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風俗良習

風俗良習

發布時間: 2022-08-22 17:59:48

1、漢族的風俗習慣

作為中國的主體民族,漢族的風俗習慣也是多種多樣的,具體體現在服飾、飲食、住行等方面。

2、風俗 陋習 有什麼區別

風俗包括良習和陋習。

3、中國風俗陋習

1、貞節牌坊

每一處牌坊下,不是埋葬了一個活潑潑的生命,至少也埋葬了一個女子數十年的青春。最早的貞潔牌坊其實多以「節」字為主,多以古代士子為褒揚母親養育之恩為名建立;但到中國古代封建社會末期,理學之風興盛,貞潔牌坊就逐漸以「貞」字為主,成為了又一座壓迫女性的大山。

起初,女性在夫死後還多為自願守寡,間或有殉情而死之人,但後期大戶之家攀比貞節牌坊數量愈盛,甚至官員都以貞潔牌坊數量為自己政績明證,期間被逼守寡、甚至被活活餓死的女性不計其數。

2、纏足

纏足是中國古代一種陋習,是指女性用布將雙腳緊緊纏裹,使其腳畸形變小,以為美觀。一般女性從四、五歲起便開始纏足,直到成年骨骼定型後方將布帶解開,也有終身纏裹者。

纏足時代女子多以「沒腳蟹」自比。腳小難行,動必扶牆摸壁,拄杖持桿,有條件則是婢女扶持,甚至『扶婢僅能到中庭』,而完全依仗他人抱持背負的也時有所聞,倘若孤立無助,那麼由此室移至相鄰的彼室也難以做到。至於出門行路, 即使持杖扶婢,也是行不了多遠便已氣喘吁吁。

時不時地靠扶婢肩,倚柱而息,摸捏蓮鉤解痛除乏。施君美《幽閨記》所謂「步遲遲,全沒些氣和力」;關漢卿《閨怨》所謂「行一步嘆息,兩行愁淚臉邊垂,一點雨問一行凄惶淚,一陣風對一聲長吁氣」,正是纏足者舉步維艱的真實寫照。

3、三妻四妾

多妻之原,起於男子的淫侈。生物界的事實,兩性的數目,常大略相等。婚姻而無禁例,或雖有禁例而不嚴密則已,若既限定對於法定的配偶以外,不許發生性的關系,而又有若幹人慾多佔異性為己有,則有多佔的人,即有無偶的人。所以古今中外,有夫婦之制的社會,必皆以一夫一妻為原則。

但亦總有若干例外。古代貴族,妻以外發生性的關系的人有兩種:一種是妻家帶來的,謂之媵。一種是自己家裡所固有的,謂之妾。後世媵之實消滅,故其名稱亦消滅,但以妾為配偶以外發生性的關系之人之總稱。媵之義為送,即妻家送女的人,並不限於女子,如伊尹為有莘氏媵臣是。

與婿家跟著新郎去迎接新娘的御相同。媵御的原始,實猶今日結婚時之男女儐相,本無可發生性的關系的理由。後來有特權的男子,不止娶於一家,正妻以外的旁妻,無以名之,亦名之曰媵,媵遂有正妻以外之配偶之義。

4、童養媳 

又稱「待年媳」「養媳」,就是由婆家養育女嬰、幼女,待到成年正式結婚。舊時,童養媳在我國甚為流行。之所以盛行童養媳,原因就是當時的社會非常貧窮落後,老百姓的生活十分低下,眾多的民眾因家境貧寒而娶不起兒媳婦,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們就跑到外地抱養一個女孩來做童養媳,待長到十四、五歲時,就讓她同兒子「圓房」。解放後,國家頒布了婚姻法,抱養童養女的問題在有的地區終於得到了徹底解決。

5、鬧洞房

2014年11月,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民意中國網和手機騰訊網對21155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9.2%的受訪者都曾經歷過「鬧洞房」,60.9%的受訪者直言並不喜歡「鬧洞房」婚俗。盡管「鬧洞房」在傳統社會的婚姻關系中具有積極作用,但在當下社會,這種作用已經不再明顯。

調查中,74.3%的受訪者認為「鬧洞房」無助於促進婚姻關系,17.0%的受訪者認為會有負面影響。現在一些地方的「鬧洞房」存在什麼問題?52.9%的受訪者認為是鬧的分寸掌握不好,造成不愉快,37.9%的受訪者覺得一些做法太低俗,是對新人的侮辱。

其他還有「假鬧變成真為難,引發糾紛」(14.0%),「讓新人筋疲力盡,得不償失」(12.7%)。10.9%的受訪者指出「長輩參與『鬧洞房』,倫理秩序混亂」。

4、福建的風俗習慣是什麼

一、福建民俗的發展與演變

福建地處祖國東南沿海,遠離中國傳統文化的發源地--中原地區。福建的東南是茫茫大海,西北橫亘著武夷山脈,西南有博平嶺山脈,東北是太姥山脈,大海和高山峻嶺嚴重地阻礙了福建與外地的聯系。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福建處於與外鄰相對隔絕的狀態,這種半封閉的自然地理條件決定了福建歷史發展在隋唐以前嚴重滯後於中原,並使境內不同地區的民俗各具地方特色。現將福建民俗發展、演變的主要階段分述如下:

(一)秦漢以前:土著民俗自成體系

考古發掘表明,早在距今約四至八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就有古人類生活在閩南漳州一帶。距今四至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福建各地都有發現。新石器時代晚期福建先民已進入父系氏族社會。如生活在閩江下游的「曇石山人」,合群而居,有簡單的語言,用石斧、石鋤、石鐮等工具進行粗放的農作,用石錛、石刀和蚌刀、陶網墜等工具進行漁獵和採集;有了簡單的手工勞動技術,能製作出相當精巧的陶器,並具備原始的紡織技術;在葬俗上,實行掘地而葬,有公共墓地,一般為單人葬,極個別為男女合葬,男子仰身直肢,女子側身屈膝,有石器、陶器等隨葬品,說明已經有了靈魂不死的觀念。還有拔牙習俗,反映了有原始巫術。距今三四千年前的武夷山土著居民已經進入銅石並用時代,他們習於水性,擅長行舟,工於紡織。在宗教信仰上,他們奉龜為神話中的水母而加以崇拜。在葬俗上,實行懸棺葬,即死後將屍體安放於船形棺木內,再放置在人跡罕至的懸崖峭壁上,祈求死者靈魂早日升天。上古三代時,福建境內至少居住著7支互不相屬的土著部族,古文獻稱之為「七閩」。春秋末,楚滅越國,部分越人遁入福建,史稱這個時期的福建土著為「閩越」,他們喜歡傍水而居,習於水斗,善於用舟,最重要的習俗是以蛇為圖騰、斷發紋身,盛行原始巫術。《說文解字》在解釋「閩」字時說:「閩,東南越,蛇種。」所謂「蛇種」,意謂閩越人以蛇為先祖,反映他們對蛇的圖騰崇拜。在相當長時期內,這種崇拜一直存在於閩越族的後裔中。如閩侯疍民,直至清末仍「自稱蛇種」,並不諱言。他們在宮廟中畫塑蛇的形象,定時祭祀。在船舶上放一條蛇,名叫「木龍」,祈求蛇保佑行船平安,若見蛇離船而去,則以為不祥之兆。清代,福州一帶疍民婦女,發髻上多插著昂首狀蛇形銀簪,其寓意亦為不忘始祖。

