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乳源風俗

乳源風俗

發布時間: 2022-08-22 13:26:07

1、韶關的風俗習慣

韶關各地習俗風俗有濃郁的嶺南客家漢族色彩,瑤、畲兩族也各具民族特色。漢族地區在農業生產方面,依照二十四節令的規律安排生產,成為習慣。從事農活早出晚歸、請親朋幫工成為傳統,山區還有春種田基豆、冬放野牛、打橫塘、檢油茶等等各種習俗。經商貿易講究擇吉開張、注重招牌,有趕墟日(定期集市)、賒銷等習俗。

在居住方面,農村多以姓族聚居,講究風水擇地而居,有姓族大屋(檐街屋)、圍龍屋、「四點金」住宅、騎樓式住宅、圍樓、「小康房」等住宅類型。飲食方面,注重節日飲食,講究吃「團年飯」、「團圓飯」,有炒米餅、米糕、油糍、灰水糍、艾糍等十數種有特色的年節食品。民間普遍重視傳統節日,除春節、元霄、清明、端午、中元、中秋、重陽外,還有嘗新節、冬至節等。

婚俗方面,農村仍有哭嫁、送嫁、迎親、拜堂、鬧洞房等古俗遺風。民間重視傳宗接代和靠子女養老送終,還有修族譜家譜、春節清明祭祖以及訂立族規、獎勵讀書等傳統。瑤、畲兩族有各自獨特的風情習俗,在姓名稱呼、起居飲食、衣冠服飾、喜慶禁忌、社會風尚等各方面富有當地民族特色。

韶關宗教歷史久遠,宗教文化源遠流長,有佛教、道教、基督教和天主教。佛教、道教信徒較多。一些宗教廟會如南華誕等影響至今,信徒在飲食、服裝等方面有一些宗教色彩。

韶關方言以客家方言為主,廣大城鄉普遍使用,並成為瑤族與當地漢族進行語言交流的工具。韶關市區、樂昌市區和仁化縣城則普遍使用粵方言(廣州話),普通話在市區、縣城及工礦區也普遍使用。此外,還有少量農村地區使用湘方言、閩南方言、北江船話和粵北土話。韶關瑤族群眾使用瑤語,畲族群眾則已放棄本民族語言轉用漢語。韶關民間文化藝術種類豐富,包括採茶戲、花鼓戲、花燈戲、山歌劇、山歌、說書、快板、粵曲、舞龍、舞獅等民間歌舞以及木雕、編織、刺綉、剪紙等民間工藝。

居住在粵北山區的排瑤同胞,逢年過節,都喜歡跳長鼓舞。起舞時,舞者身穿節日盛裝,腰扎紅綢,腳裹白色綁腿,掛著1米多長的花鼓,時而騰空急轉,時而如猛虎撲地,特別是雙人表演時,猶如兩虎相鬥,又象雙龍戲珠,真是妙趣橫生。 整套動作剛勁有力,粗獷灑脫,把瑤族人民勤勞勇敢的精神和雄勁剛強的性格, 表現得維妙維肖。其中「斗雞」、「射箭」、「虎跳龍門」等動作,舞姿優美奇特,但難度也很高,需要嫻熟的表演技巧。 長鼓瑤語叫「汪嘟」,約4尺長,兩頭大,中間小,呈喇叭形。鼓身用沙桐木製成。兩端蒙上牛皮或羊皮,作為鼓面。舞時橫掛在腰間,右手五指並攏,以掌拍鼓。發出「比」聲;左手持一竹片,敲打鼓面,發出「冬」音。 這樣有節奏地連續擊拍,便發出「冬比冬比冬冬比」的聲音。表演者隨著舞蹈動作,變換節拍, 表現不同的內容和情緒,來達到其藝術效果。在表演形式上,長鼓舞分為單人舞、雙人舞和多人舞(有4人、6人、8人的),共36套表演程式,內容十分豐富。

瑤胞的「跳王」風俗散居在粵北連山、乳源各縣的過山瑤同胞,有一種「跳王」的風俗。「跳王」又叫起歌堂,或稱「調旺」,即一調就旺,越跳越旺盛的意思。實際上它是一種叩神還願的儀式。瑤胞非常崇拜盤古王、唐王和狗頭王,把他們奉為瑤族的祖先。盤古王就是傳說中「開天地」的那位英雄,他不但是瑤胞的始祖,也是漢族的始祖, 是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唐王是指唐朝盛世的聖明君主,實際上也是借唐來泛指我們民族的先聖。 狗頭王即宋代的開國之君趙匡胤。瑤族有兩首民歌反映這一事實,現錄於下: 番幫過人十二姓,過到海中既不行;大哥船頭急許願,唐王相救正太平。番幫過人十二姓,過到海中船不游;大哥船頭急許願,大船悠悠州過州。

這兩首民歌,雖然語言比較粗糙,但朴實無華。歌中大意說瑤族有十二姓,從外番過海而來,遇險許願,才為唐王相救,平安抵岸。現在瑤胞的確還有盤、房、鄧、李、沈、唐六大姓,羅、龍、王、馮、趙、錢六小姓,共十二姓。這十二姓瑤胞,不忘救命之恩,叩神還願,唱跳一番,這就是「跳王」的起源。 後來,凡是叩過盤古王和許過願的,應驗後都要「跳王」還願。比如遇到幾年禾穀不豐熟,或家人小孩有個三災六難,就叩盤古王許願,以後年成轉好,病去災消,就要「跳王」還願。「跳王」自1958年停止,1980年後陸續有所恢復。從民俗的角度看,它不是單純的迷信活動,還有紀念、祭祀和契約的性質,反映了瑤胞格守諾言的美德。

瑤胞的婚俗曲江、乳源等縣,散居有部分瑤胞,稱為「過山瑤」。瑤族社會的家庭組織,實行父系小家庭制,子女結婚後多數分居,另行組織新家庭。其家庭成員一般包括夫妻及未婚子女。夫妻之間比較平等,婚姻實行一夫一妻制,普遍早婚,離婚和再婚現象亦較普遍,但一般不受歧視。「過山瑤」的婚姻大部分是憑「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結合的,女方還要接受一定的聘金。結婚那天,要宴請親友,婚後多數和父母同住,不另立家庭。按照「過山瑤」的規矩,有子娶媳,無子招贅。招贅不用禮金,雙方訂個婚約即可。婚後所生子女,第一個用父母兩姓,第二個隨母姓,第三個隨父姓。現在提倡計劃生育,瑤胞也有自覺響應者,生一個的多隨母姓,也有隨父姓的。入贅者並不受歧視。

2、韶關市乳源……瑤族人……他們那是否有什麼風俗的嫁女……或者娶媳婦……

在這里看到這個問題的朋友確實不多,建議你在貼吧的「乳源吧」發貼或咨詢乳源的民俗專家,遠勝在這里坐等答案。

3、不同地方清明節習俗有哪些

1、四川

清明節插楊柳是全國各省份差不多的習俗,而四川地區獨特之處在於,除了將楊柳枝掛在門口、墳前,愛美的四川婦女還會在清明節這天將柳條戴在頭上,叫做柳葉符。

由於四川產竹,竹子在清明節期間也扮演了重要角色。清明這天,家家戶戶會請道長畫上紙符,掛在竹子上,然後掛到墳頭,作為清明上墳的一個必要儀式和步驟,是為「掛青」。

火神門祭火神,這也是四川地區比較獨特的習俗之一。清明前一天是寒食節,人們把家裡的火都滅了。人們在清明當天專門去火神門祭拜火神,回來以後再重新生火。

2、湖南

長沙將掃墓稱為「掛山」,有「前三後七」之稱,即清明節的前三天後七天為掃墓期。掃墓祭祀有先後順序,一般都要先將墓地清理干凈,拔除墓地雜草,插上「掛山條子」在墓前拜祭,最好是下午3點前完成掃墓祭拜。

長沙府清明插柳,稱為「記年華」。「插柳」的習俗始於唐代,本意是為驅疫避邪,後來又有了裝飾的意思。傳統習俗看來,放風箏可以放走自己的穢氣。所以很多人在清明節放風箏時,將自己的疾病寫在風箏上,放飛風箏,象徵著帶走穢氣。

3、廣東

傳統的廣州人向來重視清明掃墓,有在正清當日「行清」的習俗。「行清」與踏青不同,踏青是郊遊,「行清」則是一族人一起約定那一天齊齊去掃墓。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

廣州人祭祀完了後,分了豬肉,並不算完成了拜祭形式,家人會將豬肉帶回家後,配上清明時節的菜蔬「清明蕎菜」去炒著吃,還有不嫌麻煩的人家另外用這個「清明蕎菜」配一些雞蛋絲燒肉絲炸一些春卷吃,吃完了這些菜肉,這一年的「行清」任務才算完成。

4、清明節的習俗和來歷 簡單的

來歷:重耳為紀念介子推
習俗:每年這天禁忌煙火,只吃寒食,或去上墳!
簡單吧,記得給我點分啊!

