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婺源的風俗作文

婺源的風俗作文

發布時間: 2022-08-22 18:21:20

1、關於介紹自己家鄉風俗或習俗的作文

「半盞屠蘇猶未舉,燈前小草寫桃符。」在家鄉最值得一提也是最熱熱鬧鬧的民俗,便是春節傳統了。春節一到,家家喜氣洋洋,掛上紅燈籠,貼上新對聯,到處是熱鬧的景象。
從小到大,春節來得往往很早。過了臘月門,家家戶戶開始辦年貨,堅果瓜子,各種糖果應有盡有,從臘月二十三開始,家家戶戶更是忙碌了起來,臘月二十三是我們北方的小年,小年雖然沒有大年那麼重要,但也是不可忽視的一個節日,到了晚上,四面傳來鞭炮聲,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餃子。「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在這一天,一家男女老少開始忙活,拆洗被褥,灑掃庭院,聽媽媽說,這有掃除倒運之意。所以每年的這個時候,我和姐姐總是最積極的。媽媽現在都讓我們自己打掃自己的房間,雖然打掃一天很勞累,但是看著乾乾凈凈的卧室,忽然覺得即使勞累也是值得的。
「二十五,做豆腐」。我之前一直不理解新年為什麼要做豆腐,後來才知道,豆腐與「頭富」諧音,有人們新的一年都富貴吉祥的美好寓意。在我很小的時候,只有少數人家才會有豆腐機,這時候每家每戶的人就會挑著兩桶黃豆,到那家人門口排隊,大家有說有笑,談論著過去一年的收成。臘月二十六到二十九期間,就是媽媽最忙碌的時候,蒸花饃,蒸面魚,做丸子。每到這個時候,我和姐姐都會給媽媽打下手,我最喜歡的,還是那剛出爐的熱氣騰騰的年糕,我總是會先試嘗一個,軟軟糯糯的別提有多好吃了。
到了大年三十,爸爸會起個大早製作貼對聯的漿糊,製作完成後把我和姐姐叫起來一起貼對聯,貼完對聯後我就會換上自己的新衣服跑去找好朋友,不自覺地炫耀著,自己今年的新衣服有多好看。大年三十晚上最熱熱鬧鬧了,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吃年夜飯看春晚,吃完年夜飯後一起動手包水餃。這一天不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守歲到十二點。等到十二點的鍾聲響起,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
這便是我們家鄉的春節風俗,中國各地春節傳統雖然都有不同,但都是大同小異。家家戶戶都張燈結綵,到處是一片歡樂祥和的景象。

2、江西婺源的地方風俗作文450字

夏天的深圳很熱來,直到源傍晚時分,姐姐才開著車帶我們出發。到了那兒,我看見蔚藍的大海,十分激動,巴不得快點去和大海親密接觸。海灘上的人真多呀,幾乎是人擠著人,我們踩在細軟的沙上,看著夕陽映紅了海面,感覺是那麼得新奇。
這時,爸爸對我說,不能光看,也進去游游泳。我正有此打算哩!馬上急不可耐地鑽進了剛剛租的帳篷里換上了游泳衣,拿著救生圈直奔向大海,心想:海水一定很冷,沒想到十分暖和,在水裡好象接受陽光的沐浴,是那麼的舒適,我愜意地在海上飄盪著,想到難怪人們都到這里來,果然名不虛傳。

3、誰有上饒民俗的作文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一方人又有著與另一方人不同的風土人情,形成了獨特的民俗。民俗文化是指依附於人民的生活、習慣、情感與信仰而產生的文化。......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一方人又有著與另一方人不同的風土人情,形成了獨特的民俗。民俗文化是指依附於人民的生活、習慣、情感與信仰而產生的文化。一個人從呱呱墜地起,就始終處於民俗的環境中。民俗像空氣一樣,是人們無法離開的。

上饒「八省通衢」的地理位置,吳楚文化的交匯碰撞,使民俗文化更加豐富多彩。作為農業大市,上饒不少民俗與農村四時節氣緊密聯系在一起,立春之日的教犁,正月十五秧田送燈,開秧門時敬五穀神,農歷八、九月演「太平戲」,「七月打一算,八月有戲看」,「十月十」打麻糍慶豐收,等等,都是農民對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美好生活的祈望。在婺源,有著富而不貴精「三雕」(磚雕、石雕、木雕)、村頭設置辟邪的「石敢當」建築習俗。鄱陽湖一帶的漁俗豐富多彩,禁港、禁湖時不僅既禁捕魚,也禁採摘蓮、藕、菱、芡實水產品,這些古老的民俗,反映出當地漁民對生態保護的最原始的願望,這與如今建設鄱陽湖生態保護區的相關要求不謀而合。

