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過年風俗習慣
1、寧夏的民族風俗作文
我的家鄉風俗很多,如清明節吃雞蛋,七月七吃小餅,八月十五吃月餅,元旦吃餃子,春節吃餃子、喝糖水……在這眾多的家鄉風俗中,我最喜歡的是春節。
「春節」,家鄉人又叫過年。在這一天還未來臨之前的十幾天里,家裡的大人們就停下手中的活,開始准備過年用的年貨。大人們出去趕集,買雞、鴨、魚、肉,有的大人留在家裡給孩子們做過年要穿的新衣服,老人們就准備過年用的吉祥品。這些吉祥品全部是用麵食做的,如龍、鳳凰、八角饅頭、年糕等。再過幾天,這些活都做得差不多了,就開始忙活著收拾房間,做一次徹底性的大掃除,要把家裡打掃得乾乾凈凈,每次家裡的玻璃窗總是歸我。這時候,我總是興致很高,我會使出我的巧妙方法,把玻璃擦得乾乾凈凈,明亮的玻璃照得我心裡亮堂堂的。
終於迎來春節了。大年三十的晚上,一眼瞧出去,每家每戶門口都掛上了大紅燈籠,貼上了對聯。伴隨著「噼啪」的鞭炮聲,飯菜就端上了桌子,全家人圍在一起吃團圓飯,看中央電視台的春節文藝聯歡會。最高興的還是初一早晨,清晨大約三四點鍾時,外面的鞭炮聲就「震耳欲聾」了。大人們忙著下餃子、放鞭炮,我們小孩子從里到外換上了新衣服。吃飯時要先給老人們拜年,拜完了年,老人就送給小孩子壓歲錢。早晨的餃子中包著錢、栗子、糖、棗之類的東西,每次我都拚命吃,期望能吃到糖和栗子,因為它象徵著來年能甜甜美美的,能激勵我努力學習。
紅紅火火的春節一過,人們就要以嶄新的面貌迎接新的一年。我喜歡春節,春節是晚霞,是歲末的最後一道風景;春節是朝霞,預示著紅紅火火的一年又要開始了。
2、寧夏回族自治區有哪些風俗習慣、風土人情?
1、服飾習俗
回族服飾與漢族基本相同,其主要區別在於男子多戴白帽或黑帽,宗教人士和虔誠的信教者在禮拜或參加宗教活動時,則穿上長炮、長衫,婦女按教義要戴蓋頭,老年人為黑或白色,中年人多青色,姑娘多綠色。蓋頭顏色不同,但樣式一致。
2、飲食習俗
回族主食與漢族基本相同,但在肉食方面有嚴格講究,只吃由阿訇,滿拉或有經學知識的人宰殺的反芻、食草動物和雞、鴨、鵝等禽類的肉,嚴禁食用其他肉類及一切動物的血。回族忌煙酒,但有飲茶的習慣,並以蓋碗茶最受歡迎,較名貴的為「八寶茶」,一般為紅糖磚茶,白糖青茶和冰糖窩窩茶。
節日食品中,回族的麵食最具特色,油茶、麻花、饊子、丸子、花花等樣式精巧,味道鮮美,俗稱油香。此外,寧夏回民的涮羊肉、羊雜碎、小吃、釀皮、煎粉,粉湯餃子、炒糊餑等,都是味道絕佳的風味小吃。寧夏的清真廚師還在發揚回族傳統風味的基礎上,借鑒漢族及其他民族的烹調技術,創造了許多特色清真菜,如:枸杞魚肚,糖醋黃河鯉魚,四方發菜、炸羊尾等。
3、衛生習俗
回族是愛好潔凈的民族,有講究飲食衛生和個人衛生的優良傳統。穆斯林在禮拜前必須沐浴。沐浴分為「大凈」「小凈」,以保證身體潔凈。洗手、臉慣用「湯瓶」,而極少用臉盆,認為盆里的水是「死水」,不幹凈。「湯瓶」最早由阿拉伯傳人.據說早年從事飲食業的穆斯林,都有湯瓶供顧客吃飯前洗手用,後經幾百年的演化,成為清真食品的標志。
4、婚嫁習俗
按伊斯蘭教規定,男婚女嫁有4個條件:男女雙方同意;雙方父母同意;證婚人到場;有一定的聘金。婚禮中要寫「依扎布」(婚書),念「尼卡哈」。按照回族的傳統習俗,娶親之前,男方除了送一般的聘禮(麥海勒)衣物外,還要送上幾十個用彩紙包裹的禮品包。
