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棚葬風俗
1、魯智深、小衙內還有武松都是火葬,當時流行火葬嗎?
在水滸中,提到了很多風俗文化。比如元宵節百姓會掛花燈,點社火,皇帝還會讓太子在宣德樓賜萬民御酒,安排人在千步廊買市。另外還有人死後火葬的風俗。比如,武大郎被毒死之後,王婆讓潘金蓮把武大郎火化後下葬,後來武大郎真的被火葬了。
火家聽了,自來武大家入殮,停喪安靈已罷,回報何九叔道:「他家大娘子說道『只三日便出殯,去城外燒化。』」
除了武大郎,魯智深在杭州六和寺坐化,大惠禪師為他主持了火化儀式並下葬。滄州知府的孩子,四歲小衙內被李逵殺了後,知府也是「備辦棺木燒化」。
從書中來看,武松只是懷疑武大郎之死有問題,卻沒有懷疑潘金蓮為何選擇火葬武大郎,也沒有說火葬是對哥哥的大不敬。至於火葬魯智深和小衙內,更是無人提出異議,看起來當時似乎很流行火葬。
問題來了:武大郎、魯智深和小衙內火葬,這種情況是否符合歷史呢?宋代真的很流行火葬嗎?
從火葬開始說起
其實火葬起源的時間很早,史前就已經出現。甘肅臨洮縣寺窪山的史前遺址中,就曾出土過三個陶罐,其中一個陶罐有人類的骨灰;在距今三千年左右的遼東石棚墓葬中,也曾兩次發現火化後的人骨。但是,這些都不是中原地區的習俗。
春秋戰國到秦漢時期,中國周邊地區出現了火葬的習俗。
秦之西有儀渠之國者,其親戚死,聚柴薪而焚之,煙上謂之登遐,然後成為孝子。——《墨子》
在《荀子》《後漢書》中也記載過羌族、氐族或者蠻夷之地的火葬習俗。而漢人對火葬是什麼態度呢?可以說是相當排斥,火燒屍體是對死人的侮辱。
燕軍盡掘壟墓,燒死人。墨人從城上望見,皆涕泣,俱欲出戰,怒自十倍。——《史記》
齊國和燕國的戰役中,燕國士兵包圍齊國即墨,挖掘齊國先人的墳墓,焚燒屍體。即墨城中,人人哭泣流淚,個個憤怒不已,怒氣高漲,都紛紛要出戰。雖然這是田單的反間計,但從這里能看出來,火燒屍體在漢人眼中是極大的侮辱,是大逆不道的。
當時,還有一種情況也會燒屍體,那就是懲罰死者。
《後漢書》記載,董卓死後,守他屍體的人就在他的肚臍處點了火。董卓肥胖,油脂多,結果這火燒了好幾天。袁氏門生還把董氏的屍體放在一起燒,最後挫骨揚灰了。
宋代火葬的盛行
從東漢到隋唐時期,由於佛教的傳入發展,加上佛教宣揚靈魂不滅,死後焚化可以到達天界,所以火葬在中國出現了。《釋氏要覽》中,釋迦牟尼死後,就是由弟子阿難等人焚身,還出現了五色珠一樣的舍利子。最初,火葬只用於漢族佛教徒中的高僧,隨著佛教的發展,連普通和尚也可以火葬了。
另外,這一時期周邊少數民族也開始興起火葬,比如突厥、黨項等,全國都實行火葬習俗。
五代十國時期,由於頻繁的戰爭,人們對死者只能一切從簡,加上佛教的影響,所以火葬開始盛行,宋朝亦如此。不過,由於火葬只在周邊少數民族盛行,所以很多人認為火葬是蠻夷之法,還由此引起了「華夷之辯」。趙匡胤曾明令禁止火葬,許多士大夫也反對火葬,但結果卻是「令行而禁不止」,火葬依舊盛行。
純仁遣僚屈收無主燼骨,別男女異穴,葬者三千餘。又推之一路,葬以萬數計。——《宋史》
其實,在范純仁之前,韓琦仁、程顥、龐籍、孫沔、畢仲游等人在河東路上任時,都請求禁止火葬,仁宗、哲宗也同意。但是這樣依然阻止不了當地火葬的習俗,所以范純仁能收幾萬具火葬後的骨頭。
到北宋末年,河東路,東京、洛陽等地也已經流行火葬。宋室南遷後,南方的火葬習俗也盛行起來了,在今天的四川、山西、河南、福建等地,都有宋代火葬墓發現。洪劍民在《略談成都近郊五代至南宋的葬形制》中說,南宋時期,四川的火葬約占宋代火葬墓總數的80%以上。
因為火葬盛行,宋代還出現了專門焚燒屍體的「火葬場」,在當時叫化人場,也叫化人亭。