5、韶關有什麼民風民俗?

1、婚俗方面,農村仍有哭嫁、送嫁、迎親、拜堂、鬧洞房等古俗遺風。民間重視傳宗接代和靠子女養老送終,還有修族譜家譜、春節清明祭祖以及訂立族規、獎勵讀書等傳統。

2、飲食方面,注重節日飲食,講究吃「團年飯」、「團圓飯」,有炒米餅、米糕、油糍、灰水糍、艾糍等十數種有特色的年節食品,民間普遍重視傳統節日,除春節、元霄、清明、端午、中元、中秋、重陽外,還有嘗新節、冬至節等。

3、在居住方面,農村多以姓族聚居,講究風水擇地而居,有姓族大屋(檐街屋)、圍龍屋、「四點金」住宅、騎樓式住宅、圍樓、「小康房」等住宅類型。

4、韶關各地習俗風俗有濃郁的嶺南客家漢族色彩,瑤、畲兩族也各具民族特色。漢族地區在農業生產方面,依照二十四節令的規律安排生產,成為習慣。從事農活早出晚歸、請親朋幫工成為傳統,山區還有春種田基豆、冬放野牛、打橫塘、檢油茶等等各種習俗。

5、每年端午賽龍舟已逐漸成為韶城的傳統風俗,也是韶關市推動全民健身,豐富韶城人民文體生活而每年舉行的三項重大活動之一。每年初夏的端午節龍舟比賽,武江河段便人山人海,歡聲雷動,人們從四面八方匯集這里,觀看一年一度的龍舟比賽。

(5)乳源風俗擴展資料

韶關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紅色文化、古道文化、佛教文化、民俗文化和生態文化等也很有影響力和特色,成為韶關本土群眾的精神寄託和民間娛樂活動之魂。但也存在資料系統性不夠、標志性硬體不夠、文化產業發展思路連貫性不夠等問題。

韶關市處於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推動文化產業大力發展,將其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之一,對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具有重要作用。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完善政策法規,使文化產業發展進入法制軌道。

完善扶持政策,加快產業發展、培育龍頭企業。加快文化體制改革步伐,變政府引導為市場引導,盡快完善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引進先進管理運營理念,積極開拓文化市場,培育文化龍頭企業。三是完善文化產業投融資服務體系。

實施文化產業人才培養工程,使人力資本真正成為文化產業的核心資本。要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文化產業人才培養工程,吸引高水平的經營管理人才加入到文化產業中,培養一批較高政治思想水平,精通業務的復合型人才,促進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

6、清明節各地祭祀有什麼習俗?_

河南省清明節習俗
鞏縣清明,女婿也祭岳家之祖墳。人家祭祀青苗、牛王、洪山諸神。孟津縣清明插青苗於麥地。

陝西省清明節習俗
興平縣清明,姻親間以紙錢相贈,且互相拜墓。富平縣每戶人家於清明請名山之泉源水,共禮一神。准備牲禮來祭祀,以祈求豐收,稱為「游水」。同州縣清明祭掃後,折柳枝插門;並以紙錢貼於樹干,據說如此可以防蟲蟻。洛川縣清明蒸饃為食,饃四周作鳥蛇之形的裝飾。據說介子推上綿山時有鳥、蛇保護他,所以以此作為紀念。

四川省清明節習俗
川東重慶、萬縣等地,舊時有「上野墳」的習俗。清明節前後,三兩女子結伴攜酒食往郊外野餐。不管是否相識的男子均可入席同樂。什邡等地,婦女以薺菜花沾油後投入水中,視水面花紋以卜吉凶,稱為「油卜」。成都一帶則賣炒米團,上面點染彩色,以線相串,稱為「歡喜團」。

廣東省清明節習俗
乳源縣稱清明前十日為「禁風」,縣民都在頭上戴桃葉。埔陽縣清明掃墓後「頒胙」,即由主祭人主持,將掃墓的祭品烹調後,請上墳者食用。廣寧縣清明掃墓,稱為「拜山」。

廣西省清明節習俗
橫州鄉民清明節取柳葉及田螺浸水洗眼睛,據說可使眼睛明亮。興仁縣掃完墓後,以白紙作長幡掛在墓頭,稱為「標墳」,又叫「掛青」。開陽縣掃墓時,由值年主祭備酒食以祭。祭畢,親友就近飲宴,稱為「野餐」。

江西省清明節習俗
新建縣清明拜掃,例用春餅。永豐縣清明掃墓以前三後七為期。除例行的牲禮外,還以米粉作果,稱為繭果,或壓糯米為糕,澆上糖汁,稱為飯果,猶有寒食之遺風。安義縣清明祭掃惟男丁行祭,婦女皆不參加。

湖南省清明節習俗
長沙府清明插柳,稱為「記年華」。永州府清明節凌晨汲水,經數月味色不變,用以造酒尤佳。新田縣農諺:「清明晴,萬物成」。

福建省清明節習俗
福州清明,東郊踏青之遊人甚盛,大多拾野菜煮臛,稱為煮菜臛。惠安人掃墓時放紙鳶,吹麥簫。泉州清明吃「潤餅」、制「腳目粿」,這是一種球狀的點心。據說清明節吃了腳目粿,可以增加腳力。十歲以下的小孩子也在清明節糊彩色的小旗為戲。

7、關於民風民俗的資料請各位大神速速回答

[福建省]
浦城縣女子穿行南浦橋,吃求長壽。建寧中秋夜俗以掛 燈為向月宮求子的吉兆。上杭縣中秋,兒女多於拜月時請月姑。方法是以竹筐作為月姑的替身,如果有神降臨,竹筐會自己搖動,以其搖動的次數來卜吉凶。龍岩人吃月餅時,家長會在中央控出直徑二、三寸的圓餅供長輩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讓晚輩知道。這個習俗是來自於月餅中藏有反元殺韃子訊的傳說。金門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拜天公用做成仙桃型的紅叫「天公」。拜月的紅則做成豬羊的形狀,數目必是九豬十六羊。

[廣東省]
浦廣東各地有中秋節吃芋頭的習俗,據說是紀念元末殺韃子的歷史故事。中秋節殺韃子後,便以其頭祭月,後來改以芋頭代替。至今廣東人剝芋皮時仍稱為「剝鬼皮」。

[山東省]
浦慶雲縣農家八月十五日祭土穀神,稱「青苗社」。諸城、臨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墳祭祖。冠縣、萊陽、廣饒及郵城等地的地主也於中秋節宴請佃戶。即墨中秋節吃一種應節食品叫「麥箭」。

[山西省]
浦潞安中秋節宴節請女婿。永寧中秋夕恭祀太陰星主。大同縣月餅稱團圓餅,大至二、三尺,中秋夜且有守夜之俗。石樓縣中秋祀城隍。

[河北省]
浦萬全縣稱中秋為「小元旦」,月光紙上繪有太陰星君及關帝夜閱春秋像。河間縣以中秋雨為苦雨,中秋節若下雨,當年的青菜必定味道不佳。

[陝西省]
浦西鄉縣中秋夜男子泛舟登崖,女子亦安排佳宴。不論貧富,必食西瓜。請邊中秋有吹鼓手沿門鼓吹,以討賞錢,例同端午、除夕。洛川縣中秋節家長率學生攜禮物為先生拜節,午飯多於校內聚餐。

