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風俗彩禮 » 江蘇淮安春節家鄉風俗

江蘇淮安春節家鄉風俗

發布時間: 2022-08-21 17:15:11

1、淮安有哪些古老風俗

淮安的風俗,從節日習俗上來看,春節時,淮北(如淮陰區等)通常與北方大部分地區相同,吃餃子,而淮南(如楚州區等)則通常吃元寶(即湯圓)。
淮安民俗有:臘月24,打打掃家裡的灰塵,准備迎新年。正月十五鬧花燈。二月初二:叫龍抬頭,小孩剔去胎毛。五月初五:吃燒大蒜。七月十五迎接出嫁的女兒回娘家。冬至日要祭祖。等。
值得注意的是,地處淮南與淮陰區一河之隔的清河、清浦兩區,由於與淮陰區地理相近、人員來往密切,飲食、風俗習慣、方言等已在向淮北地區靠攏。
婚俗習慣上,在淮河以北的宿遷女孩出嫁通常下午進門,而在淮河以南的淮安市區則保持上午進門的慣例。

2、江蘇淮安有什麼風俗?

1、中國淮揚菜美食文化節

淮安是淮揚菜主要發源地之一。為打造「吃在淮安、創業在淮安」品牌,當地於2002年9月舉辦了首屆中國淮安·淮揚菜美食文化節。

2、淮安人愛講江淮官話

淮安地處江淮官話區,屬於官話方言區與吳語方言區的過渡地帶。淮安語音,有「淮平子」之稱。南稱蠻北稱侉,而淮安的語音也就是不蠻不侉的意思,相對較平。

淮安內部來說,南部縣區方言,具備典型的南方方言特徵,入聲詞彙眾多,無捲舌音,外地人尤其是北方人難以聽懂,而北部縣區,北方方言色彩開始呈現,一些詞彙、發音有別於南部縣區,並開始出現捲舌音。

3、戲曲

淮安北部流行粗獷、豪放的淮海戲,而淮安南部則流行較為柔情的淮劇。兩個劇種都是「淮」字打頭,然而唱腔風格各異,淮海戲與流行於安徽的泗州戲、徐州和魯南地區的柳琴戲,同屬拉魂腔;而淮劇起源於鹽城,又名江淮劇,以鹽城一帶方言為基調,故顯得柔情。

(2)江蘇淮安春節家鄉風俗擴展資料:

淮安的歷史沿革:

夏商周時期,公元前486年,吳王夫差開挖中國大運河最早開鑿河段——邗溝(即京杭大運河的揚州至楚州段),溝通長江、淮河,由此與運河相伴相生。故成為春秋戰國列強爭奪的重要地區,先後為吳、越、楚所有。

秦統一六國後,推行郡縣制。市境分屬泗水郡和東海郡,始置縣邑有淮陰(治今淮陰區碼頭鎮)、盱眙(治今盱眙縣城東北)、東陽(治今盱眙縣馬壩東南)。

西漢年間,市境大體屬臨淮郡,又增置淮浦(治今漣水縣西)、射陽(治今淮安區東南)、富陵(治今洪澤湖中)等縣。東漢分屬下邳國和廣陵郡。

魏晉南北朝時期,市境長期處於戰爭和對峙的前沿,建置紊亂,隸屬多變,今市區碼頭鎮、淮城鎮其時均為軍事要塞,多設州郡治所,為邊帥駐節之地。

長年戰亂帶來的是「江淮之間,赤地千里」的凄慘景象,經濟和文化遭到嚴重破壞。南齊永明七年(489),割直瀆破釜以東,淮陰鎮下流雜100戶置淮安縣,「淮安」之名始見。

3、淮安人過春節的習俗是什麼?

