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山的風俗
1、濰坊的民俗風情
1、春季放風箏
濰坊古來有春季放風箏的風俗,1984年當地政府發揚這一優秀民間文化傳統,倡導舉行國際風箏會,當年就有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荷蘭、新加坡、日本、原聯邦德國、香港等11個國家和地區的17個風箏團、隊、100多名放飛員前來赴會。
2、高密剪紙
明代洪武年間大批移民,帶來外地剪紙,主客融合,逐漸形成了獨特的高密剪紙的風格。一是塊與線形成黑白灰色調,相互襯托,對比強烈,並富有韻律感。二是紙條挺拔,渾厚粗獷,富有濃重的金石意味。三是以精巧的構思見長。
3、新衣里塞紅包
過年穿新衣是濰坊城區的年俗傳統之一。在春節里,不僅要備年貨、買新花,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慾外,還會追求新的服飾。正月初一走出家門拜年,首先展示的就是那一身新行頭。古時候,這種習俗也寄託了勞動人民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4、過年
過年穿新衣是濰坊城區的年俗傳統之一。在春節里,不僅要備年貨、買新花,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慾外,還會追求新的服飾。正月初一走出家門拜年,首先展示的就是那一身新行頭。古時候,這種習俗也寄託了勞動人民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5、打鞦韆
濰城舊日打鞦韆的風俗與放風箏一樣流行,近年這項活動也在逐步恢復。打鞦韆的活動在清明、寒食時節展開,有運動和娛樂的功能,也兼有信仰上的原由。舊時習俗:清明逢在農歷二月間,從正月十六日吊鞦韆;若清明在三月, 就從二月二日吊鞦韆,總要跨一個月頭,所以也叫「月鞦韆」。
「月鞦韆」的搭架,豎兩根粗壯的立柱,加兩對交叉的托樑柱,下端深埋土中,上端結實地綁扎粗壯橫梁。 拴鞦韆繩的環子用蠟條圈,穿套在樑上,名叫「拘」。打鞦韆之前,抓住兩條繩上的兩只拘向外甩開。
鞦韆盪起,兩拘會逐漸向橫梁中間靠攏,這叫「並拘」。按習慣,「並拘」之後要停下來讓給別人。 大鞦韆的花樣很多,如「獨立」、「獨坐」、「單人跪驅」、「撈魚摸蝦」、「拾物件」等。有的動作還辦以歌謠,如「桃花開,杏花敗,李子開花翻過來」。
2、沂山的地勢特證
沂山國家森林公園高考生免費活動:2015年6月8日-9月10日祝莘莘學子金榜題名,憑本人2015年高考准考證沂山景區免門票。讓你真正領略沂山的魅力,忘記城市的繁華,盡情的釋放自己臨朐沂山國家森林公園門票價格:旺季(3月1日-11月28日)沂山門票120元預定價100元兒童70元預定價60元老人70元預定價60元淡季(11月29日-次年2月28日)沂山門票60元預定價50元兒童30元預定價30元老人30元預定價30元1、取票方式:景區售票處2、門票說明:您須於6:00之前預訂當天門票①旺季價格內含景區交通車30元②兒童身高1.2米以下免大門票;兒童身高1.2—1.4米購景區優惠大門票、③60至70周歲之間老人持有效證件購景區優惠大門票,70周歲以上老年人免大門票。④軍官等憑有效證件免大門票。(上述優惠人群,需另行購買景區內小交通30元)臨朐沂山開放時間:08:00—16:00臨朐沂山國家森林公園交通指南:沂山地址:山東省濰坊市臨朐沂山鎮沂山自駕車路線:濟南到臨朐沂山自駕車路線:1.濟南--濟青高速--青州出口--青州--臨朐--臨朐縣蔣峪鎮向西--沂山水庫--沂山風景區北門,全程約200公里。