南宋景定二年(1261年),吳縣(今蘇州)一座化人亭被雷擊破,縣尉就請求蘇州府,禁止再設置化人亭。但蘇州知府考慮到火葬之多,沒有同意,反而讓人重新建造化人亭。後來,這名縣尉還感慨了一番。
然自宋以來,此風日盛,國家雖有漏澤園之設,而地窄人多,不能遍葬,相率焚燒,名日火葬,習以成俗。——顧炎武《日知錄》
到了這里可以發現,宋代很流行火葬,水滸中武大郎、魯智深和小衙內等人火葬,是完全符合歷史的。
宋代火葬流行的原因
其一是人多地少。兩宋時期,中國疆域較小,經濟發達,加上占城稻的引入,糧食產量提高,人口增長速度快,所以出現了「人多而地少」的情況。火葬較之土葬省空間,所以一些地方流行火葬。
河東地狹人眾,雖至親之喪,悉皆焚棄。——《宋史》
兩浙之地人口密度大,人多地狹,即便是連富人都不肯用些許土地來土葬死者。所以,即便是強烈反對火葬的程顥,後來也不得不承認「其火葬者,出不得已」。
其二是貧困所致。古人事死如事生,對喪葬有很多講究,因此形成了厚葬之風。富貴之家,喪葬費用甚至可以達到幾十萬錢。但當時一具棺材至少也要幾貫錢,很多人根本負擔不起。所以,一些人不得不從簡,選擇省錢省事的火葬。
對此,宋高宗時的戶部侍郎榮薿說過:臣聞吳越之俗,葬送費廣,必積累而後辦,至於貧下之家,送終之具,唯務從簡,是以從來率以火化為便,相習成風。
2、農村土葬的風俗有哪些??? 急急急!!!
土葬是將屍體裝入棺材挖坑埋人地下的一種喪葬形式,也是自靈魂觀念產生以後沿續時間最長、禮俗最為繁雜、流傳最為廣泛、使用民族較多的一種傳統葬法。考古發掘的材料證實,我國土葬最早開始於北京山頂洞人,他們在自己居住的山洞深處,用土覆蓋死者的屍體;到距今7000到5000年的仰韶文化遺址中,2000多座墓葬中土坑葬已佔絕大多數;到4000年前,無論是黃河流域、長江流域,還是遠離黃河、長江東北、東南沿海等地都已採用了土葬。
就土葬使用的民族來說,除漢族以外還有壯族、傣族、布倫族、苗族、瑤族、藏族等10多個民族,在目前我國的56個民族中使用土葬的民族達40多個,其中漢族、彝族、布朗族、拉祜族、納西族等以土葬、火葬並用;門巴族以土葬、火葬、水葬並用;裕固族以土葬、火葬、天葬並用;藏族以土葬、火葬、天葬、水葬並用。從古至今,土葬是使用民族最多的一種葬法,時至今日仍有10個民族有土葬傳統,國家對其土葬傳統予以尊重,不強迫他們實行火葬。
就封建社會漢族土葬的具體方法來說,大致有以下三種形式:1、最簡單的方式是把屍體直接埋入土坑中,或埋前用草席等略作包裹,這是歷代極度貧困者或刑徒的安葬方法;2、最為普遍的方式是把屍體裝人棺材裡,將靈柩埋人土坑中,這種方法為占人口最多的平民使用;3、最為復雜與豪華的方法是屍體裝入棺材後,棺外有槨,甚至有幾層棺、槨,然後把裝屍的棺、槨放置於土坑或磚室、石室之中,這種既復雜又費錢佔地的安葬方法,只有帝王、貴族、官宦和富有之家才有條件使用。
土葬習俗的形成,同人們的觀念有著密切關系。他們認為死者人土是人的必然歸宿,《周禮》中說「眾生必死,死必歸土」,《韓待外傳》中說「人死曰鬼,鬼者歸也,精氣歸於天,肉歸於地。」《禮運》也說:「魂氣歸於天,形魄歸於地」。·以上可以看出,古人認為人死後形體埋人地下,脫離形體的靈魂才可以歸於天。土葬與鬼魂觀念有密切聯系,從舊石器時代一直到現代,人們在埋葬死者時,都要為之隨葬大量的物品,包括各種用具二食物、裝飾品等,目的是讓死者的靈魂在另一個世界生活得更好