與原始宗教信仰相輔相成的巫術在閩越人中也相當盛行。閩越人流行斷發紋身的習俗,《漢書·嚴助傳》說:「(閩)越,方外之地,劗發紋身之民也。」這實際是原始巫術的「模仿術」,剪去頭發、在身上紋上蛇的圖案,用以嚇走水怪。如《說苑·奉使》所稱:越人「劗發紋身,燦爛成章,以象龍子者,將避水神。」在相當長的時期內,閩越族的後裔一直保留著斷發紋身的習俗。越巫在秦漢時名揚天下,漢武帝也深信不疑。他下令在皇宮中建越祝祠,設越巫,用越人的「雞卜」,祈求長壽。

(二)三國至五代:漢族民俗傳入福建並逐漸佔主導地位

秦代漢初,中央政府雖然在福建設立閩中郡和閩越國,但由於均實行「以閩治閩」的方略,所以漢文化在福建尚未有大的影響。西漢元封十年(公元前110年),漢武帝派兵滅亡閩越國,為絕後患,模仿秦遷六國貴族於咸陽的策略,把閩越族的貴族、官吏、軍隊以及部分百姓強制遷往江淮一帶。《史記·東越列傳》載:「東越狹多阻,閩越悍,數反覆,詔軍吏皆將其民徙處江淮間,東越地遂虛。」漢武帝的遷民政策,給福建社會帶來嚴重後果,盡管尚有一部分閩越人隱遁於山林湖泊之間,終因人口銳減,使原來就不發達的福建經濟文化愈加落後。漢代以後,中原漢文化逐漸向東南沿海擴展。三國時,孫吳據有江東,以福建為後方基地,故重視對福建的治理和開發。孫吳政權多次出兵福建,對山越採取軍事鎮壓政策,「強者為兵,羸者補戶。」繼而在福建設置建安郡和建安、南平、漢興、建平、閩侯五縣,後在侯官設立典船校尉;在霞浦設立溫麻船屯。孫吳政權除了在福建駐扎軍隊,派遣官吏治理外,還將許多罪犯流放於福建,同時也有一些士民避禍閩中,從此,揭開漢文化大規模傳入福建的序幕。西晉至五代,大量中原漢人不斷向東南沿海遷徙。隨著漢人大批入閩,漢文化在福建自北向南迅速傳播,漢族的生產習俗、生活習俗、人生禮儀、歲時節慶、宗教信仰等民俗逐漸取代土著民俗而佔主導地位。同時,一些漢族與土著通婚,閩越族的一些習俗也沉澱下來,成為福建民俗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宋元時期:保留中原古風,形成地方特色

宋代,福建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社會相對安定,生齒繁毓。據統計,宋嘉定年間(1208~1225年)福建人口有1599215戶,比唐開元年間(713~742年)增長近15倍。在中國經濟重心南移的歷史條件下,福建經濟在短時間內躋身於全國發達地區行列,正如詩人張守詩句所雲:「憶昔甌越險遠之地,今為東南全盛之邦。」反映福建經濟突飛猛進的發展。隨著經濟的長足進步,文化也呈現一派繁榮景象,教育事業十分發達。據統計,宋代福建有縣學、州學56所,書院75所,還有數以百計的書堂遍布城鄉,莆田有「三家兩書堂」(李幼傑《莆陽比事》卷6)的記載,福州有「學校未嘗虛里巷」(梁克家《三山志》卷40《土俗類二》)的說法。因讀書風氣十分濃厚,福州是「城裡人家半讀書(祝穆《方輿勝覽》卷10《福州》),連山區泰寧也出現「比屋連牆,弦誦相聞」(何喬遠《閩書》卷36《建置志》)的景象。由於教育發達,讀書風氣興盛,故福建科舉鼎盛,人才輩出。據統計,宋代福建進士多達7038人,佔全國進士總數35093人的五分之一;宋代宰相共134人,福建籍宰相有18人,居全國第三位;被《宋史》收入的福建名人多達179人,居全國之冠。宋代福建涌現出一大批名揚中外的傑出人才,有理學的集大成者朱熹、天文學家蘇頌、法醫學家宋慈、史學家鄭樵和袁樞、書法家蔡襄、著名詩人楊億、慢詞大師柳永、詩論家嚴羽、文學家劉克庄,等等。時人周必復頗為自負地宣稱:「今世之言衣冠文物之盛,必稱七閩」(《南宋群賢小集》第13冊《端隱吟稿序》)

宋代福建文化在繁榮昌盛之時,逐漸形成地方特色。在民俗方面,一方面由於古代福建交通閉塞,各個區域之間交往不多,處於相對隔絕狀態,因而為古文化的保存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許多中原古文化已在其發源地逐漸式微甚至湮沒,而在福建卻被較完整地保存下來。在福建舊志書中,有關福建民俗「隆古」、「近古」、「猶有古意」之類的記載隨處可見。以傳統歲時節慶為例,志載:「風化所被,古意猶存。至如歲時節序之相沿,大抵今昔不殊。」(清·康熙《羅源縣志》卷3《俗尚》)另一方面,由於福建海岸線曲折,有許多天然良港,因此海上貿易發達。宋元時期,泉州港一度成為世界最大的貿易港之一,從而帶動福建沿海地區經濟迅猛發展。百姓商品意識較強,富有冒險性格和開拓精神,對外來文化和民俗採取較寬容的態度。這種情況與內地人民的淳樸、守成和不輕易冒險的民風形成強烈反差。

(四)明清時期:民風漸趨奢侈、頹廢

明代中期以後,由於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和市民階層的形成,民風趨於奢侈。在福州,據記載:「夫婚嫁侈靡,珠玉瑩煌,商財賄也。博戲馳逐,樗蒲百萬,作色相矜,必爭勝者,重失負也。游閑公子,飾劍履妖服,怒馬揚揚過里門者,為富貴容也。」(清·乾隆《福州府志》卷24《風俗》)泉州的奢侈之風更甚,恥貧誇富成為時尚,「習俗之趨尚為豪奢。」不但商賈、胥役之輩「美服食,仆妾輿馬,置良田好宅,履絲曳縞,擲雉呼盧,以相誇耀,比比而然。」就是「家無擔石」的貧寒之家,也「非色絲盛服不出。」「雖家非素封,亦恥居人後,」(清·乾隆《泉州府志》卷20《風俗》)形成恥貧心理。在自然經濟佔主導地位的閩西、閩北地區,儉朴傳統也不同程度受到沖擊,嘉靖時(1522~1565年)建陽「市井者尚侈好浮。」(清·嘉靖《建陽縣志》卷3《風俗》)乾隆時光澤「嫁女猶從厚,設宴必欲豐。少年衣裝必尚華麗,城鄉演劇,耗費無窮。」(清·乾隆《光澤縣志》卷4《輿地誌·風俗》)一些鄉村百姓也染上奢侈之習,如尤溪「平民鄙儉崇奢,以服食相矜。」(清·乾隆《尤溪縣志》卷3《風俗》)同時,隨著土地兼並日益嚴重,加上倭寇侵擾,賦役繁苛,大量自耕農破產,其中一部分人無所事事,民間賭風、爭訟盛行。《南安縣志》載:「嘉靖被寇以後,一切失業細民,率趨賭博、椎剽、囂訟之計,以幸旦夕。」《同安縣志》亦稱:「賭風盛行,匪自今日;賭弊最甚,莫如頭家。」(轉引清·乾隆《泉州府志》卷20《風俗》)類似記載,在舊方誌中隨處可見,帶有普遍性。