2、濟青南線從沂水縣楊庄路口下,走泰薛公路至馬站,轉至東紅公路向北行駛35公里至沂山鎮政府(原大關鎮)南500米即到;濟青北線到青州口下,從青州到臨朐縣城,沿東紅公路向南行駛45公里至沂山鎮政府,再向南行駛500米即到。濰坊到臨朐沂山自駕車路線:濰坊—景區:S223—S227—臨朐—S227行駛3.4KM右轉進入S224—行駛10.2KM—左轉—行駛3.6KM—終點沂山乘車路線:東鎮沂山外部交通方便,縣域內有直達的公共汽車,從縣城汽車站乘到沂山風景區的車即到。到達濰坊後,可在汽車站乘坐到濰坊--大關的短途中巴到達,也可租車前往臨朐沂山國家森林公園簡介:沂山舊稱東泰山,別名東鎮,是沂蒙山主脈,林地面積1587.6公頃,覆蓋率為73.7%,1992年被確定為國家級森林公園。中國之山,有五嶽之分,又有五鎮之別。泰山為東岳,沂山為東鎮。古稱一方的主山為鎮,「每州之名山殊大者,以為其州之鎮」。位於臨朐縣南部的沂山,既有海拔1031.7米的高度,又跨越南北50多公里,東西20多公里,覆壓數百平方公里。環繞在主峰玉皇頂的周圍,屹立著29座不同姿態的奇峰,便為魯中一地之鎮了。古人曾稱它是「嵬嶷磅礴,與岱埒尊,表鎮東方而萃秀,實齊東之巨鎮也」。故素有「泰山為五嶽之首,沂山為五鎮之首」之說。左思《齊都賦》雲:「神岳造天,唯此山可以當之。」由於沂山獨居魯中,巍然聳立,山巒重疊,群峰競秀,松林茂密,風景秀麗,歷代在此設關、建廟、立祠、樹碑之事甚多。名人墨客來此游覽,傾慕其雄偉奇秀,留下了不少詩句題詠,文化遺跡比比皆是。明吏部尚書喬宇賦詩贊曰:平生溪山頗登陟,如此名山初見之。徘徊盡日不忍去,似覺岩壑生春姿。宋太祖趙匡胤最先欽封沂山,有宋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御碑為據。傳說趙匡胤曾在沂山與後周大將韓通激戰。幸有沂山之神相助,趙匡胤才得戰勝韓通。緣於此,趙匡胤在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奪得天下建立大宋之後,便欽封沂山為東鎮。並在沂山東麓之九龍口處建東鎮廟以為紀念,還曾攜文武百官親臨祭告。由於歷代朝廷有望秩之典,加之沂山雄偉秀麗,大家名士、騷人墨客,慕名而至,觀光覽勝。自此,元、明、清各朝沿襲祭之,東鎮沂山名聞天下。東鎮廟碑碣成林,四周蒼松翠柏,古木參天,碑林與松林相輝映,蔚為壯觀。可惜近代其廟及東鎮碑林因年久失於修葺管理,又經風雨剝蝕和戰亂摧殘,損壞嚴重。特別是日寇入侵時,竟拆碑以修建大關橋,碑林慘遭破壞。1976年,政府撥專款對東鎮碑林進行挖掘、考察和修復。至1999年春,已復立古碑100餘幢,初步恢復了碑林的面貌。百丈瀑布 出東鎮碑林逶迤西去,先有以「百丈瀑布六月寒」寫進《臨朐八景詩》的一大景觀——百丈瀑布。當6月雨季,沿「之」形路口轉進山谷間,崎嶇山路行進1公里許,先聞霹雷之聲,響徹谷中。再前行西望,但見壁陡如絕,高峭如劈。百丈懸崖之巔,清流如帶,怒濺而下,百丈瀑布竟如一匹白練垂下九天。遊人乘興逼近,則細霧蒙蒙,落水擊石,水花四濺,如萬粒銀珠飛崩。崖下巨石如席,四周峭壑陰森,松柏凝寒,積雪常至四五月不消,雖驕陽盛暑,至此亦感寒氣襲骨,使人有「六月寒」之感。懸崖半腰中,原有「仙客亭」。石壁上鐫有明隱士雪蓑書寫的傅希孟(明嘉靖三十六年臨朐知縣,蒲州人)聯「山靜凝神氣,泉高識道源」。年深日久此亭連同石刻已被沖擊墜毀崖下。崖北側有「呂祖洞」,洞旁石縫中有古松--萬年松。對面石壁上,鐫有兩個大字,方逾徑丈。百丈瀑布之下,便是玉帶河,即汶河上遊了。臨朐並非不乏水源,然山頂有此泉涌,自澎湃而成瀑布之大觀,令人嘆絕。