主要是一些茶、糖、核桃、葡萄乾、棗子等飲茶物品,稱為「封子」,同時要送上羯羊1~2隻。結婚時,男女兩家都要設宴待客,親友送禮示賀。鬧洞房時,只耍公婆不耍新人,以各色顏料塗抹公婆以圖吉利。
5、喪葬習俗
回族稱去世為「無常」「歸真」,忌說「死」。「遺體」稱「埋體」,送葬為「送埋體」。主張速葬,最長不超過3天,一般不過夜,以免屍體腐爛,回族不信風水地脈,只要平穩乾燥的地方即可做墓地,實行土葬。親人去世後頭北面西安置在床上供人弔唁,但不送挽帳花圈,葬前在清真寺內凈屍身(「厄蘇里」)。
穿屍衣(「可凡」),然後將屍體裝入「塔布提」(清真寺設置運屍的木匣),抬至墓地安葬。墓穴挖好後舉行站「折納孜」(葬禮)儀式。由阿訇為亡人祈禱,並帶領眾人念「贊主詞」。儀式後「埋體」頭北面西置人墓室,封閉後壟土成魚脊形墓頂。葬後還舉行一些游墳念經等追悼活動,以寄託對亡人的哀思,
3、寧夏的節日風俗有哪些
寧夏的節日風俗有:開齋節、聖紀節、宰牲節。
1、開齋節
伊斯蘭教歷每年九月,稱為齋月,齋月期間,穆斯林在日出之前都要吃好封齋飯,日出之後整個白天,不吃不唱,稱為封齋。經過一個月的齋戒,在伊斯蘭教歷九月的最後一天,尋看新月(月牙),見月後的第二天,即行開齋,慶祝一個月齋戒期的結束,故名開齋節。開齋節是回教的一個非常隆重的節日。
2、聖紀節
阿拉伯語稱「冒路德節」,在每年六月八日進行。相傳這天為穆罕默德的逝世日,亦稱「聖忌」。為緬懷其功德,舉行紀念活動,主要包括誦經、贊聖和講述其生平事跡。當日穆斯林前往清真寺聽教長、阿訇講經,然後遊玩一天,有的還宰殺牛羊,設宴聚餐。
3、宰牲節
亦稱「古爾邦節」、「犧牲節」、「忠孝節」,「古爾邦」是阿拉伯語,原意是獻牲。時間為伊斯蘭教歷的12月10日,這天上午10點左右,回民個個頭戴小白帽,衣冠整齊,興致勃勃擁進清真寺進行會禮叩拜。會禮結束後,在條件好的地方,每人要宰一隻羊,七人合宰一頭牛或一峰駱駝。所宰之肉要分三份,一份自己食,一份送親友鄰居和招待來客之用,一份濟貧施捨。典禮完畢後,眾人開始訪親問友,饋贈油香,花稞稞等互相慶賀。
4、寧夏春節習俗:起源、傳說、詩句、衣食住行等
春節的由來
農歷正月初一是春節,又叫陰歷(農歷)年,俗稱「過年」。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
春節是漢族最重要的節日。然而,我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除漢族外,還有滿、蒙古,瑤、壯、白、高山、赫哲、哈尼、達斡爾、侗、黎等十幾個少數民族也有過春節的習俗。
春節的歷史很悠久,它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有關年的傳說也很多。古代的春節叫「元日」、「元旦」、「新年」。辛亥革命後,才將農歷正月初一正式定名為春節。
漫長的歷史歲月使年俗活動內容變得異常豐富多彩。其中,那些敬天祭神的迷信內容,已逐漸被淘汰,而那些富有生活情趣的內容,像貼春聯、貼年畫、貼「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餃子、燃爆竹、除夕守夜、拜年等習俗至今仍很盛行。
我國最早的春聯,是五代時期孟昶寫在桃木板上的:「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