(五)近代至民國時期:新舊民俗並存

從道光二十年(1840年)鴉片戰爭起,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隨著廈門、福州成為五口通商口岸,外國資本湧入福建,逐漸動搖了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有的農民淪為無產者,靠出賣勞動力為生;有的棄農為商,做小本生意,經濟基礎的變化導致傳統民俗的嬗變。中西文化發生碰撞,西方基督教由沿海深入內地,出現許多信奉基督、不祀鬼神的信仰群體,也有兩者兼而有之的半洋半土的信徒,還有教會辦的學校、醫院、育嬰堂等先後在各地出現。與此同時,廈門、泉州、福州等城市煙館林立,吸食鴉片的陋習,嚴重地腐蝕著社會肌體。20世紀初,在新文化運動以及一些西方思潮的沖擊下,城鎮中的傳統民俗發生了許多變化,出現了一些新的民俗。民國時,歐化民俗還波及鄉村,《長汀縣志》載:「蓋邑人漸染歐化,踵事增華,奇技淫巧之事,聲色貨利之食習,駸駸乎遍及各鄉,尤以城市為最。」(民國《長汀縣志》卷17《禮俗》)

這一時期,民間服飾、器用、交際、婚俗變化較大。在服飾器用方面,清末男女皆蓄發垂辮。辛亥革命前後,男子有剪辮之舉,城裡人學西方剪短發。女子在本世紀三十年代,剪發者漸漸增多。官員在清代著官服,有錢人家長袍馬褂,出門以坐騎、轎子代步。辛亥革命後,官員著中山裝、長袍,出門或以轎車代步。富豪人家穿西裝革履,使用懷表、座鍾、留聲機等洋貨,煤油、火柴、肥皂、牙膏等舶來品也進入尋常百姓之家。在禮儀方面,清代平民百姓見到達官貴人要下跪作揖,畢恭畢敬,官場更有各種繁文縟節。辛亥革命後,提倡平等,廢除封建官場儀節,見面行握手、抱拳或舉手禮;在婚姻禮俗方面,少部分人沖破封建舊俗,自由戀愛,婚禮也不似往昔之鋪張;在教育方面,新型學校增多,還建立了女子學校。許多華僑熱心家鄉的辦學、建廠、修橋、鋪路等公益事業;一些民間陋習如停柩不殯、溺嬰、棄嬰、纏足、童養媳、迎神賽會等被明令禁止,雖然其中有的習尚因令行不止而遠未消除,但已大有減少。在廣大農村,傳統歲時節慶、生產習俗、民間崇拜及其他民俗活動仍無多大改變。但總的趨勢是封建性減弱,現代性增強,新舊民俗並存,傳統民俗仍居主導地位。

(六)1949年以來:破除陳規陋習,樹立新的風尚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的壓迫,人民當家作主人,他們以極大的熱情投身於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這一時期,隨著社會制度的根本變革和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福建民俗發生了重大變化。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至「文化大革命」前夕,福建各級黨組織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視移風易俗,廣泛開展宣傳教育,發動群眾破除陳規陋習,逐步樹立社會主義新風尚。在人際關繫上,根本改變舊社會窮人與富人、下級與上級的等級尊卑關系,確立平等、同志式的新型關系,大家以「同志」互稱,友好相處,互助合作。共產黨員、各級幹部以身作則,廉潔奉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消除了舊時的官僚腐敗作風。人民群眾衷心擁護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領導,踴躍參加各種社會活動,擁政愛民、擁軍愛民,蔚然成風。在生產習俗上,大力宣傳普及科學知識,應用科學技術,舊時的求神治病、禱告祈雨等愚昧落後習俗基本上被破除。在生活習俗上,城鎮居民多著列寧裝、中山裝,農民穿本地裝,尚青、藍色;出門旅行乘坐汽車、火車、輪船,舊時的坐轎、騎馬現象明顯減少,以至消失;生病求醫成為城鄉大多數人的共識,舊時「信巫不信醫」的陋習基本破除,人民政府花大氣力徹底杜絕吸食鴉片、賣淫嫖娼、纏足等丑惡現象。在婚姻禮俗上,各級政府認真宣傳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提倡自由戀愛,婚事新辦,逐漸蔚然成風;封建包辦、買賣婚姻、婚事大操大辦,受到抵制和輿論批評;法律保護婦女兒童的合法權益,流行數千年的童婚、溺嬰、納妾等行為被明令禁止。在喪俗上,禁止停柩不葬,鼓勵喪事從簡。農村雖沿襲土葬,但風水堪輿、建醮普度亡魂之俗逐漸淡化。福州、廈門、漳州等城市推行殯葬改革,倡導火葬,取得成效。在歲時節慶上,仍保留傳統節日,其內容已賦予新時代特色,更加豐富多彩。除表演舞龍、舞獅、演戲等傳統節目外,還有看電影,舉行球類比賽、拔河比賽等體育活動,鋪張浪費、祭祀鬼神等舊俗逐漸淡化。遇公歷元旦、婦女節、勞動節、青年節、兒童節、建軍節、國慶節等歡慶節日,城鄉一般要組織報告會、文藝演出、球類比賽、游園或參觀等活動,氣氛熱烈而富有意義;在宗教信仰上,人民政府實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同時加強無神論教育,用科學知識破除鬼神迷信,提高人民的思想覺悟,民間迷信活動大為減少。

這個時期,福建省各級黨組織和人民政府還十分重視對畲族、回族等少數民族的工作,組織大量人力、物力對本省少數民族的狀況進行調查和民族采風,尊重和保護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各少數民族優良風俗習慣得到繼承發展,一些陋習也逐漸革除。

「文化大革命」期間,由於受極「左」思潮影響,全盤否定傳統文化,將民俗現象不加分析地斥之為「四舊」,用行政或暴力手段予以破除,許多正常的民俗活動遭到批判和禁止,福建民俗被嚴重扭曲。傳統節日除春節外,多被禁革,過春節也要「革命化」,除夕吃「憶苦思甜飯」,大年初一不準舞龍、舞獅,不準演唱傳統戲劇;人們服飾單一,傳統的旗袍等服裝均被禁止。各地廟宇大多被摧毀或封閉,或改為倉庫、學校,菩薩、神像均被搗毀,甚至許多文物、藝術品也被作為「四舊」加以破壞、燒毀,等等。

