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端午風俗揚子晚報
1、江蘇端午節有什麼風俗
江蘇端午節的風俗習慣有:扒龍舟、掛艾草、端午食粽、放紙鳶、拴五色絲線等。
1、扒龍舟
扒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古代龍圖騰祭祀的節儀,乃遺俗也。據《河姆渡遺址第一期發掘報告》稱,早在7000年前,遠古先民已用獨木刳成木舟,並加上木槳劃舟。
2、掛艾草
人們把插艾草和菖蒲作為端午節重要內容之一。如掛艾草於門,《荊楚歲時記》:「采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
3、端午食粽
粽,即「粽籺」,俗稱粽子,主要材料是糯米、餡料,用箬葉(或柊葉)包裹而成,形狀多樣,有尖角狀、四角狀等。粽子由來久遠,最初是用來是祭祀祖先神靈的貢品。傳入北方後,用黍米(北方產黍)做粽,稱「角黍」。
4、放紙鳶
紙鳶,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紙或絹,拉著系在上面的長線,趁著風勢可以放上天空,屬於一種單純利用空氣動力的飛行器。在中國南方一帶,端午節兒童放紙鳶稱為「放殃」。
5、拴五色絲線
中國傳統文化中,象徵五方五行的五種顏色「青、紅、白、黑、黃」被視為吉祥色。端午以五色絲線系臂,曾是很流行的節俗。
2、端午節的名稱,來歷,習俗,江蘇的習俗。
端午節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五日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本來是夏季的一個驅除瘟疫的節日,後來楚國詩人屈原於端午節投江自盡,就變成紀念屈原的節日。
關於端午節的來歷,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諸說:屈原
一、 紀念屈原,此說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吳均《續齊諧記》和北周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據說,屈原於五月初五自投汨羅江,死後為蛟龍所困,世人哀之,每於此日投五色絲粽子於水中,以驅蛟龍。又傳,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劃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匯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劃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看來,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與紀念屈原相關,有唐代文秀《端午》詩為證:「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3、端午節有什麼風俗
◆端午節的食俗
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端者,初也,五為陽數,故又稱「端陽節」。端午節除了人們所共知的吃粽子外,各地還有豐富的食俗。
吃黃鱔 我國江漢平原每逢端午節時,還必食黃鱔。黃鱔又名鱔魚、長魚等。端午時節的黃鱔,圓肥豐滿,肉嫩鮮美,營養豐富,不僅食味好,而且具有滋補功能。因此,民間有「端午黃鱔賽人參」之說。
吃面扇子 甘肅省民勤縣一帶,端午節這天都蒸「面扇子」。面扇子用發面蒸制,呈扇形,有5層。每層撒上碾細的熟胡椒粉,表面捏成各種花紋,染上顏色,十分好看。這種食俗據說是由端午節制扇、賣扇、贈扇的風俗演變而來的。
吃茶蛋 江西南昌地區,端午節要煮茶蛋和鹽水蛋吃。蛋有雞蛋、鴨蛋、鵝蛋。蛋殼塗上紅色,用五顏六色的網袋裝著,掛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謂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無事。
吃大蒜蛋 河南、浙江等省農村每逢端午節這天,家裡的主婦起得特別早,將事先准備好的大蒜和雞蛋放在一起煮,供一家人早餐食用。有的地方,還在煮大蒜和雞蛋時放幾片艾葉。早餐食大蒜、雞蛋、烙油饃,這種食法據說可避「五毒」,有益健康。
吃打糕 端午節是吉林省延邊朝鮮族人民隆重的節日。這一天最有代表性的食品是清香的打糕。打糕,就是將艾蒿與糯米飯,放置於獨木鑿成的大木槽里,用長柄木棰打制而成的米糕。這種食品很有民族特色,又可增添節日的氣氛。
吃煎堆 福建晉江地區,端午節家家戶戶還要吃「煎堆」。所謂煎堆,就是用麵粉、米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調成濃糊狀,下油鍋煎成一大片。相傳古時閩南一帶在端午節之前是雨季,陰雨連綿不止,民間說天公穿了洞,要「補天」。端午節吃了「煎堆」後雨便止了,人們說把天補好了。這種食俗由此而來。
吃薄餅 在溫州地區,端午節家家還有吃薄餅的習俗。薄餅是採用精白麵粉調成糊狀,在又大又平的鐵煎鍋中,烤成一張張形似圓月,薄如絹帛的半透明餅,然後用綠豆芽、韭菜、肉絲、蛋絲、香菇等作餡,捲成圓筒狀,一口咬去,可品嘗到多種味道。
◆全國各地的端午節習俗
〔河北省〕