流傳廣泛的民間故事和傳說,也表達了上饒人民對正義行為的歌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信州區人民對黃氏兄弟的感恩,就有了東岳廟的廟會。每年農歷九月初一至初十舉辦的上饒縣石人殿廟會更是盛況空前,許多省內外的民間藝人、商人到此經商或獻藝,保留了許多民間組織、民間藝術、體育競技活動及民間手工藝品的原生形態。余干縣農歷八月祭奠朱元璋麾下的三十六位將領,就有著「八月康山祭忠臣」。鄱陽蓮華山寺的「打目蓮」廟會,高潮時達兩萬多人。上饒各地群眾都選擇不同的方式,祭奠他們心目中的英雄和神靈。我參加了葛仙山兩次「開山門」節,人山人海的場面,足見人們對神靈保佑和安康和諧的祈求。

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化活動,使上饒這片土地充滿了喜慶和歡樂。上廣玉一帶的「大棚戲」和「游春戲」,很有人氣和特色。新年正月,連連演戲,一天演到晚,演的都是連台本戲,熱鬧非凡。婺源流行「鼓吹節」,余干盛行蓮花落演唱,鄱余萬三縣民間的「大鼓書」,贛東北流行的「燈舞」、龍燈、獅子燈等,絢麗多彩,雄偉壯觀,還有「串堂班」等演出形式,群眾參與熱情很高。剪紙、草編、竹編等獨特的民間工藝,集中反映了上饒人民的聰明智慧和高超技藝。三清山申遺文藝演出,兩個民間藝人即興表演的剪紙、草編,讓「老外」嘆為觀止。

遺憾的是,上饒絕大多數民俗文化藝術,基本上沒有文字和圖譜記載。一個老藝人故去之日,常常也是一種民間藝術的失傳之時,因此民俗文化藝術的搶救和保護非常迫切。搶救和保護不是僅僅讓它進入博物館,更好的保護辦法是讓它在新的歷史時期煥發出生機和活力。1995年,原上饒師專成立了一個民俗學會,會員大多是在校學生。在此基礎上,1999年成立了上饒民俗學會,旨在反映各地民風民俗,保護和傳承民俗文化,還定期出版刊物,但因為種種原因,尤其是沒有經費,隨著刊物的停辦,民俗學會的活動銷聲匿跡。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

但是,挖掘、保護、傳承民俗文化的工作,各地一直都沒有停止過。這些年,婺源、萬年等地都會組織一些民間民俗文化展演,舉辦相關的節慶活動,引導市民、遊客認識內涵豐富的民俗文化藝術。「婺源民俗文化藝術節」堅持了數年,正打造成為一個重要文化旅遊品牌。

上饒完全可以建設一個民俗藝術博物館,使之成為集文物保護與展覽、民間生活體驗、民間藝術展演、民間祭祀等為一體的民間文化保護和示範區,在保護民俗實物的同時,也展現出豐富絢麗的民風民俗。像脫胎漆、剪紙、刺綉等特色民俗民間工藝,還可在民俗館設立手工藝作坊或展演場所,邀請市內外技藝精湛的民間藝人包括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可以來這里展現他們的絕活,讓廣大的遊客參與其中,欣賞、體驗和學習民間技藝,共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實現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大眾化、普及化。我認為,充分發揮民間和社會的力量,建設類似民俗藝術博物院這樣的項目,是可行的。上饒作為民俗大市,建設一個博物館或民俗館,既是一個文化保護工程,也是一個惠民工程;再說,運用民資建設民俗館及民俗文化保護工程,是文化投資上的一個重大創新,政府應想方設法地解決項目進展中存在的問題,從體制、機制、政策上加大支持力度。創辦博物館的過程中不僅要投入大量的資金,而且在建好之後還需要不間斷地投入才可能使博物館正常運營,這就需要政府採取「放水養魚」的政策,把各類資本創建博物館、民俗館列為政府重點扶持項目。

上饒作為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燦爛輝煌的稻作文化,獨具魅力的吳楚文明,銘刻著上饒先民們生生不息的奮斗歷程,凝結著上饒的光榮歷史和優良傳統,見證著上饒人民的勤勞、智慧和勇敢。兩千年的城市發展史,急劇變化的時代在淘洗著傳統的民間文化,為上饒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開展民俗文化資源大調查,建立健全民俗文化檔案資料,繼而建設一個博物館或民俗館,非常必要。在當今時代,我們應對豐富淳厚、歷史悠久的民俗文化「立此存照」,將其優秀部分及真諦展示給廣大民眾,使他們對家鄉懷有更深刻的眷戀、熱愛和崇敬。繼承和發揚豐富而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和精神,是我們的幸事,也是我們的責任。

