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彌勒彩禮
1、雲南紅河州彌勒縣結婚禮彩一般多少
我結婚的時候收了16800,2012年的時候,現在的話可能2萬左右吧,我哥哥前久結是2萬6,但是這個也不一定了,有的女方家就非要很高的禮錢,所以看情況定了,主要還是雙方的感情基礎,如果你家條件不是很好,雙方感情好的話,可以叫女方和家裡說說,給個你可以承受的禮錢,畢竟結婚是越過越好才有意思。我朋友就是討了個昆明的,昆明禮錢都是好幾萬,女方家要6萬6,但是他家條件不怎麼好,後來兩家商量了還是沒要這么多,現在他還對女方父母很好,所以這個東西不好說的,又不是市場買菜有個平均價,看自己能力吧。
2、彝族的婚戀習俗
彝族的婚戀奇特而有趣,最有趣的是,舉行過"換裙禮"的少女,方可在"玩場"中與心上人結交戀愛,以及媒人說親和吃酒定親、讓新娘挨餓、親朋通宵哭嫁、向迎親者潑水、搶背新娘、洞房博斗等傳統婚俗。
彝族分布於雲南、四川、貴州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彝族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有六種方言。
有自已的文字,是中國最早的音節文字,其中比較通用的有一千多個。1957年通過了彝文規范方案,確定819個規范彝字,並開始試行。
民間素有"打羊"、"打牛"迎賓待客之習。凡有客至,必殺先待客,並根據來客的身份、親疏程度分別以牛、羊、豬、雞等相待。在殺牲之前,要把活牲牽到客前,請客人過目後宰殺,以表示對客人的敬重。
酒是敬客的見面禮,在涼山只要客人進屋,主人必先以酒敬客,然後再製作各種菜餚。
待客的飯菜以豬膘肥厚大為體面,吃飯中間,主婦要時時關注客人碗里的飯,未待客人吃光就要隨時加添,以表示待客的至誠。吃飯時,長輩坐上方,下輩依次圍坐在兩旁和下方,並為長輩添飯、挾菜、泡湯。
男女青年訂婚之後,便要進行婚宴的准備。婚宴多用豬、雞肉,一般不用羊肉(喪事則用羊肉)。滇南石屏彝族有在出嫁前邀集男女夥伴聚餐痛飲之習;滇西的彝族,凡娶親嫁女,都要在庭院巾或壩子,用樹枝搭棚,供客人飲酒、吸煙、吃飯、閑坐,民間把這種用枝搭的臨時棚子稱"青棚"。
彝族的婚戀奇特而有趣,最有趣的是,舉行過"換裙禮"的少女,方可在"玩場"中與心上人結交戀愛,以及媒人說親。和吃酒定親、讓新娘挨餓、親朋通宵哭嫁、向迎親者潑水、搶背新娘、洞房博斗等傳統婚俗。
少女換裙帶禮
彝族姑娘進入成年時(一般多在15歲),依俗要舉行隆重的"換裙禮"。換裙禮儀式上,姑娘要讓姐妹們把她原來的單辮子改梳成雙辮子,盤於頭頂。還要把原先佩帶兩耳的白墜片或穿耳舊線扯下,換上紅瑪瑙似的珊瑚珠或銀光閃閃的耳墜,以示吉祥。
最後,姑娘脫去原先的紅白兩色童裙,換上綉了花邊的上衣和黑、藍、黃、白等五彩相間的有褶拖地長裙。換上新裙後,姑娘便可到"玩場"跳舞唱歌,參加社交活動,開始尋找自己的心上人了。
背新娘