[江蘇省]
浦無錫縣中秋夜燒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紗絹,繪有月宮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線香編成,上面插有紙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

[江西省]
浦吉安縣在中秋節的傍晚,每個村都稻草燒瓦罐。待瓦罐燒紅後,再放醋進去。這樣子就有香味飄滿全村。新城縣過中秋自十一夜起懸掛通草燈,以鼓樂迎迎之於市街,直至十七日止。

[安徽省]
浦婺源中秋節,兒童以磚瓦堆一中空寶塔。塔上掛以帳幔匾額等裝飾品,又置一桌於塔前,陳設各種敬「塔神」之器具。夜間則內外皆點上燈燭,光輝可愛。績溪中秋兒童打中秋炮。中秋炮是以稻草紮成發辮狀,浸濕後再拿起來向石上打擊,使發出巨響並有游火龍的風俗。火龍是以稱草紮成的龍,身上插有香柱。游火龍時有鑼鼓隊同行,游遍各村後再送至河中。

[湖北省]
浦州中秋,取促織蟲相鬥。

[四川省]
浦嘉定縣中秋節祭土地神、扮演雜劇、聲樂、文物,稱為「看會」。除了吃月餅外,四川人也在中秋節打 粑、殺鴨子、吃麻餅、蜜餅等等。有的地方也點桔燈。將桔子挖空,點上蠟燭,懸於門口,以示慶祝。也有兒童在柚子上插滿香,沿街舞動,叫做「舞流星香球」。
浦《乳源縣志》還記載,中秋節吃芋頭,可治疥癩。廣東中秋也有兒童提燈的風俗。燈的材料有紅柚皮雕的柚燈,素馨茉莉花結的花燈,明亮的燈火帶著陣陣的花果清香,使人愛不釋手。東莞青年未婚者也在月下焚香燃燭,乞求月老為其撮合。霞浦有中秋曳石的風俗。曳石是戚繼光發明的,以石塊繫上繩索,沿街拖拉,虛張聲勢,用來恐哧敵軍。

白族:大年初一起得最早的是白族小孩,起床開自己的「財門」;然後找還沒有開門的人家幫忙開「財門」。在小孩開「財門」的時候,各家主人爭打第一桶井水;回家後燒泡米花茶喝。
達斡爾族:年年高。北方的達斡爾族有拜年的習慣,春節時,人們穿上節日盛裝,逐家走訪,互相祝賀。每家都備有蒸糕,拜年者一進門,主人就用蒸糕款待。 「糕」在漢語中與「高」諧音,以糕款待,表示互相在新的一年中,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節日期間,達斡爾族還舉行歌舞、體育活動,一直持續半個月。
藏族:藏族喜歡在春節邀約親朋好友郊遊野餐,彈唱祝福歌。
瑤族:瑤族在春節總要表演《耕作戲》舞蹈。
僳僳族:僳僳族最喜歡在這時舉行賽詩會,唱名調名詩。
阿昌族:男女老少則在這期間打甩秋(千)轉秋(千)。
苗族:苗族的主要活動是鬥牛、賽馬、跳蘆笙、打年鼓。
蒙古族:酒肉不盡。北方的蒙古族過春節卻是另一番景象,節前家家戶戶都備下了當年生長的公羊和各種奶製品以及幾壇美酒。除夕之夜,人們穿上漂亮的蒙古袍,全家席地坐在蒙古包中央,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午夜開始飲酒進餐,按常規要多吃多喝,酒肉剩得越多越好,象徵著新的一年酒肉不盡,吃喝不愁。初一早晨,身穿各式服裝的男女,跨上駿馬,三五成群奔向「浩特」(村鎮),挨個地串蒙古包。串包時,先要給長輩叩頭祝願,接著主人家的女婿為前來串包的客人敬酒,人們邊歌邊舞。
壯族:賀吉祥。居住在南方的壯族,稱春節為「新年節」。這一天,人們出門無論遇到誰都要相互祝賀,認為這樣一年才能吉祥。
布依族:姑娘搶挑第一擔水。居住在西南邊疆的布依族,每年除夕晚上,都通宵達旦地守歲。天一亮,姑娘們爭著到屋外去挑水,誰先挑回第一擔水,誰就被大家認為是最勤勞的姑娘。
景頗族:射荷包。姑娘們是這項活動的組織者和裁判員。她們把綉好的荷包用線吊在竹桿上,在樹尖中左右搖擺,請小夥子射擊。誰先射落荷包,姑娘們就把酒作為獎品送給誰。荷包里一般裝有一枚硬幣、幾粒穀子和幾顆裝飾用的珠子,作為幸福的象徵。
哈尼族:盪鞦韆。春節前幾天,哈尼族居住的村寨就已經熱鬧起來,小夥子們忙著上山砍竹子,准備立鞦韆。那裡的鞦韆有十幾公尺高,哈尼族不管男女老少都很愛盪鞦韆。節日里,大家都穿著自己最喜愛的衣服去盪鞦韆,處處呈現出熱鬧、和睦的節日景象。
傣族:擲糠包。傣族青年男女喜愛甩糠包的游戲,春節期間,小夥子和姑娘們互相投擲糠包,看誰投得准,看誰接得著。玩到一定的時候,姑娘們就悄悄搶走小夥子身上佩的腰刀、包頭布或拴著的馬,跑回家去。假如小夥子有情就追隨而來。父母見到女兒拿著頭布、牽著駿馬回來,便設宴款待。
高山族:「圍爐」。除夕晚上,一家老少圍坐在放有火鍋的圓桌上聚餐,叫做「圍爐」。平常滴酒不沾的婦女,也要象徵性地喝一口酒,以示吉利。「圍爐」時吃的蔬菜不用刀切,洗凈後帶根煮熟,表示祝願父母長壽。如果家裡有人外出,也要空出一個席位,把這個人的衣服放在空位上,表示全家人對他的思念。
滿族:掛旗過年。掛旗圖案優美,色彩鮮艷,象徵著一年的吉祥開端。節日期間,男孩成幫結伙地放鞭炮,或乘坐自製的各式各樣的木爬犁,在山崗上、冰面上嗖嗖飛馳。少女和年輕的媳婦們穿著新做的花衣服,三五成群,分家合夥地玩嘎拉哈(豬或牛的膝關節骨)。
佤族:大年初一是戒忌日,外人不能入戶,各家只能在家安閑。初二清早才熱鬧起來,親朋好友互相拜年,然後到舞場跳春舞,一跳就是五至七天。
侗族:蘆笙會。貴州、湖南一帶的侗族同胞,春節期間盛行一種「打侗年」(又叫蘆笙會)的群眾活動。類似漢族的「團拜」,只不過比「團拜」顯得更加歡樂、熱烈。兩隊在廣場上正式舉行蘆笙歌舞比賽,伴隨著樂曲,翩翩起舞,盡情地歡樂。
彝族:跳虎。彝族人過年時有著「跳虎節」的特殊風俗,全村上下男女老幼都沉浸在迎虎、送虎、觀虎跳躍和驅趕邪惡鬼怪的一派歡樂氣氛中。
撒尼族:食湯圓。撒尼語中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湯圓」和「過新年」是同一個詞,叫「闊期瑪」,過春節必食湯圓。
黎族:黎族青年男子要在初一或初二,舉行一次「春節圍獵」活動,獵物全村共享。
土家族:土家族初三舉行有萬人參加的「擺手舞」會。
納西族:納西族的中青年最喜歡在此期間組織燈會,並與別村進行競賽。
東鄉族:正月初一要舉行傳統娛樂活動——打土仗。打土仗時漫山遍野、喊聲震天,不知道的還以為到了戰場呢!人們以土塊做「武器」,互擲對方,打得渾身是泥、灰頭土臉。無疑,小夥伴們是這場「戰爭」 的主力,可是年過花甲的老人們也老當益壯,興沖沖跑到山野的「戰場」上參戰,大顯身手,場面壯觀有趣。
獨龍族:獨龍族把過年叫做「卡雀哇」節,而最隆重的慶祝儀式是上演中國版的西班牙鬥牛——牛祭天。族長把牛拴在廣場中央的木樁上,由年輕的女孩子把鏈珠掛在牛角上,接著,一位勇猛強壯的小夥子,手持鋒利的竹矛,向牛腋部刺去,直到將牛刺倒死去。然後,人們就跳起「牛鍋庄」舞,分吃牛肉。
侗族:貴州、湖南一帶的侗族同胞,春節期間盛行一種「打侗年」(又叫蘆笙會)的群眾活動。這種活動類似漢族的「團拜」,只不過比「團拜」顯得更加歡樂、熱烈。這種活動一般是由兩個村莊共同商定舉辦的。兩隊在廣場上正式舉行蘆笙歌舞比賽。這時兩個村莊的觀眾,伴隨著樂曲,翩翩起舞,盡情地歡樂。
布依族:布依族在初一,各家要扎彩燈,晚上一起點燃。
朝鮮族:朝鮮族要舉行慶祝集會,被推選出來的幾位老人,登上木製的「望月架」,伴著長鼓、筒簫、嗩吶載歌載舞。
畲族:畲族姑娘在節日里,要把親手綉制的象徵純潔愛情的綵帶系在情郎身上。
赫哲族:春節是一年中最快樂的節目。除夕夜家家做年飯、剪窗花、糊燈籠。大年初一,姑娘、婦女和孩子們都穿上綉有雲邊的新裝,到親朋好友家拜年。魚宴是赫哲族人款待客人的美味佳餚,有酸辣風味的「踏拉長」(生魚)、味香酥脆的「炒魚毛」和透明鮮紅的大馬哈魚籽。滑雪、射草靶、草球是赫哲族青少年迷戀的娛樂活動。
拉祜族:正月初一至初四過大年,在正月初九至十一過小年。臘月三十晚上要殺豬、舂糯米粑,每家要做一對大的粑粑,象徵星星,表示在新的一年裡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拉祜族亦有大家聚集一起守歲的習俗。
仡佬族:農歷臘月三十過年。年節要祭祖,從臘月三十到正月初三都用糯米做成一個大糯米粑,放在簸箕或木盤中作為供品。
水族:在水歷每年4月(農歷12月) 的第1個丑日過年,水語稱蘇念喜。節日這天男女老少打扮一新,歡歌笑語,還給孩子煮紅雞蛋,蒸紅糯米飯吃,祝孩子健康成長,人們都沉浸在一片歡樂的節日氣氛中。