4、婺源春節習俗 作文

[旺柴]一年一度的春節又來到了,大街小巷熱鬧非凡,而每個地方的過節習俗都各具特色。現在,我就來介紹一下我們十堰過春節的習俗。
每到過春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春聯是對聯的一種,因在春節時張貼,故名。最初人們是以桃木刻成人形掛在門旁用以避邪,後來簡化為在桃木板上題寫門神的名字。春聯多用紅紙書寫,代表著吉祥、幸福。
每到過春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有除夕守歲的習慣。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而孩子們則耐不住性子,索性跑出去在外面一起玩。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當午夜交正子時,新年鍾聲敲響之際,整個城市的上空,爆竹聲震響天宇。在這一刻,有的人家還在庭院里壘"旺火",以示旺氣通天,興隆繁盛。在熊熊燃燒的旺火周圍,孩子們放爆竹,歡樂地活蹦亂跳。這時,屋內是通明的燈火,庭前是燦爛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響聲,把除夕的熱鬧氣氛推向了最高潮。
每到過春節的時候,也正是主婦們在廚房裡最忙碌的時刻,年菜都在前幾天做好了,而年夜飯總要在年三十當天由掌廚的做出來,而且大年初一的餃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來。這時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著剁肉、切菜。此時,砧板聲、爆竹聲,再夾雜著人們的說笑聲,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織成除夕歡快的樂章。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合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餚盛饌,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我們這里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沸煮,熱氣騰騰,溫馨撩人,說明紅紅火火;"魚"和"余"諧音,是象徵"吉慶有餘",也喻示"年年有餘"。還有蘿卜俗稱菜頭,祝願有好彩頭;龍蝦、爆魚等煎炸食物,預祝家運興旺如"烈火烹油"。最後多為一道甜食,祝福往後的日子甜甜蜜蜜,這天,即使不會喝酒的,也要多少喝一點。
一時間,十堰的過節習俗說也說不完,等你到了這里,你就能親身感受到它的魅力。
……
我寫的好累……
給我挖……
不過內各地名沒聽過吖
這個也不錯哎……
廢我腦子

5、家鄉的風俗 作文 600字

在我的家鄉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春節,端午節,重陽節······每個節日都有傳統的風俗習慣。 春節的腳步聲離我們越來越近了,而在春節里,我們的我們的習俗就可以裝上一籮筐。年三十的晚上,親朋好友都會回家,大家團聚在一起,吃著美味的食物並且互相聊天。吃完晚飯,我們小孩便可以拿著炮仗到外面盡情的玩,而大人們則是在房間里打牌,看電視。直到很晚,我們才 上床睡覺。年初一早上,我早早的便起了床,喝一碗香濃 甜美的棗子湯,暖暖身子,喝完棗子湯後,那震耳欲聾的 鞭炮聲回響在耳邊,新的一年就在這爆竹聲中開始了,這種場 面使我想起了王安石的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 送暖入屠蘇。加上這一句詩的熏陶,春節的氣氛是不是更濃 了呢?伴隨著一聲聲祝福語中,新年的拜年環節開始了,我 和父母一起去串親戚。這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個環節,因為每 當此時,我的腰包便變得鼓鼓囊囊的。到了晚上,天空中便 會綻放出一朵朵美麗的煙花,真是五彩繽紛啊!看後真讓人 覺得其樂無窮呢! 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你們的家鄉是怎樣過春節的呢? 在我的家鄉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春節,端午節, 重陽節······每個節日都有傳統的風俗習慣。 春節的腳步聲離我們越來越近了,而在春節里,我們的 我們的習俗就可以裝上一籮筐。年三十的晚上,親朋好友 都會回家,大家團聚在一起,吃著美味的食物並且互相聊 天。吃完晚飯,我們小孩便可以拿著炮仗到外面盡情的玩, 而大人們則是在房間里打牌,看電視。直到很晚,我們才 上床睡覺。年初一早上,我早早的便起了床,喝一碗香濃 甜美的棗子湯,暖暖身子,喝完棗子湯後,那震耳欲聾的 鞭炮聲回響在耳邊,新的一年就在這爆竹聲中開始了,這種場 面使我想起了王安石的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 送暖入屠蘇。加上這一句詩的熏陶,春節的氣氛是不是更濃 了呢?伴隨著一聲聲祝福語中,新年的拜年環節開始了,我 和父母一起去串親戚。這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個環節,因為每 當此時,我的腰包便變得鼓鼓囊囊的。到了晚上,天空中便 會綻放出一朵朵美麗的煙花,真是五彩繽紛啊!看後真讓人 覺得其樂無窮呢! 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你們的家鄉是怎樣過春節的呢?