土葬的禮儀繁瑣復雜這是其重要特徵之一。遠古時期人們的喪葬極為簡單,不立墳墓,也沒有禮儀和祭祀,進入階級社會以後,適應統治階級和禮教思想的需要,喪葬方式日益繁雜;迷信觀念日益濃厚,在世界上形成了獨特的隆喪厚葬的土葬禮儀。要求「葬之以禮,祭之以禮」,「棺槨必重,衣食必多,文綉必繁,丘隴必巨」以及「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這種傳統的喪葬觀念至今對人們仍有一定的影響,成為推行殯葬改革的一大心理和思想障礙。
我國多數民族尤其是漢族重視土葬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同居住的自然環境有關。我國中原的廣大地區,土地肥沃,農業文明悠久,百姓世代以農為主,視土地為生命之本(有地則生,無地則死),他們認為人死後埋於土中,是靈魂得以安息的最好辦法,所謂「人土為安」成為漢人的信念,影響至深。
2、土葬符合漢族人民的生活習慣以及慎終追遠的倫理情感。「生命是從泥土中來,再回泥土中去」這個觀念根深蒂固。漢族崇尚黃色,歷代帝王以黃作為顯貴之色,黃色實為土色,在陰陽五行中,「土」居於中位,是最穩定、最可靠的基礎,因此土葬符合漢人的生活習俗和傳統觀念。
3、土葬對封建制度而言,土葬最能表現階級和等級的差別。只有土葬才能長久地保存死者生前的權勢和地位,如雄偉的墓體,各種墓碑、石人、石獸及其它附屬建築。只有土葬才能經常在墓前進行各種象徵性的活動,表示生者對死者的追悼之情,又顯示了豪華的排場和滿足宗法政治的需要。
3、遼東半島石棚是墓葬還是祭祀建築
目前有的認為是一種巨石墳墓;有的認為它是一種宗教祭祀建築物;有的認為它是氏族公共活動的場所,等等。我們根據調查發掘的材料,認為它應是一種墓葬。
1. 不少石棚內出土了人骨和隨葬品。如雙房二號石棚發現了人骨、石紡輪、陶壺;鏵銅礦石棚出土了人骨、多瘤狀石棍棒頭、兩個陶罐、一個陶壺;庄河縣楊屯石棚出土了人骨、磨製三棱石鏃、夾砂紅陶器;白店子石棚出土了人骨、石紡輪;此外,金縣小關屯石棚、石棚溝石棚、王營石棚、曾家溝石棚、付家墳石棚等也發現了石器和陶器。
2. 石棚有一個或兩個,但也有三個四個用至更多個在一起,有的和大石蓋墓、積石墓等成群的在一起。如果石棚是宗教祭祀建築物和氏族公共活動的場所,那麼有一兩個即可,何以要三個四個和更多,甚至成群?
基於上述分析,可知石棚是墓葬,石棚群就是石棚墓群。
4、石棚墓的分布
輝發河是第二松花江流域中上游的主要支流之一,其主要流經吉林省南部和遼寧省東部。在輝發河上游的兩條主要支流——一統河、三統河流域分布眾多的石棚墓葬,現行政歸屬分屬於通化地區的梅河口市和柳河縣。
這一區域共集中發現石棚墓80餘座。這些墓葬大多分布於哈達嶺山脈,海拔500米至600米高的山岡頂部或山脊上,其范圍東起新開嶺鹼水北溝,西至雞冠砬子。墓葬是以3塊至4塊板石半埋半裸立砌並圍成墓室四壙,上覆以體材較大的石板封頂,四周呈現出寬大的棚檐,墓室鋪有底石。構築石墓的石材多為花崗岩石,石材均經加工,呈較規整的長方形或方形,隨葬器物均為陶器,已發掘了陶罐、陶紡輪等。 通過調查、試掘發現,部分石棚墓內發現葬有人骨,部分經火焚燒。
松花江上游春秋戰國時期的石棚墓葬群是我國乃至東北亞地區此類墓葬分布最為密集的區域之一,也是反映東北亞民族關系與文化相融最具價值的例證之一。鹼水石棚墓群已被吉林省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並於2006年被推薦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梅河口市出城向東南行十數公里,有一上億年的古生物化石群。古生魚化石種類為狼鰭魚,距今在1.3億年-1.5億年之間。在輝發河上游,一片山 水相連的區域,二十年前發現了大量的石棚墓群,東起鹼水北溝,西至雞冠砬子。戰國時期的石棚墓,在梅河口境內發現已多達28座。