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廣東台山結婚風俗

廣東台山結婚風俗

發布時間: 2022-08-22 18:22:25

1、台山親家兒子結婚要送什麼禮

這看你條件了條件好,多多益善酒和煙不能少(如果她父親不抽煙那就無所謂了)吃的喝的整點穿的也行當是禮物了見面孝敬他父母的總的來說禮多人不怪如果你家裡條件有限也不用太在乎了不是有這么一句話嗎君子之交淡如水如果他家人通情達理也不會為難的還有就是女方家的當地風俗也得考慮

2、江門台山人習俗結婚伴娘會被整嗎

會被稍微整整,但不會像其他很多地方那種過分的。我們台山人還是算比較文明和有底線的

3、台山的嫁娶風俗是什麼

每逢親戚朋友結婚,都要做很多發糕,夜晚整個村子的去派發糕,每家每戶都發。

4、台山人的風俗習慣

1、台山民歌

台山民歌有著悠久的歷史,從元代以來涌現了很多著名詩人、歌手和作品。唱法大體上是「問字取腔」或「按字取音」;演唱者靈活地按二句詞為一段在原來基本曲調基礎上,用不斷重復、壓縮變化、延長變化、加花等方法,使曲調唱得自然宛轉。



2、台山浮石飄色

浮石飄色是一種獨具特色的民間文化娛樂藝術,始於清光緒十四年(公元1888年),是迎合浮石民間節日活動而產生的,是台山民間藝術的一枝奇葩。每架飄色由兩個八至十歲的兒童(俗稱「色仔」)扮成歷史故事、神話傳說中的人物,由村民用「色櫃」抬著出遊,屬人物造型藝術。

3、春節

年三十晚,除了祭拜祖宗之外,還要接灶君老爺歸位。深夜12時(即年初一0時),接財神。另外,在除夕夜,吃過團年飯後,人人沐浴更衣,並且要做好年初一的菜式,按俗例,年初一忌動具、忌打掃庭院。

4、台山廣東音樂

作為廣東音樂的前身,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最初的八音班,多演奏佛教音樂和民間小調,人們稱這些曲調為「廣東音樂」;到清朝中葉,八音班實行樂曲演奏和戲曲演唱相結合的道路,使八音班逐步走上成熟。八音班一般在年節、盂蘭會、跳禾樓和紅白喜事中舉行。

5、守歲

農歷正月初一為「春節」,也是過年的高潮。這天,從凌晨開始,家家戶戶焚香點燭,放鞭炮,貢齋拜祖,開門接福迎春。是夜,伴燈不眠,俗稱「守歲」。

5、台山有哪些風俗?

1、台山春節習俗
自古以來,人們都非常重視風俗與教化、風俗與政治的關系,而在風俗之中,節令風俗又特別受重視。而在台山,幾乎月月有節。

正月
正月最重要的節日,莫過於春節。台山人習俗稱春節為過年,並分為年前、過年和年後三個階段。
農歷十二月二十三至除夕前一天為年前階段,這段日子為過年做好一切准備。台山民間有這樣的歌謠:二十三供灶,二十四供豬槽,二十五洗凈盤碗兼打掃,二十六婦女搽油染發又洗頭,二十七趁圩買年餚,二十九晚煎堆炊年糕。

過年:除夕至正月初二
從除夕至正月初二為過年階段。農歷臘月三十為歲除,夜晚稱除夕。歲除之日,家家戶戶張貼春聯,掛利是錢,燃放炮仗,製作豐盛菜餚,祭拜祖先。還要接灶君老爺歸位。深夜12時接財神。另外,在除夕夜,吃過團年飯後,人人沐浴更衣,並且要做好年初一的菜式,按俗例,年初一忌動具、忌打掃庭院。 農歷正月初一為「春節」,也是過年的高潮。這天,從凌晨開始,家家戶戶焚香點燭,放鞭炮,貢齋拜祖,開門接福迎春。是夜,伴燈不眠,俗稱「守歲」。
年初一,早飯是青菜、豆腐、粉絲、茨菇等素菜,謂之「吃齋」,示意「虔誠」。還有發糕作「齋糍」,取「大發」之意。人們在早飯後出門互相祝賀,拜大年,長輩則給小孩發利是。這天,如果打破碗碟,忌說「打爛」、「打破」等不吉利的話,只說「開花」;筷子掉落地面,只說「快樂」。
正月初二是開年日。這天一早,家家戶戶打掃衛生,按習俗只准從家門口往裡掃,意在不可將財運福氣掃出門外。午飯後,城鄉請來醒獅隊賀新年,增添賀春氣氛。