8、哪位大神可以告訴我 韶關民風民俗 !注意是特點!

韶關各地習俗風俗有濃郁的嶺南客家漢族色彩,瑤、畲兩族也各具民族特色。

農業生產方面,漢族地區依照二十四節令的規律安排生產,成為習慣。從事農活早出晚歸、請親朋幫工成為傳統,山區還有春種田基豆、冬放野牛、打橫塘、檢油茶等等各種習俗。

經商貿易方面,講究擇吉開張、注重招牌,有趕墟日(定期集市)、賒銷等習俗。

居住方面,農村多以姓族聚居,講究風水擇地而居,有姓族大屋(檐街屋)、圍龍屋、「四點金」住宅、騎樓式住宅、圍樓、「小康房」等住宅類型。

飲食方面,注重節日飲食,講究吃「團年飯」、「團圓飯」,有炒米餅、米糕、油糍、灰水糍、艾糍等十數種有特色的年節食品,民間普遍重視傳統節日,除春節、元霄、清明、端午、中元、中秋、重陽外,還有嘗新節、冬至節等。

婚俗方面,農村仍有哭嫁、送嫁、迎親、拜堂、鬧洞房等古俗遺風。民間重視傳宗接代和靠子女養老送終,還有修族譜家譜、春節清明祭祖以及訂立族規、獎勵讀書等傳統。
瑤、畲兩族有各自獨特的風情習俗,在姓名稱呼、起居飲食、衣冠服飾、喜慶禁忌、社會風等各方面富有當地民族特色。

宗教方面,宗教文化源遠流長,有佛教、道教、基督教和天主教。佛教、道教信徒較多。一些宗教廟會如南華誕等影響至今,信徒在飲食、服裝等方面有一些宗教色彩。

語言方面,韶關方言以客家方言為主,廣大城鄉普遍使用,並成為瑤族與當地漢族進行語言交流的工具。韶關市區、樂昌市區和仁化縣城則普遍使用粵方言(廣州話),普通話在市區、縣城及工礦區也普遍使用。此外,還有少量農村地區使用湘方言、閩南方言、北江船話和粵北土話。韶關瑤族群眾使用瑤語,畲族群眾則已放棄本民族語言轉用漢語。韶關民間文化藝術種類豐富,包括採茶戲、花鼓戲、花燈戲、山歌劇、山歌、說書、快板、粵曲、舞龍、舞獅等民間歌舞以及木雕、編織、刺綉、剪紙等民間工藝。

居住在粵北山區的排瑤同胞,逢年過節,都喜歡跳長鼓舞。起舞時,舞者身穿節日盛裝,腰扎紅綢,腳裹白色綁腿,掛著1米多長的花鼓,時而騰空急轉,時而如猛虎撲地,特別是雙人表演時,猶如兩虎相鬥,又象雙龍戲珠,真是妙趣橫生。 整套動作剛勁有力,粗獷灑脫,把瑤族人民勤勞勇敢的精神和雄勁剛強的性格, 表現得維妙維肖。其中「斗雞」、「射箭」、「虎跳龍門」等動作,舞姿優美奇特,但難度也很高,需要嫻熟的表演技巧。 長鼓瑤語叫「汪嘟」,約4尺長,兩頭大,中間小,呈喇叭形。鼓身用沙桐木製成。兩端蒙上牛皮或羊皮,作為鼓面。舞時橫掛在腰間,右手五指並攏,以掌拍鼓。發出「比」聲;左手持一竹片,敲打鼓面,發出「冬」音。 這樣有節奏地連續擊拍,便發出「冬比冬比冬冬比」的聲音。表演者隨著舞蹈動作,變換節拍, 表現不同的內容和情緒,來達到其藝術效果。在表演形式上,長鼓舞分為單人舞、雙人舞和多人舞(有4人、6人、8人的),共36套表演程式,內容十分豐富。

瑤胞的「跳王」風俗散居在粵北連山、乳源各縣的過山瑤同胞,有一種「跳王」的風俗。「跳王」又叫起歌堂,或稱「調旺」,即一調就旺,越跳越旺盛的意思。實際上它是一種叩神還願的儀式。瑤胞非常崇拜盤古王、唐王和狗頭王,把他們奉為瑤族的祖先。盤古王就是傳說中「開天地」的那位英雄,他不但是瑤胞的始祖,也是漢族的始祖, 是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唐王是指唐朝盛世的聖明君主,實際上也是借唐來泛指我們民族的先聖。 狗頭王即宋代的開國之君趙匡胤。瑤族有兩首民歌反映這一事實,現錄於下: 番幫過人十二姓,過到海中既不行;大哥船頭急許願,唐王相救正太平。番幫過人十二姓,過到海中船不游;大哥船頭急許願,大船悠悠州過州。

這兩首民歌,雖然語言比較粗糙,但朴實無華。歌中大意說瑤族有十二姓,從外番過海而來,遇險許願,才為唐王相救,平安抵岸。現在瑤胞的確還有盤、房、鄧、李、沈、唐六大姓,羅、龍、王、馮、趙、錢六小姓,共十二姓。這十二姓瑤胞,不忘救命之恩,叩神還願,唱跳一番,這就是「跳王」的起源。 後來,凡是叩過盤古王和許過願的,應驗後都要「跳王」還願。比如遇到幾年禾穀不豐熟,或家人小孩有個三災六難,就叩盤古王許願,以後年成轉好,病去災消,就要「跳王」還願。「跳王」自1958年停止,1980年後陸續有所恢復。從民俗的角度看,它不是單純的迷信活動,還有紀念、祭祀和契約的性質,反映了瑤胞格守諾言的美德。