松花江上游春秋戰國時代的 石棚墓葬群是我國乃至東北亞地區此類墓葬分布最為密集的區域之一,也是反映東北亞民族關系與文化相融最具價值的例證之一。鹼水石棚墓已被吉林省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並被推薦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梅河口還珍存著我國僅有的幾塊女真字碑之一的女真摩崖,早在1961年,就被吉林省人民政府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浙南石棚墓主要分布在瑞安莘塍岱石山、馬嶼棋盤山、塘下楊梅山、平陽錢倉龍頭山和蒼南桐橋等處,已發現55座。它利用巨大天然石塊(有的經過加工),再加支撐、覆蓋而成,在考古學上屬於「巨石建築」類型。1993年冬,文物部門對岱石山30多座石棚墓進行發掘,出土陪葬品有:印紋硬陶罐、豆、鼎、紡輪;原始黑瓷尊、豆;原始青瓷簋、碟、盂、碗、鼎、豆;青銅矛、戈、錛、鑿、钁、鏃、短劍、小編鍾等,經鑒定為西周、春秋時期器物。
韓國支石(石棚)墓:石棚墓分為兩種,一為桌式石棚,即在地面豎3至4塊壁石,上面蓋一塊大石構成;另為棋盤式石棚,即在大石板下面支以4至8根支撐石構成墓室。
溫州為棋盤式石棚墓。而朝鮮、韓國兩種均有。根據文獻記載,中國與朝鮮半島的關系始於商代箕子。箕子為商紂王的叔父,商滅後,箕子帶5000名商代遺民到朝鮮半島,並帶去了商代文化,對半島文化產生較大的影響。
5、中國的葬禮文化從古至今發生的變化?
喪葬是整個社會文化基因之一,在中華文化的發展史中,葬法雖多種多樣,葬俗亦百態紛呈。但它實際上始終作為一個象徵系統而存在,它不僅象徵人們頭腦中的彼岸———鬼神世界,也象徵著人生彼岸的現實世界。反映了芸芸眾生對已知和未知世界的觀念和看法。它是人們各個不同歷史時期的共同認識所形成的,有其時代的烙印。
人類學和考古學的資料表明,喪葬習俗不是人類在誕生時就具有的,而是在人類社會發展到了一定的階段才出現的一種現象。早期人類,人死以後並不埋葬,而是在死後就地拋棄屍體,置之不理。如《孟子·滕文公》篇:「蓋上世常有不葬其親者,其親死,則舉而委之於壑。」人類最初的喪葬活動是為了保護屍體。隨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展,人類的智力逐步增長,產生了靈魂觀念,認為人具有「靈魂」和「肉體」兩個部分,人的死亡是「靈魂」離開了「肉體」,所以「肉體」就沒有知覺。將來,「靈魂」還會回到「肉體」里來。因此,活著的人要把死者的「肉體」保護好。這種對「肉體」的保護行動,就是早期的喪葬活動。
我國的喪葬禮俗在舊石器晚期已經出現。考古學家在北京周口店山頂洞遺址中發現下室有墓葬的遺存。到新石器時代晚期,隨著氏族成員之間貴賤的進一步分化, 喪葬儀式也逐漸增加了宗教的儀式行為。到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古代的喪葬禮儀已基本具備。
在我國古代,人死之後,由於地域的不同,喪葬習俗也不一,有「三葬」、「四葬」之說。《大唐西域記》卷二稱:「送終殯葬,其儀有三:一曰火葬,積薪焚燎;二曰水葬,沉流飄散;三曰野葬,棄林飼獸。」《中國歷代葬禮》雲:「遠古時期,葬法葬式的形成或選擇往往與人們生活環境關系密切。實行樹葬的,多為生活於森林中的民族,如我國古契丹人,將屍體懸掛於樹上,三年後才焚燒屍骨;水居民族,如獨龍族對非正常死亡者,扔屍體於江河中,任其飄流;中國西北的氐羌民族,因生活在高寒地區,火於生活的重要性特別突出,喪葬便盛行火葬。以火為媒介,讓死者的靈魂隨著冉冉上升的煙霧飄入天堂。」(萬建忠著,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8年第1版)