二、福建民俗特徵

民俗的形成一方面是與人們的社會物質生產水平、生活的內容與方式的變化以及自然條件相適應,總之是隨著經濟基礎和社會生活的變化而變化,只是民俗的變化往往滯後於經濟基礎和社會生活;另一方面,民俗一旦形成便世代相襲,並以傳統習慣勢力、傳襲力量和心理信仰影響和制約著人們的意識和行為,具有長久的傳承性和相對的穩定性;此外,民俗還具有民族性、階級性和社會性等特徵。

福建民俗是在中國傳統文化的背景和氛圍中形成的,所以具有中國傳統民俗的一般特徵。同時,它又是在福建這個特定的自然環境和社會歷史文化等條件下逐漸形成並發展起來的,因此在許多方面必然帶有顯著的地方特色。在豐富多彩的福建民俗事象中,表現比較突出的特徵有:

(一)多源性

福建民俗的構成是多源的,主要有四個來源:

1.秦漢以前的原始土著民俗。福建原始土著居民在秦漢之前有著自成體系的民俗,秦漢以後,閩越族與漢族逐漸融合。唐朝人丁儒在《歸閑詩二十韻》(其二)對唐前期閩南地區民族融合的情況作過這樣的描述:「漳北遙開郡,泉南久罷屯。歸尋初旅寓,喜作舊鄉鄰。……土音今聽慣,民俗始知淳。……辭國來諸屬,於茲締六親。追隨情語好,問饋歲時頻。相訪朝和夕,渾忘越與秦。……呼童多種植,長是此方人。」(清·康熙《漳州府志》卷29《藝文》)閩越族的部分習俗成為歷史遺跡,還有部分民俗卻沉澱傳承下來,成為福建民俗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刻影響著福建其它民俗。

2.漢族民俗。漢代以後,中原漢族不斷南遷,帶來了漢族的民俗,並逐漸成為福建民俗的主體。志稱:五代時,閩北多為江北避亂之民,所以「備五方之俗」(《八閩通志》卷3《地理》),閩西也「由唐歷宋,風聲氣習,頗類中州。」(陳一新《贍學田碑》轉引民國《長汀縣志》卷17《禮俗志》)福建民俗中無論是生產習俗、生活習俗,還是人生禮儀、歲時節慶,以及民間信仰和崇拜等等,都與中國傳統民俗一脈相承。

3.少數民族習俗。福建是畲族的主要聚居地,畲族具有濃郁民族風格的習俗是福建民俗的重要組成部分。元代蒙古族和清代滿族的一些習俗也沉澱在福建民俗中。

4.外國民俗。宋元時期,泉州為世界著名港口,對外貿易繁榮。大批阿拉伯人、波斯人到泉州經商,其中一部分人定居泉州,府志載:「胡賈航海踵至,其富者貲累巨萬,列居郡城。」(清·光緒《泉州府志》卷75《拾遺》上)他們有自己的學校--「番學」,信仰伊斯蘭教,保留本民族的傳統習俗。這些外來民族雖然後來基本上與漢族融合,但一些特殊習俗卻保留下來,成為福建民俗的一部分。元代、明代和近代,隨著基督教的傳入,歐洲的一些民俗也傳入福建。特別是近代以來,福建民俗受外國民俗的影響日益明顯。

(二)融合性

福建民俗的融合性有三個方面的含義:

1.不同民族民俗的融合。漢族民俗固然為福建民俗的主體,但福建漢族民俗實際上是融合了其它少數民族的習俗而自成體系的,如閩越族的一些習俗就被漢族所繼承。自古以來,福建的宗教信仰特別發達,這與閩越族「信鬼尚巫」的傳統有密切的關系。又如閩越族婦女普遍參加生產勞動,這一習俗被入閩的漢族繼承下來,在福建沿海地區,婦女參加生產、從事重體力勞動相當普遍。《閩書》載:「福州……田則夫婦並力而合作,女作多於男。女人能轎,取女轎三十戶以應內宮之役。」(《閩書》卷38《風俗》)晉江的「婦女芒屩負擔,與男子雜作;百工技藝,敏而善仿。」(清·乾隆《晉江縣志》卷1《輿地誌·風俗》)閩越族的部分後裔疍民及畲族,在保留其獨特習俗的同時,也吸收了大量漢族民俗,並把它們與本民族的習俗融合起來。

2.不同地區漢民俗的融合。中原漢人遷徙福建,前後持續千餘年,他們以中州移民為主,還有不少是來自其它地區的漢人。這些來自不同地區的漢人,在具體習俗上還是有些差異,有的甚至差別很大,相繼進入福建後,漢族民俗也逐漸融為一體。

3.中外民俗的融合。商品經濟的發達和海外貿易的繁榮,使宋元時期福建東南沿海地區以開放的姿態對待外來文化,特別是泉州港,「民夷雜處」,「市廛雜四方之俗。」(《西塘集》卷7《代太守謝泉州到任》)泉州漢民對外來文化博採廣取,加以融合。以宗教信仰為例,宋元時期流傳於泉州地區的,除道教、佛教、民間宗教及其他民間信仰外,還有從外國傳入的伊斯蘭教、基督教聶斯脫里派、天主教方濟各派、婆羅門教、印度教、摩尼教等等。這些外來的宗教不但為僑民所信仰,在漢族中也擁有不少信徒。各種傳統宗教與外來宗教和平相處,互相交融滲透。

(三)區域性

福建漢人的祖籍大多是中原地區,由於他們入閩的時間前後相差數百年甚至上千年,以致所帶來的中原漢語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入閩後,又因與當地土著居民的融合程度不同,加上地區間交通不便、往來不多等原因,逐漸形成許多不能相互通話的方言區。連城、清流、大田等山區縣,竟然沒有本縣通用的方言,甚至相鄰的鄉村不能進行語言交流。福建方言以紛繁復雜著稱於世,在中國八大方言中,除了湘方言外,其它七大方言均有在福建的不同地區流行。

語言是文化的主要載體,地區的文化特色,往往在語言上得到體現。民俗也因不同的方言區而存在著差異。以民間信仰為例。臨水夫人和五帝的信仰主要在以福州為中心的閩東方言區內流行,媽祖的信仰中心在興化方言區,王爺、保生大帝的信仰主要流行於閩南方言區,扣冰古佛信仰主要流行於閩北方言區,定光古佛信仰主要流行於閩客方言區,等等。

在同一方言區內,不同府、縣的民間信仰又有所差異。以閩南方言區為例:保生大帝、開漳聖王陳元光及其部將輔順將軍馬仁、輔勝將軍李伯瑤、輔義將軍倪聖芳、輔仁將軍沈毅的宮廟在漳州府屬各縣較多,廣澤尊王信仰以泉州、南安最盛,清水祖師在安溪、永春、德化影響較大,青山公在惠安縣擁有最多的信徒。其它方言區的情況也大致如此,各府、州、縣都有自己的保護神。