瑤胞的婚俗曲江、乳源等縣,散居有部分瑤胞,稱為「過山瑤」。瑤族社會的家庭組織,實行父系小家庭制,子女結婚後多數分居,另行組織新家庭。其家庭成員一般包括夫妻及未婚子女。夫妻之間比較平等,婚姻實行一夫一妻制,普遍早婚,離婚和再婚現象亦較普遍,但一般不受歧視。「過山瑤」的婚姻大部分是憑「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結合的,女方還要接受一定的聘金。結婚那天,要宴請親友,婚後多數和父母同住,不另立家庭。按照「過山瑤」的規矩,有子娶媳,無子招贅。招贅不用禮金,雙方訂個婚約即可。婚後所生子女,第一個用父母兩姓,第二個隨母姓,第三個隨父姓。現在提倡計劃生育,瑤胞也有自覺響應者,生一個的多隨母姓,也有隨父姓的。入贅者並不受歧視。

9、乳源瑤族民俗綜述

真不捨得給你啊。,。我是花錢買的。。
摘 要:乳源瑤族在其歷史發展長河中,創造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瑤族習俗文化,具現了其獨特的文化價值。瑤族是遷徙頻繁的民族之一,在其漫長的遷徙過程中,形成瑤族人們勤勞、淳樸、堅忍不拔、頑強生存和熱愛本民族的精神文化。為了保存本民族文化的延續,乳源瑤族在與大自然作斗爭和社會實踐發展當中除瑤族語言成為全國瑤族「四大支系」的瑤語支,並在整個瑤族中分布最廣,與世界各地的許多瑤族語言相通之外,乳源瑤族在婚姻、服飾、喪葬、歌舞等方面還形成了自己民族風俗。這些民族習俗是瑤族文化、歷史發展的反映,也直接反映了瑤族的思想道德觀念、宗教信仰、文化藝術等思維准則。

關鍵詞:乳源、瑤族、民俗、文化

乳源瑤族歷史悠久,其主要居住於廣東省北部山區,即現今南嶺山脈一帶的崇山峻嶺之間。瑤族自稱"勉"(讀上聲),屬瑤族三個主要支系中的過山瑤。瑤族的稱呼,以其居住地點和服飾不同而分別稱之為「東邊瑤」與「西邊瑤」。 「東邊瑤」又有「深山瑤」與「淺山瑤」之分。瑤族本身也曾以此互稱。在歷史文獻上,曾以原乳源瑤族婦女戴板於首,稱板瑤。同時亦有以原曲江縣瑤族即今乳源游溪等地的瑤族婦女髻貫竹箭,稱箭瑤。

一、民風道德

瑤族在生產、生活以至婚姻家庭等方面,還殘存著古代原始社會的某些「痕跡」,特別是在意識形態領域中,純朴的古代遺風,有不少已成為瑤族的傳統美德。

瑤族歷代因散居於深山大嶺之中,基本上靠刀耕火種和輔以狩獵為生。這種生存處境,促使其在生產、生活等方面,世代保持著友愛互助精神,做到一家有事四鄰相幫。獵獲野獸不論男女老幼都平均分配;舉辦婚宴、拜王等喜慶之事,若資財不足,亦可求助於親友。這種借貸不付利息,亦無規定還期(一般借物還物),只要其家境稍寬而略有餘,必會自動償還,若到下一代亦無力支付,則債主也不會登門索取。至於被求助者,事無大小,一經答允,不論困難多大,必定會做到。這種互助精神,在生產上表現更為突出,如繁重的鏟地、除草等農事,單家獨戶勞動力少,要趕上季節是較難應付的,但只要寄語親友,聞者不論相識與否,不管隆冬或炎夏,必按時抵達工地,有時竟多達百餘人,且來者都自備膳食,主人既不用招待茶水粥飯,亦不要支付分文工錢。這種互助友愛的美德,瑤族世代相傳。

瑤族無論在過去還是今天都熱情好客。無論是瑤族、還是漢族,只要到瑤山作客,主人必以席上珍品--熏肉、豆腐、燒酒等款待。即使是串寨走村的閹雞師傅,也可隨時投宿。若是漢人與瑤民結拜「同年」,只要誠摯相待,其關系則如親屬。若是在瑤山裡幹活或長途跋涉,因離家遠回不去,只要附近有人家,不論主人在不在家或相識與否,都可入內打火做飯,如主人不在家,則食後設法轉告主人,來日奉還。吃者從不食言,亦不會遭到非議責難。瑤民在山上勞動或到漢區趕集時,習慣將衣物、飯包等放在路邊或樹丫上,附一「草結」(用茅草打一結放於物件上)表示物有主人。另外,倘若在野外發現蜂群,但又缺乏工具或無法當即收采,同樣以「結草為記」,亦不會被別人採去。

瑤族對不守信用或詐騙行為是極為鄙視的。在瑤族社會中,路不拾遺的美德隨處可見。

二、姓氏與名字

瑤族的姓氏全是單姓,無復姓。主要姓氏有趙、盤、鄧、李、鄺、馮、王、邵、黃、龐等姓,以趙、盤、鄧三姓居多。名字多是2個字,其中第1個字是輩分(女性不受此限)。

東邊瑤的名字並不是從小就有,嬰兒出生後,即使男孩,亦要到八九歲才有名字,甚至十多二十歲仍喚乳名為數不少。若是女孩,不僅小時無名字,長大亦無,婚後至死都是被人喚為某某「噢」(瑤語「噢」即妻)。然而,男子出生後,在舉行「度身」時,還要請師爺起一個法名。此名在生時不喚,是備將來死後記入「家先單」的。

孩子出生後的呼喚法:男孩,第一個呼「拉高」,第二個呼「德乃」,第三個呼「德倫」;女孩,第一個喚「拉碑」,第二個喚「妹乃」,第三個喚「"妹倫」。

西邊瑤喜歡用生年的干支來起名,即在名字中間嵌一個甲乙丙丁等字,如甲嬌、辛鳳、乙勝、戊秀等,其餘與漢族相仿。

三、服飾

瑤族的服飾,東邊瑤同西邊瑤差異很大。東邊瑤也因居住地區不同,其服飾亦略有不同。

(一)東邊瑤 歷史上,東邊瑤男子蓄發留辮,像清朝的發式,用綉有花紋的藍色或白色的布巾包頭。頭巾打結的方式分額前及腦後兩種。若額前打結,則兩端所余較短,並使之向左右上方挑起,若腦後打結,則兩端所余較長,垂於兩耳之後。頭巾正中之花紋,必露在頭頂偏後一些,戴銀質三角形耳環。衣服多青藍色,上穿短大襟衫,胸前及背後均嵌有一方刺綉的圖案花紋,近似清朝的朝服。下穿寬大的褲,褲長僅及小腿間,扎綁腿。

女子及笄戴平角。結婚後,即戴上一帆船形三角高帽,用豬油與蜜蠟把頭發粘結在一起,並以布包貼之。三角高帽用白布包紮,然後在上面復蓋一條青藍色的綉花巾,此帽日夜皆不能除下。洗頭一次,需時一天,故往往一二個月才梳洗一次。婦女上衣一概用青色的布,長及膝,無領大襟,紐在右邊扣。下身不穿褲,內圍短裙一條,胸前再掛一條長圍裙,然後扎一條腰帶,帶之兩端有彩色絲條垂下。過去婦女都在腰間懸一串銅錢,走路時發出叮叮之聲。上衣背後及胸前長圍裙之正中,各嵌有一方刺綉,大小與男服的圖案基本一樣,扎綁腿。

東邊瑤因居住地域不同,服飾亦稍有差異。如必背、游溪、茶坪和上、下寨的男子包白色頭巾,結在腦後,分成「八」字形,垂於兩肩,扎白色綁腿,穿青藍色上衣。而營坑、東田片的男子包藍色頭巾,結在額前,左右分開,扎藍色綁腿,喜穿白色上衣,外套藍色背褂。營坑婦女戴三角形高帽,有兩枝竹片從臉頰向下延伸,長及頷。