按照彝家俗規,新娘出閣時,雙腳不得落地沾土,否則便有子嗣不蕃之虞,須由接親的小夥子來背新娘,並扶她上馬。迎娶歸途上還有種種規矩:倘山高路窄無法騎馬時,須由接親的小夥子輪流背負新娘而行;過河涉水,更得由人背過河,新娘的綉花鞋萬萬不能沾水。
潑水接親
彝族認為,清水能驅惡除邪,送走妖魔,帶來幸福。因此,彝族新婚時一定要潑水,為能經受住這個考驗,在迎親時,男家選派未婚伙子去接親時,既要身體強壯,又要精明能幹,既能招架潑水的受寒之苦,又能完成"搶走"新娘的艱巨任務,往往在推薦人選時反復審議,擇優錄用,有的不惜長途跋涉,選拔良才。
彝族的迎親是通過"搶"的方式完成的。在"搶親"的頭一天晚上,姑娘們向小夥子展開了猛烈的水戰。姑娘們用潑、淋、灌、射等各種方式兇猛地攻擊小夥子,使來"搶親"的小夥子難以招架。於是,聰明的小夥子便在天黑以前找到存水的地方,悄悄地倒掉一部分,以減輕"水災"的襲擊。
經過一晚上的水潑,當早晨來臨時,"搶親"便開始了。這時,姑娘們擁著新娘,小夥子們前去"爭搶",姑娘們防守嚴格,小夥子必須機靈多變,乘一瞬間出現的漏洞,搶走新娘便跑,直跑出一二里山路才改為行走。可見,把新娘"搶"到婆家是多麼的不容易!但彝族卻認為,婚禮中的這一潑一搶才會驅除邪祟而保證日後生活不受侵擾。
洞房裡的打鬥
"按照彝族習俗,洞房之夜,新娘如果不反抗搏鬥,將被人嘲笑:"這是不會反抗的女人!"據說,他們日後生下的孩子,祖先將不予承認,死後還進不了"陰間"呢!因此,待宴客散去,洞房裡的一對新人,還有一番打鬧搏鬥。他們摔摔打打,撕衣抓臉,從洞房裡傳出來的砰砰之聲,震得四鄰皆聞。
3、關於搶親這個習俗
搶親就是未婚男子將喜歡的未婚女子搶到自己家結婚成親,這種習俗,雲南有幾個少數民族均有,但這只是男女雙方商量好的一種婚嫁方式。然而,德宏州梁河縣的阿昌族搶親卻有所不同,分為三種情況:
一種是男女雙方自由戀愛有了感情,但說親時女方父母不同意,這時,男女青年便私下定好日子,讓男方來搶親。男方按約好的日子,邀約夥伴深夜摸進女方家,拉著姑娘就跑,姑娘有意高聲喊父母,以示自己是被人搶走的。由於女方父母毫無准備,這種搶親大都順利。
二是姑娘有了自己的意中人,而父母又硬要為姑娘選定其他女婿。在兩個男子喜歡一個姑娘的情況下,其中一個男子便約同伴把姑娘搶回家中,未搶到姑娘的另一個男子,只能眼巴巴地望著姑娘被搶走,而不能半路截取,這是阿昌族的規矩。
三是男女雙方在戀愛過程中立下山盟海誓,但女方中途變心,男方便組織人趁姑娘外出不備搶起就跑。 搶親到家,一進門就放鞭炮,當即拜堂。當夜或第二天一早要將姑娘領到較遠的親戚家住下,有時還要躲進深山,直到雙方家長談判妥當才雙雙回家。
彝族「搶親」
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是中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50年代以前,這里還處在奴隸社會。那時在奴隸主的統治下。奴隸完全失去人身自 由。奴隸主可以自由買賣奴隸。一個女奴的身價值十五、六隻羊,十 幾個青壯年男奴隸還敵不上一匹好馬的價值。在婚姻制度上,買賣婚姻是奴隸制婚姻形態的主要特徵之一。