北平忌端午節打井水,往往於節前預汲,據說是為了避井毒。市井小販也於端午節兜售櫻桃桑椹,據說端午節吃了櫻桃桑椹,可全年不誤食蒼蠅。各爐食鋪出售「五毒餅」,即以五種毒蟲花紋為飾的餅。灤縣已許聘的男女親家咸於端午節互相饋贈禮品。趙縣端午,地方官府會至城南舉行聚會,邀請城中士大夫宴飲賦詩,稱為「踏柳」。
〔山東省〕
鄒平縣端午,每人早起均需飲酒一杯,傳說可以避邪。日照端午給兒童纏七色線,一直要戴到節後第一次下雨才解下來扔在雨水裡。臨清縣端午,七歲以下的男孩帶符(麥稓做的項鏈),女孩帶石榴花,還要穿上母親親手做的黃在鞋,鞋面上用毛筆畫上五種毒蟲。意思是借著屈原的墨跡來殺死五種毒蟲。即墨在端午節早晨用露水洗臉。
〔山西省〕
解州端午,男女戴艾葉,稱為「去疾」,幼童則系百索於脖子上,據說這是「為屈原縛蛟龍」。隰州端午,各村祭龍王,並在田間掛紙。懷仁縣端午又名「朱門」。定襄縣端午,學生需致贈節禮給教師。潞安府以麥面蒸團,稱為「白團」,與粽子一起拿來互相饋贈。
〔陝西省〕
興安州端午,地方官率領僚屬觀賞競渡,稱之「踏石」。興平縣端午以綾帛縫小角黍,下面再縫上一個小人偶,稱為「耍娃娃」。同官縣端午以蒲艾、紙牛貼門,稱為「鎮病」。
〔甘肅省〕
靜寧州端午摘玫瑰以蜜腌漬為飴。鎮原縣端午贈新婚夫婦香扇、羅綺、巾帕、艾虎。子弟並邀集父兄宴請師長,稱為「享節」。漳縣端午,牧童祀山神。積薪丘,在雞鳴前焚燒,俗稱「燒高山」。
〔江蘇省〕
嘉定縣端午,不論貧富,必買石首魚(俗稱鰉魚)煮食。儀征縣也有「當褲子、買黃魚」的俗諺。南京端午,各家皆以清水一盒,加入少許雄黃,鵝眼錢兩枚,合家大小均用此水洗眼,稱為「破火眼」,據說可保一年沒有眼疾。武進有夜龍舟之戲,晚上在龍舟四面懸上小燈競渡,且有簫鼓歌聲相和。
〔四川省〕
石柱有「出端午佬」的習俗。由四人以兩根竹竿抬起一張鋪有紅毯的大方桌。毯上用竹篾編一個騎虎的道士。敲鑼打鼓,街遊行。舊時,川西還有端午「打字子」的習俗。是日,成都人皆買李子,於城東南角城樓下,上下對擲,聚觀者數萬。光緒二一年(一八九五年)因擲李與外國傳教士發生衡突,此俗因而停止。樂山、新津等地端午賽龍舟時,還舉行盛大商品交易會。
〔淅江省〕
桐盧縣鄉塾之學童,端午節具禮於師長,稱之「衣絲」。醫家則於午時采葯,相傳此日天醫星臨空。
〔江西省〕
建昌府午節用百草水洗浴,以防止疥瘡,新昌縣以雄黃、丹砂酒中飲之,稱之「開眼」。
〔湖北省〕
黃崗縣端午節巴河鎮迎儺人,花冠文身,鳴金逐疫。宜昌縣端午競渡,但以五月十三
4、我們江蘇省在端午節的習俗有哪些200字
江蘇的端午習俗除了劃龍舟外,節日飲食有粽子、雄黃酒、五黃宴,節日裝飾則有五毒版圖、菖蒲艾葉、鍾馗像、權纏臂的綵線,掛絲線粽、穿五毒衣、戴香包等。
而在江南地區,還有獨特的驅毒避邪習俗——消赤口白舌;懸鍾馗、關帝畫像於堂上,像前供瓶,內插菖蒲艾葉,門戶左右亦插放根部包有紅紙之菖蒲艾葉;用紅紙書寫下述詞句張貼於門外,均系去除邪氣之意。
儀征縣有「當褲子、買黃魚」的俗諺。南京端午,各家皆以清水一盒,加入少許雄黃,鵝眼錢兩枚,合家大小均用此水洗眼,稱為「破火眼」,據說可保一年沒有眼疾。
武進有夜龍舟之戲,晚上在龍舟四面懸上小燈競渡,且有簫鼓歌聲相和。嘉定縣端午,不論貧富,必買石首魚(俗稱鰉魚)煮食。
5、江蘇南通端午節有哪些風俗習慣?
五月初五端午亦稱端陽、重五、重午、天中節。「端」意為始,午為夏正建寅,五月為午月,因之五日並稱午日。
此日,南通民謠有「五月五,洋糖棕於過端午」及「吃了端午粽,方把棉花送」之說,家家吃粽子;此日南通還有逢時特設的「餅」,那便是「端午搗粽子為(上次下食)餅」,據傳為祀楚屈原投汩羅而作。
蒲、艾和端陽濃厚的中華民俗風情也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南通端午民俗有:插蒲艾於檐,且置蒲艾於床席之下,據說可不生跳蚤,可見蒲劍驅邪的力量;懸掛繪有八卦符於籙樑上,以示驅邪,至今鄉俗依然。縛艾為虎,且焚艾條、蒼術、柏枝煙熏以辟疫。於此日午時普灑雄黃酒於室內,據雲可殺蟲辟五毒。小兒搽雄黃酒於手、腳臉上,尤以其於額上書寫「王」字為最,據說這樣做了蛇蟲百腳(蜈蚣)不咬的。故人黃幼松《海門竹枝詞》生動記錄了這些風情如畫的習俗:「蒜頭艾葉束菖蒲,掛在床頭囑小姑。燒酒雄黃調灑遍,門前貼上辟邪符」。
舊時,家鄉小兒在端午的掛件、穿戴均異於往日,他們的衣襟上懸百束鎖、香袋等物,還有戴繪有八卦及五毒的兜兜的。這一天,孩子們換上親戚饋贈或穿廟寺僧所送的百索子,即《風俗通》所說「五色縷」、「長命縷」,百索子下面則懸生肖長命鎖片。香袋兒有製成小人兒形的,通人稱它做「馱子老侯」,其中尤以大、小人兒合馱為佳,更饒有趣味,稱作「馱侯兒抱侯兒」,在身上晃晃盪盪,裡面裝的是葯鋪店裡買來的衣香,跑到哪裡,哪裡便香氣盎然。
端午的中餐菜餚豐盛,南通幾乎家家都有用粉皮、韭菜、豆芽、蛋皮絲、蝦仁等和起來炒的一隻菜,謂之「和菜」。地方父老自有一番傳說:相傳明代通地屢遭倭寇騷擾,有一年的端午,倭寇又來侵犯,抵禦的青壯年們倉卒之間,混和著餚菜飽食一頓,然後奮起抵抗,打得倭寇魂飛膽喪。為了紀念這次大勝,吃「和菜」的風俗從此便流傳下來了。除此之外,端午日還得吃紅燒黃魚,內中配以大蒜瓣兒。
舊時端午正午鬧市,「買賣權停下半日,四門鋪閉不開門」;士女出遊.稱之「踱端午」。清代通人李琪詩雲:「五日家家艾虎垂,雄黃泛酒酒盈卮。酒闌爭赴龍舟約,水月庵前看許時」。這是說家鄉濠河中的龍舟競賽,那時劃龍舟的據說是狼山營兵,氣勢極為壯觀:「通州好,彩鷁競江鄉,掣電朱旗搖野岸,轟雷畫鼓鬧斜陽。何處不衣香。」清代通人黃金魁在其《漁灣竹枝詞》里說:「端陽不解鬧龍舟,爭祭沉湘屈子愁。無數紅裙山下過,一時齊上翠雲樓」。這是清代家鄉端午時節龍舟競渡,婦女「踱午」情景的生動描繪。
6、端午節的由來和風俗是什麼?