由於歷史、地理和民族的原因,古代宕昌、參狼、白馬和鄧至羌氐民族聚居的今甘肅隴南地區,普遍存在著火葬、石棺葬、石棚葬和懸棺葬的葬式、葬法習俗,並且沿襲到近現代。現分述於後:
一、石棺葬。以石頭為原料製作葬具,歷史悠久且流行廣泛,我國西南、西北、東北、東南地區都有發現。《華陽國志·蜀志》中有這樣的記載:「周失綱紀,蜀先
稱王。有蜀侯蠶叢,其縱目,始稱王;死,作石棺石槨,國人從之,故俗以石棺槨為縱目人冢也。」今日,在白龍江、白水江中上游的宕昌、舟曲、武都、文縣與岷江上游的四川松潘、茂汶、平武等地同屬古代羌民族「石文化圈」。在上世紀七十年代的文物普查中,發現今舟曲和宕昌等地馬家窯文化和寺窪文化遺址中,大都存在土坑石棺葬墓。即四周和上下皆用大身岩板或麻岩片覆裹的葬式。它與岷江上游早期氐羌人石棺槨的石棺葬文化屬同一時期、同一類型。從墓葬中採集到的陪葬品,有板岩石刀、磨谷器、刮削器、砍砸器等,其質地堅硬,形制規整,磨製精細。可見,古代羌人石制技藝之高精。
二、石棚葬,又稱石桌墳。是在地面上豎立四塊石板,上面再覆蓋一塊石板而製成的墓室。盛行於新石器時代晚期和銅器時代,歐洲西部分布較多,考古發現在我國東北遼東半島等地也有這種墓葬。據考古研究認為石棚距今已有9000 年的歷史。
在今宕昌縣南陽地區至上世紀七年代尚存此葬法。初步考證,擬為隋唐時期從遼東遷徙西來的,曾統治過的時為宕州的吐谷渾部族從老家帶來的一種葬式,後被羌人後裔接受並傳承於後世。
三、火葬。即用火焚化死人遺體,將骨灰放入容器,然後埋葬或保存的一種葬式。中國真正的火葬可上溯到原始社會,近年考古工作者已提供了大量的中國火葬習俗源於原始社會的證據。甘肅考古工作者在發掘甘肅臨洮縣寺窪山史前文化遺址時,發現了一個盛著人類骨灰的陶罐。寺窪文化層屬於原始社會晚期的一種青銅文化。這就充分證明了我國火葬之俗可遠溯到原始社會晚期。
查考我國古代文獻,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就有火葬習俗。如我國西部的甘肅、青海等地區的少數民族。這在《列子·湯問》、《呂氏春秋·義賞》、《荀子·大略》等篇均有記載。《墨子·節葬下》記載道:「秦之西有儀渠之國者,其新戚死,聚柴薪而焚之」,儀渠在今甘肅慶陽一帶,這說明最晚在先秦時代,西北地區已有
火葬,並且很流行。
黃河流域上游地區的寺窪山遺址屬氐羌族原始文化層帶,而今隴南地區的土著文化皆屬寺窪文化范疇。故在上世紀出土的許多古墓葬中,發現了成堆的人骨焚燒遺存,證明了《太平御覽·四夷部》引《莊子》曰:「羌人死,燔而揚其灰」的火葬習俗之記載。此一習俗在武都、宕昌和舟曲的藏族(本屬羌族後裔)中仍沿用至今,不過其方法較過去進步文明多了。
四、懸棺葬,又名「風葬」。此一葬俗,筆者曾於上世紀70年代初,在宕昌縣境內的岷江(古羌水)沿岸發現過多處。因初來乍到,頗感奇特,問及當地人,都叫它「架干葬」,但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後來在偶讀郭沫若《讀『隨園詩話』札記》:「石棺與虹橋」條時方解開了多年來的心頭之謎。