涼山彝族的婚姻形式,除包辦婚姻外,還存在一些其他形式的婚 姻形態。如姑舅優先婚(姨表不通婚)、轉房制(兄亡弟娶其嫂)以及不落夫家習俗等均有流傳。其中比較有特色的是搶婚習俗。
彝族的搶婚,分暴力搶婚與摹擬搶婚兩種。前者往往不經過媒聘,純粹訴諸武力。搶親後通過媒人說合,如果男女兩家得到諒解,便可正式成婚;如果說合不成,也可能因此結下怨恨,有的甚至男女兩家進行械鬥,長期打冤家。這種暴力搶親的習俗今天在彝族地區已很少見到。更多的情況下是摹擬式的帶鬧劇色彩的「搶婚」。
彝族的搶婚常常以「潑水為媒」。在婚前兩三天,男方家在親友中挑選精壯男子數人,由新郎的兄弟帶領,趕上一頭豬,抬一桶酒,到女家去迎親。這支隊伍在女家要經受種種考驗。第一個考驗是潑水。即當女家聞知男家前來迎親時,新娘的姐妹和至親好友早就做好了儲水準備,專等男方家接親的人一到門口,一瓢瓢,一盆盆清水劈頭蓋臉潑來。頓時、迎親者一個個成了落湯雞。但迎親者不能有任何怨言,相反地要表現出拾婚者百倍的勇敢。在一片歡鬧聲中、迎親者將身上披的「察爾瓦」聚在頭上,乘著混亂之機沖進屋裡,或者搶過對方手中的水桶反潑過去。這種水戰打得難解難分,往往要經過很長時間才能停止。
這里的水戰還未停息,那裡的摸黑戰又開始了。正當迎親者被潑得無處藏身時。新娘的女友們又用和著辣椒面的鍋煙,趁迎親者毫無准備時,塗到他們臉上,使迎親者當眾出醜,這常常引起人們的鬨堂大笑。還有的彝族地區在娶親時,對迎親者施以棍棒之禮,或揮動雙拳追打迎親者。迎親者面對這些突然襲擊,只能忍受,不能還擊,要表現得寬宏大度,忍辱受禮。因為每個迎親者都明白,潑水、摸黑和棍棒之禮,只是對搶婚者的一種象徵性的考驗,並非真有敵意。一旦新娘搶到手,自然會化干戈為玉帛,握手言歡,重開喜楚。
一陣騷亂之後,迎親者搶到了新娘,並將新娘背到屋外一間臨時搭起的草棚里,為她梳洗打扮,更換新衣。從這時起,新娘開始禁食。「禁食」是彝族婚禮中的一種禁忌。為什麼會有這種禁忌,彝族傳說是這樣講的:
很久很久以前,有個姑娘遠嫁他方,走到半路,新娘要到一邊去解手。接親的人坐在路旁等她(按照彝族的習慣,接親的都是男子)。不料新娘解手時遇到一隻老虎,把新娘吃了。老虎搖身一變,變成新娘的樣子,被娶回男家。
男方家結婚的喜酒吃過之後,按照彝族的婚俗新娘要去背水,在背水前,新娘告訴小姑子自己會變成老虎。
這件事被新郎知道了,便千方百計想制服老虎。不料新郎的妹妹也被老虎吃掉了。新郎放火燒,老虎跑了。從此大家一講起"虎妻"的故事來,都十分警惕,特別是姑娘出嫁時,總是不吃不喝,免得路上解手誤事。
這就是彝族姑娘出嫁禁食的由來。這則故事流傳在離四川涼山地區不遠的貴州省威寧彝族地區。但在雲南、貴州、四川許多彝族地區,姑娘出嫁時的禁食習俗卻是相同的。
當新娘梳洗打扮之後,便在草棚的一角備酒款待迎親的客人。酒宴上有彝族傳統的摔交表演。先是小孩摔,接著是男女雙方兩家來客中的年輕小夥子出場,觀戰的人們拍手歡呼。比賽之後,新娘開始哭嫁,新搭的草棚被拆去,新娘又一次被迎親人背入屋內。這一夜,人們舉杯暢飲,狂歡達旦。