6、江西婺源的風俗習慣、風土人情

婺源歲時習俗 正月
初一是新年,凌晨開大門,放鞭炮後,要焚香燒錢,祭拜四方,接著給長輩拜年;早餐叫"利市",意為新的一年開始,百事大吉大利,先喝茶,廳堂的桌上擺一桌盒,內裝有各色乾果、糕點、糖 果,其中板栗、柿餅(或柿干)是不能少的(栗、柿與利市諧音),邊喝茶,邊吃栗、柿等果點,接下來吃"四角開"(即粽子,婺源的粽子包有四角,吃粽子要打開四角,寓意四處都吃得開),糯米蛋糕,紅茶蛋、桂園、紅棗等園形、紅色、象徵吉利的食品;中餐多為吃面條,涵有顏面,人長壽之意。這一天,逢人講話,要相互祝福,只能說好話,吉利的話,不能講粗話、臟話;家中忌用刀、剪等凶物,以求平安;不能掃地和朝外倒水,以免走了財氣。初二日天始走親訪友、拜年送禮,這項活動可持續到一、二個月之久,民間有"拜年拜到三月三"的說法。初三日,凡有讀書子弟的,這一天都要研墨寫字,俗稱開筆利市。初五請財神,祈求趙公元帥護祐財運享通。初七為人日,要祭拜祖宗,求一家平安;給新婚親朋送紅燭、餅、紅棗、蛋,意為"添燈(丁)",祝早生貴子。立春日家家盆栽青菜、天竺,大門上貼"迎春接福"四字;還要備干魚、肉、蒸飯蒸菜,點香燒紙,鳴放鞭炮,名之曰"獻春"。十三日晚上迎燈,十五元宵鬧燈,十八日晚圓燈。
二月
春分前後的春社日,家家都要獻社。一族之人,男丁都要聚集祠堂或祖墓前祭拜祖先,稱春祭;"新墳三年社",長輩去世不滿三年的,每年的社日子孫要去墳掃墓。舊習,這一天,是女孩穿耳朵的日子。 三月
清明日掛錢掃墓。清明前一、二日,家家做"清明粿"(野艾、米粉做皮,包菜餡)。清明日家家吃果。婺源土語,清明、聰明音近似,故有"多吃聰明果,人會更聰明"之說;又因過去清明果一年只吃一次,年長幾歲的,又有"多吃了幾年清明果"之謂。
五月
端午節叫端陽,家家戶戶門上,要插菖莆嶄艾,家中燃燒蒼術、白芷,薰蚊驅蠍,並清掃室內衛生,有條件的,還以雄黃酒消毒。婺源人端午節不吃粽子,早飯吃一種類似發糕但卻是用米粉漿做的氣糕,咸鴨蛋、大蒜子、面條,中午祭拜祖宗,合家吃端午飯,喝雄黃酒。
六月
六月六為洗曬日。晴天,家家戶戶掛曬所有衣物,讀書之人曬書,據說這一天曬了書就不會蟲蛀、發霉。
七月
十五日為鬼節。此時新米已上市,家家用新米拌油茶果殼灰汁做"灰汁果或油煎果,蒸菜蒸肉蒸飯祭拜祖宗和土地神"。
八月
十五日中秋節,節慶食品有月餅、雪梨、塘魚(即草魚,婺源民俗中秋吃塘魚,謂中秋的塘魚頭腦髓最滿,吃了最補;婺源禮俗敬客人吃魚頭,是把最補、最好的東西敬客人),殺豬宰雞。節慶活動一是舞龍,伴有花船、馬燈,敲鑼打鼓舞遍全村;二是賞月,舞龍之後,浩月當空,全家人團聚在明月之下,邊吃月餅、水果,邊賞月,其樂融融。
九月
九月九日重陽節,要喝重陽酒。文人墨客相邀,游寺廟、覽名勝,謂之重陽登高。
十月
十五日月半,家家用糯米舂麻果,晚上焚燒香紙,內祭祖先,外祭鬼魂。
十一月
冬至為祭祀日,舊稱冬祭,家祭祖先,族祭祖宗。有修理墳塋之事,須於此日動工破土;養有耕牛之農戶,於此日舂麻果喂牛,使耕牛增強體質,便於過冬。
十二月
二十三日送灶神上天,民間稱灶神為一家之主,"上天奏善事,下地保平安;二十四日過小年;二十六日在門口殺雞祀拜五路大神;除夕夜全家團聚吃辭年飯,喝辭歲酒,家家張貼門對,晚上,迎灶神進家。是夜,屋內燈火通霄達旦。 婺源傳統禮俗【生辰】 婺源風俗,小孩出生後,女婿需向岳父母報喜。報喜禮品通常是:甜水酒(即糯米酒)一壺,鮮做麻果(用糯米飯舂成,又稱麻糍)若干,活雞一隻。岳父母即須以糯米、雞、雞蛋、紅糖及其他補品、嬰兒衣服回贈;其中回贈的雞是有規矩的,如女婿送來的是公雞,回贈必須是母雞,反之亦然,不可搞錯。第三日,要請接生婆和親友吃喜酒,稱為"接三朝";這一天,接生婆要以紫蘇、艾祈、蔥白泡溫水為新生嬰兒沐浴,俗稱"洗三朝";洗後,蒸飯蒸菜、買魚買肉、燃香燒紙,敬獻祖宗;家中還須舂麻果散給親朋,親朋亦須送雞蛋、紅糖、紅棗等補品看望產婦。一個月後,要給嬰兒剃胎頭,接親朋吃"滿月酒";百日,再接親朋喝"百歲酒",此時親朋需備禮品送給嬰兒,俗稱"擔百歲",祝願嬰兒健康成長,長命百歲。以後,從周歲開始,每十年的生辰日,均須接親朋喝生日酒,親朋亦須備禮以賀;五十歲以後,十年一慶,稱為做壽,吃長壽面、喝壽宴酒,家中點紅燭,壽者穿新衣,著新鞋,還需上墳祭獻祖先。 【婚禮】  結婚是人生最大的喜事,男女雙方當事人和家庭均十分慎重,依禮而行,生怕有所疏漏,落個不是,招人議論。婺源昔時婚嫁,重門當戶對,輕聘禮,從訂親到結婚,有以下程序和禮儀:
踏家地 男方通過媒人到女方說親,女方在初步答應親事後,要擇日上門對男方進行"考察",俗稱"踏家地"。親事成不成,要根據"考察"情況來定,所以,男女雙方都很重視。踏家地那天,女方的父母、親屬等人,來到男方家中,對未來的女婿及其家庭經濟、人口、男方父母性格為人等情況進行了解察看;男方不但要擺酒隆重款待,對每個前來察看的人還須贈送紅包,不能絲毫怠慢。 下 定  即定親。踏家地後,男女方還需將各自生辰"八字"請算命先生查看是否有沖撞。如無妨礙,女方又未提出反對意見,男方就可擇日攜帶酒、煙、魚、肉、糕點、雞蛋等禮物,到女方家定親,俗稱"下定"。女方如收下禮物,親事就講定了;如不收,則作罷論。下定後,女方需請親朋喝下定酒,亦即告之於眾。 迎 娶  下定之後,男方選好結婚吉日良辰,寫好結婚佳期貼送至女方徵求意見;女方父母及有關親屬與男方送佳期貼之人(一般均為男方親屬)經過共同協商,議定並點紅燭、用紅紙書寫婚期正單和禮單,交付男方。