原來,這「架干葬」就是「懸棺葬」,又名「風葬」,實質上是一種洗骨葬,換言之就是實行二次葬的每一次葬法。其方法與步驟是:將新死未腐之屍體放在用整塊木頭刳成的「獨木舟式」「船棺」中,懸掛於高山絕壁之上,任憑風吹雨打,讓屍體的皮膚、肌肉、毛發等很快腐化分解而只剩下骨骼,然後取出,再放入特製木匣或陶罐中,藏到天然或人工鑿成的岩洞內,並在洞旁鑿一石龕,放入死者的木雕偶像,穿以生前所著衣服,稱之曰「鬼堂」或叫「享堂」,並有欄桿或窗檑門檻之類為圍護之用。這種葬式在我國南方少數民族中,與「欄桿式」住宅建築風格一樣,成為一種獨特的文化因素,而且二者通常多半「共生」。這種葬式,曾廣泛地分布在我國四川、雲南、廣西、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其北沿甚至伸展到陝西渭水、甘肅羌水、河南洛水流域。
據《北史·宕昌傳》說:「宕昌羌者,其先蓋三苗之胤 。」《史記·五帝本紀第一》記載,三苗在堯舜時的原始部落,屢屢作亂,在戰爭中常吃敗仗,堯遂命舜「竄三苗於三危,以變西戎」。(包括隴南白龍江流域的羌戎)至今分布在武都縣坪埡鄉、宕昌縣官鵝鄉和舟曲縣拱壩、博峪鄉聚居的藏民族有三苗血統。故其祖先的葬式承襲著苗民和巴人的「懸棺葬」式。「懸棺葬」的地方與放棺方法,參合中外所記,可分為「岩樁葬」(即將棺木擱置於插入峭壁的木樁上)、「岩洞葬」(系插棺於峭壁的天然洞內或置棺於岩腔內)、「崇墩葬」(則置棺於 岩的突出處)等。其地點一般多在靠近河流的懸崖上。棺木多是從山頂用繩索垂吊下放在提前予置好的岩樁或岩洞里,其位置離地面越高越顯其子孫之孝心。而現在所謂的「移風易俗」實乃是對古代火葬傳統的繼承。
此外,在宕昌羌的後裔中,至今尚傳承著「娛屍」的習俗。親人故去,號啕痛哭本是人之常情,然而有的民族在辦喪事時卻長歌當哭,蹁躚起舞,甚至還要唱戲,其熱鬧氣氛與婚禮一樣,這就是學者們稱之「娛屍」。歷史文獻對「娛屍」多有記載,如「《峒豀纖志》謂:「苗人親死,則聚親族笑呼歌舞,謂之『鬧屍』」。雲南《馬關縣志》謂苗人之喪禮,「自人死時,即敲鼓吹蘆笙以樂鬼,晝夜不停,直至埋而後已」。民國33年所修《汶川縣志·風土志》卷五謂羌人喪俗是「喪葬有鬧喪曲……相互舞蹈,以示悲歡」有的文人墨客更是以「耕織辛勤淳俗在,婚喪歌唱古風存」的動人詩句來贊譽羌族的習俗,至今在茂汶羌區一些村寨羌族的喪葬儀程中,特別是「大夜」(入葬前一天晚上)的時候,釋比(巫師)要圍繞死者的遺體邊跳「莎朗」(喪葬舞)、邊唱哀歌,情景十分動人,讓人們在對死者的悲痛中,也獲得一些精神的安慰。現為藏族的宕昌少數民族中,每逢喪葬都要請「苯苯」(宗教職業者)念《苯苯經》和跳「強巴舞」(又稱「苯苯舞」)俗稱「牛頭馬面舞」(因舞蹈隊伍中有頭戴牛頭和馬頭面具者———既為氂牛羌和白馬羌部族圖騰崇拜之族徽)。「娛屍」三天後,在送喪的路上,整個舞隊按著鈴聲、鼓點,忽進乍退,左旋右轉,踏著「乾巴路」的舞步,在岷迭山地上以古老、粗獷、肅穆的原始舞蹈,為遠去的故人送行,並寄託親人的哀思與期盼。
參考資料:http://www.sss.net.cn/ReadNews.asp?NewsID=7545&BigClassid=9&SmallClassID=26&SpecialID=0&belong=sky
6、下葬儀式有什麼講究 需注意哪些宜忌
人們常認為選個好日子為逝者下葬能夠陰澤後代。因為喪葬吉日不可忽視。大部分家屬辦完喪事後,會把逝者的骨灰寄存於殯儀館中。
談過做七的講究後,不得不談下下葬。下葬在整個喪葬儀式中也是相當重要的。我們往往把它看做是整個儀式的休止符。生活中,人們總是習慣先挑選個適宜下葬的良辰吉日,再將逝者下葬於土中。然而,我國的傳統習俗中,關於下葬又有著怎樣的講究,越來越多的現代人對於這一細節一知半解,甚或不知不解。壹風水網將下葬相關的一些知識總結出來,與大家分享。
第一步:選個下葬吉日
人們常認為選個好日子為逝者下葬能夠陰澤後代。因為喪葬吉日不可忽視。那麼選擇喪葬吉日的標準是什麼呢?