用紅紙寫春聯始於明朝。年畫源於唐朝的門神,它和燃爆竹一樣,在古代都是用來驅鬼避邪的,現在卻成了專為增加喜慶氣氛的習俗了。貼「福」字在宋朝以前就有了,人們把寫在紅方紙上的「福」字,故意倒貼在門、窗、傢俱上,取其「福到(倒)了」之意。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這在魏晉時期就有記載。除夕晚上,與家老小熬年守歲,歡聚酣飲,共享天倫之樂,這是炎黃子孫至今仍很重視的年俗。待第一聲雞啼之後,新的一年開始了,男女老少均著節日盛裝,先給家族中的長者拜年祝壽,然後走親串友,相互道賀祝福。此時的神州大地,處處閃光溢彩,從初一到十五,人們一至沉浸在歡樂、祥和、文明的節日氣氛中。
http://www.qqjia.com/mu/jr0209.htm
吃團年飯
家家戶戶的住宅打扮得煥然一新後,除夕將至。於是,主婦們便忙著准備做一年之中最豐盛、最富意義的團年飯。 團年飯,顧名思義,是一家在過年時歡聚在一起吃飯,連故去的老祖宗也不忘記的。因此,家家戶戶做好團年飯之後, 首先必須「拜老公」(祭祖宗)。祭祖時,應該將代表祖宗的香爐從神龕上請下來安放在供桌上,然後焚香禱祝,請祖宗用餐。然後長幼依序跪拜,這充分表現出潮人慎終追遠、百善孝為先的傳統美德。祭畢,將祭祖用的飯菜重新熱過,設大桌於大廳,一家人團團圍堅,這是每個家庭大團圓的美好時刻。一家人不論平時天各一方,或者平時有多少疙瘩,這個時候也應該歡聲笑語,不能說傷心事或吵鬧。
用過晚餐,家中主婦就忙著收拾飯桌,於是,一場大清掃活動便開始了。這一次清掃不用很講究,純粹是為了清潔衛生而已,不像年底的那一場,必須用松枝掇草掃刷。然後便生爐起火,開始准備明天祭神的供品--齋菜。 齋菜的種類很多,有芋頭做的,有番薯做的,也有的是用棗子做的,有的則是用花生米、芋頭與番薯合起來做的。做齋菜的料都應該在下午時就准備完畢,讓其晾乾。炸齋菜時,等爐火生好的時候,放上一口鐵鍋,註上大量花生油。等油沸時,用這些料子拌以粉漿往鍋里一放,它就在油鍋里吱吱地冒氣泡。熟時,黃澄澄、香噴噴地格外誘人。這時,家中若有客人,女主人就會獻上新炸齋菜一盤,再泡上香醇的工夫茶,讓你嘗嘗遐邇聞名的潮汕小食的美味。
送壓歲錢
送壓歲錢是潮汕春節習俗中重要的一項,長輩要分錢給後輩,能掙錢的後輩也要送錢給長輩。這些錢不能直愣愣地送,而要很講究地裝在一個利市包中,或者用一塊紅紙包看。這俗稱為「壓肚腰」,意謂一年從頭到尾,腰包里都會滿滿實實、富富裕裕。特別有趣的是,小孩臨睡前,父母必將一張大面值鈔票放在小孩肚兜中,睡醒後即將鈔票取回。
拜年,送大桔
拜年,又稱為「拜正」。初一一早,人們起床穿好新衣後,第一件事是自家對拜,往往是後輩先祝福長輩,然後長輩再給後輩曉以期望。早飯後,就各自向自己的親朋好友拜年。潮汕俗諺說:「有心拜年初一、二,無心拜年初三、四。」說的是拜年越早越見其誠意。故此,有的人起床後就立刻向親戚朋友拜年去了,回來後才吃飯。