吉日前二天,男方按禮單將禮品送至女方家中,稱為擔桶;女方將禮品收下後,將嫁妝一一分杠捆紮,點鞭炮送出家門,每扛嫁妝放一次爆竹,由擔桶之人抬回男方家中。吉日前一天下午,男方請親朋三人來女方家中迎娶新娘。有趣的是,迎娶之人到女方家門口後,女方家大門關閉,迎親之人,須邊放爆竹,邊將開門紅包從門縫中送進去;女方一般由新娘的兄弟在門後接收紅包,如對送進來的紅包里的錢不滿意,可將紅包從門縫中送出,外面見紅包送回後,打開加放錢,包好再從門縫中送進去,如還不滿意,還可送出來,如此反復,直到滿意後,才打開大門,讓迎親的人進屋。這期間,迎親的爆竹需響個不停,這種禮俗,其意在於增加熱鬧氣氛和情趣,不在加錢多少。女方家請親朋來陪迎親的人喝宴酒,筵席完後,到出嫁吉時,由伴娘帶新娘向父母,長輩一一告辭,每位長輩須送給新娘"辭堂紅包",而後由人背送新娘上轎。婺源習俗,稱女伴娘為"雞婆",背新娘上轎的男人為"雞公",被請來做"雞公"、"雞婆"的人,必須是兒女雙全,身體健康、家境良好的"好命人"。 哭 轎  婺源舊時禮俗,新人上轎時,母親在家中房裡哭送,新人邊上轎邊向父母、長輩、兄弟姐妹哭別,俗稱哭轎。哭轎的哭,可是有名堂的。母親的哭,要把平日里女兒的聰穎、孝順,出嫁後對女兒的叮囑、期望等等,通過"哭"表達出來;女兒的哭,要把父母、兄嫂、姐妹對自己的疼愛、關心、情誼,今後的祝福等等,一、一"哭訴"出來。整個"哭"詞,細細聽去,給人一種骨肉情深,母女難分,雖悲實喜,悲喜交集的強烈感染。不過,並不是每個當母親和做女兒的都能這樣哭的,要哭得好,哭得情真意切,哭得人人側耳,行人駐足,不但平時要有深厚的感情基礎,當時人有一定的文化,而且也要有一定的准備和構思。 拜 堂  喜轎抬到男方門前,須由男方選定的"好命人"背新娘出轎,送入洞房之中。當晚,男方家中大擺筵席,請送禮賀喜的親朋陪新郎喝喜酒,俗稱"請新郎"。散席之後,舉行結婚儀式,舊稱"拜堂"。由"好命人"引導新郎、新娘來到廳堂,一拜天,二拜地,三拜高堂,四是夫妻交拜,然後夫妻雙雙逐一拜見男方的舅、伯、叔、姨、姑、兄、弟、姐、妹等親屬,受拜的親屬,均要送給新郎、新娘每人一個紅包,以示祝賀。拜畢,共飲合巹酒,送新郎、新娘入洞房。 請舅·回門  結婚的第二天,男方要宴請新娘的兄弟,謂之"請舅";第三天,女方家中來人,接女兒和新姑爺,稱"接回門"。女婿來到岳父母家,先拜見女方家的長輩,而後在女方親朋陪同下入席宴飲,飯後夫妻雙雙回到男方家中。至此,整個婚慶活動全部結束。  婺源文化習俗婺源在文化上和徽州其他各縣一樣,屬徽文化的組成部分。宋代宣和三年,朝廷改歙州為徽州,轄歙縣、績溪、休寧、黟縣、祁門、婺源六縣。
徽文化的形成,主要得力於外來移民,這些移民來源於為躲避戰亂而遷徙來到徽州的難民,也包括在這里做官或喜愛這里山水的人。外來移民帶來了比山外居民更為豐富的儒家文化,更為先進的文明。徽文化正是以歷史上的古徽州府為核心,並擴展輻射到其他地區富有特色的文化積淀和文化現象。
徽文化既是地域文化、移民文化、儒家文化,又反映著中華儒家文化的特性,具有典型性和標本價值。徽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沿襲了中原文化的精髓,成長鼎盛於明清,延綿古今,影響播散於海內外,在一定歷史時期內具有主流文化特徵,對研究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徽州山多田少,隨著人員的增加,生活需求和實際滿足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突出,於是在南宋之後,徽州人逐漸外出經商。外出經商的徽州人憑借文化優勢,迅速致富,並逐漸發展成著名商幫。徽州商人將經商利潤的一部分用來作為繼續經營的資本,另一部分帶回徽州,用來購田地、建造房屋,注重教育,培養子弟讀書做官。有了雄厚的經濟基礎,使各種文化要素較之其他地區得到了更好的發展,從而使徽文化走向了繁榮和輝煌。
徽州有著大量的物質文化遺存,許多古村落和古建築保存完好,成為中國古代文化直觀的標本,不僅是旅遊和經濟資源,而且也能讓人從中領略到中華民族的燦爛文明。 婺源禮儀習俗自古以來,婺源就是禮儀之邦,民風儉朴,講究坐不爭上,食不爭多,行不爭先的「三不」禮節;與人交往,誠售為上;與人交談,書往往來,對人尊呼,對已謙稱;入私塾學館,尊師為父。
對長輩按輩份稱呼,平輩間稱哥稱嫂或直呼其名。對店主稱老闆、老闆嫂(娘),對雇員、工匠稱師傅。對有學識的人稱先生。對老人稱婆稱公。鄰里之間,有帶小孩名稱呼某家爸、某家*的。本縣民間,向來聚族而居。族人人相見按字輩稱呼,雖年高而輩分低者,仍稱哥道弟,平輩之間直呼乳名。已婚婦女對男家長輩或平輩,隨子女稱呼,如夫兄稱伯,夫弟稱叔,夫嫂稱伯母,夫弟稱叔母;對丈夫父母稱公婆;對丈夫叔伯夫婦及祖輩稱叔公、叔婆、伯公、伯婆,太公、太婆。親族以外冠以對方男子名諱,老者呼某某公,某某婆,中年者呼某伯、某伯母,某叔、某嬸。家長對孩子自幼教會稱呼。
舊時,祭祖、敬神、拜年、祝壽、新婚拜堂、幼輩拜會長輩、下級拜會上級均行跪拜禮。平輩相見,男子以抱拳作揖為禮,女搭手躬腰道「福」。來客要請坐、奉茶、敬煙。為到家中的客人斟茶不能滿,而酒是要斟滿的,有「淺茶滿酒」或「七分茶八分酒」之說。鄉間待客更為熱情,多以煮荷包蛋或以雞蛋煮麵條招待。客人進餐,小孩不得入座挾菜。給客人端茶、送飯須雙手捧獻。客人告辭須加挽留,告別時須送客出門,並招呼「慢走」、「有空來嬉」。路遇外鄉熟人,要招呼回家吃飯。