在同一縣內,每個鋪、境、村落都奉祀一個或若干個特定的神靈作為保護神,舊稱境主、福主、土主、社神等。以泉州為例,舊時泉州城分為36鋪94境,鋪有鋪主,境有境神,共有大小神廟130多座,奉祀著100多尊神靈。境主神的神廟由居住在該境的百姓捐資合建,各種宗教活動也由該境的百姓參加,抬神出遊一般不能越出本境地界。

(四)可塑性

平民百姓則不那麼嚴格,往往將納采和問名合而為一,將納征和請期合而為一,同時簡化迎親禮節。貧窮之家的婚禮則更加簡化,甚至在除夕之夜草草合房者也大有人在。又如福建絕大多數地方盛行厚葬之俗,閩南地區更甚,俚語有「生在蘇杭,死在閩南」之說。但閩南地區的不同市縣,或同一市縣的不同鄉村、同一鄉村的不同人家,喪葬禮俗的繁簡程度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又如壽誕,富貴之家除了大擺宴席,祝壽請客外,還要演戲助興。而尋常百姓之家無力大操大辦,貧窮之家更不敢奢望舉行壽誕之禮,能煮碗壽面招待客人就算不錯了,不少人甚至終生沒做過一次壽誕。類似的情況在福建的民俗中普遍存在。

(五)娛樂性

民俗的形成要得到全社會大多數成員認同,並樂意參與,需要有一定的娛樂性。福建民俗的娛樂性尤為突出,以宗教祭祀為例,福建的宗教祭祀活動往往伴有豐富多彩的戲劇演出。在百姓的觀念中,要獲得神靈的歡心和保佑,除了獻上豐盛的祭品和進行虔誠的禮拜外,還要演戲酬神、演戲媚神、演戲娛神;不但神誕日要演戲酬神,傳統節日、婚嫁壽慶、祭祖、寺廟落成、神靈點眼開光、廟會、祈雨、五穀豐收、齋醮儀式等等活動都要演戲酬神。最典型的是連喪葬也要演戲媚神,俗稱「和尚戲」或「喪戲」。如政和縣:「初喪,置酒召客,演劇喧嘩,以送死之禮。」(民國《政和縣志》卷20《禮俗》)仙游縣:「父母之喪,久停未葬,必覓堪輿。……葬畢,晏酒演劇,鄉里道賀。」(陳盛韶《問俗錄》卷3《仙游縣·金斗》)清末,泉州喪葬演戲媚神成為風尚,時人吳增在《泉俗激刺篇·喪戲》中寫道:「流俗是非太倒置,作大功德竟演戲。大小班,無小備,男女眷,無不至。嬉謔笑語,嫌疑不避。毫無哀痛心,大有歡樂意。破費計百又計千,人多稱其孝,戚友稱其賢,鳴呼其然豈其然。」宗教祭祀活動與戲劇演出相結合的習俗,至遲在北宋時就已形成,雖說是為了「酬神」、「媚神」或「娛神」,但在客觀上卻取得娛人的效果。

(六)神秘性

自古以來,福建的宗教信仰特別發達,史稱:「其俗信鬼尚祀,重浮屠之教。」(《宋史》卷89《地理志》)志書亦載:「閩俗好巫尚鬼,祠廟寄閭閻山野,在在有之。」(《八閩通志》卷58《祠廟》)福建民間所奉祀的神靈十分繁雜,既有閩越族和其他土著民族殘存下來的鬼神,又有從中原傳入的漢民族所奉祀的各種神靈,還有從印度、中東、歐洲等國外傳入的神靈。特別是福建民眾所創造的神靈數量十分驚人,他們需要什麼就創造什麼,帶有任意性和實用性。不但神話傳說中的人物(如盤古、女媧、西王母、彭祖等)、古典小說中的角色(如齊天大聖、豬八戒、通天教主、姜子牙、八仙、四海龍王等)被奉為神靈,而且岩石、老樹、花草、枯骨、家禽家畜、泥土、傢具等等也會成為崇拜對象,只要需要,任何東西都可以成為崇拜對象,不受限制,其隨意性是中國其它地區所不能比擬的。總之,福建境內的神鬼幾乎無處不有,充斥於天上、人間和地府,構成了十分龐雜的神鬼體系。發達的宗教信仰深刻地影響著福建民俗的各個方面,使生產習俗、生活習俗、人生禮儀、歲時節慶等都附帶了各種祭祀活動和禁忌,不同程度地染上神秘的色彩。

(七)輻射性

福建民俗具有輻射范圍廣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面:一是明清時期,以閩南人為主的福建人大批渡過台灣海峽,移居台灣島,閩南的民俗幾乎全盤移植到台灣,成為台灣民俗的主體;二是明代以後,閩人移民東南亞一些國家和地區,帶去福建民俗,不同程度影響了居住國的民俗;三是福建民俗還輻射影響到日本的琉球等地。