百丈瀑布,如「水天上來」,其詩情畫意,使歷代文人留下了頗多詩篇。明朝刑部尚書喬宇《沂山瀑布》雲「丹崖陡絕三百丈,宛如白龍身倒垂」。玉皇頂 遊人攀緣溯水而上,行約2.5公里處,但見沂山主峰--玉皇頂,因建有玉皇廟而得名,海拔1031.7米,巍然聳立,氣勢磅礴,有盤山公路可達山頂。登山遙望,一覽眾山,萬山下伏若丘,水庫如鏡,河流如帶,適夕陽殘照,余輝回映,遙望諸峰,皆凝碧如黛,唯高出一截的玉皇頂塗成一片桔紅。加之彩雲籠罩,晚霞流飛,使天際、峰巒、溪壑皆歷歷在目,其景謂之「沂山晚翠接雲端」。山欲雨,則山巔聚雲如蓋,故有「沂山戴笠,雨不一日」之說。古寺 主峰東側有一片古式圈椅型山坳。這里虯松蒼翠,密竹蔭深。寺廟內外有迎客松、蟠龍松、栗抱松等千年古木。栗抱松為一株合抱粗的栗子樹,腰間生出一棵茁壯的小松樹,遊人無不稱奇。據傳在東漢時期,這里建有一座古寺,當年殿宇崇麗,古木聚秀,曾有僧侶百人,佛像千尊,晨鍾暮鼓,香煙繚繞。至元代遭受火災,廟宇盡毀。古寺舊址上,僅有一幢石碑,成為歷史的見證。但千載古松猶存,其枝幹虯屈盤旋,千姿百態,難以名狀。周圍十餘里多松柏,形成碧波的林海,蔚為壯觀。松濤澎湃,鳥韻悅耳,奇花異草,坡滿谷盈。石縫泉涌,清流甘洌。晚間,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更增其幽穀神韻。古寺遺址處,已建起青磚紅瓦的林場管理處和遊客接待室。古寺高牆下,滲出一縷清泉,名「玉帶溪」。這就是流經百丈崖的汶河之源頭。黑風口 從古寺北上,約500米處,兩壁陡削如石門,透過石門,正對著百丈深谷。此處山風料峭,名曰「黑風口」,傳說為黑旋風李逵「沂嶺殺四虎」之處。至今,這里層山障日,怪石嵯峨,樹木茂密成林。雙崮 沂山諸峰,唯「雙崮」最為奇險。所謂「雙崮」是「獅子崮」與「歪頭崮」的合稱。位於玉皇頂西北,各因形而名。二崮東西對峙,峭峰刺破雲表,疊秀挺奇。中間峭峪萬丈,白雲翻滾。玉皇頂西北為歪頭崮,異峰突起,三面懸崖,唯南側一小徑可盤旋而上。途中,石壁上刻有四個隸書大字「人世蓬萊」,其大如斗。沿小徑攀險而上,過一拱形石門,內有石廟,廟名「碧霞宮」,乃祀泰山老母之處。峰巔野榆山臘、黑檀叢生,蔭翳蔽日。碧霞宮上方山巔有一石穴,名曰「天池」。池東側,有一巨石探出絕壁,擁身石上,便知此巨石竟與山頂不相銜接,發出顛動之聲,名曰「探海石」,晴日凌晨登石可觀東海日出。
3、古代稱謂詞中泰山指什麼
古代稱謂詞中泰山是對岳父的尊稱。
此稱謂與泰山的封禪有關。
據記載,唐明皇要封禪泰山,命張說為封禪使,張說的女婿鄭鎰本是九品官。按照老規矩,封禪以後,自三公以下都能遷升一級。只有鄭鎰靠了丈人,一下子升到五品官,兼賜緋服。唐明皇看到鄭鎰一下子升了幾級,感到很奇怪,就詢問原因,鄭鎰一時無話可答。
在旁邊的同僚黃幡綽含沙射影地譏笑道:「此乃泰山之力也。」妙語雙關,唐玄宗心照不宣,事情就這樣混過去了。
後來此事傳到了民間,時人認為鄭鎰之妻父雖然有徇私之嫌,但其對自己女婿的感情卻不可謂不深,於是人們就把妻父稱「泰山」。又因泰山乃五嶽之首,又稱為「岳父」。同時,也把妻母稱為「岳母」,也有稱作「泰水」。
(3)沂山的風俗擴展資料
「泰山」的其他漢語釋義
1、山名。在山東省中部,古稱東岳,為五嶽之一,也稱岱宗、岱山、岱嶽、泰岱。主峰玉皇頂在泰安市北。古代帝王常在泰山舉行封禪大典。
2、山名。即沂山。
3、比喻重大的或有價值的事物。
例如:有眼不識泰山。
4、比喻值得敬仰的人。
例如:錢學森是泰山北斗式的人物。
5、比喻安定穩固。
例如:縱然天下有泰山不倒之穩勢,聖人也常有累卵之憂心。
6、靠山。
例如:日久天長,老人家就變成大夥依靠的泰山了。
4、沂山風景區怎麼樣?去過的朋友覺得景色如何?