7、家鄉的習俗作文

中秋佳節,人們最主要的活動是賞月和吃月餅了。
賞月

在中秋節,我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禮記》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李子、葡萄等時令水果,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據《東京夢華錄》記載:「中秋夜,貴家結飾台榭,民間爭占酒樓玩月」。每逢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樓都要重新裝飾門面, 牌樓上扎綢掛彩,出售新鮮佳果和精製食品,夜市熱鬧非凡,百姓們多登上樓台,一些富戶人家在自己的樓台亭閣上賞月,並擺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團圓子女,共同賞月敘談。

明清以後,中秋節賞月風俗依舊,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吃月餅

我國城鄉群眾過中秋都有吃月餅的習俗,俗話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餅」一詞,最早見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中,那時,它也只是象菱花餅一樣的餅形食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的象徵。

月餅最初是在家庭製作的,清袁枚在《隋園食單》中就記載有月餅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專門製作月餅的作坊,月餅的製作越越來越精細,餡料考究,外型美觀,在月餅的外面還印有各種精美的圖案,如「嫦娥奔月」、「銀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以餅之圓兆人之常生,用月餅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都成為天下人們的心願,月餅還被用來當做禮品送親贈友,聯絡感情。

其它中秋節的習俗

中國地緣廣大,人口眾多,風俗各異,中秋節的過法也是多種多樣,並帶有濃厚的地方特色。

在福建浦城,女子過中秋要穿行南浦橋,以求長壽。在建寧,中秋夜以掛燈為向月宮求子的吉兆。上杭縣人過中秋,兒女多在拜月時請月姑。龍岩人吃月餅時,家長會在中央挖出直徑二、三寸的圓餅供長輩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讓晚輩知道。這個習俗是源於月餅中藏有反元殺敵訊息的傳說。金門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