拜年的人,無論帶了多少禮物,其中大桔(潮州柑)是不可少的。大桔取其諧音「大吉」,帶多帶少都沒有關系,但是不能是奇數。拜年者進了親友的門,應該看不同對象說不同的祝語。對老人說「新春如意」「壽比南山」,老人會咧開沒牙的嘴笑;對有工作的人則說「工作順利」、「新年進步」,聽的人會覺得十分順耳;如果是做生意的人,最中聽的莫過於「新年大賺」、「發財利市」了;如果是正在讀書的小孩,他們最希望的莫過於新年學習進步、成績突出。送他們這種祝語,他們會對你十分友善。落座後,主人會殷勤沏上聞名遐邇的潮汕工夫茶待客。臨走,主人便會從來者的禮物中留下兩個大桔,然後取出自家大桔交換,意在互贈吉祥。有好詣詼諧者新正出門給人拜年,往往只在褲兜里裝上兩個大桔,一一拜年後,褲兜里依然是裝著兩個大桔不變。因此,民間有善詣者稱年初的拜年禮俗為「換柑運動」。
回娘家
正月初二、初三,嫁出去的女兒們便紛紛帶著丈夫、兒女回娘家拜年。女兒回娘家,必備辦一大袋的餅干、糖果,由母親分送鄰里鄉親,一如過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個女兒的,而這些女兒又不在同一天歸來,那麼,就要來一個分一次,禮物頗薄,四塊餅干而已。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卻甚濃,真正的是「禮輕情意重」,它表達了姑娘對鄉親的切切思念。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兒,當姑母的必須再掏腰包,盡管在初一日給壓歲錢時已經送了,可這一次意義不同。這習俗,潮汕人稱為「食日晝」。顧名思義,僅僅是吃中午飯而已,女兒必須在晚飯前趕回婆家。
詩歌對聯自己找吧,很容易的!
最早的春節:相傳我國原始社會時就有「臘祭」之說不得,夏朝建立後,此俗流傳下來。《爾雅》一書說春節: 「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 。
最早的除夕:我國農歷年的最後一天晚上稱為 「除夕」。 「除夕」源於先秦時期的「逐除」。根據《呂氏春秋》中記載: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擊鼓驅逐「疫病之鬼」,這就是「除夕」的由來。而最早提到「除夕」這一名稱的,是西晉周處的《風土記》。
最早的春聯:據《宋史》記載:宋滅蜀的前一年,(公元964年)除夕,後蜀主孟槌寫下「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這是被人們公認的第一副春聯。
最早的年畫:年畫的前身叫門畫,最早的年畫形式是門神,畫的是神話傳說中神茶、郁壘,也有的在門上畫虎或古代勇士像,到了宋代演變為木版年畫。
最早的賀年片:早在宋代就已出現了贈送賀年片的習俗。據南宋人張世南《遊宦紀聞》里記載,其家藏有北宋元佑年間敬賀正旦的墨跡。「正旦",就是正月初一,「敬賀正旦"就是現在賀年片上印的「恭賀新年"的意思。
最早的爆竹:春節爆竹之俗始於漢代,當時沒有火葯紙張,所謂爆竹,是用火燒竹子發出的啪啪聲。
最早的壓歲錢:據古籍《開元天寶遺事》記載,壓歲錢最早出現在唐玄宗天寶年間,嬪妃們在春節三五結伴做擲錢游戲,宮廷錢庫就散些錢給她們。此風在當時宮廷內是很盛行的。
年是什麼?年是谷穗沉沉下垂的的形象,是收獲的象徵,所謂「五穀熟曰年」。
年是什麼?年是一隻怪獸,一年四季都在深海里,只有除夕才爬上岸來。它一上岸,所到之處便是洪水泛濫。後來人們在家門口貼起紅紙,院子里燒柴禾、攏旺火,用菜刀剁菜肉,發出雷鳴般的聲音。把「年」嚇回逃回了海里。於是就有了除夕貼對聯,掛彩燈,穿新衣,還要剁餃餡包餃子,晚上還要攏旺火、燒柴禾,------這就是年了。
