押送到東吳,舉兵反叛蜀漢。劉備病逝以後,李嚴六次寫信勸降雍闓,可是雍闓卻回復了一封及其傲慢的信,大義是現在天下三分,我不知道該投靠誰,隨即宣布投靠東吳,被孫權任命為永昌太守。面對雍闓的挑釁,蜀漢南中地區岌岌可危,為了拉攏南中蠻族,雍闓說服南蠻王孟獲加入,在孟獲的忽悠下,南蠻各族也加入了雍闓的陣營,南中地區,除了永昌郡堅守等待朝廷救援,其他郡都脫離蜀漢控制。諸葛亮一方面派遣鄧芝出使東吳,一方面准備出兵平定叛亂,但是這一準備,就用了兩年時間,因為劉備伐吳,帶走了蜀漢全部精銳部隊,只有老弱殘兵留守益州。夷陵之戰以後,蜀漢近5萬精銳全軍覆沒。諸葛亮當時就算想討伐雍闓,也無兵可用。
諸葛亮平叛
公元225年3月,諸葛亮終於出發去平定叛變,雖然此次出征,歷史上沒有記載諸葛亮調動了多少兵力,但是由於距離夷陵之戰還沒過去幾年,蜀漢國力衰弱,真可謂“益州疲敝”諸葛亮能夠調動的兵力並不多,而是大多數都是沒用經歷過戰爭的新兵,雍闓已經聯合了南中豪強和南蠻王孟獲,兵力並不比諸葛亮低。諸葛亮兵分三路進軍南中:親率大軍西路進軍越雋郡討伐高定,馬忠東路進軍牂柯郡討伐朱褒,李恢中路進軍建寧郡,為什麼討伐名單沒有罪魁禍首的雍闓呢?原來叛軍此時已經發生內訌,雍闓被高定部曲殺了。孟獲趁機收編了雍闓的部隊。李恢首戰告捷,深入今雲南昆明地區,大破叛軍。馬忠則擊破朱褒,與李恢匯合。諸葛亮亦一路勢如破竹,擒斬高定。三路大軍很快匯合,准備迎戰孟獲。同年五月,蜀漢大軍渡過瀘水,大戰孟獲。
南平孟獲
饅頭的起源
南中之戰雖然進展十分順利,但是諸葛亮班師之時卻遇到了一個大問題,諸葛亮准備渡過瀘水之時,突然狂風大作,巨浪滔天,這種情況下,蜀漢大軍根本無法渡河,孟獲說必須要四十九顆人頭祭河,才可以安然無恙的渡過滬水。孟獲當時已經抓了四十九個蠻人,准備把他們殺了讓諸葛亮大軍渡河,但是諸葛亮不想濫殺無辜,下令把蠻人都放了,讓士兵把牛羊等肉做成肉餡,用麵粉包裹,做成人頭的模樣,士兵們把它投入河水,果然風平浪靜。當地稱為“蠻地”,用當地人的頭祭河神本來是當地風俗。自諸葛亮想到了替代方法以後,這個風俗逐漸被拋棄了。因為“蠻頭”與“饅頭”諧音,諸葛亮創造的這個食物也就被稱為“饅頭”了。
10、三國時期的生產習俗
俗語說「民意食為天」,夫子也說「飲食男女,人之大欲也」。每個時期的飲食習慣,都跟各個時期的生活環境有莫大的關系。那麼,在三國時期的動亂年代,人們的飲食習慣是怎樣的呢?
1、餐制:
所謂餐制,就是每天吃飯的數目。現在我們習慣「一日三餐」,但在先秦時代我們卻是一日兩餐的,以適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業生活習慣。早餐在7點左右,吃的多些,因為要應付繁重的農業生產勞動,稱為「大食」;下午三四點再吃一頓,因為就要天黑了,不能再去勞動,所以吃得少些,稱為「小食」。但在上層社會和士人當中卻實行三餐制,並逐漸流行開來。三國時期的農業生產力已有了較大的發展,除了很少的一部分人還實行兩餐制外,都是一日三餐的了,但吃的時間和現代有所不同。第一餐為朝食,也就是早食。一般在天色微明以後;第二餐為晝食,在上下午交替之時;第三餐為飧食,在下午3——5時。
2、分食與合食:
兩漢和三國時,由於還是採用食案,分食制(一人一案)也保留下來。反而在「五胡亂華」後,胡床、椅子、高桌、凳等座具相繼問世,合食制(為桌而食)在唐末宋初才流行開來。
3、節日飲食:
元旦飲椒柏酒、屠蘇酒、吃五辛盤、膠牙餳;元宵喝豆粥(宋代才有湯圓)、賞燈、吃小點心;寒食節(一個月,曹操下令革除,改為三天)吃餳大麥粥(一種糕)、干粥(有點像現代的即食粥)、煮雞蛋、鹽醋拌生菜之類(北魏時才有餅類);端午節吃角黍(粽子)、飲菖蒲酒、雄黃酒;中秋是唐以後才過的,那時沒有;重陽要佩茱萸、食蓬餌(米粉糕)、飲菊花酒。
4、佛教飲食:
《三國志/吳書/窄融傳》記:窄融「放縱擅殺」,大興佛教時「多設酒飯,布席於路」。可見當時佛教並未實行素食,也未禁酒。其實,東漢時期佛教傳入時,其戒律並沒有不許吃肉這一條。僧徒托缽化緣,沿門求食,遇肉吃肉,遇素吃素,並不挑剔,只不過吃的是「三凈肉」(即自己不殺、不叫他人殺和未親眼看見殺)。在南北朝時南梁武帝蕭衍篤信佛教,禁肉腥和酒,素食才在佛教徒中流行開來。
佛寺僧人一般早上在可以見到掌紋時吃早飯,一般為粥。午餐於正午之前,為飯。因為佛教有「過午不食」的戒律,所以不吃晚飯。但病號可以午後賈一餐,叫「葯食」。僧人一般都分食,一人一分,在齋堂吃。「葯食」則取回房中。但後來因為大家都吃了,也無所謂了。
5、道教飲食:
教是中國的土長宗教,三國時剛興起。道教認為,人體里有三蟲,亦名三屍,常居人脾,是慾望的根源,毒害人體的邪魔。三屍是靠五穀的谷氣生存的,所以要「辟穀」。所謂「辟穀」,即是不食五穀,以菌類、蜂蜜、棗類等代替。還有的就是食丹葯,曹魏正始年間的何晏,為求長生而服「五石散」,又稱「寒食散」,以煉鍾乳石、陽起石、靈磁石、空青石、硃砂為之,皆為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