第二天的婚禮仍在女方家進行。入夜時分,兩家的力士又要進行角力比賽。當表演達到高潮時,男家的迎親者乘混亂之機,背起新娘就跑。新娘在迎親者的背上大哭大喊,女方家的人緊緊追上來,但都不是真追。到了男家,新娘照舊要先進入一個小草屋裡。此時男家殺豬宰羊,設宴招待親朋好友。這一夜新娘和新郎並不同居。
到了第三天,新婚夫婦同往女家。叫做「回門」。去時牽一隻羊,帶一桶酒。新郎用自己帶來的酒肉款待女家的長輩親人。午後,新郎獨自回家,留下新娘在娘家,等到女家獻神時再正式婚娶。
正式婚娶時,還要演一出搶婚鬧劇,但這次不是在女家,而是在娶親途中。這天,新娘打扮一新,女家派人將她送至半路,男方家在半路搶親,搶婚變成一種交接儀式。
彝族居住在雲南、貴州兩省的約有300多萬人。居住雖然比較分散,但傳統的婚俗卻大同小異。搶婚習俗在雲南、貴州彝族地區也有流傳。雲南彝族在姑娘出嫁的十多天之前,寨子里的青年男女早就做好了潑水準備。他們往往在娶親者必經的路口上設卡,在那裡釘下木樁,拴上絆索,幾十桶水放在路邊,迎親者報難逃脫。一般來說,迎親時的潑水是潑清水,就是十冬臘月也不能免去這一儀式。彝族認為,給迎親者潑的水越多,將來的婚姻越幸福。也有的地方,潑水用的是牛糞水。《西昌縣志》卷12記載大小涼山的潑水習俗說:「婿家請族中黑彝人為代表,偕媒乘馬,率姑荷矛,齎聘資,負酒布,驅牛羊,先一日往女家,並飾駿馬一匹,為新婦乘騎,謂之迎親。女家則拒迎親者於門外,以牛糞和水遍潑之,而後延入歡宴。」 黑彝是彝族中的上層階級, 在他們中保留的搶婚習俗,對彝族一般民眾有很大影響。
雲南彌勒縣西山地區的彝族阿細人中也流傳搶婚習俗、但形式比較簡單。在那裡青年男女私定終身後,便約定幾個好友,在晚上按事先同女方約定好的地點將姑娘搶回,當夜成親。然後再請人去女方家說合。
搶婚是一種古老的婚姻形式,最早帶有強制性,到了後世才成為象徵性的表演。另外,槍婚作為一種婚姻儀式,比較簡單,所需要的彩禮也很少。所以多為家景貧寒者所採用。現代社會中自由婚姻增多,因此搶婚實際上已失去它原來的意義。
阿昌族的搶親
解放前,搶親是阿昌族青年男女締結婚約的一種形式。阿昌族的青年人或壯年婦女一談起這事,都會滔滔不絕地說出其中的喜悅、感嘆和悲傷。這種搶條現象,在梁河至今仍時有發生。往往是順利的。女方父母緊追不放的情況很少。
搶親一般是由三種原因引起的:一種是男女雙方經過一段時間的自由戀愛建立了感情,而在男方聘媒說親時,女方父母不同意,要將女兒另許他人。這樣,男女青年便私下定好日子,讓男方來搶親。到了預定的日子,男方邀約十幾個精壯的小夥子,在深夜摸進女方家,找到姑娘拉起就跑。這時,姑娘就高聲喊父母,以示自己是被人搶走的。前往搶親的人,兩個人拉著姑娘跑,其餘人在後邊擔任後衛,以阻止追趕的人。由於女方父母毫無准備,寡不敵眾,所以這種搶親往往是順利的。
二是當姑娘和她的意中人的行動已被父母發覺,或是男方走漏了消息,姑娘的父母不同意,又給姑娘選了另外的小夥子,就會叫自己選中的小夥子趕快來把姑娘接走。於是,小夥子就馬上組織人去,先把姑娘家包圍起來,然後由兩人進家找姑娘,找到後,對她說句「表妹,我來接你了」,說完就由一個把姑娘反背起來,緊緊抓住她的雙手,另一個抬著姑娘的雙腳,拚命往回跑。這時,即便是姑娘的意中人來到,也不能闖入女方家中或半路截取,只能眼巴巴望著姑娘被人搶走。這是阿昌族搶親的一種規矩。