那麼古代人是怎樣過年的呢?我們先來聽聽這首「年節歌 」———
二十三祭灶天,
二十四寫聯對,
二十五做豆腐,
二十六割年肉,
…………
初一初二磕頭兒,
初三初四耍球兒,
初五初六跳猴兒,
…………
「過個大年,忙亂半年」,古人從臘月開始忙「年事」,一直到過了元霄,這年才是過完了。那麼我們追溯古人的「年步」,先來祭灶——
灶王爺可是年節敬奉的神明中最露臉的一尊,祭灶的風俗很早就有了,是先民對火、灶的感激、 崇敬之情的表達。在傳說中,黃帝、炎帝、祝融都是灶神。後世流行的灶神姓張名單字子郭,長得象個美女。他有一個叫「卿忌」的夫人,有六個都叫「察洽」的女兒,還有好幾位兵將。他除職掌灶火之外,還要考察人間的所作所為,上告天帝。人們還用酒糟、飴糖、粘糕等「賄賂」灶神,同時還喃喃禱祝,求他上天講好話。這個風俗一直傳到了今天,不過時間是在臘月二十四,祭食也簡化成了「灶糖灶餅」,可是你要是留心的話,一定還會聽到奶奶、媽媽在叮囑灶王:上天說好話,不好的可別說……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王安石
爆竹最初是巫術的一種工具,作用是驅辟妖魔鬼怪。最初的爆竹並不是象現在的鞭炮,而是真正的竹子,即焚燒竹子,發出噼叭之聲,驚嚇鬼怪。屠蘇即屠蘇酒,意為屠絕鬼氣,蘇醒人魂。據說於元日早上喝此酒,可保一年不生病,以後便將春節喝的酒統稱「屠蘇酒」。
桃符又稱「桃版」,是春聯的前身。古人認為桃木是五木之精,能制百鬼,故從漢代起即有用桃作厭勝之具的風習,以桃木作桃人、桃印、桃板、桃符等辟邪。桃符轉化成春聯據說緣於五代後蜀之主孟昶。紙制的春聯則是明、清才興盛起來。今天的春聯意在於渲染年節氣氛,祝吉求祥,已經失去了舊時春聯的驅闢作用,而且內容豐富,形式多樣。
寫了聯對,接下來該准備過年的食物了,年節飲食很多,諸如年糕、年夜飯、更歲餃子等。另外還有巫術味很濃的飲食,如桃湯、柏酒、椒酒、五辛盤。桃湯是用桃煮的湯,柏酒是一種用柏樹葉浸制的酒,椒酒是用椒籽浸制的酒,古人在正月一日飲用,意為避邪祈福。五辛盤即以蔥、姜等五種辛辣食品置盤中,又稱春盤。俗謂可以辟惡、除瘟、通五臟,也有賀新的意思。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
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
除夕是團圓之夜,中國人難解一個團圓心結,即使人在天涯,也要在除夕之夜趕回家中吃年夜飯、守歲。除夕夜的家是一個格外溫馨甜蜜的空間,在歷史上甚至連監中的犯人也釋放回家團聚。全家人團坐桌前,開始了「團年」、「守歲」的進程。先是一餐「團年飯」飯後闔家團坐守歲。
此時小輩兒人向父祖家長行禮辭歲, 老人們則要分壓歲錢。壓歲錢也叫「押歲錢」「代歲錢」、「歲歲錢」,原是用來 厭勝驅邪、幫助小孩子過年的,後世則多藉此表示親情愛意。 團年飯後還要「消夜」,一家人吃著 點心,或嬉笑玩耍、或款言細雨,靜待天明,這便是守歲。另外除夕夜還有鏡聽、照田蠶、賣痴呆、打灰堆等習俗,以此來占卜一年的吉凶休咎,祈願新的一年小孩聰慧,萬事如願。
「鄉村裡過年,從臘月直到正月半,足足一個半月的鑼鼓聲,這聲音單調,卻打動到咱們每一個中國人的心坎上。就在這時際,……發現迎春花開了。」
是的,迎春花開了,新的一年來到了!