學者稱:「瑤人裝飾,女帽之尖角,像狗之兩耳,其腰間所束之白布巾,必將兩端作三角形,懸於兩股上側,系狗尾之形。又男人之裹頭巾,將兩端懸於兩耳之後,長約五六寸,亦像狗之兩耳。……瑤人相傳,彼之祖先乃一狗頭王,故男婦之裝飾,均取狗之意。」[1]

(二)西邊瑤 男子頭纏藍色頭巾。男女服裝與漢族無大差異,惟婦女頭上戴的不是三角形高帽,而是折疊成很多層的布,或用綉有花紋的藍頭巾包頭。上衣的領邊、袖口、衫腳等處用白藍黑三色鑲嵌。

四、婚姻家庭

瑤族的婚姻家庭,從其傳統習慣看,是族內婚和族外婚混合存在,實行一夫一妻制。青年男女戀愛是自由的,除兄弟姐妹等至親者外,同姓可以結婚。未婚男女,若要結為終身伴侶,必須明媒正娶,舉行一定的婚姻儀式,才被社會承認為合法夫妻。東邊瑤與西邊瑤的婚姻亦有不同。

(一)東邊瑤的婚姻習俗

禿噢(瑤語娶妻)有訂婚、過聘禮與迎娶3個階段。訂婚,男女雙方若情投意合,男子即送女子手鐲1隻或刀鞘1個,現代亦有送鋼筆、手錶的。女子回送男子1條綉有花紋的頭巾,即算定情。男女交換禮物約1個月之後,即由男子稟明父母,請媒人向女方求婚,若合意就訂定結婚日期及女子出嫁時送親人數。如果訂婚後,女方悔約,要賠償訂婚時所費的酒菜錢,若是男方悔約則作罷。過聘禮,在訂婚後,請媒人將彩禮聘金送至女家。迎娶,按訂婚時雙方議定的日期,由男方請師爺卜擇吉日,並將此「吉日」通知女家,到時舉行結婚儀式。

招郎 這種婚例在瑤族內部比較普遍。但"招郎"也有兩種慣例,一是男子入贅後,要完全脫離自己父母家庭,跟入贅家姓氏,並改名字,所生子女一律隨母姓;二是男子入贅後,不脫離自己父母家庭,亦不改換姓名,所生子女,第1個隨母姓,第2個隨父姓,其餘類推,若終生只有1個孩子,則兩家有份。後者對岳父母的遺產亦同樣有繼承權。但也有全部子女都隨父姓的。

擔名 這種婚例較為特殊,不須舉行任何婚禮儀式。有些家庭無子,為了傳宗接代,女兒長大後,選擇1個留家,尚未擇配,可任其與自己喜愛的男子交往,懷孕後,父母便在親友中選擇合適的未婚男子「擔名」作名義丈夫。男子在「擔名」期間可與女子同宿,生下子女屬女方,隨母姓,感情好的可長期同居,不好即散。男女雙方均無財物贈送。如女方另找對象結婚,即給男方兩元錢作脫名費便可。目前,這種習俗已基本革除。

馬頭親(又稱「半路親」)男子娶再嫁婦女為妻。婚姻儀式一切從簡,花費不多,故一般貧家的男子,娶「馬頭親」較多。寡婦招郎入門稱「回頭親」。

離婚 過去瑤族離婚手續很簡便,只要雙方同意,即請族中的年長父老作證,拆開或折斷一物各執一半,離婚便告成,此後男婚女嫁各不相干。但有些家庭若是女方提出離婚,必須退回身價銀給男方。如果是男方提出,女方即不用退回任何聘禮。

寡婦或離婚後再嫁的婦女,不受歧視。

婚儀 迎娶之日,男方要派一名吹鼓手,沿途吹嗩吶至女家接新娘,男家在門口擺1台1凳,台上設豆腐1缽,酒1壺。新娘及送親者到時,人人都要飲一口酒和吃一點豆腐。師爺站在送親者及新娘面前喃唱。另一人一手捉雄雞,一手持刀站在門口。師爺唱到最後一句時,捉雞者手起刀落,斬掉雞頭,即丟入內廳中,以卜吉凶。新娘入屋,雙方父母坐於新人面前,各自告誡兒女,要孝順父母翁姑,勤勞生產,儉朴持家,不偷不賭,告誡畢,新郎新娘飲交杯酒,拜親戚長輩,禮畢新娘即入新房。開宴前,復出向賓客敬認親酒,新婚夫妻各由對方的一位長輩帶領,另一人捧1托盤,盛酒1壺杯數只跟隨,長者每教稱呼一位賓客,新人即敬酒1杯。認親完畢,全體嘉賓入席飲宴,猜拳行令,祝酒之聲,通宵達旦。

新婚夫婦,無特殊服裝,男子包頭巾,女戴三角高帽或圓形帽。

婚儀時間共兩天。第1天接待賀喜的賓客,第2天拜堂成親。

女子出嫁,父母只給1個木箱作嫁妝,以盛訂婚時雙方議定的衣物,及存放私己錢(出嫁前的一天,父母及親戚每人給2至3角私己錢)。

出嫁之日,送親者除父母兄弟姐妹全體家人外,親戚亦有派人參加的,故送親人數,少則8至10人,多則24人。出門時,由一及笄而未婚的少女持傘遮蓋新娘,一同步行至男家,中途遇河過橋,新娘要行半屈膝禮,並放下銅錢一枚於橋頭。

全體送嫁者,在男家住一天一夜或兩天兩夜,婚禮結束時,女方的親戚每人要給新郎2至3角鞭炮錢,而男方則按訂婚時議定的豬肉數分贈給送親者,每人約2至3斤。至此婚禮結束,賓客散去。

回門 婚後女子在男家住7天後,即可返回母家。居留期一般3至5天,或8至10天。而男子婚後,當年的(農歷)12月30日,偕妻子第一次到丈人家作客,這稱「轉面」。屆時,女家要派人往男家為新婚夫婦接擔豬肉、雞、酒、糍粑等物,沿途鳴放鞭炮,女方的親戚亦在他們將至時燃放鞭炮迎接。年初一下壇,即新女婿要在村外的社壇廟燃放一串特大的鞭炮,及點燃一對大蠟燭(蠟燭越大越好),並設酒款待女家的親戚,每人1杯,飲者回送豬肉1塊。此後,由女方的親戚各家輪流宴請新婚夫婦,新婚夫婦即給各家親戚回贈酒2斤,豬肉1斤,盆樣大的糍粑2個。居留期長達15天,歸家時,女方的親戚又燃放鞭炮送行,故此禮節花費甚大。不過若男子婚後家境貧寒,也可待妻子生孩子後或生活較好時才履行。

(二)西邊瑤的婚姻習俗

西邊瑤的婚姻習俗,與東邊瑤差異較大的是同姓不能結婚。男女普遍於十四五歲便由父母作主訂下婚約,至十六七歲即行結婚。婚禮儀式及程序與東邊瑤相似,其不同之處是迎娶之日,男家在門前設的「攔門餐」,必須有大量酒菜供女方全體送嫁者飲食至飯飽酒足,還要有剩餘,這是婚禮中最豐盛的一餐。路遠的也有設「半路餐」的,即在半路設席飲宴。「攔門餐」宴罷,即「斬煞」入門。新娘及全體送嫁者入屋後,男家又於屋內設「入門餐」,不過,此餐酒菜較隨便,不拘多少。婚禮結束,送嫁者臨歸前,男方要給"利市"錢,每人1元2角或2元4角,較富者每人給3元6角。若男子入贅,婚禮較簡單,雙方親房齊集女家,隨便吃一餐飯並飲認親酒就算完事。

離婚 若離婚時只有一個孩子,要由雙方父母商議歸哪方所有,如歸女方,則由女方補回男方50元至100元即成。

瑤族的婚姻傳統習慣,西邊瑤與東邊瑤歷來不互相婚配,而西邊瑤卻允許與漢族聯婚,不過僅限於「招郎入舍」,瑤女嫁到漢區就極為罕見,東邊瑤與漢人則完全不通婚嫁。當前,瑤漢族可通婚,結婚、離婚均按《婚姻法》規定履行手續。