第三種是在戀愛過程中,男女雙方曾立下海誓山盟,但女方中途變心,男方便組織人趁姑娘外出不備之機,半路截住,拉起就跑。這種搶親往往會引起械鬥,造成傷亡。
搶親到家,一進門就放鞭炮,當即拜堂,讓姑娘包上高包頭。當夜或第二天一早要將姑娘領到男女較遠的親戚家住下,有時還要躲進深山老林,直到家裡與女方家長談判結束,才能雙雙回家。
因雙方終要結成親戚,所以無論原來怎麼鬧,男方在搶親後第三天仍要聘請媒人向女方父母求和說親。求和說親儀式在女方家裡舉行,女方家一律不負責招待,要由男方家負責招待,並付給女方家的說客工錢。因此,男方除請個說客外,還要請一個燒菜做飯的。談判時間一般三至六天。在這期間,男女代表都要進行激烈的討價還價。但一經達成協議,雙方都既往不咎,和睦相處,常來常往,親如一家。
4、彝族的婚俗
男女青年相識和相戀後,雙方都情投意合,稱心如意,男方父母就請結摩選取一吉日,並徵得女方父母同意後,就為他們舉行婚禮。婚禮舉行前幾天,姑娘要減飯減水,臨出嫁前更是不準吃喝。這種"新娘子餓食餓水"的習俗主要來自彝族"虎妻"的傳說,同時也為了避免在迎娶的路上解大小便-彝族認為那樣是不吉利的。
舉行婚禮這天,男方家喜氣洋洋,親朋滿座。院子中間用樹枝搭起一座青棚,棚內彬外披紅掛彩,正中擺放著彝家喜神牌位。彝家歌手不斷地演唱著富有民族情調的(青棚調),親朋好友歡聚一堂,歌聲不停,嗩吶聲不斷。
男方家聚親的隊伍來到女方家門前時,要接受女方的兄弟姐妹和同輩青年男女的兄弟姐妹和同輩青年男女的潑水,以示歡迎和慶賀。彝家人認為:潑了水,姑娘到丈夫家後就不會到很遠的地方背水,即使天旱也有吃有喝。娶親的隊伍進了女方家門後,在供桌上點上香,磕完頭,接著就開始展示帶來的禮物,如衣服、鞋子、包頭、錢幣等。女方也展示姑娘的嫁妝,如:櫥櫃、箱子、衣物、凳子、被褥、彩電、縫紉機等。這時候,由女方父母請來的歌師開始唱娶親歌,唱一段,展示一樣,且唱到什麼就必須展示什麼,不然歌師就要用簸箕在娶親人的頭上打三下,引得眾人鬨堂大笑。
展示完畢後,女方家招待娶親的人喝水:先喝茶,後喝糖水,稱為"先苦後甜",接著擺好香檳,請女方的舅輩來說一些吉利的話,然後打開紅盒,給新郎披上兩匹紅綵帶。一切完畢之後,女方家盛宴招待娶親的人,親朋好友以及本村本寨的鄉親。席間,新郎要到每一桌先作揖,後敬酒。等所有的客人都吃完飯後,才能娶新娘動身回家。如果路遠,女方家會熱情地招待娶親的人住下,第二天再走,當晚,女方家院子里或房外廣場上,人們通宵達旦地跳左腳舞。如果路近,當天就可以娶親回家。
當人們進行上述活動的時候,新娘一般在樓上梳妝打扮,作出嫁前的准備。動身之前女方的舅輩帶著新郎去女方家祖宗牌位前拜別,新娘則由哥哥或弟弟從樓上背到堂屋門外與新郎一同上路,媒人在後招呼所有女方家的客人去送親。送親的隊伍以一對年輕夫婦為主,其餘的姑娘的同伴或較親的小輩,他們可以一直送到男方家。
彝家的規矩,不管路有多遠,一律走路,不騎馬,不坐轎,近年來也有乘坐汽車和拖拉機的,於是,娶親,送親的隊伍在喇叭和嗩吶喜氣洋洋的樂曲聲中,背、抬著令人眼共繚亂的嫁妝,浩浩盪盪地向男方家出發了。一路上,人們還彈月琴,唱山歌,跳左腳舞,熱鬧非凡。