古人將新正的前八天分別以六種動物和人、谷相稱。正月一日為雞日,即吉日。古人有用雞辟邪之舉,方法是殺雞著門或貼畫雞於門。從元旦開始,人們開始忙著拜年賀節。拜年在漢代便已流行,群臣在正月正日這天進宮朝拜,君臣同樂。到了明清兩代,官場拜年則發展成虛文的禮節,往往是「望門投刺」,不管認不認識。有詩為證: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在民俗信念中,初一到初四,是新年的狂歡日子,到了初五才恢復了平常的生活。初五也叫「破五」,這天的習俗活動是「送窮」,而對商家來說,初五這天商家開業。正月的活動一直到了十五,才漸漸平靜……
春聯,起源於桃符。「桃符」,周代懸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桃木板。據《後漢書、禮儀志》說,桃符長六寸,寬三寸,桃木板上書「神荼」、「郁壘」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戶,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時歲記》上說:「春聯者,即桃符也。」
五代時,西蜀的宮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寫聯語。據《宋史、蜀世家》說:後蜀主孟昶令學士章遜題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筆題雲:『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這便是我國的第一副春聯。直到宋代,春聯仍稱「桃符」。王安石的詩中就有「千門萬戶幢幢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為紙張,叫「春貼紙」。
明代,桃符才改稱「春聯」。明代陳雲瞻《簪雲樓雜話》中載:「春聯之設,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傳旨:公卿士庶家門口須加春聯一幅帝微行時出現。」朱元璋不僅親自微服出城,觀賞笑樂,他還親自題春聯。他經過一戶人家,見門上不曾貼春聯,便去詢問,知道這是一家閹豬的,還未請人代寫。朱元璋就特地為那閹豬人寫了「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的春聯。聯意貼切、幽默。經明太祖這一提倡,此後春聯便沿習成為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5、各民族春節習俗
1、壯族
(1)除夕,家家殺雞宰鴨,蒸制扣肉、粉蒸肉、叉燒肉等。除夕的米飯要蒸得很多,象徵富裕。粽子是壯族春節必不可少的。
(2)壯族的粽子是較高貴的食品,特大粽子,重達一二十斤,味香堪稱一絕。正月初一和初二待客要吃粽子。春節期間要舉行對歌、打陀螺、跳舞、賽球等文體活動。
2、藏族
(1)穿最漂亮的衣服,戴最珍貴的首飾,即使是經濟條件較差的人,也要預備一件過年的袍子,或者一兩樣粗糙的裝飾品,藏話叫「薩舉」,即新裝。
(2)藏歷正月初三,拉薩人成群結伴,來到東郊的寶瓶山和西郊的葯王山,插經旗、掛彩幡,祭祀山神和水神。藏歷正月初五,舉行隆重的開犁禮。
(3)農人們穿上節日的盛裝,強壯的耕牛打扮得「花枝招展」──額頭貼著酥油圖案,犄角上插著紅旗和彩色羽毛,肩上披掛彩緞,緞子上綴滿貝殼和松石,尾巴上系著五彩繽紛的綢帶。
3、拉祜族
(1)拉祜族在正月初一至初四過大年,在正月初九至十一過小年。
(2)臘月三十晚上要殺豬、舂糯米粑,每家要做一對大的粑粑,象徵星星,表示在新的一年裡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拉祜族亦有大家聚集一起守歲的習俗。
6、寧夏春節習俗知多少?