1、沂山風景區,又名沂山,古稱海岱、海岳,為中國東海向內陸的第一座高山,有「大海東來第一山」之說,素享「泰山為五嶽之尊,沂山為五鎮之首」的盛名。古代十朝16位皇帝登封於此,從而留下名垂青史的「東鎮碑林」,其留存的御碑數量為世界之最,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沂山風景區位於山東濰坊市臨朐縣,距離臨朐縣城約45公里,沂山風景區是國家級森林公園,生態資源優良,森林覆蓋率高達98.6 %以上。2015年4月,東鎮沂山祭儀入選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2、沂山的主要自然景觀有:玉皇頂、獅子崮、歪頭崮、百丈崖瀑布。碑林、古松群、玉帶溪、聖水湖、孝母崖、白石瀑布、神龍大峽谷、黑松林、仙人谷、槐谷等。
5、沂山跟沂蒙山的關系是什麼?是同一座山嗎
我之前也是以為沂蒙山和沂山是一個,上個同事帶我爬了沂山之後,才知道原來並不是這樣的,沂蒙山是泰沂山脈的兩個支系,指的是以沂山、蒙山為坐標的地理區域。沂山位於濰坊市臨朐縣境內,沂蒙山旅遊區包括了沂山風景區、蒙山雲蒙景區、龜蒙景區。沂山風景區是沂蒙山旅遊區的核心景區,沂山地貌類型多樣,鍾靈毓秀,非常好玩。
6、山東省濰坊市有什麼旅遊景點
旅遊者在這里可以觀賞到「小巧玲瓏、勻稱緊湊、兼有南北園林特色」的十笏園;「揚州八怪」之一鄭板橋的書畫真跡;稀世珍寶山旺古生物化石;有「東小泰山」之稱的沂山風光;清澈透底、四季恆溫的名泉老龍灣;堪與香山媲美的石門坊紅葉;隋唐時期雕刻而成的齊魯最大佛窟——駝山石佛造像;「壽比南山」、「人無寸高」源於此的雲門山石刻大「壽」字;中國三大畫市之一的楊家埠木版年畫;石家莊的農家風俗和田園生活;全國唯一的風箏博物館;「東方迪斯尼」富華游樂園;「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青雲山民俗游樂園;被稱為民間藝術「三絕」的高密剪紙、泥塑、撲灰年畫;全國著名的壽光蔬菜、花卉等。每年4月20日舉辦的濰坊國際風箏會(風箏節)期間,這里是風箏的海洋,不同膚色的人們雲集鳶都,共享藍天,可以盡情地放風箏、賽風箏、購風箏、賞風光、嘗風味。豐富多彩的民俗旅遊、娛樂旅遊和觀光旅遊、田園生態旅遊,可使來自異國他鄉的遊客盡情地領略濰坊風格獨特的鄉土文化。
7、沂蒙山的資料
巍巍八百里沂蒙,主要由沂山、蒙山、北大山、蘆山、孟良崮等高山攜帶無數丘陵組成。沂山、蒙山、魯山都在海拔千米以上,山高坡陡,崮險嶺峻,峰巒連綿,山崮層疊,懸崖峭壁,巨石嶙峋,古木參天,飛瀑流泉,澗深溪清,沂河、沭河縈繞如帶。文峰山、浮來山、羽山、馬髻山以及七十二崮,雄奇秀幽,風光旖旎。
沂山東部的日照市面靠黃海,碧海與山色相映成趣。沂源縣的魯山溶洞群,由大小數十個溶洞組成,洞內怪石林立,千姿百態。另外,沂源燕崖山織女洞、平邑縣趙庄溶洞和蒙山頂溶洞、費縣小梁庄溶洞等也各具特色。 臨沂、沂南等地有溫泉噴涌,既可觀賞,又能療養。蘭山區的湯頭溫泉屬全國甲等溫泉,現已成為著名的療養勝地。沂蒙大地上多古樹名木。浮來山上的一棵銀杏樹,樹齡近4000年,乃春秋時期魯國國君與莒子會盟處,有 「 天下第一銀杏樹 」 之稱。日照城北李家莊子的一棵大金桂樹,距今340餘年,被譽為 「 北方桂花王 」 。日照、郯城、沂源等市縣的厚殼樹、雪蘿樹、五角楓樹、白果樹、黑彈樹等稀有古樹名木,樹齡均在300年以上。平邑縣現有國家級森林公園。
現存的沂蒙文物古跡近千處。主要有古人類遺址、古文化遺址、古代建築、古代石刻、名人故居等。