5、漢族良好的風俗習慣有哪些

中國56個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漢族是原稱為「華夏」的中原居民,後同其他民族逐漸同化、融合,漢代開始,稱為漢族。
漢語屬漢藏語系漢語族,有七大方言。現代漢語以北方方言為基礎,北京語音為標准音。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6000年左右的歷史,由甲骨文、金文逐漸演變成今天的方塊字,共有四萬個字以上,通用的有七千字左右,現為國際通用語文之一。漢族沒有產生全民族必須信仰的宗教,部分人信仰佛教、天主教、基督教等。
食俗
漢族以糧食作物為主食,以各種動物食品、蔬菜作為副食的基本飲食結構。這與西方諸民族和中國藏、蒙等民族的飲食結構形成了鮮明的差別。此外,在長期的民族發展中形成了一日三餐的飲食慣制。一日三餐中主食、菜餚、飲料的搭配方式,既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又因不同的地理氣候環境、經濟發展水平、生產生活條件等原因,形成一系列的具體特點。
主食 米食和麵食是漢族主食的兩大類型,南方和北方種植稻類地區,以米食為主,種植小麥地區則以麵食為主,此外,各地的其他糧食作物,例如玉米、高梁、谷類、薯類作物作為雜糧也都成為不同地區主食的組成部分。漢族主食的製作方法豐富多采,米面製品,各不少於數百種。現在,中國東南方仍以米食為主,大米製品種類繁多,如米飯、米糕、米粥、米團、米面、糍飯、湯圓、粽子等;東北、西北、華北則以麵食為主,饅頭、包子、面條、烙餅、餡餅、餃子等都為日常喜愛食物,其他如山東煎餅、陝西鍋盔、山西刀削麵、西北、華北抻面、四川擔擔面、江蘇過橋面等都是有名的面制風味食品。
菜餚 漢族在飲食習俗方面形成菜餚的眾多不同類型,是因為受到多方面的條件影響。首先是原料出產的地方特色,例如東南沿海的各種海味食品,北方山林的各種山珍野味,廣東一帶民間的蛇餐蛇宴。其次,還要受到生活環境和口味的制約。人們常把漢族和其他有關民族的食俗口味概括為「南甜、北咸、東辣、西酸」。雖然過於籠統,並不準確,但也反映出帶有區域性的某些口味的差異和區別。再次,各地的調制方法,包括配料、刀工、火候、調味、烹調技術的不同要求和特點,都是形成菜餚類型的重要因素。各地在民間口味的基礎上逐步發展為有特色的地區性的菜餚類型,最後發展成為較有代表性的菜系。匯成漢族飲食文化的洋洋大觀。
飲料 酒和茶是漢族主要的兩大飲料。中國是茶葉的故鄉,中國也是世界上發明釀造技術最早的國家之一。酒文化和茶文化在中國源遠流長,數千年來,構成漢族飲食習俗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世界上也發生了廣泛影響。除酒和茶兩種主要飲料,某些水果等製品也成為不同地區、不同季節人們的飲料。
節日食品 節日食品是豐富多採的。它常常將豐富的營養成分,賞心悅目的藝術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內涵巧妙地結合起來,成為比較典型的節日飲食文化。大致可分為三類:
一是用作祭祀的供品。在舊時代的宮廷、官府、宗族、家庭的特殊祭祀、慶典等儀式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在當代漢族的多數地區,這種現象早已結束,只在少數偏遠地區或某些特定場合,還殘存著一些象徵性的活動。
二是供人們在節日食用的特定的食物製品。這是節日食品和食俗的主流。例如春節除夕,北方家家戶戶都有包餃子的習慣,而江南各地則盛行打年糕、吃年糕的習俗,另外,漢族許多地區過年的家宴中往往少不了魚,象徵「年年有餘」。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千百年來傳承不衰。中秋節的月餅,寓含了對人間親族團圓和人事和諧的祝福。其他諸如開春時食用的春餅、春卷,正月十五的元宵,農歷十二月初八吃臘八粥、寒食節的冷食,農歷二月二日吃豬頭、咬蠶豆、嘗新節吃新谷,結婚喜慶中喝交杯酒,祝壽宴的壽桃、壽桃、壽糕等,都是節日習俗中的特殊的食品和具有特殊內涵的食俗。
飲食中的信仰、禁忌 漢族多在正月初一、二、三日忌生,即年節食物多於舊歷年前煮熟,過節三天只需回鍋。以為熟則順,生則逆,因而有的地方在年前將一切准備齊備,過節三天間有不動刀剪之說。再如,河南某些地區以正月初三為穀子生日,這天忌食米飯,否則會導致穀子減產;過去在婦女生育期間的各種飲食禁忌較多。如漢族不少地區婦女懷孕期間忌食兔肉,認為吃了兔肉生的孩子會生兔唇;還有的地方禁食鮮姜,因為鮮姜外形多指,唯恐孩子手腳長出六指。過去漢族未生育的婦女,多忌食狗肉,認為狗肉不潔,而且食後容易招致難產等。

6、各地的民風民俗

傣族的新年-潑水節
潑水節源於印度,曾經是婆羅門教的一種宗教儀式。其後,為佛教所吸收,經緬甸傳入雲南傣族地區。潑水節為傣歷新年的慶祝活動,一般在陽歷4月13日至4月15日之間。屆時人們先至佛寺浴佛,然後互相潑水,用飛濺的水花表示真誠的祝福。到處歡聲笑語,充滿了節日氣氛。

潑水節,一般為3至4天。第一天,傣語稱之為「麥日」,與農歷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語稱之為「惱日(空日)」,人們穿上節日盛裝,挑著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後就互相開始潑水了。

潑水節另一項引人注目的活動是劃龍舟,跳象腳鼓舞和孔雀舞。那時傣族新年的第三天,傣語稱之為「麥帕雅晚瑪」,節日的氣氛達到了高潮。穿著節日盛裝的群眾歡聚在瀾滄江畔、瑞麗江邊,觀看龍舟競渡。

潑水節的活動內容豐富,其它的還有放高升、斗雞、跳孔雀舞等,人們身著盛裝,喜氣洋洋,場面極為熱烈。

"桑勘比邁",是傣語,意為傣歷新年。

由於傣族群眾在歡度新年佳節時,要舉行別具特色的潑水活動,相互潑水 祝福,因此其他民族 便稱這個節日為潑水節。

關於傣歷新年(潑水節)的來歷有一個傷感的民間故事,傳說人間的氣候本 來由一位名叫捧瑪乍的天神掌管。他把一年分為旱季、雨季、冷季、為人間規定 了農時,讓一位名叫捧瑪點達拉乍的天神掌管施行。捧瑪點達拉乍自以為神通廣 大,無視天規,為所欲為,亂行風雨,錯放冷熱,弄得人間雨旱失調,冷熱不分,苗 枯死,人畜遭災……。

有位叫帕雅晚的青年,以四塊木板做翅膀,飛上天庭找到天英達提訴拉, 拆說人間的災難。 帕雅晚欲到最高一層天去朝拜天塔——塔金沙時,不慎撞在天門之上,一扇 天門倒塌,將他壓死在天庭門口。 帕雅晚死後,天王英達提拉開始用計懲處法術高明的捧瑪點達拉乍。他變 成一位英俊小夥子,佯裝去找捧瑪點達拉乍的七個女兒談情。

七位美麗的妙齡女郎同時愛上了他。姑娘們從小夥子的嘴裡了解到自己的父親降災人間之事以後,既惋惜又痛恨。七位善良的姑娘為使人間免除災難,決心大義滅親。她們想盡辦法探明了父親的生死秘訣。在捧瑪點達拉乍酩酊大醉之時,剪下他的一束頭發,製作一張「弓賽宰」(心弦弓),毅然割下了為非作歹的捧瑪點達拉乍的頭顱抱在懷中,不時輪換,互用清水潑灑沖洗污穢,洗去遺臭。 據說這就是人們在新年期間,相互潑水祝福的來歷。

傣歷新年佳節,多數在傣歷的六月下旬,少數年份在七月初,傳統的過節時間, 一般是3天(有時為4天)。第一天稱為「麥」相當於陰歷的除夕,各戶要打 掃衛生,准備過年的食物用品,吃年飯。第二天稱為「腦」,是個多餘的日子,不計算在舊年內,也不計算在新年內,稱為空日,傳說這天就是捧瑪點達拉乍頭顱腐爛之日。

這天通常要舉行潑水活動,紀念為民除害的天女,以聖潔之水消災免難,互祝平安幸福。

第三天叫「麥帕雅晚瑪」,據說就是帕雅晚的英靈帶著新歷返回人間之日,人們習慣將這一天稱為日子之王來臨。

按照古俗,這天要「趕擺」,放高升,劃龍船慶祝新年的來臨。傣歷新年(潑水節),是西雙版納傣族最隆重的節日。節日來臨之前,家家要縫新衣,買新傘,備辦節日盛裝。每個村寨都要製作高升、禮花、裝飾龍舟,開展劃船訓練,青年人還要排練節目,作歌舞表演。節日來臨,要殺豬宰牛做年糕,准備豐盛的年飯,宴請親朋好友。