由來: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龍圖騰祭祀演變而來。端午祭龍禮俗的形成與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干支歷法以及蒼龍七宿正處南中的天象有關。中國古代的星象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古人很早開始就探索宇宙的奧秘,並由此演繹出了一套完整深奧的觀星文化。
端午節習俗:扒龍舟、掛艾草與菖蒲、端午食粽、端午浴、放紙鳶、佩豆娘、拴五色絲線、打午時水、浸龍舟水、鑄陽燧、畫額、躲端午、佩長命縷、戴香包、避五毒、采葯、制涼茶、飲蒲酒、雄黃酒、硃砂酒、端午雨、跳鍾馗、鬥草、打馬球、九獅拜象。
端午節各地特色:
福建:福建各地的端午習俗主要有煮粽水洗身、熏黃煙、送魚、唆啰嗹舞蹈、賽龍舟、拴五色絲線、蘭草水洗浴、采草葯作為午時茶、祭祖、水上捉鴨子,吃桃子、吃粽子、吃煎堆、吃碗太平燕等等。
江蘇:蘇州是端午節龍舟競渡的發祥地。江蘇的端午習俗除了劃龍舟外,節日飲食有粽子、雄黃酒、五黃宴,節日裝飾則有五毒圖、菖蒲艾葉、鍾馗像、纏臂的綵線,掛絲線粽、穿五毒衣、戴香包等。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端午習俗
7、江蘇徐州的端午節習俗
江蘇徐州的端午節習俗:
端午節包粽子,是來自人們對我國歷史上愛國詩人屈原大夫的崇敬和懷念,這是人們熟知的,徐州人包的粽子,極具地方特色。
先說用料吧,以往徐州的粽子很少用糯米,用的是當地農村生產的黍子(淡黃色,比小米稍大,有粘性),粽子餡取的是皮薄、肉厚、味甜的徐州紅棗;就連粽葉也是採用當地石狗湖(雲龍湖前身)近郊河道生長的蘆葦葉,從而構成了口感好、味道甜、清香濃的特點。
再說粽子的包法上,多取三角形,也有四角形的,俗稱斧頭粽子,在扎法上不用竹針,也不用棉繩,而是用蒲葉破開為繩,實屬「純天然綠色食品」。
徐州主婦們包的粽子遠比南方粽子大些,都是兩把米的個頭,這是適應徐州人的豪氣,習慣大口吃食、大口咀嚼的習慣。
再說煮法吧,多採取小火慢煮,以為這樣煮得透,能使黍子米的粘性發揮出來,並和洗潔凈的生雞蛋一同下鍋,讓葦葉的清香浸進蛋內。
在開始煮端午節粽子時,放入少許艾葉和幾頭新上市的獨頭蒜(無瓣的蒜),之所以要加上這些配料,意在祛瘟驅邪之意。煮熟的獨頭蒜,說實在的仍帶著辛辣氣味,並不好吃,但家長們卻硬勸說孩子吃下,這是出於對孩子的關愛,「吃了端午蒜,一夏(天)無災難」。
端午節徐州人為什麼要煮雞蛋吃呢?相傳以雞蛋象徵著龍蛋,是對曾經傷害過屈原屍身的龍的一種懲罰,還有設家宴喝黃酒,插艾條驅邪避災,縫香包饋贈友人,趕廟會,拜地藏王祈平安。
徐州過端午節,節日氣氛之所以濃厚,大概是與同日要趕的五毒廟會有很大的關系,五毒廟在大壩頭北側的地藏里,這個廟是女出家人住持的廟宇,供奉著地藏王,也稱葯王,傳說農歷五月初五是為地藏王的華誕,所以廟會和端午就在同一天了,奇怪的是老徐州人,從來不說是地藏老爺廟會,稱為五毒廟會,既是五毒俱全的老爺,既是有五毒的廟宇,為什麼還要去朝拜呢,因為地藏王也稱葯王,可以降服五毒,蠍子,蛇,蜈蚣,壁虎,蟾蜍,古人理解的疾病作崇者,是保人丁興旺的神仙,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五毒廟會。
8、端午節有什麼風俗習慣
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其實 ,「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游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
後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區劃龍舟,兼有紀念當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義。夜龍船上,張燈結綵,來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動人,別具情趣。貴州苗族人民在農歷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舉行「龍船節」,以慶祝插秧勝利和預祝五穀豐登。雲南傣族同胞則在潑水節賽龍舟,紀念古代英雄岩紅窩。不同民族、不同地區,劃龍舟的傳說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臨江河湖海的地區,每年端節都要舉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龍舟競賽活動。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鹼水粽。
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 時人周處《岳陽風土記》記載:「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於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粽。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即果品入粽。詩人蘇東坡有「時於粽里見楊梅」的詩句。這時還出現用粽子堆成樓台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時尚。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佩香囊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葯,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在中國某些南方城市,青年男女還用香囊來表達愛意。
艾葉菖蒲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凈化空氣。中醫學上以艾入葯,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濕的功能。將艾葉加工成「艾絨」,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狹長的葉片也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葯物。
可見,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端午節上山采葯,則是我國各國個民族共同的習俗。
懸鍾馗像
鍾馗捉鬼,是端午節習俗。在江淮地區,家家都懸鍾馗像,用以鎮宅驅邪。唐明皇開元,自驪山講武回宮,瘧疾大發,夢見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紅無襠褲,偷楊貴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繞殿而跑。大鬼則穿藍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問,大鬼奏曰:臣姓鍾馗,即武舉不第,願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後,瘧疾痊癒,於是令畫工吳道子,照夢中所見畫成鍾馗捉鬼之畫像,通令天下於端午時,一律張貼,以驅邪魔。
掛荷包和拴五色絲線
應劭《風俗通》記載:「五月五日,以五彩絲系臂,名長命縷,一名續命縷,一命辟兵繒,一名五色縷,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
中國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因而,節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後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系線時,禁忌兒童開口說話。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裡。據說,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裡,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卷八記載:端午節物,百索、艾花、銀樣鼓兒,花花巧畫扇,香糖果子、粽小,白團。紫蘇、菖蒲、木瓜、並皆茸切,以香葯相和,用梅紅匣子盛裹。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賣桃、柳、葵花、蒲葉、佛道艾。次日家家鋪陳於門首,與五色水團、茶酒供養。又釘艾人於門上,士庶遞相宴賞。
陳示靚的《歲時廣記》引《歲時雜記》提及一種「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綵線貫之,搐使如花形,或帶或釘門上,以禳赤口白舌,又謂之搐錢」。以及另一種「蚌粉鈴」:「端五日以蚌粉納帛中,綴之以綿,若數珠。令小兒帶之以吸汗也。」這些隨身攜帶的袋囊內容物幾經變化,從吸汗的蚌粉、驅邪的靈符、銅錢,辟蟲的雄黃粉,發展成裝有香料的香囊,製作也日趨精緻,成為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品。
類似還有飲雄黃酒:此種習俗,在長江流域地區的人家很盛行。游百病:此種習俗,盛行於貴州地區的端午習俗。
9、急用一篇關於家鄉風土人情的班會報告總結,1500 字左右,謝謝 急用,
家鄉風土人情的班會報告總結:
寒假社會實踐論文—我的家鄉
我來自陝北的農村,在我的家鄉,現在依然保存著許多比較古老和傳統的習慣,其中最著名的非窯洞和土炕莫屬。
雖然經過這多年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住進了整潔的樓房和平房,但在農村的大多數地方,人們還是願意住在窯洞中,睡在土炕上。
凡是住過陝北窯洞土炕的人都知道一個好處,那便是冬暖夏涼,這種起居方式記載著陝北人繁衍生息奮發自強的生活痕跡,讓人一生受益,它昭示了一個民族的傳統習慣。源遠流長的民風民情千秋輪回。
原始的陝北土炕,「土」的掉「渣」。它已土為主體,又接納歇息著以土為生的群體,所以從原祖到子孫都稱它為土炕。
陝北的土炕如同負重的黃牛駝載了太多的責任。春秋季節燒一把火,逼逼潮氣暖暖腰身,老漢們背莊稼翻大山腰不酸腿不疼,冬季火炕一燒滿窯暖氣,老人們盤腿而坐,談論家長里短,孩子們趴在炕上嬉鬧,媳婦們量鞋底納鞋墊,勤快的婆姨們把黃豆,綠豆,黑豆分別裝在不同的壇子里,放在熱鍋頭,蓋上被子,不幾天就生出白白嫩嫩的豆芽,或送人,或自家吃,而一家之主則抽著煙,計劃著過年,盤算來年的生產......