蒙山,古稱 「 東蒙 」 ,又名 「 雲蒙 」 ,是沂蒙山區最高大的山脈。它橫跨費縣、平邑、沂南、蒙陰四縣,東西長約150華里,南北寬30華里。蒙山有三主峰:東面海拔1001米的叫望海樓,舊稱東蒙;中間海拔1026米的叫掛心橛子,又叫雲蒙;最為險峻的是西邊海拔1156米的龜蒙頂。
在龜蒙頂的南山根,有顓臾國遺址。據史書記載,周王封伏羲氏的後裔在此建國,負責祭禮蒙山,叫做顓臾,附屬於魯國。傳說顓臾王在蒙山下的萬壽宮舉行過祭禮蒙山的典禮,後來,人們就在這里修建了一座廟宇,叫做謁蒙祠,這就是酈道元在《水經注》上所說的 「 蒙祠 」 。
從萬壽宮起步,穿過一片茂密的樹林,走約二里,有一小河,河上有斷橋,橋頭石碑上刻著 「 迎仙橋 」 三個大字,相傳朝氣隆皇帝就是跨過此橋登上龜蒙頂的。
從迎仙橋上行三里到桃花峪。傳說戰國時代的軍事家孫臏就是在這里跟鬼穀子學習軍事的,鬼穀子見孫臏為人忠厚,辦事牢靠,曾讓他在此處看管過桃園。穿越桃花峪,過了紅門,就到了行宮。這里避風向陽,幽靜雅緻。踏著石階,步上平台,平台上有行宮廟宇。出了行宮往上走,山勢越來越陡峭,使人一步三喘,名回馬嶺,因為無論多矯健的馬,到此也必須折回。登上回馬嶺行不多遠,便聽得山風呼嘯,松濤陣陣,只見前面一塊黑黝黝的巨石,象一隻張牙舞爪的怪獸擋住去路,這就是有名的黑風口。丫在黑風口北望,通過一道山豁可看到下面的萬丈深谷。再向上經過小風門、大風門等隘口,腳下的山徑就完全掩蓋在松柏荒草之中了。撥開荒草,走出地形復雜的十八拐,令人豁然開朗的南天門便呈現在眼前。南天門上面的九龍宮觀音殿,是一幢五間房的石頭廟,石牆、石柱、石樑、石檁,連屋頂也是石板鋪的。
過了南天門,涉過一道山溪,再爬上一段陡坡,就登上峰頂了。峰頂的形狀酷似一隻正在爬行的大龜,龜蒙頂即由此得名。站在峰頂放眼四望,沂蒙山川盡收眼底。西北方向隱約可見的是徂徠山;向東看去,孟良崮清晰可辨;南面是秀峰高聳的抱犢崮;北面是沂山、魯山。
正因為蒙山風光幽美,景色迷人,自古以來不知吸引了多少騷人墨客到此游覽。孔子登臨之事盡人皆知,東漢學者蔡邕曾在此留下足跡。
745年初秋,唐代兩位最傑出的詩人李白和杜甫在兗州相遇,二人攜手同行,共游蒙山,並拜訪了隱居在這里的董煉師和范十。優美凝翠的山色,欣逢李白的喜悅,使杜甫詩興大發,揮筆直寫下了《與李十二白同尋范十隱居》:
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陰鏗。余亦東蒙客,憐君如弟兄。
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更想幽期處,還尋北郭生。
入門高興發,侍立小童清。落景聞寒杵,屯雲對古城。
向來吟橘頌,誰欲討蒓羹。不願論簪笏,悠悠滄海情。
下山之後,來到蘭陵小鎮的一個酒作坊。李白在這里留下了最早的酒業廣告: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唐朝詩人蕭穎士也曾來游蒙山,他的《蒙山作》一詩,描繪了所見的蒙山景物:
東蒙鎮海沂,合沓余百里。清秋凈氛靄,崖崿隱天起。
於役勞往還,息徒暫攀躋。將窮絕跡處,偶得冥心理。
雲氣雜虹霓,松聲亂風水。微明綠林際,杳筿丹洞里。
仙鳥時可聞,羽人邈難視。此焉多深邃,賢達昔所止。
子尚捐俗紛,季隨躡遐歸。蘊真道彌曠,懷古情未已。
白鹿凡幾游,黃精復奚似。顧予尚牽纏,家業重書史。
少學務從師,壯年貴趨勢。方馳桂林譽,未暇桃源美。
歲暮期再尋,幽哉羨門子。
看來,若不是家中盼著他讀書做官,他就要住下來不走了。你看,他連在山中看門的童子都羨慕呢!