淮安人過春節的習俗:

1、撣塵

淮安人過年有個習慣,是「乾乾凈凈、清清爽爽過春節」,年前必定徹底打掃衛生,過去稱之為「撣塵」。

2、祭灶神

農歷臘月二十三,俗稱「小年」,傳說這日是「灶王爺上天」之日,家家戶戶要「送灶」、「祭灶」。

3、備年貨

進入臘月,賢惠的媽媽們要開始購置起年貨了,糖果、瓜子、開心果、各種堅果、包裝零食應有盡有。最重要的就是糕,與高諧音。過年吃大糕,寓意著來年事業、學業步步高,討個好彩頭。吃了臘八粥,進了臘月門,老淮安人就開始為新年做准備了。大糕,早早就會被買回家。「但不能吃,連大年三十晚上都不能吃。尤其是不讓小孩子動。」大人們把大糕收藏好,等到大年初一一大早,全家人洗漱完畢,「奶奶、媽媽打開大糕,一家人一人幾片糕,吃得很香。這叫開口糕!」有人上門拜年了,進門就要吃糕;走親訪友,大糕也是必備的禮品。

4、添新衣

過新年,穿新衣。這是過春節衍生下來的傳統,全身上下都是新的,也有一種辭舊迎新的好兆頭。


5、貼春聯

春節期間,每家每戶有貼春聯、貼年畫的習慣。不同的年畫代表著不同的寓意。在淮安人的習俗中,貼春聯大有講究。「要在大年三十晚上,吃飯前貼。

6、除夕守歲

農歷一年最後一天叫「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寓意為除舊迎新。淮安還有一個特別的習俗,就是將豆腐、年糕放在鍋里和碗里,這叫壓鍋(碗),大年初一一早打開鍋(碗),就看到了豆腐,這叫頭福,年糕則寓意節節高。

4、江蘇淮安過年風俗

淮安人過春節的習俗:
1、撣塵

淮安人過年有個習慣,是「乾乾凈凈、清清爽爽過春節」,年前必定徹底打掃衛生,過去稱之為「撣塵」。

2、祭灶神
農歷臘月二十三,俗稱「小年」,傳說這日是「灶王爺上天」之日,家家戶戶要「送灶」、「祭灶」。

3、備年貨
進入臘月,賢惠的媽媽們要開始購置起年貨了,糖果、瓜子、開心果、各種堅果、包裝零食應有盡有。最重要的就是糕,與高諧音。過年吃大糕,寓意著來年事業、學業步步高,討個好彩頭。吃了臘八粥,進了臘月門,老淮安人就開始為新年做准備了。大糕,早早就會被買回家。「但不能吃,連大年三十晚上都不能吃。尤其是不讓小孩子動。」大人們把大糕收藏好,等到大年初一一大早,全家人洗漱完畢,「奶奶、媽媽打開大糕,一家人一人幾片糕,吃得很香。這叫開口糕!」有人上門拜年了,進門就要吃糕;走親訪友,大糕也是必備的禮品。

4、添新衣
過新年,穿新衣。這是過春節衍生下來的傳統,全身上下都是新的,也有一種辭舊迎新的好兆頭。

5、貼春聯
春節期間,每家每戶有貼春聯、貼年畫的習慣。不同的年畫代表著不同的寓意。在淮安人的習俗中,貼春聯大有講究。「要在大年三十晚上,吃飯前貼。

6、除夕守歲
農歷一年最後一天叫「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寓意為除舊迎新。淮安還有一個特別的習俗,就是將豆腐、年糕放在鍋里和碗里,這叫壓鍋(碗),大年初一一早打開鍋(碗),就看到了豆腐,這叫頭福,年糕則寓意節節高。

5、你的家鄉都有哪些過年習俗?

泰州,扯天燈。正月十三起,泰州家家都要「扯天燈」,名「上燈」,以求合家目明。這天早上還要吃湯圓,民諺雲:「上燈圓子落燈面,要吃圓子到明年。」燈節期間,姜堰東岳廟、都天廟、龍王廟里都會置屏燈,燈上畫「三國演義」、「封神榜」等古典小說中的人物,熱鬧非凡。會在年關將至時,加大對孩子的管教力度,甚至連續打幾次,叫「打打好過年」。若打也不見效,則在年三十晚上,用草紙把孩子的嘴擦一擦,意為孩子說了壞話不算數。另一方面,則指「辦年貨」,比如磨面臼米、殺豬宰羊,備齊油鹽醬醋、香燭紙馬等。

6、家鄉在淮安或知道淮安的來。淮安特色春節文化有哪些?