現在許多青年人走出了這片黃土地,在另一塊土地上繁衍生息,但他們的骨子裡永遠透著陝北特有的黃土氣息。而生活在那裡的人仍然是三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
而在新建的平房中,雖然現代化得傢具使人們的生活發生著許多變化,而現代的一些建材資料也使得土炕換了新顏,人們不再為土炕掉渣而覺得不整潔了。雖然「腹」中還是土,有些則用上水泥澆鑄的條形炕沿,瓷磚貼炕的前臉及周圍,使土炕也具有了些現代氣息。
而今,許多已經在外的老人都想著回到陝北,回到那熟悉的土炕上去養老。陝北土炕是匯聚人生和智慧的集散場所,陝北的人,走完的生命的最後一步,仍把靈魂留在了他的土炕上。
美麗家鄉
寶雞,這個早在古代文化中就有著重要地位的地方,如今已成為數千華夏兒女的生命搖籃。寶雞,古稱陳倉,位於陝西關中西部,地與甘肅、寧夏,四川相連,是國內大陸入川的捷徑要道,隴海,寶雞鐵路在此交會,因此寶雞也成為中國境內亞歐大陸橋上第三個大型十字樞紐。
我生在寶雞,長在寶雞。志願填在西安將我帶出了生我養我的地方。寶雞地質構造復雜,東西南北差異大,具有南、西、北三面環山,但多山並未阻礙寶雞的發展,東西貫穿流過的渭河成為寶雞發展的主要方向,呈 角開口槽形的特點。寶雞全面積18172平方公里。所以說家鄉寶雞仍處於飛速發展的階段,人口不斷增長使得建築面積不斷擴張。寶雞以山地為主,南倚秦嶺,北部有原,呈現「六山一水三分田」的格局。
古稱陳倉的寶雞市有著悠久歷史。寶雞是華夏始祖炎帝故里,市內建有炎帝陵,炎帝祠等著名旅遊建築。周秦王朝的發祥地,素有「青銅器之鄉」、「民間工藝美術之鄉」和「佛骨聖地」的美譽,影響了中華民族三千多年的《周禮》、《周易》,以及「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等典故皆出自寶雞,至今仍有北首嶺遺址,釣魚台、,周公廟、周王陵、秦王陵群、古棧道、五丈原、法門寺、大散關等大量珍貴的歷史遺址。
家鄉寶雞還有十大怪,對不了解這座陝西第二大城市的人們來說,是一次接近暴擊的好機會。第一怪——面條寬得象腰帶。所謂的褲腰帶面是關中人民最青睞的美食,手擀麵做出腰帶般粗細,吃在嘴裡可真可謂爽口實在。第二怪是餅子大的像鍋蓋,小麥是寶雞人喜歡的糧食,做出的鍋盔大餅比鍋還大得多,寶雞人對吃要求不高,一碗褲腰帶面就口餅,吃飽最舒服。第三怪便是「有了辣子不吃菜」,一碗寬面澆上油潑辣子可是令人垂涎三尺,餅子夾辣子更是美味佳餚。第四怪可謂是說足了關中人民的大氣——「老碗小盆分不開」,沒有碗盆之分的人們,吃面一向用海碗來盛,這碗可不是普通的碗,而是碗口如盆般大小的超大號,一碗便飽的生活真是美滋滋的。第五怪,家家房子半邊蓋。也是為了避免季風氣候的多雨。第六怪,板凳不坐蹲起來。寶雞人民很早就喜歡蹲在板凳上,原因我卻無法知曉。第七怪婦女帕帕頭上戴,第八怪,秦腔大戲吼起來。說到秦腔,這可是寶雞的重要風俗之一,沒聽說過戲是吼出來的,怪了就是秦腔要吼,更是體現了關中人民的粗曠與豁達。第九怪「一截粗繩當皮帶」。寶雞人民衣食無憂便在這一怪上體現,不講究吃不講究穿,用一根粗繩綁在褲腰帶上當腰帶,方便結實。最後一怪,陝西姑娘不對外,我在這就不詳說了,這只是個民俗風情。
上面聽說的十個民俗只有在過的生活中比較多見,如今已有很多人在新時代新社會中不那麼做了,不過仍然用其來表現寶雞這塊寶地的民俗風情。如今,寶雞經濟飛速發展,以其優越的歷史條件發展旅遊業,又沒放棄以往的工業發展,帶動著寶雞人民致富安康。
這就是寶雞,一個美麗的西部城市。
美麗的江蘇
——家鄉風土人情
江蘇位於長江、淮河的下游,黃海,東海之濱,北接山東,西連安徽,河南,東與上海,浙江接壤,是長江三角洲地區額的重要組成部分,介於東經116°18′—121°57′,北緯30°45′—35°20′之間,得名於清朝江寧府和蘇州府之字。是中國人口密度最高的省份之一,總面積10,26萬平方千米,佔全國的總面積的11,1%,連錦近1000千米的哈男線,擁抱著約980萬畝黃金灘塗,境內平原遼闊,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江河湖泊密布,五大洲中的太湖,洪澤湖在此橫卧,歷史上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江蘇的簡稱"蘇"的繁體字原本就是此意。
江蘇的特色藝術很多,例如:古沛國家的燒雞,南京的雲錦,蘇綉,南京白局,崑曲,無錫惠山泥人,宜興紫砂壺,湯溝酒,徐州琴書,蘇劇,錫劇,淮劇,揚劇等。
江蘇的民俗節日也頗具特色,熱鬧精彩。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寒山寺聽鍾聲活動自1979年開辦以來,已成功的舉辦了20多屆,是我國最早開辦,規模最大的旅遊節慶活動,中國傳統的除夕年夜飯揭開聽鍾聲活動的序幕,席間參加文藝表演,幸運抽獎等活動為遊客助興,聽鍾活動隨著遊客到達楓橋景區進入高潮,寒山寺和楓橋大街展示龍燈,舞獅,高蹺,盪湖船,乘轎等傳統民俗活動,寺內眾僧侶在香煙繚繞中做一年最後一次功課,零點前夕,遊人們聆聽由寒山寺主持敲響的108響鍾聲,鍾聲悠揚,除歲煩惱,虔誠吉祥,炮竹噼啪慶新年的到來,換了熱鬧。