宋代曾在山東做過密州(今諸城縣)太守的蘇軾,也留下了吟詠蒙山的詩篇,如 「 不驚渤海桑田變,來看龜蒙漏澤春 」 , 「 聞道東蒙有居處,願供菽水看燒丹 」 。
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也在蒙山腳下建造行宮,駐蹕遊玩,登高賦詩。
出生於沂蒙山下的諸葛亮、王祥、王覽、顏真卿、顏杲卿並稱 「 五賢 」 ,乾隆皇帝為 「 五賢祠 」 題詩曰:
孝能竭親王祥覽,忠以捐軀顏杲卿。
所遇由來殊出處,端推諸葛是全人。
乾隆手下的大才子紀曉嵐南巡時,從泰安進入沂蒙山區,經過了蒙陰、沂水、臨沂、郯城,然後進入江蘇。他的《蒙陰》一詩寫道:
路入顓臾故壤中,亂山重疊認東蒙。
逸人舊宅休重問,杜老詩箋有放翁。
經沂水時,他又寫了《沂水》一詩:
飲馬臨沂水,沂水流不息。
行人疏地理,每尋曾點跡。
剽剟庄老談,支離增訓釋。
春風詠浴意,三子且難測。
縱使游其間,微契吾安識。
況乃名偶同,何事強緣飾。
頗聞萬巨艘,轉運資其力。
大矣川後靈,神功無曠職。
疏浚良有程,源流非易悉。
願告守土臣,儒者求其實。
與井岡山、大別山等山區一樣,沂蒙山也是革命老區。現有抗日戰爭時期的山東戰時工作委員會舊址、中共中央山東分局舊址、抗大一分校舊址、大青山戰斗遺址、南北岱崮保衛戰遺址和魯南烈士陵園等。
解放戰爭時期,陳毅同志在指揮萊蕪戰役後,寫了《如夢令·臨沂蒙陰道中》:
臨沂蒙陰新泰,
路轉峰迴石怪。
一片好風光,
七十二崮堪愛。
堪愛,堪愛,
蔣賊進攻必敗。
接著,他又指揮了孟良崮戰役。現在的孟良崮下有 「 孟良崮戰役紀念館 」 ,崮頂有孟良崮戰役紀念碑。
明朝喬宇寫的《游沂山記》,是流傳至今的著名游記之一,大意如下:
六月癸巳日黎明時分,出了蒙陰縣城。霧大起,籠罩了群山,充盈了深谷,霧好象不願散開,什麼也看不清楚。突然看見兩道彩虹架在深澗之上,弘治戊申年(1488年)六月,我曾在榆社山中見過,連這里的是兩次見到了。多虧有霧,又見此景。向北渡過沂水,住宿在沂水縣城。