傣歷新年又稱潑水節,慶祝活動長達三至七天。第一天叫「網霉」(死的意思)。人們認為這天不吉利,因此不洗頭、不理發、不幹活。大家去趕擺、賽龍船、放高升。第二天叫「網腦」(臭的意思)這天被認為不幹凈,要沐浴、洗頭、理發、更衣、洗佛像和佛塔,晚上舉行趕擺,放煙火,放孔明燈,把一年中的疾病、災難和臟東西統統送掉,乾乾凈凈進入新的一年。這兩天在傣歷里,認為是「空日子」 不稱在舊年,也不算入新年。第三天是新年元旦,叫「叭網瑪」(意為神靈,也是歲首之意)。傣家人把這一天視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潑水節的高潮。要進行堆沙、賧佛、潑水、放高升、丟包、跳「依拉賀」舞、拜年等活動。解放後,除傳統的活動我,還加有文藝、體育、電影、物資交流等活動,十分熱鬧。

傣家人在潑水節,喜歡排成隊伍,敲著芒鑼,擂起象腳鼓,集體跳起「依拉賀」舞,挨家挨戶去拜年,祝賀新年愉快,萬事如意。

「依拉賀」,是一種邊舞邊歌的唱詞。具有傣家人濃厚的生活氣息和豐富的情感,在「拜年」、「潑水」、「賽龍船」、「放高升」 時演唱,十分有趣。如:

「拜年」詞:「攀枝花,紅艷艷,桑開傣(新年賀新),已來到。帕薩傣(傣族),盡開顏,糯米酒,密樣甜,共舉杯,賀新年,依拉賀,依拉賀,水水水!」

潑水詞:「瀾滄江,黎明城,各族人,似穿梭。深情人,心中出,似潔泉,如甘露。銀水花,在飛舞,一個個,濕漉漉。透進心,是祝福,笑臉盤,是花朵。依拉賀,依拉賀,水水水!」

賽龍船詞:「銅芒響,齊舉槳,團結緊,有力量。象蛟龍,譬波浪,昂起首,使勁劃,帕薩傣,賽龍船,依傳統,爭上游。依拉賀,依拉賀,水水水!」

放高升詞:「做高升,放高升。學科學,練本領。火一點,黑煙噴,似利箭,沖入去。祝來年,好光景,願五穀,又豐登。依拉賀,依拉賀,水水水

7、中國傳統禮儀習俗

1.儀容儀表的清潔清潔的儀表,得體的修飾,往往影響著工作的效果,不能忽視。心理學上講的「首因效應」,即人的知覺的第一印象往往形成頑固的心理定勢,通常在30秒內形成的第一印象,對後期一切信息將產生指導效應。個人禮儀-儀容儀表的清潔: 清潔是儀容美的關鍵,是個人禮儀的基本要求,也是當今社會與人交往、取得成功的必要條件。面容清潔 要求每日早晚洗臉,清除附在面部的污垢、汗漬等不潔之物。正確的洗臉方法有助於保持皮膚的彈性,保持血液循環良好和新陳代謝的正常運行,因此要注意洗臉的方法。首先用溫水先潤濕臉部,然後用適當的清潔劑(洗面奶、香皂、洗面膏等),用手由下向上揉搓、打圈。手經過鼻翼兩側至眼眶周圍正反打圈,從上額至顴骨至下頜部位反復打圈,由頸部至左、右耳根反復多次。這是藉助於光滑的洗面材料而起到對皮膚的按摩作用;再用溫水沖凈面部的洗面用料;最後用涼水沖洗,令毛孔收縮。 為了養護面容,平日多吃水果蔬菜,多喝水,以保持足夠的水分,防止皮膚粗糙乾燥。要保證足夠的睡眠,使面部看上去紅潤。夏季要及時擦去臉上的汗,不要讓其淌在臉上。冬天在外出前要擦好潤膚產品,以便保護肌膚。口腔清潔 保持牙齒清潔,要堅持早晚刷牙。常規的牙齒保潔應做到「三個三」,即三頓飯後都要刷牙;每次刷牙的時間不少於三分鍾;每次刷牙的時間應在飯後三分鍾內。口腔異味影響交際,必要時可以用口香糖來減少口腔異味。但應指出,在正式場合嚼口香糖是不禮貌的,與人交談時,也應避免。每日早晨起床,空腹飲一杯淡鹽水,平時多以淡茶鼻子清潔 在接待客人前,最好檢查一下自己的鼻毛是否過長,以免有礙觀瞻。如鼻毛過長應用小剪刀剪短,但不要去拔。保持鼻腔的清潔,不要用手去摳鼻孔,尤其是在客人面前,這樣既不文雅,又不衛生。頭發清潔 應該養成周期性洗發的習慣,一般每周洗2~3次即可。易出油的頭發應該2天洗1次;乾性的頭發洗頭間隔時間可稍長一些。洗前先將頭發梳理通順,濕潤後用洗發用品輕揉,最後沖洗干凈。 初秋,往往會出現頭皮屑增多、脫發、斷發的現象,主要原因是因一個夏季強烈陽光的輻射,風吹、汗漬等使頭發正常生長受到影響。所以在入秋前對頭發要精心保養。可補充一些營養護發素等。如發現發尖分岔,就必須及時修剪。在洗發時,洗發劑和肥皂不宜在頭發上停留太長時間,因其性質屬鹼性,對頭發會有損害。梳頭時,一定要留意,上衣和肩背上不應落有頭皮屑和脫落的頭發。手的清潔 在交際活動中,手佔有重要的位置。接待客人時,我們通常以握手的禮節來表示對客人的歡迎,然後再伸出手遞送名片等,客人總是先接觸到我們的手,形成第一印象。通過觀察手,可以判斷出一個人的修養與衛生習慣,甚至對生活的態度。因此,應經常清洗自己的手,修剪指甲。手的清潔與一個人的整體形象密切相連,應當引起足夠的重視。但在任何公眾的場合修剪指甲,都是不文明、不雅觀的舉止。身體清潔 講究個人衛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要求身體勿帶異味。常常洗澡是必要的,尤其是參加一些正式活動之前一定要洗澡。如果有「狐臭」,應及時治療,避免在公務交往中引起交往對象的反感。有些人喜歡使用香水,走到哪裡香到哪裡,這也是不禮貌的,所以在工作中最好不用香水。 2.笑容禮儀:笑是人的一種生理現象,也是人們思想感情的外露。它具有溝通感情、傳遞信息的作用。笑容能夠消除人與人之間的陌生感,使人產生心理上的安全感、親切感和愉悅感。初次見面,笑容是問候語;逢年過節,笑容是祝賀歌;交往有誤解,笑容是道歉語;送別友人,笑容是歡送詞。笑容是人們相互交融、相互感染的過程,能夠創造出融洽、和諧、互尊、互愛的氣氛,能夠減輕人們身體上和心理上的壓力。古語雲「沒有笑顏不開店。」微笑可以贏得高朋滿座,產生最大的經濟效益。笑容程度生活中,笑有微笑、輕笑、大笑以及羞怯的笑、尷尬的笑、嘲諷的笑等許多種,其中最美的是微笑。在禮儀交往中,經常要使用到幾種不同程度的笑。微笑。是對人的尊重和理解,微笑是一種禮節,見面時點頭微笑,人們會意識到這是尊重和歡喜的表示。微笑是最富魅力的體態語言之一。發自內心的微笑是滲透情感的微笑,包含著對人的關懷、熱忱和愛心。情是微笑的一種重要內力,它賦予微笑以色彩、能量而形成強烈的感染力。微笑是指不露牙齒,嘴角的兩端略向上翹起,眼神中有笑意。人際交往中為了表示尊重,相互友好,微笑是必要的。微笑是一種健康的、文明的舉止,一張甜蜜的帶著微笑的臉總是受人喜愛的。輕笑。是指嘴唇輕啟,露出牙齒,眼神中笑意更深的笑容。在表示熱情的歡迎、愉快的會談、高興與某人相識等情境下會使用輕笑。大笑。大笑時眼睛變小,嘴巴張開。人們往往比較欣賞男士的開懷大笑,而女士在大笑時應用手略遮掩一下嘴部。