春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在我國大部分地區,春節是一年之中最隆重的節日,寧夏人對待春節也十分重視,不論是其認真程度還是習俗的繁多,在我國其他地區都是很少見的,接下來就讓我們走進寧夏的傳統習俗,看看 寧夏文化 中寧夏春節都有一些什麼樣的風俗習慣吧。
從「臘八」開始,大姑娘、小媳婦在這天用冰塊凍麻耳垂扎耳眼,穿線戴耳環。「臘八」也是當地數九寒冬之時,「臘八的雪,老鼠的葯」這句老話就足以證明這一點。如果是這天降了雪,預示著來年的吉祥和豐收。俗話:「吃了臘八飯,漢子跟上婆姨轉。」
這時,過年的活動也就開始了,過年用的衣物食品,全由家庭主婦操勞安排,男人輾米磨面,女人扯布買線,拆洗被褥,縫制衣帽,家裡大小人等殺牛宰羊、掃塵烙饃、購置年貨、請香買表,「寧窮一年,不窮—節」。
「臘月二十三,灶老爺上了天」。到了小年這一天,家家都把舊灶神取下,換成新的。灶神畫成一坐像,左首是坐騎,右首上一侍者抱糧禾,腳下伏著六畜。攀神的對聯「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供品必是灶糧:15個小餅,祭菜幾碟,硬供糠麩、穀草、清水,這是灶神坐騎的草料,還有幾塊糖果子,說是灶神吃了嘴甜,上天只說好話。
這—天街上到處都賣灶馬子,就是用一塊小紙印的騎馬的灶神。夜幕降臨,上過香,祭過神,便將舊灶神和灶馬子燒了,紙灰送出院外,將糠麩、穀草、清水一路灑出院外,就算是把灶神送上天了。到年三十,灶神們自然和其他神—塊返回人間享受香火。傳言灶神上天來回是7天。
過年娛樂的高潮是正月十五。從正月十四起,連續三天立燈架、耍社火。燈架多是牌坊式的,燈面繪制是、三國、西遊記等故事。光亮均用香油或蠟燭,全是由各商號攤派。槐樹巷口還有地藏寺僧人製作的冰雕觀音和獅子,裡面點燈,外面用彩紙貼面,十分好看,不少人還敲鍾化布施。
在一些街口、巷道還有泥塑判官,下跪秦檜夫婦像。泥塑腹空,點燃煙煤,七竅相通,冒火出煙,這一形象既表現陰府判官審秦檜,也說明人們愛憎分明。社火隊多以行業、幫會、家族組織,各廟會也有自己的龍燈、獅子。
耍龍講究花樣,耍獅子講究上多少張桌子,耍高蹺講究玩高難度動作。正月十五晚上在社火場上打鐵花,鐵花是用火爐在現場將鐵化成鐵水,用板子向空中打開,金花銀星頓時亂舞,十分紅火,鐵花下,舞龍的人脫光膀子,連跑帶跳,人們盡興而樂,熱鬧極了。
寧夏有句民諺:正月二十三,家家戶戶都燎街。這—天黃昏,家家門前點放鞭,火里還要加放麩子、顆鹽、五穀糧食。劈劈啪啪,火苗旺盛,大人小孩從火堆上反復跳過,嬉笑耍鬧。火媳後,灰燼用杴撒向空中,火星亂舞,近似禮花。
同時撒灰的人口中叫道;「今年麥子好,今年豌豆飽,今年稻子收成好」火星揚得越花,大家越高興,祈盼新的—年財源茂盛,五穀豐登。民間傳說:每到過年,各路神明來人間享受煙火,妖魔鬼怪就不敢來行惡。
傳說有一位神仙教人們到正月二十三這天,家家放火,便能將妖魔嚇跑,自此留下這一習俗。還有傳說是人與獸相處,用火自衛。燎街是驅晦氣圖吉利。正月二十三一過,年事算忙完,人們便又忙著春耕,開始了新—年的勞作。
7、寧縣人過春節有什麼習俗?