甲午日,(第二天了)。繞著北面的山岡走。遠遠地望見沂山,以險峻的姿態盤踞在那裡,高峻地突現在群峰之上。這才知道沂山又稱東泰山,是有來由的。並且記載在《周禮·職方》中,作為青州的主山,在夏、商、周三代時就已有名,因此從漢武帝以官祠祭沂山後,至今還分別列於各祀典中。未時,經過穆陵關(在沂水縣北一百里的大硯山上)。穆陵關在大峴山上,傳說齊桓公所說的: 「 召公賜我先君的疆界,南到穆陵關。 」 就是此地。又是劉宋時武帝劉裕討伐南燕越過的地方,巍峨的城牆,高高的牆垛,蜿蜒如帶,雄偉地聳峙著。沿關向北十里,參政寧惟臣前來迎接。轉向西到達東鎮廟,住宿在廟中的齋房裡。
乙未(第三天),學習祭祀的禮儀,吃齋戒葷,沐浴潔凈身體(作祭祀的准備)。
丙申拂曉(第四天),齋沐祭祀等事都結束了,天也明了。只見沂山上被霞光的彩色映照,霞光流動,絢麗多彩,是十分奇異又很值得玩賞的景象。稍過一會兒,天立刻又陰了。雲氣穿透堅土而雨,雨才急急地下起來了。期盼著飯後去游覽百丈岩,忽然明亮地出現了陽光。向廟西面的山走了十五里,渡過澗水,踏過石礫,用肩頂開荊棘,以腳踩倒草莽,就這樣進了山。不時地聽到林間傳來鳥兒的清鳴聲,料想聲音是有奇羽的異鳥發出的,但因繁茂的草木蔭蔽著,所以看不見它們。到了岩下,峻峭的岩石高達百丈,寬廣幾十丈,瀑布泉從當中流下來,彎彎曲曲地向下流動就象一條玉龍,旋流奔騰迅疾,轟如響雷;又象飛雨從空中倒下來,濺出的水沫從四面落下。在泉石上沾濕青苔,滋潤藤蘿,在岩下匯成澄碧的水潭,方圓十幾丈。潭中也有大石,顏色都是青綠色,令人喜愛。我坐在百丈岩下,派隨從汲取泉水煮陽羨茶來喝,甜美清香,一直沁入肺腑。又選擇了可以寫大字的兩塊岩石,在泉南面的一塊,高兩丈左右;在泉北面的一塊,高一丈左右。就伐木作成梯子,我就登上梯子去寫,寧惟臣在下面看著我,很為我擔心。我在南面的石上寫了 「 瀑布泉 」 ,在北面的石上寫了 「 百丈岩 」 。在潭邊也選了兩塊岩石,分別寫了 「 飛虹 」 和 「 流電 」 。寫完後,寧惟臣捧酒在潭上敬我,我坐在潭邊石上,仰頭面對飛泉,覺得象是生活在人世之外。因此慨嘆從古至今喜歡游覽的人,只知道廬山開元寺(可能是開先寺)有個瀑布泉罷了,而這里的泉也是瀑布,並且出自青州的東面主山,卻泯沒而無人知道。大概是地處偏僻而又幽深的林間,人跡罕至,所以才華出眾之士,沒有偶然的機會遇到呢?還是大自然珍惜它的秘密,不想披露,要等待時機再顯現呢?
但是天下大致相同的事物,顯赫或隱沒的命運卻截然不同,又豈只這一個瀑布泉呢?