過年時,大人會領孩子拿著火把從農田的頭走到尾.
這里正處於中國旱田和水田分界線,既」秦嶺-淮河」線舊時,迷信活動中最大的是廟會,而且次數頻繁。如農歷正月初九玉皇大帝誕辰;四月初八釋迦牟尼誕辰;二月十九南海觀音香期;三月初三幡桃會;四月廿眼光菩薩香期;五月十七都天廟香期……每次大的廟會,城市各家都掛燈結綵,廟會上結扎的彩轎、彩亭等竭盡浪費。如:淮安都天廟會據傳此會是紀念唐朝御史張巡的。每年農歷四月十日左右舉行1次。參與者多是商家。為了出好會,前3天就作好准備。出會路程是,早上在都天廟街集合出發,途經各主要街巷,中晚飯都在定好的地點,由各行業送來吃。
舊時,從正月初一到十五,不能翻土。據說此間翻土易觸犯土地神,妨害一年收成,所以元宵節前不耕地。過去,農田生產,主要用自然肥料,因此農村家家戶戶都有養豬造肥習慣,所謂「豬是農家寶,種田少不了」、「養豬不賺錢,回頭看看田」。春寒閑時,人們習慣背糞箕拾糞,或挖河泥罱河淤堊田。新春期間,開始修理農具。因為此間,一者有空閑,二者有過年剩的菜餚,便於招待。故有「新年莫賭錢,收拾犁耙好種田。閑時修好忙時用,怕到忙時修不全」的歌謠。農諺說「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清明到時,各家住宅前後、溝坡路邊,所有空地都挖出來種上瓜、葫、茄、菜。如果有誰家放著白地不種,不僅半年日子不好過,也受到大家批評議論,所以家家都是「路邊開黃花(長菜),溝邊種蓖麻,樹行格里金針菜,豬圈棚上長吊瓜。」立夏到時,是鋤田時候(主要是玉米)。農諺說「立夏三天遍地鋤」。所以此時,家家搶鋤田。鋤玉米,第一遍間苗;二遍刨根,即把根部土刨開讓太陽曬;三遍再培土,這樣玉米才肯長。所以有「要吃稖面餅,稖根刨成井」的說法。割麥是農村中最忙季節。因為麥子成熟快要搶收,所謂「蠶老一時,麥老一晌」,「稻老要養,麥老要搶」。此時,農民除起五更、睡半夜外,中午飯多拿到地里吃。麥子登場後,又要連著脫粒。俗話說「二麥上場連著打(脫粒),打遲莫怨天」,因為此時正是梅雨季節,易遭霉爛。插秧是農業生產中比較單調、繁重的勞動。所以插秧時,飯菜要特別講究。請人插秧多辦酒席招待。插第一行秧,稱「快門秧」,舊時要鳴放鞭炮。快手在前,慢者依次下排。由於此項勞動艱苦繁重又單調,易於勞累,故舊時插秧有「打秧歌」習俗。秧歌有的是插秧女自行編唱;有的是專門雇請人,邊敲邊唱,稱為「秧田鑼鼓」。秧田鑼鼓是由一人持鼓,一人持鑼,以持鼓者為主,鑼隨鼓行,邊打邊唱,且唱且白。歌詞以七言為主,雜以五百十言不等,大多押韻。內容多是言情敘事,民歌、民謠等。舊時,專職鑼鼓師有專門的唱本,說唱七八天,內容不重復。插秧時,每當擊起田鼓,唱起秧歌,秧田裡就會一片歌聲一片笑聲。秧手們就會忘記疲勞,從而加快速度。故雍正皇帝在題《耕織圖》栽秧詩中寫道:「令序當芒種,農家插蒔天。倏分行整整,停看影芊芊。力合聞歌發,栽齊聽鼓前。一朝千頃遍,長日正如年」。這首詩實似秧田鑼鼓風俗畫。船業生產習俗船業生產,主要是捕魚和運輸。舊時,船業都是個體經營,行船靠航風和拉纖。船上習俗較多。一年中以春節和中秋節最為講究,除要供祭公雞、鯉魚、豬頭外,還要燒香磕頭,並要用公雞血從船頭擋浪板上往下流,稱為「掛紅」。過年節時,上桌的菜餚,哪一樣都不能吃光,意謂要「有餘」。如果吃光了,以後就永無這樣菜。吃魚不能吃魚頭,不能翻身。裝運物資,卸貨後,不能讓貨主掃倉。如有剩下物資均歸船工收拾。行船時,除要燒香外,還要燒3張黃紙,以保安全。一般夜裡不行船,半途不靠船。船停靠生疏碼頭時,要用竹篙從船頭到船尾打水1遍,以防水下有女廠埋葬,生出邪氣,此稱為「破漏地」。對船主不能稱「老闆」,要稱「老大」。新中國成立後,個體船戶都組織起來,成為船隊,統歸航運公司領導。個體經營的很少。木船多改為水泥船、鐵殼船,用輪船拖行,或直接用機器發動行進。靠掛帆、拉纖航行的已漸淘汰。燒香、供祭等迷信習俗被廢止。然而,「翻」、「沉」的同音字仍是忌諱。所以,稱「掛帆』為「扯篷」、「盛飯」為「裝飯」等等。80年代後,又出現個體船戶用水泥船為人裝運貨物,或自己販運黃沙等。(來源於淮安之窗)
男女結婚後,全家人最盼望的是懷孕生孩子,特別重視生男孩子。因為民間有「傳宗接代」、「養兒防老」的習俗。懷孕婦女禁忌參與紅白喜喪事。禁忌在娘家生孩子,據說那樣會冒犯神靈,招致娘家敗落。生產前,娘家要買些食品和小兒衣服送去,稱為「催生禮」。舊時,產婦臨盆分娩,多請接生婆助產。嬰兒斷臍帶後,脫落之臍帶、胞衣