每年正月初一至月底,在南京夫子廟廣場,大成殿都會舉行成大的金陵燈會。它始於元朝,盛與明清,相傳於明代洪武年間,朱元璋下令鬧花燈,以示與民同樂,共慶昇平,自此數百年來,相傳至今,燈會期間200多個品種,數十萬盞各具特色造型各異的花燈雲集於此,流光溢彩,匯聚成等的海洋,尤以市民自己扎的花燈,千姿百態,極具特色,遊人尚且徜徉其間,宛如置身於燈的海洋,光的世界。
每年2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六至3月18日,在南京鍾山風景區梅花山都會舉辦中國南京國際梅花節。南京植梅花與賞梅花的歷史悠久,自六朝至今不衰,尤以中國四大梅園之一的梅花山最佳,南京國際梅花節節慶期間,南京將以"梅"為主題,以梅為蝶,以"梅"會友,舉辦各種文化旅遊,商貿及經濟活動。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每年4月至5月,揚州都會舉辦中國揚州煙花三月的旅遊節,春天的揚州市最美的季節,人們可踏著昔日乾隆皇帝著迷得"乾隆水上游覽城",去尋訪文明遐邇的二十四橋,觀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的美景,品嘗中國的四大菜系中的淮揚美食,欣賞有濃郁地方特色和豐富多彩的文藝活動。
每年6月會在淮安市盱眙縣城舉辦中國國際龍蝦節。盱眙十三番龍蝦是淮安市縣今年來新創的名菜,原料是物美價廉的螯蝦,由十位中葯及特殊方法製成德,色澤鮮艷,口味鮮美,深受消費者的歡迎。盱眙縣人民政府和南京《揚子晚報》自2000年起聯合舉辦"中國國際龍蝦節"大力推廣十三香品牌龍蝦,充分展現了"龍蝦大餐,文化美餐,旅遊套餐"的最佳組合,帶動了當地經濟和文化的發展。中國龍蝦節食江蘇唯一被評為"IFEA中國最具發展潛力的十大節慶活動,盱眙還被社會公認為中國"龍蝦之都"。
江蘇歷史悠久,江蘇人文薈萃。江蘇是經濟大省,江蘇是教育強省。
是美麗的江蘇,我的故鄉。
我的家鄉
我的家鄉是位於渤海之濱的天津市,東臨渤海灣,北枕燕山山脈,西接首都北京,南指中國遼腹地,得天獨厚的先天地理條件註定了天津市註定是一座不平凡的城市,天津市北方最大的沿海開放城市,我國北方的海運與工業中心,中國北方經濟中心,我國四直轄市之一!
天津的歷史雖不悠久,但卻是讓人刻骨銘記的,公元1404年的12月23日,為紀念由此地起兵的明朝「靖難之役」,將此地命名為天津,即天子經過的渡口之意,作為軍事要地,在三岔河口西南的小直沽一帶,天津開始築成建衛,即當今世人俗稱之「天津衛」,1860年中英鴉片戰爭從中國晚清政府的大敗告終,英法聯軍佔領了天津,天津被迫開放,列強先後進駐天津,在天津設立租界,留下了中國近代史上不可抹滅的恥辱印記。1948年11月29日,著名的「天津戰役」,打響,揭開了天津解放的序幕,次年1月15日凌晨,人民解放軍東西路突擊集團在金湯橋上勝利會師,為天津的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1978年改革開放,天津市更是迎來跨越式的房展,逐漸發展為當今的國際化大都市,中國北方的經濟中心城市。
自古天津就被喻為曲藝之鄉,民間民俗藝術多種多樣,技藝精湛,不盡讓人拍案叫絕,相聲,京運大鼓,快板等有代表性的民俗藝術在全國都獲得了相當好的口碑,更是涌現一大批全國聞名的著名表演藝術家,慕名而來的觀眾和前來尋訪的人絡繹不絕,去茶館聽段相聲,泡上一壺熱茶,是老天津衛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即便是車水馬龍的現代化大都市,茶館文化永遠不會暗淡,沒有大上海的燈紅酒綠,沒有四川麻將的閑適,卻有著它獨特的豐韻。
美食是天津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天津懂得享受生活,尤其在飲食,遠近聞名的天津三絕「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耳朵眼炸糕」是不必多說,地方特色的小吃多種多樣,層出不窮,來到天津品嘗風味小吃已經成為天津遊客的必選內容,東臨渤海,海蟹自然是天津人飯桌上的招牌,北塘的海鮮以鮮美聞名於世,出產的海鮮海味濃重,鮮香肥美,老話講道:借錢吃海貨,不算不會過。更是體現出了天津人對於佳餚的追求以及樂觀的生活態度。除此之外,天津小寶栗子是最著名的小吃之一,店鋪門前長長的隊伍足以說明一切。天津市在20世紀80年代末興建了美食街,旅遊街,服裝街,集吃穿住為一體,為廣大國內外消費者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條件。
天津是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在一座城市中,保存著大量民族風格的古建築和眾多的西洋風格建築,故天津素來由萬國博覽會之稱。天津的城市建築獨具特色,既有雕梁畫柱,典雅朴實的古建築,如坐落在南開發區和虹橋區的古樓,是古代老天津衛留下的老城市,現今成為了著名的旅遊勝地。除此之外,又有眾多的新穎別致的西洋建築,有英式的中古式。德國的哥德式,法國的羅曼式,俄國的古典式,希臘的雅式等,天津人通常把這些西洋建築稱之為「小洋樓」,來自河北區的義大利風情街,和位於租界區的五大道地區,映入眼簾的西洋式建築會讓人感到彷彿置身於中世紀的歐洲,美景數不勝數,但同時也銘刻下了歷史恥辱的印記,這些是上個世紀侵略者的罪證!