8、中國風俗習慣有哪些?

1、貼灶神畫像

祭灶,其實小年這一天最重要的活動,除了供奉糖瓜、糕點,還要換灶神畫像。把舊的灶神畫像揭下的同時,家家戶戶也都要「請」回來一幀新的灶王像。

2、剪窗花

小年的民俗活動多種多樣,多是為了過大年做准備,剪貼窗花也是其中一項。窗花內容有各種動、植物等掌故,如喜鵲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戲牡丹,獅子滾綉球,三羊(陽)開泰,二龍戲珠,鹿鶴桐椿(六合同春),鴛鴦戲水,劉海戲金蟾,和合二仙等等,花樣繁多,樣子討喜。

3、大掃除

過了二十三,離春節只剩下六、七天了,過年的准備工作顯得更加熱烈了。要徹底打掃室內,俗稱掃塵,掃塵為的是除舊迎新,拔除不祥。各家各戶都要認真徹底地進行清掃,做到窗明幾凈。

4、團年守歲

過年習俗的民間傳說與「祭臘」不同。據民間相傳:「年」原是太古時代的一種怪獸,每屆寒冬將盡新春來迎之際,便四齣噬人。古人為防禦「年」的掠食,便聚集在一起,燃起篝火,投入竹子使其爆裂出巨響,把「年」嚇跑。

5、祭祖

過年祭祖,既是對祖先一個悼懷,也祈望祖先保佑來年的平安。祭祖一般在年三十,鄉間人家在去法穢、凈庭院、易門神、換桃符、貼春帖之後,或舉家去給祖先上墳祭拜,或把先祖的遺像掛在中堂正壁牆上,擺上祭品,點上香燭,讓後輩祭拜。

9、中國有哪些好風俗?

1.春節:春節是我國最盛大、最熱鬧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俗稱「過年」。按照我國農歷,正月初一是「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是一年的開始。傳統的慶祝活動則從除夕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五元宵節。每到除夕,家家戶戶闔家歡聚,一起吃年夜飯,稱「團年」。然後一起守歲,敘舊話新,互相祝賀鼓勵。當新年來臨時,爆竹煙花將節日的喜慶氣氛推向高潮。我國北方地區在此時有吃餃子的習俗,取「更歲交子」之意。而南方有吃年糕的習慣,象徵生活步步高。守歲達旦,喜貼春聯,敲鑼打鼓,張燈結綵,送舊迎新的活動熱鬧非凡。另外,各地還有互相登門拜年,舞獅子,耍龍燈,演社火,逛花市,賞燈會等習俗。
2.元宵節:農歷正月十五夜,是我國民間傳統的元宵節,又稱上元節,燈節。正月十五鬧元宵,將從除夕開始延續的慶祝活動推向又一個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張燈結綵,人們賞燈,猜燈謎,吃元宵,成為世代相沿的習俗
3.二月二:民間傳說,每逢農歷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雲雨的龍王抬頭的日子。從此以後,雨水會逐漸增多起來。因此,這天就叫「春龍節」。我國北方廣泛的流傳著「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的民諺。
4.清明節:清明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又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清明的前一天稱寒食節。兩節恰逢陽春三月,春光明媚,桃紅柳綠。寒食節的設立是為了紀念春秋時代晉朝「士甘焚死不公侯」的介子推。清明寒食期間,民間有禁火寒食、祭祖掃墓、踏青郊遊等習俗。另外還有盪鞦韆、放風箏、拔河、斗雞、戴柳、鬥草、打球等傳統活動。
5.端午節: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又稱端陽、重五、端五節。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蘭而沐」的習俗。但今天端午節的眾多活動都與紀念我國偉大的文學家屈原有關。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吃粽子,南方各地舉行龍舟大賽,都與悼念屈原有關。同時,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清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映了我們民族的優良傳統。
6.七夕節:每年七月初七,天下的喜鵲在銀河上搭成一座鵲橋,牛郎和織女才能相見。這個美好的傳說始於漢朝,經過千餘年的代代相傳,深入人心。這一天,民間有向織女乞巧的習俗。一般是比賽穿針引線,看誰更心靈手巧。因此,七夕又叫乞巧節或女兒節。每到七夕將至,牽牛和織女二星都竟夜經天,直至太陽升起才隱退,因而又被喻為人間離別的夫妻相會。
7.中秋節:農歷八月十五,是一年秋季的中間,因此稱中秋節。中秋之夜,除了賞月、祭月、吃月餅,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除月餅外,各種時令鮮果乾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此夜,人們仰望如玉如盤的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8.重陽節:農歷九月初九的重陽佳節活動極為豐富,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等。重陽節又是「老人節」,老人們在這一天或賞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鍛煉體魄,給桑榆晚景增添了無限樂趣。
9.冬至節:冬至在我國古代是一個很隆重的節日。至今我國台灣還保存著冬至用九層糕祭祖的傳統,以示不忘更本,祝福闔家團圓。北方地區冬至有宰羊,吃餃子的習俗,南方的傳統食品有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等等。
10.臘八節:臘八節是佛教的節日。這一天是釋迦牟尼成佛的日子,又稱「成道節」。這一天最重要的活動是吃臘八粥。最早的臘八粥只是在米粥中加入紅小豆,後來演變的極為復雜考究,主料有白米、黃米、江米、小米、菱角米等數十種,添加核桃、杏仁、瓜子、花生、松仁、葡萄乾、桂圓肉、百合、蓮子等,通宵熬煮,香飄十里。
11.除夕:除夕是一年中最後一天,這一天,普通人家盡量爭取團圓,全家圍
爐而聚,喝酒吃美食以辭舊歲,迎新年之意,而戶外則是爆竹聲聲。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