年後:正月初三至元宵
年初三,舊習為「餓鬼日」,這天忌探親訪友,不過這個習俗早已過時,因為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難得春節共聚過年,豈能錯過一日。
初七俗稱「人日」,是喜慶之日。據《荊楚歲時記》記載:「正月一至十日分為一雞、二犬、三豬、四羊、五牛、六馬、七人、八谷、九粟、十麥」,並有「正月此十日晴明,十者豐順也」之說。此日,家家宰雞,吃喜慶飯,取意「好世界(雞)」。
正月初八,諧音「發」,企業商家多擇此日開門啟市,迎接滾滾客源和財源。
年十三通心粥,古人認為是靠心來感知事物的,因此要在開學前讓學童吃蔥花粥,蔥花空心諧音「通心」,心通了,人就變得聰明,學業自會長進。 正月十五元宵節 正月十五日元宵節,台城人在這一天里吃「油飯」——用糯米煮成飯,再摻以油炸的菜果粒、臘肉粒、蝦米等佐料,近乎「八寶飯」。
人日之後是元宵節,又稱「上元節」、「燈節」,台山人直呼「正月十五」。入夜,放煙花,打鑼鼓,奏八音,舞獅子,猜燈謎,吃「湯圓」。

2、台山特色---飄色

春節期間,五邑僑鄉處處喜氣洋洋,街頭巷尾,鄉里材社,到處百藝雜陳,各獻高技,各種民間傳統藝術也輪番登場,熱鬧非凡,也有舞獅子,耍龍燈等種種文體活動。其中台山的浮石飄色格外引人注目。飄色是由童男童女飾扮歷史故事人物,造型定格在一個色櫃上,由人扛抬,輔以樂曲在街上進行表演。飄色源遠流長,具有630多年歷史,是中國民間飄色藝術的代表之一,融雕塑、繪畫、音樂、鍛造、文學等多種藝術於一體,以「小巧、玲瓏、飄逸」而著稱,古樸里見華彩,飄逸中顯風姿。人們歡天喜地,共慶新春。

3、讓人垂涎欲滴的台山特色菜
台山成為美食之鄉,與其得天獨厚的地理歷史條件是分不開的。長達587公里的海岸線,使台山海產品非常豐富,常見的貝類、蝦、蟹、蚝比比皆是,名貴的如龍蝦、石斑魚、鮑魚也數見不鮮。另外,台山各鎮大都有自己的土特產,如都斛菜花、沖蔞青皮冬瓜、白沙潮境蘿卜、四九番蒔、水步豬仔蒔、大江風鱔等,這些為僑鄉提供了豐富的美食資源。
豐富的美食資源的背後是悠久的美食典故,被人熟知的有:水布黃鱔飯、汶村五味鵝、台山鮮蚝宴、斗山的狗仔鵝、四九牛骨湯狗肉、水布的貓肉等。

6、江門有什麼風俗習慣?

江門風俗文化 五邑農村婚嫁習俗廣東江門的新會、台山、開平、恩平、鶴山素稱「五邑」,五邑傳版統農村婚娶過權程大致可分為相親、文定、匿閣、結婚,禮儀繁雜、隆重、有趣。.新會放生鯉習俗 江門新會縣城有個其他地方少見的習俗,就是大年初二要購買活鯉在河裡放生

7、不同地方的婚禮習俗不同,潮汕婚禮有什麼特色?