廣東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習俗,主要是婦女和小孩,有「男不圓月,女不祭灶」的俗諺。晚上,皓月初升,婦女們便在院子里、陽台上設案當空禱拜。銀燭高燃,香煙繚繞,桌上還擺滿佳果和餅食作為祭禮。當地還有中秋吃芋頭的習慣,潮汕有俗諺:「河溪對嘴,芋仔食到」。八月間,正是芋的收成時節,農民都習慣以芋頭來祭拜祖先。這固然與農事有關,但民間還有一則流傳廣泛的傳說:1279年,蒙古貴族滅了南宋,建立元朝,對漢人進行了殘酷的統治。馬發據守潮州抗元,城破後,百姓慘遭屠殺。為了不忘胡人統治之苦,後人就取芋頭與「胡頭」諧音,且形似人頭,以此來祭奠祖先,歷代相傳,至今猶存。

中秋夜燒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塔高1—3公尺不等,多用碎瓦片砌成,大的塔還要用磚塊砌成,約占塔高的1/4,然後再用瓦片疊砌而成,頂端留一個塔口,供投放燃料用。中秋晚上便點火燃燒,燃料有木、竹、谷殼等,火旺時潑松香粉,引焰助威,極為壯觀。民間還有賽燒塔規例,誰把瓦塔燒得全座紅透則勝,不及的或在燃燒過程倒塌的則負,勝的由主持人發給彩旗、獎金或獎品。據傳燒塔也是元朝末年,漢族人民反抗殘暴統治者,於中秋起義時舉火為號的由來。

江南一帶的民間在中秋節人習俗也是多種多樣。南京人中秋愛吃月餅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鴨。「桂花鴨」於桂子飄香之時應市,肥而不膩,味美可口。酒後必食一小糖芋頭,澆以桂漿,美不待言。「桂漿」,取名自屈原《楚辭·少司命》「援北方閉兮酌桂漿」。桂漿,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後採摘,用糖及酸梅腌制而成。江南婦女手巧,把詩中的詠物,變為桌上佳餚。 南京人合家賞月稱「慶團圓」,團坐聚飲叫「圓月」,出遊街市稱「走月」。

明初南京有望月樓、玩月橋,清代獅子山下築朝月樓,皆供人賞月,而以遊玩月橋者為最。人們在明月高懸時,結伴同登望月樓、遊玩月橋,以共睹玉兔為樂。「玩月橋」在夫子廟秦淮河南,橋旁為名妓馬湘蘭宅第,這夜,士子聚集橋頭笙簫彈唱,追憶牛渚玩月,對月賦詩,故稱此橋為玩月橋。明亡後,漸漸衰落,後人有詩去:「風流南曲已煙銷,剩得西風長板橋,卻憶玉人橋上坐,月明相對教吹簫」。長板橋,即原先的玩月橋。 近年來,南京夫子廟已重新修葺,恢復明清年間的一些亭閣,疏浚河道,待到中秋佳節時,就可結伴同來領略此地的玩月佳趣了。

江蘇省無錫縣中秋夜要燒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紗絹,繪有月宮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線香編成,上面插有紙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

江西省吉安縣在中秋節的傍晚,每個村都用稻草燒瓦罐。待瓦罐燒紅後,再放醋進去。這時就會有香味飄滿全村。新城縣過中秋時,自八月十一夜起就懸掛通草燈,直至八月十七日止。

安徽省婺源中秋節,兒童以磚瓦堆一中空寶塔。塔上掛以帳幔匾額等裝飾品,又置一桌於塔前,陳設各種敬「塔神」的器具。夜間則內外都點上燈燭。績溪中秋兒童打中秋炮。中秋炮是以稻草紮成發辮狀,浸濕後再拿起來向石上打擊,使發出巨響並有游火龍的風俗。火龍是以稱草紮成的龍,身上插有香柱。游火龍時有鑼鼓隊同行,游遍各村後再送至河中。

四川省人過中秋除了吃月餅外,還要打粑、殺鴨子、吃麻餅、蜜餅等。有的地方也點桔燈,懸於門口,以示慶祝。也有兒童在柚子上插滿香,沿街舞動,叫做「舞流星香球」。嘉定縣中秋節祭土地神、扮演雜劇、聲樂、文物,稱為「看會」。

在北方,山東省慶雲縣農家在八月十五祭土穀神,稱為「青苗社」。諸城、臨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墳祭祖。冠縣、萊陽、廣饒及郵城等地的地主也在中秋節宴請佃戶。即墨中秋節吃一種應節食品叫「麥箭」。山西省潞安則在中秋節宴請女婿。大同縣則把月餅稱為團圓餅,在中秋夜有守夜之俗。