泉水出山成為三條河:一條是沭河,出山以後,流經沂水縣,向東北到莒縣,流入沂州府;又從江蘇入黃海。一條是汶河,從山的東麓流出,向東南流入安丘;一條是氵彌水,從沂山西麓流出,一名巨洋水,《國語》上叫它具水,袁宏(今河南太康縣人)叫它巨昧,王韶之(臨沂人),認為是巨篾,向東北流經益都、壽光,流入海中,就是這個瀑布泉的水。
現在的沂蒙山,並不象喬宇說的那樣因偏僻而風景不能顯現於世了。現在交通便利了,「村村通」公路工程即將完工。這里正在進行旅遊開發,沂蒙旅遊區正在顯現,准備迎接遊客的到來。
孟良崮上已有盤山公路,平邑縣的蒙山旅遊區,夏日有瀑布狂濤。平日山澗溪水長流。峭壁上有豎梯欄桿。山間松柏蔽日,中間又雜以灌木荊棘。山雖陡險,有樹可攀。公路直通山根,山頂綠樹間的紅瓦處就是賓館,乃避暑勝地。從東面登龜蒙頂可乘汽車而上,從西面上去雖是羊腸小道,卻能看到許多名勝古跡。費縣境內,蒼松翠柏之中的 「 指動石 」 已成為一大自然景觀;如今又發現了火山噴發而形成的方城「熔洞」——金黃色石墁的大峽谷。
8、沂山風景區的自然環境
沂山的主要自然景觀有:玉皇頂、獅子崮、歪頭崮、百丈崖瀑布。碑林、古松群、玉帶溪、聖水湖、孝母崖、白石瀑布、神龍大峽谷、黑松林、仙人谷、槐谷等。
玉皇頂
玉皇頂為沂山最高峰,上有玉皇閣、玉皇廟、望海亭、探海石、太清洞等。如在晴日的初晨,立於玉皇頂探海石側,可欣賞到海上日出的奇觀。
獅子崮
獅子崮為一天然山峰,遠望似雄獅卧崗,仰天長嘯,綿延數公里,惟妙惟肖。
百丈崖瀑布
百丈崖瀑布為江北最大的瀑布之一,落差達80餘米,四季長流不斷,聲如松濤,似白練垂天。夏季,山外暑氣逼人,至此則寒意頓生,正如詩曰:「百丈瀑布六月寒」;冬天,百丈崖冰瀑,巍然壯觀,吸引著中外無數攀冰愛好者。 沂山古稱「海岳」,有「東泰山」之稱,居中國五大鎮山之首。素享「泰山為五嶽之尊,沂山為五鎮之首」的盛名。主峰玉皇頂海拔1032米,被譽為「魯中仙山」。沂山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山。《史記》載,黃帝曾登封沂山。舜肇州封山,定沂山為重鎮。漢武帝親臨至其下,令禮官祀之。隋、唐、宋、元、明、清歷代屢有增封,祀典不廢。歷代大家名士傾慕沂山,接踵而至。李白、鸝道元、歐陽修、范仲淹、蘇軾、蘇轍,以及明狀元馬愉、趙秉忠,清朝體仁閣大學士劉墉等均至此攬勝,留下了大量詩章名句和碑碣銘文。
主要人文景觀有:法雲寺、東鎮廟、玉皇閣、碧霞祠、仙客亭、公喜亭、黑風口等。
法雲寺
法雲寺是齊魯佛教聖地的明證,該寺始建於東漢(84年)佔地六十餘畝。寺內聖水泉是全國七十二大名泉之一,原名天水,為汶河之源。寺內有:迎客松、蟠龍松、栗抱松等古樹。
東鎮廟
東鎮廟位於沂山東麓,始建於太初三年(前102年),宋初建隆三年(962年)遷於現址,歷經紛亂戰爭、朝代更替,是一部記錄滄桑歷史的長廊畫卷。東鎮廟現有三山門、將軍殿、大殿、寢殿、鍾樓、鼓樓等廟宇20餘間。廟內碑林規模宏大是全國三大碑林之一。據光緒三十年(1904年)不完全統計,有古碑360餘幢,其中御制碑文40餘幢,御駕親祭或御制祭文題刻16幢。
(註:沂山風景區圖冊圖片部分來源)。
9、山東臨沂沂風俗水定親的錢是多少。
31800的(三家一起發),另外還有20008(奧運)
四平八穩(48000元),最低一檔是10001(萬里挑一 )
10、沂水的沂河源頭在哪
沂河源自山東省沂源縣田莊水庫上源東支牛角山北麓,北流過沂源縣城後折向南,經沂水、沂南、臨沂、蒙陰、平邑和郯城等縣市,至江蘇省邳州市吳樓村入新沂河,抵燕尾港進入黃海。
沂河在臨沂以上主要為山丘區,水土流失嚴重,支流多由西側匯入,呈不對稱的樹枝狀,水流急,洪峰高,暴漲暴落;臨沂以下,進入平原,河道寬淺,主要靠築堤排洪。
(10)沂山的風俗擴展資料
1,螳螂河
螳螂河,位於沂源縣境內,源於山東第四大名山--魯山西南三府山的螳螂崖,東臨沂源魯山溶洞群,南流經南魯山鎮和南麻鎮,穿過沂源縣城,於城區南部匯入沂河,全長27公里,流域面積187平方公里。
2,東汶河
東汶河,俗名汶水,後為區別泰山北的大汶河,改稱東汶河,習稱汶河。沂河支流,發源於山東省中部山區,流入雲蒙湖,位於蒙陰縣、沂南縣境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