 一個是兩三個,婚禮是不同的。我的家鄉農村婚禮仍然是傳統的禮儀。歡迎球隊給男性家庭,攜帶花轎車,吹鎖,把鞭炮放在鞭炮上,把爆竹發出幸福的煙,活著,熱鬧,吸引附近的人。下午後,女人的宴會,母親和祖母,和她七大阿姨開始哭,推動婚禮的氣氛到最強大。哭泣,令人難過的,女兒可以致富母親的家人,你可以出生五個男人。這種習俗通常在過去,有些人在今天的時代感到奇怪。該男子的婚禮現在由婚禮主導,另一個沉重的頭仍然是一個傳統的毛茸茸的新房子。那些被挖掘的年輕人女孩,讓新郎新娘以各種不同的方式表現出來,笑聲很高。還有一個著名的老人,拿一些花生,甜糖,松,撒上新娘和婚禮床,喊著吉利的祝福,現場的人是這是傳統的習俗。




歡迎,這是婦女家的新郎的儀式,以及婚禮中最重要的程序。舊的和普通同伴有兩種:的新郎歡迎親,另一個是男人要求「善人」歡迎,而大多數當代是新郎。在整個過程中,在歡迎職業之前和之後,婦女必須持有一些自定義活動,包括以下方面。在結婚之前,新娘應該使用十二朵花和草,浸泡在草地上,石榴花,並放在浴缸上的'武義'頂部,也被稱為汽車上的汽車,並把它放在武器雀。在某些地方,在沐浴後,你應該坐在座浴盆上,在祈禱後吃兩個煮熟的雞蛋。而且,無需縫制衣服外面的袋子,打算讓你父母的運氣。在你結婚之前,新娘希望「劃分金錢米」,即與兄弟姐妹一起混合硬幣的米飯,表明每個人都有財富。在拋嶺海台山鎮,一分錢習俗是由母親或竹篩的母親製造的,搖晃是搖晃。'滾動,孩子們有錢;明年顛簸,明年舉行一個男人。然後將錢和米飯放到新娘的兄弟和新娘,新娘被送入了一個特別圍欄,把錢放在家裡的米飯上。

8、請問台山風俗剛剛有過白事還沒滿月這一年能不能結婚?急急急

可以在120天之內可以結婚。如果超過。就要等三年後才能結婚

9、在台山台城登記結婚需要什麼證 ,程序 ,需要多少錢?

幸福溫馨提示---

請您參考【結婚登記相關事項】:
一、 結婚登記條件
1、男女雙方必須自願結婚(自主把握)。
2、結婚年齡:男年滿22周歲.女年滿20周歲。
3、雙方均無配偶(未婚、離婚、喪偶)。
4、雙方沒有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旁系血親關系(自主提示)。
二、結婚登記提交的證件
1、本人常住戶口簿、居民身份證(一代二代均可)。
2、本人無配偶。
3、當事人提交3張2寸近期半身免冠彩色合影照片(可當場拍照)。
三、結婚登記的程序
1、要求結婚登記的男女雙方持所需證件共同到一方常住戶口的區、縣級市民政局(或鎮人民政府)的婚姻登記機關提出申請。
2、雙方當事人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提出申請,各填寫一份《申請結婚登記聲明書》。
3、雙方當事人必須在婚姻登記員面前親自在《申請結婚登記聲明書》中「聲明人」一欄簽名或按指印。
4、婚姻登記機關對雙方提交的證件、聲明進行審查,符合結婚登記條件的,准予登記。
四、結婚登記的時限、收費標准
1、登記時限:證件材料齊全,當場予以登記,發給結婚證。
2、收費標准:國內結婚登記每對9元加及其他相關費用。