7、以江蘇淮安過年的風俗寫一篇二百字的作文

在每一個孩子心中都希望春節快點到來,我也不例外。怎麼都想過年,過年時盼望爸爸媽媽買的新衣裳,盼望吃到桌上的雞鴨魚肉,每個孩子最盼望的就屬收紅包了!

新年終於到來了,我們各自穿上了新衣服,在鏡子前看看這兒又看看那兒,這么也看不完。春節是中華民族特有的節日,而貼春聯,放鞭炮,包餃子,又成了必不可少的內容。我家買了好多鞭炮,有開門紅、火炬花、開門見山……還有好多煙花呢!我與妹妹還有鄰居家的朋友來到操場,哇,鞭炮大多數堆在了一起,排成了一個圈,決定12點到一起開響……

我們終於等到了12點,突然一響響的炮竹聲從我背後響起,我回頭一看,一朵朵煙花在天空中展放了迷人的神采,不知怎麼了,周圍也響了起來,暗黑色的天空刻時變得光彩奪目,人群便一點一點地聚集起來,快看快看我家的煙花也響了。

炮竹聲一點一點消失,過後就是我們孩子的歡樂時間了,十幾個孩子圍在一起聽鬼故事,刺激得連聲鳴叫,一邊聽鬼故事,一邊清點著自己的紅包,誰的錢多,誰家請客去吃東西……

就這樣快樂地度過了這個春節,這個春節我永世不忘,因為今年的春節笑開了顏。

8、淮安的習俗的作文怎麼寫402個字

家鄉的春節按照我們家鄉的習俗,春節就是在除夕那天開始的。到了除夕,家家戶戶都忙碌起來。大人們要上街買很多菜和零食回來,還要打掃衛生,而且家家戶戶都要貼上對聯和紅艷艷的「福」字。有一些人家帖的是倒「福」,有一些帖的是正「福」。我就問媽媽:「為什麼有一些家是倒「福」呢?」媽媽笑眯眯地說:「倒「福」和正「福」都是一樣的,它們都是代表福氣來到了。」媽媽又對我說:「除夕要守歲,不到十二點是不能睡的。守歲,就是全家人要在除夕的夜晚用虔誠的心守住平安。」午夜十二點整,家家戶戶都放起鞭炮和煙花,頓時,整個城鎮響聲四處,真是震耳欲聾,熱鬧非凡呀!到了正月初一,爺爺.奶奶會煮我們最喜歡吃的東西,比如:龍蝦.蝦菇.螃蟹.海蟄皮.蝦.跳魚等。吃過了飯,小孩子們都要去給長輩們拜年,拜了年,長輩們會給小孩子們壓歲錢,有的孩子會拿錢買玩具,也有的會把錢存起來,將來再買學慣用品。拜完了年,大人們就要上寺廟去進香。在我們老家有很多寺廟,每個寺廟都要進香。等大人們進完了香就會帶著小孩子去游樂園.公園等。正月初一就這樣過了。到了元宵節,是我們家鄉最熱鬧的一天,也是我們小孩子最渴望的。最歡喜的時刻到來了,因為家家戶戶都擺上了年貨,每家都要殺雞來拜神,桌子上堆滿了糖果點心等之類的東西,小孩子都喜歡吃的,有一些嘴饞的孩子會忍不住偷一個吃呢!讓孩子們開心的不止這個,是在公廟上,擺著許多各色的旗子,讓人來拿著,干什麼呢?對了,就是游村,還有醒師,每逢家節,都有機會的,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風俗習慣。春節過後,小孩子們要上學了,大人們也去做平時該做的事了。我真是難忘家鄉的春節呀!