五、民間信仰

瑤族歷史上有以盤王為中心的祖宗崇拜。「瑤人認其祖先為盤古,其所敬祀之盤王神,則不僅代表盤古,真是代表一切祖先的靈魂。」 [2]大凡婚喪二事,年節喜慶,以及拜王度身,都要拜祭盤王。他們迷信和崇敬的鬼神分為兩大類:一是他們最畏懼和憎恨的,認為能致人生病或死亡的魔鬼;二是他們認為能驅鬼怪,消災禍的神仙。這兩類鬼神,可在瑤族一些的經書(亦稱「瑤書」)里找到,敬奉的如「玉皇大帝」、「元始天尊」、「道德真君」、「北極世尊」、「張道教、召二郎、召三郎」等,是能驅妖除邪治瘟的神仙。張道教,「瑤書」里稱他能「行符敕水服邪精」,似是道教的創始人張道陵。瑤族最憎恨的魔鬼有:閻羅王、日落大將、扶筆先生、點部先生,都是司生死權的催命鬼,還有溺死鬼、棺材精、流浪鬼、含葯鬼(即服毒自殺)、吊頸鬼、行病大王等十多種。這些魔鬼,又都是道教中道士作法驅除的對象。「瑤人心裡沒有比瘟疫或疾病死亡的事情更為恐怖,所以時刻需要那些能驅殺瘟疫的人神來作他們精神上的保護者。」[3]這是瑤族在生存抗爭中處於無助狀態下尋求精神解脫的一種形式,並無較高的宗教理想。他們還信仰「萬物有靈」,舉凡老樹古藤,山石鳥獸,橋頭田邊,牛欄豬舍等,都可成為膜拜的偶象,認為每一自然事物,都給予一專司之神,這是原始崇拜的遺傳。

(一)拜王 拜王又稱還盤王願。這緣於當年過海遇險,向盤王許願顯靈,「十二姓板瑤過到岸邊,大齊商量,得處安居,慢酬謝盤皇神恩。三個翁分開,一捻(支)下南海;一念(支)下交趾;一念(支)下廣東道韶州府樂昌縣安居。又開田地,耕種很好,各人立宅安居。又謝恩他(盤皇)有靈神,十二姓才抬香爐,各人分開,敬奉盤皇翁。」[4]以後,為祈求祖先與神靈的庇護,使人壽年豐,六畜興旺,逐漸形成一種儀式。一般以一家為主,約請親房數戶聯合舉辦,或一家單獨舉行。這種以家庭為單位的拜王活動,共一個香爐的親房最快亦要3年才舉行一次,不過,大的村寨每年都有人舉行拜王。舉行「拜王」時大都遍請親友參加,結束時送客,主人則給每位親友豬肉2至3塊,每塊約二三兩重。准備舉行拜王的人家,必須在年初約請好師爺2人,「歌姆」(專司唱瑤經的婦女)1人,炊事若幹人(事主物色好人選,用竹殼包些食鹽,前往其家置於廚房中,就算約定,不必徵求本人同意,瑤民稱之「鹽信」),典女3至4人(未婚的青年女子,在第3晚表演結婚飲酒、拜堂成親等節目)。男的則不預請,屆時現場選拉未婚男子。舉行儀式的日子,一般在冬閑期間,事前請師爺占卦,選擇黃道吉日開壇,到時約請全村老幼參加,吃喝熱鬧3天3夜,不需齋戒。拜王一次約需費用數百元,豬肉數百斤。

此外還有拜「半路王」、「千年王」等。半路王又稱半路堂,相傳是瑤族十二姓兄弟在渡海遷徙時,有六姓覆船沉沒海中,其餘六姓起願,求神保佑平安,船抵岸上沙灘後便要還願,故傳說為「魚子起願,芒鼠還願」。拜半路王以村為單位,各家獻物捐資合辦,在村外找一社壇廟之類的地方設壇舉行,壇前放一條整豬,大小不拘,豬身貼滿糍粑,上插紙花十二朵,代表十二姓兄弟,師爺不用請,由村中的師爺自動來承擔請神跳王的職責,歡宴兩天兩夜。

千年王是規模最大的一種拜王,幾個村寨聯合集資合辦。而且必定要找齊趙、盤、鄧、李、黃、馮6姓才能舉行,選擇一適中的村子設壇,形式與拜半路王大同小異。但場面較大,人物眾多,僅師爺就達七八人,還必須有一個在法力上最有權威者才能開壇。因耗財甚多,過去約30年舉行一次,近代已無舉行此種儀式。

(二)度身 度身又稱「打幡」。「『度身'為瑤族一種極大典禮,或稱之曰『大登科',意謂『度身'之人,其知識本領皆因之增進,能為村人所重視,為村長者亦皆必曾『度身'。死後,其靈魂可登天堂,亦以天堂為極樂處也。」[1]度身瑤族婦女死後稱「娘」。儀式以一家或聯合同祖宗的親房數戶一起舉行,遍請親戚朋友熱鬧7天7夜。受邀的客人需帶豬肉、米、酒等食物,數量不拘。外來參觀或協助者,亦可得一飽。度身儀式有一定的例規,要打醮7晝夜。度身之人須齋戒4天4夜,到第5天才准開葷。期間度身之人有「上刀山」、「開天門」的儀式,並對其傳授戒律,告誡孝順行善。

(三)掛燈 掛燈取法名,是單家獨辦的一種時間短、儀式簡、花錢少而取得法名的儀式,因現場要設七盞油燈,故名掛燈。舉辦人家請2至3個師爺,在神龕前為取法名者舉行「掛燈」儀式定法名。同時要請取法名者的兄輩或舅輩做證人。一般經過二三個小時儀式便結束。儀式結束後主家要請師爺、證人吃一頓飯,給師爺豬肉3斤,證人豬頭1隻即可。「掛燈」取法名可在拜王或度身時舉行。

六、喪葬

在瑤族中,人死後停屍床上,用濕毛巾給死者拭頭臉及四肢,然後整理穿戴之服飾(富者有壽衣,貧者只穿日常衣服)入殮,無其它陪葬品。治喪時請師爺2至6人做喪堂(死者生前已度身的做2天,未度身的做1天),子女兒媳頭包白布,以示戴孝,並守靈1天,第2天出殯。

出殯時,棺不用木杠,由十餘人將棺抬至肩上,徐徐而行,一個師爺助手撒谷棺上,一女子撐傘遮棺頭,(死者無女由子代,無子則孫代,若死者絕嗣,其至親者可代),直至墓地。

啟行時,兩個師爺為先導,手執木斧棍棒,且行且擊。抬棺至墓地,放入墓穴後,掩土;也有不掩土,用杉樹皮蓋在棺面上即返。

歸家後,師爺作法事,其名目有:拜四方、跳神、勸酒、接神、驅鬼、送神等。每一節目結束,均燒紙錢法牒,全部功課完畢後,所有紙灰,悉用一塊白布包起。此時師爺及其助手即將米缸、瓦碗和灰包,一並擔至墓穴邊上,一人將蓋棺的杉樹皮揭去,一人以鋤撬棺蓋的下端,一人把灰包丟入棺中,隨以土埋之。葬畢,米缸置於墳之東邊,碗全數堆放缸旁,並將出殯時導路之木斧二把,木棍四條,插於墳旁。一師爺喃呢咒語,吹角,燒紙錢畢,即返。歸家舉行送神禮,同時將廳內所掛之榜文、白紙條等全扯下燒掉,撤去紙馬神像,孝子亦把頭上白布除下,喪堂儀式至此結束。

第7天為迎七喪禮,在晚上舉行,師爺坐在桌旁喃呢多時,之後誦讀「家先單」一遍,喪葬儀式全部結束。

孝子在一個月內不得理發,當年不得在家門口貼紅紙及對聯。

三四年後,即行撿骨入缸遷葬,至多不得超過5年。

孕婦難產及因烈性傳染病而死亡的,其屍體抬至野外,用12捆柴架起棺材火化。若是被殺害或死因不明的,在案情尚未查清之前,則停屍不葬。

目前,不良的喪葬陋習已被擯棄。

七、節日

(一)東邊瑤的傳統節日有:

1、春節 此節的活動時間較長,從舊歲的12月24日小年夜各村打銅鑼起,一直到初四日的下半夜才停止。從小年夜到年三十晚各家每晚要祀祖先,同房同宗的可以聯合舉行,焚香燒紙錢,祀畢全家才進晚餐。年初二、三、四這3天,東田、大寮下、洋碰、烏石下、散坑等各村的成年人,尤其是未婚青年,都穿著新衣,趕赴各鄉習慣的集中地玩樂,不管路程有多遠,都依時抵達目的地。有三五成群的,有一雙一對的,有談天說笑或遊玩嬉戲的,有對唱山歌或傾訴心事的,總之是盡情地歡樂。男女雙方情投意合,即可以男跟女回家或就近於親戚處住宿。

送懶日。年初五為送懶日。是日天剛朦朦亮,家主即在屋裡灑掃清潔,並要念咒語。掃畢,垃圾盛於糞箕,然後以一支筷子串豬肉、糍粑各一塊,插於其上,送出屋外,隨手關閉屋門,將垃圾倒於路旁焚化,還燃香放鞭炮。

2、送神節 正月初六至初十日為「送神節」。以豬肉、豆腐、酒等陳列於眾廳里,焚香點燭燒紙錢,請師爺將「回家過年的祖宗家先送回陰間」,年節即告結束。年初七不出門探親,外出探親者初八日不能回家,是謂「七不去,八不回」。

3、禾必節 二月初一為禾必(麻雀)節,又叫封鳥嘴。是日要以糍粑粘白紙條於小棍上,遍插田基,以驅趕飛鳥,使農作物免受其害,不用祭神。

4、清明節 修墳頭掃墓,以糯米糍粑、豬肉及活雞,擺在墳前,焚香點燭燒紙錢祭祖。若掃公共祖墳,則請師爺作法事,占卦以辨吉凶,祭畢返家會餐。

5、鬼節 七月十五日為「鬼節」。用白紙剪成衣裳狀,擺在三叉路口,殺雞取血淋之,隨之火化,以祭四方的「無主孤魂」。但東坪及必背的瑤民無此祭法,只做竹葉糍粑,在家裡或眾廳內祀祖宗「家先」。

6、嘗新節 十月初一是嘗新節,俗稱十月朝。祭家先慶豐收,是日用糍粑喂牛,並粘牛角、牛腰、牛尾等處。十五日以後,為「放野牛」,不用人看管,任其自出自歸,若到晚不歸,便上山尋找。牛吃了莊稼,牛主不須負責。但瑤山霜期早,一般此時已冬收完畢。

東坪這邊的瑤民,因接近漢區,亦有慶端午節和中秋節的。

(二)西邊瑤的節日

與漢族的節日大致相同,正月年初一,十五元宵,五月初五,七月十五,十一月冬至,均為大的節。

八、藝術

(一)刺綉 瑤族的刺綉多用於服飾上,如衣服、頭巾,婦女的腰帶、圍裙,小孩的帽子,都綉有各式各樣的鮮艷奪目的圖案。瑤族的傳統習慣,頭巾是年輕女子婚姻戀愛時送給情人的一件寶貴禮物,所以瑤族姑娘多數在十一二歲開始學刺綉,中、青年婦女隨身帶針線包上山勞動,一有空即取出針線包精心刺綉,這種習慣代代相傳。配有刺綉圖案的服飾:

1、包頭巾 有白色和京青色布料兩種。長2米,寬30.5厘米的正方形,兩端綉寬3厘米的花紋。正方形的每一排有獸形紋,四角上有字紋或花蕊紋,兩端是菊花紋、梔子花紋、獸形紋、人形紋配合成一條帶狀圖案。

2、腰帶 布料、花紋與頭巾相同,不同的是腰帶多有有綉正中部位的花紋。男女所用腰帶相同。

3、上衣 刺綉正方形圖案。男裝綉胸前一塊,邊長約10厘米正方形,後背一塊,邊長20—25厘米的正方形。女人上衣只綉後背幅,花紋大小和男人完全相同。上衣刺綉的圖案由獸形紋、花蕊紋、人形紋、方塊紋、梔子花紋構成,男女上衣花紋有多少不同,布局完全一樣。

4、女子帽子 披在帽子頂的一塊布綉,長約30厘米,寬約50—60厘米。是用上述花紋和三角形花紋綉在長形的布上。小孩的帽子只綉帽邊、帽頂。

5、圍裙 綉在圍裙中心,長約10厘米,寬約3—4厘米的變形壽字紋、人形紋及帶狀紋組成的圖案。

(二)刺綉的類型

1、自然形態的模擬。有四腳獸類(瑤民解釋為鹿)和人兩種。

2、幾何形態的演變。有橫直線和對角形演變的正方形、直角三角形、齒狀形、城堞形等幾種。

3、由外族傳人的有植物的菊花、梔子花紋以及壽字紋。

刺綉的方法:配合刺綉,用紅、綠、黃、白、黑五種色線配綉,並以紅、黃兩種為主體色,配色有嚴格的規定,獸形紋、人形紋限定是用黑色或白色刺綉,其他色線概不入選。選用的布料有兩種:一種是白棉布,一種是深藍色的京青布,根據布料的底色選用不同顏色的色線刺綉,故各式圖案的花紋明朗奪目、美觀,別具一格。

九、音樂、舞蹈

瑤族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創造了具有獨特形式、內容和風格的民間音樂和舞蹈。瑤族通過這些音樂、舞蹈及用方案歌頌歷史,反映生活,表達自己的歡樂、疾苦、願望等。

(一)音樂

1、樂器 瑤族樂器種類較少,一般為吹奏、打擊樂器。吹奏樂器有嗩吶、牛角和海螺。打擊樂器有長鼓、銅鑼、鐃鈸等。嗩吶。瑤語叫「番席」,其結構與漢族的相似,但體部有直和彎的兩種類型。

2、牛角 瑤語叫「嗯姜」或「嗯果」,吹時發出嗚嗚聲音,一般用作發信號。

3、海螺 瑤語叫「火落」,在天然海螺的頂尖開孔製成,一般作伴奏和發信號使用。

4、長鼓 又稱小番鼓,瑤語叫「打濁」,用圓木製成,長約78—80厘米,兩頭粗中間細,製作時在兩頭挖出一淺洞,外蒙牛皮,歌舞時,隨著節拍,一端擊一下,交錯進行。

5、銅鑼 瑤語叫「冬落」,直徑約30—40厘米,鑼的邊緣有兩個孔,用繩吊起,用木槌敲打。

6、鐃鈸 瑤語叫「落別」,鐃鈸形狀與現漢族的相同,大的直徑約30厘米,只用來演奏,小的直徑為10—20厘米,跳舞進使用,邊擊邊舞。

(二)舞蹈

瑤族的舞蹈具有古樸、簡單、節奏感強等特點,動作變化少,隨著音樂節奏一蹲一起,每一個動作都有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之分,如此反復多次。這種傳統舞蹈主要有:

1銅鼓舞(又稱拜王舞或跳王舞)由8個男子或男女各半組成,其中兩人右手執銅鈴,左手執鐃王鞭,中間一人身穿舞服,手執銅鈴,其餘的四人手執鐃鈸,圍圈蹲跳耕山、種土動作,慶祝糧食豐收,表示生活越過越好。

2、草席舞(又稱打火堂)每當山寨舉辦大事時,主寨客廳內掛滿祖先的畫像,掛起12盞油燈,由3個手執草席的男子邊跳邊唱草席歌。

3、打馬兵舞 由3男3女組成,先由一男子手執銅鈴站中央,其他人圍繞著他歡快起舞,接著男女手拉手圍成圈,時而上下跳躍,時而來迴旋轉並高聲吹叫,氣氛熱烈,表示對祖先恩賜的感激之情,每年收獲之後,「十月朝」各村瑤民都聚集在一起,縱情歌舞,慶祝豐收,感謝祖先。

4、鐃鈸舞 又稱串逗舞,由4個男子手執鐃鈸,圍繞方桌對歌邊舞,時而面朝桌子,時而而朝外,每逢節日,為紀念祖先,人們會打起鐃鈸,跳起舞來。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