年輕人過情人節的春節的風俗習慣是晚上吃年夜飯,然後包餃子放鞭炮。
8、寧夏春節的風俗有哪些
春節年俗在寧夏的北部、中部、南部三個區域呈現出不同的特點,其分布與傳承不盡相同。北部地區城市化程度比較高,傳統的一些年俗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但是出現了一些新年俗,如旅行、自駕游、放風箏等活動。
相對而言,在寧夏中部地區,春節習俗被比較完整地保留下來,如祭灶、灌蠟、接紙、坐年夜、迎喜神、打字、高台社火、馬社火、社火游庄拜年、元宵節做蕎面燈盞、二月二圍倉、換龍衣等。
中衛獨有的順星年俗:每年的正月初八是民間的眾星下凡日,中衛一帶在正月初七或者初八,會在寺廟內舉辦順星法會,祈求福星高照、平安吉祥。還有頗具南方春節習俗的「放河燈」等,尤其是隆德縣年俗活動豐富多彩,是山區年俗的典型代表。
耍社火是寧夏南北地區春節期間必不可少的活動。寧夏有的地區社火很有特點,比如隆德縣的高台馬社火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寧縣恩和鎮的隋唐秧歌等被列入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些社火內容豐富,有鑼鼓、舞龍、舞獅、旱船、高蹺、錢鞭、竹馬、戲劇等,蘊含著濃厚的文化內涵。
9、中國寧夏回族的主要節日有哪些,寧夏回族重要民俗節日
寧夏回族民間節日主要有:開齋節(也叫肉孜節)、古爾邦節、聖紀節等。
開齋節:伊斯蘭歷每年9月。開齋節又稱肉孜節,屬於伊斯蘭教五大宗教功修課程之一,又叫「回民過年」。
古爾邦節:伊斯蘭歷年的12月10日舉行。
聖紀節:伊斯蘭歷年3月12日。
10、寧夏春節習俗有什麼
臘月二十三,北方過小年,咱寧夏人也不例外啦!這天人們要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各種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後三樣是為灶王升天的坐騎備料。為了讓灶王爺「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人們就用各種辦法討好他。有的用膠牙糖敬它,好把灶王爺的牙齒粘住,讓它不能亂說話;
有的用酒槽塗抹灶門,這叫「醉司令」,醉得灶神不能亂說話。灶神受到人們的特殊招待,「吃了人家的嘴軟」,當然就不好講壞話了。臘月二十六,宰年雞、殺了年豬,除了腌制咸臘肉,剩下的都掛在倉房裡。快過年時拿回屋子裡,「緩」一宿。烀肉時用一口大鍋,底下燒柴火,慢火烀上半
天,這樣烀出來的肉入味、好吃。但小孩子往往都等不及,不時地催大人給撈出一塊來嘗嘗。所以,這一天往往一點主食都不吃,光吃肉、啃骨頭就飽了。當然,還要留出一些生肉用來炒菜,還要一些瘦肉剁成餡,留著包餃子、炸丸子。
過年當天男人貼春聯,女人准備各種美食,貼春聯之後,要在祖先的排位前面擺放水果,菜品,糕點,筷子,來緬懷先人。晚上家裡的人不會去串門,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年夜飯,守歲 ,等待12點的鍾聲,放鞭炮,以示慶祝新年的到來,還有一個說法就是迎接死去的列祖列宗回來一起過年,鞭炮
為列祖列宗引路的說法。晚上,家裡的燈都要亮著,代表一年紅紅火火,亮亮堂堂。吃餃子,講究守歲時包餃子,辭歲時吃,即到子時吃,此時為兩年之交、迎新辭舊的時刻,具有特殊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