這就是我美麗的家鄉,有著多彩的歷史,優雅的風情,現代的氣息,的一座國際化大都市。
社會實踐報告
「風俗」,就像是一陣風,悄悄地遊走在生活中,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它讓不同的地方演繹出不同的精彩生活。正因為有了它,才有了各種各樣的生活方式,才有了各不相同的角落,不同的世界。
對於新一代愛追潮流的年輕人來說,或許,那一套套的分素習慣的確讓人感覺俗套,因為風俗祖祖輩輩相傳,固執不變,現在的人們就此做起事來一板一眼,甚至幾千年都保持著曾經的一種生活方式,但是,話說回來,風俗又畢竟是一種優良傳統,我們炎黃子孫一代接一代的相傳,保持著這種文化的香火傳遞,的確很寶貴,正是有了這些風俗才有了今日現代與古典風俗的結合,創造了別具風格的美,正是因為它,才使各個民族與地區之間有了更鮮明的差別,正是因為它,生活才更加新鮮有趣,也正是因為它,讓旅遊變得更加有意義。
風俗從小就在生活里陪伴著我,而我最熟知與最喜歡的便是過年的風俗,這其中的樂趣真是無窮。
我是生活在北京的一個小北京人兒,這里的風俗數不勝數,而過年是個大節氣,是風俗中的代表,「年」就是春節,是農歷新年的開始,從三十到新年初一的過程便是過年(過春節)。曾傳說,年是個魔鬼,人們有一天戰勝了年,便把這天定為了過年。這是個有意思的說法。春節,一般人們要從農歷臘月二十三到過來年的正月十五,二十三叫做小年,從這一天開始,人們便為過年做准備,每一天都有不同的過法,還有一段順口溜來描述這些天的生活:「二十三,過小年;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蒸碗肉;二十七,殺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兒晚上熬一宿」因此,每到二十三,人們便按此忙碌起來,直到三十晚上,下午飯早吃,吃前要放炮,貼春聯的,還要供祖先,飯桌上要有肉、白菜。肉代表富貴,白菜代表「擺財」,這些都很講究,而且,飯不能吃光,一定要有剩餘,這樣就意味著家裡糧食多,飯後要為死去的人送紙錢,等到夜裡十二點,人們便開始放禮花,然後吃餃子,過了這會,人們可以繼續玩,也可以休息了,十二點之前的這種過法就叫守歲。到了初一早上六點,人們要早起吃餃子,初二早上吃餄烙,意為「合樂」——合家歡樂,是有諧音而來。這里便是常說的初一的餃子初二的面,這之後,親戚間便頻繁來往了,有了客人,主人們熱情招待,桌上放滿各種水果、乾果、糖果和飲料,吐出的皮要留到地上,因為踩在上面有小碎聲,在風俗里,這叫踩碎,意為踩祟 就將過去一年的不好的邪祟踩光,有些人還要扔掉幾雙破鞋,意為扔邪,熱熱鬧鬧的來往過後便迎來了元宵節,這一天,人們慶祝團員,家家吃湯圓,到了晚上,賞燈賞月,這一天,可是新年的第一次月圓,就這樣,一路守著風俗的規矩,伴著熱鬧,帶著紅火,載著希望,年就快快樂樂的過完了,之後,人們便繼續專注的投入到工作和學習中了。
過年的風俗,遠比我用文字演繹的精彩豐富,相信,在其他的地方,有著與眾不同的風俗習慣,那裡的年也一樣過的紅火,當然我們這里也有著其他的風俗,比如:月圓去拜佛,年中不可理發,女兒工作多探父母,端午吃粽子,臘八喝粥,八月十五吃餃子……每一樣都有著它特殊的意義。
風俗,帶給人們快樂,讓平凡的 生活不那麼平凡。它是一種傳統,使中國的文化彰顯的偉大;它豐富生活使文明不斷傳承,讓後輩們保留著祖先們善良、熱情、和氣、團圓的優良本性,我愛我的家鄉,我也愛這里的風俗。我相信,趨於現代化的家鄉會與風俗相稱的融洽,家鄉將因這樣的風俗而獲得更好的發展,也將因這樣的風俗培育出更好的一代又一代。這里的子孫們將為這些努力奮斗,逐步前進,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洛陽——我的故鄉
提起洛陽,很多人知道,古都,這是來形容洛陽的一個詞彙,和西安一樣,古老是洛陽的一種特徵,那我就老介紹一下我的家鄉。
洛陽,因為地處洛水之陽而得名,是華夏文明的主要發祥地之一。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都洛陽起,歷史上先後有13個朝代在此建都,時間長達1500多年。自古以來,這里墨客騷人雲集,因此有「詩都」之稱,牡丹香氣四溢又有「花都」之美譽。
這里有豐富的人文景觀,其中龍門石窟是中國三大石窟之一,白馬寺是中國第一座官辦佛教寺院,洛陽古墓博物館是世界上最大的古墓群,此外還有二程墓,白園,關林等一大批歷史遺跡。最新出土的「天子駕雲」也是著名文明古跡。
洛陽的自然風光同樣引人入勝,「天津曉月」,「龍門山色」,「洛浦秋風」,「馬寺鍾聲」等洛陽八景風格不同,景色秀麗,暢游其間,定會是您流連忘返。
既然是花都,那就不得不說洛陽的牡丹了,至此,還有一段關於牡丹的傳說,傳說唐後武則天在一個隆冬大雪紛飛的日子飲酒作詩,她乘酒興醉筆寫下詔書「明朝游上苑,火急報春知,花須連夜發,其待曉風吹」。百花攝於此命。一夜之間綻開齊放,唯有牡丹抗旨不開。武則天勃然大怒,遂將牡丹貶至洛陽。剛強不屈的牡丹一到洛陽就昂首怒放,這變激怒了武後,便下令燒死牡丹。枝幹雖被燒焦,但到了第二年春天牡丹反而開的更盛。因為這種牡丹在烈火中骨焦心剛,矢志不移。人們贊她為「焦骨牡丹。後來經過洛陽人的精心培養,花兒更紅艷了,所以後人起名叫「洛陽紅」。
靖康年間,金軍攻破北宋京城洛陽,牡丹從此衰落。但自從洛陽牡丹享譽之後,各地慕名者紛紛前來求購,這就使得洛陽牡丹流傳全國。在以後出現的幾處牡丹產地,無不與洛陽牡丹有著淵源關系。
即為古都,那必定有所稱之處,歷史上先後有九個朝代在洛陽定都,所以洛陽有「九朝古都」之稱。
早在公元前770年,洛陽就已是東周王朝的國都。當時由於舊都鎬京殘破不堪,加之犬戎內遷,危及鎬京安全,周平王決定東遷洛邑,東周成為在洛陽第一個建都的王朝。
公元25年,光武帝劉秀建立東漢,再次定都洛陽。在經歷了幾百年的塵封之後,洛陽大放異彩。當時的洛陽經濟繁榮,文化發達。