河北省萬全縣稱中秋為「小元旦」,月光紙上繪有太陰星君及關帝夜閱春秋像。河間縣人認為中秋雨為苦雨,若中秋節下雨,當地人則認為青菜必定味道不佳。

陝西省西鄉縣中秋夜男子泛舟登崖,女子安排佳宴。不論貧富,必食西瓜。中秋有吹鼓手沿門吹鼓,討賞錢。洛川縣中秋節家長率學生帶禮物為先生拜節,午飯多於校內聚餐。

一些地方還形成了很多特殊的中秋習俗。除了賞月、祭月、吃月餅外,還有香港的舞火龍、安徽的堆寶塔、廣州的樹中秋、晉江的燒塔仔、蘇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等。

8、寫關於江西婺源春節的作文400字

 春暖花開的四月,我們一家到中國最美的鄉村――婺源去遊玩。我們去了天上人間――江嶺、小橋流水人家――李坑、偉人故里――江灣、天人合一的生態家園――曉起、吉祥美麗的宋代廊橋――彩虹橋和華夏第一洞――靈岩洞。讓我最難忘的就是天上人間――江嶺。
美麗的江嶺人山人海,我迫不及待地沖進油菜花的懷抱。這兒的油菜花真是與眾不同。黃色的油菜花一片連著一片,望不到邊,就像金黃色的海洋,又像金子撒滿田野。還有白色的油菜花呢!一小片、一小片的,點綴其中,像金色海洋中漾起的點點浪花,好看極了!
突然下雨了,雨中的油菜花別有一番風味。油菜花在風中翩翩起舞,漾起了一層層金色的波浪。遊客們在金色的海洋里徜伴著、歡笑著。雨密密的斜織著,猶如給油菜花披上了一件輕紗,好看極了!我置身「金色的海洋」里,彷彿自己就是一株油菜花,歡快地允吸著雨露,和小夥伴們手拉手在風雨中生長著、舞蹈者、歡笑著……
我戀戀不舍地離開了江嶺,我忍不住地贊嘆道:「江嶺真不愧是天上人間」。
我愛婺源,愛婺源的油菜花,愛婺源的山山水水!

9、婺源元宵節習俗作文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花兒謝了,有再開的時候;樹木枯了,有再青的時候;可時間卻如滾滾長江東逝水,奔流到海不復回。時間是何等重要,所以我們要珍惜時間。
時間是人類的財富,是全部財富,正如時間是國家的財富一樣,因為任何財富都是時間和行動化合的結果……居里夫人說過:「我只惋惜一件事,日子太短,過得太快。一個人從來看不出做了什麼,只能看出來該做什麼。」倘若給居里夫人更多的時間,她會創造出世上更燦爛的輝煌,為人類創造出更多的財富。
時間就是生命,珍惜時間就是愛護自己的生命,因為時間是組成生命的材料,生命是以時間為單位的,放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會放棄他。記得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發生了時間與生命有關的一件事。在美國與德國交戰時,美國要派100名戰士到德國後方,他們要學會德語,限他們40天學會,學會的人去,學不會的人也是要去的。如果學不會,德國人就會發現他們是「美國鬼子」,那豈不是白白送死?所以,40天之內,100人都學會了德語。
時間是烏黑秀發中的幾根白發,是生日蛋糕上逐漸增多的蠟燭,是無法挽留卻又一次次重復的春秋與冬夏。時間催促滄桑的巨變,時間揚起未來的風帆,時間是生命的黃金海岸,時間是獲取成功的基石,時間是人類的生命航船。

10、家鄉的習俗的作文怎麼寫?是婺源的

我家住在寶雞市,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節都是非常熱鬧的。
這天,人們都要鬧元宵,整個小鎮一片歡騰,大家興高采烈,氣氛熱鬧極了。
元宵節的風俗是晚上全家人圍在桌旁吃元宵,因為元宵表示團團圓圓,吃完元宵大家就應該「鬧元宵」。
大家都歡天喜地地來到各自所在的院壩,開始放煙花。我和佳佳妹妹也拿出所有的煙花,妹妹興致勃勃地點燃一個煙花的引線,頓時,五顏六色的火花迸出來,像一個翩翩起舞的金孔雀!五彩繽紛,漂亮極了。「別得意,看我的『金鳳凰』!」我說完,立刻點燃了引線。「啾——」隨著一聲刺耳的響聲,一隻只金黃的東西飛快地沖上了天,「嘣」的一聲爆炸了。接著,許多小金點撒滿了天空,發出「嘣嘣」的爆炸聲,突然,這些到處亂飛的小東西聚集在了一起,像一隻金鳳凰。
「有趣!你們在這比賽煙花?加我一個!」原來是爸爸來了,他手裡還抱著一個大禮炮。爸爸慢慢地點燃了禮炮,一下子,天空上綴滿了美麗的「花朵」,紅的,綠的,藍的,黃的……是那樣漂亮,它寄託著我們的快樂在天空中綻開……
這就是我們這邊元宵節的習俗了。元宵節真熱鬧,真開心。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