娶親隊伍回到新郎家門口,要燃放大火炮和鞭炮,請畢摩念頭進親經,然後新娘在手持兩枝火把的少女陪同下,走進大門並一直走到洞房中床上坐下。這時,一中年婦女主持,主新郎新娘喝交杯酒。然後新郎走出洞房,來自女方家的女賓則陪著新郎留在房中,按傳統習俗,晚飯時,新娘一天不得吃兩家飯,由陪娘把女方帶來的飯菜熱了給新娘,並邀約新朗陪著吃。
接著,男方家大宴賓客,之後,在青棚院心中燒一堆火,在家圍著火堆彈弦子、唱調子、跳左腳舞,這時,新郎和新娘也參加到跳舞的行列中,大家圍成圓圈,盡情地唱和跳,且往往跳到天亮。
天亮後,新娘去挑兩擔水到廚房裡,同時在灶里燒一把火,表示新娘已經開始在新郎家燒火做飯,從此就在新郎家生活了。這一天,新朗家還要宴請賓客,賓客大多是本氏族內的人,外來客人已經走了,第三天,新娘要回娘家,俗稱回門。回門的時間一般為四五天,新娘即回到夫家來生活,個別地方有回娘家幾個月,甚至幾年的,這就要看當地的風俗了。
滇西北和滇南等地的彝族,還保留有搶婚的習俗。所謂搶婚。其實都是男女雙方願意、父母同意、媒人說好了的,搶婚只是一種娶嫁的形式。在滇西北地區,男方肖出的人一邊給女方家送彩禮,一邊用氈子強行把姑娘裹走。這時女方家的人可以用假打的方式對付男方來搶婚的人,並把黑黑的鍋灰打在搶婚者的臉上。當把姑娘搶回男方家時,搶氏的人們一個個鍋灰滿面,黑不溜秋的,常逗得賓客開懷大笑。在滇南等地,搶婚的地點、時間都是事先約好了的,往往姑娘在田裡勞動、在村邊割草或背柴回家的路上被搶走了。搶到的姑娘直接被領到男方家的堂屋。按當地彝族的風俗,女子到了男方家堂屋,就意識著正式締結婚關系了,就不能再跑了。不管用什麼形式搶親,把姑娘搶到新郎家後,都要按當地彝族的習俗,舉行婚禮,並宴請賓客。對於搶婚。彝族人說,這是祖輩傳下來的,男方去搶是對女方家的一種尊敬,表示姑娘不是嫁不掉才送去的。
5、彌勒市有彌勒佛嗎?
雲南彌勒市有彌勒佛,但是彌勒這個地名的由來不是因為彌勒佛。
彌勒市是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下轄縣級市,位於雲南省東南部、紅河州北部。宋大理時,東爨烏蠻三十七部之一的彌勒部占據此地,隸屬石城郡。元二十七年(1290年)改置彌勒州,始設土知州。2013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彌勒縣,設立縣級彌勒市。
1999年,當地在錦屏山公園(原彌勒公園)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彌勒大佛坐佛佛像:位於彌勒縣城西北方昆河公路旁,距縣城10公里。其中的彌勒大佛(彌勒布袋相)於1999年12月落成,高19.99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布袋僧像彌勒坐佛。金碧輝煌的彌勒大佛和氣勢恢弘的古建築而聞名省內外,被謄為「佛教勝地」「彌勒道場」。
滿意請採納。
6、彌勒的風俗有哪些?