東漢末年,董卓在洛陽縱火焚燒皇宮,使一代繁華都城盡成廢墟。公元220年。曹丕代漢,建立魏國,定都洛陽,以後,西晉和北魏也相繼在洛陽建都。公元604年,隋煬帝楊廣弒父自立,遷都洛陽,在洛陽城西18里大興土木,又開鑿了南北大運河,使洛陽成為水陸交通的樞紐。
公元690年,武則天改唐為周,把洛陽定都為國都。其後共有6個皇帝移度洛陽,這段時間是洛陽歷史上的鼎盛時期。宮殿建築宏偉壯麗,城內的大型官倉承擔著為京都儲存或轉運糧食的重任,手工技藝得到了很大的發展,著名的唐三彩陶器就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
五代時,後梁,後唐等朝代也在洛陽建都。
因此可見,洛陽的文化底蘊是那麼的濃厚。洛陽位居中原腹地。自古以來地靈人傑。群星閃耀,在這塊神奇的土地上,歷史人物層出不窮,燦若星河,為後人留下一座璀璨的文化長廊。遙望他們在不同領域產生過的重大影響,彷彿穿越深邃的時空,感受華夏五千年文明的滄桑巨變。
這就是我的家鄉——洛陽。
我的家鄉重慶之風土人情
重慶是一個很熱鬧的城市,這里可以感受到人們的熱情,每個人都很好,很好客。
重慶這個地方的資源也很多的。在重慶可以感受到以前自己沒有感受到的東西。
具有三千年的悠久歷史的重慶旅遊資源豐富,既有集山、林、泉、瀑、峽、洞等為一體的壯麗自然景色,又有巴渝文化、民族文化、三峽文化、陪都文化、都市文化於一體的濃郁文化景觀。全市共有自然、人文景點三百餘處,其中有世界文化遺產一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十三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六個。重慶還是川菜主要代表地域之一,發源自重慶的火鍋更是聞名遐邇。
到過山城的外地人,恐怕也極少有人不去嘗試一下久負盛名的重慶火鍋。重慶人吃火鍋,可以上溯至清光緒年間。那時的人大姐邊上打上一口灶,放上一隻大鐵鍋,煮上一鍋鹽,內放分為九格的竹木條格,供九人同時而食,為避腥氣,加上麻辣佐料,成為今日的麻辣燙雛形。
最早介紹重慶火鍋的要數四川作家李頡人了。他在1947年《風土雜志》中撰文';吃水牛毛肚的火鍋,發源於重慶江北。最初一般挑擔子零賣小販將水牛毛肚買後,洗凈煮一煮,而後將肝子、肚子等切成小塊,於擔頭置泥爐一具,爐上置分格的大鐵盆一隻,盆內翻煎倒滾著一種又麻又辣又鹹的鹵汁,於是河邊橋頭一般賣勞力的朋友,便圍著擔子受用起來。各人認定一格且燙且吃,吃若干塊,算若干錢,既經濟,又能增加熱量……直到民國二十三年,重慶城內才有一家小飯店將它高檔化了,從擔頭移到桌上,泥爐依然,只將分格鐵盆換成了赤銅小鍋,鹵汁、蘸汁也改為由食客自行配合,以求干凈而適合重慶人的口味。
重慶人能吃,在火鍋上的發展上得到了充分的顯示。以毛肚等牛內臟為主的傳統大鍋,到了現在重慶人的手中,鍋里的內容起了根本變化,對蝦、螃蟹、海參、魷魚、年糕、苕粉、黃花、木器、廠耳,各種干副食品和時鮮蔬菜,都加入了下鍋隊伍。從口味上,也有了麻辣、荔枝、咸甜之分,而清湯火鍋也有了發展,有雞湯、魚湯、排骨湯幾種。就連燙火鍋的燃料,也有了現代氣息,泥爐、土灶被油爐、酒精爐、天然氣爐、液化氣爐所替代,還有用固體燃料鍋,使土生土長的重慶火鍋帶上了積分洋氣。
雄偉壯闊的長江三峽, 璀璨多彩的重慶夜景,秀麗怡人的芙蓉江是重慶的重要旅遊資源。
長江三峽是中國10大風景名勝之一,中國40佳旅遊景觀之首。古有李白的「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的美境。長江三峽西起重慶奉節的白帝城,東到湖北宜昌的南津關,是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三段峽谷的總稱,是長江上最為奇秀壯麗的山水畫廊。隨著規模巨大的三峽工程的興建,這里更成了世界知名的旅遊熱線。
我的家鄉亦如此,美妙盡在其中!
家鄉民俗風俗
作為一個青海人,一個少數民族的青海人,我理應介紹一下我的民族——土族,一個被部分人當做是土家族的民族。
土族主要聚居在青海省互助,民和,大通縣,其餘散居在樂都,門源和甘肅天祝等地,人口19萬多,土族自稱「蒙古勒」或「蒙古爾孔」,舊稱「青海土人」藏族人稱之為「霍爾」。
土族每戶人家幾乎都有一個特定的庭院,方位靠山向陽,多為土木結構,房屋多為平頂,菜園和打穀場,房屋多為三間一組,中間為堂屋,一側為卧床,令一側為佛堂,卧室微微炕的暖炕,連著鍋灶,住室的棟梁和門窗上大多雕刻著或描繪著象徵牛羊的健壯、五穀豐登的彩色花紋圖案,鮮艷美觀。
土族服飾具有獨特的風格,男女上衣也都有綉花的高領,男子常穿小領斜襟,袖鑲黑邊的長袍,腰系綉花長帶,穿大襠褲,小腿紮上黑白的綁腿,帶氈帽,穿雲紋布鞋,老年人在長袍外套黑坎肩,婦女穿綉花小領斜襟衣衫,兩袖有五色布做成,外套黑,藍,紫,鑲花邊坎肩,腰系綉花寬腰帶或綵綢帶,懸掛話手帕,花錢袋,荷包,小同齡等,褲腿外夾一尺高的褲筒,下沿藍,黑色搭配鑲邊,穿綉花腰鞋,形如鞋子,戴各種「扭達」頭飾。
土族飲食以青稞,小麥,土豆為主,至今仍在保留著牧業時期的痕跡,如喜喝奶茶,吃手抓肉和 酥油炒麵等。
土族喜歡喝酒,酒在土族中佔有找你更要地位,並形成了土族特有酒文化,歷史上,土族人家幾乎能釀造「酩」,現在,釀酒已經成為土族地區重要的產業之一,互助牌系列青稞酒已經聲譽海外。
土族人民有種禮儀的傳統,尤其注重尊重長者,如路上遇到相識的老人,要下馬問候,熱情好客是土族歷來的風尚,迎送客人三杯酒就是這種風尚最突出的表現,主要在客人到來前就拿著酒壺,酒杯在射門口等待,土族人認為三是個吉祥的數字,「三」代表佛,法僧三寶,日,月,星三光,天,地,人三才、、、而敬三杯酒的含義是祝福客人吉祥如意。
另外,土族人的民間刺綉工藝很有名氣,圖案講究,花鳥獸石,美觀大方,樸素耐久,通常有「五瓣梅」,「石榴花」「雲紋花」,」孔雀戲牡丹」,「獅子滾綉球」等等,精美的刺綉是土族婦女的創造,也是土族傳統文化的一個引人注目的標記。