有以下幾種選擇方式:
(1)熱灰葬
要求遺體火化後3天或7天內下葬。這是全國各地比較流行的下葬日確定方法。「熱灰葬」盛行是基於「入土為安」觀念的影響,認為「早入土,早為安」。
(2)七里葬
要求人故世後49日內下葬。由於「熱灰葬」常常要先下葬後豎碑(墓穴加工來不及),故將下葬時間由遺體火化後3至7日推到人過世後49日內。選擇「七里葬」也是受「早入土,早為安」觀念驅使,因而也可以理解為熱灰葬。
(3)圓滿葬
也叫「祭日葬」,表明逝者從生到死,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實現生命回歸。「祭日葬」不適合非正常死亡,只適合自然死亡,特別是那些高齡老人。選擇「祭日葬」可以把逝者骨灰寄存在墓園,直至周年祭日再行下葬之禮。
(4)黃歷葬
也是最常見的,看黃歷上顯示哪天是「宜安葬」的黃道吉日。
(5)節日葬
我國二十四節氣或傳統節慶日中已經形成祭祀風俗的,都可以作為下葬的吉日。
第二步:迎接骨灰
大部分家屬辦完喪事後,會把逝者的骨灰寄存於殯儀館中。那下葬前首先要將骨灰迎接至下葬墓園。期間要注意些什麼呢?
骨灰盒要擺放在接送車輛的最前排,上面蓋好紅布。接走時,家屬不回頭。 一般墓園會提供免費接骨灰免費寄存骨灰,家屬不親自去,骨灰放置在特殊的箱子中,骨灰盒不重疊放置。
第三步:下葬前的准備
下葬前要帶些什麼?
(1)帶好預約的下葬通知書。
(2)准備好祭祀用品。
(3)若骨灰寄存在墓園的,要帶好領灰憑證。
(4)聯系下葬工人(實際操作中,只要先聯系業務員即可,他們會幫你安排好,也會提醒你要帶什麼)。
第四步:下葬儀式程序下葬過程中要做些什麼
(1)全體成員在墓穴前站立,並對墓穴行注目禮。
(2)下葬工人打開墓蓋或墓套,若有骨灰盒的保護殼,把它取出來待用。
(3)逝者家屬用少量黃紙或錫箔放入穴內,點燃,進行暖穴禮(不要過熱,否則封穴後會產生水蒸汽)。
(4)將骨灰盒請入骨灰盒保護殼內。打開保護罩,逝者親屬把墊底用的隨葬品放入保護殼,再把骨灰盒輕輕放入,親屬在骨灰盒的四周和頂部放一些隨葬品,下葬工人把保護罩蓋上。隨葬品通常選擇陶、瓷、銅、玉、水晶和生前愛好的一些小飾品等材質製作的物件,因為這些材質的隨葬品不易風化,可以陪葬久遠。
(5)雙手捧骨灰盒,將其輕輕放入穴位中。
(6)下葬工將福蔭土撒入骨灰盒周圍,將四周緊緊裹住。
(7)下葬工封穴。
(8)親屬簽字確認。
第五步:下葬祭奠儀式
下葬祭奠的時候要做些什麼?