彌勒祭火節又稱阿細祭火節,聽名字就能猜出個大概,每到祭火節,彝族阿細人都變得原始而瘋狂,回歸自然,把火視作萬物之靈,祭火節據傳已有千年的歷史。學會使用火,對於漫長的人類演化進程來說,是一個飛躍的提升。
彝族阿細人一直以來對火,保持著敬畏、崇拜之心,所以這一節日才得以延續至今,只有狂歡、放縱才得以形容這一天,每年的農歷二月初三,十里八村數以萬計的村民湧入狂歡現場,「祭火節」完全是一個盛大的化裝舞會,神聖的火種從朽木中鑽出,在天籟幽幽火光和醺醺濃烈氣氛中。
人們化著裝,蒙著臉,彩繪著身體,圍著火堆,在神奇迷幻的音響聲中搖曳行進,載歌載舞盡情狂歡,參加活動的男人安排挖取硃砂鍺石,搗碎後浸泡做紋身的顏色,將紅、黃、黑、白、褐這五種代表大地的顏色,相互在身體的各部位塗抹。
中午長街宴開始,村民將昨天下午從山上採集來的新鮮松針葉撒在石板路上作為餐桌,來自四面八方的客人就著青松毛鋪就的長龍宴,吃起韻味獨特的彝家飯,村民和賓客都席地而坐,形成了幾百米長的獨特的長街宴席。
阿細姑娘沿長街唱起敬酒歌,「鑽木取火」「阿細跳月」等活動將逐幕上演。「畢摩」是村裡的尊者,在他們的導引下,祭火師們在龍樹下面,用最古老的方式,迎取新一年的火種!隨著聖火熊熊燃繞起來,狂歡也進入了高潮。
7、雲南紅河州彌勒縣較於全國的生活水平處什麼水平
我是彌勒的,生活水平嘛...反正各種設施都具備的比較全面的。一般房子100平方米的價格市場價大概30W-40W能搞下來一套不錯的了。湖泉酒店嘛,是紅河投資的酒店,待遇就全縣的各個大酒店來說都是相對算好的了。 彌勒是一座生態旅遊型的城市,目前發展也比較快,好多類似於昆明之類地方的人都開始在彌勒購房 生活 養老,這里有山有水有濃郁的自然文化。 至於之前有人說的,社會貧富差距大,我想這個也不算什麼問題,畢竟這個是社會比較普遍的問題,大家都懂的..嘿嘿~ 樓主,給分吧~
補充:我家下面有人出租房子,單人的,一個卧室+一個衛生間, 裝修的還不錯,牆面很乾凈,衛生間也裝飾的不錯,還帶一塊很大的鏡子,月租300.只是沒有廚房。具體看你有什麼要求,好的不好的都有嘛,不過本地人一般都比較在乎吃喝住,差也差不到哪裡去。
8、彝族女子婚嫁彩禮多少錢,漢族男子行嗎?有沒年齡現制
彝族的婚戀
1949年以前,由於彝族分布地區和支系不同,各地社會和經濟形態的差異,專反映在婚姻制度上的地屬域性也突出。具體有如下表現:
(一)一夫一妻制。
在彝族社會中,和父權制小家庭相適應的一夫一妻制是佔主導地位的婚姻形態。過去涼山,除呷西和部分阿加子女外,一般男女在童年或幼年之時,就由父親代為擇配,求媒說合,卜算合婚,納聘訂婚。一定時間以後即行婚禮。婚後除幼子外,都與父母分居,另立門戶,組成一夫一妻制小家庭。若婚後男方尚幼,新娘則返回娘家居住,待其丈夫成年後再行建立家庭。至於阿加與呷西,經主子配婚,或徵得主子同意結婚,仍然採取一夫一妻制的形式。過去部分貴族統治者和富有者中也有一夫多妻的,一般所娶各妻都分居不同地點,諸妻中第一妻雖在家中有較高的地位,但無管理和支配其他各妻的權力。但再娶時,事先必須取得第一妻的同意,並泡酒打牛宴請娘家親友,賠禮後始得行,否則有可能招致非難,引起冤家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