土族地區有不少的名勝古跡,景點主要是互助的五峰山,大通寶庫峽,民和娘娘天地,蓮花台,七里葯泉,同仁溫泉等,土族的吉祥物是彩虹,每逢佳節盛會,飄袖舞紅,融入天人合一,福祥長治的境界,因而,土族唄喻為「彩虹民族」,土族地區素稱「彩虹之鄉」。
春節和(安昭)納頓節是土族最熱烈,最隆重的兩大節日。土族稱春節為「新年」或「新月」,「納頓」是土語音譯,意為「娛樂」、「狂歡」,納頓節於每年夏季麥收後舉行,一般從農歷七月十二日至九月十五日,歷時兩個月,時間長,規模大,場面隆重,所以有人稱之為「世界上最長的狂歡節」。此外,土族的傳統繼而還有正月十四佑寧寺的觀經會,二月二(農歷不同)威遠鎮擂台會,三月三、四月八廟會、六月的丹麻戲會,「花兒會」和「少年會」多呢個。再這些節日了處理進行傳統的多種娛樂活動外,同時還要舉行規模打的物資交流活動。
土族世代繁衍生息再青藏高原東北部,祁連山東南麓及黃河,湟水,大通河和洮河流域,土族人民於生活在這里的漢、藏、回、蒙古等各族人民一起,共同開發了這片肥沃,神奇的土地,為該地區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10、端午節有那些習俗?
懸艾葉、菖蒲、蒜頭:
艾、菖蒲和蒜被稱為「端午三友」。南北朝時,端午又稱為「沐蘭節」,荊楚一帶有采艾的習俗。采艾要在雞未鳴以前就出發,挑選最具人形的艾草帶回去掛在門上,有的還將艾草紮成虎形,再粘貼艾葉於其上。艾與菖蒲中含有芳香油,它們和蒜一樣都有殺菌作用。端午期間,時近夏至,正是寒氣暑氣交互轉換之時,從飲食到穿衣、行動都得注意。寶山縣有諺語道:「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還要凍三凍。」古時,人們缺乏科學觀念,誤以為疾病皆由鬼邪作崇所至,於是,端午節這天,人們以菖蒲作寶劍,以艾作鞭子,以蒜頭作錘子,又稱為「三種武器」,認為可以退蛇、蟲、病菌,斬除妖魔。
江南地區,有的習俗是在端午節飲菖蒲酒,則其葯用效能就更為直接。通常是在節前,便把菖蒲切碎,伴上雄黃,浸入酒中,節日便可飲用。
寫符念咒:
除了用艾、菖蒲和蒜這「端午三友」驅鬼外,還有一種重要的驅鬼方法,是在室內掛避邪驅鬼的符咒。掛驅鬼符還有一些嚴格的儀式。如有的要求必須在端午日出或正午時書寫,書寫材料用生朱,硯內、書寫人口中必須放上硝石等。較為通行的符咒有:「五月五日天中節,赤口白舌盡消滅」之類。上海人過去在端午節懸掛鍾馗像於門口,正是這種辟邪風俗的繼續與演變。另外,類似於此的祛鬼禳魔的習俗,還有在兒童額上點雄黃酒。節日一早,婦女們便將兒童耳上夾艾蒿,頭上戴菖蒲,然後用雄黃酒在額上寫一個「王」字。據說,這樣可使百鬼畏懼,保命長生。
飲雄黃酒:
中國江南民間端午節有吃「五黃」的食俗。「五黃」指黃鱔、黃魚、黃瓜、鹹蛋黃及雄黃酒。神話傳說《白蛇傳》中,白娘子飲雄黃酒,現出蛇身的原形。故而,民間便認為蛇蠍蜈蚣等毒蟲可由雄黃酒破解,端午佳節飲雄黃酒可以驅邪解毒,身體健康。
掛荷包和拴五色絲線:
應劭的《風俗通》則記載:「五月五,日以五彩絲系臂,名長命縷,一名續命縷,一命辟兵繒,一名五色縷,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
中國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因而,節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後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系線時,禁忌兒童開口說話。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季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裡。據說,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裡,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陳示靚的《歲時廣記》引《歲時雜記》提及一種「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綵線貫之,搐使如花形。」以及另一種「蚌粉鈴」:「端五日以蚌粉納帛中,綴之以綿,若數珠。令小兒帶之以吸汗也」。這些隨身攜帶的袋囊,內容物幾經變化,從吸汗的蚌粉、驅邪的靈符、銅錢,辟蟲的雄黃粉,發展成裝有香料的香囊,製作也日趨精緻,成為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品。
賽龍舟:
關於龍舟的競渡,文字的記載始於公元五百年前梁代吳均的的《續齊諧記》。較後,許多的記載中都可以找到有關賽龍舟的文字記載。現存中國各地的數千種方誌中,共有227種方誌有龍舟競渡的記載。端午劃龍舟,龍舟競渡的說法,包括有「大眾舟齊出發,趕往丞救屈原。」及「一吶喊鼓樂嚇退蛟龍。」
這項活動在端午節前後舉行,是一種聲勢浩大的自發的節日文化活動。龍船就是龍形和舟楫。古代帝王出巡江海湖河乘的船,其首尾作巨龍形狀,叫龍船或龍舟。荊州市五月端午競渡的龍般是在普通木船的首尾,臨時紮上龍頭、龍尾,也有特製的專用龍船。《荊楚歲時記》載:「五月五日競渡,俗為屈原投汩羅,曰傷其死,故命舟楫以拯之,舸舟取其輕利謂之下鳧,一自以為水軍。一自以為水馬,州將及士人悉臨水觀之。」宋庄季裕的《雞肋篇》記載了江陵賽龍船的盛況:「湖北以五月望日為大端陽,泛舟競渡,逐村之人,各為一舟。」明代袁中道《午日沙市龍舟》雲:「旭日垂楊柳,傾城出岸邊。黃頭郎似馬,青黛女如仙。龍甲鋪江麗,神裝照水鮮。萬人齊著眼,看取一舟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