(1)點燭上香。
(2)奏響祭奠音樂(可以省略)。
(3)敬獻供品。
(4)敬獻鮮花並致詞(恭讀祭文)三鞠躬或叩首、復位。
(5)其他親屬依次出場敬獻鮮花、真情傾訴、三鞠躬或叩首、復位。
(6)焚燒祭文。
(7)禮成(將可食用的供品帶回家吃掉,其它不可食用的留在墓上,有傳統說老人墓前祭奠過得食品,孩子吃了會聰明)。
7、除了土葬,中國還有哪些特別的埋葬方式
水葬
水葬是世界上比較古老的葬法,即將死者遺體投於江河湖海的葬法。水是人類生命之源,人們對水寄於無限美好的嚮往和遐想。在許多神話中,都把水和神、幸福、美好、不朽連在一起。所以在安葬死去的親人時,人們又很自然地聯想到水葬。水葬在世界上大體有三種不同的方式:漂屍式、投河式、撒灰式。
火葬
火葬是一種處理屍體的方式,具體而言是以火把屍體燒成骨灰,然後安置在骨灰瓮中、埋於土中、撒於水中或空中,甚至以火箭射上太空。印度教、佛教盛行火葬,其中以佛祖釋迦牟尼,圓寂後火葬留下舍利子而聞名於世,世界各地的佛教徒紛紛效仿死後火葬的葬式。
天葬
天葬是藏族的一種傳統喪葬方式,人死後把屍體拿到指定的地點讓禿鷲(或者其他的鳥類、獸類等)吞食,天葬核心是靈魂不滅和輪回往復,死亡只是不滅的靈魂與陳舊的軀體的分離,是異次空間的不同轉化,西藏人推崇天葬,是認為拿「皮囊」來餵食胡兀鷲,是最尊貴的布施,體現了大乘佛教波羅蜜的最高境界—捨身布施。
土葬
其中又分為塔葬、石棚葬、石棺葬、懸棺葬等。
塔葬:是將火化後的大活佛之骨灰,裝在精製的罐或木箱里,建造塔閣,深藏塔中、有的地方待大活佛圓寂後,使其屍體盤坐,並用葯粉、香料等塗在接受凈洗的屍體上,讓屍風干,保存下來放於靈塔內,作為供奉和永久紀念。
石棺葬:以石頭為原料製作葬具,歷史悠久且流行廣泛,我國西南、西北、東北、東南地區都有發現。
石棚葬:又稱石桌墳。是在地面上豎立四塊石板,上面再覆蓋一塊石板而製成的墓室。盛行於新石器時代晚期和銅器時代,歐洲西部分布較多,考古發現在我國東北遼東半島等地也有這種墓葬。據考古研究認為石棚距今已有9000 年的歷史。
懸棺葬:又名「風葬」。此一葬俗,筆者曾於上世紀70年代初,在宕昌縣境內的岷江(古羌水)沿岸發現過多處。因初來乍到,頗感奇特,問及當地人,都叫它「架干葬」,但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後來在偶讀郭沫若《讀『隨園詩話』札記》:「石棺與虹橋」條時方解開了多年來的心頭之謎。
8、石棚墓的簡介
考古學術語。古代墓葬的構築形式之一。用巨型石塊做墓壁並封頂的墓。是我國新石器時代晚期和青銅時代的一種墓葬。常見於遼東半島等地,其中最大一片位於吉林省梅河口鹼水水庫庫區。鹼水水庫石棚墓群。
9、小河沿文化的石棚山墓地
石棚山墓地在朝陽的山坡上,分為三個區,墓穴呈不規則的長方形,多為單人墓。葬式多為仰身屈肢。也有男女合葬墓,合葬墓都是二人腳相對,頭向相反,下肢屈而相互交錯,這種特殊的埋葬方式在我國新石器時代墓葬中頗為罕見,在內蒙古、東北一帶是首次發現。墓葬中還有無頭骨墓和無骨架墓,無頭者用一陶罐代替頭,無骨架者只隨葬物品,隨葬的物品與一般墓相同,是這個民族對非正常死亡者的一種特殊埋葬制度。墓中的隨葬品,多少不一,除罐、豆、壺、缽等成組的陶器外,也有一些生產工具和裝飾品隨葬。在有些墓地中發現有燒過的土塊,一些以還被燒成黑色,這表明他們也有火燒的特殊儀式。
小河沿文化中的陶器以夾砂陶居多,泥質陶較少,一般摻砂,也有用雲母和貝殼摻和。陶色有黑、紅、灰色,器形主要有罐、尊、豆、盆、缽等,還有造型別致的鴨形壺、鳥形壺等器物。陶器均為手制,器形中缽較少,而豆形器很發達。彩陶多為夾砂陶,有紅底黑彩,灰底黑彩和紅底紅彩。也有兼飾內外彩和黑、白、紅三彩的。紋飾有附加堆紋、細繩紋、劃刻文、錐刺紋、網紋、方格紋、和篦紋。主要飾於器物的肩部或腹部。未見「Z」字形壓印紋,器座上還出現鏤孔的做法,有些陶器上還發現了原始的圖畫和文字元號(陶塑豬、狗頭像)。小河沿文化符號共有12個,比半坡或大汶口文字元號的結構更為先進和復雜,體現了小河沿文化的先民們為中華文字創造的重大貢獻,同時也說明小河沿文化進入了一個更為文明的歷史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