10、恩平的婚嫁習俗特別之處是什麼啊

江門五邑婚嫁習俗
建國前有早婚習俗,男女十五、十六歲就結婚。男婚女嫁,皆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沒有婚姻自由。民國2年(1913年)10月,且知事沈秉仁布告;嚴禁男女自由結婚,認為"滅絕禮義廉恥者,莫甚於自由結婚一事"。婚嫁順序,是從大到小,先兄姊一套新衣服。在男方,有的還把新褲子掛在新娘房門口或家門口,新娘進門,要從褲子底下鑽過。結婚要明媒正娶,"三茶六禮"("三茶"指下茶;"六禮"指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等六項儀式),花轎過門,否則,便是"無媒苟合"。如發現男女私通,就認為是傷風敗俗,或驅逐出村,或遊街示眾,或裝入豬籠拋落河裡淹死。"三茶六禮"禮儀繁雜,到了清末,略有簡省,一般採用的,一是"問名",即送"年庚貼",用紅紙寫上求婚者的出生年、月、日時,交給媒人轉給對方,男女雙方家長把"年庚貼",交給占卜者排算,看有無相剋。然後托親戚朋友查問對方三代,送"三代貼"。雙方都把自己的曾父母、祖父母、父母的名字籍貫用紅貼寫好,俗稱"三代貼"調查有沒有麻瘋病及其它遺傳病,調查對方人品才能、經濟狀況,看是否門當戶對。二是"請期",即是送"禮貼"。由男方把婚禮日期用紅貼寫好,通知女方。女方接"禮貼"後,再回復男方。三是"納征",即男家派人向女家送聘禮。先由男方把聘禮將"三代貼"送到女方,也叫"做禮"。女方收禮後,又將女方"三代貼"送到男方。四是"親迎",按雙方商定吉期,用花轎迎娶。民國中期,社會上才有男女雙方相約會見,俗稱"相睇"。一般都由媒人引線,男女雙方同意後交換信物,是為定婚。信物多為金戒指、金項鏈,但窮苦人家,僅是一包"紅包"。定婚後,再商定吉期,用車、轎迎娶,正式結婚。建國前的婚禮,男方有"上頭"、"迎親"、"鬧新房",婚後"三朝回門"等繁瑣禮儀。女方出嫁上轎前有哭唱嫁女歌等習俗,內容多是感謝父母養育之恩、兄弟姊妹互助互愛之情。淪陷期間,有的還在哭唱嫁女歌中控訴日軍侵華罪行。結婚後,女子要從一而終,丈夫死後,要"守節",任何情況都不能改嫁。凡改嫁的叫"失節",備受上歧視。相反,有權勢、有錢男子可以有三妻四妾。妻子死後,可以續娶。此外,女了還有"嫁生雞"、"嫁神主牌"等陋俗。所謂"嫁生雞",多是華僑在國外謀生,不能回來成婚,由男女雙方父母包辦,用一隻生雞代替新郎拜天地、祖先,舉行婚禮。富裕人家為夭折的兒子娶媳婦,新娘過門後,收個養子,以續後嗣。這種"守生"式婚姻,稱為"嫁神主牌"。建國後,上述兩種陋習均已廢除。提倡婚姻自由,婚禮從儉從簡。"花轎迎娶"早在1952年土地改革期間已被廢除,新娘過門都是步行或坐單車。擺酒大排筵席的風氣也大大減少。進入80年代,婚禮進排場、鬧闊氣又有所抬頭,富裕人家普遍用小汽車迎娶(與有坐摩托車),有的出動10多部小車,形成車隊,沿途鳴放鞭炮,結婚擺酒多達100多席。新會市沙田區村民和漁民的婚禮是以船代轎,男女雙方談戀愛用鹹水歌對唱,互表傾慕之情。

恩平燒餅與婚嫁習俗
恩平城鄉男婚女嫁有一個傳統習俗:男方必須向女方送恩平燒餅作為禮餅。這一習俗始於明朝,至今仍頗為盛行。恩平燒餅,俗稱「恩平燒」,為恩平特產,以其製作精巧、風味獨特而馳名。
恩平燒餅創制於明代,距今約有600多年的歷史。相傳始創燒餅的師傅是恩平的一名青年教書先生。他原來憑自己的志向辦了一間私塾,讓窮家的孩子入學。
後因辦學經費接濟不上,私塾被迫停辦,教書先生為了謀生,只好做燒餅來賣。教書先生以他教書的膽識來創新,做出一種與眾不同的軟餅。這種餅香甜可口,風味獨特,放置多日也能保持新鮮,因而十分暢銷。
當時的肇慶知府很有經濟頭腦,他為了繁榮市場,推動經濟發展,便搞了一個做餅大比賽,要選出精品加以推廣。
恩平知縣自從吃了教書先生做的餅後,大加贊賞。這次極力推薦教書先生到肇慶府參賽。比賽之日,各路做餅名師使出渾身解數,均想脫穎而出。知府大人出身於做餅世家,要得到他的認可並非易事。當知府大人品嘗到恩平燒餅時,越嚼越有味道,竟連吃了三個,贊不絕口:「軟滑鮮美,香而不俗,甜而不膩,好餅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