9、淮安有什麼獨特的風俗習慣習俗的由來?

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風俗習慣。
這些獨特的風俗習慣與當地的自然環境和歷史有一定的關系。

10、淮安地區過年時有什麼特別的習俗么?

農歷二月初二,是淮安民間得傳統節日之一,名叫「龍抬頭」也叫「龍頭節」。

二月二龍抬頭家家男子剃龍頭

舊時淮安民間有「有錢無錢剃頭過年」的說法。春節錢剃頭到二月二已經一個多月了,正是需要剃頭理發的時候。二月二龍抬頭是吉祥如意的日子,時間一長就形成了二月二剃頭的習俗。「二月二」龍抬頭,家家小孩剃毛頭,也是這一原因,為取吉利在剃頭中間加「龍」字,叫剃「龍」頭,以區別其他時間的剃頭,還有些女孩選此日穿耳孔。另外家長們選此日送孩子們入學讀書。

二月二,家家人家接女兒

舊時,正月新娘不回門媳婦不走娘家,正月不空房,同時還有「出嫁的閨女正月不能看娘家的燈,看了娘家的燈死公公」的迷信說法,因此正月出嫁的女兒不準回娘家。一個多月的時間,閨女想娘,娘想閨女,所以到了二月二,不僅已經出了正月,而且又是吉祥如意的日子,所以各家都接女兒回娘家。

二月二,照房梁,蠍子、蜈蚣無處藏

這天,用過年祭祀下來的蠟燭點著。照房梁和牆壁,以取滅害蟲。另外,在這天,孩子們用筷子敲干瓢,邊敲邊說:「二月二,敲瓢叉,十個老鼠九個瞎。」用筷子敲酒盅說:「二月二,敲酒盅,十個老鼠九窩空」,由此來驅鼠滅鼠。用白紙條書寫「二月二,諸蟲螞蟻直入地」的「蜒蛐榜」,其中「諸蟲螞蟻直入地」要倒書,然後將其貼在桌腿或床腳上,以避蟲蟻。

二月二,龍抬頭,大囤滿,小囤流

用青灰畫糧囤或梁倉,或在們門前畫不等的圓圈,象徵大圓接小圓,祈禱豐收,這又是民間一俗。二月二,有的還吃除夕鍋巴和婦女忌用針線的習俗。據說龍抬頭東針線,會傷害龍的眼睛。

熱點內容
用稱稱嫁妝 發布:2020-09-12 19:11:27 瀏覽:511
五星級婚宴 發布:2020-09-12 17:55:19 瀏覽:511
婚禮樂隊 發布:2020-09-12 20:13:00 瀏覽:510
太廟婚紗 發布:2020-09-12 18:59:26 瀏覽:510
北京攝影婚紗 發布:2020-09-12 17:43:09 瀏覽:509
耍新郎 發布:2020-09-12 20:11:18 瀏覽:508
王子婚紗攝影 發布:2020-09-12 17:52:22 瀏覽:508
外景簡筆畫 發布:2020-09-12 15:57:17 瀏覽:508
拍外景婚紗照 發布:2020-09-12 17:43:26 瀏覽:507
我們結婚了2013 發布:2020-09-12 18:42:33 瀏覽:506